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自行車七大區間訓練 讓跑步訓練配速更彈性有效率 Zone和丹尼爾的配速其實可以對應?

แชร์
ฝัง
  • เผยแพร่เมื่อ 7 ต.ค. 2024
  • 自行車車友們熟悉的 Zone 區間訓練對於跑者來說很陌生,本集讓跑者了解 Andrew Coggan 的 Zone 其實沒那麼複雜,其實是可以和丹尼爾博士的訓練配速對應!可能很多跑友聽了可能會覺得原來就這麼單純,小弟也會分享如何將不同訓練區間的概念應用在跑步訓練中!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 20

  • @midachen
    @midachen ปีที่แล้ว +5

    跑步功率的相關訓練,個人大多參考 Palladino 教授的文章,概念上也和 Coggan 教授類似,但他採用的基準點CP(類比FTP),是大概10km全開的比賽配速,也就是一般人約40~50min的最大power輸出,而這個速度大概也就是zone 3(閾值)的上限,我會覺得這樣的基準再來分區對跑步來說會很直覺也很方便;如果是在田徑場或是比較平的地型,其實配速和power會是高度正相關,用配速已經相當足夠,但在變化比較複雜的地型,功率就會是很好的參考指標,大大提升長跑練習可以選擇的場地,夏天躲在山裡操作zone 2,即使配速上上下下,只要power是穩定的一樣是很有效的訓練,但太抖的下坡也不能完全看功率,不然衝下山完腿馬上就會硬掉🤣;再來的好處是每次可以計算出TSS、長期就可以監控TSB,大大降低受傷的風險。

  • @PSHSU-h7f
    @PSHSU-h7f ปีที่แล้ว +11

    原來是腳板娘掌鏡,想說腳大要控鏡頭、注意路況(尤其板塊的那邊)、再來個系統性的講解也太搏命演出XD

    • @pigjoe900510
      @pigjoe900510 ปีที่แล้ว +2

      兩位真的厲害👍🏻

    • @neck8902
      @neck8902 ปีที่แล้ว

      我也發現了XDD

  • @hawkchan3154
    @hawkchan3154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摄影师辛苦了!

  • @willytseng8504
    @willytseng8504 ปีที่แล้ว

    希望腳大未來能夠對跑步功率閾值測驗做相關的影片說明,本身有在騎車,想了解跑步的FTP是如何設定,目前關於這個主題的討論並不多

  • @Wedding1001
    @Wedding1001 ปีที่แล้ว +4

    是不是因為沒有風力資料的關係 所以跑步功率都不準?
    板娘威武 可以拿360 跑4分速

    • @nonstoplegs
      @nonstoplegs  ปีที่แล้ว +1

      Stryd可以大概測量實際風阻,其他品牌都是按照即時氣象資訊作風組參考,如果沒有連接網路的話就只有地形資料了。
      因為跑步功率是用公式計算的,各廠套用的公式都有所不同,計算出來的數字都有所不同,例如 Garmin 會比 Stryd 多 1.5 倍;除了地形、風、移動速度,體重也是計算的變因之一,如果沒有時常更新體重數據,計算出來的功率就不是當下的強度;即使跑前有更新體重,跑長距離、馬拉松時後段體重掉很多,但手錶還是呈現計算跑前體重所做的功,所以在後段功率需要稍微打折。
      現階段跑步功率還是頗有參考價值,個人覺得如果要規律用跑步功率訓練,盡量使用同一個廠牌,用同一種公式在計算的功率,比較能做長期趨勢檢視和規劃。

  • @8JA9
    @8JA9 ปีที่แล้ว

    腳大,請教Garmin手錶或Garmin app中的區間分配,跟Andrew Coggan的區間概念是差不多的吧? Garmin是分成 z1(暖身)、z2(燃脂)、z3(有氧耐力)、z4(有氧動力)、z5(無氧耐力),garmin的z4~z5如果再細分,就會變成Coggan的z5~z7的概念。

    • @nonstoplegs
      @nonstoplegs  ปีที่แล้ว +2

      Garmin 跑步的心率區間的前四區,大致上就是 Andrew Coggan 的前四區間,Garmin 的第五區 90-100% 心率,這個區間個人解讀是包含了 Andrew Coggan 的 Zone 5-7,因為 Andrew Coggan 的 Zone 5 心率已經達到了 100%,以配速和功率界定出的 Zone 6、7 就無法以心率無法更高,如 0:51 的圖表,Z6-7 的心率是 N/a,以心率來看 Zone 5-7 都是 90-100%,Garmin 對於他們列的第五區間解釋也包含了衝刺、無氧運動。
      註:Garmin 的心率是以最大心率為基準,Andrew Coggan 是以乳酸閾值心率為基準,所以列出的百分比數字有落差。

  • @sunnytee5782
    @sunnytee5782 6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腳大你好,我想問garmin connect的五大區間(熱身、燃脂、有氧耐力、馬拉松配速和無氧耐力),不管是根據儲備心律或乳酸閾值,App自動定義的百分比區間都跟您提到的Andrew Coggan或Jack Daniels 的心律區間差很多。在這種情況,您是怎麼設定跑表的心律區間的?

    • @nonstoplegs
      @nonstoplegs  6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Garmin 的大區間的 Z1-5,熱身=Z1、燃脂、有氧耐力=Z2、馬拉松配速=Z3、無氧耐力=Z4以上,可能是因為使用族群大多使用強度在 Z3 以下,所以又把 Z2 分兩類,Z4 以上完全忽略還通稱為無氧耐力。
      如果抓出安靜心率、最大心率,就可以算出心率百分比來對照 Andrew Coggan 的對照表
      www.trainingpeaks.com/blog/power-training-levels/
      訓練和比賽累積出的數據,搭配體感也可以歸納出不同區間的心率範圍!

  • @giannichong
    @giannichong 8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其實你可以坐著說的😂😂

  • @29886122
    @29886122 ปีที่แล้ว +1

    跑步功率目前還不具備參考價值嗎

    • @nonstoplegs
      @nonstoplegs  ปีที่แล้ว

      其實頗具參考價值的,尤其是在遇到坡度或是風阻時,比較有接近實際強度的參考,影片中即興簡單聊聊現在功率的計算方式。

  • @peter03192003
    @peter03192003 ปีที่แล้ว +1

    腳大是在交大跑嗎😊

  • @jyshiu
    @jyshiu ปีที่แล้ว

    突然發現,我好像對竹湖環湖超不熟😅

    • @nonstoplegs
      @nonstoplegs  ปีที่แล้ว +1

      偶爾放鬆跑還不錯XD

    • @jyshiu
      @jyshiu ปีที่แล้ว

      北告哥我在交大超過十年,研究所博士在電資大樓就好多年(前面荷花池那個),好像竹湖邊沒去超過三次XD@@nonstople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