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經第十四章

แชร์
ฝัง
  • เผยแพร่เมื่อ 8 ม.ค. 2025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 1

  • @dorisho1212
    @dorisho1212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廣揚名章第十四

    【章旨】孔子既把至德要道,分別講解得清清楚楚。又把移孝作忠,揚名顯親的辦法,具體的提出來,以告訴曾子。列為十四章。

    子曰:「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是以行成於內,而名立於後世矣。」
    逐句解釋如下:
    子曰:「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是以行成於內,而名立於後世矣。」

    【白話】孔子說:「君子能孝親,必具愛敬之誠,以愛敬之誠,移作事君,必能忠於事君。他能敬兄,必具和悅態度。以和悅態度移於事長。必能順於長官。處家過日子,都能處理得有條有理,他的治事本能一定很有辦法,如移作處理公務,必能辦得頭頭是道。所以說:一個人的行為,能成功於家庭之內,這樣由內到外,替國家辦事,不但做官的聲譽顯耀於一時,而且忠孝之名,將永遠留傳於後世。」

    【釋義】本章共分四段。首段,說明移孝可以作忠。二段,說明移悌可以事長。三段,說明能治家,必能治國。四段,說明孝道,是由內達外,由近及遠,由現在到將來,德行成立於現在,名譽永垂於久遠。按這一章所講的意思,就是教人立德,立功,愛護名譽。把忠孝大道,都能推行到極點,西諺說:「名譽是第二生命。」我國古代聖賢所講的名譽,首重德行。德為名之實,無實之名,君子以為可恥。不像西方人所講的名譽。專重名譽了。所以有名譽的人不一定有德行。有德行的人,必定有名譽。德是根本。名是果實。

    附註:
    1. 《禮記》,全書以散文撰成,一些篇章饒具文學價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動故事闡明某一道理,有的氣勢磅礴、結構謹嚴,有的言簡意賅、意味雋永,有的擅長心理描寫和刻畫,書中還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闢而深刻。
    2. 《禮記》不僅涉及了周朝的禮樂制度,也重視君子的道德修養和治世理想。其中有名的篇章,有〈大學〉、〈中庸〉、〈禮運〉等等。〈大學〉與〈中庸〉在宋朝時,被朱熹選入「四書」中,作為君子修身的指引。〈禮運〉首段是孔子與子游的對話,又稱為〈禮運·大同〉篇,反映了儒家治世的理想境界。
    3. 〈禮運·大同〉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這是多麼令人嚮往的大同世界啊!如果人類最終可達到如此的理想世界,人人友愛互助,家家安居樂業,沒有差異,沒有戰爭。這種狀態稱為「世界大同」,此種世界又稱「大同世界」。儘管大同思想為中國古代傳下來的思想,但近幾十年來,一些宗教、西方的烏托邦和現代的社會主義及地球村等這些概念思想也與大同有著極大的相似之處。大同這一概念如今又加入了全球的政治、經濟、科技及文化融合的思想。另外也強調了「機會平等」的重要性,如人皆生而平等。
    4. 孔子周遊列國,為的就是希望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所以不斷的向各國君王宣揚他的這些治國理念,無奈忠言逆耳,多數君王依舊無法採納孔子的諫言;少數禮遇孔子的君王,也是力有未逮。春秋時代,有五位霸主分別佔據中原,齊桓公就是其中一位相較有仁德的霸主。
    5. 這也是孔子曾感嘆:【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這句話,來自論語憲問篇。子貢就曾問老師孔子說:「管仲不能算是仁者吧?齊桓公殺了(公子糾),他沒有自殺、為(公子糾)殉死,卻又輔佐了齊桓公,當了宰相。」 孔子回答說:「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諸侯,匡正了天下,人民到今天還享受到他的好處。如果沒有管仲,恐怕我們早已經成為披頭散髮、穿衣服開左邊的文化落後民族了! 管仲哪裡會像一般的百姓拘泥著小節小信,上吊自殺於溝渠,而最後也沒有人知道他呢?
    6. 沒想到春秋到了末期,整個中原社會狀況不但沒有改善,反而有更多人出現,要逐鹿中原。連北方、南方外族也來搶奪資源。演變成了第一次中國史上最多國家的戰國時期。雖說歷史上記錄著較為有名的【戰國七雄】,但據歷史學家記載查證,最多時期,有多達一百多個領袖自立為王。
    7. 眼見自烏俄戰爭以來,歐洲已經越來越多國家加入戰爭的局面;以色列、巴勒斯坦、伊朗、黎巴嫩…讓多少無辜的百姓傷亡、家破人亡、流離失所…這遇當時孔子所處的時期,極其相似,只差別戰場在歐洲,不在亞洲。
    8. 所以,如果能夠將本章的要義讀熟透,就能明白孔子要告訴我們的,正是『大學』所傳遞給我們的訊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 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 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 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 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9. 整個大綱的意思就是在於把自己靈明的德性能夠彰明出來,再親愛民眾,使人人革新,以達成至善的境界。要想使人能彰明自己的明德,先要治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好自己的國家,先要治好自己的家庭;要想治好自己的家庭,先要修養己身;要修好己身,先使自己的心平正;要想使自己的性情得當,先使自己的意念真實無妄;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實無妄,先增加自己的知識。要想增加自己的知識,在於能做到去除物慾、格物後,才能懂道之真理。
    10. 整篇讀完,大家是否想起了【清淨經】呢?讓自己處於空無所空的狀態,最後連寂無所寂時,回歸本性,無有妄心狀態,就不用在這些凡塵俗事上煩惱打滾,流浪生死、惡性循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