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護理師照顧33名老人!月費9.5萬的長照中心鬧出命案 法國長照問題到底多嚴重?【TODAY 看世界】
ฝัง
- เผยแพร่เมื่อ 5 ก.พ. 2025
- #法國 一名獨立 #調查記者 上個月出了一本書,內容揭露法國高級長照集團,為了追求利益,每個月收家屬約數十萬台幣,卻連尿布、食物都要用「#配給制」,還出現虐待住戶的情況,引發法國社會熱烈討論。法國的長照系統出了什麼問題?
《#TODAY看世界》天天帶你瞭解世界大小事!
👀 所有報導 lin.ee/7MAbPS0
訂閱LINE TODAY官方帳號,全球脈動不漏接!
📱 訂閱起來 lin.ee/19eXmdD
喜歡「TODAY 看世界」的粉絲有福啦!LINE TV也可以看到我們的節目囉~一起在家追劇追起來吧!
致那些反對安樂死的人,我懇求你們去好好參觀一趟醫院的安寧病房或長照中心,
或是問問那些有重症老人要照顧的家庭,還有那些身患重病的可憐人,
我保證他們會對你的宗教或你引以為傲的道德觀嗤之以鼻,
真的沒見過地獄就不要跟我談什麼鬼天堂,
很多時候你所謂的活著其實只是沒死而已。
錢是關鍵
@Chloe C. 對啊我也是為錢苦惱啊
錢對親人是關鍵 但對躺在床上的人不是
那些反對的人就是喜歡看著別人痛苦來當作自己的快樂一樣 , 然後用假惺惺又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的道德觀來掩飾自己的醜惡和混帳
真希望我老的時候,台灣合法安樂死了~
台灣很多老一輩的還是對子女和長照有不切實際的憧憬. 雖然他們自己之前根本沒有照顧長輩的經驗(通常就是靠家裏的女性倒霉鬼).
他們寧願反對安樂死,而不願去正視人生最後一哩路的安排. 當後輩提起想討論,不是嫌晦氣就是罵子女不孝. 駝鳥心態下的結果就是讓子女無所適從. 沒有準備, 一但出事搞得人仰馬翻,反而苦了自己.
個人覺得台灣長照模式可以比照瑞典和日本. 建立長者村,讓長者和子女們在長者沒有病痛的時候就習慣一定的生活模式. 一但病痛降臨,也可以理性的面對,選擇自己想要治療(或不治療)的方式.
孝道在華人的世界裡其實消耗了不少對這類議題討論的空間.
另外不管國營私營,長照一定需要(利益無衝突)的第三方監督,因為長者們本就是弱勢,在制度設定上應把焦點放在這. 也需要有熱忱但清廉的政府官員,把人民福祉,而不是既得利益當第一考量.
真的 支持有尊嚴的離開,一定的監管下安樂死合法
政府就死不推動修法~~安樂死不分藍綠都一樣
台灣有居住用土地當然用來炒地皮炒房價比較好賺錢,這麼會拿去經營長者村這種虧本生意,結果台灣年輕人過不好老年人也過不好,可以安逸的淪為鬼島了⋯⋯
@@waterman6233 政府就是一群死老頭在把持啊⋯⋯估計他們活到九十歲都在執政呢
@@samlusam408 就是因為這樣,我一直鼓勵身邊有能力又年輕的人,寧願去國外闖,一樣的時間,卻是不同的結果,與其讓這些只想著自身口袋的垃圾把持,不如就這樣慢慢的讓台灣變窮,逼迫每個人都離開,到時候台灣就準備變成下一個澳門,屆時這些老人剩的錢只能當材燒~~
已經不是護理師品質的問題了,單純是人手嚴重不足。照顧老人真的需要很大的耐心,人員不足會導致魯莽急躁的,給再多錢也沒用
有些老人是很難相處的
我朋友本來做養老院,因為澳洲養老院的薪水挺好的,但是他說很多老人有種族歧視讓他很受不了,所以他就轉職了
@@0121Chen 還可能有性別歧視等等
我爺爺奶奶也是
觀念改不來==
同意。現在太多老人不講理 整天抱怨 瞧不起年輕人難伺候 沒有聖人個性去接觸老人通常只會想一腳踹過去
依照影片中的說法,這已經是收費很昂貴的高級長照中心
長照本來對就業人員要求其高,對外要有專業技能,對內心理素質要高,可是卻有人說是做功德的!
希望大家還是能將心比心!
你先去做個一個月長照,再來討論將心比心!
現代人常說養小孩很花錢,其實養父母更花錢。上上代生的多,父母生病還有眾多子女可以分擔。現在都是小家庭,只要家裡有需要長照的老人,一個月花費和照料就會把一般受薪家庭壓的沒有生活品質可言。
有時候直接壓垮
生得多也未必有用...長照服務多但一般實用性找不出來
這例子讓我們看到 ,再有錢的人在商人眼中也不過是塊好炸出油的肥肉~~
拜託安樂死合化法好嗎… 我自認老的時候會很需要…
長照還是比一年一次的敬老金有用多了 希望能多支持一下
但很多老人自己卻不這麼想
綠色民粹義和團 只想長期把持政權 洗腦民眾 來上下其手 中飽私囊外 像長照這種真正人民需要的 對它只是個口號 喊喊後繼續擺爛
@@arashijames1398 建議你認真了解一下各地的長照中心,不管是口號還怎樣,起碼人家開始做了,現在的問題是長照缺工缺得很厲害
@@arashijames1398 好了啦 什麼問題都在吵藍綠,嘰嘰歪歪也說不出什麼有用的建議。
哪個黨執政沒被靠北貪財洗腦👍
但健康的老人太多了,所以他們寧可領敬老金
那更應該看看臺灣!!!
我是護理人員,一家護理之家/長照,我一個人大夜顧150個病人,每層樓搭配2個外籍!!!!
