ขนาดวิดีโอ: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แสดงแผงควบคุมโปรแกรมเล่น
เล่นอัตโนมัติ
เล่นใหม่
我是一個標準的台中人。我覺得兩條線各有優點但我還是比較喜歡海線。山線比海線便利許多,但海線有山線沒有的人情味、風景。自從山線高架化後那些風景便不存在了,只剩下冷冰冰的隔音牆,反到是海線能看到稻田和海,車站也比較有風味。
但鐵路高架化後,也解決了台中山線鐵路週邊地區因平交道所造成的交通事故與塞車問題
那我來說個人對山線的感覺好了~因為以前還蠻常搭山線通勤的😂像頭家厝到太原站加上捷運總站周邊,那邊沿線就很多新建案正在默默的興建中,然後原本的舊鐵道沿線也變成了自行車道或是小公園,更不用說大慶到高鐵站沿線周邊也是蓄勢待發,其實台中市區的鐵路沿線近年變化頗多,個人也是覺得不可思議,這大概是我坐山線列車看風景時的樂趣吧🤣
現在的山線對於通勤就是惡夢一般的存在
@@bws6237 交通事故的問題是出在人吧?
認同上次去大甲進香坐海線風景很漂亮👍🏻
從沒想過為什麼台中會有兩條線🤣只知道,不管是在台北工作的時候,或是在南部讀書的時候,要去台中遊玩時,想逛市區就搭山線,想去高美濕地就搭海線,真的很方便
原來建海線的時候,台中市民擔心海線沒經過台中市會造成城市沒落呀!看來那個時後台灣城市居民對鐵路的觀感已經改變了。印象更早以前聽過南部某些鄉鎮一開始很反對鐵路經過,擔心會破壞風水。真是此一時也彼一時也。
這是中國不是台灣吧!清朝蓋第一條鐵路歷史課本寫的…
@@zuccero台灣那時也是阿......
當初蘇澳居民也是大力反對北迴線從其經過,以致有了蘇澳新站,蘇澳自然也變成了支線;想當然,蘇澳現在也確實不像以前一樣熱鬧了。
麻豆就是這樣走向沒落
@@劉駿毅-u2q 其實當初軌道選址就沒有考慮過麻豆跟佳里,當時的曾文溪沒有整治水文混亂,日本沒有足夠的技術在下游處蓋橋,所以才會在相對平靜中上游的官田拔林渡河
其實不只台灣,日本的九州也存在山海線的區分,九州的山線稱為肥薩線,最早也是鹿兒島本線的一部分,但是路線過於崎嶇,因此後來的鹿兒島本線變成了九州海線,2004年,九州新幹線新八代到鹿兒島段通車之後,九州海線改由肥薩橙鐵道的第三部門公司經營。不同的是,由於九州中部大城熊本和台中不同,不在山海線分界的地區,因此九州海線就一直是鹿兒島本線的主線,也早已電氣化,相比之下,九州山線的肥薩線到現在仍然處於非電氣化單軌的最原始狀態,已經完全變成支線了。
還有 肥薩線在去年九州暴雨中 基本上全斷了....
日本四國的愛媛縣內,也存在山線海線的情況,約是從伊予到大洲之間.現在特急列車走山線,但景觀列車走海線,有名的下灘車站.
SL人吉还在走这条线,前些年有幸乘坐过
但肥薩橙也沒多好雖然電氣化卻因為赤字只好用單節運轉的柴油客車電線是給Jr貨物用的熊本和鹿兒島間幾乎沒10萬以上的城市鐵路經營太辛苦了
@@sparklestar430 我当时体验的SL人吉是蒸汽机车hoho
以目前台鐵支線鐵路來比較,成追線是最短的,只有2.1公里:大肚追分-烏日成功,卻是運量最大的支線,因為台中海線不含苗栗通宵就超過70萬人口了,搭成追線,山海線之間通勤的人超多,以前台鐵笨不懂開山海線連結的電車會賺錢,直到1999年從一天早上海線往山線,傍晚山線往海線電車,到現在一天快20班往返。
鐵路路線命名:日式:終點站或沿線大站,例如大甲線中式:起終點各取一字,例如后甲線
台式呢
@@terenceliang3092 台式:舉辦給民眾命名的投票活動(?)
台式:冠很棒的名稱ex:彩虹線、大台中山手線、藍海線
@@LinRail 說真的很不喜歡台中「山手線」這個稱呼,滿滿的山寨味
@@Gugeoji._. 同意,黑龍舔日舔得有點誇張。叫環狀線、甲后線都行,搞個山手線???
3:11 補充一下其實苗栗除了舊山線以外還有舊海線,就是在龍港到白沙屯之間的過港隧道,因為舊海線廢除的時間比較早所以非常少人知道,那邊有許多貝殼化石見證台灣造山運動
可以給Google Maps座標嗎?感謝
竹南的子母隧道也是鐵路歷史的遺跡,大家有空再來走走
@@Virage-1998 查苗栗 好望角 就可以查到了
@@Virage-1998 白沙屯隧道群
999999999999⁹9999999999990099999999⁹99909999999990999999999999999000990909999999999990999009009009099900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09999909000090099099⁰909990909000900009990⁹99999009900009⁹90999099099000000099⁹9099909009009900⁹0000990999909000999090000⁰900999990090900009000⁹990000990900000009000900⁹0090090000000000900090⁹90000900000990000000099⁹090009099990909009900000009900000⁹90000090000090909000000000009000⁰0090000909990009⁰00000000000000090000⁹0909000090999900000090000000⁰000000900009000000000⁰000090000000000000000000⁰00000000009⁰0000000000000000000⁰000000000000000⁰9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⁰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⁰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⁰0009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⁰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⁰000000000000000000009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⁰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⁰⁰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⁰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以現在的電車的性能來說,只要活用成追線,即使不蓋后里-大甲的聯絡線,一樣可以開行區間快速列車,對於提升台中的海線山線運輸是有幫助的,但前提是必須改善大台中的號誌與行車設備,不然其他的高級對號列車誤點了,就很容易受到干擾。
我到底有沒有聽錯1919年動工 1920完成 1922完成延伸線我高1在蓋捷運 周邊本來商店全部圍起來 客人少80%到大1還在蓋 等我畢業 終於完工看來 捷運的難度 還是比鐵路大很多
山線截彎取直前,勝興車站是台鐵海拔最高的站,為防範萬一機車頭力有不逮,拋錨在單線鐵道上,造成上下行列車因此中斷,所以在勝興車站就有依車等級別通行的管制,最低級別的慢車要停在勝興站,讓高級別的車(平快、普通對號快、自強號)優先通過。那時有一班嘉義至基隆的216次慢車,早上約6點30分左右嘉義發車北上,到勝興站時,正值交通量最大期,216次是最低級別的慢車,便要禮讓南來北往的班車優先通過,因此必需在勝興站停留 79 分鐘。常搭這班車的旅客知道有此情況,就會去附近的山上走走,看看茶園、欣賞茶花。然後慢慢悠悠的回車北上。
小時候會很納悶為何縱貫線經過臺中、苗栗會有2條路線,心裏會有些羨慕有鐵路經過的鄉鎮。火車對於台灣人來說,無論是返鄉還是通勤,還是很重要的交通工具。
對於某些台灣人,鐵路是萬惡的根源,不知他們是怎麼想的?
@@Virage-1998 大公路主義者和鐵道迷勢不兩立......
@@張哲瑞-j1h 沒錯!
@@Virage-1998 早期鐵路高架化沒那麼普遍,如果妳家後面就是鐵道,一堆噪音你要不要?
