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話 vs 閩南話】閩南話同廣東話原來係失散多年的兄弟?!彼此用字、文法驚人地相似!閩南話的發展歷史詳盡解析

แชร์
ฝัง
  • เผยแพร่เมื่อ 26 ส.ค. 2024
  • 取得獨家 Surfshark 優惠!立即點擊 surfshark.hk/p... 輸入優惠代碼 [oneaguy] 即可獲得專屬優惠加額外4個月免費!
    今次終於第一次接到贊助商合作啦!今次影片由 Surfshark VPN 贊助提供!
    閩南話原來同廣東話係失散多年的兄弟?!彼此的用字、語法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另外閩南話在台灣被稱為「臺語」,點解台灣人又會識得講閩南話呢?今集一個人TV會同大家詳細解釋!
    加入成為頻道會員以支持我們製作及獲取獎賞:
    / @oneaguy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 695

  • @oneaguy
    @oneaguy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8

    取得獨家 Surfshark 優惠!立即點擊 surfshark.hk/partner/oneaguy 輸入優惠代碼 [oneaguy] 即可獲得專屬優惠加額外4個月免費!
    今次終於第一次接到贊助商合作啦!今次影片由 Surfshark VPN 贊助提供!

    • @popomort
      @popomort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Using vpn still can’t get access to ChatGPT

  • @yychan6928
    @yychan6928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96

    我係台灣人識講台語,的確學廣東話特別快,因為好多詞相似,好有親切感。

    • @oldcat361
      @oldcat36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2

      學多啲廣東話都好嘅 起碼世界上有好多華埠 都用粵語 其實我自己知道 有好多人呢並非粵語為自己慣常使用語言 但佢哋都好肯去學習 呢個令到我很開心 畢竟我年紀應該都會比你們年長
      所以呢我都聽到呢啲我會都幾開心
      加油吧

    • @JasonWuWorld0124
      @JasonWuWorld012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7

      @@oldcat361 我同樣係台灣人,都覺得粵語係好好玩的語言,特別在形容文字底時候,譬如我們說,哇~你怎麼弄成這樣。
      粵語竟然哈以疊字來強調嚴重性
      話,你底會搞成咁樣? 跟 你底該會搞成咁咁樣,🤣🤣🤣我第一次聽到時,就突然笑出來

    • @oldcat361
      @oldcat36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

      @@JasonWuWorld0124 台灣人好多都會學習香港廣東話 以前我哋後生嗰個年代 70年代80年代台灣雖然還政治緊張狀態 但其實好多會過嚟過來香港的 好多好多 當年 80年代後更加是好多台灣人來到香港旅遊啦,以及在藝人界上闖入香港娛樂圈
      加上以前好多香港的電視劇電影或者歌曲都在台灣非常受歡迎 台灣香港兩個地方關係亦都好密切嘅 當年我好記得鄧麗君嗰個年代 然後就到蘇芮搭錯車 蔡琴 等等 之後年青嘅有庾澄慶 任賢齊 吳奇隆 蘇慧倫 呢類等等。他們都有學習一點廣東話的 翁倩玉是我的偶像之一 佢唱了一首阿信的故事,廣東版本歌曲 80年代當時非常感人 好多台灣星加坡馬來西亞他們都對於香港粵語有著濃厚興趣
      另外閣下講到自己的感受 覺得好親切 這個是非常好👍

    • @user-pp3pr8mm1g
      @user-pp3pr8mm1g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茶樓、點心、腸粉、冰室及煲仔飯全是廣州美食。香港本地菜只有元朗菜,香港人抄襲廣州美食。
      雖然同為廣東話,但是廣州話歷史遠比圍頭話悠久。香港人放棄了圍頭話,抄襲廣州話。
      重申一次:圍頭話也是廣東話。所以香港人為何不說粵語圍頭話,反而抄襲偷竊盜取粵語廣州話。
      香港人抄襲廣州話。香這個字圍頭話(香港話)讀Hong,廣州話讀heong。
      地豆係圍頭話,花生係廣州話。Hack飯係圍頭話,食飯係廣州話。去先處係圍頭話,去邊度係廣州話。可憐,香港喱抄襲偷竊盜取廣州話來講,而且一句圍頭話(香港話)都不敢講。
      圍頭話是深圳人發明的廣府話分支。圍頭話怎會不算廣東話。廣東話由廣府話、潮洲話同客家話組成。圍頭人是起源深圳的廣東人,圍頭話也屬於粵語廣府話的分支,廣州話也是廣東話中廣府話的分支。圍頭話也是廣東話。所以香港人為何不說粵語圍頭話,而要抄襲偷竊盜取粵語廣州話。
      香港喱最鍾意偷來講的 撚 這個粗口都是廣州話粗口,圍頭話係冇架。香港人講圍頭話啦,我地澳門人一個字都唔識聽
      香港人講返圍頭話啦 自卑唔講圍頭話真可憐
      香港人崇拜廣州話,所以抄襲了廣州話。香港本土語言係圍頭話,但係你叫香港人講圍頭話,香港人會唔肯講。因為香港人崇拜廣州話覺得廣州話高雅,厭棄香港話(圍頭話)難聽老土唔入流。
      茶樓、點心、腸粉、冰室係香港人抄襲偷盜廣州嘅嘢 我澳門人真係睇唔慣。冰室,又叫冰廳,廣州話用以稱呼冷飲店。其是南粵地方一種主要售賣冷飲、雪糕及沙冰等冷凍食品的飲食場所,起源發跡於廣州。在香港流行於1950至1960年代,被認為是茶餐廳的前身[1][2]。過往廣州的冰室會經營雪糕、凍奶、冰水,兼營咖啡、奶茶等熱飲和西餅麵包
      茶樓雲吞早茶腸粉炒粉全部都係香港人抄襲廣州
      澳門人香港人說的廣東話學術上最準確定義
      叫作廣州話(澳門官方政府文書也寫作廣州話)廣州話英文叫Cantonese
      Canton就是廣州英文舊稱
      當然現在你也可以看到許多痕跡
      譬如廣州機場代號是CAN
      廣州塔英文叫Canton Tower
      我係澳門人 澳門一直係廣州話地區
      但香港唔係 香港一百年前還在講圍頭話(香港話) 一百年前澳門和廣州影響力遠遠高過香港
      香港人放棄圍頭話學我地講廣州話 香港人講廣東話口音非常難聽好多懶音(畢竟係抄返黎)
      廣東話本身係錯誤名稱
      魯迅講過:一直如此 便是對嗎
      潮州都係廣東 梅州又係廣東
      唔通潮州話梅州話都係廣府話?
      呢個語言係名副其實嘅廣州話
      我作為澳門高質大學生鍾意講求學術
      希望啲ON唔好介意
      澳門開埠500年,廣州開埠2200年。香港人抄襲廣州話。

    • @user-pp3pr8mm1g
      @user-pp3pr8mm1g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oldcat361 茶樓、點心、腸粉、冰室及煲仔飯全是廣州美食。香港本地菜只有元朗菜,香港人抄襲廣州美食。
      雖然同為廣東話,但是廣州話歷史遠比圍頭話悠久。香港人放棄了圍頭話,抄襲廣州話。
      重申一次:圍頭話也是廣東話。所以香港人為何不說粵語圍頭話,反而抄襲偷竊盜取粵語廣州話。
      香港人抄襲廣州話。香這個字圍頭話(香港話)讀Hong,廣州話讀heong。
      地豆係圍頭話,花生係廣州話。Hack飯係圍頭話,食飯係廣州話。去先處係圍頭話,去邊度係廣州話。可憐,香港喱抄襲偷竊盜取廣州話來講,而且一句圍頭話(香港話)都不敢講。
      圍頭話是深圳人發明的廣府話分支。圍頭話怎會不算廣東話。廣東話由廣府話、潮洲話同客家話組成。圍頭人是起源深圳的廣東人,圍頭話也屬於粵語廣府話的分支,廣州話也是廣東話中廣府話的分支。圍頭話也是廣東話。所以香港人為何不說粵語圍頭話,而要抄襲偷竊盜取粵語廣州話。
      香港喱最鍾意偷來講的 撚 這個粗口都是廣州話粗口,圍頭話係冇架。香港人講圍頭話啦,我地澳門人一個字都唔識聽
      香港人講返圍頭話啦 自卑唔講圍頭話真可憐
      香港人崇拜廣州話,所以抄襲了廣州話。香港本土語言係圍頭話,但係你叫香港人講圍頭話,香港人會唔肯講。因為香港人崇拜廣州話覺得廣州話高雅,厭棄香港話(圍頭話)難聽老土唔入流。
      茶樓、點心、腸粉、冰室係香港人抄襲偷盜廣州嘅嘢 我澳門人真係睇唔慣。冰室,又叫冰廳,廣州話用以稱呼冷飲店。其是南粵地方一種主要售賣冷飲、雪糕及沙冰等冷凍食品的飲食場所,起源發跡於廣州。在香港流行於1950至1960年代,被認為是茶餐廳的前身[1][2]。過往廣州的冰室會經營雪糕、凍奶、冰水,兼營咖啡、奶茶等熱飲和西餅麵包
      茶樓雲吞早茶腸粉炒粉全部都係香港人抄襲廣州
      澳門人香港人說的廣東話學術上最準確定義
      叫作廣州話(澳門官方政府文書也寫作廣州話)廣州話英文叫Cantonese
      Canton就是廣州英文舊稱
      當然現在你也可以看到許多痕跡
      譬如廣州機場代號是CAN
      廣州塔英文叫Canton Tower
      我係澳門人 澳門一直係廣州話地區
      但香港唔係 香港一百年前還在講圍頭話(香港話) 一百年前澳門和廣州影響力遠遠高過香港
      香港人放棄圍頭話學我地講廣州話 香港人講廣東話口音非常難聽好多懶音(畢竟係抄返黎)
      廣東話本身係錯誤名稱
      魯迅講過:一直如此 便是對嗎
      潮州都係廣東 梅州又係廣東
      唔通潮州話梅州話都係廣府話?
      呢個語言係名副其實嘅廣州話
      我作為澳門高質大學生鍾意講求學術
      希望啲ON唔好介意
      澳門開埠500年,廣州開埠2200年。香港人抄襲廣州話。

  • @XiJinPing_cn
    @XiJinPing_cn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3

    爸媽那輩
    學校說台語要罰錢
    但是老師上課卻可以說四川話
    或是內地腔調很重的國語😅

    • @xy2045
      @xy204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你说的是现在的大陆吧

    • @XiJinPing_cn
      @XiJinPing_cn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xy2045 現在不是都要說普通話嗎

    • @tatleongchan3689
      @tatleongchan3689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XiJinPing_cn 那个时代算是歧视. 我听说蒋介石当政 宁波人很多被招纳当公职。家己人嘛

    • @xy2045
      @xy204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tatleongchan3689 你说的是奉化人吧

    • @tatleongchan3689
      @tatleongchan3689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xy2045 那 宁波其他县的人民没有份了

  • @cboonooi3716
    @cboonooi3716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9

    我是大馬華人,也是福建籍貫的,與其說粵語與閩南語有點像,倒不如說潮州話更為近乎一樣

    • @true4795
      @true479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cboonooi3716 用潮州話講深圳火鍋你覺得真係似咩

    • @duude9650
      @duude965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潮洲話係講打邊爐,唔會講火窩
      通常在晚飯時間見面會問對方食未
      食茶/食水/食酒都會用食字但食煙不用食字會用吸煙但吸字的發音同說呼吸的吸發音不同,有D似粵音的孤字的發音

    • @true4795
      @true479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duude9650 第一潮州話唔會用個打字
      第二我都識潮州話身邊從來冇人講打邊爐

    • @duude9650
      @duude965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cboonooi3716 我地講打邊爐,但打字比較接近拍字發音

    • @duude9650
      @duude965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各處鄉用語都會不同

  • @mrhqyangtechnic_q_emx8180
    @mrhqyangtechnic_q_emx8180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02

    廣東話同福建話, 上海話都是語言, 不是方言

    • @oldcat361
      @oldcat36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2

      可以看看吳語區包括上海話 是如何的被打壓 基本上 吳語為人口最大人數最多的一種漢語 幾十年前後的今天 全部都變成講普通話為主 多麼的悲哀
      粵語人口,現在已經超吳語區 不過 雖然如此 在最近的20年 粵語一樣受到打壓 廣西省府南寧白話 由於強烈推普下 南寧青年人基本都不懂粵語了 同樣在20年前廣州省城曾經出現保衛粵語運動 基本上大陸政府不希望新一代人使用南方各種母語 現時只有粵語能夠在香港澳門同海外仍然自由地使用 其他的就慢慢會失傳 因為官語同方言的關係 這個亦都不是我們去講的 這個是由執政的去講 所以也無可奈何 我就覺得 最好就教到別人懂國語,然後又可以用自己的母語生活的 這個才是一個最好的辦法 但是都要睇佢點樣去做去搞

    • @yiuming110583
      @yiuming11058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8

      上海唔好話上海話,就連上海人係50年代都被打壓得好勁,攪完上海就攪廣東

    • @oldcat361
      @oldcat36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yiuming110583 講得啱
      我幾十年人 我睇到佢對於打壓語言其實係絕不留手 上海是全中國大陸最犀利嘅一個地方 摩登 前衛 中西交融 接受西方文化 中國文學修養 資本家 但係呢啲全部基於上海,當其時用緊上海話 政權變更之後 上海沉寂幾十年 直到鄧小平時代 先至叫做讓小部份人富起來 開放政策下 上海亦都走返前邊 成個大陸同佢有得比較 就只有一個地方 嗰個地方叫做廣東省 不過廣東省呢由於山高皇帝遠 雖然上海都是南方 但廣東省更遙遠 所以就仲可以保留其語言 上海幾十年前就已經被強行的教育開始 時間不需要兩代就已經變咗普通話為主 不單止上海 係整個江南一帶 即係吳語區 全部被改變 所以來到近代 最後就係粵語這個系統 所以先在廣西開始 然後到廣東 廣州同深圳 一個是廣府話發祥地 深圳則是香港的後花園 深圳因為香港的關係 仲可以讓粵語生存 廣州20年前開始進行推動普通話
      所以 只能靠一些老的帶着中年的一代讓孩子多講粵語在屋企 呢個係人民自發嘅捍衛自己母語 不過我睇 由於佢教學政策改變 同埋過分推崇普通話 所以守唔到好耐 都幾悲哀 而家根本係得香港澳門海外東南亞 遲啲真係不敢想像 所以係希望在普羅百姓佢自己點樣去睇點樣去教導 同埋年青人嘅心態 如何捍衛 香港未來我相信都是這樣子 不過香港有非常堅強同堅固嘅認同感之下 一定有難度
      起碼而家再兩文三語下 香港青年人保留呢個認同價值觀念喺度 如果唔係 就好似廣州咁

    • @KiatJin_Si
      @KiatJin_Si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0

