ขนาดวิดีโอ: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แสดงแผงควบคุมโปรแกรมเล่น
เล่นอัตโนมัติ
เล่นใหม่
偷偷問 大家那時候幾歲ㄋ 我那時候才一歲多w
我還沒出生
一歲半...
跟我同歲哈哈~~
大概10歲~~ 😌
14歲
我爸因為這次納莉賺了不少。我們家就是做機電工程的,當時為了搶通台北市的公共運輸交通,工務局的價碼真的是開到高到嚇死人,不過也真的很誇張,我爸當時兩個多月沒回家,都住在捷運站裡面搶修,累了直接就地躺下去睡,醒來繼續修。甚至直接帶行李衣服過去換。我印象我當時才7歲,我媽媽每個禮拜天都會帶新衣服去給我爸換,把髒衣服帶回家洗。
為辛苦的工作人員表示尊敬
你爸爸表示:賺爛了賺爛了
累了就直接睡 沒關係的
@@3411930405 問題是這種情況你直接睡還是不舒服的
@@3411930405 帶你去超商買點好吃的
竟然有這一段歷史!感謝介紹
2001年並沒有臉書,災情無法鉅細靡遺的讓所有人看見,你只能了解自己生活範圍、媒體報導的概況。經過這支影片,才實際了解光是捷運的淪陷、修復,經歷這般過程。腦海也浮現當年冒雨去把車子移到高處、還有災後擠公車上班的記憶.....(當時我剛出社會23歲,時光飛逝 QQ)
你不用當兵嗎?那年代,不是要當1年10個月的兵嗎?出社會的年紀大都是24歲~25歲
我11歲 已經有映像了
@Eirny Chen 別理他 當空氣就好
@@fdiuccqaappz8345 又不是人人都有唸大學...
@@fdiuccqaappz8345 當兵可以延後的🙄
第一次看到對於納莉颱風淹水如此詳細的講解欸 好棒👍
那時候納莉颱風我跟媽媽在汐止的親戚家印象很深刻颱風一走爸爸趕緊從土城來接我們爸爸一手牽著媽媽肩上扛著我一路很辛苦的走到可以停車子的地方好不容易才把我們帶回土城的家那時候真的覺得爸爸像超人一樣厲害救了我跟媽媽
很感動,這些為我們付出的各單位人員,都非常感謝你們非常謝謝
那時候還尚未出生,但透過這部影片,才讓我知道台灣以前也曾面臨過如此嚴重的淹水,以及全員改善進步的過程,很感動❤️
在西門捷運站裡,有當年淹水的高度表,可以自己去找
台北車站內,可以看到納莉颱風時淹水的標記。
喔,我還記得當時兩天不用上班上課,超爽的,因為從來都沒有颱風假放了一天又一天,但是早上起來一看整個台北市蛋黃區淹一層高,至此之後一,市中心週邊的銀行跟捷運只要是颱風天,就會開始加裝擋水鐵板,怕把保管箱都淹壞了,這是以前從來也沒看過……
@@red-fa_hung 在上下層月台間,高度5米餘,這比起北車好很多了
你們這些沒經歷過當時實際慘況的人, 才會在這裡被莫名的温情感動, 當時我們親歷其境的台北市民真是氣死了, 馬英九整天只會媒體包裝, 什麼事都不做, 整天砲轟中央扁政府, 玉成抽水站的抽水設施不該不起作用的, 大颱風要來, 台北市長在幹嘛? 你只要看SARS馬和邱淑媞只會砲打中央, 中央為各級醫護防疫人員辦100多場講習會, 馬市府沒派人參加過一場, 搞出和平醫院院內感染死那麼多醫護還傳播到高雄台中, 全台死了很多優秀的醫生, 馬的英九卻開辦感恩偉大的和平醫護林靜秋的晚會, 媒體跟著一片感恩歌功頌德, 而不是檢討前過並做好後續, 你就會氣死, 同理用來看納莉風災台北車站捷運淹大水也是一樣道理! 當時馬的英九還痛批中央抽水機優先抽台鐵, 不肯優先抽北捷, 哇哩咧, 連這個馬的英九都要拿來鬥爭? 這個鍋是你馬的北市府搞出來的, 北車的台鐵在地下二樓, 北捷在地下四樓三樓, 不先抽台鐵要怎麼抽北捷? 鬥什麼鬥啊? 所以, 你說當時的我們感動得起來嗎? 而台北不再淹水是扁執政把員山子分洪以國民黨編的預算的1/2快速完工, 才達到的, 跟馬無關! 再奉送你們這些不知台灣政經歷史的人一事, 馬的英九當市長搞一堆工程標案都問題重重, 馬到底污多少錢? 我只講部份, 北市銀給富邦免出半毛錢合併, 只靠換股就拿到經營權, 富邦金得以成為全台最大金控, 你認為馬英九真的半毛不取把市庫奉送富邦財團蔡家? 美河市賤價向農民徵收土地作交通用地, 不做交通使用依法應還農民, 馬竟然給土地持分不到1%的日勝生蓋豪宅, 利益分配還多給日勝生100億, 你認為馬英九為何要白白送100億給日勝生卻不送給你小市民? 光這二案, 有腦袋的一看就知道, 馬英九若真的像他自己吹噓的:"我一生乾乾淨淨, 清廉自持!", 太陽就從西邊出來了啦!
我當時已經開始工作,但由於剛畢業所以住處還租在學校裡面(在士林的半山腰)。只記得當晚下了一整晚雨 ,屋頂都是水 ,房子內有夠濕 。隔天一早看新聞說停班停課 ,結果下山一看 ,操場停車場的汽車跟機車都已經泡在水中! 當時只慶幸自己機車停山上..結果要進市區看看 ,在承德橋就無法前進 ,因為在橋上看到台北市區已經是浸在水中了 !印象超深刻。
北捷後續的改善做得真好雖然當年因納莉虧了20多億以長遠來看還是很值得的學費
你也太天真了20億哪修的了全淹在水裡的北捷地下化部分的損壞?馬桶把台北市健保費300億都 [婊] 去修捷運不上繳 [健保局] 了.
平常不注重養護...抽水站當機....造成災難...還說有的沒的....
@@jacana0521 所以幾十億就這樣去了,還沒提出北市府賠贘....不過尤事情看人...游錫X還真是做事的,八掌溪、員山子分洪....八掌溪跟本跟他無關,負責下台.....當年小林村災難,美國軍艦都開到台灣外海,馬九還在推委其事.....
喜事喪辦 你若是出車禍也是很好的學費
年紀雖小,但對台北水世界也是很有印象,記得當初堆沙包擋積水、停電點蠟燭、吃好幾餐泡麵配罐頭、冒雨去公共電話報平安、長輩把車子開離地下車庫、學校停課,之後每當有強颱,全家都嚴正以待,很慶幸的是個人再也沒經歷過這麼多情節
那時候我在當兵救災,其實颱風警報來時台北捷運就停駛了,所以無人傷亡,不過因為那次納莉颱風後台北捷運大體檢,台北盆地也展開亞洲最大疏洪道工程,近15年來再也沒有捷運大淹水過了。(我們部隊當時睡在災區共五天四夜)
講解的比新聞報導還詳細,真厲害 !
當時坐木柵線通勤上班, 真心覺得台北市政府真的非常有效率, 沒有傷亡, 且以效率極高的速度修復板南線, 再次開放時, 完全看不出有淹過水的痕跡, 不過我的記憶是不到三個月就整理完畢並開放供民眾搭乘
有啦,有些站很明顯的,在牆上有兩個顏色,一看就知道淹水淹多高!只是他們真的太有效率了,清的非常的乾淨非常的快速!
西門花了大概3個月,台北車站因為從鐵路月台直接往下灌,將近5個月才修復
@風谷回音 你是天真沒藥醫嗎? 沒造成傷亡真的很厲害? 台灣若像中國那樣故意放水且不警示在站裡的人快逃命, 政客會怎樣? 就算馬英九當時當紅, 也十條會都賠不夠啦! 有驚示快逃, 管制進站, 要怎樣死人造成傷亡? 而且當時台北捷運還沒這麼多條啦, 管控相對可以迅速很多, 沒經歷到當時的天真人士真的不要亂感動好嗎? 誰花個錢做個紀錄片, 講他想講的, 切掉不想讓人民知道的, 大家就呆呆感動? 明明捷運淹大水是馬施政一個大缺失大災難大鬧劇, 今天變成大家感恩載德的事紀?
@@sinkirhong4466 你也别太执着,那时候是2001年,台湾在台风路径,反过来看跟20年后的内陆城市比没伤亡已经很不错,没问题出现的话“超支”建设是没意义的,反对党可以批评浪费,不是“感恩載德”,紧急应对机制显出决策当局的组织能力。
@@nappleonfire 當時有大颱風要來, 早知道了, 台灣所有地方政府都知道要做好防颱措施, 包括各抽水站的抽水功能是否正常, 捷運的防水是否做好, 馬的英九這些都沒做, 出這種錯是不可原諒的, 不管誰當市長都會被駡臭頭啦! 原本北捷根本不必被水淹, 馬犯大錯, 再做紀錄影片歌功頌德? 騙不了身歷其境的台灣人啦, 台灣不能容許政客這樣搞啦!
當時台北到處淹水,台北興建捷運時的交通惡夢重演,之後捷運和有地下樓層的商場都加裝了活動式防水門,排水系統也進行改善,許多地方增設抽水站,記得 2005 年啓用的圓山子分洪道,大幅改善台北市的疏洪系統,之後就没在這樣淹過,至少 1/3 程度都不到
這我大學時期的回憶!感謝您的整理還原歷史!
