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總是學不會?一本被書名耽誤的好書|《超速學習》| 文森說書

แชร์
ฝัง
  • เผยแพร่เมื่อ 9 มิ.ย. 2020
  • 購買連結: bit.ly/2zSMf2i
    全館好開心優惠券這裡領: bit.ly/2MQ3Pqd
    五分鐘閱讀計畫濃縮版: bit.ly/2XOX1j6
    我得承認,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時,我覺得它的名字太扣分了,但等我翻完前面五十頁左右,哇哇哇哇,我決定買好幾本送給我的朋友和家人(也順便買給我同事,希望他們快點學新技能不要跟我搶飯碗)。
    書中提到的幾項學習法則其實並不是新穎的想法或多麽創新的理念,但作者用自己的經驗去系統化這些作法,並使用很多建議去告誡正在用這套方法的人,該如何在真實世界裡加以調整,這就是我愛這本書的一大原因。
    太多書都是講出一套理論,但關於如何實踐,大多數的書籍則留給你去研究,可是這位作者,他自己用這些方法在一年內讀完麻省理工資訊科學的課程,並使用一年時間學會四種語言,他用自己的測試結果告訴讀者:這套方法行得通喔
    如果你想學習一個新技能擺脫現在枯燥無味的工作崗位,如果你想學會第二語言來提升薪水,如果你想享受一下學習後所帶給你的成就感,這本《超速學習》非常推薦給你。
    可以在Spotify/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中找到文森說書: open.spotify.com/show/3XqoOjx...
    我的Instagram: / vincent_reading
    臉書粉絲團: / lovevincentreading
    我的部落格: vincentreading.com/
    我的Email: readrwork@gmail.com
    我的Bilibili:
    space.bilibili.com/475005918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 @vincent_reading
    若你有任何建議或是想聽到我說哪本書,歡迎可以寫信給我,或在Instagram上傳訊息給我也可以。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 540

  • @vincent_reading
    @vincent_reading  4 ปีที่แล้ว +224

    喔喔喔,感謝博客來提供全館折抵券給一千名讀者: bit.ly/2MQ3Pqd
    你只要購買超過一百元就能使用喔
    不限定要買這本書
    購買連結: bit.ly/2zSMf2i
    除了你正在看的影片外
    還有五分鐘的介紹版本: bit.ly/2XOX1j6
    不得不說
    要介紹學習的書真的是壓力頗大
    畢竟我就是個學習不精良的學生啊...
    時間軸附上
    0:40 為什麼需要超速學習
    1:32 後設學習
    2:10 直接學習
    3:15 連貫法
    4:53 遺忘
    7:39 酸言酸語的贈禮
    9:09 費曼技巧
    10:01 結語

    • @lilygbetalife994
      @lilygbetalife994 4 ปีที่แล้ว +12

      影本最後板主提到說書重點很多,不知如何挑來說,可是我覺得板主影片已整本書脈絡說的清楚,重點提鍊出來又不失讓我們想去看書原文,我想說書人想傳達的就是協助我們省時去了解書,去學習書重點,至於細節,就留給去看書,這又能從說書人的影片學到東西,又能作是否要加入書清單挑選功用,謝謝分享好書:D

    • @coldheart9014
      @coldheart9014 4 ปีที่แล้ว +1

      我上週才買沒多久lol,也是在博客來買的

    • @user-tt8kr3xz2s
      @user-tt8kr3xz2s 4 ปีที่แล้ว +3

      大陆的能代购吗

    • @violet9
      @violet9 3 ปีที่แล้ว

      學語言呢????直接看考題 木煞煞

    • @violet9
      @violet9 3 ปีที่แล้ว +1

      @李艾薇 如果能溝通 聊天 應該就能算會拉~~~~

  • @ming-huilin7156
    @ming-huilin7156 4 ปีที่แล้ว +550

    我覺得當我對某件事情有興趣的時候,這些學習方法都是我自然而然就會使用的。只是學校很喜歡抹剎學習者的興趣而已

    • @vincent_reading
      @vincent_reading  4 ปีที่แล้ว +81

      好像說到我心坎裡了

    • @user-uv9ko6lf5s
      @user-uv9ko6lf5s 2 ปีที่แล้ว +25

      同感,我有興趣時,學的方式及效率超高

    • @user-uw8mc3ot6q
      @user-uw8mc3ot6q 2 ปีที่แล้ว +5

      加一,因為晚輔打擾到我自學日文...該死...