@@謝珮瑄-w6n 就是有你這樣自私的人,台灣才會越來越糟糕
不愧是運糖的,后甲線聽起來很好吃XDDD
主要就是因為山線鐵路坡度太大,重貨列爬起來太吃力造成滯貨事件,才新闢一條較平坦的海線,方便貨運南來北往。
50年前,我和我姊,我妹3人去新竹舅舅家玩,原本是要搭海線回後龍家,卻沒在竹南換海線,搭到山線,火車出了竹南後,看到沿途景色,我就覺得不對,我跟姊姊說,我們搭錯車了,火車不停的往山線開去,而我們不知所措,簡直嚇壞了,後來,我想到可以在豐富站下車,再走回後龍(因為我曾和我爸搭過幾次苗栗客運巴士,從苗栗經豐富回後龍),於是我們3人在豐富站下車,因為我們年紀小,還在讀國小,膽子小,不敢跟站務人員說我們搭錯車,正在發愁如何出站,結果當時收票的站務人員跟出站乘客起爭執,於是我們3人趁亂溜出車站,然後一路走回後龍(從山線走到海線),當走到柳樹灣時我就安心了,因為我有同學住在柳樹灣,我曾去他家玩過,接下來的路我就很熟悉了,回到家時,我感覺到,家是全世界最溫暖的地方,
山海線都有經過苗栗,是條屬實的跨國鐵路XDD
苗栗縣?還是苗栗市?
@@k120393195yorkhu 苗栗國啦XDD
每當坐火車、坐高鐵、坐車走國道 時,要從臺北往臺中,務必攜帶護照,以便過海關時能夠順利 😂
@@LLENN0420 哈哈哈
@@LLENN0420 其實也是有可以不用帶護照的方案:走台七線→台七甲線→台八線→台十四甲線→台十四線→國道六號→國道三號→進入台中(好遠
山線滯貨事件在今年8/11又發生了一次XDD然後成追線雙軌那個目前根本沒任何作用(四線匯入追分出來變單線可想而知
滯貨是什麼新聞啊好想知道XD
@@嘎嘎-y7b 哈哈,是一種揶揄啦2021/08/11晚上,三義鄉公所要將跟台鐵買的三輛報廢客車運送到原本的龍騰車站(位於舊山線)附近,然道路又彎又岝,拖板車無法進入,於是就使用小型鐵路工程車頭利用已經停駛的舊山線來運送車廂。但是舊山線的坡度真的很陡,兩台工程車一推一拉剛出三義車站就上不去了,只好退回車站。之後陸陸續續用了分批運送、助跑等方法,從晚上六點開始花了七個小時,終於走完短短的8公里,完成任務
@@Gak-Inn_Li 原來如此XD好慘好慘,直接被地球重力打假的
我住在台中豐原,小時候有一條鐵路東勢線的支線,印象中有該支線有著火車開在瀑布上的奇觀,1991年東勢線停駛後,舊路基後來變成自行車專用道路「東豐自行車綠廊」,東勢車站也在後來改建為客家文物館。
我也豐原人
還有往清泉崗的軍用路線
從小就知道有山線和海線,以為是為了同時照顧到山區和沿海的居民而建設,現在才知道原來是因為地形,山線的確存在坡度的問題,我以前在泰安上班,天天搭乘舊山線慢車,在泰安站不時看見北上列車出了站之後,又倒退嚕回來,因為爬不上坡(下一站是台鐵海拔最高的勝興!)只好等救援車頭來到,一個車頭在前拉,一個車頭在後推,才順利向前直奔!
補充說明:在泰安舊站,有一個日本人設立的關刀山大地震記念碑,值得一訪!
3:11補充一下,其實當時竹南~香山段也有改過線,原路廊走現今的台13線3:15所以台鐵當時引進與日本「国鉄4110形蒸気機関車」同型的EK900型蒸氣機車,作為台中線的本務機或補機,其特點為一側有5顆動輪,牽引力為台鐵蒸機之最。
@@monink 那是第二代縱貫鐵路
@@monink 不會😄😄😄
最近才在想為什麼有山線海線,剛好youtube又推了這條影片給我XD歷史講解得很清楚、配圖路線也是,很棒的影片。
甲后線沒太大的急迫性,海線雙軌化比較重要一定要先做,單線運能實在是不行。再來海線多數地帶人口密度並不高,重點車站高架化即可,不需要執著一定要全線高架化。
應該說是道路立體化就好
大甲后里之間有連接月眉糖廠&麗寶樂園跟Outlet 的車站話這樣運量就有了,公路多建幾個地下道或高架橋,平交道就減少了。
甲后線可以帶動中科、麗寶及活化中間的外埔,上次花博的外埔園區蓋完就荒廢在那有夠浪費。
道路要改相對方便 至於雙軌化就得看運量是否有其需要
@@Arcus0827 現行公車運量很足夠了,像樓主說的經費有限情況下完全沒有急迫性
阿罵家剛好就在日南車站那邊 超古老的一個車站 去坐車應該都會覺得怎麼會有一個這麼迷你的車站 而且外觀非常的日式 記得好像有被列為古蹟
日南是海線吧? 我們這是山線 也互不相通 去日南還是得開車 我媽是日南人
我家人在台北工作,海線車真的超少......有時候乾脆直接開車到山線車站接送。以前高中在台中念(當時縣市未合併),最便捷的方式就是搭成追線電車,烏日大肚那帶常常就直接在車站停車,等自強或莒光號先通過。另外舊山線最後一班車,小時候剛好被大人帶去坐,很特殊的體驗。海線建造的理由以前就有聽朋友說過,連山線居民抗議的事情也有講,結果海線目前還不是一樣荒涼XD
住彰化的人表示 從小就很會分山海線不然要去台中逛街搭到海線會到不了然後有時候大甲媽白沙屯媽遶境時會被搭海線的人潮給嚇到😅
自從「國際機場」設立於清泉崗之後,若要開闢連接山線及海線的鐵路線,從豐原經機場往清水應該是最有經濟效益的。將來,更可沿伸至台中港與捷運藍線共構,創造無限商機。
其實以前有神岡線
很喜歡這集~因為老家在通霄每次要回去時都很忿忿不平心中都不停吶喊海線的車好少啊啊啊!!!
多希望台鐵重視海線的雙線化……總覺得把東部電氣化的經費,拿去建設你們海線的雙線化,意義高多了
每次想去海線的車站時,都會看著時刻表看好久,該坐哪班才好有沒有直達車要不要在竹南換車,還是乾脆不去了XD
@@endouakira1 想搭成追線,也有一樣的想法
@@顏劭丰 上個星期去了大甲,原本想再去台中,看了車站的成追線時間,......還是算了
@@顏劭丰 東部是劣等公民是不是
我本身是苑裡人,但在臺中市讀書,每次往返都要搭成追線坐一個多小時的車,如果后甲線能重啟,以後大概只需要花半小時就能到家,而且班次還多時間很彈性。
台鐵急迫性是1.宜蘭線截彎取直 2.竹南至八堵3~4軌化 3.海線 花東線全線雙軌 4.站場更新,1.2.3項因事關行車效率所以可做得先做。
可惜對東部而言3最重要,卻被消極帶過,東部先搞那個沒用的玷緝化,然後買一堆不發售無坐票的車,結果班次還是一樣,久久才一班,改變的就是從原本返回東部,沒有座位要狼狽站著擠車,變成到後來沒有座位只能換下一班,行程被嚴重耽誤,更慘的是班次都沒了只能原地等死……除了車輛設備更新,根本弊遠大於利,真的不知道在搞甚麼
以前從北部回南部,都比較喜歡搭海線,可以有比較多風景可以看,山線好多隧道,少了很多窗外風景可以看XDD~
公元1935年的台灣中部地區的關刀山大地震,造成台灣縱貫鐵路嚴重的毀損,苗栗三義的龍騰(舊名魚藤坪)斷橋,就在這時震毀的,也造就了知名的龍騰斷橋。
影片中有提到ㄛ!
在之後的921,海線也是肩負起山線大部分的運輸功能,等到山線完全沒事之後才恢復原來的模式
看完出張王又有新影片,今天真是好日子山海環線我覺得不錯耶!直接就給了台中一條現成的捷運化路線😂不過規劃上的話可能就還是需要有四線的配置有快慢車分流,不然就會像台北車站或者是其他捷運化車站被罵到臭頭
是啊,問題就出在台鐵根本無法四線化,如果可以跟日本JR的班次一樣密集,台中就等於有了一條現成的環狀捷運了,真的可惜。
其實改善號誌系統 就能再多發班次了 台北段也是如此 可以去查看看閉塞區間就知道我在說什麼
@@bensonsun3813 你說的對,但問題是台鐵買不到升級版號誌系統
出張王、企鵝、黑皮、鐵道吧,還有哪些性質類似的YTR?
