ขนาดวิดีโอ: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แสดงแผงควบคุมโปรแกรมเล่น
เล่นอัตโนมัติ
เล่นใหม่
更正啟事:感謝網友提醒!00:49 後製時誤植錯誤表格,原文引用PRESIDENT Business Portal網站內文:「A5等級の和牛の場合、サーロインの脂肪含有率は50%を超えることも珍しくなく、外国産牛の4~5倍にも上ります。」更多有關日本和牛與外國牛的消費喜好比較,請參考這篇:president.jp/pbp/articles/-/83454
你這樣說 肉雞不是一早要先滅亡 你真是沒文化的侃侃而談
確實在日本超市的A5和牛肉,價格下跌許多,剛從日本回來,同品質同重量的A5和牛,在日本超市買折合台幣300元,台灣買是3000元,差價約10倍。
台灣真的爆幹貴剛看到2500 日圓 / 公斤我嚇傻了!!
❤
❤@@g8manxdla
去高級吃到飽,和牛吃起來沒什麼感覺,反而是手打漿鮮甜好吃
雞蛋都不降價了,和牛當然繼續賺😂😂😂。
其實A5級和牛吃個100-200g就夠了,其他用A3/A4等級比較有「肉味」。所以一個Set最好是前面100-200克A5, 後面配A3/A4 牛排是最佳組合
大家都是中國人,別亂搞事情謝謝
曾經在宮崎吃過和牛鐵板燒,當下的第一口真的覺得,哇~入口即化,再多都吃得下可是當吃到第五塊時已經覺得油脂已經包覆了整個舌頭到舌根,快要到品嚐不出肉的鮮嫩口感了!反而是在後面的經典常見的牛邊角修清部分拿去炒飯深得我心適當的油脂包覆著米飯在高溫的鐵板台上迸發出來的牛油香氣,絕對是可以吃下三碗的好味道!
真的!!
日本人不吃"和牛"..是因為根本就是"組合肉"--您以為正常.自然飼養的牛會長出那種不正常的肉嗎????????
@@yuan_sen當然會啊 無知的人真可憐😅
真的太油,吃過一次就覺得不必再吃
終於有人開視頻說真話了,我唯一吃和牛就是幾十年前剛出社會不久,有個吃遍台北知名餐廳的計畫,有一次去希爾頓點套餐,其中一道是浦燒和牛,吃的第一口感覺就是這啥玩意,咬下去都是油,我想既然是大飯店,應該不會拿爛東西忽悠我,畢竟沒幾片,套餐價格也滿高的,從此我就對和牛敬而遠之。其實言過其實我的印象有黑鮪魚、魚子醬,不過只是覺得不值,但口味還是不錯,所以就是不主動點,像和牛只要套餐有,我就不點那一種
終於有人和我一樣了。 我也是吃不習慣,但身邊朋友都很推,我都不太想掃興 只能陪他們去吃。
住在日本這幾年,對於和牛人氣下滑真的非常有感。常常看到超市在特價,甚至比在台灣買美牛還便宜,但卻乏人問津。
到底好不好吃
@@fio123 吃素救地球
@@yuan_sen 就像自然成長 會長出這種不正常的人嗎???????
現在日本真的吹起瘦肉風潮了!有些店家開始使用媽媽牛(経産牛)生完小孩後的媽媽牛重新餵養後再拿來販售油質成分較少肉質較緊實香氣旨味更濃厚!加上一點點的熟成整體風味就非常好吃
生完孩子,再宰殺母牛🐮,聽起來有些殘忍😅。
不是有點根本怪
台南牛肉湯,9成以上就是媽媽牛(退役的乳牛)
@@MartinTaiwan-n4s 難怪好喝阿
退役乳牛,生完小牛,榨乾牛乳,再犧牲賣肉,你吃的雞豬羊都是這樣的@@sarubaTakeuchi
一開始就錯了51.1%旁邊明明寫的是”旨みが強いい”旨み=鮮味不是脂肪「脂」跟「旨」是不一樣的
要不是在日本的 我就信了😂 和牛价格最低的时候是疫情那几年 低到令人发指 疫情放开之后 价格已经涨回去了 现在相比疫情前 和牛也是涨价的😂
@@alienware_2179 遇到疫情無只是和牛,幾乎全部的物價都會受到影響,長期趨勢看來和牛確實是下跌的.另外物以稀為貴,當他不再稀有,降價是必然趨勢.這是市場決定的.
不懂亂翻
a5和牛要搭配其他瘦肉 菜一起組成一個set,只吃a5和牛會膩
作為長期觀看Liz的支持者,看完Liz這影片,實在很難讓人不聯想到背後寫稿的團隊沒有參考求奢極欲這個頻道在兩年前10月25號發布的影片「追求極致霜降紋理,反為日本頂級和牛帶來巨大危機」。 若在同樣引用日本農林水產省2018年的那篇數據後,轉換有同樣概念但台灣人更有共鳴的蛋塔效應還是直接跟台灣牛肉的廠商談個合作置入「現在台灣的嚴選牛肉穠纖合度,一口讓您感受到台灣風土」之類的,都遠比提出愛爾蘭馬鈴薯事件來的好,雖然這跟游泳跑步一樣,大家都是在做同樣的事,但是連引用的兩個案例都相同,這個雷同度之高....
噓
th-cam.com/video/1Y40UIdEcFQ/w-d-xo.htmlsi=9LC6VQIcAnFJDpM5只能說巧合,但也只是一部分,這真是高級黑啊,若不去看,還以為跟老高抄襲事件一樣。
台灣新聞每一台也不是差不多
一個是往生態多樣性切入,一個是往市場需求下手,兩頻道要說的東西不太一樣吧😅
我覺得看吃什麼怎麼吃 如果是大塊牛排不能太肥才能吃得多吃得爽 台式牛排就是例子 但是如果是火鍋壽喜燒這樣能搭配大量蔬菜換口味的吃法和牛就很香 也因為切極薄才能熟的烹調方式 不會太大口 況且吃多會膩不要多吃就好 就像紅茶加糖 太多會膩就少加一點吧
日本哪有大量蔬菜😅
炭烤來說,和牛仍然是首選,會油是因為吃火鍋或烤五分熟以下,和牛就是薄片碳烤全熟才好吃
那個,第一張圖片不是調查有在購買外國產牛肉對於國內外牛肉的印象嗎?而且裡面的51.1%應該是指說有51.1%的受訪者認為和牛的鮮味比較強烈嗎?跟您講的是不是相反了?
在餐桌上當然是每種都有最好 只吃a5和牛只有前面幾口感覺幸福 後面真的不知道在吃什麼 如果都吃瘦肉部分 感覺咀嚼疲勞 互相搭配 才是王道 🤤
只吃過A5和牛的燒肉 當時看到覺得:怎麼沒幾片? 結果吃完卻覺得這個份量很夠了 因為真的蠻油的我覺得A5和牛一開始是真的蠻厲害的 但之後開始變成行銷的話術 好像不管什麼料理 A5和牛都是最棒的 尤其是台灣超愛日本的氛圍下 更是有點洗腦的感覺了 開始在各種料理加入A5和牛 然後價格直接加一個0 但和牛不是在每一種料理都適合的 就看到台式火鍋、牛肉麵等各種非日式的料理 都全部加上A5 真的覺得有夠喪心病狂、走火入魔的我覺得A5和牛在油花分佈的概念很好 但油脂比例太高 所以配上飯 就像配上一塊牛油一樣 讓油脂比較清爽的燒肉都油了 無法想像火鍋會多油 覺得每一種和牛的吃法 都吃過一兩次就差不多了;我覺得真正好的牛肉 應該要注重在油脂跟瘦肉的比例 油花要均勻分佈在牛肉當中 但比例不要太高 以美國牛肉來說 差不多比Prime再往上 差不多是在日本和牛的A2、A3 或是澳洲和牛的M8、M9那附近
以前看日本美食節目,一直覺得日本和牛看起來好像好好吃,後來台灣開放日本牛進口之後,日本和牛之後有一次同學來玩,出於請客的心理就請同學去吃了日式烤肉,想說難得請客,看了菜單之後看到有鹿兒島的A5和牛套餐,就點了一份試試,結果不吃不知道。。烤了一下一入口,怎麼跟日本美食節目講的入口即化完全不同,反而入口的是滿滿的油味,而且是很膩的油味,一下子嚇到了,問問同學要不要吃吃看...她一入口也是同樣的反應,然後我們兩個都覺得還是再烤熟一點好了,後來只要看到日本和牛+A5這種等級都是敬謝不敏,反而是以前常吃的菲力,吃起來還是澳洲牛吃起來好吃,而日本和牛,目前只對日短角牛或無角和牛這種專吃瘦肉的牛肉為主,不過日本鹿兒島的黑豬拿來涮火鍋是真的好吃,跟西班牙伊比利豬相比雖然味道沒那麼重,但該有的肉鮮味跟肉酣味都不錯,而且沒有豬肉腥味,而伊比利豬,個人吃完的感覺比較偏美國牛的肉酣味,好吃歸好吃,但就不像鹿兒島黑豬吃起來的順口,以上個人淺見跟個人飲食喜好,不一定全是對的
你大概吃到灌牛脂偽5A加工和牛肉了
日本牛肉用機器注入油酯是合法的,所以牛肉裡有漂亮的油花,這個只能說有油花,不代表是和牛肉,要認證這個日本好像也沒作,也沒有認證哪個和牛牧場哪頭牛的哪個部位的肉.