      日語はい(hai):應答詞的“是!”意,從江戶時代(1603-1868年)開始使用,在此時代前的武士階級使用はっ(ha,促音っ本身沒有發音),庶民使用へい(hey)或へー(hei)(在台語同樣有用hè、hè-a、hè-lah音表示應答“是”、“對”的回應),而後融合成はい(hai)主要在平民使用,武士階級在正式場合回答仍然是はっ(ha)。在明治維新後的日本軍隊也沿用了はい(hai)。はっ(ha)根據語調會成為感嘆詞,表達詢問或懷疑的意思;はっ(ha)?就是當聽不懂對方在說什麼時,要反問對方而使用,或聽不懂對方的話,不得不反問時使用的詞語。就如同在台語用蛤(ha)?的音。在武士階層以來所用ha同時有轉發為ho音用,同樣表示“是!”,在台語也使用ho為"好“音表示“是、好的”的應答。
      먹자 meogja:一起吃飯吧。在台語的“蒙呷”音則是偏向向對方或一起的表示加減、多少、將就吃的用法。
      쪽팔려 jjogpallyeo:表示“自己很尷尬”。在台語的表示我“很”怎樣、我“好”怎樣的台語語源是表示方向一方的쪽jjog音:我“jjog”見笑欸、你“jjog”靠北欸。
      바다에 bada-e:在海裡。在台語形容人頭腦“頭殼壞去”的“趴代趴代”的語源。
      뭐 ?(mwo,什麼?、什麼!?)。“嘸”有驚訝、驚詫意境,在台語“嘸mwo”用義常見為通無(沒有)、連詞(要不然)或延伸為語助詞的使用:看kua攏"嘸"、"嘸"看kua到tioh、“嘸”你是昧按抓?、“嘸”啊,今啊系蝦密情形?、 幹呢X,“嘸”利系勒公灑曉!?、啊“嘸”利系勒看kua沙小!?
      西元660年大唐在韓半島與新羅聯合發動了對百濟的攻擊,最終百濟首都泗沘被攻陷,663年8月大唐軍於白江口又大敗倭國(日本)與百濟之聯軍,百濟的故土被大唐和新羅瓜分,百濟義慈王與其子(夫餘豐)王室貴族以及一萬多名百濟平民被大唐擄至河洛一帶的洛陽(現今中國河南洛陽),另有一批百濟貴族則逃往日本。
      目前已知最早期東洋倭寇在1370年到1390年的部分高麗賤民群體,亦有純由朝鮮人組成的倭寇集團。1387年明國因東南沿海長年海盜倭寇為患,追勦無功,澎湖反成盜寇巢穴,明國因此厲行「墟地徙民」政策,將福建、浙江、廣東沿海三地的瀕海岸地區與近海諸島上所有居民及所剿佔澎湖上的住民(遷往福建)強迫遷入內地居住,島嶼居民全數淨空。
      1602年東洋倭寇以高砂(台灣)為巢穴,1617年(明萬曆四十五年)成員複雜沒有國族歸屬的東洋海盜海商集團,與平埔族群在主要據地範圍的東蕃竹萋港(即台灣竹塹,今新竹縣)曾與剿倭入侵的大明軍發生戰役。福建沿海岸地區在中原大陸歷代帝國疆域下自古以來就是邊陲地帶,在更迭至明、清帝國下這個海濱地區歷經迫遷、招撫,百姓除了來源早已未必是古閩原始居民,同時也不會自稱為漢人。 Laurent Sagart(1951年生於巴黎),法國漢學家。東亞語言研究中心 (CRLAO - UMR 8563) 的成員,他是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 (CNRS) 的研究主任(已榮譽退休),在西元2008年提出 Kra-Dai 是 FATK (Formosan ancestor of Tai-Kadai)的後期形式,南島語的一個分支,屬於在臺灣發展起來的Puluqic 群的南島語分支,其使用者在西元前3千年後半期左右遷徙回東亞大陸,包括廣東、海南和越南北部。 在他們到達這個地區後,他們與未知的群體進行了語言接觸,導致了FATK詞彙的部分再同化。
      基於其假說並保守的有別於其假說,所謂閩南語是由包括台灣根據地的倭寇海盜、海商集團遷往福建沿海濱地區一帶,在延伸形成局部較強勢的政權主導勢力下匯流趨同。
      出生於日本的鄭成功,在1652年以福建沿海其中福州為主的駐地,是以海商海盜集團勢力與清帝國對峙談判,不是以所謂打著反清復明的南明勢力。日治時期台灣各地平埔族群也曾發起更名為東寧族的社會運動。
      中國所謂的華夏文明的起源是向來中國以中原天朝自居下,視週邊外族的東夷南蠻西戎北狄人類在遷徙逐鹿東亞大陸內陸(包括被歷代中原帝國所征擄至中原而落葉的四方之夷國王室與附屬百姓文明平民族群)的匯聚競合大鍋炒後才能幹出來的。東夷鮮卑融群在逐鹿中原下是貢獻了東亞大陸文明,大抵是高麗半島與東北亞大陸、日本群島融群的前融底定分別出大和、高麗之名民族的前身。
      部分由古日、韓(含非現代首爾話為標準語的方言)民族所遺留語彙與解釋下來所謂漢字詞彙發音的同台語:不而過put-lî-kò(韓音:geuligo,在韓是"此外、還有"的意思,台灣則是“不過、然而、但是”意)、我(日語的私Watashi的 wa。在上古日語語彙的我發音使用“wa”和“wata”。上古指在奈良時代的西元710-794年及其以前)。哪do (日語的哪裡:どこdoko)、你(니 li,韓國南部方言音)、親自(韓音:jim-jo。台灣在用音用義皆為斟酌jim-jo,仔細端詳意)、南無觀世音菩(韓)。
      台語與日語互通音:味、好、世界、了/瞭解、振、道、神、死、國、武器、魔、聯絡、散步、演示、白、夜、戰、實、人類、殺氣、毒、實戰、緊急、雜、車、健康、州、由、治療、誤解、刀、首、水源、王、機械、西、將軍、天才、戰車、要求、獎金、態度、誤解、友、偏見、優秀、天界、時間、結果、上、覺、報酬、感謝、賞金、島民、簡單、收納siu-la̍p/lok(日音:収納Shūnō)、現在hiān-tsāi(Genzai)、撤收thiat-siu(日音:撤収Tesshū)、守備、意識、注意、開始(Kaishi)、良心(Ryōshin)、實在(実際Jissai)、任務、鄰國(隣国Ringoku)、理解、研究gián-kiù(研究Kenkyū)。屬於上代日語語源的純用漢字以一字一音表記下來的用“支”(無義)來表記為日語的“キ” ki音(將“支”用於表記為キki音,在西元250-592年的古墳時代到710-794年奈良時代期間,後作シ,しshi),台語的支(也作tsi)、枝皆用gi音。支持tsi-tshî(しじ支持shiji)、土(日本原住民的阿伊努語單字型式的土Toy-Toy)。
      台語與韓語互通音:土產(토산품tosanpum土產品的토산tosan)、特產(특산물teugsanmul特產物的특산teugsan)、動物tōng-bu̍t(동물dongmul)、監督(감독gamdog)、己(gi)、暫時、準備、回答、毒、壽、世、陣(jin)、兵、接、孤、高(go)、麗、時辰、統軍、節、度、避、千、人質、真正、臣、時間、陷、軍紀、南京、辱、分明、征服、簡單、出征、援軍、勇氣、服、汁、學(hag)、報、步、職員、聽、道理、本、令、戶、徵、慘、直接、犧牲、真心、乞丐、志、粉、種(jon)、監視、速度、失禮、始(si)、終(jon)、合嘴ha̍p-tshuì(韓語有使用合嘴habchwi表示為閉嘴)、縛起來ba-kiai(古諺文方言)、虎、布、都市、記者、證據tsìng-kù(韓音:증거 jeunggeo)、參考、阿爸、技術、疆、家屬、旗(깃발gisbal的깃gi)、印鑑(인감ingam)、家具、運動、龍、危機(위기wigi)、機會(기회gihoe)、現在(台語的tsìn-má)、滿足buán-tsiok(만족manjog)...。
      大約在1930年代後期才出現所謂“閩南語”一詞,其語獨立性在皇朝當代不能與其他方言對談,與操清北京官話(後來的普通話)者更全然無法理解,清國常以筆談溝通。在擔任巡視臺灣(1722-1724年)監察御史一職的順天府大興縣(今屬北京市)人黃叔璥,在其所撰之《臺海使槎錄》一書的記載臺灣道習俗的章節中表示:郡中鴃舌鳥語,全不可曉。如劉呼澇、陳呼澹、莊呼曾、張呼丟。余與吳侍御兩姓,吳呼作襖,黃則無音,厄影切,更為難省。
      1852年劉家謀的《海音詩》:「耗擲饔飧百口糧,如山狼籍不堪償;傷財翻被居財誤,浪說紅龜是吉祥。吉凶事,皆用「紅龜粿」;臺語「龜」若「居」,取「居財」之意也。每用,常數百箇;其棄之也如泥沙,暴殄甚矣。」 *居ku

    • @KiatJin_Si
      @KiatJin_Si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2

      所謂的閩粵祖譜是偽譜;台灣的所謂漢制祖譜並不是由外來殖民對積俗統稱所謂漢人的來台開基祖傳下來的,而是後來有人信以為真按址前去認親帶回來的,並帶回禮儀規矩,使關係愈來愈逼真,至今對大中華民族祖脈信仰早已就如同宗教團體信徒的對感恩Seafood讚嘆Seafood的信仰根深蒂固一般。
      中國百姓在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以後才被准許祭拜四代之前的祖先,把他們寫入祖譜,因此上溯漢唐宋名人甚至炎黃的,明代之前的中國祖譜都是有假造誤差。蓋宋代之前的族譜是官修的,私修族譜極少,直到明代民間修譜的風氣才開始,到清代因受雍正2年頒行的康熙《聖諭廣訓》「修族譜以明疏遠」的號召而大盛,甚至有人把不修族譜看作是「有違聖祖仁皇帝(康熙)敦孝悌、篤宗族之訓」。基因研究早已確認,福建、廣東人都是百越民族的後代,是自古從漢制的皇朝帝國以中原漢譜名人祖譜與堂號消滅了越族。
      清帝國實施堅壁清野的戰術對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地實施海禁,禁止人民跑到台灣,同時畫界遷民,在沿海地區的住民強制要遷到界內,並築界墻、立界石,派兵戌守,若越界則殺無赦。
      現今在基於有利大中華歷史脈絡下,中國已在淡化明、清國東南沿海的海倭泛濫與海禁的政策歷史,另外近年也強調提出所謂東洋海倭為中國東南而來的假倭等的歷史。
      縱觀中國歷史,添加註釋或修改和操縱前代歷史記錄的做法一直存在,往往在有利於當前朝代包括現今中國的歷史版本。

  • @jiangnan_1228
    @jiangnan_1228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8

    我係香港出生係香港生活嘅香港人,但我屋企人都係福建人,從細個個陣我係屋企同家人將閩南話,返學係出面同人講粵語,去大陸用普通話,channel隨時轉換😂😂

    • @hoiyingwong7302
      @hoiyingwong730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我啲80後福建同學同你一樣, 但係00後開始佢地唔識講廣東話咁, 响街都見佢地著住校服都係講普通話

    • @user-pp3pr8mm1g
      @user-pp3pr8mm1g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

      茶樓、點心、腸粉、冰室及煲仔飯全是廣州美食。香港本地菜只有元朗菜,香港人抄襲廣州美食。
      雖然同為廣東話,但是廣州話歷史遠比圍頭話悠久。香港人放棄了圍頭話,抄襲廣州話。
      重申一次:圍頭話也是廣東話。所以香港人為何不說粵語圍頭話,反而抄襲偷竊盜取粵語廣州話。
      香港人抄襲廣州話。香這個字圍頭話(香港話)讀Hong,廣州話讀heong。
      地豆係圍頭話,花生係廣州話。Hack飯係圍頭話,食飯係廣州話。去先處係圍頭話,去邊度係廣州話。可憐,香港喱抄襲偷竊盜取廣州話來講,而且一句圍頭話(香港話)都不敢講。
      圍頭話是深圳人發明的廣府話分支。圍頭話怎會不算廣東話。廣東話由廣府話、潮洲話同客家話組成。圍頭人是起源深圳的廣東人,圍頭話也屬於粵語廣府話的分支,廣州話也是廣東話中廣府話的分支。圍頭話也是廣東話。所以香港人為何不說粵語圍頭話,而要抄襲偷竊盜取粵語廣州話。
      香港喱最鍾意偷來講的 撚 這個粗口都是廣州話粗口,圍頭話係冇架。香港人講圍頭話啦,我地澳門人一個字都唔識聽
      香港人講返圍頭話啦 自卑唔講圍頭話真可憐
      香港人崇拜廣州話,所以抄襲了廣州話。香港本土語言係圍頭話,但係你叫香港人講圍頭話,香港人會唔肯講。因為香港人崇拜廣州話覺得廣州話高雅,厭棄香港話(圍頭話)難聽老土唔入流。
      茶樓、點心、腸粉、冰室係香港人抄襲偷盜廣州嘅嘢 我澳門人真係睇唔慣。冰室,又叫冰廳,廣州話用以稱呼冷飲店。其是南粵地方一種主要售賣冷飲、雪糕及沙冰等冷凍食品的飲食場所,起源發跡於廣州。在香港流行於1950至1960年代,被認為是茶餐廳的前身[1][2]。過往廣州的冰室會經營雪糕、凍奶、冰水,兼營咖啡、奶茶等熱飲和西餅麵包
      茶樓雲吞早茶腸粉炒粉全部都係香港人抄襲廣州
      澳門人香港人說的廣東話學術上最準確定義
      叫作廣州話(澳門官方政府文書也寫作廣州話)廣州話英文叫Cantonese
      Canton就是廣州英文舊稱
      當然現在你也可以看到許多痕跡
      譬如廣州機場代號是CAN
      廣州塔英文叫Canton Tower
      我係澳門人 澳門一直係廣州話地區
      但香港唔係 香港一百年前還在講圍頭話(香港話) 一百年前澳門和廣州影響力遠遠高過香港
      香港人放棄圍頭話學我地講廣州話 香港人講廣東話口音非常難聽好多懶音(畢竟係抄返黎)
      廣東話本身係錯誤名稱
      魯迅講過:一直如此 便是對嗎
      潮州都係廣東 梅州又係廣東
      唔通潮州話梅州話都係廣府話?
      呢個語言係名副其實嘅廣州話
      我作為澳門高質大學生鍾意講求學術
      希望啲ON唔好介意
      澳門開埠500年,廣州開埠2200年。香港人抄襲廣州話。

    • @Kk-me1si
      @Kk-me1si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

    • @dennispoon6650
      @dennispoon665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jiangnan_1228 同鬼佬講咩呢?

    • @dennispoon6650
      @dennispoon665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user-pp3pr8mm1g 係抄襲再加以改良。

  • @rjeading88
    @rjeading88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9

    部分廈門年輕人及小朋友努力擁抱普通話拋棄閩南話 認為講閩南語為沒素質的表現,泉州漳州則看不起普通話認為是阿北子講的北共語言! (阿北子類似於廣東話“北佬”的意思

  • @hirocalkawa7656
    @hirocalkawa7656 2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日本人です。我學好普通話後學了廣東話. 這一年我新學台語. 每次上課的時候發現到了不少的台語和廣東話單詞發音相當相似, 很有趣.

