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lcolm Gladwell Answers Research Questions From Twitter|GQ Taiwan

แชร์
ฝัง
  • เผยแพร่เมื่อ 12 มิ.ย. 2024
  • Still haven’t subscribed to GQ Taiwan on TH-cam? ► smarturl.it/1c37tu
    Author Malcolm Gladwell answers the web's most searched questions about research. How do you avoid confirmation bias? Is the 10,000 hours rule actually real? Does anyone go to libraries anymore? Is Wikipedia a reliable resource? Did McDonald's fries taste better when we were kids? Malcolm answers all these questions and much more!
    Translated by this.bryan.guy
    【更多熱門主題推薦】
    沒有NBA就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你最愛的NBA明星】► smarturl.it/devbnh
    從口譯員到FBI,你該或不該知道的都在【科普長知識】► smarturl.it/xv53ij
    好萊塢明星、NBA名人的家長這樣!【明星私宅大公開】► smarturl.it/mviizs
    最強好萊塢經典電影幕後揭秘【經典電影大解密】► smarturl.it/sf92nk
    -------------------------------------------------------------
    【追蹤GQ TAIWAN】
    訂閱GQ TH-cam:smarturl.it/8rovxv
    GQ Facebook 最新潮流資訊不漏接:smarturl.it/ss99lr
    GQ Instagram:smarturl.it/fx05nj
    GQ LINE:maac.io/1m2tT
    GQ 官網:smarturl.it/cghhsk
    ※GQ Taiwan隸屬Condé Nast Interculture Group,相關國外影片皆由國外授權提供給台灣使用,GQ Taiwan秉持服務網友,讓更多中文語系觀眾可以看到國際影片跟中文字幕,所以在此頻道分享給大家,如果喜歡我們的頻道,請訂閱我們,我們將會持續努力帶來更多優質內容。
  • บันเทิง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 536

  • @GQTaiwan
    @GQTaiwan  ปีที่แล้ว +392

    以後有人說你拖延
    可以回你只是「迷失在不同支線裡」
    【更多 #名人專業問答 】
    《睡魔》作者尼爾蓋曼解答神話問題 ► smarturl.it/p6vru1
    古生物學家替你科普恐龍知識 ► smarturl.it/ubejih
    「外星研究所」主任解答ET問題 ► smarturl.it/che8fb
    統計學教授來替網友上課 ► smarturl.it/dnr02e

    • @WANGGGtw
      @WANGGGtw ปีที่แล้ว +1

      😂😂

    • @fcfelicewu7490
      @fcfelicewu7490 ปีที่แล้ว +2

      9:06 的地方,字幕上的「街種疫苗」應該是「接種疫苗」?

    • @Herotonin
      @Herotonin ปีที่แล้ว +1

      笑死,新藉口🤣🤣🤣🤣🤣🤣🤣🤣🤣🤣🤣🤣🤣🤣🤣

    • @JOe-zy4tp
      @JOe-zy4tp ปีที่แล้ว

      @@fcfelicewu7490 沒錯..街種😂😂😂爛大街
      不是接種

    • @sea9sea
      @sea9sea ปีที่แล้ว

      各種創作者多了一個藉口來拖稿

  • @tomylin2804
    @tomylin2804 ปีที่แล้ว +1898

    本集重點:
    關於成功的重要因素,
    智商沒有你想像中的重要,
    努力沒有你想像中的重要,
    靠的是運氣、強大的資金,以及幫助你的那些人。

    • @deerthehorn
      @deerthehorn ปีที่แล้ว +119

      之前有一份模型,就是在模擬這個,有錢跟所有東西都不見得有直接關聯,都是運氣使然。

    • @jeffy9588
      @jeffy9588 ปีที่แล้ว +207

      的確 智力跟努力之所以看起來這麼重要是因為學生時期只比這個,所有事情統一標準化,但畢業後並沒有標準答案

    • @deerthehorn
      @deerthehorn ปีที่แล้ว +245

      @@jeffy9588 不過應該是說,以現在的社會而言,頂尖的那群有錢人是靠運氣,但是如果要在中產階級遊走,擁有一定程度的教育很容易保底。

    • @riker729
      @riker729 ปีที่แล้ว +48

      簡單的說, 就是運氣和富爸爸 (強大的資金,以及幫助你的那些人)

    • @jimoaooo3368
      @jimoaooo3368 ปีที่แล้ว +22

      運氣佔6成能力佔2成時代佔2成

  • @mingming4853
    @mingming4853 ปีที่แล้ว +845

    有富爸媽,可以提供的資源和視野真的有差距,甚至是跌倒重新開始提供的資源也是差很多。在我那個大學聯考還是窄門的時候,能考上大學已經不容易。親戚的小孩程度不是那麼理想考不到,但是人家台灣的考不到,可以送國外念大學。當我們畢業在當兵的時候,人家爸媽已經幫他搞到綠卡是美國公民。當我們開始到處找工作,人家爸媽的關係直接讓他去一流公司實習。開始努力上班攢生活費的時候,人家是煩惱不知道新車要買什麼顏色。。。。差距真是一言難盡。。。

    • @Vic_0106
      @Vic_0106 ปีที่แล้ว +162

      出社會後就會認清,有實力比不上空降沒能力的親友🥲

    • @garlic5558
      @garlic5558 ปีที่แล้ว +62

      直覺就想到連勝文

    • @mingming4853
      @mingming4853 ปีที่แล้ว +101

      @@Vic_0106 同意。。而且有實力但沒背景的人可能還會被主管嫉妒打壓。。但是有背景的人常常卻是升官的熱門人選。

    • @Takeitasitcomes2
      @Takeitasitcomes2 ปีที่แล้ว +1

      @@mingming4853 台灣中小企業幾乎都是家族企業阿,傳產上市公司也不例外,看看台塑台玻正新就知道了,阿貓阿狗小孩都能來當主管...
      中小企業門口停雙B不是老闆的就是皇親國戚的...

