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问题:躺平时代,卷还有意义吗?(下集:卷派哲学)

แชร์
ฝัง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 503

  • @xiaochunyuan47
    @xiaochunyuan47 ปีที่แล้ว +138

    看完这个视频,发现原来自己慢慢建立的个人人生哲学原来是亚里士多德(自我实现)+斯多葛(内心平和),最近几年真的让自己感觉幸福很多。我觉得每个人都要了解自己进而慢慢建立适合自己的人生哲学体系,保持一种自洽自足通透的生活状态

    • @xiaochunyuan47
      @xiaochunyuan47 ปีที่แล้ว +8

      真的要给博主点赞!内容质量真的是一顶一高手级别

    • @spiritreflection
      @spiritreflection ปีที่แล้ว +2

      @@xiaochunyuan47 真的! 不知不覺一天就看了幾個30分鐘/1個小時的節目

    • @user-vx7ps8jr7m
      @user-vx7ps8jr7m ปีที่แล้ว +10

      兄弟我和你一樣也是這兩個學派混合,指導我人生就像羅馬希臘戰士盾牌(斯多格)與刀劍(亞里斯多德)

    • @zaq02123
      @zaq02123 ปีที่แล้ว +1

      我也認同,人都是1-6的總和隨機數

    • @t0nyxu
      @t0nyxu ปีที่แล้ว +2

      卧槽我也是,活到今天才知道我是追求什么样的生活哲学

  • @linotwo
    @linotwo ปีที่แล้ว +25

    我認為每個人只要認真過生活,透過解決生活中的大小事,靈魂在某種程度都會有所累積,進而能夠應對更複雜的情況並且能更穩定。所以我想就算現在過得不幸福的人,還是可以抱持對自己未來的期許而努力做事的。另一方面,我認為正在身為每個人而體驗世界的觀察者,本質上都會去尋求某種具有普遍性的美好的感受,所以我會鼓勵每個人都能將自己的本質貫徹到行為上,實現更好的外在環境,讓大家共享。

  • @LiMaggie
    @LiMaggie ปีที่แล้ว +87

    好喜歡您的視頻內容,每一集的大哉問都戳中了我們內心一生渴求的答案,言而有物,在分析比較中,了解多面向不同觀點,超讚的!感恩有這樣優質的版主!

  • @neoedmund
    @neoedmund ปีที่แล้ว +91

    卷的哲学家比躺平的哲学家还懂的躺平的必要性啊。

    • @laukamshing2519
      @laukamshing2519 ปีที่แล้ว +9

      因為卷的哲學家也有控制不到的事情,對這些事情的看法就必需躺平才能想得通,可控制的就會無限卷。

  • @user-xe5xf2zz7k
    @user-xe5xf2zz7k ปีที่แล้ว +22

    斯多葛学派+亚里士多德、积极行动+失败后仍内心平和

  • @shdfjgcdrhv
    @shdfjgcdrhv ปีที่แล้ว +6

    我相信看這個視頻的大多是喜歡沉思的,德性也是我最初就追求的東西,其實也是我選擇擁抱商業的原因,因為我發現能促進自我完善德性。並且我也擁抱勞動的快樂,所以只是沉思而不將思考放到行動中會讓我感到某種焦慮。沉思或許應該歸入智慧的德性之中。

  • @user-nj5ud2fc5h
    @user-nj5ud2fc5h ปีที่แล้ว +10

    首先謝謝您整理6種生活哲學,每一種都發人深省。我認為斯多噶學派與亞里士多德的主張,可行性都很高。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黑格爾的主張。他指出"佔有的原初慾望"、"爭奪認同的零和賽局"造成各種各樣的煩惱,很有見地。主僕轉化的論證很勉強,例如美國國父,就沒有因為蓄奴而"爽到爛掉";人要享受勞動,也不一定得經過被迫為奴的過程。總之,論證"人在勞動中實現自我"相當精闢,自由業者與手工業者大概相當贊同吧。
    最後,願有志者都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

  • @RyanCV8872
    @RyanCV8872 ปีที่แล้ว +9

    本期視頻真的太優質了,值得按讚999次!

  • @partymen
    @partymen ปีที่แล้ว +4

    快要看完你所有的视频了,希望你继续做下去, 非常好的频道

  • @duger2013
    @duger2013 ปีที่แล้ว +32

    認真地看完兩集,發現最重要的不是誰說的比較對,真正的問題在於知易行難。
    縱使我認同犬儒的主張,身心卻無法忍受那極端的禁慾。要成為亞里斯多德所想的成功人士,卻又難保不會在這過程中迷失自我,成為單向度的人。

    • @eee-jn1cu
      @eee-jn1cu ปีที่แล้ว +1

      有欲方能斬欲
      有情方能斬情
      是故天意輪迴
      生死流轉不息

    • @Travelingthefood
      @Travelingthefood ปีที่แล้ว +2

      認同你,現在的我的生活傾向斯多葛式的躺平了

    • @zhegemingzigouchang
      @zhegemingzigouchang ปีที่แล้ว +1

      斯多葛派欢迎你

  • @kangoh2415
    @kangoh2415 ปีที่แล้ว +9

    感谢感谢!讲得真的太好了!让我对自己内在的哲学思考和信念价值观的战争梳理了一遍!对我来说是重要的学习,太有“自足性”的体验了!!

