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讀誦

แชร์
ฝัง
  • เผยแพร่เมื่อ 5 ต.ค. 2024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 213

  • @郭蜜蜂-t7n
    @郭蜜蜂-t7n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法佈施 南無阿彌陀佛

  • @陳琦安-j3k
    @陳琦安-j3k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感😊恩🙏

  • @linangel5956
    @linangel5956 4 ปีที่แล้ว +33

    朗頌這篇心經,咬文嚼字,字正腔圓 速度適中,對初學者洽到好處,阿彌陀佛 感恩。

    • @a0935996015
      @a0935996015 2 ปีที่แล้ว +1

      讚好聽

    • @林月端
      @林月端 ปีที่แล้ว

      很棒是繁體字 👍

  • @郭蜜蜂-t7n
    @郭蜜蜂-t7n 6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法佈施 南無觀世音菩薩

  • @小浩-o8c
    @小浩-o8c 8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阿彌陀佛  感恩

  • @tohpohchoo8483
    @tohpohchoo8483 ปีที่แล้ว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感恩

  • @慈悲心清净心
    @慈悲心清净心 4 ปีที่แล้ว +4

    感谢分享🙏感恩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
    祝福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众生身体健康,幸福快乐🙏
    南无阿弥陀佛🙏

  • @sophiechen3289
    @sophiechen3289 3 ปีที่แล้ว +2

    谢谢你

  • @歇即菩提-知一切法皆
    @歇即菩提-知一切法皆 5 ปีที่แล้ว +5

    南無觀世音菩薩

  • @ching-luehchang8256
    @ching-luehchang8256 5 ปีที่แล้ว +3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南無阿彌陀佛-x9i
    @南無阿彌陀佛-x9i 3 ปีที่แล้ว +4

    💐🌹💮🙏南無阿彌陀佛🙏💮🌹💐
    🌷💐💮🙏摩訶般若波羅蜜🙏💮💐🌷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文章系列:
    bookgb.bfnn.org/article_12.htm (般若文海)
    m.guang5.com/fojing/xinjing/ (無量光明佛教網)
    [宏海法師講解《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文章閱讀:
    fodizi.net/qt/qita/20880.html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視頻系列:
    m.fodizi.com/2837.htm
    般若經典閱讀目錄:
    www.qldzj.com/s/ml01.htm
    www.baus-ebs.org/sutra/fan-read/008/index.html
    般若文章系列:
    fodizi.net/f146.htm
    般若視頻系列:
    www.fodizi.com/fofa/a123.htm
    佛經咒語文章系列:
    fodizi.net/f24.htm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 @melodychuang3024
    @melodychuang3024 4 ปีที่แล้ว +1

    感恩南無觀世音菩薩🙏🙇

  • @清淨普賢行
    @清淨普賢行 6 ปีที่แล้ว +29

    《照見五蘊皆空,才能度一切苦厄》
    我們若看不破,就放不下,若沒放下,就得不到自在。我們要看破,就是要看到人生真實的一面,才能放下。我們人生真實的實相是什麼?佛陀在《金剛經》說,就是無我,不僅我們本身當體是因緣所生,是空的;別人也都是空的。如果跟我們有情緣的,我們會生喜怒哀樂;如果跟我們無情緣的人發生不幸,我們並不悲傷。這都是我們攀緣的我執習性所造成的煩惱,但佛說實際是無我,無眾生的,皆是幻相,皆是攀緣心而已。實際上我們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我及他,為什麼? 我們人生的每年每天,分分秒秒的緣起緣滅,不是我們能夠控制的;它都有因緣果報,雖有因果,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如夢如幻,空,不可得。所以,《般若心經》上說:照見五蘊皆空,才能度一切苦厄。五蘊就是集合成「我」的「色受想行識」,也稱五陰,陰蔽了我們的覺性。我們要知道它們是空的,要看得破、放得下,知道「無我」,才沒有苦痛厄難的折磨。
    如何照見五蘊皆空? 照見五蘊皆空,是在照見「色受想行識」皆無自性,五蘊無自性,就是不能自主,不能自在,依他幻化,無自性即是無我。「色」無自性,無我。宇宙一切的形形色色,皆屬物質聚合而成。山河大地是色,我們的身體,也是地水火風四元素聚合而成的色相。因為一切色皆是因緣所生,因緣所生,當體即空,成壞無常,虛幻不實。萬法萬相,來去皆無自性,不可得,故「色即是空」。佛也說:「色如聚沫」,我們的色身由四大假合,亦如水面上,風吹而成的聚沫,虛有形狀,體本無實,瞬間即破滅,無法自在,沒有自性,也是「色即是空」;色雖沒有自性,卻能緣成幻有,空即是有,故「空即是色」。若仔細思惟,我們的身體是假藉父精母卵而生的,生老病死,眾緣生滅從來沒有止息。五歲的我是我?還是現在的我是我? 都不是,沒有一個我是不變的,分分秒秒,紅血球、白血球及各種細胞都在新陳代謝,「我」只是一種概念的執著,有我即有憂悲苦惱! 從沒有一個真實不變的我。看破自我,才能真正放下。看別人也一樣,我們見得到的,皆是不真實!親人好友等等,皆是因緣和合,暫聚在一起罷了,緣盡皆空,是夢是幻!常作如是觀。
    「受如水泡」,我們一切的苦受、樂受,就像水面因風動或物擊所成的浮泡,皆隨不定外緣忽然生成,須臾即沒,因緣生、因緣滅,皆無自性,不能自主,故無我,無我即空,所以「受即是空」。但苦樂宛然,不壞幻受,故「空即是受」。
    「想」也無我。五蘊中,想蘊若破,五蘊皆空。想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對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所生出的分別、愛憎的念頭,生滅不停,佛經說:「想如陽焰」,陽焰是春天遠觀曠野,日光折射,如水溶樣;渴鹿見之,以為陽焰是沙漠中的水池,奔前追水,不知水不可得,只是幻像!我們六根對六塵,所引起的一切愛恨情仇、分別計較,皆是如海市蜃樓般的幻覺,毫無真實可得。故說「想即是空」;又因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故「空即是想」。我們觀察自我的起心動念,就知道每一秒都是亂想紛飛,無法停止。前一秒想的,後一秒就改變了;前秒哭,後秒笑;前秒愛,後秒恨,生住異滅,變換迅速。無中生有,轉瞬成空。沒有一種心意是永恆不變的,只是一種妄想執著,再換成另一種妄想執者,隨緣變化不止,都是永無止盡的妄想執著。如何對治?只有用都攝六根、專心一意來念佛,自念自聽,才能以一念抵萬念,漸除妄念,而回歸清淨自性。
    「行如芭蕉」,我們隨著妄念遷流而去造作諸行,妄念非實,一切行為亦如芭蕉中空虛脆,究竟毫無實體,空不可得,故說「行即是空」;雖然諸行無常,隨緣變易,但是諸行的因緣果報究竟不昧,所以「空即是行」。
    「識如幻事」,我們的識蘊,是我們眾生依無明所起的識心分別,如第八識,及由此轉生的第七識、前六識,皆認假為真,妄想執著,而誤認有個虛妄的我及我所;是妄想而有,非實體而有,就像魔術師幻出種種幻術,皆空無所有,故說「識即是空」。但若了知第八識雖虛幻無主,當體不離如來藏,體性本真,那麼「空即是識」。
    五蘊皆是空有不二,真妄不二,一切唯心造,一切不昧因果,端看吾人如何用心。不僅可以照見五蘊皆空,也能從五蘊身心中,反照照自性,來照見真如法性,非空非有,無生無滅。
    《 西方公據》中,唐朝裴休云:「大眾從無始來,常認為我身者,是地水火風假合之身。旋聚旋散,屬無常法,非我身也。大眾從無始來,常認為我心者,是緣慮客塵虛妄之心,乍起乍滅,屬無常法,非我心也。我有真身,圓滿空寂者是也;我有真心,廣大靈知者是也。空寂靈知,神用自在,性含萬德,體絕百非,如淨月輪,圓滿無缺。惑雲所覆,不自覺知。妄惑既除,真心本淨。十方諸佛,一切眾生,與我此心,三無差別,此即菩提心體也。」若我們能從五蘊的苦、空、無常、無我之中,去看破虛幻無主的穢身及妄念,不再隨生隨死,隨其欺誑擺佈,我們才能回歸清淨的真心;而以此堅固真實的純真心體來念佛,就會如徹悟大師所說:「以能念之心,本是全真成妄,全妄即真。所念之佛,亦本全德立名,全名即德。能念心外,無別所念之佛;所念佛外,無別能念之心,能所兩忘,心佛一如。於念念中,圓伏圓斷五住煩惱,圓轉圓滅三雜染障,圓破五陰,圓超五濁,圓淨四土,圓念三身,圓修萬行,圓證本真,而圓成無上妙覺也。一念如是,念念皆然。但能念念相續,其伏斷修證,有不可得而思議者矣!」

  • @poohcham
    @poohcham ปีที่แล้ว

    阿彌陀佛

  • @孫守真
    @孫守真 9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感恩感恩 讚歎讚歎 南無阿彌陀佛

  • @jimliu3534
    @jimliu3534 2 ปีที่แล้ว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說無盡意菩薩啊,這位觀世音菩薩具有如比巨大的功德,他變化各種各樣到各國遍遊,救度眾生。因此,你們應該一心一意供養觀世音菩薩。這位觀世音菩薩,能在眾生恐懼急難的時候,把無畏的精神和力量布施給眾生。因此,娑婆世界裡的眾生,又都稱他為。

  • @劉曜任
    @劉曜任 9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圓覺經正宗分十一。圓覺菩薩說 : 初首手便。若諸眾生,遍修三種,精行精進,即名如來。出現于世。若後末世,鈍根眾生,心欲求道,不得成就,由昔業障 :「各自開始階段的入手方法。倘若假若徦使假如如果諸多眾多諸位眾生,普遍地週遍地修習修行三種淨觀奢摩他,就是靜定,三摩鉢提,就是幻化,禪那,就是寂滅,勤奮勞苦修習修行突飛猛進精進不已的修習修行勇猛精進,那麼他就是現實中的如來,出現在世人面前。倘若假若假使假如如果他們以後末法時代,根機遲鈍的眾生,心中立志追求追尋佛道聖道,這樣所以他們不能夠有所成就,這是由於住昔昔日累積堆積的因果業緣所造作惡業障礙 。」

  • @楊旭-k3w
    @楊旭-k3w 2 ปีที่แล้ว

    緣起緣滅為色空,
    悉皆般若即色空,
    萬法唯心本真如,
    如如超脫一切性。

  • @劉曜任
    @劉曜任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圓覺經說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得成道,由有無始,自他憎愛,一切種子,故未解脱。若復有人,觀彼怨家,如己父母,心無有二,即除諸病。於諸法中,自他憎愛,亦復如是 :「信仰佛聽聞佛法而是持戒行善的善男子!末世末法時代的眾生,之所以不能夠不可以成全造就出離生死煩惱聖人之道的聖道,這是因為有時間開始以前便是有的,能夠可以生出生起發出對於個人自己自身自我,他人的憎惡痛恨的憎恨與過分寵愛的溺愛的,所有一切的有煩惱有漏種子,所以無法沒有辦法脱離煩惱解脱。倘若假若假使假如如果又有個人,看待對待那些冤家對頭,好像如同自己的父母一般一樣,心中不存在有兩者有所分别的執念執著念頭,就是能夠可以祛除除去去掉四種一切的妄念禪定病魔的禪病。同理心面對萬事萬物,所產生的所有關於個人自己自身、他人的喜好憎惡捨棄保留的好惡去取,也是完全依其規定辦理的適用相同的同樣的這番這種道理。」

