ขนาดวิดีโอ: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แสดงแผงควบคุมโปรแกรมเล่น
เล่นอัตโนมัติ
เล่นใหม่
很值得讨论和厘清的一个问题!谢谢!F值是指镜头光圈的物理口径大小,而T值是指实际的通光亮的多少。最理想的是T值等于F值,但由于镜片的材质,设计和镀膜工艺的不同,不同的镜头就算最大光圈一样大,但实际通光量(T值)会有差异的!同样的F1.8,如一个T值=1.8,另一个2.2,前者的用材和工艺更好,也会更贵些。T值有相差的镜头,在大白天拍差别不大,但在暗光时,前者可使ISO更低些,画质也应更好。追求画质的摄者,应选用T值最接近最小F值的镜头!
聽完之後終於搞懂各片幅光圈散景跟進光的差別了 很用心講解!! 讚讚!!
主要是得益于适马这个头是为了apsh设计的,可以用于1.3系数的成像圈,50-100同理也可用,刚好用了增光减焦环也是1.3系数。计算的时候可以按照镜头上标的系数直接乘以转换系数就可以了。另外还有等效ios,等效快门,等效信噪比等。理论上m43用12-35/1.2效果跟全幅24-70/2.8完全一样,但是由于全幅在光线好的时候可以开到ios100这时候m43就很难开更低了,所以这两种配置下全幅依然有更好的低感画质这一优势
但在低光情況下,雖然拍出來結果接近,但無反全幅感光元件只能用f/2.8的條件對焦,m43卻是用f/1.2在對焦,換句話說m43在低光對焦有很大的優勢
Shang-Hsien Yang 确实,没想到这一点
等效ios是苹果的新产品么
以我理解,其實就是通過透鏡將全晝幅的光聚焦在APS-C的晝面。總光量不變,實際焦距不變,只是成像區變小,通過這手段做成變大光圈的效果。
等效焦距和等效光圈都是一个比喻说法,其实等效的是视角和景深。同视角同光圈全画幅是半画幅景深的1.5/1.6倍
感謝顧俊花心思仔細解說、撥亂反正,在華語的攝影界太多錯誤資訊積非成是,實在是需要靠大家多多分享正確的知識
考虑单位面积进光量会进入一个非常常见的误区,就是不考虑输出画面的大小。同样的光圈当然可以带来传感器上单位面积相同的进光量(信噪比),但是在输出到同样大小的照片(像素相同)的情况下,全画幅在每一个输出像素在传感器上对应的面积是M43的四倍,即同输出像素的情况下,全画幅每个像素收集到的光是M43的四倍。正是因为同样输出像素的,全画幅收集到的光是M43的四倍(两档),所以才会有全画幅高感比M43好两档的结果。之所以会有今天所有的讨论,是因为ISO在不同幅面的相机上本来就不一样。ISO的定义是在给定光圈快门值(F/2, 1/60s)下输出的亮度的增益。为了给人直观的理解,即便全幅收集到的光为M43的两倍,两种设备的ISO为100时,画面亮度一样,但是M43的亮度增益是全画幅的两倍,即M43的信噪比为全画幅1/2的关系。很多人愿意承认M43的高感比全幅差两档,却不愿意承认等效光圈情况下,即全幅(ISO400,50mmF4,1/60s),M43(ISO100,25mmF2,1/60s),同样输出像素的情况下,信噪比与景深相同,虽然这是无法否认的 事实。
小姐姐不在的期間才願意認真講觀念…
Edroy Kuan 额。。。小姐姐在我也讲了啊哈哈哈哈哈哈,这个视频是之前预录的啦
悉尼顾俊 请问这个脚架是什么牌子的
用了很久的speedbooster。基本感觉就是当镜头boosted后进光量增加时,其实焦距也等价变短了。所以dof的增加是被综合掉了。但是如果你想match照片中被摄主体大小(boosted和no boosted),用了booster后你其实要缩小主体和相机间的距离,其实dof是增加了。
個人喜歡把等效焦距講成等效視角 等效光圈說成等效虛化 以免誤解哈哈哈哈哈
解释T值解释得稍微有点绕。F值是设计进光量,T值是实际进光量。设计进光量决定了虚化能力、实际进光量决定了曝光数据。摄影更喜欢计算等效虚化、所以比较F值;电影比较重视相等的曝光以便多镜头无缝切换,所以标T值。
看视频没听懂,你這么一说好像通了!!!哈哈
其實終極比較之後...全片福的最大優勢就是實焦長帶來的照片虛化效果,至於大片幅的低雜訊,因為感光元件的進步,除非非常微光的情況,否則M43拍出來的並不輸全幅照片 (肉眼難辨),因此要認清自己拍照的目標,如果是喜歡拍人像拍虛化散景,全片幅是首選,如果是拍風景拍鳥拍生態拍微距等等需要景深深的作品,則輕巧的小片幅相機比較有優勢,這是我個人的感覺
全画幅拍风景也有很大优势的,因为有很广的超广镜头。例如全幅的12-24mm(非鱼眼),半幅/m43没有这样的镜头。而需要很大景深的时候,全画幅也可以收小光圈达到。小画幅系统的核心优势还是轻便。
相同工艺的传感器,在相同 ISO 下,肯定是画幅越大噪音越小,弱光环境下更有优势,当然不同工艺、世代的传感器就没法放在一起比了
这样理解是不是更自然一点:减焦增光以后 F1.8 就变成 F1.2 了,因为通光量变大了,而转换系数由sensor大小决定,依然是2没有变,所以等效光圈变成 F1.2 * 2 = F2.4 因此比全幅 2470 F2.8 景深略浅。所谓1.3的转换系数也可以理解为把1.5x增光系数和2x转换系数叠加了,1.3 = 2 / 1.5,这样直接用 F1.8 乘以1.3就得到了等效光圈 F2.4
还有一点,其实不同画幅的 ISO 标注标准也是不一样的。相同 ISO,画幅更小时,传感器的放大系数更大,噪声也更大。
同是f2.8光圈,画面亮暗其实也不一定一样的,F值并不能准确衡量进光量,T值才能准确确定进光量
从转换系数来理解容易把人搞晕。我的理解是不管后背,只看镜头,把18-35和转接环看成一个整体。这个新的镜头的有效孔径没有变化,但是焦距被乘以了一个系数,所以虚化能力不变,但是光圈变大了
这才是正确的理解。焦距和光圈都是镜头的固有属性,不随传感器大小改变。虚化能力则是要考虑传感器大小的
tks for your show. Interesting and will stimulate our growth.
