ขนาดวิดีโอ: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แสดงแผงควบคุมโปรแกรมเล่น
เล่นอัตโนมัติ
เล่นใหม่
|免費資源||實用乾貨||買房筆記|這裡有我整理出來買房必備的注意清單!!!👉 line.me/R/ti/p/@102ggkbm☑Step 1:點入上方連結 (或輸入Line ID:@agent.ync )☑Step 2:下拉選單選取領取獨家攻略☑Step 3:選取選項即可獲得🌟BOUNS:房產問題.個案諮詢🌟如果想在買房的的途徑上少一點風險,可以加入官方帳號選擇✅預約個案諮詢服務現階段所有的諮詢都是採取"免費"的你的問題也是我蒐集未來影片的素材哦~少一些風險,多一些知識👉 line.me/R/ti/p/@102ggkbm■ ▬▬▬▬▬▬▬▬▬▬▬▬▬▬▬▬▬▬▬■關注我的FB短圖文粉絲頁面(不定時更新)👉facebook.com/Agent.YNC
真心覺得你分析的很好 有機會的話想親自詢問您😊
如果今年想買房投資置產收租物件。比較推薦哪一類型的房子。格局?屋齡?等等。。。謝謝
可能要拆開來比較:如果想要有高投報收租,隔租套房遠比一般住宅有更高的投報率如果是要置產未來自住用,建議兩房屋齡15年上下,未來轉手會比較有優勢
D. 謝謝又寧(柚子),這是我看過非常客觀&專業的房地產頻道!!!說到底懂房地產就要看懂全球經濟走向,才部會被黑心建商 黑心仲介帶風向大推一個
D 短期跌價 長期來看穩定漲 現在什麼都漲 就房子不能漲可能嗎
短期跌幅還是要看區域,強力剛需的區域有需求任何時期都會很快買賣
請問都聽大院三重 是否投資自住皆宜呢
我們沒辦法回答 單一建案的評價😅可以依照幾個方向去觀察:總價相對低買離捷運站很近建設發展明確這就是符合放長期投資、收租的概念。
D. 我們全家都好喜歡你的影片很多地區感覺都是大建商蓋的,所以沒有下跌的跡象我們家目前有看預售屋也看新成屋1.請教又寧-我們如果是老屋換新屋,這個時機點適合嗎?2.我們住的房子大約34年 有電梯,現在賣出去是不是真的不好賣?3.如果同時間以房換房這樣我們有什麼要注意的嗎?
1.如果妳現在手頭資金充足,可以同時進行,賣屋相對需要時間,買屋則是建議多比較多看。2.相對來說在賣價上會比去兩年來的低,這就要看妳想要賺多賺少了,想要賺的多賣的時間就會相對長。3.目前算是空頭市場,新房子要避免追高,可以注意新古屋的取的時間是不是前兩年成本相對高的時候,要賣房其實還是要看妳的物件特性還有地段,全台交易量冷已經是事實。
分享的很棒不過為了空間大一點 去年底還是買了4房公寓物件雖然我也認同達人說的 2房之後應該比較好脫手
我自己是買4房的自住但投資絕對買2房因為4房總價太高一般家庭其實3房也就夠用了不過由於總價的原因還是讓很多人退而求其次2房擠一下也夠住低總價轉手容易
請問要長期投資預算只有600左右應該買中古大樓、公寓還是套房
如果是要自住,建議先以自己的考量為主。避開2樓、抗性過多的房子,都是不錯的考量,就像影片中提到的,大家主要挑選的房型格局,在轉手上也相對容易,預算600在新北可以買到還不錯的兩房格局了。如果是純粹以投資為主,公寓改的格租套房也是不錯的選擇,前期硬體管理做好,物件的地點在學區或就業區基本都可以是滿租的狀態。
說的太好了
謝謝你的讚美🥰
