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 Intro: The Tyranny of Merit: What's Become of the Common Good? by Michael Sandel

แชร์
ฝัง
  • เผยแพร่เมื่อ 16 เม.ย. 2021
  • #成功學 #階級流動 #文憑主義
    / 1942136499273342
    留言加分享本影片貼文就有機會抽《成功的反思》一本。
    參加抽獎活動時間為期一週:2021.4.17 - 2021.4.24
    感謝 先覺出版 - 思潮的最前線,知識的最先覺  提供3本贈書
    -
    本集關鍵字:成功觀| 工作觀| 才能至上主義| 階級流動| 新自由主義| 資本主義| 文憑主義| 民粹主義| 分配正義| 自由主義| 羅爾斯|
    -
    本集推薦書目:
    Anne Case, Angus Deaton《絕望死與資本主義的未來》
    Christopher Lasch《菁英的反叛》
    Robert D. Putnam《階級世代:窮小孩與富小孩的機會不平等》
    【訂閱超級歪TH-cam頻道,加入會員】
    reurl.cc/R62Ly9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 2.3K

  • @StarWalker830
    @StarWalker830 3 ปีที่แล้ว +2273

    上了大學,才真的覺得自己能夠上大學,並不是自己天生才智高。是因爲剛好身在經濟還可以的家庭。

    • @ikertable
      @ikertable 3 ปีที่แล้ว +97

      同意,我同學還在還學貸呢

    • @OliverLin1023
      @OliverLin1023 3 ปีที่แล้ว +189

      很有差啊...台大生家長收入高於平均,這已經是確定的事實了

    • @jjl682
      @jjl682 3 ปีที่แล้ว +442

      上高中就知道了,我是讀前段的高中,班上同學僅有五分之一沒有補習或家教,對市區的娛樂、較高端的文化藝術、升學方向一無所知。
      每次寒暑假開學,到要面臨一連串的炫耀式噓寒問暖(我去日本欸,你這次去哪?欸,那間新開的OOO你吃過嗎?我覺得好吃欸!欸,你鞋子哪一牌的,欸你爸做什麼的。明知故問),事實上我暑假幾乎都在工廠打工。
      而那五分之一大多可想而知是聯考的失敗者,包含我在內,在學校被嘲笑、老師羞辱、得精神疾病、內向自閉,出社會也選擇簡單的工作居多,回到原有的階級。
      這社會確實沒有公平,但才能至上的觀念汙辱了很多人。至今還能看到頂大的工程師在網路羞辱基層草根階級,侮辱產線的作業員,這社會病的不輕。

    • @user-os5fk5mj1e
      @user-os5fk5mj1e 3 ปีที่แล้ว +10

      沒錯

    • @ikertable
      @ikertable 3 ปีที่แล้ว +167

      @@jjl682 我覺得最詭異的是工程師很愛嘴文組的
      但管理他們的人基本卻又是文組的

  • @Lin-ie7rx
    @Lin-ie7rx 3 ปีที่แล้ว +1059

    3分天注定 7分靠努力 90分靠父母

    • @listenhou5808
      @listenhou5808 3 ปีที่แล้ว +105

      九十分靠出生

    • @foooooooo0ooo
      @foooooooo0ooo 3 ปีที่แล้ว +26

      三分靠背景 七分靠作弊

    • @sunsolzn1
      @sunsolzn1 3 ปีที่แล้ว +58

      99靠运气啦,天赋,生的好,不都是运气嘛。运气不是中彩票,而是一出生就福运伴终身啦。

    • @oarveve
      @oarveve 3 ปีที่แล้ว +44

      簡化來講是93分靠註定,7分靠努力

    • @arlenj.j7311
      @arlenj.j7311 3 ปีที่แล้ว +29

      下輩子請從投胎開始刷首抽,結案!

  • @nobody-ns7io
    @nobody-ns7io 2 ชั่วโมงที่ผ่านมา

    我是國際學校的高中生,看了很有感觸。申請美國大學大家都知道要準備很多課外活動,實習、作品集、比賽、研究論文,每天都在忙是真的,但靠父母人脈也是真的。

  • @rachelseedprojects2298
    @rachelseedprojects2298 3 ปีที่แล้ว +46

    很高興Michael Sandel寫出了這本書,這才是他一本書正義的思辯所指向的道路。歲月的淘洗,讓人反思成功的意義,也相對影響自己對孩子的教育。

  • @louisfeng2662
    @louisfeng2662 3 ปีที่แล้ว +1523

    這本書絕對比一堆有毒的心靈雞湯更值得上排行榜啊!!!!!

    • @masterc8294
      @masterc8294 3 ปีที่แล้ว +2

      你大概沒讀過心靈雞湯

    • @ezgg8598
      @ezgg8598 3 ปีที่แล้ว +46

      @@masterc8294 你是說什麼世界是公平之類的雞湯麻

    • @user-ym7xb5zf6f
      @user-ym7xb5zf6f 3 ปีที่แล้ว +16

      @@masterc8294 你喝的应该是雞粪湯

    • @masterc8294
      @masterc8294 3 ปีที่แล้ว +30

      我不清楚你們讀到什麼書,甚至懷疑mr s 有沒有讀過書,猜測大概沒讀過心靈雞湯,卻給人的感覺像是篤定認為是類似膚淺直銷書只要努力就賺大錢當上等人。我家有一本最初版原文心靈雞湯還有一本中文心靈雞湯-少年話題。各個小故事圍繞著人與人之間的關懷與愛,友情,親情,痛苦,成長等等。反正沒讀過就買一本吧,少用那無知的腦袋搭配仇恨的視角看世界。有兩個故事讓我印象深刻,一個挺有名的 一位到落後國家的志工醫師,在診斷一位小妹妹時,跟小男孩(她哥哥)說需要抽哥哥的血給妹妹,哥哥很緊張但也答應了,治療過程結束後哥哥說我何時會死,原來翻譯或理解有誤,哥哥以為抽血後自己會死,故事名稱是勇氣。另一個故事是有嚴重視力障礙的人,經歷多年的治療跟科技進步,視線可看到約一個硬幣大小的世界,他感到知足開心,最喜歡做的事是洗盤子,可以看到五彩繽紛由泡泡行成的世界。讓兩則故事告訴了我為心愛的人犧牲奉獻跟知足常樂。我可以不鳥你們這群無知仇世的酸民,讓你們繼續爛,莫名其妙說幾句幹話狠話 我喝雞粪湯 你很爽很厲害很開心?標準酸民行為 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有必要這樣嗎?請瞭解世上大概只有老師跟父母可能會你犯錯時糾正你,出社會後誰鳥你們,還像是小屁孩一樣做錯事或觀念錯,搞不好看你好戲甚至落井下石。我認識一個算是半個同事的人,很陰險狡詐,會手機快過保固期故意摔壞換新的,健身房敲詐說受傷要錢賠錢,說話出爾反爾等等,陷害他人,這種人活得有比較聰明厲害嗎?沒有,路越走越窄,老婆離婚,一個兒子唐氏症,跟任何人都處不好,最後幾個月前燒炭自殺了。捫心自問你們什麼心態過日子,這種方式對你自己有幫助嗎?心靈雞湯有屎有毒,別人成功都運氣,世界就是不公平,我盧蛇我驕傲我才是正常的我才是真理?世界是可以很多角度去看的,作者提供某一種分析,不要只想看你想看的後急忙認同,活在可悲的同溫層取暖繼續爛下去。看不懂看不進去我說的沒關係,因為你繼續病態的看世界真的是你家的事跟我無關。

    • @user-ym7xb5zf6f
      @user-ym7xb5zf6f 3 ปีที่แล้ว +32

      @@masterc8294 路越走越窄,老婆離婚,一個兒子唐氏症,跟任何人都處不好,最後幾個月前燒炭自殺了。-------------这就是你灌了大量鸡粪汤后被滋养的心灵?

