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ris 何老師
Doris 何老師
  • 137
  • 8 187
鄭燮的禪詩與禪機
作者:鄭燮(1693年11月22日-1765年1月22日),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清代著名的書畫家、詩人,與李鱓、黃慎、金農、羅聘、汪士慎、高翔、李方膺等,被人稱為「揚州八怪」。他以書法、繪畫及詩文成就卓越,尤其擅長書畫中的「蘭、竹、松、菊、梅、石」為題材,是中國藝術史上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人物。
鄭燮早年家境清寒,但自幼聰穎好學,勤於詩書畫的研習。1724年(雍正二年),他考中舉人,曾擔任過安徽的范縣和山東的濰縣知縣。在任期間,他秉持清廉的官風,關心民生疾苦,深受百姓愛戴。但由於性格剛直不阿,他後來遭排擠而辭官,專注於詩書畫創作。去官之日,濰縣百姓遮道挽留,痛失父母;去後,民多畫像以祀,為立生祠。
鄭燮的書畫自成一家,尤以「隸書」著名,筆勢遒勁,剛柔並濟;畫作多以蘭、竹、石為主題,傳達出清高、堅韌的品格。他的詩文樸實無華,蘊含哲理,常表達對人生、社會的深刻思考。他提倡藝術應源於生活,並反對陳規舊習,對後世文人畫風產生了深遠影響。
鄭燮的一生充滿對自由和獨立精神的追求,他的作品如其人,風格別具一格,常讓人感受到一種磊落豪放、淡泊名利的境界。他的代表作品包括《板橋詩集》《板橋書畫集》等,至今仍被視為藝術與人格修養的典範。
本文選錄他的作品:題竹石
มุมมอง: 16

วีดีโอ

范成大的禪詩與禪機
มุมมอง 2419 ชั่วโมงที่ผ่านมา
作者: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至能,號石湖居士,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與詩人。他出生於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家境富裕,自幼聰慧,勤於學習,因其卓越的詩文才華和為政清廉而深受後人景仰。 范成大自幼受到良好教育,通曉經史,並展現出對自然山水的熱愛。他以田園詩聞名於世,詩風清新自然,極具生活情趣。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他考中進士,正式踏入仕途。 范成大的仕途雖屢有波折,但始終以廉潔、勤政著稱。他歷 多地知州,包括嘉興、建康等地。在地方治理中,他關注百姓疾苦,推行農業發展,提倡節儉,以仁政深得民心。 隆興元年(1163年),范成大被召入朝廷,出 中書舍人等職。但因敢於直言進諫,得罪了權貴,不久遭貶出京。之後,他又被起用, 四川轉運使,期間整肅吏治,減輕百姓負擔。 范成大晚年辭官歸隱蘇州石湖,專注於寫作與詩歌創作。他過著安靜悠閒的隱居生活,與家人友人共同享受田園...
朱熹的禪詩與禪機
มุมมอง 1514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作者:朱熹,南宋年間人,雖十九歲登進士及第,但在朝時間不長。他將一生的經歷集於講學、著述,尤其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集結為『四書』,在明朝、 清朝兩代被奉為科舉盛典,朱子學說風靡天下。朱熹繼承了北宋二程(程顥、程頤)的學術思想,並吸收周敦頤、張載等前輩學者的理論,形成了系統的理學思想。他主張「存天理,滅人欲」,以「理」作為宇宙的本體,強調通過格物致知、修身養性達到內聖外王。 朱熹非常重視教育,他認為「為學之道」是培養道德品格和修養的重要途徑。他曾創辦學塾,親自講授,並提倡「尊德性」與「道問學」並重的教育理念。他還強調「問學」過程中的互動與討論,是一種開放的教育方法。 朱熹的理學強調以「天理」為宇宙的根本,認為人應該通過學習與修養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他的學說對宋~明時期的思想發展達到了決定性作用。朱熹主張「學而優則仕」,強調教育對個人品德的提升與社會責 感的培養。他的教育思...
如何面對歲末年終檢討焦慮與成功的定位並安住身心
มุมมอง 321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年底焦慮讓你無所適從?在這支影片中,我們將教你如何轉化壓力,運用3個簡單有效的方法進行年末檢視,找回信心,為新一年打下堅實基礎。立即觀看,讓改變從現在開始!「你是否曾感到內心空虛,懷疑自己是否真的成功了?這段影片將幫助你重新定義成功的意義,找回內心的答案。透過3個實用的心靈策略,你將學會如何擺脫外在的束縛,找到屬於自己的滿足感。立即觀看,讓改變從現在開始!🌟」你是否想找到方法安住身心,擺脫焦慮與壓力?在這段影片中,我們分享了3個進階方法,幫助你重拾內在的平靜與穩定。立即觀看並應用,讓你的生活從此不同! 👉 訂閱我們,獲取更多心靈成長的實用技巧!
蘇軾的禪詩與禪機
มุมมอง 1821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禪詩不是一般的詩歌,也不是純粹的文學作品。無論僧人寫的禪詩或是文人描寫人生境界的禪詩,都因為表達了禪心、感悟而傳唱一時,成為啟迪人心的瑰寶。禪詩除了可以感動人心與一般詩詞無異之外,它的文字多樸實無華,卻有一定直指人心、明心見性的目的,表現出禪師開悟的境界,因為禪詩表達了生死解脫的智慧,造就了禪詩的獨特性,值得身為現代忙碌生活中,需要心靈寄託的我們,細細品味。本人選錄的禪詩,每首會分別以簡單的【詩本文】、【作者】、【注釋】、【賞析】來與同修共享,如若有解釋謬誤之處,尚望指教,共同在【禪詩】的道路上攜手共悟【禪機】。蘇軾,人稱蘇東坡,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蘇軾是一位全才,他的詩、詞、賦、散文均達到極高水準,詞風豪放飄逸,開創了「豪放派」詞風。《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他流傳最廣的詞作之一。 蘇軾在書畫方面也卓有成就,尤其擅長行書和草書,其作品融合了文學與藝術的氣韻,被後世尊為「宋四家」之...
杜荀鶴的禪詩與禪機
มุมมอง 3128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禪詩不是一般的詩歌,也不是純粹的文學作品。無論僧人寫的禪詩或是文人描寫人生境界的禪詩,都因為表達了禪心、感悟而傳唱一時,成為啟迪人心的瑰寶。禪詩除了可以感動人心與一般詩詞無異之外,它的文字多樸實無華,卻有一定直指人心、明心見性的目的,表現出禪師開悟的境界,因為禪詩表達了生死解脫的智慧,造就了禪詩的獨特性,值得身為現代忙碌生活中,需要心靈寄託的我們,細細品味。本人選錄的禪詩,每首會分別以簡單的【詩本文】、【作者】、【注釋】、【賞析】來與同修共享,如若有解釋謬誤之處,尚望指教,共同在【禪詩】的道路上攜手共悟【禪機】。杜荀鶴,相傳為晚唐詩人杜牧庶子,在唐末亂世流離中,上承元稹、白居易的社會詩風格,以淺近語言,白描手法,寫民生疾苦,自成一家。這首詩是杜荀鶴題詩,讚美悟空上人禪定功夫之作,說他雖然在大熱天極其悶熱的寺院中坐禪,卻能保持心境的清涼,快速進入禪定狀態。
杜甫的禪詩與禪機
มุมมอง 35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杜甫的禪詩與禪機
白居易的禪詩與禪機
มุมมอง 65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白居易的禪詩與禪機
王維禪詩中的禪機
มุมมอง 26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王維禪詩中的禪機
如何面對紛亂的世界局勢與全球性災難並提升自己
มุมมอง 3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如何面對紛亂的世界局勢與全球性災難並提升自己
走出原生家庭創傷&重拾自信與克服恐懼
มุมมอง 8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走出原生家庭創傷&重拾自信與克服恐懼
擺脫恐懼、憂鬱與負能量
มุมมอง 2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擺脫恐懼、憂鬱與負能量
分手後,如何重寫我的人生故事
มุมมอง 1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分手後,如何重寫我的人生故事
被霸凌後如何修復PTSD
มุมมอง 6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被霸凌後如何修復PTSD
失去親人後與悲傷5階段
มุมมอง 4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失去親人後與悲傷5階段
孝經第十八章
มุมมอง 42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孝經第十八章
孝經第十七章
มุมมอง 23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孝經第十七章
孝經第十六章
มุมมอง 15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孝經第十六章
孝經第十五章
มุมมอง 23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孝經第十五章
孝經第十四章
มุมมอง 29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孝經第十四章
#cat's love story28 #foryou #catlover
มุมมอง 76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cat's love story28 #foryou #catlover
孝經第十三章
มุมมอง 67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孝經第十三章
孝經第十二章
มุมมอง 27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孝經第十二章
Cat's love story24 #foryou #catcare
มุมมอง 40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Cat's love story24 #foryou #catcare
孝經第十一章
มุมมอง 49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孝經第十一章
孝經第十章
มุมมอง 46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孝經第十章
孝經第八章
มุมมอง 53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孝經第八章
孝經第九章
มุมมอง 48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孝經第九章
孝經第七章
มุมมอง 38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孝經第七章
孝經第六章
มุมมอง 35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孝經第六章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 @dorisho1212
    @dorisho121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章旨】這一章書,是孔子對曾子專講慎終追遠之事。言父母在世之日,孝子盡其愛敬之心,父母可以親眼看見,直接享受。一旦去世,孝子不能再見雙親,無法再盡敬愛之情。為孝子的那種心情,當是何等的哀痛。孔子特為世人指出慎終追遠的大道,以傳授曾子,教化世人,使知有所取法了。 子曰:「孝子之喪親也,哭不偯、禮無容、言不文,服美不安、聞樂不樂、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 「三日而食,教民無以死傷生,毀不滅性,此聖人之政也;喪不過三年,示民有終也。」 「為之棺、衣衾而舉之;陳其簠簋而哀慼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為之宗廟,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時思之。」 「生事愛敬,死事哀慼,生民之本盡矣!死生之義備矣!孝子之事親終矣。」 逐句解釋如下: 子曰:「孝子之喪親也,哭不偯、禮無容、言不文,服美不安、聞樂不樂、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 【白話】孔子說:「一個善於孝養父母的兒女,如果一旦喪失了父母,那他的哀痛之情,無以復加。哭得氣竭力衰,不再有委曲婉轉的餘音。對於禮節,也不暇講究,沒有平時的那樣有儀容。講話的時候,也沒有平時的那樣文雅。人到了這種情形之下,就是有很講究的衣服,也不安心穿了,聽見很好的音樂,也不覺得快樂了,吃了美味的食物,也不覺得香甜了。這樣的言行動作,都是因哀戚的關係,神不自主。耳目的娛樂,口體的奉養,自然無有快樂於心的意思。這就是孝子的哀戚真情之流露。」 「三日而食,教民無以死傷生,毀不滅性,此聖人之政也;喪不過三年,示民有終也。」 【白話】喪禮上說:「三年之喪,水漿不入口者三日,三日而食,教民無以死傷生」就是說,教民不要因哀哭死者,有傷自己的生命。哀戚之情,本發於天性,假如哀戚過度,就毀傷了身體。但是不能有傷生命,滅絕天性。這就是聖人的政治。守喪不過三年之禮,這就是教民行孝,有一個終了的期限。 「為之棺?、衣衾而舉之;陳其簠簋而哀慼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為之宗廟,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時思之。」 【白話】「當父母去世之日,必須謹慎的把他的衣服穿好,被褥墊好,內棺整妥,外槨套妥,把他收殮起來。既殮以後,在靈堂前邊,陳設方圓祭器,供獻祭品。早晚哀戚以盡孝思。送殯出葬之時,先行祖餞,似乎不忍親離去。女子撫心痛哭。男子頓足號泣,哀痛迫切的來送殯。至於安葬的墓穴,必須選擇妥善的地方,幽靜的環境。卜宅兆而安葬之,以表兒女愛敬的誠意。既安葬以後,依其法律制度,建立家廟或宗祠。三年喪畢,移親靈於宗廟,使親靈有享祭的處所,以祀鬼神之禮祀之,春秋祭祀,因時以思慕之。以示不忘親的意思,慎終追遠之禮,孝敬哀戚之義,可謂全備了。」 「生事愛敬,死事哀慼,生民之本盡矣!死生之義備矣!孝子之事親終矣。」 【白話】父母在世之日,要盡其愛敬之心,父母去世以後,要事以哀戚之禮。這樣人生的根本大事,就算盡到了,養生送死的禮儀,也算完備了。孝子事親之道,也就完成了。 【釋義】本章共分四段,首段說明孝子喪親後之哀戚狀態。二段說明哀戚之情,要有限制。三段說明慎終追遠的處理辦法。四段說明孝道之完成。按孝為德之本,政教之所由生,故為生民之本。孝子生事愛敬,死事哀戚,生死始終,無所不盡其極。照這樣的孝順雙親,把父母撫育之恩,可算完滿答報了。但是孝子報恩的心理上,仍是永無盡期的。 附註: 1. 人生在世,最痛苦的莫過於生離與死別。即使富豪如世界首富之流,亦或是貧無立錐之地的人,皆脫離不了有生必有死這個定律。生而為人類,因有了文字、語言,民情風俗;與其他物種最大的區別,即在於人類能夠將這種痛苦具體的表現出來。 2. 但天地間的萬物,都是有情有靈性的。君不見現代人養寵物,寵物也會與主人產生情感,會向主人撒嬌、與主人玩樂;也許動物在面對分離時的痛苦,可能痛苦的記憶沒有人類這麼長,但是許多長期觀察動物生活圈的專家學者,都曾經記錄下動物母子分離時的悲傷與哀鳴。 3. 有鑑於情感是天性的流露,孔子才會在最後一章中告訴眾人,失去至親的悲傷,是天性,但是要有節度;偉大如秦始皇、華盛頓、甘地…等人物,都無法脫離生而為人,就必會死亡的定律,所以他在【制禮】時,也將守喪的禮儀寫入,更列在孝經中的最末章,就是要提醒世人;人生自古誰無死,死有輕於鴻毛重於泰山,【紫禁宮殿仍輝煌,歷代君王再何方?】我們偉大不過歷代君王,出生那一刻起,就注定終歸一死;那到底我們來這是世上一遭要做什麼?這是近幾年來,許多身心靈學者一直在探討的問題。 4. 釋迦摩尼佛在菩提樹下頓悟後,有了解答。那就是我們是來修行的!也就是來人世間補足自己靈性不足的部分。世尊在金剛經中說: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無論你是修持何種法門,都能得證無上正等正覺(即智慧)。有了智慧後,我們才能知道自己欠缺的是什麼?需要補足的是什麼?這也就是每個人出生在不同的人家,有不同的人生際遇,要去完成自己的人生功課。而這些在你生命中出現過的人、事、物,都是與你有極大因緣的,有善緣,有惡緣,時間有長、有短;緣分到了,自然會聚在一起,緣分盡了,自然就分開。 5. 所以生離與死別,都是我們需要經歷的緣分與應盡的功課,每個人的考卷內容都不相同,也沒有標準答案,考卷寫完交卷後,才算圓滿自己的人生,補足自己欠缺的靈性,這是【孝經】的最終章,就分享到這兒,望大家都能在此生圓滿自己的功課,再會!

