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 Intro: A Mind for Numbers by Barbara Oakley

แชร์
ฝัง
  • เผยแพร่เมื่อ 4 ม.ค. 2018
  • 立刻加入頻道會員,實際行動支持超級歪: / @superycinema
    / 944707155682953
    📣留言加分享本影片貼文,就有機會抽中 《大腦喜歡這樣學》 一本。
    參加抽獎活動時間為期一週:2018.1.6 - 2018.1.13
    👏感謝 木馬 出版 提供5⃣️️本贈書!
    -
    ►超級歪:「多多運用發散模式,就可以感覺到Powaaaaawheeeeeeeee!」
    ►本集重點節錄:
    1.大腦的思維模式:專注模式VS發散模式
    2. 如何增加學習效率:建構概念組塊、擅用回想、少量多餐、好好睡覺
    3.如何增強記憶:增加感官刺激、類比法、間隔式練習
    4.如何驗收成果:轉述給他人、自己舉例
    本集關鍵字:#讀書方法 #學習方法 #專注模式 #發散模式 #定勢效應 #西洋棋大師Kasparov #MagnusCarlsen #簡奧斯丁 #狄更斯 #康德 #尼采 #達利 #組塊 #類比法 #佛洛伊德 #電流 #短期記憶 #長期記憶 #費曼 #chomsky #自學 #比爾蓋茲 #祖克柏 #賈伯斯
    本集推薦書目:
    Barbara Oakley《給大人的人生翻轉學》
    Mortimer J. Adler, Charles Van Doren《如何閱讀一本書》
    Olivia Fox Cabane, Judah Pollack《創意天才的蝴蝶思考術》
  • ภาพยนตร์และแอนิเมชัน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 1K

  • @barbaraoakley7956
    @barbaraoakley7956 6 ปีที่แล้ว +1109

    Wow--I wish you were blogging as well in English. Your explanations are more clear (and even more fun!) than mine! Thank you for this wonderful video, which clearly catches som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deas of learning!
    Your fan,
    Barbara Oakley

    • @superycinema
      @superycinema  6 ปีที่แล้ว +125

      Barbara Oakley OMG! Is this comment a kind of believe-or-not mode which breaks down focus/diffuse mode binary? 😂
      Anyway. You made my day ! Thanks for your appreciation xD

    • @BarbaraOakley
      @BarbaraOakley 6 ปีที่แล้ว +140

      Super Y超級歪 Actually, you made my day with this great video! (You can tell I’m a little jet lagged, since you a TH-camr rather than a blogger) I’m so impressed at the depth of your research in finding great video and imagery that takes everyone even deeper (in a very fun way) than I could do. I think you need to look into becoming a movie director.

    • @nggor9120
      @nggor9120 6 ปีที่แล้ว +19

      😱😱😱 Barbara Oakley!!! You’re amazing! I’ve had your courses on Coursera, they are awesome!!! Thank you for helping us!!😘

    • @BarbaraOakley
      @BarbaraOakley 6 ปีที่แล้ว +28

      It's my pleasure, Angi--happy learning!

    • @angiechen6452
      @angiechen6452 6 ปีที่แล้ว +2

      Agree with your comments! Super Y is good at explaining it hehe!

  • @user-yi9iy6rl7l
    @user-yi9iy6rl7l 5 ปีที่แล้ว +1114

    人為什麼記仇都記得特別細節特別清楚~因為常常在回想XD

    • @user-fq3uq4np7g
      @user-fq3uq4np7g 5 ปีที่แล้ว +60

      可惡的回想法 我要殺死回想法 完了越想存在感越強了 卑鄙啊...

    • @surixu6466
      @surixu6466 5 ปีที่แล้ว +17

      有道理哎

    • @TAchange
      @TAchange 5 ปีที่แล้ว +78

      上課都在想,昨天那局應該能反殺!

    • @user-qx2fb8ke3z
      @user-qx2fb8ke3z 5 ปีที่แล้ว +7

      還真的OoO~感恩大師讚嘆大師

    • @gkgkyy3
      @gkgkyy3 4 ปีที่แล้ว +23

      說的沒錯...
      憂鬱症會跳針...
      就是一直回想....
      講個想開一點就會被討厭~.~
      連挺憂鬱症的人都不懂腦子運作機制...
      腦子的運作絕大部分都是回想在回想~.~
      想好的更好~.~
      想壞的便更壞~.~

  • @user-yn3uf7qy8c
    @user-yn3uf7qy8c 5 ปีที่แล้ว +454

    【大腦喜歡這樣學】
    0:24 本書作者Barbara Oakley在學生時期數學很糟,卻可以成為奧克蘭大學工業系統工程學教授&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研究院研究員(另有從事Coursera線上課程、Learning How to Learn講師)
    0:34 他聯絡了世界各地的知名學者,發現大家都有某些共通的學習方法。每一章的結尾都收錄了各個知名專家的學習心得。
    0:45 附上本書目錄。此影片介紹第1、3、4章節。先了解大腦如何學習,再提供幾個增強學習效率與記憶力的方法,最後再談如何驗收學習成果。
    【學習&腦科學-腦殘也不要放棄治療】大腦的兩種學習模式―【專注模式】&【發散模式】互補
    0:56
    1.全神貫注於某件事物上的【專注模式】
    1:10 當你處於專注模式時,大腦中負責處理高階認知功能的前額葉,會像控制中心一樣,把你在思考的問題所牽動的不同部位串連起來,ex:閱讀、解題、企劃、文案.etc
    1:26【定勢效應】維基百科定義:人們傾向於繼續應用熟悉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即使有其他「更好的」或「更適合的方法。

