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控制的「分離焦慮」~當你一離開,我就開始「不安」|【心理躲貓貓#10】

แชร์
ฝัง
  • เผยแพร่เมื่อ 16 ธ.ค. 2024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 30

  • @AfraOntheway___
    @AfraOntheway___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9

    總算來到分離焦慮了~
    我以前的分離焦慮很嚴重,因為啟點文化現在算是幾乎穿越這個課題了🥹🫶🏻
    之前在分析自己是那一種依附型態的時候,一直很不確定自己到底是焦慮還是迴避.... 過來有一天認識到其實還有一種稱作「矛盾型依附」:對於分離會有情緒,但很快又會呈現冷漠
    當時看到說明提到矛盾依附通常是經歷過暴力創傷後,就確定自己是這個類型的。
    我現在的童年早期記憶是在還小的時候,突然發現媽媽不見了,然後找不到媽媽的我就大聲哭,沒多久媽媽出現了,可是媽媽大罵我(搞不好有打我🤔),讓當時的我處在一種矛盾狀態,既開心媽媽總算出現了,又害怕媽媽出現後的憤怒.....
    總之這個事件確實深深影響我,讓我對於「情緒」感到排斥、緊張,親密關係中即便有分離焦慮也會處在不知道自己該不該表達自己感受的壓力中,進入關係後就會瘋狂內耗..... 很可怕😣

    • @ivy-blueberry
      @ivy-blueberry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抱抱你❤ 我好像也是像你这样的,但是看你说已经走出来了,很鼓舞我!我才刚刚开始发现自己的这个问题。

  • @c.l.c.2024
    @c.l.c.2024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3

    我聽過一個在西歐某國的台灣媽媽分享當地的幼兒園的情況,幼兒園老師要家長配合給幼兒的「漸進式分離」
    開始上幼兒園的頭幾天,媽媽(如果是爸爸帶上學的那應該也同理)要先離開到隔壁教室5分鐘,那5分鐘其實也在處理媽媽的分離焦慮,因為媽媽可以很清楚的聽到孩子在隔壁 第一次跟媽媽分離而鬼哭神號,5分鐘後再出現,ㄧ開始就只能5分鐘
    然後漸漸的拉長到10分鐘、20分鐘⋯,大概至少歷經兩個禮拜的漸進式,最後媽媽才能直接離開
    台灣的幼兒園直到現在都不知道有沒有這種專業,不過我相信在西歐也不是每間幼兒園的老師都能做的正確,那位台灣媽媽本身就是很細膩的人,才會挑到那間幼兒園吧
    我以前兒童時期的「每次直接撕裂分離+暴力」的成長經驗也是簡直慘不忍睹,以致於年輕時的分離焦慮 非常、非常嚴重,後來連自己也受夠了,演變成矛盾型依附或逃避型依附(兩者交替)
    我得說,曾經太過嚴重的焦慮依附,要它「從此完全痊癒」是不實際的期待,能練到「馬上覺察到」自己又掉入了4歲時被直接丟下的世界毀滅的恐懼,然後陪伴自己等到這內心狂風暴雨的感覺過去,就獨自待著,而不是再去抓著別人,能練到這樣就已經是頂了!
    因為事實時,任何人際關係本來就沒有保證永遠,這在嘉玲跟凱宇聊到離婚的決定時也都有提到
    白頭偕老的夫妻也有一方會先走(可能還先走了10年);長輩也會相繼離世,;晚輩跟朋友也有自己的人生要忙(搞不好他們還比較早過世)
    跟自己相處最久的終究是自己,成年後來自別人的「ㄧ直都在」的那種對內心恆常的安全感建立雖然多多少少有幫助,但絕大部分那個 default 仍是早年經驗已成型的
    我相信心理治療不是要去「整個改寫」你的default ,因為當有一天你又發現,再怎麼努力那個default 只是被暫時蓋過去、並不是不在,你可能會感到更挫敗,所以必須承認 default 之所以叫default ,你在那之上建構的其它層面,跟你不同default 的人的結構、蓋法跟材質都ㄧ定是不一樣的,我想,心理治療是要從概論中找出適合自己”那種基礎”的「獨家融合法」

    • @chenhan3783
      @chenhan3783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講得很好🥹感同身受

  • @jeffopen
    @jeffopen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4

    安全感是有機會一點一點地修復回來。這集必聽,感謝兩位老師❤。

  • @sabrinalu23
    @sabrinalu23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這集讓我感動到落淚 聽著別人穿越自己的傷痛 彷彿自己不知名的傷口也痊癒了

