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cz8lq 插混(PHEV)基本就是best of both worlds, and worst of both worlds的集合体。 先说好的。一般插混充满可以只用电跑个二三十迈,对于通勤往返不超过40迈的比较合适,几乎没有燃油消耗。同时跑长途有汽油机作为back up, 冬天取暖也有内燃机,制热效率远高于纯电车(BEV)。 再说不好的地方。同样类似里程的通勤,一个两百五到三百EPA里程的纯电(说的是EPA不是实际,因为受很多因素影响),基本上只上班通勤,可以做到每周充一次就行,家里有二级充电站的话,也就是一晚上的事。110v也就是周末充一天多点差不多了。而插电混受限于电池尺寸,基本每天晚上都要充。另外一个缺点就是,长途PHEV的油箱容量要小于普通混动(HEV)。基本上你看所有既有插混也有纯混的车型,最远续航里程都是HEV胜出。因为电池的能量密度还是低于汽油,插混基本上都要挤占油箱空间,而且电池用光后只是额外重量。以sonata为例,油车一箱油17加仑,混动是15.8,插电只有14.5加仑。同时被挤占的还有后备箱空间,甚至有的车型插混的后座空间也会挤占,你会看到很多插混后座椅面抬的更高。还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汽油机油变质。PHEV的油箱基本都是加压密封的,为的就是减缓汽油变质。这种车开油箱盖一般都要按车里的释放按钮先调压力,直接打是打不开的。然而即使这样,也要定期用发动机跑一跑,消耗燃油。而且就算你只用电,机油寿命也是一样,换油周期和油车没区别。与其增加这么多麻烦,还不如搞BEV. 而且大部分插混价格,并没有比同级别纯电便宜多少,都比同款的HEV贵很多,给的那点tax credit,依然基本上都是被厂家吃掉了,而用户还得费劲去凑7500的税。 所以我同意老韩说的,对大部分人,HEV才是最好的选择。
插混(PHEV)基本就是best of both worlds, and worst of both worlds的集合体。 先说好的。一般插混充满可以只用电跑个二三十迈,对于通勤往返不超过40迈的比较合适,几乎没有燃油消耗。同时跑长途有汽油机作为back up, 冬天取暖也有内燃机,制热效率远高于纯电车(BEV)。 再说不好的地方。同样类似里程的通勤,一个两百五到三百EPA里程的纯电(说的是EPA不是实际,因为受很多因素影响),基本上只上班通勤,可以做到每周充一次就行,家里有二级充电站的话,也就是一晚上的事。110v也就是周末充一天多点差不多了。而插电混受限于电池尺寸,基本每天晚上都要充。另外一个缺点就是,长途PHEV的油箱容量要小于普通混动(HEV)。基本上你看所有既有插混也有纯混的车型,最远续航里程都是HEV胜出。因为电池的能量密度还是低于汽油,插混基本上都要挤占油箱空间,而且电池用光后只是额外重量。以sonata为例,油车一箱油17加仑,混动是15.8,插电只有14.5加仑。同时被挤占的还有后备箱空间,甚至有的车型插混的后座空间也会挤占,你会看到很多插混后座椅面抬的更高。还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汽油机油变质。PHEV的油箱基本都是加压密封的,为的就是减缓汽油变质。这种车开油箱盖一般都要按车里的释放按钮先调压力,直接打是打不开的。然而即使这样,也要定期用发动机跑一跑,消耗燃油。而且就算你只用电,机油寿命也是一样,换油周期和油车没区别。与其增加这么多麻烦,还不如搞BEV. 而且大部分插混价格,并没有比同级别纯电便宜多少,都比同款的HEV贵很多,给的那点tax credit,依然基本上都是被厂家吃掉了,而用户还得费劲去凑7500的税。 所以我同意老韩说的,对大部分人,HEV才是最好的选择。
