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 found out your chineese channel . i am really jealous that many people are not getting your breathtaking cpu review just because you are not updating your english at all
TBF Chinese audience has been watching English videos with translated subtitles since long time ago, and people would appreciate the subtitles instead of complaining that it's not voiced in Chinese. Just get used to using subtitles and it'll be fine. Currently Geekerwan doesn't have the resources needed to release an English version simultaneously.
Some questions to the Geekerwan crew: Do the references to Ubuntu on the SPEC 2017 slides mean that Linux is running natively on all cores included in these graphs? Or, is supported via WSL2? Is there a ARM64 version of SPEC 2017 capable of running on Windows on ARM? Does Geekerwan use it? What is Geekerwan's preferred OS environment for software testing? Why is it preferred and how is it set up?
憋著一股氣(X)做出來的
忍著屈辱(O)做出來的
只是喊口号是不行的,要等两年,让时间和顾客来证明。
還是要桌機 筆電還好
18元股價 再牙膏下去高通要進來了😂
高通剛剛想著用ARM打入WINDOWS 巿場就被intel 超車😂
高通還是趕緊研究手機芯片比較實在
@@chriswong258 高通臉根本綠了,才一作上市沒幾個月就被洗臉,CPU市場千變萬化啊
事实证明苹果M系列的成功跟它是ARM并没有任何关系,就是处理器设计和主板高集成度下的功夫。Intel用x86这么做了也成功了,反倒是高通还在那儿用老一套思路做处理器,还被Windows on ARM的生态绑死了。而且高通挤了好久的新自研架构也不见多少性能优势,现在恐怕高通只剩下移动网络这一个卖点了。
@@maxwang7937 高通也沒可能去做x86的pc端cpu吧?蘋果的M系列也是用的arm開發的不是,只能說高通現在的定位很尷尬,因為intel證明了x86一樣能做到低功耗,只是想不想做的問題,以往電腦端的cpu是幾乎不會考慮功耗問題的,而m系列的筆電讓人們開始關注輕薄本的續航問題,intel也是因此端出了這個新的芯片
@@fusanling 那当然,高通是只能做ARM的,这就是为什么它只有在表现远超x86竞品才有可能占据市场,因为它就像当年的M1,需要先靠亮眼的表现来发展生态,给后续产品铺路。结果现在路还没铺几米,隔壁“高速公路”(LNL)都修好了。
原來,本次的受害者是高通
本次最大的受害者其實是英特爾的晶圓廠,以上神魔大亂鬥全是台積電製程
這顆重點是要跟高通說
「你給我滾」
微軟看來又押錯地方了,應該又會第二次嘗試ARM版失敗😂
@@老馬夜 微软一直处于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的状态,这么多年做失败了多少款消费端产品了,看来to B真的很挣钱啊,消费端搞得这么烂还能活得这么好
完全不是,這顆是為了應對Apple 的高續航才開發的,但後來才意識到NPU有利AI,優先序才拉高的
@@benyeh2181我觉得应对Qualcomm和Apple的因素应该算都有吧,笔记本可是Intel的主要战场,应对Apple是必须的,但也肯定不想让Qualcomm抢饭碗。
是的,就应该卷起来,别让Qualcomm装13,市场不需要一个独大的巨头
just found out your chineese channel . i am really jealous that many people are not getting your breathtaking cpu review just because you are not updating your english at all
you can turn on subtitles
@@muzzlebreaker42 it's not the same experience trust me
Because they are expanding their channel's test range, they don't have enough money and time to do the English channel due to the lack of AD money
That‘s tiring, and there is no matching income.
Making an English video is a waste of manpower for them at present.
