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之所以為阿德勒的代表作|《自卑與超越》|文森說書

แชร์
ฝัง
  • เผยแพร่เมื่อ 21 มิ.ย. 2021
  • 你聽過《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嗎?
    我從朋友口中已經聽過7582遍
    但我
    ----就是沒看。
    可就在這7582次的提醒之下
    我就在某次逛書局看到一本阿德勒的著作
    上網一查
    這本《自卑與超越》(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
    竟是少數阿德勒親自撰寫的書籍
    於是結帳,甚至我快到沒有去注意價錢
    等我閱卷完畢
    只感到
    「管他賣多少,反正一定值得」
    贊助支持:
    / @vincent_reading
    你可以在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上找到我
    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
    我的Instagram: / vincent_reading
    我的Email: readrwork@gmail.com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 @vincent_reading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 273

  • @Cffgf
    @Cffgf 3 ปีที่แล้ว +342

    「如果你沒有恐懼,你會怎麼做?」很適合在上台前問自己耶耶耶

  • @why3596
    @why3596 3 ปีที่แล้ว +495

    我還只是個學生,平時不太常讀課外書,但是很喜歡去思考很多事情,謝謝你做的影片讓我認識更多觀點,讓我更加認識這個世界,也使我更有活力的面對自己面對世界,謝謝,加油。

    • @chingsdiary5360
      @chingsdiary5360 3 ปีที่แล้ว +21

      可以在思考後去查詢有無相關書籍討論你思考的內容,進而延伸思想,得到更多成長 :)

    • @yihuantzeng7865
      @yihuantzeng7865 3 ปีที่แล้ว +10

      還是要多接觸文字 腦透過文字理解刺激想像力

    • @father7606
      @father7606 3 ปีที่แล้ว +19

      思而不學則殆

    • @liema2426
      @liema2426 3 ปีที่แล้ว +9

      读书再思考会使你的思考更有深度和广度,不然你自以为的思考可能只不过是人家的常识

    • @why3596
      @why3596 3 ปีที่แล้ว +13

      @@liema2426 生活中的各種事物都可以細細體會,像是運動、感情、如何對待周遭、如何知足但是不滿足,當然我不否定輸入輸出會讓思考更寬廣,但不是只有讀書,把我的思考假設成別人的常識是過分了點。

  • @user-fe7we4uy3k
    @user-fe7we4uy3k 3 ปีที่แล้ว +226

    這本書就是阿德勒的代表作品😂不過其實被討厭的勇氣 這本書相對來說閱讀起來會更輕鬆,因為會比較貼近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的煩惱。讀完後會有一種“啊,也許可能真的是這樣”的感覺。雖然比較輕鬆,可是提出的觀點還是要自己進行思考。
    不過我個人是蠻提倡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人和人之間是個體的。我們要做好自己的課題的同時,也不需要干涉他人的課題。這句話在我的人際關係中有很大的啟發。

    • @vincent_reading
      @vincent_reading  3 ปีที่แล้ว +31

      謝謝你的分享
      老實說《被討厭的勇氣》真的是一致好評哈哈
      讀過的都是含淚推薦

    • @user-fe7we4uy3k
      @user-fe7we4uy3k 3 ปีที่แล้ว +2

      @@vincent_reading 哈哈哈 好的事物就是要分享不私藏😆我也是被朋友推薦所以就看了。也期待能夠早日看到你講解這本書的影片,相信對很多人都會有幫助的 尤其是人際關係這一方面

    • @MrLai0302
      @MrLai0302 3 ปีที่แล้ว +6

      完成自己課題的同時卻不是指一個人蠻幹,而是因著自己的課題中和他人保持合作關係非競爭,進而完善自己才會有幸福的人生,這是看完第二部對於個人課題的見解

    • @user-gc1te4vf5q
      @user-gc1te4vf5q 3 ปีที่แล้ว +20

      真的~
      15歲正值叛逆期的我,閱讀了那本書之後,看待許多事物的角度都不自覺地改變了,不再用各種人生的謊言去包裝各種不如意,也不再用悲傷的烈酒掩蓋不美好的人際關係,這本書對我充滿遺憾的國中生活下了新的註解,也讓我在如今的高中生活裡以新的生活形態繼續向前行走👍👍👍👍

    • @irene917
      @irene917 3 ปีที่แล้ว +2

      @@user-gc1te4vf5q 很棒!加油~

  • @yueh-ning5309
    @yueh-ning5309 2 ปีที่แล้ว +60

    「教育是一個生命影響另一個生命的過程。」我曾經聽學姐說過這句話。
    真心支持所有即將成為父母的人,能接受完整的教育課程!

  • @user-uc6fn1zk3f
    @user-uc6fn1zk3f 3 ปีที่แล้ว +96

    阿德勒還有一本 自卑情節 也很不錯 最近剛看完 希望文森有天能介紹!!