我在日本民宿自己煮,只要是和牛都好吃,A5和牛最好吃 但真的吃多會膩(一餐吃600g以上),在餐廳吃A5和牛200g就膩了(和牛漢堡也不好吃)今年8月去日本家庭旅遊7天實現和牛自由,每天晚餐吃和牛吃到飽超爽
這一集好學術及知識性!感謝整理和分享!
A!A!A!我听完开场白直接脱口而出: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听完觉得博主很厉害,你肯定和我一样是个吃货,但是令人感动的是你竟然除了吃还研究了背后这么多事儿,赞👍
我覺得台灣人說不吃是因為台灣很多店家標榜A5和牛根本就是唬爛.吃到這種爛肉.才會覺得不好吃.吃過真正的A5或A4和牛.那種入口即化.甘甜的尾韻.牛香味道嘴裡化開.雖然牛油佔比高.吃沒幾塊就膩.但是那種舌尖與味蕾的衝擊.是會讓你懷念.甚至希望每隔幾餐就來上幾口.就跟黑鮪魚大腹一樣.誰會一直吃一直吃.但你能說他不美味嗎?
台灣一堆假和牛 而且澳和也不知道是用哪裡的爛肉 像新馬辣的就真的是難吃至極 還要一千出頭 不如去日本吃
和牛只能吃幾口,吃太多就膩,鮪魚比較不容易吃膩😂
@@m0003506 鮪魚大腹也都是油阿.鮪魚最好吃也是很貴的部位
鮪魚我還真比較喜歡赤身,那淡淡的酸味很有特色
@@brownchirle4442 每個人喜好的口味不同.但大部分人覺得好吃的部位.怎麼判斷?就是價錢.物以稀為貴.如果A5和牛價格崩到比國產牛低.那才是真正的沒人要吃
簡單說,和牛就是極油牛肉。涮牛肉,油膩感還好,但是油脂未被涮走,多數吃進去了!煎和牛排不能煎太久,會滿鍋子牛油。貴又油,是我不曾買過和牛的關鍵因素!
之前很喜歡吃到飽的澳洲和牛,喜歡的是幾乎無油花與牛筋的部分,然後在解凍前燙5分熟,真的超好吃,可以吃到牧草香,但後來都是有筋與油脂的部分,用燙的就不好吃了,味道會被筋與油脂的部分蓋過去。
@@yuan_sen 你說到關鍵字了,因為那是非正常飼養,為什麼明知道近親繁殖不好,卻還要近親繁殖,人擇你了解一下。
我也是吃過一次和牛之後,反而覺得一般美國牛比較好吃!
認同!我還多試不同家、不同等級好幾次。才確認比較喜歡美牛。嚼勁、香味、油脂,三樣不同程度的均衡~ 才是極品,當然~ 口味很看個人,但若因為和牛高價而認為高檔好吃,非常不明智。
在日本吃美國牛排,那是便宜又好吃想。
一直不喜歡那滿嘴油的口感,說是入口即化,但我就只覺得好油,從以前就不喜歡和牛,也最喜歡美牛。
我也覺美牛比較好吃, 每次看到日本和牛都覺得吃完血管會不會整個塞住了, 而且沒什麼肉味, 但朋友就覺得和牛很好吃!!!
Prime steak 拿去乾熟,比和牛還好吃😂
最近吃到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台南的牛肉湯和台南的牛肉刺身,清甜有嚼勁
大網紅不會認同這種說法
台灣市場牛肉,我印象中,乳牛占比極大
不止牛肉,鮮宰溫體的各類肉品,的確風味與凍久的不同。由其是清高湯唰燙的鮮味
@@文平趙 淘汰的乳牛,呆丸狼以為是肉牛,吃得很開心,哈
真心覺得這篇真的很不專業,和牛部位這麼多,你全部都吃過嗎?牛味重瘦肉的部位也很多,臀腿這些都是;入口即化的紐約客、莎郎可以切薄片吃壽喜燒,夏多布里昂可以吃厚切。前面吃脆彈牛舌,中間吃肉味肉感較強的橫隔膜,這樣不太會太膩口。我在日本的燒肉店也沒什麼看到霜降跟雪花這些詞,都是以部位來寫…他們很多說的赤身肉也是和牛的赤身瘦肉部分,也是和牛。
她本來就不是太重專業,但是卻有很多人喜歡來監督她,然後還幫她增加流量跟訂閱量😂
要入口即化的部位不是紐約客啊 要吃肋眼或菲力 和牛紐約客相較於肋眼菲力比較有肉感的部位
聽他說和牛油脂沒有肉味就知道他是木舌了 我吃過的牛肉裡就和牛肉味最香醇 看了一片留言我還以為我活在異世界 他們不吃很好 最好跌多一點 我自己買來吃==
@@jL-fl2wl 紐約客就是和牛莎郎(肋眼芯上蓋老饕總和)後半段,基本上油花分佈跟莎郎差不多都是一絲一絲分佈很均勻,只是較扁平,價格較便宜,你吃過就知道一樣很油!做薄片壽喜燒常常會用到的部位,薄片常溫拿在手上就要化開了,也是日本很多燒肉店的頂級上腰肉,不是你常吃的美牛的紐約客口感。反而菲力比較有肉感,夏多布里昂就是菲力芯,口感一絲一絲,油中帶點化感,雖然用舌頭就能推開,但咬的到肉的感覺,是和牛最貴的部位之一。
@@redchou4492 應該是厚度的關係 我紐約客跟肋眼都是吃牛排比較多
感謝分享,個人也喜歡有口感又有香氣的牛肉,有時候連筋部份有一點點難咬也很喜歡,入口即化有吃和沒吃一樣吃霜淇淋就好了
一般來說和牛吃個兩大片就膩了,然後更適合火烤,因為烤可以多逼出一點油脂跟油香,用涮的跟壽喜燒更容易膩
我的選擇是E,A5和牛的價格不便宜,但我寧願花錢去吃乾式熟成牛肉,口感不是入口即化的,是需要咬嚼,但那風味、那香味,還有肉是帶有微微的甜味,都是和牛比不上的,口感兩相比則是兩極
合成牛 注脂牛 沒人去揭露嗎
在做牛肉相關工作 謝謝liz的解說~讓我們看到基本知識以外的東西!!我選BC~~A5真的沒辦法吃第二塊...但想試試其他和牛種 畢竟真的沒吃過XD(感覺台灣很難買噎~~
BC不是產肉量而已嗎? 為甚麼沒辦法吃第二塊?