  • @baoarch3995
    @baoarch3995 22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2

    我台灣人,我覺得講粵語實在是好Fashion吖,我好鍾意嘅,現在都會看粵語影視訓練聽力😂

  • @jacky4090ultra
    @jacky4090ultra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8

    我爸是潮州人,我小时候又喜欢看香港电影,所以我两样都听得懂八成以上,但是有一些音需要靠语境猜测
    前几年在新加坡住了几周,发现很多新加坡人学习闽南话和白话的方法以及掌握水平和我相似

  • @ch1995
    @ch199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5

    06:04 哩度更正翻
    汝讀音係魚,用作你
    伊讀音依,用作佢
    而後面個例子
    鼎係鑊/鍋一類既煮食器皿
    唔係鏟

  • @bsybilly
    @bsybilly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9

    我来自马来西亚,很多方言我都是会一点点,反而是自己的福州方言一点都不会,粤语则是多年受TVB剧集的影响而学会的。多谢你的分享,又长知识了

    • @tatleongchan3689
      @tatleongchan3689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马来西亚? 看你住哪里。沙捞越 诗巫 Sibu一带很多人讲福州话,霹雳州Siiawan, Ayer Tawar, 柔佛州 Ayer Hitam 也有很多福州人.
      我不是福州人但会讲简单福州话

  • @karlcheng0526
    @karlcheng0526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5

    專門搵啲似嘅梗係似咯,其實唔同嘅仲多。

  • @wangchitsui4605
    @wangchitsui460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

    我是香港人,曾經在臺灣中南部地區生活過幾年,所以臺語,粵語,客語,臺灣國語都會點

  • @SupThr
    @SupThr 20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1

    我系喺廣州出世、廣州長大嘅潮州人。潮州話系母語,同朋友玩講粵語,返學講普通話。後來嚟美國留學定居學英文,而家四語都通,隨時隨地無縫切換。
    讀大學嘅時候去廈門玩,一路用潮州話同閩南人溝通。雖然唔能夠直接對答,但系仲可以勉強互相明白。覺得好神奇。其實潮汕話系閩南話嘅一支。
    我嘅細路仔亦都識講粵語同普通話,不過潮州話就唔得啦,淨系識幾句兒歌而已。

  • @ancestral_lingo
    @ancestral_lingo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7

    我嘅母語係泉漳話(狹義閩南語)&廣府話,確實呢兩種語言有好多文法相似嘅地方。

    • @aoshi000
      @aoshi00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我只會粵語,但是如果看影片有字幕的話,台語的發音聽起來真的很多和粵語挺相似,覺得驚奇呢。都是南方人😂

    • @oldcat361
      @oldcat36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aoshi000 如果有字幕 其實好容易去理解 認知能力即時提升 如果是文言書面語 就更加容易

    • @aoshi000
      @aoshi00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oldcat361對啊。我以前有一次聽過牧師用台語講道,我一邊看著單張就聽得懂大部分,覺得像粵語。當然他講得應該是比較書面的形式,不像平時口語化的台語對話。

    • @aoshi000
      @aoshi00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oldcat361 當然真的要學講其他的方言就不太容易。國語四聲還有變調,粵語九聲六調,台語我就不曉得了。

    • @oldcat361
      @oldcat36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aoshi000 其實首先學習就不需要理他太多 我以前的工作 是要跟原居民接觸 更加聽不懂 我現在已經退休多年 應該年齡比你大 我能夠聽得明白香港客家話 還有學老話 但都是好表面 好簡單的語句 這些都是口語
      首先 我認為如果要學習另一個,不屬於自己的方言 從書面語開始 然後學習拼音 最後學習口語 這是最快的途徑 因為最難其實在於口語 首先就會讓人聽不懂 難以入手 所以我們以前要用手抄方式對話 曾經有一段日子 因為他們的兒女孫子都已經去了移民英國荷蘭 留低只有那些老年人看屋 我好記得 他們住很偏僻 往往有些地方要坐船去 整個島一兩條鄉村 房屋亦只有兩三幢 只有一雙老人家
      在這個時候 完全是雞同鴨講 慢慢了解 身體語言 都不能的時候 唯有用手抄方法去交流 所以為什麼我會講 先了解學習文言 這個途徑係最快 因為大家都能夠共用文言關係 這些都是我的經驗 是關於我自己的過去親身經驗接觸得來的感受 可以分享給你聽

  • @chanhappy9559
    @chanhappy9559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7

    滿州話先至係外語
    現代滿州話夾雜大量俄羅斯語文法,北京話同胡語👈🏻

    • @peterwu4747
      @peterwu474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家下仲有幾多人學?

    • @Poon28
      @Poon28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5千年文化歷史由幾百年歷史語言民族統治,確實情況可想而知。 😂

    • @user-pp3pr8mm1g
      @user-pp3pr8mm1g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茶樓、點心、腸粉、冰室及煲仔飯全是廣州美食。香港本地菜只有元朗菜,香港人抄襲廣州美食。
      雖然同為廣東話,但是廣州話歷史遠比圍頭話悠久。香港人放棄了圍頭話,抄襲廣州話。
      重申一次:圍頭話也是廣東話。所以香港人為何不說粵語圍頭話,反而抄襲偷竊盜取粵語廣州話。
      香港人抄襲廣州話。香這個字圍頭話(香港話)讀Hong,廣州話讀heong。
      地豆係圍頭話,花生係廣州話。Hack飯係圍頭話,食飯係廣州話。去先處係圍頭話,去邊度係廣州話。可憐,香港喱抄襲偷竊盜取廣州話來講,而且一句圍頭話(香港話)都不敢講。
      圍頭話是深圳人發明的廣府話分支。圍頭話怎會不算廣東話。廣東話由廣府話、潮洲話同客家話組成。圍頭人是起源深圳的廣東人,圍頭話也屬於粵語廣府話的分支,廣州話也是廣東話中廣府話的分支。圍頭話也是廣東話。所以香港人為何不說粵語圍頭話,而要抄襲偷竊盜取粵語廣州話。
      香港喱最鍾意偷來講的 撚 這個粗口都是廣州話粗口,圍頭話係冇架。香港人講圍頭話啦,我地澳門人一個字都唔識聽
      香港人講返圍頭話啦 自卑唔講圍頭話真可憐
      香港人崇拜廣州話,所以抄襲了廣州話。香港本土語言係圍頭話,但係你叫香港人講圍頭話,香港人會唔肯講。因為香港人崇拜廣州話覺得廣州話高雅,厭棄香港話(圍頭話)難聽老土唔入流。
      茶樓、點心、腸粉、冰室係香港人抄襲偷盜廣州嘅嘢 我澳門人真係睇唔慣。冰室,又叫冰廳,廣州話用以稱呼冷飲店。其是南粵地方一種主要售賣冷飲、雪糕及沙冰等冷凍食品的飲食場所,起源發跡於廣州。在香港流行於1950至1960年代,被認為是茶餐廳的前身[1][2]。過往廣州的冰室會經營雪糕、凍奶、冰水,兼營咖啡、奶茶等熱飲和西餅麵包
      茶樓雲吞早茶腸粉炒粉全部都係香港人抄襲廣州
      澳門人香港人說的廣東話學術上最準確定義
      叫作廣州話(澳門官方政府文書也寫作廣州話)廣州話英文叫Cantonese
      Canton就是廣州英文舊稱
      當然現在你也可以看到許多痕跡
      譬如廣州機場代號是CAN
      廣州塔英文叫Canton Tower
      我係澳門人 澳門一直係廣州話地區
      但香港唔係 香港一百年前還在講圍頭話(香港話) 一百年前澳門和廣州影響力遠遠高過香港
      香港人放棄圍頭話學我地講廣州話 香港人講廣東話口音非常難聽好多懶音(畢竟係抄返黎)
      廣東話本身係錯誤名稱
      魯迅講過:一直如此 便是對嗎
      潮州都係廣東 梅州又係廣東
      唔通潮州話梅州話都係廣府話?
      呢個語言係名副其實嘅廣州話
      我作為澳門高質大學生鍾意講求學術
      希望啲ON唔好介意
      澳門開埠500年,廣州開埠2200年。香港人抄襲廣州話。

    • @user-iz8oq7qz2e
      @user-iz8oq7qz2e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南蛮不要妖言惑众

    • @user-iz8oq7qz2e
      @user-iz8oq7qz2e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不要整日妖言惑众,没文化就去多读书

  • @oldcat361
    @oldcat361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1

    香港晨早已經有(鶴佬人)
    元代已經嚟到啦 從廣東海陸豐水路進入香港 吐露港一帶進行採珠同捕魚 其實亦都係香港開埠之前 香港原居民其中之一個族群 當時陸上居民多為本地人(即圍頭)與客家 水上人則為蜑家與鶴佬均為原居民 鶴佬話即係閩南話於廣東海陸豐一支系佢基本上同潮州話有少許分別亦互相不認同 其口音大概以福建閩南地區漳州泉州廈門口音相近 近靠近台語 而潮州話在更古早時候從閩南地區移民到粵東平原繼而獨立發展出來的一門閩南語系之次方言
    另外想講 (百越)並不是你地圖顯示的地區咁細 根本上當其時中原人眼中長江以南就已經是百越之地 全部都是部落文化 斷髮紋身
    非我族類 基本上無論係吳越文化或者係楚國文化 一律被中原人視為南蠻百越
    更何況 嶺南之地有五嶺的隔絕 福建一帶基本就全部都是山林覆蓋 只有沿岸擁有平原 所以這些語言才能夠比較獨立地發展起來
    學術上又稱南方漢方言區域 佢哋全部都有個特點 就係有一個隔絕性嘅自然環境去保護住 即使江西贛語 亦有一大片長江湖泊隔住於中原文化 雖然都是保留咗好多古漢語 但都要記住一點 全部語言其實都要共融 意思與當地的越族共同融合,才能夠發展出閩南話及粵語系統 其實客家話系統都一樣 只不過客家 佢哋話係正統中原 老實講,基本上就沒有正統中原的 客家一樣在閩粵贛三省邊界山區發展出來的 一樣跟原住民的佘族有所交融融合演變出來的
    又要客家人都是住在山上
    或多或少都會受到當地的土著影響 唔通你殺晒佢咩?所以一定擁有南方當地百越人文化在裏面 南越 閩越 等等元素還在這兩個語言系統裏面一起發展形成的 客家話一樣係咁 江西贛語都係咁樣發展出嚟
    (呢度我唔係去詆毁客家)別誤會 何況我自己香港家族裏面亦都有客家潮州通婚現像各位緊記
    最後想講一點 一種語言,佢可以由兩千多年前去建立雛形 從而不斷去融合慢慢進化 最終成為一個獨特的語言系統
    來之不易 但是 若然政策上邊的改變 好容易令到一些語言同時間不出幾代就自然的會被取代 無論你係 有好強烈之香港人認同感 並以港式粵語作為自己的母語 那麼 希望好好去珍惜好好去保存 我就一定比你們年紀大 我這一代人 已經老啊
    所以 我係希望下一代的人能夠好好掌握自己的母語
    分享到這裏

    • @lengyeowang4147
      @lengyeowang414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再次強調潮州和「閩南」沒有關係!
      西漢初年就開始從中原通過江西入境,所以叫做「河老」,後來的「福老」是從古代興化迁入的,閩南人有一些也是从興化遷入的,不過不多! 證據是整個廣東省包括海外南島, 「人」這個字是唸” Nan” 而不是福建話的 “Lan” !
      潮州在漢武帝時代建縣,東漢末年時期己發展成四個縣,其中一個在福建省! 所以不是潮州人來自福建省而是反過來,福建人潮州祖,清朝才拼入福建的昭安更一直不承認是福建人! 有些人盲信「一路而下」 ,其實陸路從江西到粵東和從中原沿海而下,都比從福建南下來的容易,更何況早期還有閩越国擋路! 潮州人口密度一直比閩南地區高,某個縣更是全中國大陸人口密度最高的縣! 說福建人口過剩,遷入潮州根本不可能 ! 福建人去的是汕尾,和各種「閩」,雷州和海南可能也有一些,不過人數少到無法改變當地語言.

    • @lengyeowang4147
      @lengyeowang414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客家人可能連在北方都己不是漢族,客家人不是如他們宣傳那樣起源於東晉,而是宋朝! 特別是北宋末年,當時北方有些國家改朝換代,導致很多难民「作客」 開封府!所以客家人從「中原」南下是沒有問題,但不是源自中原!

    • @oldcat361
      @oldcat36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lengyeowang4147 雖然你講到如此啦 不過呢?
      現實社會裏 係現實嘅另一面
      在香港地 潮州人同鶴佬人 在語言學上都係屬於閩南語系系統裏面 無論點講 佢都係咁㗎 你可以講同是粵人又可以 或者大家都廣東人又可以
      我先講鶴佬人先啦 通常兩類 其一為水上福佬人 宋元兩代 從惠州府。即係現在的汕尾市海豐陸豐 從當地漁港出發來到香港地區 從事捕魚 佢哋有持定宗親 根據本人認識的分別有 黎鐘徐蘇石等等大姓氏 大捕元洲仔沙田馬鞍山亞公角等等 都是佢哋嘅漁港 80年代發展吐露港及沙田的時候 大部份已經上咗岸 亞公角政府幫佢地建設咗一啲獨立嘅兩層石屎屋比佢哋居住的 或者叫做亞公角漁民新村 少部份人目前還在進行捕漁行業
      80年代至90年代 上岸的已轉用廣東話 但在自己地方或者家庭鄰舍,保留返鶴佬話 在整個香港 除吐露港之外還有其他的分佈點 第二類 是大陸移民到港的海豐人及陸豐人 這類並不是本港原居民 同時亦都係說海陸豐鶴佬話或自稱鶴佬人 隨着香港嘅環境基本和任何香港人冇分別
      老一代亦都好快就會變通講廣東話
      新一代就唔使講啦 OK 另外講潮州人
      潮州人三大地區汕頭 揭陽 潮州 就係潮汕人 潮州人其實唔使講 呢個係香港人基本嘅知識嚟㗎或者認識認知 所以我不需要講太多 變成通識化 潮州人在香港有一定數目 的人數
      生活中講潮州話嘅人又少之又少 基本上都融合所起香港人嘅認同感上面
      唔需要突顯籍貫同普通一個港人冇分別 潮州歷史 不需要跟我說 維基都可以搵到 自己幾十年生活裏面亦都知道係點 無需多講了
      客家人也是 原居民清代沿海恢復界線 當時由於梅州已經出現爆棚的現象 人多 無論興寧 梅縣 大埔 蕉嶺等都開始出現居住問題 清政府 於是希望他們 遷徙到其他地方去 其中珠江三角洲 香港澳門 惠州沿海地區等等都有大量的客家人來到 所以個時代都應該在清朝的時間入港 而言 同樣地 香港開埠之後 大量大陸人移民到香港 呢個亦都係香港人嘅一段早代歷史移民故事 我都講過無論什麼族群,無論來自大江南北 即使東南亞回流的華僑都有 呢個時間一樣有客家人非原居民來到香港居住 其實都係一模一樣,隨着香港發展 大家都係走過一同的,或者差唔多的歲月裏面 就是如此 大致上都是這樣

    • @oldcat361
      @oldcat36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lengyeowang4147 我再細心一次係好細心去閱讀你給我的留言
      我發覺都有啲講得啱,講得唔錯
      不要介意 但係我呢本身 好多時我係用老香港人嘅角度去看事物
      其實歷史就是這樣子 裏面有好多可以去再一次擺出去探討 因為歷史不全言是對的 另外我也借了我的文章 去反映當時的中原人如何看待我們
      所以我要突顯這個問題
      其實佢到現在都是這樣
      網絡上邊一樣,
      經常視之我廣為南蠻
      當然 他們不是針對香港式港人
      他的針對是我們這種祖籍廣東粵語民系的人
      我可以講 除非他自己有本事 沒有任何資格去話人哋 網路上面好多 而且在Windows嘅年代當時56K上網香港用緊時代 已經經常在不少論壇上面過招 但係 當你年紀開始大喇 你會有一種感覺 感覺其實世事不需要認真去對待 不能告訴你 我自己在香港的家族 其實裏面已經潮州又有客家又有 佢哋自由戀愛 都冇辦法分咁多
      如果 日後好多好多年以後 查到我哋嘅基因 就係一樣 基本上同香港好多人都會一模一樣 差異好少

    • @lengyeowang4147
      @lengyeowang414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oldcat361 任何潮州人(不喜歡鬧潮汕),不管是在大陸還是海外,聽到看到潮州话屬於「閩南語」(不是閩南話,終共階級意識很多高,話地位比語低),都會抗議!這好像是說爺爺跟著孫子姓! 陰謀論認為這樣是終共想要消滅潮州人的認同,終共怕潮州人太團結會影響它們的權利/權力! 而且,當年革命黨第一次起義,就是潮州黃崗(不是黃花崗,黃花崗也從來沒有起義過! ) !