TBF Chinese audience has been watching English videos with translated subtitles since long time ago, and people would appreciate the subtitles instead of complaining that it's not voiced in Chinese. Just get used to using subtitles and it'll be fine. Currently Geekerwan doesn't have the resources needed to release an English version simultaneously.
windows與apple續航差距在於:
指令集(x86 vs arm) X
台積電工藝製程 O
同意 期待3納米Ryzen
與其競爭,不如利用他,還好有台積電,不然這次intel死定了
芯片產業的半壁江山由台積電撐起😂😂
即便未來,英特爾的製程恢復競爭力。他也不會出來幫AMD或高通生產晶片吧!倒是此方一出,ARM PC處境就變得有些尷尬了,在續航工作上有很大的優勢,影音剪輯,遊戲也有不錯的表現。
一語驚醒夢中人
等呀等,影片終於上了🎉
Intel用了五年時間
證明五年前的M1是真的屌
質疑蘋果 理解蘋果 成為蘋果
m芯片出道即巅峰,哪来的质疑,别滥用梗
@@biubiu5079
可能是要質疑ARM轉譯效能?
雖然一開始就做得不差
主意是掌机,不考虑功耗比,苹果arm仍是少女
@@biubiu5079 M系列出道前3个月,苹果就在WWDC宣布要切换到自家处理器了,但那时只有A12z的DTK可用,而且也不让评测。那会儿质疑声可是一点也不少。
@@biubiu5079這幾年常被win粉各種酸吧,個人覺得質疑是正確表述
把記憶體內嵌到CPU SOC,筆電廠商就無法自己找記憶體廠商下單取得折扣,所以筆電廠商確實不太高興,但看起來對於能耗真的不錯
搭載 Meteor Lake 的 Lenovo ThinkPad X1 Carbon Gen 12,能做到闔蓋睡眠 12 小時耗 5% 電、可安心放包包不怕發燙風扇狂轉,Lunar Lake 的睡眠表現應該會更好,有望趕上蘋果 MBA 睡眠 24 小時耗約 3~4% 電吧
有windows這個劣化平台能做到這麼長續航已經非常不錯了
windows 續航一直比 linux好
我也覺得windows實在是太古老了,很多累贅的程式影響了能效。
@@老馬夜这没办法,windows放不下兼容性,我姐的银行单位vpn能做到不兼容macos,实际上自从m1芯片推出后mac市场占用率不升反降就是因为封闭系统了
@@lelandz821 是哪種VPN啊 ?老實說就算不是M1版的macOS Big Sur,要拒絕特定作業系統連線刻意設置也是能做到的,不然就是要在macos裡面勾選"透過 VPN 連線傳送所有流量"。
@@老馬夜osx也很古老😂
Intel跟上了,Windows也要跟上啊!那個睡眠電腦有機率死亡的Bug到底要不要修復?(這兩年的筆電都有遇到),期待Lunar lake的LG Gram了,應該會是一代神機。
越來越期待Arrow Lake的表現了
希望intel能像當初M系列一樣驚艷市場
但是不要再自焚了
Great testing and intel surprised me. Great job intel.
I have heard intel is preparing Panther Cove or Razer Cove to beat everyone.
有点期待桌面版的新u了,缩缸缩怕了😂
大家走了半天,结果发现苹果走的是最正确的那条道路
他們追了這麼久,終於看到了apple的背影。
笔记本的正道,而不是台式机的正道,苹果依然羡慕x86的高性能
@@genel3899但其實蘋果客群台式機用戶感覺也不多… 真的幹爆吃功耗能效的那幾個工具和遊戲本身就對x86比較友好,要弄那些東西也不會想買mba或者mbp吧?