很佩服你整理出這麼詳盡的--納莉颱風北捷受創的報導;事發當時,受限於媒體技術,也只能看電視報導,對於捷運受創的程度,一般人無法看到實況,只有在事後,看到每個捷運站的防水閘門設施及淹水的標誌。我就住在後山埤及昆陽站的中段,家中沒淹水,雨停後跑去看後山埤站平面道路淹水的狀況,水深及膝,整條忠孝東路一眼望去只有滾滾黃水。
太感激這個高水準報導分析台灣高手藏民間
當時我當兵在新竹山邊的土石流平房救災,高中同學在海軍從高雄載大型抽水機上來板南線抽水.....這是是我生命中永難忘懷超誇張的颱風,多少驚人畫面不論是親眼所見或是媒體影片照片都讓我嘖嘖稱奇
謝謝當時搶救捷運所有的工作人員 從凌晨就開始搶救
納莉真的是對台北影響最慘烈的颱風連續兩天的強降雨造成台北市罕見幾乎快一半都淹水, 更不用說北捷積水嚴重破壞損失慘重,還記得那時候去上學 因為無法搭捷運 每天搭著塞爆的公車通勤人生維持了數月之久
台北車站,停運90天,列車採低速通過不停靠,後來才逐漸從降級營運模式恢復正常,整整花去將近5個月後來痛定思痛,採取水密艙的概念在過河段前後設置閘門然而隨員山子分洪道施工完畢,水患危機降低,台北市自彼至今沒遭遇過類似的大水災。我住離北車很近,印象非常深刻,因為當時連摩托車都拉到桌上避免淹水,所以水退之後就能立刻外出辦事,預備善後
台北車站很大~~~~~~~~~~~~~~~
謝謝您讓我們回顧歷史記取教訓
我只記得那時台北車站淹水,學校要開學只能火車到板橋車站,再搭國道專車到基隆走濱海到福隆,再從福隆搭火車再到宜蘭,記得早上搭8點的火車到宿舍已經4點了
跟我差不多..我是從松山的銀行調回宜蘭分行...我是坐國光客運回宜蘭XD
當時貢寮-福隆鐵路也是嚴重受災,只能先緊急搶通,用10km/hr的慢行通過,一年的雨在兩天內就下完了,而且是不停的下。當時的三貂嶺站體完全沒入水中...只能用一個慘字形容
記得當時地鐵癱瘓,所有的地鐵乘客全部跑到地面上來,上下班時間馬路滿滿都是人,車子也都堵塞,公車班班客滿,連續三班都過站不停,上不了公車,上班都遲到,非常痛苦
那時候還不到一歲,長大後聽家人說過捷運站淹過水的事,之後也看過捷運站的淹水線,但對於當時的狀況和後續改善的進程一直不清楚,直到現在看到這個影片才有了了解,謝謝製作~
那一夜醒來, 我的CEFIRO水淹到方向盤, 心痛啊! 悼念我已故的老爺車.大家現在會看到很多商場, 辦公大樓一樓都裝設簡單的防水閘門就是從納莉之後才開始安裝.
謝謝您做這麼詳細的整理解說,同時也記錄了當年北捷成長的心路歷程!真的是珍貴的經驗,也是日後北捷防水災的最好教材!感謝感謝!🙌🙌🙌🤝🤝🤝👍👍👍
納莉風災當年我已經34歲,事後開車經過忠孝東路時看到所有的商家都泡水,包括所有東區的百貨公司,捷運成了地下河,雖然台北氣象站單日測得425公釐降雨量,創台北氣象站105年來的歷史新高紀錄,但是慶幸的是沒人傷亡,
很多人被淹死,尤其在忠孝東路上,有些是下去牽車,一整個電梯的人全部罹難. 颱風過後的大雨又淹水,還有屍體飄到忠孝東路上.
@@JeffHuangnobody 粉紅心理不平衡囉
@@davidliou1379 當年我26歲,記得新聞都有報導一群住戶下地下室的最後身影.歷史不容被抹去,事實也不可以掩蓋.
還有屍體漂到忠孝東路上 風向帶的可以啦🤣🤣🤣
@@德-j8h 納莉風災當時是有人死亡,但是都是台北市之外的縣市,大部分是土石流造成,有 48 人死亡,22 人被列為失踪(台北縣27人死亡,基隆北部10人,嘉義南部3人,苗栗中部6人,新竹、桃園北部各1人。),當年政府還決定全國公家機關下半旗致哀。由於納莉風災(九一七水災)嚴重影響臺北捷運運作,部份車站更遭洪水所淹沒,故16處南港線車站角落有淹水紀念線,各車站標示高度不一,標示高度最低為市政府站之150公分、最高則為西門站之540公分;其中台北車站在其淹水線之下有標題為「記得九一七嗎?」的中英文雙語銘版,內容簡述車站淹水情況以及修復、清理過程。
納莉颱風我在龜山當兵,晚上10噸貨卡載著整連弟兄到汐止火車站,進去完全分不出月台在那邊!爛泥已經將月台整個覆蓋,印象很深當晚直接睡在國小禮堂,隔天早上進入火車站,六軍團司令視察只對旅長說了一句話,明早火車要通過這邊我相信你的能力一定辦得到,然後全連弟兄在火車通過之前就沒在睡覺過了
小時候對納莉颱風印象很深。目睹基隆河的水滿過堤防,直接湧到馬路上⋯東區、南港、內湖水淹一片,很多人還把車開到高架橋上面停
每次經過西門前往最下層月台,手扶梯旁就會看到那條線,原來如此原來如此,謝謝分享
下午才想到類似的題材好像沒人做過而去翻文件,結果晚上就有影片可以看w
不同人做出來的風格不一樣~也是可以做看看:D 期待
我家住桃園龍潭,納莉來時龍潭大池的水直接滿出來,小時候看到整個超嗨的(這是我對納莉的唯一印象XD)
龍潭+1,當時還有人用皮艇戴一樓的住戶去避難,畢竟我們那個巷子自從巷尾被新建了一排新的房子,還加高了至少90公分的地基,導致整條巷子變成一個儲水區。
不會吧~~大池滿出來~~~
龍潭同鄉!!只是那個時候我還沒出生沒有經歷過
笑死 跟我小時候一樣看到池子水滿出來都很嗨
請問池子是哪裡呢? 抱歉我台中不太了解你們龍潭 想GOOGLE看
哇喔 查的好仔細而且提到台灣的鄭州路的機房進水(還真有此事相隔二十年沒想到大陸淹的地名也這麼相似
这是因果律武器
我還有印象當時捷運台北車站好像一個多月不能停靠車廂經過台北車站的時候還可以看見站內有很明顯的淹水痕跡連接近天花板的紅色站牌上都看的見有泥水殘留
納莉颱風是我有記憶以來,第一次摸到基隆河河面…………麥帥一、二橋、成美橋、成功橋、民權大橋變成停車場
當年人在NZ念書完全無法得知當時的慘況, 謝謝你的整理讓我了解當年的情形
Chch ? Auckland?
@@davidpaulchung3184 Wellington
很多人都以為台灣捷運很安全,孰不知是淹過才開始加強,鄭州淹水的時候,我就說過一句話,台灣是太有經驗所以後來蓋的都有做防水閘門,高雄也不例外。
很多法規及補救措施,基本上都是災難過後,才會獲得重視例如提高建築物的耐震安全標準,就是921大地震後
以前(30年前)的國中地理課本有寫到,河南屬黃淮平原,年雨量約600公釐。跟台灣年平均2000公釐相比,差了很多。以前當地的水利問題,是要防黃河決口。排水的設計和標準,跟台灣不一樣。現在氣候變遷,一天內下完一年的雨量。相信他們經過這件事,也會開始檢討、修正排水系統的設計了。
說的沒錯,一堆人在自以為是
@@cwang801 話真的不要說太滿...大家多多少少都會有低能時刻...就看你運氣好不好而已...
@@continentaln78005 還好吧,哪個國家會淹死了隧道下一堆人還死不公布的。說到底明明就你們中國人先嘲笑德國的,幾天後就遭天譴了,超搞笑的。
當時國小三年級,家裡就在信義區一個剛好低窪的地方,積水淹了好幾天才退,因為沒預期到颱風影響那麼久,家裡吃到只剩餅乾可以吃,還停電好幾天只能點蠟燭小學停課一個月,超爽的
這是好的台北歷史紀錄, 台北人應該更知道台北自己的大小事
這麼精彩的過程, 實在應該由捷運局製作一個有影片的紀錄片, 畢竟是一段特殊的遭遇, 也可以提供經驗給後人給全世界記取教訓。
當時剛退伍在台北市送物流,貨品幾乎都沒辦法送店家超過8成都泡在水裡……甚至好幾部貨車在送貨途中直接泡水熄火等待救援
我永遠記得小時候搭淡水線,地下站中間好幾站都不停,然後看到有阿兵哥在月台上清掃的畫面。
這正好我在當兵,我們弟兄都被派到台北車站支援了
沒想到已經20年了,那年剛好北上唸大學就遇到捷運泡湯,早上光是每天從一校區到另一校區新生訓練搭公車就要搭一個多小時,非常痛苦的新生開學體驗
其實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當時的危機管理,蠻值得稱讚的。
納莉颱風讓忠孝東路變成大河,那時候微風跟才要開業,結果地下室全變成游泳池,花了好久時間才把水清完。
京華城也是,地下10幾層的空間全都被水淹所以有一個說法是如果沒有京華城跟北捷的地下隧道來容納洪水917水災可能會更慘重...
沒有爭功諉過,只有認真做事,解決問題,北捷,北市府,辛苦了,真棒。
當年13歲的汐止人...身為前淹水重災區居民真的相當感謝員山子分洪道當年員山子被某李姓政治人物批評的一無是處,事實證明啟用後就幾乎沒有嚴重水災了。然後當年該名人士一句道歉也沒有(笑
水利工程學者,現任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
我小時候看汐止真的是颱風來必淹..........
@@?