我就是因为小姐姐才关注你的频道的。建议以后每个视频都要有小姐姐。
F值是由镜头机械尺寸计算出来的;T值是通过测量镜头光通量然后刻标在光圈环上。1)所以F值同款二个镜头的光圈环刻度比例是相同的;2)但T值同款二个镜头的光圈环刻度比例是不同的。T值:拍摄视频时更换不同焦距的二个镜头(例如:28mm拍了一段戏,再改用100mm拍另一段近景戏),只需要保持不同镜头的光圈T值不变,就能保证曝光效果不变(同一拍摄光环境下);这对拍摄视频非常重要,基本能保证拍摄效果给观众有前后相同的画面感。
增光减焦环貌似会减少最近对焦距离。 我是gh5s + mb 0.64和 佳能大三元以及 35 1.4LII和85 IS搭配使用的。 如果减少了最近对焦距离,也等于增加了虚化能力。哈哈
俊哥搓搓手的画面好喜感
Speedbooster摄像不错,照相暗角太明显。。。特别在gh5s上。
全是干货呀!谢谢俊哥哥!!
基本挺懂了,现在一直用的7DMarkii,后悔卖了5Diii,看来还是需要一个全画幅相机啊
景深不同是不是因为拍摄距离不一样呢 参数相同同一个焦段,保持物体大小一样的话是不是apsc要站远一点
後面的解說有點紊亂了。光圈就是到了 F1.2,只是是減焦後的 F1.2,也就是從 18-35 F1.8 變焦變成 14-27 F1.2 的變焦。光圈 F 值就是焦長和通光口徑的比,真正決定一切的是通光口徑,或者講直白一點鏡頭有多粗。
嗯!好的!再重新看1~2次!重新認識系統轉換的倍率知識!
金叔去哪了?
俊哥 可否多講些 人像的拍攝技巧 可以加上 使用器材以及各種參數設定 (例如 某張逆光人像照片 使用的器材 閃光燈出力 快門 速度 ISO值 對焦方式 曝光方式 測光方式這樣 使用快門或是光圈先決這樣 )
tc lee 好滴,一步步来啊
网上有大量的资料可以找到,简单来说,F值是通过计算得出比值,所以在精确性上会比较差,T值则是测量通过镜头以后光的亮度而得到的准确值。通常F值=T值时,实际的曝光亮度是F值略微小于T值。
所以Speed booster的用處就是跟減光鏡相反,是這個意思吧?還有會影響焦段。但是我也想知道對AF有什麽影響呢? 進光亮多了應該對對焦有幫助,但是經過轉接環一般是會有減損吧...
适马的头镀膜好像有点问题,颜色看上去会有点黄,自行翻看他视频两台机录视频对比时的画面,不同镜头相同机身时画面前后的颜色变化。
簡單來說F值是不考慮鏡頭鏡片透光率問題只是單純焦段除於光圈直徑得出來的理想數字但鏡片透光率不可能達到100%鏡頭越多鏡片透光率也就越差所以就有T值T值就是計算到透光率真正到達感光元件的進光量就如裝上一片ND減光鏡 透光率那麼差.減那麼多光最後到達感光元件後的進光量也就減少道理一樣但越多鏡片就越有機會多一層鬼影XD
T值是實際打在底片上的光量,而F值是光學的理論光量,實際則會因為鏡片技術、色散等等等原因而有誤差,因為電影工業要求在更換鏡頭後實際的近光量不能有改變所以才使用T值這麼龜毛的單位。
又发现我俊哥的一个可爱萌动作!!! 搓手 !!! 啊哈哈哈~ 反复看好有意思啊~ 哈哈哈~~~~
两年前看了好几遍没懂,两年后终于看懂了。
看得我很晕,我就觉得你搓手的时候很好玩
帮顾老师总结一下:1.从曝光角度看,光圈快门一样,单位面积传感器的受光都一样,因此不管底多大,画面都一样亮。增光镜只是把本来浪费在小传感器周围的光汇聚到传感器上了,单位面积传感器的受光量增加,因此画面亮了,但对虚化没有影响。2.从虚化效果看,并非传感器尺寸影响了虚化,因为残幅和全幅用相同光圈在同一机位拍摄,虚化是一致的。真正影响虚化的原因在于:为了获得相同视角不得不移动机位,不同的机位才是影响虚化的真正幕后推手!!综上所述:“等效光圈”可分两类,第1类:曝光上的等效光圈; 第2类:虚化上的等效光圈。残幅镜头的“等效光圈"是指虚化的等效,增光镜的”等效光圈“是指曝光的等效。
@荣誉勋章转接环只能增加曝光,不能带来大光圈的虚化,因此依然不能替代。
c=(s2-s1)/s2)*(f^2/N(s1-f)) 我一般用这个公式进行推导,详细请参考en.wikipedia.org/wiki/Circle_of_confusion 这里面的问题很复杂,所谓虚化应当是弥散圆直径的概念,在不同画幅上,不同焦距上,不同光圈上,0-30米虚化差距是不一样的。
建議你網址逗號後換行,不然手機用戶點你的網址有困難
謝謝您的建議,以改正。
👍一鏡到底,說得也算清晰
請問悉尼哥 我是您的忠粉啊~覺得拍超好,景深畫質都很好,想請問您的影片室內室外都是用哪些設備拍的呢?什麼機型+鏡頭。跪球,例如這一部。
沒有小姐姐視頻內容一樣豐富:)
虛化好像是由CoC決定的,而CoC是由感光元件大小(如:FF,APSC&M43)決定的.