    • @chaoshi72
      @chaoshi72 ปีที่แล้ว +8

      是这样,但是能怎么办呢,努力让自己的孩子享受这一切吧

  • @wingsuifish
    @wingsuifish ปีที่แล้ว +251

    9:28喜歡對於「無趣」的定義😎。無趣是個不上不下的中間階段,像個高原。大多數的事情,只要鑽研的夠深,都是令人著迷的。

    • @a389655514
      @a389655514 ปีที่แล้ว +5

      我也超喜歡這句話,還特別倒回去再聽一次XD.而且他講"So I may advice would be to keep going in that situation"的時候,我就有被鼓勵到,keep going!!!

    • @KIRITSUUUUUU
      @KIRITSUUUUUU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真的講得超讚的

  • @Leonlion0305
    @Leonlion0305 ปีที่แล้ว +438

    還記得第一次讀他寫的「異數」,有錢父母能提供的其實蠻有趣的。沒記錯的話有研究指出停止學習一個暑假之後,學生的成績會掉一個字母(A到B、B到C,等等的)。有錢的父母可以提供小孩夏令營、暑期輔導之類的,就算沒有學術上的補強,通常也會去旅行增加小孩的視野或其他方面的技能。就算以上都沒有,有錢人的家裡通常會有比較多的藏書,小孩沒事做的話會去翻翻這些書也對頭腦好。相對的較窮的小孩就沒有這些資源所以從一年級開始就算大家的智力都一樣,慢慢累積下來到小學畢業就已經有不小的差距了。好幾年前讀這本書,
    可能細節有錯,歡迎改錯

    • @Takeitasitcomes2
      @Takeitasitcomes2 ปีที่แล้ว +96

      其實是身教的問題,窮人家小孩的父母,過生活一榻糊塗這是事實,這種人真的看多了...
      更慘的是還延續父母的觀念繼續世襲貧窮,尤其那些底端人不買保險或者意外險,他們竟然跟我說浪費錢???
      好笑是現場同事開車撞別人還沒錢賠,還靠岳母借18萬賠人家

    • @shoumar
      @shoumar ปีที่แล้ว +107

      光是父母提供你的資源代替你要投入的時間,已經讓你比別人在超級前面的起跑點了,窮小孩不只要應付自己的問題,還得要應付父母的問題

    • @weiyoan9207
      @weiyoan9207 ปีที่แล้ว +47

      @@Takeitasitcomes2 成功人士最知道怎麼成功 他們有經驗 雖然有參到運氣 但總比從沒成功過的知道怎麼做 父母教小孩都是從自身經驗來教 看父母到達什麼程度 除非天賦異稟運氣爆棚 不然就是差不多水準 醫生世家 企業家世家 基本都這樣來

    • @user-gd9qf6bc7d
      @user-gd9qf6bc7d ปีที่แล้ว

      @@weiyoan9207 還有普通父母很多都以為知道要怎麼教出成功人士 結果只是教出新的社畜

    • @GQTaiwan
      @GQTaiwan  ปีที่แล้ว +5

      這種從小到大的資源差距真的很難填平🥲
      《睡魔》作者尼爾蓋曼解答神話問題 ► smarturl.it/p6vru1

  • @teen843
    @teen843 ปีที่แล้ว +295

    我不認識他,但就富家長那部分,他值得我尊重。

    • @nicholaslee4162
      @nicholaslee4162 ปีที่แล้ว +137

      真的
      無後顧之憂的人比較容易成功
      至少不用擔心失敗後的種種結果
      最多就重頭來過而已
      如果資金有限家裡又需要你來支出
      那光是恐懼感就可能讓你連第一步抖拓不出去
      而且努力真的沒有比運氣來得重要
      運氣好就算對方是個傻子都可能空降成為你的上級

    • @karta529519
      @karta529519 ปีที่แล้ว +66

      窮人不知道花多少時間在低回報的打工上,
      為了下一餐,又不得不做。
      要學習社會經驗做一兩個月就夠了,但他們不得不窮忙。

    • @carsten2600
      @carsten2600 ปีที่แล้ว +30

      這部份真的很同意...
      有時候甚至會遇到不食人間煙火的富二代
      問為什麼你要這麼辛苦工作、這麼努力
      無奈到都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 @feather57890
      @feather57890 ปีที่แล้ว +8

      請問投胎哪裡報名?

    • @yuyu062
      @yuyu062 ปีที่แล้ว +14

      他的書都很有啟發性 [異數]以及[以小博大]都是我看過並且對裡面的很多觀點印象深刻,他提出非常多我們所看到的現象,背後造就的原因。

  • @user-xc1jg8nz4p
    @user-xc1jg8nz4p ปีที่แล้ว +84

    12:18處字幕有嚴重的翻譯錯誤,講者說Could not disagree with you more意思是Disagree with you completely (我完全不同意你所說的)。後續講者論述也證明了他是不同意這個提問人的,他先說了史丹佛監獄實驗不是假造,又說了第二部分提問者質疑的那個想法(破窗執法部分)是在研究中屢屢得到驗證的。所以可以知道講者是完全不認同提問者的。字幕寫了「我不能同意你更多」(這通常是Could not agree with you more的翻譯,意即我完全同意你)這句字幕是完全錯誤的。

    • @user-cq7gf7vd8r
      @user-cq7gf7vd8r ปีที่แล้ว +1

      但史丹佛監獄實驗是否作假這點確實是有不小爭議的, 我很訝異他沒有說明這點

    • @GQTaiwan
      @GQTaiwan  ปีที่แล้ว +3

      謝謝提醒!馬上用CC字幕修正,我們會再多注意!