  • @user-gz8xw8fz6d
    @user-gz8xw8fz6d 3 ปีที่แล้ว +68

    超喜歡的阿德勒出現在文森說書了!(推一波
    推薦大家可以進一步瞭解「社會情懷」(Social Interest):談論個體的歸屬感與社會貢獻
    小小補充:台灣目前並無「心理醫生」,而是精神科醫師、臨床/諮商心理師唷!
    前者通常是診斷、開藥;後者常提供諮商、會談等服務
    當中也有許多心理專業人員是運用阿德勒學派作為諮商取向!

    • @vincent_reading
      @vincent_reading  3 ปีที่แล้ว +9

      我長知識了!!
      謝謝你的補充

    • @Baisulima
      @Baisulima 3 ปีที่แล้ว +8

      補充:心理諮商沒有健保給付(除非住院),但是在醫院的心理師則是「臨床心理師」,他們面對的不是一般民眾,而是精神患者
      哪一個學派不等於適用於每個人,而是治療手法能不能與受諮商者達到預期的目標

  • @corvodust5285
    @corvodust5285 3 ปีที่แล้ว +171

    當老師還要去考執照 為什麼當父母卻沒有限制 老師最多教6、7年 而父母足以影響孩子一生

    • @chingsdiary5360
      @chingsdiary5360 3 ปีที่แล้ว +28

      先拿到執照才能懷孕的話,人口數可能會少很多 XDDD

    • @user-zl5rc4xp3p
      @user-zl5rc4xp3p 3 ปีที่แล้ว +24

      @@chingsdiary5360 這樣就變成了另類優生學🤣🤣

    • @good_toto
      @good_toto 3 ปีที่แล้ว +12

      真的耶~ 這個觀點很有趣!!!

    • @user-np5ep1hr8q
      @user-np5ep1hr8q 3 ปีที่แล้ว +27

      很多社會底層根本就不適合當人家父母
      造成很多社會問題而已

    • @chingsdiary5360
      @chingsdiary5360 3 ปีที่แล้ว +6

      @@good_toto 但這樣很容易造成幽靈人口,就像一胎化時期的第二胎永遠不在戶籍上一樣,畢竟無法監視人何時會從事不安全性行為。

  • @user-hu2kt1mv7j
    @user-hu2kt1mv7j 2 ปีที่แล้ว +4

    今天才看到這支影片
    我看到有一些留言譴責造成問題的父母
    甚至認為他們不配做父母
    但是換一個角度想,他們可能從小也是這樣過來的
    我們能做的就是設法改變,讓悲劇停在我們這裡就好
    永遠在檢討上一代造成的影響不會有任何改變
    只會讓這種情況不斷地傳給下一代而已
    P.S. 優質影片 大推 希望多一點留言能讓演算法推給更多人

  • @au284hruf83h
    @au284hruf83h 2 ปีที่แล้ว +16

    真心希望每個教育者都能多讀這類的書籍,孩子們真的真的需要在關懷中被理解,大人們也應該努力學習,自己有意或無意間的動作,會造成孩子們什麼樣的情緒後果。希望社會多一份愛,理解和真心關懷。

  • @brianhappiness
    @brianhappiness 3 ปีที่แล้ว +15

    《自卑與超越》相比《被討厭的勇氣》來說更加深入了解每一個人的行為背後的目的。
    而《被討厭的勇氣》即以比較輕鬆大眾的方式讓讀者大概了解阿德勒的中心思想。
    其實2本書都非常值得大家去看,建議沒讀過阿德勒著作的人,先看《被討厭的勇氣》然後才看《自卑與超越》和《自卑與超越2》!!!
    謝謝文森,把一本乾貨滿滿的書總括出來!

  • @TheLin28
    @TheLin28 3 ปีที่แล้ว +5

    這本書我很喜歡,當初看的時候,有些人嫌硬,看不懂;有的人卻極其喜愛。很意外文森會選擇這本書。聽你說的,跟我慢慢靜下來看的,不盡相同 -- 當然不同,視角、經驗會讓我們有不同的解讀,所以從阿德勒來看,認識自己(個體心理學)特別需要(重要)。認同這是一本「英文原書名比中文書名好」的認識阿德勒必看之書,如果你細看阿德勒的年代大事表,會發現,這本書是他個體心理學超越弗洛依德的開始,當年這本著作,讓他被弗洛依德排擠。即使中文書名不甚佳,但要感謝當年台大心理系黃光國教授將這一本書在70年代就翻譯成中文,由新潮文庫出版。(新潮文庫提供了太多經典好書)。
    即使阿德勒早在幾乎100年以前寫這本書,但是你讀起來會嚇到,他所言的個人內在自卑與優越感,家庭與教育,都還是這麼熟悉。這才是經典。
    如果你喜歡阿德勒,喜歡文森說的這15分鐘,建議你再去找這一本書來慢慢讀 --- 尤其是已為人父母者。

  • @bishop124
    @bishop124 3 ปีที่แล้ว +4

    我是個朝九晚十一,週末還得加班的上班族,可是從以前就開始很喜歡看書學習,現在時間因為工作性質真的變很少了,人長大了要處理的事情還有交際又變多,整個書架都是書可是就是沒時間看,但還是熱愛學習,生活壓力很大所以也需要學習很多的知識去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生活反思自己讓自己持續進步,前幾個月才發現文森的頻道,解說的又好動畫也很棒看的很過癮,這幾個月基本把文森的片看了又看,自己也真的學習到很多生活質量也變好了,所以希望留個言支持一下文森!加油!