这个视频和下面的评论让我学到好多知识呀
简单说就是虚化跟通光孔径大小和拍摄距离有关
18-35 +apsc 组合性价比看来不错啊,我去看看二手5000能不能拿下。
M43跟FF全幅機等效焦距下 (同樣構圖的概念),因為實焦的不同 (ex. 35mm vs 70mm),所以產生的景深不同,也造成了背景虛化的不同,應該是主因 (個人覺得焦距對於景深的影響比光圈要大) ,而等效光圈如果是指虛化的程度要相同,那取景的畫面就不同了, 因為"虛化相同"比較難判定,因此感覺多數人還是比較容易理解"等效焦距",因為是相同構圖 (你影片背後的橋的背景一模一樣)..所以M43跟全幅的比較,說明就會非常清楚
我也認同 基本上 沒什麼好轉換的 因為實焦就是不同 , 簡單來說舉例 85MM的視角 但是擁有的是 56MM的實焦以及散景 其實就是這麼簡單XD
不存在等效光圈,光圈就是鏡頭的規格,不受機身影像。想多認識光圈的,可以去找冶鏡光先生的部落格,他有完整的教學,包含如何計算光圈大小..
的确不存在,同理也不存在等效焦距,焦距也只是一个镜头的物理值,不受机身影响。
搓手是什么暗示?掌心出老茧了?
T值说白了就是从镜头后面那个孔出来的光有多少,不管你前面是啥镜片镀膜,是啥光圈,t值只管从镜头出来的那部分光。
浅显易懂,好
你好 顾俊。 我问下。我现在是从佳能转的索尼用户。买的a7m3。 买了个2000多那个转接环。 现在情况是拍视频怎么设置让他能自动跟焦拍摄啊。 我发现我的不支持。 是镜头的原因还是我设置的问题。 我的是佳能24-70 f2.8 二代镜头。
字幕君何在?
这个APSC相机是佳能的什么型号?
請教個問題。有沒有 減焦到 x0.52左右的 鏡片呢? 聽了 3遍視頻才勉強聽懂>
你举着姑娘的例子我听懂了。如果姑娘拉完了以后会不会t值增加
请问为什么我的R7接唯卓仕的增光减焦环后,相机上镜头的最大光圈显示数字并没用变化呢?
请问谁知道金叔为什么不更新视频了,跑哪里去啦
central火车站旁边嘛
俊哥,我想做一个视频工作室拍些微电影和vlog,我想问下,a7iii 配哪些镜头最好?
用的什么独脚?
如果是全幅镜头安装在半幅机身上呢
5:53 還以為在抓屁股 😂😂
ifantasycloud 还是深入内裤抓沟的那种
小姐姐回来了吗 要不告诉小姐姐国内部分我帮她拍吧
很簡單的,拿張白紙畫出焦距、光圈與底片的關係(畫出光的角度),你就什麼都懂了,也誰都拉不走你
老大,我也想这么组合一下,我现在是gh5s和mb 0.64的转接环,我不知道能不能转接18-35 f1.8,如果可以的话我打算入一支,感觉很划算
好奇 中畫幅 是不是虛化效果會更好
曼富图的脚架 很贵哦!
我想請問一下canon 1d2它真的會有很多入塵嗎 因為在網站上爬文發現不在快速連拍的情況下 製塵的速度也很快 在CMOS上 聽說是因為反光鏡而產生的碎屑
还好我只用全画幅
其实都很好理解了
sigma和佳能老镜头F和T经常相差很多,DXO都有数据
这么麻烦,为什么要转换,有什么用。
没有小姐姐,两个画面同时出现,顾俊看起来好孤独,好冷
我有几个富士f1.4的镜头,所以是不是可以理解为f1.4x1.6就是大概全画幅光圈的景深?
我舉個例子 apsc 56MM 看起來跟 85MM一樣,但這只是看起來 , 56就是56 你拿一顆 56MM 1.2拍出來的散景 搭上 85MM的視角 就是這樣, 還是看不懂也沒關係我在白話一點, 85MM的視角 配的是56的散景 ,這樣簡單吧?
为什么apsc和1dx的白平衡不一样
所以apsc的索尼搭配speedbooster会比全副好?
