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e here! Malaysian used both words from UK and US. I think I am more familiar with US word because of frequent usage. Another point is we have more brands from the US than UK.
Hey this is such a great vid I enjoy it sooooo much! I'm also from HK and I knew nearly all terms from both worlds where you two are from, apart from the car hood/trunk bit and my excuse is that I don't drive~ Please keep it up, thx!
Marshmallow comes from the name of the plant that used to be used to make them. It’s a plant that grows in marshes. Candy floss and cotton candy are the kind in the picture, marshmallows are the chewy ones you can put in hot cocoa.
Hi Brian , liked this video and you had discussed the Cotton Candy was Called “ Candy floss “ in UK , I think both were referring the same “Look a like “ idea , the name for a cotton tree was called “ Floss Silk Tree “ ! I just found out this today while walking pass such tree in arboretum park located in Arcadia city , California Really thankful for your effort helping Taiwanese people speak correct English !
This is so fun and really good for learning, even if to learn just one of a kind, it still helps to strength the memory, would like to watch more like this😊
I finally got why it's so difficult to become an advanced learner of English. Cuz we, non-natives, almost learn the British English an American English at the same time. omg omg omg. Thanks for making such a good video for us, English learners.
I know what you mean! Just like us trying to become advanced Mandarin learners. It definitely takes a lot of time and hard work! Keep on going, you’re doing amazingly~ Glad you liked the video!!!
@@Brian2TaiwanReally got encouraged, thanks for your reply. I'll keep working hard to improve. Finally I wanna say your Mandarin accent sounds really cute. I like it.
Are you from California, Brian? It’s so funny to see how you guys interacted with each other: Brian is very Californian I’d say... and Thomas is a bit uptight? Lol
Definitely not Californian lol. Born in Montana, moved to Idaho when I was one, then to St. Kitts (a country in the Caribbean) at 11, then to Utah at 14 through til my last year of university when I moved to Taiwan
Thank you for the swift reply, Brian! Okay, let me reframe my words: you are very welcoming in the video! I feel the same way that it’s a lot easier for Americans to accept “new” stuff. Enjoyed your video. Thank you.
😯😯😯我的VoiceTube英文發音系列課終於開賣囉~ 按下面的連結可以看完整的介紹😯😯😯
bit.ly/3oltGa9
下禮拜會有第二支跟湯姆士的合作影片。那支裡面會討論美國跟英國的英文發音不一樣的地方所以下禮拜記得回來看喔~
另外記得追蹤湯姆士的IG!
instagram.com/t.creed
好期待下禮拜的影片唷!🥰🥰
耶~ 😄👍
喜歡看跟湯姆士合作,加油。❤❤
謝謝! 星期五有第二支影片了~ 😄
@@Brian2Taiwan 哇,你時時刻刻都在線上嗎?🤣🤣
這個短片的內容好有趣。我在香港土生土長,學校教的是英式英語;在書本或電影學到美式英語。所以都是在混合的用 😅
嗯嗯 好像香港好混合欸~
@@Brian2Taiwan 我傾向用美式英語,短片裡的單字 除了 fringe、zebra-crossing和 torch用英式,其他都跟美式的 🤣
我也是香港人,對!我們都混合用的
有的單詞,英式美式都知道
太棒了~
可是我小時候學薯片的英文是學potato chips😂😂
天吶,讓我想到剛來美國時發生的事,來美國前我住在澳洲,所以學的講的都是澳式英文,剛來美國時鬧了不少笑話;去餐廳點餐我想點薯條,結果得到一包馬鈴薯片;到超市問說 trolley 在哪,超市人員叫我去外面看站牌;還有還有,搭朋友的車她說要去加油(gas),我以為她的車吃天然氣不吃汽油(petrol)。鬧超多笑話的~~~
哈哈哈 真的! 也很多這種兩個地方有同一個單字但是意思不同哈哈哈 gas 跟 petrol 這兩個忘記放進去這次影片欸~
gasoline
滿有趣的影片~有時候會覺得英式發音跟美式發音之間的不同,還有兩個語言對同一個東西的名稱的差別,這樣的東西很好玩。做比較的時候又可以知道不同的字
對呀~ 就像我們學中文一樣要習慣同一個東西不同名字也蠻好玩的~ 開心你喜歡 😄
香港人表示在香港我們是把英式和美式混著用的🙆🏻♀️
應該是因為以前是英國殖民地的關係,學的都是英式英文,考試時寫的字都是英式英文的拼法,但講出來的大多都偏美式,可能是接觸美國的文化較多吧(電影和音樂之類的),而且英國腔比較難學😂
嗯嗯 現在那麼多美劇跟電影難免大家會慢慢受到越來越多美式英文的影響
+1 马来西亚🇲🇾也是!
