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經第八章

แชร์
ฝัง
  • เผยแพร่เมื่อ 23 ม.ค. 2025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 1

  • @dorisho1212
    @dorisho1212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文字內容:
    孝治章第八
    【章旨】這一章書,是說天子、諸侯、大夫,若能用孝道治理天下國家,那便能得到人民的歡心,能得到人民的歡心,那才是孝治的本意,也就是不敢惡於人,不敢慢於人的實在表現。列為第八章。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遺小國之臣,而況於公、侯、伯、子、男乎?故得萬國之懽心,以事其先王。」
    「治國者不敢侮於鰥寡,而況於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懽心,以事其先君。」
    「治家者不敢失於臣妾,而況於妻子乎?故得人之懽心,以事其親。」
    「夫然,故生則親安之,祭則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
    「《詩》云:『有覺德行,四國順之。』」
    逐句解釋如下: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遺小國之臣,而況於公、侯、伯、子、男乎?故得萬國之懽心,以事其先王。」

    【白話】孔子再進一步的分別給曾子講說:「古昔的明哲聖王,用孝道治理天下的時候。推其愛敬之心以愛敬他人。即便如對於附屬小國派來的使臣,都不敢失禮忘敬,何況自己直屬的封疆大吏如公侯伯子男呢?那自然更不敢輕視慢待了。因對萬國的諸侯不敢失禮,那萬國的諸侯也對他欣然服從,遠近朝貢。照這樣的奉事其先王,那孝道就算盡到極點了。」

    「治國者不敢侮於鰥寡,而況於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懽心,以事其先君。」

    【白話】「古昔的諸侯,效法天子以孝道治理天下的方法,而以愛敬治其國。愛人的人。也受人愛慕。敬人的人,也受人敬重。連可憐無告的鰥夫寡婦,都不敢加以侮慢。何況一般的士民呢?因此,所以就能得到全國百姓的歡心,竭誠擁戴。照這樣的奉事其先君,豈不是盡到了孝道嗎?」

    「治家者不敢失於臣妾,而況於妻子乎?故得人之懽心,以事其親。」

    【白話】「古昔卿大夫等的治家者,推其愛敬之情,下達於臣妾,雖較疏遠的男僕和女傭,都不敢對他們失禮,何況最能愛敬自己的妻子呢?因此,人無分貴賤,誼無分親疏,只要得到大家的歡心,以奉事其親。那自然夫妻相愛,兄弟和睦,兒女歡樂,主僕愉快,一門之內,一片泰和氣象。以此孝道治家,那豈不是達到理想的家庭嗎?」

    「夫然,故生則親安之,祭則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

    【白話】「如果能依照以上所講的以孝道治理天下國家,自然能得到天下人人的歡心,那做父母的人,在生存的時候,就可安心享受他們兒女的孝養,去世以後,也就很歡欣的受用他們兒女的祭禮。照這樣治理天下國家,造成和平氣象,水、旱、風、火,病、虫、癘疫的災害,不會在這個和樂的人間產生。戰爭流血盜匪猖獗的禍亂,也不會在這個和平社會裏興起了。從這裏可以知道歷代明德聖王以孝治天下國家的效果,是怎樣的高明了。」

    「《詩》云:『有覺德行,四國順之。』」

    【白話】「孔子引詩經大雅篇,抑之章這兩句話,是說明一國的元首。有很大的道德行為,那四方萬國的人,都被感化的心悅誠服,沒有不順從他的。由此可以證明以孝道治理天下國家的優點,再沒有比他更好的方法了。」

    【釋義】本章共分五段,自「子曰」至「以事其先王」為第一段,是說明元首應該怎樣盡孝。自「治國者」至「以事其先君」為第二段,說明諸侯應該怎樣盡孝。自『治家者』至『以事其親』為第三段。說明卿大夫及士庶人都應該怎樣盡孝。自『夫然』至『如此』為第四段,說明明王以孝治天下的最大效驗。最後引詩作證為第五段,以證明元首有了大德,四方萬國,沒不順從。按這一章的講解,古人對於孝道,是如何的重視。他並不限於愛敬他自己父母,而要推其愛敬之心於最疏遠的人群中去,使人人都能得到歡心,像這樣的孝德感召,人人盡孝,化行俗美,國家何患不能強盛?假若不以孝道治理天下,那愛敬之道,不出門庭,家不能保,國不能治,天下萬國,皆視如仇敵,雖科學昌明,武器犀利,都不是長治久安之道。孟子說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如以孝道治理天下國家,先得了人和,有了人和,還愁國家不能長治久安嗎?所以,現代國家的領袖,應該更重視孝治。

    附註:
    1. 懽,同歡。欣喜之意。
    2. 鰥寡,鰥,音關。鰥夫寡婦,指失去配偶之人。
    3. 詩經大雅篇【抑】章,內還有另一句大家熟悉的【投我以桃,報之以李】。這句話也被後人引用來比喻人與人之間互相幫助扶持,稱之【投桃報李】。
    4. 《詩經》中“雅”部分,分為大雅、小雅,合稱“二雅”。雅,雅樂,即正調,指當時西周都城鎬京地區的詩歌樂調。大雅部分今存三十一篇。
    5. 在彌勒救苦經中也有一句提到【三災八難】,孔子是儒家之師,三災八難則是源自於佛教裡的名詞,『三災』有「大三災」及「小三災」。
    6. 「大三災」,指水、火、風之災, 「小三災」,即饑饉、疾疫、刀兵之災。
    7. 『八難』指王難、賊難、火難、水難、病難、人難、非人難、毒蟲難等。 『八難』另外有一說是:旱災、水災、飢荒、傳染病、蝗蟲害、猛獸食人、妖精鬼怪擾人、厲鬼冤欠害人…等等災難。
    8. 佛經說,劫末來臨,世界將毀滅時,水、火、風三種天災將輪流出現。以及八種劫難:王難、賊難、火難、水難、病難、人難、非人難、毒蟲難,帶給眾生無限痛苦。
    9. 「三災八難」泛指人類所害怕的各種天災、人禍造成的劫難。如果我們每天都能夠專注的持念彌勒祖師的名號(無字真經),彌勒祖師承諾我們可以讓各種災害都不會侵犯我們的生命。尤其是末劫襲擊大災難現前時,彌勒祖師會保佑我們免災免難。
    10. 以前講到災劫、末劫,往往會被批判為妖言惑眾、危言聳聽,但這幾年地球暖化的速度快到許多科學家認為地球有可能在五十年內毀滅,尤其這幾年氣候異常各種天災不斷,新冠肺炎疫情的反覆傳染流行,國外戰爭頻傳,更令人對未來的災劫不敢掉以輕心。所謂的「末劫」已是可預見的未來,只是時間早晚的差別。
    「末劫」的說法,非但不能再被歸類於宗教狂熱,甚至全世界的科學家們疾呼若不趕緊拯救地球,地球恐難免於短期間面臨毀滅。所以我們生在寶島台灣還能擁有修道的時光,要好好把握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