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融合重大突破!全面解析能量輸出大於輸入到底怎麼做到?是否商轉有望!?

แชร์
ฝัง
  • เผยแพร่เมื่อ 22 ก.ค. 2024
  • 追蹤「報地震」,鎖定正確的地震防災資訊 ►lihi1.com/Af46P
    00:00 核融合技術最新突破!
    00:58 【報地震】廣告段落
    01:43 核融合發電的分類
    02:25 要達到輸出大於輸入發電量有多難?
    03:38 Q值大於1,核融合就完成?
    05:12 還缺什麼才能達到商轉?
    // 延伸閱讀 //
    未來的能源:核融合-《寫給未來總統的能源課》
    pansci.asia/archives/58237
    星星電力公司:觀察恆星的核融合反應,了解恆星的生老病死--《蔚為奇談!宇宙人的天文百科》
    pansci.asia/archives/175690
    室溫的桌上型核融合實驗
    pansci.asia/archives/51437
    // 參考資料//
    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
    www.nature.com/immersive/d415...
    www.eenews.net/articles/what-...
    特別感謝科學大抖宅協助腳本審核
    // 製作團隊 //
    主持:泛科知識 #鄭國威知識長
    企劃:王喆宣
    腳本:曹盛威、王喆宣
    剪輯:蘇庭緯
  • วิทยาศาสตร์และเทคโนโลยี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 371

  • @deusvult5464
    @deusvult5464 ปีที่แล้ว +147

    之所以是重大突破的原因,我用賣貨比喻。
    1.我們能用160元的售價賣掉成本80元的商品。
    2.與之前只能70元賣掉80元商品的情況比,確實是非常大的突破。
    不過為了這成本80元的商品,我得先花費1000元的運費才能到手販賣。
    這就導致了目前想靠這種模式做生意,是完全不可行的。
    所以未來的研究目的,可以不再分心研究這商品的成本與售價行情問題,而是專攻高額運費問題。

    • @pengchengshu
      @pengchengshu ปีที่แล้ว +2

      这就是个炸弹 仔细想一下就,知道根本无法商用

    • @user-jimmy2700
      @user-jimmy2700 ปีที่แล้ว +6

      @@pengchengshu 炸? 這種東西目前一斷電就停了,要炸啥?

    • @pengchengshu
      @pengchengshu ปีที่แล้ว

      @@user-jimmy2700 十亿分之一秒的能量爆发 。停电有什么用?呵呵

    • @sphinxtan9158
      @sphinxtan9158 ปีที่แล้ว +1

      我不覺得這是一個好的比喻。
      2百萬J 和 3.22億J的差別,只是在於你把反應爐的邊界界定在哪?
      我簡單提一下,在靶室中央吊著一個環空器(它就是靶心)。這個東西的作用是吸收雷射能量,散發黑體輻射,輻射出高能X射線。NIF一路來的技術突破,就是建立在提升這個東西吸收與輻射出高能射線的效率。我不知道實際數據,但是要點燃環空器當中的微型氫彈,應該不需要2百萬J。未來在這方面的設計更精進後,或許只需要對環空器輸入1百萬J 就能點燃當中的微型氫彈。
      如果你仔細的琢磨,這環空器其實也像是一個激光發生器,差別只不過是它散發出來的電磁波不是平行的。那麼,今天你把它視為反應爐的一部份,為什麼靶室之外的激光發生器就不算了呢? 只因為它們在靶室之外?
      當然,如果拎出反應爐核心機制,靶室之外的東西似乎就不重要了,是可以另計的。但在我看來靶室內與靶室外的部件運作原理如此相似,卻被當作外人看,實在很見外。
      或者用你的比喻,其實這個東西的【實際成本價只要20元】,【售價可達80元】,目前【國內運費已經降至50元】,但是【海外運費要1000元】,且這物品本地沒有原料可以生產,【只能進口】。
      在這個【只能進口】的情況下,談【國內運費降至50元】有望實現營利。這,這。。。

    • @deusvult5464
      @deusvult5464 ปีที่แล้ว +8

      @@sphinxtan9158 類比和懶人包都會有一定的失真。
      如果不把原本消耗的電能單拎出來額外探討,那這研究根本出不來”正收益”和”重大突破”這兩個詞。
      我這算是把為何他們如此興奮的事翻譯一下罷了😂
      他們現在的重點應該是”可行性”,之前即使不計算雷射所耗的電能,也是負收益。
      如果一直如此,就只能認定這條路走不通了。

  • @user-sl9gr9zk6r
    @user-sl9gr9zk6r ปีที่แล้ว +72

    該比例是 激光能量 與 核聚变能量 的對比。
    不是 總耗電量 與 總發電量 的對比。

    • @al78963
      @al78963 ปีที่แล้ว +5

      找了很久 終於看到了🙏🙏 感謝分享
      所以其實離商轉還很久遠😢

    • @clehaxze
      @clehaxze ปีที่แล้ว +2

      Q-Totoal跟Q-Plasma的差別

    • @nisstw
      @nisstw ปีที่แล้ว +1

      雷射

  • @pychang
    @pychang ปีที่แล้ว +74

    當時看到這個新聞時候就想到泛科學說過核融合計算 Q值偷作弊的算法XD 就一直在等泛科學做關於該新聞的影片
    果不其然產生雷射的能量還是大於產出,不過仍然是個里程碑,希望有生之年可以看到商轉

    • @ffkkccccpp
      @ffkkccccpp ปีที่แล้ว +6

      其实激光器浪费掉的电能也不是不可以回收,毕竟都转化成了热能,可以通过搬运热量的形式集中回收,估算回收率应该可以到40%以上的。

    • @user-uf4jh5nj7h
      @user-uf4jh5nj7h ปีที่แล้ว +5

      @@ffkkccccpp 你聽說過一個成語叫畫蛇添足嗎?