    • @user-iw3uj9yr7d
      @user-iw3uj9yr7d 2 ปีที่แล้ว +23

      如同植物總是朝著有光的地方生長,
      不管擺在哪種角度,都會自然的這麼做。

    • @kkyt_9154
      @kkyt_9154 2 ปีที่แล้ว +7

      @@user-iw3uj9yr7d 太精闢了吧

  • @superlambda4144
    @superlambda4144 4 ปีที่แล้ว +137

    1.后设学习。从终点看向起点:先设定学习目标,想明白学习是为了什么,带着目标学习。学到这项技能后,希望用到什么时刻/场景/方式,根据以后用到的场景/时刻/方式来找需要的知识点。
    (比如为了考试学习,就拿着考卷根据考卷找知识点来学习;再比如如果是为了开发一个软件,就应该着重编程的学习而不是运算逻辑的学习。)
    2.直接学习。学习进行的方式,永远要和这项技能最后被使用的环境有关。针对最后你想使用的方式下去学习,省略过程中非必要技能,为了使用而非初步认识。
    (比如学绘图找工作,发现工作用的是软件Illustrator,那么学习中所有练习都应该使用这个软件进行操作。)
    3.连贯法。学习中发现卡住的地方,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的途中,又会不断发现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带着疑问主动学习,相比被动学习成果高很多。
    4.遗忘。尽量通过回想来复习,而不是再看一遍来复习。(所以,记笔记时,尽量采用写下问题和问题答案所在页数的方式,而不是直接把重点记在笔记上,这样等复习的时候,就能尽量让自己回想来复习,而不是直接看到知识点再看一遍。)
    5.反馈。让自己置于能接受到评价的环境中,能让自己更有动力更努力更有目的性、同时更容易找到问题。不过要小心,别因为毫无根据的评价而修改自己的方向。
    6.费曼技巧。对一个对你正在学习的领域/技能一无所知的人讲解你的学习成果,尽量做到能让他明白。这一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的逻辑缺失或无法用大白话解释清楚专有名词,以及自己的学习漏洞。

    • @vincent_reading
      @vincent_reading  4 ปีที่แล้ว +11

      超棒的整理🤗

    • @superlambda4144
      @superlambda4144 4 ปีที่แล้ว +3

      @@vincent_reading 嘿嘿嘿,谢谢文森大大!😍😍❤❤👍😘

    • @hengliu-kj8fb
      @hengliu-kj8fb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thank you my bro

    • @virgilzhang7724
      @virgilzhang7724 14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谢谢

  • @yihan5067
    @yihan5067 4 ปีที่แล้ว +591

    我的亲身经验证明了里面的方法确实是有效的,上学的时候就发现帮别人讲题对自己帮助很大,后来才知道是费曼学习法。而且由于大家都知道我成绩好,又讲解得好,每门课都会有很多人来问我,这既给我了我学习的动力,又让我学习之后可以马上检验到底有没有学好,能不能让别人也理解,结果就是我的效率飞速上升,学得超开心,人缘也好。

    • @vincent_reading
      @vincent_reading  4 ปีที่แล้ว +73

      哇,所以你是學霸!!很羨慕在學生時期能掌握學習方式的人

    • @qiongwan6265
      @qiongwan6265 3 ปีที่แล้ว +3

      厉害。

    • @alvck5833
      @alvck5833 3 ปีที่แล้ว +11

      很令人鼓舞哦✌ 既能帮助别人又能巩固自己的记忆。是双赢的。Very good ! ^^ 感谢分享

    • @WeilingMandarin
      @WeilingMandarin 2 ปีที่แล้ว +4

      好厲害喔! 很棒的例子耶

    • @kikilalacoconut
      @kikilalacoconut 2 ปีที่แล้ว +4

      感謝分享

  • @MrJackyieman
    @MrJackyieman 3 ปีที่แล้ว +185

    我自己覺得提問式的筆記方式很有效
    我在讀碩士班時因為在構思論文題目時, 因為用這種方式重新反思提問自己
    反而更容易有對先前的研究成果有印象
    同時藉由問答式的自我反思 能讓我整個論文的動機與機制之間更連貫
    感覺靈感更容易突然出來

    • @AAA1649
      @AAA1649 ปีที่แล้ว +1

      nice 看完這篇馬上拿出紙筆開始寫問題 有些卡住的地方真的變清晰了

    • @dasing2
      @dasing2 ปีที่แล้ว

      後來你唸博士時, 有再用此法?

  • @gmicolor5663
    @gmicolor5663 4 ปีที่แล้ว +983

    學習最大的難度不在於學習本身,而在於學習的環境。
    大腦天生就不願意學習,特別是刻意練習,這個就是反自然的事情,不管你相不相信。
    如果沒有什麼誘因,或者環境因素在起作用的話,更是如此;看看大部分成年人不工作的時候,大部分時間肯定不是在學習,而是在休息和娛樂。
    基因根本就不相信這些學習內容有什麼重大意義,這些意義都是後天你強加於它的;就是說你在欺騙這個早已成精的基因;你覺得你能成功嗎?😂。所以學習會特別地累。
    基因是對的,你看看知識的更迭速度就知道,太多的無效學習內容,學了用不上,或者只能用一次。
    真正重大的東西基因早就會了,根本不用學習,比如學習本身,是個人都會。

    • @vincent_reading
      @vincent_reading  4 ปีที่แล้ว +107

      我喜歡你的見解

    • @kennywaston6087
      @kennywaston6087 4 ปีที่แล้ว +91

      我算是成年人吧, 工餘大部分時間的確是在休息, 不過是因為被工作花光了精神, 並不是不想學習, 我身旁有一大堆書等著我看...
      因為我們人類現在有的成果都是建基於前人的理論和努力, 所以我們要先學習一大堆前人的知識, 這些知識也許之後用不上, 所以你才會覺得有無力感, 辛苦得不到回報
      出到來社會, 想幹一番大事你才會知道, 書到用時方恨少............