原本应该是英式的但过后都偏美式
读音、发音也是!😂
😀
中國大陸廣東省中山市的路過,我更喜歡英式英文
Brian除了vocabulary跟pronunciation,想看看你們有沒有對兩國slang或idiom差異理解,應該會滿好笑的🤣
不錯喔! 這個真的會很好笑因為那些超級不一樣
英式英文果然比較好聽耶,而且感覺單字中充滿歷史與文化~超棒的...
哈哈哈 他們口音還蠻好聽的啊 沒有錯~
@@Brian2Taiwan 你之前在ACES教書對不對
@@Brian2Taiwan 我還是喜歡Brian的口音一點啦~
對呀~
哈哈哈 我們都多多少少會有自己比較喜歡的口音吧
很有趣!希望可以多拍一些這類的TH-cam!
下禮拜還有第二集喔~ 之後我想想看還可以拍什麼類似的主題
說到torch跟flashlight,就想到台語會發光的都叫「火」。電燈是直接用「火」或「電火」,火柴是「番仔火」,就跟英式繼續沿用torch的意思是一樣的。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字是「槍」。以前古老的槍,指的是冷兵器的長槍、花槍等,後來用長槍作戰會綁上噴火器增加攻擊力,演變到最後,gun也被稱為「槍」或「銃」。但銃這個字在中文裡基本不會用了,保留在台語裡,而槍現今表達的意思也主要是指gun。
很有趣! 謝謝跟我們分享~ ❤️
香港上課學的是英式的
但看的節目多是美式的
用的時候就混在一起啦😂
嗯嗯 香港蠻混的~
台灣上學學的都美式的。但考多益的時候,兩種都考
影片很有趣!來自香港的我英式美式的單字都會學到,而且我一直都會混用,沒想過從英國人/美國人的視角是這樣:D
很高興你喜歡~ 對呀如果是在地的美國人或英國人這些單字困難比較不會知道
Omg, so weird to see two English speakers speak to each other in Mandarin. Good video!
Hahaha glad you liked it! One more coming tomorrow!
貓咪超黏哈哈哈
對呀Penny超級黏人😂
馬來西亞因為是british colonies
所以我們大多數是跟英國一樣
但是因為我們太多文化了,所以有些字如果是美劇影響我們有些會跟美式, 但是同時也聽得懂英式。
比如說candy,但你說sweets我們也不意外。diapers, cotton candy,這些詞彙大多數是美式
不過我不懂其他人啦,我只說出我所聽到看到的。反正明白就好
嗯嗯 應該是說馬來西亞受到英國的影響最大但是現在國際化的世界也很容易受到其他地方的影響了 所以我們都該多了解各個不同的用詞 😄
Same here! Malaysian used both words from UK and US. I think I am more familiar with US word because of frequent usage. Another point is we have more brands from the US than UK.
@@cherryjelly8768 absolutely
Very interesting!!! Thanks for sharing!
Cool!!!
小貓好可愛
對呀~ 好愛他們~
我是馬來西亞的,看見湯姆士講lorry我就覺得親切,在馬來西亞不管什麼語言只要卡車都是lorry,我們華人也會說例如今天誰駕羅里 ? 還有diaper應該一個尿布品牌的名字吧 ? ! 我們是知道可是我們通常說pampers,也是因為有這個老牌子而叫久了就當作英語的尿布來通稱了。而推車我們也是叫trolley,說shopping cart人家以為是網購。torch我們是會加多一個light,叫torchlight,單單叫torch會以為是火把。elevator我以前還以為是電梯裡面的零件,我們和香港一樣都是lift。
哇 羅里真的很特別! Pampers這個品牌我們美國也有但是比較不會用來說尿布的一切
很感謝你的分享~
pampers is a brand, mo diaper. ya, most of the Sabahan say pampers too.😁
Thomas說美國人是不是某些音說不出來,這酸法超常在英國聽到XDD
哈哈 nought那個o我們美式英文已經幾乎沒有了只有一些區域才可能會說然後shopping cart那邊他有一點 但是也還好 他們也不會唸字尾的r 哈哈哈
'Merican' LoL
@@Brian2Taiwan Rhoticity. 上次看到GQ有个关于美式发音的节目,才知道美国有的地方也是 non-rhotical的,比如Boston
這一類的影片很好看😍
我學的英文都是英式美式混合的,我自己一直是傻傻分不清英式和美式,所以很感興趣😊希望能有多一點這樣的影片
謝謝! 很高興你喜歡這次的影片! 我也希望我之後可以請更多朋友來討論這些主題 😄
如果有杜力的話一定嘴爆湯姆士
嗯嗯 這次我們盡量不要用太多那種節目效果哈哈 讓大家看我們正式的反應是什麼
就 “英文” 的話, 我個人超討厭杜力的英文, (黑人英文), 時態、文法經常是錯的
要學就要學正確的英文
即便這個 “正確” 會因地而異, (例如:美式英文 / 英式英文/加拿大英文..等等
但 不會 是「原本錯的, 但因為很多人講錯後, 就變成 對的/口語 英文」。我知道有這現象,但就是不喜歡
就像日文也有一些英文轉的日式英文, 要學英文, 總不會以日式英文為範本來學英文, 是一樣的道理
黑人英文比較多是黑人街頭或黑人群裡慣用的英文
就像台語有些很生活化的用字, 老一輩的人在這些很生活化的用字, 有時會比較傾向粗俗但慣用、對人或女性貶抑的用詞
非常有趣!謝謝你的影片。
請問毛衣怎麼說?