@@鄭心和 凡凡
五年級大叔.....每次看到這種介紹台灣各領域發展沿革主題的節目都有種莫名(and長知識)的感動當年....中國鐵路網背到滾瓜爛熟,哪條鐵路經過哪幾省在哪個城市又跟哪條鐵路交會...都考不倒我(雖然這些鐵路網都變歷史了)但對自己成長的這塊土地,卻一無所悉..甚至誤以為因為十大建設才有台北到高雄的鐵路可以搭(其實那是鐵路電氣化)唉......如果當年腦袋還靈光的時候,能多吸收一點有用/正確的知識就好了
真的,不知當年記一堆中國鐵路幹嘛?卻連自家附近的車站都不知
說到台鐵縱貫線的山線和海線,在國道一號中山高速公路全線通車之前,台鐵有開班次時刻表外,每天兩班全年無休的運報專車。第一班(4001次)凌晨三點,台北車站發車走海線至台南站。第二班(4003次)凌晨三點30分,台北車站發車走山線至台中站。這二班次均只掛兩車廂,車班級別最高,連當時的自強號列車,都得進站停車讓這列運報專車優先通過。中山高全線通車後,報社改走高速公路送報,這二列車次就停駛。
黑皮跟所長新片都關係到台中耶太棒了👏
又學到知識了,感謝分享。
讚! 拍攝用心 清晰說明 感謝!糖廠鐵路可以集成個專輯來介紹 建議之 謝謝
可是有很多載甘蔗的那種小鐵路都廢掉或挖掉了,彰化的溪湖往南很多都這樣。
彰化市民生地下道上來原本有台糖的小火車可以連通到彰化車站,現在早已變成柏油路了
我個人認為如果真的要 二選一選主線話,我會選 山線,因為在 山線 裡「苗栗站、臺中站」這些縣市特等站都在此線上,且目前 海線 仍然未完成全線雙軌化3:49 當時居民反對沒有進入臺中,如今 縣市合併的 臺中市,已經進入啦 😁
但是營業里程真的就是以海線為主線
這部影片解決了我多年來的疑問,讚!
蠻懷念小時候大人小孩,過年時,從永靖搭火車到員林,到大伯父三伯父家拜年,他們是鐵路局員工,鐵路局提供家眷宿舍阿北們出生日據時代,受日本教育,講日語住台鐵日式宿舍員林站宿舍已經剷平重建找不到小時候的記憶了。
所長好久沒有更新終於又有新影片了
突然覺得住在彰化挺好的,因為搭車的時候不用管是山線,還是海線,只要有停彰化就可以上,而且也不可能不停彰化站😆
110、136、127、111次表示:?
@@HKSu-dt8rv 普悠瑪是特例😂,然後員林也不錯,只比彰化少停觀光列車而已
雖然說日治時期的台中海線就已經通車但很可惜沿線的大甲 清水 沙鹿等城鎮沒有擴張成像台中、豐原一樣的大城市不然現在山海線的城鄉差距就不會那麼明顯了⋯⋯
新高市殘念
新高市當年要是真的有蓋起來 說不定現在的第一大都會就是臺中了
會住在山上就已經很廢了
日治後期才開始規劃的新高市如果有發展起來,今天的海線可能就不一樣了,只能說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可不可惜不好說,但台中的磁吸效應本來就很強,他周邊的城鎮只能等台中發展到一定階段開始外溢後,才比較容易發展
當然是座海線好,五十年前我們很流行從南部到北部去唸髙中準備考大學,那時放寒暑假及節日學生就是座普通車或平快回家郷晚上開車早上到高雄。山缐進山洞時窗戶都會関起來,平快車柴油味都會進車廂,普通車燒煤不関窗戶頭髪和臉都是煤灰。
做得好仔細!!!!!
07:56 希望台鐵可以延伸海線向南 走,可以行程雙路廊,這樣快車 就有更大空間,分散高鐵運能,也可以回歸台鐵本業龍井>和美>鹿港>二林>麥寮>口湖>朴子>布袋>學甲>新市>關廟> 九如>屏東
沿途要拆多少房子?會多少工廠田地?海軍基地?可以忍受就可以建。
缺了佳里
原來如此!謝謝你的講解受益良多
其實,台中的海線永遠都被邊緣化,山線是主要發展地區
好多糖鐵鹽鐵都成為時代的眼淚... 當初佳里麻豆到隆田也有鐵路,現在沒有車有夠難到QQ
以前台糖鐵路一大堆
麻豆到台南市區也有鐵路,以前西港大橋北上線有設鐵路。
@@senlanguna 那是台糖南北線
@@Virage-1998 拆掉蠻可惜的,現在可發展輕軌。
@@senlanguna 其實可以引進「鄉村電車」的觀念
謝謝所長,好精彩
台中兼台鐵前員工都不曉得這麼細節感謝提供
鐵路公司:搭車的人太少,減班旅客:班次太少,不方便,放棄兩邊都難
因為通車以後的舊山線已經不敷使用,所以再另外新建一條海線,讓貨運可以再更平坦的路線行駛
謝謝分享❤❤❤❤❤❤❤❤❤❤❤
學生時期都要從通霄坐火車通勤到台中,難得覺得這次山海線的主題離自己很近😄
謝謝分享! 🚞
學到很多,讚😊
很希望后甲線能復建(恢復建成),大甲雖然有名氣,但交通超級不便的。坐公車、火車,單趟沒花上兩個小時根本到不了台中市。還好現在有經國道的公車路線,稍微改善一點。
現在不用坐車就已經是台中市了 😁
@@linchen1809 因為縣市合併
藍線蓋好有機會更快一些,但幾乎是離中區最遠的地方快也不會快到哪
@@到頭來都是一場空 除非像桃園機場捷運有那種停站少的快車或是分單雙號車站停站的,否則那樣子每一站站站停也超過40分鐘。
@@linchen1809 +區就是了
山海環線是前瞻建設-大臺中地區山海線計畫,在2018年當時就有的計劃,非2010年提出喔!
講得好清楚!!
興建海線鐵路當初也有發展新高港 (台中港)的考量,甚至計畫建設運河通往台中市區,但因日本戰敗而作罷
感覺海線應該全線雙軌化,做到這個,就可以提升海線運量效益了!至於甲后線,可能更適合用地方捷運,中高運量的模式來處理,串起台中山海往返通勤、月眉觀光旅遊的需求,可能會比直接蓋台鐵環線好(除非台中山海四軌化,全面緩急分離),避免壓縮幹線中長途列車空間,也可以完整台中城市的捷運路網,提升中捷的便利性。
很清楚,謝謝您
感謝分享我終於知道 還有一條成追線
今天早上才剛坐自強海線南下,經過大甲站直接想到鎮瀾宮。
鎮瀾宮離大甲站不遠
@@a19900523 要不是連假票太難訂,應該會在海線的其中一站停下來逛逛。這些地方沒有一個去玩過的~
@@laurentliu1202 前年媽祖遶境前去過白沙屯,那邊景色還不錯
消波塊?🤔
不知道所長是否可以介紹西南部海岸線鐵路一條被遺忘的鐵路
有這條嗎?
@@린위컴 有規劃沒施工
真棒的影片,原來山海線是這樣來的
5:50 住在海線的我表示:當然是山線啊?你在跟我開玩笑?
