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習慣會影響壽命?

แชร์
ฝัง
  • เผยแพร่เมื่อ 18 ก.ย. 2024
  • 你相信嗎? 我們看待事情的方式可能會影響自己身心健康,甚至壽命長短? 這次我有點貪心,想把一個完整的概念一次介紹完畢,所以時間拉長了。盼望大家還是有耐心可以一起思考練習自己解釋事件的習慣,影響深遠!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 36

  • @kimberlywong3314
    @kimberlywong3314 3 ปีที่แล้ว +44

    如果因為一個事件做不好,就否定自己全面性生活也同樣會做不好每件事。通常這樣的人是不是對自己太沒自信心?陳老師以前有一段影片說過,一天中是4:1的概念,同一天如果有5件事情,4件正向思考能量,一件負面影響,這是正常人的思維想法。我實驗過。那一個做不好的事件,負面的想法,之後會在腦中的前3天會想很多,自責很多,之後就會漸漸淡化,(因為每天的生活都會有新的事件新的想法覆蓋過去)只要一週的時間就會很快離開。所以我覺得人有自信心很重要。這也是需要時間來練習自信心的習慣!祝大家心中不要因為自己的不小心而否定自己,拿回自己的力量很重要,這也是需要學習的習慣。

    • @liu7314
      @liu7314 2 ปีที่แล้ว +1

      謝謝你

  • @大杰-l5d
    @大杰-l5d 3 ปีที่แล้ว +11

    我偶爾會把工作上的挫折,定義為自己沒有工作能力,
    應該不要賦予這麼重的意義,而是面對每一次的問題,不再犯相同錯誤。

  • @張藝霓橄欖樹
    @張藝霓橄欖樹 2 ปีที่แล้ว +5

    老師把很深的學問,說的很簡單清楚,受益良多,謝謝🙏

  • @1.kokoro
    @1.kokoro ปีที่แล้ว +1

    謝謝提醒,自己的確是有這樣的問題QQ 覺得一切都是自己的錯⋯⋯然後就越來越常陷入在自責和害怕、裹足不前的窘境裡,失去對自己下判斷的自信。

  • @baomeisen8903
    @baomeisen8903 3 ปีที่แล้ว +15

    感謝您的無私分享,您的每一部影片都能讓我深刻的與自己對話~

  • @Mandy-qo7jo
    @Mandy-qo7jo 3 ปีที่แล้ว +13

    真的很喜歡您分析事情的條理,受益良多,希望之後能有更多您的影片可以欣賞,非常謝謝您的分享😄👍

  • @carolsywu2023
    @carolsywu2023 2 ปีที่แล้ว +3

    我以前就是這樣焦慮不安型的人,陳博士很可愛的解釋能如何解脫,喜歡你生動的說明

  • @Seanicia
    @Seanicia 3 ปีที่แล้ว +11

    期待Dr.Chen的新節目~~

  • @keira690
    @keira690 3 ปีที่แล้ว +7

    謝謝教授的分享~又再一次讓我反思自己的習慣~更認識自己~

  • @ivanoiu7071
    @ivanoiu7071 3 ปีที่แล้ว +10

    高興 May 可在TH-cam 幫助人,感謝👍😊

  • @emmaxie4415
    @emmaxie4415 3 ปีที่แล้ว +6

    感谢陈教授!🙏💐

  • @sonymini1977
    @sonymini1977 3 ปีที่แล้ว +3

    陳教授的影片總是能啟發我很多

  • @jninlove
    @jninlove 3 ปีที่แล้ว +5

    This is a very helpful explanation for the way we see things differently.

  • @吳慶慧
    @吳慶慧 3 ปีที่แล้ว +7

    近日在網路上看到妳的學思歷程演講,非常感動,請問妳在台北市有診所嗎?我想帶兒子去讓妳啟發他對人生的熱情,謝謝你。

  • @showlin7915
    @showlin7915 3 ปีที่แล้ว +7

    謝謝!好棒的資訊,清楚易懂獲益良多。

  • @cchan5
    @cchan5 2 ปีที่แล้ว +3

    會試試,謝謝你❤️

  • @nijifishqt
    @nijifishqt 2 ปีที่แล้ว +2

    內向者完美主義的缺憾,會把別人覺得可以接受的缺憾當做全然的不對,所以活得很辛苦.....