    • @chi-jenyang9752
      @chi-jenyang9752 ปีที่แล้ว +1

      如果要在有生之年看到核融合商轉, 必須靠醫學的進展能讓你長生不老

    • @johnnyq4260
      @johnnyq4260 ปีที่แล้ว +2

      @@ffkkccccpp 你看過巨型雷射機台嗎?怎麼搬運啊,求教。

    • @ffkkccccpp
      @ffkkccccpp ปีที่แล้ว +3

      @@johnnyq4260 搬运热量的办法有很多,你可以先去了解一下特斯拉汽车的热回收,也可以打开你家空调器亲自感受一下专门搬运热量的机器到底是怎样的

  • @jia-mingliu2589
    @jia-mingliu2589 ปีที่แล้ว +16

    小太陽🌞,期待人類成功掌握核融合!

    • @PanScitw
      @PanScitw  ปีที่แล้ว +1

      感謝配合!

  • @raymondsiu1546
    @raymondsiu1546 ปีที่แล้ว

    謝謝老師😀😀😀

  • @Hao-yp7mg
    @Hao-yp7mg ปีที่แล้ว +6

    看到有了新突破是很高興,要轉換成商用還需要一段時間。

    • @johnnyq4260
      @johnnyq4260 ปีที่แล้ว +1

      高興啥?你沒看到那群科學工作者開口閉口「國家安全」的,除非你住米國,否則輪不到你用。

    • @user-yt3gf3nh5q
      @user-yt3gf3nh5q ปีที่แล้ว

      又再一個30年

  • @S911644
    @S911644 ปีที่แล้ว +7

    往商轉的路上,建立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 @user-rr7cu5py5k
      @user-rr7cu5py5k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還有一大段路要走呢 不過如果真的開發出來這類技術 那將會是繼工業革命後又一波各種領域的技術革命 尤其是航太領域 如果能將核融合應用在太空船引擎方面 那麼太陽系一日生活圈都有可能實現 畢竟核融合引擎最快是能達到光速10% 就算飛不出太陽系在太陽系內遨遊應該是輕而易舉

    • @tongdushishu
      @tongdushishu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首先要明白智慧和智力的本質區別,有智慧的人都有大局觀和大愛,高智慧者多方面智力也強。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們普遍缺乏智慧而只有單方面智力,許多既自私又愚鈍!很少聽說他們捨身救人的事蹟,很少聽說他們做慈善事業,很少聽說他們為正義發聲吶喊!他們只顧埋頭做自己喜歡的事而不管後果是否會損害他人,他們也沒能力預知後果也會傷害他們自己,毫無疑問,他們智慧低下、智力單一,他們就是低智慧單智力群體!他們就是一群工具人!!

  • @igroun1
    @igroun1 ปีที่แล้ว +11

    我還是比較相信磁約束托卡馬克裝置。
    雖然磁約束裝置也有像裝置環壁必須硬扛中子,還有氚燃料補給等問題。但是這些問題慣性約束也有。而慣性約束還有激光的工程問題,而排灰補給燃料上,慣性約束比磁約束托卡馬克裝置還不成熟。
    而且磁約束天然有持續時間久的優勢,方便精細操作,有精細操作才能對輸出能量善加利用。

    • @sphinxtan9158
      @sphinxtan9158 ปีที่แล้ว

      我覺得NIF更像是美國在研究玩弄高能雷射裝置的一個藉口 XDD
      不過這問題就像生物演化發展,我們誰也不知道最終誰會勝出。讓兩條道路各自演化,各自開花。未來出現結合兩種技術的新方法也不一定。

  • @user-qk4om7yz6q
    @user-qk4om7yz6q ปีที่แล้ว +3

    問個外行問題,
    請問現在的核分裂發電Q值(?)是多少?

  • @qpzm5gh488
    @qpzm5gh488 ปีที่แล้ว +1

    好厲害

  • @Sundaynight69
    @Sundaynight69 ปีที่แล้ว

    這個真的利害

  • @mastergoldenfish5566
    @mastergoldenfish5566 ปีที่แล้ว +1

    Tony Seba 的SWB(solar wind battery) superpower 有興趣可以了解一下,雖然他預估的時程除非政府強制推動不然有點太樂觀,不過的確是目前最可行而且有經濟效益的方向
    核融合科研是很好的題目,但目前以及可預見的末來還沒有任何商轉潛力,這些工程難題可能還會繼續卡人類很多個十年

  • @user-lm3oz9ri5v
    @user-lm3oz9ri5v ปีที่แล้ว

    請問有辦法用電磁場將水不斷汽化鎖在電磁空間?

  • @DemonCris
    @DemonCris ปีที่แล้ว

    謝謝!

  • @user-om2ji6mo1s
    @user-om2ji6mo1s ปีที่แล้ว +10

    小知識其實LLNL這台雷射其實是當初為了製造氫彈所製作的

  • @tbingin9425
    @tbingin9425 ปีที่แล้ว +41

    我國中時寫過一篇作文要寫自己30歲後的生活,其中提到成功研發出核融合發電,結果被評為過於科幻,我現在484可以把那篇作文丟給當時的老師要他重新評分了

    • @iamsevenfeet
      @iamsevenfeet ปีที่แล้ว +8

      老師的判斷很正確.

    • @2cosXcos-1
      @2cosXcos-1 ปีที่แล้ว +5

      @@iamsevenfeet 何止科幻 老師說的完全沒錯啊 作者有研發出核融合發電嗎

    • @metaly1207
      @metaly1207 ปีที่แล้ว +3

      沒事 我高中時做科展曾經想要做有關電能無線傳輸的課題 結果老師們都把我當傻子 現在都過去二十年了 只能說台灣的教育沒有什麼創新及想像力

    • @dom7231
      @dom7231 ปีที่แล้ว

      你老師現在還沒說錯喔!懂的人還是會覺得離科幻沒多遠。

    • @tbingin9425
      @tbingin9425 ปีที่แล้ว +2

      @@dom7231 沒差我還有12年的時間

  • @chenenjoytheluxury2668
    @chenenjoytheluxury2668 ปีที่แล้ว +6

    這篇的重點還是在對alpha particle點火產生能量,並且產出的能量比之前還高,但離發電還很遠。而美國能源部大張旗鼓的宣布八成是想要跟元老院要錢了。我覺得現在更有希望的應該是冷核融合反應

    • @tongdushishu
      @tongdushishu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首先要明白智慧和智力的本質區別,有智慧的人都有大局觀和大愛,高智慧者多方面智力也強。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們普遍缺乏智慧而只有單方面智力,許多既自私又愚鈍!很少聽說他們捨身救人的事蹟,很少聽說他們做慈善事業,很少聽說他們為正義發聲吶喊!他們只顧埋頭做自己喜歡的事而不管後果是否會損害他人,他們也沒能力預知後果也會傷害他們自己,毫無疑問,他們智慧低下、智力單一,他們就是低智慧單智力群體!他們就是一群工具人!!