    當我們處於專注模式時,常會碰上一種認知偏誤【定勢效應】。一開始的思考就走錯了方向,你越是專注,越不容易發現自己走錯了路。每個人都有一套不自覺已經習慣的思考方式,所以腦中最先浮現的念頭,反而可能會阻礙你找到更好的答案。
    EX: 文案寫了半天,結果還是覺得不好。排列組合算了半天,結果還是算錯。
    EX: 1:51 職業西洋棋棋士-很多棋士認為自己已經背下各種棋譜,可以綜觀全局。但學者研究,觀察他們下棋時的視線移動範圍,發現他們的注意力一直維持在同樣的地方,跳脫不出原本的解法。
    2.放鬆不刻意去思考的【發散模式】
    2:06發散,就是把你的注意力從原本要解決的問題移開,去做一些不會讓思緒緊繃的事情。Ex:散步、洗澡、睡覺。當你處於發散模式時,原本思考的問題的視窗並不會被你的意識關掉,而是被放到意識的後台。
    2:27 這時候大腦中神經訊號的連結點是四散的,不像專注模式有一個控制中心,所以不同腦區會持續互動激發出不同的火花,當某個火花打到你一直想不通的那個問題時,你就會感覺到Bomb!豁然開朗!
    3:34 不過,前提是自己要先經歷過專注模式,至少動腦思考過一次問題,才能把問題輸入腦子裡,然後安排一段時間不去想它,才可以促使發散模式用心的角度看事情。
    3:46 如果你都是等期末考快到時才讀書,或是等到公司規定的截止日前才趕工,你就沒辦法給你的大腦足夠的時間進行發散模式。
    EX:
    2:48 2004年雷克雅維克的快棋比賽中,世界西洋棋大師Kasparov V.S 13歲神童Carlsen,結果在比賽最後關鍵幾分鐘,輪到Kasparov出手的時候,Carlsen竟然站起來了,讓Carlsen從原本專注模式轉換到發散模式,而且還能同擾亂對手的注意力,比賽結果兩人打成平手,Carlsen一戰成名。
    3:13簡.奧斯汀、狄更斯、康德、尼采等,這些人會透過散步來擷取靈感。
    3:19西班牙的超現實主義畫家達利,他會在椅子上拿著一串鑰匙打瞌睡,當他快睡著時,鑰匙掉路的聲音就會把他喚醒,讓他可以在半夢半醒之間發想自己的創意。
    補充:牛頓坐在樹下放鬆,被蘋果打到頭而發現「地心引力」。
    阿基米德泡個澡,人坐下去水就溢出來,讓他發現「浮力原理」。
    賈伯斯在印度的的迷幻之旅,對他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kknews.cc/zh-tw/story/p4v6oe.html。
    【有效的學習方法I有笑有推】3:54 舉出其中的4個學習方法
    1.【建構概念組塊】
    4:01組塊的意思,就是把一個個獨立的資訊及合成一組有意義的概念。通常我們在閱讀時,得到的都是一個接一個的資訊點,組塊就是要把這些點連成一條線。EX:背英文單字,原本各自獨立的字首、字根、字尾連接起來,就會變成一個有意義的新概念。
    4:22利用【因果關係】、【時序關係】、【程度關係】,將它們串連起來。
    4:28釐清你建立的這一組概念會用在哪個脈絡之內,換句話說,這個學科領域在處理什麼問題時會用到這組概念,這樣以後遇到問題時,就不用從一個個知識點開始回想,而是直接回想一整組概念。
    2.【善用回想&能力錯覺】
    4:41心理學家發現,很多人在看書時會產生一種能力錯覺,就是會反覆閱讀同一本書來加深記憶,而且閱讀的同時還會畫重點,但其實「畫重點」這個動作,讓人以為自己有畫線就等於記起來了,誤以為自己的腦部有在運作,其實只有手部在運動。
    EX:
    2011年,心理學家做了一項研究,分成兩群學生同樣的時間閱讀,A組是只能靠回想來記憶閱讀內容的學生,B組則是反覆閱讀而且還畫出概念圖來增強理解的學生。結果發現不管用什麼方式檢驗,A組的學習效果就是比較好,因為提取記憶的過程本身就是在強化跟鞏固我們腦中的神經連結,所以與其花同樣時間讀一本書好幾次,不如認真讀一次,然後反覆回想。
    補充:【速寫V.S臨摹】「速寫」是磨練畫技上的「肌肉記憶」。
    「臨摹」著重在「思考」,設定好臨摹的目標,EX:想學習某張角色圖中的服裝,學習其亮部、暗部的用色方法、分析作者對結構的處理、思考作者畫法並轉換成自己的。
    如果不拿照片畫,就會不知道怎麼畫,代表之前臨摹練習時並沒有在思考,只是跟速寫依樣照著畫,像作業照抄別人的,並沒有記住。
    3.【少量多餐】5:29如果你要把一個領域的東西學好,你就必須給自己一點時間,讓大腦的神經連結有機會鞏固。
    蓋一座磚牆,應該是每天鋪一點水泥,讓他們有時間凝固,而不是在短時間內灌進大量的水泥,這樣建造出來的東西只會歪七扭八。
    一旦你理解了X,就去讀別的東西,改天再回來複習X。
    4.【好好睡覺】5:52其實我們的大腦光是醒著,就會產生有毒物質,但在睡覺時人的腦細胞會收縮,細胞之間的空隙變大,讓腦脊髓液可以清理掉白天累積的有毒物質,同時我們的大腦也會產生新的突觸,去強化白天的學習記憶。
    【有效的記憶方法l有笑有推comobo*2】
    6:10
    1.【圖像視覺記憶式 I 把一個抽象概念轉換成一幅難忘的畫面】6:14
    我們會對視覺圖像留下深刻印象,但對文字卻不會有同樣的感覺,因為視覺區域跟空間記憶有關,而空間記憶在演化上就有助於我們祖先的生存。
    人類的祖先不用記住大量抽象名詞或數學公式,但是必須記住打獵後回家的路,或是哪個地區的果實可以摘採、不會中毒,經過長時間的演化,人類的大腦就逐漸變成用來記憶與空間、視覺相關的東西。
    2.【譬喻法I用已知去解未知】6:52 用具體事物作譬喻,來去理解新概念。
    EX:佛洛伊德會把意識&無意識的關係,比喻成冰山。
    尼采的作品,裡面也有用到許多譬喻,因為他要講過去從沒人講過的思想。
    科學界的各種模型,也是一種譬喻。
    譬喻是一種可以幫助我們快速理解新事物的方法,你也可以自己設計你覺得解釋力更強的譬喻,同樣是越有畫面,記憶效果就越好
    3.【間隔式練習】7:30 若要把某個想法,從短期記憶轉變成長期記憶,至少要符合「令人難忘」&「重複出現」的條件。
    剛形成、還很模糊的神經連結,很容易就會被新陳代謝掉。生活中有很多小事情本來就不用全部記住,如果不管大小事都要記住,腦子裡反而會堆積很多用不到的記憶。
    如果要記住一些比較難記的內容,就可以使用間隔式練習,一次次拉長複習的間隔時間,讓大腦慢慢習慣你要建立的連結。
    【驗收成果 I 申論能力 I 怎麼確定自己是否真的懂了?】8:04
    1.【你能否很流暢地轉述給別人聽?】
    物理學家費曼,語言學家Chomsky都說:「如果你沒辦法把你學到的東西解釋給一個10幾歲的小孩聽,那就代表你並沒有真的懂那個東西。因為你若真的懂了,你就應該知道如何減化一個概念卻又不讓它失真。」
    2.【你能否以一貫之、舉一反三?或者,用同樣的概念編出一個故事?】
    舉例時,可以先去理解當初的發明者是如何想到這個點子的,後來的人又是為何&如何運用這個點子。EX:制定智慧財產權的人,最初的動機是什麼?牛頓提出三大運動定律,背後原因是什麼?
    9:02 真正最有效的學習方法,其實就是【自學】。
    很多不喜歡讀書的人,常常會舉一些沒有大學畢業的知名人物,比爾蓋茲、祖克柏、賈伯斯,但事實上這些人每年都看幾十本書,他們休學只是換地方學習。(而且他們的背後有財力強大的爸媽,或是自己早就有工作並存一大筆錢)
    在法國,書甚至是被列為跟水電一樣的生活必需品。
    如果你覺得自己看書很無趣,你也可以找人組讀書會,透過跟其他人討論,更容易發現自己的思考偏差。
    補充:請參考啾啾鞋【刻意練習】4:03 刻意練習的第二個重點元素【即時回饋】:讓自己身處在高手&一個好老師環繞的環境,跟各種高手交手比較過後,能讓你知道自己哪裡不足,而老師能夠告訴你該怎麼強化自己的優勢、補足自己的劣勢。