  • @audreyheng
    @audreyheng 4 ปีที่แล้ว +3

    感謝您的分享~

  • @最火最新电影
    @最火最新电影 3 ปีที่แล้ว +2

    强大的内心,不仅在于能忍常人所不能忍,还在于做常人所不能做。这样的心坚定,决绝,不畏惧,不管遇到多大的风浪,都能安然处于其中。他们不怕困难,不畏艰险,无论身居何处,都能心安一生。
    时常在外漂泊、打拼,对于四海为家有怎样的理解呢?当我们身处不如意的境地,强大的内心,方能让我们无所畏惧。
    01
    心若安定,则处处为家

  • @孫德芬
    @孫德芬 3 ปีที่แล้ว

    午安平健康順心喜樂

  • @劉曜任
    @劉曜任 9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圓覺經流通分說 : 佛說此經已,一切菩薩、天龍鬼神、八部眷屬,及諸天王、梵王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説,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 佛陀演說講說宣說宣講講解這部《圓覺經》的佛經經典完畢完成以後之後,所有全部一切菩薩,以及天人,天龍鬼神八部眷屬等等,侍衛侍從跟從保護守護守衞的任務隨從,和諸多眾多諸位天王、梵王等等,所有全部一切與會參與法會的大眾徒眾,聽聞聽到佛陀的演說講說宣說宣講講解,全部都是皆大歡喜愉悦,全部都是大家彼此信任的没有不信任的無不信任,接受領受奉持這部《圓覺經》的佛經經典神聖佛法正法教義而是奉行命令遵照施行遵行佛陀所演說講説宣說宣講講解這部《圓覺經》的佛經經典神聖佛法正法教義。

  • @金螺楊曾
    @金螺楊曾 ปีที่แล้ว

    速度非常適中很讚!

  • @parachute1717
    @parachute1717 4 ปีที่แล้ว +1

    感謝分享 ☺☺👍

  • @liu185taiwan
    @liu185taiwan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感恩您的分享,您的誦念是我最喜歡的版本,每天都把速度調成0.75,反覆聆聽。
    請問:能再錄一個慢一點點的版本嗎?
    提出冒昧懇求,還請海涵。

  • @jimliu3534
    @jimliu3534 2 ปีที่แล้ว

    妙法蓮華經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本章節敘述了妙音菩薩來到法華會以前的情況。主要介紹妙音菩薩來法華會的目的,以及他向端莊相貌和功德神通。

  • @劉曜任
    @劉曜任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圓覺經說 :「若諸菩薩,以寂靜力 ; 而起作用,於一切境,寂用隨順。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後修三摩鉢提 :「倘若假若假使假如如果某些實際修行實修的菩薩,首先先行運用寂滅,就是斷除滅去貪欲、瞋恨、愚癡和一切煩身惱心,令人不順心不暢快的苦惱惱怒的煩悶愁悶的情緖的煩惱,不再生死苦海輪迴輪轉流轉的寂滅,貪瞋癡三毒煩惱的智慧力量 ; 續繼不斷而是興趣趣向生出生起種種行為行動動作,十分符合適合適用實用應用,對於一切施以加以施加有所作為佛菩薩救度度化眾生的離苦得樂的方法,眾生照著方法去做,就會成功的幻化變化幻境的度化的幻境,也是不離離不開斷除滅去貪欲、瞋恨、愚痴和一切煩惱,不再輪迴生死苦海輪迴輪轉流轉的寂滅的真實真如實相體性,也是不離離不開救度超度眾生到樂土而且又有超度解脱度脱苦趣眾生的意思的作用。這種菩薩,就叫作首先先行修習修行名稱名為禪那,襌那就是靜慮或思惟修,是指修行者高度集中精神,緣的原因緣故連結遇到相遇的緣一對象或主題作思惟而達到定,這種過程和稱為禪那,也是心定一境,而審為思慮者,思惟真理,靜思念慮的意思,禪那,意譯寂滅,就是斷除貪欲、瞋恨、愚癡和一切煩惱,不再生死苦海輪迴輪轉流轉的名先修禪那,其後他們以後修習修行三摩鉢提的修行者,三摩鉢提,就是分離離開遠離昏沉頭腦迷糊嚴重沉重,掉舉以後,禪修的時候,心意上下飄蕩,一會兒妄念又過來,一會兒心意又平靜,能夠持心處事所抱的態度,心所與心相應,心的彼此具起一同共同共起的因緣法,所有因緣的法。三摩鉢提,意譯幻化,三摩鉢提,又意譯等至,三摩鉢提就是幻觀,就是幻化變化幻觀的後修三摩鉢提。」

  • @jimliu3534
    @jimliu3534 2 ปีที่แล้ว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說眾生遇到困厄,身受無數痛苦,觀音憑著奇妙的智慧力量,能普救世間苦難眾生。他具有一切神通力量,廣修方便巧智,在十方世界裡,所有的塔寺都是他現身之處。種種的惡道,比如地獄餓鬼和畜生,還有生老病死之苦,他都能慢慢消除這一切。

  • @劉曜任
    @劉曜任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圓覺經說 :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 ; 斷煩惱已 ; 後起菩薩,清淨妙行,度諸眾生。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禪那,後修三摩鉢提 :「倘若假若假使假如如果其些實際修行的菩薩,首先先行出生生起究極極致的澄心静慮,守道不離,坐禪入定,平靜平安停止不動的靜定的力量的靜定之力 ; 持續不斷而是斷滅自身本身的煩身惱心,令人不順心不暢快,產生苦惱惱怒的煩悶愁悶的情緒的煩惱 ; 最後最終出生出起發起菩薩,乾淨純浄清淨奇妙而是變化的修習修行佛法的法行,救度度化眾生離苦得樂,度脱救度度化脱離輪迴苦海輪迴轉轉流轉。這種菩薩,就叫作首先先行修習修行名稱名為奢摩他,奢摩他,意譯靜定,就是澄心靜慮,守道不離,坐禪入定,平靜平安停止不動。奢摩他,又意譯止定。是指用以專注力安定身心,就是止寂的意思意義,就是止息一切雜念,止息諸多諸根惡不善法,能夠滅除一切散亂的名先修奢摩他。中間修行修習襌那,就是靜慮或思惟修,是指修行者高度集中精神,緣的原因連結相遇遇合的緣一對象或主題作思惟而是達到定,這個過程稱「禪那」,心定一境,有審為思慮,思惟真理,靜思念慮的意思,禪那,又意譯寂滅,就是斷除貪欲、瞋恨、思癡和一切煩惱,不再生死苦海輪迴輪轉流轉的境界的中修禪那。最後最終修習修行三摩鉢提的修行者,意譯三摩鉢底,就是分離離開遠離昏沉頭腦迷糊嚴重沉重,掉舉以後,禪修的時候,心意上下飄蕩,一會兒妄念又過來,一會兒心意又平靜,能夠可以持心處事所抱的態度,心所就是與心相應,心的所彼此具起一同共同共起的因緣法,所有的因緣法,令其使得讓他們相續不斷而是轉動的平等境界以其相續性並且延及延續到污染真性的欲染,三摩鉢提,又寫作三摩缽底,意譯等至,三摩鉢底,是指幻觀,又意譯幻化,幻化變化幻觀的後修三摩鉢提。」

  • @許曉環
    @許曉環 2 ปีที่แล้ว

    謝謝您

  • @jimliu3534
    @jimliu3534 2 ปีที่แล้ว

    仁王護國經說又有十六個大國的國王,他們各各有一萬、二萬乃至十萬的眷屬臣民。他們受持五戒,具十善好品格,皈依佛、法、僧三寶,按清信士準則行事,具足上述功德。又有五道之中的一切眾生。又有其他佛世界的不可計量的眾生。還有變幻而現的十方佛國淨土,化現百億個花臺高座。

  • @jimliu3534
    @jimliu3534 2 ปีที่แล้ว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本章節主要介紹觀世音菩薩是如何在娑婆世界裡救度眾生的,同時描述了無盡意菩薩對觀世音菩薩的供養。

  • @劉曜任
    @劉曜任 9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圓覺經說 :「善男子!此名菩薩,示現安居,過三期日,隨往無礙 : 「信仰佛聽聞佛法而是持守行善的善男子 ! 這就叫做所謂的菩薩,表示顯示呈現示現的夏天雨季不能外出,不能雲游四海四方,僧人在安住在ㄧ個定住的地方精進修行的結夏安居,經過或長、中、短的三種時間期限,它能的可以使得讓修行者其後之後,隨著往著隨住者而是自由通順毫無自由阻礙無阻。」

  • @mandycreate18
    @mandycreate18 ปีที่แล้ว +2

    能量淨化揚昇療程❤

  • @jimliu3534
    @jimliu3534 2 ปีที่แล้ว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本章節以偈語的形式,通過無盡意菩薩舆釋迦牟尼佛的一問一答,再次闡述了觀世音菩薩的功德和神通。

  • @jimliu3534
    @jimliu3534 2 ปีที่แล้ว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說這時,持地菩薩就從座位上站起身來,走向前來,對釋迦牟尼佛說道:「佛啊,如果有眾生聽到了這篇,知道觀世音菩薩自由無礙地普救眾生的業繢,了解他是一位能夠廣開一切法門,顯示無量神通的菩薩,那就應該知道,這些眾生也已獲得不少的功德。」當釋迦牟尼佛講說這篇的時候,大眾中有八萬四千人都萌發了求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志願。

  • @jimliu3534
    @jimliu3534 2 ปีที่แล้ว

    仁王護國經說這時,有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大夫、天人師、佛等十種名號,能知過去無量劫因緣,能見恆河沙界外雨滴數,能盡一切結習無明,入於無餘涅槃,具堅固不壞如金剛的一切種智的釋迦牟尼佛。於成道後三十六年正月八日,住於如來十地,入大寂滅定而思察眾生機緣,放射出大光明,遍照於三界之中。

  • @chingchen3427
    @chingchen3427 3 ปีที่แล้ว

    想深明其義者
    在👉 雙生紫焰👀
    講非同凡響的👍心經👏👏👏

  • @jimliu3534
    @jimliu3534 2 ปีที่แล้ว

    妙法蓮華經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本章節主要描述了釋迦牟尼佛說法時所出現的各種神奇現象,比如菩薩從地湧出、現廣舌相、六種震動等。

  • @jimliu3534
    @jimliu3534 2 ปีที่แล้ว

    仁王護國經說與佛在一起的還有十億發心學道的居士,二十二種道品,十種德性、八種觀察事物的方法,八種解脱的本領,聞、思、修三慧,十六諦、四諦等基本要理都已具足;他們以觀智、觀四諦、修十六行相,修完暖位四加行,得圓滿十地九十忍,進入見道的新階段,上述這些功德,居士們都已成就。

  • @jimliu3534
    @jimliu3534 2 ปีที่แล้ว

    妙法蓮華經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說在釋迦牟尼佛講說這篇時,與妙音菩薩同來的八萬四千位菩薩,都得到了現一切色身三昧的境界。娑婆世界裡的無數菩薩,也能達到這一襌定境界,還能總持一切陀羅尼。

  • @jimliu3534
    @jimliu3534 2 ปีที่แล้ว

    仁王護國經說接下來,以前堅守的中道為因性,往於堅忍之中,觀一切法都無生、無住、無滅。觀五受陰無自、他相,三界因果無自、他相,二諦也無自、他相。如同真實法性,求相而便不可得。而常由觀五陰而三界,由觀三界而二諦,次第而入,最终至第一義諦,心心寂滅,念念無生,而又生而入三界。