  • @sevenlin481
    @sevenlin481 2 ปีที่แล้ว +10

    我是支持能力分班的人。因為家庭因素回家根本無法讀書,但是我在B段班老師也是以我們的速度去上課,反而不懂的部分懂了,而且也較有成就感。三下轉到A段班,真的是痛苦的開始,又開始直接交空白卷的輪迴。

  • @kyanle3401
    @kyanle3401 3 ปีที่แล้ว +9

    這集很棒,Vincent👍🏻請繼續持續下去加油,在這渾沌時代難得的好頻道!

  • @kkk-hg4zd
    @kkk-hg4zd 3 ปีที่แล้ว +6

    我也是只要跟別人關係太親近就會害怕,所以不要說交往 連朋友也幾乎沒有,但也習慣一個人的生活了...

    • @leoshi3292
      @leoshi3292 2 ปีที่แล้ว +1

      你不孤單,我也是,還有很多人一樣,收穫滿滿

  • @ruohuang8745
    @ruohuang8745 3 ปีที่แล้ว

    超優質的內容 感謝文森的用心❤️ 謝謝你!

  • @user-df3jd3zt1y
    @user-df3jd3zt1y 2 ปีที่แล้ว +1

    感謝文森,聽完了解一本書。許多詮釋尤其是教育那部分說的很棒。

  • @leoshi3292
    @leoshi3292 2 ปีที่แล้ว +1

    感謝文森,太多太多問題或結惟有自己學習,方能解開
    感謝您持續分享,真的許多人收益良多
    反覆聽,很多內容值得解析與探究
    感謝有您,陪伴了許多人的孤單與解惑

  • @someshyboy
    @someshyboy 3 ปีที่แล้ว +19

    謝謝文森今天的書 我常喜歡這集的內容 的確很多小時後不經意的創傷 經由我們掩飾讓事情看起來很美好 但事實上即使我們在這缺口上建了橋梁 如果風雨又來 橋樑又垮了 這缺口又會再次讓我們回到以前的感覺
    我想要處裡缺口的問題 最重要的就是一個感恩的心吧 想想我們曾經有遇過多少次巨大的困難 但是我們一挺過 可能有一個愛的人 可能有一個信念 讓我們挺身而出而戰勝困難 在那樣的環境下 我們不會感覺恐懼 因為我們身後有一個強而有力的支撐 讓我們相信這一切的可能性 或許最強大的事情不是學習適應複雜的人際關係 而是如何在複雜的環境下 保持一個守護的信念 那樣才是最幸福的人生吧

    • @vincent_reading
      @vincent_reading  3 ปีที่แล้ว +3

      很喜歡你的分享。
      你提到缺口
      其實書中用個很棒的句子
      他說這種缺憾,就像是人類精神世界的暗流
      似乎跟你的感覺有點雷同

  • @danielhaywardlee2295
    @danielhaywardlee2295 3 ปีที่แล้ว +5

    謝謝文森,讓觀眾能在短時間學到一本書的精髓。

  • @tiffany831101
    @tiffany831101 3 ปีที่แล้ว +2

    感謝 Vincent 推薦!!一直都很想看這本書

  • @hannandu4479
    @hannandu4479 3 ปีที่แล้ว +3

    感谢分享 这些规律总结的真的能套用在自己身上,希望我的大脑看完以后能得出自己的答案!一切顺利 大家加油

  • @rima480
    @rima480 3 ปีที่แล้ว +3

    真的好喜歡文森說書的內容,很有體會呀~很喜歡原文書的書名!

  • @jingjing_miguel6465
    @jingjing_miguel6465 2 ปีที่แล้ว +16

    最近看了 阿德勒心理學講義 認識人性 靈魂修理師後 覺得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真的對認識自己有很大的幫助 也謝謝文森客觀 精簡的分享

  • @lulu-cm2qm
    @lulu-cm2qm 3 ปีที่แล้ว +4

    很喜歡教育相關的內容,家庭跟社會都深深影響個人的一生。。。要克服不容易

  • @user-qs9nd8ls3o
    @user-qs9nd8ls3o 2 ปีที่แล้ว +2

    這本書有點教科書感覺,有點需要耐心~文森把這本書的精隨整理得太好了~真的很厲害!!謝謝分享

  • @kateli2142
    @kateli2142 3 ปีที่แล้ว +4

    为什么文森解读的方式总是那么特别呢 ❤

  • @guobin3099
    @guobin3099 2 ปีที่แล้ว +2

    真的喜歡10:36那段的比喻,謝謝文森!