    • @user-xp5bs6rx1b
      @user-xp5bs6rx1b ปีที่แล้ว

      @@user-cq7gf7vd8r 有啊 12:52

  • @rong-yanzeng37
    @rong-yanzeng37 ปีที่แล้ว +90

    富爸媽的家世背景、人際網絡、伸出援手的人、機會等等,作為影響階級再製的主要因素,其實可以用一個社會學詞彙精準的表達:社會資本 (social capital)。

    • @user-ss6cs7gi8h
      @user-ss6cs7gi8h ปีที่แล้ว +6

      補充,除了經濟資本,布迪厄還把人擁有的資本再細分為社會資本與文化資本,我認為若是缺乏金錢與人脈,要能實現所謂「翻轉」的關鍵在於文化資本,這是是否能開展眼界,讓自己更多選擇的關鍵...

    • @kunpeng768
      @kunpeng768 ปีที่แล้ว +2

      @@user-ss6cs7gi8h 萬幸的是今天有大量的網路資源
      各領域的專業人士努力把各種的知識,觀念做成影片,分享給全世界

    • @tameiyu
      @tameiyu ปีที่แล้ว

      @@kunpeng768 真有見識的人,多聽你説幾句就知道你是道聽途說(看YT)還是真有料了

  • @b94a01142
    @b94a01142 ปีที่แล้ว +42

    喔 我好喜歡這個人的回答,感覺充滿了深思熟慮的智慧。

  • @DL-idk
    @DL-idk ปีที่แล้ว +75

    富爸妈那个真的太真实了。
    别的都不说,富爸妈的社交圈很大概率也是跟他们差不多的在物质上比较成功的人士,随便哪个朋友顺手帮个小忙,小孩都能少奋斗不知多少年。

    • @GQTaiwan
      @GQTaiwan  ปีที่แล้ว

      只有有皇親國戚,隨時可以趕超其他人
      《睡魔》作者尼爾蓋曼解答神話問題 ► smarturl.it/p6vru1

    • @user-fm2ft4pe4x
      @user-fm2ft4pe4x ปีที่แล้ว +8

      人脈真的很重要
      我去越南台辦處遇到一個婦女拿錢跟我下跪求我幫他,只是因為我是台灣人,這時候我想起一個旅行社業務剛好離她前夫家很近,我可以不甩她看她跪在地上流眼淚發抖啜泣,也可以透過網路隨便打幾個字穿越幾千公里距離隨手可得,因為我有這個人脈,她哭著跪著拜著雙手拿錢給我
      我第一次意識到拎北根本像神,你說人脈資源重不重要

  • @dingkunchen0220
    @dingkunchen0220 ปีที่แล้ว +310

    富家庭的例子讓我想到,有一次跟一個腦袋空空如也但在一流公司上班的朋友吃飯,他非常認真的問了周遭朋友一個問題。
    他: 欸為何你們都不買房子?你們知道房地產多好賺嗎? 我三十就打算不幹了,我發現收房租才是最爽的行業,建議你們也買幾棟房這樣輕鬆多了。
    我們: ??

    • @Takeitasitcomes2
      @Takeitasitcomes2 ปีที่แล้ว +34

      那你為什麼不趁機跟他借錢貸款買房呢?

    • @dingkunchen0220
      @dingkunchen0220 ปีที่แล้ว +96

      @@Takeitasitcomes2 別看他有錢,他意外的挺小氣的

    • @Takeitasitcomes2
      @Takeitasitcomes2 ปีที่แล้ว +84

      @@dingkunchen0220 至少他家教育挺成功,教他錢滾錢觀念,沒讓他到處假大方敗家底...

    • @dingkunchen0220
      @dingkunchen0220 ปีที่แล้ว +70

      @@Takeitasitcomes2 好歹父母都是高學歷,應該說整個家族都是高學歷,但不小心生了一個沒有學歷的小孩,只好讓他買房鋪後路,不管怎樣有錢都就可以人生成功的完美案例。
      不過揮霍這點他也倒是沒少做,只是控制在了正常的範疇。(送機車 電腦 遊戲 吃飯 3C產品等等)

    • @Takeitasitcomes2
      @Takeitasitcomes2 ปีที่แล้ว +28

      @@dingkunchen0220 一般人根本不會這樣送禮,這已經稱不上小氣吧!

  • @user-xp5bs6rx1b
    @user-xp5bs6rx1b ปีที่แล้ว +140

    懷念的《異數》,他的一萬小時定律一直被拿出來鞭,但他就強調好幾次了:「這是平均!不代表每個人都一定要做到一萬個小時!」我記得還有《刻意練習》的作者也有提出這件事:「只有一萬個小時沒有用!你需要的是有效的、穩定成長地練習!」
    然後《異數》作者就會再跳出來一次:「所以就說了是平均而言一萬小時!不代表一定要一萬小時!」

    • @GQTaiwan
      @GQTaiwan  ปีที่แล้ว +11

      看這些作家鬥嘴還滿好玩
      《睡魔》作者尼爾蓋曼解答神話問題 ► smarturl.it/p6vru1

    • @LizyD_
      @LizyD_ ปีที่แล้ว +7

      我比較不懂一萬小時怎麼會是十年,一天8小時,算起來才三年半
      不過我發現很多人真的看不懂這類數據的涵義,數字就是個平均或大概,讓人參考用的,重點是你怎麼去執行,而且我覺得一萬小時的概念其實很好,365天一天8小時,去研究一個項目三四年,一堆人都做不到了