  • @nanasasa777
    @nanasasa777 ปีที่แล้ว +1

    最近一直在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人生接下来要怎么做,看了您的两集视频后得到了很多启发。非常感恩!

  • @edvardchen1622
    @edvardchen1622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大问题系列太棒了,用与时俱进的例子和讲述方式让我有可能接近、理解那些伟大思想,惊喜程度和那本叫大问题的哲学导论一样,非常棒!希望 up 主坚持下去!

  • @kjing549
    @kjing549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有见地,有文采,深入浅出,表述清晰且不失风趣,超赞!

  • @alvinsimable
    @alvinsimable ปีที่แล้ว +2

    兄弟,你用你的表情和解释做了一个很好的视频。谢谢你,👍👍👍.

  • @biua8155
    @biua8155 ปีที่แล้ว

    太优质的节目了 超出我语言的表达!这样活着太有意思了😊

  • @user-Tramp477
    @user-Tramp477 ปีที่แล้ว +70

    看完上下兩集後,我認為每個人活著的意義都是自己賦予的,自己最清楚自己想要怎麼生活,自己開心在不影響別人的情況下最重要🙂
    我最想要的是 亞里士多德的人生😁

    • @liuhongqian
      @liuhongqian ปีที่แล้ว +1

      因为亚里士多德是最后一个讨论的吗?人是短期记忆,很容易被最新的观点影响😅

    • @user-Tramp477
      @user-Tramp477 ปีที่แล้ว

      @@liuhongqian 不是啦,哈哈

    • @cdub1059
      @cdub1059 9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liuhongqian 是最接地氣的吧。也比較不極端。不過內心平和我覺得也挺重要的

  • @LuckyAmber
    @LuckyAmber ปีที่แล้ว +7

    謝謝您帶給我這麼精彩的躺卷解析!連上下集的順序也是有經過時間軸的設計。
    聽完後的心得是,卷派憑藉著自己對躺派的理解,壓在躺派的人身上,讓躺派的人為了自己卷起來!
    在我的觀點上,人跟其他動物一樣都充滿著慾望,學習哲學的目的,就在於讓我能區分什麼是自己真正的慾望,而非外界加諸在我身上的慾望。

  • @user-uh9wu7ly5l
    @user-uh9wu7ly5l ปีที่แล้ว +1

    不知道夏老師會不會看到此則留言,但我真的不得不說看您的影片真的是一種頂級的享受!

  • @tiunngt
    @tiunngt ปีที่แล้ว

    講解真的太精彩了,非常棒的頻道

  • @user-ff5yy6ci2u
    @user-ff5yy6ci2u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感谢作者制作如此高质量视频。
    我个人觉得把以上每个哲学家的理论都学习了,然后加上自己的个性,打出一套组合拳才是最好的。

  • @Timmen8e7
    @Timmen8e7 ปีที่แล้ว +1

    講解得太好了,謝謝你的講解,謝謝你的勞動,真的很棒

  • @minzhang4210
    @minzhang4210 ปีที่แล้ว +1

    讲的太好了!深入浅出!很有实用性!

  • @chengonyes
    @chengonyes ปีที่แล้ว +8

    為了生活而奔波的人沒辦法想那麼多,他們就只是想辦法活著

  • @doitartist
    @doitartist 6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真是優質的節目❤

  • @yingyisun9
    @yingyisun9 ปีที่แล้ว +1

    我觉得这位老师的视频跟老高不相上下,太喜欢了👍👍👍👍

  • @blackomama2557
    @blackomama2557 ปีที่แล้ว +3

    這上下兩集,非常值得反復品嘗,總覺得自己人生的中心思想就在其中,只是還沒發現

  • @lamalamalamalamapapa
    @lamalamalamalamapapa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太喜歡你的頻道了, 哈哈哈哈~~~

  • @rz7078
    @rz7078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老师你做节目本身已经自足了,真好😊

  • @charlsepheng3196
    @charlsepheng3196 ปีที่แล้ว

    內容實在讚~馬上就訂閱起來了

  • @ddhsuper9241
    @ddhsuper9241 ปีที่แล้ว +7

    在遥远的未来 所有人都不用为生存而挣扎的时候 那时候你只需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那时候所有人都能找到自己生活的意义

  • @tingting1691
    @tingting1691 ปีที่แล้ว

    你的哲学视频做得很smooth 👍

  • @thecutestcat897
    @thecutestcat897 ปีที่แล้ว

    非常有启发,谢谢!