謝謝分享哦,長知識了
謝謝 長知識了!!@@
解釋的非常清楚
台中搭乘區間車或莒光號要注意仔細看,2015年台灣燈會時差一點搭錯,它好像是台中~后里不是走山線北上,是順時針繞過海線跑的,還有一種新烏日~后里不是山線北上也是這種路線,還好有仔細看。西部沿海也有不少人口多的鄉鎮也有很多工業區,交通運輸很不便,如果有一條新海線從大肚或龍井往南延伸經過像是和美.鹿港.溪湖.北斗.西螺.崙背.北港.新港.朴子.學甲.佳里.安南.安平.路竹西邊.梓官,最後到新左營結束,除了客運之外也能貨運功能,感覺對沿海鄉鎮會比較方便,在彰化.雲林.嘉義境內多一條東西向鐵路中途去連接高鐵車站最終到原西部幹線的車站。
終於解答我18年來的疑問了
台中海線人表示海線是真的可憐,連捷運也蓋在山線完全不鳥海線需求😅
當初在規劃山線雙軌化時,就沒有順便一起將海線納入雙軌化計畫,所以到最後就變成:【山線一堆車,海線沒啥車】的局面。
曾經在高鐵台中站下車轉往台鐵新烏日要搭區間車,一時沒注意就搭上成追線往海線遠離目的地,最後在日南發現下車搭區間到大甲再搭自強南下,不過最近發現成追線有行駛終點站豐原的列車,顛覆我一直以來的認知。
台中附近搭車要很仔細看,以免坐錯方向,南迴鐵路電氣化後,西部幹線或東部幹線其實有某幾班自強或普優瑪也有陷阱(環台灣四分之三圈的跑法),也要仔細看。我看過時刻表,記得有個台東~樹林普優瑪號不會經花蓮宜蘭,是往南走繞南迴線經西部幹線到樹林,新左營也有開出一班會你會誤以為往北走西部幹線,實際它是往南走繞南迴線再到樹林還是七堵的車次。
終點樹林的都會經北迴線啊,南迴跨西部幹線的那幾班終點都是南港
@@TW.Keroro 超莫名其妙的啊當初為了東部運輸買的車子結果去跑西部幹線瞎
@@grey.eagle. 那是山線的問題,請搞清楚南迴跟海線之間並沒有直達車,海線最可憐的地方就在於明明沒有享受到福利卻要活該被罵,因此請記得下次要罵請註明西部幹線「山線」謝謝。
@@皓-b4w 我的重點在本該跑東部的車被挪用到西部直達車一樣可以用自強莒光啊跟山線海線有啥關係
小弟住大甲,我爸常說以前舊厝後面有一條鐵路,他小時候都是沿著那條鐵路走去上小學那時候我半信半疑,明明離海線很遠,但地上確實有鐵道常見的小石子,現在才知道原來那是已經拆掉的大甲線
海線如今成了『媽祖進香』ˋ專線?白沙屯,大甲都在海線上,追媽祖是挺方便的....
以前曾經在台中坐過一次去竹南的海線列車經成追線其實應該算是坐錯車。。看到往竹南的車就上了。。普通車反正沒對號。坐了沒多久跟我同學說怎麼怪怪的。。到烏日了😅更搞笑的是當時我們是三個人要去竹南。一個同學突然想買可樂下去買了之後我們車關門開走了。。。他倒是發現我們上錯車了。那年代也沒有手機。他就默默的坐了山線的車到竹南然後傻傻的等我們😅
身為每週通勤板橋和大甲的居民,深覺台鐵偏心啊,根本沒有都是幹線這回事。海線在下午完全沒有自強號通過。
中華民國.台灣電視好像沒有交通、鐵路相關的節目,很謝謝頻道主的專業製作,讓我也能從日本相關企劃回歸自己的家鄉歷史。從日本相關企劃得知,鐵路的主要功用及規劃是在運貨及軍事用途,後來才形成部份廢站或幾乎沒人搭的站。好奇請教頻道主是相關科系還是交通運輸業?懂的很全面耶
Thank you so much for the explanation, now I know more about Taiwanese rail system!!
有提到明石元二郎總督呢歷任日本總督唯一一位,亡於任內死後葬在台灣的日本總督仔細看他的生平,是一位認真想好好建設台灣的總督許多建設跟規劃,依然深深影響著現在的台灣各地
小時候還以為海線從南到北都有,長大後才知道只有中部這段
第一次來看,還以為會解說山線、海線黑道的歷史,幫助選擇,原來是在講鐵道
這一週兩個鐵道相關的頻道都是台中的主題欸但是山海環線的甲后線是全線高架還是只做土堤地塹的立體化?個人比較喜歡後者
你和我一樣🤣🤣🤣
山手線胎死腹中了
@@zuccero 那可不一定
@@zuccero 等2022大選,綠營候選人又會加碼了吧?我猜~台中市如果要再進一步發展,一定得將舊縣區納入腹地才是。
先有“要蓋”,才有這些問題,但是看起來前面的關卡就過不去了ʕ´• ᴥ•̥`ʔ
台灣西部其實蠻需要建設東西向輕軌或鐵路交通的
我知道目前最大不同是至從山線臺中那邊高架化後太魯閣號就歸於海線所有,普悠瑪都固定走山線。
家住中部 很剛好的 去到台中站 和彰化站 不管行車距離還是直線距離兩者皆同但我更喜歡去彰化站 能選的班次比較多 其次是家附近到彰化站的客運 蠻方便的喜歡海線的風景 超愛車尾能看風景的莒光號 座那 欣賞沿路風光但現在 多數都在烏日搭高鐵了 去高鐵站停車位更多 距離更短時間更快票價貴一些 時間最多的能少快兩小時 幾乎不會誤點等等 最重要是不會車廂塞滿人 舒服很多
后(好)甲(吃)線...突然好想吃東西😂如果山海環線順利完工通車,會不會被改名為「台中環狀線」?
真的后甲XD
台中山手線
請問為什麼03:53時呈現的地圖中(現在依然是),鐵路在進台中車站前有一個大彎?是考量都市規劃嗎?(但又與45度角的中區沒有平行...)
讚-謝謝
海線最常被遺忘的就是台中港火車站,只有電聯車會停
那一站人超少
台中港車站以前叫甲南驛,主要功能是貨運,其他港字輩的還有花蓮港和基隆港站,台中港站是唯一有附屬載客功能的,載客不是主要業務,功能是調度車輛和載貨,再更久之前還有台中港線,就是走臨港路和中一路之間的鐵軌
自己住台中海線,第一次了解山海線的由來,很棒的影片
若當時后甲糖鐵留下來 就不用再另設新線了
就算留下來還是要經過拓線的大工程(762-> 1067)當年臺東線也搞了三年
@@umiyyadkhan4605 但是會比起現在要跑全部流程 以及徵收土地容易很多
當時顧問都美國人 你覺得呢
海線雙軌化,甲后線蓋起來,把城際運輸放到沙鹿站跟捷運藍線通車(希望有普通和直達車)時搭配。 原山線路廊交給中捷變真正的捷運紅線,應該也符合未來城市西進發展趨勢
有夢最美
想像力豐富啊你
我一直在想山線為何不在雲林或嘉義會合這樣南投就方便多了...苦命的南投人QQ
海線全線雙軌化較快,因全線已有3分2已雙軌,ˇ大甲溪 大安溪已有雙軌橋廊,只剩下約3分1還未雙軌~
謝謝分享
雖然是殖民統治,還是佩服當年日本人的建設。
電力 工廠 電燈 其實都是當年日本人留下來的 國民黨一窮二白 不然台灣得和中國一樣窮
住彰化覺得幸福 來回北部搭什麼都會到 XD只不過現在跑西部幹線的普悠瑪不停彰化了 要南下反而沒快車比較不方便
請利用轉乘,謝謝!不要要求普悠瑪每站都停,這樣會變成普悠瑪區間車!