又寧你好,我是今年32歲的公務員單身族,一直以來有個問題很困擾我,想在這邊跟你分享一下:1. 因為是單身,所以也不知道未來另一半在哪邊,就不好決定自己要買在哪裡,目前是覺得可以買在自己工作的地方,至少上下班方便。2. 因為家裡希望要買的話,就要一次到位,所以就滿希望能夠一次到位,但是時間過去了,房價和物價也上去了,遲遲無法確定,不希望自己的存款被通膨吃掉,才會想要先至少要有第一間房子。3. 也因為家裡希望要買就一次到位,就希望我能夠能買就直接上三房,雖然不是負擔不起,但比起二房來說,三房的負擔是真的比較重,而且我畢竟是一個人住,就很猶豫到底是要買三房還是二房。總結一下問題就是,今天二房和三房我應該都負擔的起的情況下,我到底該選擇三房還是二房呢? 因為看完影片之後,您好像是比較推薦先買二房呢。
你好如果以目前的狀況來說我還是會建議購入兩房,畢竟比起三房坪數兩房對於現在的你來說其實非常夠用。雖然不知道區域,但我會建議要是有幸能遇到願意與你共創未來的另一半,到時有家庭計畫再用已購入的兩房換成三房,最後要注意購入的房子的屋齡也是我們要考量的點。我也遇過個案同居時先買了一間3年2房屋,結婚後很快就生子,才把兩房換成屋齡10幾年的3房車。以上建議請參考。
@@agentync 好的! 謝謝又寧這麼用心的回答! 我會再試著說服父母的:-) 感謝
最近在看A7 A9區域 還沒有感覺到下修
D 自用,整體說的不錯成交數,通常是負擔問題機率左右了~ 以新北新莊這邊前年兩房大約落在1500萬左右~ 現在同樣兩房可能要2000萬或以上~ 何況三房~ 買房三招就是要有錢,要有錢,要非常有錢
地段好又新的兩房 確實在這區間不過有錢的前提 我認為timing timing timing更重要哦
我現在還在等跌下來在買
多留意市場動向,或許會有不錯的收穫
這三年真的漲很兇我家社區15年前買210萬現在屋齡29,行情到800萬…
感謝分享與分析⋯⋯有機會再諮詢🎉
謝謝~歡迎
現在台灣到處都是,建案有那麼多人住嗎?
全台統計的空屋約有80幾萬戶
好實用喔,又寧好棒棒喔
哈哈謝謝
最近新成屋或預售屋之建商還是以一兩年前的高價再開,實價登錄附近的建案也出現跌幅,但建商卻以區位,建材,公設等理由回絕我的殺價,該如何說服建商呢?
如果是建商成屋或預售屋 這一年還不太容易殺價,可以發現很多大品牌建商因為資金早就在過去兩年賺飽了,所以現在可以一直高喊:'房價不跌,我們不二價"之類的風向讓民眾覺得總體房價沒有下修的感受,建議真的有考慮可以多看看二手市場的新古屋,價錢修正會比較明顯。
D 如果單身不婚族越來越多 人口持續減少 那一房一廳房型是不是也適合投資?
這就要看區域,如果像台北市中心這樣的地段,確實1房的需求度會很高不過1房1廳的格局也要看坪數,如果低於權狀15坪,銀行認定是套房,可貸款的額度會比一般房屋來的低所以不少建商也會巧妙的避開這個數字,好讓貸款額度提升。
柚子就是專業❤️🔥❤️🔥❤️🔥
謝謝!肯定要的
現在房價雖然有些下修但還是有點過高;請問什麼時候買房是最好時機,有什麼建議嗎?
建議要先知道自己主力的需求,如果是要自住可以參考影片7:05提到的議價策略大約從今年中開始可能持續到後兩年因為貨幣政策的關係,會有資金需求的屋主自然在價格層面會有所讓步
給你按個贊
A目前房價不跌有三個因素1.台灣建商槓桿量體都不大,前幾年都賺很飽,因此倒閉很難,頂多裁員緩推案,但預售價在通膨風氣上絕對不能降,這是建商的底線,就算不蓋不賣不買地也不能降價。2.選舉+通膨理由,所以房價不能漲也不會跌。3.這點最重要,還沒發生系統性金融海嘯,你看台股還在萬六,中產階層的台灣人報復性出國,中小企業也都沒有倒閉潮,所以台灣人口袋還是很飽,沒有人需要拋售手中最穩定的資產,以租代賣,量就沒了,物以稀為貴,很多好地段的中古屋根本搶不到,甚至沒人願意賣。所以要等降價有機會入手投資屋,最短要等台灣大選完,最長可能要3-5年,所以這幾年就是最好存本的時機!
