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三貂嶺隧道初體驗,轉個念頭,「不及格」就變「100分」了

แชร์
ฝัง
  • เผยแพร่เมื่อ 26 ม.ค. 2025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 194

  • @Richard-gv5on
    @Richard-gv5on 2 ปีที่แล้ว +56

    我100%認同Tony大哥的想法,我相信市長會傾聽您的意見,且認真執行的!!!

    • @tonyhuang38
      @tonyhuang38  2 ปีที่แล้ว +4

      今天留言不要違反選罷法喔。建議刪除贅字。

    • @黑傑克-i6q
      @黑傑克-i6q 2 ปีที่แล้ว +5

      必須有人投書市府信箱或市長臉書才會看到。

  • @ericyeh8539
    @ericyeh8539 2 ปีที่แล้ว +15

    民國68年我國中畢業,國中的好友去宜蘭頭城就讀復興工專,來信盛讚蘭陽美景,於是和二位同為國中好友結伴訪友,由於囊中羞澀只能選擇普通列車,火車沿途的風光綺麗但最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舊三貂嶺隧道。

  • @hans2873
    @hans2873 2 ปีที่แล้ว +29

    我贊同Tony的看法,希望這樣的聲音應該很快可傳到新北文化局的當事者! 從善如流~

  • @敏李-h9z
    @敏李-h9z 2 ปีที่แล้ว +23

    Tony先生形象佳,具有社會影響力,相信有關單位會聽取您的建議,讓自行車道轉為人行專用道!!!謝謝您講出我的心聲!!!

  • @凃阿男
    @凃阿男 2 ปีที่แล้ว +25

    還沒去造訪 本以為只能騎自行車
    原來可以徒步 太棒了
    這樣的氛圍確實很適合用徒步來感受
    開放自行車 就只能靠邊走還要注意車輛
    歷史文物就該浪費時間慢慢體驗的
    不過若禁行單車 造訪的遊客數應該是拉不高
    但私心認同Tony大的建議 改成徒步區

  • @chungmingtsai8079
    @chungmingtsai8079 2 ปีที่แล้ว +16

    我在開始試營運初期就跟友人去體驗過。同行者有人用走的而我則是騎腳踏車。隧道內明亮度不足而且有些地方沒設置護欄,如果要完全開放騎自行車確實蠻危險的。所以我很讚同Tony的想法。

  • @邱宥鈞-c7v
    @邱宥鈞-c7v 2 ปีที่แล้ว +51

    認同Tony大哥說的,歷史人文隧道應該是比較適合,對比舊草嶺隧道

    • @jjameslin8951
      @jjameslin8951 2 ปีที่แล้ว +3

      雙溪街上有 Tony 師母最喜歡刀鋪...

  • @benblyu
    @benblyu 2 ปีที่แล้ว +10

    東北角小鎮地區總是那麼雋永 有味 至誠動天地 萬方輻輳也是題的非常之好

  • @ccmsera
    @ccmsera 2 ปีที่แล้ว +11

    感謝Tony兄製作這支影片,我也一直想要去拜訪,當他還在興建時,我就一直期待它正式營運我可以不用預約就可以說走就走。我個人也是認為如果作為僅供徒步的步道會很好,可以讓比較多人慢慢去欣賞與體會,安全性也相對高。

  • @yestome
    @yestome 2 ปีที่แล้ว +27

    原本的自行車道名稱,已改為「三貂嶺生態隧道」,印象中燈光沒那麼暗,可能是基於保護隧道內的蝙蝠生態,西隧道口的水鏡面是故意設計的,個人也是覺的步行比騎行好,夏天行走在隧道內真的超涼爽的

  • @frog70200
    @frog70200 2 ปีที่แล้ว +18

    曾經騎自行車悠遊過三貂嶺隧道,隧道不短用走的確實幽靜
    但自行車是真的方便,且該地區的ubike2.0其實有經過些微調整,讓中柱不會卡進隧道地步😊

  • @chen6890
    @chen6890 2 ปีที่แล้ว +6

    下雨天☔️別有另一種美感😊謝謝Tony老師分享 🙏

  • @林垂裕-t7b
    @林垂裕-t7b 2 ปีที่แล้ว +11

    讚同黃老師的看法,只開放步行,不要人車同流,這樣對徒步和騎車的人較安全。

  • @mumu5145
    @mumu5145 2 ปีที่แล้ว +15

    做為這條自行車道的期待者..未蓋前.看設計時.我說真是天才. 興建中.我還是說真是天才 .興建後.我更是認為這是天才設計的車道. 不能騎車的鋼筋道路(甚至"完工"時期.路過鋼筋車道.還以為是還沒鋪路面.甚至還有鋼筋座椅呢!). 找一位不騎車的設計師來設計自行車道.好像在公共工程中常常發生.真不曉得這位設計師在完工後有試騎嗎?
    但 如果作為單純步道.那是一條好的探幽步道.