插混(PHEV)基本就是best of both worlds, and worst of both worlds的集合体。 先说好的。一般插混充满可以只用电跑个二三十迈,对于通勤往返不超过40迈的比较合适,几乎没有燃油消耗。同时跑长途有汽油机作为back up, 冬天取暖也有内燃机,制热效率远高于纯电车(BEV)。 再说不好的地方。同样类似里程的通勤,一个两百五到三百EPA里程的纯电(说的是EPA不是实际,因为受很多因素影响),基本上只上班通勤,可以做到每周充一次就行,家里有二级充电站的话,也就是一晚上的事。110v也就是周末充一天多点差不多了。而插电混受限于电池尺寸,基本每天晚上都要充。另外一个缺点就是,长途PHEV的油箱容量要小于普通混动(HEV)。基本上你看所有既有插混也有纯混的车型,最远续航里程都是HEV胜出。因为电池的能量密度还是低于汽油,插混基本上都要挤占油箱空间,而且电池用光后只是额外重量。以sonata为例,油车一箱油17加仑,混动是15.8,插电只有14.5加仑。同时被挤占的还有后备箱空间,甚至有的车型插混的后座空间也会挤占,你会看到很多插混后座椅面抬的更高。还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汽油机油变质。PHEV的油箱基本都是加压密封的,为的就是减缓汽油变质。这种车开油箱盖一般都要按车里的释放按钮先调压力,直接打是打不开的。然而即使这样,也要定期用发动机跑一跑,消耗燃油。而且就算你只用电,机油寿命也是一样,换油周期和油车没区别。与其增加这么多麻烦,还不如搞BEV. 而且大部分插混价格,并没有比同级别纯电便宜多少,都比同款的HEV贵很多,给的那点tax credit,依然基本上都是被厂家吃掉了,而用户还得费劲去凑7500的税。 所以我同意老韩说的,对大部分人,HEV才是最好的选择。
插混(PHEV)基本就是best of both worlds, and worst of both worlds的集合体。 先说好的。一般插混充满可以只用电跑个二三十迈,对于通勤往返不超过40迈的比较合适,几乎没有燃油消耗。同时跑长途有汽油机作为back up, 冬天取暖也有内燃机,制热效率远高于纯电车(BEV)。 再说不好的地方。同样类似里程的通勤,一个两百五到三百EPA里程的纯电(说的是EPA不是实际,因为受很多因素影响),基本上只上班通勤,可以做到每周充一次就行,家里有二级充电站的话,也就是一晚上的事。110v也就是周末充一天多点差不多了。而插电混受限于电池尺寸,基本每天晚上都要充。另外一个缺点就是,长途PHEV的油箱容量要小于普通混动(HEV)。基本上你看所有既有插混也有纯混的车型,最远续航里程都是HEV胜出。因为电池的能量密度还是低于汽油,插混基本上都要挤占油箱空间,而且电池用光后只是额外重量。以sonata为例,油车一箱油17加仑,混动是15.8,插电只有14.5加仑。同时被挤占的还有后备箱空间,甚至有的车型插混的后座空间也会挤占,你会看到很多插混后座椅面抬的更高。还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汽油机油变质。PHEV的油箱基本都是加压密封的,为的就是减缓汽油变质。这种车开油箱盖一般都要按车里的释放按钮先调压力,直接打是打不开的。然而即使这样,也要定期用发动机跑一跑,消耗燃油。而且就算你只用电,机油寿命也是一样,换油周期和油车没区别。与其增加这么多麻烦,还不如搞BEV. 而且大部分插混价格,并没有比同级别纯电便宜多少,都比同款的HEV贵很多,给的那点tax credit,依然基本上都是被厂家吃掉了,而用户还得费劲去凑7500的税。 所以我同意老韩说的,对大部分人,HEV才是最好的选择。
电车省油但是费胎,这点很多人都忽略了。因为电池很重,电车基本上都至少是大四五千磅的重量。同样的乘用胎,油车打35psi,电车就要打到42甚至更高,对于一般p rated的胎来说,极限也就是五十多psi,留的安全冗余并不多,而且压力高加快磨损。最近有几个新的ev专用胎出来了,不知道怎么样,基本都是加强轮胎侧壁支撑从而降低胎压需求,另外调整橡胶配方更耐磨,但实际效果不清楚。
还有个额外cost基本上电车吹们都没人说,就是几乎每个州对电车都有额外每年几百刀的税费,用来维护公路。这点我也是订了电车后才知道的。油车不需要因为都加在油价里。电车因为不加油,而且更重对路面损坏更大,理应多交钱,无可厚非。但是这些一刀切,而且这个钱每年都在涨,就有点不合理了。
所以就个人用户来说,无论从成本,方便性等各方面考虑,混动(不是插电混动)都是更好的选择。
感谢理性而真实的分析
为什么说不是“插电混动”?