  • @mindnever1001
    @mindnever1001 ปีที่แล้ว +6

    殊途同歸,東西方思想在這辯論上,無甚差異。儒家積極入世,道家消極避世;前者鼓勵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後者清靜無為道法自然。都住地球上,能觀察到的宇宙萬象差不多,人性本質也相近,得到的結論就雷同。

  • @celavie3473
    @celavie3473 ปีที่แล้ว +1

    越听越喜欢的节目。

  • @lucyll7273
    @lucyll7273 ปีที่แล้ว

    您太厉害了👍加油

  • @goldentianya
    @goldentianya ปีที่แล้ว +1

    这集相当精彩啦!分享给朋友啦

  • @user-dw2ph3og3v
    @user-dw2ph3og3v 8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我个人觉得卷派的亚里士多德说的最有道理,人来到这个世上就是要不断地实现自我、发光发热,不要老了以后没有任何值得回忆的就像没有来过这个世界。但是不管是卷也好还是躺也罢都是个人的选择,每个人的选择都值得被尊重,只要觉得适合自己就行。

  • @ze1184
    @ze1184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绝了 到现在为止近乎三十年的人生经历 自我建立起来的人生哲学 竟然是 低欲望+快乐主义+哲学沉思+概率论(宿命论)+内心平和+做事(追求成功)。😂 亚里士多德表示 躺的不够平 还可以拯救一下😂

  • @jennyc7543
    @jennyc7543 ปีที่แล้ว +142

    世界的运行从来都不是哲学家指导的,也从来都比任何的哲学思想复杂。各种哲学流派都试图将人性作单一方向的总结,从而得出自己想要的结论,但人性的复杂是无法总结的。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方,人的追求是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的。所以理想的共产主义实现不了,绝对的躺平也实现不了。人类最大的误区就是试图解答人类的终极归宿,其实人类的未来是不确定的,不可知的。今天躺平的人无聊明天可能想劳动了,今天劳动累了明天就想躺平了。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个人的感受也在变化,一个社会的总体状态甚至可能和老龄化程度有关。每个人怎样生活无法控制,社会公权力能做的就是给每个人自由选择的权力。任何哲学思想成为所谓的权威主流思想都是危险的。百家争鸣是最好的选择。

    • @mindnever1001
      @mindnever1001 ปีที่แล้ว +25

      哲學是人類探索世界、尋找真理、解釋萬物的一種努力,是有可能徒勞無功,沒人能保證圓滿成功。古代哲學包羅萬象,數學、物理、天文...皆是哲學內含之一。雖然古今中外哲學家們眾說紛紜,至今仍莫衷一是,但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真的實現了呢?

    • @wendaoliu9447
      @wendaoliu9447 ปีที่แล้ว +17

      哈哈你这段话的想法已经被某个哲学家总结过了,我们现代人每一种想法都被总结过了

    • @qingyizeng3667
      @qingyizeng3667 ปีที่แล้ว +2

      @@wendaoliu9447 哪个哲学家?

    • @zhishuanlingetsu
      @zhishuanlingetsu ปีที่แล้ว +2

      今天社會的樣貌便是這樣
      左派學家、真正實施革命的人被叫做理想主義者,進入職場進入學校被列為準則,替國家背後的資本家打仗賣命,在你名為百家爭鳴的世界是被允許的嗎?人人都追求自由,這也是自由主義為何在勞工階級廣泛流傳的原因,但在這歷史的洪流當中,外在的環境不允許我們做到這些,沒能證明自己的學說更為進步又談何與全體人類一同發起革命,未來是不確定的?那你坐上火車、搭上飛機時,想得是不一定會到目的地嗎?不是,你肯定了那種可能。哲學家未曾引領世界,那又談何啟蒙運動,又談何法國大革命。馬克思主義不是否定了人性,而是站在歷史的風口浪間找尋真正的解決方法,未來會不會出現更有道裡的想法我不知道,但如果革命不發生,那永遠都不會出現。站起來吧同志,希望你能看到對未來的希望。如果能的話,也希望你能回復我你對我的想法

    • @jennyc7543
      @jennyc7543 ปีที่แล้ว +10

      @@zhishuanlingetsu 我只是想说绝对真理的不可知性。人类到现在都不能确定我们为什么存在,宇宙里到底有没有其他的像人一样的生命,我们又怎么确定到底我们的终极目的是什么呢?所以任何被广泛接受的哲学只是接受者的信仰,并不是绝对的真理。而很多哲学思想是排他的,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历史上多少冲突和战争。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哲学观念,有哲学观念就一定会存在不同,甚至相反的观念。作为国家,政府,需要处理好这些不同观念的和平共处。否则十字军东征,法国大革命,苏联与中国的政治清洗,等等的人类动荡就会一直发生,生灵涂炭,血流成河。然后发现胜利者的观念似乎也不是那么正确,甚至他们自己后来也改变了。所以现在的普世价值强调自由和人权,尊重生命。哲学不会消失,也不会统一,就好像吃饭,有人喜欢西餐,有人喜欢中餐,谁是对的?没有对错,只能自由选择。市面上两种餐馆都要有。你不能强迫他吃什么。当然社会矛盾总是有的,矛盾积蓄到一定程度就变的不可调和,然后就是革命和杀戮。人类历史似乎一直如此。所以我们真正需要的哲学是怎样避免这种极端的结局,让人类从自相残杀的轮回里走出来。而妥协和宽容是基础。人类到现在都不能说找到了与同类和平共处的方法,却大谈终极真理,绝对真理,是不是有些幼稚?只有童话故事才会有 live happily ever after 的完美结局,现实的挑战永远存在,任何哲学思想都会被证明是不完美的。解决现实问题需要现实感和灵活性。宗教的演变就证明了这一点。虽然心中有耶稣,但现实中也要和信安拉的人一起工作,和平相处。事实上,历史上太多的例子是哲学被政治利用,成为愚民的工具,战争的借口。总之,哲学只是思想,不是真理,我们需要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任何以单一,绝对,甚至极端的哲学思想进行统治的政府都是危险的。解决人类的问题需要尽可能多的人参与,而不是依赖于某个几百年前的哲人或先知。以严格数学为基础的物理学还在不断的被改造和更新,我们又怎么能认为那些古圣先贤的观点就是绝对正确和不容置疑的呢?要记住,自然科学的实验可能只需要牺牲几只小白鼠,而社会实验是会死人的,会死很多人,要慎之又慎。