    • @user-xp5bs6rx1b
      @user-xp5bs6rx1b ปีที่แล้ว +9

      @@LizyD_ 因為異數描寫的脈絡是興趣而非工作,要求興趣的學習達一天八小時有點嚴苛了

    • @maodi5302
      @maodi5302 ปีที่แล้ว +1

      我喜欢这个趣事哈哈哈

    • @hsu9997
      @hsu9997 ปีที่แล้ว +2

      一萬個小時是指你要在某個領域出類拔萃到世界頂尖所需要的時數,絕大多數的情況不需要一萬個小時

  • @Lucas-sg3do
    @Lucas-sg3do ปีที่แล้ว +70

    5:20 多疑是很累人,但是問號可以打開思維,陳述句只會close思維,這句話讓我受益良多,尤其是面對前人的code

    • @shangwenger7982
      @shangwenger7982 ปีที่แล้ว +6

      慢一点没什么,能解决问题就好了。如果一直保持很快的节奏可能思考没有深度。

    • @slow1235
      @slow1235 ปีที่แล้ว

      "尤其是面對前人的code!" 哈哈哈。
      前人表示:ㄟ~~對耶! 為什麼要這樣!? 你沒說我還沒發現~

    • @QingyangLi
      @QingyangLi ปีที่แล้ว

      怀疑别人很容易,怀疑自己最难。

  • @FunnyVideos-wz1hu
    @FunnyVideos-wz1hu ปีที่แล้ว +14

    很有意義的單元~他很多說法值得大家多深思,現代人真的很多完全不自己去研究查詢,單純聽到媒體或網路上的軼聞就信以為真甚至亂散布陰謀論,周圍的不論是年長者或年輕人都是這樣,看了真的很讓人失望

  • @sherrywu5282
    @sherrywu5282 ปีที่แล้ว +6

    希望這個系列可以長長久久❤每次的訪問都很有趣❤

  • @M6e5gw.p0-4
    @M6e5gw.p0-4 ปีที่แล้ว +51

    所以真正白手起家然後成功的真的值得尊敬

    • @GQTaiwan
      @GQTaiwan  ปีที่แล้ว

      不靠投胎的人,respect
      《睡魔》作者尼爾蓋曼解答神話問題 ► smarturl.it/p6vru1

    • @user-ff9wq1pn2n
      @user-ff9wq1pn2n ปีที่แล้ว +2

      富二代利用好資源把財產翻倍擴大公司營運也值得尊敬

    • @user-ok3nc4or2k
      @user-ok3nc4or2k ปีที่แล้ว

      ​@@user-ff9wq1pn2n很難嗎?
      父母怎樣做你照跟就行

    • @user-ff9wq1pn2n
      @user-ff9wq1pn2n ปีที่แล้ว +4

      @@user-ok3nc4or2k 拓展市場有時候還跟父母意見不一樣~會說很簡單的應該只剩一張嘴

    • @user-ok3nc4or2k
      @user-ok3nc4or2k ปีที่แล้ว

      @@user-ff9wq1pn2n 給我一億
      我證明給你看 bro

  • @bdpro_bendongpro
    @bdpro_bendongpro ปีที่แล้ว +37

    8:27 #確認偏誤 發生的原因,是人們常被最駭人、最生動、最具想像力的故事所吸引,卻沒有花更多的時間去關注細微而且緩慢的迫近我們的災難,像是我們日趨堵塞的動脈,還有正在逐漸極端的氣候。

    • @KC43420
      @KC43420 ปีที่แล้ว

      灰犀牛理論

  • @weiyu5061
    @weiyu5061 ปีที่แล้ว +4

    非常棒!!能看到一些高手的思維或想法分享,很有趣也很有意思。

  • @user-kr8xj3jb7r
    @user-kr8xj3jb7r ปีที่แล้ว +110

    決定成功與否的個人覺得可以再解釋為 可容許失敗的次數(家裡有沒有錢讓你玩)多數人只有一兩次機會 但失敗可能的後果讓多數人選擇放棄 另外就是失敗的機率 當你身邊有好的導師 夥伴 家庭 這會讓你失敗的機率會下降 可以失敗不會倒的次數跟較低的失敗率就是成功的關鍵

    • @Takeitasitcomes2
      @Takeitasitcomes2 ปีที่แล้ว +3

      王品老闆阿,虧數十億還不用怕哩...

    • @phonesj3422
      @phonesj3422 ปีที่แล้ว +20

      突然想起我年輕時,在筆記本 寫下的一句話:
      “我需要的是可以失敗的機會”

    • @wangedo1
      @wangedo1 ปีที่แล้ว +1

      即是和失敗一次就準備永不翩身的窮人說創業可以變富有一樣

  • @ewncilo
    @ewncilo ปีที่แล้ว +5

    i never in my life has never seen how people can be drawn and attract it to someone's ideology. This man is a master of persuasion. This man had persuaded many millions of people with so much simple yet persuasive ideas.

  • @kevinlantw
    @kevinlantw ปีที่แล้ว +8

    個人的人生經驗, 還有各種學術研究都指向同一個結果, 人生如果要成功, 「會投資不如會投胎」.
    有沒有富有父母的差別在, 一樣出去打拼, 你失敗了, 人往後倒的時候, 等著你的會是水泥地, 還是有人會把你接住... 如果不太需要擔心要承擔失敗的後果, 那做事就可以比較放得開, 決策也會更好.
    講一個實際遇過的例子, 我的某一任老闆本來就在掌管家中的事業, 但他還想自己出來創業, 開了公司找了人, 研發了三年多, 產品終於做出來可以上市了. 但因為管理高層的決策誤導, 結果產品上市賠了蠻多錢, 老闆本來一直很苦惱. 結果據說他某一天說「我想通了! 我老爸是不會讓我跳票的!」還好最後有渡過難關, 後面有找到對的人, 讓公司成功上櫃.

  • @faiwong9932
    @faiwong9932 ปีที่แล้ว +17

    努力沒有你想像中的重要,
    靠的是運氣、強大的資金,以及幫助你的那些人。

    • @user-fm2ft4pe4x
      @user-fm2ft4pe4x ปีที่แล้ว

      努力比不上資源,至於如何獲得資源我相信大部分都是靠詐騙手法

    • @user-hn4ly9nx8g
      @user-hn4ly9nx8g ปีที่แล้ว +2

      @@user-fm2ft4pe4x 不用啦
      有錢人的幫助 你是無法想像的
      不管啥行業都有人 呵呵

  • @user-qp9nd4bl7q
    @user-qp9nd4bl7q ปีที่แล้ว +79

    個人很喜歡這個作家,我認為他是很利害的資料整理者,擅長深入淺出,我也擁有不少他的書籍📚。
    但是一萬小時的理論是不全然正確的,常常被專家教授糾正。因為這設計太多因素特別是「質」的問題。例如你受鋼琴大師的訓練並擁有自己的琴房vs自己買台廉價電子琴亂彈一通,後者哪怕10年也沒有前者一年練的好。
    有志提升自己技巧的人,我強力推薦去閱讀一萬小時理論的原出處「刻意練習」這本書。簡單、平實、但卻堅定有力!