@@ZZ-cz8lq 看我在另外两个问插电混动的帖子下面留言
@@ZZ-cz8lq 插混(PHEV)基本就是best of both worlds, and worst of both worlds的集合体。
先说好的。一般插混充满可以只用电跑个二三十迈,对于通勤往返不超过40迈的比较合适,几乎没有燃油消耗。同时跑长途有汽油机作为back up, 冬天取暖也有内燃机,制热效率远高于纯电车(BEV)。
再说不好的地方。同样类似里程的通勤,一个两百五到三百EPA里程的纯电(说的是EPA不是实际,因为受很多因素影响),基本上只上班通勤,可以做到每周充一次就行,家里有二级充电站的话,也就是一晚上的事。110v也就是周末充一天多点差不多了。而插电混受限于电池尺寸,基本每天晚上都要充。另外一个缺点就是,长途PHEV的油箱容量要小于普通混动(HEV)。基本上你看所有既有插混也有纯混的车型,最远续航里程都是HEV胜出。因为电池的能量密度还是低于汽油,插混基本上都要挤占油箱空间,而且电池用光后只是额外重量。以sonata为例,油车一箱油17加仑,混动是15.8,插电只有14.5加仑。同时被挤占的还有后备箱空间,甚至有的车型插混的后座空间也会挤占,你会看到很多插混后座椅面抬的更高。还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汽油机油变质。PHEV的油箱基本都是加压密封的,为的就是减缓汽油变质。这种车开油箱盖一般都要按车里的释放按钮先调压力,直接打是打不开的。然而即使这样,也要定期用发动机跑一跑,消耗燃油。而且就算你只用电,机油寿命也是一样,换油周期和油车没区别。与其增加这么多麻烦,还不如搞BEV. 而且大部分插混价格,并没有比同级别纯电便宜多少,都比同款的HEV贵很多,给的那点tax credit,依然基本上都是被厂家吃掉了,而用户还得费劲去凑7500的税。
所以我同意老韩说的,对大部分人,HEV才是最好的选择。
@@dearbulls 长知识了!谢谢
哈哈哈哈哈,真的太喜欢老韩说话的口气了,太好玩了带劲了
感谢哥们支持
住在加拿大,基本上5年以内不考虑纯电车了,硬件设施跟不上不说,将近半年的冬天,电池续航将会大打折扣,这边地广人稀的,担心出趟远门就把我抛半路上。我六千加刀买的二手油车已经开了快七年了,还没啥大问题,这比别人新车一年贬值的钱还低,电动车贵出来的钱都够我加20万公里的油钱了,还没有续航焦虑。
穷人思维 😁
@@yingchunzhang2675 嗯哈哈一定程度上也算是吧,但作为工程师更喜欢把这叫做实用至上思维,毕竟咱家情况不如大部分的留学生,最差lease个BBA当买菜车两三年一换😂,咱剩下的钱买些排骨它不香嘛,而且工资还要供两套房子。
哥 你在赤裸裸的炫富啊 二套房子 韩兄 我的板砖呢 我要拍他
朋友你好,我也在加拿大,目前想买车,我想请问一下Hybrid的车在加拿大冬天动不动零下二三十度的情况下能行吗?
