ขนาดวิดีโอ: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แสดงแผงควบคุมโปรแกรมเล่น
เล่นอัตโนมัติ
เล่นใหม่
的確,身為史家的陳壽,如果以太過公正客觀的態度,去寫三國志的話,那和教科書有什麼兩樣。而陳壽在描述三國的故事,把人寫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讓在閱讀的我們身臨其境。然而,畢竟在晉朝寫三國的故事,仍然要對上位者做作表面功夫-政治正確。雖然陳壽因為個性耿直而被排擠,而後又經歷了亡國之痛。但是,在遇到挫折低潮時,越是要保持平靜。正是陳壽知道自己要做得事,才能把握當下全力以赴地去完成。也因為陳壽的三國志,才會有裴松之的三國志注,而後誕生與改編三國而成的作品。說三國是當今最強-IP智慧財產權也不為過。謝謝你,陳壽😊
反正歷史就是不管前人怎麼記載,我們都沒辦法回到過去,你只能選擇信與不信沒有正確答案,這大概就是歷史有趣的地方吧
劉禪能力有限,諸葛瞻能力有限。但姜維那個時候面對的難度比諸葛亮大多了,諸葛亮過的時候有姜維,諸葛亮死後便獨自奮鬥。而魏國,諸葛亮生前也就司馬懿郭淮,死後多了鍾會鄧艾。原本2v2 結果變成1v4.坑啊
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後。魏國看破了季漢軍的意圖!要以弱勝強條件只會愈來愈差,即便這樣諸葛亮還是北伐,但他真的做到即使不勝也不會大敗,所以他美名千古,而姜維明知道北伐要比起諸葛亮北伐還困難,但他還是上了,結果擺在那裏兩次重大失策,他被罵千年。為將不只是要勇氣和信念,還得審時度勢認清自己能力,量力而為!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YAMI Yang諸葛亮算是小勝到中勝的,首先經常遷移雍涼人口,其次獲得雍涼二郡,然後使得魏國國力虛耗,而蜀漢國力則維持正常。
東吳相比曹魏弱吧,從夷陵之戰之後的魏吳戰役來看,東吳依舊能以弱勝強。關鍵是質而不是量。
姜維除了對抗鄧艾、鍾會,還有郭淮、陳泰啊~真的很硬
阿亮光是有權就贏過很多了 沒權想成大事很難
夏侯湛看了陳壽的著作後,自愧不如燒了自己寫得反而讓我覺得內幕沒那麼簡單= =
關於陳壽在諸葛亮傳寫的“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我覺得陳壽是在和諸葛亮其他能力比較後所得到的結論。這很像一個學霸說他最弱的科目是數學,結果他的數學有98分而其他科目都滿分,因為對這學霸來說數學真的是他最弱的,但其他人覺得還是很厲害啊~諸葛亮的用兵跟這學霸的數學成績道理是一樣的啊
陳壽在同一傳又說"天命有歸,不可以智力爭",意思是我家丞相BABABA很厲害,會輸不過是因為天命不在我家丞相在你們司馬家!
陳壽說得合理阿...當年北伐有成功的話...就不會說應變將略非其所長...當年剛加入劉備時因為自己弱小...打仗常常有奇招...但是你有30萬大軍時...就只能穩扎穩打...不然奇招失敗你要死多少人...像馬肅守街亭出奇招去登山一樣...
@@張當位-q9h 馬謖守街亭的用意是讓馬謖當短期的坦看能否讓諸葛亮在短期內迅速吃下隴右,如果馬謖做得到就算街亭,柳城皆失,曹魏失去隴右會讓涼州整個崩盤.不過諸葛亮沒算到雖然很快就奪取曹魏隴右三郡,但以當時蜀漢的國力來說還不足以能硬啃這些收穫,加上諸葛亮自己也拿游楚沒皮條,曹叡同一個時間指派猛將張郃出兵街亭,然後馬謖又是第一次領軍作戰,與那些菜逼八(黃襲,張休,李盛)討論的結果屯軍於山上,王平則親率一小批軍隊按照諸葛亮的指示駐軍,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張郃迅速大敗馬謖,連帶影響到高翔,魏延,諸葛亮等調度,導致諸葛亮只能馬上撤軍.另外孔明北伐如果成功,陳壽不可能會講什麼"天命有歸,不可以智力爭"這種企圖幫諸葛亮緩頰的話啦.
@@tubaribbo188 說得很對...問題就是北伐沒成功...才有陳壽的天命論...只是說陳壽當一個寫歷史給後世看得人...大家很少批評司馬遷...卻常常批評陳壽...主要還是大家不希望陳壽給諸葛亮負評...一給負評大家就討論了
@@張當位-q9h 陳壽是亮粉,他也沒有過度抨擊諸葛亮啦.簡單來說陳壽對諸葛亮的評語是客觀工整,真正抨擊諸葛亮覺得他"過譽"的人是中原既得利益者清河崔氏出身的北魏朝崔浩,他是一個抨擊諸葛亮政策的中原人士中比較出名的.至於諸葛同時代的李邈,他對蜀漢政權本身就不滿了,自然不會給諸葛亮好看臉色.