  • @cr-2032-ncadsr
    @cr-2032-ncadsr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2

    我爸媽是福建人,我會講閩南語哦!

    • @aoshi000
      @aoshi00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我想看個人家庭的教育吧。最近看到一些訪問影片,有些廣州的小孩都不會粵語或者說的不流利(當然有些是外省的)。香港人的廣東話當然流利,畢竟中文課是用粵語教,但是國語就比中國和台灣遜色。 以後就不知道怎麼樣。我堂弟弟們在美國長大。父母只跟他們說粵語,老大的粵語不錯,小時候看TVB,老二的中文就很糟糕,只說英文。

    • @KiatJin_Si
      @KiatJin_Si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日語はい(hai):應答詞的“是!”意,從江戶時代(1603-1868年)開始使用,在此時代前的武士階級使用はっ(ha,促音っ本身沒有發音),庶民使用へい(hey)或へー(hei)(在台語同樣有用hè、hè-a、hè-lah音表示應答“是”、“對”的回應),而後融合成はい(hai)主要在平民使用,武士階級在正式場合回答仍然是はっ(ha)。在明治維新後的日本軍隊也沿用了はい(hai)。はっ(ha)根據語調會成為感嘆詞,表達詢問或懷疑的意思;はっ(ha)?就是當聽不懂對方在說什麼時,要反問對方而使用,或聽不懂對方的話,不得不反問時使用的詞語。就如同在台語用蛤(ha)?的音。在武士階層以來所用ha同時有轉發為ho音用,同樣表示“是!”,在台語也使用ho為"好“音表示“是、好的”的應答。
      먹자 meogja:一起吃飯吧。在台語的“蒙呷”音則是偏向向對方或一起的表示加減、多少、將就吃的用法。
      쪽팔려 jjogpallyeo:表示“自己很尷尬”。在台語的表示我“很”怎樣、我“好”怎樣的台語語源是表示方向一方的쪽jjog音:我“jjog”見笑欸、你“jjog”靠北欸。
      바다에 bada-e:在海裡。在台語形容人頭腦“頭殼壞去”的“趴代趴代”的語源。
      뭐 ?(mwo,什麼?、什麼!?)。“嘸”有驚訝、驚詫意境,在台語“嘸mwo”用義常見為通無(沒有)、連詞(要不然)或延伸為語助詞的使用:看kua攏"嘸"、"嘸"看kua到tioh、“嘸”你是昧按抓?、“嘸”啊,今啊系蝦密情形?、 幹呢X,“嘸”利系勒公灑曉!?、啊“嘸”利系勒看kua沙小!?
      西元660年大唐在韓半島與新羅聯合發動了對百濟的攻擊,最終百濟首都泗沘被攻陷,663年8月大唐軍於白江口又大敗倭國(日本)與百濟之聯軍,百濟的故土被大唐和新羅瓜分,百濟義慈王與其子(夫餘豐)王室貴族以及一萬多名百濟平民被大唐擄至河洛一帶的洛陽(現今中國河南洛陽),另有一批百濟貴族則逃往日本。
      目前已知最早期東洋倭寇在1370年到1390年的部分高麗賤民群體,亦有純由朝鮮人組成的倭寇集團。1387年明國因東南沿海長年海盜倭寇為患,追勦無功,澎湖反成盜寇巢穴,明國因此厲行「墟地徙民」政策,將福建、浙江、廣東沿海三地的瀕海岸地區與近海諸島上所有居民及所剿佔澎湖上的住民(遷往福建)強迫遷入內地居住,島嶼居民全數淨空。
      1602年東洋倭寇以高砂(台灣)為巢穴,1617年(明萬曆四十五年)成員複雜沒有國族歸屬的東洋海盜海商集團,與平埔族群在主要據地範圍的東蕃竹萋港(即台灣竹塹,今新竹縣)曾與剿倭入侵的大明軍發生戰役。福建沿海岸地區在中原大陸歷代帝國疆域下自古以來就是邊陲地帶,在更迭至明、清帝國下這個海濱地區歷經迫遷、招撫,百姓除了來源早已未必是古閩原始居民,同時也不會自稱為漢人。 Laurent Sagart(1951年生於巴黎),法國漢學家。東亞語言研究中心 (CRLAO - UMR 8563) 的成員,他是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 (CNRS) 的研究主任(已榮譽退休),在西元2008年提出 Kra-Dai 是 FATK (Formosan ancestor of Tai-Kadai)的後期形式,南島語的一個分支,屬於在臺灣發展起來的Puluqic 群的南島語分支,其使用者在西元前3千年後半期左右遷徙回東亞大陸,包括廣東、海南和越南北部。 在他們到達這個地區後,他們與未知的群體進行了語言接觸,導致了FATK詞彙的部分再同化。
      基於其假說並保守的有別於其假說,所謂閩南語是由包括台灣根據地的倭寇海盜、海商集團遷往福建沿海濱地區一帶,在延伸形成局部較強勢的政權主導勢力下匯流趨同。
      出生於日本的鄭成功,在1652年以福建沿海其中福州為主的駐地,是以海商海盜集團勢力與清帝國對峙談判,不是以所謂打著反清復明的南明勢力。日治時期台灣各地平埔族群也曾發起更名為東寧族的社會運動。
      中國所謂的華夏文明的起源是向來中國以中原天朝自居下,視週邊外族的東夷南蠻西戎北狄人類在遷徙逐鹿東亞大陸內陸(包括被歷代中原帝國所征擄至中原而落葉的四方之夷國王室與附屬百姓文明平民族群)的匯聚競合大鍋炒後才能幹出來的。東夷鮮卑融群在逐鹿中原下是貢獻了東亞大陸文明,大抵是高麗半島與東北亞大陸、日本群島融群的前融底定分別出大和、高麗之名民族的前身。
      部分由古日、韓(含非現代首爾話為標準語的方言)民族所遺留語彙與解釋下來所謂漢字詞彙發音的同台語:不而過put-lî-kò(韓音:geuligo,在韓是"此外、還有"的意思,台灣則是“不過、然而、但是”意)、我(日語的私Watashi的 wa。在上古日語語彙的我發音使用“wa”和“wata”。上古指在奈良時代的西元710-794年及其以前)。哪do (日語的哪裡:どこdoko)、你(니 li,韓國南部方言音)、親自(韓音:jim-jo。台灣在用音用義皆為斟酌jim-jo,仔細端詳意)、南無觀世音菩(韓)。
      台語與日語互通音:味、好、世界、了/瞭解、振、道、神、死、國、武器、魔、聯絡、散步、演示、白、夜、戰、實、人類、殺氣、毒、實戰、緊急、雜、車、健康、州、由、治療、誤解、刀、首、水源、王、機械、西、將軍、天才、戰車、要求、獎金、態度、誤解、友、偏見、優秀、天界、時間、結果、上、覺、報酬、感謝、賞金、島民、簡單、收納siu-la̍p/lok(日音:収納Shūnō)、現在hiān-tsāi(Genzai)、撤收thiat-siu(日音:撤収Tesshū)、守備、意識、注意、開始(Kaishi)、良心(Ryōshin)、實在(実際Jissai)、任務、鄰國(隣国Ringoku)、理解、研究gián-kiù(研究Kenkyū)。屬於上代日語語源的純用漢字以一字一音表記下來的用“支”(無義)來表記為日語的“キ” ki音(將“支”用於表記為キki音,在西元250-592年的古墳時代到710-794年奈良時代期間,後作シ,しshi),台語的支(也作tsi)、枝皆用gi音。支持tsi-tshî(しじ支持shiji)、土(日本原住民的阿伊努語單字型式的土Toy-Toy)。
      台語與韓語互通音:土產(토산품tosanpum土產品的토산tosan)、特產(특산물teugsanmul特產物的특산teugsan)、動物tōng-bu̍t(동물dongmul)、監督(감독gamdog)、己(gi)、暫時、準備、回答、毒、壽、世、陣(jin)、兵、接、孤、高(go)、麗、時辰、統軍、節、度、避、千、人質、真正、臣、時間、陷、軍紀、南京、辱、分明、征服、簡單、出征、援軍、勇氣、服、汁、學(hag)、報、步、職員、聽、道理、本、令、戶、徵、慘、直接、犧牲、真心、乞丐、志、粉、種(jon)、監視、速度、失禮、始(si)、終(jon)、合嘴ha̍p-tshuì(韓語有使用合嘴habchwi表示為閉嘴)、縛起來ba-kiai(古諺文方言)、虎、布、都市、記者、證據tsìng-kù(韓音:증거 jeunggeo)、參考、阿爸、技術、疆、家屬、旗(깃발gisbal的깃gi)、印鑑(인감ingam)、家具、運動、龍、危機(위기wigi)、機會(기회gihoe)、現在(台語的tsìn-má)、滿足buán-tsiok(만족manjog)...。
      大約在1930年代後期才出現所謂“閩南語”一詞,其語獨立性在皇朝當代不能與其他方言對談,與操清北京官話(後來的普通話)者更全然無法理解,清國常以筆談溝通。在擔任巡視臺灣(1722-1724年)監察御史一職的順天府大興縣(今屬北京市)人黃叔璥,在其所撰之《臺海使槎錄》一書的記載臺灣道習俗的章節中表示:郡中鴃舌鳥語,全不可曉。如劉呼澇、陳呼澹、莊呼曾、張呼丟。余與吳侍御兩姓,吳呼作襖,黃則無音,厄影切,更為難省。
      1852年劉家謀的《海音詩》:「耗擲饔飧百口糧,如山狼籍不堪償;傷財翻被居財誤,浪說紅龜是吉祥。吉凶事,皆用「紅龜粿」;臺語「龜」若「居」,取「居財」之意也。每用,常數百箇;其棄之也如泥沙,暴殄甚矣。」 *居ku

    • @KiatJin_Si
      @KiatJin_Si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所謂的閩粵祖譜是偽譜;台灣的所謂漢制祖譜並不是由外來殖民對積俗統稱所謂漢人的來台開基祖傳下來的,而是後來有人信以為真按址前去認親帶回來的,並帶回禮儀規矩,使關係愈來愈逼真,至今對大中華民族祖脈信仰早已就如同宗教團體信徒的對感恩Seafood讚嘆Seafood的信仰根深蒂固一般。
      中國百姓在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以後才被准許祭拜四代之前的祖先,把他們寫入祖譜,因此上溯漢唐宋名人甚至炎黃的,明代之前的中國祖譜都是有假造誤差。蓋宋代之前的族譜是官修的,私修族譜極少,直到明代民間修譜的風氣才開始,到清代因受雍正2年頒行的康熙《聖諭廣訓》「修族譜以明疏遠」的號召而大盛,甚至有人把不修族譜看作是「有違聖祖仁皇帝(康熙)敦孝悌、篤宗族之訓」。基因研究早已確認,福建、廣東人都是百越民族的後代,是自古從漢制的皇朝帝國以中原漢譜名人祖譜與堂號消滅了越族。
      清帝國實施堅壁清野的戰術對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地實施海禁,禁止人民跑到台灣,同時畫界遷民,在沿海地區的住民強制要遷到界內,並築界墻、立界石,派兵戌守,若越界則殺無赦。
      現今在基於有利大中華歷史脈絡下,中國已在淡化明、清國東南沿海的海倭泛濫與海禁的政策歷史,另外近年也強調提出所謂東洋海倭為中國東南而來的假倭等的歷史。
      縱觀中國歷史,添加註釋或修改和操縱前代歷史記錄的做法一直存在,往往在有利於當前朝代包括現今中國的歷史版本。

    • @reynaicer2931
      @reynaicer293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aoshi000 原來TVB的影響力真的這麼大⋯⋯我們都是住在美國!兩個孩子大的那個經常看TVB,所以懂得聽和講廣東話!小的那個因為不看TVB,所以只是懂得聽廣東話,但只能說英文⋯⋯😂

    • @aoshi000
      @aoshi00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reynaicer2931 對呀,以前TVB最巔峰的時候就像近年的韓流。我在美國有個阿姨以前迷香港流行曲,才學會廣東話。她先生是上海人,因追求她也學會廣東話哈哈。如果沒某些愛好,小孩通常都懶不願意學,特別在外國生活。我也是從小看動漫和日劇然後大學學會日語。 聽是被動,但要說的流利就需要主動練習。

  • @user-nd8bo8nj7p
    @user-nd8bo8nj7p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7

    广东话包含三个类别,系客家方言、广府方言、潮汕方言。闽南话同潮汕方言相似甚多,与广府方言或者客家方言比起来,就差距甚大了。

    • @oldcat361
      @oldcat36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不過呢 在現代 尤其是廣東話由香港帶到世界去 而香港人一般把粵語變成為廣東話 咁樣去用 所以以後就有咁嘅變化 日本人都是用廣東語指粵語 而在大陸廣東地區 粵語一般叫做白話 即係容易明白嘅一種溝通語言
      在學術上就會用粵語 而省城廣州話我們一般就會用講廣府話名稱代替
      因為廣州口音為標準粵語的口音
      你應該說,廣東省內 有三大族群語言 而不是廣東話有三個類別

  • @KFCheung-xj6gs
    @KFCheung-xj6gs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7

    鄉下中山沙溪講嘅隆都話好似就係閩南話嘅一個分支。不過而家同廣東話一樣都係泥菩薩過江。唉。

    • @SALABIT
      @SALABIT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同為中山沙溪,不過是象角村,細個聽老豆同班鄉里朋友講既唔係普&廣語言。

    • @KFCheung-xj6gs
      @KFCheung-xj6gs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SALABIT 阮生早晨🙈

  • @KeungWai-qt8mn
    @KeungWai-qt8mn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6

    多謝分享資料,加油👏👏👍👍🙏🙏

  • @user-pt6el9gh6x
    @user-pt6el9gh6x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6

    我老婆係福建人,但我去外家基本只能傻笑,根本唔知佢地講咩,連估都估唔到

  • @uartim
    @uartim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7

    4:09 4:21 片主自己都帶左 bias
    其實分子人類學分析比語言學更加睇得出中國人係點樣溝法。
    滿語 蒙古語其實同普通話並不相似,你去找一些樣本聽下。 滿語我印象中沒有所謂捲舌音。
    其實北方,特別今日河北省,長期都有胡人居住,安史之亂安祿山就係范陽起兵,之後幾百年由契丹,金元統治,時代一長語言就分化得愈勁,同中原王朝也有變化的音愈差愈遠。
    基本上
    廣東話保留中古漢語特色
    閩南話可以保留到部分上古漢語特式
    而普通話大約元朝左右都定型。你比較下忽必烈的廣東話讀音 普通話 同英文譯音(來自中亞/波斯)
    你睇英文讀音差五百年都唔同讀法,為何有自信漢語能夠2000年讀音不變?