這全是常態,政府根本不管
真的,兒少安置機構現況也是如此...
有抗中保台就好,幹嘛需要內政
@@24758996a
另一個連抗中保臺都做不到
這太誇了150病人,根本不能顧吧, 你光paper work就做不完了
150人...你有沒有想過辭職? 還是每家都在比爛?
希望未來可以讓老人家有安樂死的選項 第一未來真的年紀大到一個程度我不想變成孩子的負擔無論是經濟以及心理 第二活的有尊嚴 比活的長更快樂 第三希望在家人眼裡是漂亮的好看的有尊嚴的離去 並且可以在有能力時安排好一切後事
自己陪伴過父親最後的一段路 看在眼裡就是醫院內的看護 護士遠遠比不上自己兒女照顧 有感情跟只是工作需求或是只是為了賺錢照顧的程度是完全不同的 又有多少人有能力放下工作家庭專心照顧父母很長一段路 無論是做父母的或是做兒女的 在心理層面都一樣很不容易 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我父親走的有尊嚴 有些是很痛苦的 有些是苦苦掙扎的 有些事病托久家庭爭執的 這個議題真的很值得讓人省思 住在醫院一段時間的自己看的真的有感觸
真的,不能決定自己要不要被生出來就算了,都走過這一遭了,至少要讓人決定何時有尊嚴的死去!
我也希望不只是我的長輩,我們這代的老了之後能享受到安樂死的服務,比起逼人家生更多孩子來說(反正大家現在都債留子孫,大家不生再來看債最後到底留給誰),安樂死肯定是解決高齡化社會問題最好的解藥
只是安樂死最麻煩的是倫理問題,各有各的立場永遠吵不完,再來是程序的嚴謹與配套,防止有心人士害死老人詐領遺產與保險金等
不然我們這輩的只要已經經歷過老人長照的痛苦就知道到底還有多少人想活到八九十歲以上那麼久,我自己都想60歲就考慮要不要再活下去了
人沒辦法決定自己要不要出生,但死應該得讓自己決定吧
重點在台灣要不要死亡不是自己說了算,家人才是重點,在醫院看太多家屬後來撤除DNR堅持救到底,提到安寧就覺得醫生放棄病人,但在醫院看太多是病人持續受苦,只為了滿足家屬心願,台灣的安寧還有好大一步要走,因為大部分的人真的不了解安寧
反觀我在美國上班後發現這邊安寧做得很好,前陣子也有一個26歲肝衰竭的女生最後選擇安寧,其實好好顧的話這女生是能活著,但是活得很痛苦沒生活品質,最後她家屬願意放手,在臨終之前見過所有的家人,與他們道別然後死亡,明明這就是一個很體面的死法…真希望台灣的安寧也能越做越好
說實話 你太苛刻 工作本來就是為了賺錢 你還真以為那些看護、護士是做功德、來報恩的喔? 何況幾乎大部份 她們薪水都很低被壓榨
但你支持安樂死是對的 因為很多人 晚年即使有錢 也被病痛折磨的生不如死
真的,尤其現在一堆單身不結婚有沒存款的,至少讓自己老年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樣子走,而不是殘破不堪的樣子走……人權是取決於活人個人意識決定自己的後路。
壓榨員工終究要出問題。
全家人照顧一個老人就要疲於奔命,但卻認為別人家領薪水的小孩可以無上限的照顧所有的老人。
身為長照2.0的一員只能憑良心講不好用,但是我們是要一個萬能政府還是自己也要有所安排?這倒是真的要好好思考一下,希望安樂死法案可以通過我可以掌握我自己的老年生活。
台灣巨嬰們是永遠不會對政府滿意的
我覺得長照產業的問題
其實不全然只是廠商圖利、壓榨員工
或甚至是照顧品質不佳
而是整個社會的問題
即便現在長照的意識及制度已經比以前進步很多
但仍有更多人對長照的感受仍是貼上負面標籤的
覺得照顧老人和身障者很辛苦
因此不管薪水多寡
願意投入的人本來就不多
再加上很多人覺得這些「日常的照顧」
不是什麼專業
因此不尊重長照產業
甚至認為為什麼要給那麼多錢
以致又造成了長照產業的低薪問題
我覺得要改善這個現象
最基本的還是要從社會大眾的觀念做起
不要只是對老有所歧視
應該要多些瞭解和尊重
雖然有些太過理想化
但還是要宣導一下😅
社會大眾願意尊重照顧專業
資方願意用錢和福利尊重專業
政府重視照顧議題
才有可能改善長照帶來的問題
真正可怕的不是人会变老这个既成事实,而是人们不再能接受自己变老后所带来的一系列麻烦.....
沒錯,我也希望如果哪一天我老了身體開始出問題了,拜託直接讓我死= =
拖著半死不活的身體每天躺在床上也不知道能幹嘛
@@TheSt9207410 真的,安樂死制度應該要出來
等台灣合法化還不如存錢去瑞士安樂死
讓那些官員去長照病床躺七天時境體驗一下就知道怎麼解決了
一個人照顧33個算什麼?在臺灣我有見過一對48的!
至於與其重視長照倒不如讓臺灣的老人越來越健康。縮短工時讓勞工有喘息時間爾後老時健康狀況良好才不會拖累社會。
但這得要靠臺灣勞工全體去爭取才行……
沒有工會,也沒有工會最後壯大成為政黨去參選,勞工自己爭取? 最後只是期盼當權者皇恩浩蕩而已 XD
別傻了
影片中有提到假日的時候1個人得照顧長照中心84個老人,簡直瘋狂。
長照資源的保障的確是得政治介入重視才行,畢竟這是開發國家都將會面臨、甚至已經是發生問題的事情。
台灣很多機構 都是如此 我待過很多間 部分素質不佳的照顧者打病人的事件層出不窮 但老人沒辦法反抗 我看久了都難過 憤而離職~
@@林非凡劉回憶 那說實話你過的挺慘的
@@林非凡劉回憶 不是自己小孩
@@林非凡劉回憶 ...那你也真可悲
這也太跨張, 怎麼打病人...