  • @user-ql6um6tf6p
    @user-ql6um6tf6p 3 ปีที่แล้ว +387

    想起某位老師說的
    喝洋墨水
    不如喝對正確的羊水

  • @1219Hitomi
    @1219Hitomi ปีที่แล้ว +58

    當初念大學時需要辦理就學貸款
    很棒的是未成年(法定20歲)無固定收入者辦理需要父母當保證人
    偏偏這兩樣‘高級設備’全台灣就只有我沒有的感覺..
    銀行的辦理人員聽到沒有父母都很驚訝這年頭台灣還有孤兒的表情😅
    好笑的事我爺爺有領農會補助,但是他沒工作也沒種田,然後家裡不能辦低收入戶,最後是警察幫忙找到坐牢的父親,才結束這鬧劇😂
    畢業後現在在科技業遇到不少貴人才幫我從30k一路調到80k
    我好幾次在想如果當初沒找到那老頭,助學貸款辦不成,本來就討厭唸書的我現在又會做什麼?在工地努力或是開卡車到處跑?(舉例而已,沒有貶低其他職業意思)
    是否會遇到更多貴人或是過得更糟?
    至少以我的個性應該不會去當8+9😅

    • @user-hk6vh4ny7g
      @user-hk6vh4ny7g 9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6

      我自己觀察,跟你一樣父母輩沒給什麼資源、靠成年自己努力的人,好像都會到處酸別人說人家都靠家裡,自己最努力、最天才之類的。
      我不否認這是事實,可是這些人能成功地階級流動,難道沒有運氣嗎XD?
      在經過童年那麼多事,努力養活自己之後,還能感恩自己擁有運氣,我覺得能做到這點你很不容易~~

    • @1127Peace
      @1127Peace 8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你很努力 生而為人 你不負此生 祝福你❤

    • @kaychen7631
      @kaychen7631 16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user-hk6vh4ny7g如果家境不好,還憤世忌俗,就不容易得到幫助,那想要階級跨越就很難了!

  • @Sting0120
    @Sting0120 ปีที่แล้ว +35

    完全的把目前社會的問題標顯出來。
    學歷、經濟、貧富差距、三觀、自私自利的原因…
    這本書大推啊!!!

  • @user-oe4zk3ku9v
    @user-oe4zk3ku9v 3 ปีที่แล้ว +663

    工作了幾年後,其實就多少發現這本書中所說的事實。但是,身為一般勞工階級,其實在忙於日常生活後,幾乎沒有力氣再去說什麼,而更可怕的是,所有在職場上的人也都看得清清楚楚,但卻沒人願意說些什麼,畢竟,下個月的帳單還需要繳,別搞砸現在的工作,才能確保下個月戶頭會有錢進來。害怕貧窮是抑制大眾發聲的強大力量,畢竟,口袋有錢的人,講話就是會比較大聲。

    • @paopao5267
      @paopao5267 3 ปีที่แล้ว +9

      所以我們要不就是活得一般的,要不就是夠狠到足以上位

    • @user-oe4zk3ku9v
      @user-oe4zk3ku9v 3 ปีที่แล้ว +18

      @@paopao5267 哈哈!我的留言是悲觀了點,但主要是個人觀感的宣洩。
      說真的,不管時代如何改變,穩扎穩打總是能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的。
      有興趣可以參考一下「窮查理的普通常識」一書,作者的生活經歷分享,我認為是身為人類都應該好好學習與實踐的。

    • @icanfly1739
      @icanfly1739 3 ปีที่แล้ว +1

      請問你是那位大安文山區的議員侯選人張凱鈞嗎? 長得帥帥的張凱鈞

    • @user-oe4zk3ku9v
      @user-oe4zk3ku9v 3 ปีที่แล้ว +2

      @@icanfly1739 不是喔,這個張鈞凱是市井小民張鈞凱喔

    • @icanfly1739
      @icanfly1739 3 ปีที่แล้ว

      @@user-oe4zk3ku9v 哈哈,了解,那你可以再去好好了解「張凱鈞」侯選人

  • @Kai31419
    @Kai31419 3 ปีที่แล้ว +627

    從年紀還很小就觀察質疑這社會,到18、19歲覺得無可奈何,再到後來自我性靈成長獲得平靜。
    一發現你的頻道出現 ,千言萬語的背後也只是謝謝你的存在,關於這一切知識的傳遞。

    • @raylee1994
      @raylee1994 3 ปีที่แล้ว +25

      找到同類覺得開心

    • @user-ru2di5eh6m
      @user-ru2di5eh6m 3 ปีที่แล้ว +39

      同感,只是我比較笨,雖然不喜歡被塞一些所謂的"勵志故事",但不知道原因在哪,只是一直覺得哪裡不對勁,今天看了影片終於解惑了

    • @ANCHYIWU
      @ANCHYIWU 3 ปีที่แล้ว +3

      同感QWQ

    • @zheli655
      @zheli655 2 ปีที่แล้ว +5

      平静就对了,认命,想活就活 不想活了就自杀

    • @nionioniou
      @nionioniou 2 ปีที่แล้ว +10

      認為自己與他人是同類
      可能是對他人的低估 或是對自己的不自信
      或許這樓樓主的話觸動了自己的內心
      但會因為找到同類而開心也表示了覺得自己是偏特別的
      在這個狀況下認定他人是同類 可能會在下個人認為自己是你的同類時感到不平衡
      雖然說得莫名其妙而且突然 但也是說說自己的感受
      同類這個詞有時候滿傷人的

  • @Elius0911
    @Elius0911 ปีที่แล้ว +17

    首先 感謝超級歪介紹這本書 看到每部影片對我來說都是不同思想的碰撞、更新與反思
    沒想到幾世紀前的資本主義影響後代這麼深... 連帶文憑主義等等
    造成時間過了越久 人類並沒有因此進步與幸福到哪去
    我自己的想法是:應該要讓社會意識到學歷並不一定需要
    就算人需要通識 也只要一些基本常識即可
    而不是每個人都要上大學 學並非自己未來用的到的
    浪費時間 資源 也讓真正需要的人拿不到名額
    例如每年五大四中兩科 電機、醫學、資工等等的系
    都會讓普、技高生的壓力都高到爆表 只為了好看的學歷與錢(我也是之後才慢慢意識到)
    台灣各科(國英數社自)都要看的原因 也讓真正有該專業天賦的人進不去
    我認為真正的公平正義是 大家都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工作、興趣
    而不被誰看扁 且不必擔心薪水 也不會為了錢而盲目跟風
    像藝術類的真的蠻難賺 政府是否能辦一些展覽或者有其他管道 讓更多人能看見等等
    不是大家千篇一律的覺得電資牙醫好 造出了一堆沒有靈魂的空殼。
    題外 我前兩個月比賽 第一名的獎金有捐一些出去 耶
    我知道自己很努力 也做的很累 但我也要謝謝這個社會造就了這個機會
    讓我的作品能被肯定