    • @user-iz8oq7qz2e
      @user-iz8oq7qz2e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这个频道的主要目标是妖言惑众

    • @taskdon769
      @taskdon769 23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其實她連台語的讀法都不懂卻非要說台語與港語相似.這裡主要是強調港語而不是粵語(就是誤導)畢竟港語也借用了很多英語在內.真要說這個影片就只是純粹的"港人優秀論"很明顯的排斥官話普級.

  • @oberstw
    @oberstw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0

    *****
    我是 中華民國 60歲人。
    (滬 語)、(粵 語)、
    (客 語)、(閩南 語)、
    (日 語)全都是
    (母 語)的水準。
    (閩南 語)才是
    《華南 語系》最複雜的
    《古 漢語系》,
    真正有(九 個 音 調)。
    而(粵 語)音調
    較之 閩南語 稍單純,
    實有(八 個 音 調)。
    不過(閩南語 系)
    真正要 佩服 羨慕
    (粵語 系),
    (粵語 系)是目前
    《華南 語系》裡,
    唯一能夠 完全《中文化》
    的《具象 -- 古漢語》。
    (閩南語 系)
    要想也成為
    如 粵語 般的
    《具象 -- 古漢語》,
    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 @lan250
      @lan25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國民黨統治台灣對台語是用盡一切手段打壓歧視與貶低,因此對台語多數人也不太了解
      更有人說我們講台語是"數典忘祖,傷害民族感情",看到這句就更好笑
      河洛語(台語/閩南語)依洛書陰陽八卦,以陰陽(兩儀),平上去入(四象)所合成的八音(八卦)~
      八音代表字如下~
      獅、虎、豹、鱉、猴、狗、象、鹿
      閩南語有文白讀音之分,而文讀音則由唐韻或宋朝時的集韻等韻書所切出來的,
      切音方式就是以A字頭音+B字尾音=C+聲調所組成一個新字的發音,這種古韻書的拼音方式在河洛語(台語/閩南語)中完整保存~
      粵語是古漢語+百越語所組成,入聲音多出一個聲調因此是九聲調
      古無輕唇音與舌上音,在漢魏及之前只有重唇音(p,b,m)而沒有輕唇音(f,v)
      古漢語只有重唇音(p,b,m)而沒有輕唇音(f,v)
      河洛語(台語/閩南語)到現在還保存古漢語只有重唇音(p,b,m)而沒有輕唇音(f,v)的特色~
      粵語有f音,客家話有f、v音是中古後才有輕唇音,
      河洛語(台語/閩南語)是保持最完整的古漢語,其次粵語
      在漢唐時直接音譯成漢字的佛經咒語和梵語相似度最高的是河洛語(台語/閩南語)其次就是粵語~

    • @susa1373
      @susa137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粵語是六調九聲,那三聲是入聲,或也可叫作九調。若將變調加入,共有十一調。
      閩南語號稱八調,其中第四調和第八調是入聲。第六調是與第二調相同,實則祗有七調。

    • @lan250
      @lan25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susa1373 如同粵語的九聲六調般,有部份相近的音被混用,但不代表沒這音
      詩人吟誦,往往把第六音拉長,成為第五音。
      因此有些韻書中第六音是空字,也因此有人才會說只有七音。
      八音代表字如下~
      獅、虎、豹、鱉、猴、狗、象、鹿
      另外一組
      君、滾、棍、骨、裙、滾、近、滑
      2、6聲同樣是滾~~
      " 滾水,水滾了。" 唸唸看~~
      只要台語(閩南語)講的夠輪轉,是可以明確分出陰陽不同音!!
      爭論說只有7音的人,看到這句後全閉嘴了!!

  • @user-cl6zq7vd6w
    @user-cl6zq7vd6w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0

    語言是用來溝通的 當有個自由行 向你問路 你聽得明佢講嘢 但係答佢廣東話 佢會直接同你講 文明人用普通話 跟住你就可以轉身而去

    • @Deansquall
      @Deansquall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

      何不留下一句對其母親之慰問,再轉身而去,以表達我等文明視禮節之重視

    • @oldcat361
      @oldcat36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user-cl6zq7vd6w 呢個體驗咗好多嘢啦,我都 講一啲事實出嚟㗎啦不如 我係見過好多人去藥房買嘢,佢係特登用普通話去講嘅 呢度係好耽誤藥房嗰啲職員 或者其他舖頭嘅員工 因為中年人尤其是未必識聽普通話 講就更加唔得啦 我都唔得啦,我呢個年紀比較大 我嗰代人全部都唔識國語普通話 中學係用英文教學嘅所有學校都係咁 當然啦,果陣時我哋都係港英年代 出身
      再睇返嗰啲國內自由人顧客 佢哋原來好多識得白話 廣東話即係 只係講唔啱口音 佢係識講廣東話,又聽得明 但係特登買嘢嘅時候食嘢嘅時候就會同本港職員用上呢個普通話
      呢一類人 先至練精 可能佢哋怕俾人呃 又唔出奇 不過都係講嗰句啦 社會係要去適應 時代,又會不斷改變
      所以要面對唔同嘅情況

    • @dennispoon6650
      @dennispoon665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Deansquall你太可愛了😂,笑死我😆

    • @Deansquall
      @Deansquall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dennispoon6650 要俾佢哋知道,廣東話嘅精髓🙂‍↕️

  • @fookng8212
    @fookng8212 19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我是70後的泉州人、當然會閩南話😂廣東話的出嚟啦!就與閩南話的出嚟啦!一樣😊

  • @h83t83
    @h83t83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6

    終於有廣告,正!!

  • @zhasilo
    @zhasilo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我會閩南語但不會廣東話,但簡單的廣東話我可以聽懂一點,以前有個朋友跟我開玩笑,講了一些廣東話跟一柄粗口給我,然後笑我台灣人聽不明白,我就用普通華語翻譯回去給他,大概有六七成是對的,他有點驚訝到 😂 我就跟他說你別用廣東話說我壞話還是說祕密,我會知道的 😎

  • @Vaidurya821202
    @Vaidurya82120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8

    完全唔似,语调、腔调都唔同
    只是文字语法略微相似

    • @dennispoon6650
      @dennispoon665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我都覺得唔似。

    • @lancydavidson6403
      @lancydavidson640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完全唔知d福建佬噏乜

    • @dennispoon6650
      @dennispoon665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lancydavidson6403 唔知好正常喎

  • @doracatdodo
    @doracatdodo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8

    江浙閩粵 以前都是百越各族聚集地 除漢語詞外 許多固有詞 跟詞語修飾方式 都是一樣的

    • @David-jx5jk
      @David-jx5jk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他說 叫 佢話,吃東西 叫 食嘢, 即是 古漢語文言文 + 百越土著語 的例子

    • @xworld021
      @xworld02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广东话、闽南话都是吴语分支,次生的二等语言
      岭南地区除了吴越迁徙过去同化土人那部分,直到明朝中后期都是流放犯人的穷苦人稀之地
      东吴最早首都在湖北,后来孙权迁都建业也就是南京,不要用你的狭隘无知界定吴越范围
      郑成功祖籍河南固始,蚆虸
      吴 - TangoZ钟祺/Keyso寿君超 (Keyso)
      词:TangoZ/Keyso寿君超
      曲:TangoZ/Keyso寿君超
      编曲:三册柏
      录音:DireX
      混音:DX肖夏
      母带工程:DX肖夏
      我们口天吴 吴 是你看不懂的player
      四两拨千斤个腔调把迷宫都走册
      天赋太坚固 兼顾江浙沪个手法
      Keyso TangoZ east coast flavor
      我们站的地方名字叫做吴
      我们站的地方名字叫做吴
      我们站的地方名字叫做吴
      我们站的地方名字叫做吴
      这首歌到现在才让你听到是我失职
      你知道是我的方言让我famous
      杭州的孩子开始问我队伍怎么排
      手该怎么甩 腔调怎么帅
      会说杭州话的都跟我走
      Yeah go this way
      把这条路走好 都太出圈
      像晴天霹雳
      穿过云层照亮西湖里每一搜船
      就算 有千军万马拿起弓箭站在对面
      来一招草船借箭 ok
      把大招放在后头 让吴越 连成线
      铁锁连的是更强的后辈
      把enemy 按在水里 尝尝新的口味
      堂堂正正破了阴谋诡计
      当我们继续敲起战鼓
      又收编了新的队伍
      以为吴国只会打水仗
      没想到我们让水都着火
      特别大度 当我们张开嘴巴就要吞天
      卧薪尝胆拿起宝剑就像越王勾践
      口天吴 吴 是你看不懂的player
      四两拨千斤个腔调把迷宫都走册
      天赋太坚固 兼顾江浙沪个手法
      Keyso TangoZ east coast flavor
      我们站的地方名字叫做吴
      我们站的地方名字叫做吴
      我们站的地方名字叫做吴
      我们站的地方名字叫做吴
      Keyso
      1SHOT
      阿拉立额地方弄好叫一口天吴
      想混了好社会高头稍微多走点路
      伐要光是口气大 心里要有点数
      想拗手劲啊要先来比一比手臂把
      上海到杭州 才有的兄弟朋友
      江浙沪碰个杯 管他高粱还是洋酒
      现在到处才是rapper额rapper
      水平是我三折的三折全部关特
      那做rapper阿拉做rapper额娘舅
      笃定 用作品 kill圈子里额vermin
      像陆逊火烧连营 了你脑子里相burning
      Yeah tangoZ flow plus Keyso
      像医院里额医生医好所有people额emo
      为撒了听歌额宁头才了低啊低
      Cause I'm murdering the beat
      用方言feat方言 娘那晓得撒叫love and peace
      阿拉铺路 把吴做大
      撒宁做冲头就斩伊刀
      伐是高估 阿拉高度
      好超过陆家嘴的三件套
      口天吴 吴 是你看不懂的player
      四两拨千斤个腔调把迷宫都走册
      天赋太坚固 兼顾江浙沪个手法
      Keyso TangoZ east coast flavor
      我们站的地方名字叫做吴
      我们站的地方名字叫做吴
      我们站的地方名字叫做吴
      我们站的地方名字叫做吴

  • @tlsd2480
    @tlsd248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7

    普通話才是方言、

  • @timily2012
    @timily201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6

    3:39 本集重點

    • @pagongtagi6124
      @pagongtagi612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timily2012 客语滬语潮州话福州话都是。

  • @carolmeeilinglee4282
    @carolmeeilinglee428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我的祖籍是福建的马来西亚人,广东话的镬我们叫鼎,你们的屋企我们叫厝,你们叫筷子我们叫箸,你们说头发我们说头毛。

  • @vincentfan2962
    @vincentfan2962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6

    我講海南話。因海南島的許多人祖先從福建遷過來,所以繼續了許多閩南話的文法和語音。海南人能聽到一些閩南話,但海南話和閩南話兩者溝通交流

    • @yiuming110583
      @yiuming11058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近幾年中國大學透過基因研究好似證實左呢點。

    • @vincentfan2962
      @vincentfan296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yiuming110583 證實咗乜嘢

    • @vincentfan2962
      @vincentfan296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我寫錯了!海南話和閩南話兩者不能溝通交流

    • @vincentfan2962
      @vincentfan296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yiuming110583 證實咗乜嘢

    • @vincentfan2962
      @vincentfan296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yiuming110583 請問證實咗咩

  • @carson3448
    @carson3448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0

    秋山燿平一個月學到閩南話,真係同廣東話好似,在台港人或者都學到唔少啦? th-cam.com/video/pGvJL0Chp0E/w-d-xo.html

  • @2050Alice
    @2050Alice 13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其實跟粵語最最最最接近的是客家話喔~語詞很多相似尤其3000中高達700多條發音相同,高達24.5%相似度

  • @yoshino_is_righthere
    @yoshino_is_righthere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

    還有他們中國的北方人都是一群流浪漢嗎?每次一到我的城市嘅時候佢哋都鐘意咗住喺我家,然後我嘅大姑爹(爸爸的姐姐的丈夫)同我講話嘅時候所講嘅也都係佢嘅母語-黃淮語,所以話我都完全聽唔懂他在講什麼.
    然後他們中國的北方人都還很酗酒嚴重,跑到別人的家裏面就是一通亂喝、然後大清早的在廁所裏面狂吐,真是好野蠻.
    然後在聊到別人家子女的時候當我父親說給我安排了一個還不錯的工作之後,他們這些親戚的態度卻是冷嘲熱諷並說什麼你們家不要被人給詐騙了哦.

  • @alliao82
    @alliao8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忘記在哪看到的
    A language is a dialect with an army and navy

  • @andrewsung2473
    @andrewsung2473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0

    邊有"方言"會博大精深過所謂國語?

    • @oldcat361
      @oldcat36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咁請問國際上現時的發達國家大學除了有教授普通話還有什麼語言能夠成為中文的教授語言呢?可以唔答!但普通話絕不是唯一!

    • @ymd24795
      @ymd2479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A language is a dialect with an army and navy" Max Weinrich

  • @sunlightsunlight3481
    @sunlightsunlight3481 16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Thanks!

  • @masahirogo3330
    @masahirogo333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潮州話和閩南話才是兩兄弟

  • @yiutsuwu6171
    @yiutsuwu6171 20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廣東話、客家話、閩南話(福建話)都是以漢字為載體的方言,保留很多的文讀音。所以,對著漢字,廣東話跟客家話更像!所謂「文讀音」,就是歷代科舉考試所使用的語言,是屬於各地方言的外來層,讀書人會將文讀音加入自己的方言體系中,如此慢慢疊加。所以最明顯的是廣東話、客家話、閩南話都保留了入聲字,如食、石、著、十….等都是短而促,尾韻閉聲閉氣。

  • @user-qi6hr9lo1d
    @user-qi6hr9lo1d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

    一种言语会消失,原因是它没有文字作为支撑,或者是使用人数太少,都是自然现象。

    • @ihokkienmee
      @ihokkienmee 23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主要是人口太少,没有文字可以用罗马拼音

    • @skipper3690
      @skipper3690 19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1

      視頻講得很明白,閩南話用的人急劇減少就是政府干預所致,台灣如此,大陸也一樣,強推普通話,方言被邊緣化

  • @redrose20x1
    @redrose20x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很有意思的是 客家話 剛好像是廣東話加閩南語 我ㄧ些講客家話的朋友說 他們學廣東話或閩南話 都很快

    • @oldcat361
      @oldcat36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redrose20x1 因為裏面有啲句子同發音 有共通點 兩個原因造成的
      第一個原因是基於某一個時段某一個大量人口南遷 地點多以長江下的江西停留地 再移動入閩贛粵 所以造成當地語言會有相同成份 第二個原因是當兩種以人類融合留下來的當地語言 互相影響從而有的 所以這些南方語言 當學習其他南方漢語就比較容易

    • @redrose20x1
      @redrose20x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oldcat361有一個舊事,剛剛想起來,很好玩也很好笑。我第一次深深感受到「書同文」的好處,是我剛到多倫多唸書的時候。1988的Chinatown 講廣東話是主流,剛落地三天,住宿家庭帶我去,我走到個藥房買隱形眼鏡藥水,藥房老闆招呼我說:呢喉,雖油遞媽耶? 我猜到他問我好,要買點什麼,我說普通話,他聽不懂,他就用英文再問我,我才來三天也聽不懂,比手畫腳。老闆靈機一動,拿出紙筆,我用寫的。當時我突然想到:謝謝秦始皇😂⋯⋯ 華文社會有正體字就夠。語言是活的東西,怎樣方便就怎麼用。我沒有想過一定要滅掉哪一種語言,或ㄧ定要用哪種代替哪種,有一種當官話就好,世界各地也都這樣,各地的生活必定有他獨特魅力,多元文化才豐富多采

    • @oldcat361
      @oldcat36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redrose20x1 咁佢係咩話嚟㗎?語言福建話定係客家話嚟㗎?未聽過。年紀上邊應該大家差唔多呀嘛
      八八年去加拿大讀書 我同你 差唔多年紀 我成日以為 呢度都係我最大㗎 個年紀 你個經驗都幾有趣!
      多倫多好Q凍 我女兒都過咗多倫多好耐啦 成日要幫佢寄錄影帶 錄音帶
      以前啊 不過都已經有VCD嘅時代
      唉 家人呢係好親嘅 當家人去咗第二個地方生活 你就會非常掛念佢哋 多倫多先係最好嘅加拿大嘅一個城市
      之前佢哋去法語區滿地可嗰邊 嗰邊仲凍,跟住佢哋先至返返去多倫多 始終多倫多中餐 同埋唐餐買餸買柴米油鹽最方便

    • @redrose20x1
      @redrose20x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oldcat361 老闆那句說的應該是「您好!需要點什麼」但是我是台灣人說國語,所以在我耳朵裡聽起來就像那些字在國語的發音。滿地可、多倫多在2005後變很多,覺得香港人已經變成珍稀物種,我那時最愛的Karaoke、桌球場、茶餐廳、早茶、點心,都變味了。都講普通話啦⋯⋯不好玩了

    • @redrose20x1
      @redrose20x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oldcat361 好懷念你寫字的方式,以前我花了好多心思時間才看明白,現在不太容易看到了

  • @sunlightsunlight3481
    @sunlightsunlight3481 16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講得好

  • @冇眼睇
    @冇眼睇 16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1

    6:06
    係鑊唔係鏟😅

  • @user-hn1kg6tz2s
    @user-hn1kg6tz2s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閩南話同廣東話完全唔似,我奶奶淨係識講閩南話,我同佢一齊住10年我都只係聽得明兩至三成

  • @wykoo5507
    @wykoo550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唔知道用閩南話唸唐詩會係咩效果?