打病人這部分我是不清楚
但我們這邊機構是有綁老人行為,有人會覺得很殘忍吧
但是,那種老人不是四處找人吵架(甚至會打架那種)、騷擾別人(就是男騷擾女,女騷擾男,那種變態行為),再不然就是禁止糖尿病過度吃糖會在鬧那種……會危及他人或自身的,可這種措施被人看到一定會講在虐待
之前甚至有一個回家完到機構馬上跳樓自殺,結果因此害值班前輩一直被追討責任
當初長照實習結束
晚餐馬上與父母討論簽署DNR
裡面的生活品質太可怕了🙂
歡迎調查台灣長照機構~
請問dnr 是什麼?
@@hinchan354 DNR(Do Not Resuscitate)指的是病人本身簽署意願書或經由家屬簽署同意書,在病人臨終、瀕死或無生命徵象時,不施予心肺復甦術(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包括氣管內插管、體外心臟按壓、急救藥物注射、心臟電擊、心臟人工調頻、人工呼吸或其他救治行為
歡迎調查台灣的長照機構,絕對需要
真的有符合規範的長照機構嗎?
我很懷疑🤨
@@小綠-f5e 台灣的稽查、評鑒,其實幾乎也都是事先告知的
一个人生活不能自理,百病缠身,眼看毕生积蓄被医药费耗尽,甚至无法表达被虐待的情形……真的还要苟活吗?
不想活的話隔壁窗戶跳下去就好了
@@tomin9698 順便打房
自己活够了却无法合法安乐死也是件头痛的事情。我就算七老八十活得可怜,也不敢跳楼,割腕,吞药,不合法的死法多可怕。
@@foundx8426 別跟低能兒一般見識,沒文化的人很多,我覺得上面那些人現在就可以直接跳了,
有受過教育還講得出這麼沒同理心的話,真的是浪費社會資源
有些人就是動輒叫別人去死才好凸顯自己還賴活著。
拜託,台灣安置機構工作人員被壓榨得多誇張阿....政府也是帶頭壓榨阿,不管是老人照顧機構、兒少安置機構、精神或智能障礙等照護機構都是一個樣,根本沒有人可以改變台灣這樣糟糕的機構就業環境,老人、兒少這麼多要照顧,薪水換算成時薪根本比底薪還高多多了,第一線服務人員照顧得要死,先是被政府壓榨,還要再被一些黑心的機構壓榨,該補助的時段,一些私人機構拿了錢卻不認真做事補助,浪費納稅人錢這是其一,政府無法監控人力,明知道第一線有多辛苦根本也沒有落實稽查,改善第一線的勞動環境,這是其二,騙人說甚麼會有監察政風委員,沒一次看到有改善過,永遠都是粉飾太平,這是其三,真正累垮的就是抱著熱情服務在第一線的工作人員,最賭爛的是每幾年一次的鳥評鑑,沒錢多給就算了,還搞這些有的沒有的評鑑根本就是要來累死人,平常無薪水加班就累得要死了,嫌第一線照顧人力不夠像狗,這是其四,拜託要稽查或評鑑換個方式,根本就是在搞人
沒有低人權優勢台灣哪來競爭力?勞工血汗一點,環境髒亂一點,公安危險一點,這樣企業才有利潤。
政府帶頭壓榨難道不是因為大家就想付的越少越好嗎......😅
羊毛出在羊身上阿
簡單三句話總結:不婚、不生、安樂死。
房價創新高,經濟史上最好,生育率史上最低,年輕人早就看開了。
與其加班、用肝換低薪勉強成家,繳上千萬、幾十年房貸養一群不事生產的房東、民代、建商,
不如早早認了這個命,當個單身貴族快活度日,直到老年存個40萬去瑞士安樂死。
什麼長照2.0、房市三箭、8年二十萬戶社會住宅都是騙選票的狗屁。
@@林非凡劉回憶 年轻要享受
躺平主義
40萬?傅達仁花了好幾百萬啊!
@@snoope.snoope 沒有那麼貴,全套包含葬禮30萬左右,傅達仁的300萬包含家人的來回機票旅費
@@IlIIIIIIIIII 你怎麼知道的呀?
希望安樂死法律可以趕快拿出來討論~
資源、社會負擔或心理疾患可能會減少一點~
不仅仅是法国的问题,在疫情下加拿大很多地方,包括我这里的医疗化的长照机构早就超负荷运转很久了,连大学护理系的学生都被征调。哪怕是这样,全加拿大的肺炎死亡率大约2.4,长照机构的重症与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我这边的长照机构的死亡率在2021年4月甚至一度打到4.8%。看到这里心里很痛很痛,我自己的父母亲都要退休了,可能还有15年也或许是20年也是需要去长照机构了,但是长照机构的“病症”并不是近几年就有的,有了十几年了,遇到疫情简直是脆弱不堪。我外婆走的时候没有什么痛苦,她并不知道的是癌症已经是IV期了,有时候不得不想讲说是很幸运,而外公罹患阿兹海默症大概20年,前年走的时候已经在长照机构住了11年了,在临终关怀医院住了3年,双腿肌肉萎缩,气管切开只能鼻饲,中国的安养机构哪怕是在上海也是极为有限的,所能够的提供的安养也是所谓破庙和尚多呀。
感覺式人口老齡化的必然趨勢,我覺得我們這一代會更嚴重...
所以在我們必須提前鋪路.
@@GoGoNow 关键是如何提前铺路
不想生孩子,但沒有兄弟姊妹可以期待以後互相照顧
原本想說我就好好賺錢打理好自己,以後住老人院或自然死亡隨便看哪個先
現在看下來我要是沒有發家致富就別想住老人院了....