    • @nine_nine
      @nine_nine ปีที่แล้ว +1

      我笑了

    • @linmonj
      @linmonj ปีที่แล้ว +9

      作者在刻意練習就有提到很多前提的,是而且要是該領域是可以有客觀標準可以評鑑能力的。
      例如經營公司就不是一個可以套用的領域。

    • @SanJingSho
      @SanJingSho ปีที่แล้ว

      你提的根本沒可比性…
      相同地,我不太認為某人亂彈能堅持彈上個一萬小時,因為不識音律、沒有心流的情況下可能只是噪音與無趣罷了。

    • @user-qp9nd4bl7q
      @user-qp9nd4bl7q ปีที่แล้ว +2

      @@SanJingSho 朋友. 你搞錯了方向

    • @jacquelinelam3022
      @jacquelinelam3022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SanJingSho 不是真的. 黄家駒十七嵗拾到憐居搬走后留下的結他, 从末学过音乐, 住在公租屋的成為流行曲音乐人.

  • @GARYHUANG0330
    @GARYHUANG0330 ปีที่แล้ว +10

    懂世界運轉的規則及人情世故,比懂知識更重要

  • @taylorz7875
    @taylorz7875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Can I just say Malcolm is so fun to watch? He answered weird questions with serious answers which are all very informative.

  • @wongemily8903
    @wongemily8903 ปีที่แล้ว

    他說得很好,每個想法和答案都很有趣

  • @NeNeGames1025
    @NeNeGames1025 ปีที่แล้ว

    好看又有趣,推!

  • @user-ol4ql3vr7f
    @user-ol4ql3vr7f ปีที่แล้ว +14

    對一般人來講
    中產階級就是所謂的成功
    但對研究來講
    中產階級以上很多才是成功
    所以多努力進到中產階級不會是錯的

  • @asd46258
    @asd46258 ปีที่แล้ว

    這部影片很適合複習

  • @cllin3175
    @cllin3175 ปีที่แล้ว

    謝謝翻譯 非常有趣

  • @sansanplanet
    @sansanplanet ปีที่แล้ว +2

    超有趣的 謝謝分享~~好喜歡這種有些問題是查不到的答案的問題!XD
    非常認同富爸媽有差啊,光是視野跟能給的資源從小就不同了!

  • @SamK720
    @SamK720 ปีที่แล้ว

    這專家很實際

  • @shangwenger7982
    @shangwenger7982 ปีที่แล้ว +1

    很喜欢这个作者的气质。

  • @EvenCloser
    @EvenCloser ปีที่แล้ว +8

    7:12的"掰了位"是靈魂翻譯。

    • @kesvefbi
      @kesvefbi ปีที่แล้ว

      我一看到就開始搜有沒有評論提這個 😂

  • @pizzzalit
    @pizzzalit ปีที่แล้ว

    感謝翻譯感謝分享

  • @BRoACm
    @BRoACm ปีที่แล้ว

    很喜歡類似的訪談,圖書館也一直是我最喜歡去的場所之一。

  • @NaruMindNow
    @NaruMindNow ปีที่แล้ว +3

    很實用,理性思考,保持懷疑。就算沒有富爸媽,生活還是可以找到很多快樂。

  • @syx129she6
    @syx129she6 ปีที่แล้ว +2

    很同意,富爸媽,或是曾經富有過的爸媽,讓孩子對金錢有更多追求動力和資源

  • @findkey3245
    @findkey3245 ปีที่แล้ว +2

    1:25 圖書館超棒的 很多資訊的確只有紙本書有

  • @user-hl3td5ow5c
    @user-hl3td5ow5c ปีที่แล้ว +3

    穿得好樸素簡單,卻精神又乾淨!

  • @user-rt1ez4ho7o
    @user-rt1ez4ho7o ปีที่แล้ว +6

    他寫的書都很好看 推薦最新一本的《失控的轟炸》 講二戰的故事

  • @camojohsu84
    @camojohsu84 ปีที่แล้ว +6

    這集很有趣,問題各式各樣,但他都能有條理,不疾不徐的給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 @qbgabe12
    @qbgabe12 ปีที่แล้ว +22

    10年1萬小時,平均計,要連續10年一天練習2.8小時才有1萬小時; 1天3小時滑手機看影片玩遊戲可能很容易,但要1天3小時向同一件事下苦功,恐怕很多人10年也做不到…
    另外補充一下,10000小時學習的原始研究, 是針對音樂的高手做研究,可以想像當事人可以針對性地學習/改善,和其他人學習情況很不同

    • @D560411
      @D560411 ปีที่แล้ว +7

      至少很多人 單身維持了一輩子

    • @qbgabe12
      @qbgabe12 ปีที่แล้ว +1

      @@D560411 笑了

    • @Jerry5x0
      @Jerry5x0 ปีที่แล้ว +2

      工地師傅要出師,需要3年4個月
      差不多是每天上班8小時,時間也差不多10000小時
      這是什麼神奇的巧合嗎?

  • @leonchan92
    @leonchan92 ปีที่แล้ว +6

    說的沒錯=成功就是運氣就是出生=努力就只是有飯吃的程度而已

  • @linsfunbox4052
    @linsfunbox4052 ปีที่แล้ว +1

    我很喜歡他寫的書!