  • @gtoteacher8899
    @gtoteacher8899 3 ปีที่แล้ว +1

    謝謝文森、受益良多

  • @user-bp3zg6si2b
    @user-bp3zg6si2b 3 ปีที่แล้ว +1

    內容很棒,感謝

  • @poshawn0808
    @poshawn0808 3 ปีที่แล้ว

    這集很受用,謝謝

  • @Cindy1023
    @Cindy1023 3 ปีที่แล้ว +19

    從小就帶著孩子認識全世界 帶著孩子上課學習 讓身邊的人認識他
    讓孩子為別人服務
    也要教他為什麼要這麼做的意義

    • @vincent_reading
      @vincent_reading  3 ปีที่แล้ว +6

      天阿~好用心的父母
      這樣孩子才能全面去認識這個世界
      也能了解如何與他人相處

    • @Cindy1023
      @Cindy1023 3 ปีที่แล้ว +3

      @@vincent_reading 是個有喜感的孩子 🤣🤣

  • @rabbithan0719
    @rabbithan0719 3 ปีที่แล้ว

    非常謝謝你的影片

  • @sanlang88
    @sanlang88 3 ปีที่แล้ว +13

    这本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值得反复重温

  • @JeusAlprime108
    @JeusAlprime108 3 ปีที่แล้ว +2

    还记得小学时候懵懂的我,在小一小二时,完全没有班级是按成绩分班的概念,连考试的意义也没搞懂。
    直到小三时掉到了成绩最差的放牛班里,惹得家里开始给我找校外的补习班,开始和补习班里的朋友比较,才有了学习的压力与竞争意识,一直到到小五才一举从放牛班跳过中间的班级,直接升到了精英班。
    因此我能体会在孩子还太小年纪的时候就进行分班制度,其实毫无意义,因为我长大以后与人为善,要感恩,要有同理心,要合群等等的那些素质其实是在放牛班那两年被一个真心为学生的班主任培养出来的。
    反倒小五小六时上了精英班后,无论精英班的班主任还是同班同学都只是一门心思全放在成绩上,每天盯着名次追,甚至在班里会按名次而搞出不同的小群体。
    而且同班同学们为了解决一个每天第一堂课前默写一个成语的课业,而养成了集体作弊的习惯整整一年,为了合群为了省缺背成语的课业负担,我也跟着大家一起同流合污了,而班主任也没发现,直到小六的某一天我也忘了是谁漏出了马脚的缘故,才被班主任发现了,还罚了全班。
    所以长大后的我,回忆过往反省一下这段小学时候往事时,让我体会到小孩子在小的时候,最重要的根本不是课业成绩,而是培养正确的三观与性格塑造最重要的地基阶段。错过了就很可能成为不惜手段的精英渣滓,斯文败类,伪君子之类的家伙。

  • @p015cklkk
    @p015cklkk 3 ปีที่แล้ว

    感謝你的影片

  • @m6vu
    @m6vu 2 ปีที่แล้ว +4

    看影片的時候我在想,是不是應該讓這類知識納入義務教育中?「照顧者的行為如何造成孩童的經驗,孩童時期的經驗又如何形塑一個人」,贏在起跑點指的應該是先要有健康穩定的心理才對,而父母也該要知道這也是很重要的,不是只照顧好孩子身體的健康就沒問題了

  • @smilelife1660
    @smilelife1660 3 ปีที่แล้ว +4

    我最近發現 被討厭的勇氣 跟阿德勒的中心思考有些差異
    被討厭勇氣 比較像是岸見一郎自己發展出來的哲學,是屬於他的阿德勒
    但是這種形式的阿德勒 我反而比較能接受
    關於童年自卑的陰影 這比較像是解釋動機,理解 對個人人格上不會有明顯改變
    反倒是目的論更能解釋他現在的行為
    哲學思考不是用來局限自己要怎麼思考
    而是參考他人的想法,理解並改變自己
    也不是每本書都能適合每個人,這都需要透過時間去累積 去想
    青少年真的是因為童年沒得到關愛所以叛逆嗎?
    並不全然,
    還有個可能就是他開始有自己的思考,以前可能不會這樣想,但一開始跟父母有不同意見
    父母反而覺得突兀,因為父母的思考沒有改變過
    實際上獨立思考是目前教育最為匱乏的課題

  • @hubetsy
    @hubetsy 2 ปีที่แล้ว

    影片講的很好👍

  • @jimchen0731
    @jimchen0731 3 ปีที่แล้ว +6

    13:38~14:20 感覺像是在傳達 一定要找個伴才是正確的 自己一個人也活得不孤單就是錯誤的

    • @jiapengyu3054
      @jiapengyu3054 3 ปีที่แล้ว +4

      我也覺得為什麼一定要找一個伴?自己過得開心不行嗎?