  • @dorisho1212
    @dorisho1212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事君章第十七 【章旨】這一章書的意思,是說明中於事君的道理。為人子女的,始於事親,是孝的小部份,中於事君,就是在於能為國家辦事,為全民服務,這是孝的大部份。所以孔子特別把事君,列於十七章。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 「《詩》云:『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逐句解釋如下: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 【白話】孔子說:「凡是有德有位的君子,他的事奉長官,有特別的優點。進前見君,他就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計劃方略,全盤貢獻。必思慮以盡其忠誠之心。既見而退了下來,他就檢討他的工作,是否有未盡到責任?他的言行,是否有了過失?必殫思竭慮來彌補他的過錯。至於長官,有了美好的德行和善事,在事前就鼓勵獎助,進行時,就悅意服從。如果長官有了未善之處,在事前預為匡正。既成事實,就設法補救。總之為部屬的事奉長官,以能陳善閉邪,防患未然,乃為上策。若用犯顏諫諍,盡命守死為忠,不若防微杜漸於未然之為有益。為人部屬的,如能照這樣的事上,長官自然洞察忠誠,以義待下,所謂君臣同德,上下一氣,猶如元首和四肢百骸一體,君享其安樂,臣獲得尊榮,上下自能相親相愛了。 「《詩》云:『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白話】孔子引詩經小雅篇隰桑章的這一段話說:「只要為臣的一心愛君,雖地處邊陲,還能說不遠。這就由於他的愛出自心中,愛藏於中。故無日遺忘,雖遠亦常在念。這就證明君與臣是一心之意。」 【釋義】本章計分兩段,首段說明事君盡忠的道理。二段引詩證明為臣愛君,雖遠處異地,都不忘懷。君臣到了這種程度,可謂同心同德,上下一心,政治還能不好嗎?國家還能不太平嗎?按孝親到了事君的階段,這正是青年有為之時。如能照孔子所指示的方法去實行。那麼,不但愛敬之心盡於父母,那治國平天下的責任,都擱在青年自己的身上了。 附註: 1. 開宗明義第一章時,有說【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本章正是說明中於事君的意義為何。 2. 每個人來到世界上,都有他要去體驗的人生,遇見的人,相愛的對象,職場、家族、與任何跟你有緣份的,甚至一面之緣的人、事、物。有的緣深,有的緣淺;緣深的,共度的時間就長;緣淺的,可能這輩子只擦肩而過。所以,在各個階段相見、認識、共事的人,都是與我們有緣份的人。 3. 有可能你是別人的上司,也有可能你是別人的下屬;有人往公務機關任職,有人在私人企業闖蕩;也有人自立創業,白手起家,成為企業家;也有人渾渾噩噩,沒有目標;也有安穩平順,無風無雨的過著小雀幸的日子;這些林林總總的人們,都是社會上會出現的百工百業之人。只要堅守自己的崗位,做好自己份內之事,不違法亂紀、危害社會,都是【移孝作忠】的表現。畢竟現今社會已經不再是古時候的皇權式社會,人人都受到高等教育,都有自己的思想邏輯,只要是對社會有益,家庭有助,不妨礙他人的行為,都算是【移孝作忠】。 4. 新冠後疫情時代的現代社會,已經因科技發達,有遠距離視訊辦公的企業;所以也不會有古時候被發配邊疆,離鄉背井、拋家棄子的問題;這都不是現代社會欠缺的,欠缺的是【敬業樂業】的精神。許多人在職場稍有不如意,或壓力大,就辭職不做了;辭職原因不勝枚舉,但總的來說,就是無法【敬業樂業】。也許有人會認為現代【慣老闆】太多,【待遇】與【工作內容】不成比例,有些則是選擇自己創業;不管原因為何,在不妨礙其他人或連累家人的前提下,現代人其實非常自由與自主。 5. 只要在環境許可範圍內,每個行業都需要有人擔任;每個小螺絲釘都不能鬆懈,國家這部大機器才能正常運行。家庭也一樣,父母組成家庭後,就要負起教養孩子的責任,整個家庭才能正常運轉。孩子們在尚未成年階段,就是盡好當學生的責任,不讓父母操心,各盡本分、各安其職,家庭才能和樂融融。 6. 除此現實生活上正常運轉,人們對於心靈、精神上的依歸,也是重要的一環。現代人壓力大的來源,並非單一因素構成,要解決困境,也非一蹴可幾。許多人紛紛尋找心靈導師求助,或是在宗教團體中尋求幫助;都是良性的、正確的管道。最擔心的,就是沒有求救,自己去吸收、內耗,導致心靈、健康受損;有些承受不住,到最後爆發出來時,不是傷害自己,就是傷害他人,這是不正確的方式。 7. 有幸生於這個網路發達的時代,我們更應該學習如何利用這些工具,讓自己能夠紓壓、樂活,而不是自己作繭自縛,甚而連累家人,這才是聰明的現代人。善於利用網路也好,社團也罷,讓自己在有限的人生旅途中,活出最燦爛的自己。

  • @dorisho1212
    @dorisho1212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感應章第十六 【章旨】這一章書的意思,是說明孝悌之道,不但可以感人,而且可以感動天地神明。中國古代哲學,即是天人合一,故以天為父,以地為母。人為父母所生,即天地所生,所以說有感即有應。以證明孝悌之道無所不通的意思。故列於十六章。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長幼順,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 「故雖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廟致敬,不忘親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廟致敬,鬼神著矣。」 「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于四海,無所不通。」 「《詩》云:『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 逐句解釋如下: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長幼順,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 【白話】孔子:「上古的聖明之君,父天母地。所以對於天地父母,是同樣的看待。如事父孝,那就是效法天的光明。事母孝,那就是效法地的明察。推孝為悌,宗族長幼,都順於禮,故上下的大小官員和老百姓,都被感化而能自治。照這樣的一切順序,人道已盡到好處了,人君如能效法天明,那天時自順,效法地察,那地道自審,這樣以來,神明自然就會彰顯護佑。 「故雖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廟致敬,不忘親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廟致敬,鬼神著矣。」 【白話】所以說天子的地位,就算最崇高的了。但是還有比他更高的,這就是說:還有父親的緣故。天子是全民的領袖,誰能先於他呢?但是還有比他更先的,這就是說:還有兄長的緣故。照這樣的關係看來,天子不但不自以為尊,還要尊其父。不但不自以為先,還要先其兄。尤其是伯、叔、兄、弟,都是祖先的後代。必能推其愛敬之心,以禮對待。並追及其祖先,設立宗廟祭祀,以致其愛敬之誠,這是孝的推廣,不忘親族之意,對於祖先,也算盡其愛敬之誠。但是自身的行為,稍有差錯,就會辱及祖先。所以修持其本身之道德,謹慎其作事之行為,而不敢有一點怠忽之處,恐怕萬一有了差錯,就會遺留祖宗親族之羞。至於本身道德無缺,人格高尚,到了宗廟致敬祖先,那祖先都是高興的來享,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那鬼神之德,於是乎顯著多多。聖明之君,以孝感通神明,甚麼能大過他呢? 「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于四海,無所不通。」 【白話】由以上的道理看來,孝悌之道,若果做到了至極的程度,就可以與天地鬼神相通,天人成了一體,互為感應,德教自然光顯於四境之外,遠近幽明,無所不通。照這樣的治理天下,自然民用和睦,上下無怨了。 「《詩》云:『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 【白話】孔子引詩經大雅篇文王有聲章的這一段話說:「天下雖大,四海雖廣,但是人的心理,是一樣的。所以文王的教化,廣被四海,只要受到文王教化的臣民,地域不分東西南北,沒有思慮而不心悅誠服的,這樣可以證明盛德感化之深無所不通的意思。 【釋義】本章共分四段。首段,說明孝悌感通天地。二段,說明孝悌感通鬼神。三段,說明孝悌之至,遠近幽明,無所不通。四段,引詩作證。以證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天下之大,無所往而不通的意思。 附註: 1. 古人敬天地、日月、山川,因感念大自然賜與豐盛的食物給與人類食用,養活自己,能存活下來並傳宗接代。地球在人類尚未出現的遠古時期,各式物種都是依照適者生存、優勝劣敗的自然法則自行繁衍了幾百萬年。 2. 人類出現後,因資源消耗量大,與大自然搏鬥、其他物種競爭的過程便因過多,於是,開啟了農牧、漁獵時代。用不同於其他物種的生存方式存活於地球並繁衍後代,且不斷進化迄今。在其他物種還在弱肉強食的時候,人類開發地球的速度,已經遠遠超越了幾百萬年前的地球;人類有不同於其他物種的思考邏輯、語言、與創造力。尤其是創造力這部分,人類將它發揮到極致,讓地球開啟了以人類為領導其他物種的時代。 3. 人類創造了農牧漁獵,用工具取代了雙手去單打獨鬥的洪荒時期;創造了工具,利用動物來協助人類耕作;豢養、種植物種於居住地附近,以利人類隨時取用;人類繼續從農耕、漁獵時期進入商業時代,不再以物易物,而是用貨幣來交易物品。這些創造力,是其他物種迄今無法超越的。直到十七世紀,工業革命後,機器取代人力,更是在人類進化史上大大加添一筆極大的功績。人類利用機器生產物品的速度更快,消費力更加驚人,人類已經不再懼怕飢餓,也已經不再滿足於口腹之慾,而是往更高層次的物質方面去創造、探索。 4. 人類飛上太空、創造科技產品、創造了網路,縮短了更多因時空、距離帶來的不便;然而,在物質生活、知識水平不斷提升之餘,即使住豪宅、開名車、可以環遊世界、還是依然滿滿的空虛之感,這是為何?如今的人類,幾乎已經無所不能,但在心靈深處,我們真正平靜、心能安住了嗎?現今的憂鬱症、精神官能症、思覺失調症患者,越來越多;根據統計,光是台灣人每年約服用3億2千7百萬粒安眠藥,平均一人一天要吞掉14粒,等於一年要吃掉一條高速公路。為何? 5. 禪宗的神光二祖在風雪中要請達摩祖師協助【安心】,正是因為不知如何將【心】安住,要安住在那兒?而達摩祖師回答的【去左旁】,就是要我們心無旁騖,去掉旁門左道的念頭,專注於修身,除去不必要的妄想、念頭,心中自然澄明、自然能平靜下來,【心】自然就安住了。佛陀在金剛經中,也要我們【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的不著任何相的自我修持?甚至最後還強調【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連【一切法】都要去除!修身要先修心,修心要先格除物慾,格除物慾要先致其良知,這不就又回到了孔子他老人家的大學之道,要格、致、誠、正、修、齊、治、平嗎?所以,不論中外的古聖先賢,諄諄教誨我們的道理,都是相通相融的啊!