@@genel3899 羨慕啥apple的主力就是筆記本,如果不是當年被intel氣瘋,才不會改成自己設計晶片。
x86抽象的是大小核设计--为了跑分好看。苹果也没有那么强,只是高端办公方面有巨大优势,生产力直接台式机性能拉满,况且win的优势是全能。
Spectacular tear down on every aspect of this comparison, this dude has went in depth and further beyond than what most tech reviewers ever will. 👏👏👏
HX 370本來就是定位在全能本
上打標壓下打輕薄
不過有個重點沒提到
Lunar Lake沒辦法搭配獨顯
不過也是
只要加上獨顯就跟續航沾不上邊了
請問一下為什麼不能搭獨顯啊,我還期待LNL版的G16😂😂😂
@@alexwu167 PCIe總通道數不夠
Intel為了做省電所以大砍了PCIe總線
分配給I/O接口和M.2及網卡後就沒剩了
不像Strix Point還能分PCIe 4.0 x8給獨顯
所以AMD也不太可能搭超過4070以上的顯卡
4080或4090需要至少PCIe 4.0 x16才不會有性能損失
Lunar Lake就是专攻低功耗(轻薄本,掌机)续航型设备的,都低功耗长续航了还要什么独显呢,这个需求本身就是矛盾的,Intel 这次就是想通了这个矛盾放下了什么都想追的妄想才有Lunar Lake这定位明确的功耗优点呢。至于上独显的,只能交给其他非低功耗系列的后续u了吧……
必須使用x86架構的軟體仍然為大宗
intel只要把這個架構保住 持續改進 就會越來越有市場
加油x86陣營,我們終於看到蘋果的車尾燈了
使用 N3B 製程真的太猛了
如果Lunar Lake是採用簡化過的X86S架構
肯定能取得更高的能效比
有分析指能耗比的關鍵不在架構
@@CubikingFBGaming 系統調度也是一部分,但是當x86s白皮書出來的時候,我就當英特爾知道問題並打算處理了。
@@CubikingFBGaming想看,可以分享一下吗
@@紫阳花开 X86比ARM多一道指令解碼,大概多6%的功耗吧
再好再強的CPU遇上昏倒打內特都變成垃圾了 😡😡😡😡😡
在CPU架构设计功底差不太大的情况下,工艺是决定一切能效的根本。苹果之所以还有能效优势是因为软硬件的结合更加紧密。
別說了,這是把以前的設計方式都放棄了
这频道够好,清晰明了。
很高興intel有大進步,對於不得不用x86的人來說真的太好了,有些軟體只支援x86
Wonderful clip. This is the most detailed Lunar Lake review and test I have watched, thank you!
加油吧 Intel 工程师们!
赶紧让AMD降价
懷念以前AMD 高性價比的產品
裁完了都😂
雖然煙廠終於造出了能和M1相比的煙廠U 但Apple始終已經走進了自家製的了 外購的成本正常來說還是會比自家製作高 而且M系列的開發成本明顯可以靠A系列的iPhone 收入來分攤 相反煙廠就還要在售價中收回研發/製造/人力等成本外 還要加上利潤
在能夠支撐開發的資金量來說 還是差太多了😅
与其说是借鉴apple m系列芯片,不如说是完全1比1刻画。因为很少人知道intel 在2022年把 apple m1首席设计工程师给挖过去了
你知道的太多了
高通問題就是很多東西都用轉譯的,加上軟體支援度也還不夠完整,這不是一下子就能超越的...
看看MacOS,到現在軟體支援度還是遠遠比不上x86,連蘋果都這副鳥樣了,更何況高通
人家才開始做1-2年就有這種表現了,我們應該要幫高通多加油,沒有高通進來做,Intel還在擠牙膏勒
架构提升终是有限,工艺提升才是重点
期待相關產品上市
能测低于10W如何吗? 5-8W 好像之前找不到steam deck 的对手, lunarlake能行吗?
而且最好测多一些dx9-dx11的游戏, 不只是大厂游戏。
最近N系列CPU的筆電一大堆
不知道極客灣有沒有機會針對這些Intel的新產品做一些評測
我有個想法,lunar lake 弄個無風散laptop 2 in 1在加上tandem oled , 直接對標ipad pro oled 加鍵盤組合。
那這樣X ELITE要賣給誰 本來就要賣不出去了
本來還好奇軟體開發商會不會開始開發ARM的版本,現在看來是涼了
好的 壓力給到高通這邊~
降頻降壓改當平板用 可是價格...