Sweater這個好像有不同意思呢...
我本來以為是冬天穿的長袖T恤(比夏天厚)無帽的(有帽的是hoodie吧)
但我後來發現原來是jumper毛衣的意思,是嗎?
那麼長袖T恤我又不知怎麼說了
這個我本來有考他但是因為影片的程度剪掉了 沒有錯 我們叫sweater他們說jumper 長袖t我那天沒有問他但是我說hoodie的時候他知道我在說什麼
建議英美單字不同可以做第二集。 例如還有常用的 flat 和 apartment, cinema 和 movie theater 也可以說明一下。
可以再考慮一些之後能不能再拍~ 蠻多人好像蠻喜歡這個主題
謝謝分享,讓我想起早前在台灣唸書時,台灣人講宿舍都用美式的dorm (dormitory),但馬來西亞我們是說hostel⋯還有我當時講dustbin沒人聽得懂😂 加油 Brian!!
Dorm/dormitory 在美國是宿舍,hostel還是民宿但是美國也比較少看到民宿我覺得
in malaysia we use dorm too, usually refer to those backpacker's room full with double decker.
我是老一輩香港人,小學中學學英正式英語,大學及在社會工作都混合英美式英語,個人喜歡英式多一些,因為喜歡Queen's English。
so posh😁
看到 ig 就馬上過來看👏👏
太棒了~ ❤️❤️❤️
馬來西亞
1. tic tac toe
2. container,短一點的是 lorry, 更小的是 pick-up
3. fringe 最近也有說bangs
4. pampers (一個nappy的品牌😂)
5. cotton candy/ candy floss
6. chips / crisps
7. lift
8. torch light
9. rubbish bin (大的)/ dust bin (小的)
10. zebra crossing
11. sweets (老一輩)/ candies (年輕人)/ lollies (留澳生)
12. trolley
13. bonnet
14. boot
說到 trolley 我就想到pram! 最近很少人提起.. 我爸媽年代都說pram,現在去百貨公司好像漸漸被stroller 取代了🤔🤔
Pram 還是tram?
container是我們用來是那種大卡車後面的大箱子
@@Brian2Taiwan 是 pram 嬰兒車 馬來西亞好像沒有tram 😅 我第一次看到tram 是在紐奧良 然後香港 覺得超新奇的😂😂😂 在大馬路上穿行竟然不會和其他車輛碰撞
Oooo 原來是這樣子
我們去學英文,其實很多時,對於同一東西,兩國的詞語也會學到,以為都是同義詞
所以,只是針對這方面,對於不是母語的人來說,有些時候,反而比母語的人更好,因為我們兩國詞語也認識,也不會覺得某一詞有違和感
嗯嗯 沒有錯~
Hey this is such a great vid I enjoy it sooooo much!
I'm also from HK and I knew nearly all terms from both worlds where you two are from, apart from the car hood/trunk bit and my excuse is that I don't drive~ Please keep it up, thx!
Hahaha glad you knew them all! Hope to bring you more interesting English videos soon!!!
Very interesting topic, I do love your way of comparing two different word usage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Thanks! Glad you liked it!
台灣人個性很不好意思表示,但是又很想講話,英語會話學習方式,謝謝二位帥哥,教學方法,我們慢慢校正發音,認真學習,我的阿嬤80歲,才學學英語會話,我們不能輸給阿嬤喔!
哇 好厲害的阿嬤餒! 很棒!