不需要用這種標準來看人~~真的要像你的標準來講的話,民進黨反水庫反電廠不就要拖出來打了
@@阿斌-h5g 有錯就認,針對該名人士實際的言論而非黨派,看來對某些人是蠻難的
台北捷運遭受水劫是在2001年,因為那一年的九月,納莉颱風重創台灣,全台各地無一倖免,台北市捷運更慘,整個大水淹進捷運站,花了好幾個月才重新運作。那時台北市東區整個大淹水,可以划船了,那個場景,永難忘記。
難以忘懷,永生難忘
整個路變運河
整理得太詳細了,我都以為是當時的工作人員XD
資料很齊 點讚支持一下
桃園人 只記得窗戶被風吹開 天上一直打雷 小時候以為天空裂開😂
原來當年許多的細節是這樣 謝謝凡大的整理分享當年我國中 印象最深的就是以往只會放一天的颱風假納莉那次放了三天淹水嚴重,連當時住家一樓都直接變成河流從小到大從沒看過把一樓淹掉的樣子這幾年颱風都沒有進入台灣但是只要想到納莉我就會不自覺擔心每個的路徑分析 希望這樣詭譎的颱風 盡量不要再出現在陸地上
感謝帶我回顧還沒出生時的歷史
凡凡,我現在睡前都要利用你的聲音入睡......................真感謝
那個年代只要颱風,汐止一樓一定是在水裡,有時候會淹到2樓,大家也手牽手走到今天,感動謝謝各位
當年16歲台北捷運整個泡在水裡的新聞畫面至今仍然記憶深刻!現在跟我兒子說以前捷運曾經整個被淹掉他都不相信 哈哈哈
當時遇到的問題實在太多1.有時以來最強颱風加上驚人降雨量2.在上游河道利用貨櫃箱充當零堤防雨量過於大貨櫃箱沖垮後累積在橋墩上在上游水位過高淹過堤防水位灌入南港地區3.台北車站前廣場施工面雨量過大導致大量灌入北車地下層4.以上3種原因就算原始防洪設計50年肯定不夠使用導致地下車站淹水鄭州這次不只地下鐵淹水連鄭州京廣隧道才是最為嚴重的,我比較好奇地鐵車廂淹水了為何沒有停電?電車上的電力如何做到不導電又不停電?
最後一條的部分,有可能是因為他們是加用了加強 強化防水設施或防水材質的關係吧
因為是架空線,如果像北捷是用第三軌就完了。
@@thlin8777 內行喔
納莉水災是人禍,基隆河水門沒關導致倒灌。不過國民黨執政就是沒關係。蓋新聞,欺騙社會。
當年這個颱風我剛入伍當兵四個月,剛下部隊就被徵召去台北救災了我的營區在楊梅。
說到重點了預知有大水要來 要關閉捷運系統並疏散不是繼續營運再來設法營救普通民眾
也不是暴雨直接導致洪水,而是洩洪前沒有通知導致的災難
當一個理所當然的事件變成禁忌話題時,這個國家就完了!
那個時候我國中那時捷運整個都積水很深不過幸好台灣政府是以人命為優先考量當時雖然很多財產損失但是因為提早疏散與停班停課並沒有發生鄭州那樣的慘況而且後續台北市開始加強治水工程我記得台北市官員還跑到東京取經打算模仿東京蓋一個巨大的蓄水池在城市底部不過後來應該是沒蓋了台中有蓋一個叫秋紅谷公園如果有興趣可以來看看
秋紅谷算是意外建成的本來那塊地是要蓋會議中心
@@samme235 其實當時也有很多選擇只是後來變成防洪公園表示台中政府在這一塊不是沒有前瞻性蓋成後台中經歷多少次颱風都是只有秋紅谷替台中市淹滿淹好
@@postahundredcommentsbutonl4408 我相信以現在中國的經濟水平與科技不可能不如20年前的台灣這是政府忽視人的生命權才會造成如此嚴重的後果不管新華社還是他國媒體都有報導當時水位警示已經超過危險值表示應該立即停班停課且疏散民眾但是政府似乎沒有照做我不想批評貴國的制度所以只針對這次事件來談為什麼已經有警示訊號了仍然執意上班上課?
@@りしれ供さ小-7414 台湾多数地方一年的降雨量在2000mm上下,郑州一年降雨量才600mm,两者面临的防洪压力和防洪意识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因应的措施也不可能一致。谁都没想到郑州能在1小时之内下平时4个月的雨,一天下平时一年的雨。你可以想想,市区最低气温-10度,连续3天零下,再下个5cm的雪,这对北方来说完全不是事,但如果发生在台北会怎样?没有防滑链的车会造成交通瘫痪,水管结冰全线爆裂,变压器集体跳闸短路,寒冷和事故会收割不少人的性命,那是不是台北为了这种理论上的极端寒冷天气就要大费周章浪费公帑去改善设施?其实郑州这一次就相当于遇到这样的情况,作为一个半只脚迈入干旱区的城市,是不是要用和湿润区一样强劲昂贵的排水建设?而且台北去东京取经能学个什么,东京降雨量只有台北的70%,极端暴雨、台风的次数远少于台北,考虑到两者的防洪表现,这好比成绩90分的学生问成绩70分的学生怎么温习,日本派人来台湾学习还差不多,估计他们看到中部山脉动不动1天就1000、2000mm的累积雨量和爆发山洪,都快吓死了。
@@りしれ供さ小-7414 而且郑州的排水条件在中国都数得上恶劣,台湾所有城市都几乎傍依大海,在极端的洪水,都有低于市区平面的大海去容纳,而郑州离海快1000公里,市区内唯一一条大河比地面高7米,旁边也没有什么大型天然湖泊,下雨了只能靠卫河支流慢慢排,就算建个和东京一样的外郭放水路,人家凿几十公里就能通大海了,郑州通哪?
沒次事情發生時當下都覺得政府都只會打打嘴砲但是事後回顧才會覺得,其實他們也做得蠻多的當然比起嘴砲功力遜色了不少,但至少有把人民當人看
與其有沒有做事 更需要探討的感覺是 中國人民的死亡數是否正確 還是中國為了面子把大部分死亡的民眾都沒算在死亡數內
我覺得敢在站內公開標記當年淹水淹多高給所有人看,讓所有人都能記取歷史教訓,這真的蠻不錯的...至於共產黨?先學會把正確的死亡人數報出來再說吧
@@featheringer 郑州在河南,河南是一个典型内陆,别说台风了,连下暴雨都没见过几次。当天从发出红色暴雨预警到停运地铁总共花了26分钟。但就是这总共26-27分钟。对于郑州的排水系统来说根本就是超负荷。当天一天降水量约等于郑州一年。一天下一年。根本也超出了气象部门预计。而地铁水淹就发生在短短不到半个小时。如果按照影片的速度处理,估计还得多死不少。台北是一个典型台风地区。这个事件当天降雨量比起郑州还得少500呢。不如说作为沿海城市,这个级别的降雨量地铁淹成这样,只能说明设计之初过度不合理。
@@featheringer 凡正中國說幾個人犧牲你們都不信,永遠只會鬼打牆說中國造假,毫無根據
@@SongK 就連李克強這個中共大官都不信了,我們台灣人是要信什麼?
謝謝凡凡的整理和資訊影片
917水災當時我剛滿16歲(當天是我生日...)我家附近已經有10幾年沒淹過水但就在當天家門口一度淹了快30公分高但好在水位沒繼續上漲很奇妙的是颱風襲擊的這40多小時都沒有停電颱風過後因為北市交通大打結位於新店跟文山區交界的學校宣布停課一停就是一個禮拜,好在當時不是高三大考時期不然課程要開天窗了只是恢復上課後聽說隔壁班有同學包含他全家都被土石流淹死了...然後北捷交通就如同影片所說一樣當時很愛跑西門町逛街的我從士林出發必須搭到中正紀念堂站轉小南門線才能到西門站每次經過還在搶修的台北車站都會心想那麼大的地下空間是如何能裝滿那麼多水...台北車站恢復營運的那幾個月在站內等車都可以聞到一股濕氣的味道也就因為917水災的教訓讓北捷立下了防災的基礎不僅在那之後就再也沒有出現過水淹捷運的慘劇還能夠把防災經驗跟技術傳授給新加坡可以說是因禍得福吧...
好精彩的解說!當時才9歲 只知道我家新莊這淹水也到快一層樓高!
希望不要再看到橡皮艇開在忠孝東路上了XD
這樣看起來政府跟捷運公司處理的方法還是很有系統的。
有系統? 如果你是當時被害上班沒有捷運可搭, 又看馬英九亂搞的人, 就說不出這種話了! 當時馬的英九還痛批中央抽水機優先抽台鐵, 不肯優先抽北捷咧, 哇哩咧, 連這個馬的英九都要拿來鬥爭? 這個鍋是你馬的北市府玉成抽水站失能搞出來的, 北車的台鐵在地下二樓, 北捷在地下四樓三樓, 不先抽台鐵要怎麼抽北捷? 鬥什麼鬥啊? 所以, 你說當時的我們感受如何? 而台北不再淹水是扁執政把員山子分洪以國民黨編的預算的1/2快速完工, 才達到的, 跟馬無關!
迷螞....原來有造成災難,螞迷就高潮啦!死多少人你知嗎....
我那時候才十一歲,當時學校停課1星期還很開心,第一次體驗到水淹到一條街都過不了的程度
2001年9月,納莉颱風來襲前,馬市長自信滿滿的表示「台北市已做好防颱準備」。之後他隨即赴屏東為國民黨縣市長候選人競選。結果因玉成抽水站管理不當,造成台北市歷史上空前的淹水大災難。這次死亡人數超過30人,颱風過後馬市長說這是天災,時隔8年的莫拉克風災造成88水災,包括甲仙鄉小林村小林部落滅村事件474人活埋,共造成681人死亡、18人失蹤,馬總統說:等我講完了,再來救你們。。。
不愧是國際認證bumblr
問題是颱風來時,馬確實人就在玉成抽水站,而且馬在台北市長任內,每次颱風都會駐守在此,因為我之前待過的通訊公司,每次也都要派人駐守,確保通信正常,所以很確定,馬確實比相當多不做事的嘴砲好得多
當時17歲只能在新聞上看台北淹水超嚴重,不知道北捷情況那麼嚴重
那一晚水退後,我跟我妹騎摩托車出去,三重靠近台北橋附近,幾乎全部都泡在水裡,整個滿目瘡痍的畫面很震撼!但台灣人韌性高很快就復原如常生活了!