    • @tonyhuang38
      @tonyhuang38  2 ปีที่แล้ว +8

      一開始政府宣布要建自行車道,完工後第一次試營運,政府卻宣布禁止隧道內雙向騎乘,就表示政府也知道設計有問題。所以後來就不再強調它是自行車道,而是強調”生態綠廊隧道”,希望淡化自行車道的印象。但這樣並沒有解決問題。與其如此,不如重新定位,以解決問題。

    • @mumu5145
      @mumu5145 2 ปีที่แล้ว +6

      @@tonyhuang38 看那隧道..我只想說.和別的隧道相同作法並不是一種錯誤. 花了大錢請了搞不清楚自行車需要什麼的設計師.實在太悲哀! 如果不改成步道還是要堅持就是車道(或是自行車道禁止騎車..?).勢必還要再多花幾千萬去修改路面. 許多車友不願意冒險摔車去騎.也不會穿著車鞋去走鋼筋.所以人少是正常的. 開通初期找了許多運動YT試騎個個牽車通行.結論沒人敢明說...🤫
      車友們期待的是終於有條路可以從瑞芳猴硐三貂嶺騎到牡丹再環海岸線或是山線一圈折返.

    • @tonyhuang38
      @tonyhuang38  2 ปีที่แล้ว +6

      @@mumu5145 是的, 原本期待可以有一條自行車道可以通過三貂嶺的險阻. 不過現況如此, 不太可能開放太多自行車通行. 陷入兩難. 我的建議是在不花錢修改的前提下, 禁行自行車是最低成本, 最高效益的作法. 或者可以效法舊草嶺隧道的做法 (但做法相反), 舊草嶺隧道平日可以步行, 假日禁止步行; 舊三貂嶺隧道平日可以騎車, 假日禁止騎車. 或許也是一個彈性的作法.

    • @吳瑞琦-k3r
      @吳瑞琦-k3r 2 ปีที่แล้ว +6

      這一條自行車道從朱立倫選第一屆新北市長的政見就一直期待到現在,做了八年市長跳票了🥹心裡很鬱卒!感覺被騙了!侯友宜一上台馬上就執行,也是期待到今年的七月開放,卻是處處受限,東北角鄉親都無法隨時享受參與的成果,進去還要預約,對市長有諸多不諒解!舊草嶺自行車道是在宜蘭縣長呂國華任內,呂學麟任工務處長參與完成的,就沒有這麼多限制,帶給遊客極大的便利(現在比較危險的是大型電動自行車橫行於隧道內),帶動地方上極大繁榮,希望三貂嶺舊隧道試營運後能改善所有的缺失~

  • @jyhlih
    @jyhlih 2 ปีที่แล้ว +11

    本來到舊三貂嶺隧道要騎自行車的,後來也碰到與Tony老師一樣的天氣,改用走路的方式,這才發現用走的方式可以看見更多的景色及生態。

  • @史迪寶-b5y
    @史迪寶-b5y 2 ปีที่แล้ว +4

    太好了!我近期就是想來這裡! 感謝您!好,我也決定效法老師說的。用走路方式。

  • @周談路
    @周談路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佩服,毅力驚人,今日新片已經看完,YT又建議這部!!

  • @藍祥文-u1n
    @藍祥文-u1n 2 ปีที่แล้ว +8

    這附近猴洞 十分 瑞芳 九份真的是很懷舊綺麗景點 我自己真的很喜歡這個地方 以前沒有疫情時真的很多外國人來這裡觀光旅遊

  • @MrChang0102
    @MrChang0102 2 ปีที่แล้ว +2

    親身體驗、口條清晰、風土典故、考據詳實! 很優質的導覽!

  • @frankleelds
    @frankleelds 2 ปีที่แล้ว +4

    因為孫女看過來的,你的解說很精彩,也很務實,完全同意你的建議。

  • @急小沙
    @急小沙 2 ปีที่แล้ว +4

    老師講的很好,轉個念重賦予新生!❤️👍

  • @藍祥文-u1n
    @藍祥文-u1n 2 ปีที่แล้ว +5

    好天氣時 真的是很綺麗地方 我住羅東 在這裡散步 走路真的很享受

  • @ruby9457
    @ruby9457 2 ปีที่แล้ว +5

    Tony哥說的太中肯了!忍不住留言,如果真的變成歷史人文隧道,對未來孩子來說更有幫助價值,要不然一直處於試營運!假日完全根本無法訂到帶孩子同行

  • @張斌淵-j1o
    @張斌淵-j1o 2 ปีที่แล้ว +13

    隧道口的積水是特別設計的,從隧道內往外看,水面映照著天空,人立其中,形成漂亮的剪影。水面很淺,不太會弄濕鞋子。隧道內禁止騎車,地面是鋼筋鋪設,騎車會跳動,燈光昏暗,兩車交會時,若車把手擦撞,會容易摔車。而且沒有護欄,恐怕會嚴重受傷。我去的時候,工作人員有告知不能騎車。但旅客有些不聽勸告。隧道內有蝙蝠棲息,所以不要使用照明設備,更不要直接照射蝙蝠。