其實三國志有一個蠻明顯的缺點,就是書中缺少記載典章制度的「志」。這個對史學研究其實很重要,因為可以藉著這個來瞭解事件的脈絡和當時生活的方式與想法。不過或許要同時整理三國不同的制度難度比較大吧。
我覺的都有,畢竟陳壽是人,不是神,司馬遷寫的史記尚且都有一些較小的錯誤,何況陳壽,只是三國志裡有太多人物只出現名字(說的就是你戲志才),英雄人物太多,也是個太大的困惱
「史記也有一些較小的錯誤」 ---- 趙氏孤兒不是小錯了吧……
@@patrickovsiu 都說了是一些較小的錯誤嘛~~話說就沒有人在乎一下戲志才嗎?!(志才你好慘啊!!!)
戲什麼??沒聽過
@@BrandNewMind92 戲志才:別問,感覺好像錯付了
之前在皇叔其他影片那裏說得陳壽好像怎樣怎樣的,總之,算小弟錯了。您陳壽很敢,也很辛苦,可也很幸運遇到了一個還是願意給您空間的司馬炎,感謝您給後世社會留下這份好寶藏,感謝您啊!
三國志因陳壽而成神作不只是冰冷的史書也融入了他個人的熱血啊
三國志列傳排版就是個藝術,我之前以為四大都督並列一傳想看陸遜傳怎麼都找不到原來陸遜單獨一傳,怎麼想也想不到怎麼有東吳十二虎臣這詞原來是三國志並列一傳8:40 笑死亮子濾鏡開這麼大害我每次都笑出來
最近把柳豫註拿來當podcast聽,很讚的
如同包黑子遇到第一位仁宗,所以吐口水也沒事,更能將抱負訴諸天下某種程度上,陳壽也算是遇上於私來說,算是十分寬和的司馬炎吧如果遇上那個雞腸鳥肚的曹不一⋯大概是,爸爸兵敗變禿頭,兒子寫書變無頭
三國志畢竟是正史裡面最受推崇的四史之一,但私心還是認為史記的境界無人能及,因為寫這部書的人是用他的命在寫,才使得史記不單單是本史書而已。
畢竟司馬遷為了史記連命根子都不要了(?)
@@yu-zhenhuang4456 哈哈完全正確,很多人還誤以為司馬遷是直接被判處宮刑,但要知道司馬遷當初觸怒武帝犯下誣上之罪被判處的是死刑,是為了保住一條命完成史記才自請宮刑贖死一等,所以也只有他這樣的人才敢把史記寫到當代,後世從班固的漢書開始都做不到這一點,畢竟後面的都是官修斷代史,而司馬遷寫史記講白點是純屬個人興趣,後人對史學的政治工具形象才因此無可扭轉,但我們還是要知道起碼還有史記算得上是真正的良心之作。
@@liniuan8 後面還是有私修史書,比如新五代史。
@@phantamsylin7868 恩,但他只寫前朝,而且評價實在是不怎麼行,天花板實在是太高了
不過很可惜陳壽跟蜀漢真的不熟,很多蜀漢有爵位的高官將領只留下籍貫官位性格卻沒留下任何事蹟(如句扶、袁琳、許允),蜀漢最後20年將官也幾乎沒有新的世代(東吳世代交替就超明顯)或許也是因為沒有記載到
陳壽當過蜀漢東觀郎,不可能不熟蜀漢啦.主要是因為蜀漢政府不重視修史,蜀漢史官以觀星跟占卜為主業,寫史為副業.隨手記載下就丟入東觀,沒有人專門整理,陳壽才會一邊寫一邊怒噴...各位寫過論文應該都知道,前人沒人整理結果你要整理的時候,往往你會覺得很幹!
@@tubaribbo188陳壽主要抱怨是蜀漢沒有起居注的官(蜀漢窮兵黷武,而且有冗官現象,但陳壽還是沒看到起居注的官)
每個人的立場跟角度都不同所以所謂的中立也只存在個人心中很難有共識搬的中立
純粹個人推測:陳壽寫'孔明傳'和'姜維傳'中,可以也夾著些少遺憾-不論丞相如何高明,怎樣力挽狂瀾,蜀漢夢還是圓不了。
我之前讀三國志都是看電子版,前幾天實在受不了了,買了三民書局出的三國志新譯版本。讀書還是要讀實體書才夠味啊⋯⋯
陳壽可能先是姜維的主簿,後當諸葛瞻的主簿。當姜維升上大將軍後,他的主簿是李密 - 陳情表的作者。
我只想問陳壽大大陳到是被下令不能寫太多還是他自己不想寫太多XD
我覺得是他本身有一點難癖, 扣掉司馬家那些紅線以外, 沒資料或資料難以編寫就真的不寫了.
@@Landius0228 沒資料真的很困難~
@@pspxbox1025 魏跟吳本身還有自修的官史, 但蜀漢沒有, 因此還故意戳了後主一頓: 蜀不置史, 注記無官雖然這是指蜀漢朝廷沒有像東漢一樣搞蘭台特別任務小組的意思, 畢竟後主傳自己就寫了蜀漢有史官, 但這個史官務本業, 是來觀星占卜吉凶的.