  • @miketeresalai
    @miketeresalai 2 ปีที่แล้ว +112

    這片真棒,其實道理菁英們應該都懂,也不見得不知民間疾苦,只不過當社會掌握在部分人手中,他們從沒打算以國家和社會的角度去考量各種問題,而是從自己家族的角度去考慮,所以他們一定得把社會所有問題研究了解透徹,肯定也知民間疾苦,甚至比學者們都透徹,但不是為了改善資本主義帶來的分配問題,而是設法解決提出問題的人還有想辦法維持m型化的現狀。
    強調能力至上,因為這樣你才不會來煩我分配不均。
    發明奶嘴樂,用垃圾娛樂塞爆你們讓你們無暇造反。
    創立世界最大媒體公司,表面服務是提供大眾社交與娛樂的場所,實質意義是提供給精英貴族們最稱手的洗腦工具,用網軍媒體帶風向,讓人民乖乖聽話。
    社會與教育的誕生不就是聰明人要把社會打造成用頭腦壓制野蠻的嗎,不然古代還不是誰拳頭大誰吃得飽
    只是階級固化之後,大部分的聰明人也不容易爬上金字塔頂端了。

    • @chrisshen2779
      @chrisshen2779 ปีที่แล้ว +16

      說得真好。菁英們/既得利益者巴不得持續藉由「資訊不對稱」這招來固化其階級地位。因為受害者/一般民眾不懂,也缺少與不正義鬥爭的經驗,所以他們更能濫用權利、壓迫他人,得名又得利。

    • @hoyuetming5268
      @hoyuetming5268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 @tanklover6739
    @tanklover6739 3 ปีที่แล้ว +76

    但如此崇高的理想在“打不過他們就加入他們”的現況中不堪一擊

  • @hohohomusic
    @hohohomusic 3 ปีที่แล้ว +321

    關於Sandel烏托邦想像的細節,未必會人人認同,但我認為這個共善的理念是十分重要的,因為人的意義最終會指向社群/社會。另外我覺得這本書的目標觀眾其實是社會上的「成功人士」,透過喚醒他們的道德反思,讓他們把既得利益吐出來再把資源重新分配。而一般人看這書的得着,不是簡單的把問題說成是社會的錯,而是肯定自己的價值(當然仍會面對其他人的質疑),這樣即使仍然面對一樣的問題,至少內心會比較堅定一些。

    • @xqfzoncl
      @xqfzoncl 3 ปีที่แล้ว

      你覺得哪些是不能被認同的部分?

    • @hohohomusic
      @hohohomusic 3 ปีที่แล้ว +9

      @@xqfzoncl 富人要付更多稅、讀大學要用抽籤制

    • @gkgkyy3
      @gkgkyy3 3 ปีที่แล้ว +2

      我認為不是要內心堅定...如果內心堅定怎麼還會依直選出這些人....應該是對兩族群同樣是喚醒導向...

    • @user-td9qw2pi7v
      @user-td9qw2pi7v 3 ปีที่แล้ว +4

      我覺得他說要抽籤制 能讓學生壓力減輕是個不錯的想法 聽過很多例子高中讀得生不如死 上了大學後只想自殺的
      把人生的時間拿來思考人生 做些自己有興趣的事情 我覺得比一心砸在課業上好多了

    • @user-td9qw2pi7v
      @user-td9qw2pi7v 3 ปีที่แล้ว +1

      聽爸媽說他們國小的書都只有幾本
      我之前加上習作考卷補習班的書 國小生背去學校的書包重的要死 國中高中生更不用說了

  • @silv6633
    @silv6633 3 ปีที่แล้ว +18

    運氣明明是一個致關重要既因素
    但每個人都想去否定它
    去證明自己的成功都是歸功於自己的努力及能力

    • @kaychen7631
      @kaychen7631 16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人能否成功確實是需要很多「自己不可掌控因素」的配合,統稱都算「運氣」。
      但怨氣很重的,運氣不會好,大家也不會想幫忙。
      我自己經驗,幫我憤世嫉俗的時候,我過得更慘,覺得沒有機會沒有人要幫我,就更沒機會更沒人幫忙;但當我❤️存感謝正面的時候,大家會想幫助我給我機會,這是我的經驗!
      還是有人可以從貧困情況翻身,我覺得真的可以感受到他們性格上一些堅強的特質。

  • @user-ib3vc9pi5z
    @user-ib3vc9pi5z 3 ปีที่แล้ว +4

    太讚了 追求共善的實踐智慧!!! 須要這樣的人出來當委員 一針見血

  • @Beatriz-zy6fk
    @Beatriz-zy6fk 3 ปีที่แล้ว +577

    咒術迴戰ㄉ娜娜明台詞寫得真好(憑印象寫):做麵包的人如果消失了,吃不到麵包的人會感到困擾,我的工作是有錢人把錢給我投資賺取更多的錢,少了我們根本對社會沒差。如此抽離於人群的工作卻領著高薪,這個社會還真是奇怪呢。

    • @funinfinity27
      @funinfinity27 3 ปีที่แล้ว +13

      看到這段也挺有感觸的

    • @yuh9135
      @yuh9135 3 ปีที่แล้ว +59

      沒一口空氣我就活不了,空氣卻是免費的其實,有時候供需決定大部分的現實.因為空氣太多了。麵包師傅消失,人們可以吃米飯。擁有能把別人投資的錢變多的專業,這樣的人太少,希望把手頭上的錢變多的人太多,所以,值得獲得高報酬.

    • @Jenny-ln5ru
      @Jenny-ln5ru 3 ปีที่แล้ว +8

      這就是我為什麼對這個角色念念不忘......(´;ω;`)

    • @smc9207
      @smc9207 3 ปีที่แล้ว +32

      看到這句時有點驚喜,昰對資本主義批判

    • @EricWynne
      @EricWynne 3 ปีที่แล้ว +16

      簡單點出資本主義問題所在, 引人反思, 咒術不概為JUMP新台柱

  • @user-yb5mi6ob5j
    @user-yb5mi6ob5j 3 ปีที่แล้ว +221

    我認為成功這個詞已經被標籤化了,重新定義成功需要整理一套新理論,感謝超級歪的YT讓人可以更快的領略桑德爾的想法

    • @user-bt9gi9zw4g
      @user-bt9gi9zw4g 3 ปีที่แล้ว

      成功就是发挥出你个人的全部潜能

    • @Deakon167
      @Deakon167 3 ปีที่แล้ว +33

      其實"成功"的正確定義是:「我」設定了一個目標,然後我以「我的方式」完成。而不是他人幫我設定一個目標,然後我必須在別人定義的方式下完成。許多人都活在別人訂的目標、訂的遊戲規則下玩,自然永遠達不到成功。

  • @SquareToast21
    @SquareToast21 2 ปีที่แล้ว +3

    共善的實踐智慧是所有事物的真理,這本書完美的表達我一直想表達內心中嚮往的社會正義,共善是所有人都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

  • @shunyayg367
    @shunyayg367 3 ปีที่แล้ว +7

    大推,一段影片揭露了遠遠不只是成功主義,而是好多社會問題形成的脈絡

  • @freepursuer
    @freepursuer 3 ปีที่แล้ว +92

    可惜的是,想動搖這個才能至上社會,你就必先有地位階級,也就是先有才能,也就是先有富裕的環境。但往往身在該處為既得利益者...
    在這社會才能就一切,低下階層就算理解這影片的概念也不敢輕易放棄追逐才能,不然就很容易被大多數淘汰...