還好看這隻影片之前,已經先看過牛媽的教學影片😂。我不確定我有沒有吃過A5和牛,不過我個人喜歡偏瘦的肉,布滿筋我覺得也不錯,油脂量可適當的軟化肉質就可以了。牛肉我不會久煮,微熟即可避免肉質老化,吃起來很好吃。
我是一個喜歡吃肥肉,口味重,能吃蹄膀、肥爌肉之類的重度脂肪愛好者,但由於這類的料理通常也都是一份就正好是1-200克左右的量即使是我這樣的愛號者,嘗過A5和牛神戶以後....那天用餐肉品類最高評價的竟然是羊肉?!真心覺得給我A3就好能吃到夠多肉的質感與鮮美,還能沒負擔的吃更多
個人的觀點1、A5和牛的消費降低的主因應該是「大陸不買了」,那個趨勢剛好跟大陸的「經濟狀況」同步。2、A5和牛的生產比率的增加「可能」代表著「養殖技術」的進步。3、至於瘦肉的風潮…這個個人認為是「媒體制造出來的」。因為「和牛」本來就是定位在「高價品」,而高脂肪含量就是用來區別市場的。另外,這其實也可以算是日本對國內的牛肉產業的「貿易保護」。因為其實如果你想吃「瘦牛肉」,那就去吃美國牛肉就好了,基本上美國牛肉就是以「高瘦肉含量」為目標而培育的,所以美國牛肉是便宜、肉味、嚼勁等特性都具有,而且供應量只多不少…。近年來還差點搞到「日本國產牛肉」的崩盤…4、和牛價格崩盤也是好事,這樣就可以以低價來吃A5的牛肉了。不過個人嘴巴沒有這麼利害,某些品質接近A5的A4牛肉我就沒辦法吃出來。(因為評級規則而產生的灰色地帶)所以…挑個人經濟能力能負擔得起的「肉」去吃就好了,如果想體驗「高級品的話」,那就久久去奢侈一次就好了,久久吃一次「肥牛肉」,不會大幅縮短你的壽命的。註:1、其實你平時吃的牛五花也是油比肉多,只是「不是均勻分布」就是了…2、台灣人早上常吃的「培根」不也是這樣的狀況,也是油比肉多,只是「不是均勻分布」就是了…(切塊滷→三層肉;切片煎→培根)3、印象中這個議題在十幾年前也有被提出來一次,不過在「大陸」買買買的鈔能力下就被遺忘了…
在影片尾聲的問題,我應該會選 B和C , 試試不一樣的口感, 第一次看到對和牛的介紹, 很棒,學習到 原來和牛是4種日本國內的品種牛 且不可以出口 , 對吃的認識 又往前一步了
比起和牛 我還是更喜歡瘦肉 用燉煮或慢烤的方式 慢慢沉澱味道 濃郁的肉香滿溢口腔 吃了負擔也沒那麼大 很舒服
澳洲也有100%的純血和牛的,只是飼養方式不同飼料不同所以產生不同的風味
這次在日本買到 A4 黑毛和牛,換算成臺幣一公斤 1000 元,A5 飛驒牛一公斤 1500 元,買的時候剛好超市特價半價,一公斤才 750 元,比 Costco 賣的美國牛還便宜...
要看部位,部位很重要
@@yuan_sen 那不是組合肉確實可以根據飼養方式不同養出來但是不排除有店家會用打針出來的注脂肉
@@邱稟傑 肋眼牛排,這在台灣 Costco 美國牛每公斤都超過 1000 的...
@@gdxwu Costco的採購要打屁股,這個和牛群組有討論過,他賣的太貴,已經可以說是亂賣
罐子老師的書法教室沒吃過 A5 和牛 😅
肉類的嫩是源自於年紀輕,年紀大些要承受逐漸增加的體重和移動,肉質愈來愈不嫩應屬當然。 傳統切削加工時,會在刀具與被切削材料間施加價格遠....比材料和更更更...貴的刀具而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得多的潤滑劑,以利切削。你的牙齒當然是價值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高的刀具牛肉即是要被你牙齒切削咬嚼的材料花了和牛肉相同的價格,買相當於上述低賤潤滑劑的大量脂肪,以利牙齒容易咬嚼的“”假嫩“”!!看官們覺得合理嗎?合理就繼續用大量脂肪以利咬嚼。 不只牛肉,細緻大理石紋/霜降的豬/鮪魚肚都可比擬。 😂😂😂😂😂😂
我覺得台南牛肉(乳牛肉)鍋比較耐吃因為有肉味有香味,和牛肉吃幾片後就覺得太膩了!
台南以前的黃牛肉更有肉香,只是脂肪分佈太差。
美牛肉也是屬於富含油酯的類型,但比起美牛我倒還比較喜歡澳牛,口感是扎實點但肉味明顯許多。A5和牛如果不是跟同事聚餐時,他們會大量點,我個人真心覺得太油,就算是吃火鍋看到下鍋後那浮滿油的湯,實在是覺得少量點來試試味道就好。
其實感覺不只和牛,疫情後的消費市場有很大變化,多數人朝著精緻高價的方向消費,無菜單、和牛燒烤、高價位套餐餐廳高速成長就顯現了消費習慣跟生活方式的變化
文案做得真好
看來愈來愈多人和我一樣不喜歡吃日本和牛了。同樣的,多油脂魚腹(otoro)也是吃油脂的甜味,不是魚肉的真正甜味,反而是上等的白魚或無油脂的鮪魚(Akami)才能吃出魚的真正甜味。有人和和我一樣也是不喜歡吃多油脂的魚腹嗎?
introduction 的鋪陳也太長了吧,跟標題有什麼關係?鋪陳要不要另外剪成一部和牛簡介?建議直接從chapter 2開始看
我从事肉品的干式熟成,肌肉内脂肪少的赤身肉质比较合适,而且脂肪的含水量高,比较会影响熟成的结果。不过熟成过程中接触空气的肌肉间脂肪,在长天期吹干后会带来更丰富的风味。
和牛吃一個新奇與口感。...個人覺得常見的美牛更好吃,價格更實惠。但,不少人可能以為價格貴就是好吃!🤣就留給他們吃囉~
美國牛肉也很貴,好嗎?
我是選C,想試試黑毛和牛之外的牛種。我可能會希望一到套餐中,能吃到和牛由肥到瘦,不同牛種演繹的風味呈現
去日本很多次也發現在餐廳中點A5(或任何等級)和牛的幾乎都是旅客,日本人都不太點.尤其是看到在日本超市盤裝和牛售價真的會讓你覺得在台灣吃和牛是盤子嗎?
很棒的分享👍由於消費者早期一昧追求油脂分布 導致只要牛育肥夠了之後就趕快開賣了也受限30月齡法規飼養時間不夠 肉沒什麼風味但不得不說和牛油脂很香早年很喜歡吃和牛但是在接觸過老牛之後就回不去了
嗯...我也覺得 A3就很美味了但這樣看下來 基因過度接近的危機與 其他三種和牛比例過少這問題 能否用 黑毛 與 其他三種 配出新一代的和牛
在大阪吃了一餐a5和牛燒烤,在日本吃真的便宜,但我還是覺得A5等級太油太容易膩,適合做為畫龍點睛品嚐即可,不然吃完一餐A5全套後面都不太想看到肉😂
我就是瘦肉派,油花不要太多。每次吃太貴的和牛反而會怕,實在太油了。
和牛真的入口即化的口感取決於部位,A5 BMS12的等級,扣除一等肉部位(肋眼/菲利/紐約客),其實油膩度還好,吃的是香氣而不是油膩感😅
雖然真的很喜歡入口即化的油脂化開感,那種油脂蹦發在口裡的感覺,可是吃不了太多片的,一直以來我還是喜歡買紐西蘭PS級的瘦肉多於油脂的肋眼部位,料理得好有野放的肉香跟草飼養成的油脂奶香,還有略有口感的嚼勁,讓我沒有忘記牙齒還有用途。不少愛和牛跟prime美牛的人無法理解,其實說實在,就如liz你說的,到底人們吃的是否被食品業者操控的飲食引導呢?!現在終於要為了不要瘋狂養和牛做瘦肉評價了嗎🤣,至少balance點還是好的
好有趣❤
終於有人說出我對和牛的心聲。
去近江八幡吃牛肉從國產牛吃到和牛我毫不猶豫選擇比較瘦的國產牛XD非常耐吃,而且滿滿蛋白質才有元氣啊
现在牛排更愿意吃aaa 的ribeye或者prime的strip loin, A5和牛最多买一块做个和牛鹅肝三明治作为头盘大家一起分享
以健康角度來看,吃和牛攝取過多飽和脂肪,對心血管健康有礙。而牛瘦肉部分含有就多肌酸與必需胺基酸,是營養主要來源。
A5这个级别本来就不是用来吃到饱的肉,美标的Prime都很腻,Choice级的就不错了。
@@yuan_sen 滚一边意淫去,只娜珠
Liz, 謝謝你這一编簡潔却含有豐富內容的文章。我是雪花和牛的粉絲,但我贊成你的觀㸃,特別是inbreeding帶來的危險!