評論本來就有主觀成分,陳壽的評曰、司馬光的臣光曰都是重點是史料本身的客觀性
如果柳皇叔能在影片裡面補充說明一下陳壽對於蜀漢「國不置史,注記無官」這段記載的背景與態度就好了,這句話其實過去在網路上造成對季漢史內容可信度的無數場激烈筆戰。
2:13我覺得還好也 畢竟能寫進史書的名單除了核心人物有資格以外 誰有知道如果說能用米換取進入史書的機會 其實還蠻划算的
文筆太精練的結果就是許多歷史人物三言兩語就帶過,甚至剛出場逢死劫,非常可惜不然東漢末年好幾位將領,如何受人高讚譽,早已可得知了(如董卓底下的李、郭、徐;袁紹底下的顏、文等人)
假如三國志不是官方要求,曹操不是帝而是王並不需要用武帝紀。諸葛亮北伐時期,司馬懿表現並不突出,後來才逐漸累積經驗打出戰績的,不需要提遇到人傑。後來的晉漢春秋多出了一堆資料甚至與三國志內容相左,不可能憑空杜撰,難免予人刻意壓縮並符合當朝的感覺。
這樣是小看了傳統道統觀念有多重要,曹操必須要是魏武帝,不然會影響到魏晉禪讓的正統性,這不只是單純的政治正確,是當時就是這種思考模式
但有人評論過陳壽惜字如金 不知道柳大怎麼看?
有一點我很想講,印象中三國志張郃傳有很多不清楚或敘述模糊的地方,有沒有一種可能是因為當時司馬懿真的有過要除掉張郃的想法,而陳壽顧慮掌權人是司馬一家而不敢直寫
如果說到寫歷史的功力,也許陳壽還比前輩司馬遷厲害,司馬遷他引用的史料有些是有問題的,而且也有把傳說直接放到文中的例子不過司馬遷和他的史記的確是典範,而且寫的年代跨度更大,要要求他和資料更為豐富的陳壽比史料嚴謹度也的確有點強人所難,只能說各擅勝場吧(當然論名氣陳壽在現代還是比較有名的)
而且司馬遷寫的歷史,有很多已經遺失要從中找到真正可信的史料難上加難還要寫到跟本朝息息相關的楚漢之爭反觀陳壽雖然要以魏為正朔但畢竟是前朝之事除了司馬懿一系不敢亂寫意外其他都比較好發揮能夠找到的史料也比較豐富
史記往上寫本來就只有傳說,根本也沒有當事人了。跟寫斷代史而且距離很近的三國志完全不一樣
@@cloudnarusegawa4215 史記感覺和西方的希羅多德希臘史有點像,敘事重於史實?(但可信度存疑的部分基本是採錄當時傳說的結果,而不是作者自己腦補而已,不然就變小說啦)
從史官角度來講真是有趣! 我也很欣賞陳壽的筆法, 不過最愛的還是他的大前輩遷哥---司馬遷, 每次讀史記生動的筆法, 像是荊軻刺秦王, 項羽鉅鹿以一打十, 信陵君圍魏救趙, 從太史公的攝影鏡頭就會想像迸發, 靈感屢屢翻騰, 所以聽柳豫說讀三國的熱血我是完全心有戚戚啊!
歷史洪流中不缺亂世與英雄豪傑,但能夠讓歷史故事流傳至千年,這書寫者的功力已經頂天了
補充一點,魏明帝是帝王,但是把他的出生年寫到讓人懷疑曹叡身世,不是曹丕的親兒子
的確,陳壽寫204年但我更傾向205年
還好啦以智商來說 真的是曹家的種無誤
100%故意的,降低魏明帝的正統性,增加魏晉禪讓的正統性
看資治通鑑可知: 天下三分開始於孫權用魯肅, 不投降曹操; 結朿於孫權用呂蒙滅關羽, 投降曹操.
皇叔好👍😁人都會有情緒,史官也是人自然也有情緒。我就懷疑司馬公筆下的劉邦是這麽無賴,項羽有這麼威猛?謝謝皇叔帶來好節目。皇叔的視頻在喝飲料時聽要小心會嗆到🤣🤣😋😋😋😋😋
11:17還有各種無慘的本 🤣
9:22有人說司馬遷是項羽的粉絲
那天看了電視播的日本2020新片《新解釋·三國志》,看完只有七個字心得「我到底看了三小?」柳大大有沒有興趣做個評論這部電影的影片..
假設三個志真的是晉朝官方史的話,那諸葛亮的北伐不是每次都要寫的一敗塗地,司馬懿又如何的英明神武嗎~XD這樣的彩虹屁才更容易飛黃騰達吧~但陳壽大大並沒有這樣做,給大大一個respect Owob
我有一個大膽的猜想,其實黃皓是阿斗的另一個人格,所以鄧艾想殺殺不了,只是為了阿斗的面子才用黃皓來指代那個人格
三國志、柳豫注。恩、好ㄛ~三國志、柳豫督阿權;快、快、快!按讚~訂閱!快分享!!!趕快拉張板凳,看站起來呀~~~(歪樓
我在此拷碗,我想知是否有《諸葛亮兵法》這本書?是否諸葛亮所著?
他們用mpesa 用得很慢 在起市買東西付款通常都要額外花多一兩分鐘
說的很好。但我建議語速可以慢一點。
所以說有關諸葛亮北伐戰績的記載不同, 我們還是得以諸葛亮傳為準
陳壽當然是良史之才啊😎
陳壽不完美,有主觀想法,但是不至於去歪曲事實。
終於說這個了!
陳壽恨鐵不成鋼啊
陳壽告訴我們,現實比小説更誇張
0:42作者好歹也有參與三國時代啊 還是怕放了會被司馬家 找去泡茶
該寫的都寫了,不該寫的也寫了,然後寫完還沒事已經沒什麼好挑剔了
到底是有哪個黑粉 會冒著被殺頭的危險寫一大篇 還跟皇帝說 因為您寬宏大量所以我才敢寫.....
陳壽是不是良史?公說公有理但羅貫中寫的絕對是小說......