所以在美國現在主動減價的新出筆電都是x elite的(除去節日優惠因素如blackfriday), 同一功耗無理由選arm on windows,除非只上網及睇片
希望Windows平板能跟上這一波 配個夠用就好的Ultra 5 228V
不是每個小尺寸使用者都會用到搖桿或鍵盤
Jim keller 主導的zen殺手😮
真的是大神在INTEL的傑作? 🤩
专业🤙
This Intel chip on a handheld Machine would become a beast at FPS and low wattage
期待天璣9400 的評測!
就怕這個SoC是Intel最後偉大的傑作,希望不是如此,2026年我還指望這類SoC(或衍生版本)買筆電呢。
@@AuspiceGwan 華碩的新機賣到50000多台幣
@@AuspiceGwan 就算给出XE的价格也有戏吧,毕竟这东西至少是全面超越XE的,而且对于必须用x86/Windows的高端轻薄本用户来说,没有第二个选择了。
AMD當年跟台積合作才起死回生的,只要Intel不要再亂燒錢我看還是有機會的。
@@AuspiceGwan 給台積電代工比給自家人的報價還便宜,就看intel會不會想囉😂
@@AuspiceGwan X Elite也才用上N4,這次用上高階封裝又用N3B價格很難壓的比對手低
作为一名Intel的工程师(非cpu产品线)不得不承认极客湾比我专业好多😅
作为非INTEL的工程师,我肯定比你专业。
那也很正常
R.I.P Qualcomm?😂
台積電 YES
希望未來出更多高性能高續航力的掌機會推出市場~~~
已经不错了 加油
单核不算弱多核受限于规模,英特尔真的要火烧眉毛才舍得猛踩一脚油门。
如果英特尔早点有这种思路,可能 Android x86 就不会死得那么惨了
亏我当年还购买了 Asus Zenfone 2
年初我在B站看轻薄本测评时有条评论说下一代有大提升,他们工厂已经在测试了。劝我们别现在买。看来当时我听信那个看起来不靠谱的评论的对的。哈哈😝
下一代是堆核心,会有8+8 + 96G 的规格,如果你没有太多多核需求,没必要等。
20:35 每次看能效曲線,蘋果的那堆都會自己腦補一條曲線
期待 Arrow Lake 發表
所以感覺重點是windows系統根本不需要ARM架構😂,X86明明也可以有牛逼的能耗比
原本就是啊,只是之前x86陣營不肯做
It would be nice to have the same content in english as welll guys for the non chinese viewers
許願 : 可以比較[Macbook Air / pro + Windows VM ] vs [Lunar Lake / Qcom Windows ]嗎? battery life and performance( Productivity) 哪一個好?
Cyberpunk 2077 在deck15W没这么低吧? 确定设定没问题吗?
可以啊,上到掌机上估计不错
1:00 手放上桌子就被压下去,一抬起来桌子就恢复
能效上来了, 代价是什么呢? 和苹果一样的售价......
那样的高价对于普通消费者没有吸引力,我反倒是觉得高通系列产品的低价格才能够真正打开市场,现在美国市场上经常看到800美元左右的elite产品,x plus和x就更便宜了
不错,CPU方面可以说持平4年前的M1,GPU给力基本可以持平2年前的M2😂
性能持平 價格更低
苹果的软件可用性落后windows一万年
@@mysteriousk3505 那就开个windows虚拟机呗
@@mysteriousk3505 說實話 現在mac系統已經逐漸完善了 很多軟體都已經有原生適配了 已經跟以前不一樣了
没办法,这已经是Windows阵营,目前在轻薄本这边最能拿得出手的产品了~
就如同现在的android和IOS的情况一样。
不会所有人都换选择IOS,还是有人需要用到android的。
再怎样开模拟机,都会有性能损耗的,再加上如果价格比苹果便宜,怎样都会有市场的。
还是希望两边都能打个你死我活,怎样推出来的产品才会越来越厉害~~
未来五年我想我都不会自己买笔记本电脑了,先观望观望,一个不小心就可能买了时代末班车,就怕会像当年买到苹果最新款的powerpc的电脑一样。
power pc….透露年齡嘍XD
m1已经用了3年啦 回本了
@@AuspiceGwan 半导体工艺进步虽然不大了,但是像M系列这样完全转换处理器的设计思路能获得比半导体工艺进步还要大的提升。Intel这次的LNL不也是这样吗,上一代的设计扔给N3B做绝不可能有LNL这样的效果。
你是有故事的😂
@@zriley7995我也是,还在用,但是感觉有点慢了,等新mini
20:31 为什么有两个Apple M4 Donan-P?