  • @清淨普賢行
    @清淨普賢行 5 ปีที่แล้ว +3

    (讀誦經典是持名念佛的助行)
    我們眾生修持念佛法門,「願生極樂佛國」是正念,「誓願早日成佛」是正願。要訣在於「深信切願」,只要信願堅固,天天發願,分分秒秒願生,盡此報身,必蒙阿彌陀佛慈悲攝受,必生極樂世界。大悲釋迦世尊所教導的一切佛法,無非要令法界一切眾生,憶佛念佛,開解起行,顯發法身清淨自性,體證法身本具過恆河沙的功德,究竟成佛,普度一切。《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中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遍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諦觀彼佛就是憶佛念佛,可分四種:「持名念佛」、「觀像念佛」、「觀想念佛」、「實相念佛」。慈舟大師說:持名念佛是總持,無論觀像、觀想或實相念佛,皆要同時持名念佛,互輔互成。倘若只有修觀相、或觀想、或實相,則是依教修止觀,非修念佛法門。例如:當我們持名念佛時,一字一句,念得清清楚楚,聽得明明白白,這就是無上深妙禪,就是大乘止觀,這就是實相念佛。不用別求離念離相,這一句佛號念時即空即假即中,稱念時,來無所來;念過了,去無所去。由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如自性念出,當下回歸了不生不滅的真如自性,不增也不減,無垢也無淨,沒有是非榮辱得失美醜讚謗…一切的對立,只是一如,在如如不動的念佛大定中。
    持名念佛是最直捷了當的直心正念真如,沒有時地、根器的限制,又容易專攝一心而入念佛三昧,是最殊勝方便的修法。我們現前一念介爾之心即是法身,同具體相用三大。我們稱念「阿彌陀佛」,以名召德,這句佛號也是阿彌陀佛萬德莊嚴的法身本體。既然同一法身,水乳交融,一心念佛時,我心即是彼佛之心,彼佛即是我心之佛,一體無二,性本圓融。傳燈大師說:「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體是法界。」雖然念而無念,無念仍要念,念茲在茲地念,若不信願念佛,如何蒙佛攝受,往生極樂佛國?我求生極樂世界,即是求生我法身本具的佛土,願生即生,不隔分毫,毫無障礙;而極樂世界種種不可思議的依正果報,雖是彼佛為我顯現,也是我心本具的佛德顯現。雖然生而無生,無生仍要天天發願(往生的要訣)生極樂,不生極樂,又如何進修無上菩提,永不退轉,圓滿具足種種救度眾生的智慧與能力呢?妙叶大師說:「所謂眾生性德之佛,非自非他,非因非果,即是圓常大覺之體。故知果佛圓明之體,是凡夫本具性德。」我們念念稱名,念念以名召德,自然會啟發吾人自性的無量光壽。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絕無虛願,往生極樂佛國的眾生,壽命無可限量,必定修證成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謂唯心淨土,自性彌陀,父子天真兩相值。
    我們眾生若發願成佛,盡未來無量劫中,乃至修到等覺菩薩,仍要憶佛念佛,時時思惟及學習如何成佛,如何建立佛國,如何化度眾生成佛,成佛之後,仍然思念著利益未來之佛的法界眾生,可說是無止無盡的念佛三昧。成佛之道非一蹴可成,需要恆心與毅力,由少而多、由小而大、由淺而深,悲智雙運,學習六度萬行,才能覺圓果滿。釋迦牟尼佛至極悲心,所講的大乘方等經典,皆將修證成佛的義理及方法,闡述得極為明晰。若我們發菩提心要修行成佛,讀誦大乘方等經典,自能啟發本身的無上佛智,解行並進,圓通無誤。《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中說:欲上品上生極樂世界者,應要讀誦大乘方典經典。念佛人一心持名外,皆應廣學多聞,才能相應我們法身體相用的大方廣。常讀誦《無量壽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佛說阿彌陀經》等等,觀知極樂世界依正二報,就是「觀像念佛」,也是「觀想念佛」;常讀誦《華嚴經》、《法華經》、《悲華經》、《大寶積經》、《普賢行願品》等等,研究成佛之道的義理,就是「觀想念佛」,也是「實相念佛」;常讀誦《大般若經》、《金剛經》、《心經》等等,闡發吾人的般若智慧,就是「實相念佛」。以此類推,皆是念佛人成佛之道的無上助行。釋迦牟尼佛悲心最切,說法度生最是善巧圓滿,百千萬劫難遭遇。我們讀誦大乘方典經典,就是念念在薰修釋迦世尊法身真如所徹證的一切教法,念念啟發我們的真如無上智,莊嚴我們的法身功德,就是實修實證的「憶佛念佛」。

  • @jimliu3534
    @jimliu3534 2 ปีที่แล้ว

    仁王護國經說還有變幻而現的十方佛國淨土,化現百億個花臺高座。化現百億朵須彌寳花。在每一個寶座前和寶花上,又有無數的化身佛和化身菩薩,無數的化身比丘及天龍八部,他們各自坐在寶蓮花上。花上又化現出無量的國土,每一國土之上的化身佛和化身大眾,與現世的佛和大眾一模一樣,每一國土之上的化身佛和化身大眾,各自都在演說《般若波羅蜜經》。

  • @jimliu3534
    @jimliu3534 2 ปีที่แล้ว

    妙法蓮華經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在本章節中,釋迦牟尼佛再次說明《法華經》是重要的佛經,一切眾生都應該受持、供養這部經書。

  • @jimliu3534
    @jimliu3534 2 ปีที่แล้ว

    仁王護國經說與佛在一起,原還有八百萬億大仙緣覺,他們修習認知了三世因果相續和因緣畢竟無性的非斷非常的道理,明了了四諦、十二因緣等基本要理。

  • @jimliu3534
    @jimliu3534 2 ปีที่แล้ว

    妙法蓮華經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說諸在道場修行,獲得許多祕密重要的佛法,受持此經的人,不久也將獲得這些佛法。能受持此經的人,對於諸法的義理,及其名詞和語言,都能永遠樂於講說,說法時如風行空中,沒有任何障礙。

  • @劉曜任
    @劉曜任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圓覺經說 : 「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淨、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淨 :「十八種獨特具有備有具備有獨特的功德,佛十八不共法(ㄧ)身無失(二)口無失(三)念無失(四)無不定心(五)無異想心(六)無不知捨心(七)欲無滅(八)精進無滅(九)念無滅(十)慧無滅(十一)解脱無滅(十二)解脱知見無滅(十三)一切身業隨智慧行(十四)一切口業隨智慧行(十五)一切意業隨智慧行(十六)智慧知過去世無礙(十七)智慧知未來世無礙(十八)智慧知現在世無礙的佛十八種獨特具有備有具備有的功德的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種有助於進入於經過修行,達到超越脱離生死苦海超越脱離超脱生死,超越脱離超脱一切煩惱的涅槃境界的方法,三十七助道品有 : 四念處有(一)身念住(二)受念住(三)心念住(四)法念我,五力有(一)信力(二)進力(三)念力(四)定力(五)慧力,四正勤有(一)未生惡法令不生(二)已生惡法恆令滅(三)未生善法令出生(四)已生善法令增長,七覺支有(ㄧ)憶念覺支(二)擇法覺支(三)精進覺支(四)喜悦覺支(五)輕安覺支(六)禪定覺支(七)行捨覺支,八正道有(ㄧ)正見解(二)正思惟(三)正語言(四)正行為(正業)(五)正生活(正命)(六)正精進(七)正意念(八)正禪定的三十七種有助於進入於經過修行,達到超越脱離超脱生死苦海,超越脱離超脱一切煩惱的涅槃境界的方法的三十七助道品乾淨了純淨了清淨了,這樣如此這類推論下去如此類推,以至於甚至於乃至於數量極多八萬四千種能夠淨化因果業力造作惡業的真言的陀羅尼門,也是就是全部都是全都跟著隨著跟隨著八萬四千種能夠淨化因果業力造作惡業的真言的陀羅尼門所有一切乾淨了純淨了清淨了。

  • @Super7082god
    @Super7082god 6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好好个佛经让你念的跟课文似的

  • @jimliu3534
    @jimliu3534 2 ปีที่แล้ว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本章節主要介紹的重要作用。

  • @劉曜任
    @劉曜任 9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楞嚴經說 : 即時,如來將罷法座,於師子床,攬七寶幾,迴紫金山,再來憑倚。普告大眾及阿難言 : 「汝等有學、緣覺、聲聞,今日迴心,趣大菩提無上妙覺。吾今已説真修行法,㳀猶未識,修奢摩他、毗婆舍那,微細魔事。魔境現前,汝不能識,洗心非正,落於邪見 : 這個時候此時,如來就要離開法座,從師子座前拉過金、銀、似玉寶石的琉璃、白晳如玉貝殼的硨磲、翠綠玉或帶深綠色寶石的瑪瑙,水晶的柔軟性的玻璃,赤真珠的赤珠的七寶幾椅,然後回頭身來說,再斜倚在幾倚傍。告訴大眾和阿難說 : 「你們這些有學、緣覺、聲聞們。今天現在你們迴心向大菩提無上妙覺。我今天現在已經對你們說了真正的修行之道,你的還没有認識到識别到,在修習修行止觀法門的過程中,所有的細微細小魔事,當魔境現出前面現前時,你們倘若假若假如如果不能夠不可以認識識别識破,或者洗心修道不正確的修道不正,就會難免以後會落入進入落進入邪惡看法見識了解的見解的落入邪見。」

  • @jimliu3534
    @jimliu3534 2 ปีที่แล้ว

    妙法蓮華經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說十方世界裡的眾生,包括一切天神、龍神、夜叉、乾闥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雖非人卻呈現人形的眾生等等,憑藉著佛的廣大神通,都看見了這個娑婆世界,看見了無數無量百千萬億的、坐在眾寶樹下獅子座下的分身佛,看見了釋迦牟尼佛和多寶如來佛一起坐在寶塔中的獅子座上,還看見無量無數、百千萬億的菩薩和其他四眾弟子正圍繞著釋迦牟尼佛。

  • @jimliu3534
    @jimliu3534 2 ปีที่แล้ว

    仁王護國經說其他佛世界的大眾以及化身大眾,三界之中的眾生,所有十二方淨土世界的眾生,全部來此集會,坐在九層的蓮花寶座上,其花寬闊達九百五十里,與會大眾均同坐其上。

  • @jimliu3534
    @jimliu3534 2 ปีที่แล้ว

    妙法蓮華經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本章節敘述妙音菩薩回到淨光莊嚴國的情況。這時,妙音菩薩在供養完釋迦牟尼佛和多寶佛塔之後,便動身返回自己的國家。他一路經過的所有國土,都發生了六種吉祥的震動,落下了寶蓮花,並且演奏起成萬上億種音樂。

  • @wusheng
    @wusheng 3 ปีที่แล้ว

    佛告善现:“一切如来、应、正等觉乘如是乘,行如是道,来至无上正等菩提,得菩提已,于一切时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摄受、护持是乘是道无时暂废。此乘此道,当知即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乾隆大藏经第1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561卷