    • @twoa7661
      @twoa7661 4 ปีที่แล้ว +3

      簡直太厲害了~

    • @rongfan2295
      @rongfan2295 4 ปีที่แล้ว

      非常感谢🙏

    • @joni0330
      @joni0330 4 ปีที่แล้ว +5

      超用功的回應

    • @irisLo-iu2jk
      @irisLo-iu2jk 4 ปีที่แล้ว

      謝謝您~~

    • @skq4366
      @skq4366 4 ปีที่แล้ว +3

      您的总结是评论里最详细的,谢谢。

  • @MrTea-hw2qx
    @MrTea-hw2qx 4 ปีที่แล้ว +869

    關鍵字:
    1. 組塊法
    2. 回想法
    3. 類比法
    4. 少量多餐
    5. 專注與發散
    6. 充足睡眠
    7. 自學
    8. 將概念解釋給別人聽

    • @phoenixhuang16888
      @phoenixhuang16888 4 ปีที่แล้ว +8

      Good

    • @user-op6tq3vs9m
      @user-op6tq3vs9m 4 ปีที่แล้ว +30

      到最後發現其實自己根本不想念書

    • @user-pu8rf7dq4v
      @user-pu8rf7dq4v 4 ปีที่แล้ว +20

      @@user-op6tq3vs9m 因為你沒有興趣
      作你有興趣的事情的時候,你會發現你記很快

    • @user-br1nb9ec5q
      @user-br1nb9ec5q 4 ปีที่แล้ว +4

      这些方法 我全都会。哈哈哈 ,原来我这么厉害啊。

    • @lucky988
      @lucky988 4 ปีที่แล้ว +2

      抓到學習的重點啦。

  • @shintaroReview
    @shintaroReview 6 ปีที่แล้ว +914

    謝謝歪歪~講得非常精彩!一些關於潛意識的書,也有談到發散思維有助於創意的誕生,有時要把問題交給大腦的神秘潛能去做(?)反而更有效果

    • @liyishisa9024
      @liyishisa9024 6 ปีที่แล้ว +4

      樓上,不知道囧星人是第一個把網路說書做成功的人?九官鳥?不知道他們是前後輩關係還亂講話,超沒禮貌的...

    • @shintaroReview
      @shintaroReview 6 ปีที่แล้ว +15

      jenn-tong cheng 我在鼓勵我的前同事 XD 你是?

    • @surewinfuly
      @surewinfuly 6 ปีที่แล้ว +13

      但是超級歪當中提到閱書時整理筆記不如由頭看回想重點
      這是不是與你之前介紹雪球速讀法當中的看書只挑選重要部份重覆看而不由頭看有矛盾?

    • @Run-Rec
      @Run-Rec 6 ปีที่แล้ว +2

      我就覺得自己的“經驗值”不是不是做來,而是睡出來的R

    • @Sean-dw3eo
      @Sean-dw3eo 6 ปีที่แล้ว +3

      想聽冏大說這本書XD

  • @brandwu8677
    @brandwu8677 2 ปีที่แล้ว +38

    個人重點回想:
    1. 大腦學習分為專注與分散兩種模式
    2. 專注模式下,更難找出盲點
    3. 可以透過散步、洗澡等,轉換成分散模式
    4. 但前提要先有專注過,將知識、問題點輸入進大腦中
    5. 利用組塊,將知識點彼此間建立關係
    6. 回想學習效率高過筆記
    7. 透過不斷重複複習與睡眠,讓大腦適應並建立新的節點

    • @asdnjkhnivgyt
      @asdnjkhnivgyt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06:16
      我想請問一下我是路痴很嚴重那種怎辦?我的大腦天然沒有視覺跟空間記憶,去不熟的停車場都會迷路
      影片中提到的記憶力方法描述
      用文字會無法記憶
      像是我們會對視覺圖像留下深刻記憶,因為視覺圖像跟空間記憶有關.
      而空間記憶演化上就對我們先祖生存有幫助
      人類祖先不用記住大量抽象名詞或是數學公式
      但是必須記住打獵回家的路
      或是哪個地區果實可以摘採不會中毒
      經過長時間演化
      人類大腦逐漸變成用來記憶跟空間視覺有關的東西
      所以如果要增強記憶就式者把一個抽象的概念轉化成一幅難忘的畫面

  • @joni0330
    @joni0330 6 ปีที่แล้ว +392

    我很喜歡念書,書是我的精神食糧,但讀書能力的培養,其實是來自長年各種考試訓練的結果。
    文中提到的內容我都很認同,對於考試,我更喜歡作者提到「回想式學習」,我用自問自答這招應付許多大考,幾乎沒有失利過。
    其他部分,適合一般性學習,反覆閱讀、反覆思考、把喜歡的題材當戀人一樣著迷,每天與他大小眼,就很難學不會了,當我們喜歡時,專注以外的時間也會去想,後台自動自發運作,睡覺也會想、夢裡也會想、隨時隨地都一直想,這就是書本迷人,讓人沉迷的地方。
    專注模式卡彈時,我也會去上廁所,賣飲料,總之離開座位,回來常常都就有新想法,

    • @kklovessharing2834
      @kklovessharing2834 6 ปีที่แล้ว +6

      you have got your flow in learning

    • @mm841021
      @mm841021 6 ปีที่แล้ว +2

      回想式學習法是比如說,我現在認真看完1的東西,然後回想剛剛所看的東西,還是說我現在一次認真看完1.2的東西,在做回想呢?

    • @ivycheng6024
      @ivycheng6024 6 ปีที่แล้ว

      J C f

    • @shearer5207
      @shearer5207 6 ปีที่แล้ว

      你好厲害漂亮又會唸書

    • @user-mj8qx3xl2u
      @user-mj8qx3xl2u 5 ปีที่แล้ว

      J C 。

  • @jeremychen5477
    @jeremychen5477 6 ปีที่แล้ว +384

    复习笔记(不知道漏没漏掉):
    1.大脑运作过程: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
    2.学习方法:①建构组块结构②回想③休息④少量多餐
    3.记忆方法:①概念转化为图像②类比法③间隔式记忆
    4.检验:是否能流畅解释给不懂的人听懂

    • @jackylau9734
      @jackylau9734 6 ปีที่แล้ว +1

      jeremy chen 请问哪里可以买到这本书呢?