三国志有一个明显的问题,那就是曹魏诸将有讳败为胜的嫌疑,比如襄樊之战前的江陵到襄阳之间的争夺战,曹魏诸将基本全部是胜仗但是却失地数百里,打胜仗却丢地盘,感觉这些胜仗有问题啊。
陳壽:本來寫着給自己人看,沒想到⋯⋯ 不,初稿就別看了,這不是你們能承受的(毒舌)
史官写出史实本身就是他们的职业操守。不然我们咋知道真实情况。
要把三國跟漢晉春秋何在一起才是真正的三國
2:06 欸….官方黑? 反正就各種唬爛….陳壽的謠言也不少?但這並不簡單
貶"抑"
如果陳壽守街亭...
陽平關吧!?
古稱陽安關或陽平關,說的是同一個關卡,兩種說法都存在喔
@@willowstory 原來是這樣,謝謝解迷
這也是為什麼會叫三國"志"了吧
我印象中 三國志對於一些重要人物的長相美醜有很明確的敘述 不會因為你是重要人物就不敢說你長相醜陋 這部分的真實性 我願意相信 www
真的觉得诸葛亮不擅长军事,那岂不是司马懿无地自容?用自己不擅长的点,把对方最强将领按在地上锤,这叫“不擅长”?换个点,有人跟你说“我不擅长乒乓球,我更擅长篮球”,然后把自认为乒乓球最强的你按在地上吹,你此时心情是啥🐶
演義看多了吧,是哪一部史書有提到諸葛亮第幾次北伐時把司馬懿按在地上捶?諸葛亮前四次北伐,中間都直時隔3~9個月左右,第四次北伐才對上司馬懿之後,為何要準備3年才第五次北伐?因為第四次北伐雙方傷亡都遠比前三次慘重。對照一下晉漢春秋,晉書,魏略,默記的紀載,是雙方互有勝負。
兼有之,但不同的人本來就會有不同的立場
中国古代这么多朝代,三国能传唱度那么高,那么仔细,他的功劳也很大。
至少陳壽都活在三國晚期,取材已比較好,不過他本人曾在蜀漢為官,亦和老譙周一起被冷落,所以個別人物或有作頗,不過這偏頗沒影響著此部巨著的偉大
記載曹操屠城的是吳國抺黑曹操的《曹瞞傳》
ㄧ听说到诸葛亮,就有些想哭!
三國真的是中國歷史上最有魅力的朝代
先登
陳壽的三國大部份是參考司馬遷,所以還算公正客觀,羅貫中才是完全不符合三國誌的。首先袁紹的基友曹操變成了大反派,軍事天才周瑜變成了心胸狹窄的小人,愛哭鬼劉備變成了正統性的小人物的生長,內政和外交高手孔明變成了妖術師傅說。諸葛亮傳人文武雙全的姜維變成了執迷北伐的人。
羅貫中改編了很多很多沒錯,但三國演義它就是小說,本來就是創作不是歷史,這沒什麼,如果打著史書的名字卻常有歷史錯誤才有問題啦(比如說晉書 XD)
@@willowstory 三國演義是尊劉貶曹的小說,匪松之或陳壽比較高級的,
羅貫中寫得是歷史小說,歷史小說本來就不是完全要注重正史,只是以史料為框架設計的一種文體。三國演義基本上是7分實3分虛,這「虛」字就不用看得太認真XD
我曾經被黑諸葛亮這點誤導很久
就因為陳壽的嚴謹,所以不理字數多少,名字能出現在三國志裏的都不簡單,
還好有裴松之,不然三國故事完整程度會差很多,現在三國志遊戲出場角色可能剩不到一半,趙雲武力值變70(三國志趙雲傳扣掉註解字數剩不到1/4,唯一紀載到的一次戰鬥還是敗仗)
@@yuarhhuang1266 當然三國志的另一個作者老裴,確實沒有他的註解有很多人物和故事會只有兩三筆帶過,也因註解我們才能從正三國志中多看到一些英雄故事
陈寿 可是上半年都在蜀 汉。还写刘备称呼先主 称呼刘禅后主。他可是见证刘备的汉 建立和 灭亡见证人。他怎么可能会写诸葛亮不是呢哈哈。我觉得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就是因为亲临见证人 再加上 因为 诸葛瞻失误 造成邓艾直接抄到老家。感情写个批评也是理解 但是也没写得太过。陈寿虽然很爱先主的汉。但还是很客观。都比过司马晋朝 官方史官写的公正许多。我看学多解说 都说 晋书写的三国史简直魔幻奇书了哈哈。神魔鬼怪 三马食草等哈哈
我發現陳壽是有特異功能的,你以為寫一本書那麼容易嗎?「無影師」給了他特殊的「接收器」,讓靈感源源不斷地出現,才能編排出如此的「曠世鉅作」。我跟豫老師的相識也是很戲劇性的(感覺是我師父~「李修緣」刻意安排的),過往也看過很多各朝代的書,獨獨對三國是一片空白(感覺太複雜),退休後時間較多,就被抓來三國茶館聽説書,當時豫老師自稱為「天橋下說書的」,看到後天生(拼賭)的本性就被激出來,那我就以「北山坑賣笑的」來跟你「嗆睹」---後聽完說書感覺有一連串「似曾相識」的場景頻頻出現,有時情節的相似度,真的會令人「毛骨悚然」!已經親身「經歷」過的事件,再對照歷史故事,我以「詮釋」的手法來推敲歷史上的「懸案」,這應該是師父給我的任務吧!