恭喜你啊
這一集很成功,超過100,000 點擊率!
繼續努力!拍好片給大家看
真的好開心! 我一定會繼續努力💪 謝謝你的支持!
學到好多 這樣聊天的感覺好有趣 看你們吵起來也好好笑 影片超棒的🍿
謝謝! 我超高興你喜歡這次的影片~ 希望你也會喜歡星期五的!
第一次來這個頻道,訂閱了
太開心了~ 最近想繼續製作一些內容 希望你會喜歡~
馬來西亞人報到一下,我們還是和英國的用詞比較接近,應該是以前一直傳下來沒有換,接觸美式單詞都是美國電影,甚至是從中、台、日間接接觸的單詞認識的,因為他們都是接觸美國多過英國
我們也是用lorry、lift、dustbin、trolley、bonnet、boot,電筒就叫torch light
但就只有薯片薯條和英國不同,我也不明白為什麼😆
薯片=potato chips,薯條=french fries
耶~ 至少還有一個美式的習慣哈哈哈 😄
在马来西亚,你们的torch或flashlight, 我们叫torch light XD
真的假的~ 兩個混在一起欸! 很有趣! 謝謝跟我分享 😄
@@Brian2Taiwan 因为马来西亚曾是英殖民地,所以英文偏英国。个人觉得torch light更适合,手电筒确实像火把,但又不是火把🙂
嗯嗯 我覺得把兩個混在一起很不錯 😂
Flashlight 是给Camera 的flashlight …
我都叫 flesh light 😏
发现在马来西亚都是混着用,可能是都有被影响,我们说tic-tac-toe, lorry, fringe, diaper, potato chips, dustbin/rubbish bin, zebra crossing, trolley, bonnet, boot, lift & elevator都有用,但是lift 比较普遍,torch & flashlight 用torchlight; sweets & candy 也是都有用。用英式多一些。
謝謝跟我們分享~ ❤️
好有趣喔!!不知不覺看完還想看!!!
真的假的~~~ 你們香港人比較偏英式的單字嗎?
How about gas/petrol? Gas actually evaporate hence petrol is a better vocab for the usage?
gas是gasoline 「汽油」的簡寫,不是「氣」的那個gas所以其實兩個都有道理
@@Brian2Taiwan Indeed. Human in general nowadays are lazy and abbreviate words
請問一下湯母士,flashlight 是torch, 那torch叫什麼? 🤔
他沒有在看所以幫他回,也是torch啊
這樣子的英美文字語言的比較,有什麼差別&那裡不一樣?蠻有趣的Video。
很高興你喜歡! 下禮拜的希望你也會喜歡~ 😄
我也喜歡兩位的紳士風度,Brian 你邀請的伴兒跟你搭配的好。我也是兩位在1/2強電視節目的粉絲,了解你們會繼續捧場的。
謝謝! 我很高興湯姆士願意跟我拍~ 之前一起工作都很好玩~ 😄
紐西蘭這邊對斑馬線都是說 pedestrian crossing, 因為不是每個可以穿越的地方都畫斑馬線. 有些地方只有汽車停下來的那條線, 或者是兩條線畫出行人穿越的區域. 市中心很多路口行人穿越是可以走斜的, 所以也不好畫斑馬線 XD
然後我們這邊薯條跟洋芋片都叫chips, 大型卡車好像是truck? 這個我不確定因為很少接觸大型卡車. 糖果 candies/lollies/sweets 都有, 其他大多數用詞還是比較接近英式.
是喔~ 這還我第一次聽到這個,紐西蘭都不會說zebra crossing嗎?
@@Brian2Taiwan 真的沒聽過人說 zebra crossing, 可能也有人這麼說, 但是不是常用的說法.
哇 我真的都不知道欸~
I am gonna ask where is 'Marshmallow' from, while saying candy floss in UK and cotton candy in US?
Marshmallow comes from the name of the plant that used to be used to make them. It’s a plant that grows in marshes. Candy floss and cotton candy are the kind in the picture, marshmallows are the chewy ones you can put in hot cocoa.
5:30 我以为我学错了但澳洲🦘真的是叫fairy floss,怎么还跟英国🇬🇧不一样
Are we learning UK / USA English or Mandarin ?
Hi Brian , liked this video and you had discussed the Cotton Candy was Called “ Candy floss “ in UK , I think both were referring the same “Look a like “ idea , the name for a cotton tree was called “ Floss Silk Tree “ ! I just found out this today while walking pass such tree in arboretum park located in Arcadia city , California
Really thankful for your effort helping Taiwanese people speak correct English !