    过去诸佛及诸弟子,一切皆学如是般若波罗蜜多,已证无上正等菩提,入无余依般涅槃界;未来诸佛及诸弟子,一切皆学如是般若波罗蜜多,当证无上正等菩提,入无余依般涅槃界;现在十方无量诸佛及诸弟子,一切皆学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现证无上正等菩提,入无余依般涅槃界。何以故?憍尸迦,由此般若波罗蜜多普摄一切菩提分法,若声闻法、若独觉法、若菩萨法、若如来法皆具摄故。--乾隆大藏经第1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105卷

    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应从初发心乃至安坐妙菩提座,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引深般若波罗蜜多,修深般若波罗蜜多。”--乾隆大藏经第1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461卷

    佛告文殊师利:“如是修般若波罗蜜时,当云何住般若波罗蜜?”文殊师利言:“以不住法,为住般若波罗蜜。”佛复问文殊师利言:“云何不住法名住般若波罗蜜?”文殊师利言:“以无住相,即住般若波罗蜜。”佛复告文殊师利:“如是住般若波罗蜜时,是诸善根云何增长?云何损减?”文殊师利言:“若能如是住般若波罗蜜,于诸善根无增无减,于一切法亦无增无减,是般若波罗蜜性相亦无增无减。世尊,如是修般若波罗蜜,则不舍凡夫法,亦不取贤圣法。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不见有法可取可舍。如是修般若波罗蜜,亦不见涅槃可乐、生死可厌。何以故?不见生死,况复厌离?不见涅槃,何况乐著?如是修般若波罗蜜,不见垢恼可舍,亦不见功德可取,于一切法心无增减。何以故?不见法界有增减故。世尊,若能如是,是名修般若波罗蜜。世尊,不见诸法有生有灭,是修般若波罗蜜。世尊,不见诸法有增有减,是修般若波罗蜜。世尊,心无希取,不见法相有可求者,是修般若波罗蜜。世尊,不见好丑,不生高下,不作取舍。何以故?法无好丑离诸相故,法无高下等法性故,法无取舍住实际故,是修般若波罗蜜。”--乾隆大藏经第18部《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尔时,具寿善现便白佛言:“世尊,新学大乘诸菩萨摩诃萨云何应住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云何应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佛告善现:“新学大乘诸菩萨摩诃萨欲住、欲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先应亲近、承事、供养真净善友。若能宣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教授教诫诸菩萨者,当知是为真净善友。谓能宣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教授教诫新学大乘诸菩萨言:‘来!善男子,汝应勤修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汝勤修时,应无所得而为方便,与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汝回向时,勿以色故而取无上正等菩提,勿以受、想、行、识故而取无上正等菩提。何以故?善男子,若无所取便能证得一切智智。汝善男子,于声闻地及独觉地勿生贪著。’如是,善现,真净善友教授教诫新学大乘诸菩萨摩诃萨,令其渐入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乾隆大藏经第1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548卷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云何大乘善男子等,由能摄受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广说乃至一切相智,不堕声闻及独觉地,速证无上正等菩提?”佛告善现:“有住大乘善男子等,从初发心离我、我所执修行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此住大乘善男子等,修布施时不作是念:‘我能行施,我施此物,彼受我施。’修净戒时不作是念:‘我能持戒,我持此戒,我具是戒。’修安忍时不作是念:‘我能修忍,我于彼忍,我具是忍。’修精进时不作是念:‘我能精进,我为此精进,我具是精进。’修静虑时不作是念:‘我能修定,我为此修定,我具是定。’修般若时不作是念:‘我能修慧,我为此修慧,我具是慧。’复次,善现,此住大乘善男子等,修布施时不执有此布施,不执由是布施,不执布施为我所;修净戒时不执有此净戒,不执由是净戒,不执净戒为我所;修安忍时不执有此安忍,不执由是安忍,不执安忍为我所;修精进时不执有此精进,不执由是精进,不执精进为我所;修静虑时不执有此静虑,不执由是静虑,不执静虑为我所;修般若时不执有此般若,不执由是般若,不执般若为我所。此住大乘善男子等,我、我所执不随逐故,所修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损减生死速能解脱生等众苦。所以者何?以布施等六波罗蜜多中无此分别可起是执。何以故?远离此、彼岸是布施等六波罗蜜多相故。善现当知,此住大乘善男子等,善知此岸、彼岸相故,便能摄受布施等六波罗蜜多,广说乃至一切相智。由是因缘,此住大乘善男子等,不堕声闻及独觉地,速证无上正等菩提。”--乾隆大藏经第1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511卷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乾隆大藏经第17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尔时,佛赞天帝释言:……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即是诸佛,诸佛即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不异诸佛,诸佛不异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何以故?三世诸佛皆依般若波罗蜜多精勤修学,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菩萨种性补特伽罗亦依般若波罗蜜多精勤修学,超诸声闻、独觉等地,证入菩萨正性离生,渐次修行诸菩萨行,得住菩萨不退转地。--乾隆大藏经第1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503卷

  • @劉曜任
    @劉曜任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圓覺經說 : 三者止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 : 我今自心,永息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止合故。說名為病。四者滅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 : 我今日永斷,一切煩惱 : 第三種病症是停止止息。倘若假若假使假如如果又是有個人,張口開口言道說道 : 我如今今日現在自己的内心當中,長久永遠停止止息停息所有的念頭想法。我自己抱持這樣一種觀念就是所有一種觀念就是所有一切事物的本性,都是平穩平安安然不動彼此因緣平等。由此尋求尋找圓滿菩提,就是指佛果,這是對於世間一切事理,無不全部都是徹底知道明白了解了知的事實真相的圓覺境界。然而而是那圓滿菩提,就是指佛果,是對於世間一切事理無不全部都是徹底知道明白了解了知的事實真相的圓覺自性。卻是並非並不是通過停止止息就是能夠可以混合調合融合相合。因此這種情況就稱為一種疾病病症。第四種毛病是斷除貪欲、瞋恨、愚癡和一切煩惱不再輪迴生死苦海輪轉流轉的寂滅、斷除滅去的斷滅。倘若又有個人,張口開口說道言道 : 我如今現在今日長久永遠斷滅滅去,一切一種內在情緖會使人產生焦慮、不安、不愉快的感受的煩惱的貪瞋癡三毒根本根源。」

  • @jimliu3534
    @jimliu3534 2 ปีที่แล้ว

    仁王護國經說與此之時,與會諸大眾全部都愕然生出疑竇,互相問詢說:四無所畏和十八不共法,具五眼法身、三覺圓滿,萬德畢具的世尊於前二十九年已為我等宣說了《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天王問般若波羅蜜經》、《光贊般若波羅蜜經》,現在如來又放射出大光明,這是將要作什麽事?

  • @劉曜任
    @劉曜任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圓覺經說 : 「爾時世尊,告金剛藏菩薩言 :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諸菩薩,最上教誨,了義大乘,能使十方,修學菩薩,及諸末世,一切眾生,得決定信,永斷疑悔。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金剛藏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 那個時候那時,世尊便是就是向著金剛藏菩薩言道說道 : 「太好了啊!真是太好了啊!信佛聞法而是持戒行善的善男子!你們竟然能夠為了諸多諸位眾多種種菩薩以及末世末法時期的百姓,向著對著佛陀請求請教深奧玄妙很難捉摸的微妙。艱深高深難懂的奧妙。高深微妙不容易理解的奥妙的微妙深奧奧妙的祕密、最終終極的方法途徑門徑法門。這確實是的確是諸多諸位眾多種種菩薩所能夠可以得到的至高無上的教導教誨教化,將要徹底地盡述陳述大乘教化,能夠可以讓十方法界三千大世界修習修行佛法的菩薩和末世末法時期時代的無量無盡的眾生,獲得獲取一定不變的信仰念頭信念,永久永遠斷除滅去疑問迷惑疑惑和後悔怨恨悔恨。現在今日你好好仔仔細細仔細聽著,我來為了你來解釋說明解說。」這個時候此時,看到見到看見到如來答應允許教導教誨教化,金剛藏菩薩無量無盡歡樂喜悦歡喜,和其他所有一切大眾眾生安安静静安静聽聞聽到演講講說聽講。」

  • @劉曜任
    @劉曜任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圓覺經說 :「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 : 我是眾生。則知彼人,說眾生者,非我非彼。云何非我?我是眾生,則非是我。云何非彼?我是眾生,則非彼故 :「信仰佛聽聞佛法而是持戒行善的善男子!好比如同有個修行人,張口揚言言道 : 我是從生命本身來看,無論是不論是不管是身體,或是心理狀態,或是色(色身肉體積聚聚集)、受(感受覺受積聚聚集)、想(想法看法積聚聚集)、行(行動行為積聚聚集)、識(意識識别積聚聚集)的心理狀態,都是眾多彼此因緣條件和合而生,所以名稱名為稱為眾生。就是知道明白了解那個人,他們所說的從生命本身來看,無論是不論是不管是身體,或是心理狀態,或是色(色身肉體積聚聚集)、受(感受覺受積聚聚集)、想(想法看法積聚聚集)、行(行動行為積聚聚集)、識(意識識别積聚聚集)的心理狀態,都是眾多彼此因緣條件和合而成生,所以名稱名為稱為眾生,就不是以自己為中心的觀念的個人自己的自身本身本人的自我,也不是其他的人他者。怎麼說來,不是以自己為中心的觀念的個人自己的自身的本身的本人的自我的呢?我既然就是從生命本身來看,無論是不論是不管是身體,或是心理狀態,或是色(色身肉體積聚聚集)、受(感受覺受積聚聚集)、想(想法看法積聚聚集)、行(行動行為積聚聚集)、識(意識識别積聚聚集)的心理狀態,都是眾多彼此因緣條件和合而生,所以名稱名為稱為眾生了,我自己就不再是以自己為中心的觀念,個人自己了自身了本身了本人的自我了。怎麼來說,不是其他的人呢他者呢?我既然就是從生命本身來看,無論是不論是不管是身體,或是心理狀態,或是色(色身肉體積聚聚集)、受(感受覺受積聚聚集)、想(想法看法積聚聚集)、行(行動行為積聚聚集)、識(意識識别積聚聚集)的心理狀態,都是眾多彼此因緣條件和合而生,所以名稱名為稱為眾生了,我自己就不再是其他的人了他者了。

  • @劉曜任
    @劉曜任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金剛經說 : 「須菩提,若有人言 : 「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須菩提,倘若假使假如如果有人說 : 「如來有來有去,有坐有臥,那麼來説,這個人執著於如來的相貌相狀形狀,不能夠可以領悟悟解我所說的合乎品德德性德行道德正理義理準則規則法則。為什麼這個樣子如此來說呢?所謂的如來,就是没有所來而來無所來而來,也是没有所去而去無所去而去,所以才叫做才稱呼名為如來。」

  • @jimliu3534
    @jimliu3534 2 ปีที่แล้ว

    仁王護國經說其光又回復至佛的頭頂之上,化現出千寶蓮花,一直上於非想非非想天。其花也一樣回復至佛頭頂,又遍至他方如恆河之沙一樣多的諸佛國土。正在這時,無色界如下雨般地落下無數變現無定的香和花,香如車輪大小,花如須彌山大,像雲彩一樣飄然而下。色界十八梵天的天王,也下雨般撒下五彩繽紛變幻無定的花。欲界的諸天神眾,同樣撒下無盡無數的彩花。在釋迦牟尼佛的座前,自然生現出九百萬億層花簇,一直頂滿非想非非想天。這時,世界大地出現動、踴、起、震、吼、擊的六種震動。