那個年代的政治開放都好過現今的對岸國
的確,身為史家的陳壽,如果以太過公正客觀的態度,去寫三國志的話,那和教科書有什麼兩樣。而陳壽在描述三國的故事,把人寫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讓在閱讀的我們身臨其境。然而,畢竟在晉朝寫三國的故事,仍然要對上位者做作表面功夫-政治正確。雖然陳壽因為個性耿直而被排擠,而後又經歷了亡國之痛。但是,在遇到挫折低潮時,越是要保持平靜。正是陳壽知道自己要做得事,才能把握當下全力以赴地去完成。也因為陳壽的三國志,才會有裴松之的三國志注,而後誕生與改編三國而成的作品。說三國是當今最強-IP智慧財產權也不為過。謝謝你,陳壽😊
反正歷史就是不管前人怎麼記載,
我們都沒辦法回到過去,
你只能選擇信與不信沒有正確答案,
這大概就是歷史有趣的地方吧
劉禪能力有限,諸葛瞻能力有限。但姜維那個時候面對的難度比諸葛亮大多了,諸葛亮過的時候有姜維,諸葛亮死後便獨自奮鬥。而魏國,諸葛亮生前也就司馬懿郭淮,死後多了鍾會鄧艾。原本2v2 結果變成1v4.坑啊
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後。魏國看破了季漢軍的意圖!
要以弱勝強條件只會愈來愈差,即便這樣諸葛亮還是北伐,但他真的做到即使不勝也不會大敗,所以他美名千古,而姜維明知道北伐要比起諸葛亮北伐還困難,但他還是上了,結果擺在那裏兩次重大失策,他被罵千年。
為將不只是要勇氣和信念,還得審時度勢認清自己能力,量力而為!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YAMI Yang
諸葛亮算是小勝到中勝的,首先經常遷移雍涼人口,其次獲得雍涼二郡,然後使得魏國國力虛耗,而蜀漢國力則維持正常。
東吳相比曹魏弱吧,從夷陵之戰之後的魏吳戰役來看,東吳依舊能以弱勝強。關鍵是質而不是量。
姜維除了對抗鄧艾、鍾會,還有郭淮、陳泰啊~真的很硬
阿亮光是有權就贏過很多了 沒權想成大事很難
夏侯湛看了陳壽的著作後,自愧不如燒了自己寫得
反而讓我覺得內幕沒那麼簡單= =
關於陳壽在諸葛亮傳寫的“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我覺得陳壽是在和諸葛亮其他能力比較後所得到的結論。這很像一個學霸說他最弱的科目是數學,結果他的數學有98分而其他科目都滿分,因為對這學霸來說數學真的是他最弱的,但其他人覺得還是很厲害啊~諸葛亮的用兵跟這學霸的數學成績道理是一樣的啊
陳壽在同一傳又說"天命有歸,不可以智力爭",意思是我家丞相BABABA很厲害,會輸不過是因為天命不在我家丞相在你們司馬家!
陳壽說得合理阿...當年北伐有成功的話...就不會說應變將略非其所長...當年剛加入劉備時因為自己弱小...打仗常常有奇招...但是你有30萬大軍時...就只能穩扎穩打...不然奇招失敗你要死多少人...像馬肅守街亭出奇招去登山一樣...
@@張當位-q9h
馬謖守街亭的用意是讓馬謖當短期的坦看能否讓諸葛亮在短期內迅速吃下隴右,如果馬謖做得到就算街亭,柳城皆失,曹魏失去隴右會讓涼州整個崩盤.
不過諸葛亮沒算到雖然很快就奪取曹魏隴右三郡,但以當時蜀漢的國力來說還不足以能硬啃這些收穫,加上諸葛亮自己也拿游楚沒皮條,曹叡同一個時間指派猛將張郃出兵街亭,然後馬謖又是第一次領軍作戰,與那些菜逼八(黃襲,張休,李盛)討論的結果屯軍於山上,王平則親率一小批軍隊按照諸葛亮的指示駐軍,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張郃迅速大敗馬謖,連帶影響到高翔,魏延,諸葛亮等調度,導致諸葛亮只能馬上撤軍.
另外孔明北伐如果成功,陳壽不可能會講什麼"天命有歸,不可以智力爭"這種企圖幫諸葛亮緩頰的話啦.
@@tubaribbo188 說得很對...問題就是北伐沒成功...才有陳壽的天命論...只是說陳壽當一個寫歷史給後世看得人...大家很少批評司馬遷...卻常常批評陳壽...主要還是大家不希望陳壽給諸葛亮負評...一給負評大家就討論了
@@張當位-q9h
陳壽是亮粉,他也沒有過度抨擊諸葛亮啦.
簡單來說陳壽對諸葛亮的評語是客觀工整,
真正抨擊諸葛亮覺得他"過譽"的人是中原既得利益者清河崔氏出身的北魏朝崔浩,他是一個抨擊諸葛亮政策的中原人士中比較出名的.
至於諸葛同時代的李邈,他對蜀漢政權本身就不滿了,
自然不會給諸葛亮好看臉色.
其實三國志有一個蠻明顯的缺點,就是書中缺少記載典章制度的「志」。這個對史學研究其實很重要,因為可以藉著這個來瞭解事件的脈絡和當時生活的方式與想法。不過或許要同時整理三國不同的制度難度比較大吧。
我覺的都有,畢竟陳壽是人,不是神,司馬遷寫的史記尚且都有一些較小的錯誤,何況陳壽,只是三國志裡有太多人物只出現名字(說的就是你戲志才),英雄人物太多,也是個太大的困惱
「史記也有一些較小的錯誤」 ---- 趙氏孤兒不是小錯了吧……
@@patrickovsiu 都說了是一些較小的錯誤嘛~~話說就沒有人在乎一下戲志才嗎?!(志才你好慘啊!!!)