完全没必要,大排量v8油车在寒区好,暖风上来的快
感谢老韩,给老韩点赞!现在加箱油。我钱包在这直叫唤。不过现在要是把纯油车改纯电车,表示不太感冒。 这会要是有个混动车代步,那还是真的相当好的,不过现在混动车都得给你先降缸,比如4缸改3缸再加电机,不改缸的直接配个电机就没问题了,大排量,或者涡轮增压,全上来,动力得随叫随到,说不定有时间的时候还能出去飚一把
是 总有种怎么选择都不舒服的感觉
F150 powerboost啊,就是最强的3.5TT加混动。Tucson hybrid也不错, 1.6T加电机,也是兄弟里最猛的
开了几个月的ID4, 感觉还不错。最大特点很像传统油车, 再加上$7500 tax credit, 州政府$5000的rebate, 没有州税, 3年的free charging。算起来比同类油车还便宜。
除去退税 税前多少入手的啊
退税是说报税的时候抵税吗
这政策只有NJ有吧?
@@stockoverflow6473 35k, 没有销售税。为拿到7500 Tax credit, make sure your tax is more than $7500. Do Roth conversion if your tax is lower than 7500.
感谢分享
太难了 最后的倔强也要被油价安在地上摩擦了。。。
是啊 这一天 就为开个车 容易嘛
谢谢老韩出这期节目。但没说选哪个更好啊?
选哪个好得看自己需求,老韩在美国久了,不习惯替人做决定了哈哈
哈哈哈哈😂 确实 每个人的喜好都不尽相同
老韩你好,我在加拿大,冬天动不动就零下二三十度,纯电车想都不想了。我想请问一下,在这种寒冷的天气下,hybrid车能行吗?最近想买车,一直在纯油车和hybrid车之间犹豫。谢谢!
混动冷的时候基本跟汽油车一样,发动机一直转为了取暖,你基本感觉不到是一辆混动
@@dearbulls 好的,明白了,谢谢!
丰田2.5混动如果寒冷天气经常短途行驶会出现机油乳化,本田现代起亚的混动目前没什么问题。但是另一个问题需要考虑清楚,那就是你买混动多花的几千刀靠省油可能到你卖车都省不回来。
@@arnoldz1459 十分感谢你的解答!
目前看 混动车型 在寒区还没有啥劣势 我觉得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购买
去年换车的时候 试驾了mach-e 当时现车只有顶配 我觉得不错,无奈高配都没政府补贴,预算超标了家里领导不同意。我当时就算了即使超预算一个月80刀但是油费绝对省不止这个数,无奈领导就是不点头。后来入了G80 虽然我还是很喜欢g80 但是每次加油的时候真的是悔到肠子都青了。
你竟然买了韩国车?是现代轿车G80?为什么不买GV80,那个多像宾利添越啊
@@walkmanlee2617 我个人不太爱开SUV 还是喜欢豪华轿车的质感 虽然买的人现在一天比一天少。G80 开下来很满意 有些小问题 除了牌子外没缺点
感觉为了G80多花的油钱 值得
老韩可以谈谈lexus nx450h+ 吗 插电混动那一款 谢谢!
收到 这车一直没找到
插混(PHEV)基本就是best of both worlds, and worst of both worlds的集合体。
先说好的。一般插混充满可以只用电跑个二三十迈,对于通勤往返不超过40迈的比较合适,几乎没有燃油消耗。同时跑长途有汽油机作为back up, 冬天取暖也有内燃机,制热效率远高于纯电车(BEV)。
再说不好的地方。同样类似里程的通勤,一个两百五到三百EPA里程的纯电(说的是EPA不是实际,因为受很多因素影响),基本上只上班通勤,可以做到每周充一次就行,家里有二级充电站的话,也就是一晚上的事。110v也就是周末充一天多点差不多了。而插电混受限于电池尺寸,基本每天晚上都要充。另外一个缺点就是,长途PHEV的油箱容量要小于普通混动(HEV)。基本上你看所有既有插混也有纯混的车型,最远续航里程都是HEV胜出。因为电池的能量密度还是低于汽油,插混基本上都要挤占油箱空间,而且电池用光后只是额外重量。以sonata为例,油车一箱油17加仑,混动是15.8,插电只有14.5加仑。同时被挤占的还有后备箱空间,甚至有的车型插混的后座空间也会挤占,你会看到很多插混后座椅面抬的更高。还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汽油机油变质。PHEV的油箱基本都是加压密封的,为的就是减缓汽油变质。这种车开油箱盖一般都要按车里的释放按钮先调压力,直接打是打不开的。然而即使这样,也要定期用发动机跑一跑,消耗燃油。而且就算你只用电,机油寿命也是一样,换油周期和油车没区别。与其增加这么多麻烦,还不如搞BEV. 而且大部分插混价格,并没有比同级别纯电便宜多少,都比同款的HEV贵很多,给的那点tax credit,依然基本上都是被厂家吃掉了,而用户还得费劲去凑7500的税。
所以我同意老韩说的,对大部分人,HEV才是最好的选择。
@@hanscarreviews 谢谢老韩
談談 cadillac xt5 ok?