  • @jimliu3534
    @jimliu3534 2 ปีที่แล้ว

    仁王護國經說還有萬萬億梵天大眾:第四襌天的福愛、福生、廣果、無想、無煩、無熱、善見、善現、色究竟天王;第三禪天的少淨、無量淨、遍淨天王;第二禪天的少光、無量光、光音天王;第一襌天梵眾、梵輔、大梵天王;五淨居天的自在天子、普華天子、光鬘蠻天子、意生天子、名稱遠聞天子。這些梵天眾神以自得和修得的襌定力,執著於襌定,常樂於神通,遊戲於十八梵天,成就了上述無量的功德。

  • @tz4954
    @tz4954 2 ปีที่แล้ว

    Grounding/earthing (search in YT) is good for health, it's easy to DIY a grounding mat, sheet or pillow to use at home, no need to buy.🙏🙏🙏 amitabha

  • @劉曜任
    @劉曜任 9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圓覺經正宗分十二。賢善首菩薩説 : 於是,賢善首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遶三帀,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 「大悲也尊!廣為我等,及末世,開示如是,不思議事 : 眾生於是,在廣大大眾徒眾中的賢善首菩薩從座位站站身起來,恭敬五體投地而是頭觸佛足,起身順向右繞佛陀三周三匝,恭敬長跪的兩手交叉齊胸,低著頭低到到達達到到至兩手交叉齊胸的恭敬長跪叉手稟告佛陀 :「悲哀悲憫而是欲要為眾生離苦得樂拔苦得樂的心的慈悲心的世尊!廣大廣泛廣備周全地同詳地為了我們菩薩,和末法時代的眾生,開導教導教誨教化這個樣子,不可思議的神奇美妙的奇妙,深奥玄妙的微妙,高深微妙的奧妙的奇妙微妙奥妙的美妙境界的妙境。

  • @劉曜任
    @劉曜任 9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圓覺經說 : 若立長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安置淨居。若佛現在,當正思惟。若佛滅後,施設形像,心不目想,生正憶念,還同如來,常住之日 : 「倘若假若假如如果所建立是為長期間,就設定一百二十天,中期則為一百天,短期則為八十天,一定的一段時間的期間安穩安住以來,一切功德法中身心安住下來保持身心清淨齋淨身心。倘若假若假如如果佛陀出現在世間的在世,就是應該端莊端正自己的思考思想思惟。倘若假若假如如果踫到了遇到了佛陀滅度、圓寂、解脱、自在、安樂、不生不滅的入滅以後之後,就是可以設立置立設置立出現呈現佛陀形體的雕塑、畫像,心中存著念頭存念在眼睛之中注視凝視用以想像觀想,從而而是生出生起真實正確的回憶,就是好像如同如來,在生前平常恆常安穩安住在ㄧ切功德法中的身心安住的時間日子時日。」

  • @jimliu3534
    @jimliu3534 2 ปีที่แล้ว

    仁王護國經說釋迦佛即在定以了知般若可宣說之時機,思察了眾生的根器和施教的機缘,便從定中而起,方升坐於蓮花師子座上,巍然之像,如同金剛山王,與會大眾心生歡喜,各各現出無量的神通,安住於大地和虛空。

  • @劉曜任
    @劉曜任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圓覺經說 : 「善男子!一切實相,性清淨故,一身清淨。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多身清淨故,如是乃至,十方眾生,圓覺清淨 : 「信仰佛聽聞佛法而是持戒行善的善男子!認識識别世間萬物的真實不虛真相相狀,也是就是真相,是他們自性本性本來乾淨的純淨的清淨的話,那麼說來,修道者就是終於可以認識到識别到自己自身本來也是就是乾淨了純淨了清淨了。自身乾淨了純凈了清淨了,也是就是能夠認識到識别到其他身邊旁邊身旁徒眾眾生,自性本性本是乾淨的了純淨的了清凈的了。身邊旁邊身旁徒眾眾生乾淨了純凈了清淨了,這樣如此這類推論下去,那麼說來,也是就是能夠可以進入而是認識到識别到,世間的芸芸眾多種種眾生他們本性即是就是完美完備完善圓滿的開悟智慧,對於世間種種現象,真理的透徹了解覺悟的圓滿的覺悟,他們自性本來全部都是乾淨的了純淨的了清凈的了。」

  • @jimliu3534
    @jimliu3534 2 ปีที่แล้ว

    仁王護國經說一切胎生、卵生、濕生、化生的眾生,其相雖有生滅,但其性本來真實。乃至於諸佛、菩薩、緣覺、聲聞、小乘七賢、八聖也是這樣。如果僅僅從名相角度來分別諸種存在,雖然是正見,但仍落於見著,不能認識到真如實性;外道的六十二種錯誤見解,同樣是落於見著,更不能認識真如實性。大王!如果用約定俗成的假名觀觀視一切事物性相,不執其實有能見和所見兩邊,從諸佛、菩薩、緣覺、聲聞以至到胎生、卵生、濕生、化生的一切聖凡。非如此者,非真見一切事物的真如法性。

  • @劉曜任
    @劉曜任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圓覺經說 : 「善男子!根清淨故,色塵清淨。色清淨故,聲塵清淨。香味觸法,亦復如是 :「信仰佛聽聞佛法而是持戒行善的善男子!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乾淨了純淨了清淨了,色塵就是眼根(視覺)所觸及的塵境,眼睛所看到的所見到的所看見到的物象相狀形狀,色狀相狀形狀此類這類色塵便是就是隨著眼根(視覺)所觸及的塵境,眼睛所看到的所見到的所看見到的物象相狀形狀,色狀相狀形狀此類這類色塵乾淨了純淨了清淨了。色塵就是眼根(視覺)所觸及塵境的物象相狀形狀,色狀相狀形狀此類這種色塵乾淨了純淨了清淨了,耳朵聽聞的聽到的聲音語言此類這類聲塵便是跟著隨著跟隨著耳朵聽聞的聽到的乾淨了純凈了清淨了。這樣如此這般這樣推出演出下去推演下去,那麼來說,香塵就是鼻子聞到的香味或臭味、味塵就是舌頭嘗到酸甜苦辣味等等、觸塵就是身體所摸到的軟硬冷熱接觸感受觸感、法塵就是意根(末那識)所接觸到的感覺感受覺受譬如漂亮或醜惡等等,亦復如是也是便是都是跟著隨著跟隨著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乾淨了純淨了清淨了。」

  • @劉曜任
    @劉曜任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圓覺經說 :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 「普賢汝當知 : 一切諸眾生,無始幻無明,皆從諸如來,圓覺心建立。猶如虛空花,依空而有相,空花若復滅,虛空本不動。幻從諸覺生,幻滅覺圓滿,覺心不動故。若彼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常應遠離幻。諸幻悉皆離,如木中生火,木盡火還滅。覺則無漸次,方便亦如是 : 那個時候那時,世尊想要欲要重新總結結論上面所陳述說明陳說的根據理由道理,於是就是唱出如同以下如下的偈言偈頌 : 「普賢菩薩你應該應當當下應當知道 : 一切眾生從没有開始以來自無始以來全部都是因為皆因昏暗不明白不知道不了解事實真相的無明而是迷惘迷惑迷失迷在虛幻幻化變化的幻化,而且這種此種不能夠通達通曉事實真相真理或不能夠明白理解事相相狀或根據理由道理的道理的精神狀態虛幻幻化變化的幻化本來本是也是就是從真就是真實不虛妄,如就是不變其性,就是實相法身,宇宙人生的真體本性的真如法身的完美完備完善圓滿,一切生命現象通通是覺,只要有生命現象,通通稱為覺性的圓滿覺性而是生出的生起的。這就是好像如同空中的花朵,種種虛幻幻化變化的相狀形狀也是根本根源源自其虛空本性,空中花朵不論無論如何是虛幻幻化變化而是生出生起還是抑是或是虛幻幻化變化而是消滅滅除,虛空的本性自性本自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的虛空本不動。也是就是這樣來説,世間虛妄虛假幻化變化的幻化本來就是開悟智慧,也是就是對於世間種種現象,真理的透徹了解,不為迷惘迷惑迷失,非常鎮定自在,開啟真智的出生在於覺悟的生於覺悟,因此所以虛幻幻象相狀形狀消滅滅除以後所呈現出現的依舊依然仍然仍是完美完備完善圓滿的一切生命現象通通是覺,只要有生命現象通通稱為「覺性」的覺性自身本身的覺性自身。諸菩薩和末世末法時期的眾生經常常常應該應當當下分離遠離離開幻化境界的常應遠離幻境。放下離開捨棄諸多眾多種種虛幻幻化變化摒棄諸幻的過程經歷歷程,正如如同鑽木取火以後之後木頭燃燒燃盡燒盡的木頭燒盡。覺悟就是開悟智慧,也是就是對於世間種種現象,真理的透徹知道明白了解,不為迷惘迷惑迷失,非常鎮定自在,開啟真智的覺悟是没有需要按照一定的次序與步驟逐漸推行漸次漸進的漸進,因此所以而是就是開悟智慧,也是就是對於世間種種現象,真理的透徹了解,不為迷惘迷惑迷失,非常鎮定自在,開啟真智的覺悟的方法方式階梯也是就是這個樣子如此的方法方式。」

  • @劉曜任
    @劉曜任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金剛經說 :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 ; 若有善男子、善女子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説?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說是經已,長者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須菩提,倘若假使假如如果有人拿出充滿充足了無量無邊的不可思量的不可計數的阿僧祇世界的七種珍奇寶物進行布施 ; 倘若假若假使假如如果又再又有善男子、善女人出生了生起了發出了發起了追求追尋最高最圓滿無上正等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心願願望,恭敬信仰奉行持守推行流傳流布奉持著這部《金剛經》經書經典,以至於甚至於乃至於是這部《金剛經》經書其中的四句偈語等等。信仰奉行持守推行信受持守、朗誦朗讀吟唱朗誦朗讀吟誦,對於别人其他人開示演示闡說闡述說明,那麼他們取得的獲得的福德超過越過超越過勝過前者有人拿出充滿充足了無量無邊的不可思量的不可計數的阿僧祇世界的七種寶物用來進行布施。什麼叫做稱呼對他人開示演示闡說闡述説明?那就是不執著於一切現象,從而掌握把握自在自如、不生不滅的本體相狀形狀,所謂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為什麼這個樣子來説呢?「一切有變化生出滅亡生滅的存在現象,如同夢中幻境夢幻和水泡泡泡影子泡影如同夢幻和泡影,如同早晨露水朝露容易受到陽光照射蒸發消失滅除如朝露易滅,如同閃電電閃一下子一瞬間刹那如電閃刹那,應該應當當下這樣如此觀照觀察它們。」佛演說講說宣說宣講這部《金剛經》以後,長者須菩提,其他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天界的眾生、人間的眾生、阿修羅等等,都是從佛的教導教誨教化中知道了解領略到分離遠離離開惡行過失,分離遠離離開煩惱污染垢染的歡樂快樂。他們恭敬信仰信奉受持本經這部《金剛經》經書並且並是身體力行精進不已實踐實行。

  • @劉曜任
    @劉曜任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圓覺經說 : 「善男子!六塵清淨故,地大清淨。地清淨故,水大清淨。火大風大,亦復如是 : 「信仰佛聽聞佛法而是持戒行善的善男子!色聲香味觸法這六種乾淨了純淨了清淨了,組成構成世間色法(物質界〈現實世界,物質界每一樣對象皆有實體〉,或器世界ㄑ有情(有生命的眾生)世間為正報,器世間為依報,依報就是我們所依靠存在的世界〉,眾多種種彼此因緣和合而生,謂之「色法」。)的地(人體是指肉體)這一大要素便是就是乾淨了純淨了清淨了。地(人體是指肉體)大乾淨了純凈了清浄了,組成構成世間色法的水(人體是指血液、唾液)這一大要素便是就是乾淨了純淨了清淨了。這樣如此這般這樣推出演出下去推演下去,那麼說來,組成構成世間色法的火(人體是指體溫)、風(人體是指呼吸)這兩大要素便是跟著隨著跟隨著火(人體是指體溫)、風(人體是指呼吸)乾淨了純淨了清淨了。」