看到這個 ....我真的支持安樂死合化法 久病無孝子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
為了照顧無法自理的老人 把家中錢財花光 最後老人死了 錢也花光了 活著的人以後該如何生活?
可能有人會說好死不如賴活著 但是所謂的 "活著" 對有些人來說其實只是還沒死而已
生活無法自理 躺在床上跟活死人一樣 躺個幾年等器官衰節後才死 真的有比較好?
不提錢的問題 這樣的"活" 真的還算是活著嗎?
不婚不生就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了啦,現在結婚生子成家如不是建在經濟富裕情況下,根本就是在拖累下一代,這代不是富裕家庭的中青年人,不只要養自己,還要顧上面老的,結了婚還要養兒育女養家庭,倒不如存好錢等老了請外籍看護照顧,或是送自己進養老院還可以交朋友,這大概是以後的常態性了,少子、老齡化不可逆,不如趕快提早接受事實去策畫配套措施,說不定還能找出另類商機。
深有同感…………
外籍看護漸漸不來台灣了,全世界都在搶,台灣薪資太低
我覺得結婚還行,不要生小孩就好
我今年35還是單身爽爽過,想幹嘛就幹嘛
偶爾跟已經結婚有小孩的朋友出去吃飯基本上一定會聽到他們在抱怨小孩的問題
當然也不是只有壞處,只是跟單身比起來還是單身好處多
我覺得突襲沒有用啦!很多都是做作樣子而已 我以前在南彰化一間規模很大的長照機構工作 如果有突襲檢查 我們都會事前收到通知 當天就會派非常多車子帶老人家們去晃晃 到檢查結束再返回 因為政府也知道超收 人力不足 設備環境不佳 等等問題 但是它也沒有更好的替代方案 老闆也仗著有政府撐腰 肆無忌憚的壓榨員工 政府發放的薪資補助也會跟員工抽成 但是很多照服員們都是人到中年轉職困難 不然就是抱著做功德的心態 所以也不會去告發 這問題也是很難解
很多人說老了要靠$$$養, 而不是靠兒女養
雖然兒女不一定可靠, 但看來繳了$$$, 也不一定能保證什麼
我先前在長照工作7、8年,我覺得台灣的長照品質在與日本的交流之下是相差不遠的。因為台北市地價、房價都很高,所以長照中心幾乎都是小規模經營,不然就是單價很高,新北市單價從民國99年左右的兩萬出,到現在幾乎跟護理之家的價格並驅,我覺得很大的問題是民眾對於長照中心的收費與照顧內容沒有概念,都是到了分身乏術照顧老人才來了解,一間中小型長照中心早晚大夜護理人員配置至少要6~7人以上,照服員就要8人以上,光人事成本就很高,長照中心往往要跟醫院搶人。
還有國人對於老人什麼時候需要入住長照機構的觀念極低,很多老人家送來機構的時候有諸多的慢性疾病,甚至很嚴重,在入中心前評估根本就看不出來,但家屬也完全不知道狀況。當照顧人員在與個案接觸磨合的過程,家屬往往無法提供資訊,我們必須從頭摸索,然後從醫院給予的醫囑、病歷摘要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不少個案在來不及與護理師、物理治療師、社工等媒合以前就結案了,好不容易投入大量資源,卻無法回收,不僅機構內的護理師很累,照服員也是,行政人員也是忙於與政府稽核人員奔波,法國是稽核不足,但在台灣的稽核卻來越嚴格,卻沒有顧到長照中心重心放在老人照顧,卻要被越來越多的行政工作綁手綁腳,實在讓很多有心經營的機構辛苦。
我覺得台灣的長照機構已經開始面對高齡化社會,不然也不會這麼密集,但很多民眾礙於傳統觀念不願意送父母公嬤到長照機構,或是長輩們一直以為長照中心會虐待老人,導致於老顧老,一直倒,讓青壯年一輩的負擔增加,遇過許多孫子要照顧父母也要照顧公嬤的,政府重視長照的心意我們都看得到,但是宣傳的部分卻只有同業才會懂,宣導一個個案家屬,在結案之後是否有延續、傳承的效果就不得而知了。
政府的長照政策搖擺不定,我男朋友就是因為如此從長照轉居服員,只能說在妥善照護好老人之前,大家都是要糊口飯吃的,業者當然是看哪裡有利可圖就往哪裡走
应该多推动推动自动机器人方案了,任何方案都不能解决人力问题还是一样造成悲剧
@@roylu1398
自動機器人沒有比較便宜,反而更貴
@@mythwater 那是因为你的消费观念使用习惯不愿买才会贵,多多积累消费者自然就会平价
@@roylu1398
拜託!
平價能平到哪裡去?
這些先進機器人造價都要百萬
每年的維修費也不低,10萬維修費都算低的
買一台跟買豪車差不多,都不是普通家庭能負擔的起的
@@roylu1398 連自駕車的都還搞不定還想老人照顧用機器人?
複雜程度完全高出數個等級
還不如用外骨骼輔助讓搬動老人更輕鬆、快且安全
洗澡用半自動洗浴倉...