    • @EDWARDLIN12
      @EDWARDLIN1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有D困難,閩南話係有文白2種音。如果諗詩,就一定要轉用文讀音黎諗。但普通人無受過訓練,大多唔識用文讀音。

  • @fcfhkmelb
    @fcfhkmelb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八姓入閩不是發生在中古時期的唐末,而是更早的上古末期的西晉永嘉之亂(311年),晉室及中原人民南遷至建安建立東晉,部分繼續南遷至閩地區,福建出土的許多東晉墓葬是個旁證

    • @oldcat361
      @oldcat36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fcfhkmelb 其實東晉之後嗰種亂局 係現代人無關法會體會㗎 其實當時應該大量中原人往南方遷移 遷移路線 一定是往南方扎根發展 而且不會回去 不回頭 中原來南的歷史 起碼廿次不下 歷史裏面沒有去提到

    • @fcfhkmelb
      @fcfhkmelb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oldcat361 因為提到的話,中原漢人就沒有了華夏民族正統血脈的光環

    • @oldcat361
      @oldcat36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fcfhkmelb 正統光環 其實這個真係搞笑 無論如何,南方一定會有人類生活的 這些人類 就是中原人所指的蠻族及百越 這些當地人 自然就會融入到漢族裏面 當然有部份不願意啦 不願意 就已經成為了目前的少數民族 例如南方的幾大少數民族 比較自我 另一個就是漢化,或者本身是中原扎根南方 然後一代傳一代 其實大概就是這樣子 而我們的姓氏也是出於漢化而成的 或者直接一代一代相傳下去 不過隨着不停的交融而再融合 這個反而就是今天南方人的組成之最大因素 你認為是不是呢?
      另外中原人 亦有分偽托 和真實性均存在 不過我們實在不知道 因為經過了太長久的漫長的歷史發展 無法坐時光機回到這些時間去 現在只能夠推斷 和認同
      我上面有個例子呢,其實就不是例子
      這個是我在香港圖書館裏面做過的一本書讀者文摘出 佢裏面有講到超過20次的中原南來紀 只是除了幾次有一個認受性之外 有很多時候 歷史都沒有給一個交代出來 變成了一啲叫做未能判斷的歷史研究 請不要介意我講到上邊 搞笑樣嘢 我只係幽默感多一點去思考 並非不同意閣下 我完全同閣下所說的 因為呢個係一個無法避免嘅當前問題 對於他們來說的確會遇到這些問題存在

  • @tmtchris
    @tmtchris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5

    閩南話和廣東話差別頗大。廣東省內的潮汕地區的語言也是閩南話的近親分支。

    • @oldcat361
      @oldcat36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tmtchris 潮州話 如果你用潮州同鶴老話溝通 就會有難度啦 響舊香港裏面 有好大部份潮汕人 如果同學佬溝通就會有溝通問題出現 香港鶴老人來自宗未元代從惠州府海陸豐一帶 來港生活基本上都是漁民子弟也算是 本港四大原居民一支
      去到近代從大陸來的海陸更多移民就已經叫做汕尾人 口音屬於福建閩南漳州同泉州 與潮州話溝通有一定程度的困難 六成能夠溝通 如果同台灣人溝通 即刻增加九成 因為台灣都係漳州,泉州口音主要

  • @user-kw6vl1ox6r
    @user-kw6vl1ox6r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7

    其實香港本地用語本來就不是粵語,100年前本地用語主要為客家和圍頭話,我是香港本地客家,我祖輩到我這代已360年,我家人都用客家,但我只會聽會說的只有幾句,我們客家已比粵語佔據,我生氣自己不太會說。對不起祖先!

    • @oldcat361
      @oldcat36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

      @@user-kw6vl1ox6r 香港開埠之前
      最早嘅應該係 南方少數民族 最近發現嘅陶瓷啦 大嶼山嘅居民啊 或者蜑家人 佢哋係最早 呢個係一定 (,即係所謂中原移民進入嶺南,再發展成廣府人嘅一種所謂嘅本地人 佢哋都係最多去到宋代 元代 鶴佬人差唔多都係呢個元朝年代從海路嗰度嚟香港捕魚生活 清政府命令要實行遷界令的時候 香港這個地方是空無一人的 全部退後幾十公里 當時都差唔多去到東莞一帶 然後復界時 咁滿清朝廷才鼓勵粵東山區梅州一帶,因為當時住屋爆棚關係 所以希望佢哋去到珠江三角洲包括香港澳門等等地方開發墾
      呢個時期 客家人才到達香港 但佢要面對一樣好大嘅問題 就係圍頭人亦都從內地回來香港搵返自己條村 繼而就係土地嘅爭奪 但係圍頭人呢本來佢係已經係擁有平原平地耕田等等自身權利 所以呢 通常客家圍村都會建設在山邊 無論香港九龍新界離島都是這個格局 和這個時期進入香港的 而言 就香港開埠以至到租借新界99年嘅條約 當時香港人口不到一萬
      而其中一半更加係水上人 住起船上嘅蜑家人 以及住在棚屋漁港學老人漁民 咁邊個佔邊個? 但家人語言為粵語次方言 圍頭佬粵語次方莞寶片下一支系 佢哋更加有田有地 以前有好多客家人,其實都要同佢哋去租田
      呢個係一個好清楚嘅歷史 唔係一個不清不楚的虛擬歷史 呢個係在香港真正嘅過去近代史裏面 無論如何 我覺得 新界裏面嘅圍頭人又好客家人又好 佢哋都有繼承丁權 其實都已經好好了 比較一下漁民子弟的蜑家人同學老人佢哋都冇呢個丁權特別權利
      何況 新界去到現在 沒有法例去禁止任何一種語言的傳承或應用 客家話依然可以用 佢都冇打壓 反而 係所有不論籍貫東莞中山珠海南潘信四邑上海山東海南福建潮州海陸全部都要讓路 呢個都係香港近代歷史嘅發展 我哋鄉下話我都唔識講 冇辦法㗎喎呢個 但係你哋都會有丁權啦 呢個保障雖然去到現代變革 但點都好過其他原居民 佢哋上岸只能夠分配到徙置區及公屋 頂多都是一些漁村,例如沙田亞公角漁民新村或者西貢的對面海漁民新村 能夠有獨立的政府屋去住 其他大部份漁民子弟 都是我上邊所講到的 只係分配到徙置區或者公共屋村 蜑家人相信在香港水域係上千年歷史

    • @user-kw6vl1ox6r
      @user-kw6vl1ox6r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5

      @@oldcat361 我祖先正正就是清初遷界令時期過來,但其實祖先只是從深圳翻過一座山頭過來香港,當時因為像你所說的……平原最好的地已給圍頭人佔據一大遍,而且免得跟圍頭人起衝突,所以客家人一般都是到山上定居,我祖先也不例外,最初祖先定居城門,其實已經擁有一大遍山地,但90年前因建城門水塘,所以港英政府給我們在香港自由選地遷村,祖先選了元朗,在元朗建了兩條圍村作賠償,另外都賠咗很多田,我阿公阿婆都是耕田養豬養雞,我地客家人稱呼阿婆阿公)其實即係阿嫲阿爺,不過我亦有部份祖輩遷到大埔區建新村,而現在我……隔離左右的圍村都係鄧氏,鄧氏係元朗最早原住民,佢哋已有900年歷史。

    • @oldcat361
      @oldcat36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

      @@user-kw6vl1ox6r 了解了
      基本上都係咁樣啊
      我以前後生嗰個年代,亦都成日接觸新界嗰啲原居民 不過都係80年代嘅事 距離現在都40年前。
      顯徑嗰度有條叫做顯田新村 都係由石梨貝水塘搬過去大圍,然後再建立新村 所以佢另一個名叫做新村 咁嘅全名名叫顯田新村 或者叫顯田村 佢哋都係客家 其實都係咁樣俾返個丁權,佢哋而家就多咗好多西班牙式
      其實就都叫做發咗達 咁就攞住一嚿錢 能夠出去買市區樓宇 基本上呢啲圍村都係有咁嘅能力啦 所以而家嗰啲村啊 無論圍頭還是客家而家好多都後生搬晒出去 繼而呢入嚟嘅就係城市人嚟嘅 後生嘅時候,我去過鹿頸
      嗰度全部都係客家村 有黃屋 但係又係小型嘅 基本上幾條村村內都只有老人家在 後生嗰輩全部去咗英國 同埋荷蘭 咁呢個係當其時嗰個港英政策 讓新界人去到英國開荒 比80年代 呢個80年代更早期 元朗嗰邊我唔係太熟啊我係熟悉另一邊新界囉 呢度都有圍頭㗎 大圍啊即係積存圍 田心 圍頭客家兩邊都有 其實好多村落 不過 即係你話語言嗰樣嘢呢? 其實真係冇辦法㗎,因為香港歷史走向 無論任何族群 任何籍貫 全部都讓路去統一廣東話 呢個係政府策略當時 我自己鄉下 我可以講俾你聽同香港嘅廣東話係完全係兩回事 我都有時唔知佢噏乜 不過在香港亦都唔少人我嗰個籍貫 但冇辦法㗎 圍頭佬佢同東莞話好似 佢哋都要放棄啦 社會上面嘅溝通語言 但係你要記住囉 政府係冇去禁止任何族群嘅語言 你可以去用 我都可以講鄉下嘅話 冇人理㗎
      只係嗰個香港認同感 都係一齊去建立 所以有唔存在太過可惜 我認為只要你自己嗰個鄉下 仲有人講母語仲存在 咁就唔會可惜啦 但係有啲人 例如蜑家人 佢好可能係真係失傳嘅 其實都冇辦法 時代,唔係我哋控制 而係時代自己有佢嘅規律我哋要去接受
      我都話啦,其實新界原居民 有丁權已經係好好啦 九龍冇㗎 香港島冇㗎,只有新界先有 九龍香港島基本上就係強佔 只有小部份原居民有賠償和搬遷 所以新界都已經算好
      如果你要保護盛傳你哋嗰個客家文化
      就要喺自己屋企多啲同仔女或者族群多啲去活用 同埋仲有現在相信梅州仲係客家大本營 嗰度仲係純客家地區 應該就唔會失傳!放心!
      講真嗰句 以香港今日咁嘅環境 我相信遲啲連廣東話可能都冇地位 變成普通話,遲早有一天 因為深圳已經淪陷 佢哋細路仔講普通話 所以我都唔識點講好啦
      瞓覺啦 兄弟!
      作為一個香港人其實係好好嘅一件事
      晚安 好夢!

    • @user-kw6vl1ox6r
      @user-kw6vl1ox6r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oldcat361 你對香港一啲原住民歷史都有一定了解同認知啊。

    • @oldcat361
      @oldcat36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user-kw6vl1ox6r 我70年代就搬到新界區啊 當時生活上面會接觸好多不同的原居民 嗰個年代 亦都係殖民地政發展新市鎮嘅年代初期 亦都有好多朋友係原居民

  • @LLL-xf6ev
    @LLL-xf6ev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應該係話Mandarin同其他漢語唔似,因為Mandarin有一半係溝咗北方阿爾泰地區嘅外族語言。
    粵語係中古漢語溝百越語,而百越語本身就係由古漢語演變出蒞。
    閩南話又叫鶴佬話,聽到發音都知同源於古漢嘅河洛語(河圖洛書嗰個河洛)有淵源。

    • @oldcat361
      @oldcat36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LLL-xf6ev 如果講粵語內的古漢語應該就不是出自嶺南境內的南越族部落語言 因為粵語裏面有部份來自於南越族部落古語言 秦漢時期之前南越語言曾經受到嶺南以北的楚文化影響過 呢個係最先的 當你見到粵語這兩個字成形的時候 其實就已經去到秦漢時代 秦始皇征百越 再由趙佗成立的南越國 和平融合政策下 雅言傳盛至嶺南地區 口語書寫文字不斷交融下 才有粵語的雛形 呢個亦都係中原文化剛剛才開始統一文字嘅時代
      已經在嶺南開始了 呢個時期係公元前 然後再去到漢武帝時代 把南越國行政中心番禺亦都搬到去廣信封開地區 呢個時期係才廣泛傳授雅言為開始 而時間上其實相差無幾 其他不願漢化的南越族群 已經在往其他地區遷移 遠離了嶺南主體文化 所以 古漢語一定是從嶺南出邊傳入來的 然後融合變成古代粵語雛形 所以係掉轉的 呢個反而係特別㗎 還有一點,你要注意 就是當秦軍隊征嶺南地區的南越族時 造成大量南越人人口死亡 為了攻佔嶺南之地有大量的生靈塗炭 發生 所以你不要寄望有很多越族 漢化 而且是大量的應該為女性 女的都被搶光去 跟留下來的軍隊融合在這個嶺南地區才有這個所謂的南越國
      前邊已經講過 不願意這 則會遠離這個地區 成為今天的少數民族

    • @user-iz8oq7qz2e
      @user-iz8oq7qz2e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百越是南方沿海部落的统称,后来汉人南下慢慢都融合了,现代粤语以及闽南语是汉语与百越的混合演变来的。

    • @oldcat361
      @oldcat36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user-iz8oq7qz2e 這個是對的
      全部都中 肯定係咁 如果唔係呢 冇可能粵語裏邊有好多古越語言還是保留在粵語裏面 一方面 要把這個嶺南語言有那麼強的語言文字 這個就靠不斷移民的中原移民嶺南扎根的這批人去不斷作為交融再融合 慢慢進化到現在的粵語 粵語就是這個因素 閩語相信都是一樣 應該都會係擁有相同的經歷 我覺得客家話同江西贛語都係一樣 經歷過的 不會有好強,大的差別 所以呢個論述係啱

    • @susa1373
      @susa137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鶴佬話是臺灣𡪂家人叫的「福佬話」的譯音。「河洛語」也是由客家「福佬語」譯的音,要譯得好聽,又有文化感覺。跟北方河洛地區無關。後來被政治拿來抄作,借諭閩南人來自北方河洛,讓臺毒熄火。

  • @leyopari3374
    @leyopari337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

    善意提示:
    這段影片的制作動機動機十分好, 但請制作單位留意一下, 影片正介紹粵語和閩語, 但敍述旁白女士的粵語發音, 有些地方顯示出非常典型的懶音, 變成了大大的諷刺, 甚為可惜!