  • @劉曜任
    @劉曜任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圓覺經說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 ; 而起至靜,住於清淨。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後修奢摩他 :「倘若假若假使假如如果某些實際修行實修的菩薩,先行運用寂滅,寂滅就是斷除貪欲、瞋恨、愚癡和ㄧ切煩惱,不再生死苦海輪迴輪轉流轉的寂滅貪瞋癡三毒煩身惱心,令人不順心不暢快,苦惱惱怒的煩悶愁悶的情緒的煩惱的法力 ; 續繼不斷而是興趣趣向生出生起興起究極極致的定力,安穩安住在乾淨純淨清淨境界。這種菩薩,就叫作首先先行修習修行名稱名為禪那,就是靜慮或思惟修,是指修行者高度集中精力,緣的原因連結相遇遇到的緣一對象或主題作思惟修而達到定,這個過程稱為「禪那」,襌即就是心定一境,而審為思慮者,思惟真理,靜息念慮的意思,禪那,意譯寂滅,就是斷除貪欲、瞋恨、愚癡和一切煩惱,不再生死苦海輪迴輪轉流轉的境界的名先修禪那,其後他們以後修習修行奢摩他的修行者,奢摩他,就是止寂的意思意義,就是止息一切雜念,止息諸根惡不善法,能夠可以滅除一切散亂,奢摩他,意譯靜定,就是澄心靜慮,守道不離,坐禪入定,平靜平安停止不動的後修奢摩他。」

  • @jimliu3534
    @jimliu3534 2 ปีที่แล้ว

    仁王護國經說十六大國王中的舍衛國王,波斯匿王,名叫月光,他雖為帝王,但內修十地德行,布施而度慳貪,持戒而度諸惡,忍辱而度瞋恨,精進而度懈怠,襌定而度散亂,智慧而度愚痴;人道的三十七品具足;信仰三寶而堅忍持戒,修行大乘願行而以之教化國民。他依次咨問寶積、月蓋、法財、維摩詰等八百居士,又詢問須菩提、舍利弗等五百羅漢,再求問於彌勒、獅子吼等十千菩薩。可是,他們之中竟沒有一人能夠回答。

  • @jimliu3534
    @jimliu3534 2 ปีที่แล้ว

    妙法蓮華經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說這時,文殊師利菩薩看見了這些蓮花,就向釋迦牟尼佛問道:「佛啊,究竟是什麽原因,出現了這樣吉祥的兆頭?這些成千上萬的蓮花,以閻浮檀金為花莖,以白銀為花瓣,以金剛石為花鬚,以甄叔迦寶石為花臺。」這時,釋迦牟尼佛就告訴文殊師利菩薩說:「這是因為妙音菩薩想從凈華宿王智佛的國土中,與八萬四千位菩薩一起到娑婆世界裡來,他們想供養、親近、禮拜我,也想供養,聆聽。」

  • @劉曜任
    @劉曜任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圓覺經說 :「若諸菩薩,以圓覺慧,圓合一切,於諸性相,無離覺性。此菩薩者,名為圓修,三種自性,清淨隨順 :「倘若假若假使假如如果某些實際修行實修的菩薩,憑著藉著憑藉著完美完備完善圓滿,開悟智慧,對於世間種種現象,真理的透徹了解覺悟的覺性的一切的知識經驗的智慧的憑藉圓滿覺性的智慧,完美完備完善圓滿,深奥玄妙地微妙地,神奇美妙地奇妙地,高深微妙地奧妙地的微妙地奇妙地奧妙地,彼此因緣和合的原因緣故連結遇到相遇結合和合的諸緣聚集的彼此因緣和合的修習修行三種在佛學下對心靈的修煉和培養的襌修的根本法門(奢摩他,意譯靜定 ; 三摩鉢提,意譯幻化 ; 禪那,意譯寂滅。)其各他們各各自自各自恆定不變的本性自性與因為佛菩薩救度眾生離苦得樂或脱離痛苦的環境的方法,要眾生按照方法去做,能夠可以解脱生死苦海輪迴輪轉流轉的救度度化的度脱眾生而是有萬千殊相本性相狀,全部都是皆是不離不離開完美完備完善圓滿的開悟智慧,對於世間種種現象,真理的透徹了解覺悟的覺性理體。這種菩薩,就叫作完美完備完善地圓滿地修習修行三種法門(奢摩他,意譯靜定 ; 三摩鉢提,意譯幻化 ; 禪那,意譯寂滅。)而是始終自始至終順著應著順應著自身本身乾淨純淨清淨無污没有污染秉性本性的修行者。」

  • @劉曜任
    @劉曜任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圓覺經說 :「善男子!若知我空,無毁我者。有我說法,我未斷故。眾生壽命,亦復如是 :「信仰佛聽聞佛法而是持戒行善的善男子!倘若假若假使假如如果真正地了真實地了知道明白了解就是自我的相狀,是指因為妄想而是錯誤誤導誤認五蘊(色受想行識)和合成為真實的自我,他們表面好像好似似我,實際上非我没有我的相狀,就是我相,我相與真實的主體自性的不同,實際上名為假我的我相確實是實在是名為性空,就是應該應當當下知道明白了解並且並是不在在毁棄滅去自身本身本人自我我相假我的外在力量的外力。倘若假若假使假如如果堅持某一觀點而是不改變的拘泥地固執地執著地的執著以為認為存在一個講法的就是自身本身本人自我的相狀,是指因為妄想而是錯誤誤導誤認(色受想行識)和合成為真實的自身本身本人的自我,他們表面好像好似似我,實際上非我没有我的相狀,就是我相,我相與真實的主體自性本性不同,實際名為假我的我相,只是能夠可以說明未曾沒有曾經已經斷滅滅去對於自身本身本人自我我相的假我的執著。對於就是眾多生命的相狀,是指因為妄想而是錯誤誤導誤認存在眾多具有備有具備有自身本身本人的自我相狀的生命,在六道中相續相生的眾生相、就是一生之中壽命不斷的相狀,是指因為妄想而是錯誤誤導誤認自身本身本人自我我相假我的壽命相來說而言,也是就是一同一樣同樣一種一番法則規律道理的一番道理。

  • @劉曜任
    @劉曜任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圓覺經說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 ; 種種自性,安於靜慮 ; 而起變化。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中修奢摩他,後修三摩鉢提 :「倘若假若假使假如如果某些實際修行實修的菩薩,首先先行運用寂滅,寂滅就是斷除滅去貪欲、瞋恨,和一切煩惱,不再生死苦海輪迴輪轉流轉的寂滅貪瞋癡三毒煩身惱心,令人不順心,不暢快的苦惱惱怒的煩悶愁悶的情緒的煩惱的一切的知識力量的智慧力量 ; 續繼不斷而是各各自自各自内心反省内省無雜没有雜亂的本性自性,安穩安住在靜定,靜定就是澄心靜慮,守道不離,坐禪入定,平靜平安停止不動的靜定而是審慮審察思慮真實真理真諦的審慮真諦,最後最終興趣趣向生出生起興起轉變變化、幻化變化用以佛菩薩救度度化眾生,告訴眾生離苦得樂的方法,眾生照著方法去做,就會解脱生死苦海輪迴流轉,就是能夠可以成功的度脱眾生。這種菩薩,就叫作首先先行修習修行名稱名為禪那,禪那就是靜慮或思惟修,是指修行者高度集中精力,緣的原因緣故連結相遇遇到的緣一對象成主題作思惟而是達到定,這個過程稱為「禪那」,禪那,意譯寂滅,就是斷除滅去貪欲、瞋恨、愚癡和一切煩惱,不再生死苦海輪迴輪轉流轉的名先修禪那,中間修習修行奢摩他,奢摩他就是止寂意思,就是止息ㄧ切雜念的意思,止息諸根惡不善法,能夠滅除一切散亂。奢摩他,意譯靜定,就是澄心靜慮,守道不離,坐禪入定,平靜平安停止不動的中修奢摩他,最後最終修習修行三摩鉢提的修行者,三摩鉢提,就是分離離開遠離昏沉頭腦迷糊嚴重沉重,掉舉以後,禪修的時候,心意上下飄蕩,一會兒妄念又過來,一會兒心意又平靜,能夠持心處事所抱的態度,心所就是與心相應,心的所彼此具起一同共同共同的因緣法,所有因緣的法的三摩鉢提,三摩鉢提,意譯等至,就是指幻觀,三摩鉢提,又意譯幻化,就是幻化變化幻觀的後修三摩鉢提。」

  • @jimliu3534
    @jimliu3534 2 ปีที่แล้ว

    仁王護國經說為什麼心已寂滅還要受生三界?是因為業可重習的果報還未曾斷滅盡,故恆順菩薩大悲救世之道而生。便又經過三阿僧祇的時劫,修成八萬億波羅蜜法,將入二諦圓融,中道平等的初地,因此得住於在修行路上只進不退的阿毗跋致位。

  • @jimliu3534
    @jimliu3534 2 ปีที่แล้ว

    仁王護國經說又有億億欲界六天中的諸大天神,他們因生為人時積累的十種為品德而依正果報受生天界,成就得有漏五通的神通力。

  • @劉曜任
    @劉曜任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圓覺經說 : 「善男子!當知虛空,非是暫有,亦非暫無 ; 況復如來,圓覺隨順,而為虛空,平等本性 :「信仰佛聽聞佛法而是持戒行善的善男子!你應當當下知道明白了解,即使是就算是世間有為法的空間,也是並非並不是一時有又一時無,而是有穩固穩定的相狀形狀 ; 更何況又何況如來依據依照按照他的自身自性的圓滿菩提,就是指佛果,是對於世間一切事理無不全部都是徹底知道明白了解了知的事物真相圓覺,良心本心真實心永不壞滅的自心的圓覺本心自心,展現出表現出體現出的如同無為法真正的什麼也不存在狀態,無的狀態,完全純粹的空間,在其中可以容納各種物質界,器世界由眾多種種因緣聚集和合的色法的虛空一般一樣相同一樣的無差别無差異的恆久不變本性自性的平等本性。」

  • @jimliu3534
    @jimliu3534 2 ปีที่แล้ว

    仁王護國經說在他方佛國中,南方的法才菩薩率領五百萬億大眾也來此大會雲集;北方的虛空性菩薩率領不可勝數的大眾,俱來此大會雲集;西方的善住菩薩率領不可勝數的大眾,全部來到會上。其他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方、下方的菩薩和大眾,也都一樣聞樂即集。就連他們奏出的音樂,也同欲界、色界諸天神奏的一樣,他們共奏無量的音樂,以覺悟大眾,使之領受釋迦牟尼佛馬上就要宣說的大教。

  • @jamestang1901
    @jamestang1901 4 ปีที่แล้ว +1

    Constantly chant :
    Namo Amitabha Buddha.

