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6 Gordon Moore在1965年的paper第8~9頁上指出: "The complexity for minimum component costs has increased at a rate of roughly a factor of two per year. Certainly over the near term this rate can be expected to continue, if not to increase." 所以他是說每兩年翻一倍,不是每年。
錯誤更正:
1. 1:10 :影片上的logo是通用電子,他跟通用儀器是兩家不一樣的公司,我貼錯logo了
2. 5:12 : uA702 是用 BJT 設計的類比積體電路,不是MOSFET ,我講太快了😢
3. 5:28 : 摩爾定律的原文是 2 年 電晶體翻倍,後來被改良成 18 個月翻倍。我在影片說的每年翻倍,是我過度簡化了,在此補充怕誤導大家。
4. 12:43 : UMC 聯電正確來說是政府跟工研院規劃創立,但是後來是由曹興誠跟宣明智管理跟發揚光大。並不是兩人直接創辦的。
5. 17:58 : iPhone 是 2007 年發布
UMC的初創的任何人事安排,都是政府任命的,不是你講的兩個人創立的。
@ 阿 對好像是像你說的那樣比較精確。好像是工研院拉一些私人企業聯合投資,第一任董事長還是工研院院長,只是後來我們90後的小朋友只聽過曹跟宣先生。
我這段歷史還沒有讀的很清楚,抱歉抱歉,下次改進。
UMC的第一個FAB(4吋)在工研院𥚃面,因為UMC的起源是政府的半導體計劃,計劃完成後成立公司,轉成商業運行。
感謝您整理的資料與相關歷史,讓後進的學子可以認識到半導體發展過程中有多少重要的人在這領域的付出與努力
真的,半導體研發的路真的太艱難!現在的方便,背後是不知道多少人的努力💪
5:36 Gordon Moore在1965年的paper第8~9頁上指出: "The complexity for minimum component costs has increased at a rate of roughly a factor of two per year. Certainly over the near term this rate can be expected to continue, if not to increase." 所以他是說每兩年翻一倍,不是每年。
阿 對!你說的沒錯。我太簡略了🥲 我在錯誤更正那,再多補充一下
感謝播主費心費力整理電晶體歷史資料
不會!我邊整理邊學習🤣
GE通用電子說成GI通用儀器,兩間是不同公司。
Fairchild台灣當年譯名為快捷半導體。
Bob Widlar是類比半導體設計先驅,用BJT製程設計出uA702等最早的可量產類比IC,你把他說成數位CMOS,他會氣到從墳墓跳出來(Bob Widlar以鄙視數位電路聞名,網上有他有名的公開中指照)。
CMOS早期最有名的商業應用CD4000系列,任何教科書中皆與TTL 74系列齊名,沒提到有點可惜。而MOSTEK 6502是將MOS製程普及到平價微處理器。
1. GE 跟 GI 是不同公司嗎!?我搞錯了🤣
2. Fairchild 原來在台灣被翻譯成快捷,仙童、快捷兩個字一直在中文文獻出現,讓我一直搞不清楚哪個才是正確的名字
3. 我應該沒有說 Bob Widlar 做數位 IC 吧?🤣我知道他很鄙視數位。我是說他設計了第一款類比積體電路運算放大器,但是我講太快我不小心說成他用 MOSFET 設計了🥲 我有在影片文字介紹勘誤了。
4. CD4000 我的確沒有提到,我再多讀一下它相關的資料🧐
@3:50 14奈米之後,製程節點就不是指閘極長度了,所以拿5、3、2奈米來舉例閘極長度不合適
阿 對!你說的沒錯,這樣子舉例不太好。是說您知道現在的製程節點數字還有什麼物理意義嗎?還是只是產品名稱而已呢?
@@VisCircuit-Chinese 現在的製程節點只是一個技術的代稱,現在都會用省電效能、佈局密度、運算效能等等...其他指標來定義了
@@user-licklick 矽的共價半徑是111pm,原子與原子間距222pm,閘極長度自然不能無限制縮短。如果閘極長度已經不足以代表這項技術,那為何一定要堅持這麼命名呢?像記憶卡的速度從以前標C10,到現在標U1、A1,衡量的標準不同,應該採用不同的命名方式才好。
@@palatw 這個可能要等業界位高權重的的人來解釋了,不過我覺得他們可能是懶著改XD
@@user-licklick 其實連業界自己都沒有共識。
因為無論是Intel、台積電又或是三星,都有自己一套想法和做法。
他們都要想辦法突出自身和其他友商的不同。
又其是在2010年後Intel自己在自家的14nm製程上出事後更為突出。
所以無論如何都是沒有可能有共識。
所以現在說甚麼製程更多是為宣傳。
畢竟ASML的EUV機和其可用製程開發成本是十分高,雖然收入是很高,但不在這方面宣傳一下,很難和股東以及市場交代。
說到底,不是太多股東是了解技術。
他們只知道公司收入和支出。
好影片! 謝謝分享
不會!我也努力在學習😎 邊整理邊學!