  • @user-rv9ul8nv4l
    @user-rv9ul8nv4l 3 ปีที่แล้ว +346

    這是來自大陸的訂閱者的一點感想。我記得自己看過一篇文章,裡面有個姐姐的故事讓我對當今橫行的文憑教育產生懷疑,文章裡的姐姐生在富裕家庭,工作幾年後去讀大學修了雙學位只是因為她沒事做。對於那些富裕家庭的孩子來說,多個學位會讓自己的學歷更好看,而那些家境一般或是貧困的人還要因為社會的不公而埋單。進十年來,中國的學歷在不斷貶值和縮水,越來越多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上個世紀的七八十年代時一畢業國家包工作的情景已不可同日而語。所以當今中國社會的各種亂象,比如996、內卷、雞娃(指那些被父母打雞血努力學習而身心疲憊的孩子)等等,都說明中國教育的軍備競賽化已越來越嚴重。在這種遊戲規則下,無論是身在其中的還是拼命想逃離的,流血骨折是難以避免的。教育是什麼,大學又是什麼,我一直在想,社會需要公民,公民需要自己的意義,什麼樣的社會,什麼樣的意義,各司其職,樂得其所,無關名利,天下大同。

    • @lumiyulumiyu4634
      @lumiyulumiyu4634 3 ปีที่แล้ว +39

      不愧是同源同種,縱使政治體不同,閣下描述的社會現象與台灣相似。但據我在澳洲的朋友表示,因為近十幾年來隨著中國人陸續移民至海外,部分華人的觀念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或強化了西方社會,明顯的例子是幫孩子擠破頭進入明星學校。

    • @user-wp1si7np5x
      @user-wp1si7np5x 3 ปีที่แล้ว +38

      @@lumiyulumiyu4634
      開頭那句話是多餘的

    • @qbchang278
      @qbchang278 3 ปีที่แล้ว +31

      @@user-wp1si7np5x 也不能說是多餘,而是他本人的意識型態

    • @user-wp1si7np5x
      @user-wp1si7np5x 3 ปีที่แล้ว +28

      詳細地說,我認為他開頭表達的是錯誤的資訊和概念,他排除了文化、經濟、教育等因素反而從個人受到的教育、環境汲取記憶和經驗,強調了兩岸血緣、祖先等因素,類似對岸政府或是早期台灣國民黨政府長年向兩岸人民灌輸的政治宣傳,潛移默化合理化兩岸一家親的意識形態,往後個人也慣於此方向的思考模式,熟悉之後甚至也可以不用思考脫口說出此番論調的情懷言語,比如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卻不甚了解為何血緣、文化的因素能合理化該當同屬一國的想法;又或者未加以思考怎樣才是「中國人」或者何謂「辱華」,以及為何牆內人民會相信新疆棉中的60%是機械採收卻可以直接證明不存在剝削維吾爾人勞動力的說法等等延伸而來的許多例子。
      所以個人真心認為腦子很重要,如果不是他本人的國文造詣不佳,他指稱的不愧是「同源同種」的概念本身就沒有必要,甚至與後文的敘述也毫無邏輯關聯,我都懷疑留下這些留言背後的人是不是都是一些成熟的海鞘了,何況都看完了這部影片,難道對自己的價值觀沒有一點反思嗎?
      總而言之,我個人雖然不喜歡也不接受,只是當我理解到對方這種意識形態是如何產生時,每每看到這種相似論調的留言真心覺得實在欠嘴。

    • @user-rv9ul8nv4l
      @user-rv9ul8nv4l 3 ปีที่แล้ว +25

      @@user-wp1si7np5x 台灣的學歷焦慮應該不像中國那樣嚴重,台灣的年輕一代選擇可能比大陸要自由。我不清楚台灣人對職業教育的看法,但我個人認為職業教育之於大多數人而言是必要的,上大學並不是每個人必做題,只有破解了學歷迷思,把公平正義的社會意識貫徹下去,社會中的每個人幸福感才會提升。台灣和中國有很多相似,但又有很大的不同,把握可以改變的機會,台灣的未來會更好,也希望台灣可以越來越好。

  • @laurencehsu2011
    @laurencehsu2011 3 ปีที่แล้ว +7

    真的是被點出了盲點!!!!!好棒的一本書,感謝介紹!!!!

  • @sunnyshyu
    @sunnyshyu 3 ปีที่แล้ว +3

    感謝超級歪關注這項議題。
    期盼社會觀念的改變與扭轉,讓下一代的人比我們這一代更幸福。

  • @Kukumia
    @Kukumia 3 ปีที่แล้ว +71

    大家都喜歡簡化因果論。神話把4%特例一直放大成通例,所以大家就認為是真的了。這本書不容易看呢,您條列的真好。

  • @joker2897
    @joker2897 3 ปีที่แล้ว +255

    覺得以現況來說,除非世界末日或者巨大災害,導致階級大洗牌,
    否則書中的解方太過理想化。
    畢竟這個世界的主控權還是在那些階級的手裡,遊戲規則和運作規則,
    都是由他們來訂定。
    只有運氣好,才能夠讓他們允許下層的少部分人加入他們的世界。
    當然,"讓底層少部分人加入"這件事也會是他們用來包裝自己的手法、炒作的手段。

    • @leekangchan5569
      @leekangchan5569 3 ปีที่แล้ว +25

      至少可以戳破成功的神话

    • @feynman966
      @feynman966 3 ปีที่แล้ว +21

      可以看看丹麥實現到什麼程度。

    • @denniskuo9061
      @denniskuo9061 3 ปีที่แล้ว +11

      除非現實社會尤其金字塔頂層的人願意全部永遠解除武裝,不然就會遇到現實中極權國家的武力擴張,民主國家一點辦法都沒有,看看現在理想的社會主義歐洲面對俄羅斯只能哭爹喊娘一點辦法都沒有,就知道這種方法有一個重大隱憂,歷史上的雅典和斯巴達為我們示範過一次。一個國家能運用的資源是有限的。

    • @Azure_Gust931
      @Azure_Gust931 3 ปีที่แล้ว

      😥

    • @ooSADAKO2011oo
      @ooSADAKO2011oo 3 ปีที่แล้ว +3

      @@denniskuo9061 然後更兇狠的波斯來了 是斯巴達在扛 雅典不知道躲哪去

  • @user-lh5zq6rc8v
    @user-lh5zq6rc8v 3 ปีที่แล้ว +7

    希望這個社會仍有更多人以共善為主

  • @iwaiy7564
    @iwaiy7564 3 ปีที่แล้ว +1

    近年來看過最優質的頻道,很開心,謝謝你

  • @wayneye5859
    @wayneye5859 3 ปีที่แล้ว +112

    說得真好~
    以「為這個社會貢獻什麼」來檢視自己的價值,更有機會促使人們尋找自己想做的事,符合教育的意義外,有助於減輕「才能至上論」引發整體社會對於個體心理的精神壓力。

    • @user-gn7mn5hu1s
      @user-gn7mn5hu1s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我们中国是社会主义,我们从小就被灌输:要为社会做贡献。

    • @user-of2tg2xv2x
      @user-of2tg2xv2x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假如社會集體看不到你的貢獻,反而要標籤你、排斥你呢?中國社會就是這樣,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需要自己的自我肯定,

    • @user-wr9oz3dp3t
      @user-wr9oz3dp3t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user-gn7mn5hu1s你别忘记 社会主义的过渡期是需要资本主义奠基的 虽说为社会贡献 但实则还是个人主义

  • @hmh.0713
    @hmh.0713 3 ปีที่แล้ว +133

    共善真的是人類最極致的追求

    • @ladygraceck
      @ladygraceck 3 ปีที่แล้ว +27

      人性的真面目卻是每個人都渴望特權與被崇拜羨慕的眼光。

    • @user-sj6mn5bf6w
      @user-sj6mn5bf6w 3 ปีที่แล้ว +2

      斯多葛哲学。

    • @wengueywu9403
      @wengueywu9403 3 ปีที่แล้ว +2

      Are we happy?

  • @anhanm
    @anhanm 2 ปีที่แล้ว +2

    謝謝這麼用心的分享和剪輯 每看完一集 思想上又更開闊了 而且我還會常常反覆觀看

  • @MADorMad
    @MADorMad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2

    學歷不能絕對的讓你成功,但是學歷可以讓你成功的路上更輕鬆一點

    • @Exillw
      @Exillw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真的,看來很多人搞不清楚狀況

    • @upchen8891
      @upchen8891 28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何謂成功?