因为苹果的系统调度不让你调,所以不能收集足够的性能与功耗数据拟合曲线,但是可以默认情况测一个点,省电模式测一个点,于是在苹果的系统下测试的结果就可能是两个点😂
其實是台積電製程救了他們 不是結構上的進步...
纯属放屁 高通也是用tsmc, amd也是tsmc怎么被吊打呢?
@@nkallen123 不要激動,台灣就是這麼多白癡會無腦吹TSMC
Some questions to the Geekerwan crew:
Do the references to Ubuntu on the SPEC 2017 slides mean that Linux is running natively on all cores included in these graphs? Or, is supported via WSL2?
Is there a ARM64 version of SPEC 2017 capable of running on Windows on ARM? Does Geekerwan use it?
What is Geekerwan's preferred OS environment for software testing? Why is it preferred and how is it set up?
高通每次搞U都好郁闷啊,我手里还有个找不到主板的高通U,要不改名叫低通看能不能转运吧。
Intel或许可以出手机U了?😮
早就出過了 以前就有Atom處理器的手機平板
還是不要吧
華碩Zenfone當初爛的原因之一就是那個Atom
@@flock9615 知道,我想的是重出江湖😄
理論上可行,但微軟能不能行就不好說了
@@hyh9666英特尔手机cpu失败是因为没有建立起x86
生态,竞争不过arm,不是因为性能和能耗
别忘了这是去年的了 M4要来啦
这个CPU可以用在手机上吗?
有开发者愿意去开发x86的android程序吗?
终于可以给一般人推荐win本了?
這顆不知道能不能做win掌機
翻身了,今后一年可以无脑Intel轻薄本了。
轻薄本被苹果吊打,请问怎么无脑。
这个性能怕不是因为内建内存+tsmc制程吧?
我的N100小服务器可以期待ArrowLake的同级能耗产品
可以等Arrow Lake系列,看有沒有類似N100、N300系的Intel Core 3 N5xx,核心架構是0P+6E+2LPE的CPU版本。
快点出桌面cpu吧,我想换电脑了,新处理器会不会便宜点
X elite when?
Look at the graph data x elite shown there
好奇蘋果晶片設計部門負責決策的是不是類比電路出身的,不然一般搞數位電路的很容易就變得跟intel一樣用功耗換性能。
不少Intel的老员工
該問的是產品設計決策,蘋果的產品設計一直都是往使用者體驗的方向走
沒意外的話,這顆就是前蘋果員工過來設計的,但那幾個頂級設計師本來就常常到處跑
刚入了一台翼龙15pro 99.99瓦时电池
轻吗
4060?和这视频的方向没啥关系吧😂
这样x elite 谁还会买
一脚地板油把人家软硬件全踹掉了😂
坐等Lunar Lake超低耗处理器的NAS和小主机。
6:26 閒置功耗表現好是不是還跟整體做工有關
這是一顆非常適合迷你主機的cpu,如果soc價格能在250$左右,那就非常完美了
哎,英特尔把一管牙膏甩在地上,然后一脚下去,能效曲线终于快要追平4年前发布的m1了,我只想说留给英特尔的时间不多了。
It's clearly matching the m3. What are you on💀
這是不同面向的市場了,隨著蘋果毅然決然的一腳踏進自研筆記本芯片開始,電子產品的領域就逐漸的把輕薄本和遊戲本的芯片分開了,消費級PC端光是研發就要研發3種,正常不管功耗的CPU、筆記本上的正常遊戲CPU、筆記本上的低功耗辦公CPU,雖然蘋果自從開始做M系列後好像就放棄手機部門了
只要價格給力 一直都會有時間
@@fusanling 並沒有 從spec看 安卓的核心設計水平都還沒超過a15呢
@@lasa9965 你要看的不是安卓對蘋果,而且蘋果對蘋果,以前的a系列是怎樣?現在又是怎樣?難道因為有人住馬路你就可以只住廁所就好?自從a系列直接把M系列的設計拿來用,蘋果手機的性能提升一直到最近的這一代才有明顯提,而且還是因為M系列本身最新開發的有巨大提升,你不看看當初蘋果出新手機時把M系列架構拿來用在手機上,前後性能差距有多少,都可以說是誤差範圍了,接著就開始擠牙膏了
做在商務本應該會賣得不錯
1080音量很小?