    • @gkgkyy3
      @gkgkyy3 4 ปีที่แล้ว +34

      所以才會先有興趣之說~.~
      另外工作之後的消耗過度也是原因...

    • @Ccat398
      @Ccat398 4 ปีที่แล้ว +8

      你是天才吧!喜歡你的觀點~ !

    • @5a3cd2z1
      @5a3cd2z1 4 ปีที่แล้ว +18

      真的,對基因來說除非跟生存和延續後代的事不會忘記外,其他不重要的事就會忘記,這也是為什麼人類天生就是容易忘記東西的原因,例如:工作記憶

  • @icc7859
    @icc7859 ปีที่แล้ว +25

    1. 知識如何被好好運用
    2. 最好的複習以及對抗遺忘的方式?
    3. 如何正確利用評價?
    4. 如何確保自己學會?

  • @chailynruan8874
    @chailynruan8874 4 ปีที่แล้ว +461

    有能力的人不怕分享知識,因為也是在瞭解自己懂得程度~ 哇👍

    • @johnpangjiasheng8171
      @johnpangjiasheng8171 3 ปีที่แล้ว +1

      0评啊啊啊啊00去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0啊0啊0000

    • @johnpangjiasheng8171
      @johnpangjiasheng8171 3 ปีที่แล้ว

      0请安全啊0请安全啊去0请安排0怕0乒乓球品牌⁰⁰脾气0

    • @johnpangjiasheng8171
      @johnpangjiasheng8171 3 ปีที่แล้ว

      亲亲亲亲奇葩QQ亲戚啊去拍全球亲亲亲亲亲亲亲亲亲亲亲亲请求QQ0

    • @johnpangjiasheng8171
      @johnpangjiasheng8171 3 ปีที่แล้ว +1

      亲亲亲亲QQ啊亲亲亲亲亲亲啊QQ亲戚去啊QQ亲戚QQ啊0000

    • @johnpangjiasheng8171
      @johnpangjiasheng8171 3 ปีที่แล้ว

      啪啪啊啊啊0啦0啊0爱了00啦⁰⁰⁰0啊啊啊0去啊0去啊0去啊啊啊啊1亲亲亲亲QQ亲戚0亲亲00去00去0去010拍0去1

  • @5a3cd2z1
    @5a3cd2z1 4 ปีที่แล้ว +126

    個人覺得費曼式學習法算是一種很好的超速學習了,學會了基本上就變成工作記憶,不容易忘記

    • @vincent_reading
      @vincent_reading  4 ปีที่แล้ว +17

      真的,沒什麼神奇步驟卻實實在在幫助我們搞清楚哪裡不會

  • @user-wp7ik4sl4w
    @user-wp7ik4sl4w 3 ปีที่แล้ว +114

    我認為超速學習的意含為“現實一點“,舉例來說:我是一名准研究生,需要看許多英語論文,但英文水平卻不行,按照此書的邏輯應該刷英語題時也要看看英語論文來反饋自己究竟程度如何,而不是英語分數高了就能看懂論文

  • @user-tu8pb2vb3e
    @user-tu8pb2vb3e ปีที่แล้ว +3

    我有試過提問式筆記,以高中教科書而言,效果超級差(´°̥̥̥̥̥̥̥̥ω°̥̥̥̥̥̥̥̥`),記住了問題記不住答案,最後還是回歸重點筆記加隨便冒進腦中的想法(越扯真的越容易記住)。
    詳細說說效果為何差,
    一、設定問題本身就很困難。擬問題本身是門藝術,不然就不會有那麼多題目被罵爛。
    二、身為吃完餐點可以瞬間忘掉剛剛吃什麼的人類,經常看自己設定的問題感覺是別人問的,幾乎每三題就一題不會。
    三、承上,挫折感非常重,如果想減少失誤率必須將複習次數拉高拉近,身心更受不了。
    我大概執行兩星期熟悉期+兩個月認真執行+三個多月零散執行≈六個月。
    給各位參考。

  • @1220dollychao
    @1220dollychao 2 ปีที่แล้ว +24

    最愛文森說書,含金量滿滿,動畫很可愛,聲音很療癒。請一直努力下去,我會一直支持你的!

  • @user-kungyung
    @user-kungyung 4 ปีที่แล้ว +94

    超讚👍
    費曼技巧真的一直被提到。
    跟刻意練習提到的實戰應用也有類似的概念,不過聽起來這本書優點在於告訴我們用實戰來提醒自己要學習什麼,什麼才是重要的。

    • @vincent_reading
      @vincent_reading  4 ปีที่แล้ว +11

      沒錯!我覺得因為作者實際用過這些方法,所以內容的實用性很高,看完會迫不及待想試用的那種

  • @kuan0514tw
    @kuan0514tw 3 ปีที่แล้ว +16

    以提出問題來代替單純的重點筆記 是我第一次聽到 真是太棒了 感恩您
    其實大腦是不會事先篩選的掃描輸入機 每人具備過目不忘的基礎功能 只是因為輸入的資訊沒有被有效的歸檔進入長期記憶區 雜散於各處所以才會無法隨時取用 卻會不經意地跳出來 為了要提出問題必須要先下定義標註 如此一來也同時促進了記憶的儲藏歸類與加強 變成日後深植腦中可汲取的寶貴泉源呀...