戲什麼??沒聽過
@@BrandNewMind92
戲志才:別問,感覺好像錯付了
之前在皇叔其他影片那裏說得陳壽好像怎樣怎樣的,總之,算小弟錯了。
您陳壽很敢,也很辛苦,可也很幸運遇到了一個還是願意給您空間的司馬炎,感謝您給後世社會留下這份好寶藏,感謝您啊!
三國志因陳壽而成神作
不只是冰冷的史書也融入了他個人的熱血啊
三國志列傳排版就是個藝術,我之前以為四大都督並列一傳想看陸遜傳怎麼都找不到原來陸遜單獨一傳,怎麼想也想不到怎麼有東吳十二虎臣這詞原來是三國志並列一傳
8:40 笑死亮子濾鏡開這麼大害我每次都笑出來
最近把柳豫註拿來當podcast聽,很讚的
如同包黑子遇到第一位仁宗,
所以吐口水也沒事,更能將抱負訴諸天下
某種程度上,陳壽也算是遇上
於私來說,算是十分寬和的司馬炎吧
如果遇上那個雞腸鳥肚的曹不一⋯
大概是,
爸爸兵敗變禿頭,兒子寫書變無頭
三國志畢竟是正史裡面最受推崇的四史之一,但私心還是認為史記的境界無人能及,因為寫這部書的人是用他的命在寫,才使得史記不單單是本史書而已。
畢竟司馬遷為了史記連命根子都不要了(?)
@@yu-zhenhuang4456 哈哈完全正確,很多人還誤以為司馬遷是直接被判處宮刑,但要知道司馬遷當初觸怒武帝犯下誣上之罪被判處的是死刑,是為了保住一條命完成史記才自請宮刑贖死一等,所以也只有他這樣的人才敢把史記寫到當代,後世從班固的漢書開始都做不到這一點,畢竟後面的都是官修斷代史,而司馬遷寫史記講白點是純屬個人興趣,後人對史學的政治工具形象才因此無可扭轉,但我們還是要知道起碼還有史記算得上是真正的良心之作。
@@liniuan8 後面還是有私修史書,比如新五代史。
@@phantamsylin7868 恩,但他只寫前朝,而且評價實在是不怎麼行,天花板實在是太高了
不過很可惜陳壽跟蜀漢真的不熟,很多蜀漢有爵位的高官將領只留下籍貫官位性格卻沒留下任何事蹟(如句扶、袁琳、許允),蜀漢最後20年將官也幾乎沒有新的世代(東吳世代交替就超明顯)或許也是因為沒有記載到
陳壽當過蜀漢東觀郎,不可能不熟蜀漢啦.
主要是因為蜀漢政府不重視修史,蜀漢史官以觀星跟占卜為主業,寫史為副業.
隨手記載下就丟入東觀,沒有人專門整理,陳壽才會一邊寫一邊怒噴...
各位寫過論文應該都知道,前人沒人整理結果你要整理的時候,往往你會覺得很幹!
@@tubaribbo188陳壽主要抱怨是蜀漢沒有起居注的官(蜀漢窮兵黷武,而且有冗官現象,但陳壽還是沒看到起居注的官)
每個人的立場跟角度都不同
所以
所謂的中立
也只存在個人心中
很難有共識搬的中立
純粹個人推測:陳壽寫'孔明傳'和'姜維傳'中,可以也夾著些少遺憾-不論丞相如何高明,怎樣力挽狂瀾,蜀漢夢還是圓不了。
我之前讀三國志都是看電子版,前幾天實在受不了了,買了三民書局出的三國志新譯版本。讀書還是要讀實體書才夠味啊⋯⋯
陳壽可能先是姜維的主簿,後當諸葛瞻的主簿。當姜維升上大將軍後,他的主簿是李密 - 陳情表的作者。
我只想問陳壽大大
陳到是被下令不能寫太多還是他自己不想寫太多XD
我覺得是他本身有一點難癖, 扣掉司馬家那些紅線以外, 沒資料或資料難以編寫就真的不寫了.
@@Landius0228 沒資料真的很困難~
@@pspxbox1025 魏跟吳本身還有自修的官史, 但蜀漢沒有, 因此還故意戳了後主一頓: 蜀不置史, 注記無官
雖然這是指蜀漢朝廷沒有像東漢一樣搞蘭台特別任務小組的意思, 畢竟後主傳自己就寫了蜀漢有史官, 但這個史官務本業, 是來觀星占卜吉凶的.
評論本來就有主觀成分,陳壽的評曰、司馬光的臣光曰都是
重點是史料本身的客觀性
如果柳皇叔能在影片裡面補充說明一下陳壽對於蜀漢「國不置史,注記無官」這段記載的背景與態度就好了,這句話其實過去在網路上造成對季漢史內容可信度的無數場激烈筆戰。
2:13我覺得還好也 畢竟能寫進史書的名單除了核心人物有資格以外 誰有知道如果說能用米換取進入史書的機會 其實還蠻划算的
文筆太精練的結果
就是許多歷史人物三言兩語就帶過,甚至剛出場逢死劫,非常可惜
不然東漢末年好幾位將領,如何受人高讚譽,早已可得知了(如董卓底下的李、郭、徐;袁紹底下的顏、文等人)
假如三國志不是官方要求,曹操不是帝而是王並不需要用武帝紀。諸葛亮北伐時期,司馬懿表現並不突出,後來才逐漸累積經驗打出戰績的,不需要提遇到人傑。
後來的晉漢春秋多出了一堆資料甚至與三國志內容相左,不可能憑空杜撰,難免予人刻意壓縮並符合當朝的感覺。
這樣是小看了傳統道統觀念有多重要,曹操必須要是魏武帝,不然會影響到魏晉禪讓的正統性,這不只是單純的政治正確,是當時就是這種思考模式
但有人評論過陳壽惜字如金 不知道柳大怎麼看?