這場淹水後,去搭捷運經過台北車站,慘況真的蠻震撼的
好用心的影片 直接訂閱起來。好喜歡講述恢復通車右下的講解圖
當時好像才6歲只有印象好像有停電 停課停很久還有停水 但是我們家用地下水 親戚還跑來用當時住在桃園觀音聽家人說台北中壢淹水大學在台北讀書看到那個標線會想到納莉颱風好像台北很慘但是無法想像淹水情景 XD
同觀音人,我印象也是有一年停水停很久,我們用水是和附近用地下水的鄰居買水用
那時我小學5年級,汐止這裡淹到快四樓
@@shanaEXET 好嚴重😱
當年我住在台北。納莉颱風過境後的第一個上班日,我騎機車上班。在北投馬路看到,家家戶戶把家裡很多東西搬到馬路邊。我在機車上,可以聞到空氣瀰漫潮濕霉味。由於有些捷運站泡在水裡。當時媒體形容,捷運站變成游泳池或蓄水池。
記得前一天晚上從學校回來時經過基隆河還驚訝了一下水位變很高結果隔天醒來時發現已經淹了一層樓高雖然當時對於逢颱必淹的汐止來說是家常便飯但是納莉造成的淹水過後卻要過著一個多月沒水沒電的生活白天上課時很開心因為很亮回到家看到國軍在幫忙清路上淤泥晚上都是只能點蠟燭黑壓壓一片什麼事都沒辦法做對汐止人來說員山子的啟用真的是最大的福音
後山埤居民表示惡夢一場😱我記得後山埤站的淹水刻度超過3公尺....
住附近成美橋的我 還記得後山埤跟昆陽當時水災後柱子上還有淹水紀錄刻度…現在不知道還在不在
@@Jimmy-zs8ns 還在喔,已經刻在捷運站內成為永遠的歷史記憶。
後山埤+1,我在忠孝醫院工作,租房子在研究院附近,還記得颱風第一天下了班騎機車到東孝東路底後,竟然要看身分證搭橡皮艇.....只好回頭住醫院,醫院變成災民收容所將近1星期水才退,後來才知道還好有捷運+京華城幫忙裝很多水,不然醫院也會淹,就差一點點....
當時台北市淹大水 , 我家中和沒有淹水 , 因為「瓦瑤溝」大排夠寬 , 而且常常有疏通 , 水馬上水就排出去了
那是整建後的瓦瑤溝,以前的瓦瑤溝很爛,只要雨下大一點就塞,所以常造成中永和淹水
為了這一場水災當時我們全校輪流清潔地下室,清了一個星期才把泥沙整個清乾淨
我那時候在當兵,有去台北支援救災,當時有清理學校的地下室,該不會是同一間學校吧? 我去的是木柵高工
我還記得當時京華城還沒開 整個京華城地下樓層都變成蓄水池
感謝它 不然會多淹很多
影片真的很好很詳細,本人才國小就住在昆陽站附近睡一個覺已經一樓沒了....
之前聽過有一說法是說因為有捷運系統承接了大量的水量,不然台北市地上的淹水可能會更嚴重
另一條河道
感謝凡凡做這個影片,當時淹水真的很可怕,還記得有一大陣子只營運一小段,基本上台北市的部分都沒有開放,很可怕的記憶
當時剛上高中,家裏住北投念書在新店XD還記得第一個禮拜學校出來坐捷運轉乘公車+塞車+轉乘公車要3小時😂害我那時超想考轉學考
原來如此,當時真的很嚴重,我們都知道有淹水車不能開,河南載一堆人還照發車,真的很誇張!
當時十一歲 所以對於納莉颱風影響台北的災情印象深刻
難怪之前說,新加坡地鐵有向台北取經,原來是這個原因,太感謝你的影片了,長很多知識
我待在台北念大學的四年都遇到重大事件,大一剛入學遇到921大地震,大三遇到納莉颱風水淹台北,大四畢業遇到SARS,現在仔細回想還真是難得的經驗回憶啊~
@@a22361600 你這麼一說我還特別去查了,大二遇到台灣首次政黨輪替執政,我還特地買報紙做紀念~
大二時是2000年 象神颱風也有嚴重災情
還有你畢業後一年遇到敏督利颱風 艾利颱風
我住南港,當年看著水灌進捷運站電扶梯,忠孝東路上有人在划獨木舟,還有騎水上摩托車的,我朋友從二樓陽台跳出去游泳....總之是段難忘的回憶
我妹妹當時是在康寧路公共電視大樓的東森購物,因為是24小時ON Live節目,工程人員都沒法回家,但人手不足,所以有同事在康寧路上划著橡皮艇進去補充人手,還被同行其他台記者採訪,被笑翻了~
那時才9歲XD回頭來看才知道當時真的淹得很誇張...
有天災的成分 也有人禍的成分 後續能改進也是因為台北是首善之都 分配到了很多經費 才能改善成現在這個值得驕傲的捷運系統
那時剛出社會,騎機車通勤較無感,但同事每天單程就得花一個半小時以上才能到公司,一開始公車轉乘系統亂七八糟。
當時母親住院台大,當天我北上台北照顧,但有點擔心趕不上時間車停士林再搭捷運去台大醫院,因為陪母親沒看電視,只知道颱風真的是風大雨大,第二天趕往停車處才知道車曾被淹到近引擎蓋,拖修十餘萬,扼腕呀~最傷的是行車電腦全毀,一年後車送給某親戚,話說那輛三菱到現在親戚都還開車哩!
至少台灣還不至於發生像中國淹水了還硬要開,導致乘客困在地下車廂的困境。而且是20年前。
硬體防不住的大水,至少軟體的指揮沒讓人民淹死,一對比就覺得台灣做得還不錯
應該是放颱風假的關係吧。鄭州屬於北方城市,歷來乾旱少雨也沒有颱風,大概不信大雨的威力會搞成那樣,說到這個我就想到說國小自然課,老師一直說氣候變化未來會導致大災難,小時候幼稚不相信,下雨就能下死人?那時候想說不會撐傘哦XD 殺小?還以為是超唬爛的。然後長大看到德州雪災跟歐洲大淹水,才知道原來我們已經走進去了...
即使颱風假捷運依然有旅客啦,住台北哪次不是這樣 XD。從影片可得知北捷當機立斷、當関則関是関鍵,若區間發現風險就先関閉區間移車,才不致發生列車人員一起受困的狀況。體制、文化也有影響,中囯任何決策必須等候上層批准,無法即時停止營運,類似問題也曾發生在韓國大邱地鐵火災事件。
中囯華北雨量偏少,但它與台灣中南部相同屬雨量變率大的地方,近代也出現過強降雨,1975年758板橋水庫潰堤事件時的降雨強度與7月這次幾近相當。還得考慮黃河在河南段為懸河,曾泛濫改道多次,也會帶來洪水。水患問題還是不得不防。
鄭州平均雨量不如台北,一時之間反應不過來,加上中國需要層層上報領導下面的人不敢輕易做重大決策。而北捷當時在營運上已經是官股民營公司,組織扁平的優點在該次事件中嶄露無遺。其實台灣人很難想像我們習慣的雨量要是降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很可能就是一個災難,本人在美東居住多年,隨便一場台灣夏天午後雷陣雨的雨勢如果持續超過一小時,馬上手機就會收到市政府的簡訊告知有淹水預告,然後一堆主要幹道就派警察和消防隊封鎖不讓車輛通行,馬路馬上就淹半台車高。大約雨停後一小時水才會退,就是因為大多數北半球歐美城市排水設計比台灣小的多
雖然才10歲但印象很深刻,家裡備了很久的蠟燭,納莉期間一次用光😂
當時正在台北當憲兵,協助救災清理了一段時間!時任市長的馬英九事後還有來憲兵隊演講感謝憲兵協助救災~
還有人的稱讚那隻馬狗!笑死人牠在大直提防挖開施工,颱風來沒有阻擋造成淹水,結果喪事喜辦,然後你還緬懷,真好笑!什麼無腦憲兵!為什麼我知道,牠挖開的是大直段,我就在那,大頭兵!XD!
@@dionho64 原PO講的是他身為憲兵去救災,之後時任的市長去感謝救災的官兵。就這2句話,他頂多就是陳述事實而已。他去救災錯了嗎?救災後的部隊,市長要去感謝他們是他決定的嗎?是他能阻止的嗎?他哪一句是稱讚政府官員?哪一句是緬懷?然後你稱去救災的官兵為無腦憲兵?嘲笑他是大頭兵?你有眼睛嗎?你有腦袋嗎?無腦的人是你吧?只因為你想嘲笑馬英九,卻去侮辱、批評只是奉命前往救災的國軍官兵。你還配當個人嗎?馬或許很爛,但是你比馬千百倍不如!
@@dionho64 你也腦補太多了吧!
@@dionho64 我退伍後,馬後來當總統,我罵的不會比你少!我就是在影片中看到了憲兵穿著紅短褲在協助清理捷運站,才想到這段往事…!你這種言論,並不會覺得你比較明是非講道理。只是讓人了解,為了反對,竟可以如此搞笑…說馬挖堤防,也請拿出證據來⋯!你連我的文章沒幾個字都看不懂,真的很難讓我相信你看到的是否是大直堤防而不是”六真蹄膀”.
那時的我才四歲台灣真的很特別每次都喜歡把災損留存起來921的武昌宮也是異曲同工之妙
果然绝大多数灾难都不是第一次发生呢。就看管理的人是否真的吸取前车之鉴。
大多是沒想到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jy61216 鄭州屬於北方城市,歷來乾旱少雨也沒有颱風,大概不信大雨的威力會搞成那樣,說到這個我就想到說國小自然課,老師一直說氣候變化未來會導致大災難,小時候幼稚不相信,下雨就能下死人?那時候想說不會撐傘哦XD 殺小?還以為是超唬爛的。然後長大看到德州雪災跟歐洲大淹水,才知道原來我們已經走進去了...
@@hyy3657 真的,那時候還有明天過後上映,想說我大概還要到2050才會看到這種景象吧,結果2021就能看到局部地區發生了,天氣系統崩壞的比想像中的快,真的很恐怖
@@hyy3657 另外還有一點 就是因為中國北方雨比較少 所以很多城市即使邁向現代化 也沒有做很多地下防洪水道甚至還有路邉ˋ公園水溝造假(就是你看到個水溝蓋 結果打開只有一格格小方格 實際上根本沒有水道)
@@hyy3657 不是,河南那一帶是嚴重淹水地帶,只是多久一次而已。 而這次... 其實,看歷史資料吧!
哇有哦有這段回憶 那時候都無法回學校上課 火車沒開 路上交通癱瘓 過了好像兩天才從台北搭客運去中壢 我的機車停放在中壢火車站附近 牽車時我傻了 整台側躺泥巴水中。。。 停車場遮雨棚屋頂也不見了。。。難忘啊~
偷偷問 大家那時候幾歲ㄋ
我那時候才一歲多w
我還沒出生
一歲半...