I think Intel found the answer
time for Intel stocks
可以期待下一款Surface电脑了
现在用的这台Surface续航只有四个小时不到😢
請問你們是怎麼在linux環境去讀取x elite主板功耗,我記得x elite還無法灌ubuntu
答案是直接从电源读功耗
肯換台積電製程了?
便宜为啥不用
@@NTZL-s8k哪裡便宜了
@@hismart0605 比英特尔自己做便宜啊,人家英特尔财报都说了,交给台鸡店代工每年可以省几亿美元🤣🤣🤣
Intel能不能出点游戏u,现在缩缸搞的那么厉害,AMD7800x3d都卖涨价了
看起來Intel這次相當不錯
intel还有没有未来的故事就看这次了
真正对手M4还没上场呢,真是外星科技啊
M4再強也用不了x86軟體 更別提選配價格了
@@benchouchc7 就是要远离x 86
@@JP-tj7xm 能接受远离x86的话其实就不是同一种客群了,windows的兼容性导致了很多行业是无法离开的,lnl在这些人群里面竞争力很大
@@JP-tj7xm遠離結果就是更封閉銷量更少!
M系列是輕巧,x86是全能,現在全能的效率功耗直逼輕巧的,光是x86的多用途就贏一大截了,M系列娛樂不能玩遊戲,工作不能用專業軟體,只能影音剪輯,這就是差別
下一代intel一定要买,因为几十年的看家本领都使出来了。
讲的流畅,但是文稿太专业了,节奏过快,导致听不太懂,可以分开性能和功耗两个部分单独讲解。
那我為啥不直接買M4的機子??除非intel的機子相比M4價格打對折我才會考慮
壓不下來,我問過了,LNL Intel沒賺到錢,OEM/ODM也沒賺到錢😢
你问谁了?
@@nkallen123问的AMD酥大妈
规模效应起不来拿啥赚钱😅
够强,希望能救活Intel, 在这之前Intel都快进ICU了😂当年拿到m1的MacBook Air 时最惊艳的就是可以不插电用一整天,苹果展示给windows用户看原来笔记本还可以这么玩😊
windows陣營終於有人想起了,筆記型電腦原本的定義了嗎?
Intel Foveros先進封裝把內存整合的威力,就等Intel 能不能完成18A製程跟新的背面供電技術,這兩項都準時完成了應該能再創輝煌,真的如季辛吉講的一樣全壓注了,成功能領先兩年,失敗就應該要解散了
不大行,gg成本更低而且進度更快,可能要分割掉晶圓代工跟Amd當初一樣,股價才會有起色…
講了N年一直做不到,不知道為何有人還信? 這是宗教信仰?
@@johnchen6783 intel 4 only 10 percent better than SMIC 7nm
Yoga Air 的电池比Macbook的要大7%左右,可是续航还是少了一些,Intel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这个是追不上的差距,macbookpro 已经上m4了,苹果的技术力和钞票不是英特尔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