  • @user-fabulousH
    @user-fabulousH ปีที่แล้ว +25

    《異數》是我的睡前讀物與愛書📖之一。

  • @user-hk8vm3lc7g
    @user-hk8vm3lc7g ปีที่แล้ว +152

    最近才剛借他的電子書原文版來看,謝謝你們讓我更認識作者,很高興他還沒死(我也是圖書館派的,有時候查作者發現死於武漢肺炎覺得難過

    • @kang-oy6wr
      @kang-oy6wr ปีที่แล้ว +100

      雖然你講的很認真,當我聽到「很高興他還沒死」依然忍不住笑了

    • @user-jv8sr5vf7m
      @user-jv8sr5vf7m ปีที่แล้ว

      @@kang-oy6wr 我猜你是看到這則留言的

    • @GQTaiwan
      @GQTaiwan  ปีที่แล้ว +1

      希望Malcolm長命百歲
      《睡魔》作者尼爾蓋曼解答神話問題 ► smarturl.it/p6vru1

    • @dasanliang1700
      @dasanliang1700 ปีที่แล้ว +3

      正名為新冠肺炎了…

    • @user-tg8xq2pz9h
      @user-tg8xq2pz9h ปีที่แล้ว +3

      @@dasanliang1700 不是2020就已经正名了吗?

  • @koblongata
    @koblongata ปีที่แล้ว

    高爾夫需要很多的練習, 場上擊球的策略規劃, 呼吸新鮮空氣, 走路, 俱樂部舒適

  • @fenix20075
    @fenix20075 ปีที่แล้ว +8

    看完表示有幾個感想:並不是智商決定人是否成功,而是觀念,要成為專家需要十萬小時的話,那需要有正確觀念才能讓人撐夠十萬小時,否則早早就放棄了,倒是十萬小時後成為專家也不代表會成功,相對上而言,觀念並不限於有智商的人才會有,而有觀念的人通常都能累積知識轉化成為智商,結果造成有觀念的人都是有智商,沒有觀念的人通常就是智商不夠 XD 於是智商實際上只是形容詞,而不是真正用來評估人聰明與否的標準 (這是其中一個觀念)。聰明人會做蠢事的原因並不是因為他們蠢,而是防止自己不進步變成內捲的「思考習慣」,即會去挑戰一下自己的懷疑,或者特意探索自己不善長的項目去尋找其他進步的可能性,而這些挑戰和探索會是先找到一些資料,加入自己對事件的設想造成計劃,然後付諸實行,結果與現實有很大差異,造成聰明人做蠢事的局面 XD 同樣地,花十萬小時成為專家,對於某些人眼中也是聰明人做蠢事,同樣是觀念問題,而且這還沒有定論;來點偏見:鄉村音樂變得越來越慘的原因是人們從鄉村移往城鎮發展和居住,造成鄉村失落,這和七十年代人們喜歡住在鄉村逃避鬧巿的嬉皮仕文化截然不同,原因出在互聯網與手機興起,以致鄉村人比七十年代人更加了解到城巿的好處,在經濟不景的鄉村長大的人們自然不會高興,以致鄉村音樂變得越來越慘;關於研究和寫作的拖延症,其實問題出在沒有更多資料引發更好的內容,而沒有更多資料的原因是出在找不到其他方法去收集資料,所以才會令研究員或者作家陷入迷茫境界,一方面是難以得知何時才能解決這個缺乏資料來源的問題,因為解決方法完全是可遇不可求的,另一方面是卡進度的影響也是難以估算的,無知引起迷茫繼而引起恐慌。

  • @icehei11
    @icehei11 ปีที่แล้ว

    這是正確的,成功意味著要冒風險,窮人經不起風險的
    你父母不一定要很有錢,但至少有能力在你犯錯/失敗時拯救你重新開始
    至於你有沒有能力去闖一番事業就是你個人本事了

  • @oarveve
    @oarveve ปีที่แล้ว +21

    系統的好壞真的很重要,當然也確實有個人本身夠聰慧也夠努力,而逆天改命的少數例子
    以台灣來講,有的爸爸常出差美國,回家就是跟小孩講英語互動,孩子後來上學能夠直接用英語整句整句聊,然後還很疑惑別的同學為什麼要努力背一個又一個的單字?(而且還用什麼鳥諧音記憶法)

  • @user-bw7zw2yt5j
    @user-bw7zw2yt5j ปีที่แล้ว +2

    當你以成功為目標時你必然會失敗,因為你的所有行動都是以成功為中心,但世界的變化必然比你想像中變化要大,沒有哪個誰是能當個成功的長勝將軍,很多被人定義的"成功人士"都不認可自己目前的就是成功,因為進行探索並認知才是思考的作用,從一開始就把自己框死在一個框架裡除了減少自己的可能性外沒有任何作用,人挪活,树挪死,把自己埋的有多深那麼挪的時侯就有多痛苦

  • @jollyreal1
    @jollyreal1 ปีที่แล้ว +2

    維基百科可以當作精確的專業名詞翻譯網站

  • @windHsu
    @windHsu ปีที่แล้ว

    很棒的內容,可惜字幕品質有下降。

  • @solaration
    @solaration ปีที่แล้ว +4

    請問中文字幕可以改個顏色嗎?不然背景也白的有時看的比較不清楚

  • @garrisonma3617
    @garrisonma3617 ปีที่แล้ว +1

    台湾有这样的节目真的很好。

  • @Bananaju1118k
    @Bananaju1118k ปีที่แล้ว +14

    這麼巧,我在前天才猛然驚覺原來iphone
    只能開500個標籤頁

    • @GQTaiwan
      @GQTaiwan  ปีที่แล้ว +3

      等等,你是怎麼發現的
      《睡魔》作者尼爾蓋曼解答神話問題 ► smarturl.it/p6vru1

    • @Bananaju1118k
      @Bananaju1118k ปีที่แล้ว +7

      @@GQTaiwan 就在我不能開第501個標籤頁時發現的

    • @nehsm30126
      @nehsm30126 ปีที่แล้ว

      Chrome手機版上開超過100個分頁群組 群組編號的數字會消失

  • @lulu6606
    @lulu6606 ปีที่แล้ว

    階級複製 就是現代ING情況 不再有大幅翻身機會.