跟我同歲哈哈~~
大概10歲~~ 😌
14歲
我爸因為這次納莉賺了不少。我們家就是做機電工程的,當時為了搶通台北市的公共運輸交通,工務局的價碼真的是開到高到嚇死人,不過也真的很誇張,我爸當時兩個多月沒回家,都住在捷運站裡面搶修,累了直接就地躺下去睡,醒來繼續修。甚至直接帶行李衣服過去換。我印象我當時才7歲,我媽媽每個禮拜天都會帶新衣服去給我爸換,把髒衣服帶回家洗。
為辛苦的工作人員表示尊敬
你爸爸表示:賺爛了賺爛了
累了就直接睡 沒關係的
@@3411930405 問題是這種情況你直接睡還是不舒服的
@@3411930405 帶你去超商買點好吃的
竟然有這一段歷史!
感謝介紹
2001年並沒有臉書,災情無法鉅細靡遺的讓所有人看見,你只能了解自己生活範圍、媒體報導的概況。
經過這支影片,才實際了解光是捷運的淪陷、修復,經歷這般過程。
腦海也浮現當年冒雨去把車子移到高處、還有災後擠公車上班的記憶.....
(當時我剛出社會23歲,時光飛逝 QQ)
你不用當兵嗎?
那年代,不是要當1年10個月的兵嗎?
出社會的年紀大都是24歲~25歲
我11歲 已經有映像了
@Eirny Chen 別理他 當空氣就好
@@fdiuccqaappz8345 又不是人人都有唸大學...
@@fdiuccqaappz8345 當兵可以延後的🙄
第一次看到對於納莉颱風淹水如此詳細的講解欸 好棒👍
那時候納莉颱風我跟媽媽在汐止的親戚家
印象很深刻颱風一走爸爸趕緊從土城來接我們
爸爸一手牽著媽媽肩上扛著我
一路很辛苦的走到可以停車子的地方
好不容易才把我們帶回土城的家
那時候真的覺得爸爸像超人一樣厲害救了我跟媽媽
很感動,這些為我們付出的各單位人員,都非常感謝你們
非常謝謝
那時候還尚未出生,但透過這部影片,才讓我知道台灣以前也曾面臨過如此嚴重的淹水,以及全員改善進步的過程,很感動❤️
在西門捷運站裡,有當年淹水的高度表,可以自己去找
台北車站內,可以看到納莉颱風時淹水的標記。
喔,我還記得當時兩天不用上班上課,超爽的,因為從來都沒有颱風假放了一天又一天,但是早上起來一看整個台北市蛋黃區淹一層高,至此之後一,市中心週邊的銀行跟捷運只要是颱風天,就會開始加裝擋水鐵板,怕把保管箱都淹壞了,這是以前從來也沒看過……
@@red-fa_hung 在上下層月台間,高度5米餘,這比起北車好很多了
你們這些沒經歷過當時實際慘況的人, 才會在這裡被莫名的温情感動, 當時我們親歷其境的台北市民真是氣死了, 馬英九整天只會媒體包裝, 什麼事都不做, 整天砲轟中央扁政府, 玉成抽水站的抽水設施不該不起作用的, 大颱風要來, 台北市長在幹嘛?
你只要看SARS馬和邱淑媞只會砲打中央, 中央為各級醫護防疫人員辦100多場講習會, 馬市府沒派人參加過一場, 搞出和平醫院院內感染死那麼多醫護還傳播到高雄台中, 全台死了很多優秀的醫生, 馬的英九卻開辦感恩偉大的和平醫護林靜秋的晚會, 媒體跟著一片感恩歌功頌德, 而不是檢討前過並做好後續, 你就會氣死, 同理用來看納莉風災台北車站捷運淹大水也是一樣道理!
當時馬的英九還痛批中央抽水機優先抽台鐵, 不肯優先抽北捷, 哇哩咧, 連這個馬的英九都要拿來鬥爭? 這個鍋是你馬的北市府搞出來的, 北車的台鐵在地下二樓, 北捷在地下四樓三樓, 不先抽台鐵要怎麼抽北捷? 鬥什麼鬥啊? 所以, 你說當時的我們感動得起來嗎? 而台北不再淹水是扁執政把員山子分洪以國民黨編的預算的1/2快速完工, 才達到的, 跟馬無關!
再奉送你們這些不知台灣政經歷史的人一事, 馬的英九當市長搞一堆工程標案都問題重重, 馬到底污多少錢? 我只講部份, 北市銀給富邦免出半毛錢合併, 只靠換股就拿到經營權, 富邦金得以成為全台最大金控, 你認為馬英九真的半毛不取把市庫奉送富邦財團蔡家?
美河市賤價向農民徵收土地作交通用地, 不做交通使用依法應還農民, 馬竟然給土地持分不到1%的日勝生蓋豪宅, 利益分配還多給日勝生100億, 你認為馬英九為何要白白送100億給日勝生卻不送給你小市民? 光這二案, 有腦袋的一看就知道, 馬英九若真的像他自己吹噓的:"我一生乾乾淨淨, 清廉自持!", 太陽就從西邊出來了啦!
我當時已經開始工作,但由於剛畢業所以住處還租在學校裡面(在士林的半山腰)。只記得當晚下了一整晚雨 ,屋頂都是水 ,房子內有夠濕 。隔天一早看新聞說停班停課 ,結果下山一看 ,操場停車場的汽車跟機車都已經泡在水中!
當時只慶幸自己機車停山上..結果要進市區看看 ,在承德橋就無法前進 ,因為在橋上看到台北市區已經是浸在水中了 !印象超深刻。
北捷後續的改善做得真好
雖然當年因納莉虧了20多億
以長遠來看還是很值得的學費
你也太天真了20億哪修的了全淹在水裡的北捷地下化部分的損壞?馬桶把台北市健保費300億都 [婊] 去修捷運不上繳 [健保局] 了.
平常不注重養護...抽水站當機....造成災難...還說有的沒的....
@@jacana0521 所以幾十億就這樣去了,還沒提出北市府賠贘....不過尤事情看人...游錫X還真是做事的,八掌溪、員山子分洪....八掌溪跟本跟他無關,負責下台.....當年小林村災難,美國軍艦都開到台灣外海,馬九還在推委其事.....
喜事喪辦 你若是出車禍也是很好的學費
年紀雖小,但對台北水世界也是很有印象,記得當初堆沙包擋積水、停電點蠟燭、吃好幾餐泡麵配罐頭、冒雨去公共電話報平安、長輩把車子開離地下車庫、學校停課,
之後每當有強颱,全家都嚴正以待,很慶幸的是個人再也沒經歷過這麼多情節
那時候我在當兵救災,其實颱風警報來時台北捷運就停駛了,所以無人傷亡,不過因為那次納莉颱風後台北捷運大體檢,台北盆地也展開亞洲最大疏洪道工程,近15年來再也沒有捷運大淹水過了。(我們部隊當時睡在災區共五天四夜)
講解的比新聞報導還詳細,真厲害 !
當時坐木柵線通勤上班, 真心覺得台北市政府真的非常有效率, 沒有傷亡, 且以效率極高的速度修復板南線, 再次開放時, 完全看不出有淹過水的痕跡, 不過我的記憶是不到三個月就整理完畢並開放供民眾搭乘
有啦,有些站很明顯的,在牆上有兩個顏色,一看就知道淹水淹多高!只是他們真的太有效率了,清的非常的乾淨非常的快速!
西門花了大概3個月,台北車站因為從鐵路月台直接往下灌,將近5個月才修復
@風谷回音 你是天真沒藥醫嗎? 沒造成傷亡真的很厲害? 台灣若像中國那樣故意放水且不警示在站裡的人快逃命, 政客會怎樣? 就算馬英九當時當紅, 也十條會都賠不夠啦! 有驚示快逃, 管制進站, 要怎樣死人造成傷亡? 而且當時台北捷運還沒這麼多條啦, 管控相對可以迅速很多, 沒經歷到當時的天真人士真的不要亂感動好嗎? 誰花個錢做個紀錄片, 講他想講的, 切掉不想讓人民知道的, 大家就呆呆感動? 明明捷運淹大水是馬施政一個大缺失大災難大鬧劇, 今天變成大家感恩載德的事紀?
@@sinkirhong4466 你也别太执着,那时候是2001年,台湾在台风路径,反过来看跟20年后的内陆城市比没伤亡已经很不错,没问题出现的话“超支”建设是没意义的,反对党可以批评浪费,不是“感恩載德”,紧急应对机制显出决策当局的组织能力。
@@nappleonfire 當時有大颱風要來, 早知道了, 台灣所有地方政府都知道要做好防颱措施, 包括各抽水站的抽水功能是否正常, 捷運的防水是否做好, 馬的英九這些都沒做, 出這種錯是不可原諒的, 不管誰當市長都會被駡臭頭啦! 原本北捷根本不必被水淹, 馬犯大錯, 再做紀錄影片歌功頌德? 騙不了身歷其境的台灣人啦, 台灣不能容許政客這樣搞啦!
當時台北到處淹水,台北興建捷運時的交通惡夢重演,之後捷運和有地下樓層的商場都加裝了活動式防水門,排水系統也進行改善,許多地方增設抽水站,記得 2005 年啓用的圓山子分洪道,大幅改善台北市的疏洪系統,之後就没在這樣淹過,至少 1/3 程度都不到
這我大學時期的回憶!感謝您的整理還原歷史!