  • @Usagi-2004
    @Usagi-2004 4 ปีที่แล้ว +106

    3:44 的"與世隔絕"改用""與世長辭"會比較好

    • @vincent_reading
      @vincent_reading  4 ปีที่แล้ว +22

      真的,我也搞不明白我當時在唸什麼哈哈,謝謝你的提醒

    • @c0994152
      @c0994152 3 ปีที่แล้ว +2

      不看還沒注意到。 原來與世隔絕用在辭世是誤用,普遍用法是指隱居或人跡罕至的地方。

  • @kangdu5318
    @kangdu5318 4 ปีที่แล้ว +91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 @Periwinkleblue0110
    @Periwinkleblue0110 4 ปีที่แล้ว +37

    很佩服文森總是將大量資訊轉化為淺顯易懂的觀念,這樣的分析及整合功力、搭配精準細膩的動畫只能說佩服~
    將筆記課程重點改為提出問題+頁數真的是很棒的技巧,不但加深筆記的印象,也因為思考問題的過程,把「因」跟「果」在腦中組織過,可以產生連結,進而聯想到其他曾經學習過的內容,就可以增加思考力跟記憶空間。在學習過程需注意問題點的發現,並透過可以練習不斷強化。
    Kobe的黑曼巴精神是所有想成功人士的標竿。「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比你強的人,比你還努力。」

    • @vincent_reading
      @vincent_reading  4 ปีที่แล้ว +2

      謝謝你,我也覺得筆記那方法超好用。Kobe的確真的是天才+苦練的最佳範例,超敬佩他

    • @Periwinkleblue0110
      @Periwinkleblue0110 4 ปีที่แล้ว +2

      文森說書 天才+苦練=無敵

  • @user-le7ii6kd7t
    @user-le7ii6kd7t 4 ปีที่แล้ว +17

    這本書我也入手一段時間內容真的很不錯 很值得推薦

  • @rc4183
    @rc4183 3 ปีที่แล้ว +3

    感謝文森的分享,得到許多啟發,會開始練習提問式筆記。

  • @marktung9676
    @marktung9676 2 ปีที่แล้ว +7

    看了原書說一年學完mit cs課程,那麼多公司邀請參加面試卻不去...然後說自己是要挑戰而已... 彷彿就像我說我100m練習可以跑9秒58,但我只是要挑戰自己而已,並沒有要比賽qq
    google了一下果然蠻多人對他的一年學完mit cs課程抱有懷疑的態度,有興趣可以自己去找一下...
    書中提到的方法可能比無頭蒼蠅有效率...但絕對沒有作者說得那麼浮誇
    大部分人缺的不是【超速學習】的能力而是critical thinking的能力...

  • @LINDA-qp2vo
    @LINDA-qp2vo 3 ปีที่แล้ว +4

    這段時期受你的影片學習到很多,收穫很多,謝謝你

  • @moon-crypto8150
    @moon-crypto8150 2 ปีที่แล้ว +5

    謝謝文森的分享,我覺得費曼學習法真的很棒,想辦法把你學到的東西告訴一位10歲的小朋友,有辦法講到他理解,就代表我們真實學會這項知識了。
    還有有目標的學習很重要,雖然學習過程會很痛苦,但效益是最大的

  • @chih-shengchou5276
    @chih-shengchou5276 4 ปีที่แล้ว +34

    如果你的英文還可以, 直接讀原文版, amazon 有電子版

  • @goldfishbrainjohn2462
    @goldfishbrainjohn2462 ปีที่แล้ว +4

    The main point is "recalling".
    Recalling is an active learning process, which is opposite to reading and listening.
    Recalling something is difficult but the more times you recall, the more strong the memory will be.

  • @user-cr8ug9df6n
    @user-cr8ug9df6n 3 ปีที่แล้ว +10

    先做考古題,回找課本內容去深入了解,彌補迴避自己的學習死角

  • @AAA1649
    @AAA1649 3 ปีที่แล้ว +2

    好解說 淺顯易懂 放進書單等待購買
    以問題為導向 跟身處評價的環境十分有趣

  • @_joeshen666
    @_joeshen666 3 ปีที่แล้ว +2

    謝謝文森的講解 讓還在迷茫的我 確定應該做的事

  • @user-sv1ce9ty2k
    @user-sv1ce9ty2k 3 ปีที่แล้ว +36

    想知道文森是怎麼整理讀書筆記的呢?這麼大量閱讀好羨慕吶🥺🥺🥺

  • @leannelee8283
    @leannelee8283 3 ปีที่แล้ว +14

    看到作者的頭,想到了一句至理名言-我變禿了,也變強了!