2房我認同,但2房又0~15年屋齡的,我就負擔不起了=.=
當然房屋持有期越短的屋主,相對成本就會越高,但往上10年可能就會有相對機會可以創造殺價空間
@@agentync 可能有機會吧~去年年中已買了新莊熱區的30年中古大樓社區,但感覺上屋主對價格還是有一定的堅持,也或許去年的氛圍還是比較對賣方有利的緣故...但買了都買了XD
A
因為房太貴才只能買2房阿,年輕人都不敢生,最多也只敢生一個,然後變成台灣核心家庭狀況.
是的,越是市區越是如此
A 置產客
因為錢不夠才買2房阿 🤣🤣🤣 不然房子大一點怎會不好
這才是實話,並不是不想買3房以上,而是資金問題,房價灌水、房屋資源太集中在某些人群,講一句坦白的法規調整,第二間以上持有成本稅務上課稅上漲為55%,將會有多少房屋釋出。房價下跌跌可能比過山車還快。
房蟲:現在瘋狂上漲,還不趕快買…🎉🎉🎉快來接盤啦🎉🎉🎉
現在還能相信房蟲說只漲不跌 真的就是韭菜了😑
我的想法跟你不一樣耶!(以台北市為例)我認為年輕人的優勢就是「還有時間等」,所以同樣預算,買「蛋黃區老公寓」來自住,會比「蛋白區小坪數新建案」來得好。因為年輕人有時間等,你自己想,20年後,原本15年屋齡的房子,變成35年老華廈,持有成本高,管理費昂貴,卻沒有良好的管理,35年華廈空間還那麼小,很難賣,這樣的物件,不上不下。而原本45年的老公寓,除坪數大,滿足自住需求之外,你住20年後,變成65年老公寓,而且還是在蛋黃區,土地價值比20年前高,持份高,也差不多到了都市更新的時間點,你也才50歲,剛好自己買另一間房,並可以拿這個老物件出租,或聯合住戶拆除重建。記住一個原則:只有蛋黃區才有房地產、只有產業流入、人口流入的區域,才有房地產。不要為了房子新,就買偏遠地區,因為偏遠地區地很大,房子很多的話,你就失去談價籌碼。只有趁年輕買蛋黃區,才有機會等到房地產上漲的可能!務必記得一個觀念:唯有土地是會增值的,但土地上方的房子本身是會折舊的!你買蛋白區新房子,就是等著折舊。你買已經折舊的蛋黃區老房子,就是多了一個可能都更增值的機會。45歲以上老人家才應該買15年內新大樓,因為有電梯,因為老人家不用管增值貶值,反正30年後就算增值你也死了。
你非常有想法我同意你,華廈不上不下非常不好賣出
非常感謝你的留言補充!我認同你的觀點*我補充一下買新房的觀點&風險*有些客群是為了結婚知道5~10年內會生育而換房先從新房開始考慮,不過這麼做的風險在於要換房的時期要是碰到如同現在的買氣低,那麼就有可能會需要等待因為降價賠售的風險不是人人能扛的起,但反過來說在買方市場時期取的搞不好會有更優惠的價格蛋白區新房子真的要很慎重考量,過去兩年真的有太多10年內都不會發展成熟的重劃區被莫名的炒高價
@@agentync 認同,公寓真的太老舊 裝潢整修可能又要幾百萬,裝修也不太能貸款,都是成本
45歲以上老人家???原來45歲就算老人家了…
@@agentync +1我贊成你們說的我們年過45歲就不可能想買公寓,只要是沒電梯就不考慮,二來隱藏成本太高了,我公公一直住天母72歲那一年才收到海砂屋都更合建通知,到現在快10年了 房子也才剛蓋好,等交屋都還有得商榷。我也奉勸我子女不要買公寓,除非有像你一樣的相關背景知識,否則一般人碰不起,建商說什麼你都得查證,整天搞的精神內耗。人生下半場資金足夠就該買電梯物件,年輕的時候買得起電梯換電梯也正確,公寓不會是未來趨勢,台北市都更搞得多少人精神分裂,希望能有更多像你這樣熱心.正義的人解說房地產知識,造福更多人💯❣💯
請問20年內的郊區透天是否會比較保值呢?謝謝您
相對來說較不保值,但是還是要看該區域有沒有重點建設與發展性,這就牽扯到縣市以及該地區的普遍房屋型態
0-15年買不起,目標三十年以內
買房三要素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地點只要對,就不容易跌,地點包含,工作機會、交通方便、政府主要機構或建設
比起廣告文宣的宣傳懂得自己進一步判斷更重要喔!