  • @user-oy4oo8et2l
    @user-oy4oo8et2l ปีที่แล้ว

    輸入2.5百万焦尔,而輸出2.8百万焦尔相差不大,距离开发商用还有一段时间距离呢!

  • @holyark690402
    @holyark690402 ปีที่แล้ว +1

    大陸也有核融合研究,有相關的介紹嗎?

  • @koreawest8925
    @koreawest8925 ปีที่แล้ว +8

    建議可以看看Discover with Andy 曾做過的核融和專題,他的影片講的更為詳細及專業。
    泛科學感覺更偏向「科普普」。

    • @PanScitw
      @PanScitw  ปีที่แล้ว +3

      感謝推薦,也可以看一下我們之前做過的兩集,比較完整。

  • @gilbertc4323
    @gilbertc4323 ปีที่แล้ว

    地震來的反射動作是上 IG看阿傑有没有發文

  • @user-zk1lo3ij4z
    @user-zk1lo3ij4z ปีที่แล้ว

    空歡喜一場,繼續加油!

  • @kevindst
    @kevindst ปีที่แล้ว +20

    🌞🌞🌞不過還是像是永遠的30年後才會成功商轉。電能轉換成雷射光能要損耗,核融合熱能要燒水發電要大大的損耗,而且得排出融合後的產物,注入新的燃料才能穩定持續的燃燒。建議根據實驗數據模擬出燒水發電的發電量大於輸入的電量的時候再hype。

    • @GL_1997
      @GL_1997 ปีที่แล้ว +2

      用Helion Energy 的方案不用燒水 直接磁生電 能量轉換效率高很多 很容易達到輸出大於輸入

    • @bingluntong1506
      @bingluntong1506 ปีที่แล้ว +1

      @@GL_1997 我覺得Helion 在體積 及發電(MHD)方面都領先其他方案.

    • @hgh468
      @hgh468 ปีที่แล้ว

      ITER的托卡馬克好像是Q=10,但ITER也是單純做實驗沒有發電
      Helion Energy我就不清楚了

    • @ntr1381
      @ntr1381 ปีที่แล้ว

      溫度很高的氣體可以通過一道磁場直接發電

  • @user-bl7ru5ps8s
    @user-bl7ru5ps8s 6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太強了吧

  • @cr-2032-ncadsr
    @cr-2032-ncadsr ปีที่แล้ว +7

    我對未來感到無比期待

  • @tne01
    @tne01 ปีที่แล้ว +6

    看到有媒體寫有望最快十年開始營運就覺得應該又在亂寫,今天看到泛科學後果然是......
    不過總算有進展了,還是要給辛苦的研發人員拍拍手 👏👏

  • @hanniballim
    @hanniballim ปีที่แล้ว

    泛科學,是我看到唯一真實面對核融合的頻道,其他的都在畫大餅

  • @user-nn3ld5pg2p
    @user-nn3ld5pg2p ปีที่แล้ว

    老師~ 字體能縮小一點嗎?擋住畫面! 謝謝

  • @zzhang11790
    @zzhang11790 ปีที่แล้ว +4

    这次惯性约束聚变点火最关键的就是点火和保持靶材料能够自持燃烧一段时间使得获得能量增益大于一。这次的实验用事实证明了这一条技术路线是可行的,最困难最关键的问题巳经有了成功的解决方案,接下来就是工程问题了。这次实验就像当年法拉第在英国皇家学会演示电磁感应原理,几十年后导致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 @hongdalai2753
    @hongdalai2753 ปีที่แล้ว +1

    至少可以不用引爆核分裂來核融合了! 且用磁來侷限一億度溫度,核融合可以侷限在一個有限的空間裡進行,也是個大突破!

  • @robin80829
    @robin80829 ปีที่แล้ว +12

    之前看過泛科學的介紹後,當天看到新聞沒有興奮,只覺得媒體一定少講很多細節,營造明天就商轉的美好景象XD

  • @OneOfKevin
    @OneOfKevin ปีที่แล้ว +9

    我想請問像Helion Energy的磁慣性融合技術,和慣性侷限或磁侷限融合技術相比,是否比較有機會成功

    • @igroun1
      @igroun1 ปีที่แล้ว +2

      氦融合需要的溫度更高,如果不要高溫,就要更大壓力,所以到時慣性約束和磁約束的合體工程一定有前途。但還是先別想這麼多,把氘氚融合弄好就很了不起了。而且氦融合的燃料氦3也只有月球才有,估計人類要搞太空殖民才有機會搞這發電。

    • @OneOfKevin
      @OneOfKevin ปีที่แล้ว

      @@igroun1 ​ 上月球拿氦3的科技,目前至少比目前核融合發電技術成熟😂

    • @rainwu1371
      @rainwu1371 ปีที่แล้ว +4

      @@OneOfKevin 不好說喔
      目前還沒有進行過商業的太空運載操作
      現在能把人和一點砂石帶回來就是極限了
      要完全發展可能也要跟核融合一樣長時間了XD

    • @nisstw
      @nisstw ปีที่แล้ว +1

      磁拘束對反應爐要求高很多

  • @user-rh2sw3ey3u
    @user-rh2sw3ey3u ปีที่แล้ว +10

    我想請問泛科學,在沒有強大重力地的狀況下,為了克服庫侖斥力,最小的能量是多少? 或者說理論的 Q 值是多少?

    • @whg1234
      @whg1234 ปีที่แล้ว

      th-cam.com/video/CMoOVSIiQDw/w-d-xo.html

    • @_koercion9858
      @_koercion9858 ปีที่แล้ว +16

      The answer to this question depends on the specific reaction taking place in the nuclear fusion. Generally speaking, however, the minimum value of Q (or reaction energy) for most nuclear fusion reactions is around 0.1 MeV (mega-electron volts).