  • @t5v716
    @t5v716 3 ปีที่แล้ว +3

    小孩的陪伴相當重要~如果再小時候沒有正確的教導,那往後的人生絕對有偏差。
    所以父母應該有一個好的時間管理方法,能在生活與工作取得平衡,並且先把自己照顧好,這樣我們才有精力及時間去教育您的孩子

  • @code-cdoe
    @code-cdoe 2 ปีที่แล้ว

    謝謝文森

  • @tilee9415
    @tilee9415 3 ปีที่แล้ว

    在视频过程中联想到很多东西,直接看哭我,感谢说书

  • @ts1234432
    @ts1234432 3 ปีที่แล้ว +45

    跟被討厭的勇氣比起來,這本書更能表達阿德勒的真實樣貌

  • @01325parker
    @01325parker 3 ปีที่แล้ว

    好棒的解析

  • @ryanchen5022
    @ryanchen5022 ปีที่แล้ว +1

    學生時期就接觸到這個頻道我覺得很棒

  • @yehyeh719
    @yehyeh719 2 ปีที่แล้ว

    我就是第二種人 小時候也是那種家庭成長到大的小孩 在學校也有被老師公開在大家面前嘲笑過
    想一想是如此自卑!但也因為時代進步,資訊大量,也讓我有更好的選擇去吸收更好的資訊,好的選擇也造就了好的改變
    謝謝文森的解析,常常能讓我進一步的思考往後的言語行為

  • @kjyhh
    @kjyhh 2 ปีที่แล้ว

    這動畫做的真好

  • @wei-yochuang2
    @wei-yochuang2 3 ปีที่แล้ว +4

    我認為老是用把人分門別類的方式是很狹隘的觀點,每個人遇到的情況情境的很不一樣,俗話說一種米養百種人,不同個體就算遇到同一件事感受度不減得會一樣。讀者當然可以看這本書當然是很好的開端,可以引導自主思考可以有方向,但是不見得可以改善現況,我想表達的是EQ與人際關係要多看相關的書籍以及不斷實驗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才是,阿德勒只是所有學習對象其中一位。

  • @leeyinghui5811
    @leeyinghui5811 3 ปีที่แล้ว

    很棒的分享,谢谢你

  • @linsteven309
    @linsteven309 2 ปีที่แล้ว

    這個內容很棒,父母都要看

  • @user-rh6vm6cb8m
    @user-rh6vm6cb8m 3 ปีที่แล้ว +7

    很多老師在教師的職場待久了,就忘記了當初那個有理想有抱負的自己,漸漸就忘記了應該要有的耐心,以及不小心造成的忽視(對學生),導致有很多學生漸漸有了內心上的改變,雖然也不能全怪在教師身上,但影響也很深遠。

  • @jing3675
    @jing3675 2 ปีที่แล้ว

    希望文森講解環保類的書籍!

  • @claretsai6934
    @claretsai6934 2 ปีที่แล้ว +2

    整理得好好
    一直反覆聽~~

  • @willislau22
    @willislau22 3 ปีที่แล้ว +1

    文森加油

  • @user-pw8fk2mh4n
    @user-pw8fk2mh4n 3 ปีที่แล้ว +5

    文森好像對教育很感興趣!

  • @zhoujiang9048
    @zhoujiang9048 3 ปีที่แล้ว +2

    我个人也很喜欢个体心理学,阿德勒的两本书《自卑与超越》,《理解人性》一定要一起读,我觉得时互补的,理解人性中说的人要自我意识到心里错误,发自内心的要去改变才会去改变,发现症结根源和解决的思路方法在自配与超越里有写。

  • @s11071107
    @s11071107 2 ปีที่แล้ว +3

    讚爆你沒看被討厭的勇氣
    真的看到阿德利親撰的書好興奮啊~~~~

  • @wang6608
    @wang6608 3 ปีที่แล้ว +4

    電影:令人討厭松子的一生,
    主角的妹妹因為體弱多病,
    導致父母都將關注力放在妹妹身上,
    主角松子從小遭到父母的忽略
    以致成年之後在人生重要關頭總做出乞求他人關愛的錯誤決定,
    跟暴力窮作家交往,當有婦之夫的情婦,下海當雞,跟37仔交往,殺人入獄,最後跟黑幫混混交往,
    從一開始時的氣質音樂老師到五十多歲時變成住在垃圾屋的邋遢女,
    最後被殺害橫死河堤邊,
    這部電影很明白的詮釋缺乏關愛的童年,
    會影響往後的一生。

  • @user-pz3pv7lh6s
    @user-pz3pv7lh6s 2 ปีที่แล้ว +4

    這些動漫都是文森自己做的嗎,超贊誒

  • @d9041006
    @d9041006 3 ปีที่แล้ว

    我分享給我的家人,很棒的解說

  • @chingzheng2856
    @chingzheng2856 3 ปีที่แล้ว

    我近幾個月斷斷續續的在看這本書,結果都沒文森你總結得好...