  • @阿嬤養的吉娃娃
    @阿嬤養的吉娃娃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6

    一個人之所以能夠真正的享受獨處,是因為內在有豐富的客體經驗;這是人一生中重要的資產。

    • @someday_will_be
      @someday_will_be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焦慮感才是最重點。
      分離事件是一個觸發條件。
      沒分離事件,也保持焦慮感。直到自我紓解為止。
      通常發生在早晨,睡醒之後。
      不上課時,兒童睡到中午都可能,怎麽有分離焦慮?
      剛起床應該四處閒逛,吃飯,遊樂,再去上學。
      但現代人一起床就被催促上學,又晚睡,這種衝擊會帶來不安的。

    • @阿嬤養的吉娃娃
      @阿嬤養的吉娃娃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someday_will_be 焦慮一種對未來將發生事情的預期,早年養育環境的照顧者氣質和人格會影響嬰兒發展自我安撫的能力﹑客體恆常性,這些因素決定嬰兒在往後面對分離時的反應和預期,我認為如果是在非涵容的環境下長大,不論幾點上下學﹑閒逛,都沒有辦法讓孩子能有健康的心理,甚至能不能安穩入睡可能都會是一個問題。
      問題的關鍵在於「照顧者的人格」
      Kohut認為,父母的人格比父母做了什麼重要。
      導致催促上學﹑晚睡等等衝擊會形成創傷性事件的是來自於照顧者非非涵容的態度,造成這種態度的是照顧者本身的缺陷。

  • @maychuang277
    @maychuang277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自己本身一直被「分離焦慮」的感覺困擾著,謝謝啟點文化,讓我更認識自己、喜歡與自己相處 : )

  • @sallywang0055
    @sallywang0055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感謝提供專業觀點,解決看不到摸不到心理問題,抽象概念,要說清楚,真的需要邏輯條理,感恩提供優質心理能量,收到了😊❤。

  • @miwentsai6047
    @miwentsai6047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好喜歡這一集❤反覆的聽,好好的照顧自己😌

  • @addelin848
    @addelin848 29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X 分鐘讓我想到家人說
    我幼稚園的時候看到溜滑梯就跑去玩到忘我
    等到我發現家人不見後就突然哭了
    完全一樣的話😂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某天園長女士陪我走了一整個午休整個幼稚園讓我安心

  • @GentleSalmon
    @GentleSalmon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謝謝兩位老師,讓我有機會能夠靠近自己、療癒自己

  • @澎澎教練
    @澎澎教練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矛盾型依附...會越來越好的!!

  • @mybackpack1046
    @mybackpack1046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Thank you for separating into two episodes. It really helps ppl like me with anxious attachment style. Thank you for your thoughtful consideration. Add oil.

  • @ivychien3097
    @ivychien3097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另一個老師講話聲音好柔好輕~聽了快睡著😂!

  • @liualice6443
    @liualice6443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用等待的概念是很好的開頭 一點就通了

  • @王秀美-d9x
    @王秀美-d9x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玉婷的聲音很柔美!但需要在很安靜的環境才能聽清楚。若能講大聲些 更能輕鬆聆聽。我已一再調高音量了!😂

  • @星星-x1x
    @星星-x1x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聽完之後 有種很平靜的感覺

  • @zeppe1978
    @zeppe1978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謝謝把開場改成貓貓聲🥹🥹再也不用怕小孩聲了🥹🥹

  • @allentein
    @allentein 8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最近剛嚇跑一個喜歡的人,正在修復中 現在只要有焦慮的症狀跑出來,我就會往正面思考去想,不然就是放空發呆😂

  • @潘潘-x3c
    @潘潘-x3c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老師您好,想向您請教
    如果是在孩子才三歲,四歲的時候父母離婚
    身為孩子的親戚的我
    很為自己的姪女,感到心疼與焦慮
    我期許自己可以向他的朋友或是他的大姐姐一樣可以每天或是偶爾跟他通電話
    讓他感受他有很多的愛
    請問老師有什麼其他的方式?或是其他的建議嗎?

  • @taozoe5162
    @taozoe5162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最近就是苦恼这个问题😂就立马讲了

  • @zeppe1978
    @zeppe1978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聽家人說我小時候出生後,是先在保溫箱哭了三個月才回家給媽媽抱。不知道這樣會是什麼型依戀😆😆

  • @mingwangsong
    @mingwangsong 8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那有相聚焦慮嗎

  • @darklive1213
    @darklive1213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我用手機在google play搜尋不到啟點文化的APP耶,電腦上卻可以,請問是有什麼限制嗎@@?

    • @林-u1b6h
      @林-u1b6h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我正常 你更新一下 google play

    • @darklive1213
      @darklive1213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林-u1b6h 手機系統和google play都是最新版了QQ,手機是8年老機

  • @gogao
    @gogao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個人真的很討厭焦慮依附的人
    真的是神經病
    自己的傷自己負責療癒
    不要去禍害別人好嗎?
    有創傷不是去傷害、控制別人的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