    • @kaychen7631
      @kaychen7631 17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1

      @@upchen8891你想做的事,你做到了,就是成功。 學歷給人一個信任感,社會會比較願意給你機會,因此比較容易做成你想要做的事

    • @jasminepai7317
      @jasminepai7317 15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學歷不是成功標準,也不會是成功準則,在資本主義世界裡,學歷頂多加分作用而已。思維模式才是,且看你要的是什麼。

  • @woodenren
    @woodenren 3 ปีที่แล้ว +235

    這片也很有趣

    • @user-pk2ns8du3o
      @user-pk2ns8du3o 3 ปีที่แล้ว +1

      那你為什麼不贊助他

    • @AlchemyMage
      @AlchemyMage 3 ปีที่แล้ว +20

      @@user-pk2ns8du3o 不一定要贊助才是支持 分享也是一種支持
      對樓主來說也不過只是有趣的程度而已 不用那麼苛求吧XD

    • @arlenj.j7311
      @arlenj.j7311 3 ปีที่แล้ว +11

      @@user-pk2ns8du3o 不要跳過廣告也是一個簡單的支持方式。

    • @user-rd5ps8xy8ss
      @user-rd5ps8xy8ss 3 ปีที่แล้ว +1

      烏托邦的幻想不切實際,只會導致更嚴重的災難,沒有菁英共際會,一般人民就是一盤散沙,看看阿特拉斯聳聳肩吧

    • @user-rd5ps8xy8ss
      @user-rd5ps8xy8ss 3 ปีที่แล้ว +1

      看看南非 黑人上台後是怎麼搞得!!!

  • @karlcarl5422
    @karlcarl5422 3 ปีที่แล้ว +37

    真的傷害了很多人的感情,這本書寫得非常棒,可以破除大家的迷思

    • @user-dk8of9rn6t
      @user-dk8of9rn6t 2 ปีที่แล้ว +8

      是安慰了很多人的情緒才對吧,畢竟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所謂的‘loser’,找到一個為我們發聲的渠道還不高興?

  • @user-pj9gc5gf8g
    @user-pj9gc5gf8g 3 ปีที่แล้ว +8

    句句都是真理,
    戳破了上一代的那些既得利益者的謊言。

  • @mialn1207
    @mialn1207 3 ปีที่แล้ว +22

    感謝用心製作這麼多好書分享的影片,這一本書不但點破很多人沒注意到的正義盲思,還給了很有建設性的建議,覺得很棒!如果社會價值觀與政府教育都能試著做做看,就更棒了。

  • @poplumg
    @poplumg 3 ปีที่แล้ว +57

    不是~這次面具洞的嘴巴也太搶戲🤣🤣,整個畫面一直盯著嘴巴看,有點逗趣XD

    • @user-dk8of9rn6t
      @user-dk8of9rn6t 2 ปีที่แล้ว

      問題是,嘴巴為何長在鼻子的位置?😫

  • @user-stevenlin123
    @user-stevenlin123 3 ปีที่แล้ว +66

    我覺得若閱讀完這本書後,能夠幫我打開法學研究的新角度
    感謝超級歪不斷介紹及分析很多實用的面向,每一部影片都讓我的道德系統受到強烈的撼動
    我們習以為常的觀念,會讓我們慣性的思考,我沒想到資本主義與文憑主義相勾結的影響
    但我最近因為限水及金融市場的不理性,開始質疑當今企業免除掉社會義務的立場是否顯失公平
    而聽完超級歪分析後,整個系統性問題柳暗花明,可以管窺天,看到一個廣闊的新世界
    除了烏托邦外,可以去嘗試追尋的新世界
    有機會一定會去找這本書來看的

    • @feynman966
      @feynman966 3 ปีที่แล้ว +2

      公司賺錢要的土地,人才等社會成本都是社會支出,所以獲利也要回饋社會。
      看到超級歪這短片跟丹麥的制度,才知道世界上還是有從小到大都能尊重人的社會存在。

  • @user-oj8xr9tq4b
    @user-oj8xr9tq4b 2 ปีที่แล้ว +1

    感謝作者深入淺出講解一本艱澀的書📖💕💕

  • @annnee0414
    @annnee0414 3 ปีที่แล้ว +10

    好佩服超级歪可以从哲学,社会学,政商等等书籍中做出与灵性类似的导向的解说。好厉害。

  • @yongdalai
    @yongdalai 3 ปีที่แล้ว +85

    這本書的觀念不算什麼創見,倒是這影片能找到這麼多政治人物的演說畫面作佐證挺厲害的

    • @AlchemyMage
      @AlchemyMage 3 ปีที่แล้ว +5

      真的是一堆素材XDDDDDD

    • @RipLuna8964
      @RipLuna8964 3 ปีที่แล้ว +11

      如果看了原作就不会说这种话

    • @user-dk8of9rn6t
      @user-dk8of9rn6t 2 ปีที่แล้ว +4

      超級歪很擅長翻人家舊帳去酸他們😂
      小心不要得罪方丈
      糟糕我已經得罪了.........

    • @konradmoien4734
      @konradmoien4734 2 ปีที่แล้ว +6

      @@RipLuna8964 我想樓主的意思是這本書的內容在學術界已經存在很久,但他的確可能是頭幾本面向不使用術語的群眾的書

  • @user-ub3ze9vz4l
    @user-ub3ze9vz4l 3 ปีที่แล้ว +97

    這本書我也有看,真的收穫很大,但問題是這本書似乎很難被重視,因為一堆利益者不肯讓他紅阿XD

  • @user-jh5pj1ee6f
    @user-jh5pj1ee6f 3 ปีที่แล้ว +2

    說到心坎裡了!

  • @matthew40342
    @matthew40342 3 ปีที่แล้ว +1

    總結得很好!加油加油

  • @siouq
    @siouq 3 ปีที่แล้ว +37

    好棒👍 共善 改變成功的想法 世界就寬了很多

  • @sodJSDI
    @sodJSDI 3 ปีที่แล้ว +27

    對於擁有自我成長思維的人來說真的非常有感,才能至上的盲點終於被你講出來了。

  • @Elise-nl4qy
    @Elise-nl4qy 3 ปีที่แล้ว +1

    說得好,謝謝分享這本書

  • @kabilapxi
    @kabilapxi ปีที่แล้ว +1

    YY謝謝你,因為有你這種反思的聲音,才讓我在做作的社會裡看見一絲希望

  • @tidushi0929
    @tidushi0929 3 ปีที่แล้ว +14

    很不錯的論述能力,有吸引到我,當大部分人認為社會不公平卻無法有邏輯條理地述說出來,然而這本書把很多Key point都完整陳述出來了

  • @kelvinJacobian
    @kelvinJacobian 3 ปีที่แล้ว +23

    十分有趣的一集。片中講到成功者歸因於自己努力,失敗者覺得自己能力不濟。我覺得前一句十分正確,但後一句卻未必。失敗者一般都會歸因運氣不好或制度不公平。這涉及到人性裡歸因偏差行為,可能努力跟運氣各佔百分之五十,但人會跟據自己的情況得出令自己開心的比例。能力至上自然不是最好,但其他系統有可能會大幅削弱人的上進心,希望有人能想到一個可以兼顧多方面的系統。