  • @sai-vq5bs
    @sai-vq5bs 2 ปีที่แล้ว +2

    独行侠说的就是我 😆 不过各位都已经长大了,不管父母以前怎么对自己,现在你有能力改善生活的,加油!
    - 对自己和世界说

  • @user-je4xw6tx3k
    @user-je4xw6tx3k 3 ปีที่แล้ว +6

    不知道為什麼,我不是說文森說得不好,但是我特別容易聽文森說書時分心

  • @Mimistyle78
    @Mimistyle78 3 ปีที่แล้ว

    好有意義,不過我覺得要有自覺發現自己有問題的前提下才能去改變,因為很多行為模式都已經從小到大形成了 大多數的人還是會很習慣的這麼做 不覺得自己有問題。或者是即便有問題也不願意面對。

  • @user-ub2yj2lu1g
    @user-ub2yj2lu1g 3 ปีที่แล้ว +6

    文森棒棒,我的輔導老師才推薦我去唸這一本,但因為他沒有電子書(這本太久遠)所以沒有買,沒想到你今天就說書了,謝謝介紹這本^^

    • @vincent_reading
      @vincent_reading  3 ปีที่แล้ว +3

      哈哈
      竟然有這麼巧的事
      但這本書
      真的很~~~好看
      誠心推薦

  • @user-zt7rz8dr6v
    @user-zt7rz8dr6v ปีที่แล้ว

    13:5015:03桑德伯格『如果你沒有恐懼,你會怎麼做』
    謝謝文森提醒

  • @user-po8of9we7p
    @user-po8of9we7p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謝謝!

  • @hungkwungyong5829
    @hungkwungyong5829 2 ปีที่แล้ว

    非常认同!
    口吃也是独特的发音优势!

  • @ys-patisserie
    @ys-patisserie 2 ปีที่แล้ว

    很好很重要的真相解說 沒多少人能注意到的

  • @cfFinance
    @cfFinance 3 ปีที่แล้ว

    很棒的書😀

  • @user-wh8zc7hc7z
    @user-wh8zc7hc7z 3 ปีที่แล้ว +2

    希望文森可以分享《被讨厌的勇气》。

  • @user-ov8qp7cj9l
    @user-ov8qp7cj9l 3 ปีที่แล้ว +17

    品性要從小培養,大了需然還能補救, 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 @vincent_reading
      @vincent_reading  3 ปีที่แล้ว +7

      長大之後真的很難改啊
      即便是多麽微小的一個觀念或是習慣

    • @JeusAlprime108
      @JeusAlprime108 3 ปีที่แล้ว +3

      在小时候,因父母的缘故,导致了我性格里存在一些缺陷,这是我长大后经过努力纠正自己一些习惯里的小毛病时才发现的,这是我后来无论多努力去强迫自己,也无法磨灭的性格缺陷。
      对于我而言,能发觉问题的根源已经是万幸了,成年以后的我也没有因此而埋怨父母,但这性格上的缺陷却一直伴随着我,相信在我有生之年,应该也改不了。
      为了不为难自己,也不要祸害别人,所以在很早以前我就决定了单身主义一辈子,但要解释给家人听又很困难,于是我与家庭关系也变得渐渐变得冷淡起来了。
      因此我希望奉劝各位,千万别忽视父母对小孩的影响,如果不会养不会教,宁愿你们不要生,也别祸害孩子的一生。

    • @diikmkkslb4908
      @diikmkkslb4908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JeusAlprime108当你意识到能改变的时候,你的人生才真正开始😂

    • @JeusAlprime108
      @JeusAlprime108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diikmkkslb4908 😮‍💨同样反过来说,当你意识到这无法被改变后,你的人生已结束了吗?