  • @dorisho1212
    @dorisho1212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諫諍章第十五 【章旨】這一章書,是講明為臣子的,不可不諫諍君親。君親有了過失,為臣子的,就應當力行諫諍,以免陷君親於不義。孔子因曾子之問,特別發揮諫諍之重要性。列為十五章。 曾子曰:「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 「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 「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逐句解釋如下: 曾子曰:「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 【白話】曾子因孔子講過的各種孝道,就是沒有講到父親有過,應該怎樣辦?所以問說:「從前講的那些慈愛恭敬安親揚名的教訓。我都聽懂了。還有一樁事,我是不大明白的,因此大膽的問:為人子的做到不違背父親的命令,一切聽從父親的命令,是不是可以算為孝子呢?」孔子聽了曾子的這一問題,就驚嘆的說道:這是甚麼話呢?這是甚麼話呢? 「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 【白話】孔子給曾子詳加解釋說,父親的命令,不但不能隨便聽從,而且還要斟酌其命令,是否可行。例如上古的時候,天子為一國的元首,一日料理萬機之事,元首如有善行,則億兆人民蒙福。元首如有過失,則全民受禍。假若有七位敢於直言諫諍的部屬。那天子雖然偶有差錯,幾近無道,因有七位賢臣諫諍,時進忠言,勇於匡救,就不會失掉天下。諸侯若有五位諫諍的部屬。改正錯誤。格其非心,雖無道,也不會失掉他的國。大夫是有家者,如果有三個諫諍的部屬,那他雖然間有差誤,這三位部屬,早晚箴規,陳說可否,也不會失掉他的家。為士的,雖是最小的官員,無部下可言。假若有諫諍的幾位朋友,對他忠告善導,規過勸善,那他的行為,自能免於錯誤,而美好的名譽,就集中在他的身上了。為父親的,若果有明禮達義的兒女,常常諫諍他。糾正他,那他不會做錯事的,自然也就不陷於不義了。 「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白話】無論君臣與父子,都是休戚相關的。所以遇見了不應當做的事,為子女的,不可不向父親婉言諫諍。為部屬的,不可不向長官直言諫諍。為臣子的,應當陳明是非利害,明確勸告。父親不從,為子女的,應當婉言譏諫,即如觸怒被打,亦不怨恨。君如不從,為部屬的,還當極諫,即如觸怒受處,在所不惜,所以臣子遇見君父不應當作的事情,必須立即諫諍。彼若為人子的,不管父親的命令是否合宜,一味聽從,那就陷親於不義,怎麼還能算他是個孝子呢? 【釋義】按前數章所講的,盡是愛敬及安親之事。對於規勸之道,未曾提及,本章,就諫諍一事,專題論列,共分三段。首段,因曾子發問,而引起孔子的驚嘆,二段,是孔子舉例說明諫諍之重要性。不但諫諍對於君父朋友的道德行為有關,且對於天下國家社會人心之影響亦大。三段,重說:「從父之令又焉得謂孝乎」一詞,是重複慨嘆,以提醒世人不要輕視本章諫諍之意,細按這一章,有雙重意思,一面對於被諫諍的君父及友朋的一種警告說:接受諫諍,不但對於本身的過失有所改正,且對於天下國家,將有重大的影響,使他知道警惕。一面對諫諍者的臣子及友人一種啟示。既要事君盡忠,事父盡孝,對朋友盡信義,若見善不勸,見過不規,則陷君父朋友於不義,以至於遭受不測的後果,那忠孝信義,就化為烏有了。 附註: 1.本章將兩千多年前,孔子對於【孝】這個字,藉由與曾子問答時,解釋的清楚明白。孔子很驚訝於曾子的詢問,以為在第二章與第十章時,曾子已經明白,盡【孝】不是孩童專屬的義務。成人之後,要【移孝作忠】之外,更要時時諫諍君、父、上司、朋友的言行,友不對的地方,要婉言規勸。所以特別在次解釋一次! 2.曾幾何時,人們已經習慣【以聽代讀】,導致許多傳承下來的重要資訊有了落差。口說耳聽,容易忘記不說,表達的意思也容易被扭曲。尤其【孝】這個字,到了現代,被許多人誤會與解讀錯誤,甚至被許多人拿來【情勒】,導致家庭不和,眾叛親離。何以致此?皆因世人藉著科技發達,以為到學校接受了知識,或是借由片面資訊,就以管窺天,認片面資訊為真,沒有詳加查詢正確的資訊,人云亦云。這也是現在科技發達後,假資訊充斥於各角落的原因。 3.孔子明明白白的告訴我們,不能因為【愚孝】、【愚忠】,導致君、父,造成更大的災禍與陷君、父於不義,應當適時的規諫,並告訴君、父正確的資訊與做法,即使因此導致被責罰,也在所不惜。更何況現代人所擁有的知識,比起古人,更加多了更多倍,卻因為沒有細讀與詳查資訊,甚或人云亦云,演變成了家庭不和睦、職場不融洽、社會不和諧、國家不正常…,這些都是因為人人只追求速成的資訊,囫圇吞棗,責怪古人的經典文化是教條、框架;其實都是在時代演進當中,沒有真傳實授,只注重考試、讀一些畢業後用不到的學科,沒有真正研讀經典原意,曲解了古人智慧的結果。 4.現代許多家庭,已經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都是小家庭居多。與原生家庭未必都有往來了,更何況大家族?時代變遷,大家族的式微,也是必然的現象。台灣地小人稠,無法容納龐大的家族人口結構,加上工商社會與職場的需要,離鄉背井求學、求職、結婚的人口,已經非常普遍,目前的社會型態,居住環境,也都偏向為小家庭、單身貴族而打造;在經濟壓力因素下,不婚、不生的人口也一直高速成長。因醫療發達,長壽、高齡化的社會非常嚴重,每一新生兒就要負擔養好幾個老人,社會上生產力年齡層已經斷層,只剩下比較不老的,來照顧更老的老人,或是聘用外籍幫傭,這些無奈又現實的環境,不知需要多久的時間才能回歸正常? 5.所以,兩千多年前的孔子,知道要從教育扎根,是正確的方向。只是時代演變至今,讀書是為了要追求功成名就,而非修持自身,應該是他老人家料想不到的吧!

  • @dorisho1212
    @dorisho1212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廣揚名章第十四 【章旨】孔子既把至德要道,分別講解得清清楚楚。又把移孝作忠,揚名顯親的辦法,具體的提出來,以告訴曾子。列為十四章。 子曰:「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是以行成於內,而名立於後世矣。」 逐句解釋如下: 子曰:「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是以行成於內,而名立於後世矣。」 【白話】孔子說:「君子能孝親,必具愛敬之誠,以愛敬之誠,移作事君,必能忠於事君。他能敬兄,必具和悅態度。以和悅態度移於事長。必能順於長官。處家過日子,都能處理得有條有理,他的治事本能一定很有辦法,如移作處理公務,必能辦得頭頭是道。所以說:一個人的行為,能成功於家庭之內,這樣由內到外,替國家辦事,不但做官的聲譽顯耀於一時,而且忠孝之名,將永遠留傳於後世。」 【釋義】本章共分四段。首段,說明移孝可以作忠。二段,說明移悌可以事長。三段,說明能治家,必能治國。四段,說明孝道,是由內達外,由近及遠,由現在到將來,德行成立於現在,名譽永垂於久遠。按這一章所講的意思,就是教人立德,立功,愛護名譽。把忠孝大道,都能推行到極點,西諺說:「名譽是第二生命。」我國古代聖賢所講的名譽,首重德行。德為名之實,無實之名,君子以為可恥。不像西方人所講的名譽。專重名譽了。所以有名譽的人不一定有德行。有德行的人,必定有名譽。德是根本。名是果實。 附註: 1. 《禮記》,全書以散文撰成,一些篇章饒具文學價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動故事闡明某一道理,有的氣勢磅礴、結構謹嚴,有的言簡意賅、意味雋永,有的擅長心理描寫和刻畫,書中還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闢而深刻。 2. 《禮記》不僅涉及了周朝的禮樂制度,也重視君子的道德修養和治世理想。其中有名的篇章,有〈大學〉、〈中庸〉、〈禮運〉等等。〈大學〉與〈中庸〉在宋朝時,被朱熹選入「四書」中,作為君子修身的指引。〈禮運〉首段是孔子與子游的對話,又稱為〈禮運·大同〉篇,反映了儒家治世的理想境界。 3. 〈禮運·大同〉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這是多麼令人嚮往的大同世界啊!如果人類最終可達到如此的理想世界,人人友愛互助,家家安居樂業,沒有差異,沒有戰爭。這種狀態稱為「世界大同」,此種世界又稱「大同世界」。儘管大同思想為中國古代傳下來的思想,但近幾十年來,一些宗教、西方的烏托邦和現代的社會主義及地球村等這些概念思想也與大同有著極大的相似之處。大同這一概念如今又加入了全球的政治、經濟、科技及文化融合的思想。另外也強調了「機會平等」的重要性,如人皆生而平等。 4. 孔子周遊列國,為的就是希望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所以不斷的向各國君王宣揚他的這些治國理念,無奈忠言逆耳,多數君王依舊無法採納孔子的諫言;少數禮遇孔子的君王,也是力有未逮。春秋時代,有五位霸主分別佔據中原,齊桓公就是其中一位相較有仁德的霸主。 5. 這也是孔子曾感嘆:【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這句話,來自論語憲問篇。子貢就曾問老師孔子說:「管仲不能算是仁者吧?齊桓公殺了(公子糾),他沒有自殺、為(公子糾)殉死,卻又輔佐了齊桓公,當了宰相。」 孔子回答說:「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諸侯,匡正了天下,人民到今天還享受到他的好處。如果沒有管仲,恐怕我們早已經成為披頭散髮、穿衣服開左邊的文化落後民族了! 管仲哪裡會像一般的百姓拘泥著小節小信,上吊自殺於溝渠,而最後也沒有人知道他呢? 6. 沒想到春秋到了末期,整個中原社會狀況不但沒有改善,反而有更多人出現,要逐鹿中原。連北方、南方外族也來搶奪資源。演變成了第一次中國史上最多國家的戰國時期。雖說歷史上記錄著較為有名的【戰國七雄】,但據歷史學家記載查證,最多時期,有多達一百多個領袖自立為王。 7. 眼見自烏俄戰爭以來,歐洲已經越來越多國家加入戰爭的局面;以色列、巴勒斯坦、伊朗、黎巴嫩…讓多少無辜的百姓傷亡、家破人亡、流離失所…這遇當時孔子所處的時期,極其相似,只差別戰場在歐洲,不在亞洲。 8. 所以,如果能夠將本章的要義讀熟透,就能明白孔子要告訴我們的,正是『大學』所傳遞給我們的訊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 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 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 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 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9. 整個大綱的意思就是在於把自己靈明的德性能夠彰明出來,再親愛民眾,使人人革新,以達成至善的境界。要想使人能彰明自己的明德,先要治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好自己的國家,先要治好自己的家庭;要想治好自己的家庭,先要修養己身;要修好己身,先使自己的心平正;要想使自己的性情得當,先使自己的意念真實無妄;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實無妄,先增加自己的知識。要想增加自己的知識,在於能做到去除物慾、格物後,才能懂道之真理。 10. 整篇讀完,大家是否想起了【清淨經】呢?讓自己處於空無所空的狀態,最後連寂無所寂時,回歸本性,無有妄心狀態,就不用在這些凡塵俗事上煩惱打滾,流浪生死、惡性循環了!

  • @dorisho1212
    @dorisho1212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廣至德章第十三 【章旨】這一章書的意思,是把至德的義意,扼要的提出來,使執政的人,知道至德是怎樣的實行。上章是說致敬可以悅民,本章是說教民所以致敬。故列於廣要道章之後。列為十三章。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見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君者也。」 「《詩》云:『愷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順民如此,其大者乎?」 逐句解釋如下: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見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君者也。」 【白話】孔子為曾子特別解釋說:「執掌政治的君子,教民行孝道,並非是親自到人家家裏去教,也並非日日見面去教。這裏有一個根本的道理。例如以孝教民,使天下之為人子的,都知盡事父之道,那就等於敬天下之為父親的人了。以悌教民,使天下之為人弟的,都知盡事兄之道,那就等於敬天下之為人兄的人了。以部屬的道理教人,那就等於敬天下之做長官的人了。」 「《詩》云:『愷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順民如此,其大者乎?」 【白話】孔子引述詩經大雅篇洞酌章的這兩句話說:「一個執政的君子。他的態度,常是和平快樂,他的德行,常是平易近人,這樣他就像民眾的父母一樣。」孔子引此詩的意思,就是說:沒有崇高至上的一種大德,怎麼能順其民心到這種偉大的程度? 【釋義】本章共分兩段。首段,道出廣至德的本義。末段,引詩證明言非虛說。按這一章的意思,就是希望執政的人,實行至德的教化,感人最深。推行政治也較容易。執政的,若能利用民眾自然之天性,施行教化,不但人民愛之如父母,而且一切的政教設施,都容易實行。 附註: 1. 本章是延續上一章廣要道,教民以【敬】,自然人人能互相尊敬禮讓。而這章是要求執政者自己的態度要先拿出來,【以身作則】讓人民仿效,長官、父母也是要先以身作則,讓下屬與孩子有了好的榜樣,向之看齊! 2. 即使是科技發達的現代,還是有許多學者、專家不斷的強調【身教】的重要性。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言教不如身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3. 人們常說: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第一線,也一樣在闡述這個道理。父母親因工作忙碌,而疏於孩子的成長過程,孩子會在成長過程中無所適從。轉而尋找自己認為的行為去仿效。許多父母會將精力放在事業上,認為只要賺很多錢,將孩子放在{安親班}{補習班},回到家時,大家都筋疲力盡了,沒時間好好聊天、溝通;甚至有些人,將職場的脾氣帶回家裡,讓配偶、孩子成了受氣包。怪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配偶不懂體諒、…等日積月累後,這些怨氣就會在某個時間點爆發開來,輕則大發雷霆,重則出手傷人;這也是現代人越來越多家暴案例的原因。 4. 社會新聞層出不窮,甚至令人瞠目結舌的劇情,不斷的在上演;而人們難道無法改變這些故事的發生?各式各樣光怪陸離的情節,都有其背景因素,有些是父母親回家就吃飯、看電視、洗澡、睡覺;有些是連父母都沉迷於網路世界,孩子也手上拿著遊戲機、IPAD各自玩各自的,根本沒有互動,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有比較好些的,也許會在假日全家出遊、度個假、吃頓飯…;但親子之間的互動,是需要花時間經營的。大人心裡有苦,孩子心裡也有苦,這些苦交織成一大片掙脫不出的牢籠,每每令人覺得即將窒息。 5. 其實這一切的劇情,都源自於【不知足】。【知足常樂】四個字看似簡單,做起來其實非常困難。自出生那一刻起,人們就會有【比較心】,誰家的孩子養的好?誰家的孩子功課好?誰家的孩子錢賺的多?誰家的兒媳婦、女婿孝順?誰家的房子高貴?汽車高檔?永遠在【比較】…【比較】比不完,或說【比不贏】就給家人氣受。而這些被你拿來比較的人,他們日子過的滋潤的很,根本不知道你拿他們在比較,反而是自己不放過自己,讓煩惱天天惡性循環,終究交織成一大片負面的蜘蛛網,將自己困在裡面。 6. 如果您有耐性看到這裡,相信你已經知道答案了。佛家有云:【貪、嗔、癡、慢、疑】是造成人們心中不快樂、不知足的五大業力,這些看似簡單的字彙,真要實踐起來,的確要下很大的功夫與耐力。尤其在這處處是誘惑、五光十色的現在社會。 7. 老子道德經中有提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意思就是:繽紛的色彩讓人眼花撩亂,無法看到真正的樸素本質,有如眼盲。好聽的音樂讓人無法聽到最自然的聲音,有如耳聾。味道豐富的美食讓人無法品嘗到純萃的自然原味,口味錯亂。騎馬快速奔跑打獵,讓人的內心狂亂。難得而珍貴的寶物,讓人行動不便。所以聖人所做的是讓百姓肚子吃得飽,而不是挑動他們的視覺等感官;去除那些欲望,採取那些養生的樸素之道。 8. 君不見,現在人文明病、不知名的病越來越多,推廣養生食療、食物、健康飲食的,也已不勝枚舉。兩千多年前的老子已經告訴我們,【物極必反】,這正是的最好實證啊!