  • @劉曜任
    @劉曜任 9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圓覺經正宗分七。威德自在菩薩說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三摩鉢提。先當憶想,十方如來,十方世界,一切菩薩,依種種門,漸次修行,勤苦三昧,廣發大願,自熏成種。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信仰佛聽聞聽到佛法而是恭敬持戒行善的善男子!倘若假若假使假如如果諸多眾多諸位修行佛法修行者的修道之士的眾生的倘若諸位修道的有情眾生,修習修行三摩鉢提的觀照幻化的幻觀法門的修習三摩缽提的幻觀法門。他就是應該可以首先觀照想出像出想像出的想像的他就應該先想像,十方一切諸多無量無邊不可計數的佛如來的十方世界如來,以及所有全部一切無量無邊不可計數的十方世界的以及十方世界的,所有全部一切無量無邊不可計數的佛菩薩的一切佛菩薩,依照依據依著種種差異的不同的隨著順著隨順著形勢,採取採用靈活變通的善巧方便的便利法門的方便方法的依據種種不同的方便法門,進一步一步一步地一步步地修習修行的一步步地修行,勤勞修習修行辛苦練習苦練,剛開始才能能夠可以具有備有具備有的如幻三昧的幻化的三摩鉢提的勤修苦練始具備的如幻三昩,並且發出發下宏大廣大的誓言心願的誓願的並發下宏大的誓願,用自己的真如自性本性熏習熏陶自身本身,而且而是使得讓自身本身出生出起成為繁衍𧗠生善法正法佛法的種子的用自己心中的真如本性熏習自身而令自身成為衍生善法的種子。修習修行的時間期間的修行者,倘若假若假使假如如果聽聞聽到與上列上述陳述,我所宣說講說宣講教導教誨教授講授教化差異的不同的期間修行至若聽聞與上述我所講授的不同的,所有全部一切感情情感境界的一切情境,那都不是真的,那都是不可取得,那都是不可獲得,那都是不可取獲得的那都是不可取的。」

  • @劉曜任
    @劉曜任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圓覺經說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境界 ; 而取寂滅。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鉢提,後修禪那 :「倘若假若假使假如如果某些實際修行實修的菩薩,首先先行運用轉變變化、幻化變化的法力,隨著順著隨順著萬事萬物萬象世界 ; 續繼不斷而是求得求取斷除貪欲、瞋恨、愚癡和一切煩惱,不再生死苦海輪迴輪轉流轉的境界的寂滅境界。這種菩薩,就叫作首先先行修習修行名稱名為三摩鉢提,三摩鉢提就是分離離開遠離昏沉頭腦迷糊嚴重沉重,掉舉以後,禪修的時候,心意上下飄蕩,一會兒妄念又過來,一會兒心意又平靜,能夠可以持心處事所抱的態度,心所就是與心相應,心的所彼此具起一同共同共起因緣法,所有因緣的法。三摩鉢提,意譯等至。就是指幻觀。三摩鉢提,又意譯幻化,就是幻化變化幻觀的名先修三摩鉢提。其後他們以後修習修行禪那的修行者,襌那就是靜慮或思惟修,是指修行者高度集中精神,緣的原因連結相遇遇合的緣一對象或主題作思惟而是達到定,這個過程稱為「禪那」。禪那,意譯寂滅,就是斷除貪欲、瞋恨、愚癡,和一切煩惱,不再有輪迴生死苦海輪迴輪轉流轉的境界的後修禪那。」

  • @amitofo79
    @amitofo79 7 ปีที่แล้ว +13

    真好聽,太棒了,請問有下載點嗎?

    • @黎璃-o7w
      @黎璃-o7w 3 ปีที่แล้ว +1

      可以錄音啊!

  • @劉曜任
    @劉曜任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圓覺經説 :「對境不生,彼我恩愛,一切寂滅。佛說是人,漸次成就。求善知識,不墮邪見。若於所求,别生憎愛,則不能入,清淨覺海 :「即使就算是面對紛雜紛繁的外面的彼此因緣境界,也是不能夠不可以生出生起,對於其他者他者或自身本身本人的自我的諸多各種種種欲望,過度索求而是無節制不知足,貪求無度而是不滿足的貪婪的欲望貪婪,使得讓一切妄念回歸歸於斷除除去貪欲、瞋恨、愚癡和一切煩惱、不再輪迴生死苦海流轉境界的寂滅。佛陀說這樣如此做法的人,必定一定應當當下漸次循次序次到達達到到至的達至完美完備完善圓滿的開悟智慧,對於世間種種現象,真理的透徹了解覺悟的覺悟境界的圓滿的悟境。請求請教求教在良師益友的善知識,不落入偏向執著的偏執,看法見識解釋的見解的偏執見解的害人的計謀,受騙上當的圈套的計謀圈套的陷阱之中。然而而是倘若假若假使假如如果對於所請求請教的求教的老師朋友的師友的善知識,再一次再次不適當地不適合地抱著持著抱持著某些有些憎恨惡人壞事的討厭厭惡的憎惡或偏向貪戀迷戀為了喜樂欲望要求的欲求的拘束限制的束縛,造成不斷生死苦海輪迴輪轉的貪愛的偏愛,那麼來說,最後最終終究還是無法没有辦法,通過穿越通行進入的無法駛入,乾淨潔淨的清淨,没有汙染的無染的清淨無染的圓滿菩提,就是指佛果,就是對於世間一切事理,無不全部都是徹底知道明白了解的事實真相的圓覺之海。」

  • @jimliu3534
    @jimliu3534 2 ปีที่แล้ว

    妙法蓮華經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說回到本國以後,妙音菩薩就與八萬四千位菩薩一起來到淨華宿王智佛的住所,對佛說道:「佛啊,我到娑婆世界後,使眾生受益得惠。我還見到了釋迦牟尼佛,見到了多寶佛塔,我禮拜了他們,供養了他們。我又見到了文殊師利菩薩、藥王菩薩、得勤精進力菩薩和勇施菩薩等。還使與我同去的八萬四千位菩薩證得了現一切色身三昧的境界。在講說這篇的時候,有四萬二千位天神體認到了無生無滅的佛法真理,華德菩薩也證得了法華三昧的境界。」

  • @peklengwong3463
    @peklengwong3463 5 ปีที่แล้ว +3

    请问您可以诵读大悲咒吗?😊😊

  • @劉曜任
    @劉曜任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圓覺經說 :「非覺違拒,諸能入者。有諸能入,非覺入故。是故動念,及與息念,皆歸迷悶。何以故?由有無始,本起無明,為己主宰。一切眾生,生無慧目,身心等性,皆是無明。譬如有人,不自斷命。是故當知,有愛我者,我與隨順,非隨順者,便生憎怨。為憎愛心,養無明故。相繼求道,皆不成就 : 「並非並不是圓滿菩提,就是指佛果,是對於世間一切事理,無不全部都是,徹底知道明白了解了知的事理真相的圓覺最高的境界的圓覺至境,以及違反反抗違背的違拗的不接受不允許的拒絕回絕,那些本來本有本能,開悟悟入的修行者,超出越出超越出進入聖地的超入聖地。而是因為所以本來本具本備本具備,超出越出超越出,開悟悟入能力的眾生,未能没有能夠可以對於以自己為中心的觀念的個人自己的自身本身本人的自我的開悟智慧,對於世間種種現象,真理的透徹了解覺悟的覺悟醒悟,而是以自己為中心的觀念的個人自己的自身本身本人的自我本我進入開悟入的境界的自入悟境。因此所以無論是不論是世俗的世間的風俗習慣的造次造作的思考思維的思想,抑是或是請求求取求得的求靜,而是故意刻意平息心意的息心,全部都是使得讓都令修行者枉然白費功夫的起不了什麼作用的一場空的徒然,最後最終歸導歸向歸於迷惘迷惑的困惑,以及停止停滯滯待的滯澀。為什麼這個樣子來說呢?因為由於有世間萬事萬物,尚未還没有創造生命創生的時候,本來本自就是興趣趣向生出生起的興起,就是不明白事物的事實真相的真假不明的不明佛法的無知無明的暗昧癡愚,做了作為成為修行者本身自身的控制支配主宰。一切眾生,生出來就是没有一切的知識經驗的智慧的能夠可以明白分辨辨别物體形象,增加增長知識的眼睛,身體與眾生心中本有的智慧、思想和情感等等的心靈的自性本性,一概一律一致一樣,統統都是全部都是不明白事實真相的不明道理的不明佛法的無知無明的暗昩愚癡。眾生不能實現不真實没有事實根據的虛幻妄想地虛妄地執世間的風俗習慣的一切的知識經驗的智慧的俗智,因此所以他們不願不願意自己斷除斷去世間的風俗習慣的一切的知識經驗的智慧的不願自斷俗智,好像如同正如世間的風俗習慣的世俗,眾生執著本身自身,不願不願意自己毁滅毁掉的性命生命。因此所以應當當下知道明白了解,若是有人關心愛護關切垂愛的我的關愛,在於我自己,我自己便是就是跟他關係密切信任接近的親近接近,反而來說,他們若是有人不遵從的違背忤逆違抗的違背違反違逆在我身上的違逆於我,我自己便是就是心中生出生起厭惡痛恨的憎恨的心生憎恨。由於現在正是這顆厭惡痛恨的憎恨、貪著對於自己喜愛的外面情境外境,生出生起染污的沉迷,貪著執著心耽著心的貪愛的心,生出了生起了生長了培養了生養了長養了,我們自己本身自身的不明白事實真相的不明道理的不明佛法的無知無明的愚昩無知。因此所以在貪著對於自己喜愛的外面情境外境,生出生起染污的沉迷貪著執著的貪愛,厭惡痛恨的憎恨的貪愛憎恨,交互相加交加交錯錯雜的,加在他們眾生身上的愛恨交加相加的交錯錯綜的,加在他們眾生身上的周而復始的不斷循環輪迴輪轉流轉的前往回來當中的往復當中,所有的修行全部不能到達達到到至,分離離開出離生死煩惱之道的聖道的不至聖道。」

  • @劉曜任
    @劉曜任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圓覺經說 :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資發變化 ; 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齊修奢摩他,三摩鉢提,後修禪那 :「倘若假若假使假如如果某些實際修行實修的菩薩,同一時候生出生起發出發起究極極致的澄心靜慮,守道不離,坐禪入定,平靜平安停止不動的靜定的力量的靜定之力,並且並是用以靜定之力來可以供給幫助資助出生出起引發引起世間萬法的轉變化、幻化幻象 ; 其後他們以後斷滅滅除自身本身的煩身惱心,令人不順心不暢快,產生苦惱惱怒的煩悶愁悶的情緖的煩惱,就叫作同一時間共同一齊修習修習名稱名為奢摩他,就是止寂的意思意義,就是止息一切雜念,止息諸根惡不善法,能夠可以滅除一切散亂。奢摩他,意譯止定。是指以專注力安定身心。奢摩他,又意譯靜定,就是澄心靜慮,守道不離,坐禪入定,平靜平安停止不動的名齊修奢摩他、三摩鉢提,就是分離離開遠離昏沉頭腦迷糊嚴重沉重,掉舉以後,襌修的時候,心意上下飄蕩,一會兒妄念又過來,一會兒心意又平靜,能夠可以持心處事所抱的態度,心所就是與心相應,心的所彼此具起一同同起共起的因緣法,所有因緣的法的三摩鉢提。三摩鉢提,意譯等至,就是指幻觀,就是幻化,幻化變化幻觀的三摩鉢提。其後他們以後修習禪那的修行者,禪那就是靜慮或思惟修,是指修行者高度集中精神,緣的原因連結相遇遇合的緣一對象或主題作思惟而是達到定,這個過程稱為「禪那」。禪那,意譯寂滅,就是斷除貪欲、瞋恨、愚癡和一切煩惱,不再生死苦海輪迴輪轉流轉的境界的後修禪那。」