讓一個人力可以照顧更多人比較有可能
但活動與陪伴就不是簡單的以解決的
目前台灣長照政策主要推廣「在地老化」(=在家老化),美意是用「居家式」服務照顧長者,能在熟悉的家終老,的確是最舒適、最有溫度與尊嚴的選項。
但現實狀況是台灣人普遍更需要「機構式」服務,不論是有小朋友的家庭、工作到早出晚歸的單身人士,都很難一天24小時陪伴在長者身邊,只提供3小時/6小時的喘息服務真的不夠,工作上很難請到片段幾小時的假趕回家接手照顧,得靠外籍移工才能做到真正的居家。
無論是「機構式」或「居家式」的立法,對政府官員也都是棘手的,因為長照是個燒錢但難賺錢的事業,民間機構剝削人力嚴重不只發生在長照機構,醫院也是。
很感謝這位記者願意花這麼多年的時間探索真相,高層官員不論哪國都常耍嘴上功夫,卻無事先和同僚討論過、研擬好配套措施,害得基層公務員常在事後才接到通知、匆促想辦法,也是累個半死。
請支持#安樂死合法化
好像全球各地的安养院/疗养院/养老院,都是收费高但是老人被对待得超级差。加拿大cbc marketplace在几年前都播过几次这样的案例了
你照顧過老人後,會發現老人照顧起來真的不輕鬆,不比小孩來的容易,首先老人不像小孩容易管教,一旦鬧脾氣,對護理師拳打腳踢的,是要罵回去還是要如何,一罵一打一旦上報馬上被輿論攻擊,屆時家屬就會控告院方虐待等等的,別肖想家屬會同情護理師啦,有些家屬無恥到,我付錢就是要你好好照顧她,被打被罵也是該承受的,講的別人小孩養的不是人一樣,自己不願意承受老人的那種脾氣,只想著付錢丟給別人管,拍拍屁股沒事一樣
再者老人的精神有時候真的很難說,時好時壞,萬一遇到本身潛藏患有阿茲海默症的,那更痛苦,隨時給妳搞失蹤,在人力不足的情況下,久了也會精神崩潰邊緣
@@鍾國-i5v 你說的沒錯 這是苦差事。
@@鍾國-i5v 照顧小孩真的簡單一百倍。先不用說體型就是小孩比較好處理了,老人可能因為身體不舒服,脾氣往往比小孩更差,更有自己的意見(講不聽),不像教小孩可以看出進步,花很多心思但成就感低落... 有時候真的連子女都會受不了。
@@鍾國-i5v 照顧小孩是照顧希望 , 照顧老人是陪他等死
@@鍾國-i5v 照顧小孩真的容易多了,光看保母跟看護的費用就知道了,薪水往往反映了這份工作的難易度及門檻
就算安樂死合法了,也應該是給有無法治癒疾病、有無法改善的身理狀況,致生活品質低下的人使用(不限老人),而不是給對照護長者無力的人,用來送走老人、逃避的手段。怎麼網路一堆這種人?家庭生活到低是有多悲劇,可以偏執、負面、對上一代怨恨到這種程度
說真的,沒人喜歡顧老弱病殘,勞心勞力又花錢,折騰死一個算一個,讓家人也少點負擔。
其實我不知道他是如何算出一個護理師照顧33名老人
是說一個工作天八小時內的照顧33個老人嗎?
還是說一個護理師手上的客戶平均一人有33名老人?
如果是照顧的病人是需要翻身餵食,這個還沒太大問題
只有看這個看護有沒有體力的問題
但如果要照顧的人是會反抗,有暴力,幻想胡說之類的,那就沒辦法
一定要特別小心,所費時間也會拉長。就不能以固定時間照顧多少人來計算
看護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我當了一年就辭退了,因為體力真的不夠,尤其有些客戶人高馬大,
家人也沒辦法幫忙,那就非常難處理
長照機構的介入通常都是在老人失能之後,真正的保險不是多存一點錢,而是多存一點肌力讓自己不要進入失能的狀態才對
目前唯一的解方看起來只有肌力與體能訓練,想了解更多的自己去google何立安老師或是怪獸訓練吧
蠻有道理的, 盡量不要讓自己失能
我想像(希望)我的老年生活可以有智慧機器人或是照護機器來協助我的老年生活,夠力又沒脾氣的照護者是不是很棒啊!
我也期待這樣科技看護機器人
無腦追求長壽
即便已經各種身體功能不全也要追求
這追求背後的心理到底是人道還是虛榮心??
我十五歲的時候被人說"你長大想法就會變了"
我到了二十五歲的時候依然被說"你長大想法就會變了"
我現在三十五歲了還是被說"你老了想法就會變了"
我只能說我希望到時我各種身體機能不全時我希望能有安樂死的權利
我的父母都是90歲以上,家人覺得台灣長照進步很多,長照人員真心關心個案,態度及服務都很好,我願意多給長照政策一些鼓勵。
你們經濟條件應該很富足
太可怕了,真的不能活太久。。。
@@林非凡劉回憶 算命的說我能活到120歲
我送你50歲
少子化+高齡化這就是你我未來可能面對的情況。。就算你有小孩他都不一定有能力有金錢有時間照顧你。照顧高齡長者真的非常不容易。尤其有病痛的。就算1對1都很吃力。。。更何況33比1。。看到身旁有失智或是癱在床的親戚照顧他們真的是辛苦萬分。。而且明知道這是一個不會好的錢坑。。還是要一直投入人力時間。。。
安樂死不能等,讓想留的留下,讓想走的人能有尊嚴無痛苦的走,希望偽善別再害人。
突然想到以前一部老動畫片[老人Z]
雖然把長照的責任丟給機器人來作有些沒人性且有些不負責任
但覺得那種全自動AI長照床除了分攤人力之外 也能在緊急狀況發生 但沒人可以及時處理的時候做出緊急處置
前提是要有這種科技...
th-cam.com/video/X5i0JU_NsZU/w-d-xo.html
這部嗎?
我覺得非常需要機器人的協助,尤其是需要出力的工作,照顧的職業傷害也是很多的.
@@mana15951 所以比起全自動照護
智能化監控 + 數位記錄
與外骨骼輔助搬動 + 半自動洗浴反而比較實際且可以有效減低體力消耗與職業傷害
台灣要得到好的品質 一個月至少要5萬 但有多少人付得起?