That’s really interesting! I’ve never heard of the floss silk tree! Thanks for sharing, and I hope you’re doing well in California!!!
第一次發現你的頻道,馬上訂閱了!
我住加拿大,好像有些用英式、有些用美式,看個人習慣的感覺,連單字拼法也是一下英,一下美。腦袋有時會打結🤣
喜歡這種主題👍👍
好高興你喜歡! 也歡迎你來到我這邊~
嗯嗯 加拿大真的很混合,但是我覺得發音方面很多加拿大人很接近美國人的發音,但是也是要看他們來自哪裡
Brian2Taiwan 謝謝Brian回覆 💕
我從一個省,搬到另一個省,發音、用字有些都不同,突然覺得自己不會英文了🤣🤣🤣
這個很正常~ 就繼續加油喔💪
我是香港人,在英國讀中學,在美國讀大學和工作。
所以,以上所有單詞,我都會很自然「隨心所欲」地,胡亂替換..
所以,大部份英國和美國人,和我講話到一半都會
”huh...errr...oh!”
大概,是給我搞到精神錯亂了吧🤣
我相信有時候會有點累因為要一直改來改去,辛苦你了
天啊!我也學到很多。雖然我在英國住了十五年,但我不知道artic lorry,也不知道放在外面的大型垃圾桶叫dust bin ,中型的才叫做bin,因為我一律用bin 稱呼了。可見我在台灣學的英文還是美式的英文居多。感謝Brian跟Thomas製作的影片,我獲益良多。
很高興你有學到這麼多! 記得星期五回來看第二部~
兩位中文講的真好,強!
謝謝! 我們學很久了哈哈哈
This is so fun and really good for learning, even if to learn just one of a kind, it still helps to strength the memory, would like to watch more like this😊
很喜歡今天的影片 訂閱了, 兩位外國人以中文討論英文用詞非常有趣 給讚~~~
很高興你喜歡! 星期五還有第二部影片喔~ 😄
好爱bryan的t shirt哦~~是可以购买的吗😍
真的嗎? 我要開一個shopee店面嗎? 😂
Hahahha, 我觉得这个点子不错哟😍
嗚~ 我開始想想怎麼做
Great video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o check,really good,btw,nice couple
Thanks! Glad you liked it!!!
哇,美國英國型男合體耶😻😻😻😻💕💕💕
對呀~ 😄😄😄
I finally got why it's so difficult to become an advanced learner of English. Cuz we, non-natives, almost learn the British English an American English at the same time. omg omg omg. Thanks for making such a good video for us, English learners.
I know what you mean! Just like us trying to become advanced Mandarin learners. It definitely takes a lot of time and hard work! Keep on going, you’re doing amazingly~ Glad you liked the video!!!
@@Brian2TaiwanReally got encouraged, thanks for your reply. I'll keep working hard to improve. Finally I wanna say your Mandarin accent sounds really cute. I like it.
Thanks so much! Best of luck!!!
@@Brian2TaiwanYou too,祝频道越做越好,订阅飚升。
謝謝~ 🥰
被熱情的貓貓圈粉了😽😽
哈哈哈 Penny超級愛搶鏡頭😂
Penny超美
而且看到湯姆士也不會怕生
感覺是親切的美女😻
Looking forward to the next pronunciation lesson
Remember to come back and watch next Friday~
@@Brian2Taiwan sure!
See you then~
2:35 的圖,叫trailer是不是比較合適? 因為lorry 或 truck都只是一般的卡車啊, 請指教
trailer平常指後面的大箱子,但是專有名詞的話tractor trailer的確沒有錯
This video is sooo cute!! Love u two collab together!
Glad you like it!!!
好有趣的影片! 謝謝你們 ^^
謝謝! 很高興你喜歡🥰🥰🥰
手电筒
英国: torch
美国: flashlight
马来西亚: torchlight
🤣
对吧😂flashlight对我们来说是指一个object上面的东西我们才叫flashlight😂难怪很多老外都听不懂我们的英文😂
I personally preferred AmE even though I grew up in a BE area and am living in a AusE place. Do you know why?
Maybe because of how widespread it is? Or perhaps parts of it just appeal to you more
這樣很有趣,美式和英式的差異
下禮拜我們來討論發音差異~ 記得來看一下~ 開心你喜歡這次的影片!
4:40 CORRECT! If you look for its etymology, it would say: "1920's, short for 'napkins'."
I love etymology. So when were filming this word I thought about possible etymological connections hahaha
湯姆士真的很厲害呢 會很多語言
對呀 我們跟尼可拍攝的時候常常三個人一起講法文 好好玩
哇!所以你也會說法文啊?