感謝大大整理,每個禮拜最期待的就是大大的影片了!!學到超多的
FET > FinFET> GAAFET
接下來會是(以下是亂逛網站看到的)
ForksheetFET
RibbonFET
Self-aligned Flip FET
太強了!你好好學🤣 其實後面的我也還不知道。
做這個影片對我來說比較大的挑戰是理解 1960-2010發生什麼事🤣
因為 FinFET 後,新聞就很多了。前面的史料比較少🤣
cfet吧 可參考isscc tsmc kevin zhang的演講
非常專業,不過只有我們這種電機電子相關科系餓才聽得懂
感謝🙏 我已經盡量用很淺顯易懂的方式講了,幫自己做個紀錄,也給有需要的人看😎
要稍微糾正一下發音 XD,Bob Widlar 姓氏的念法應該更像是 "wide-lar" ,而 Zilog 應該是念 /zaɪlɒɡ/
阿 感謝糾正XD 只看文獻 沒有聽過正確的發音🤣🤣
很棒的介紹 感謝整理
不會!邊整理邊學習😎
這一集資訊很多,但是有幾個錯誤。
1、@5:07 博主說UA702使用MOSFET技術,但是電路圖顯示是BJT。
2、@ 17:58 第一代IPhone 發表時間是2007年。
阿 你說對了!這兩點都是我搞錯了!
感謝更正!
有趣的介紹 謝謝分享
不會!我也學習到很多😎
我念電機系的 相關知識都還給教授了
沒事 我也一樣🤣 都只能自己唸了
感謝分享!!
不會!我也是邊整理邊學😎
很棒的整理...建議說話聲音可以在活潑一點...
好的好的🤣 這一集錄製時,資訊太多,來不及轉換情緒🤣
下次會注意一下聲音😎
感謝建議,妳的建議對我來說很寶貴!
謝謝精彩內容 !!!
不會!我也是邊做邊學!
謝謝您
不會!我製作的過程也學習到很多!
Fairchild 應該是「公平小孩」半導體吧!
Honeywell 台灣翻譯為「漢威聯合」,其實應該叫「好甜蜜」….
沒錯🤣 快捷半導體的翻譯真的太懸了🤣🤣
你的翻譯比較有創意哈哈哈
很棒
感謝 你的喜歡!我持續努力💪
制程的目的是为了让电流通过晶体管时, 电流损耗更少, 从而使性能提升.
问题是, 性能提升才是最终目的, 要使性能提升, 制程不是源头, 芯片的材料才是源头, 从源头进行创新, 就可以让现在的制程努力全部作废. 就像武器从弩箭变成了自动化镭射枪.
所以跟台积电玩制程游戏, 是个陷阱, 节奏会被台积电带着走. 只需假装去跟台积电玩制程游戏, 让台积电不要放弃制程游戏, 台积电就会以为现在的策略是对的, 从而思维被锁死在一个局内, 被伐谋. 然后中国实际大力发展新材料即可.
@@zhuzi_2037 你講反了,半導體材料不是矽就是鍺。所以導電率目前是固定的。最重要的是閘極在關的狀態的電阻有多高,理論上要無限大,所以越接近無限大,漏電就越少。三星的問題就是漏電大造成晶片發燙。CMOS 閘極從平面 演化到Fin 演化到GAA 都是為了要克服因為製程微縮造成電晶體關不死的問題
個人覺得中國半導體的困局不是在技術,而是商業模式。
台積電會成功最重要的是,客戶信任、絕對保密的代工模式。
商場上其實只要客戶願意給訂單,技術都做得起來的。
這已經是政經哲學問題了,不是科技問題。
可惜台積電只生產高階的手機晶片 我要買的10VI一樣是用三星生產的晶片
請問 你指的是 Sony Xperia 10VI 嗎
@@VisCircuit-Chinese 對
一般說TTL的編號時是唸 7 4 0 0 而不會唸7千4
喔喔 原來! 感謝提醒!
16:41 那個時候NVIDIA還沒有稱其GPU,如果以NVIDIA自己的定義,有Hardware T&L的GeForce 256才是第一款GPU。
Soga! 原來是這樣!感謝補充,學到新東西了!
alloy(合金)的发音发成alley(小道)了。
阿🥹 Sorry,本人的英語發音有待加強,我會努力改進的
加油
感謝🙏
DUV?SCV?
What is SCV?
2nm 的layout engineers要重新訓練
欸? 是指畫類比IC的 layout 邏輯不太一樣嗎? 所以要重新訓練?
@ Standard cell
沒記錯的話, INTEL 4製程已經擁抱EUV
喔喔!確認了一下 Intel 4在較高的互聯層 的確有使用EUV!
感謝補充!我沒注意到
建議還是用製程而不是工藝;另外投影片也有不少二極體/電晶體寫成二極管/晶體管了
阿 好的好的。
我下次會在 double check 一下用詞。感謝 Feedback!
聲音有點像曲博
可惜不是?🤣
👍
感謝點贊😎
👍👍👍👏👏👏
感謝給讚👍
18:37 後的事情這麼敢講 不怕被告到傾家蕩產嗎?
@@a86692472 ? 我講了什麼不該講的事情了嗎🫨
2035年呢🤨
好問題🧐 可能要等我10年後,再來更新影片🤣
積體電路之父兩個人誰是攻 誰是受?
🤣 感覺 Robert Noyce 是攻?
感謝製作影片....裡面好多大神..張忠謀是熟悉的面孔.....感謝大神們....除了曹腥成..這個背骨仔老頭
不會!我也是邊做邊學😎 整理的過程 學到很多新東西🤣
尊敬曹大,真人格者。
可惜了,走上邪柯路的宣教徒。
瑶瑶领先好可怜一个伟大的人物也没有
不好說,我們時時刻刻保持謙虛。科技業瞬息萬變
不是把晶体管大小做成两纳米就是耍流氓
🤣 也不完全啦,但是技術的發展就是會往單位面積最大化運算功能上去走,就看到底有沒有這麼大的運算需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