  • @vivianong9646
    @vivianong9646 3 ปีที่แล้ว +5

    Thank you for the video 💝

  • @psy98
    @psy98 3 ปีที่แล้ว +9

    我的explanatory style属于Internality, stability, globality,有一点过失,就会觉得自己各方面都很失败
    我自己是比较完美主义,我是非常自觉的人,甚至可能有些过度了,我总是知道自己各方面什么多了一些,什么少了一些,我不会因为一点成就和称赞而认为自己是真的好
    但同时,我发现我不知道什么是真的好。
    做事细致周全,但不一定做得快。如果做得又快又好,但不一定其他方面也好。
    如果可以各个方面都好,是真的好吗?
    我不清楚,好像总是觉得自己缺了些什么

    • @superego1001
      @superego1001  3 ปีที่แล้ว +3

      不知道現在是否能夠嘗試考慮用一些不同的選項呢?

    • @尼克Nick-Sing
      @尼克Nick-Sing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could possibly be a childhood trauma, what do you think?

  • @homay9156
    @homay9156 3 ปีที่แล้ว +3

    我有一個把自己所有不好都歸究於別人和社會的家姐,數十年來讓我辛苦死了!簡直是極端的虐待!!!

  • @gadgetkid-nk6ru
    @gadgetkid-nk6ru 3 ปีที่แล้ว +3

    Thanks, Prof May Chen for the insights. Truly a person's self esteem affects the explanatory style too. Your advice to objectively assess each situation is very important in ensuring a person's continual mental health. Thank you, Prof Chen!

  • @Ivanle558
    @Ivanle558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讓我想到佛教的因緣法,所有事情都是有因有緣才能有,不走向極端

  • @sharonlin5423
    @sharonlin5423 3 ปีที่แล้ว +2

    我現在是單一對先討厭我的人就也同時發出挑剔她的行為,結果竟成為我對他養成挑剔的習慣,所有事情都放大檢視他,生活在一起,我發現確實影響我的心裡不健康了.......會不會短命呀?!哈哈 到今年我會爆了,直接說出來,好像越來越忍不住....爆了是不是會讓我健康些?

  • @林純伊-p1u
    @林純伊-p1u ปีที่แล้ว

    解釋慣性可以看作是信念的一部分嗎?
    在例子中,會覺得是低自尊、低自信的過度自省~在許多社經地位較低的人群中會有點常見ㄟ~

  • @吳廷儒
    @吳廷儒 ปีที่แล้ว +1

    謝謝 陳教授 在 youtoer 分享 完整 一系列的心理單元 .在自我覺察和溝通能力方面的技巧使用 我都有在每天練習 和應用 *但我欠缺 說話的芸術 請問陳教授想要說服人改掉壞習慣 或 學習正向的方式. 但不用批評 指責的方式 尤其是長輩有酗酒 賭博 方面的 上述是個人分享 謝謝陳教授的課程教導一.

    • @superego1001
      @superego1001  ปีที่แล้ว +3

      這...真的來很難靠勸說有效益...反言之,嚴厲或破駡也不會太有用的,主要靠當事人自覺

    • @吳廷儒
      @吳廷儒 ปีที่แล้ว +1

      @@superego1001 謝謝 您的回覆 感謝您

  • @陳秋莉-o2r
    @陳秋莉-o2r 3 ปีที่แล้ว

    習慣樂觀那也會造成迴圈,自然生命開拓很多,相反的也是如此。請問老師,看到自己的"習慣"需要用甚麼來看?(是覺察嗎,還是有其他方法)謝謝

  • @camilleshi9307
    @camilleshi9307 3 ปีที่แล้ว +1

    请问怎样看陈医生门诊呢?谢谢

  • @rachelchen2832
    @rachelchen2832 2 ปีที่แล้ว

    請問有有聲書媽?很想看你寫的兩本書,因為眼睛不好使。謝謝!

  • @張Jack-c1k
    @張Jack-c1k 3 ปีที่แล้ว

    ⚓️永遠忠誠⚓️

  • @FoxHoundLuo
    @FoxHoundLuo 3 ปีที่แล้ว

    老师的这个解释是不是个体心理学的理论?

  • @林純伊-p1u
    @林純伊-p1u ปีที่แล้ว

    那麼,那些解釋模式是如何養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