@@Virage-1998 轉乘不能😂光是區間車到台中就要近半小時所以我還是搭自強 只是每次斗六待避普悠瑪都會覺得可惡想搭
我今天才搭普悠瑪到彰化耶…
@@OmegaRailmaster 跑東部的都有停但是基隆到潮洲的不會
@@Arro814046 只看彰化到台中 以前還比較快
我是一個標準的台中人。我覺得兩條線各有優點但我還是比較喜歡海線。山線比海線便利許多,但海線有山線沒有的人情味、風景。自從山線高架化後那些風景便不存在了,只剩下冷冰冰的隔音牆,反到是海線能看到稻田和海,車站也比較有風味。
但鐵路高架化後,也解決了台中山線鐵路週邊地區因平交道所造成的交通事故與塞車問題
那我來說個人對山線的感覺好了~因為以前還蠻常搭山線通勤的😂
像頭家厝到太原站加上捷運總站周邊,那邊沿線就很多新建案正在默默的興建中,然後原本的舊鐵道沿線也變成了自行車道或是小公園,更不用說大慶到高鐵站沿線周邊也是蓄勢待發,其實台中市區的鐵路沿線近年變化頗多,個人也是覺得不可思議,這大概是我坐山線列車看風景時的樂趣吧🤣
現在的山線對於通勤就是惡夢一般的存在
@@bws6237 交通事故的問題是出在人吧?
認同
上次去大甲進香坐海線風景很漂亮👍🏻
從沒想過為什麼台中會有兩條線🤣
只知道,不管是在台北工作的時候,或是在南部讀書的時候,要去台中遊玩時,想逛市區就搭山線,想去高美濕地就搭海線,真的很方便
原來建海線的時候,台中市民擔心海線沒經過台中市會造成城市沒落呀!看來那個時後台灣城市居民對鐵路的觀感已經改變了。印象更早以前聽過南部某些鄉鎮一開始很反對鐵路經過,擔心會破壞風水。真是此一時也彼一時也。
這是中國不是台灣吧!清朝蓋第一條鐵路歷史課本寫的…
@@zuccero台灣那時也是阿......
當初蘇澳居民也是大力反對北迴線從其經過,以致有了蘇澳新站,蘇澳自然也變成了支線;想當然,蘇澳現在也確實不像以前一樣熱鬧了。
麻豆就是這樣走向沒落
@@劉駿毅-u2q 其實當初軌道選址就沒有考慮過麻豆跟佳里,當時的曾文溪沒有整治水文混亂,日本沒有足夠的技術在下游處蓋橋,所以才會在相對平靜中上游的官田拔林渡河
其實不只台灣,日本的九州也存在山海線的區分,九州的山線稱為肥薩線,最早也是鹿兒島本線的一部分,但是路線過於崎嶇,因此後來的鹿兒島本線變成了九州海線,2004年,九州新幹線新八代到鹿兒島段通車之後,九州海線改由肥薩橙鐵道的第三部門公司經營。不同的是,由於九州中部大城熊本和台中不同,不在山海線分界的地區,因此九州海線就一直是鹿兒島本線的主線,也早已電氣化,相比之下,九州山線的肥薩線到現在仍然處於非電氣化單軌的最原始狀態,已經完全變成支線了。
還有 肥薩線在去年九州暴雨中 基本上全斷了....
日本四國的愛媛縣內,也存在山線海線的情況,約是從伊予到大洲之間.現在特急列車走山線,但景觀列車走海線,有名的下灘車站.
SL人吉还在走这条线,前些年有幸乘坐过
但肥薩橙也沒多好
雖然電氣化卻因為赤字只好用單節運轉的柴油客車
電線是給Jr貨物用的
熊本和鹿兒島間幾乎沒10萬以上的城市鐵路經營太辛苦了
@@sparklestar430 我当时体验的SL人吉是蒸汽机车hoho
以目前台鐵支線鐵路來比較,成追線是最短的,只有2.1公里:大肚追分-烏日成功,卻是運量最大的支線,因為台中海線不含苗栗通宵就超過70萬人口了,搭成追線,山海線之間通勤的人超多,以前台鐵笨不懂開山海線連結的電車會賺錢,直到1999年從一天早上海線往山線,傍晚山線往海線電車,到現在一天快20班往返。
鐵路路線命名:
日式:終點站或沿線大站,例如大甲線
中式:起終點各取一字,例如后甲線
台式呢
@@terenceliang3092 台式:舉辦給民眾命名的投票活動(?)
台式:冠很棒的名稱
ex:彩虹線、大台中山手線、藍海線
@@LinRail 說真的很不喜歡台中「山手線」這個稱呼,滿滿的山寨味
@@Gugeoji._. 同意,黑龍舔日舔得有點誇張。叫環狀線、甲后線都行,搞個山手線???
3:11 補充一下其實苗栗除了舊山線以外還有舊海線,就是在龍港到白沙屯之間的過港隧道,因為舊海線廢除的時間比較早所以非常少人知道,那邊有許多貝殼化石見證台灣造山運動
可以給Google Maps座標嗎?感謝
竹南的子母隧道也是鐵路歷史的遺跡,大家有空再來走走
@@Virage-1998 查苗栗 好望角 就可以查到了
@@Virage-1998 白沙屯隧道群
999999999999⁹9999999999990099999999⁹99909999999990999999999999999000990909999999999990999009009009099900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09999909000090099099⁰909990909000900009990⁹99999009900009⁹90999099099000000099⁹9099909009009900⁹0000990999909000999090000⁰900999990090900009000⁹990000990900000009000900⁹0090090000000000900090⁹90000900000990000000099⁹090009099990909009900000009900000⁹90000090000090909000000000009000⁰0090000909990009⁰00000000000000090000⁹0909000090999900000090000000⁰000000900009000000000⁰000090000000000000000000⁰00000000009⁰0000000000000000000⁰000000000000000⁰9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⁰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⁰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⁰0009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⁰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⁰000000000000000000009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⁰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⁰⁰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⁰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以現在的電車的性能來說,只要活用成追線,即使不蓋后里-大甲的聯絡線,一樣可以開行區間快速列車,對於提升台中的海線山線運輸是有幫助的,但前提是必須改善大台中的號誌與行車設備,不然其他的高級對號列車誤點了,就很容易受到干擾。
我到底有沒有聽錯
1919年動工 1920完成 1922完成延伸線
我高1在蓋捷運
周邊本來商店全部圍起來 客人少80%
到大1還在蓋 等我畢業 終於完工
看來 捷運的難度 還是比鐵路大很多
山線截彎取直前,勝興車站是台鐵海拔最高的站,為防範萬一機車頭力有不逮,拋錨在單線鐵道上,造成上下行列車因此中斷,所以在勝興車站就有依車等級別通行的管制,最低級別的慢車要停在勝興站,讓高級別的車(平快、普通對號快、自強號)優先通過。那時有一班嘉義至基隆的216次慢車,早上約6點30分左右嘉義發車北上,到勝興站時,正值交通量最大期,216次是最低級別的慢車,便要禮讓南來北往的班車優先通過,因此必需在勝興站停留 79 分鐘。常搭這班車的旅客知道有此情況,就會去附近的山上走走,看看茶園、欣賞茶花。然後慢慢悠悠的回車北上。
小時候會很納悶為何縱貫線經過臺中、苗栗會有2條路線,心裏會有些羨慕有鐵路經過的鄉鎮。火車對於台灣人來說,無論是返鄉還是通勤,還是很重要的交通工具。
對於某些台灣人,鐵路是萬惡的根源,不知他們是怎麼想的?
@@Virage-1998 大公路主義者和鐵道迷勢不兩立......
@@張哲瑞-j1h 沒錯!
@@Virage-1998 早期鐵路高架化沒那麼普遍,如果妳家後面就是鐵道,一堆噪音你要不要?