應該不至於,他的理論減焦(減轉換)應該是往轉換率1的方向靠, M43的轉換率 2 減成1.33多,APSC應該是會從1.5轉到1.1之類的(有誤煩請指正,歡迎切磋)
apsc的相机用了speedbooster以后,就跟全画幅是一样的,不会更好
我有個小白問題啊……其實我覺得轉換焦距這個很奇怪。口徑小了怎麼能認為是長端變更長呢?犧牲了像素吧。按這個說法,我全畫幅拍的照片中間截取一塊就是長焦了?那長焦鏡頭也不用買了。
例子,相機A: FF, 3000萬像素 用100mm鏡頭,之後中心放大100% = 200mm 1500萬像素。 相機B: M43, 2200萬像素 用100mm鏡頭(等效就是200mm} = 200mm 2200萬像素。重點就是,1.現實中畫幅和像素沒有成比例增長。2.你還得考慮中心和邊緣畫質的差別,同等焦距下鏡頭的重量,價錢,適應性等等。 3.景深 你100mm截取了還是100mm的景深 不能和200mm的比
emmmm,好像明白了,感謝耐心解答~~
为什么1835分1.8这么黄?
顾俊 我就想问一下 为什么金叔和你录了一期节目以后就神秘的消失了?
他俩好上了,
期待的搓搓手哈哈
怎麼覺得裝了那個環之後就像有人拿🔦在鏡頭裡面幫你增光一樣😄
请问麦克风的毛衣,哪里买的?我也是用同样的麦克风。
YuRong TV 我这个是自带的
糟糕,顾俊小姐姐95公斤的体重曝光啦( TДT)
他是說斤吧 (沒記錯 1斤=0.5公斤)
Kiri Tung 是0.6公斤
恆萃自家烘焙咖啡店 我沒記錯的話,中國那邊普遍的一斤是0.5公斤(但我也沒有實際在那邊生活過,是網路上查的資料)台灣的常用一斤是0.6公斤
学习了
進光量=> 鏡頭口徑 = 解析度能力
散了散了,本期没有小姐姐~
T是實際的進光量F是實際的光圈口徑兩句話就解釋完了又易懂但顧俊講了一堆我聽不懂的東西....
吳浩均 等效光圈可以算出一个镜头物理尺寸的光圈直径、而这个物理直径才是最终影响虚化效果的值,你还没听明白为什么顾俊为什么要解释这个原理
我在說F和T你跟我提等效光圈?你沒看明白我寫了什麼去看看13:41
你应该是听不懂顾俊说的,而你说的这两句话好像摄影人没有人不明白吧
你應該是看不懂我在寫什麼我是在說13:41之後的事你以為我在說整段視頻如果你聽得懂顧俊在說什麼就會懂我在寫什麼
其实都是可以从cmos面积上简单计算的,apsc和全画幅晚上的高感因为全画幅的面积大,在相同进光量照射的面积多,所以在一个1.8一个2.8的情况下高感差不多。M43加上增光环显示在f1.2,用了2x转换系数是差不多f2.4,所以比全画幅的f2.8稍好。
Ywind 朋友…你说的完全不对哦
Noami Stewart 愿闻其详
到了最后终于忍不住开车了
猥琐的笑容,还搓搓小手…来人!耍流氓啊!(手动滑稽)
顾老师,如果你做过小孔成像实验的话就应该知道成像的明亮成都跟后面的纸张大小没关系,只能通光口径大小有关。虽然同样标2.8,但是残副和全幅的口径是不一样的,导致成像明亮程度不一样。而你测出来明亮程度一样是因为残副的iso100跟全幅的iso100不是一个概念。
那要按照这么计算下来,如果是全画幅的24-70 f2.8 转接在mb0.64 +gh5上, 岂不是进光量是1.8,而虚化能力是2.8*1.3? 3.64???? 岂不是亏大了?
结论:还是底大好^_^随便一个全幅+ 超便宜的50 f1.8 的虚化效果就够惊艳不懂相机的了^_^ 可以买5D第一代加50 f1.8 stm,两百美金低成本^_^
b-roll好好玩啊~
听完之后 感觉好复杂呀😱😳
这个讲解好专业,我有点听不懂
0:39 瞬间想关视频, 但是我一直告诫自己, 我是来学习的
請問!🙏🏻!!!sony A7iii 開apsc模式,!!!!用全畫幅鏡頭,假設50mm f/1.8,等效焦距會是75mm,那等效光圈會有影響嗎?是維持F1.8還是要x1.5?
答案是:如果相机位置不变,会保持F1.8的虚化效果;如果想获得相同视角,则相机必须后退,此时光圈要x1.5。因为“开apsc模式拍摄”和“拍完再裁剪”没有区别,同一照片裁剪后虚化显然是不会变的。但为了获得相同的画面(视角),等效75mm后你必须后退,距离变大,虚化就不强了,此时的虚化相当于f1.8x1.5的效果。
Golson choikosum 虛化效果會變差 變得跟apsc相機一樣
可能我生活在紧张的香港都市吧!打开TH-cam一看到悉尼顾的视频,一开口便是快速的绕舌演讲,会令我顿时很紧张、这种说话节奏比香港更有压力!加上所述内容是半专业起始的,我还没消化上一句内容,下一句便迅速而来,一浪接一浪的令我很感压力!可能是我自己心理素质问题吧,所以要暂时取消【订阅】了,抱歉!