和牛就是去日本找個有廚房的旅館,然後到超市買來吃就好,比起在台灣及日本餐廳裡吃便宜多了
去AEON買了塊和牛牛排回家煎,第一口:真香。第二口:好ㄘ。第三口:還不錯。第四口:噁噁噁噁噁噁
從以前就不愛吃和牛,可能我都吃牛排追求外脆裡嫩的口感,最愛美牛,大火下去煎香氣最好,要吃油一點買牛小排就好,又油又有肉感要香氣有香氣,重點又物美價廉,吃個兩條就吃不下了,和牛真的就…毫無吸引力,就看著好看而已。
樂見大家追求瘦肉風潮,A5和牛交給我來吃就好。
A5也讓我來幫忙
其实解决方法非常简单,就看要不要,那就是重新定义A5等级,脂肪不能超过多少等等。业者要达到A5自然就会去改良。当然这里面牵涉多少商家,大家都知道,就看谁要动刀罢了。
終於阿 我還在納悶有肉不吃吃油到底是什麼流行
上個星期在銀座的超市看到切好大片的和牛四片,類似壽喜燒火鍋用的,才1500日幣,台灣估計要兩三千起跳,所以我幾乎不在台灣吃和牛免得被當盤子,吃個幾盤都可以換一張東京機票了
今年去吃了黑鮪魚,因為金三角部位太貴,買了再次一級的部位五片第一片很好吃,油脂很豐富,第二片有點膩,第三片就不想動了我覺得和牛也是一樣,吃多真的很膩
真的從來沒有覺得A5和牛比其他牛肉好吃,A3對我來說已經是吃幾片就會膩的程度,油脂多到那種程度根本吃不太出牛肉本身的味,如果追求那麼多油花那何不直接買塊牛油來啃呢,反正我一直都是喜歡瘦肉的,好的部位其實柔嫩度不會輸給油花多的肉,而且吃多也不容易膩
和牛太高級只能挑部位吃不那麼油的,鮪魚大腹上次在築地吃,覺得還是便宜一點的油脂少一點比較好吃
和牛就是給消費者久久吃一次的,廚師天天看完全沒人想吃那麼油的肉...跟鮪魚大腹一樣耐吃的是像豬肉梅花肉那種有肉味又有油脂香跟軟,高級的反而是菲力這種純瘦肉還要嫩
东北的延边黄牛就很好吃,带着清香和嚼劲
我每去一次A5和牛吃到飽,回家必然拉一次肚子
在日本居住但從不吃任何肥牛肉,所以和牛這種東西直接就自始排除在我的食譜之外了。
和牛必须配白米饭,特别是カルビ之类的部位,一口下都是油,吃几片就吃不下了。
當初開始進口和牛就有跟廚師討論過這個問題,普遍他們不愛A5等級,反而覺得A3最剛好,畢竟是要吃牛「肉」而不是吃牛「油」
在澳洲吃過M7真的就很嫩了 當時買的是肋眼而且M7油花已經很豐富 但一般管道買到中間等級的也不多根據之前做的功課 M7約等於A3另外我覺得商人考量的點是成本越高 利潤也就越高假設一樣都是賺70% 但是1000和500的差別
@@kugg0407 M9=A3
@@kugg0407 M7=A2
我個人也偏好A3/A4
十年前朋友請吃神戶牛,吃完回酒店吐了三次。發誓以後不吃和牛。
そりゃ偽モンちゃう?
@ 在東京銀座神戶牛鉄板燒吃的。超級貴。fillet 沒有貨,唯有點sirloin 。不會是假貨吧。反正一半是脂肪。不要說是牛脂,我給你半瓶沙律喝下去也包你會吐
@@freeskier64 おどれだけ吐くなら他ん人は吐かんかったらそりゃおどれの問題じゃろ👿
@@freeskier64 真要你說的這樣吃了會吐,日本人早就都出事了
@ 日本人沒有錢吃,大部分市民吃的是美牛,澳牛,國產牛。和牛是過時過節才吃上幾塊的。他們也吃萊豬。不像台灣人那樣邊吃邊駡。而且不明白為什麼會出事,吃多了,太油膩會吐而已。那是身體自然保護反應。又不是中毒,又不用去醫院。
和牛真的太油了,有點受不了,而且會蓋掉肉香
和牛有分等級 日本A1~5 澳洲M3~12等級是根據油花豐富度來定的 不要一竿子打翻全部...
以前我也是這樣覺得,應為之前能買的店太少太少,現在附近百貨有開一家專賣日本肉的店選擇性就很多了,而且不是只有名牌血統的和牛可以買,這種的吃起來真的就滿好吃的油膩度剛好又很嫩,就算買了菲力煎到全熟也是入口即化,不油膩又軟嫩真的有震驚到
這問題就跟我常去買的控肉飯,店家都會問要肥的多一點還是瘦的多一點
日本人吃不吃跟我們吃不吃有什麼關係? 就好像三文魚(鲑鱼)很多年都在說日本人不吃由其是刺身, 這麼多年大家還不是吃吃吃...疫情後大多數國家經濟都有所疲弱所以大家消費意欲低... 和牛主要通過拍賣方式來設定市場價格, 貨源穩定充足拍賣也沒有那麼激烈自然價格也有所降低...
吃過一次和牛就再也對和牛不感興趣了,第一次吃一口咬下去整個都是油,雖然很多人說和牛口感很好很好吃,但我個人實在是沒辦法接受。
有看過報導是有商家作弊,用注油的方式增加油脂含量!試想要有那麼肥的部分在一頭牛中的部位不多,不然牛早就腦溢血高血壓死掉了,注油就簡單多了!對於運動健身人來說,這種肉都不會喜歡,不然自己的體脂率降不下來...
自己吃過的經驗A5和牛的風味表現已經突破我的味覺光譜雖然好吃 但對我來說是一塊沒吃懂的肉自己覺得可惜了這塊好肉A4就足以到達我味蕾的極限體驗過後就沒有多花錢吃A5的動力
真的要看怎麼吃一大塊的吃牛肉有瘦肉與肥9比1最好 薄切赤身唰唰肉則是雪花最好
其實很多老店就算用A5也會挑瘦的,軟嫩好吃才是重點
难怪现在美国costco可以买到$59.99一磅得A5和牛,以前都要$100以上
日本生活20年 正常日本家庭里都不吃和牛 油脂太多 太腻 很大一部分都是政府炒起来的 ! 和牛相对于油脂少的部分 是相当好吃 所以价格崩盘是早晚的事情
我覺得太油了 油花太多 不一定好吃 少量還可以 量多反而容易膩 也不一定健康
競爭對手也多了,之前香港那邊在推的韓牛,中國自己的國產和牛等等都是....
曾經在知名連鎖火鍋點過和牛肉片,切的超薄,一口下去感覺都是油而已,沒有想像中的好吃,可能點的不對,料理的方式也不對吧,如果有知道和牛怎麼弄比較好吃的朋友希望能跟我分享一下
現在日本和牛都吃菲力的部位,其它太油的不敢碰
講話高頻一直爆衝耶,很刺耳哦
和牛一兩個禮拜吃一次就差不多了,和牛雖然好吃但是需求其實沒這麼高,不會有人天天吃和牛還不膩的吧?
影片左上角有Source/dancyu綜合研究所 「牛肉調查(2024年4-5月版)」 那就一個雜誌,調查233人。 也不是你說的出處
這種現象很正常,看來中國的低端省錢經濟風潮也吹到日本去了,畢竟和牛這種高端價位的食材要能獲得一定銷量收穫也不能只靠高端人士的消費,應該有某種程度上的平民去買,而當平民知道和牛的油脂很傷身體而一般牛肉的肉經過適當方式調理事實上跟和牛一樣好吃而且因為是在吃肉所以反而比和牛可以多吃上幾口吃完,那和牛當然價錢會下降的...
想聽你再說說美國澳洲日本的和牛另外想請教Liz對於和牛商品氾濫的看法從超商的飯糰到吃到飽的餐廳都出現了和牛但我不明白那樣的價格買得到和牛嗎?那我們看到的那些肉到底是什麼呢
一隻牛牛排的部位其實很少 大概只有十幾分之一的肉是first cut 就是所謂菲力沙朗肋眼 很多花俏的名字都是這三者的別稱好的部位(腰肉 以上三個部位都算腰肉 因為牛四肢著地腰不用力所以嫩) 跟差的部位(筋多沒油肉硬難煮) 價差三倍左右 但是切過和牛就會知道差的部位還是有油花 (只是比較少) 如果他跟你說A5和牛結果價格只有一半左右拿出來油花又沒有這些美食節目上的誇張 有可能是便宜部位 當然合成肉也有可能不過這部分我不懂就是了
A5和牛有個部位小肉 一公斤只要550台幣
更正啟事:感謝網友提醒!00:49 後製時誤植錯誤表格,原文引用PRESIDENT Business Portal網站內文:「A5等級の和牛の場合、サーロインの脂肪含有率は50%を超えることも珍しくなく、外国産牛の4~5倍にも上ります。」
更多有關日本和牛與外國牛的消費喜好比較,請參考這篇:president.jp/pbp/articles/-/83454
你這樣說 肉雞不是一早要先滅亡 你真是沒文化的侃侃而談
確實在日本超市的A5和牛肉,價格下跌許多,剛從日本回來,同品質同重量的A5和牛,在日本超市買折合台幣300元,台灣買是3000元,差價約10倍。
台灣真的爆幹貴
剛看到2500 日圓 / 公斤
我嚇傻了!!
❤
❤@@g8manxdla
去高級吃到飽,和牛吃起來沒什麼感覺,反而是手打漿鮮甜好吃
雞蛋都不降價了,和牛當然繼續賺😂😂😂。
其實A5級和牛吃個100-200g就夠了,其他用A3/A4等級比較有「肉味」。所以一個Set最好是前面100-200克A5, 後面配A3/A4 牛排是最佳組合
大家都是中國人,別亂搞事情謝謝
曾經在宮崎吃過和牛鐵板燒,當下的第一口真的覺得,哇~入口即化,再多都吃得下
可是當吃到第五塊時已經覺得油脂已經包覆了整個舌頭到舌根,快要到品嚐不出肉的鮮嫩口感了!