  • @march7080
    @march7080 3 ปีที่แล้ว +12

    覺得從紀錄重點改成提問這招真的滿強的。
    還有直接進入環境去學習👍

  • @lingchan1202
    @lingchan1202 4 ปีที่แล้ว +2

    很好 你的影片每次也使我獲益良多👍🏻😆😆要繼續做下去💪🏻

    • @vincent_reading
      @vincent_reading  4 ปีที่แล้ว +1

      謝謝你的讚美,應該說未來要更努力才對

  • @unique710305
    @unique710305 4 ปีที่แล้ว +2

    超棒解說👍👍👍 謝謝 😊😊😊

  • @user-nk9rc8qw8h
    @user-nk9rc8qw8h 3 ปีที่แล้ว

    學習也是需要好的方法 有效的 快速的 牢固的 感謝文森

  • @user-pk8ws6xp2r
    @user-pk8ws6xp2r 4 ปีที่แล้ว +30

    知乎有人鼓励大学开卷考试,从这个视频的观点来看开卷考是更好的,不过大多数大学生可能只会把开卷当作应付任务的手段,而不是学习的工具。

    • @jimmychen4308
      @jimmychen4308 2 ปีที่แล้ว

      5:26
      可是,最好的會是不能看書的那一群耶

  • @adogturd
    @adogturd 3 ปีที่แล้ว

    謝謝文森,很棒的分享!

  • @joeyyeh4690
    @joeyyeh4690 4 ปีที่แล้ว +2

    說得真好

  • @user-ur5nn1wp4r
    @user-ur5nn1wp4r 4 ปีที่แล้ว +4

    感謝提供的重點筆記方法♥

  • @user-vj3zb4gx7s
    @user-vj3zb4gx7s 3 ปีที่แล้ว +2

    我個人認為後設法是很重要的。我們一路走來其實不知道我們所學到底要幹嘛?
    如果用了後設法去思考學習這項技能後可以做什麼?為了甚麼?還有沒有其他延伸的?
    我們自己的內在動力就會增強,會更堅持和持續性的前進。
    我在上個月已經有閱讀完這本著作,實際上使用後設法後,目前學習傳統整復技能會自己去想更為深入的問題,因為是為了父母所學要更小心注意細節以免發生意外。
    這個想法讓我常常會問出超出範圍的問題,也讓老師教得更仔細,有種物超所值的感覺。

  • @ZJME
    @ZJME 4 ปีที่แล้ว +3

    第一次聽你的說書,聲音很有魅力,說明邏輯也很清楚,謝謝你的分享。「後設學習」是我看完影片中最大的收穫。

    • @vincent_reading
      @vincent_reading  4 ปีที่แล้ว

      謝謝你的讚美😋後設學習我認為超重要的,若沒想清楚很容易中途放棄

  • @user-rs9zt9hc3h
    @user-rs9zt9hc3h 4 ปีที่แล้ว +67

    一切高效學習都來自於刻意練習

  • @maewang4083
    @maewang4083 2 ปีที่แล้ว +1

    這本書的確提到了很多很有用的方法,但就是寫得太長了... 不需要出成書的, 感覺一個 Blog post 就可以解決的內容硬生生被拉長成一本書的篇幅. 看過文森的影片就差不多了!! 文森棒!! 超優的整理!!

  • @aaronc0621
    @aaronc0621 4 ปีที่แล้ว +2

    感謝分享~這樣可以快速選擇書~非常有用

  • @chungfailam7904
    @chungfailam7904 4 ปีที่แล้ว +2

    加油 文森!支持你

  • @heroisme18
    @heroisme18 3 ปีที่แล้ว +1

    受用無窮,感謝影片繕造與分享👍👍

  • @RelaxingMusic-xy4jl
    @RelaxingMusic-xy4jl 2 ปีที่แล้ว +1

    能快速學習增加效率,轉換成實用價值是很重要的,這篇體材感覺挺不錯的,好像有一句話 〝 教學相長〞 可以呼應這本書

  • @noone-jc1zk
    @noone-jc1zk 3 ปีที่แล้ว

    內容很棒,謝謝

  • @m4vup314
    @m4vup314 4 ปีที่แล้ว +25

    很多人推薦這本,
    但一直引不了我的興趣,你是唯一講解到讓人想一探究竟這本書。

    • @vincent_reading
      @vincent_reading  4 ปีที่แล้ว +7

      謝謝你的讚美哈哈,這本真的不錯

  • @yawencheung2289
    @yawencheung2289 3 ปีที่แล้ว

    剛買了🥰期待🥰

  • @kakeiip4241
    @kakeiip4241 ปีที่แล้ว

    文森。兩年後再閲一次 也對生命很有幫助 感謝你

  • @user-xm1rh4gp2f
    @user-xm1rh4gp2f 4 ปีที่แล้ว +13

    謝謝文森~真的很喜歡你的影片~
    我是一位大二的學生,也正好為了學習而煩惱,而這部影片為我解答了許多疑問,將超速學習與自己的讀書方式做比較和實踐,讓我更加喜歡學習,在日常生活中,我也嘗試著將影片提到的內容分享給我的朋友,也得到了不錯的響應,非常感謝文森說書。