你态度不行❌ 老韩看不上这款了。我告诉你这车就不太行……
No
很早之前有过一期XT5 我尽力再找找车
以前说韩系车给人的印象质量差便宜,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在美国也是越做越好了
支持老韓!
感谢
老韩,小弟有点事想问下你,怎么联系你啊
发我邮件哥们 zxautofans@gmail.com
老韩口误了,Kona EV照您图上写的,只有前驱没有四驱啊。
另外希望提一下免费充电。现代ioniq 5送2年free unlimited 30 minutes sessions 的快充,在Electrify America。大众ID4送了3年不限免费EA超充(21款),22款降到3年unlimited 30 minutes sessions。ID4 21年只卖了16k辆,主要问题还是产能和运输。我的预定了半年了,今天才刚到美国,提车估计得月底,也是21款。ID论坛上很多人都是等了大半年到一年才拿到,还有很多跟我一样还没拿到车的21年预定用户。
收到 感谢分享
恭喜ID.4车主,这是款好车,明日之星!
@@acde9355 软件还是不如tesla,但至少车的做工质量还是甩t几条街的😆
老韩的视频, 每天1个? 真努力啊。
每周三更 感谢支持
上周试驾了model Y 准备第二天定 然后晚上上网发现 涨了二千加币 这周决定定 去dealer研究一下 准备今天下单 昨晚一看 又涨二千 还上什么班啊 买卖特斯拉稳攥不赔啊 这是什么节奏啊 果断放弃
😂 收到
我开了三年的特斯拉卖了之后净赚10%🤣
@@xiaoshang6098 是啊 你卖了 同样价格你也买不来了
大部分人 都是冲着省油去买的电车 仔细算算 一年开一万多里程 你能省几个钱? 不考虑油钱因素 一台x5 一台毛豆y 白送你 二选一 你选哪个?
大多数是local开的,真的只需要考虑leaf这类的便宜车了,但是一天通勤达到100英里的应该考略一下电池稳定质量好一些的电车了,leaf肯定不行
啥时候smart car也出电动车我肯定买
收到
电车还是中国真的可选性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希望国产汽车好好把握这个机会,做大做强 👏🏼
是的
300mile的航程很难办到吗?
不难办到 成本问题
续航焦虑不因续航里程而改变
不难,看气候。冬天不到-5℃以下的话,现代起亚和德系电动平台的新车都可以办到。
😄
只要电池够大,不怕重就可以。
先赞了待会再看
感谢
老韩好👍
东哥好
老韩不说我都不知道美国市场上有这么多的电车在卖。不过这些价格真是贵的离谱,一个小买菜车动辄就4,5万,纯粹欺负特斯拉的产能跟不上啊。看来不想当冤大头的话还得等个两三年,实在不行还是买个油车再用个几年,等电车市场完全充分竞争了再换。
问题是现在特斯拉也贵,选个fsd,3就已经6万多,y要7万多
@@taoli6804 所以我觉得实在不行还是先买个油车再用几年。GLS基本也就8万落地了。
@@LT2016USA 只能说这两年不是买车的好时候
@@taoli6804 是的,能忍过这两年最好,至少等到明年。
收到哥们 感谢分享
谢谢 不知能否出一个5-10w的北美电车推荐视频?