    • @user-fe8dd6wi4z
      @user-fe8dd6wi4z 5 ปีที่แล้ว

      第一個是令人難忘 第二個是重複出現

    • @peva1972
      @peva1972 4 ปีที่แล้ว

      好笔记,可以用于回想练习

    • @yian9226
      @yian9226 4 ปีที่แล้ว

      @@jackylau9734 book depository

    • @wing2262
      @wing2262 4 ปีที่แล้ว

      棒棒

  • @user-op2pg4vy4k
    @user-op2pg4vy4k 5 ปีที่แล้ว +539

    我今天上課的時候站起來想進入發散期,
    結果老師叫我去後面罰站

    • @user-fq7rw5xm9p
      @user-fq7rw5xm9p 5 ปีที่แล้ว +23

      剛好可以離開座位啊

    • @blackclice1102
      @blackclice1102 5 ปีที่แล้ว +133

      老師協助你更無阻礙的進入發散期。

    • @YASOHI
      @YASOHI 4 ปีที่แล้ว +24

      整個人都發散了呢(・ω・)ノ

    • @miku3920
      @miku3920 4 ปีที่แล้ว +5

      我們想睡覺就自己去洗臉,想去廁所就自己去欸0.0

    • @leongclover9728
      @leongclover9728 4 ปีที่แล้ว +1

      学霸好

  • @josephchen4018
    @josephchen4018 5 ปีที่แล้ว +14

    講的很有道理,在準備法律的國家考試確實每天都在應用發散模式,後來還發現唸法律抬頭的時間要比低頭的時間更多,原來這個就是本書說的回想的效果

  • @even5717
    @even5717 6 ปีที่แล้ว +7

    非常棒的內容、感謝唷。
    已設鈴鐺。

  • @109mint
    @109mint 6 ปีที่แล้ว +6

    很清晰呢!會推薦給朋友看👍👍

  • @user-de5gw7jf7j
    @user-de5gw7jf7j 6 ปีที่แล้ว +6

    很棒的導讀,很實用

  • @xinzhang7983
    @xinzhang7983 6 ปีที่แล้ว +5

    超級歪謝謝你的影片~~~
    又能嘗試更好的方法了😳😀

  • @anonymousnutTW
    @anonymousnutTW 6 ปีที่แล้ว +478

    這本書的作者有在Coursera(一個開放課程平台)上開課,課程名稱是「Learning how to learn」,內容就和這本書一樣XD

    • @superbil
      @superbil 6 ปีที่แล้ว +2

      這堂課超棒的,非常推薦

    • @joshc3841
      @joshc3841 6 ปีที่แล้ว +5

      COURSERA很優質

    • @vikingneoT
      @vikingneoT 6 ปีที่แล้ว +6

      看過名師的雲端課程以後,Coursera這種開放課程平台,都覺得教得跟學校老師一樣混沌,沒什麼立竿見影茅塞頓開的功效了

    • @zhongzhongclock
      @zhongzhongclock 6 ปีที่แล้ว +15

      对,我也想推荐那门课的,个人感觉对自己非常非常有帮助。
      另外作者在「Learning how to learn」之后还开了mindshift课程,也很推荐,还有就是本人是全球第一个从mindshift课程毕业的人,这是作者(授课者)亲自认证的,哈哈

    • @TK-le4zr
      @TK-le4zr 6 ปีที่แล้ว +3

      +湯湯 有沒有雲端課程介紹

  • @luminami2133
    @luminami2133 6 ปีที่แล้ว +233

    突然想到之前啾啾鞋說的泡澡有助於想出好點子,跟這集的發散思考有異曲同工之妙耶

    • @user-hc7tm8ug1w
      @user-hc7tm8ug1w 5 ปีที่แล้ว

      lu minami 泡澡相處好點子是哪集呀想去看看可以提供一下嗎?

    • @user-mo3vn9hb4v
      @user-mo3vn9hb4v 5 ปีที่แล้ว

      th-cam.com/video/bNrmne0D-BA/w-d-xo.html

    • @sqvivo4924
      @sqvivo4924 2 ปีที่แล้ว

      我记东西时参考一些读书方法的视频,结果在记东西时会出现头前后狂动,狂点头,狂摇头,吐舌头,有时脚狂踏地上,但在沒记东西时没以上症状。请问会出问题吗?

  • @lily55533
    @lily55533 ปีที่แล้ว +3

    謝謝你整理出方式,我聽了腦子秒懂~拿來試試
    5:10 學習方法:
    **1.善用回想:與其花同樣時間,讀一本書好幾次,不如認真讀一次,反覆回想 !!!!
    **2. 少量多餐學習:給一點時間,讓大腦有時間連結有機會鞏固(你要蓋一到牆,應該是每天都鋪點水泥,讓他們有時間凝固,而不是在短時間內灌進大量水泥,蓋出來變歪七妞八)一但你理解x,就先去讀別大東西,改天在回來復習x
    **3.好好睡覺
    增強記憶
    6:40 用來記憶跟空間還有視覺有關東西「把抽象概念>轉換成難忘畫面」
    7:40 重複出現:一次次拉長,復習時間
    8:08 看你懂不懂這東西:看你能流暢解譯給十歲小孩聽的懂

    • @asdnjkhnivgyt
      @asdnjkhnivgyt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06:16
      我想請問一下我是路痴很嚴重那種怎辦?我的大腦天然沒有視覺跟空間記憶,去不熟的停車場都會迷路
      影片中提到的記憶力方法描述
      用文字會無法記憶
      像是我們會對視覺圖像留下深刻記憶,因為視覺圖像跟空間記憶有關.
      而空間記憶演化上就對我們先祖生存有幫助
      人類祖先不用記住大量抽象名詞或是數學公式
      但是必須記住打獵回家的路
      或是哪個地區果實可以摘採不會中毒
      經過長時間演化
      人類大腦逐漸變成用來記憶跟空間視覺有關的東西
      所以如果要增強記憶就式者把一個抽象的概念轉化成一幅難忘的畫面

  • @user-hq6ru6fg8w
    @user-hq6ru6fg8w 6 ปีที่แล้ว +4

    原來如此,難怪只要我分散一下注意力,再回頭,題目莫名其妙就會了呢!👍👍

  • @wejust1849
    @wejust1849 4 ปีที่แล้ว +3

    我覺得你的講解比我看其他YT分析更有收穫,謝謝你跟我們分享這本書

  • @ohyesbeat4066
    @ohyesbeat4066 6 ปีที่แล้ว

    你的影片好用心!! 厲害,謝謝,吸收新知識,加油💪

  • @chenbelinda
    @chenbelinda 6 ปีที่แล้ว +22

    恩 真的耶 以前數學題目解不出來
    真的只要先離開那題 做完再回來想 就有機會解開 :D

    • @asdnjkhnivgyt
      @asdnjkhnivgyt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06:16
      我想請問一下我是路痴很嚴重那種怎辦?我的大腦天然沒有視覺跟空間記憶,去不熟的停車場都會迷路
      影片中提到的記憶力方法描述
      用文字會無法記憶
      像是我們會對視覺圖像留下深刻記憶,因為視覺圖像跟空間記憶有關.
      而空間記憶演化上就對我們先祖生存有幫助
      人類祖先不用記住大量抽象名詞或是數學公式
      但是必須記住打獵回家的路
      或是哪個地區果實可以摘採不會中毒
      經過長時間演化
      人類大腦逐漸變成用來記憶跟空間視覺有關的東西
      所以如果要增強記憶就式者把一個抽象的概念轉化成一幅難忘的畫面

  • @a7960231
    @a7960231 6 ปีที่แล้ว +68

    支持優質youtube

  • @hingling20
    @hingling20 6 ปีที่แล้ว +2

    很用心的解釋,讚^^

  • @alexhsingko1516
    @alexhsingko1516 5 ปีที่แล้ว

    非常有趣~了解大腦越多學習效率越高!