    • @oneaguy
      @oneaguy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謝謝回覆,請問可以告訴我們有哪些音發得唔準嗎?

  • @tf4949
    @tf4949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完全聽唔明閩南話,有幾似吖?只不過其他語言可以更唔同吧。

  • @Chuen666
    @Chuen666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7

    開頭台語正字:「你食飽飯未?」
    其實通常「飯」呢個字唔會講
    同埋 廣東話同閩南語嘅「抽煙」都係用「食(吃)」嘅

    • @dennispoon6650
      @dennispoon665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閩南語也有用燒(昏)來表達抽煙。

    • @user-st1yr2re1n
      @user-st1yr2re1n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dennispoon6650 正字系"燒熏"''點熏'

    • @dennispoon6650
      @dennispoon665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user-st1yr2re1n 曉講,未曉寫啊!

  • @fredchui8720
    @fredchui872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條片得喎,努力

  • @dixunsu2555
    @dixunsu255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

    一啲都唔似

  • @wingmusicworkshop2.05
    @wingmusicworkshop2.0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客家話先最似

  • @unicom-hk
    @unicom-hk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風 馬 牛 GPS❗

  • @pagongtagi6124
    @pagongtagi612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牵强

  • @aarona2794
    @aarona2794 25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在家說閩南語或廣東話,在學校說普通話,兩者都會。

  • @leedicken5006
    @leedicken5006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廣東話跟閩南話是較古語系,用字聽似粗糙,但卻含有大量古文中的雅字,用的粗魯,卻不是本身粗魯吧。
    福建地理阻隔能較獨立的留存古文化,廣東開放,明朝便有通外語的本地人,接受能力很強,廣東人說話夾雜其他地區方言是常有的事,夾雜外語也很平常,不一定是故意秀洋化。

  • @knowledgerevolution292
    @knowledgerevolution29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應該都是繼承古越語不同時代混雜北方語,南方古代原來就是百越民族的根源,北方不同時期朝代更替,不是南逃,南征,到南方各地與當地越人混居,越文化早於漢帝國,所以應該不是古漢我覺得是古越語

  • @farmer9894
    @farmer9894 16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古越語有兩分支,一是越(粵)語、一是漢語,廣東話是越語、閩南話的本名叫漢語。
    用越語、閩南語讀"將進酒"時音義相同,可見古代的字是音義一樣,後代新增的字就差異大。

  • @a09873599
    @a09873599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5

    維護正統華夏,閩粵有責,我地好兄弟,一定要守護住!多謝、勞力、唔該各位阿哥、阿姐,但係一定愛記欸,即馬欸國民黨,已經嘸反共,嘸反共丟算阿,擱(仲)親中共勒!唔好俾表面假借孫中山所留落來欸LOGO騙騙去~如果蔣中正知道以家啲國民黨,一定位慈湖彈跳出黎啦~
    一個阿爸、阿媽都係講閩南話,由自由網路自學廣東話嘅台灣人真心告誡。

  • @shiu9900
    @shiu9900 17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難怪,我是台灣人總覺得廣東話我幾乎可以聽懂6-7成

  • @lin6499
    @lin6499 26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全球講閩南語的族群不太可能有7000萬人啦,至少在台灣的台語族群就要扣掉大半,幾十年前政府推行的國語運動禁止講方言,語言自身生命力因此減去了大半,再加上台灣的閩南語並沒有跟上現代化的腳步,現代詞彙缺乏,語言已經正在失傳當中。
    我小學時(1980年代)已經是國語運動的尾聲,那時被班長登記雖然不會受到實質的處罰,但是同學之間彼此會監督、糾正,台語/客語/原住民語....等母語是回家後才能講的,我甚至是到了13、14歲才第一次知道台灣還有客家話的存在,在台灣所謂的方言被打壓到什麼程度也就不難想像。

  • @r27901ify
    @r27901ify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大家都是南邊地方,有相近語言都不奇怪。而閩南話同好多人藉貫嘅潮州話好多發音都一樣。

  • @upakritikrsna
    @upakritikrsna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你介紹 Surfshark VPN 的廣告詞,其中有一句 "簡單嚟講",這句話的廣東話發音,跟閩南語超過 95% 一樣。廣東話: Gan Dan Le Gong;閩南語:Gan Dan Lai Gong。差別只有 "來/嚟" 這個字的母音,在廣東話與閩南話,出現 e 與 ai 的差別。

    • @purplebeezx1946
      @purplebeezx1946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其實廣東話的'來'也是lai4或者lei4...

  • @Sakuya_Izayoi99
    @Sakuya_Izayoi99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在台灣,
    有些人是只會講國語,但聽得懂台語專門問候你長輩的粗話
    有些人是會講國語,但完全聽得懂台語,如我媽和我小舅
    有些人是兩個都會說,比較稀有的是只聽得懂台語,但不會說國語的

  • @tatleongchan3689
    @tatleongchan3689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 一个人tv 问心果句 - 真系似咩? 我话90% 唔似。论词汇,发音都大大不相同. 你举几个字不能以偏概全。”似” 呢个字,闽南泉州话 系 相像
    - sa sang, 闽南漳州话系
    像款- Siang khuan. 台语
    系 共款 gang khuan. 新马闽南话( 佢地自称福建话) 系 相像,发音系 sio siang. 同个似 字 完全 唔拉更。小老 识透 闽南语 同 广府话,潮州话.
    做过法庭 传译, 专译各方言。煲冬瓜,马来话.

  • @kuokchang1078
    @kuokchang1078 21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2

    秦始皇統一文字,冇統一語言。現在有人想超過秦始皇。😂

  • @enghse888
    @enghse888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潮洲同福建話就似,我識潮洲話,聽到懂福建話6/7成,問下TW人(閩南話) 聽懂廣東話一樣,答案:no

  • @飼虻兒
    @飼虻兒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其實有人說不像,但用字邏輯方面還是相似的,至少比起普通話,這兩個語言相似多了。

  • @johnnychu7750
    @johnnychu775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把聲唔同左,一個人係咪多左一個人?

  • @charlottemajor3748
    @charlottemajor3748 29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香港細蚊仔
    阿爸係福建人
    但我淨係識幾句福建話
    但我發現我嫲嫲講廣東話隨佢年齡增長日漸出現福建話口音(可能已經冇特別注意要我哋聽得明)

    • @oldcat361
      @oldcat361 28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就翻老人家啦,年紀大左盡量就佢!祝你祖母身壯力健!

  • @98062512
    @9806251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我反而是比較覺得粵語和客家話比較像

    • @deesin8368
      @deesin8368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客家話同畬語更似

    • @98062512
      @9806251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deesin8368 咩黎?冇睇/聽過給

    • @deesin8368
      @deesin8368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客家話與粵語不同語系粵語與香港圍頭話同一語系客家稱自已為涯.粵語與客家人溝通不到

    • @98062512
      @9806251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deesin8368 確實是無法溝通,我只是想表達他們說話時的發音我覺得很像罷了,至少我十幾年前的印象,已經很久沒聽到客家話了
      ps:我聽得懂粵語(廣東話)、海南、福建和一點點的潮州,但客家話我是99%聽不懂的

  • @rebeccatsai778
    @rebeccatsai778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其實發音都有我微細差別,相似點也不多。

  • @crystalwong9839
    @crystalwong9839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我爸爸是"學"老人,我發佢講嘅鄉下話同閩南話有啲似,又同韓文有少許似,所以佢聽得明少少台語

    • @a09873599
      @a09873599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這個最近台灣的"公視台語台"YT有講解,關鍵字:是按怎台語佮韓語有的遮爾成?
      破翻譯支援(係點解台語同韓語有啲咁相似?)

  • @huberhu4015
    @huberhu401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事實上繼承古代漢語發音的還有越南話,另外代表南方人的蔣中正撤退台灣時曾經考慮過用廣東話當官方語言,早期國際間在翻譯蔣中正的名字有時候也是依照他姓名廣東話發音做音譯,目前中正紀年堂車站中的英文發音也是依照廣東話去做音譯

  • @KiatJin_Si
    @KiatJin_Si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

    福建本土裡所謂閩南語的最基本語彙第一人稱“我”語源音來自日語“wa”-
    日語はい(hai):應答詞的“是!”意,從江戶時代(1603-1868年)開始使用,在此時代前的武士階級使用はっ(ha,促音っ本身沒有發音),庶民使用へい(hey)或へー(hei)(在台語同樣有用hè、hè-a、hè-lah音表示應答“是”、“對”的回應),而後融合成はい(hai)主要在平民使用,武士階級在正式場合回答仍然是はっ(ha)。明治維新後的日本軍隊也沿用了はい(hai)。はっ(ha)根據語調會成為感嘆詞,表達詢問或懷疑的意思;はっ(ha)?當聽不懂對方在說什麼時,要反問對方而使用,或聽不懂對方的話,不得不反問時使用的詞語。如同在台語用蛤(ha)?音。因此,在武士階層以來所用ha同時有轉發為ho音用,同樣表示“是!”,在台語也使用ho為"好“音表示“是、好的”應答。
    뭐 ?(mwo,什麼?、什麼!?)。“嘸”有驚訝、驚詫意境,在台語“嘸mwo”用義常見為通無(沒有)、連詞(要不然)或延伸為語助詞的使用:看kua攏"嘸"、"嘸"看kua到tioh、“嘸”你是昧按抓?、“嘸”啊,今啊系蝦密情形?、 幹呢X,“嘸”利系勒公灑曉!?、啊“嘸”利系勒看kua沙小!?
    西元660年大唐在韓半島與新羅聯合發動了對百濟的攻擊,最終百濟首都泗沘被攻陷,663年8月大唐軍於白江口又大敗倭國(日本)與百濟之聯軍,百濟的故土被大唐和新羅瓜分,百濟義慈王與其子(夫餘豐)王室貴族以及一萬多名百濟平民被大唐擄至河洛一帶的洛陽(現今中國河南洛陽),另有一批百濟貴族則逃往日本。
    目前已知最早期東洋倭寇在1370年到1390年的部分高麗賤民群體,亦有純由朝鮮人組成的倭寇集團。1387年明國因東南沿海長年海盜倭寇為患,追勦無功,澎湖反成盜寇巢穴,明國因此厲行「墟地徙民」政策,將福建、浙江、廣東沿海三地的瀕海岸地區與近海諸島上所有居民及所剿佔澎湖上的住民(遷往福建)強迫遷入內地居住,島嶼居民全數淨空。
    1602年東洋倭寇以高砂(台灣)為巢穴,1617年(明萬曆四十五年)成員複雜沒有國族歸屬的東洋海盜海商集團,與平埔族群在主要據地範圍的東蕃竹萋港(今台灣新竹縣)曾與剿倭入侵的大明軍發生戰役。福建沿海岸地區在歷代帝國疆域自古以來就是邊陲地帶,在更迭至明、清帝國下這個海濱地區歷經迫遷、招撫,百姓除了來源早已未必是古閩原始居民,同時也不會自稱為漢人。 Laurent Sagart(1951年生於巴黎),法國漢學家。東亞語言研究中心 (CRLAO - UMR 8563) 的成員,他是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研究主任(已榮譽退休),在西元2008年提出 Kra-Dai 是Formosan ancestor of Tai-Kadai的後期形式,南島語的一個分支,屬於在臺灣發展起來的Puluqic 群的南島語分支,其使用者在西元前3千年後半期左右遷徙回東亞大陸,包括廣東、海南和越南北部。 在他們到達這個地區後,他們與未知的群體進行了語言接觸,導致了FATK詞彙的部分再同化。
    基於其假說並保守的有別於其假說,所謂閩南語是由包括台灣根據地的倭寇海盜、海商集團遷往福建沿海濱地區一帶,在延伸形成局部較強勢的政權主導勢力下匯流趨同。
    出生於日本的鄭成功,在1652年以福建沿海其中福州為主的駐地,是以海商海盜集團勢力與清帝國對峙談判,不是以所謂打著反清復明的南明勢力。日治時期台灣各地平埔族群也曾發起更名為東寧族的社會運動。
    所謂華夏文明的起源是中國向來以中原天朝自居下,視週邊外族夷狄蠻戎等人類在遷徙逐鹿東亞大陸內陸(包括被歷代中原帝國所征擄而落葉中原的夷國都域文明遺族)匯聚競合大鍋炒後才能幹出來的。東夷鮮卑融群在逐鹿中原是貢獻了東亞大陸文明,大抵是高麗半島與東北亞大陸、日本群島融群的前融底定分別出大和、高麗之名民族的前身。
    部分由古日、韓(含非現代首爾話標準語的方言)民族所遺留語彙與解釋下來所謂漢字詞彙發音的同台語:不而過put-lî-kò(韓音:geuligo,在韓是"此外、還有"的意思,台灣則是“不過、然而、但是”意)、我(日語的私Watashi的 wa,在上古日語“我”發音使用“wa”和“wata”,上古指在奈良時代的西元710-794年及其以前)。哪do (日語的哪裡:どこdoko)、你(니 li,韓國南部方言音)、親自(韓音:jim-jo。台灣在用音用義皆為斟酌jim-jo)、南無觀世音菩(韓)。
    台語與日語互通音:味、好、世界、了/瞭解、振、道、神、死、國、武器、魔、聯絡、散步、演示、白、夜、戰、實、人類、殺氣、毒、實戰、緊急、雜、車、健康、州、由、治療、誤解、刀、首、水源、王、機械、西、將軍、天才、戰車、要求、獎金、態度、誤解、友、偏見、優秀、天界、時間、結果、上、覺、報酬、感謝、賞金、島民、簡單、收納siu-la̍p/lok(日音:収納Shūnō)、現在hiān-tsāi(Genzai)、撤收thiat-siu(日音:撤収Tesshū)、守備、意識、注意、開始(Kaishi)、良心(Ryōshin)、實在(実際Jissai)、任務、鄰國(隣国Ringoku)、理解、研究gián-kiù(研究Kenkyū)。屬於上代日語語源的純用漢字以一字一音表記下來的用“支”(無義)來表記為日語的“キ” ki音(將“支”用於表記為キki音,在西元250-592年的古墳時代到710-794年奈良時代期間,後作シ,しshi),台語的支(也作tsi)、枝皆用gi音。支持tsi-tshî(しじ支持shiji)、土(日本原住民阿伊努語單字型式的土Toy-Toy)。
    台語與韓語互通音:土產(토산품tosanpum土產品的토산tosan)、特產(특산물teugsanmul特產物的특산teugsan)、動物tōng-bu̍t(동물dongmul)、監督(감독gamdog)、己(gi)、暫時、準備、回答、毒、壽、世、陣(jin)、兵、接、孤、高(go)、麗、時辰、統軍、節、度、避、千、人質、真正、臣、時間、陷、軍紀、南京、辱、分明、征服、簡單、出征、援軍、勇氣、服、汁、學(hag)、報、步、職員、聽、道理、本、令、戶、徵、慘、直接、犧牲、真心、乞丐、志、粉、種(jon)、監視、速度、失禮、始(si)、終(jon)、合嘴ha̍p-tshuì(韓語有使用合嘴habchwi表示為閉嘴)、縛起來ba-kiai(古諺文方言)、虎、布、都市、記者、證據tsìng-kù(韓音:증거 jeunggeo)、參考、阿爸、技術、疆、家屬、旗(깃발gisbal的깃gi)、印鑑(인감ingam)、家具、運動、龍、危機(위기wigi)、機會(기회gihoe)、現在(台語的tsìn-má)、滿足buán-tsiok(만족manjog)...。
    大約在1930年代後期才出現所謂“閩南語”一詞,其語獨立性在皇朝當代不能與其他方言對談,與操清北京官話(後來普通話)者更全然無法理解,清國常以筆談溝通。在擔任巡視臺灣(1722-1724年)監察御史一職的順天府大興縣(今屬北京市)人黃叔璥,在其所撰之《臺海使槎錄》一書的記載臺灣道習俗的章節中表示:郡中鴃舌鳥語,全不可曉。如劉呼澇、陳呼澹、莊呼曾、張呼丟。余與吳侍御兩姓,吳呼作襖,黃則無音,厄影切,更為難省。
    1852年劉家謀的《海音詩》:「耗擲饔飧百口糧,如山狼籍不堪償;傷財翻被居財誤,浪說紅龜是吉祥。吉凶事,皆用「紅龜粿」;臺語「龜」若「居」,取「居財」之意也。每用,常數百箇;其棄之也如泥沙,暴殄甚矣。」 *居ku