這種都是高價的地區…買不起…
Q4會開始跌
貨幣政策&中美強權角力都會連帶影響我也覺得今年底會有更大幅度的下修
C 買不起
好實用,👍
真實資訊分享👍🏼
A:雖然我要買來自住,買貴了不會有什麼感覺,我總覺得每次房仲在說這點永遠沒辦法打中我的心,因為我就是買貴了幾百萬,那我每月負擔就會比別人重,怎麼會沒有差呢?
很有可能買的總價就比當時的行情還要貴,因為房仲沒有給予合理的銀行鑑價表,促使後續的貸款也可能貸不到理想的額度,這就會有落差了
你當初在買的時候應該要先評估月還款會不會有壓力,沒壓力就算買貴了也不會怎樣
買電器後…發現特價少幾千,都會很幹了…要退貨…房價買貴怎麼可能沒感覺…
房價不會跌到哪邊去 某建商說 他1.2年 不蓋房子 也不會死 他就等2年後再蓋就好了 🤣🤣🤣
一部分的大牌建商確實是如此,建商蓋房在低率的環境下 "可以做為抵押給銀行套取現金"但仔細觀察會發現近幾年來,會有不少小建商因為資金壓力而面臨延期交屋甚至是賠錢的困境
A!
你的眼鏡會反光 建議錄影時戴隱形眼鏡
感謝建議
炒房客
鬼扯
哪裡扯,有多扯?
|免費資源||實用乾貨||買房筆記|
這裡有我整理出來買房必備的注意清單!!!
👉 line.me/R/ti/p/@102ggkbm
☑Step 1:點入上方連結 (或輸入Line ID:@agent.ync )
☑Step 2:下拉選單選取領取獨家攻略
☑Step 3:選取選項即可獲得
🌟BOUNS:房產問題.個案諮詢🌟
如果想在買房的的途徑上少一點風險,可以加入官方帳號
選擇✅預約個案諮詢服務
現階段所有的諮詢都是採取"免費"的
你的問題也是我蒐集未來影片的素材哦~
少一些風險,多一些知識
👉 line.me/R/ti/p/@102ggkbm
■ ▬▬▬▬▬▬▬▬▬▬▬▬▬▬▬▬▬▬▬■
關注我的FB短圖文粉絲頁面(不定時更新)
👉facebook.com/Agent.YNC
真心覺得你分析的很好 有機會的話想親自詢問您😊
如果今年想買房投資置產收租物件。比較推薦哪一類型的房子。格局?屋齡?等等。。。謝謝
可能要拆開來比較:
如果想要有高投報收租,隔租套房遠比一般住宅有更高的投報率
如果是要置產未來自住用,建議兩房屋齡15年上下,未來轉手會比較有優勢
D. 謝謝又寧(柚子),這是我看過非常客觀&專業的房地產頻道!!!
說到底懂房地產就要看懂全球經濟走向,才部會被黑心建商 黑心仲介帶風向
大推一個
D 短期跌價 長期來看穩定漲 現在什麼都漲 就房子不能漲
可能嗎
短期跌幅還是要看區域,強力剛需的區域有需求任何時期都會很快買賣
請問都聽大院三重 是否投資自住皆宜呢
我們沒辦法回答 單一建案的評價😅
可以依照幾個方向去觀察:
總價相對低買
離捷運站很近
建設發展明確
這就是符合放長期投資、收租的概念。
D. 我們全家都好喜歡你的影片
很多地區感覺都是大建商蓋的,所以沒有下跌的跡象
我們家目前有看預售屋也看新成屋
1.請教又寧-我們如果是老屋換新屋,這個時機點適合嗎?