    • @howshouw
      @howshouw ปีที่แล้ว +10

      自己作業自己找資料

    • @ivanagyro
      @ivanagyro ปีที่แล้ว +6

      他就是來找資料的呀。每個人都說自己作業自己找,然後沒有人願意給正確答案,那根本不是學習

    • @whg1234
      @whg1234 ปีที่แล้ว +1

      @@ivanagyro 只有辦法回答數量級

  • @user-ki2ln5pn6i
    @user-ki2ln5pn6i ปีที่แล้ว +2

    🌞

  • @user-ev5kr5gs6t
    @user-ev5kr5gs6t ปีที่แล้ว

    🌻🌻🌻🌄小太陽種起來!

  • @dd5379
    @dd5379 ปีที่แล้ว +8

    是超過了雷射功率,但是電能轉雷射的效率非常差,大概是1000的電力換成10的雷射獲得12的電,實際上還要再多幾個0,所以離商轉還遠的很

    • @tongdushishu
      @tongdushishu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首先要明白智慧和智力的本質區別,有智慧的人都有大局觀和大愛,高智慧者多方面智力也強。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們普遍缺乏智慧而只有單方面智力,許多既自私又愚鈍!很少聽說他們捨身救人的事蹟,很少聽說他們做慈善事業,很少聽說他們為正義發聲吶喊!他們只顧埋頭做自己喜歡的事而不管後果是否會損害他人,他們也沒能力預知後果也會傷害他們自己,毫無疑問,他們智慧低下、智力單一,他們就是低智慧單智力群體!他們就是一群工具人!!

  • @kangcc912
    @kangcc912 ปีที่แล้ว +2

    最起碼還是證明了點燃的可能,
    也就是在非恆星規模的環境下,
    發生核融合現象時所增加的能量,是可以大於輸入時用於供應溫度及壓力的能量。
    不然其實會一直懷疑,
    輸入其實恆大於所能提供的輸出。
    輸入所需高於我們的預估,而輸出也遠低於我們的預估,
    核融合發電只存在於幻想,近乎永動機那般。

    • @ushiuan6825
      @ushiuan6825 ปีที่แล้ว +1

      永動機是不可能 核融合是理論可行 還是不同的啦~

    • @kangcc912
      @kangcc912 ปีที่แล้ว +1

      @@ushiuan6825
      我想要表達那種感覺,
      在證實前,
      核融合"發電"有可能像是如永動機的夢想。
      核融合現象存在是事實,
      但這不表示一定能用來發電。
      我們有可能漏掉某些因素,
      而這些因素可以證明核融合發電,在地球表面是不可行的。
      或許目前的原型機們,
      最後會證實 有商業運轉價值的發電站,
      在理論上的規模,會達到荒唐可笑的程度。
      這些都是屬於,沒有實作就不知道結果的。
      所以NIF點火的試驗結果,就是有如此的重要性。
      如果連它得到的結果,都顯示輸出幾乎等於輸入。
      就表示核融合發電不是我們這個世紀所能觸及的,
      那麼或許我們應該把資源用在核融合發電外的選項了。
      處於當下的我們,是存在知識的盲區與黑暗的,
      犯錯然後學習 是基礎沒錯,
      但我們沒有那麼多時間與資源能夠無限犯錯,
      核融合發電成功的果實豐美,
      但這究竟值不值得我們豪賭一把。

  • @user-no5xn4vs6z
    @user-no5xn4vs6z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奈米電池組-啟動馬達1號發電機2號發電機3號發電機4號發電機5號發電-馬達皮帶串聯)(工業用加熱棒-蒸氣-蒸汽渦輪機-發電)(地熱發電)(水力發電)(核融合-輻射污染-不環保)

  • @a58602064
    @a58602064 ปีที่แล้ว

    不積沙哪能成塔

  • @ads2420
    @ads2420 ปีที่แล้ว +10

    果然最先進的技術還是會在歐美出現

    • @ushiuan6825
      @ushiuan6825 ปีที่แล้ว +4

      人家有砸錢砸時間呀~ 科學就是積累 想要一夜之間超英趕美跟天方夜譚沒兩樣

    • @hinhangsiu6783
      @hinhangsiu6783 ปีที่แล้ว +1

      也許十年後,商轉核融合必大行其道!

  • @a1305168
    @a1305168 ปีที่แล้ว +8

    印象中國家點火比較偏軍事用途,美國用這設施測試核彈的威力

    • @evenhsufly
      @evenhsufly ปีที่แล้ว

      應該是說朝向哪天可以在交通工具上使用的方向才對
      例如太空船

  • @wangpoki5449
    @wangpoki5449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

  • @facepoke2376
    @facepoke2376 ปีที่แล้ว +4

    今年總算有些好消息 GPT-3 核融合突破 白紙運動

    • @johnnyq4260
      @johnnyq4260 ปีที่แล้ว +2

      還有民進黨大敗

  • @geraldwu7505
    @geraldwu7505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還早呢!!

  • @deholin7110
    @deholin7110 ปีที่แล้ว +3

    氫核融合應該沒那麼難吧,沒恆星內核的高溫高壓環境,我們可建造兩條粒子加速器,將氫原子核加速到近光速兩兩對向相撞,這樣常溫下應該也能克服庫倫斥力,讓兩質子或氘氚核融合,根據等效原理甚至可核融合更重的元素直到鐵鎳。
    目前人造核融合的困難在於為了具備克服庫倫斥力而維持高溫高壓的環境,以至於入不敷出。所以必須揚棄仿效天然恆星內核高溫高壓的核融合模式,另創造出適合於地球上的常溫常壓下的核融合模式。將兩條加速的粒子束引導至環形反應爐中,順逆對向交會環進環出,少了高溫高壓的高消耗,終必能以最小外力,點燃粒子持續在環形反應爐中產生核融合反應。藉加速器也能控制核融合速度,達到溫和核融合的非爆炸使用目的。這是使用核融合能源最科學前沿的技術,各位先進前輩大大們!您要將我這個想法上傳給研發單位,好突破瓶頸加速發展核融合技術。有勞您了,謝謝!