收到 我尽力
leaf的电池散热做的太差了
点亮小铃铛!我还是喜欢油车
没毛病
我目前持有一台mach-e,冬天的續航約170 miles,遇到過幾次大雪,還沒有遇到什麼問題,不用加油實在很方便。之後應該都只會購入電動車。
收到
Ev6贼好看
敬请关注
电车的供应链更长更脆弱。未来五年估计是买不起了。除非拜登来个五折优惠啥的。
😄
这个说到点上了,确实非常脆弱,各家都没配件,看好几个论坛说坏了没件修
Polestar简直是个笑话😂 老韩可以找机会评测一下吗 很好奇谁会买这部车
好的 我尽力
老韩,就你说现代车企时的表达方式也老招人稀罕了😄
感谢😂
省油不省钱
现在油价这么贵了,还不省钱吗?另外电车保养也更便宜?
一年一万迈左右的不省钱,一年5万迈左右的能省点钱
收到
点赞来了
感谢来了
中国的电动车,有政府现金补贴、企业有积分收益、企业有税率优惠、免消费税、免购置税、大城市有燃油车牌照限号,所以中国的EV价格便宜,买的人多。
美国就不一样,政府补贴少,平均驾驶距离长,这样还是燃油车更方便。
收到
老韩 好久不见来看看你🤪
大爷 没事来玩啊
@@hanscarreviews 好嘞 韩老爷
看了老韩的dodge challenger还有Mustang的视频,期待一波chevy camaro😁
哈哈哈哈 好的
刚发视频第二天特斯拉就官方涨价😂
哈哈哈哈哈 对不住啊
@@hanscarreviews 现在啥都涨价 麻了
电动爹来了,赶紧跪拜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相比于纯电动,还是混合动力比较实用吧
收到
现阶段感觉还是插混靠谱,纯电续航和充电都是坑
收到
插混(PHEV)基本就是best of both worlds, and worst of both worlds的集合体。
先说好的。一般插混充满可以只用电跑个二三十迈,对于通勤往返不超过40迈的比较合适,几乎没有燃油消耗。同时跑长途有汽油机作为back up, 冬天取暖也有内燃机,制热效率远高于纯电车(BEV)。
再说不好的地方。同样类似里程的通勤,一个两百五到三百EPA里程的纯电(说的是EPA不是实际,因为受很多因素影响),基本上只上班通勤,可以做到每周充一次就行,家里有二级充电站的话,也就是一晚上的事。110v也就是周末充一天多点差不多了。而插电混受限于电池尺寸,基本每天晚上都要充。另外一个缺点就是,长途PHEV的油箱容量要小于普通混动(HEV)。基本上你看所有既有插混也有纯混的车型,最远续航里程都是HEV胜出。因为电池的能量密度还是低于汽油,插混基本上都要挤占油箱空间,而且电池用光后只是额外重量。以sonata为例,油车一箱油17加仑,混动是15.8,插电只有14.5加仑。同时被挤占的还有后备箱空间,甚至有的车型插混的后座空间也会挤占,你会看到很多插混后座椅面抬的更高。还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汽油机油变质。PHEV的油箱基本都是加压密封的,为的就是减缓汽油变质。这种车开油箱盖一般都要按车里的释放按钮先调压力,直接打是打不开的。然而即使这样,也要定期用发动机跑一跑,消耗燃油。而且就算你只用电,机油寿命也是一样,换油周期和油车没区别。与其增加这么多麻烦,还不如搞BEV. 而且大部分插混价格,并没有比同级别纯电便宜多少,都比同款的HEV贵很多,给的那点tax credit,依然基本上都是被厂家吃掉了,而用户还得费劲去凑7500的税。
所以我同意老韩说的,对大部分人,HEV才是最好的选择。
@@dearbulls 现阶段,现阶段哈。phev就是个过渡,解决当下受电池技术局限,纯电车型续航焦虑和补能效率低的问题。
@@appleazyx 我个人要么选HEV图便宜心安,要么BEV图省事和玩的爽,这也是为啥我自己通勤是HEV,给老婆买了ID4。基于前面说过的理由,PHEV我是不会选的。当然我家车永远比人多,还有家里干活的纯油车,所以BEV当玩具🤭
@@dearbulls 确实是。家里车多,当然各种驱动形式干各自擅长的活,纯电通勤纯油干活,都在舒服的点上。如果就一台,加拿大这半年冬天的地方,纯电现在还不是不够靠谱
Kia ev6 蠻帥的
是 造型可以
贵出来的四五万都可以加好几年油了 还开不了长途
收到
又是前五!