2.我們住的房子大約34年 有電梯,現在賣出去是不是真的不好賣?
3.如果同時間以房換房這樣我們有什麼要注意的嗎?
1.如果妳現在手頭資金充足,可以同時進行,賣屋相對需要時間,買屋則是建議多比較多看。
2.相對來說在賣價上會比去兩年來的低,這就要看妳想要賺多賺少了,想要賺的多賣的時間就會相對長。
3.目前算是空頭市場,新房子要避免追高,可以注意新古屋的取的時間是不是前兩年成本相對高的時候,要賣房其實還是要看妳的物件特性還有地段,全台交易量冷已經是事實。
分享的很棒
不過為了空間大一點 去年底還是買了4房公寓物件
雖然我也認同達人說的 2房之後應該比較好脫手
我自己是買4房的自住
但投資絕對買2房因為4房總價太高
一般家庭其實3房也就夠用了
不過由於總價的原因還是讓很多人退而求其次
2房擠一下也夠住低總價轉手容易
請問要長期投資
預算只有600左右
應該買中古大樓、公寓還是套房
如果是要自住,建議先以自己的考量為主。
避開2樓、抗性過多的房子,都是不錯的考量,就像影片中提到的,大家主要挑選的房型格局,在轉手上也相對容易,預算600在新北可以買到還不錯的兩房格局了。
如果是純粹以投資為主,公寓改的格租套房也是不錯的選擇,前期硬體管理做好,物件的地點在學區或就業區基本都可以是滿租的狀態。
說的太好了
謝謝你的讚美🥰
又寧你好,我是今年32歲的公務員單身族,一直以來有個問題很困擾我,想在這邊跟你分享一下:
1. 因為是單身,所以也不知道未來另一半在哪邊,就不好決定自己要買在哪裡,目前是覺得可以買在自己工作的地方,至少上下班方便。
2. 因為家裡希望要買的話,就要一次到位,所以就滿希望能夠一次到位,但是時間過去了,房價和物價也上去了,遲遲無法確定,不希望自己的存款被通膨吃掉,才會想要先至少要有第一間房子。
3. 也因為家裡希望要買就一次到位,就希望我能夠能買就直接上三房,雖然不是負擔不起,但比起二房來說,三房的負擔是真的比較重,而且我畢竟是一個人住,就很猶豫到底是要買三房還是二房。
總結一下問題就是,今天二房和三房我應該都負擔的起的情況下,我到底該選擇三房還是二房呢? 因為看完影片之後,您好像是比較推薦先買二房呢。
你好
如果以目前的狀況來說我還是會建議購入兩房,畢竟比起三房坪數兩房對於現在的你來說其實非常夠用。
雖然不知道區域,但我會建議要是有幸能遇到願意與你共創未來的另一半,到時有家庭計畫再用已購入的兩房換成三房,最後要注意購入的房子的屋齡也是我們要考量的點。
我也遇過個案同居時先買了一間3年2房屋,結婚後很快就生子,才把兩房換成屋齡10幾年的3房車。
以上建議請參考。
@@agentync 好的! 謝謝又寧這麼用心的回答! 我會再試著說服父母的:-) 感謝
最近在看A7 A9區域 還沒有感覺到下修
D 自用,整體說的不錯
成交數,通常是負擔問題機率左右了~
以新北新莊這邊
前年兩房大約落在1500萬左右~
現在同樣兩房可能要2000萬或以上~ 何況三房~
買房三招就是要有錢,要有錢,要非常有錢
地段好又新的兩房 確實在這區間
不過有錢的前提 我認為timing timing timing更重要哦
我現在還在等跌下來在買
多留意市場動向,或許會有不錯的收穫
這三年真的漲很兇
我家社區15年前買210萬
現在屋齡29,行情到800萬…
感謝分享與分析⋯⋯有機會再諮詢🎉
謝謝~歡迎
現在台灣到處都是,建案有那麼多人住嗎?