很值得讨论和厘清的一个问题!谢谢!F值是指镜头光圈的物理口径大小,而T值是指实际的通光亮的多少。最理想的是T值等于F值,但由于镜片的材质,设计和镀膜工艺的不同,不同的镜头就算最大光圈一样大,但实际通光量(T值)会有差异的!同样的F1.8,如一个T值=1.8,另一个2.2,前者的用材和工艺更好,也会更贵些。T值有相差的镜头,在大白天拍差别不大,但在暗光时,前者可使ISO更低些,画质也应更好。追求画质的摄者,应选用T值最接近最小F值的镜头!
聽完之後終於搞懂各片幅光圈散景跟進光的差別了 很用心講解!! 讚讚!!
主要是得益于适马这个头是为了apsh设计的,可以用于1.3系数的成像圈,50-100同理也可用,刚好用了增光减焦环也是1.3系数。计算的时候可以按照镜头上标的系数直接乘以转换系数就可以了。另外还有等效ios,等效快门,等效信噪比等。理论上m43用12-35/1.2效果跟全幅24-70/2.8完全一样,但是由于全幅在光线好的时候可以开到ios100这时候m43就很难开更低了,所以这两种配置下全幅依然有更好的低感画质这一优势
但在低光情況下,雖然拍出來結果接近,但無反全幅感光元件只能用f/2.8的條件對焦,m43卻是用f/1.2在對焦,換句話說m43在低光對焦有很大的優勢
Shang-Hsien Yang 确实,没想到这一点
等效ios是苹果的新产品么
以我理解,其實就是通過透鏡將全晝幅的光聚焦在APS-C的晝面。總光量不變,實際焦距不變,只是成像區變小,通過這手段做成變大光圈的效果。
等效焦距和等效光圈都是一个比喻说法,其实等效的是视角和景深。同视角同光圈全画幅是半画幅景深的1.5/1.6倍
感謝顧俊花心思仔細解說、撥亂反正,在華語的攝影界太多錯誤資訊積非成是,實在是需要靠大家多多分享正確的知識
考虑单位面积进光量会进入一个非常常见的误区,就是不考虑输出画面的大小。同样的光圈当然可以带来传感器上单位面积相同的进光量(信噪比),但是在输出到同样大小的照片(像素相同)的情况下,全画幅在每一个输出像素在传感器上对应的面积是M43的四倍,即同输出像素的情况下,全画幅每个像素收集到的光是M43的四倍。
正是因为同样输出像素的,全画幅收集到的光是M43的四倍(两档),所以才会有全画幅高感比M43好两档的结果。之所以会有今天所有的讨论,是因为ISO在不同幅面的相机上本来就不一样。ISO的定义是在给定光圈快门值(F/2, 1/60s)下输出的亮度的增益。为了给人直观的理解,即便全幅收集到的光为M43的两倍,两种设备的ISO为100时,画面亮度一样,但是M43的亮度增益是全画幅的两倍,即M43的信噪比为全画幅1/2的关系。
很多人愿意承认M43的高感比全幅差两档,却不愿意承认等效光圈情况下,即全幅(ISO400,50mmF4,1/60s),M43(ISO100,25mmF2,1/60s),同样输出像素的情况下,信噪比与景深相同,虽然这是无法否认的 事实。
小姐姐不在的期間才願意認真講觀念…
Edroy Kuan 额。。。小姐姐在我也讲了啊哈哈哈哈哈哈,这个视频是之前预录的啦
悉尼顾俊 请问这个脚架是什么牌子的
用了很久的speedbooster。基本感觉就是当镜头boosted后进光量增加时,其实焦距也等价变短了。所以dof的增加是被综合掉了。但是如果你想match照片中被摄主体大小(boosted和no boosted),用了booster后你其实要缩小主体和相机间的距离,其实dof是增加了。
個人喜歡把等效焦距講成等效視角 等效光圈說成等效虛化 以免誤解哈哈哈哈哈
解释T值解释得稍微有点绕。F值是设计进光量,T值是实际进光量。设计进光量决定了虚化能力、实际进光量决定了曝光数据。摄影更喜欢计算等效虚化、所以比较F值;电影比较重视相等的曝光以便多镜头无缝切换,所以标T值。
看视频没听懂,你這么一说好像通了!!!哈哈
其實終極比較之後...全片福的最大優勢就是實焦長帶來的照片虛化效果,至於大片幅的低雜訊,因為感光元件的進步,除非非常微光的情況,否則M43拍出來的並不輸全幅照片 (肉眼難辨),
因此要認清自己拍照的目標,如果是喜歡拍人像拍虛化散景,全片幅是首選,如果是拍風景拍鳥拍生態拍微距等等需要景深深的作品,則輕巧的小片幅相機比較有優勢,這是我個人的感覺
全画幅拍风景也有很大优势的,因为有很广的超广镜头。例如全幅的12-24mm(非鱼眼),半幅/m43没有这样的镜头。而需要很大景深的时候,全画幅也可以收小光圈达到。小画幅系统的核心优势还是轻便。
相同工艺的传感器,在相同 ISO 下,肯定是画幅越大噪音越小,弱光环境下更有优势,当然不同工艺、世代的传感器就没法放在一起比了
这样理解是不是更自然一点:减焦增光以后 F1.8 就变成 F1.2 了,因为通光量变大了,而转换系数由sensor大小决定,依然是2没有变,所以等效光圈变成 F1.2 * 2 = F2.4 因此比全幅 2470 F2.8 景深略浅。所谓1.3的转换系数也可以理解为把1.5x增光系数和2x转换系数叠加了,1.3 = 2 / 1.5,这样直接用 F1.8 乘以1.3就得到了等效光圈 F2.4
还有一点,其实不同画幅的 ISO 标注标准也是不一样的。相同 ISO,画幅更小时,传感器的放大系数更大,噪声也更大。
同是f2.8光圈,画面亮暗其实也不一定一样的,F值并不能准确衡量进光量,T值才能准确确定进光量
从转换系数来理解容易把人搞晕。我的理解是不管后背,只看镜头,把18-35和转接环看成一个整体。这个新的镜头的有效孔径没有变化,但是焦距被乘以了一个系数,所以虚化能力不变,但是光圈变大了
这才是正确的理解。焦距和光圈都是镜头的固有属性,不随传感器大小改变。虚化能力则是要考虑传感器大小的
tks for your show. Interesting and will stimulate our growth.