    • @vincent_reading
      @vincent_reading  4 ปีที่แล้ว +2

      謝謝你,很感謝你願意分享給你的朋友🤗我覺得這本書的內容就是告訴讀者怎麼用實際行動去學習,然後將過程講得很透

  • @Mini-nw5ty
    @Mini-nw5ty 3 ปีที่แล้ว

    视频做得非常好,感谢。

  • @maylien7816
    @maylien7816 4 ปีที่แล้ว +2

    謝謝文森說書,精闢講解,介紹,分享。。。

  • @tomato3347
    @tomato3347 3 ปีที่แล้ว +1

    说的很好 很有用 谢谢

  • @user-qg7qj4ix8w
    @user-qg7qj4ix8w 4 ปีที่แล้ว +34

    裡面很多精華但是很難消化是真的哈哈,看完原子習慣才買這本書,兩本對自我成長很有幫助,你的影片也是👍👍

    • @vincent_reading
      @vincent_reading  4 ปีที่แล้ว +5

      真的好多內容,有點負荷不了的感覺哈哈,謝謝你的讚美

  • @letgourself
    @letgourself 4 ปีที่แล้ว +45

    解開了疑惑。最近重拾書本學習,效率比學生時代都來得好,現在才意識到,自己是抱著特定疑惑去尋求解答的,閱讀過程不斷和自身經歷做比對。謝謝分享,想買這本書來看了,這本書很適合已經有具體目標的人。
    我個人覺得最困難的部分,事實上就是一開始要有一個最終實際運用場景, 啊就還在搜尋目標,要如何具體想像未來?😂 如果這本書早出現個兩年,我可能剛開始就卡關了,哈哈。
    Anyway,非常感謝你的分享。

    • @vincent_reading
      @vincent_reading  4 ปีที่แล้ว +3

      找到要學習的動力真的是最難的....感謝你提供的心得

  • @user-ki3it7oz4e
    @user-ki3it7oz4e 8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我人生第一本書就是這本
    花了三個月才看完
    這本書重點在於
    把手機或者會干擾學習的東西
    移到遠的地方
    把書或者要做的事情
    移到隨手可以碰觸的範圍內
    養成每天碰觸他的習慣

  • @w531206
    @w531206 3 ปีที่แล้ว +5

    我想起我在今年年初疫情還沒爆發開來前到菲律賓練習英文口說,
    由於我的課程安排,幾乎每一天都有一半的時間在與外師進行聊天練習,
    所以很常會遇到不知道該怎麼說或是不知道怎麼準確形容一個單字的情況,
    這時候我就會把不知道的單字用中文寫下來,
    每天回宿舍後就是把這些單字的英文用法查出來然後自行造句練習,
    後來我發現因為每個人自己的講話習慣會導致其實單字量不如想像中的多,
    所以查到的這些單字在往後的日子裡也常常會用到,
    在每天的對談中也都可以越來越順暢的講了。

  • @user-bf3ki2sb6j
    @user-bf3ki2sb6j 3 ปีที่แล้ว +2

    目标,直接学习,连贯发,找出问题,不断练习,记忆
    后设学习,专心致志。直接学习,反复练习。提取记忆,保留记忆。意见反馈,培养直觉,用以实践

  • @annyweng9041
    @annyweng9041 3 ปีที่แล้ว +7

    帶著疑問去找尋知識,筆記應該寫下的是問題而不是重點⋯⋯這個觀點讓我覺得很受用,之後我將應用在我所學的情境中!更有效率的學習

    • @vincent_reading
      @vincent_reading  3 ปีที่แล้ว +1

      一定要試試看這方法,我覺得很不錯

  • @witheug
    @witheug 4 ปีที่แล้ว +1

    工具很重用!謝謝分享

  • @user-whoknowiamwho
    @user-whoknowiamwho 3 ปีที่แล้ว +1

    謝謝文森分享了超速學習m(_ _)m
    我正在準備考試...很認真很努力。但是第一次考的並不理想...下一次試試看您分享的方法讀書看看😊

  • @user-jf8gn9md6g
    @user-jf8gn9md6g 3 ปีที่แล้ว +1

    根據課程內容設計問題,有趣

  • @itterashai139
    @itterashai139 4 ปีที่แล้ว +16

    雖然艾爾文也講過這本書,但是我更喜歡你的版本!!!

    • @vincent_reading
      @vincent_reading  4 ปีที่แล้ว +10

      歐買尬,這是個超級大的讚美,我自己很欣賞艾爾文

    • @ericawu9659
      @ericawu9659 4 ปีที่แล้ว +2

      我從2012便是艾爾文的粉,但我也是更喜歡你的這本書說書的版本,謝謝你!👏🏻👍🏻

  • @user-it1xk5ld2k
    @user-it1xk5ld2k 2 ปีที่แล้ว

    感谢你的分享,内容丰富,且有趣 :D

  • @user-jf8gn9md6g
    @user-jf8gn9md6g 4 ปีที่แล้ว +3

    太開心啦~前支影片才剛許願😀
    結果就來了呵呵😊

    • @vincent_reading
      @vincent_reading  4 ปีที่แล้ว +1

      你的那則留言讓我嚇傻了 讓我懷疑你是不是住我家旁邊

    • @user-jf8gn9md6g
      @user-jf8gn9md6g 4 ปีที่แล้ว +2

      @@vincent_reading 嘻嘻

  • @edgarzh
    @edgarzh 4 ปีที่แล้ว +5

    越來越多人注意到這個頻道了!加油!也謝謝你帶給大家這麼優質的內容!