全台統計的空屋約有80幾萬戶
好實用喔,又寧好棒棒喔
哈哈謝謝
最近新成屋或預售屋之建商還是以一兩年前的高價再開,實價登錄附近的建案也出現跌幅,但建商卻以區位,建材,公設等理由回絕我的殺價,該如何說服建商呢?
如果是建商成屋或預售屋 這一年還不太容易殺價,可以發現很多大品牌建商因為資金早就在過去兩年賺飽了,所以現在可以一直高喊:'房價不跌,我們不二價"之類的風向
讓民眾覺得總體房價沒有下修的感受,建議真的有考慮可以多看看二手市場的新古屋,價錢修正會比較明顯。
D 如果單身不婚族越來越多 人口持續減少 那一房一廳房型是不是也適合投資?
這就要看區域,如果像台北市中心這樣的地段,確實1房的需求度會很高
不過1房1廳的格局也要看坪數,如果低於權狀15坪,銀行認定是套房,可貸款的額度會比一般房屋來的低
所以不少建商也會巧妙的避開這個數字,好讓貸款額度提升。
柚子就是專業❤️🔥❤️🔥❤️🔥
謝謝!肯定要的
現在房價雖然有些下修但還是有點過高;請問什麼時候買房是最好時機,有什麼建議嗎?
建議要先知道自己主力的需求,如果是要自住可以參考影片7:05提到的議價策略
大約從今年中開始可能持續到後兩年因為貨幣政策的關係,會有資金需求的屋主自然在價格層面會有所讓步
給你按個贊
A
目前房價不跌有三個因素
1.台灣建商槓桿量體都不大,前幾年都賺很飽,因此倒閉很難,頂多裁員緩推案,但預售價在通膨風氣上絕對不能降,這是建商的底線,就算不蓋不賣不買地也不能降價。
2.選舉+通膨理由,所以房價不能漲也不會跌。
3.這點最重要,還沒發生系統性金融海嘯,你看台股還在萬六,中產階層的台灣人報復性出國,中小企業也都沒有倒閉潮,所以台灣人口袋還是很飽,沒有人需要拋售手中最穩定的資產,以租代賣,量就沒了,物以稀為貴,很多好地段的中古屋根本搶不到,甚至沒人願意賣。
所以要等降價有機會入手投資屋,最短要等台灣大選完,最長可能要3-5年,所以這幾年就是最好存本的時機!
2房我認同,但2房又0~15年屋齡的,我就負擔不起了=.=
當然房屋持有期越短的屋主,相對成本就會越高,但往上10年可能就會有相對機會可以創造殺價空間
@@agentync 可能有機會吧~去年年中已買了新莊熱區的30年中古大樓社區,但感覺上屋主對價格還是有一定的堅持,也或許去年的氛圍還是比較對賣方有利的緣故...但買了都買了XD
A
因為房太貴才只能買2房阿,年輕人都不敢生,最多也只敢生一個,然後變成台灣核心家庭狀況.
是的,越是市區越是如此
A 置產客
因為錢不夠才買2房阿 🤣🤣🤣 不然房子大一點怎會不好
這才是實話,並不是不想買3房以上,而是資金問題,房價灌水、房屋資源太集中在某些人群,講一句坦白的法規調整,第二間以上持有成本稅務上課稅上漲為55%,將會有多少房屋釋出。房價下跌跌可能比過山車還快。
房蟲:現在瘋狂上漲,還不趕快買…🎉🎉🎉快來接盤啦🎉🎉🎉
現在還能相信房蟲說只漲不跌 真的就是韭菜了😑
我的想法跟你不一樣耶!(以台北市為例)
我認為年輕人的優勢就是「還有時間等」,所以同樣預算,買「蛋黃區老公寓」來自住,會比「蛋白區小坪數新建案」來得好。
因為年輕人有時間等,你自己想,20年後,原本15年屋齡的房子,變成35年老華廈,持有成本高,管理費昂貴,卻沒有良好的管理,35年華廈空間還那麼小,很難賣,這樣的物件,不上不下。
而原本45年的老公寓,除坪數大,滿足自住需求之外,你住20年後,變成65年老公寓,而且還是在蛋黃區,土地價值比20年前高,持份高,也差不多到了都市更新的時間點,你也才50歲,剛好自己買另一間房,並可以拿這個老物件出租,或聯合住戶拆除重建。
記住一個原則:
只有蛋黃區才有房地產、只有產業流入、人口流入的區域,才有房地產。
不要為了房子新,就買偏遠地區,因為偏遠地區地很大,房子很多的話,你就失去談價籌碼。
只有趁年輕買蛋黃區,才有機會等到房地產上漲的可能!