@@謝珮瑄-w6n 就是有你這樣自私的人,台灣才會越來越糟糕
不愧是運糖的,后甲線聽起來很好吃XDDD
主要就是因為山線鐵路坡度太大,重貨列爬起來太吃力造成滯貨事件,才新闢一條較平坦的海線,方便貨運南來北往。
50年前,我和我姊,我妹3人去新竹舅舅家玩,原本是要搭海線回後龍家,卻沒在竹南換海線,搭到山線,火車出了竹南後,看到沿途景色,我就覺得不對,我跟姊姊說,我們搭錯車了,火車不停的往山線開去,而我們不知所措,簡直嚇壞了,後來,我想到可以在豐富站下車,再走回後龍(因為我曾和我爸搭過幾次苗栗客運巴士,從苗栗經豐富回後龍),於是我們3人在豐富站下車,因為我們年紀小,還在讀國小,膽子小,不敢跟站務人員說我們搭錯車,正在發愁如何出站,結果當時收票的站務人員跟出站乘客起爭執,於是我們3人趁亂溜出車站,然後一路走回後龍(從山線走到海線),當走到柳樹灣時我就安心了,因為我有同學住在柳樹灣,我曾去他家玩過,接下來的路我就很熟悉了,回到家時,我感覺到,家是全世界最溫暖的地方,
山海線都有經過苗栗,是條屬實的跨國鐵路XDD
苗栗縣?還是苗栗市?
@@k120393195yorkhu 苗栗國啦XDD
每當坐火車、坐高鐵、坐車走國道 時,要從臺北往臺中,務必攜帶護照,以便過海關時能夠順利 😂
@@LLENN0420 哈哈哈
@@LLENN0420 其實也是有可以不用帶護照的方案:走台七線→台七甲線→台八線→台十四甲線→台十四線→國道六號→國道三號→進入台中(好遠
山線滯貨事件在今年8/11又發生了一次XDD
然後成追線雙軌那個目前根本沒任何作用(四線匯入追分出來變單線可想而知
滯貨是什麼新聞啊好想知道XD
@@嘎嘎-y7b 哈哈,是一種揶揄啦
2021/08/11晚上,三義鄉公所要將跟台鐵買的三輛報廢客車運送到原本的龍騰車站(位於舊山線)附近,然道路又彎又岝,拖板車無法進入,於是就使用小型鐵路工程車頭利用已經停駛的舊山線來運送車廂。但是舊山線的坡度真的很陡,兩台工程車一推一拉剛出三義車站就上不去了,只好退回車站。之後陸陸續續用了分批運送、助跑等方法,從晚上六點開始花了七個小時,終於走完短短的8公里,完成任務
@@Gak-Inn_Li 原來如此XD好慘好慘,直接被地球重力打假的
我住在台中豐原,小時候有一條鐵路東勢線的支線,印象中有該支線有著火車開在瀑布上的奇觀,1991年東勢線停駛後,舊路基後來變成自行車專用道路「東豐自行車綠廊」,東勢車站也在後來改建為客家文物館。
我也豐原人
還有往清泉崗的軍用路線
從小就知道有山線和海線,以為是為了同時照顧到山區和沿海的居民而建設,現在才知道原來是因為地形,山線的確存在坡度的問題,我以前在泰安上班,天天搭乘舊山線慢車,在泰安站不時看見北上列車出了站之後,又倒退嚕回來,因為爬不上坡(下一站是台鐵海拔最高的勝興!)只好等救援車頭來到,一個車頭在前拉,一個車頭在後推,才順利向前直奔!
補充說明:在泰安舊站,有一個日本人設立的關刀山大地震記念碑,值得一訪!
3:11補充一下,其實當時竹南~香山段也有改過線,原路廊走現今的台13線
3:15所以台鐵當時引進與日本「国鉄4110形蒸気機関車」同型的EK900型蒸氣機車,作為台中線的本務機或補機,其特點為一側有5顆動輪,牽引力為台鐵蒸機之最。
@@monink 那是第二代縱貫鐵路
@@monink 不會😄😄😄
最近才在想為什麼有山線海線,剛好youtube又推了這條影片給我XD
歷史講解得很清楚、配圖路線也是,很棒的影片。
甲后線沒太大的急迫性,海線雙軌化比較重要一定要先做,單線運能實在是不行。再來海線多數地帶人口密度並不高,重點車站高架化即可,不需要執著一定要全線高架化。
應該說是道路立體化就好
大甲后里之間有連接月眉糖廠&麗寶樂園跟Outlet 的車站話這樣運量就有了,公路多建幾個地下道或高架橋,平交道就減少了。
甲后線可以帶動中科、麗寶及活化中間的外埔,上次花博的外埔園區蓋完就荒廢在那有夠浪費。
道路要改相對方便 至於雙軌化就得看運量是否有其需要
@@Arcus0827 現行公車運量很足夠了,像樓主說的經費有限情況下完全沒有急迫性
阿罵家剛好就在日南車站那邊 超古老的一個車站 去坐車應該都會覺得怎麼會有一個這麼迷你的車站 而且外觀非常的日式 記得好像有被列為古蹟
日南是海線吧? 我們這是山線 也互不相通 去日南還是得開車 我媽是日南人
我家人在台北工作,海線車真的超少......有時候乾脆直接開車到山線車站接送。
以前高中在台中念(當時縣市未合併),最便捷的方式就是搭成追線電車,烏日大肚那帶常常就直接在車站停車,等自強或莒光號先通過。
另外舊山線最後一班車,小時候剛好被大人帶去坐,很特殊的體驗。
海線建造的理由以前就有聽朋友說過,連山線居民抗議的事情也有講,結果海線目前還不是一樣荒涼XD
住彰化的人表示 從小就很會分山海線
不然要去台中逛街搭到海線會到不了
然後有時候大甲媽白沙屯媽遶境時會被搭海線的人潮給嚇到😅
自從「國際機場」設立於清泉崗之後,若要開闢連接山線及海線的鐵路線,從豐原經機場往清水應該是最有經濟效益的。將來,更可沿伸至台中港與捷運藍線共構,創造無限商機。
其實以前有神岡線
很喜歡這集~
因為老家在通霄
每次要回去時都很忿忿不平
心中都不停吶喊
海線的車好少啊啊啊!!!
多希望台鐵重視海線的雙線化……總覺得把東部電氣化的經費,拿去建設你們海線的雙線化,意義高多了
每次想去海線的車站時,都會看著時刻表看好久,該坐哪班才好有沒有直達車要不要在竹南換車,還是乾脆不去了XD
@@endouakira1 想搭成追線,也有一樣的想法
@@顏劭丰 上個星期去了大甲,原本想再去台中,看了車站的成追線時間,......還是算了
@@顏劭丰 東部是劣等公民是不是
我本身是苑裡人,但在臺中市讀書,每次往返都要搭成追線坐一個多小時的車,如果后甲線能重啟,以後大概只需要花半小時就能到家,而且班次還多時間很彈性。
台鐵急迫性是1.宜蘭線截彎取直 2.竹南至八堵3~4軌化 3.海線 花東線全線雙軌 4.站場更新,1.2.3項因事關行車效率所以可做得先做。
可惜對東部而言3最重要,卻被消極帶過,東部先搞那個沒用的玷緝化,然後買一堆不發售無坐票的車,結果班次還是一樣,久久才一班,改變的就是從原本返回東部,沒有座位要狼狽站著擠車,變成到後來沒有座位只能換下一班,行程被嚴重耽誤,更慘的是班次都沒了只能原地等死……除了車輛設備更新,根本弊遠大於利,真的不知道在搞甚麼
以前從北部回南部,都比較喜歡搭海線,可以有比較多風景可以看,山線好多隧道,少了很多窗外風景可以看XDD~
公元1935年的台灣中部地區的關刀山大地震,造成台灣縱貫鐵路嚴重的毀損,苗栗三義的龍騰(舊名魚藤坪)斷橋,就在這時震毀的,也造就了知名的龍騰斷橋。
影片中有提到ㄛ!
在之後的921,海線也是肩負起山線大部分的運輸功能,等到山線完全沒事之後才恢復原來的模式
看完出張王又有新影片,今天真是好日子
山海環線我覺得不錯耶!直接就給了台中一條現成的捷運化路線😂不過規劃上的話可能就還是需要有四線的配置有快慢車分流,不然就會像台北車站或者是其他捷運化車站被罵到臭頭
是啊,問題就出在台鐵根本無法四線化,如果可以跟日本JR的班次一樣密集,台中就等於有了一條現成的環狀捷運了,真的可惜。
其實改善號誌系統 就能再多發班次了 台北段也是如此
可以去查看看閉塞區間就知道我在說什麼
@@bensonsun3813 你說的對,但問題是台鐵買不到升級版號誌系統
出張王、企鵝、黑皮、鐵道吧,還有哪些性質類似的YTR?