  • @yazea
    @yazea 6 ปีที่แล้ว +3

    即使類似的書我早就看過了(啟動發散模式看此影片?),還是能在影片中學到很多!!影片比很多說書人的地方強的是,很多不刻意強調的觀念,都是精華,是個很有深度的傢伙!(決定睡前再看一次 ~

  • @lulu-iz7vh
    @lulu-iz7vh 5 ปีที่แล้ว +33

    课堂笔记
    1.首先要适应专注模式-发散模式转换
    前提条件: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
    2.回想记忆法,读完一本书,上完一节课一定要回想,效果更好。
    注意点:只动手不动脑,只动手只会给自己有心理满足,其实效率更低
    3.作息要好
    谨记:学习学不够好有很多因素,睡觉这一点总能做到的。
    4.采用比喻法学习
    重点:去思考前人采用这个比喻的原因,理解科学定律,可以理解其背景。
    5.检验自己学好否?就是讲给别人听。
    6.打完笔记遗漏点:学会A,先去学B,过后复习,复习要有间隔。

    • @asdnjkhnivgyt
      @asdnjkhnivgyt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06:16
      我想請問一下我是路痴很嚴重那種怎辦?我的大腦天然沒有視覺跟空間記憶,去不熟的停車場都會迷路
      影片中提到的記憶力方法描述
      用文字會無法記憶
      像是我們會對視覺圖像留下深刻記憶,因為視覺圖像跟空間記憶有關.
      而空間記憶演化上就對我們先祖生存有幫助
      人類祖先不用記住大量抽象名詞或是數學公式
      但是必須記住打獵回家的路
      或是哪個地區果實可以摘採不會中毒
      經過長時間演化
      人類大腦逐漸變成用來記憶跟空間視覺有關的東西
      所以如果要增強記憶就式者把一個抽象的概念轉化成一幅難忘的畫面

  • @user-nr3fi5ob3d
    @user-nr3fi5ob3d 5 ปีที่แล้ว

    真的是很用心的影片,喜歡你的解說 !!

  • @user-fx2rl1lc1g
    @user-fx2rl1lc1g 4 ปีที่แล้ว

    感謝你拍這條影片🙏🏻🙏🏻

  • @user-jv6io4qm5e
    @user-jv6io4qm5e 4 ปีที่แล้ว +3

    真的超準 有時候解數學題 解不出就站起來 散散步 再回去解竟然就解出來了 ! 超神奇

  • @linfaning8508
    @linfaning8508 6 ปีที่แล้ว +67

    最近立下一年看一百本書的目標,發現如果只是看書並不難,但能記得多少才是關鍵。
    讀第一遍時是用畫線,在旁寫心得,整理每個章節的思考脈絡。
    第二遍會略過作者舉的例子,把重要論述再讀一次,理解作者的意圖。
    最後要問作者幾個問題,思考如果是作者會怎麼回答。這個部分最耗腦力,但也收獲最多,讀書不是背誦記憶,而是內化。
    好書是值得這樣讀的。

    • @toothpick2604
      @toothpick2604 6 ปีที่แล้ว +2

      認同看書不難記得才關鍵!
      去年的經驗我學到跟台主相同的結論,就是回想和說明才是重點
      我現在還能清楚記得的內容大多是生活中思考會遇到
      或是有和朋友聊到,和他們說明我學到的想法時
      的這些概念

    • @user-pt4sb5dc2d
      @user-pt4sb5dc2d 6 ปีที่แล้ว +4

      確實如此,難怪古人張潮在《幽夢影》提及:藏書不難,能看為難;看書不難,能讀為難;讀書不難,能用為難;能用不難,能記為難。

    • @linfaning8508
      @linfaning8508 6 ปีที่แล้ว +1

      最近剛讀完「大腦喜歡這樣學」、「給大人的人生翻轉學」,我本科系學的是物理,覺得如果我讀大學時就有這本書就好了⋯⋯,除了書中提供的一些方法跟自己摸索出來的經驗是一樣的,卻更有系統與學理依據也更完備,而且激勵人心,真心推薦給還沒讀過的人。
      至於讀書如何能記得呢?我覺得不同領域的知識體系是相通的,多閱讀能建立一個知識體系,更理解世界就會更有趣,就好像大廚吃美食,更能吃出門道。學過了一定會忘記一些,但忘記之後剩下的,就是你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如同倚天屠龍記裡,張無忌學太極劍一樣,無招勝有招。

    • @fitokay
      @fitokay 4 ปีที่แล้ว +1

      100本?牛逼

    • @student2974
      @student2974 2 ปีที่แล้ว

      我记东西时参考一些读书方法的视频,结果在记东西时会出现头前后狂动,狂点头,狂摇头,吐舌头,有时脚狂踏地上,但在沒记东西时没以上症状。请问会出问题吗?

  • @josefa2246
    @josefa2246 6 ปีที่แล้ว

    感謝超級歪的超實用分享~~

  • @yamahawu
    @yamahawu 5 ปีที่แล้ว +1

    沒錯,原來看A片不做筆記就是善用回想的道理.

  • @herrashi8313
    @herrashi8313 6 ปีที่แล้ว +3

    口齒很清晰
    同意好好睡覺這點
    有沒有睡飽真的很重要

  • @apy1743
    @apy1743 6 ปีที่แล้ว +14

    思考
    A 專注模式...壓力要夠+專注....啟動=思考飛輪=
    但因為=目標性+主觀意識=太強...可能...誤入歧途...鑽牛角尖...轉不出來
    也容易陷入...生理疲勞+有思沒考...機關槍答答答...卻都是空包彈
    B 發散模式...離開A...去做別的事...散步洗澡睡覺...
    此時A會進入潛意識作業...因為連結鬆散...不受侷限...反而更會得到意外之解
    學習
    1知識模組化(自己消化.重組.建構)
    2專注...讓大腦當主角做記憶...而不是亂畫線xyz...騙自己
    3輕描多畫...快讀*多複習
    4睡眠...讓大腦休息修復...潛意識自動總整理
    記憶技巧
    1媒體...文字...不如...圖像.空間.....多工.多器官同時工作
    2類比...譬喻...以舊學新...
    3搞怪難忘+重複出現 ...逐步拉長..間隔式複習...
    4會教別人...自己也編一套...
    9你戴的面具會不會很重? 何不套個絲襪就好??
    .

    • @zhengwang8842
      @zhengwang8842 4 ปีที่แล้ว

      厲害

    • @vanahe20
      @vanahe20 4 ปีที่แล้ว

      9XDD

    • @student2974
      @student2974 2 ปีที่แล้ว

      我记东西时参考一些读书方法的视频,结果在记东西时会出现头前后狂动,狂点头,狂摇头,吐舌头,有时脚狂踏地上,但在沒记东西时没以上症状。请问会出问题吗?