@UCuB7JnQhBISuL5vYfBJg4ag 如果所有人老了都安樂死,誰還會為了末來努力
台籍看護一天2400,一個月下來很驚人,我希望我老的時候有安樂死,我不想像我外公那樣躺在床上七年動彈不得,只喝奶。
@@alexxchu9106 又不是年紀輕輕就可以隨時安樂死 , 還有生活好好的誰會想死
@@Sam-xi9xb 看個人吧,對我來說現在努力是為了在未來有更好的生活,算是一個目標,但之前有人留言說所有人老了都安樂死減輕社會負擔我無法接受
@@林鑫品-f6n 說要安樂死的不是我,之前有個人有說要安樂死老人減輕社會負擔
真希望台灣官員能夠真的省思這議題,只要是人總有老的一天,他們或許家裡夠大可以請私人看護在家裡照顧,但是社會上弱勢民眾可不一定有一樣的條件。
香港也有很多長照中心問題。最近就有小孩子在長照中心受虐待的新聞。
作者好有良心👍👍👍👍
要不是作者堅持出書
事情永遠不會有人知道
其實像是醫院、安養中心或長照機構都有這類問題,很大問題是這些機構不能以營利角度經營,但是單純以非營利方式需要有穩定的金源,是否可考慮以社會企業方式經營這些機構呢?
其實何力安老師已經點出高齡化的問題了,長照系統只能治標不治本
老齡化最大的問題就是老人家無法自理自己的生活
若每個老人在晚年直到斷氣那天都能自己處理自己的日常生活
長照壓力就不會這麼大
至於怎麼做,打造強壯的老人
th-cam.com/video/9lTv5GYoyQw/w-d-xo.html
還有林永昌醫師的枯木逢春
th-cam.com/video/gheigKTczd4/w-d-xo.html
推薦大家看看
同意!
我是接收到何立安老師所說的觀念後才重回健身房重訓的!
家裏已經有實際年齡還不到65歲,卻把自己當85歲老人在生活的長輩⋯⋯光處理她的問題就頭痛了。
我想讓自己繼續強壯下去,而不是成為下一代的困擾。
總覺得社會也是有點失衡,對孩子可以無微不至的照顧,對老人只有自己沒有空,要賺錢,送到長照...
有朝一日,或許會復刻在自己身上...
成本成本成本,一個保母最多看顧四個學齡前幼嬰,但是一個不到15公斤甚至更小。一個老人應該不是單獨一人可以輕易搬動的,人手多,商機大,但是錢要誰來出,結論就是賣房養老最好
老人越來越多也不是每個老人都想這樣抱病或自理不能渡過餘生;我希望自己將來生活自理不能時,可以有安樂死的選項,臨終前有重要的人陪伴走最後一程就滿足了。各國真的要好好思考安樂死的法規跟配套,應該比花大把大把資源照護痛苦活著的人好吧
3000欧元为什么不雇一个护工在家照顾。。。
安樂死才是王道,拖著活人,不能解決事情,能好好的安樂死去的問題,一直沒被定論,別人口中的“人道議題”,那是別人的嘴,出張嘴誰不會,自己來試試照顧病人看看,還有已經神智不清的病人,沒有體會過,不知其苦,要問中央怎麼擰定安樂死議題,不如派中央到前線去詳細瞭解人民的心聲
在台灣評鑑是做給政府看的,內部實際情況又是不一樣,我很贊成安樂死,因為我在養護中心工作過,你去參觀失智樓層就能瞭解了。
真的~希望台灣合法安樂死,老了沒錢還能好好走,不用拖累誰
老年生活 我都不想活超過30歲~
目前人生迷失中 但我真的不太敢想
太遠以後的將來
我以前也這樣耶,覺得活到30歲就夠了
我國中的時候就常常在想活到30歲就好,而我已經31歲了= =
30歲的人建議:大概50
e04 原來大家的想法都如此的接近
在長照機構工作
現在人力真的很缺乏
外籍移工一個月休2天(?
台籍的也被要求少休
或是少人有來上班的加100塊
好聽有多加一點錢
但不只長輩有沒有被照顧好
照服人員也可能會有過勞的問題
少休就算了,還要加班,我也是長照機構工作的。
最近呈現過勞狀態。
現在很多社會問題都只要靠無條件安樂死就可以解決。
不分年齡、性別、健康與否,只要你覺得人生無趣或是糟糕,想早點登出人生遊戲都可以自行去醫院安樂死。
可以解決自己以及幫助地球,不是很好嗎?
要不要出生由不得自己,但至少死不死可以讓自己做回主吧。
主持人在開頭處說可能的話要選距離近、設備新的長照中心。但事實上,在北台灣,你根本沒得選。在北台灣,月費35000以下的已沒空床,四萬以下的還有少數床位,甚至還得排隊等個半年,等前面的人死了,後面的老人才能住進去。月費35000?一個年輕人不吃不喝也養不起一個老人,這叫年青年有什麼奮鬥的希望。如果可以的話,希望主持人能深入報導一下這個主題。
所以窮人最好不要生小孩,兩敗俱傷
臺灣長照費用平均3-5萬間
但人民不清楚的是這還是衛服部補助一部分金額的結果
長照2.0不是失敗
而是過去馬政府主政八年
並未積極規劃
現在推動很難一步到位
當然缺點不少
但總比過去好很多
(家中有長輩在機構安養我很清楚)
人民也必需直視願不願意支付更多的錢及資源照顧家中長輩的問題
畢竟定期清洗、翻身、按摩、換藥、用藥、餵食、緊急送醫….幾乎24小時都有事務要處理
那一項不需要成本?