很佩服你整理出這麼詳盡的--納莉颱風北捷受創的報導;事發當時,受限於媒體技術,也只能看電視報導,對於捷運受創的程度,一般人無法看到實況,只有在事後,看到每個捷運站的防水閘門設施及淹水的標誌。我就住在後山埤及昆陽站的中段,家中沒淹水,雨停後跑去看後山埤站平面道路淹水的狀況,水深及膝,整條忠孝東路一眼望去只有滾滾黃水。
太感激這個高水準報導分析
台灣高手藏民間
當時我當兵在新竹山邊的土石流平房救災,高中同學在海軍從高雄載大型抽水機上來板南線抽水.....這是是我生命中永難忘懷超誇張的颱風,多少驚人畫面不論是親眼所見或是媒體影片照片都讓我嘖嘖稱奇
謝謝當時搶救捷運所有的工作人員 從凌晨就開始搶救
納莉真的是對台北影響最慘烈的颱風
連續兩天的強降雨造成台北市罕見幾乎快一半都淹水, 更不用說北捷積水嚴重破壞損失慘重,
還記得那時候去上學 因為無法搭捷運 每天搭著塞爆的公車通勤人生維持了數月之久
台北車站,停運90天,列車採低速通過不停靠,後來才逐漸從降級營運模式恢復正常,整整花去將近5個月
後來痛定思痛,採取水密艙的概念在過河段前後設置閘門
然而隨員山子分洪道施工完畢,水患危機降低,台北市自彼至今沒遭遇過類似的大水災。
我住離北車很近,印象非常深刻,因為當時連摩托車都拉到桌上避免淹水,所以水退之後就能立刻外出辦事,預備善後
台北車站很大~~~~~~~~~~~~~~~
謝謝您
讓我們回顧歷史
記取教訓
我只記得那時台北車站淹水,學校要開學只能火車到板橋車站,再搭國道專車到基隆走濱海到福隆,再從福隆搭火車再到宜蘭,記得早上搭8點的火車到宿舍已經4點了
跟我差不多..我是從松山的銀行調回宜蘭分行...我是坐國光客運回宜蘭XD
當時貢寮-福隆鐵路也是嚴重受災,只能先緊急搶通,用10km/hr的慢行通過,一年的雨在兩天內就下完了,而且是不停的下。當時的三貂嶺站體完全沒入水中...只能用一個慘字形容
記得當時地鐵癱瘓,所有的地鐵乘客全部跑到地面上來,上下班時間馬路滿滿都是人,車子也都堵塞,公車班班客滿,連續三班都過站不停,上不了公車,上班都遲到,非常痛苦
那時候還不到一歲,長大後聽家人說過捷運站淹過水的事,之後也看過捷運站的淹水線,但對於當時的狀況和後續改善的進程一直不清楚,直到現在看到這個影片才有了了解,謝謝製作~
那一夜醒來, 我的CEFIRO水淹到方向盤, 心痛啊! 悼念我已故的老爺車.大家現在會看到很多商場, 辦公大樓一樓都裝設簡單的防水閘門就是從納莉之後才開始安裝.
謝謝您做這麼詳細的整理解說,同時也記錄了當年北捷成長的心路歷程!真的是珍貴的經驗,也是日後北捷防水災的最好教材!感謝感謝!🙌🙌🙌🤝🤝🤝👍👍👍
納莉風災當年我已經34歲,事後開車經過忠孝東路時看到所有的商家都泡水,包括所有東區的百貨公司,捷運成了地下河,雖然台北氣象站單日測得425公釐降雨量,創台北氣象站105年來的歷史新高紀錄,但是慶幸的是沒人傷亡,
很多人被淹死,尤其在忠孝東路上,有些是下去牽車,一整個電梯的人全部罹難. 颱風過後的大雨又淹水,還有屍體飄到忠孝東路上.
@@JeffHuangnobody 粉紅心理不平衡囉
@@davidliou1379 當年我26歲,記得新聞都有報導一群住戶下地下室的最後身影.歷史不容被抹去,事實也不可以掩蓋.
還有屍體漂到忠孝東路上 風向帶的可以啦🤣🤣🤣
@@德-j8h 納莉風災當時是有人死亡,但是都是台北市之外的縣市,大部分是土石流造成,有 48 人死亡,22 人被列為失踪(台北縣27人死亡,基隆北部10人,嘉義南部3人,苗栗中部6人,新竹、桃園北部各1人。),當年政府還決定全國公家機關下半旗致哀。
由於納莉風災(九一七水災)嚴重影響臺北捷運運作,部份車站更遭洪水所淹沒,故16處南港線車站角落有淹水紀念線,各車站標示高度不一,標示高度最低為市政府站之150公分、最高則為西門站之540公分;其中台北車站在其淹水線之下有標題為「記得九一七嗎?」的中英文雙語銘版,內容簡述車站淹水情況以及修復、清理過程。
納莉颱風我在龜山當兵,晚上10噸貨卡載著整連弟兄到汐止火車站,進去完全分不出月台在那邊!爛泥已經將月台整個覆蓋,印象很深當晚直接睡在國小禮堂,隔天早上進入火車站,六軍團司令視察只對旅長說了一句話,明早火車要通過這邊我相信你的能力一定辦得到,然後全連弟兄在火車通過之前就沒在睡覺過了
小時候對納莉颱風印象很深。目睹基隆河的水滿過堤防,直接湧到馬路上⋯東區、南港、內湖水淹一片,很多人還把車開到高架橋上面停
每次經過西門前往最下層月台,手扶梯旁就會看到那條線,原來如此原來如此,謝謝分享
下午才想到類似的題材好像沒人做過而去翻文件,結果晚上就有影片可以看w
不同人做出來的風格不一樣~也是可以做看看:D 期待
我家住桃園龍潭,納莉來時龍潭大池的水直接滿出來,小時候看到整個超嗨的(這是我對納莉的唯一印象XD)
龍潭+1,當時還有人用皮艇戴一樓的住戶去避難,畢竟我們那個巷子自從巷尾被新建了一排新的房子,還加高了至少90公分的地基,導致整條巷子變成一個儲水區。
不會吧~~大池滿出來~~~
龍潭同鄉!!只是那個時候我還沒出生沒有經歷過
笑死 跟我小時候一樣
看到池子水滿出來都很嗨
請問池子是哪裡呢? 抱歉我台中不太了解你們龍潭 想GOOGLE看
哇喔 查的好仔細
而且提到台灣的鄭州路的機房進水(還真有此事
相隔二十年沒想到大陸淹的地名也這麼相似
这是因果律武器
我還有印象
當時捷運台北車站好像一個多月不能停靠
車廂經過台北車站的時候
還可以看見站內有很明顯的淹水痕跡
連接近天花板的紅色站牌上都看的見有泥水殘留
納莉颱風是我有記憶以來,第一次摸到基隆河河面…………麥帥一、二橋、成美橋、成功橋、民權大橋變成停車場
當年人在NZ念書完全無法得知當時的慘況, 謝謝你的整理讓我了解當年的情形
Chch ? Auckland?
@@davidpaulchung3184 Wellington
很多人都以為台灣捷運很安全,孰不知是淹過才開始加強,鄭州淹水的時候,我就說過一句話,台灣是太有經驗所以後來蓋的都有做防水閘門,高雄也不例外。
很多法規及補救措施,基本上都是災難過後,才會獲得重視
例如提高建築物的耐震安全標準,就是921大地震後
以前(30年前)的國中地理課本有寫到,河南屬黃淮平原,年雨量約600公釐。
跟台灣年平均2000公釐相比,差了很多。
以前當地的水利問題,是要防黃河決口。排水的設計和標準,跟台灣不一樣。
現在氣候變遷,一天內下完一年的雨量。相信他們經過這件事,也會開始檢討、修正排水系統的設計了。
說的沒錯,一堆人在自以為是
@@cwang801 話真的不要說太滿...
大家多多少少都會有低能時刻...就看你運氣好不好而已...
@@continentaln78005 還好吧,哪個國家會淹死了隧道下一堆人還死不公布的。
說到底明明就你們中國人先嘲笑德國的,幾天後就遭天譴了,超搞笑的。
當時國小三年級,家裡就在信義區一個剛好低窪的地方,積水淹了好幾天才退,因為沒預期到颱風影響那麼久,家裡吃到只剩餅乾可以吃,還停電好幾天只能點蠟燭
小學停課一個月,超爽的
這是好的台北歷史紀錄, 台北人應該更知道台北自己的大小事
這麼精彩的過程, 實在應該由捷運局製作一個有影片的紀錄片, 畢竟是一段特殊的遭遇, 也可以提供經驗給後人給全世界記取教訓。
當時剛退伍在台北市送物流,貨品幾乎都沒辦法送店家超過8成都泡在水裡……甚至好幾部貨車在送貨途中直接泡水熄火等待救援
我永遠記得小時候搭淡水線,地下站中間好幾站都不停,然後看到有阿兵哥在月台上清掃的畫面。
這正好我在當兵,我們弟兄都被派到台北車站支援了
沒想到已經20年了,那年剛好北上唸大學就遇到捷運泡湯,早上光是每天從一校區到另一校區新生訓練搭公車就要搭一個多小時,非常痛苦的新生開學體驗
其實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當時的危機管理,蠻值得稱讚的。
納莉颱風讓忠孝東路變成大河,那時候微風跟才要開業,結果地下室全變成游泳池,花了好久時間才把水清完。
京華城也是,地下10幾層的空間全都被水淹
所以有一個說法是如果沒有京華城跟北捷的地下隧道來容納洪水
917水災可能會更慘重...
沒有爭功諉過,只有認真做事,解決問題,北捷,北市府,辛苦了,真棒。
當年13歲的汐止人...身為前淹水重災區居民真的相當感謝員山子分洪道
當年員山子被某李姓政治人物批評的一無是處,事實證明啟用後就幾乎沒有嚴重水災了。
然後當年該名人士一句道歉也沒有(笑
水利工程學者,現任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
我小時候看汐止真的是颱風來必淹..........
@@?
不需要用這種標準來看人~~
真的要像你的標準來講的話,民進黨反水庫反電廠不就要拖出來打了
@@阿斌-h5g 有錯就認,針對該名人士實際的言論而非黨派,看來對某些人是蠻難的
台北捷運遭受水劫是在2001年,因為那一年的九月,納莉颱風重創台灣,全台各地無一倖免,台北市捷運更慘,整個大水淹進捷運站,花了好幾個月才重新運作。那時台北市東區整個大淹水,可以划船了,那個場景,永難忘記。
難以忘懷,永生難忘
整個路變運河
整理得太詳細了,我都以為是當時的工作人員XD
資料很齊 點讚支持一下
桃園人 只記得窗戶被風吹開 天上一直打雷 小時候以為天空裂開😂
原來當年許多的細節是這樣
謝謝凡大的整理分享
當年我國中 印象最深的就是
以往只會放一天的颱風假
納莉那次放了三天
淹水嚴重,連當時住家一樓都直接變成河流
從小到大從沒看過把一樓淹掉的樣子
這幾年颱風都沒有進入台灣
但是只要想到納莉
我就會不自覺擔心每個的路徑分析
希望這樣詭譎的颱風
盡量不要再出現在陸地上
感謝帶我回顧還沒出生時的歷史
凡凡,我現在睡前都要利用你的聲音入睡......................真感謝
那個年代只要颱風,汐止一樓一定是在水裡,有時候會淹到2樓,大家也手牽手走到今天,感動謝謝各位
當年16歲
台北捷運整個泡在水裡的新聞畫面至今仍然記憶深刻!