  • @langanthony3430
    @langanthony3430 ปีที่แล้ว +7

    感覺還行很有條理,但還是有模稜兩可的地方,覺得可以講更清楚,時間也太短了不夠看。

  • @LDH0810
    @LDH0810 ปีที่แล้ว +3

    我一個朋友家中開公司安排給他一個可有可無的職務,一樣領薪水,偶爾進進公司,前幾年偶然接觸到朋友在競標政府綠能專案,希望他能投資250萬,他就跟爸媽預支100多萬加入,現在光那個綠能產業的分紅每個月6-7萬,本金已經回來了,還持續在分。

    • @KAKA-xk5xd
      @KAKA-xk5xd ปีที่แล้ว

      綠能你不能

  • @ginkokisama
    @ginkokisama ปีที่แล้ว +9

    感同身受XD
    身邊就有整天玩, 但旁邊的朋友跟親爹一樣在養他
    其他在做事的人好像蠢蛋一樣, 還得跟這個傢伙分錢, 是一個蠻讓人灰心的事實XD
    只能說自己沒運氣不好, 沒有願意養我的人 (X

  • @choisaucechoiski1911
    @choisaucechoiski1911 ปีที่แล้ว

    where is his podcast?

  • @KAKA-xk5xd
    @KAKA-xk5xd ปีที่แล้ว +9

    有沒有富爸爸富媽媽 很現實也很真實
    比那些成天灌雞湯騙人的好多了
    認清現實也是一種成長

  • @hsiu1796
    @hsiu1796 ปีที่แล้ว +1

    他的podcast感覺很有趣耶 想找來看但好像有太多專有名詞會聽不懂🥹🥹

  • @user-pn5kz1ll9w
    @user-pn5kz1ll9w ปีที่แล้ว +5

    接種疫苗
    不是街種
    「掰了位」直接音譯也太好笑

  • @hauerc5194
    @hauerc5194 ปีที่แล้ว +45

    刻意練習這本書的作者表示: 異數作者說的一萬小時法則是誤解,錯誤引用了他的研究成果XD

    • @GQTaiwan
      @GQTaiwan  ปีที่แล้ว +1

      看作者們這樣互相質疑指證也是滿好玩
      《睡魔》作者尼爾蓋曼解答神話問題 ► smarturl.it/p6vru1

    • @ponny0105
      @ponny0105 ปีที่แล้ว +9

      練錯的一萬小時,變成錯誤專家👍🏻

    • @user-hc5br9bh9y
      @user-hc5br9bh9y ปีที่แล้ว

      把身體練壞了

  • @jackyfung12317
    @jackyfung12317 ปีที่แล้ว +13

    讀社會學的我表示讚啦👍

  • @user-vj7gs4do6x
    @user-vj7gs4do6x ปีที่แล้ว +2

    15:41 重點,公司高階打越多高爾夫球,公司經營的越差XD

  • @viocel429
    @viocel429 ปีที่แล้ว +1

    12:19 那邊 Malcolm是說 could not disagree with you anymore. 他完全不同意這個說法唷

  • @stevenjohn4663
    @stevenjohn4663 ปีที่แล้ว +8

    中肯!研究愛情動作片初期,會有喜出望外,如獲至寶般的喜悅!!!
    但隨著研究更深入,花費在挑片的時間越來越長,甚至快轉、跳過,遇到同一個女演員不同主題卻產生枯燥乏味感
    直到多方面的涉略(歐美、日本、本土、職場、野外...等)與關鍵字搜尋,心中澎拜如同小宇宙爆發進入零的領域,彷彿今天的我沒有極限,能適時挑好片,抓住段落重點,不拖泥帶水如同達到天衣無縫的極致!!!

    • @user-ki1mk3ph3m
      @user-ki1mk3ph3m ปีที่แล้ว

      嗯…看來是個迷失在不同支線的老司機!?

    • @Zalaves
      @Zalaves ปีที่แล้ว

      終於找到我要的留言了!!

  • @enrouchen9522
    @enrouchen9522 ปีที่แล้ว +1

    他給我一種聞西的感覺

  • @user-ob6oe3ns8w
    @user-ob6oe3ns8w ปีที่แล้ว

    我也會去圖書館❤

  • @user-my1qv5jz4v
    @user-my1qv5jz4v ปีที่แล้ว +1

    請問一下這位作家的podcast叫甚麼名字啊?有點感興趣😳謝謝🙏🙏

    • @GQTaiwan
      @GQTaiwan  ปีที่แล้ว +4

      Revisionist History,spotify上有!

  • @leefunfundance
    @leefunfundance ปีที่แล้ว +2

    其實一萬小時的定律已經被推翻,(1)這個不是絕對,要看那一種項目(2)比起練滿時數,有詳細計畫的刻意訓練,可讓訓練效力翻倍,這才是更重要。
    而且異數一書作者,引用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世界級的「傑出表現」研究權威:艾瑞克森。
    艾瑞克森自己出書來討論一萬小時,說明這不是絕對的。

  • @ivycharlotte
    @ivycharlotte ปีที่แล้ว +1

    at 12'19"
    translation is wrong
    how can you translate "I could not disagree with you more" to something with a completely opposite meaning

  • @watermarkhsi
    @watermarkhsi ปีที่แล้ว +5

    真正的技术活是投胎~

  • @wowchengyeh
    @wowchengyeh ปีที่แล้ว +15

    10:12 小小疑問,the king of tears 應該是淚中王者,不是王者之淚吧?