對呀~ 我學中文之前第一個外語是法文啊 我其實是因為小時候學法文才開始學法文哈哈哈
@@Brian2Taiwan
你也很厲害呢!!
@@Brian2Taiwan 我是從大學期間學法文的,現在也還有在學和使用~
香港人原來自小係學英式,長大後再看美式。
喜歡看這樣對比,還有少典故,真不錯
嗯嗯 香港也比較偏英式的英文,蠻多人也是說他們開始看美劇或是美國電影才開始發現有這麼多不同的單字
在新加坡上课都是英式的,比如颜色也是colour , 中心 centre 等等。但是受到美国的好莱坞还是个方面影响,语法可能用英式,口语就会常用到美式。
真的很混合欸~
這集很有趣呦~
沒講還真不知有這麼多差異
太棒了~ 很高興你有學到新東西~
Hi Brian, we love your T-shirt!!!
Thanks!!!
can i hv 1 pls? frm Sabah😁
汤姆斯好帅噢!Brian, 喜欢你的影片,要多多上传噢!
謝謝! 我最近在盡量比較穩定上片~ 要繼續加油💪
@@Brian2Taiwan 从soya那里开始认识你的,所以以后有机会来马来西亚记得要开粉丝见面会🤣
耶太好了~ 歡迎來我這邊! 好想去馬來西亞看看,我還沒去過~ 去的話再說哈哈哈😄
香港人表示如果是上學學的生字就會學英式的(如rubbish bin, rubber這些必學的)
但如果是自己在課外(歐美節目音樂等)學的生字就看情況
例如我看“survivor“然後torch我就記住是火把, 而電筒就用flashlight這個字
至於口音, 大多都是港式的, 要有英/美式口音需要修行的wwwwww
😄😄😄👍
那我考ielts 應該用which country language ??? UK / USA ???🙇🙇🙇🙇
IELTS是英國的考試所以他們應該有些方面比較偏英式英文,但是口說使用美式英文應該也不會有什麼問題 我自己沒考過所以不是很清楚
ielts is frm uk, toefl is frm america
曾经顾客tender里面写着garbage bin,我一头雾水。因为马来西亚学的是英式英语,很少会见到这个字"garbage"😂
天國近了,我們應當悔改,信耶穌。時候將到,死人將要在審判日時,爲自己在地上所作的一切行爲,在神的面前受審判。那時,就再也沒有人有機會悔改了。所以我們應當趁著審判官還沒定我們的罪之前,趕緊和祂和好,悔改我們的不義行爲,祈求祂赦免我們的罪,免得祂定我們的罪,我們就落在刑罰之中。主耶穌基督就是那位審判官,天國和地獄的鑰匙在主耶穌的手中。
欺騙,貪心,口吐惡言,荒宴,偷竊,殺人,犯奸淫,淫亂,好色,不尊重父母,詭詐,狂傲,拜偶像,交鬼,占卜,觀兆,法術,邪術,嫉妒,惱怒,紛爭,結黨,詭詐
,醉酒,怨恨,毀謗,惡念,同性戀,亂稱神的名,自稱是神,稱人或動物或金銀木石土等物質為神,褻瀆神,違背神,罵神,不肯悔改信耶穌,等等這些在神的面前都是罪,只要我們犯了其中一個罪,就足夠稱我們為罪人了。如果我們現在不悔改這些罪惡行爲,仍然繼續犯下去,那麽以後審判日的時候要怎麽和神交代呢?喜歡犯罪作惡的人,神將來是要報應他的。但神愛世人,不願世人因自己的罪惡而滅亡,所以仍然給我們機會去悔改,而悔改的方法衹有一個,那就是信靠耶穌。像一個從前敗家的孩子回到父親的身邊,向父親認罪悔改,祈求赦免,并且聽從父親的教導,從此成爲一個乖孩子。所以我們也要藉著主耶穌回到父神的面前,向父神認罪悔改,祈求赦免,并聽從主耶穌的教導,重新做人,改過自新,不再犯罪。主耶穌可以赦免我們一切的罪。主耶穌可以幫助我們重新做人。
耶穌基督降世爲人,因爲愛我們,不願我們因自己的罪惡滅亡,所以要教導我們脫離罪惡的行爲,糾正我們的生活,要救我們脫離將來的審判,甚至願意在過程中受苦,被人逼迫,辱駡,鞭打,吐唾沫,爲你我而流淚流血,被釘在十字架上而死。主耶穌爲了贖你我世人的【罪】而被釘在十字架上而死。
但主耶穌死後第三日復活,后升到天上去,以後還要回來拯救屬於祂的人。
人死後要麽得永生進天國,要麽得永刑進地獄。地獄里的火是不滅的,蟲是不死的。悔改信靠主耶穌的人能進天國,不願悔改信靠主耶穌的人不能進天國。
我們要接受主耶穌爲我們生命中獨一的救主,生命中獨一的真神。你們若有憂愁,就來尋找主耶穌,主耶穌就安慰你們。若有困難的,就來尋找主耶穌,主耶穌就賜給你們力量。若有傷痕累累的,就來尋找主耶穌,主耶穌就醫治你們。若有勞苦重擔的,就來尋找主耶穌,主耶穌就使你們得安息。主耶穌可以赦免你們一切的罪,主耶穌可以賜給你們真平安和喜樂,主耶穌可以賜給你們死後復活得永生。主耶穌連使死人復活都可以,在人是不能,在神凡事都能。