    • @diikmkkslb4908
      @diikmkkslb4908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JeusAlprime108 对,推荐油管三摩地的影片,打破二元对立思想,人不被定义

  • @whenhowlead24
    @whenhowlead24 ปีที่แล้ว

    聽著聽著就流淚了。。。

  • @akarijiang9191
    @akarijiang9191 2 ปีที่แล้ว

    謝謝

  • @Jerryjerryjerryjerryjerryjerry
    @Jerryjerryjerryjerryjerryjerry 3 ปีที่แล้ว

    最爱的一本

  • @cyaorinchin3888
    @cyaorinchin3888 3 ปีที่แล้ว +4

    謝謝文森
    一直很喜歡你的作品
    不過很想問如果沒有那樣的父母和教育環境
    然而已經變成了那種自己也不喜歡的大人
    有沒有什麼適合的解決想法或書籍呢

    • @leoshi3292
      @leoshi3292 2 ปีที่แล้ว +3

      我自身覺得,可以透過觀察自己有那些特質再從相關書籍去閱讀,例如我有蠻嚴重的拖延症狀,就去閱讀再自己校正自己可能的拖延原因,再去調整與提醒自己,還可以改變些什麼,沒人教就自己學啊!?也是一種,孩提時期無法獲得的學習選擇自由。我們很好,可以更好!😀😁😀😁😀

  • @user-nh3dp8rr1m
    @user-nh3dp8rr1m 3 ปีที่แล้ว

    文森大大可以分享一下用什麼軟件做動畫的?

  • @ImMikeWen
    @ImMikeWen 3 ปีที่แล้ว

    7584次看一下!!
    我自己覺得喔,被討厭的勇氣裡面有些說法根本已經佛發菩提心,
    例如 他人的課題,借錢給朋友被跑路 ,女友出軌之類,自己站得住腳就好,一切隨緣隨緣XD

  • @shirley5970
    @shirley5970 3 ปีที่แล้ว

    請問7582次是怎麼算的XD
    另外文森有讀過《阿德勒的心理學講義》嗎?
    可以順便說這本書嗎 謝謝

  • @user-sp3od2cb5l
    @user-sp3od2cb5l 2 ปีที่แล้ว +2

    這本書的唯一缺點就是最後的婚家跟愛情階段 闡述的價值觀是20世紀初 現在看起來有些保守 但仍然適用這個社會

  • @BearMindChannel
    @BearMindChannel 3 ปีที่แล้ว +2

    阿德勒心理学 👍👍👍

  • @patsychan3500
    @patsychan3500 2 ปีที่แล้ว +2

    妹妹和我年紀差超少,一直在同一所學校讀,然後現在我們都有默契地選科和她選相反的,連大學也在不同市,都怕有競爭心理

  • @uny3747
    @uny3747 2 ปีที่แล้ว +1

    令人難過的是,解決的方法,得用親身經歷去找答案

  • @zoearthmoon
    @zoearthmoon 3 ปีที่แล้ว

    讚讚

  • @SliverArt
    @SliverArt 2 ปีที่แล้ว

    超棒的影片
    但關於分班這件事情我有不同看法
    影片中的分班定義建立在情感上的立場
    實際上分班才是正確的作法
    當班級能力差距過大時
    僅有一位老師的情況下,是『無法公平給予』每個孩子該有的知識
    在實務上,反而是能力分班能因材施教
    對能力不足的孩子做特別課程補強
    讓他們能跟的上其他人腳步
    如果以成績作為常態分班的藉口
    那為何要分出美術班、音樂班、體育班?
    應該要全部混在一起大雜燴,以求『齊頭式平等』
    我贊同影片中情感立場部份
    但不同意能力分班是錯誤選項這觀點

  • @asd55955120
    @asd55955120 2 ปีที่แล้ว +3

    時間 9:11
    我不確定參雜了多少文森的想法,
    但能力分級帶來的標籤效應,
    在於他師並未承接後段孩子的脆弱,
    並非制度本身。
    身為一線教育工作者,
    若班上有兩種不同程度的孩子(M型化),
    那其實容易搞得瞻前顧後,
    兩頭燒。
    能力分級 像是客製化教學,
    可以對於跟不上的孩子,
    更針對性的補強,
    並且更舒適的學習環境。

  • @yjlee9279
    @yjlee9279 3 ปีที่แล้ว

    请问podcast跟youtube更新的时间和内容会一样吗?

  • @user-hd5sd1hv5l
    @user-hd5sd1hv5l 3 ปีที่แล้ว +5

    說的好好 只有克服自己 就可以 超越自己

    • @user-rh6vm6cb8m
      @user-rh6vm6cb8m 3 ปีที่แล้ว

      但談何容易?

    • @pi4137
      @pi4137 3 ปีที่แล้ว

      @@user-rh6vm6cb8m 並不容易 不過要是你意識到了你的缺點後 才能有辦法真正的超越原本的自己

  • @jameschen3531
    @jameschen3531 2 ปีที่แล้ว +2

    幸運的人 用童年治癒一生 不幸的人 用一生治癒童年......
    我還在治癒我的童年...

  • @Han00306
    @Han00306 3 ปีที่แล้ว +4

    現在的教育跟不上時代,社會又綁架父母與小孩的相處時間,想要改變憾事的發生這些問題不處裡怎麼改變呢?