  • @danielyiyoad9849
    @danielyiyoad9849 3 ปีที่แล้ว +2

    一句话重点:输出倒逼输入,当你要做一件事时,就会为了做好而主动学习相关知识。这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 @youren481
    @youren481 4 ปีที่แล้ว +1

    終身受用!感謝

  • @user-bg9cw9fr9o
    @user-bg9cw9fr9o 4 ปีที่แล้ว +1

    感謝文森帶著我們學習

  • @melaniejian913
    @melaniejian913 3 ปีที่แล้ว +1

    謝謝分享👍

  • @erick9604
    @erick9604 ปีที่แล้ว

    直接用核心來學習, 以遇到不同的小問題分支, 慢慢向外延伸.
    總比從最外層漫無目的吸收來的好.

  • @fang1004tw
    @fang1004tw 3 ปีที่แล้ว

    似乎在專業工作工具的學習上特別適用,相對的難以應付不特定或廣泛目標的處理例如文科考試

  • @qigongzhu2733
    @qigongzhu2733 2 ปีที่แล้ว

    书内容相同,理解却不同,听了你的解读,我觉得,我收获了一些跟别人不同的解读,如果实践下去,也许我会学的更快

  • @w02190219
    @w02190219 4 ปีที่แล้ว +1

    整理得太好了

  • @chopeter2002
    @chopeter2002 3 ปีที่แล้ว +7

    這是一本很棒很完整的書,看完後我也非常推薦大家

  • @Ella_kitty
    @Ella_kitty ปีที่แล้ว

    感谢介绍!现在去下单这本书

  • @Peter-ts6pt
    @Peter-ts6pt 2 ปีที่แล้ว

    把自己置於會被別人評價的環境很有用
    但做之前心臟真的要先準備好XD

  • @Angel-fj1rp
    @Angel-fj1rp 2 ปีที่แล้ว

    真希望早點看到這部影片>

  • @unnamedobserver4752
    @unnamedobserver4752 4 ปีที่แล้ว +1

    頗有趣的,前天才去誠品買了,今天演算法就推薦了。

  • @goblinslayer9693
    @goblinslayer9693 8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Thanks Vincent ❤

  • @dksheep0409
    @dksheep0409 4 ปีที่แล้ว +18

    貓!!!文森養貓嗎?XD,這本看起來很有趣,立馬用文森提供的福利去買,敲碗下一集!!

    • @vincent_reading
      @vincent_reading  4 ปีที่แล้ว +5

      謝謝妳!我本身沒養貓...但遇到別人家的貓我都會玩得很開心哈哈

    • @KW-vd8tn
      @KW-vd8tn 3 ปีที่แล้ว +2

      @@vincent_reading 貓咪很可愛又很好照顧 文森可以試著養養看☺️

    • @1220dollychao
      @1220dollychao 2 ปีที่แล้ว

      @@vincent_reading 快養一隻貓星人吧!

  • @angie6355
    @angie6355 3 ปีที่แล้ว +9

    想知道是用什么软件制作影片的

  • @yanhuan1
    @yanhuan1 3 ปีที่แล้ว +149

    所以學校教的方式完全是跟這本書背道而馳
    難怪很多人畢業,根本不知道自己學了什麼

    • @long1438
      @long1438 3 ปีที่แล้ว +29

      剛好相反,學校的目的是為了培育考試高手,所以他們的教育情境是考場,運用了小考、段考、模擬考去培育學生,和書上的教育方式是一樣的,至於畢業後的職場情境,不是學校所存在的功能和目的。

    • @yanhuan1
      @yanhuan1 3 ปีที่แล้ว +4

      ​@@long1438 依你的理論,你頂多只能說在台灣學校的目的是培育考試,德國的技職體系根本套用不了你的理論

    • @long1438
      @long1438 3 ปีที่แล้ว +12

      @@yanhuan1 我相信你說的學校是台灣的學校,我當然跟你談台灣的學校,德國的技職體系不是為了升學,他們的目的是培養優秀技術工人,台灣環境就是這樣,沒辦法。

    • @1zumi_57
      @1zumi_57 3 ปีที่แล้ว +10

      教師有進度壓力,再者亞洲只注重數字,所以唸書只會變成單純要應付後面的考試,而家長也只會看學生的成績,然後再去怪學校,學校能怎麼辦?

  • @lomoyang3034
    @lomoyang3034 3 ปีที่แล้ว +1

    文森,我最近在研究手写笔记和电脑笔记对学习效率的影响。也包括手写笔记和电脑笔记到底适用哪种学习,你可以出一期有关这个话题的视频吗?