  • @小王-j7d
    @小王-j7d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每個人環境不同阿 世界上有很多自戀型人格父母 小孩都被逼瘋了😊

    • @dorisho1212
      @dorisho1212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dorisho1212 2 分鐘前 同意你,也惜惜那些被父母逼迫的小孩。希望你說的那些父母也能讀讀孝經啊!

    • @小王-j7d
      @小王-j7d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dorisho1212 威脅小孩要錢而已 不可能讀孝經

  • @dorisho1212
    @dorisho1212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廣要道章第十二 【章旨】這一章書,是孔子就首章所講的至德要道做廣義解釋,加以具體說明。使天下後世的為首長者,確實知道至德要道的法則可貴,實行以後,有多大的效果。列為十二章。 子曰:「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教民禮順,莫善於悌;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 「禮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則子悅,敬其兄則弟悅,敬其君則臣悅,敬一人而千萬人悅。所敬者寡,而悅者眾,此之謂要道也。」 逐句解釋如下: 子曰:「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教民禮順,莫善於悌;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 【白話】孔子說:「治國平天下的大道,應以教化為先。教民相親相愛,莫有比孝道再好的了。教民恭敬和順,莫有比悌道更好的了,要想轉移社會風氣,改變民間習俗,莫有比音樂更好的了。要想安定管理者的身心,用來治理一國的人民,莫有比禮法再好的了。」 「禮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則子悅,敬其兄則弟悅,敬其君則臣悅,敬一人而千萬人悅。所敬者寡,而悅者眾,此之謂要道也。」 【白話】「以上所講的孝、悌、樂、禮、四項,都是教化民眾的最好方法。但孝是根本,禮是外表,禮的本質,卻是一個敬字,因此,如果一個元首,能尊敬他的父親,那他的兒女,一定是很喜悅的。恭敬他的兄長,那他的弟弟一定很喜悅的,恭敬他的長官,那他的部下和老百姓。也是很喜悅的。這一個敬字,只是敬一個人,而喜悅的人,何止千萬人呢?所敬者,只是父、兄、長官,而喜悅的,就是、子弟、部屬、大多數的人。所敬者寡,而影響甚廣,豈不是要道嗎?」 【釋義】本章共分兩段。第一段,是指出要道具體的實行方法。第二段,說明要道敬寡施博的實行效驗。作為長官以敬悅眾的原理原則。辦理政治之力行寶典。負責國家政治的人,應熟讀玩味。 附註: 1. 本章在製作過程時,發現繁體字版本,有很多錯漏誤植的地方,已經查證更改。 2. 本章主要再次強調【孝道】是人倫的基本,更是治國的良方,既簡單,效用又廣大,周公制禮作樂,只是將【孝悌之道】發揚光大而已。 3. 悌:為家庭手足和睦的基礎。子女孝敬父母,兒女之間相互恭敬禮讓,兄友弟恭,家庭自然和樂融融,沒有紛爭。 4. 周公制禮的用意:周武王討伐紂王之前,堯、舜、禹是以禪讓的方式傳承天子之位,前面章節有提到過,早期因黃河容易氾濫成災,歷經多位君王與朝臣都無法解決黃河為百姓帶來的災禍。直到大禹治水有功,讓百姓免於洪水之苦,舜帝才將地位傳給大禹。大禹的兒子因為也很賢能,百姓就擁戴他兒子繼續領導國家,直到下朝最後一位君王(桀),昏庸無能,百姓又因天災之故,被商湯討伐流放。商朝剛開始也都是明君,直到紂王出現,暴虐無道,也被周武王討伐。周公眼看歷史如此不斷重演,所以制定【禮儀】,木的就是不希望又有人以相同的方式對待前朝之君。而這推翻前朝的君主,皆是因「時勢所趨」承受天命而來,為了拯救百姓,具有改變制度的資格。 5. 周公作樂的用意:移風易俗,早期先民都以部落方式散居各地。在那樣與大自然爭天時、地利以養族人的時代,部落之間也常有糾紛與不同風俗。周公深知,音樂可以洗滌人心,使人靜心、沉潛、忘憂;所以將早期的樂音,蒐集、編撰,讓普羅大眾漸進式的吸收相同的樂調,如同近代的流行歌曲,人人能朗朗上口時,自然唱和,也能減少紛爭,降低部落與部落間的仇視。更能因此方便管理、統整國家。 6. 孔子當年生於春秋時期,據魯史,作春秋,刪詩經,留下來的十五國風、三頌、大雅、小雅,也是相同的道理。出生在一個戰亂的時代,孔子就是希望世界大同,他深知,唯有從教育紮根,讓百姓接受知識,才能改變社會風氣;這不是一、兩年能成功的,孔子三十歲時,開始授徒講學。凡帶上一點“束修”(禮物)的,都收為學生。如顏路、曾點、子路、伯牛、冉有、子貢、顏淵等,是較早的一批弟子。孔子辦學,名聞遐邇。因他私學的創設,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傳統,進一步促進了學術文化的下移民間。 7. 孔子生於魯國,自然希望魯國強大,但當時的魯國內亂,孔子跑到齊國去,齊國的國君聽不進孔子的建言,又回到魯國教書。雖後來魯國國君有延攬他到朝廷當官,但因齊國人知道孔子的理想,怕魯國強大起來後,會威脅到齊國,於是送了美女魅惑魯國國君,魯定公與季桓子。季桓子接受齊女後大樂,三日不聽政。已經55歲的孔子,政治抱負難以施展,就帶領顏回、子路、子貢、冉有等十餘弟子離開“父母之邦”,開始了長達十四年之久的周遊列國的顛沛流離生涯。孔子很希望周遊列國時,能說服這些君王,放下彼此之間的仇恨,為天下蒼生著想。但是他努力了14年去遊說,無功而返。 8. 孔子的政治理念,正是大學與中庸之道,他在周遊列國時,也常受到迫害,最後回到魯國家鄉時,已經68歲了。他只能將希望放在教育下一代身上,讓下一代能夠早日覺醒,世界能夠太平,回國五年後去世。他真是兩千多年前最偉大的政治家與教育家啊! 9. 這也是為何孔子在晚年時,與曾子的對話,被寫成這本【孝經】,用來作為治理國家,管理百姓的上乘妙方的主要原因。 10. 只有先從自身做起,格物而後致知,誠意而後心正,才能算是修身,修身之後才能齊家,齊家而後國方能治,國治而後方能天下太平!

  • @小王-j7d
    @小王-j7d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有些父母用不孝順在威脅小孩 這要怎麼說

    • @dorisho1212
      @dorisho1212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請回看第二章,或靜待第十三章喔!

  • @williamtuet
    @williamtuet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Agree!🫰👍🙏

  • @dorisho1212
    @dorisho1212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五刑章第十一 【章旨】這一章書,是因前章所講的紀孝行,今兩條途徑,走到敬、樂、憂、哀、嚴、的道路,就是正道而行的孝行。走到驕、亂、爭的道路,就是背道而馳的逆行。所以就跟著上章所講的道理再告訴曾子,說明違反孝行,應受法律制裁,使人知所警惕,而不敢犯法。這裏所講的五刑之罪,莫大於不孝,就是講明刑罰的森嚴可怕,以輔導世人走上孝道的正途。列為十一章。 子曰:「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 「要君者,無上;非聖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此大亂之道也。」 逐句解釋如下: 子曰:「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 【白話】孔子又對曾子提醒的說:「國有常刑,來制裁人類的罪行,使人向善去惡。五刑的條文,約有三千之多,詳加研究,罪之大者,莫過於不孝,用刑罰以糾正不孝之人,自然民皆畏威,走上孝行的正道。」 「要君者,無上;非聖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此大亂之道也。」 【白話】「一個部下,如果找到長官的弱點,威脅逼迫,以達到他所希望的目的,那就是目中無長官,如果對於立法垂世的聖人,譏笑鄙視,那就是無法無天,如果對於立身行道的孝行,譏笑鄙視,那就是無父無母。像這樣的要脅長官,無法無天,無父無母的行為,那就和禽獸一樣,以禽獸之行,橫行於天下,天下還能不大亂嗎?所以說:這就是大亂的道了。」 【釋義】本章計分兩段,首段,說明刑罰制裁不孝之罪。二段的意思,就是希望世人,最好不要走到這個要君、非聖人、非孝的壞路去,如果走到那個壞路去,不但為國家造出亂源,他個人的生命,也將要受到制栽和危險的。所以希望為人子女的,都向良知良能愛敬父母的孝行方面來,不要一誤再誤,走到最危險的壞途去。聖人愛人之深,而警告之切,於此可見。 附註: 1. 中華文化,自上古以來,敬畏日月、天地、山川等大自然給與人們的一切恩賜,在古代的部落中,就已經開始有族長與階級的產生,家族中更會尊老護弱,所以並非有了國家之後,人類才有孝道。這孝道的發揚光大,僅是順從人類自然的天性。羔羊跪乳,烏鴉反哺,都是物種的天性。而非有了帝王的管理,才需要依從。 2. 孔子不斷的在孝經中提到這些都是渾然天成的人道,有了國家與帝王之後,因明白孝道的重要性,將之體制化,管理化,讓整個國家有秩序,人人各司其職,社會井井有條,樹立刑罰,只是非常之手段。其實古人因不孝而獲罪者,幾乎少之又少,反而因忠禍罪者多。畢竟忠言逆耳,如遇上聖明的君王,就會傾聽下屬與百姓的聲音,若是遇到昏庸的君王,可能就會有殺身之禍。 3. 身為臣子與下屬,除了嚴守分際,做好自身職責之外,自然應該遵守國家的規範,現代的公司行號,也都有自己公司的規定,如不能確實遵守,相信也無法在這公司裡長久立足。 4. 身為學子,在學校裡也有校規、班規需要遵守,這是人們在群體中能夠與他人合作與堅守崗位的重要一環。如若沒有訂定規矩,人人要按照自己的心情、想法去任意而為,這樣一來,公司生產的產品,品質會好嗎?賣得出去嗎?老師沒有約束學生,學生沒有認真專注學習,就算人到了學校,每天混日子,空手而回,這樣的無效學習,能夠學到知識與技術嗎?去到了社會上,有哪一個老闆會任用一個不學無術之人? 5. 所以孔子一再強調要往五條正確的途徑,不要往壞的途徑去,就是要告誡世人,這些基本的道理看似簡單,其實都是環環相扣,缺一不可的。 6. 漢字文化圈古代五種刑罰之統稱,在不同時期和地區,五種刑罰的具體所指皆不相同。在西漢文帝前,五刑指墨、劓、刖、宮、大辟;漢文帝廢除肉刑之後,直到清朝,五刑則指笞、杖、徒、流、死。五刑是對東亞古代刑罰的部分概括,不代表全部刑罰制度。 7. 嚴刑峻罰,是古人治理管理國家之非常手段。現代人,受到教育普及的影響,除了故意為之的罪犯,人權意識也已經抬頭,以往聽聞的滿清十大酷刑,只有在電影情節稍微提到,再高舉廢除死刑大旗的今天,如果在上為者能追本溯源的從教育扎根,以【孝】為出發點,自然家庭和睦,社會和諧,人人遵守規矩,何需要刑罰呢? 8. 這些話題太嚴肅,我們來聊一些輕鬆的。近年來,許多家庭都有家庭日,或聚餐,或旅遊,不管是登山、露營、郊遊踏青、出國旅遊,簡單一點的,就到餐廳享用美食…這樣和樂融融的家庭,相信教養出來的子女,也都是文質彬彬,謙遜有禮的。現代人,無論工作、學業壓力都很大,為了能在社會立足,人口爆炸的世代,要比古人更困難,更競爭。如何在這高速競爭,時時怕跟不上時代的壓力下紓解壓力呢?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如若還沒找到對的方法,不妨試著靜下心來,好好放空思緒,守住玄關,默念無字真經,或是深呼吸、腹式呼吸,或聽聽音樂、梵音、適度的刷一下短視頻,讓自己能在緊繃的壓力下,暫時舒緩。最重要的,其實還是減少慾望,降低標準,找尋人生真正的目標,修身養性,方為根本之道。