  • @劉曜任
    @劉曜任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圓覺經說 : 二者任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 : 我等今者,不斷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無起滅念。任彼一切,隨諸法性,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任有故。說名為病 : 第二種毛病是聽取任何毛病的聽任、任意跟隨隨從的任從、位意憑著是藉著憑藉著的任憑。倘若假若假如如果又是有個人,張口開口言道說道 : 我們如今今日現在,不斷除不滅除生死苦海輪迴輪轉流轉,不追求不追尋不尋求經過修習修行,直到解脱生死輪迴輪轉流轉,超越脱離超脱所有一切煩惱的涅槃,寂靜是坐襌入定平靜安定是寂滅是滅度是圓寂是不生不滅的不追求涅槃寂靜。經過修習修行,直到超越脱離超脱生死輪迴苦海輪迴輪轉流轉的涅槃,超越脱離超脱所有一切煩惱的涅槃也好亦好生死苦海輪迴輪轉流轉也好也罷。既然不生出不生起燃起它燒起它也是不生出不生起澆熄它澆滅它的念頭想法。聽取聽任所有一切事物的變化變遷,跟著隨著跟隨著萬事萬物自身的特别特性而行動行為,因此所以尋求尋找圓滿菩提,就是指佛果,這是對於世間一切事理無不全部都是徹底了解知道明白了知的事實真相的圓覺境界。然而那而是那圓滿菩提,就是即指佛果,這是對於世間所有一切事理,無不全部都是徹底了解知道明白了知的事實真相的圓覺自性,卻是並非並不是通過聽過的任意的恣意的就是能夠可以保有擁有。因此所以,這種情況就是稱作名為稱為一種疾病病症。」

  • @劉曜任
    @劉曜任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金剛經說 :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說為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則非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則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説,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須菩提,倘若假使假如如果有善男子,善女子把無數無量三千世界破裂零散粉碎碎成細小物質色體極小微塵,你認為以為這個樣子是如何怎樣呢?這些眾多諸多種種的細小物質色體極小微塵,是多還是不多啊?」「十分非常相當地多啊!世尊,這是為什麼會這個樣子呢?倘若假使假如如果這些眾多諸多種種的細小物質色體極小微塵確實是的確是存在的,佛就不會説這些是眾多諸多種種的細小物質色體極小微塵了。這是因為什麼原因緣故呢?佛説出來的眾多的諸多的種種的細小物質色體極小微塵,就不是眾多的諸多的種種的細小物質色體極小微塵,這樣才是被叫做稱呼為名為眾多的諸多的種種的細小物質色體極小微塵。世尊,如來所說明的無量無邊三千大千世界,就不是無量無邊三千大千世界,所以才被叫做被稱呼為名為無量無邊三千大千世界。為什麼要這個樣子如此來說呢?倘若假使假如如果認為以為無量無邊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個真正的真實的存在,那麼它無量無邊三千大千世界僅僅是不過是只是眾多諸多種種細小物質色體極小微塵合而為一的相狀形狀。如來所說明出來的合而為一的相狀形狀,就不是合而為一的相狀形狀,所以才被叫才稱呼名為合而為一的相狀形狀(一合相就是整個世界,是眾多諸多種種細小物質色體極小微塵兩個或更多的事物合成一個把散亂的事物合在一起合而為一的暫時的假相。)「須菩提,所謂的兩個或更多的事物合成一個把散亂的事物合在一起合而為一的相狀形狀,就是不可言說不可說的東西,只是凡夫們對於這一種槪念貪戀執著思念想法貪著其事。

  • @劉曜任
    @劉曜任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圓覺經說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無礙作用 ; 斷煩惱故 ; 安住至靜。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鉢提,中修襌那,後修奢摩他 :「倘若假若假使假假如如果某些實際修行實修的菩薩,先行運用轉變變化、幻化變化的法力。自由而是無所没有全部所有一切窒礙地阻塞不通地阻礙地妨礙地在世間幻化變化幻象施加施以加以行動行為動作,十分符合確實適合適用實用應用 ; 繼續不斷而是斷滅自身本身的貪瞋癡三毒的煩身惱心,令人不順心不暢快,苦惱惱怒的煩悶愁悶的情緖的煩惱 ; 最後最終安穩安住在究極極致的澄心靜慮,守道不離,坐禪入定,平靜平安停止不動的境界的靜定境界。這種菩薩,就叫做首先先行修習修行名稱名為三摩鉢提,就是分離離開遠離昏沉頭腦迷糊嚴重沉重,掉舉以後,禪修的時候,心意上下飄蕩,一會兒妄念又過來,一會兒心意又平靜,能夠可以持心處事所抱的態度,心所就是與心相應,心的所彼此具起一同共同共起的因緣法,所有因緣的法,令其使得讓他們相續不斷平等而且延及,延續到污染真性的欲染,三摩鉢提,意譯等至,是指幻觀,又意譯幻化,就是幻化變化幻觀的先修三摩鉢提,中間修習修行禪那,就是靜慮或思惟修,是指修行者高度集中精神,緣的原因連結相遇遇合的緣一對象或主題作思惟而是達到定,這個過程稱為「禪那」,襌那,意譯寂滅,就是斷除貪欲、瞋恨、愚癡和一切煩惱,不再生死苦海輪迴輪轉流轉的境界的中修禪那,最後最終修習修行奢摩他的修行者,就是止寂的意思意義,就是平息一切雜念,止息諸根惡不善法,能夠可以滅除一切散亂。奢摩他,又意譯靜定,就是澄心靜慮,守道不離,坐禪入定,平靜平安停止不動的後修奢摩他。」

  • @劉曜任
    @劉曜任 9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圓覺經說 : 爾時世尊,告圓覺菩薩言 :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問於如來,如是方便,以大饒益,施諸眾生。汝今諦聽,當為汝説。」時圓覺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 那個時候,世尊便是向著對著向對著圓覺菩薩言道說道 : 「好啊好啊!信佛聞法而持戒行善的男兒!你們竟然為了諸位菩薩,以及末世百姓,向佛陀請教,這樣的應順時勢靈活變通善巧便利方便法門,懇求請求懇請求我用以寬大的效益利益,施與施予眾生,現在你們好好仔仔細細注意聽著,我來為了你們解釋說明解説。」這個時候此時,看到見到看見到如來答應允許教導教化教誨,圓覺菩薩無量無盡㱋喜愉悦,和其他所有大眾安安静靜聽聞講解聽講。」

  • @jimliu3534
    @jimliu3534 2 ปีที่แล้ว

    仁王護國經說釋迦佛回答說:大王!諸種存在都是真空實性。色、受、想、行、識、常、樂、我、淨等物質和精神存在,不是有,也不是非有;不住於色邊,也不住於空邊,不住於亦色亦非色邊,同樣不住於非色非空邊。同理推及於受、想、行、識,也不住非受、非想、非行、非識。為什麽呢?因為不可以偏於色,也不可以偏於非色。由於為便於教化眾生而照顧到眾生的看法,由於考慮到世俗法假、受假、名假的三假因緣,所以要以世俗角度示諸眾生。

  • @劉曜任
    @劉曜任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圓覺經說 : 「世尊!若彼眾生,無正方便,及正思惟,聞佛如來,說此三昩,心生迷悶,則於圓覺,不能悟入。願與慈悲,為我等輩,及末世眾生,假說方便。」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世尊!我的問題尤其是針對的是那些没有辦法無法掌握掌控正確方法,也是没有能力進行正確思考想法的人,他們即使立即即刻就是聽聞聽到聽了聽過佛陀講說解說了講解了也是就是通達於通曉於一切諸法如幻之理之三昧,也是就是又變現現作種種之如幻的事情之三昧的如幻三昩的精華義意精義,心中仍然仍舊依然充滿塞滿填滿充塞迷惘迷惑迷失,没有能夠未能開悟進入悟入圓滿菩提,即指就是指佛果,是對於世間一切事理,無不全部都是徹底知道明白了解了知的事實真相的圓覺境界。懇請懇求佛陀開啟慈悲使得讓眾生離苦得樂的心𥚃懷著胸懷,暫且權且為了我們及末世末法時期的是非不明,不明白事實真相,真偽不明暗昧愚癡愚昩眾生,指導指出指明一條容易修行道路路徑吧易行路徑吧。」提出提完這些問題以後,普眼菩薩再一次再次五體投地恭敬禮敬佛陀,這樣如此重複了三次,請求求請佛陀的解釋答複解答。

  • @劉曜任
    @劉曜任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圓覺經說 :「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淨覺 : 信仰佛聽聞佛法而是持戒行善的善男子!那種修習修行佛教道法的眾生,因為不能不能夠不可以破除除去就是自我的現狀,是指因為妄想而是錯誤誤導誤認五蘊(色受想行識)和合成為真實的自我,他們表面好像好似似我,實際上非我沒有我的相狀,就是我相,我相與真實的主體自性的不同,實際名為假我的我相,所以不能不能夠不可以真正真實升入進入乾淨純淨清淨無雜沒有雜亂没有雜質的開悟智慧,對於世間種種現象,真理的透徹了解覺悟的覺悟境界。

  • @劉曜任
    @劉曜任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圓覺經說 : 「善男子!但諸聲聞,所圓境界,身心語言,皆悉斷滅,終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涅槃。何況能之,有思惟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 ; 以輪迴心,生輪迴見,入於如來,大寂滅海,終不能至。是故我説,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先斷無始,輪迴根本 :「信仰佛聽聞佛法而是持戒行善的善男子,即使是就算是那些聽聞聽到佛陀言論流傳流布佛法佛教修行者用聲音傳受佛法給眾生,在他們所證菩提,悟道,解脱生死苦海輪迴流轉(修到最高目的)涅槃的開悟證悟的境界當中,斬斷了斷除了對於身體、心理以至於甚至於乃至於所用的言語的執著,他們也是最終終究無法没有辦法達至達到佛陀親自親身證得了的證悟了的,至高無上的經過修行,達到超越解脱超脱生死苦海輪迴流轉,超越脱離超脱一切煩惱的涅槃境界,更何況又何況普通人凡人,怎麼如何憑著藉著憑藉者世間的風俗習慣的世俗的聰明才智,知道明白了解理解佛陀完美完備完善圓滿開悟智慧,對於世間種種現象,真理的透徹了解覺悟的圓滿覺悟的所到達最高境界至境呢?就是好像如同妄圖企圖用於螢火蟲尾巴火,用在點燃燃燒須彌山相同一樣一同一樣,最終終於屬於白白浪費精力,没有任何效用利益效果收益效益,空自勞苦,白費心力的一無所得的徒勞無功 ; 同樣道理同理,沉溺沉迷在生死苦海輪迴流轉的世間的風俗習慣的世俗心智,只是能夠可以生出生起無法沒有辦法擺脱脱離生死苦海輪迴流轉的世間的風俗習慣看法見解,依靠依賴這樣如此簡單淺薄的心智看法見解,欲要想要欲想要深潛進入如來體證的寂靜安詳的智慧海洋,最終終於屬於白白浪費精力,沒有任何效益,空自勞苦,白費心力的一無所得的徒勞無功。因此所以我才是這個樣子來說,一切菩薩和末法時代的眾生,務必必須先要先行斬斷斷除沒有開始没有結束無始無終陷入進入你們在無窮無盡生死苦海輪迴流轉陷阱中的根本原因,世俗智,這樣如此開始得到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