  • @zzzbenson3499
    @zzzbenson3499 3 ปีที่แล้ว +7

    其實學習的動力是在於好奇心

  • @luckytb761201
    @luckytb761201 3 ปีที่แล้ว

    你講得很好 比我看的其他兩個YT詳細很多 如果有更明顯的分段就更棒了

  • @user-lb1xk5wf4k
    @user-lb1xk5wf4k 3 ปีที่แล้ว +1

    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已經將教化的這條路給於後輩。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誨人不倦等等相關名言。
    其實,任何人事物的關係,都牽扯到看問題看本質的地步。
    唯有看清本質,你才不會迷茫,甚至可以知道為甚麼會失敗,為甚麼自己會犯下同樣的錯誤。
    人的學習就是不斷試錯,你錯的越多你記得越熟。
    總歸是四個流程,思考,學習,收納總結,反思。
    這就成了一套系統,很多人會自以為是,認為自己懂了,實際上懂錯了,甚至是片面性的認為。
    哲學提到,人會看錯誤的本質有三;1.侷限性,2.片面性3.主觀性。
    很多人認為自己懂,實際上事物的本質,跟他所認為的是南轅北轍;很多人了解片面,卻認為自己了解的全部,這就是片面性。;許多人的知識、見識、思想、經驗、經歷等等,對於熟知的範圍他能夠認識,對於熟知的範圍之外,他不認識,這就是侷限性。
    許多人認為哲學沒有用,認為他很深奧,其實他一點都不深奧。哲學是讓你能夠發現事物的本質,還有發展的規律。
    為甚麼方法有效,就是離不開四個流程。

  • @richiewong2853
    @richiewong2853 3 ปีที่แล้ว +1

    我自认马来西亚教育政策有点失败,那是因为时间浪费太多在文字工作上。终觉得老师是人类灵魂“工乘十”。去学校好像当杂工般。但是,本人觉得在工作同时,别忘了学习。这个方法,现出题,后学习,是个很不错的学习方式。现在我明白,为什么Ethan 老师常常说我们可以一边学习,一边做销售了。别说学完全部再销售,那真的浪费很多时间了。

  • @user-qr1mi5fq3c
    @user-qr1mi5fq3c ปีที่แล้ว +1

    費曼學習法似乎是19世紀或更早以前科學家留世著作都採用的知識總結方式
    在那學科還未詳盡分類的年代,研究者們基於各種考量,將總結的知識盡量寫成讓一般人都能看懂或理解的狀態,以避免過於專業的術語挑動神權的神經,讓研究心血招致摧毀

  • @user-yv2kz7ep5l
    @user-yv2kz7ep5l ปีที่แล้ว

    说的好棒

  • @iicc15
    @iicc15 4 ปีที่แล้ว +1

    謝謝文森:)

  • @lilyj9298
    @lilyj9298 3 ปีที่แล้ว

    講的很細心

  • @jennyliao2644
    @jennyliao2644 4 ปีที่แล้ว +18

    想說可能會聽到唱一段~我總是學不會⋯⋯😅
    「帶著疑問去尋找知識」比起等待答案去得到知識來得有意義。學以致用是場夢,現在都不務正業學非所用,我難過(T ^ T)

    • @vincent_reading
      @vincent_reading  4 ปีที่แล้ว

      我如果唱的話.....你就會知道我總是學不會唱歌了

  • @user-dz1gh7bw1r
    @user-dz1gh7bw1r 3 ปีที่แล้ว

    是啦。看起来不可能或者非常困难的事情其实随着时间都会慢慢变得简单。所以最直接的去学最本质的那个基础是最快的。有本书不是说人学习的就是我们的回忆吗?

  • @minchenchou2127
    @minchenchou2127 2 ปีที่แล้ว +1

    看到考試那部分,我發現跟現實蠻相近的,因為光是我們班的前三名就有兩個人考試前都沒複習(但他們好像也沒回想,只是單純不想複習而已)

  • @wongyip7394
    @wongyip7394 4 ปีที่แล้ว +6

    其實外門人由尋找甚麼超速學習,快速記憶法等字眼的人本身就是沒有認真想學習的覺悟
    真正有心的人會先以自身能力最大化後再尋找具體細行實行方法例如圖像記憶,印度記憶法等作入門了解
    總之最關鍵地方還是先付出再尋找方法不然就只是著重形式自我安慰而已

  • @lysu8060
    @lysu8060 3 ปีที่แล้ว +1

    Inspirational

  • @yufenfamily
    @yufenfamily 3 ปีที่แล้ว +12

    超速學習好像不會變快, 是變得更慢及不知所措.

  • @shuanyang9430
    @shuanyang9430 4 ปีที่แล้ว +1

    我喜歡這篇

  • @rainc3318
    @rainc3318 2 ปีที่แล้ว +1

    我同意作者的一部分观点,尤其是自我提问,以讲述的方式复习。但是很反对第一,二点,只着眼目的的学习。作为亲历者,这种学习方法不能牢固的掌握基础,容易遗忘,最重要的是会无意识的忽略很多知识点,导致根本不知道自己有不知道的地方。这样的缺陷在应用的时候,尤其由结果找原因再找解决方案的时候,基本上是非常严重且无法弥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