又在扯以前,母親在世時,也是有照護員來家裡幫忙,每個禮拜2-3天,家屬自付不到百元。她已經去世8年了。
一個護理師照顧33名老人很不錯了!! 畢竟翻身換尿褲洗澡餵飯這些工作都是交給看護工去做~台灣的長照機構大約都要照顧40-80位老人, 比一比就知道品質有多好~不要以為我胡扯!! 因為我有待過一個人負責40位長輩, 也待過一個人負責80位長輩的機構, 更別懷疑!! 一個班別只有一位護理師然後搭配幾位外籍看護, 甚至遇過連外籍看護都不夠要護理師幫忙灌食餵飯的老人養護中心, 看到多人共用灌食器具, 蟑螂在灌食空針那邊爬來爬去, 老闆還說沒關係去洗一下就可以用, 當然那一間我待不到4天就閃了~
國民健康體適能教育也要注重推行 晚年失能有很多原因是肌耐力不足 又長期依賴吃藥 其實老年不可怕 可怕的是失去自我行動能力 上游的水不關掉 下游(長照中心系統)的水霸怎麼蓋都不夠🥺
說真的,人要多運動,訓練自己;年輕時可以享受健康,老來起碼有可能不會失能到需要長照。。。。起碼多一些希望多一些自保能力
支持安樂死,看護實在太花錢,子女也有自己的人生,不可能24小時跟著看著家人,很容易出現長照悲歌。
我也支持安樂死,希望自己不會拖累別人
安樂死的法案盡快 通過跟 推動 是當下最重要的 以理智和 科學的 方式及立場來看 是 經濟體貼 及 實惠照用 但 從 人道和感性的角度來看 又會產生了很多爭議
雖然政府有在提供課程增加常照人員,但認識的人去學習後分享,發現常照不只是照顧高年齡,只要需要常照的病人也需要他們,聽過受訓的課程時數與內容,總覺得給非本科畢業的訓練,不太紮實,另外他個人也說,不接無法自理的人,讓我深感疑惑,看來常照錢多多。相信以後會有更多的專業常照人員,但需要多存點錢,讓品質可以好一點,目前看來常照水準不一🤔
建議開放安樂死
請台灣政府不要逃避這個問題
值得讨论的议题。
非常支持自主選擇安樂死,但是這種議題在台灣肯定不受支持,甚至會被批判。
美國的長照中心至少要12萬美金以上一年,一般中產階級根本付不起的。法國長照費用似乎相對低得多。
真的,家裡有老人家需要長照,家人沒有護理經驗無法照顧,要因疫情請不到移工,送進長照機構後……探病難,照顧得也沒有很好,但又很貴……
台灣的長照 其實也差不多。
那些外籍照服員,人手不足又有規定的事情要完成,趕著做常常讓老人家受傷;又怕被罵還跟不能行動的老人說不能講。如果不是我發現我媽媽她手腳受傷了,根本就沒人發現。
這樣的事情其實在台灣天天發生,但是家屬能做的真的不多。
我母親也是住進去後7個月就走了。
多多重視長照 趕快起步應對未來狀況
慎選官員
住在鄉下榮民之家附近,希望能帶來發展。
@@林非凡劉回憶 通常是戰時退防來台的退伍軍人稱呼,以前還會個別稱呼榮民和老榮民現在沒在分了,較多獨居或是單身
累積到符合年資的國軍就是榮民
那個政治人物敢碰安樂死議題, 我就投給他...
移工也不想做看護了,去科技業當作業員轉更多,還不用綁24小時,其它國家更高薪也在搶移工
長壽本來就是稀有現象 不會生產又會消耗資源的就是老人 現在人口年齡結構本來就頭重腳輕 講白一點不多死一些老人 這影片的問題一定還會在
有能力動的時候不加強體能在那嫌健身房月費貴幹嘛花錢運動,沒能力的時候請外籍看護、安養之家費用一個月幾萬也不嫌貴。
有錢的人失能煩惱子女不孝弄死自己分遺產,沒錢的人失能煩惱久病之下無孝子家貧萬事衰。
拜託趕快投資自己未來的自理能力,有辦法自理才有所謂「有尊嚴、快樂」的退休生活。
在台灣,有些家屬是希望長照中心幫他們處理他們不忍做的事情⋯⋯
長照很花錢更花人力,在少子化的影響下已經很難想像20年後有多少年輕人能夠照顧老年人⋯⋯大家還是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吧。
照顧好身體,人還是會老啊!!
更何況有些是遺傳性疾病,像我就有地中海型貧血,老的時候高機率會因此患上老人痴呆,還是願這社會早點接受安樂死吧!!!
@@lancelonginus 經過全面評估後,安樂死的確可以解決部分問題。
內文提到台灣長照資源不足需要仰賴移工的部分並不是個好方向🤔
以工作面向,應該優化長照工作環境,本國人不願任職大多與環境待遇有關,移工之所以願意任職多是因為待遇比移工自己的國家還好,否則移工大可在自己的國家從事,而不是來台從事,而引用更多移工的部分無疑是在逃避本國工作環境的問題
如若是長照金源不足則要去思考是資源浪費還是真的資源不足,若國民普遍無法提供足夠的金錢好優化長照企業,不正代表國民經濟普遍有問題,那麼應該思考如何改善
亦或者減少需要長照的對象... 例如通過安樂死並訂立相關法規
依賴國際資源不是解決問題的健康方法,特別當這種狀況對於我國不是一種自由的選擇而是只能這樣解決時,更彰顯國家內部問題的嚴重性
這些問題在前世代就已經種下了,如果整體不願解決這個問題,而是選擇往下丟包,那麼就只能GG了
現在不就有不少的年輕人都像長輩一樣選擇丟包給下面的世代了嗎?
人力不足是長照問題!餵飯,尿布,翻身,下床,帶老人走路.希望有机器人可以協助.員工才不會因趕時間而造成傷害老人(有的老人會打員工,.