    • @user-ip5ws8pp1w
      @user-ip5ws8pp1w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恆星內部需要有人來操作內部高壓高溫,才會出現高壓高溫,若無人操作,恆星也不存在。
      如同一個宇宙世界的存在,也是需要有能力的人去操作,宇宙世界才能誕生,沒有能力的人,任憑怎樣操作,宇宙世界就是不會誕生。
      魔界很多眾生以為自已修行很高,懂的宇宙世界的運行,結果自稱很懂的人去運行一個個都從大千世界掉入中千世界,再從中千世界掉入小千世界,再從小千世界掉入某一個星球的地獄裡,一個自認自已很懂的宇宙,連小千世界都運行不了,如何能認定他人能運行宇宙,根本就是笑話。那些自稱很懂的宇宙眾生,連因果都擺脫不了,掉入地獄的眾生到了地獄,連自已的罪業都洗不掉,這樣的眾生根本就是不懂什麼是宇宙,恆星就是最迷你的小小的宇宙運行,魔界眾生沒有搞懂,以為恆星沒有眾生自然產生,根本就是笑話,恆星也要有眾生去運行,當然要看眾生的了悟多少而定,氣泡的星雲能否變成一個星球也要靠眾生自已了悟,了悟不夠圓滿,自然無法形成一個星球,無法圓滿,星雲就是維持星雲,極難變成一個星球。星球生出一個星球也是要有眾生修行的智慧,才能星球生出一個星球,智慧不夠的星球生不出一個星球來。

  • @allenpoe5505
    @allenpoe5505 ปีที่แล้ว +1

    所以離生成小型黑洞也不遠了,再加上LHC...

  • @jptuangoujptuangou7108
    @jptuangoujptuangou7108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目前的核融合,就像在水中或其他不利于燃烧的环境中点燃一条木棍一样。 理论上这个木棍是可以提供能量的,可惜要想达到燃点并维持燃烧,需要克服的外部因素还有很多。 产耗比超过1,在核融合里根本算不上里程碑式的事件。

  • @hinhangsiu1331
    @hinhangsiu1331 ปีที่แล้ว +8

    淨輸出的能量太少,遠遠未臻商轉並實用化,但是已證明人工可控核融合是可行的。畢竟科學家們一直未能參透人工核融合的原理與方法,故只能瞎子摸象或摸着石頭過河般,透過無數遍反覆的核融合實驗,以累積實驗數據,旨在尋覓並領略人工可控核融合的原理跟法門。

    • @tongdushishu
      @tongdushishu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首先要明白智慧和智力的本質區別,有智慧的人都有大局觀和大愛,高智慧者多方面智力也強。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們普遍缺乏智慧而只有單方面智力,許多既自私又愚鈍!很少聽說他們捨身救人的事蹟,很少聽說他們做慈善事業,很少聽說他們為正義發聲吶喊!他們只顧埋頭做自己喜歡的事而不管後果是否會損害他人,他們也沒能力預知後果也會傷害他們自己,毫無疑問,他們智慧低下、智力單一,他們就是低智慧單智力群體!他們就是一群工具人!!

  • @user-sg8jh4ng4v
    @user-sg8jh4ng4v ปีที่แล้ว +1

    能量守恒定律表示,人造太阳就是现代版的永动机

  • @york9247
    @york9247 ปีที่แล้ว +19

    我覺得科學就是這樣,0到1最難,但後面的發展是慢是快誰也說不準,說不定商轉的時間比大家想像的還快

    • @johnnyq4260
      @johnnyq4260 ปีที่แล้ว

      你又怎麼知道到1了呢,說不定是0.01🤣

    • @kayanli91
      @kayanli91 ปีที่แล้ว +1

      @@johnnyq4260 那你怎麼不把你的尺度乘以100不就是1了

    • @johnnyq4260
      @johnnyq4260 ปีที่แล้ว

      @@kayanli91 改變座標系統影響不了客觀現實,基本物理概念。

    • @gg-ll5yr
      @gg-ll5yr ปีที่แล้ว +1

      @@johnnyq4260 改變座標系統影響不了客觀現實,所以0.01跟1是一樣的,你為甚麼要打臉自己

    • @johnnyq4260
      @johnnyq4260 ปีที่แล้ว

      @@gg-ll5yr 只要是同一座標,0.01和1就絕不會相同,你琢磨個三天,應該會懂。

  • @eason6200
    @eason6200 ปีที่แล้ว

    🌞🌞

  • @user-by9sb4ws4t
    @user-by9sb4ws4t ปีที่แล้ว +1

    永遠還需要"50年"...

  • @Han00306
    @Han00306 ปีที่แล้ว +1

    有所進展種比沒進展好

  • @rukiruky
    @rukiruky ปีที่แล้ว

    那如果直接擷取太陽上的一部分來用 會不會比較快呢

    • @PanScitw
      @PanScitw  ปีที่แล้ว +1

      難度高

    • @edmondhung6097
      @edmondhung6097 ปีที่แล้ว

      在晚上登陸太陽嗎?

    • @stanlyee5055
      @stanlyee5055 ปีที่แล้ว

      @@edmondhung6097 趁太陽不注意

    • @PRIMEthebest
      @PRIMEthebest ปีที่แล้ว

      現在的太陽能發電就在用啦

  • @wolfyportal
    @wolfyportal ปีที่แล้ว +2

    🌞🌞🌞

    • @PanScitw
      @PanScitw  ปีที่แล้ว +1

      感謝配合!XD

  • @lxy-yn9op
    @lxy-yn9op ปีที่แล้ว +12

    感覺離商轉價值不遠了 因為點火往往是最困難的階段 但火一旦著了 接下來利用點著的火來維持燃燒 就會變的比較容易達到.