    • @user-dk8of9rn6t
      @user-dk8of9rn6t 2 ปีที่แล้ว +1

      所以這本書的作者是失敗者了?😭
      我覺得這本書其實講得沒錯,但太老生常談了,有幾多人會不認為做金融業投機取巧的賺大錢、然後做飲食業累個半死才賺得溫飽是不公平?
      然後香港網絡潮語「輸在起跑線」已經囊括了作者想說的話,基本上你一出身家庭條件就決定了你能接受多好的教育、學多少門外語和才藝、讀大學需不需要借貸、買房子是要儲很久的首期還是一筆過.......道理人人都懂,只是常識到我們幾乎都習以為常了。

    • @user-dk8of9rn6t
      @user-dk8of9rn6t 2 ปีที่แล้ว +2

      不過樓主講的也有道理,過份強調福利的社會會令人不思進取,要怎樣取得一個平衡,是一個大問題⋯⋯不知道是這個問題大到無力解決,還是菁英分子更願意遊戲規則是這樣的,反正幾十年來這個世界就這樣了

    • @user-dk8of9rn6t
      @user-dk8of9rn6t 2 ปีที่แล้ว

      坦白說,是我們這些失敗者才會在網上憤憤不平,聰明的那些大學一定是報工商管理,他們知道遊戲規則,沒有打算反抗,反正亦無法反抗,倒不如去賺錢好了,我每次一聽到對方大學是讀工商管理的,心想又是一個懂得混日子的聰明人啊。同樣是需要高成績才能入系的醫科和建築系,最後卻只能成為中產,但幹的是比生意人有意義多的事情,我欽佩他們

    • @kelvinJacobian
      @kelvinJacobian 2 ปีที่แล้ว +2

      @@user-dk8of9rn6t 作者应该不是失败者,但肯定是清楚市场需求的人。

    • @dglurk1366
      @dglurk1366 2 ปีที่แล้ว +3

      @@user-dk8of9rn6t 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是社會會因爲你不成功而歸咎在你自己不努力

  • @user-rv7jn1bl2t
    @user-rv7jn1bl2t 3 ปีที่แล้ว +1

    感謝分享,超級Y的簡報邏輯值得學習

  • @uccuha88
    @uccuha88 ปีที่แล้ว +20

    14:20 貴族義務
    17:23 內捲、結果是局內玩家陷入囚徒困境
    18:19 理想是好、但前提是真正隨機;可惜的是設局者是"人"所運作、自然會有私心或黑箱操作、而局內玩家久了也會懷疑公平性,如何確實保證隨機並取信於群眾難度很高
    況且,就是因為文憑具有的權威與利益、才使得群眾熙熙攘攘、假設它不具有這性質的話、競爭者變少、又何必搞什麼隨機呢?
    22:15 階級難以被剷平;透過遊戲規則享受到福利的菁英階層不會放棄得來不易的福利、而勞工階級則無力去改變規則
    悲慘的是、你想要實現公平正義、首先得站在精英側、成為遊戲規矩的勝利者、才擁有制定規則的權力
    到時、你將願意放棄得來不易的利益嗎?

  • @karmabetween
    @karmabetween 3 ปีที่แล้ว +180

    最後面也太諷刺了吧~
    巴菲特繳的稅比自己秘書低(修正應該是稅率)
    跟台灣一堆法人、房主繳的稅比單殼蝸牛、無殼蝸牛還要低一模模一樣樣啊

    • @betterNAT
      @betterNAT 3 ปีที่แล้ว +4

      想提醒一下,是稅率,不是absolute的 tax amount。不過這也是很諷刺的

    • @andrewchua3959
      @andrewchua3959 3 ปีที่แล้ว +17

      巴菲特是稅率比較低,但的確不公平,有錢人稅率卻比勞工低,台灣也一堆這種現象,勞工薪資在領到錢之前就被預扣所得稅,一毛都逃不掉,但有錢資本家卻可以用很多手法避稅,最後繳的稅率居然還比 5% 還低

    • @mary831010
      @mary831010 2 ปีที่แล้ว +1

      但即使税率低,他们一次缴的税可能是秘书一辈子的税。社会资源会倾向于原本就有资源的人,掌握资源的人则会试图保留与攫取更多

  • @rexchou1911
    @rexchou1911 3 ปีที่แล้ว +84

    影片談到高等教育已經失去促進階級流動的功能而淪為才能至上的共犯,這點雖然是以美國舉例,但也能在台灣看到相同的現象,就是台大學生中有一半是來自雙北,其中又以台北市大安區為最多,剛好也是全國財富資源最豐富的地方。

    • @danashen-iv4ob
      @danashen-iv4ob 3 ปีที่แล้ว +11

      真的 想我當初剛進北科大 同學不是大安高工+內湖 就是台中高工 我這名不見經傳的高職 簡直是C有動物

    • @user-nm2gx6hx6b
      @user-nm2gx6hx6b 3 ปีที่แล้ว

      你怎麼都不說大安區的教育程度高,人民都很好學呢?

    • @s.koriginalfang3064
      @s.koriginalfang3064 3 ปีที่แล้ว +28

      @@user-nm2gx6hx6b 1. 你生在山上偏鄉,沒有網路也沒有電腦,居住地沒有圖書館。家境清寒,父母沒錢給你上補習班、安親班請家教,因為父母忙於加班你連作業不會寫的時候都沒人能教你寫。
      2. 你生在大安區,你有5G網路、電腦,手機網路是吃到飽,出門左轉有圖書館,你還有iPad能借免費電子書來看,你父母有錢給你上安親班補習班,你作業不會寫回家還有家教可以教你寫。
      這就來問你,假設你生在1的選項內,這是你好學不好學的問題嗎?

    • @s.koriginalfang3064
      @s.koriginalfang3064 3 ปีที่แล้ว +17

      @@user-nm2gx6hx6b 假設你住在資源極差的地方,說什麼好學不好學,你連上來這裡發個留言的機會都沒有
      今天能這麼悠悠哉哉刷youtube還跑來留個屁言,要感謝生在對的環境裡

    • @user-be9gp7ql6y
      @user-be9gp7ql6y 2 ปีที่แล้ว +4

      @@user-nm2gx6hx6b 小朋友 台北大安區人均收入170多萬 而台北土城區只有區區90萬 顆顆 你說差在那

  • @rogerwei2006
    @rogerwei2006 3 ปีที่แล้ว +1

    非常好!!必須讚!!

  • @neal099
    @neal099 2 ปีที่แล้ว +1

    感謝演算法讓我發現這麼優質的內容

  • @s0910149
    @s0910149 3 ปีที่แล้ว +38

    加拿大最近正開始著手討論全民基本收入,但是有很多一般民眾覺得不公平,
    最主要真的還是"觀念"這個問題

    • @gavin_1121
      @gavin_1121 2 ปีที่แล้ว +4

      不公平?只是打擊到某些人的利益而已吧!這個社會從來就沒有公平過,哪邊有利益哪邊就公平

  • @Andre-sh9rn
    @Andre-sh9rn 3 ปีที่แล้ว +24

    正所謂你追求的成功究竟是自己一個人的成功,還是與社會共同的成功
    私心 公心 存乎一心 此無辯聰之地

  • @cathyhsu8840
    @cathyhsu8840 2 ปีที่แล้ว

    太感謝了,啟發很多

  • @alf5204
    @alf5204 2 ปีที่แล้ว

    非常感謝你分享這些新知 一針見血地點出社會癥結 希望越多人看越好

  • @KEKE-KE
    @KEKE-KE 3 ปีที่แล้ว +5

    謝謝分享這本書 好棒~

  • @hswp
    @hswp 3 ปีที่แล้ว +102

    在現實人性的世界上,這是自我安慰的理想化的觀點。
    我們應該努力比「昨天的自己」更好的這個信念,是不需要被階級流動、文憑主義、追求高薪工作的這些意識型態綁架的。反過來說這些意識型態也不是現代人「需要努力學習」的唯一原因。

    • @hswp
      @hswp 3 ปีที่แล้ว +10

      @INTERNET神經 對,如果終生學習能跟呼吸一樣自然,就最好不過了😊!