現在跟我兒子說以前捷運曾經整個被淹掉他都不相信 哈哈哈
當時遇到的問題實在太多
1.有時以來最強颱風加上驚人降雨量
2.在上游河道利用貨櫃箱充當零堤防雨量過於大貨櫃箱沖垮後累積在橋墩上在上游水位過高淹過堤防水位灌入南港地區
3.台北車站前廣場施工面雨量過大導致大量灌入北車地下層
4.以上3種原因就算原始防洪設計50年肯定不夠使用導致地下車站淹水
鄭州這次不只地下鐵淹水連鄭州京廣隧道才是最為嚴重的,我比較好奇地鐵車廂淹水了為何沒有停電?電車上的電力如何做到不導電又不停電?
最後一條的部分,有可能是因為他們是加用了加強 強化防水設施或防水材質的關係吧
因為是架空線,如果像北捷是用第三軌就完了。
@@thlin8777 內行喔
納莉水災是人禍,基隆河水門沒關導致倒灌。不過國民黨執政就是沒關係。蓋新聞,欺騙社會。
當年這個颱風我剛入伍當兵四個月,剛下部隊就被徵召去台北救災了我的營區在楊梅。
說到重點了
預知有大水要來 要關閉捷運系統並疏散
不是繼續營運再來設法營救普通民眾
也不是暴雨直接導致洪水,而是洩洪前沒有通知導致的災難
當一個理所當然的事件變成禁忌話題時,這個國家就完了!
那個時候我國中
那時捷運整個都積水很深
不過幸好台灣政府是以人命為優先考量
當時雖然很多財產損失
但是因為提早疏散與停班停課
並沒有發生鄭州那樣的慘況
而且後續台北市開始加強治水工程
我記得台北市官員還跑到東京取經
打算模仿東京蓋一個巨大的蓄水池在城市底部
不過後來應該是沒蓋了
台中有蓋一個叫秋紅谷公園
如果有興趣可以來看看
秋紅谷算是意外建成的
本來那塊地是要蓋會議中心
@@samme235
其實當時也有很多選擇
只是後來變成防洪公園
表示台中政府在這一塊不是沒有前瞻性
蓋成後台中經歷多少次颱風
都是只有秋紅谷替台中市淹滿淹好
@@postahundredcommentsbutonl4408
我相信以現在中國的經濟水平與科技
不可能不如20年前的台灣
這是政府忽視人的生命權
才會造成如此嚴重的後果
不管新華社還是他國媒體都有報導
當時水位警示已經超過危險值
表示應該立即停班停課且疏散民眾
但是政府似乎沒有照做
我不想批評貴國的制度
所以只針對這次事件來談
為什麼已經有警示訊號了
仍然執意上班上課?
@@りしれ供さ小-7414 台湾多数地方一年的降雨量在2000mm上下,郑州一年降雨量才600mm,两者面临的防洪压力和防洪意识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因应的措施也不可能一致。谁都没想到郑州能在1小时之内下平时4个月的雨,一天下平时一年的雨。你可以想想,市区最低气温-10度,连续3天零下,再下个5cm的雪,这对北方来说完全不是事,但如果发生在台北会怎样?没有防滑链的车会造成交通瘫痪,水管结冰全线爆裂,变压器集体跳闸短路,寒冷和事故会收割不少人的性命,那是不是台北为了这种理论上的极端寒冷天气就要大费周章浪费公帑去改善设施?其实郑州这一次就相当于遇到这样的情况,作为一个半只脚迈入干旱区的城市,是不是要用和湿润区一样强劲昂贵的排水建设?
而且台北去东京取经能学个什么,东京降雨量只有台北的70%,极端暴雨、台风的次数远少于台北,考虑到两者的防洪表现,这好比成绩90分的学生问成绩70分的学生怎么温习,日本派人来台湾学习还差不多,估计他们看到中部山脉动不动1天就1000、2000mm的累积雨量和爆发山洪,都快吓死了。
@@りしれ供さ小-7414 而且郑州的排水条件在中国都数得上恶劣,台湾所有城市都几乎傍依大海,在极端的洪水,都有低于市区平面的大海去容纳,而郑州离海快1000公里,市区内唯一一条大河比地面高7米,旁边也没有什么大型天然湖泊,下雨了只能靠卫河支流慢慢排,就算建个和东京一样的外郭放水路,人家凿几十公里就能通大海了,郑州通哪?
沒次事情發生時當下都覺得政府都只會打打嘴砲
但是事後回顧才會覺得,其實他們也做得蠻多的
當然比起嘴砲功力遜色了不少,但至少有把人民當人看
與其有沒有做事 更需要探討的感覺是 中國人民的死亡數是否正確 還是中國為了面子把大部分死亡的民眾都沒算在死亡數內
我覺得敢在站內公開標記當年淹水淹多高給所有人看,讓所有人都能記取歷史教訓,這真的蠻不錯的...至於共產黨?先學會把正確的死亡人數報出來再說吧
@@featheringer 郑州在河南,河南是一个典型内陆,别说台风了,连下暴雨都没见过几次。当天从发出红色暴雨预警到停运地铁总共花了26分钟。但就是这总共26-27分钟。对于郑州的排水系统来说根本就是超负荷。当天一天降水量约等于郑州一年。一天下一年。根本也超出了气象部门预计。而地铁水淹就发生在短短不到半个小时。如果按照影片的速度处理,估计还得多死不少。
台北是一个典型台风地区。这个事件当天降雨量比起郑州还得少500呢。不如说作为沿海城市,这个级别的降雨量地铁淹成这样,只能说明设计之初过度不合理。
@@featheringer 凡正中國說幾個人犧牲你們都不信,永遠只會鬼打牆說中國造假,毫無根據
@@SongK 就連李克強這個中共大官都不信了,我們台灣人是要信什麼?
謝謝凡凡的整理和資訊影片
917水災當時我剛滿16歲(當天是我生日...)
我家附近已經有10幾年沒淹過水
但就在當天家門口一度淹了快30公分高但好在水位沒繼續上漲
很奇妙的是颱風襲擊的這40多小時都沒有停電
颱風過後因為北市交通大打結位於新店跟文山區交界的學校宣布停課
一停就是一個禮拜,好在當時不是高三大考時期不然課程要開天窗了
只是恢復上課後聽說隔壁班有同學包含他全家都被土石流淹死了...
然後北捷交通就如同影片所說一樣
當時很愛跑西門町逛街的我從士林出發
必須搭到中正紀念堂站轉小南門線才能到西門站
每次經過還在搶修的台北車站都會心想那麼大的地下空間是如何能裝滿那麼多水...
台北車站恢復營運的那幾個月在站內等車都可以聞到一股濕氣的味道
也就因為917水災的教訓讓北捷立下了防災的基礎
不僅在那之後就再也沒有出現過水淹捷運的慘劇
還能夠把防災經驗跟技術傳授給新加坡
可以說是因禍得福吧...
好精彩的解說!當時才9歲 只知道我家新莊這淹水也到快一層樓高!
希望不要再看到橡皮艇開在忠孝東路上了XD
這樣看起來政府跟捷運公司處理的方法還是很有系統的。
有系統? 如果你是當時被害上班沒有捷運可搭, 又看馬英九亂搞的人, 就說不出這種話了! 當時馬的英九還痛批中央抽水機優先抽台鐵, 不肯優先抽北捷咧, 哇哩咧, 連這個馬的英九都要拿來鬥爭? 這個鍋是你馬的北市府玉成抽水站失能搞出來的, 北車的台鐵在地下二樓, 北捷在地下四樓三樓, 不先抽台鐵要怎麼抽北捷? 鬥什麼鬥啊? 所以, 你說當時的我們感受如何? 而台北不再淹水是扁執政把員山子分洪以國民黨編的預算的1/2快速完工, 才達到的, 跟馬無關!
迷螞....原來有造成災難,螞迷就高潮啦!死多少人你知嗎....
我那時候才十一歲,當時學校停課1星期還很開心,第一次體驗到水淹到一條街都過不了的程度
2001年9月,納莉颱風來襲前,馬市長自信滿滿的表示「台北市已做好防颱準備」。之後他隨即赴屏東為國民黨縣市長候選人競選。結果因玉成抽水站管理不當,造成台北市歷史上空前的淹水大災難。這次死亡人數超過30人,颱風過後馬市長說這是天災,
時隔8年的莫拉克風災造成88水災,包括甲仙鄉小林村小林部落滅村事件474人活埋,共造成681人死亡、18人失蹤,馬總統說:等我講完了,再來救你們。。。
不愧是國際認證bumblr
問題是颱風來時,馬確實人就在玉成抽水站,而且馬在台北市長任內,每次颱風都會駐守在此,因為我之前待過的通訊公司,每次也都要派人駐守,確保通信正常,所以很確定,馬確實比相當多不做事的嘴砲好得多
當時17歲只能在新聞上看台北淹水超嚴重,不知道北捷情況那麼嚴重
那一晚水退後,我跟我妹騎摩托車出去,三重靠近台北橋附近,幾乎全部都泡在水裡,整個滿目瘡痍的畫面很震撼!但台灣人韌性高很快就復原如常生活了!