除了耶穌的名,世上沒有別的名可以使人得救。獨一的真神衹用一個名字來代表自己,那就是【耶穌】。
主耶穌教導,“不要犯罪欺騙說謊”,惡人卻說,“不,我選擇犯罪欺騙說謊”。這樣他就是在定自己的罪,以後定他的罪的證據就是在此。
主耶穌說:
你們不要論斷人,就不被論斷。因爲你們怎樣論斷人,就必怎樣被論斷。你們用什麽量器量給人,就必用什麽量器量給你們。你們不要定人的罪,就不被定罪。你們要饒恕人,就必蒙饒恕。
你們可以在網上搜尋【聖經】來讀,建議從“約翰福音”讀起。或這里有一個 cut.ibibles.net/
無論你生活中有什麽困難,煩惱,壓力,你就向主耶穌禱告祈求,祂一定會聽你的禱告。在人是不能,在神凡事都能。
【神原是我們的父親,是祂創造了我們,我們要回頭承認祂,借著信從主耶穌基督承認祂。世人啊,該醒過來了。】
還有trash bin
哈哈哈 真的蠻有趣欸~ 我們美國人應該要好好記下來!
嗯嗯嗯 沒有錯~
這主題超有趣的!❤️
很高興你喜歡! 記得星期五還有一支喔
As a Malaysian, We've learned English with british accent since we're kids.
學到了👍很實用
很高興你有學到! 記得下禮拜還有一集~
真有趣😄 我们华人学英文 也是同时学一下 美国用词和英国用词
嗯嗯 這個蠻正常的啊 就像我學中文一樣
很實用,謝謝!
很高興你喜歡! 😄
我所知道的手电筒是torchlight😂
flashlight对我的理解是某个object上面装着的灯才叫flashlight,比如车灯,cctv flashlight😂
好有趣的影片,可以看到英國人很多時候看不起美國人的用詞,但是美國人反而比較包容英國的叫法。很能看到這兩個國家的人的性格。
哈哈哈 好像有一點欸 可能他們覺得我們把他們的語言弄髒了吧
Are you from California, Brian? It’s so funny to see how you guys interacted with each other: Brian is very Californian I’d say... and Thomas is a bit uptight? Lol
Definitely not Californian lol. Born in Montana, moved to Idaho when I was one, then to St. Kitts (a country in the Caribbean) at 11, then to Utah at 14 through til my last year of university when I moved to Taiwan
Thank you for the swift reply, Brian! Okay, let me reframe my words: you are very welcoming in the video! I feel the same way that it’s a lot easier for Americans to accept “new” stuff. Enjoyed your video. Thank you.
哇很有趣,原來兩國有那麼多英文詞是不一樣念法的!看完影片長知識了🤘
發現自己學到的英文比較多是英式英文😂還有少部分的美式英文
很棒! 很高興你有學到東西了! 😄
@@Brian2Taiwan 我也很高興可以學到東西🤩
😄😄😄
貓咪走來走去好可愛😂✨✨🙀
你們自己 native speaker 也會被對方的 單字和發音 影響嗎?(I mean, Brain 你會偶爾 (某些字 或發音)說成 British English嗎? )
明明香港以前是英國殖民地,例如連升降機我們也造了個粵語字「𨋢」(讀:Lip),也是源於英文(lift)的,但不知道為什麼就有一些字從小時開始就是教美式的,例如potato chip, french fries, candy, flashlight, eggplant
長大後更有些字因為英式和美式都很常見到所以會混淆,例如queue/line, trolley/cart
應該是因為香港也有收到美國媒體(電視劇/電影)的影響我猜
为什么windows的recycle bin在美国不叫recycle can?