  • @susanlin149
    @susanlin149 4 ปีที่แล้ว

    非常謝謝您做這部影片,讓我去從“大腦喜歡這樣學”裡見識到更多不同的東西(原本買了,卻不知從何看起和發現)

  • @zaforever
    @zaforever 6 ปีที่แล้ว +4

    偶然發現你的頻道,覺得你口條很清晰,激發我想看這本書的慾望。謝謝分享。

    • @asdnjkhnivgyt
      @asdnjkhnivgyt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06:16
      我想請問一下我是路痴很嚴重那種怎辦?我的大腦天然沒有視覺跟空間記憶,去不熟的停車場都會迷路
      影片中提到的記憶力方法描述
      用文字會無法記憶
      像是我們會對視覺圖像留下深刻記憶,因為視覺圖像跟空間記憶有關.
      而空間記憶演化上就對我們先祖生存有幫助
      人類祖先不用記住大量抽象名詞或是數學公式
      但是必須記住打獵回家的路
      或是哪個地區果實可以摘採不會中毒
      經過長時間演化
      人類大腦逐漸變成用來記憶跟空間視覺有關的東西
      所以如果要增強記憶就式者把一個抽象的概念轉化成一幅難忘的畫面

  • @wingsuifish
    @wingsuifish 6 ปีที่แล้ว +7

    最近唸書唸到瓶頸間,感謝大大分享此書內容。我會嘗試用回想法,來加深自己的記憶。因為一直都是用重複書寫的、畫的來記憶。但是很快就忘記了⋯⋯

    • @asdnjkhnivgyt
      @asdnjkhnivgyt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06:16
      我想請問一下我是路痴很嚴重那種怎辦?我的大腦天然沒有視覺跟空間記憶,去不熟的停車場都會迷路
      影片中提到的記憶力方法描述
      用文字會無法記憶
      像是我們會對視覺圖像留下深刻記憶,因為視覺圖像跟空間記憶有關.
      而空間記憶演化上就對我們先祖生存有幫助
      人類祖先不用記住大量抽象名詞或是數學公式
      但是必須記住打獵回家的路
      或是哪個地區果實可以摘採不會中毒
      經過長時間演化
      人類大腦逐漸變成用來記憶跟空間視覺有關的東西
      所以如果要增強記憶就式者把一個抽象的概念轉化成一幅難忘的畫面

  • @user-vc9kw5jt2b
    @user-vc9kw5jt2b 4 ปีที่แล้ว +4

    受益良多~感謝你

    • @asdnjkhnivgyt
      @asdnjkhnivgyt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06:16
      我想請問一下我是路痴很嚴重那種怎辦?我的大腦天然沒有視覺跟空間記憶,去不熟的停車場都會迷路
      影片中提到的記憶力方法描述
      用文字會無法記憶
      像是我們會對視覺圖像留下深刻記憶,因為視覺圖像跟空間記憶有關.
      而空間記憶演化上就對我們先祖生存有幫助
      人類祖先不用記住大量抽象名詞或是數學公式
      但是必須記住打獵回家的路
      或是哪個地區果實可以摘採不會中毒
      經過長時間演化
      人類大腦逐漸變成用來記憶跟空間視覺有關的東西
      所以如果要增強記憶就式者把一個抽象的概念轉化成一幅難忘的畫面

  • @hsea700
    @hsea700 3 ปีที่แล้ว

    太棒了! 如思維模型!!!很讚的影片!👍🏻

  • @powerapple75
    @powerapple75 6 ปีที่แล้ว

    感謝歪歪大師,精彩!營養補腦!

  • @carlchan44
    @carlchan44 4 ปีที่แล้ว +6

    ●先主題專注 + (時間做閒事) 分散發想
    ●翻讀畫重點x 回想畫導圖v
    ●每次少量
    ●睡夠
    ●以官感強化理解: 視覺導圖, 概念類比
    *真理解: 簡化分享(10歲受眾)

  • @inleslieseyes
    @inleslieseyes 4 ปีที่แล้ว +6

    天哪超誇張的,我一開始努力想真的想不出來,後來跑去滑手機放鬆,十分鐘回來後竟然就解出來了!我有上過作者在Coursera的開的課,那堂課真的很棒!

    • @asdnjkhnivgyt
      @asdnjkhnivgyt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06:16
      我想請問一下我是路痴很嚴重那種怎辦?我的大腦天然沒有視覺跟空間記憶,去不熟的停車場都會迷路
      影片中提到的記憶力方法描述
      用文字會無法記憶
      像是我們會對視覺圖像留下深刻記憶,因為視覺圖像跟空間記憶有關.
      而空間記憶演化上就對我們先祖生存有幫助
      人類祖先不用記住大量抽象名詞或是數學公式
      但是必須記住打獵回家的路
      或是哪個地區果實可以摘採不會中毒
      經過長時間演化
      人類大腦逐漸變成用來記憶跟空間視覺有關的東西
      所以如果要增強記憶就式者把一個抽象的概念轉化成一幅難忘的畫面

  • @IsaacHung_fat
    @IsaacHung_fat 6 ปีที่แล้ว

    非常清楚!感謝推薦

  • @adenchang4320
    @adenchang4320 4 ปีที่แล้ว

    謝謝你做的這支影片 讓我在困難的時候找到這本書 現在還在慢慢研讀

  • @user-pl4cj2ls7i
    @user-pl4cj2ls7i 6 ปีที่แล้ว +4

    專注模式跟散發模式真的很好用,例如我看完這部影片我就忘記我剛剛看影片到底看了什麼ww

  • @sevenlin481
    @sevenlin481 6 ปีที่แล้ว +8

    我曾經遇到一個case非常難處理,那個客戶也讓我很傷腦筋,最後我直接兩手一攤,與妹妹閒聊這件我無法解決的 case。 然後當我放鬆對著漫不經心在聽的妹妹自問自答時,答案突然從我的嘴巴脫口而出。

  • @florenceena5005
    @florenceena5005 3 ปีที่แล้ว +1

    這本書實在很值得推薦。我認為,無論對於孩子或成人的終生學習與經驗創新,是可以有助改善許多現行思維模式,與行為方式的關關卡卡的問題。

  • @cliffjenhao
    @cliffjenhao 5 ปีที่แล้ว

    好易懂且深入的說書! 訂閱啦!!

  • @shinghimkong4248
    @shinghimkong4248 6 ปีที่แล้ว +9

    立刻把手機關掉回想super歪大大的影片

  • @samagracy1620
    @samagracy1620 5 ปีที่แล้ว +4

    片尾的題目在我認真思考一段時間,想閉上眼休息一下時,突然閃現答案
    果真"認真→發散"的時候,最能讓人的大腦思考力提升
    日本的將棋、圍棋都有棋士散步回席下出勝子的事

    • @student2974
      @student2974 2 ปีที่แล้ว

      我记东西时参考一些读书方法的视频,结果在记东西时会出现头前后狂动,狂点头,狂摇头,吐舌头,有时脚狂踏地上,但在沒记东西时没以上症状。请问会出问题吗?

  • @Zijie0410
    @Zijie0410 5 ปีที่แล้ว

    你講解得很好耶 ! 我很喜歡~

  • @SA-ij9wv
    @SA-ij9wv 4 ปีที่แล้ว

    好實用 太感謝了🙏🏻

  • @lxq2874
    @lxq2874 6 ปีที่แล้ว +28

    天吶 一進發散模式就想到了 神!!

  • @user-ms9db7lj3o
    @user-ms9db7lj3o 6 ปีที่แล้ว +19

    看到排組那個庭院深深深幾許就讓人很想哭

    • @yes321no
      @yes321no 6 ปีที่แล้ว

      張家崋 死穴

  • @Meidailygrowth
    @Meidailygrowth 6 ปีที่แล้ว +4

    講解的超級清楚的! 立馬追蹤!