@@鄭心和 凡凡
五年級大叔.....每次看到這種介紹台灣各領域發展沿革主題的節目都有種莫名(and長知識)的感動
當年....中國鐵路網背到滾瓜爛熟,哪條鐵路經過哪幾省在哪個城市又跟哪條鐵路交會...都考不倒我(雖然這些鐵路網都變歷史了)
但對自己成長的這塊土地,卻一無所悉..甚至誤以為因為十大建設才有台北到高雄的鐵路可以搭(其實那是鐵路電氣化)
唉......如果當年腦袋還靈光的時候,能多吸收一點有用/正確的知識就好了
真的,不知當年記一堆中國鐵路幹嘛?卻連自家附近的車站都不知
說到台鐵縱貫線的山線和海線,在國道一號中山高速公路全線通車之前,台鐵有開班次時刻表外,每天兩班全年無休的運報專車。第一班(4001次)凌晨三點,台北車站發車走海線至台南站。第二班(4003次)凌晨三點30分,台北車站發車走山線至台中站。這二班次均只掛兩車廂,車班級別最高,連當時的自強號列車,都得進站停車讓這列運報專車優先通過。中山高全線通車後,報社改走高速公路送報,這二列車次就停駛。
黑皮跟所長新片都關係到台中耶太棒了👏
又學到知識了,感謝分享。
讚! 拍攝用心 清晰說明 感謝!
糖廠鐵路可以集成個專輯來介紹 建議之 謝謝
可是有很多載甘蔗的那種小鐵路都廢掉或挖掉了,
彰化的溪湖往南很多都這樣。
彰化市民生地下道上來原本有台糖的小火車可以連通到彰化車站,現在早已變成柏油路了
我個人認為如果真的要 二選一選主線話,我會選 山線,因為在 山線 裡「苗栗站、臺中站」這些縣市特等站都在此線上,且目前 海線 仍然未完成全線雙軌化
3:49 當時居民反對沒有進入臺中,如今 縣市合併的 臺中市,已經進入啦 😁
但是營業里程真的就是以海線為主線
這部影片解決了我多年來的疑問,讚!
蠻懷念小時候大人小孩,
過年時,
從永靖搭火車到員林,
到大伯父三伯父家拜年,
他們是鐵路局員工,
鐵路局提供家眷宿舍
阿北們出生日據時代,
受日本教育,
講日語住台鐵日式宿舍
員林站宿舍已經剷平重建
找不到小時候的記憶了。
所長好久沒有更新終於又有新影片了
突然覺得住在彰化挺好的,因為搭車的時候不用管是山線,還是海線,只要有停彰化就可以上,而且也不可能不停彰化站😆
110、136、127、111次表示:?
@@HKSu-dt8rv 普悠瑪是特例😂,然後員林也不錯,只比彰化少停觀光列車而已
雖然說日治時期的台中海線就已經通車
但很可惜沿線的大甲 清水 沙鹿等城鎮沒有擴張成像台中、豐原一樣的大城市
不然現在山海線的城鄉差距就不會那麼明顯了⋯⋯
新高市殘念
新高市當年要是真的有蓋起來 說不定現在的第一大都會就是臺中了
會住在山上就已經很廢了
日治後期才開始規劃的新高市如果有發展起來,今天的海線可能就不一樣了,只能說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可不可惜不好說,但台中的磁吸效應本來就很強,他周邊的城鎮只能等台中發展到一定階段開始外溢後,才比較容易發展
當然是座海線好,五十年前我們很流行從南部到北部去唸髙中準備考大學,那時放寒暑假及節日學生就是座普通車或平快回家郷晚上開車早上到高雄。山缐進山洞時窗戶都會関起來,平快車柴油味都會進車廂,普通車燒煤不関窗戶頭髪和臉都是煤灰。
做得好仔細!!!!!
07:56 希望台鐵可以延伸海線向南 走,可以行程雙路廊,這樣快車 就有更大空間,分散高鐵運能,也可以回歸台鐵本業
龍井>和美>鹿港>二林>麥寮>口湖>朴子>布袋>學甲>新市>關廟> 九如>屏東
沿途要拆多少房子?會多少工廠田地?海軍基地?可以忍受就可以建。
缺了佳里
原來如此!
謝謝你的講解
受益良多
其實,台中的海線永遠都被邊緣化,山線是主要發展地區
好多糖鐵鹽鐵都成為時代的眼淚... 當初佳里麻豆到隆田也有鐵路,現在沒有車有夠難到QQ
以前台糖鐵路一大堆
麻豆到台南市區也有鐵路,以前西港大橋北上線有設鐵路。
@@senlanguna 那是台糖南北線
@@Virage-1998 拆掉蠻可惜的,現在可發展輕軌。
@@senlanguna 其實可以引進「鄉村電車」的觀念
謝謝所長,好精彩
台中兼台鐵前員工都不曉得這麼細節
感謝提供
鐵路公司:搭車的人太少,減班
旅客:班次太少,不方便,放棄
兩邊都難
因為通車以後的舊山線已經不敷使用,所以再另外新建一條海線,讓貨運可以再更平坦的路線行駛
謝謝分享❤❤❤❤❤❤❤❤❤❤❤
學生時期都要從通霄坐火車通勤到台中,難得覺得這次山海線的主題離自己很近😄
謝謝分享! 🚞
學到很多,讚😊
很希望后甲線能復建(恢復建成),大甲雖然有名氣,但交通超級不便的。
坐公車、火車,單趟沒花上兩個小時根本到不了台中市。
還好現在有經國道的公車路線,稍微改善一點。
現在不用坐車就已經是台中市了 😁
@@linchen1809 因為縣市合併
藍線蓋好有機會更快一些,但幾乎是離中區最遠的地方快也不會快到哪
@@到頭來都是一場空 除非像桃園機場捷運有那種停站少的快車或是分單雙號車站停站的,否則那樣子每一站站站停也超過40分鐘。
@@linchen1809 +區就是了
山海環線是前瞻建設-大臺中地區山海線計畫,在2018年當時就有的計劃,非2010年提出喔!
講得好清楚!!
興建海線鐵路當初也有發展新高港 (台中港)的考量,甚至計畫建設運河通往台中市區,但因日本戰敗而作罷
感覺海線應該全線雙軌化,做到這個,就可以提升海線運量效益了!
至於甲后線,可能更適合用地方捷運,中高運量的模式來處理,串起台中山海往返通勤、月眉觀光旅遊的需求,可能會比直接蓋台鐵環線好(除非台中山海四軌化,全面緩急分離),避免壓縮幹線中長途列車空間,也可以完整台中城市的捷運路網,提升中捷的便利性。
很清楚,謝謝您
感謝分享
我終於知道
還有一條成追線
今天早上才剛坐自強海線南下,經過大甲站直接想到鎮瀾宮。
鎮瀾宮離大甲站不遠
@@a19900523 要不是連假票太難訂,應該會在海線的其中一站停下來逛逛。這些地方沒有一個去玩過的~
@@laurentliu1202 前年媽祖遶境前去過白沙屯,那邊景色還不錯
消波塊?🤔
不知道所長是否可以介紹西南部海岸線鐵路
一條被遺忘的鐵路
有這條嗎?
@@린위컴 有規劃沒施工
真棒的影片,原來山海線是這樣來的
5:50 住在海線的我表示:當然是山線啊?你在跟我開玩笑?