有一點我很想講,印象中三國志張郃傳有很多不清楚或敘述模糊的地方,有沒有一種可能是因為當時司馬懿真的有過要除掉張郃的想法,而陳壽顧慮掌權人是司馬一家而不敢直寫
如果說到寫歷史的功力,也許陳壽還比前輩司馬遷厲害,司馬遷他引用的史料有些是有問題的,而且也有把傳說直接放到文中的例子
不過司馬遷和他的史記的確是典範,而且寫的年代跨度更大,要要求他和資料更為豐富的陳壽比史料嚴謹度也的確有點強人所難,只能說各擅勝場吧(當然論名氣陳壽在現代還是比較有名的)
而且司馬遷寫的歷史,有很多已經遺失
要從中找到真正可信的史料難上加難
還要寫到跟本朝息息相關的楚漢之爭
反觀陳壽雖然要以魏為正朔
但畢竟是前朝之事
除了司馬懿一系不敢亂寫意外
其他都比較好發揮
能夠找到的史料也比較豐富
史記往上寫本來就只有傳說,根本也沒有當事人了。跟寫斷代史而且距離很近的三國志完全不一樣
@@cloudnarusegawa4215 史記感覺和西方的希羅多德希臘史有點像,敘事重於史實?(但可信度存疑的部分基本是採錄當時傳說的結果,而不是作者自己腦補而已,不然就變小說啦)
從史官角度來講真是有趣! 我也很欣賞陳壽的筆法, 不過最愛的還是他的大前輩遷哥---司馬遷, 每次讀史記生動的筆法, 像是荊軻刺秦王, 項羽鉅鹿以一打十, 信陵君圍魏救趙, 從太史公的攝影鏡頭就會想像迸發, 靈感屢屢翻騰, 所以聽柳豫說讀三國的熱血我是完全心有戚戚啊!
歷史洪流中不缺亂世與英雄豪傑,但能夠讓歷史故事流傳至千年,這書寫者的功力已經頂天了
補充一點,魏明帝是帝王,但是把他的出生年寫到讓人懷疑曹叡身世,不是曹丕的親兒子
的確,陳壽寫204年但我更傾向205年
還好啦
以智商來說 真的是曹家的種無誤
100%故意的,降低魏明帝的正統性,增加魏晉禪讓的正統性
看資治通鑑可知: 天下三分開始於孫權用魯肅, 不投降曹操; 結朿於孫權用呂蒙滅關羽, 投降曹操.
皇叔好👍😁
人都會有情緒,史官也是人自然也有情緒。
我就懷疑司馬公筆下的
劉邦是這麽無賴,項羽有這麼威猛?
謝謝皇叔帶來好節目。
皇叔的視頻在喝飲料時聽要小心會嗆到🤣🤣😋😋😋😋😋
11:17還有各種無慘的本 🤣
9:22有人說司馬遷是項羽的粉絲
那天看了電視播的日本2020新片《新解釋·三國志》,看完只有七個字心得「我到底看了三小?」柳大大有沒有興趣做個評論這部電影的影片..
假設三個志真的是晉朝官方史的話,那諸葛亮的北伐不是每次都要寫的一敗塗地,司馬懿又如何的英明神武嗎~XD這樣的彩虹屁才更容易飛黃騰達吧~但陳壽大大並沒有這樣做,給大大一個respect Owob
我有一個大膽的猜想,其實黃皓是阿斗的另一個人格,所以鄧艾想殺殺不了,只是為了阿斗的面子才用黃皓來指代那個人格
三國志、柳豫注。恩、好ㄛ~
三國志、柳豫督阿權;
快、快、快!按讚~訂閱!快分享!!!
趕快拉張板凳,看站起來呀~~~(歪樓
我在此拷碗,我想知是否有《諸葛亮兵法》這本書?是否諸葛亮所著?
他們用mpesa 用得很慢 在起市買東西付款通常都要額外花多一兩分鐘
說的很好。但我建議語速可以慢一點。
所以說有關諸葛亮北伐戰績的記載不同, 我們還是得以諸葛亮傳為準
陳壽當然是良史之才啊😎
陳壽不完美,有主觀想法,但是不至於去歪曲事實。
終於說這個了!
陳壽恨鐵不成鋼啊
陳壽告訴我們,現實比小説更誇張
0:42作者好歹也有參與三國時代啊 還是怕放了會被司馬家 找去泡茶
該寫的都寫了,不該寫的也寫了,然後寫完還沒事已經沒什麼好挑剔了
到底是有哪個黑粉 會冒著被殺頭的危險寫一大篇 還跟皇帝說 因為您寬宏大量所以我才敢寫.....
陳壽是不是良史?公說公有理
但羅貫中寫的絕對是小說......