    • @user-uj5gf3ix7z
      @user-uj5gf3ix7z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係是中古漢語啊,搞不清主次,倭語是從漢語偷過去,到頭來給你搞成閩南話是倭語了

    • @KiatJin_Si
      @KiatJin_Si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user-uj5gf3ix7z 먹자 meogja:一起吃飯吧。在台語的“蒙呷”音則是偏向向對方或一起的表示加減、多少、將就吃的用法。
      在接觸同時將當下身邊或手邊食物向對方分享的表示:자 ja, 먹자 meogja, 자 ja(這,吃吧,來)。原始底層東夷音源語彙的引導感嘆詞“자 ja”,在台語用為當下對人事物以形容的表示:“這ja”李歡喜、抵“這ja”、”這ja“嗷喔、wi"這ja”過、“這ja”大叢,等用法。從未知接觸的底層基於食物需求引導,台語是基於台語語法的也同時延伸用為“吃”的“呷ja”音用。
      쪽팔려 jjogpallyeo:表示“自己很尷尬”(唉唷就見笑的就派勢誒)。在台語的表示我“很”怎樣、我“好”怎樣的台語語源是表示方向一方的쪽jjog音:我“jjog”見笑欸、你“jjog”靠北欸。
      바다에 bada-e:在海裡。在台語形容人頭腦“頭殼壞去”的“趴代趴代”的語源。

    • @KiatJin_Si
      @KiatJin_Si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user-uj5gf3ix7z 概於包含“先漢(西漢)”前的使用到所謂漢字的語彙文言文,還不是歸屬基於漢語系的詞序語法。
      最初,在先以有更大比例語彙多音節、一音多詞性的東亞西與西南、南的藏緬語系;東亞西與西北、北到東北的阿爾泰語系;南亞到東南亞往東、北(組成日琉祖語之一)的南島語系;南亞往東與北的孟高棉語系(分支古越語從越南往北進入東亞大陸東南)等的亞洲週邊各部原始泛黃種民族主語系,在遷徙進入東亞大陸匯聚競合逐鹿到中原下,從未知的發展出所謂甲骨文起源進而發展形成到用一字一音一意組成的詞彙文字利於東亞大陸諸國政權溝通形容表示的全漢字詞義語彙語法使用。從東亞大陸歷代各國中央集權封建政體統治需要的主導推波,由上層廣為使用到也成為底層所用的歷代過程期間,在普遍全面使用所謂漢字為主的區域下,對發展已使用全漢字語法語彙區域的各部原始原住民族語言也相當程度的被取代而消亡。文明文化交流從來不會是單向的,在受漢字系統回流到週邊文明民族使用形成所謂的漢字圈,自然在使用相當漢字或創字也以其民族語言解釋下來的自有對應用音用法。
      在台灣所謂漢化的接受使用全漢字圈下,要更有利推廣台語為主流同時,就要有所區別取代的在本質抽根改變現在部分所謂漢字彙的普通話發音,改回以與韓(包含古諺文方言)、日古民族遺留或所解釋音下來漢字詞彙發音同台語相近的為台灣正體字的台灣正音,取代近代中國定調北京官話正音來的字彙發音。
      中國歷史尤以所謂的秦朝為例歷史,是非常仰賴吃重“史記”的從而推敲出來的大中華脈絡本位歷史。在現今中國大陸版圖內可以輕易的變造出符合大中華文明歷史本位脈絡的歷史考古研究工程,更不用說將歷來多手每代本位脈絡考量需要而修撰補遺註記下來到無法公開或以假亂真再版的原始古籍記載文本,透過大中華本位脈絡意識需要的將之整理過的成電子資料文件呈現在現今發達的網絡資訊給受眾。例所謂大明當代陳第的“東番記”是於1959年時年47歲的方豪,概以所略聞杜撰復刻仿史。
      高句麗、百濟、新羅長期以來被兩韓視為本族古國,所以韓國史上有三國時代的分期。近年中國在大中華民族主義文明脈絡本位下不再視高句麗為朝鮮國家,反而大力宣揚高句麗乃古代中國治下的一個少數民族地方政權,故其民族和歷史應歸屬於中國,並著手透過所謂歸屬的東北考古、基因等的歷史研究工程來建構強化此論點。
      所謂的閩粵祖譜是偽譜;台灣的所謂漢制祖譜並不是由外來殖民對積俗統稱所謂漢人的來台開基祖傳下來的,而是後來有人信以為真按址前去認親帶回來的,並帶回禮儀規矩,使關係愈來愈逼真,至今對大中華民族祖脈信仰早已就如同宗教團體信徒的對感恩Seafood讚嘆Seafood的信仰根深蒂固一般。
      中國百姓在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以後才被准許祭拜四代之前的祖先,把他們寫入祖譜,因此上溯漢唐宋名人甚至炎黃的,明代之前的中國祖譜都是有假造誤差。蓋宋代之前的族譜是官修的,私修族譜極少,直到明代民間修譜的風氣才開始,到清代因受雍正2年頒行的康熙《聖諭廣訓》「修族譜以明疏遠」的號召而大盛,甚至有人把不修族譜看作是「有違聖祖仁皇帝(康熙)敦孝悌、篤宗族之訓」。基因研究早已確認,福建、廣東人都是百越民族的後代,是自古從漢制的皇朝帝國以中原漢譜名人祖譜與堂號消滅了越族。
      清帝國實施堅壁清野的戰術對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地實施海禁,禁止人民跑到台灣,同時畫界遷民,在沿海地區的住民強制要遷到界內,並築界墻、立界石,派兵戌守,若越界則殺無赦。
      現今在基於有利大中華歷史脈絡下,中國已在淡化明、清國東南沿海的海倭泛濫與海禁的政策歷史,另外近年也強調提出所謂東洋海倭為中國東南而來的假倭等的歷史。
      包括在最新的國際合作的基因研究結果裡,中國復旦基因研究有一定影響的主導中國大陸的基因樣本與推論,更以歸屬漢人定義為主的主脈擴展到週邊。
      縱觀中國歷史,添加註釋或修改和操縱前代歷史記錄的做法一直存在,往往在有利於當前朝代包括現今中國的歷史版本。

    • @KiatJin_Si
      @KiatJin_Si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user-uj5gf3ix7z 韓語中的你: “너 neo(汝)“、我:“나 na” 是與有遺留受鮮卑前融下的西夏党項羌語支近親的在現今四川方言嘉絨語其中“你no”、“我na”發音接近。韓半島主體韓國人前身主體融群先民與語言在有與鮮卑當代比鄰存在的是夫餘與高句麗等東夷,同時鮮卑語也被視為是使用非漢藏語系與夫餘語近似。並存在高麗半島主要語言融合方向:
      高句麗(夫餘語系的到中世韓語)。
      以辰韓為主的新羅(古韓語系到現代韓語)。
      以馬韓為底層的百濟(南夫餘系與古韓語)。
      弁韓與倭人混居的伽耶(區域局部政權與倭國(日本)有密切往來貿易與交流,百濟與日本(“日本”一稱由百濟所起)有存在交好國關係,百濟與日本兩國政權王室貴族彼此間互有影響力)。
      西元660年大唐在韓半島與新羅聯合發動了對百濟的攻擊,最終百濟首都泗沘被攻陷,663年8月大唐軍於白江口又大敗倭國(日本)與百濟之聯軍,百濟的故土被大唐和新羅瓜分,百濟義慈王與其子(夫餘豐)王室貴族以及一萬多名百濟平民被大唐擄至河洛一帶的洛陽(現今中國河南洛陽),另有一批百濟貴族則逃往日本。
      另外,這些東夷國的王室貴族與都域平民遺族,在習俗儀式服儀裝飾尤其在臉上粉裝點綴的部族裝飾文化,反倒一定程度影響的深受以中原天朝自居的大唐都域王室貴族的青睞喜愛。

  • @S88001j
    @S88001j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廣東人應該接受唔到同福建人做兄弟😂😂

  • @f22426760
    @f2242676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真要比較客家話和粵語更像用字和語法更接近,閩南話要互通就很難

  • @michaelhk3940
    @michaelhk394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下底有些網友以交流和溝通依d所謂理由推廣普通話
    如果,真係交流和溝通的話,直接以英語重好過啦!
    唔好忘記英語係國際語言,International languages

  • @WLee-rz3zu
    @WLee-rz3zu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台北年青人已不說台語

  • @user-cr4ts2jc8l
    @user-cr4ts2jc8l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身為上學被罰過錢掛過狗牌的那代人,又在廣東待著三年過,完全沒發現原來有這些相似之處..感謝分享...
    台語會越來越少人說,主要還是教育問導至的...爺爺那部完全說的是台語說的很流利..罵人還會牽絲一套一套的...父母那代就國台二用的...到了我這代雖然能說台語但有些不常用的詞就會說不出來了也沒那麼流利,我還是南部人..北部人更慘...加上電視台的台語劇根本就是台語國語..每次看到都聽的快吐血..

  • @swong7945
    @swong794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閩南話“鼎”係指鑊,唔係剷。

    • @LW698O
      @LW698O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铲好像叫鼎铝,不知怎么写

    • @user-ht9zv4th5w
      @user-ht9zv4th5w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LW698O
      煎匙!

  • @yoshino_is_righthere
    @yoshino_is_righthere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我記得我之前打工的時候都還有遇到過一對來自於廣東的老夫妻到我所在的城市旅行;因為粵語這個語言都並沒有X/ㄒ這個音所以他們本身也都不會講,所以他們在同我們道謝的時候所發出來的音都是:SièSiè/ㄙㄧㄝˋㄙㄧㄝˋ但起碼我能聽得懂而不是像河南話那種詭異的聲調與讀音讓人感到很噁心.

  • @stephencnhuiify
    @stephencnhuiify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我覺得閩南話似潮州話多啲😂😂

  • @S88001j
    @S88001j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8:36 台語唔會消失吧?我見除左台北等北部縣市比較少講之外,睇好多南部人的日常生活影片都係可以完全用台語對答交流,始終傳統上南部人都係閩南人佔比最多,北部外省人居多

  • @hkchu127
    @hkchu12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請問outro係咩遊戲既bgm?勾起兒時回憶了...

  • @Mikey6360
    @Mikey6360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8

    下次可唔可以講客家話

    • @oneaguy
      @oneaguy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謝謝支持!下次我地會講中國功夫!遲些有機會再做客家話~

    • @Mikey6360
      @Mikey636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oneaguy 中國功夫?有啲料!

  • @gagalinlin9675
    @gagalinlin967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有d远喔 😂唔系一个语系

  • @cat0104sylo
    @cat0104sylo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識一句台語😂😂😂:抱歉,我聽唔明 (pi 死,嘩tell無) 😅就係台灣響街上有人同我講台語,就用呢句應佢😅😅😅
    如果冇左,真係好可惜😢

    • @tsai95ms
      @tsai95ms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歹(敗phai)勢sei,我聽無。不好意思,我聽不懂。歹勢意指居於劣勢、不佔理有虧欠之意。

  • @onidahope5306
    @onidahope5306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看來閩南話值得學!希望亦都一樣有多些人覺得粵語值得學,要知道現在香港多了不少不熟粵語的父母。

  • @user-un6nj4bl3y
    @user-un6nj4bl3y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拼音文子分兩大類:一、廿三字母, 二、廿六字母;廿六比廿三字母多出R, M, Z, 其實R就係L的加強版”LL”, M就係N的加強版”NN”, Z就係S的加強版“SS" 所謂圈舌音, 重點在張大口腔,把L發出強化音調, 令舌有足夠空間擺動, 英國人比美人讀音更好聽, 就因張開口腔說話, 語音清晰!張開口說話, 正是最大優點...

  • @user-bv4zy4kj5g
    @user-bv4zy4kj5g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7

    在學術層面。。。有不少錯誤,例如陳元光和八姓入閩是只存在於福建人的神話,不見於正史典籍,而閩人入台早於鄭成功很多,廣府人很大比例祖源非來自中原,而是百越人漢化,粵語中的漢語成份更多是在越語的基礎上,學習了漢語經典的粵人儒生帶回廣東。

    • @alvinmark5558
      @alvinmark5558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廣府人的Y-染色體(父系祖先)69%與北方漢族一致,而mtDNA(母系祖先)30%與北方漢族相同,源自中原人,其餘mtDNA(母系祖先)源自百越部落。" : 維基百科

    • @user-bv4zy4kj5g
      @user-bv4zy4kj5g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alvinmark5558 李輝的研究沒有69,頂多也只有父系60或更少,而母系就壓倒性的是百越,在百越人數壓倒性佔多的情況下,粵語不會是漢語百越化,只會是越語漢化。

    • @fcfhkmelb
      @fcfhkmelb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user-bv4zy4kj5g 首先南方的百越人口壓倒性佔多是很早的時期,中原漢人移民人口很快就追上了百越人口,而且漢文化係優勢文化,百越語好快就被漢語衝擊得體無完膚,剩下底層殘留在粵語入面

    • @fcfhkmelb
      @fcfhkmelb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的確好多錯誤,八姓入閩係西晉東晉時期,唔係唐末

    • @oldcat361
      @oldcat36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fcfhkmelb 你駛咩理佢!

  • @iron_axe_chinese
    @iron_axe_chinese 2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應該保留、宣傳南方漢語文化!應該批評推普政策!不應歧視北人及普通話!

  • @user-pt9nd2so4t
    @user-pt9nd2so4t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閩南話係壯侗語系

    • @user-ey2rk8yr3c
      @user-ey2rk8yr3c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可是闽语支是最早从汉语族里分化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