  • @dorisho1212
    @dorisho1212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文字內容: 孝治章第八 【章旨】這一章書,是說天子、諸侯、大夫,若能用孝道治理天下國家,那便能得到人民的歡心,能得到人民的歡心,那才是孝治的本意,也就是不敢惡於人,不敢慢於人的實在表現。列為第八章。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遺小國之臣,而況於公、侯、伯、子、男乎?故得萬國之懽心,以事其先王。」 「治國者不敢侮於鰥寡,而況於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懽心,以事其先君。」 「治家者不敢失於臣妾,而況於妻子乎?故得人之懽心,以事其親。」 「夫然,故生則親安之,祭則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 「《詩》云:『有覺德行,四國順之。』」 逐句解釋如下: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遺小國之臣,而況於公、侯、伯、子、男乎?故得萬國之懽心,以事其先王。」 【白話】孔子再進一步的分別給曾子講說:「古昔的明哲聖王,用孝道治理天下的時候。推其愛敬之心以愛敬他人。即便如對於附屬小國派來的使臣,都不敢失禮忘敬,何況自己直屬的封疆大吏如公侯伯子男呢?那自然更不敢輕視慢待了。因對萬國的諸侯不敢失禮,那萬國的諸侯也對他欣然服從,遠近朝貢。照這樣的奉事其先王,那孝道就算盡到極點了。」 「治國者不敢侮於鰥寡,而況於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懽心,以事其先君。」 【白話】「古昔的諸侯,效法天子以孝道治理天下的方法,而以愛敬治其國。愛人的人。也受人愛慕。敬人的人,也受人敬重。連可憐無告的鰥夫寡婦,都不敢加以侮慢。何況一般的士民呢?因此,所以就能得到全國百姓的歡心,竭誠擁戴。照這樣的奉事其先君,豈不是盡到了孝道嗎?」 「治家者不敢失於臣妾,而況於妻子乎?故得人之懽心,以事其親。」 【白話】「古昔卿大夫等的治家者,推其愛敬之情,下達於臣妾,雖較疏遠的男僕和女傭,都不敢對他們失禮,何況最能愛敬自己的妻子呢?因此,人無分貴賤,誼無分親疏,只要得到大家的歡心,以奉事其親。那自然夫妻相愛,兄弟和睦,兒女歡樂,主僕愉快,一門之內,一片泰和氣象。以此孝道治家,那豈不是達到理想的家庭嗎?」 「夫然,故生則親安之,祭則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 【白話】「如果能依照以上所講的以孝道治理天下國家,自然能得到天下人人的歡心,那做父母的人,在生存的時候,就可安心享受他們兒女的孝養,去世以後,也就很歡欣的受用他們兒女的祭禮。照這樣治理天下國家,造成和平氣象,水、旱、風、火,病、虫、癘疫的災害,不會在這個和樂的人間產生。戰爭流血盜匪猖獗的禍亂,也不會在這個和平社會裏興起了。從這裏可以知道歷代明德聖王以孝治天下國家的效果,是怎樣的高明了。」 「《詩》云:『有覺德行,四國順之。』」 【白話】「孔子引詩經大雅篇,抑之章這兩句話,是說明一國的元首。有很大的道德行為,那四方萬國的人,都被感化的心悅誠服,沒有不順從他的。由此可以證明以孝道治理天下國家的優點,再沒有比他更好的方法了。」 【釋義】本章共分五段,自「子曰」至「以事其先王」為第一段,是說明元首應該怎樣盡孝。自「治國者」至「以事其先君」為第二段,說明諸侯應該怎樣盡孝。自『治家者』至『以事其親』為第三段。說明卿大夫及士庶人都應該怎樣盡孝。自『夫然』至『如此』為第四段,說明明王以孝治天下的最大效驗。最後引詩作證為第五段,以證明元首有了大德,四方萬國,沒不順從。按這一章的講解,古人對於孝道,是如何的重視。他並不限於愛敬他自己父母,而要推其愛敬之心於最疏遠的人群中去,使人人都能得到歡心,像這樣的孝德感召,人人盡孝,化行俗美,國家何患不能強盛?假若不以孝道治理天下,那愛敬之道,不出門庭,家不能保,國不能治,天下萬國,皆視如仇敵,雖科學昌明,武器犀利,都不是長治久安之道。孟子說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如以孝道治理天下國家,先得了人和,有了人和,還愁國家不能長治久安嗎?所以,現代國家的領袖,應該更重視孝治。 附註: 1. 懽,同歡。欣喜之意。 2. 鰥寡,鰥,音關。鰥夫寡婦,指失去配偶之人。 3. 詩經大雅篇【抑】章,內還有另一句大家熟悉的【投我以桃,報之以李】。這句話也被後人引用來比喻人與人之間互相幫助扶持,稱之【投桃報李】。 4. 《詩經》中“雅”部分,分為大雅、小雅,合稱“二雅”。雅,雅樂,即正調,指當時西周都城鎬京地區的詩歌樂調。大雅部分今存三十一篇。 5. 在彌勒救苦經中也有一句提到【三災八難】,孔子是儒家之師,三災八難則是源自於佛教裡的名詞,『三災』有「大三災」及「小三災」。 6. 「大三災」,指水、火、風之災, 「小三災」,即饑饉、疾疫、刀兵之災。 7. 『八難』指王難、賊難、火難、水難、病難、人難、非人難、毒蟲難等。 『八難』另外有一說是:旱災、水災、飢荒、傳染病、蝗蟲害、猛獸食人、妖精鬼怪擾人、厲鬼冤欠害人…等等災難。 8. 佛經說,劫末來臨,世界將毀滅時,水、火、風三種天災將輪流出現。以及八種劫難:王難、賊難、火難、水難、病難、人難、非人難、毒蟲難,帶給眾生無限痛苦。 9. 「三災八難」泛指人類所害怕的各種天災、人禍造成的劫難。如果我們每天都能夠專注的持念彌勒祖師的名號(無字真經),彌勒祖師承諾我們可以讓各種災害都不會侵犯我們的生命。尤其是末劫襲擊大災難現前時,彌勒祖師會保佑我們免災免難。 10. 以前講到災劫、末劫,往往會被批判為妖言惑眾、危言聳聽,但這幾年地球暖化的速度快到許多科學家認為地球有可能在五十年內毀滅,尤其這幾年氣候異常各種天災不斷,新冠肺炎疫情的反覆傳染流行,國外戰爭頻傳,更令人對未來的災劫不敢掉以輕心。所謂的「末劫」已是可預見的未來,只是時間早晚的差別。 「末劫」的說法,非但不能再被歸類於宗教狂熱,甚至全世界的科學家們疾呼若不趕緊拯救地球,地球恐難免於短期間面臨毀滅。所以我們生在寶島台灣還能擁有修道的時光,要好好把握才是。

  • @dorisho1212
    @dorisho1212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紀孝行章第十 【章旨】這一章書,所講的是平日的孝行,分別紀出。有五項當行的,有三項不當行的,以勉學者。列為第十章。 子曰:「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 「事親者,居上不驕,為下不亂,在醜不爭;居上而驕則亡,為下而亂則刑,在醜而爭則兵,三者不除,雖日用三牲之養,猶為不孝也。」 逐句解釋如下: 子曰:「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 【白話】孔子說:「大凡有孝心的子女們,要孝敬他的父母,第一,要在平居無事的時候,當盡其敬謹之心,冬溫夏清,昏定晨省,食衣起居,多方面注意,第二,對父母,要在奉養的時候,當盡其和樂之心,在父母面前,一定要現出和悅的顏色,笑容承歡,而不敢使父母感到有點不安的樣子。第三,父母有病時,要盡其憂慮之情,急請名醫診治,親奉湯藥,早晚服侍,父母的疾病一日不癒,即一日不能安心。第四,萬一父母不幸的病故,就要在這臨終一剎那,謹慎小心,思想父母身上所需要的,備辦一切。不但穿的、蓋的、和棺材等物,盡力配備,還要悲痛哭泣,極盡哀戚之情。第五,對於父母去世以後的祭祀方向,要盡其思慕之心,莊嚴肅敬的祭奠,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的恭敬。以上五項孝道,行的時候,必定出於至誠。不然,徒具形式,失去孝道的意義了。」 「事親者,居上不驕,為下不亂,在醜不爭;居上而驕則亡,為下而亂則刑,在醜而爭則兵,三者不除,雖日用三牲之養,猶為不孝也。」 【白話】「為子女的要孝敬父母,不但要有以上的五點,還要有以下的三不。一、就是官位較高的人,就應當莊敬以待其部屬,而不敢有一點驕傲自大之氣。二、為人部屬的小職員,就應當恭敬以事其長官,而不敢有一點悖亂不法的行為。三、在鄙俗的群眾當中,要和平的相處,不敢和他們爭鬥。假若為長官的人,驕傲自大,則必招來危亡之禍。位居部屬的人,悖亂不法,則必招來刑罰的處分。在鄙俗的群眾中與人鬥爭,難免受到兇險的禍害。以上三項逆理行為,每一樁都有危身取禍,殃及父母的可能。父母常以兒女的危身取禍擔憂,身為兒女的,若不戒除以上的三項逆行,就是每天用牛、羊、豬、三牲的肉來養活他的父母,也不能得到父母的歡心。也不得謂之孝子。可見孝養父母,不在口腹之養,而貴在於保重自己的身體,方得為孝。」 【釋義】本章共分兩段,前段所講的,居致敬,養致樂,病致憂、喪致哀、祭致嚴五項,這是孔子指出順的道理,後段所講的,居上驕、為下亂、在醜爭,這是孔子指出逆的道埋。由順德上邊去作,就是最完全的孝子。由逆道上邊去行,自然受到社會法律的制裁,和不幸的結果。這個道理,很顯然的分出兩個途徑。就是說:前一個途徑,是光明正大的道路,可以行得通而暢達無阻的。後一個途徑,是崎嶇險徑,絕崖窮途,萬萬走不得的。聖人教人力行孝道,免除刑罰,其用心之苦,至為深切了。 附註: 1. 這是一章屬於如何執行孝道的篇章,孔子直接舉了五種應作行為與三種不應做的行為,告訴曾子。從父母生前居住、孝養到生病、臨終、喪事的舉行,一一條列出來讓眾人有一個準則可以遵守。三種不應該做的行為,也特別舉出來讓眾人知所警惕,清楚明白地讓眾人知道,可以做的行為與不可以做的行為之範例。 2. 現代人對於五要點,要做到應該不難。唯一比較難的一點,應該是謹慎恭敬與和顏悅色。科技發達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太容易得到資訊,卻也容易被資訊牽著走。近年來,詐騙橫行,受害人很多,導致家破人亡的多有所在,就是大家已經沒有恪遵古人的智慧結晶,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即使知道,也不願意遵守。因為太注重個體的自我,而忽視了群體的大我。而家庭,就是最小的一個群體。許多人都將最好的脾氣給了外人,將最壞的脾氣給了自家人,為什麼?因為家人得罪了還是家人,有血緣關係,外人得罪不得,因為有利益糾葛。或是得罪不起,怕會危害到自己。 3.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而人性是什麼?最基本的就是孝道。科技無法代替孝道,科技只能讓我們工作方便快速,並不能真正匡正人心。我們可以透過GOOGLE搜尋孝經,看到孝經的文字內容,但是GOOGLE能替我們盡孝道嗎?能替我們照顧父母、逗他們開心、陪他們說話、甚至協助臥病時的照護嗎?不能!也許有人會說,有看護,而且已經有機器人產生了,這些是將來會被機器人代替,那麼,問題來了,機器人是你父母的誰?你父母當初生出來的是一個機器人嗎?養生可,送死呢?人類被科技帶著飛速進步,卻也被科技迷惑。多少沉迷於電玩世界的大人小孩,已經分不清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的真實差異了。 4. 你有多久,沒有好好跟你的父母親談心聊天了呢?思考一下,是否要挪出一點點兒時間,就算用科技的產物【行動電話】【手機】,跟父母好好的來通真心話吧! 5. 至於三不做,因為有法律的標準框住,現代人只要守住最低的道德標準,相信也非難事。難的是遊走於法律邊緣,或明知道已經犯法而依然故我。這是現代犯罪年齡越來越低的原因。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第一線。如果一個家庭能秉持著孝經的內容來遵守,推廣至每個家庭後,國家自然能長治久安,降低犯罪人口,也就能達到夜不閉戶,盜竊亂賊而不做的大同世界了!