    • @umpd123
      @umpd123 ปีที่แล้ว

      淚中王者應該是king of the tears吧 我猜拉

    • @user-ql8nu7te9n
      @user-ql8nu7te9n ปีที่แล้ว +8

      淚中王者翻譯是可以的,不過也可以是淚"之"王者,主體是王者,前綴為淚(tears)。
      在影片中鄉村音樂是"The king of tears"的話,那麼就變成賺人熱淚的王者,更偏向後者,但絕對不是王者之淚。

    • @loooooool3
      @loooooool3 ปีที่แล้ว

      @@umpd123 你说的跟他说的没有区别,就是去掉了冠词但是意思没变

    • @loooooool3
      @loooooool3 ปีที่แล้ว

      @@umpd123 等下我才看到你在tears前放个the,那么在这里你的句子给人的感觉是你说的“眼泪”是很特指的几滴眼泪,但是翻译过来还是一样,就是说没太大的区别。王者之泪是(the) tears of the king。

  • @chi-salin4127
    @chi-salin4127 ปีที่แล้ว +1

    很多 👥 の成功都是拜運氣之賜 🆗 不管你有多努力 💨 💨

  • @linshumin8737
    @linshumin8737 ปีที่แล้ว +1

    這很現實 有一次印象很深刻 2020美國選舉期間
    我一個唸私立國小一年級的朋友小孩問我:川普跟拜登誰當選機率比較高 我嚇到
    我自己唸公立國小一年級的女兒問我:爸 我想買switch神奇寶貝卡帶
    我感嘆 怎麼差那麼多
    階級複製在2023的現今 還在進行中⋯

  • @RoubeeTsai
    @RoubeeTsai ปีที่แล้ว +1

    想找他的書來看了

  • @grace30728
    @grace30728 ปีที่แล้ว

    情資失靈讓我想到消息理論,就是說越少資訊反而越能確認樣本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查查information theory

  • @changfrank0516
    @changfrank0516 ปีที่แล้ว +17

    關於成功的建議我有幾個補充,第一、最好先去算命看自己命中成功有多少機率,再針對性的努力,如果成功無望就進行到第二步、多做點好事、說好話,賭下輩子成功的機會會不會高一點⋯

    • @GQTaiwan
      @GQTaiwan  ปีที่แล้ว

      拼投胎啦
      《睡魔》作者尼爾蓋曼解答神話問題 ► smarturl.it/p6vru1

    • @user-gq3rr9zy2b
      @user-gq3rr9zy2b ปีที่แล้ว +5

      同意,這輩子基本上剛出生就決定了,剩下的人生都是在為下輩子努力

  • @peterchiang4352
    @peterchiang4352 ปีที่แล้ว

    老高前幾天出的片😂

  • @hobob7719
    @hobob7719 ปีที่แล้ว +2

    沒有父蔭的網友們,長期小額的買些樂透,因為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 @victorhamilton1649
    @victorhamilton1649 ปีที่แล้ว +4

    我覺得他長得很像馬修麥康納喔XDD

  • @2xl242
    @2xl242 ปีที่แล้ว +3

    就事實而言,躺平其實比努力務實多了。

  • @diobrando1277
    @diobrando1277 ปีที่แล้ว

    好想買他寫得書!

  • @frankchiu7
    @frankchiu7 ปีที่แล้ว +12

    意外的蠻派 XDDDD

  • @JASON34654
    @JASON34654 ปีที่แล้ว

    Ya I know
    I have the problem

  • @aoshenfengyu
    @aoshenfengyu ปีที่แล้ว

    7:12 掰了位XD

  • @Joseph19630812
    @Joseph19630812 ปีที่แล้ว

    是否「投對胎」真的很重要

  • @o.v.5769
    @o.v.5769 ปีที่แล้ว +5

    成功之道與努力天賦等等常有耳聞的東西都只是資本運作中的螺絲
    如果不灌輸絕大多數的人們這樣的觀念資本市場將會崩塌
    而剛好這些被創造出來的特質與人性也相符合 所以才會變成主流觀念
    實際上正如影片所說 運氣跟資源才會成功 其他都只是不重要的加分題
    這不是一種悲觀主義 而是事實
    所以一介凡人要成功就是提升運氣發生的機率跟想盡辦法獲得資源 道理很簡單 但實際絕對比你不斷地努力更難

  • @lukelee1992
    @lukelee1992 ปีที่แล้ว

    總覺得他長得像電影裡面會出現的瘋狂科學家

  • @kknowles8621
    @kknowles8621 ปีที่แล้ว +12

    @McDonald 還不趕快換回牛油

    • @SirWaiMax
      @SirWaiMax ปีที่แล้ว +3

      你先看看兩者成本的分別

  • @ning4868
    @ning4868 ปีที่แล้ว +2

    结论令人扎心且暖心
    扎心是因为没有人脉和资金是难以出头的
    暖心是因为智商中等且懒~完全靠运气也是可以出头的
    总结: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躺平等馅饼了!

  • @clifflee5802
    @clifflee5802 ปีที่แล้ว +13

    之前看到網路上討論皮卡丘尾巴其實一直以來都是全部黃色,並沒有末端是黑色的皮卡丘,我還很震驚,直到看到有人說他家小朋友玩具上的盜版皮卡丘就是有黑色尾巴,我才想到我小時候看到的皮卡丘,可能盜版的次數還多餘正版的

    • @force00282
      @force00282 ปีที่แล้ว +3

      任天堂大亂鬥摔角皮卡丘尾巴末端就是黑色的。

    • @cubest817
      @cubest817 ปีที่แล้ว

      有曼德拉效應的味道了ww

  • @llrabel
    @llrabel ปีที่แล้ว

    回答史丹佛監獄實驗,他開頭是說完全不同意網友的說法,翻相反了。

  • @blanKoffee
    @blanKoffee ปีที่แล้ว

    看到一半才發現原來有買他的書,不過放在一旁吃了灰幾年...

  • @SummerHailstones
    @SummerHailstones ปีที่แล้ว

    下次看到老闆們打高爾夫,你就可以告訴他,“你越打高爾夫,公司越倒霉。” 哈哈哈

  • @simonchang8127
    @simonchang8127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h x 5d x52w x10y = 10400 h ,問問所有成功人士我想付出的時間應該是遠遠超過的。
    (起碼以我自己目前小成就的經驗值來說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