我就是因为小姐姐才关注你的频道的。建议以后每个视频都要有小姐姐。
F值是由镜头机械尺寸计算出来的;T值是通过测量镜头光通量然后刻标在光圈环上。1)所以F值同款二个镜头的光圈环刻度比例是相同的;2)但T值同款二个镜头的光圈环刻度比例是不同的。T值:拍摄视频时更换不同焦距的二个镜头(例如:28mm拍了一段戏,再改用100mm拍另一段近景戏),只需要保持不同镜头的光圈T值不变,就能保证曝光效果不变(同一拍摄光环境下);这对拍摄视频非常重要,基本能保证拍摄效果给观众有前后相同的画面感。
增光减焦环貌似会减少最近对焦距离。 我是gh5s + mb 0.64和 佳能大三元以及 35 1.4LII和85 IS搭配使用的。 如果减少了最近对焦距离,也等于增加了虚化能力。哈哈
俊哥搓搓手的画面好喜感
Speedbooster摄像不错,照相暗角太明显。。。特别在gh5s上。
全是干货呀!谢谢俊哥哥!!
基本挺懂了,现在一直用的7DMarkii,后悔卖了5Diii,看来还是需要一个全画幅相机啊
景深不同是不是因为拍摄距离不一样呢 参数相同同一个焦段,保持物体大小一样的话是不是apsc要站远一点
後面的解說有點紊亂了。光圈就是到了 F1.2,只是是減焦後的 F1.2,也就是從 18-35 F1.8 變焦變成 14-27 F1.2 的變焦。光圈 F 值就是焦長和通光口徑的比,真正決定一切的是通光口徑,或者講直白一點鏡頭有多粗。
嗯!好的!再重新看1~2次!重新認識系統轉換的倍率知識!
金叔去哪了?
俊哥 可否多講些 人像的拍攝技巧 可以加上 使用器材以及各種參數設定 (例如 某張逆光人像照片 使用的器材 閃光燈出力 快門
速度 ISO值 對焦方式 曝光方式 測光方式這樣 使用快門或是光圈先決這樣 )
tc lee 好滴,一步步来啊
网上有大量的资料可以找到,简单来说,F值是通过计算得出比值,所以在精确性上会比较差,T值则是测量通过镜头以后光的亮度而得到的准确值。通常F值=T值时,实际的曝光亮度是F值略微小于T值。
所以Speed booster的用處就是跟減光鏡相反,是這個意思吧?還有會影響焦段。但是我也想知道對AF有什麽影響呢? 進光亮多了應該對對焦有幫助,但是經過轉接環一般是會有減損吧...
适马的头镀膜好像有点问题,颜色看上去会有点黄,自行翻看他视频两台机录视频对比时的画面,不同镜头相同机身时画面前后的颜色变化。
簡單來說F值是不考慮鏡頭鏡片透光率問題
只是單純焦段除於光圈直徑得出來的理想數字
但鏡片透光率不可能達到100%
鏡頭越多鏡片透光率也就越差
所以就有T值
T值就是計算到透光率
真正到達感光元件的進光量
就如裝上一片ND減光鏡 透光率那麼差.減那麼多光
最後到達感光元件後的進光量也就減少道理一樣
但越多鏡片就越有機會多一層鬼影XD
T值是實際打在底片上的光量,而F值是光學的理論光量,實際則會因為鏡片技術、色散等等等原因而有誤差,因為電影工業要求在更換鏡頭後實際的近光量不能有改變所以才使用T值這麼龜毛的單位。
又发现我俊哥的一个可爱萌动作!!! 搓手 !!! 啊哈哈哈~ 反复看好有意思啊~ 哈哈哈~~~~
两年前看了好几遍没懂,两年后终于看懂了。
看得我很晕,我就觉得你搓手的时候很好玩
帮顾老师总结一下:
1.从曝光角度看,光圈快门一样,单位面积传感器的受光都一样,因此不管底多大,画面都一样亮。增光镜只是把本来浪费在小传感器周围的光汇聚到传感器上了,单位面积传感器的受光量增加,因此画面亮了,但对虚化没有影响。
2.从虚化效果看,并非传感器尺寸影响了虚化,因为残幅和全幅用相同光圈在同一机位拍摄,虚化是一致的。真正影响虚化的原因在于:为了获得相同视角不得不移动机位,不同的机位才是影响虚化的真正幕后推手!!