    • @h.y.t9164
      @h.y.t9164 ปีที่แล้ว +2

      在等20年吧

    • @johnnyq4260
      @johnnyq4260 ปีที่แล้ว +1

      什麼鬼話,過去幾十年的工一直就是在「利用點著的火來維持燃燒」啊。

    • @user-qy8wv9fq5z
      @user-qy8wv9fq5z ปีที่แล้ว +2

      最困難的不是點火,而是點火後的持續反應,沒辦法持續反應連商用的價值都沒有

    • @sphinxtan9158
      @sphinxtan9158 ปีที่แล้ว

      維持燃燒? 你想多了。
      NIF的工作原理類似於微型氫彈。一般氫彈用裂變彈當引信。NIF則是使用雷射引爆(因此得名NIF=國家點火設施)。
      所以這不是一個持續燃燒的問題,而是如何快速填彈的問題。然而現實真正需要面對的是要怎麼快速連續啟動雷射,及每一次引爆後殘留在反應艙裡的物質。(本影片5:14處就提到了)

    • @lxy-yn9op
      @lxy-yn9op ปีที่แล้ว

      影片裡所謂的點火是指Q大於1

  • @Ivan_Trek
    @Ivan_Trek ปีที่แล้ว +3

    我有點好奇,為什麼各大科普平台,都很少提到美國核融合新創 Helion Energy他們的概念?
    他們的方式有更低的技術門檻,更小的體積,並且可以擺脫蒸氣渦輪的傳統發電方式。雖然也因此,他無可避免的是間歇性的核融合,沒辦法像托卡馬克一樣持續長時間,但如果能成功發出足夠的電力,間歇性的核融合其實也沒什麼不好。
    一直想聽聽有人深入談他們的裝置,不過似乎很少有關於他們的中文科普影片?

    • @PanScitw
      @PanScitw  ปีที่แล้ว +2

      嗯,可能是大家都沒辦法獲得資料。企業跟政府資助的研究機構不一樣,不需要那麼公開。

    • @Ivan_Trek
      @Ivan_Trek ปีที่แล้ว +1

      @@PanScitw 原來如此,資訊公開量不足的話,確實沒辦法了~

    • @GL_1997
      @GL_1997 ปีที่แล้ว +2

      我聽過👍 沒辦法深入是因為他們目前還也還沒發表什麼重大的實驗成果阿 都還在概念階段

  • @positivebillbold
    @positivebillbold ปีที่แล้ว +1

    ☀️☀️☀️☀️☀️☀️

  • @user-my3mk5rb3q
    @user-my3mk5rb3q ปีที่แล้ว +1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言9章10節)🙏🏼😇👍《The fear of the LORD is the beginning of wisdom: and the knowledge of the holy is understanding.》(Proverbs 9:10)🙏🏼😇❤️

  • @jms1025
    @jms1025 ปีที่แล้ว

    1:06
    流量密碼? 🤣

  • @jamesmx6393
    @jamesmx6393 ปีที่แล้ว

    需要超越光速的.......

  • @lulu-mx5qx
    @lulu-mx5qx ปีที่แล้ว +5

    還要考慮到誤差範圍吧,尤其這麼大的能量,多那一些些很可能是計算的誤差值

  • @user-nt7gg2rk2h
    @user-nt7gg2rk2h ปีที่แล้ว +3

    我想問他們是怎麼達到那麼高溫的 原理是什麼。假如我們一般的火要提高溫度 是取決於什麼呢?

    • @larrylai6845
      @larrylai6845 ปีที่แล้ว +3

      爬文 這題沒有很難

    • @steinyee2652
      @steinyee2652 ปีที่แล้ว +6

      原理很简单,一支激光笔只能点燃白纸,那么一大堆激光笔聚焦在一起就能融化钢铁

    • @RB811125
      @RB811125 ปีที่แล้ว +1

      首先,非宇宙學真空的一般的溫度定義可理解為粒子動能,而能量是能互相轉換的,所以能量越高動能越高溫度越高

    • @chenenjoytheluxury2668
      @chenenjoytheluxury2668 ปีที่แล้ว +1

      用192束雷射集中到同一點,並且每個雷射都是超快雷射,就能在非秒的瞬間產生核融合。光是想到對光就覺得頭痛

  • @user-sl1cc1lj6z
    @user-sl1cc1lj6z ปีที่แล้ว +1

    输入322,输出才2,这算什么突破......, 那还不如蒸汽机呢。

  • @ghli2262
    @ghli2262 ปีที่แล้ว +2

    恕我愚钝,核融合既然点燃了,何不像内燃机那样不断地(也可以每秒几次间断)向燃烧室注入燃料?这样在同一个容器内使上一次聚合反应创造的温度和压力等条件留给下一次聚合燃料使用,而不用再次“点火”,增益岂不就会提高很多!燃烧室内需要清理?那么高的温度,一般物质都会被融化,或蒸发或流进下方储液槽一并排出燃烧室。

    • @GL_1997
      @GL_1997 ปีที่แล้ว +2

      你可以看一下General Fusion 公司的方案 重複注入燃料 產生熱能

    • @steinyee2652
      @steinyee2652 ปีที่แล้ว +2

      别说下一次燃烧了。就连释放出来的能量怎么去收集这都是一个问题。毕竟目前人类最高效的热能转换只是烧开水。

    • @sphinxtan9158
      @sphinxtan9158 ปีที่แล้ว

      內燃機每次循環都要點火,不是持續燃燒。
      NIF的工作原理類似於微型氫彈。一般氫彈用裂變彈當引信。NIF則是使用雷射引爆(因此得名NIF=國家點火設施)。
      所以這不是一個持續燃燒的問題,而是如何快速填彈的問題。然而現實真正需要面對的是要怎麼快速連續啟動雷射,及每一次引爆後殘留在反應艙裡的物質。

  • @JesuAdamShiva
    @JesuAdamShiva ปีที่แล้ว +1

    核融合只會讓水滴核融合變冷凍冰塊吸收能量!精神靈力核細胞分裂才能釋放光熱能量雷光發電

  • @Samwuled
    @Samwuled ปีที่แล้ว

    在20年的不是說在法國2025年左右會有核融核發電廠嗎?

    • @user-rr7cu5py5k
      @user-rr7cu5py5k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那只是ITER在法國的實驗核電廠 2025正式開始實驗

  • @chi-jenyang9752
    @chi-jenyang9752 ปีที่แล้ว +13

    這次實驗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 是那個鑽石膠囊的製作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而且這鑽石膠囊還是消耗品, 只能用一次, 所以這種技術不只消耗重氫, 還要消耗鑽石, 要想商轉, 電價至少要上漲幾千萬倍

    • @user-gt3tg4pz8r
      @user-gt3tg4pz8r ปีที่แล้ว +3

      如果說鑽石用的是人工合成鑽石呢?!