說穿了就是沒錢$$$。
股票破一萬八、台積電救國,底層居民就是窮到活不下去,沒錢養老、沒錢結婚、沒錢生育。
不知道大家是否記得功德院,養老費用太高 一般人負擔不起 只好委屈求全
我想如果某天要住療養院 不如早點上路以免造成家裡困擾
我就住在法国,这种问题已经由来已久,不止老人院,还有残障人士的疗养院都是问题重重,以前对欧美国家过于美化,现在真正住在法国才发现欧美国家并不是乌托邦,尤其现在问题越来越多,我小儿子就是自闭症,以后也要面临去疗养院,我是真的完全不想送他去,但相关部门明确告诉现在疗养院名额不足,孩子从残障学校毕业后如果我不送他去这些疗养院那以后也不能送了,因为他们需要这些残障人士早早适应离开父母在疗养院生活,否则年龄越大对他们就越难照顾,完全不会考虑孩子的心情,像很多真正智商有问题的孩子跟任何人都笑嘻嘻,没有家人外人的概念就不说了,很多自闭症孩子虽然缺乏语言,有情绪问题,但他们的智商和理解力是没有问题的,他们甚至比普通孩子都敏感,这些政府部门也好,疗养院也好,根本不在乎这样做会不会伤害到这些不同状况的残障人士,我现在对法国社会和政府也是极度失望,以为在中国养老院有虐待老人,结果向以优雅著称的法国社会不也一样,就是政府失职,很多真不是这些员工的错,我儿子读残障学校,我跟老师们经常聊天,跟很多残障孩子的妈妈们也是聊这方面,其实我和老公两个人照顾一个自闭症孩子都很辛苦,在残障学校有时候一个老师要照顾4.5个这样的小孩子,情况严重的才能得到一对一的照顾,所以像有些完全不能照顾自己,比如需要尿不湿的那些孩子,残障学校都没有办法收,也不能拒绝就一直拖着,法国现在自闭症孩子也没有专属学校,都和其他残障孩子放在一起,像我儿子对噪音人群都非常敏感,就搞得他经常爆发,就会打自己摔东西,学校一度还找不到儿童心理医生,搞得我儿子状况一不好就是在家呆几个月半年这样,我也只能选择周末在工厂工作,虽然辛苦但要找周末的全职工作就只有工厂了,就这样法国的残障学校还长期不够位置,经常有很多残障孩子都是一年两年的等,但是有关系就比较好办,当初我发现法国也经常有这种朝中有人好办事的情况的时候,我真的想骂娘,超级失望,从中国出来就是看不惯中国的走后门和贪官奸商,结果法国不也一样?区别不过是多少而已,还有很多问题,公立学校,警察,医疗系统的崩盘,虽然法国相比较中国还是有很多好的方面,但说真的继续这样发展下去不好说。尤其马克龙这个狗东西更是屁也不是个人渣,他上台法国更垃圾,感觉他现在也在开始往极权国家发展了,就像之前欧洲议员选举,因为极右派百分率比他的党派高一倍居然强势的废除那次的选举,重新再选,哪还有法国的人权自由民主?跟中国有啥区别?希望他赶紧滚,有多远滚多远,别继续祸害法国了。
根據過往經驗,政府是絕對不可靠的
看了看留言,有身心俱疲的照顧著(這多少能理解),也有想用殺人來解決吃飯人口的人(但這是哪來的古代窮村子想法?),更有修正長照問題的人(嗎?幾乎沒人討論長照,反而出現一堆人只管安樂死的)
呵呵自己碰到,就沒有勇氣了。爲何要安樂死?就自己動手吧!記得有部電影提到癌末病人,到最後都需要家人餵藥,可能太痛苦了,她只能用自己的力氣把藥吐掉。死後家人還被調查有否借故殺人,仔細的搜証,把家人過往的恩怨情仇ㄧㄧ翻查。
真的,影片內容講長照品質跟大環境的問題,是著重在人生結束前的「過程」,能否選擇自己何時結束固然值得研議,但在這影片下討論讓人感覺有點偏題
突襲檢查不是各國都先通知再檢查嗎😂
現代適婚人口不婚不生,不做人口投資,等老了還不是要靠別人的小孩來照顧,年輕人誰要照顧老人? 最好現在開始存多點,以後花巨資請私人照護,以後政府長照可能只能定點餵食了。
身體出狀況,不能自理,早走早好!
😲😲😲😡😡😡又驚又怒
太嚴重的要插喉管餵奶的…病人實在太痛苦了,那不是"善心",而是"苦難"…安樂死也能瀟灑的走一回了…
年紀倒是其次,不健康才是大問題。台灣人熱愛高糖、高澱粉飲食的生活方式,讓我對超高齡社會降臨的結果很悲觀。現在就一堆肥胖、三高、糖尿病的年輕人了,連自己能否支撐都成問號,以後如何能支撐一家子老小?及早對不健康的飲食抽健康捐吧!
澳洲也是一樣。
老人除非必要,不然沒人想去住老人院。
尤其是上一輩移民的人,英文不好,在老人院就會被老外看護工欺負。
各位除了存錢&推動安樂死之外 別忘了運動啊!
運動可以有效防止很多健康方面的問題
好好做運動、健康飲食、良好生活習慣是可以延長health span的。保養得好不需要別人照顧,90歲還可以跳降落傘,這是我的目標。
你很积极。不过最后跳伞的过程可能还是那个了,而且除非你自己开飞机上天,要不没人敢配合呀。还是法定安乐程序比较好
@@frankyonng1710 他要跳也打算降落阿xDDDD我也希望自己能健康活到最後一天,或至少到死之前都能夠自由行動,不要臥床
很多狀況不是你自己可以做決定 , 很多人不菸不酒生活習慣正常照樣得癌症而且還年紀輕輕
看看他飲食均不均衡
安樂死前提是老人身體上很多病痛吧~
自己多存點錢當然很重要,但政府監管單位也要到位,才不會付錢當冤大頭。
早點開放安樂死比較實在,我覺得開始出現不良於行的跡象就可以趕快處理掉了
以前大家庭時代用兄弟姊妹去分擔兩個老人都一堆問題了,現在 顆顆
台灣的長照2.0基本上來說,就是三個字,不到位。配套措施根本不夠彈性,無法應付家庭長照需求,是時候該檢討改善了,而不是只會喊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