综上所述:“等效光圈”可分两类,第1类:曝光上的等效光圈; 第2类:虚化上的等效光圈。残幅镜头的“等效光圈"是指虚化的等效,增光镜的”等效光圈“是指曝光的等效。
@荣誉勋章转接环只能增加曝光,不能带来大光圈的虚化,因此依然不能替代。
c=(s2-s1)/s2)*(f^2/N(s1-f)) 我一般用这个公式进行推导,详细请参考en.wikipedia.org/wiki/Circle_of_confusion 这里面的问题很复杂,所谓虚化应当是弥散圆直径的概念,在不同画幅上,不同焦距上,不同光圈上,0-30米虚化差距是不一样的。
建議你網址逗號後換行,不然手機用戶點你的網址有困難
謝謝您的建議,以改正。
👍一鏡到底,說得也算清晰
請問悉尼哥 我是您的忠粉啊~覺得拍超好,景深畫質都很好,想請問您的影片室內室外都是用哪些設備拍的呢?什麼機型+鏡頭。跪球,例如這一部。
沒有小姐姐視頻內容一樣豐富:)
虛化好像是由CoC決定的,而CoC是由感光元件大小(如:FF,APSC&M43)決定的.
这个视频和下面的评论让我学到好多知识呀
简单说就是虚化跟通光孔径大小和拍摄距离有关
18-35 +apsc 组合性价比看来不错啊,我去看看二手5000能不能拿下。
M43跟FF全幅機等效焦距下 (同樣構圖的概念),因為實焦的不同 (ex. 35mm vs 70mm),所以產生的景深不同,也造成了背景虛化的不同,應該是主因 (個人覺得焦距對於景深的影響比光圈要大) ,而等效光圈如果是指虛化的程度要相同,那取景的畫面就不同了, 因為"虛化相同"比較難判定,因此感覺多數人還是比較容易理解"等效焦距",因為是相同構圖 (你影片背後的橋的背景一模一樣)..所以M43跟全幅的比較,說明就會非常清楚
我也認同 基本上 沒什麼好轉換的 因為實焦就是不同 , 簡單來說舉例 85MM的視角 但是擁有的是 56MM的實焦以及散景 其實就是這麼簡單XD
不存在等效光圈,光圈就是鏡頭的規格,不受機身影像。
想多認識光圈的,可以去找冶鏡光先生的部落格,他有完整的教學,包含如何計算光圈大小..
的确不存在,同理也不存在等效焦距,焦距也只是一个镜头的物理值,不受机身影响。
搓手是什么暗示?掌心出老茧了?
T值说白了就是从镜头后面那个孔出来的光有多少,不管你前面是啥镜片镀膜,是啥光圈,t值只管从镜头出来的那部分光。
浅显易懂,好
你好 顾俊。 我问下。我现在是从佳能转的索尼用户。买的a7m3。 买了个2000多那个转接环。 现在情况是拍视频怎么设置让他能自动跟焦拍摄啊。 我发现我的不支持。 是镜头的原因还是我设置的问题。 我的是佳能24-70 f2.8 二代镜头。
字幕君何在?
这个APSC相机是佳能的什么型号?
請教個問題。有沒有 減焦到 x0.52左右的 鏡片呢? 聽了 3遍視頻才勉強聽懂>
你举着姑娘的例子我听懂了。如果姑娘拉完了以后会不会t值增加
请问为什么我的R7接唯卓仕的增光减焦环后,相机上镜头的最大光圈显示数字并没用变化呢?
请问谁知道金叔为什么不更新视频了,跑哪里去啦
central火车站旁边嘛
俊哥,我想做一个视频工作室拍些微电影和vlog,我想问下,a7iii 配哪些镜头最好?
用的什么独脚?
如果是全幅镜头安装在半幅机身上呢
5:53 還以為在抓屁股 😂😂
ifantasycloud 还是深入内裤抓沟的那种
小姐姐回来了吗 要不告诉小姐姐国内部分我帮她拍吧
很簡單的,拿張白紙畫出焦距、光圈與底片的關係(畫出光的角度),你就什麼都懂了,也誰都拉不走你
老大,我也想这么组合一下,我现在是gh5s和mb 0.64的转接环,我不知道能不能转接18-35 f1.8,如果可以的话我打算入一支,感觉很划算
好奇 中畫幅 是不是虛化效果會更好
曼富图的脚架 很贵哦!
我想請問一下canon 1d2它真的會有很多入塵嗎 因為在網站上爬文發現不在快速連拍的情況下 製塵的速度也很快 在CMOS上 聽說是因為反光鏡而產生的碎屑
还好我只用全画幅
其实都很好理解了
sigma和佳能老镜头F和T经常相差很多,DXO都有数据
这么麻烦,为什么要转换,有什么用。
没有小姐姐,两个画面同时出现,顾俊看起来好孤独,好冷
我有几个富士f1.4的镜头,所以是不是可以理解为f1.4x1.6就是大概全画幅光圈的景深?
我舉個例子 apsc 56MM 看起來跟 85MM一樣,但這只是看起來 , 56就是56 你拿一顆 56MM 1.2拍出來的散景 搭上 85MM的視角 就是這樣, 還是看不懂也沒關係我在白話一點, 85MM的視角 配的是56的散景 ,這樣簡單吧?
为什么apsc和1dx的白平衡不一样
所以apsc的索尼搭配speedbooster会比全副好?
