鋼琴家也曾裝病不想練琴。音樂路上的壓力和灰心,有時不是來自己,而是家人和教學環境|哇賽心觀點(feat.蔡佩娟)

แชร์
ฝัง
  • เผยแพร่เมื่อ 24 ธ.ค. 2024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 3

  • @snow-hd4cr
    @snow-hd4cr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在「好的老師」這一段,佩娟老師有提到高中時,遇到某些老師的教法有盲點,佩娟老師有發覺手有狀況時,有到處找幾位名師。
    問題來了,佩娟老師遇到的情況應該很多人都會遇過,但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源能找到其他名師解決,甚至是僅僅提出「某些老師的教法有盲點」的事情,可能就會被打壓。
    那麼請問宇哲老師,您認為此時對於一般人而言,適當可行的作法有哪些?
    謝謝

    • @onyourpsy
      @onyourpsy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謝謝你提出來討論,這你問我就問對了,我自認為是一般人的代表(笑)
      如果是我的話,對於想學的知識或想解決的問題,會先窮盡身邊的資源去嘗試。例如大二時就曾厚臉皮地央求實習老師(是位醫師)在課程結束後繼續指導我,當然我沒錢付給他,不過可以花時間幫他打雜做點小研究。
      除了人的指導外,我很喜歡自己從書中或各種情況下思考其他可能性,就很像是拿自己做實驗一樣,思考目前卡關有可能是哪些因素?先列出1,2,3個因素,然後試著逐一試看看。
      我的方法與佩娟的經歷,核心關鍵應該是:卡關就要試著跳出同溫層的方法。就是因為原本的做法、知識卡住了,停在原地一定是不行的。因此方法上一定是要跳脫既有模式,這樣才有機會有新的觀點。
      以上是我的想法,提供給你參考。

    • @snow-hd4cr
      @snow-hd4cr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謝謝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