反而是在後面的經典常見的牛邊角修清部分拿去炒飯深得我心
適當的油脂包覆著米飯在高溫的鐵板台上迸發出來的牛油香氣,絕對是可以吃下三碗的好味道!
真的!!
日本人不吃"和牛"..是因為根本就是"組合肉"--您以為正常.自然飼養的牛會長出那種不正常的肉嗎????????
@@yuan_sen當然會啊 無知的人真可憐😅
真的太油,吃過一次就覺得不必再吃
終於有人開視頻說真話了,我唯一吃和牛就是幾十年前剛出社會不久,有個吃遍台北知名餐廳的計畫,有一次去希爾頓點套餐,其中一道是浦燒和牛,吃的第一口感覺就是這啥玩意,咬下去都是油,我想既然是大飯店,應該不會拿爛東西忽悠我,畢竟沒幾片,套餐價格也滿高的,從此我就對和牛敬而遠之。
其實言過其實我的印象有黑鮪魚、魚子醬,不過只是覺得不值,但口味還是不錯,所以就是不主動點,像和牛只要套餐有,我就不點那一種
終於有人和我一樣了。 我也是吃不習慣,但身邊朋友都很推,我都不太想掃興 只能陪他們去吃。
住在日本這幾年,對於和牛人氣下滑真的非常有感。常常看到超市在特價,甚至比在台灣買美牛還便宜,但卻乏人問津。
到底好不好吃
@@fio123 吃素救地球
日本人不吃"和牛"..是因為根本就是"組合肉"--您以為正常.自然飼養的牛會長出那種不正常的肉嗎????????
@@yuan_sen 就像自然成長 會長出這種不正常的人嗎???????
現在日本真的吹起瘦肉風潮了!
有些店家開始使用媽媽牛(経産牛)
生完小孩後的媽媽牛
重新餵養後再拿來販售
油質成分較少
肉質較緊實
香氣旨味更濃厚!
加上一點點的熟成
整體風味就非常好吃
生完孩子,再宰殺母牛🐮,聽起來有些殘忍😅。
不是有點
根本怪
台南牛肉湯,9成以上就是媽媽牛(退役的乳牛)
@@MartinTaiwan-n4s 難怪好喝阿
退役乳牛,生完小牛,榨乾牛乳,再犧牲賣肉,你吃的雞豬羊都是這樣的@@sarubaTakeuchi
一開始就錯了
51.1%旁邊明明寫的是”旨みが強いい”
旨み=鮮味
不是脂肪
「脂」跟「旨」是不一樣的
要不是在日本的 我就信了😂 和牛价格最低的时候是疫情那几年 低到令人发指 疫情放开之后 价格已经涨回去了 现在相比疫情前 和牛也是涨价的😂
@@alienware_2179 遇到疫情無只是和牛,幾乎全部的物價都會受到影響,長期趨勢看來和牛確實是下跌的.
另外物以稀為貴,當他不再稀有,降價是必然趨勢.這是市場決定的.
不懂亂翻
日本人不吃"和牛"..是因為根本就是"組合肉"--您以為正常.自然飼養的牛會長出那種不正常的肉嗎????????
a5和牛要搭配其他瘦肉 菜一起組成一個set,只吃a5和牛會膩
作為長期觀看Liz的支持者,看完Liz這影片,實在很難讓人不聯想到背後寫稿的團隊沒有參考求奢極欲這個頻道在兩年前10月25號發布的影片「追求極致霜降紋理,反為日本頂級和牛帶來巨大危機」。
若在同樣引用日本農林水產省2018年的那篇數據後,轉換有同樣概念但台灣人更有共鳴的蛋塔效應還是直接跟台灣牛肉的廠商談個合作置入「現在台灣的嚴選牛肉穠纖合度,一口讓您感受到台灣風土」之類的,都遠比提出愛爾蘭馬鈴薯事件來的好,雖然這跟游泳跑步一樣,大家都是在做同樣的事,但是連引用的兩個案例都相同,這個雷同度之高....
噓
th-cam.com/video/1Y40UIdEcFQ/w-d-xo.htmlsi=9LC6VQIcAnFJDpM5
只能說巧合,但也只是一部分,這真是高級黑啊,若不去看,還以為跟老高抄襲事件一樣。
台灣新聞每一台也不是差不多
一個是往生態多樣性切入,一個是往市場需求下手,兩頻道要說的東西不太一樣吧😅
日本人不吃"和牛"..是因為根本就是"組合肉"--您以為正常.自然飼養的牛會長出那種不正常的肉嗎????????
我覺得看吃什麼怎麼吃 如果是大塊牛排不能太肥才能吃得多吃得爽 台式牛排就是例子 但是如果是火鍋壽喜燒這樣能搭配大量蔬菜換口味的吃法和牛就很香 也因為切極薄才能熟的烹調方式 不會太大口 況且吃多會膩不要多吃就好 就像紅茶加糖 太多會膩就少加一點吧
日本哪有大量蔬菜😅
日本人不吃"和牛"..是因為根本就是"組合肉"--您以為正常.自然飼養的牛會長出那種不正常的肉嗎????????
炭烤來說,和牛仍然是首選,會油是因為吃火鍋或烤五分熟以下,和牛就是薄片碳烤全熟才好吃
那個,第一張圖片不是調查有在購買外國產牛肉對於國內外牛肉的印象嗎?而且裡面的51.1%應該是指說有51.1%的受訪者認為和牛的鮮味比較強烈嗎?跟您講的是不是相反了?
在餐桌上當然是每種都有最好 只吃a5和牛只有前面幾口感覺幸福 後面真的不知道在吃什麼 如果都吃瘦肉部分 感覺咀嚼疲勞 互相搭配 才是王道 🤤
只吃過A5和牛的燒肉 當時看到覺得:怎麼沒幾片? 結果吃完卻覺得這個份量很夠了 因為真的蠻油的
我覺得A5和牛一開始是真的蠻厲害的 但之後開始變成行銷的話術 好像不管什麼料理 A5和牛都是最棒的 尤其是台灣超愛日本的氛圍下 更是有點洗腦的感覺了 開始在各種料理加入A5和牛 然後價格直接加一個0 但和牛不是在每一種料理都適合的 就看到台式火鍋、牛肉麵等各種非日式的料理 都全部加上A5 真的覺得有夠喪心病狂、走火入魔的
我覺得A5和牛在油花分佈的概念很好 但油脂比例太高 所以配上飯 就像配上一塊牛油一樣 讓油脂比較清爽的燒肉都油了 無法想像火鍋會多油 覺得每一種和牛的吃法 都吃過一兩次就差不多了;我覺得真正好的牛肉 應該要注重在油脂跟瘦肉的比例 油花要均勻分佈在牛肉當中 但比例不要太高 以美國牛肉來說 差不多比Prime再往上 差不多是在日本和牛的A2、A3 或是澳洲和牛的M8、M9那附近
以前看日本美食節目,一直覺得日本和牛看起來好像好好吃,後來台灣開放日本牛進口之後,日本和牛之後有一次同學來玩,出於請客的心理就請同學去吃了日式烤肉,想說難得請客,看了菜單之後看到有鹿兒島的A5和牛套餐,就點了一份試試,結果不吃不知道。。烤了一下一入口,怎麼跟日本美食節目講的入口即化完全不同,反而入口的是滿滿的油味,而且是很膩的油味,一下子嚇到了,問問同學要不要吃吃看...她一入口也是同樣的反應,然後我們兩個都覺得還是再烤熟一點好了,後來只要看到日本和牛+A5這種等級都是敬謝不敏,反而是以前常吃的菲力,吃起來還是澳洲牛吃起來好吃,而日本和牛,目前只對日短角牛或無角和牛這種專吃瘦肉的牛肉為主,不過日本鹿兒島的黑豬拿來涮火鍋是真的好吃,跟西班牙伊比利豬相比雖然味道沒那麼重,但該有的肉鮮味跟肉酣味都不錯,而且沒有豬肉腥味,而伊比利豬,個人吃完的感覺比較偏美國牛的肉酣味,好吃歸好吃,但就不像鹿兒島黑豬吃起來的順口,以上個人淺見跟個人飲食喜好,不一定全是對的
你大概吃到灌牛脂偽5A加工和牛肉了
日本人不吃"和牛"..是因為根本就是"組合肉"--您以為正常.自然飼養的牛會長出那種不正常的肉嗎????????
日本牛肉用機器注入油酯是合法的,所以牛肉裡有漂亮的油花,這個只能說有油花,不代表是和牛肉,要認證這個日本好像也沒作,也沒有認證哪個和牛牧場哪頭牛的哪個部位的肉.