  • @lalala6150
    @lalala6150 3 ปีที่แล้ว +1

    9:13三歲補全科也太強了XDD

  • @hanhanlin2582
    @hanhanlin2582 3 ปีที่แล้ว

    聽完,立刻去借書來看

  • @akaiwon6594
    @akaiwon6594 2 ปีที่แล้ว

    不同時代或文化的社會規範價值觀會影響到如何教育孩子,進而影響他們的心態,恐怕沒有一定的標準,我們今日會比較強調公平的教導方式,那也是因應我們這個時代的價值而產生,例如:過去遊牧民族是由老么繼承家業,其他哥哥都要出去創業,因為哥哥們早出生,當他們已經在外面打下一片天的時候,老么可能才剛長大,可以接管家業;而在東方社會則是長子繼承制度,認為長子是素質最好的後代,而且由一人繼承家業才能一直累積家族的實力;中世紀歐洲一開始只有男性能夠繼承家業,女性沒有繼承權,不過貴族女性出嫁時會有豐厚的封地當作嫁妝,這是因為男性貴族需要負起打仗的義務,建立戰功可以得到爵位、土地等獎賞,女性沒辦法上戰場,因此沒有繼承權,不過後來又有修正,因此多半會加強教育男子,讓他們可以成為戰士上戰場。像我們這個時代的孩子,很多都是獨子,這樣就很難學會合作、人際等團隊能力,所以英雄主義、個人主義盛行,而當這些獨子在學校相遇時,每個人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因此會更在意每個人是否會有差別待遇,強調公平的重要性,但這些都是時代的產物,並非絕對的精神,而且必然有其界線,例如強調公平平等,每個人都一樣,固然有其好處,但是事實上每個人都不一樣,如果不能承認其不公平不同之處,反而會陷入價值觀的陷阱中作繭自縛。一個核能專家跟一個普通人對於核能的專業知識能夠一樣嗎?自然不一樣,可能一萬個普通人都做不到一個核能專家對於核能發電進行評估和建議,但是只要有兩個普通人的票,就可以徹底強姦一個核能專家的票,進而讓外行領導專業,而世界上總是外行的多得多,專業的極少。這樣的公平平等真的公平平等嗎?人們從出生的出身,從生理到心理,從個體到家庭,一開始就已經完全不同,受到的教育過程、成長過程也有差異,之後取得的成就和經歷的際遇更是大相逕庭,甚至連喜好厭惡的事物都不同,儘管如此,我們仍說人人平等,那麼到底是什麼平等呢?就我來看,恐怕只有資格可以真的平等。而今日無所不在的平等,以阿得勒的觀點來看,更多的恐怕是弱者用來把強者拉下來的道德陷阱,只要那些比我強比我美比我聰明的人都跟我一樣,那就平等了。因此追求平等,其實就是自卑的表現,是因為自覺無法勝過別人,才會想辦法把別人拉下來,或是用不公平來否定他人的成就,這不是我不夠好,是因為社會不公平,是因為他們比較幸運罷了。鼓勵自己去追求卓越,去利用各種機會完成各種成就,把自己和他人的差距拉開到1與無限那樣的距離,一旦全世界的不公平加在一起都無法得到那樣的成就,那就是真正的成就而非不公平,從而戳破公平平等的假象。

  • @keepit350
    @keepit350 ปีที่แล้ว

    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好像被很多不求甚解的人誤會,以為是我只要作自己,你討厭我沒關係,但大部分都是實際做出討人厭的事情,然後再來說我要作自己。這本書的意思是說擇善固執,不是任性。照這本書名去做的人,百分之百就是屁孩罷了。但自卑與超越這本,真的詳細了說出邏輯與行為背後的成因,非常值得擁有。

  • @junolam6197
    @junolam6197 ปีที่แล้ว

    如果我沒有恐懼,我會點做呢?
    多謝你令我勇敢再去受挫折
    然後在挫折中去學習

  • @wansum6219
    @wansum6219 ปีที่แล้ว

    看得我想買書了!

  • @Sammiyu0512
    @Sammiyu0512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如果沒有恐懼、沒有壓力,我會很難進步;如果工作需要職前訓練,那準父母或想成為父母的也很需要。

  • @user-cp6rf3md5m
    @user-cp6rf3md5m 2 ปีที่แล้ว +1

    我覺得當父母也要上如何當好一個父母的課,每個父母也不是天生就是父母,他們也曾經是孩子

  • @aurorakao6223
    @aurorakao6223 2 ปีที่แล้ว +1

    我看到的教師其實有很多還是很認真的,以偏概全有點偏頗,指責是很多人都會使用的生存姿態,大多數的家庭也常出現。教師也是人,不應該放大教師的指責行為,且指責的應對方式是由家庭習得而來的,許多成年人也不願以此方式生活,但是因為華人家庭文化常是以指責的方式來應對,在其以往的生活經驗中也未曾或較少習得其他溝通模式,因此以指責的方式溝通非常常見。此外,教育不是只有教師的責任,家庭才是最關鍵因素,畢竟教師能介入的也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