應該不至於,他的理論減焦(減轉換)應該是往轉換率1的方向靠, M43的轉換率 2 減成1.33多,APSC應該是會從1.5轉到1.1之類的
(有誤煩請指正,歡迎切磋)
apsc的相机用了speedbooster以后,就跟全画幅是一样的,不会更好
我有個小白問題啊……其實我覺得轉換焦距這個很奇怪。口徑小了怎麼能認為是長端變更長呢?犧牲了像素吧。按這個說法,我全畫幅拍的照片中間截取一塊就是長焦了?那長焦鏡頭也不用買了。
例子,相機A: FF, 3000萬像素 用100mm鏡頭,之後中心放大100% = 200mm 1500萬像素。
相機B: M43, 2200萬像素 用100mm鏡頭(等效就是200mm} = 200mm 2200萬像素。
重點就是,1.現實中畫幅和像素沒有成比例增長。2.你還得考慮中心和邊緣畫質的差別,同等焦距下鏡頭的重量,價錢,適應性等等。 3.景深 你100mm截取了還是100mm的景深 不能和200mm的比
emmmm,好像明白了,感謝耐心解答~~
为什么1835分1.8这么黄?
顾俊 我就想问一下 为什么金叔和你录了一期节目以后就神秘的消失了?
他俩好上了,
期待的搓搓手哈哈
怎麼覺得裝了那個環之後就像有人拿🔦在鏡頭裡面幫你增光一樣😄
请问麦克风的毛衣,哪里买的?我也是用同样的麦克风。
YuRong TV 我这个是自带的
糟糕,顾俊小姐姐95公斤的体重曝光啦( TДT)
他是說斤吧 (沒記錯 1斤=0.5公斤)
Kiri Tung 是0.6公斤
恆萃自家烘焙咖啡店 我沒記錯的話,中國那邊普遍的一斤是0.5公斤(但我也沒有實際在那邊生活過,是網路上查的資料)
台灣的常用一斤是0.6公斤
学习了
進光量=> 鏡頭口徑 = 解析度能力
散了散了,本期没有小姐姐~
T是實際的進光量
F是實際的光圈口徑
兩句話就解釋完了
又易懂
但顧俊講了一堆我聽不懂的東西....
吳浩均 等效光圈可以算出一个镜头物理尺寸的光圈直径、而这个物理直径才是最终影响虚化效果的值,你还没听明白为什么顾俊为什么要解释这个原理
我在說F和T
你跟我提等效光圈?
你沒看明白我寫了什麼
去看看13:41
你应该是听不懂顾俊说的,而你说的这两句话好像摄影人没有人不明白吧
你應該是看不懂我在寫什麼
我是在說13:41之後的事
你以為我在說整段視頻
如果你聽得懂顧俊在說什麼
就會懂我在寫什麼
其实都是可以从cmos面积上简单计算的,apsc和全画幅晚上的高感因为全画幅的面积大,在相同进光量照射的面积多,所以在一个1.8一个2.8的情况下高感差不多。M43加上增光环显示在f1.2,用了2x转换系数是差不多f2.4,所以比全画幅的f2.8稍好。
Ywind 朋友…你说的完全不对哦
Noami Stewart 愿闻其详
到了最后终于忍不住开车了
猥琐的笑容,还搓搓小手…
来人!耍流氓啊!(手动滑稽)
顾老师,如果你做过小孔成像实验的话就应该知道成像的明亮成都跟后面的纸张大小没关系,只能通光口径大小有关。虽然同样标2.8,但是残副和全幅的口径是不一样的,导致成像明亮程度不一样。而你测出来明亮程度一样是因为残副的iso100跟全幅的iso100不是一个概念。
那要按照这么计算下来,如果是全画幅的24-70 f2.8 转接在mb0.64 +gh5上, 岂不是进光量是1.8,而虚化能力是2.8*1.3? 3.64???? 岂不是亏大了?
结论:还是底大好^_^随便一个全幅+ 超便宜的50 f1.8 的虚化效果就够惊艳不懂相机的了^_^ 可以买5D第一代加50 f1.8 stm,两百美金低成本^_^
b-roll好好玩啊~
听完之后 感觉好复杂呀😱😳
这个讲解好专业,我有点听不懂
0:39 瞬间想关视频, 但是我一直告诫自己, 我是来学习的
請問!🙏🏻
!!!sony A7iii 開apsc模式,!!!!用全畫幅鏡頭,
假設50mm f/1.8,
等效焦距會是75mm,那等效光圈會有影響嗎?是維持F1.8還是要x1.5?
答案是:如果相机位置不变,会保持F1.8的虚化效果;如果想获得相同视角,则相机必须后退,此时光圈要x1.5。
因为“开apsc模式拍摄”和“拍完再裁剪”没有区别,同一照片裁剪后虚化显然是不会变的。
但为了获得相同的画面(视角),等效75mm后你必须后退,距离变大,虚化就不强了,此时的虚化相当于f1.8x1.5的效果。
Golson choikosum 虛化效果會變差 變得跟apsc相機一樣
可能我生活在紧张的香港都市吧!打开TH-cam一看到悉尼顾的视频,一开口便是快速的绕舌演讲,会令我顿时很紧张、这种说话节奏比香港更有压力!加上所述内容是半专业起始的,我还没消化上一句内容,下一句便迅速而来,一浪接一浪的令我很感压力!
可能是我自己心理素质问题吧,所以要暂时取消【订阅】了,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