  • @dorisho1212
    @dorisho1212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文字內容: 聖治章第九 【章旨】這一章書,是因曾子聽到孔子講說明王以孝治天下而天下很容易實現和平以後,再問聖人之德,有更大於孝的沒有?孔子因問而說明聖人以德治天下,沒有再比孝道更大的了。孝治主德。聖治主威,德威並重,方成聖治。列為第九章。 曾子曰:「敢問聖人之德,無以加於孝乎?」 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 「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則周公其人也。」 「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內各以其職來祭。夫聖人之德,又何以加於孝乎?」 「故親生之膝下,以養其父母曰嚴。聖人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聖人之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其所因者本也。」 「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義也。父母生之,續莫大焉;君親臨之,厚莫重焉。」 「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以順則逆,民無則焉,不在於善,而皆在於兇德;雖得之,君子不貴也。」 「君子則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樂,德義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觀,進退可度,以臨其民,是以其民畏而愛之,則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 「《詩》云:『淑人君子,其儀不忒。』」 逐句解釋如下: 曾子曰:「敢問聖人之德,無以加於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 【白話】曾子聽了孔子說明孝道之廣大,與極高的效果,以為政教之所以好的原因,皆本於孝的德行。所以又問聖人之德還有大過孝道莫有。孔子說:「天地之間,人連物,都是一樣的得到天地之氣以成形,稟天地之理以成性。但物得氣之偏,其氣蠢,人得氣之全,其質靈。因此,人能全其性,盡其情,故能與天地相參,而物不能。故天地之性,惟人為貴重。若以人的行為來講,再沒有大過孝的德行了。」 「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則周公其人也。」 【白話】「萬物出於天,人倫始於父,因此孝行之大,莫過於尊嚴其父,尊嚴其父,如能尊到祭天時,配天享受祭禮,那就尊到極點了。自古以來,只有周公作到這一點。所以配天之禮,是他創作的。」 「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內各以其職來祭。夫聖人之德,又何以加於孝乎?」 【白話】從前周朝的時候,武王逝世,周公輔相成王,攝理國家政治。制禮作樂。他為了報本追遠的孝道,創制在郊外祭天的祭禮。乃以始祖后稷配享。另制定宗廟,祭祀上帝於明堂,以其父文王配享。周公這樣追尊他的祖與父,乃是以德教倡率,而示範於四海。因此海內的諸侯,各帶官職來助祭,光先耀祖,何大於此。孝德感人至此之深,這聖人的德行,又何能大過孝道呢? 「故親生之膝下,以養其父母日嚴。聖人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聖人之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其所因者本也。」 【白話】聖人教人以孝,是順人性之自然,非有所勉強。因為一個人的親愛之心,是在父母膝下玩耍之時就生出來的,因為父母把他養育漸漸長大,他便對父母一日一日的尊敬起來。這是人生的本性,是良知良能的表現。聖人就因他對父母日加尊敬的心理。就教以敬的道理,因他對父母親愛的心理,就教以愛的道理。本來愛敬出於自然。聖人不過啟發人之良心,因其人之本性教敬教愛,並非有所勉強。故聖人之教,不待肅戒而自會成功。聖人的政,不持嚴厲而自會治理。他所憑藉的就是人生固有的本性。 「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義也。父母生之,續莫大焉;君親臨之,厚莫重焉。」 【白話】「天下做父親的,一定愛他們的兒子,天下做兒子的,一定愛他們的父親,父子之愛,是天生的,不待勉強的,這個父子之愛的裏邊還含著敬意,父如嚴君,故包藏著君臣之義。父母生下的兒子,上為祖宗流傳後代。下生子孫繼承宗嗣。家族的繼續綿延,莫大於此。父親對子,即是嚴君,又是慈親,有兩重恩愛,所以恩愛之厚,莫重於此。」 「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以順則逆,民無則焉,不在於善,而皆在於兇德;雖得之,君子不貴也。」 【白話】由於以上的原因,愛敬當由自己的父母起始。假如有人不愛自己的父母,而去愛別人,那就叫悖德。不敬自己父母而去敬別人,那就叫悖禮。愛親敬親,是順道而行的善行,不愛不敬,就是逆道而行的凶德。立教的人,應該以順德教化,使民知所愛敬,如果倒行逆施,悖德悖禮,民將怎樣取法呢?今不站在順的善行上邊去作,反而站在惡的凶德方面去行,假定得了一官半職,有道德觀念的君子,他絕不會以那個官職為貴重的。 「君子則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樂,德義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觀,進退可度,以臨其民,是以其民畏而愛之,則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 【白話】「有道德的君子,卻不是那樣的作法,他講出話來,必定思量可以使人稱道他才講,他行出事來,必定思量可以快慰於人心他才行,他所做的德行和義理,必定為人尊敬他才做。他所作的每一件事,必定可以為人取法他才作。他的容貌和舉止,必定端莊偉大可以觀看,一進一退,都是合乎禮儀,可為法度。照這樣的居上臨下,駕馭百姓,那老百姓,自然又怕懼的畏服他,愛敬他,並以他為模範而倣傚實行,所以能夠很順利的完成其德教,而政令不待嚴格督促,自然就推行了。」 「《詩》云:『淑人君子,其儀不忒。』」 【白話】孔子引詩經曹風篇鳲鳩章的這兩句話,就是說明「一個負責管轄百姓的善良君子,他的威儀禮節,一定沒有差錯,他才能夠為人作模範,而為老百姓所取法了。」 【釋義】本章共分八段,箏一段,說明人之行。莫大於孝。第二段,說明尊父配天的創始。第三段,說明聖治盡孝的隆重。第四段,說明政教推行之易的原因。第五段,說明父子的關係如何重大。第六段,說明悖德悖禮,雖得一官半職,君子不以為貴。第七段,說明君子的作風,可以示範人群。易於推行政教。第八段,引詩證明威儀的重要性。按上章所講的孝治,重在德行方面,而這一章的聖治,卻在德威並重。其意以為德、是內在的美德,威、是外在的美德,內在的美德,與外在的美德合起來,纔算是愛敬的全德。聖人講學一步進一步,內外兼修,愛敬並施,自然德教順利而成,政令不嚴而治了。

  • @dorisho1212
    @dorisho1212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文字內容: 三才章第七 【章旨】這一章書,是因曾子讚美孝道的廣大。所以孔子更進一步給他說明孝道的本源,是取法於天地,立為政教,以教化世人。故以名章,列於五孝之次。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則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順天下,是以其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 「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陳之於德義而民興行;先之以敬讓而民不爭;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惡而民知禁。」 「《詩》云:『赫赫師尹,民具爾瞻。』」 逐句解釋如下: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白話】曾子以為保全身體,善養父母,就算盡了孝道。自聽了孔子所講的這五等孝道以後,不由得驚嘆讚美說:「哎呀!孝道就有這樣大的關係?」孔子聽見曾子讚嘆,知道曾子對於他所講的五孝,已有領悟。所以又說:「你知道這個孝道的本源,是從甚麼地方取法來的?它是取法於天地的。天有三光照射,能運轉四時。以生物覆幬為常,是為天之經。地有五土之性,能長養萬物,以承順利物為宜,是為地之義。人得天之性,則為慈為愛。得地之性,則為恭為順。慈愛恭順,與孝道相合,故為民之行。」 「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則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順天下,是以其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 【白話】「人生天地之間,當效法天經地義以為常道,而實踐力行。但是愛親之心,人人都有,其中的道理,知者甚少。惟有聖明的元首,效法天之明,教民出作入息,夙興夜寐。利用地之宜,教民耕種五穀,生產孝養。以上法則,都是順乎天地自然之理,以治理天下。這種教化,既合乎民眾的心理,自然民眾都樂意聽從,所以教化不待警戒而自成。政治不待嚴厲而自治。」 「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陳之於德義而民興行;先之以敬讓而民不爭;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惡而民知禁。」 【白話】「先代聖王,見教育可以輔助政治,化民成俗,所以他先以身作則,倡導博愛,使民眾效法他的博愛精神先愛其親,所以莫有遺棄其親的人。宣揚道德和仁義,以感化民眾,民眾自然會興起力行。對人對事,先實行敬謹和謙讓,以為天下民眾的表率,民眾自會效法他的敬讓,不會發生爭端。誘導民眾以禮樂教化,民眾自然就相親相敬,和平相處。再曉示民眾,使知為善當有慶賞,作惡當受刑罰,民眾自然曉得禁令的嚴重性而不敢違犯法紀了。」 「《詩》云:『赫赫師尹,民具爾瞻。』」 【白話】孔子引詩經小雅篇節南山章的這一段話,是說明周朝有顯耀的一位姓尹的太師官,他僅是三公之一,尚且能為民眾景慕和瞻仰如此,如果身為國家元首,以身作則,那天下的民眾還能不愛戴和尊敬嗎? 【釋義】這一章書,共分四段。「曾子曰」,至「民之行也」,為第一段。就是要把孝道的本源講給曾子聽。以見道的本源,是順乎天地的經義,應乎民眾的心理。自「天地之經」,至「不嚴而治」,為第二段。就是把孝道,作為元首教化民眾的準則。不但教化易於推行,就是對於政治,也有絕大的幫助。所以孔子特別告訴曾子的,就是「其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政教如此的神速進展,還有甚麼話說?自「先王見教」至「而民知禁」為第三段、就是說明孝道有如此的妙用,故先王以身作則,率先倡導。至引詩作證為第四段。就是證明政府一個大員,只要身體力行,都會被民眾景慕瞻仰,何況一國的元首呢? 附註: 1. 三才:古人以天、地、人並稱為三才;上天不因任何人事時地物而更改他的運行規律,大地也不因任何因素而不滋養萬物,但天地在自然運行的規律中,需要有人類按照四季來調整、執行這些耕種、漁獵,整個地球才能欣欣向榮,代代相傳迄今,所以人類與天地並稱三才,而不以其他物種來並列。在人類尚未出現的時期,地球的發展非常緩慢,有些物種甚至絕跡,無法延續存活。人類出現後,短短幾萬年,從茹毛飲血時期到現今,發達到可以上外太空,甚至其他高科技產品,在此不多贅述。 2. 人類既然與天地並列為三才,為何還會有不可抗力的天災呢?這就必須回到所謂的過與不及的中庸之道了。人類的過度開發,固然讓世界進步飛快,也因此導致高速破壞了地球的資源,這也是近數十年來,環保議題越來越被重視的原因。目前的極端氣候與天災,就是要讓人類警惕,凡事不可過度,時時要保持自然的規律,不刻意用人為因素去破壞他的運行,才不會導致資源匱乏, 與一些物種瀕臨絕種的危機,讓地球能稍作喘息,人類方能在地球上生生不息。 3. 三光:這裡指的是天空中日、月、星,三種自然光芒。植物生長的三要素為陽光、空氣、水。眾人皆知陽光對各種物種的重要性,植物吸收陽光後,供應給動物食用,演變成各式各樣的生物鏈,月光雖是陽光反射,但與地球的引力相互作用,海洋才能正常在地球表面流動,其他星光,由近代天文學家研究後,其實也是因太陽的反射,這些目前無法被人類探知的星球,對地球的影響,就是大自然(上天)的規律運行,如我們熟知的九大行星,對太陽公轉規律的運行,幾萬年來沒有改變。 4. 五土:指的是山林、川澤、丘陵、水邊平地、低窪地等五種土地。這些各式樣貌的土地,提供不同的生長要素,才能生產出千變萬化的各式植物,供給不同的物種食用,進而產生食物鏈。同樣的,這些土地正面臨著被人類濫墾濫伐的命運,導致異常的極端氣候,與物種的滅絕、糧食缺乏的危機。 5. 故,居住在這個星球的人,都應該細細思考要如何能避免自身也陷入這個全球性的災難,很多環保團體的大聲疾呼與末日預言家的警語,都是有跡可循的,千萬不能以為自己能置身事外啊!

  • @dorisho1212
    @dorisho1212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文字內容: 庶人章第六 【章旨】這一章書,是孔子專對一般平民而說的。平民,為國家社會組織的基本。書云:「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因此列為五孝之末章。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 「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故自天子至於庶人,孝無終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逐句解釋如下: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 【白話】「孔子講到眾百姓的孝道,他說:「我國古來就是一個農業國家,農人的孝道,就是要會利用四時的氣候來耕耘收穫,以適應天道。分辨土地的性質,來種植莊稼,生產獲益,以收地利之果。」 「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白話】「庶人的孝道,除了上述的利用天時和地利以外,第一、還要謹慎的保重自己的身體,和愛護自己的名譽,不要使父母遺留下來的身體、有一點損傷,名譽、有一點敗壞。第二,要節省用度,不要把有用的金錢,作無謂的消耗。如果照這樣的保健身體、愛護名譽、節省有用的金錢,使財物充裕,食用不缺,以孝養父母,那父母一定是很喜悅的。這樣,不但可以孝養父母,就是子女的教養費,社會的應酬,也足以應付了。這便是庶人的孝道。」 「故自天子至於庶人,孝無終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白話】「所以說:上自國家元首,下至一般平民,孝道雖然有五種類別,但都本於每一個人的天性,來孝順父母,所以說這個孝道,是沒有終始的。若果有人說恐怕盡不了孝道的話,那是絕對沒有的事。」 【釋義】本章計分三段。自「用天之道」二句為首段,是說明取法於天,獲利於地。「謹身節用」三句為二段,說明謹慎自身,節儉用費,才算是盡了孝道。自「故自天子至於庶人」四句,為三段。總結以上的五孝,各本天性,各盡所能。總之,孝道本無高下之分,也無終始之別。凡是為人之子女的,都應站在自己的崗位上,盡其應盡的責任,大而為國為民,小而保全自身,都算是盡了孝道。並不限於冬溫夏清,昏定晨省,僅僅於口腹之養以為孝。只要把這一顆愛敬的本心,擱在孝親的上面,自然事事替父母著想,時時念父母恩愛。如為非作歹,作奸犯科,也就不敢去做。一舉一動,都恐怕連累了父母,讓父母擔憂。這樣,不但他個人是一個孝子,家庭方面,也獲得莫大的幸福。國家社會的秩序,也受到最大的裨益。世界大同的理想,也就不難實現。 附註: 1. 書云,本章引用尚書的話,不再是引用詩經。書,指的是尚書。又稱為【書】、【書經】,為一部多體裁的文獻所匯編而成。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史書。分為【虞書】、【夏書】、【商書】、【周書】,到了戰國時期總稱為【書】,到了漢朝,改稱為【尚書】,亦指上古之書,是儒家五經中的經典之一,又稱【書經】。相傳由孔子編撰而成,有些篇章,則是後人補充追加成為現在流傳之版本。 2. 夏書,是記載了夏朝的歷史。其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即是出自【五子之歌】中,描述的是夏禹的五位孫子在被放逐的途中,回憶祖訓,【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3. 夏朝是舜帝因大禹治水有功而禪讓給他,大禹的兒子因為也很賢能愛民,所以人民擁戴他繼續擔任掌管國的帝王。開啟了中國第一個皇位傳子的王朝。沒想到大禹的孫子太康,卻沒有德行,耽於享樂,長期在外田獵不歸,荒廢政務,導致民不聊生,苦不堪言,後有窮國人后羿,趁著太康狩獵途中,出兵阻止太康返國,太康的母親與五個弟弟也因此受到連累而被放逐。被放逐途中因悲憤抒發,因而寫出【五子之歌】。以太康之事為鑑。 4. 綜觀歷史所有朝代更迭,幾乎都是因為政治腐敗、民不聊生、橫徵暴斂所導致。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這是世界各國無法反駁的真理。為政者更應敬畏人民賦予的權利,尊重民意、為民謀福。孟子裡也有提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都是儒家在治理國政上的重要思想。 5. 孔子向曾子解釋孝經對於不同社會地位的人,分階層解說,逐一講解,上自帝王,下至百姓,每種階級各自遵行孝道的執行方式,與天地運行四季分明相同,如此一來順天應人,自然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整個國家上下有秩序,人民安居樂業,和睦相處,離世界大同的目標就不遠了。 如同【無門慧開禪師】的禪詩: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古代的老百姓的要求,就是如此單純樸實。反觀現代社會,卻處處充斥物慾橫流的現象。人心不古蛇吞象,物慾永遠追求不完,窮奢極慾下的現代人,買名車、住豪宅、身上配飾、近乎無不名牌;即使是如此的富裕生活與享受生活,心靈卻依舊無比空虛,導致只能追尋感官刺激,甚至沉溺於麻醉物如酒精、毒品之中。若能回歸自然法則,格物、致知、修身養性,尋找人生真正的目的,尋回本我,方能遠離【求不得苦】的深淵之中。