這場淹水後,去搭捷運
經過台北車站,慘況真的蠻震撼的
好用心的影片 直接訂閱起來。好喜歡講述恢復通車右下的講解圖
當時好像才6歲
只有印象好像有停電 停課停很久
還有停水 但是我們家用地下水 親戚還跑來用
當時住在桃園觀音
聽家人說台北中壢淹水
大學在台北讀書
看到那個標線會想到納莉颱風好像台北很慘
但是無法想像淹水情景 XD
同觀音人,我印象也是有一年停水停很久,我們用水是和附近用地下水的鄰居買水用
那時我小學5年級,汐止這裡淹到快四樓
@@shanaEXET 好嚴重😱
當年我住在台北。納莉颱風過境後的第一個上班日,我騎機車上班。在北投馬路看到,家家戶戶把家裡很多東西搬到馬路邊。我在機車上,可以聞到空氣瀰漫潮濕霉味。由於有些捷運站泡在水裡。當時媒體形容,捷運站變成游泳池或蓄水池。
記得前一天晚上從學校回來時經過基隆河還驚訝了一下水位變很高
結果隔天醒來時發現已經淹了一層樓高
雖然當時對於逢颱必淹的汐止來說是家常便飯
但是納莉造成的淹水過後卻要過著一個多月沒水沒電的生活
白天上課時很開心因為很亮
回到家看到國軍在幫忙清路上淤泥
晚上都是只能點蠟燭黑壓壓一片什麼事都沒辦法做
對汐止人來說員山子的啟用真的是最大的福音
後山埤居民表示惡夢一場😱
我記得後山埤站的淹水刻度超過3公尺....
住附近成美橋的我 還記得後山埤跟昆陽當時水災後
柱子上還有淹水紀錄刻度…現在不知道還在不在
@@Jimmy-zs8ns 還在喔,已經刻在捷運站內成為永遠的歷史記憶。
後山埤+1,我在忠孝醫院工作,租房子在研究院附近,還記得颱風第一天下了班騎機車到東孝東路底後,竟然要看身分證搭橡皮艇.....只好回頭住醫院,醫院變成災民收容所將近1星期水才退,後來才知道還好有捷運+京華城幫忙裝很多水,不然醫院也會淹,就差一點點....
當時台北市淹大水 , 我家中和沒有淹水 , 因為「瓦瑤溝」大排夠寬 , 而且常常有疏通 , 水馬上水就排出去了
那是整建後的瓦瑤溝,以前的瓦瑤溝很爛,只要雨下大一點就塞,所以常造成中永和淹水
為了這一場水災當時我們全校輪流清潔地下室,清了一個星期才把泥沙整個清乾淨
我那時候在當兵,有去台北支援救災,當時有清理學校的地下室,該不會是同一間學校吧? 我去的是木柵高工
我還記得當時京華城還沒開 整個京華城地下樓層都變成蓄水池
感謝它 不然會多淹很多
影片真的很好很詳細,本人才國小就住在昆陽站附近睡一個覺已經一樓沒了....
之前聽過有一說法是說因為有捷運系統承接了大量的水量,不然台北市地上的淹水可能會更嚴重
另一條河道
感謝凡凡做這個影片,當時淹水真的很可怕,還記得有一大陣子只營運一小段,基本上台北市的部分都沒有開放,很可怕的記憶
當時剛上高中,家裏住北投念書在新店XD還記得第一個禮拜學校出來坐捷運轉乘公車+塞車+轉乘公車要3小時😂害我那時超想考轉學考
原來如此,當時真的很嚴重,我們都知道有淹水車不能開,河南載一堆人還照發車,真的很誇張!
當時十一歲 所以對於納莉颱風影響台北的災情印象深刻
難怪之前說,新加坡地鐵有向台北取經,原來是這個原因,太感謝你的影片了,長很多知識
我待在台北念大學的四年都遇到重大事件,
大一剛入學遇到921大地震,
大三遇到納莉颱風水淹台北,
大四畢業遇到SARS,
現在仔細回想還真是難得的經驗回憶啊~
@@a22361600 你這麼一說我還特別去查了,
大二遇到台灣首次政黨輪替執政,
我還特地買報紙做紀念~
大二時是2000年 象神颱風也有嚴重災情
還有你畢業後一年遇到敏督利颱風 艾利颱風
我住南港,當年看著水灌進捷運站電扶梯,忠孝東路上有人在划獨木舟,還有騎水上摩托車的,我朋友從二樓陽台跳出去游泳....總之是段難忘的回憶
我妹妹當時是在康寧路公共電視大樓的東森購物,因為是24小時ON Live節目,工程人員都沒法回家,但人手不足,所以有同事在康寧路上划著橡皮艇進去補充人手,還被同行其他台記者採訪,被笑翻了~
那時才9歲XD
回頭來看才知道當時真的淹得很誇張...
有天災的成分 也有人禍的成分 後續能改進也是因為台北是首善之都 分配到了很多經費 才能改善成現在這個值得驕傲的捷運系統
那時剛出社會,騎機車通勤較無感,但同事每天單程就得花一個半小時以上才能到公司,一開始公車轉乘系統亂七八糟。
當時母親住院台大,當天我北上台北照顧,但有點擔心趕不上時間車停士林再搭捷運去台大醫院,因為陪母親沒看電視,只知道颱風真的是風大雨大,第二天趕往停車處才知道車曾被淹到近引擎蓋,拖修十餘萬,扼腕呀~最傷的是行車電腦全毀,一年後車送給某親戚,話說那輛三菱到現在親戚都還開車哩!
至少台灣還不至於發生像中國淹水了還硬要開,導致乘客困在地下車廂的困境。而且是20年前。
硬體防不住的大水,至少軟體的指揮沒讓人民淹死,一對比就覺得台灣做得還不錯
應該是放颱風假的關係吧。鄭州屬於北方城市,歷來乾旱少雨也沒有颱風,大概不信大雨的威力會搞成那樣,說到這個我就想到說國小自然課,老師一直說氣候變化未來會導致大災難,小時候幼稚不相信,下雨就能下死人?那時候想說不會撐傘哦XD 殺小?還以為是超唬爛的。然後長大看到德州雪災跟歐洲大淹水,才知道原來我們已經走進去了...
即使颱風假捷運依然有旅客啦,住台北哪次不是這樣 XD。從影片可得知北捷當機立斷、當関則関是関鍵,若區間發現風險就先関閉區間移車,才不致發生列車人員一起受困的狀況。體制、文化也有影響,中囯任何決策必須等候上層批准,無法即時停止營運,類似問題也曾發生在韓國大邱地鐵火災事件。
中囯華北雨量偏少,但它與台灣中南部相同屬雨量變率大的地方,近代也出現過強降雨,1975年758板橋水庫潰堤事件時的降雨強度與7月這次幾近相當。還得考慮黃河在河南段為懸河,曾泛濫改道多次,也會帶來洪水。水患問題還是不得不防。
鄭州平均雨量不如台北,一時之間反應不過來,加上中國需要層層上報領導下面的人不敢輕易做重大決策。而北捷當時在營運上已經是官股民營公司,組織扁平的優點在該次事件中嶄露無遺。
其實台灣人很難想像我們習慣的雨量要是降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很可能就是一個災難,本人在美東居住多年,隨便一場台灣夏天午後雷陣雨的雨勢如果持續超過一小時,馬上手機就會收到市政府的簡訊告知有淹水預告,然後一堆主要幹道就派警察和消防隊封鎖不讓車輛通行,馬路馬上就淹半台車高。大約雨停後一小時水才會退,就是因為大多數北半球歐美城市排水設計比台灣小的多
雖然才10歲但印象很深刻,家裡備了很久的蠟燭,納莉期間一次用光😂
當時正在台北當憲兵,協助救災清理了一段時間!時任市長的馬英九事後還有來憲兵隊演講感謝憲兵協助救災~
還有人的稱讚那隻馬狗!笑死人
牠在大直提防挖開施工,颱風來沒有阻擋造成淹水,結果喪事喜辦,然後你還緬懷,真好笑!什麼無腦憲兵!
為什麼我知道,牠挖開的是大直段,我就在那,大頭兵!XD!
@@dionho64 原PO講的是他身為憲兵去救災,之後時任的市長去感謝救災的官兵。就這2句話,他頂多就是陳述事實而已。
他去救災錯了嗎?救災後的部隊,市長要去感謝他們是他決定的嗎?是他能阻止的嗎?他哪一句是稱讚政府官員?哪一句是緬懷?然後你稱去救災的官兵為無腦憲兵?嘲笑他是大頭兵?
你有眼睛嗎?你有腦袋嗎?無腦的人是你吧?
只因為你想嘲笑馬英九,卻去侮辱、批評只是奉命前往救災的國軍官兵。
你還配當個人嗎?馬或許很爛,但是你比馬千百倍不如!
@@dionho64 你也腦補太多了吧!
@@dionho64 我退伍後,馬後來當總統,我罵的不會比你少!我就是在影片中看到了憲兵穿著紅短褲在協助清理捷運站,才想到這段往事…!你這種言論,並不會覺得你比較明是非講道理。只是讓人了解,為了反對,竟可以如此搞笑…說馬挖堤防,也請拿出證據來⋯!你連我的文章沒幾個字都看不懂,真的很難讓我相信你看到的是否是大直堤防而不是”六真蹄膀”.
那時的我才四歲
台灣真的很特別
每次都喜歡把災損留存起來
921的武昌宮
也是異曲同工之妙
果然绝大多数灾难都不是第一次发生呢。就看管理的人是否真的吸取前车之鉴。
大多是沒想到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jy61216 鄭州屬於北方城市,歷來乾旱少雨也沒有颱風,大概不信大雨的威力會搞成那樣,說到這個我就想到說國小自然課,老師一直說氣候變化未來會導致大災難,小時候幼稚不相信,下雨就能下死人?那時候想說不會撐傘哦XD 殺小?還以為是超唬爛的。然後長大看到德州雪災跟歐洲大淹水,才知道原來我們已經走進去了...
@@hyy3657 真的,那時候還有明天過後上映,想說我大概還要到2050才會看到這種景象吧,結果2021就能看到局部地區發生了,天氣系統崩壞的比想像中的快,真的很恐怖
@@hyy3657 另外還有一點 就是因為中國北方雨比較少 所以很多城市即使邁向現代化 也沒有做很多地下防洪水道
甚至還有路邉ˋ公園水溝造假(就是你看到個水溝蓋 結果打開只有一格格小方格 實際上根本沒有水道)
@@hyy3657 不是,河南那一帶是嚴重淹水地帶,只是多久一次而已。 而這次... 其實,看歷史資料吧!
哇有哦有這段回憶 那時候都無法回學校上課 火車沒開 路上交通癱瘓 過了好像兩天才從台北搭客運去中壢 我的機車停放在中壢火車站附近 牽車時我傻了 整台側躺泥巴水中。。。 停車場遮雨棚屋頂也不見了。。。難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