  • @user-vn5iz5du8q
    @user-vn5iz5du8q 6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回家種田相比於工作而言
    1更低慾望
    2更多時間思考
    3沒有主管 沒有客人 內心平和
    4跟5 勞動沒被資本異化 成果都自己的
    6 自己可以試著做家具 縫衣服 想要什麼自己做

  • @hummingbird6275
    @hummingbird6275 ปีที่แล้ว +1

    听完一遍,一字不漏。还得听一遍。太有意思了。

  • @FuelMonday
    @FuelMonday ปีที่แล้ว

    讲的很好,人要有思想,没有思想就像动物的快乐了

  • @user-rx4op6pf6w
    @user-rx4op6pf6w ปีที่แล้ว +3

    我比较赞成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但是他忽略了一点,他说人要有稳定性,这个稳定性是怎么产生的呢?他没说,也许是因为他真的没有想到过,那就是他忽略了人的心灵的因素,人为什么会有稳定性,那是因为具有稳定性的人既有努力做事的动力同时也追求内心的宁静,他们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不执著于成功,成功不是他们做事的目的,而追求内心的宁静才是真正目的。所以这样的人永远不会躺平,也不会内卷,更不会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

  • @user-zy5pm7tf8r
    @user-zy5pm7tf8r ปีที่แล้ว +1

    48:56 好接地氣 哈哈好有趣

  • @kevingai370
    @kevingai370 ปีที่แล้ว +7

    这一期节目实在是让我醍醐灌顶,我一直想要一种公司制度,就是马克思提到的这个劳动的自主性的制度。

    • @chaujay1181
      @chaujay1181 ปีที่แล้ว +2

      這是證明失敗的制度,勞動自主就是 沒效率,公司隨之倒閉。公司是屬於自己個人的時候才有那樣的理想的自主

    • @elliot_ch
      @elliot_ch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chaujay1181 公司属于个人那永远只能是小公司

  • @user-pw4zb5wt7d
    @user-pw4zb5wt7d ปีที่แล้ว +2

    優質的頻道

  • @sysy-xm1mo
    @sysy-xm1mo ปีที่แล้ว +3

    这些哲学家的理论可以结合。他们的不同其实跟他们对这个世界认识维度不同而不同。但他们的维度已经比一般人高出很多了

  • @jt7253
    @jt7253 ปีที่แล้ว +12

    我发现上一期躺平的理论听着好舒服,完全不需要动脑,就是随着自然和本性就能理解的,今天这一期从第一个学说开始就得开始动脑想了哈哈

    • @offer110
      @offer110 14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那证明我们适合躺平理论, 大脑天生靠近这个理论所以不需要动脑去理解。

  • @bin2721
    @bin2721 8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所以看了西哲再看中哲觉得很了不起,关键是简明扼要,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你能找到几种思想在里面😊

  • @user-ok6my3fk8d
    @user-ok6my3fk8d ปีที่แล้ว

    讲的真好

  • @jiezhong123
    @jiezhong123 ปีที่แล้ว +4

    支持。这些顶尖思想家才是人类社会这个机器大框架的真正塑造者

    • @jiezhong123
      @jiezhong123 ปีที่แล้ว

      大家都被卷啦

  • @monuum
    @monuum ปีที่แล้ว

    好喜歡你的幽默

  • @flyingonsnow
    @flyingonsnow 9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非常同意亚里士多德,跟自己的理解太契合了。

  • @echofocus3
    @echofocus3 ปีที่แล้ว

    很有意思!多谢👍☕☀️🍵🌙

  • @cloudialeonhart7873
    @cloudialeonhart7873 ปีที่แล้ว +6

    我突然感觉这次讨论的躺和卷的思想,其实不一定是对立的两面,是可以共存,互相成就的,也可能是某个人一生中在不同阶段,面对不同境遇会拥有的不同态度吧。我觉得可能只有做到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将自我和德性实现了之后,才能在生活给你沉痛的打击的时候,作为一个不甘命运摆布的,在精神上充实和完整的人好好躺着,才能看得开,并且真正放下很多那些世俗的执念和欲望。而且我很认同如哲学家那样沉思的生活就是终极的幸福,但是想实现那样的生活也得需要先修炼德性🙏