    • @joyce7029
      @joyce7029 3 ปีที่แล้ว +11

      但其實這本書說的是現代的成功觀點忽略掉太多背後因素,
      比如今天將你放到一個極度貧窮的國家,
      跟放在台灣,
      兩者得到的結果必然會很不同。
      也許現階段能做的是,若自己享有社會定義的成功,可以肯定自己的努力,但同時提醒自己謙卑,因為當中有一部分的成分是幸運的。

    • @hswp
      @hswp 3 ปีที่แล้ว +14

      @@joyce7029 生命的基本意義在於因應不斷變動的外在環境,而去改善進步以求適應和生存。
      而人生的意義是在生命意義的基礎上,以認清和接受自身獨一無二的處境和課題為起點,去面對和接受當下的自己、然後在目前可以控制的事物和選項上做出正確的選擇、建立對未來發展而言適合自己的階段性目標和固定排程、在自己風險可承受的試誤過程中反省改進、以及自律行動的「長期累積」,持續努力比昨天的自己進步前進,在有生之年不斷活出更好的自己,並持續量力而為的對自我、群體和自然界做出有價值的付出,去留下這個世界即便沒人知道是誰創造?也要去刻劃出的正面影響痕跡。

    • @joyce7029
      @joyce7029 3 ปีที่แล้ว +3

      @HS WP 我部分認同你的觀點,但這些概念在很多地方是無法被真正傳達到的,而且也因為文化的不同而有所變動(無論是所謂對生命意義的定義或任何道德價值)。
      其實我想強調的只是對於自身的成就不必認為都是因自己的努力,這是現在的我時刻在提醒自己其實是幸運的原因!😊

    • @hswp
      @hswp 3 ปีที่แล้ว +2

      @@joyce7029 其實我個人認為,一個人在上國中轉變為青春期之前,是影響往後人生非常重要的一個時期(3~12歲)。
      可是偏偏這時期的我們,是很難用自主意識認知自己應該怎麼辦才對的時期,是受別人(尤其是生長環境、身邊的長輩)灌輸和影響最重要的時期。也往往是這個時期奠基了往後的我們。

  • @shurouchen9946
    @shurouchen9946 ปีที่แล้ว

    您的節目很棒, 真的特別優秀, 很用心、 很忠實您的工作.

  • @zhaoevelyn953
    @zhaoevelyn953 2 ปีที่แล้ว +1

    聽超級Y講解哲學思考跟反轉成功的思想真的覺得又再次戀愛
    邏輯跟口條十分清晰 讓人當頭棒喝的重新看待這個社會需要重視的議題跟價值觀

  • @gentles
    @gentles 3 ปีที่แล้ว +15

    太精采了,youtube清流,該給世界政府都讀讀了

    • @user-pj9gc5gf8g
      @user-pj9gc5gf8g 3 ปีที่แล้ว +7

      資本主義會先讓你被直接消失!

  • @yung-tinghsiao9234
    @yung-tinghsiao9234 3 ปีที่แล้ว +5

    這本書的內容超吸引人!

  • @yunyi4252
    @yunyi4252 2 ปีที่แล้ว +2

    好喜歡這集!!

  • @zbrjbi
    @zbrjbi 3 ปีที่แล้ว +8

    這片真的很有趣 跟我的觀察一樣 大陸表面社會主義 實質資本主義 台灣表面資本主義 實質社會主義 政府調控 無產階級思想 真的很有趣 給兩岸三地有交流的朋友三思

  • @clvkforessaycollege190
    @clvkforessaycollege190 3 ปีที่แล้ว +8

    这个教授真是很有人文主义关怀

  • @azdnozzle
    @azdnozzle 3 ปีที่แล้ว +74

    很有感觸的ㄧ集。許多討論工作的論壇,把某些學校畢業的人叫人才,其他的學校畢業的叫學店,這根本就是"製造階級",可怕的是,這群人進入有權力的職位後會只收某些學校、甚至科系,因為他們認為考上好的學校應該要相對應就有好的收入,其他的人不配與他們平起平坐。

    • @mspoor00
      @mspoor00 3 ปีที่แล้ว +14

      然後沒有大學學歷的直接沒有討論價值🥲

    • @LesserafimFancamShorts
      @LesserafimFancamShorts 3 ปีที่แล้ว +8

      本來就是這樣啊...資本主義運轉齒輪就是如此,10%的人靠錢賺錢,90%的人靠勞力賺錢,啊勞力賺錢的人與真正靠錢或頭腦賺錢的人差距只會越來越大,這就是現在這社會發生的事
      階級一定會發生,有人高勢必有人低,如何讓自己成為訂製遊戲規則的人或加入遊戲規則的圈子才是我們要追求的事情,而不是抱怨說他們讀書比較好只是因為他們運氣好,這樣真的很好笑

    • @user-ug9sh4kl6q
      @user-ug9sh4kl6q 3 ปีที่แล้ว +8

      @@LesserafimFancamShorts 你這邏輯不就本末倒置嗎?為何一定要順著遊戲走,沒想過毀掉遊戲嗎?

    • @LesserafimFancamShorts
      @LesserafimFancamShorts 3 ปีที่แล้ว +3

      @@user-ug9sh4kl6q 你可以試著毀掉這個遊戲啊~但就看有沒有人會理你😏

    • @mary831010
      @mary831010 2 ปีที่แล้ว +11

      @@user-ug9sh4kl6q 试图毁掉游戏的人,要么成为改革家,要么是恐怖分子

  • @miss.2890
    @miss.2890 3 ปีที่แล้ว +28

    本書的想法跟我不謀而合,更提出了有效的實行方式,很希望拜讀了!
    覺得社會應該更多尊重友善,許多高薪者即使努力加強技能,身心也是空虛的,或是沒有自己的中心思想,靠外來人際關係支撐,這樣很可惜!