日本人不吃"和牛"..是因為根本就是"組合肉"--您以為正常.自然飼養的牛會長出那種不正常的肉嗎????????
我在日本民宿自己煮,只要是和牛都好吃,A5和牛最好吃 但真的吃多會膩(一餐吃600g以上),在餐廳吃A5和牛200g就膩了(和牛漢堡也不好吃)
今年8月去日本家庭旅遊7天實現和牛自由,每天晚餐吃和牛吃到飽超爽
這一集好學術及知識性!感謝整理和分享!
A!A!A!我听完开场白直接脱口而出: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听完觉得博主很厉害,你肯定和我一样是个吃货,但是令人感动的是你竟然除了吃还研究了背后这么多事儿,赞👍
日本人不吃"和牛"..是因為根本就是"組合肉"--您以為正常.自然飼養的牛會長出那種不正常的肉嗎????????
我覺得台灣人說不吃是因為台灣很多店家標榜A5和牛根本就是唬爛.吃到這種爛肉.才會覺得不好吃.吃過真正的A5或A4和牛.那種入口即化.甘甜的尾韻.牛香味道嘴裡化開.雖然牛油佔比高.吃沒幾塊就膩.但是那種舌尖與味蕾的衝擊.是會讓你懷念.甚至希望每隔幾餐就來上幾口.就跟黑鮪魚大腹一樣.誰會一直吃一直吃.但你能說他不美味嗎?
台灣一堆假和牛 而且澳和也不知道是用哪裡的爛肉 像新馬辣的就真的是難吃至極 還要一千出頭 不如去日本吃
和牛只能吃幾口,吃太多就膩,鮪魚比較不容易吃膩😂
@@m0003506 鮪魚大腹也都是油阿.鮪魚最好吃也是很貴的部位
鮪魚我還真比較喜歡赤身,那淡淡的酸味很有特色
@@brownchirle4442 每個人喜好的口味不同.但大部分人覺得好吃的部位.怎麼判斷?就是價錢.物以稀為貴.如果A5和牛價格崩到比國產牛低.那才是真正的沒人要吃
簡單說,和牛就是極油牛肉。
涮牛肉,油膩感還好,但是油脂未被涮走,多數吃進去了!
煎和牛排不能煎太久,會滿鍋子牛油。
貴又油,是我不曾買過和牛的關鍵因素!
日本人不吃"和牛"..是因為根本就是"組合肉"--您以為正常.自然飼養的牛會長出那種不正常的肉嗎????????
之前很喜歡吃到飽的澳洲和牛,喜歡的是幾乎無油花與牛筋的部分,然後在解凍前燙5分熟,真的超好吃,可以吃到牧草香,但後來都是有筋與油脂的部分,用燙的就不好吃了,味道會被筋與油脂的部分蓋過去。
日本人不吃"和牛"..是因為根本就是"組合肉"--您以為正常.自然飼養的牛會長出那種不正常的肉嗎????????
@@yuan_sen 你說到關鍵字了,因為那是非正常飼養,為什麼明知道近親繁殖不好,卻還要近親繁殖,人擇你了解一下。
我也是吃過一次和牛之後,反而覺得一般美國牛比較好吃!
認同!我還多試不同家、不同等級好幾次。才確認比較喜歡美牛。
嚼勁、香味、油脂,三樣不同程度的均衡~ 才是極品,當然~ 口味很看個人,但若因為和牛高價而認為高檔好吃,非常不明智。
在日本吃美國牛排,那是便宜又好吃想。
一直不喜歡那滿嘴油的口感,說是入口即化,但我就只覺得好油,從以前就不喜歡和牛,也最喜歡美牛。
我也覺美牛比較好吃, 每次看到日本和牛都覺得吃完血管會不會整個塞住了, 而且沒什麼肉味, 但朋友就覺得和牛很好吃!!!
Prime steak 拿去乾熟,比和牛還好吃😂
最近吃到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台南的牛肉湯和台南的牛肉刺身,清甜有嚼勁
大網紅不會認同這種說法
台灣市場牛肉,我印象中,乳牛占比極大
不止牛肉,鮮宰溫體的各類肉品,的確風味與凍久的不同。
由其是清高湯唰燙的鮮味
@@文平趙 淘汰的乳牛,呆丸狼以為是肉牛,吃得很開心,哈
真心覺得這篇真的很不專業,和牛部位這麼多,你全部都吃過嗎?牛味重瘦肉的部位也很多,臀腿這些都是;入口即化的紐約客、莎郎可以切薄片吃壽喜燒,夏多布里昂可以吃厚切。前面吃脆彈牛舌,中間吃肉味肉感較強的橫隔膜,這樣不太會太膩口。我在日本的燒肉店也沒什麼看到霜降跟雪花這些詞,都是以部位來寫…他們很多說的赤身肉也是和牛的赤身瘦肉部分,也是和牛。
她本來就不是太重專業,但是卻有很多人喜歡來監督她,然後還幫她增加流量跟訂閱量😂
要入口即化的部位不是紐約客啊 要吃肋眼或菲力 和牛紐約客相較於肋眼菲力比較有肉感的部位
聽他說和牛油脂沒有肉味就知道他是木舌了 我吃過的牛肉裡就和牛肉味最香醇 看了一片留言我還以為我活在異世界 他們不吃很好 最好跌多一點 我自己買來吃==
@@jL-fl2wl 紐約客就是和牛莎郎(肋眼芯上蓋老饕總和)後半段,基本上油花分佈跟莎郎差不多都是一絲一絲分佈很均勻,只是較扁平,價格較便宜,你吃過就知道一樣很油!做薄片壽喜燒常常會用到的部位,薄片常溫拿在手上就要化開了,也是日本很多燒肉店的頂級上腰肉,不是你常吃的美牛的紐約客口感。反而菲力比較有肉感,夏多布里昂就是菲力芯,口感一絲一絲,油中帶點化感,雖然用舌頭就能推開,但咬的到肉的感覺,是和牛最貴的部位之一。
@@redchou4492 應該是厚度的關係 我紐約客跟肋眼都是吃牛排比較多
感謝分享,個人也喜歡有口感又有香氣的牛肉,有時候連筋部份有一點點難咬也很喜歡,入口即化有吃和沒吃一樣吃霜淇淋就好了
一般來說和牛吃個兩大片就膩了,然後更適合火烤,因為烤可以多逼出一點油脂跟油香,用涮的跟壽喜燒更容易膩
我的選擇是E,A5和牛的價格不便宜,但我寧願花錢去吃乾式熟成牛肉,口感不是入口即化的,是需要咬嚼,但那風味、那香味,還有肉是帶有微微的甜味,都是和牛比不上的,口感兩相比則是兩極
合成牛 注脂牛 沒人去揭露嗎
在做牛肉相關工作 謝謝liz的解說~讓我們看到基本知識以外的東西!!
我選BC~~A5真的沒辦法吃第二塊...但想試試其他和牛種 畢竟真的沒吃過XD(感覺台灣很難買噎~~
BC不是產肉量而已嗎? 為甚麼沒辦法吃第二塊?
還好看這隻影片之前,已經先看過牛媽的教學影片😂。我不確定我有沒有吃過A5和牛,不過我個人喜歡偏瘦的肉,布滿筋我覺得也不錯,油脂量可適當的軟化肉質就可以了。牛肉我不會久煮,微熟即可避免肉質老化,吃起來很好吃。
我是一個喜歡吃肥肉,口味重,能吃蹄膀、肥爌肉之類的重度脂肪愛好者,但由於這類的料理通常也都是一份就正好是1-200克左右的量
即使是我這樣的愛號者,嘗過A5和牛神戶以後....那天用餐肉品類最高評價的竟然是羊肉?!