  • @dorisho1212
    @dorisho1212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文字內容: 士章第五 【章旨】這一章書,是說明初級公務員的孝道。第一,要盡忠職守。第二,要尊敬長上。列為第五章。 「資於事父以事母而愛同,資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 「故母取其愛,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 「故以孝事君,則忠。以敬事長,則順。」 「忠順不失,以事其上,然後能保其祿位,而守其祭祀,蓋士之孝也。」 「《詩》云:『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 逐句解釋如下: 「資於事父以事母而愛同,資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 【白話】孔子說:「士人的孝道,包括愛敬,就是要把愛敬父親的愛心移來以愛母親,那親愛的心思,是一樣的。再把愛敬父親的敬心,移來以敬長官,那恭敬的態度,是一樣的。」 「故母取其愛,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 【白話】「所以愛敬的這個孝道,是相關聯的,不過對母親方面,偏重在愛,就取其愛。對長官方面,偏重在敬,就取其敬。愛敬並重的,一樣算是對父親的孝。」 「故以孝事君,則忠。以敬事長,則順。」 【白話】「讀書的子弟。初離學校和家庭,踏進社會,為國家服務,還未懂得公務的辦理。若能以事親之道,服從長官,竭盡心力,把公事辦得好,這便是忠。對於同事方面,地位較高年齡較大的長者,以恭敬服從的態度處之,這便是順。」 「忠順不失,以事其上,然後能保其祿位,而守其祭祀,蓋士之孝也。」 【白話】「士的孝道,第一,要對長官服務盡到忠心。第二,要對同事中的年長位高者,和悅順從,多多領教,那長官方面,自然相信他是一個很好的幹部。同事方面,都會同情他,協助他。如果這樣,那他的忠順二字不會失掉,用以事奉其長官,自然他的祿位可以鞏固。光先耀祖的祭祀,也可以保持久遠,不至失掉,這就是士的孝道啊!」 「《詩》云:『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 【白話】孔子引詩經小雅篇小宛章這兩句話,說明「初入社會作事的小公務員,應早起晚睡。上班辦公,不要遲到早退,怠於職務,才不導致於羞辱生身自己的父母。」 【釋義】本章共計五段。自「資於事父」至「而敬同」為首段,說明移孝作忠的誠心所本。自「故母取其愛」至「父也」為第二段,說明父兼愛敬之義。自「故以孝」至「則順」為第三段,說明忠順二字的道理。自「忠順不失」至「蓋士之孝也」為第四段,說明士的孝道,以保持忠順二字為主要條件。最後引詩作證為第五段,說明不要懶惰而有傷父母的面子。按士的孝道,在乎盡忠職守,善處同事,因為他是初入社會作事的人,甚麼公事都不懂,應虛心靜氣的練習。一面服從長官的命令做事,一面要對年長位高的同事恭敬順從,多多請教。如果做事不負責任,那便是不忠。對同事不大恭敬,那便是不順。不忠不順,那便得不到長官的信任,和同事的好感。一個人所處環境,如果是這樣的惡劣,那他還能保持他的祿位和守其祭祀嗎? 附註: 本章可對應易經第十五卦,地山謙卦。 北宋易學家邵雍指出,謙和忍讓,尊人自卑;利用謙虛,萬事可達。 此卦意演繹,吉利平安,步步高升。謙虛忍讓者前途大好,驕橫者必招敗。謙受益,滿招損。功高不自居,名高不自譽,位高不自傲。這就是謙。剛進入社會的新鮮人,應去除驕橫之氣,在尚未被人器重時,表現出品德高尚,終會為人發現。自己不必有意表現,尤其不可放棄謙虛的美德,埋頭苦幹,一定會得到他人的幫助,在事業上大有作為。 尤其如有內高外低的謙虛美德,善於團結他人,也能得到別人的幫助,事業很順利,遇到困難,很快可以化險為夷,有驚無險。由於能夠認真吸取別人的長處,進步很快,會暢通無阻,但需要特別注意學業、德業和修養。 如果拿累積財富來說,剛開始屬於賺錢初期,處於艱難的創業階段。即使聰明才智、學士學歷都高人一等,但在初入職場時,不能頂撞上司,只有小心謹慎地努力創業、奮進直追才行。這就好比一個人,本身並不富有,可是周圍的人都是有錢有勢的人,不要去巴結,不如自己埋頭去致富,奮進直追,才能無有災禍,甚至青雲直上。 尤其在職場中,求名求職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品行。有時候,道德是自己最好的推薦書,所有的領導或是用人單位,都非常重視這一點的。若能以誠實守信的準則對外交往,對上尊敬,對下懷柔,以自己的誠實信用感動別人,使別人也變得誠實守信起來,這樣必然增加個人的威信,因為平易近人,純真簡樸,無所防備,反而使人人敬畏。 人們往往會認為這是天上的神靈在保佑人類。其實這句「自天佑之」指的不是這個意思。而是指天道。也就是說你順應天道,就會得到天的保佑。其實能保佑你的,還是你自己的言行。你的一舉一動是否符合天道的規律,才是決定你是否吉祥的關鍵。天道的法則是謙虛,所以謙虛待人,虛心受教,在職場上不致招惹人怨,處處樹立敵人,這就是現代人要時刻提醒自己的,也回應到本篇孝經第五章【士】的孝道了。

  • @dorisho1212
    @dorisho1212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文字內容: 卿大夫章第四 【章旨】這一章書,是說明卿大夫為天子或為諸侯的輔佐官員,也就是政策決定的集團,全國行政的樞紐,地位也很高的。但不負守土治民之責,故次於諸侯。他的孝道,就是要在言語上、行動上、服飾上,一切都要合於禮法,示範人群,起領導作用。列為第四章。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 「三者備矣,然後能守其宗廟,蓋卿、大夫之孝也。」 「《詩》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逐句解釋如下: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白話】「任卿大夫之官者,即輔佐國家行政之官吏。事君從政,承上接下。內政、外交、禮儀攸關。故服裝、言語、德行、都要合乎禮法,也就是合乎規定。所以非國家規定的服飾,就不敢亂穿。非國家規定的法言,就不敢亂講。非國家規定的德行,就不敢亂行。」 「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 【白話】「所以卿大夫的講話,不合禮法的話,就不講出口。不合道理的事,就不現於行為。一言出口,傳滿天下,可是沒有人檢出他的錯誤,那自然無口過。一行做出,普遍天下,可是沒有人檢出他的不法行為,那自然無怒惡。」 「三者備矣,然後能守其宗廟,蓋卿、大夫之孝也。」 【白話】「服飾、言語、行動、三者都能謹慎實行,全備無缺,那自然德高功碩,得到首長的親信,不但祿位可保,宗廟祭祀之禮,自然照常奉行。卿大夫的孝,大致就是如此。」 「《詩》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白話】孔子引述詩經大雅篇蒸民章的這兩句話說:「為人部屬的,要早晚勤奮的來服務長官,盡他應盡的責任。」 【釋義】本章共分四段,自「非先王之法服」至「不敢行」為第一段,說明卿大夫的服飾、言語、行動、應特別注意。自「是故非法不言」至「無怨惡」為第二段,是說明言行,為三者之中的重要部分,故重言以申明之。「自三者備矣」至「卿大夫之孝也」為第三段。是說明三者全備無虧,才能保守宗廟祭祀之禮。引詩作證為第四段,以證明卿大夫之孝。以擁護領袖為第一要義。按卿的地位,近乎現代的各部會首長,或省級的各廳處長,大夫的地位,近乎各部會首長及省級各廳處長以下之官員。卿大夫之職,雖不負守土治民之貴,但為政府的中堅,領袖的輔佐,對於政治的良窳,負有絕大的影響。 附註: 1.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此說卿大夫的服裝,先王是指堯、舜、禹、湯、文、武、周公這些前輩帝王,且是具有聖人的德能與天子地位者。法服是合於禮制的衣帽,衣服分為上衣跟下裳,就周朝來說,上衣是黑色的,下裳(裙擺)是紅色的。卿大夫的服裝是尊崇禮制的服裝。現代公務機關或私人企業、學生,依然有規定穿著制服的淵源,如此一來也容易辨別各自身分象徵。 2.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卿大夫就道先王所制定的合法言語。 3.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卿大夫依著先王所顯示的德行而行。 4.以上是卿大夫的服裝、儀容、言語、行為,特別是講言語與行為。 5.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非法不言,言的是合法之言。非道不行,行的是合道之行。 6.口無擇言,乃口只選擇合法之言。身無擇行,是身經過選擇之後,只選擇合道之行。這就是,口沒有可選擇的,只是言先王之法言;身體沒有選擇的,只是行先王的德行。 7.這樣的人,稱作「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他的言語能滿天下,所謂能滿天下是指這位卿大夫或是天子的卿大夫,或是國君的卿大夫,是能制定或執行政策的高級公務員。言滿天下即是,他的言語放諸於天下,可以成為準繩,沒有口過,沒有非法之言。他的行為是合法合道的,放諸天下成為標準,沒有可怨恨及討厭的。 8.那麼,卿大夫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地位?又相當於現今的什麼官職?以現今政治體制來說,他就如國家的總理、院長或部會首長。若以省來說,卿大夫就像廳長、局長、處長這樣的人物。這樣的人物如何呢?乃是在中央制定政策、在地方執行政務的重要公務員。這跟一般公司的骨幹懂得為老闆舉用賢才,國家的卿大夫也懂得為國家舉用賢才意思一樣。而非是位只會表現才華、堵住後進的人,這樣才是真正卿大夫應有的風格與素養。 9.良窳(同音與),良,好的、優秀的;窳,粗糙的,壞的。 10.現代許多事情常人往往不願講清楚,所以後人都認為古代是繁文縟節。例如:結婚時的一些禮數,現今年輕人認為是繁文縟節一概不要,到區公所登記就行了。如此一來,結婚時這麼草率,那離婚也會很草率。若結婚時很慎重,要談離婚就不敢隨便,因為下次再婚也很繁瑣。所以,不要小看禮制。

  • @dorisho1212
    @dorisho1212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文字內容: 諸侯章第三 【章旨】這一章書,是講明諸侯的孝道,包括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在內,所以在上不驕和制節謹度、為諸侯孝道的基本條件,列為第三章。 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富貴不離其身,然後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蓋諸侯之孝也。《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以下逐句解釋: 「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 【白話】「諸侯的地位,雖較次於天子,但為一國或一地方的首長,地位也算很高了。位高者,不易保持久遠,而易遭危殆。假若能謙恭下士,而無驕傲自大之氣,地位雖高,也沒有危殆不安的道理。其次,關於地方財政經濟事務,事前,要有計劃的管制,有預算的節約,並且照著既定的方針,謹慎度用,量入為出,自然收支平衡,財政經濟,便充裕豐滿。然滿則易溢,如照以上的法則去切實執行,那庫存雖然充盈,不浪費,自然不至於溢流。」 「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 【白話】「地位很高,沒有絲毫的危殆,這自然長能保持他的爵位。財物充裕,運用恰當,雖滿而不至於浪費,這自然長能保持他的富有。」 「富貴不離其身,然後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蓋諸侯之孝也。」 【白話】「諸侯能長期保持他的財富和地位,不讓富貴離開他的身子,那他自然有權祭祀社稷之神,而保有社稷。有權管轄人民,而和悅相處。這樣的居上不驕、和制節謹度的作風,才是諸侯當行的孝道。」 「《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白話】孔子引述詩經小雅篇小旻章的這一段話說:「一個身任諸侯職位的大員,常常要警戒畏懼,謹慎小心。他的用心之苦,就像踏進了深淵,時時有滅頂的危險。又像踐踏在薄冰之上,時時有陷入冰窟的危慮。」 【釋義】本章共分四段。自「在上不驕」至「滿而不溢」,為第一段。說出諸侯孝道重點的所在。因為諸侯的權能,上奉天子之命,以管轄民眾。下受民眾的擁戴,以服從天子。所有一國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項要政,都得由他處理。這種地位,極容易犯著凌上慢下的錯誤,犯了這種錯誤,不是天子猜忌,便是民眾怨恨,那他危險的日期就快到了。如果用戒慎恐懼的態度,處理一切事務。那末,他對上可以替天子行道。對下,可以替人民造福,自然把他很高的地位,可以保持得很長久,而不至於危殆。財物處理得恰當,收支平衡,庫存充裕,財政金融穩定。人民生活豐足。那末,這種國富民康的社會現象,可以保持久遠,個人的榮祿,還有什麼可說呢?自「高而不危」至「長守富貴」為第二段,說明「不危不溢」,「長守富貴」,乃為諸侯立身行遠的長久之計,自「富貴不離其身」至「蓋諸侯之孝也」為第三段。說明諸侯之孝的最後效果。引詩經證語為最後一段,表明戒慎恐懼,才是諸侯盡孝的真正要道。 附註: 1. 孔子經常引用詩經來教化他的弟子,詩經有、周頌、魯頌、商頌、大雅、小雅、十五國風;因年代過於久遠,有部分已經遺失。詩經最早成於周朝,橫跨了大約五百年,是一部集結眾人智慧而成的作品。目前留下約三百零五首。 2. 易經天澤履卦中也記錄著,人在一定的位置上時,更需要小心謹慎,以前的諸侯,雖為皇親國戚,在皇帝身邊,就像踩著老虎的尾巴,時時要小心不能得罪皇帝,但若只知趨炎附勢,不以民生疾苦為第一,就不是好諸侯、好伯爵。該勸諫皇帝時,就必須有諍言的勇氣來為百姓謀福祉,置死生、富貴於度外,這樣不致讓父母家族蒙羞,才是真正盡了孝。 3. 履卦所演繹的理象:說明君子若能體會上天下澤的理象,以辨別尊卑上下,使大家各守本份,心自安定,不相傾軋。凡事能和平順理去做,則雖屢虎尾,也不致被咬,這便是柔能克剛的道理。立身處世,能謹慎其平日的操守,遇事則當機立斷,不畏顯難而怯,知所戒慎恐懼,事後更全盤檢討,已考其得失所在,似這般踐履篤實,則自然在進退之間,綽有餘地,無不從容中度的了。 4. 至於對於自己封地轄內的百姓,更要協助天子管理好地方的民風與聊解百姓的需求與疾苦。如澤山咸卦,以陰陽相交之象來演繹兩相交感之理。推而至於天地萬物,無不交感交流,相生相成。事物一經交感,當然不再純是本來的面目,而必有所演變發展。演變發展之善惡吉凶,全在交感的是否正常,即所謂的【利貞】。人心之交感,必須純正無邪,不著一點成見,如天空之澄明,山谷之清虛,先能容受他心之情愫,始能匯通眾心,融洽無間,這便是【君子以虛受人】的道理。 ***若是諸侯們能替天子分憂解勞,探查民間疾苦,就是盡了諸侯之孝了。