  • @tz-yj3ps
    @tz-yj3ps ปีที่แล้ว +34

    我覺得在現今緊密的社會裡要完全躺平太困難了,綜觀下來我認為亞里斯多德的觀點最能幫助現代人。無論是黑格爾或馬爾庫賽的解方都太龐大而感到難以達成且無力,反觀亞里斯多德這種關乎自身追求的卷法在普遍人身上還是比較好達成的,亞里斯多德在肯定人入世的必要外,同時呼籲人應該把焦點放在自身價值的追求。不過在「追求卓越」這件事上有一個風險是「何謂卓越?」,換句話說,人還是有可能因為掉入追求他人認可的卓越品質而感到苦惱。

    • @user-hs3sh2yi5x
      @user-hs3sh2yi5x ปีที่แล้ว

      但我覺得黑格爾或馬爾庫賽他們的方法才能解決問題

    • @fk18899
      @fk18899 ปีที่แล้ว +1

      其實你可以這樣想
      不論你想怎做
      只要你快樂幸福
      沒差別性

    • @qiuqiupu467
      @qiuqiupu467 ปีที่แล้ว +2

      卓越并不是要只追求他人认可,而是对社会的价值。自我价值的实现。这种实现是不在乎他人认可的,是高于他人认可,是关于自我的

    • @laukamshing2519
      @laukamshing2519 ปีที่แล้ว

      只需要根據大數據的客觀標準來進行自我實現就夠,不需要個別人士主觀認可。

    • @taolanjiaohaer7124
      @taolanjiaohaer7124 ปีที่แล้ว +2

      你可以把追求卓越里的卓越定义为比过去的自己更好,成为最好的自己,就是追求卓越。不是根他人比较,而是和过去的自己比较,这样就又形成了闭环,实现了自足性。

  • @YouTubeAlexlove
    @YouTubeAlexlove ปีที่แล้ว +2

    现代大部分人面临的问题是
    准备躺躺不下
    准备卷又卷不动
    至于本心怎么想的,不重要,且先抛一边

  • @user-eu6ze6er7g
    @user-eu6ze6er7g ปีที่แล้ว

    這影片質量太高!

  • @user-ud8tp2lf9s
    @user-ud8tp2lf9s ปีที่แล้ว +1

    人的一生就是一直在捲和躺平 不同人生階段這些論點同時存在 只是現在社會加速了這些進程

  • @voilin21
    @voilin21 ปีที่แล้ว

    太精彩了!

  • @liqiangcao5896
    @liqiangcao5896 ปีที่แล้ว

    谢谢分享 👍

  • @user-xh8gw8rq9x
    @user-xh8gw8rq9x ปีที่แล้ว +1

    我認為人類無論躺平還是行動,都只是為了讓我們的存在繼續延續下去,只是顯露的形式不同

  • @wangjacky1330
    @wangjacky1330 ปีที่แล้ว

    這視頻做的不錯,很多研究。
    但要思考一個問題,人的一生,不管有錢如世界首富,或者如古代乾隆那般富貴榮華一生,再大成就,也終究百年而已,終究一死,那死之後呢?
    是完全消失了,還是有靈魂的存在,有投胎轉世。
    最近李大師所發表的一文《為甚麼會有人類》,答案就在其中

  • @user-ve4es3ck1y
    @user-ve4es3ck1y ปีที่แล้ว +1

    馬克思支持的是創業家們的勞動❤

  • @chunmeitang9699
    @chunmeitang9699 ปีที่แล้ว

    谢谢分享!!!

  • @user-rg4xl1zh6o
    @user-rg4xl1zh6o ปีที่แล้ว

    每个人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看法,2年前的我倾向于马尔库塞的观点,批判资本,认为是资本导致了人的异化;如今我更赞同亚里士多德的看法,人是要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存在的,当我感觉我今天比明天更加进步我是快乐的,而这种进步这种快乐并不取决于别人的看法。

  • @wishingbottle
    @wishingbottle ปีที่แล้ว

    我妈让我给你点个赞,说你讲的真好!

  • @nijikaya
    @nijikaya ปีที่แล้ว +2

    看完上集才剛躺下,看完下集又卷起來了~

  • @spiritreflection
    @spiritreflection ปีที่แล้ว

    躺平了差不多一年 過的也只有一直在想
    最後一段亞里士多德啟發了我 我很大機會是第三類的人
    錢對我而言只是個工具 不斷對知識和思考才是我人生內部的驅動力!

  • @xichitang1894
    @xichitang1894 ปีที่แล้ว

    自我实现是把坐标原点拉回内心, 而不是不断往外寻求对比, 人生就是在不断尝试才知道哪一种生活方式才是最适合自我的, 从而成为最好版本的自己.

  • @yanjiechg
    @yanjiechg ปีที่แล้ว

    好精彩啊~~~

  • @user-pu1yq6gh2s
    @user-pu1yq6gh2s ปีที่แล้ว

    你的視頻很有意思

  • @amorliumo
    @amorliumo ปีที่แล้ว

    内心平和的自我实现哲学沉思回归自然。

  • @qiuqiupu467
    @qiuqiupu467 ปีที่แล้ว

    讲的太好了,第一次感受到了马克思的牛逼

  • @wy2528
    @wy2528 ปีที่แล้ว

    点赞收藏了🎉

  • @taolanjiaohaer7124
    @taolanjiaohaer7124 ปีที่แล้ว

    我觉得躺派的想法更令我舒适,但是也更理想,不贴近现实; 在贴近现实的情况下,还是选择卷派的思想比较有用,能够让自己摆脱虚无,追求幸福。

  • @littlelamp335
    @littlelamp335 ปีที่แล้ว +1

    谢谢!