我覺得對我們來說bin也可以用,但是感覺會比較小也平常是塑膠做的
wow that is useful thanks Brian
Glad that you found it useful!!!
Brian 可以教下 剪頭髮的英文嗎? 完全連想像都不知如何入手 哈哈😂
這些其實真的很實用欸~ 或許我之後找我的髮型師朋友跟我一起拍片討論這個欸!
@@Brian2Taiwan 看到bangs fringe已經傻眼 哈哈
哈哈哈 真的! 不知道還有沒有其他不一樣的哈哈哈
是啊 又一直看英式發音跟美式發音,以前很糾結發音,後來還有加拿大,不過我發現我們學得英美發音都有,[山]跟[重要的],我們的t聲音會比較明顯,那好像是英國。後來我學英美文語就是能讓對方聽得懂就好,何必糾結,如果一個外國歐美人講了一口很標準的北京話,會覺得對方很厲害,但是同時有點失落,少了非中文的強調,我想英美人應該也是,非母語人士講了一口流利標準的英文可能也會吧,以上是我猜的啦,如果英文講得太標準,反而不能有犯錯的空間,不禮貌的用法會被翻白眼
5:03 那另一個有彈性的棉花糖叫什麼
也是cotton candy?
不是~ 叫做marshmallow因為最一開始是用一個種在marsh(沼澤)的植物mallow(錦葵)做的
台灣人本來就會比式懂美式的vocabularies,因為教育政策上台灣也就是follow美式。相對香港/新加坡/馬拉西亞等前英屬colonies肯定是英式的比較多。不過現在主流文化,流行的(大部分)都是來自美國/美式的情況下,亞洲地區還是會吸收/容易注意到美式的用字。而像我自己很多在香港朋友,出了社會後也會自然而然地想進修一下美式英文(如發音之類),我倒覺得小時候學的字(像Thomas說的那些),到了美國後要統統拋棄有點浪費😭
我覺得沒有很浪費,至少如果遇到的話還是會知道什麼意思
@@Brian2Taiwan 像我們學了並用了十幾年的Rubber,到了美國就變得不一樣(完全是另一種的東西),學校老師沒和我說呀!!! 😂😂
對呀 我小時候很難解釋這一個哈哈哈
請問一下湯姆士我要怎麼學會聽懂 Liam Gallagher 的 Mancunian accent ?? LOL
哈 在曼城住過兩年,現在已經克服障礙了D’you know what I mean😂
@@dazettao Wonderwall!
他們的口音真的很有趣! 再加上那邊很多獨特的用詞,我只能說...繼續加油💪
恭喜🎉 最一開始應該有一些困難吧
@@Brian2Taiwan 奇怪,為什麼Oasis 唱歌我完全聽得懂,說話我完全聽不懂。
Very entertaining! Learned a few things watching this video.
Glad to hear it!!!
英式若說electric torch會不會好一點?
或許會但是湯姆士還蠻堅持用torch的感覺哈哈哈哈
好棒 今天學習很多 謝謝🙏
太好了~ 很高興可以教你一些~
11:26 那個你什麼意思啊也太可愛😂
Hahaha. 他用英式幽默攻擊我~ 😂
這些詞的對比都已經很cliché了 我是覺得Brian的反應很entertaining😆
Ps. (我倒覺得品牌的叫法的區別比較好玩像Adidas, Nike歐洲和美國發音都不一樣. Taco和mocha發音也不一樣 還有名字也是像Ashley在英國是男生的名字在美國是女生 哈哈)
嗯嗯 謝謝你的分享~ 😄
Woo⋯⋯看完這影片我才發現 有些單詞我學了英式的 有些卻是美式的....我到底是從哪學的....
哈哈哈 現在又各種各樣的媒體很容易受到兩邊的影響我覺得
I‘m Canto, but I know all these vocabularies in both British & American English except bonnet and nought & crosses ;)
Very nice 👍
以前有查過一個,後視鏡不知英文怎講, 應該稱為rear mirror 嗎?
可以解惑一下嗎?
我們叫做rear-view mirror因為可以用來看(view)後面(rear)
好喜歡這個影片😊
很高興你喜歡~ ❤️
我是比較習慣American English
因為我六歲的時候去了美國
然後回台灣去的補習班幾乎都是教美式英文
所以比較習慣American English
嗯嗯 台灣的話大部分人比較可能學過美式英文我覺得
@@Brian2Taiwan 對啊 台灣的英文補習班幾乎都是美式英文
嗯嗯 所以很多補習班名字裡面有美語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