    • @a0955736569
      @a0955736569 ปีที่แล้ว +2

      如果要消耗鑽石膠囊的話:
      1.繼續技術突破,找替代品,或是優化收集能量的效率
      2.和鑽石開採商、批發商合作,確保獲得足夠的鑽石,同時避免鑽石價格崩盤引起抗議(鑽石的市價更大因素是產量管控影響)
      3.人造鑽石或許可以考慮?

    • @user-hf3os8sp3l
      @user-hf3os8sp3l ปีที่แล้ว +8

      一定是用人工鑽石,天然鑽石相對於人工鑽石的唯一優勢就是少而已……

    • @user-gt3tg4pz8r
      @user-gt3tg4pz8r ปีที่แล้ว +2

      @@user-hf3os8sp3l 說不定以現在的存量來說,天然鑽還比人工鑽多 🤣🤣

    • @user-hf3os8sp3l
      @user-hf3os8sp3l ปีที่แล้ว +5

      合成鑽想要多少做多少怎麼會有存量上的問題?

  • @TheAkira168
    @TheAkira168 ปีที่แล้ว

    人類離3維物體終極合成技術更近了 !

  • @alvisleung4297
    @alvisleung4297 ปีที่แล้ว

    老師 剛剛看新聞說能夠治療近視的眼鏡開賣了 這是真的嗎?

    • @PanScitw
      @PanScitw  ปีที่แล้ว

      沒看到這消息

    • @alvisleung4297
      @alvisleung4297 ปีที่แล้ว

      @@PanScitw 謝謝老師回覆 剛才回去找名稱是Kubota Glass 售價77萬日元 有些新聞說是延緩近視有些說是治療近視 不知道那個才是真的

  • @leesunsun6470
    @leesunsun6470 ปีที่แล้ว

    没试过地震发生,台风,龙卷风等,身在马来西亚

    • @PanScitw
      @PanScitw  ปีที่แล้ว

      歡迎來體驗?

  • @user-xl6dx6yg5z
    @user-xl6dx6yg5z ปีที่แล้ว +1

    人類文明能往前重大突破
    往往關鍵還是要靠少數天才
    等待下一個特斯拉或者愛因斯坦出生就突破了

  • @user-in7fc6vy3z
    @user-in7fc6vy3z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小能變大;大要變小比較難!

  • @riker729
    @riker729 ปีที่แล้ว

    50年前夢想50年後, 50年後, 再50年

  • @jcboy1122
    @jcboy1122 ปีที่แล้ว

    聽說聚界潔能公司的新型核融合裝置的Q值已經大於1了?!有機會請泛科學也來介紹一下

    • @PanScitw
      @PanScitw  ปีที่แล้ว

      目前沒有看到可信的資料跟值得信賴的研究團隊背景。

    • @jcboy1122
      @jcboy1122 ปีที่แล้ว

      @@PanScitw 謝謝這麼早就回應我的留言!看來我聽到的這個消息是空穴來風。

  • @user-zw6ei7hm3c
    @user-zw6ei7hm3c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聖杯也出現了

  • @JackieMao
    @JackieMao ปีที่แล้ว +1

    这核聚变持续几乎就只是瞬间的,差不多就是微型核聚变爆炸。这么算的话,氢弹其实能量输出比更大。美国算是在研究氢弹小型化上进了一步,而不是核聚变能源上

  • @jefferychen8739
    @jefferychen8739 ปีที่แล้ว

    用電是溫室氣體最大污染源。

  • @Ryan-gf1sz
    @Ryan-gf1sz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

  • @hinhangsiu6783
    @hinhangsiu6783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何以核融合只有氘氚核融合,而不可透過氕氕或氕氘核融合?

    • @hinhangsiu6783
      @hinhangsiu6783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何解?

    • @hinhangsiu6783
      @hinhangsiu6783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氕與氘,均是異常豐富的元素。氚元素必須透過鋰金屬取得。

  • @wadehsu432
    @wadehsu432 ปีที่แล้ว +3

    在石油用光前 核融合應該不會有太大進展.........

    • @maxhung4416
      @maxhung4416 ปีที่แล้ว

      您最正解

    • @user-rr7cu5py5k
      @user-rr7cu5py5k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還有第二種方案就是天基太陽能(將大量太陽能收集器部署在近地軌道收集太陽能再傳回地表 如此一來就會比在地表收集更有效率 只是這技術也是還在開發)

  • @user-jg1ue8il6p
    @user-jg1ue8il6p ปีที่แล้ว

    🌞🌞🌞🌞🌞🌞

  • @rukiruky
    @rukiruky ปีที่แล้ว

    所以要在地球上造一個太陽了嗎 會不會吞噬掉地球呀

    • @PanScitw
      @PanScitw  ปีที่แล้ว

      不會的,可以參考我們之前的核融合影片喔

  • @jameswang4870
    @jameswang4870 ปีที่แล้ว +1

    那不是永動機嗎?

    • @bibitsui2045
      @bibitsui2045 ปีที่แล้ว +1

      其實沒有真的輸出大於投入,最接近永動機的就是星球本身了

  • @9090666
    @9090666 ปีที่แล้ว +1

    我相信這個研究出來後
    距離人類使用核融合來發電已經不遠了
    因為以前大家都卡到不知道有什麼方法可以達到淨發電的方法
    而今發現了方法後
    接下來就只要集中力量朝這方面研究下去
    不用像以前要分散資源去找尋有效的方法
    這就會導致過程非常的緩慢
    發明總是最難的
    而應用就是最快的

  • @koreawest8925
    @koreawest8925 ปีที่แล้ว +2

    Q值的定義太鬆散,不把完成實驗前及實驗時的能量計入,談Q值大於一,完全沒有意義啊。

  • @TheZl621209
    @TheZl621209 ปีที่แล้ว +1

    這應該就是2045科技奇點了

    • @ushiuan6825
      @ushiuan6825 ปีที่แล้ว +3

      不過以奇點的定義來說 大家都能想到有可能會發生的東西就不會是奇點

    • @user-rr7cu5py5k
      @user-rr7cu5py5k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ushiuan6825 就期待一下吧 還有22年~

  • @verygoodideasorganisedbyla7492
    @verygoodideasorganisedbyla7492 ปีที่แล้ว

    See First Light Fusion, Oxford, England. Their projectile fusion technology is better.