真心覺得給我A3就好能吃到夠多肉的質感與鮮美,還能沒負擔的吃更多
個人的觀點
1、A5和牛的消費降低的主因應該是「大陸不買了」,那個趨勢剛好跟大陸的「經濟狀況」同步。
2、A5和牛的生產比率的增加「可能」代表著「養殖技術」的進步。
3、至於瘦肉的風潮…這個個人認為是「媒體制造出來的」。因為「和牛」本來就是定位在「高價品」,而高脂肪含量就是用來區別市場的。另外,這其實也可以算是日本對國內的牛肉產業的「貿易保護」。因為其實如果你想吃「瘦牛肉」,那就去吃美國牛肉就好了,基本上美國牛肉就是以「高瘦肉含量」為目標而培育的,所以美國牛肉是便宜、肉味、嚼勁等特性都具有,而且供應量只多不少…。近年來還差點搞到「日本國產牛肉」的崩盤…
4、和牛價格崩盤也是好事,這樣就可以以低價來吃A5的牛肉了。不過個人嘴巴沒有這麼利害,某些品質接近A5的A4牛肉我就沒辦法吃出來。(因為評級規則而產生的灰色地帶)
所以…挑個人經濟能力能負擔得起的「肉」去吃就好了,如果想體驗「高級品的話」,那就久久去奢侈一次就好了,久久吃一次「肥牛肉」,不會大幅縮短你的壽命的。
註:
1、其實你平時吃的牛五花也是油比肉多,只是「不是均勻分布」就是了…
2、台灣人早上常吃的「培根」不也是這樣的狀況,也是油比肉多,只是「不是均勻分布」就是了…(切塊滷→三層肉;切片煎→培根)
3、印象中這個議題在十幾年前也有被提出來一次,不過在「大陸」買買買的鈔能力下就被遺忘了…
在影片尾聲的問題,我應該會選 B和C , 試試不一樣的口感, 第一次看到對和牛的介紹, 很棒,學習到 原來和牛是4種日本國內的品種牛 且不可以出口 , 對吃的認識 又往前一步了
比起和牛 我還是更喜歡瘦肉 用燉煮或慢烤的方式 慢慢沉澱味道 濃郁的肉香滿溢口腔 吃了負擔也沒那麼大 很舒服
澳洲也有100%的純血和牛的,只是飼養方式不同飼料不同所以產生不同的風味
這次在日本買到 A4 黑毛和牛,換算成臺幣一公斤 1000 元,A5 飛驒牛一公斤 1500 元,買的時候剛好超市特價半價,一公斤才 750 元,比 Costco 賣的美國牛還便宜...
要看部位,部位很重要
日本人不吃"和牛"..是因為根本就是"組合肉"--您以為正常.自然飼養的牛會長出那種不正常的肉嗎????????
@@yuan_sen
那不是組合肉
確實可以根據飼養方式不同養出來
但是不排除有店家會用打針出來的注脂肉
@@邱稟傑 肋眼牛排,這在台灣 Costco 美國牛每公斤都超過 1000 的...
@@gdxwu Costco的採購要打屁股,這個和牛群組有討論過,他賣的太貴,已經可以說是亂賣
罐子老師的書法教室
沒吃過 A5 和牛 😅
肉類的嫩是源自於年紀輕,年紀大些要承受逐漸增加的體重和移動,肉質愈來愈不嫩應屬當然。
傳統切削加工時,會在刀具與被切削材料間施加價格遠....比材料和更更更...貴的刀具而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得多的潤滑劑,以利切削。
你的牙齒當然是價值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高的刀具
牛肉即是要被你牙齒切削咬嚼的材料
花了和牛肉相同的價格,買相當於上述低賤潤滑劑的大量脂肪,以利牙齒容易咬嚼的“”假嫩“”!!
看官們覺得合理嗎?合理就繼續用大量脂肪以利咬嚼。 不只牛肉,細緻大理石紋/霜降的豬/鮪魚肚都可比擬。
😂😂😂😂😂😂
我覺得台南牛肉(乳牛肉)鍋比較耐吃因為有肉味有香味,和牛肉吃幾片後就覺得太膩了!
台南以前的黃牛肉更有肉香,只是脂肪分佈太差。
日本人不吃"和牛"..是因為根本就是"組合肉"--您以為正常.自然飼養的牛會長出那種不正常的肉嗎????????
美牛肉也是屬於富含油酯的類型,但比起美牛我倒還比較喜歡澳牛,口感是扎實點但肉味明顯許多。
A5和牛如果不是跟同事聚餐時,他們會大量點,我個人真心覺得太油,就算是吃火鍋看到下鍋後那浮滿油的湯,實在是覺得少量點來試試味道就好。
其實感覺不只和牛,疫情後的消費市場有很大變化,多數人朝著精緻高價的方向消費,無菜單、和牛燒烤、高價位套餐餐廳高速成長就顯現了消費習慣跟生活方式的變化
文案做得真好
看來愈來愈多人和我一樣不喜歡吃日本和牛了。同樣的,多油脂魚腹(otoro)也是吃油脂的甜味,不是魚肉的真正甜味,反而是上等的白魚或無油脂的鮪魚(Akami)才能吃出魚的真正甜味。有人和和我一樣也是不喜歡吃多油脂的魚腹嗎?
introduction 的鋪陳也太長了吧,跟標題有什麼關係?鋪陳要不要另外剪成一部和牛簡介?建議直接從chapter 2開始看
我从事肉品的干式熟成,肌肉内脂肪少的赤身肉质比较合适,而且脂肪的含水量高,比较会影响熟成的结果。不过熟成过程中接触空气的肌肉间脂肪,在长天期吹干后会带来更丰富的风味。
日本人不吃"和牛"..是因為根本就是"組合肉"--您以為正常.自然飼養的牛會長出那種不正常的肉嗎????????
和牛吃一個新奇與口感。...個人覺得常見的美牛更好吃,價格更實惠。
但,不少人可能以為價格貴就是好吃!🤣
就留給他們吃囉~
美國牛肉也很貴,好嗎?
我是選C,想試試黑毛和牛之外的牛種。我可能會希望一到套餐中,能吃到和牛由肥到瘦,不同牛種演繹的風味呈現
去日本很多次也發現在餐廳中點A5(或任何等級)和牛的幾乎都是旅客,日本人都不太點.
尤其是看到在日本超市盤裝和牛售價真的會讓你覺得在台灣吃和牛是盤子嗎?
很棒的分享👍
由於消費者早期一昧追求油脂分布
導致只要牛育肥夠了之後就趕快開賣了
也受限30月齡法規
飼養時間不夠 肉沒什麼風味
但不得不說和牛油脂很香
早年很喜歡吃和牛
但是在接觸過老牛之後就回不去了
嗯...
我也覺得 A3就很美味了
但這樣看下來
基因過度接近的危機
與 其他三種和牛比例過少
這問題 能否用 黑毛 與 其他三種 配出新一代的和牛
在大阪吃了一餐a5和牛燒烤,在日本吃真的便宜,但我還是覺得A5等級太油太容易膩,適合做為畫龍點睛品嚐即可,不然吃完一餐A5全套後面都不太想看到肉😂
我就是瘦肉派,油花不要太多。
每次吃太貴的和牛反而會怕,實在太油了。
和牛真的入口即化的口感取決於部位,A5 BMS12的等級,扣除一等肉部位(肋眼/菲利/紐約客),其實油膩度還好,吃的是香氣而不是油膩感😅
日本人不吃"和牛"..是因為根本就是"組合肉"--您以為正常.自然飼養的牛會長出那種不正常的肉嗎????????
雖然真的很喜歡入口即化的油脂化開感,那種油脂蹦發在口裡的感覺,可是吃不了太多片的,一直以來我還是喜歡買紐西蘭PS級的瘦肉多於油脂的肋眼部位,料理得好有野放的肉香跟草飼養成的油脂奶香,還有略有口感的嚼勁,讓我沒有忘記牙齒還有用途。不少愛和牛跟prime美牛的人無法理解,其實說實在,就如liz你說的,到底人們吃的是否被食品業者操控的飲食引導呢?!現在終於要為了不要瘋狂養和牛做瘦肉評價了嗎🤣,至少balance點還是好的
好有趣❤
終於有人說出我對和牛的心聲。
日本人不吃"和牛"..是因為根本就是"組合肉"--您以為正常.自然飼養的牛會長出那種不正常的肉嗎????????
去近江八幡吃牛肉
從國產牛吃到和牛
我毫不猶豫選擇比較瘦的國產牛XD
非常耐吃,而且滿滿蛋白質才有元氣啊
现在牛排更愿意吃aaa 的ribeye或者prime的strip loin, A5和牛最多买一块做个和牛鹅肝三明治作为头盘大家一起分享
以健康角度來看,吃和牛攝取過多飽和脂肪,對心血管健康有礙。而牛瘦肉部分含有就多肌酸與必需胺基酸,是營養主要來源。
A5这个级别本来就不是用来吃到饱的肉,美标的Prime都很腻,Choice级的就不错了。
日本人不吃"和牛"..是因為根本就是"組合肉"--您以為正常.自然飼養的牛會長出那種不正常的肉嗎????????
@@yuan_sen 滚一边意淫去,只娜珠
Liz, 謝謝你這一编簡潔却含有豐富內容的文章。我是雪花和牛的粉絲,但我贊成你的觀㸃,特別是inbreeding帶來的危險!
日本人不吃"和牛"..是因為根本就是"組合肉"--您以為正常.自然飼養的牛會長出那種不正常的肉嗎????????