  • @gwanyiuwai8276
    @gwanyiuwai8276 ปีที่แล้ว +2

    很难想象斯多葛学派的思想会诞生在那个时代。 主动认识命运又能坦然面对命运的观点,一直被我认为是一种积极的悲观主义。而我之前一直能从叔本华的著作中获得前进的动力,很大程度上就是认可这种对宿命的看法。 不少哲学都是建立在人有自由意志能改变命运的这个前提假设下推导的,反倒缺乏实感--现代人实在不觉得人脑与其他物质相比有何特别。

  • @hanhu374
    @hanhu374 ปีที่แล้ว +5

    这比国内政治课高无数倍了。真真体会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 @AlchemyMage
    @AlchemyMage ปีที่แล้ว +8

    在我聽起來,還是躺平論阿,
    首先我們要先放棄當社畜,脫離消費主義,執行真正自己想做的事情。
    哲學思考是最高級的樂趣,也是生活成本最低可以達成的。
    這不就是躺平嗎 降低自己的消費,上班能餬口就好,下班不花錢,單純享受自我的時光。

    • @chengwuhsu4307
      @chengwuhsu4307 ปีที่แล้ว

      黑格爾可以給你一個好解答

    • @AlchemyMage
      @AlchemyMage ปีที่แล้ว +1

      @@chengwuhsu4307 因照黑格爾理論,我可以不要在工作上勞動,我可以在工作外勞動我自己想要的東西。單純哲學思想也是一種勞動,一個論述,一句話也是我個人勞動的成果。
      那這樣我不需要做物理上的勞動,在大腦上勞動即可達成。

    • @yu4192
      @yu4192 ปีที่แล้ว +1

      赞同躺平论胜

    • @eawdeawd6479
      @eawdeawd6479 ปีที่แล้ว +1

      支持躺平论

    • @Lee-gi2lr
      @Lee-gi2lr ปีที่แล้ว +3

      首先,單純的消費行為只是動物性的滿足,得不到人類的幸福,人類的幸福應當來自自我實現
      而自我實現並不一定只能透過哲學,這是你前提的錯誤,你想做商人、從政、作家什麼的都可以,或依照亞里斯多德的說法,提升德行 諸如勇敢、慈善、愛等等,且並不是在家裡空想,而是要從小而大的練習,因為必須實踐,所以不是躺,就算是哲學生活也是努力的學習知識,像哲學家一樣產出言論、著作、教導他人,你會認為一個努力唸書的人是躺嗎?不是只有勞動才是累人的事
      馬爾庫塞說本來最有鬥爭精神的工人被收買了,所以要靠學生、藝術家、社會邊緣人等來對大機器鬥爭,雖然手段是大拒絕而不是大革命,但如同靜坐也是抗議一樣,大拒絕也是一種鬥爭,鬥爭就不是躺
      黑格爾更不用說,他鼓勵奴隸在勞動中建構世界來確立自我,怎麼會是躺

  • @qingyizeng3667
    @qingyizeng3667 ปีที่แล้ว

    很喜欢你的作品 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哲学书

  • @qujohn88
    @qujohn88 ปีที่แล้ว

    讲的很好,给人启发。可我个人感觉对于大多数人的话,并不是如何主动选择,而是有无能力而已。像犬儒主义的代表人物而言,他最典型,但是现实中极少极少。每个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他都是按照自身的情况去做出对他自身最有利的选项来的。

  • @PaulaAriel-ke4uo
    @PaulaAriel-ke4uo 9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很精彩,劳动光荣,劳动异化

  • @aefxwz
    @aefxwz 6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说的很好呢

  • @sixthrome8620
    @sixthrome8620 ปีที่แล้ว

    我喜欢兼容,现在可以躺着战斗,实现真我价值。生活上维持在最低的一个平衡,战斗上时刻准备着,每时每刻都要进行自我革命乃至带动社会革命!

  • @cszuhan
    @cszuhan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認真生活,但內心平和接受命運的安排。

  • @zhangyong9396
    @zhangyong9396 ปีที่แล้ว

    我喜欢原子论,从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看此时此地的得失都是没有意义的,心里会很平和。

  • @user-tl7co7ky2e
    @user-tl7co7ky2e ปีที่แล้ว

    大環境充滿無奈,改變自己的想法,回歸本心,開心就好

  • @codingSP
    @codingSP ปีที่แล้ว +1

    勞動可說是一連串行為的集合體。行為的動機與目的決定了行為的意義,行為的意義影響了個體的生命,甚至是群體的意義。沉思是一種自足的行為,同時也是一種自足的勞動,有意義的沉思行為將可豐富生活,帶來創造。馬克思透過對資本主義的觀察與批判,完善了自身的沉思,自足並免於勞動扭曲帶來的異化,但實踐其沉思內容的方式卻未具有德性,階級鬥爭帶來的結果可見於歷史事實。以沉思行為的角度來看,無所謂躺平,無論是斯多葛或是伊比鳩魯都在沉思,思考或辯證能不以知識作為基礎嗎?其結論保持平和的心態面對外在的事物則是一種實踐,或者說是自我實現。這樣的實踐換個角度來看也是積極的。只是積極的方向與一般人不同。所以用躺或卷來描述這些人的觀點,意義不大。選擇該是按時空環境與個人秉性而殊異,個人比較推亞里士多德提出的觀點,對我來說,他提供了一個解釋,化解了躺或卷之間的矛盾和衝突 ,所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無法改變外在,就想辦法改變自身,等到機會一來,才有卓越。