感谢哥们
雖然我對電車不屑一顧,但支持老韓的理性介紹。
感谢支持
讲真4-5万搞个韩国车真不如上个x5 45e低配,减掉7500退税6万出头,标配空气悬挂,handling也好,平时当电车,长途也没有里程焦虑。
Kia保险长啊,x5租还可以,finance长期持有保养维修高太多了
这些电车没一辆是X5级别的车啊!每个去试试,就知道整个的区别了。看了几辆就看不下去了,要不就要十几万的电车,要不就是油车。
收到
X5挺喜欢的。不过就是bmw对于长期持有的用户不友好。后期估计养护费用很高。。。
德系豪华车修起来感觉银行账户要被清零了
别买油改电,别买油改电,别买油改电,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所以直接blacklist韩系日系(除了尼桑leaf),大众奥迪,保时捷taycan。
你标点符号不清楚,最后保时捷Taycan是在“除了”里的吗?因为那个车是目前绝对的电动平台“电王”,唯一的缺点就是贵。绝对实力来说,除了Tesla就是Taycan最强了。奥迪e-tron GT还没大规模开卖不好说。
@@acde9355 电王,就凭保时捷这水平?我差点笑得坐到地上
收到
@@acde9355 除了leaf,lucid,特斯拉,还有比亚迪,其他的都别买。当然leaf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排除,十年不进步,也没什么含金量
@@acde9355 保时捷不行,所谓有历史没底蕴就是这样。taycan本质上还是大众公司的电机,放在了A7-帕拉梅拉平台上
先点赞后观看腰缠万贯!
感谢老吴
貌似没讲到全美最便宜的电动车,MINI Cooper SE,补贴下来加州两万出头
这么便宜阿
@@shishisan5459 实际续航不到100mi
都提到插混了,讲讲插混呗
插混(PHEV)基本就是best of both worlds, and worst of both worlds的集合体。
先说好的。一般插混充满可以只用电跑个二三十迈,对于通勤往返不超过40迈的比较合适,几乎没有燃油消耗。同时跑长途有汽油机作为back up, 冬天取暖也有内燃机,制热效率远高于纯电车(BEV)。
再说不好的地方。同样类似里程的通勤,一个两百五到三百EPA里程的纯电(说的是EPA不是实际,因为受很多因素影响),基本上只上班通勤,可以做到每周充一次就行,家里有二级充电站的话,也就是一晚上的事。110v也就是周末充一天多点差不多了。而插电混受限于电池尺寸,基本每天晚上都要充。另外一个缺点就是,长途PHEV的油箱容量要小于普通混动(HEV)。基本上你看所有既有插混也有纯混的车型,最远续航里程都是HEV胜出。因为电池的能量密度还是低于汽油,插混基本上都要挤占油箱空间,而且电池用光后只是额外重量。以sonata为例,油车一箱油17加仑,混动是15.8,插电只有14.5加仑。同时被挤占的还有后备箱空间,甚至有的车型插混的后座空间也会挤占,你会看到很多插混后座椅面抬的更高。还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汽油机油变质。PHEV的油箱基本都是加压密封的,为的就是减缓汽油变质。这种车开油箱盖一般都要按车里的释放按钮先调压力,直接打是打不开的。然而即使这样,也要定期用发动机跑一跑,消耗燃油。而且就算你只用电,机油寿命也是一样,换油周期和油车没区别。与其增加这么多麻烦,还不如搞BEV. 而且大部分插混价格,并没有比同级别纯电便宜多少,都比同款的HEV贵很多,给的那点tax credit,依然基本上都是被厂家吃掉了,而用户还得费劲去凑7500的税。
所以我同意老韩说的,对大部分人,HEV才是最好的选择。
收到 我尽力
电车目前美国市场只有tesla其他的都不要考虑了
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