  • @tommyfan
    @tommyfan 2 ปีที่แล้ว

    很棒的講解,好知性,好有質感,喜歡你的作品

  • @sunnyqiu9616
    @sunnyqiu9616 3 ปีที่แล้ว +5

    很值得看的一本書

  • @andyyyy4102
    @andyyyy4102 3 ปีที่แล้ว +4

    讚喔~很喜歡說書系列

  • @ascdefg683
    @ascdefg683 2 ปีที่แล้ว

    這本書寫的很好,我也覺得你講的也很好,很多人都不懂的反思,就一昧跟著別人的話往前別人要的方向走

  • @MyAlicia0
    @MyAlicia0 3 ปีที่แล้ว +5

    必須說,跨過40以後,我由一個共善的人轉向偏資本主義想法,只是單純的想活更好。成功,不重要也不用在意,那是別人的定義,我自己活得偉大的就好。

  • @hhorace_hsu
    @hhorace_hsu 3 ปีที่แล้ว +25

    說實在的... 才能本身也跟身高、體重、膚色一樣 生下來就決定大半
    然而 社會卻持續用會不會讀書、會不會某些技能作為給錢的依據¯\_(ツ)_/¯

    • @dglurk1366
      @dglurk1366 2 ปีที่แล้ว +6

      前者因素即使沒有後者因素人生都可以過得風生水起了,只能說這社會真的一點都不多元,都在懲罰沒有先天優勢的人,想努力也是種機會好嗎

  • @andyyeh75
    @andyyeh75 3 ปีที่แล้ว +13

    TH-camr算是一個讓每個人都有發揮所長,經濟自由的平台。
    但是賺最多的還是平台的開發商,Google。那就是要高學歷高經歷才進得去的。

    • @strangerdanger007
      @strangerdanger007 2 ปีที่แล้ว

      更重要是有背景才能進去

    • @apostlewen
      @apostlewen 2 ปีที่แล้ว

      你能夠把leetcode刷的滾瓜爛熟,把計算機相關理論背熟,你要進Google並非不可能,不需要背景

  • @billsou
    @billsou 2 ปีที่แล้ว +2

    非常好的書

  • @TEX-hc2mm
    @TEX-hc2mm ปีที่แล้ว +12

    真的,自己在美國讀大學時就發現這是一種“不平等的精英制度”
    這個世界充滿了不公平與謊言。

  • @jacyhuang101
    @jacyhuang101 3 ปีที่แล้ว +10

    原本就對這本書有興趣了,看完影片之後更想看了

  • @christinewan2944
    @christinewan2944 3 ปีที่แล้ว +22

    点评非常好,深有同感。自己毕业于大陆顶级名校,本质上却只是个普通人,学习不错,家境不错但没有被家长打过鸡血,所谓出国周游、从小学艺、特长鄙视链等等都没有接触过。本以为这种成长环境是比较轻松快乐的,然而不想上了大学,真如我这般的人太少,大多数人都已是“贵族精英”式培养,在出国深造申请这方面受到挫折,感触太深。目前正在找工作,所谓名校文凭已不能给自己带来太多优势。或许这也是我虽然身处精英环境,但始终对全球化的利益受损团体心怀敬畏与理解的原因吧。

    • @christinewan2944
      @christinewan2944 3 ปีที่แล้ว +7

      @@user-ew2ri5pt4k 大陆这种人有很多,太把自己看的高高在上,忽视很多真实存在的问题,甚至自由派也是,所以大陆的环境非常畸形,珍惜你遇到的大陆正常人,他们生活在这个国家,时常觉得自己不正常~~

    • @user-ew2ri5pt4k
      @user-ew2ri5pt4k 3 ปีที่แล้ว +1

      @@christinewan2944 基於保護她個人隱私的部分 我會邊交流邊刪除一些相關訊息哦

    • @user-ew2ri5pt4k
      @user-ew2ri5pt4k 3 ปีที่แล้ว +1

      @UCWvRDj4xkrzPe4OdvCnEwSQ 其實偏見跟劣根性,都是源自於文化背景和教育,說得更明白一點,目前的中國是一個以秦始皇為基底的馬列毛(目前看來一尊要去鄧化了)體系社會,我倒覺得這是一個雞蛋問題,部分的西方左派學者稱毛澤東是極端的浪漫主義者,因為他強調永遠的階級鬥爭,反過來想,要是階級平等且不存在階級,那麼共產黨存在的意義何在? 所以在馬列毛主義下,實現階級平等意味著丟掉馬列毛主義的合理性
      祝福妳能成為自己想要的人,加油

    • @user-br4oi8mm7s
      @user-br4oi8mm7s 8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我家都是加州大學畢業雖然是名校但跟哈福,史丹福還是有差距,不是因為實力,
      真的就是因為家庭,但已經比一般人好過非常多,這也要靠上一代的努力,讓我們到了美國,
      你不努力下一代起點更慘,我們一樣全靠自己努力,跟你的處境差不多,但同學都是有錢人,
      隨便找一個結婚你都能逆天改命,我姊我妹直接嫁天材工程師,我也找一個富千金,
      我弟就是真的萬中選一的天材,他靠自己,名校中的學霸,不只本科計算機,自學財報、股票分析,還精通六國語言。
      環遊世界真的沒啥,我們都挑喜歡的國家住,我弟環遊世界自由行才真神!

    • @christinewan2944
      @christinewan2944 8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user-br4oi8mm7s 我这个留言已经两年了,现在人在美国,已经成为你所说的环游世界自由行的人了🤣祝你好运。

  • @user-xq3gm7ec2v
    @user-xq3gm7ec2v 2 ปีที่แล้ว +3

    謝謝你讓我知道 從在學時期到現在的我的思想與思考結果並不是愚蠢的

  • @chenxuanguo4386
    @chenxuanguo4386 2 ปีที่แล้ว

    说的真好,我心里好受多了,谢谢。

  • @hankchang3722
    @hankchang3722 3 ปีที่แล้ว +16

    在東方文化世界中最嚴重的問題就是大多數人覺得即使沒有天賦也可以靠後天補足,來超越有天賦的人,而不是來發掘自身的天賦。

    • @AlchemyMage
      @AlchemyMage 3 ปีที่แล้ว +4

      然後通才教育,再導致沒有一個領域可以精通

  • @user-di4tz7cw8m
    @user-di4tz7cw8m 3 ปีที่แล้ว +3

    謝謝您的分享!讓我更清楚這本書👍,最有感覺的就是現今的自媒體TH-camr的興啟,就是集體支持下撐起。

  • @cora0615
    @cora0615 3 ปีที่แล้ว +7

    說的太好了!這是翻轉我心中一直深信的價值的一本書,原來我之前相信的事情是種迷思,希望在位者能夠看到這部影片

  • @ciansinwang3411
    @ciansinwang3411 ปีที่แล้ว

    很棒的想法,感謝分享🙏希望可以有更多人看到這支影片,增進不同的思維~

  • @user-cb4nk4sf8k
    @user-cb4nk4sf8k 3 ปีที่แล้ว +32

    感謝超級歪介紹這麼棒的一本書,
    當初看到這本書時,覺得自己離成功這麼遠
    是要反思什麼,還是給在這社會上載浮載沉努力過生活的人一些心靈雞湯!
    沒想到看完影片有如醍醐灌頂,
    差點就錯過或許會影響我思想一生的一本書

  • @brentlin9515
    @brentlin9515 3 ปีที่แล้ว +4

    太巧了,今天才剛去誠品看到這本書!!

  • @hsingminliu5499
    @hsingminliu5499 3 ปีที่แล้ว +25

    以前看《異數》就提到過所謂「成功的人」不只是因為才能和努力
    出生的時間、家庭還有種種因素都會影響
    之後也想去翻翻這本書
    感謝分享

  • @ciao_girl_forever
    @ciao_girl_forever 3 ปีที่แล้ว +1

    還蠻有趣的,開拓了我新的觀點,謝謝分享

  • @bobchiang163
    @bobchiang163 3 ปีที่แล้ว +5

    這集剪輯真是用心

  • @Sanglin602
    @Sanglin602 3 ปีที่แล้ว +15

    好有被解惑的感覺,低薪的產業多半被認為沒有生產力,但其實他們跟高收入者(假設高收入者也很努力貢獻)
    的努力應該要相對同等看待。這也不是說要共產,而是 『資源分配/貧富差距 』的數字不應該像現在這般差距越來越大。

  • @urania0123
    @urania0123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好敬佩這本書的作者還有做這個影片的你!

  • @annasanta9103
    @annasanta9103 3 ปีที่แล้ว +1

    講得太好了👍👍👍👍👍

  • @MengHuaHung
    @MengHuaHung 3 ปีที่แล้ว +29

    其實還有社交至上的問題,不過社交的影響因子如同才能至上,一樣很看投胎和基因,並不是個人努力就可以

  • @hankpan2838
    @hankpan2838 3 ปีที่แล้ว +7

    看完後決定去買書來看

  • @user-jm5xy6do1w
    @user-jm5xy6do1w 2 ปีที่แล้ว

    支持有這樣推廣知識的節目!!!

  • @user-uw9ne8lk9e
    @user-uw9ne8lk9e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講的真好,要把這本書放入書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