  • @dorisho1212
    @dorisho1212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文字內容: 天子章第二 【章旨】這一章書,是說明一國的元首應當盡的孝道,要博愛廣敬,感化人群。人無分種族,地無分中外,天子之孝,起感化作用,故為五孝之冠,列為第二章。 子曰:「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 「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于四海,蓋天子之孝也。」 「《甫刑》云:『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以下我們來逐句分析解釋 子曰:「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 【現代話解釋】孔子說:「要親愛自己的父母,必先博愛。就不敢對於他人的父母有一點厭惡。要恭敬自己的父母,必需廣敬,就不敢對於他人的父母,有一毫的簡慢」。 「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于四海,蓋天子之孝也。」 【現代話解釋】「元首的孝道,只要把親愛恭敬的誠心,盡到自己父母的身上,他的身教之德,如風吹草,自然風行草偃,很快的普及到百姓身上。外國人看見了,也要摹仿實行,爭相取法。大概這就是天子的孝道吧?」 「《甫刑》云:『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現代話解釋】書經甫刑篇有兩句話說:「只要國家的元首,他一人有敬親愛親可慶幸的事,那天下幾萬萬老百姓,都是歡欣鼓舞的仰賴效法,而敬愛他們自己的父母了。」 【釋義】本章共分三段,自「子曰」以下至「不敢慢於人」為首段。是說元首之孝,要本住博愛廣敬推己及人之意。自「愛敬盡於事親」至「蓋天子之孝也」為第二段。是說明德教的神速廣大,影響群倫之意。最後第三段,引證書經的兩句話,仍證明述而不作之意。就是說,天子是一國的元首,即現代的總統,他的地位,居萬民之首,他的思想行動,為萬民的表率,如能實行孝道,盡其愛敬之情於他的父母,那末,全國的民眾,就沒有不跟著他敬愛他們自己的父母而更敬愛他們國家的元首。孔子說:「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這就是證明德教感化之神速廣大了。 附註: 1.廣博愛敬:就是要對其他的長輩博愛並敬重。現代是連博愛座都有爭議的社會,更需要有同理心的教育文化。然而,許多人也會將最好的脾氣給了外人,將最差的脾氣帶回家裡給家人,這都是不正確的行為與做法。生我、養我、育我者父母,教我知識、授我術業者師長,本應要有敬愛之心,即使有不正確之處,也應輕言細語告知,不應粗暴對待。 ***例如:易經山風蠱卦中有描述: **初六,幹父之蠱,有子,考旡咎,厲終吉。說的就是以子的女的身分來糾正父母的過失,實屬不易,怕有虧孝道。但若因一時疏失,未能及時匡正,導致後悔莫及,反而使父親蒙羞,故必須指陳危厲苦口歸諫,方能為吉。 **九二,幹母之蠱,不可貞。要糾正母親的錯誤,比父親更難。畢竟婦人的性格不向男人爽朗,只能婉言規勸,不可過於剛直,傷了母子之情。 2.風行草偃:偃:倒伏。風一吹草就倒下。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簡單來說,就是上行下效。 【出處】《論語·顏淵》:“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3.歷史上孝順的君王:舜帝、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旦、漢文帝、清康熙帝 ○1舜帝:帝堯認為舜用其孝悌、厚道、純正,能管理好家,便把兩個女兒嫁給他,進一步考察他的德行。考察了舜的理家才能與品德之後,帝堯便授官位給舜,囑咐他發揚齊家的孝悌純正之德,去規範引導百姓,總理部落聯盟的一切政務。 ○2 周文王:文王為世子時,每天要朝拜父親三次。雞剛叫的時候就起床,來到父親的寢房門外,問侍者父親身體是否安康,如果侍者回答說「安康」,文王就會很高興。正午和黃昏,他都會去拜見,同樣地詢問。 父親身體欠安的時候,侍者一定會把詳情告訴文王。文王聽了,面有憂戚,走路腳步不穩,一定要等到父親康復,走路的時候腳步才能恢復如常。文王給父親進奉食物的時候,一定要先察看一下食物冷熱,飯菜是否可口,然後才給父親端上去。父親進食後,他又要問父親喜歡吃哪樣菜,飯量是增加還是減少了,接著就告訴廚師,按父親的要求精心準備。周文王天天如此,時間久而不懈怠。 ○3周武王:文王過世後,武王代父親做了諸侯。這個時候,商朝的紂王非常暴虐,天下的百姓,個個都怨恨他。於是,武王討伐紂王,得了天下,同弟弟周公旦繼續父親的志願,以仁德治理天下。 他們服侍死了的人,就像服侍活著的人一樣誠敬、有禮。後來,孔子稱讚他:「武王的孝行,符合全天下人所說的孝,所以叫做達孝。」 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旦的孝順、仁德開創了周朝800年的歷史。 ○4漢文帝是漢高祖的第四個兒子,從小就非常懂事。文帝對母親薄太后非常孝順,早上起床後第一件事,必定先去跟母親問安。晚上臨睡前也會再請安一次。 文帝即位後,薄太后便一病三年不起,文帝儘心儘力在床前照顧,幾乎沒有很好地睡過一覺。有時連衣服也不解開,以備母親隨時召喚。每當湯藥煎好了,給母親喝之前,文帝都要自己先嚐一嚐,看藥的火候是不是適中,會不會太苦或者是太燙,然後才送給母親服用。 薄太后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便說:「宮裡這麼多人,都可以照顧我,你不要這麼辛苦操勞了,我的病又不是兩三天就能好的。」漢文帝跪下來對母親說:「如果孩兒不能在您有生之年,親自服侍您,那要甚麼時候才有機會報答您的養育之恩呢?」 三年後,薄太后的病終於漸漸好了,大家都說這全是因為文帝的細心照顧。 ○5 清朝康熙皇帝,八歲登基,在位六十一年,成就了大清朝歷史上的「康乾盛世」,是中國歷史上最有作為的皇帝之一。康熙十年(1672年),康熙帝的祖母孝莊文皇后得知塞外有一處著名的溫泉叫「關外第一泉」,對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有奇效,便提出要到溫泉去洗浴老寒腿,康熙帝欣然同意。並速派人前往赤城湯泉修建行宮。 行宮建好後的第二年,康熙皇帝正月親率大臣陪祖母太皇太后鸞駕出德勝門、越八達嶺、經懷來衛、過長安嶺,歷時六天,於二月初二抵達赤城溫泉(又名湯泉)行宮。 據《赤城縣誌》載:「康熙十一年正月,上出居庸關奉太皇太后幸溫泉行宮。」一路上,每逢險徑,康熙皇帝都要下馬為祖母扶輦而行。過懷來城東浮橋時,康熙帝怕橋不堅固,先親自上橋驗示,然後才讓祖母的乘輦通過。 途中,每逢需下榻或用膳時,康熙帝都要親自侍奉祖母。太皇太后在溫泉洗浴51天,無論下榻何處、道路是否崎嶇、天氣是否寒冷,康熙帝每天都要到湯泉給祖母請安,有時一天要請安兩次,往返六十餘里,足見康熙帝的仁、孝之心。

  • @dorisho1212
    @dorisho1212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文字內容:【章旨】這一章書,是全部孝經的綱領。它的內容,就是開示全部孝經的宗旨,表明五種孝道的義理,一本歷代的孝治法則,定萬世的政教規範,列為此經的首章。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大雅》云:『無念爾祖,聿脩厥德。』」 【翻譯成現代話就是】 有一天,孔子在他的家裏閒坐著,他的弟子(曾參),也陪坐在他的一旁。孔子問曾參說:「古代的聖王有一種崇高至極之德,簡要至妙之道。拿它來治理天下,天下的人民,都能夠很和氣的相親相敬,上自天子,下至庶人,都不會相互的仇恨。這個道德的妙用,你知曉嗎?」 曾子聽了孔子給他講的這一段話,道理很深,他不覺肅然起敬,離開他的坐位站起來,向孔子回答說:「弟子曾參很魯鈍,不大聰敏,怎麼能夠知曉這樣深奧的道理呢?」 孔子因曾子很謙恭的起來答對,就告訴他說:「前邊所講的至德要道,就是孝道,這個孝道,就是德行的根本,教化的出發點。你先坐下,我慢慢的告訴你」 「說起這個孝道,固然範圍很廣,但行的時候,卻很簡單,你要曉得愛親,先要從自己的身上愛起。凡是一個人的身體,或者很細小的一根頭髮和一點皮膚,都是父母遺留下來的。身體髮膚,既然承受之於父母,就應當體念父母愛兒女的心,保全自己的身體,不敢稍有毀傷,這就是孝道的開始。」 「一個人的本身,既站得住,獨立不倚,不為外界利慾所搖奪,那他的人格,一定合乎標準,這就是立身。做事的時候,他的進行方法,一切都本乎正道,不越軌,不妄行,有始有終,這就是行道。他的人格道德,既為眾人所景仰,不但他的名譽傳誦於當時,而且將要播揚於後世,無論當時和後世,將因景慕之心,推本追源,兼稱他父母教養的賢德,這樣以來,他父母的聲名,也因兒女的德望光榮顯耀起來,這便是孝道的完成。」 「這個孝道,可分成三個階段,幼年時期,一開始,便是承歡膝下,事奉雙親。到了中年,便要充當公僕,替長官辦事,藉以為國家盡忠,為民眾服務。到了老年,就要檢查自己的身體和人格道德,沒有缺欠,也沒有遺憾,這便是立身,這纔是孝道的完成。」 孔子引詩經大雅篇文王章的這兩句話說:「你能不追念你祖父文王的德行?如要追念你祖父文王的德行,你就得先修持你自己的德行,來繼續他的德行。」 【釋義】本章共分四段:自「仲尼居」至「汝知之乎」為首段,是孔子給曾子提示出至德要道的重要性,使曾子領悟孝道,不止善養父母為孝,要他曉得治國平天下,纔是孝道之遠大目標。自「曾子避席」至「吾語汝」為第二段,是曾子聽了孔子給他講明了至德要道的妙用以後,他就很謙恭地接受了教誨。孔子說明孝道是道德之本,教化之所由生,不是短短數語,可以講說明白,因命他坐下,慢慢的談,藉以發揮孝道的整體。自「身體髮膚」至「終於立身」為第三段,是孔子給曾子講明孝道的大綱。自「大雅」至「聿修厥德」為最後一段。孔子引詩經上的這兩句話,就是證明他所講的孝道,是述為不作之意。並且以周公給成王所講的話,來作一比方,言人不但不能忘懷祖先的德行,而且要更進一步的來繼續祖先的德行。這樣,纔算是盡到了大孝。 附註: 1.這裡的曾子,就是曾子殺彘與(曾母投杼)成語中的曾子。 2.避席的意思是:曾子回答孔子時為了表示尊敬,所以離開位置,站起來回答。與現今課堂上老師問學生,學生從座位上站起來回答意思一樣。 3. 曾子殺彘是一則很有名的古人家庭教育故事。故事講的是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她的小兒子哭鬧著也要跟著去。妻子便哄兒子說:“你回去等著我回來殺豬讓你吃肉。” 妻子剛從街上回來,就看到曾子真的要殺豬,她急忙阻攔道:“我只不過是跟孩子說著玩哄他的。”曾子說:“跟小孩子是不能開玩笑的。孩子年幼沒有知識,處處會模仿父母,聽從父母的教導。今天你欺騙他,就是教他學你的樣子騙人。做母親的欺騙自己的孩子,那孩子就不會相信自己的母親了。這不是教育孩子的好辦法啊!”於是,曾子殺了那頭豬,煮了肉給孩子吃。 這個故事告訴父母: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欺騙孩子。因為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榜樣,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產生巨大的影響,孩子都要跟著學。所以父母在孩子面前行為要特別慎重。在這裏,說明曾子充份認識到家庭教育言傳身教的特點,家長的以身作則是教育子女成功的保證。有些父母認為,跟小孩子說話何必當真,這種想法是不懂得家庭教育,是有害的。 4.「曾母投杼」或一說曾參殺人 典故說明 春秋時魯國有一個學者,名叫曾參,他是孔子的得意門生。學養很深,品性端正,是個有名的孝子。他住在魯國幣邑時候,有一個和他同名的人殺了人,有人就跑去跟曾參的母親說:「曾參殺人了!」曾參的母親說:「我兒子不會殺人!」就照常織她的布,沒有理會。過了不久又有人又來說:「曾參殺人了!」曾子的母親還是泰然自若地繼續織布。過了一會,又有人跑來說:「曾參殺人了!」曾子的母親就害怕起來,丟下織布的梭子,跳過圍牆逃走了。像曾參那麼賢良的人,只要多幾個人來說他殺了人,那麼連對他最有信心的母親也會相信,可見流言的可畏。後來「曾參殺人」就被用來比喻流言可畏或稱誣枉的災禍。照故事的說法,曾參是個孝子,他的母親應該最了解他,有最堅定的信念,鄰居誤會同姓名的曾參是他兒子時,他起初不相信,沒想到最後因越來越多人傳來消息,讓曾母的信心也動搖了。所以我們做人一定要有正確的信念,不受外界任何紛擾,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永保最初的信念,不被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