  • @chenjerfong
    @chenjerfong 8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識時務者為俊傑,該躺平就躺平,該卷就卷,躺平是為讓自己有再卷的機會,我暫時地不擇手段,是為了永遠地揀選生命。

  • @deyuan.shezhan
    @deyuan.shezhan ปีที่แล้ว +7

    感恩老师分享,赞成亚里士多德的自我实现,但是也没有达到更高维度的境界。人的一生是在体验中最终找到真正的自己到底是谁,然后才能明白怎么过好自己的一生。

    • @nickvfx
      @nickvfx ปีที่แล้ว

      亚里士多德的三个人生境界,相当于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等价于马斯洛的五大需求。
      需要一层一层实现的,无法跳级。

  • @user-bh7pb2ss5z
    @user-bh7pb2ss5z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我想應該說需先防止被害比較重要
    然後再談躺平的事

  • @y10xu
    @y10xu ปีที่แล้ว

    还是无产阶级哲学家黑格尔辩证法符合我的口味啊❤听得我心茶澎湃

    • @charliehuang562
      @charliehuang562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马克思的思想太具有穿透力,深邃得可怕

  • @k77aw
    @k77aw ปีที่แล้ว +1

    我心目中最理想的想法是內心平和,但我並不是泛神論也不認為該去探討宿命與否,今天晚餐我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即使我的思想本身也被宿命定了我依然可以從我的生活經驗中知道我主觀意願上的去點漢堡我就能吃到漢堡,我去點拉麵就能吃到拉麵,結果依然是我的個人意志可以決定不少的東西,沉思的生活也相當啟發我,這跟哲學為何這個話題很像,不說哲學定義,哲學的功能比較像是讓人們看見更多思考方式以找到自己最喜歡的思考方式轉化為你的世界觀和處事方式,從而主觀上影響自我的幸福程度的感受,講白點來講哲學就是思考方式,而思考方式攸關主觀感受更幾乎能決定幸福與否,就如同物理學因為存在即合理這個大前提所以一直在找一個大理論可以用一個公式完美解釋宇宙的一切包括物質時間空間,而幸福如果要完美解釋自然得是不被自身以外的不穩定因素影響的前提下才可以在這種人與人的外在條件天差地遠的現代也能確保人人都能做到幸福,影片中提到的自足一詞就完美地描述了這個必要前提,我算是能理解為何沉思的生活是最好,自我實現為次之,自我實現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會因為自身的天賦和周圍環境條件而有可能有對自我實現的程度不滿足的時候,相較於享受思考本身就能感到幸福而言自我滿足更有一些可能被自身無法控制的外部元素影響
    這是一個可以改變一個人思考方式的題材,改變思考方式意味著或許有人可以就此找到使自己內心更富足的方法,以人類降生在這個世界上而言幾乎沒有其他事物比這個更重要了,滿足生理需求的吃住也都是為了活下去避免肉體苦痛產生了不幸福感,最終也是為了幸福,這六個主義也無例外都在追求幸福,只是在不同標準、出發點以及做法上,我認為這樣的節目意義甚至可以說是在探求身而為人的真理,所以我想謝謝你的整理,非常優秀的內容