謝謝分享哦,長知識了
謝謝 長知識了!!@@
解釋的非常清楚
台中搭乘區間車或莒光號要注意仔細看,2015年台灣燈會時差一點搭錯,它好像是台中~后里不是走山線北上,是順時針繞過海線跑的,還有一種新烏日~后里不是山線北上也是這種路線,還好有仔細看。
西部沿海也有不少人口多的鄉鎮也有很多工業區,交通運輸很不便,如果有一條新海線從大肚或龍井往南延伸經過像是和美.鹿港.溪湖.北斗.西螺.崙背.北港.新港.朴子.學甲.佳里.安南.安平.路竹西邊.梓官,最後到新左營結束,除了客運之外也能貨運功能,感覺對沿海鄉鎮會比較方便,在彰化.雲林.嘉義境內多一條東西向鐵路中途去連接高鐵車站最終到原西部幹線的車站。
終於解答我18年來的疑問了
台中海線人表示海線是真的可憐,連捷運也蓋在山線完全不鳥海線需求😅
當初在規劃山線雙軌化時,就沒有順便一起將海線納入雙軌化計畫,所以到最後就變成:【山線一堆車,海線沒啥車】的局面。
曾經在高鐵台中站下車轉往台鐵新烏日要搭區間車,一時沒注意就搭上成追線往海線遠離目的地,最後在日南發現下車搭區間到大甲再搭自強南下,不過最近發現成追線有行駛終點站豐原的列車,顛覆我一直以來的認知。
台中附近搭車要很仔細看,以免坐錯方向,南迴鐵路電氣化後,西部幹線或東部幹線其實有某幾班自強或普優瑪也有陷阱(環台灣四分之三圈的跑法),也要仔細看。我看過時刻表,記得有個台東~樹林普優瑪號不會經花蓮宜蘭,是往南走繞南迴線經西部幹線到樹林,新左營也有開出一班會你會誤以為往北走西部幹線,實際它是往南走繞南迴線再到樹林還是七堵的車次。
終點樹林的都會經北迴線啊,南迴跨西部幹線的那幾班終點都是南港
@@TW.Keroro 超莫名其妙的啊
當初為了東部運輸買的車子
結果去跑西部幹線
瞎
@@grey.eagle. 那是山線的問題,請搞清楚南迴跟海線之間並沒有直達車,海線最可憐的地方就在於明明沒有享受到福利卻要活該被罵,因此請記得下次要罵請註明西部幹線「山線」謝謝。
@@皓-b4w 我的重點在本該跑東部的車被挪用到西部
直達車一樣可以用自強莒光啊
跟山線海線有啥關係
小弟住大甲,我爸常說以前舊厝後面有一條鐵路,他小時候都是沿著那條鐵路走去上小學
那時候我半信半疑,明明離海線很遠,但地上確實有鐵道常見的小石子,現在才知道原來那是已經拆掉的大甲線
海線如今成了『媽祖進香』ˋ專線?
白沙屯,大甲都在海線上,追媽祖是挺方便的....
以前曾經在台中坐過一次去竹南的海線列車經成追線
其實應該算是坐錯車。。看到往竹南的車就上了。。普通車反正沒對號。坐了沒多久跟我同學說怎麼怪怪的。。到烏日了😅
更搞笑的是當時我們是三個人要去竹南。一個同學突然想買可樂下去買了之後我們車關門開走了。。。他倒是發現我們上錯車了。那年代也沒有手機。他就默默的坐了山線的車到竹南然後傻傻的等我們😅
身為每週通勤板橋和大甲的居民,深覺台鐵偏心啊,根本沒有都是幹線這回事。
海線在下午完全沒有自強號通過。
中華民國.台灣電視好像沒有交通、鐵路相關的節目,很謝謝頻道主的專業製作,讓我也能從日本相關企劃回歸自己的家鄉歷史。
從日本相關企劃得知,鐵路的主要功用及規劃是在運貨及軍事用途,後來才形成部份廢站或幾乎沒人搭的站。
好奇請教頻道主是相關科系還是交通運輸業?懂的很全面耶
Thank you so much for the explanation, now I know more about Taiwanese rail system!!
有提到明石元二郎總督呢
歷任日本總督唯一一位,亡於任內死後葬在台灣的日本總督
仔細看他的生平,是一位認真想好好建設台灣的總督
許多建設跟規劃,依然深深影響著現在的台灣各地
小時候還以為海線從南到北都有,長大後才知道只有中部這段
第一次來看,還以為會解說山線、海線黑道的歷史,幫助選擇,原來是在講鐵道
這一週兩個鐵道相關的頻道都是台中的主題欸
但是山海環線的甲后線是全線高架還是只做土堤地塹的立體化?個人比較喜歡後者
你和我一樣🤣🤣🤣
山手線胎死腹中了
@@zuccero 那可不一定
@@zuccero 等2022大選,綠營候選人又會加碼了吧?我猜~台中市如果要再進一步發展,一定得將舊縣區納入腹地才是。
先有“要蓋”,才有這些問題,但是看起來前面的關卡就過不去了ʕ´• ᴥ•̥`ʔ
台灣西部其實蠻需要建設東西向輕軌或鐵路交通的
我知道目前最大不同是至從山線臺中那邊高架化後太魯閣號就歸於海線所有,普悠瑪都固定走山線。
家住中部 很剛好的 去到台中站 和彰化站 不管行車距離還是直線距離兩者皆同
但我更喜歡去彰化站 能選的班次比較多 其次是家附近到彰化站的客運 蠻方便的
喜歡海線的風景 超愛車尾能看風景的莒光號 座那 欣賞沿路風光
但現在 多數都在烏日搭高鐵了 去高鐵站停車位更多 距離更短時間更快
票價貴一些 時間最多的能少快兩小時 幾乎不會誤點等等
最重要是不會車廂塞滿人 舒服很多
后(好)甲(吃)線...突然好想吃東西😂
如果山海環線順利完工通車,會不會被改名為「台中環狀線」?
真的后甲XD
台中山手線
請問為什麼03:53時呈現的地圖中(現在依然是),鐵路在進台中車站前有一個大彎?是考量都市規劃嗎?(但又與45度角的中區沒有平行...)
讚-謝謝
海線最常被遺忘的就是台中港火車站,只有電聯車會停
那一站人超少
台中港車站以前叫甲南驛,主要功能是貨運,其他港字輩的還有花蓮港和基隆港站,台中港站是唯一有附屬載客功能的,載客不是主要業務,功能是調度車輛和載貨,再更久之前還有台中港線,就是走臨港路和中一路之間的鐵軌
自己住台中海線,第一次了解山海線的由來,很棒的影片
若當時后甲糖鐵留下來 就不用再另設新線了
就算留下來還是要經過拓線的大工程(762-> 1067)
當年臺東線也搞了三年
@@umiyyadkhan4605 但是會比起現在要跑全部流程 以及徵收土地容易很多
當時顧問都美國人 你覺得呢
海線雙軌化,甲后線蓋起來,把城際運輸放到沙鹿站跟捷運藍線通車(希望有普通和直達車)時搭配。 原山線路廊交給中捷變真正的捷運紅線,應該也符合未來城市西進發展趨勢
有夢最美
想像力豐富啊你
我一直在想
山線為何不在雲林或嘉義會合
這樣南投就方便多了...
苦命的南投人QQ
海線全線雙軌化較快,因全線已有3分2已雙軌,ˇ大甲溪 大安溪已有雙軌橋廊,只剩下約3分1還未雙軌~
謝謝分享
雖然是殖民統治,還是佩服當年日本人的建設。
電力 工廠 電燈 其實都是當年日本人留下來的 國民黨一窮二白 不然台灣得和中國一樣窮
住彰化覺得幸福 來回北部搭什麼都會到 XD
只不過現在跑西部幹線的普悠瑪不停彰化了 要南下反而沒快車比較不方便
請利用轉乘,謝謝!不要要求普悠瑪每站都停,這樣會變成普悠瑪區間車!
@@Virage-1998 轉乘不能😂
光是區間車到台中就要近半小時
所以我還是搭自強 只是每次斗六待避普悠瑪都會覺得可惡想搭
我今天才搭普悠瑪到彰化耶…
@@OmegaRailmaster 跑東部的都有停
但是基隆到潮洲的不會
@@Arro814046 只看彰化到台中 以前還比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