和牛就是去日本找個有廚房的旅館,然後到超市買來吃就好,比起在台灣及日本餐廳裡吃便宜多了
去AEON買了塊和牛牛排回家煎,第一口:真香。第二口:好ㄘ。第三口:還不錯。第四口:噁噁噁噁噁噁
從以前就不愛吃和牛,可能我都吃牛排追求外脆裡嫩的口感,最愛美牛,大火下去煎香氣最好,要吃油一點買牛小排就好,又油又有肉感要香氣有香氣,重點又物美價廉,吃個兩條就吃不下了,和牛真的就…毫無吸引力,就看著好看而已。
樂見大家追求瘦肉風潮,A5和牛交給我來吃就好。
A5也讓我來幫忙
其实解决方法非常简单,就看要不要,那就是重新定义A5等级,脂肪不能超过多少等等。
业者要达到A5自然就会去改良。当然这里面牵涉多少商家,大家都知道,就看谁要动刀罢了。
終於阿 我還在納悶
有肉不吃吃油到底是什麼流行
上個星期在銀座的超市看到切好大片的和牛四片,類似壽喜燒火鍋用的,才1500日幣,台灣估計要兩三千起跳,所以我幾乎不在台灣吃和牛免得被當盤子,吃個幾盤都可以換一張東京機票了
今年去吃了黑鮪魚,因為金三角部位太貴,買了再次一級的部位五片
第一片很好吃,油脂很豐富,第二片有點膩,第三片就不想動了
我覺得和牛也是一樣,吃多真的很膩
真的從來沒有覺得A5和牛比其他牛肉好吃,A3對我來說已經是吃幾片就會膩的程度,油脂多到那種程度根本吃不太出牛肉本身的味,如果追求那麼多油花那何不直接買塊牛油來啃呢,反正我一直都是喜歡瘦肉的,好的部位其實柔嫩度不會輸給油花多的肉,而且吃多也不容易膩
和牛太高級只能挑部位吃不那麼油的,鮪魚大腹上次在築地吃,覺得還是便宜一點的油脂少一點比較好吃
日本人不吃"和牛"..是因為根本就是"組合肉"--您以為正常.自然飼養的牛會長出那種不正常的肉嗎????????
和牛就是給消費者久久吃一次的,廚師天天看完全沒人想吃那麼油的肉...
跟鮪魚大腹一樣
耐吃的是像豬肉梅花肉那種有肉味又有油脂香跟軟,高級的反而是菲力這種純瘦肉還要嫩
东北的延边黄牛就很好吃,带着清香和嚼劲
我每去一次A5和牛吃到飽,回家必然拉一次肚子
在日本居住但從不吃任何肥牛肉,所以和牛這種東西直接就自始排除在我的食譜之外了。
和牛必须配白米饭,特别是カルビ之类的部位,一口下都是油,吃几片就吃不下了。
當初開始進口和牛就有跟廚師討論過這個問題,普遍他們不愛A5等級,反而覺得A3最剛好,畢竟是要吃牛「肉」而不是吃牛「油」
在澳洲吃過M7真的就很嫩了 當時買的是肋眼
而且M7油花已經很豐富
但一般管道買到中間等級的也不多
根據之前做的功課 M7約等於A3
另外我覺得商人考量的點是
成本越高 利潤也就越高
假設一樣都是賺70%
但是1000和500的差別
@@kugg0407 M9=A3
@@kugg0407 M7=A2
我個人也偏好A3/A4
十年前朋友請吃神戶牛,吃完回酒店吐了三次。發誓以後不吃和牛。
そりゃ偽モンちゃう?
@ 在東京銀座神戶牛鉄板燒吃的。超級貴。fillet 沒有貨,唯有點sirloin 。不會是假貨吧。反正一半是脂肪。不要說是牛脂,我給你半瓶沙律喝下去也包你會吐
@@freeskier64 おどれだけ吐くなら
他ん人は吐かんかったら
そりゃおどれの問題じゃろ👿
@@freeskier64 真要你說的這樣吃了會吐,日本人早就都出事了
@ 日本人沒有錢吃,大部分市民吃的是美牛,澳牛,國產牛。和牛是過時過節才吃上幾塊的。他們也吃萊豬。不像台灣人那樣邊吃邊駡。而且不明白為什麼會出事,吃多了,太油膩會吐而已。那是身體自然保護反應。又不是中毒,又不用去醫院。
和牛真的太油了,有點受不了,而且會蓋掉肉香
和牛有分等級 日本A1~5 澳洲M3~12
等級是根據油花豐富度來定的
不要一竿子打翻全部...
以前我也是這樣覺得,應為之前能買的店太少太少,現在附近百貨有開一家專賣日本肉的店選擇性就很多了,而且不是只有名牌血統的和牛可以買,這種的吃起來真的就滿好吃的油膩度剛好又很嫩,就算買了菲力煎到全熟也是入口即化,不油膩又軟嫩真的有震驚到
這問題就跟我常去買的控肉飯,店家都會問要肥的多一點還是瘦的多一點
日本人吃不吃跟我們吃不吃有什麼關係? 就好像三文魚(鲑鱼)很多年都在說日本人不吃由其是刺身, 這麼多年大家還不是吃吃吃...疫情後大多數國家經濟都有所疲弱所以大家消費意欲低... 和牛主要通過拍賣方式來設定市場價格, 貨源穩定充足拍賣也沒有那麼激烈自然價格也有所降低...
吃過一次和牛就再也對和牛不感興趣了,第一次吃一口咬下去整個都是油,雖然很多人說和牛口感很好很好吃,但我個人實在是沒辦法接受。
有看過報導是有商家作弊,用注油的方式增加油脂含量!試想要有那麼肥的部分在一頭牛中的部位不多,不然牛早就腦溢血高血壓死掉了,注油就簡單多了!對於運動健身人來說,這種肉都不會喜歡,不然自己的體脂率降不下來...
自己吃過的經驗
A5和牛的風味表現已經突破我的味覺光譜
雖然好吃 但對我來說是一塊沒吃懂的肉
自己覺得可惜了這塊好肉
A4就足以到達我味蕾的極限
體驗過後就沒有多花錢吃A5的動力
真的要看怎麼吃一大塊的吃牛肉有瘦肉與肥9比1最好 薄切赤身唰唰肉則是雪花最好
其實很多老店就算用A5也會挑瘦的,軟嫩好吃才是重點
难怪现在美国costco可以买到$59.99一磅得A5和牛,以前都要$100以上
日本生活20年 正常日本家庭里都不吃和牛 油脂太多 太腻 很大一部分都是政府炒起来的 ! 和牛相对于油脂少的部分 是相当好吃 所以价格崩盘是早晚的事情
我覺得太油了 油花太多 不一定好吃 少量還可以 量多反而容易膩 也不一定健康
競爭對手也多了,之前香港那邊在推的韓牛,中國自己的國產和牛等等都是....
曾經在知名連鎖火鍋點過和牛肉片,切的超薄,一口下去感覺都是油而已,沒有想像中的好吃,可能點的不對,料理的方式也不對吧,如果有知道和牛怎麼弄比較好吃的朋友希望能跟我分享一下
現在日本和牛都吃菲力的部位,其它太油的不敢碰
講話高頻一直爆衝耶,很刺耳哦
和牛一兩個禮拜吃一次就差不多了,和牛雖然好吃但是需求其實沒這麼高,不會有人天天吃和牛還不膩的吧?
影片左上角有Source/dancyu綜合研究所 「牛肉調查(2024年4-5月版)」 那就一個雜誌,調查233人。 也不是你說的出處
這種現象很正常,看來中國的低端省錢經濟風潮也吹到日本去了,畢竟和牛這種高端價位的食材要能獲得一定銷量收穫也不能只靠高端人士的消費,應該有某種程度上的平民去買,而當平民知道和牛的油脂很傷身體而一般牛肉的肉經過適當方式調理事實上跟和牛一樣好吃而且因為是在吃肉所以反而比和牛可以多吃上幾口吃完,那和牛當然價錢會下降的...
想聽你再說說美國澳洲日本的和牛
另外想請教Liz對於和牛商品氾濫的看法
從超商的飯糰到吃到飽的餐廳
都出現了和牛
但我不明白那樣的價格買得到和牛嗎?那我們看到的那些肉到底是什麼呢
一隻牛牛排的部位其實很少 大概只有十幾分之一的肉是first cut 就是所謂菲力沙朗肋眼 很多花俏的名字都是這三者的別稱
好的部位(腰肉 以上三個部位都算腰肉 因為牛四肢著地腰不用力所以嫩) 跟差的部位(筋多沒油肉硬難煮) 價差三倍左右 但是切過和牛就會知道差的部位還是有油花 (只是比較少) 如果他跟你說A5和牛結果價格只有一半左右拿出來油花又沒有這些美食節目上的誇張 有可能是便宜部位 當然合成肉也有可能不過這部分我不懂就是了
A5和牛有個部位小肉 一公斤只要550台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