    • @bambooindark1
      @bambooindark1 ปีที่แล้ว

      Wow 你的思考方式,不但很有邏輯,又平易近人簡單易懂,讓人很容易瞭解你的想法,而且思考深度廣度都具備,活躍,難怪我事後想說為什麼會特別注意到你這段文字 (直覺可能是對的哈哈)
      我目前還在尋找我的信仰 (我是無神論),你上面提到 "宿命論",又提到 "個人意志可以決定不少的東西",然後也提到 "找一個大理論可以用一個公式完美解釋宇宙的一切",我超驚訝竟然有人跟我想到同一個個點上了
      我以前不斷被這兩個客觀現象所 "折磨":
      1. 自由意志 (就像大家一般的生活經驗那樣,我午餐想吃什麼是我能決定的也是我能改變的)
      2. 宿命 (我們幾乎無法改變命運,或宏觀尺度來說,命運本就是寫死好的,從過去到未來皆如此)
      這兩個互相矛盾的現象為什麼可以同時存在?我之前一直找不到一個合理的解釋 (如果這個解釋被找到了可能就會變成我最新的信仰)
      有人可能會問說 "宿命" 的結論是怎麼來的?的確,我們一開始在日常生活是感受不到 "命運" 這個 "角色"的,我們中午想吃什麼就能吃到什麼,我所作的決定看似都是 "自由意志" 的結果,哪來什麼命運不命運的? 但隨著觀察的時間的增加 (像是隨歲數增加的人生歷練),觀察尺度的增加 (看過很多人的人生百態),才發現與大自然/宇宙的運行的龐大動能 (或因果作用) 相比,一個人所作的決策根本微不足道,比例上來說根本可以忽略不計,於是才有 "宿命" 這樣的結論。(可能相同於無神論佛學裡 "緣" 的概念?)
      但這兩個矛盾的現象同時存在實在是太難說服人了,於是我們不斷的受到 "折磨",指的是找不到人生終極答案的那種折磨,不過不排除更多人的人生的確飽受這兩者不斷交錯出現的精神折磨,是那種給放出希望給你看見,不久後又把他完全捏碎,接著又放出希望給你看見...不斷循環的人生,這種看似讓你得到又不讓你得到的折磨,想必是痛苦的
      然後我又看到 (其他人提到) 斯多葛主義塞內卡的名言:"願意的人,命運領著走;不願意的人,命運拖者走",以及荒謬主義卡謬提出的大問題:"真正嚴肅的哲學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我們為什麼不自殺?"
      推論走到這裏,世界只剩一片灰暗,似乎是終點了,但似乎一點都不好,無法令人滿意的答案,一開始的確會如此想
      但再仔細想想,這也可能就是生命,乃至宇宙的本質:我們改變不了這些故事,但我們依然可以去親身體驗這些故事,我們只需做一條生命該做的事情,有各種慾望去追求,即使同時會帶來各種痛苦,有各種理想去實踐,不管是燃燒生命活出最大的豐富,或是藐視命運反抗命運,還是完全臣服於命運,都一樣的沒有差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也許用一句話總結就是:"我認命,但我不認輸"
      我不知道現階段我得到這樣的答案是否更接近普世的真理/信仰了,也許之後有有新的探索新的發現也不一定

    • @k77aw
      @k77aw ปีที่แล้ว +1

      ​@@bambooindark1 宿命論最究極的定義便是連自認是自己下的一切決定其實都被決定了,世界像個早就拍好的電影照著進度撥放,雖然這聽起來像是我們被綁定了,但是作為電影角色你我都不知道劇情會怎麼走結局會怎樣,不如這麼想,你依然選擇活在當下認真思考每個決定,盡量讓自己活得幸福快樂,在你生命的最後一刻你回頭一想,我這一生總得來說是幸福的,那麼邏輯上你也可以說"宿命注定了我獲得這個幸福的一生",或可以說我這部電影就是一個幸福快樂的電影,而事實是人們在生活中追求幸福的方法確實是有跡可循,即使根據宿命論你的一切選擇都被定好了,但宿命論也無法強制你選擇你不想選擇的東西,你依然可以挑你想吃的東西吃,想說的話說,追求還是有意義的,在生命最後一刻如果你還相信宿命,那麼你還可以說宿命決定了你一生積極追求幸福並且最終你取得了幸福,即使宿命論假如決定了你的結局是不好的,那我就更加認為你要在生活中找出更多使自己開心的事情,否則結局不好過程也不開心豈不更虧
      即使有宿命,這個世界的運作原理還是告訴我們99.99%事情發生都是有起因的,我買了什麼我可以用,我去了哪裡所以我看到了什麼,所以我認為重點不在人受不受命運約束,應該專注在你當下可改變的一切,也許在某年某月隕石會剛好砸爛你家,經過科學計算你就是全世界最衰的那個住戶,但也不妨礙你此時此刻去選擇你喜歡的工作,去和你喜歡的朋友見面等等,找到可以促使你開心的因,然後去執行他,得到令你開心的果,這樣的事情應該在你人生中重複了非常多次,要這樣想的話你自己不也是某種程度上決定自己命運的人嗎
      我認為這個世界上也會有幾乎全部的人生都被宿命綑綁著而覺得痛苦的人,在世界黑暗的角落也有從小被拐賣後被施虐囚禁到長大的人,宿命一開始就沒給他們多少改變的自由,這些人信奉極端的宿命論這種事是無可奈何的悲劇,因此我們應該更專注在自身能力所能改變的一切上,我們有這樣程度的自由了卻思考著自己是否被命運綁著而消極改變是比較可惜的

  • @rainchai4450
    @rainchai4450 ปีที่แล้ว

    从古至今无论东方或西方都在讨论着:“为或无为”,现代说法“卷或躺”,从中可以看见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的身影。蛮有趣的!

  • @rz6591
    @rz6591 ปีที่แล้ว +2

    首先卷不是奋斗,卷就是内卷,这是天然的卷的方向。

  • @mugglepower
    @mugglepower ปีที่แล้ว +2

    感觉古代得躺平是主动追求内心平和,现代躺平很多时候更多是迫于无奈。

  • @chenaugustine5016
    @chenaugustine5016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生命渺小/宿命論/快樂主義/回歸自然/自足姓/自我實踐/哲學沉思/內心平和
    結果該躺下還是該捲起來, 都是一念之間.....有沒有樂在其中

  • @user-gg5ot6el6t
    @user-gg5ot6el6t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哈哈哈哈哈,开片就爆笑了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