務必記得一個觀念:唯有土地是會增值的,但土地上方的房子本身是會折舊的!
你買蛋白區新房子,就是等著折舊。
你買已經折舊的蛋黃區老房子,就是多了一個可能都更增值的機會。
45歲以上老人家才應該買15年內新大樓,因為有電梯,因為老人家不用管增值貶值,反正30年後就算增值你也死了。
你非常有想法我同意你,華廈不上不下非常不好賣出
非常感謝你的留言補充!我認同你的觀點
*我補充一下買新房的觀點&風險*
有些客群是為了結婚知道5~10年內會生育而換房
先從新房開始考慮,不過這麼做的風險在於要換房的時期要是碰到如同現在的買氣低,那麼就有可能會需要等待
因為降價賠售的風險不是人人能扛的起,但反過來說在買方市場時期取的搞不好會有更優惠的價格
蛋白區新房子真的要很慎重考量,過去兩年真的有太多10年內都不會發展成熟的重劃區被莫名的炒高價
@@agentync 認同,公寓真的太老舊 裝潢整修可能又要幾百萬,裝修也不太能貸款,都是成本
45歲以上老人家???
原來45歲就算老人家了…
@@agentync +1我贊成你們說的
我們年過45歲就不可能想買公寓,只要是沒電梯就不考慮,二來隱藏成本太高了,我公公一直住天母72歲那一年才收到海砂屋都更合建通知,到現在快10年了 房子也才剛蓋好,等交屋都還有得商榷。
我也奉勸我子女不要買公寓,除非有像你一樣的相關背景知識,否則一般人碰不起,建商說什麼你都得查證,整天搞的精神內耗。
人生下半場資金足夠就該買電梯物件,年輕的時候買得起電梯換電梯也正確,
公寓不會是未來趨勢,台北市都更搞得多少人精神分裂,希望能有更多像你這樣熱心.正義的人解說房地產知識,造福更多人
💯❣💯
請問20年內的郊區透天是否會比較保值呢?謝謝您
相對來說較不保值,但是還是要看該區域有沒有重點建設與發展性,這就牽扯到縣市以及該地區的普遍房屋型態
0-15年買不起,目標三十年以內
買房三要素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地點只要對,就不容易跌,地點包含,工作機會、交通方便、政府主要機構或建設
比起廣告文宣的宣傳
懂得自己進一步判斷更重要喔!
這種都是高價的地區…買不起…
Q4會開始跌
貨幣政策&中美強權角力都會連帶影響
我也覺得今年底會有更大幅度的下修
C 買不起
好實用,👍
真實資訊分享👍🏼
A:雖然我要買來自住,買貴了不會有什麼感覺,我總覺得每次房仲在說這點永遠沒辦法打中我的心,因為我就是買貴了幾百萬,那我每月負擔就會比別人重,怎麼會沒有差呢?
很有可能買的總價就比當時的行情還要貴,因為房仲沒有給予合理的銀行鑑價表,促使後續的貸款也可能貸不到理想的額度,這就會有落差了
你當初在買的時候應該要先評估月還款會不會有壓力,沒壓力就算買貴了也不會怎樣
買電器後…發現特價少幾千,都會很幹了…要退貨…
房價買貴怎麼可能沒感覺…
房價不會跌到哪邊去 某建商說 他1.2年 不蓋房子 也不會死 他就等2年後再蓋就好了 🤣🤣🤣
一部分的大牌建商確實是如此,建商蓋房在低率的環境下 "可以做為抵押給銀行套取現金"
但仔細觀察會發現近幾年來,會有不少小建商因為資金壓力而面臨延期交屋甚至是賠錢的困境
A!
你的眼鏡會反光 建議錄影時戴隱形眼鏡
感謝建議
炒房客
鬼扯
哪裡扯,有多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