  • @xinweiyeap1099
    @xinweiyeap1099 6 ปีที่แล้ว

    谢谢!突然感觉我重新认识自己的大脑和思考方式哈哈哈哈哈哈

  • @LucasChiang
    @LucasChiang 6 ปีที่แล้ว +23

    搞了半天我跟那些大師是同等級的。哈哈哈哈! 感謝超級歪幫我證實了這個理論。

    • @sqvivo4924
      @sqvivo4924 2 ปีที่แล้ว

      我记东西时参考一些读书方法的视频,结果在记东西时会出现头前后狂动,狂点头,狂摇头,吐舌头,有时脚狂踏地上,但在沒记东西时没以上症状。请问会出问题吗?

  • @PeiYuChiang
    @PeiYuChiang 6 ปีที่แล้ว +6

    學測應考生來為超級Y支持

  • @soulrechannel9315
    @soulrechannel9315 4 ปีที่แล้ว

    好棒的解说!👍👍👍

  • @ruby101peter
    @ruby101peter 6 ปีที่แล้ว

    不錯的影片 立馬去買本研究

  • @user-vq5hj2bb3s
    @user-vq5hj2bb3s 4 ปีที่แล้ว +5

    就是看書看到瓶頸處時,不要鑽牛角尖,先轉移「注意力」心情放鬆一下;再回來繼續用功讀書!🙄

  • @j61381
    @j61381 6 ปีที่แล้ว +59

    完蛋 我正是在期末考周看這影片 糟糕ㄚㄚㄚㄚㄚ

    • @owoyuyu7268
      @owoyuyu7268 6 ปีที่แล้ว +1

      彭星維 +1QQ

    • @llw0228
      @llw0228 6 ปีที่แล้ว +1

      很好啊 發散模式~~

  • @opencitytw
    @opencitytw 6 ปีที่แล้ว

    謝謝分享喔!講得很好呢

  • @drakfarmalbion351
    @drakfarmalbion351 6 ปีที่แล้ว +1

    老哥很强,我只看到第四章的组块第二节,但是感觉忽然您讲的融会贯通,因为您是打乱顺序了,而我凑巧有过专注模式的经历,现在在发散模式还在适应中,但是已萌发了转变的自我概念习惯初始版,很感谢,我会分享给我的女友让他看,您很厉害,很棒,很有幸能看到您的视频(我是看您讲的全面开战,盗梦笔记那一段就讲解,)

  • @user-bb2iv9xe2g
    @user-bb2iv9xe2g 5 ปีที่แล้ว +9

    看了這麼多關於學習的書,第一次覺得醍醐灌頂٩۹(๑•̀ω•́ ๑)۶

  • @Niia199
    @Niia199 6 ปีที่แล้ว +7

    2:43 遙想當年進藤光參加職業棋士考試的時候...

  • @user-sk3dd8mg8r
    @user-sk3dd8mg8r 4 ปีที่แล้ว

    第一次看你的视频,马上追踪起来!解释得清晰易懂也有很好的举例!谢谢!

  • @kiss0919380
    @kiss0919380 6 ปีที่แล้ว

    U質 ! 有冏老師的味道 ! 很棒 !

  • @chaya_qianxuan964
    @chaya_qianxuan964 5 ปีที่แล้ว +49

    有一次我寫題目不會寫
    睡個覺起來突然就會了😂
    哦 還有一次段考我怎麼都寫不出來
    打鐘收卷的時候我發呆了一下,然後再看一次題目,我突然會寫了!但會寫有何用QAQ

    • @konbergngai6796
      @konbergngai6796 4 ปีที่แล้ว +2

      到底蔡英文有没有作弊?赢那么多,好像不可能?

    • @user-jl7fx1qr1b
      @user-jl7fx1qr1b 4 ปีที่แล้ว

      @@konbergngai6796 為啥不可能,跟民調差不多啊

    • @user-gl4rd3ew6l
      @user-gl4rd3ew6l 3 ปีที่แล้ว

      史上第一被罷免的,中國人能理解嗎?可能妳們沒有罷免權吧

    • @sqvivo4924
      @sqvivo4924 2 ปีที่แล้ว

      我记东西时参考一些读书方法的视频,结果在记东西时会出现头前后狂动,狂点头,狂摇头,吐舌头,有时脚狂踏地上,但在沒记东西时没以上症状。请问会出问题吗?

  • @jotsai9119
    @jotsai9119 6 ปีที่แล้ว +41

    講得超棒,一句廢話都沒有!

  • @user-pb5iw9zk9p
    @user-pb5iw9zk9p 6 ปีที่แล้ว

    感恩!有空會去看看。

  • @eiiz5371
    @eiiz5371 4 ปีที่แล้ว

    总结的很好哦,谢谢分享。以点赞

  • @user-jz6fi8rl5u
    @user-jz6fi8rl5u 6 ปีที่แล้ว +7

    很有用餒 雖然我不用進入發散模式就解出來了呵

  • @chiawenho5917
    @chiawenho5917 4 ปีที่แล้ว +7

    這就是認知心理學 讚讚

    • @student2974
      @student2974 2 ปีที่แล้ว

      我记东西时参考一些读书方法的视频,结果在记东西时会出现头前后狂动,狂点头,狂摇头,吐舌头,有时脚狂踏地上,但在沒记东西时没以上症状。请问会出问题吗?

  • @mmu1976
    @mmu1976 5 ปีที่แล้ว

    謝謝你。這是我看過最有用的

  • @TigerPeggy
    @TigerPeggy 5 ปีที่แล้ว +1

    不聽不知道自己正在用正確的方法學習,解說得棒棒的!subscribe la

  • @user-rb2dh8bz8x
    @user-rb2dh8bz8x 6 ปีที่แล้ว +7

    我沒用到發散看了題目馬上就解出來了,大概專注了1秒多一點就知道了簡單YA

  • @user-ym2gm3qz3p
    @user-ym2gm3qz3p 6 ปีที่แล้ว +3

    其實去學校最主要目的就是學習,但學校往往很少告訴我們這樣的觀念,必需自己去領悟。
    學習是每天的事情,不是只有在學校才要學習,有成就的人往往都在不斷學習,哪怕是每天一點點的學習都會有幫助,學習是每天的事情。

    • @sqvivo4924
      @sqvivo4924 2 ปีที่แล้ว

      我记东西时参考一些读书方法的视频,结果在记东西时会出现头前后狂动,狂点头,狂摇头,吐舌头,有时脚狂踏地上,但在沒记东西时没以上症状。请问会出问题吗?