三国志有一个明显的问题,那就是曹魏诸将有讳败为胜的嫌疑,比如襄樊之战前的江陵到襄阳之间的争夺战,曹魏诸将基本全部是胜仗但是却失地数百里,打胜仗却丢地盘,感觉这些胜仗有问题啊。
陳壽:本來寫着給自己人看,沒想到⋯⋯ 不,初稿就別看了,這不是你們能承受的(毒舌)
史官写出史实本身就是他们的职业操守。不然我们咋知道真实情况。
要把三國跟漢晉春秋何在一起才是真正的三國
2:06 欸….官方黑? 反正就各種唬爛….
陳壽的謠言也不少?
但這並不簡單
貶"抑"
如果陳壽守街亭...
陽平關吧!?
古稱陽安關或陽平關,說的是同一個關卡,兩種說法都存在喔
@@willowstory 原來是這樣,謝謝解迷
這也是為什麼會叫三國"志"了吧
我印象中 三國志對於一些重要人物的長相美醜有很明確的敘述 不會因為你是重要人物就不敢說你長相醜陋 這部分的真實性 我願意相信 www
真的觉得诸葛亮不擅长军事,那岂不是司马懿无地自容?用自己不擅长的点,把对方最强将领按在地上锤,这叫“不擅长”?
换个点,有人跟你说“我不擅长乒乓球,我更擅长篮球”,然后把自认为乒乓球最强的你按在地上吹,你此时心情是啥🐶
演義看多了吧,是哪一部史書有提到諸葛亮第幾次北伐時把司馬懿按在地上捶?
諸葛亮前四次北伐,中間都直時隔3~9個月左右,第四次北伐才對上司馬懿之後,為何要準備3年才第五次北伐?因為第四次北伐雙方傷亡都遠比前三次慘重。對照一下晉漢春秋,晉書,魏略,默記的紀載,是雙方互有勝負。
兼有之,但不同的人本來就會有不同的立場
中国古代这么多朝代,三国能传唱度那么高,那么仔细,他的功劳也很大。
至少陳壽都活在三國晚期,取材已比較好,不過他本人曾在蜀漢為官,亦和老譙周一起被冷落,所以個別人物或有作頗,不過這偏頗沒影響著此部巨著的偉大
記載曹操屠城的是吳國抺黑曹操的《曹瞞傳》
ㄧ听说到诸葛亮,就有些想哭!
三國真的是中國歷史上最有魅力的朝代
先登
陳壽的三國大部份是參考司馬遷,所以還算公正客觀,羅貫中才是完全不符合三國誌的。首先袁紹的基友曹操變成了大反派,軍事天才周瑜變成了心胸狹窄的小人,愛哭鬼劉備變成了正統性的小人物的生長,內政和外交高手孔明變成了妖術師傅說。諸葛亮傳人文武雙全的姜維變成了執迷北伐的人。
羅貫中改編了很多很多沒錯,但三國演義它就是小說,本來就是創作不是歷史,這沒什麼,如果打著史書的名字卻常有歷史錯誤才有問題啦(比如說晉書 XD)
@@willowstory 三國演義是尊劉貶曹的小說,匪松之或陳壽比較高級的,
羅貫中寫得是歷史小說,歷史小說本來就不是完全要注重正史,只是以史料為框架設計的一種文體。
三國演義基本上是7分實3分虛,這「虛」字就不用看得太認真XD
我曾經被黑諸葛亮這點誤導很久
就因為陳壽的嚴謹,所以不理字數多少,名字能出現在三國志裏的都不簡單,
還好有裴松之,不然三國故事完整程度會差很多,現在三國志遊戲出場角色可能剩不到一半,趙雲武力值變70(三國志趙雲傳扣掉註解字數剩不到1/4,唯一紀載到的一次戰鬥還是敗仗)
@@yuarhhuang1266 當然三國志的另一個作者老裴,確實沒有他的註解有很多人物和故事會只有兩三筆帶過,也因註解我們才能從正三國志中多看到一些英雄故事
陈寿 可是上半年都在蜀 汉。还写刘备称呼先主 称呼刘禅后主。他可是见证刘备的汉 建立和 灭亡见证人。他怎么可能会写诸葛亮不是呢哈哈。我觉得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就是因为亲临见证人 再加上 因为 诸葛瞻失误 造成邓艾直接抄到老家。感情写个批评也是理解 但是也没写得太过。陈寿虽然很爱先主的汉。但还是很客观。都比过司马晋朝 官方史官写的公正许多。我看学多解说 都说 晋书写的三国史简直魔幻奇书了哈哈。神魔鬼怪 三马食草等哈哈
我發現陳壽是有特異功能的,你以為寫一本書那麼容易嗎?「無影師」給了他特殊的「接收器」,讓靈感源源不斷地出現,才能編排出如此的「曠世鉅作」。
我跟豫老師的相識也是很戲劇性的(感覺是我師父~「李修緣」刻意安排的),過往也看過很多各朝代的書,獨獨對三國是一片空白(感覺太複雜),退休後時間較多,就被抓來三國茶館聽説書,當時豫老師自稱為「天橋下說書的」,看到後天生(拼賭)的本性就被激出來,那我就以「北山坑賣笑的」來跟你「嗆睹」---
後聽完說書感覺有一連串「似曾相識」的場景頻頻出現,有時情節的相似度,真的會令人「毛骨悚然」!
已經親身「經歷」過的事件,再對照歷史故事,我以「詮釋」的手法來推敲歷史上的「懸案」,這應該是師父給我的任務吧!
那個年代的政治開放都好過現今的對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