  • @sherlockyoung
    @sherlockyoung ปีที่แล้ว

    您好,
    我有注意到 1:25 處的截圖內容似乎與字卡左右顛倒了,即字卡[地震原理]應該是放在 S波 左右晃動 的圖片處;我按圖推測的,因為截圖的內文看那麼不清楚,如果有看錯也很抱歉;如果是事實那其實改過來就好,我相信在一閃而過下,注意到的朋友也不多,且不應該連錯誤修正的機會都不給,主要是傳遞的資訊要是正確的即可。謝謝你。

    • @sherlockyoung
      @sherlockyoung ปีที่แล้ว

      噢對,如果有經過修正後請告知,我可以把留言刪除以免日後大家誤會;如果我錯了,很抱歉造成你們的困擾,我可以多看十遍本影片+完整廣告不跳過,算是小小的補嚐,謝謝你。

    • @sherlockyoung
      @sherlockyoung ปีที่แล้ว

      噢,sorry 我現在才注意到那是廣告段落,那我得要先說,我不是業主或是任何相關人員,不是來檢查什麼的,哈XD,我就一普通人經常看你們的影片。如果修正它太麻煩,比方說要經業者回覆等等耗時耗事的話,那還是算了 : ),沒有必要花費那麼多成本去處理一個吹毛求疵的錯誤。謝謝你

  • @Applapp388
    @Applapp388 ปีที่แล้ว

    核融合能商轉大概還要100年

  • @alpsnd
    @alpsnd ปีที่แล้ว

    報導已經說過
    商轉要數十年
    也就是說10n次

  • @AnanMen-zq2zj
    @AnanMen-zq2zj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这玩意做出来,人就有了恒星得力量。
    成熟得方案没有那么容易。

  • @de-yuwu7495
    @de-yuwu7495 ปีที่แล้ว

    下次能源變改決定誰主宰世界

  • @user-rv7ny9qg4q
    @user-rv7ny9qg4q ปีที่แล้ว

    呼叫海伯利昂號

  • @user-sl9gr9zk6r
    @user-sl9gr9zk6r ปีที่แล้ว +3

    總覺得,把微型氫彈放在 高沸點、高熱容值 的液体內引爆,並按需要調整反應爐的 体積、堅固度、空間及液体比例,應該可行的。
    反正實驗室也沒有被高熱燒毁。
    (業餘觀點,純粹閒聊)

    • @homerchen4634
      @homerchen4634 ปีที่แล้ว +2

      雷射核融核本就是用雷射制造超小型氫彈

    • @wun-shenglin9860
      @wun-shenglin9860 ปีที่แล้ว +9

      三個問題 1.核融合所需輸入能量太高,需要一個初級核裂變的炸彈去引爆次級核聚變的氫彈,一樣有放射性污染 2.氫彈的連鎖反應不可控制 3.沒有持續性,瞬間的能量讓液體去吸收,要考慮保存過程中的熱散失,效率太低

    • @wtuanmu
      @wtuanmu ปีที่แล้ว +2

      可行性比較:
      釷反應器>太空太陽能>核融合

    • @homerchen4634
      @homerchen4634 ปีที่แล้ว +2

      @@wun-shenglin9860 你的理解有錯。核融合必需有極大的壓力圍繞原子核克服斥力。氫彈是用核分裂的能量,托克馬系統用電漿對撞法,而雷射是用超高功率光子碰撞擠壓。只要壓力夠大,就可以,但要連續發生並把能量引出又是另一回事。

    • @wun-shenglin9860
      @wun-shenglin9860 ปีที่แล้ว

      @@homerchen4634 痾~ 我說氫彈需要核分裂的能量來提供高溫高壓環境有錯嗎? 不可能沒有能量就能憑空產生高壓吧

  • @jackie36952
    @jackie36952 ปีที่แล้ว +2

    小太陽

  • @PaulWang0430
    @PaulWang0430 ปีที่แล้ว

    🌞🌞🌞🌞🌞🌞🌞🌞🌞

  • @jamehuang8901
    @jamehuang8901 ปีที่แล้ว

    在高高空發動器中有一個寡占的獨角獸學說,就是金屬加熱後的流動。如果你有映像捍衛戰士那幻象科技的飛機,沒說的是這點燃轉換如何加熱的對流技術還沒突破。我說的就是這項科技。
    而事實上最好的加熱媒介就是雷射在金屬上,所以說這項科技她們美國只釋放橫向的商業,沒說的是還要繼續研究的可能就是這項點火加速器。
    美國準備了一個質量感應器來做這研究。,幾年前抓到星球爆炸造成質量震盪的檢測直接拿諾貝爾獎的;那東西在這研究因為這質量完成太陽能電漿的時候一定會觸發質量改變。這整個實驗就是用不同環境重力改變質量超導狀態。
    還有個實驗就是幾年前忽然不見的金屬氫的偽證,但也說明木星的巨大持場干擾,這也是環境場改變的超導,說明質量轉換能量的"點火"公式正在改寫只是大家不知道而已。
    所以說這商轉只是冰山一角

  • @user-wr2si7yv5g
    @user-wr2si7yv5g ปีที่แล้ว +2

    太厲害了 講了很多但又什麼都沒講

    • @Wind_of_Night
      @Wind_of_Night ปีที่แล้ว +7

      這就是科研啊!科研啥的都是屁話,等實際商轉,實際的功用產生再說。
      反正研發中,一切都還是變數。可以到出吹,又沒有說要一定的時間有成果,純粹看投資人的耐心。

    • @PanScitw
      @PanScitw  ปีที่แล้ว +3

      還好奇些什麼呢?

  • @jessicatoy3475
    @jessicatoy3475 ปีที่แล้ว

    真正商业发电还要再等几十年吧 人类的发展还是太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