  • @keiloku123
    @keiloku123 6 ปีที่แล้ว

    每次題目想不到,先去做別的事,再回來就想到了,原來背後有這個理論! 影片最後的問題很有趣,果然起來走一走就想到了

  • @tsubasa0810
    @tsubasa0810 5 ปีที่แล้ว

    「因為要說明所以才去理解它 」原來是這個原因,難怪當我想找人討論或是請教的時候常常在一邊解釋的時候靈光一閃有答案浮現。感謝分享。

  • @estrellaestrella5171
    @estrellaestrella5171 4 ปีที่แล้ว +12

    倒三角形 我通关了!哈哈哈

  • @EWTO23
    @EWTO23 6 ปีที่แล้ว +3

    side note---my learning method: memory palace+visualization+repetition, extremely powerful & pretty effortless in execution once you get use to it ^^^

  • @yulunchen5861
    @yulunchen5861 6 ปีที่แล้ว

    tks~講得超棒的

  • @greenb.9029
    @greenb.9029 2 ปีที่แล้ว

    謝謝這分享受用。感恩

  • @ShadowSu1985
    @ShadowSu1985 6 ปีที่แล้ว +20

    地方台灣需要更多像超級Y一樣的優凸BER

    • @lulan258
      @lulan258 6 ปีที่แล้ว

      Shadow SU 啾啾鞋

  • @user-qc5kp2us9f
    @user-qc5kp2us9f 6 ปีที่แล้ว +6

    全面啟動第3集呢?

  • @jocelinchen6830
    @jocelinchen6830 6 ปีที่แล้ว

    太棒了!我會試看看這方法

  • @alexanderceo1221
    @alexanderceo1221 6 ปีที่แล้ว

    非常受用! 感恩

  • @caiallen6350
    @caiallen6350 6 ปีที่แล้ว +130

    結果我處在專注模式就不小心解掉了,真不知道該開心還無奈。明明平常的我是解不掉的

    • @user-yg4tj4qs7g
      @user-yg4tj4qs7g 6 ปีที่แล้ว +1

      +1 一下就想到了...

    • @KaiKai-sp4ms
      @KaiKai-sp4ms 6 ปีที่แล้ว +18

      閒雲 解掉了那就沒問題了啊XDD這什麼聰明人的煩惱啊好羨慕喔哈哈哈

    • @user-jr9ks7kg5b
      @user-jr9ks7kg5b 6 ปีที่แล้ว

      我也是xDD

    • @reedcommon8216
      @reedcommon8216 6 ปีที่แล้ว

      +1 可是也不是立刻就想到 是不斷的推演出來的

    • @peiyulin-berit
      @peiyulin-berit 6 ปีที่แล้ว

      +1 看一下子就突然解出來了 囧

  • @yhwu4747
    @yhwu4747 5 ปีที่แล้ว +6

    Coursera: Learning How to Learn

  • @user-bd6kw6il6b
    @user-bd6kw6il6b 6 ปีที่แล้ว

    害我想要來買這本書研究了~~~XDDD
    腦中頓時有種噹啷的聲音,感謝分享~~~~

  • @user-ju8dj4qx1m
    @user-ju8dj4qx1m 4 ปีที่แล้ว

    說的真好!

  • @user-os2pr9dt9o
    @user-os2pr9dt9o 6 ปีที่แล้ว +5

    进入发散模式后真的想得到认为解不出的答案!

  • @a951753367
    @a951753367 6 ปีที่แล้ว +123

    holy... 還真的在上廁所回來後想出後面的答案了...

    • @0SeanLee00
      @0SeanLee00 6 ปีที่แล้ว +7

      名符其實 是神聖的* LOL

    • @yokechuthan1429
      @yokechuthan1429 6 ปีที่แล้ว +3

      我也是

    • @user-vk8sz3hu1b
      @user-vk8sz3hu1b 6 ปีที่แล้ว +2

      剛剛在專注模式,完全想不到答案

    • @user-qp7bz8ow2m
      @user-qp7bz8ow2m 6 ปีที่แล้ว +3

      找到同類,我上個廁所突然有靈感,回來果然就解了...

    • @xynthiawan
      @xynthiawan 6 ปีที่แล้ว +1

      Nuka Cola 这是真的!!!

  • @HsuTau
    @HsuTau ปีที่แล้ว

    超級歪真的超厲害,梳理出來的學習方法,就像是一個激靈打通了學習的藩籬。讚!

  • @pianoN_us
    @pianoN_us 2 ปีที่แล้ว

    很感謝你的分享,我覺得對我自己甚至是我的學生都很有幫助。
    尤其是少量多餐+組塊法都是我常常跟他們說的練琴步驟,現在有科學證明我說的有用!會分享給他們的,謝謝!

  • @user-bx2or4zm7e
    @user-bx2or4zm7e 6 ปีที่แล้ว +11

    好像蠻有用的我是要考學測的學生拜託抽中我謝謝!

  • @user-vx7rp8rn3f
    @user-vx7rp8rn3f 6 ปีที่แล้ว +91

    所以邊緣人=有更多時間=易進入非專注模式=更多好點子=更多人不理解你的想法=更邊緣???
    我好像知道了什麼!?www

    • @superycinema
      @superycinema  6 ปีที่แล้ว +33

      你是不是看了...《How Fun!如何爽當TH-camr》? 喔喔喔喔!直接進入業配主題

    • @user-vx7rp8rn3f
      @user-vx7rp8rn3f 6 ปีที่แล้ว +3

      還有我是高中生常常會遇到一個公式需要用更高級的方法才能解釋
      例如:有個公式(X)需要用微積分推但我根本還沒學到微積分
      所以除了多算題目跟死背別無他法但遇到變化題就GG
      我該如何克服呢?

    • @user-mu5qg1mp3y
      @user-mu5qg1mp3y 6 ปีที่แล้ว +4

      我覺得可以跟別人討論
      而且理解了解數學解法的思路
      藉此來延伸學習
      多算題目跟死背
      這方法 算是數學最忌諱的
      數學跟思考和邏輯息息相關
      長時間慢慢思考 一定有幫助~

    • @ianbomberfull
      @ianbomberfull 5 ปีที่แล้ว +3

      怪不得越來越邊緣了...

    • @babykyo69
      @babykyo69 5 ปีที่แล้ว +5

      HEY!不知你畢業了沒
      我經驗是你必需完整理解整個公式與定理的由來與規則(尤其是數學與物理)
      才有可能應付一般程度的變化題
      如何確認自己確實完整理解
      利用08:04影片內容,也就是去試著教你的同學或者學弟妹或讓你的同學質疑你的教學內容或解題方法
      至於那種超級詭異的奧林匹亞級變化題
      真的需要天馬行空,神來一筆才會發現缺少的那塊拼圖就在藏在某處
      別擔心這種題目了
      因為可能全校也沒幾個解得出來

  • @mrjeremy1213
    @mrjeremy1213 6 ปีที่แล้ว

    有幫助到,謝謝。

  • @Irenechen15
    @Irenechen15 5 ปีที่แล้ว

    謝謝超級歪!非常實用的影片,很適合國考生 😂
    尤其發散模式最近無意間用了好多次,都是當下無法想出的答案,卻在放鬆.無意識的情形下突然蹦出想要的答案。
    一個月後的今天再看一次影片,又更加深刻,例如我們常是在說明時才理解,而非理解了所以說明。因為昨天我詢問朋友問題時,為了描述清楚我的問題,竟然一邊打字一邊自己想通了XD

    • @student2974
      @student2974 2 ปีที่แล้ว

      我记东西时参考一些读书方法的视频,结果在记东西时会出现头前后狂动,狂点头,狂摇头,吐舌头,有时脚狂踏地上,但在沒记东西时没以上症状。请问会出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