    • @LiangMiller
      @LiangMiller 2 ปีที่แล้ว

      因為入口處設計積水原因怕發生滑倒意外,從入口到東口這一段是禁止騎車,過了東口之後是可以騎車的。
      這條隧道全稱為『三貂嶺自行車道』,如果全段禁行自行車的話,我想一開始就不要用這個標題命名就好了。😁

  • @進成蔡
    @進成蔡 2 ปีที่แล้ว +7

    讚同改為人文散步道,短短的距離,散散步才可以細看近看隧道的歲月軌跡,三瓜子隧道口的淹水是設計的一部分,水深甚至不會淹過鞋邊,給拍攝逆光及倒影的效果,兩邊都有火車站,交通方便。

  • @oreochen9641
    @oreochen9641 2 ปีที่แล้ว +7

    新北市政府這樣試營運作法,基本上也是做檢討騎車的可行性,無論如何畢竟是將封存的老舊道重新整理賦予新生命,促進三貂嶺及牡丹這類比較讓城市居民生疏的地方有條自然人文歷史的好處去,並促進當地觀光帶動地方商機,能願意編列經費復舊的做法是值得肯定

  • @ronjin
    @ronjin 2 ปีที่แล้ว +1

    隧道口的水跟內部的燈光都是特別設計的,幽靜的氣氛不可多得,值得珍惜。

  • @kill956956
    @kill956956 2 ปีที่แล้ว +2

    Tony老師您好,7月底我也預約到名額走了這隧道,那天天氣不錯,候補的民眾也不少,有騎自行車的也有跟我一樣徒步參觀的,雖然參觀注意事項內有提醒勿大聲喧嘩,但一群民眾(4人以上)行走時聊天聲量特別大聲,且隧道內回聲特別明顯,干擾到蝙蝠及其他參觀民眾,參觀後當場填寫問券時亦有相同感想的民眾反映給工作人員,所以如何取捨騎車與步行間的問題有待相關單位好好思考一番。

  • @張月英-n6n
    @張月英-n6n 2 ปีที่แล้ว +3

    我認同你的想法、我也走過福隆的隧道、剛好是新北與宜蘭的界線、值得推薦一走。

  • @劉美雲-w1f
    @劉美雲-w1f 2 ปีที่แล้ว +1

    感謝托尼分享~很棒景點~👍👋

  • @藍祥文-u1n
    @藍祥文-u1n 2 ปีที่แล้ว +2

    好天氣希望在來一次拍攝

  • @勇武和理非
    @勇武和理非 2 ปีที่แล้ว +1

    Tony 謝謝您勤力💪💪下雨天介紹 好地給粉絲欣賞♥️♥️💖💖👍👍🌺🍁🌻🍔🧋

  • @a58602064
    @a58602064 2 ปีที่แล้ว +1

    這個老外設計的真的很厲害
    那個水淹起來配上燈光真的很漂亮

    • @tonyhuang38
      @tonyhuang38  2 ปีที่แล้ว +2

      如果只是去拍網美照,當然OK

  • @SanJoseCAJeff
    @SanJoseCAJeff 2 ปีที่แล้ว +2

    nice hike Tony, very pretty

    • @dlewis9760
      @dlewis9760 2 ปีที่แล้ว +1

      I've never been disappointed with one of his videos.

  • @진창굉
    @진창굉 ปีที่แล้ว +1

    六月的時候特地休假一天去走三貂嶺和草嶺舊隧道,因為只有平日才不用預約和開放行人步行。現在三貂嶺不分平假日人都很多,大概只有下雨時才會比較少人了吧!因為太多人去了,騎腳踏車的鈴聲和開閃光燈照相的,蝙蝠已經少很多,最終會像瑞濱蝙蝠洞一樣都沒有蝙蝠了。但我認為,三貂嶺比草嶺可看性高很多,尤其是淒風冷雨人少時最好!!!😂❤

  • @宇杰-l7n
    @宇杰-l7n 2 ปีที่แล้ว +3

    10/07我也來到三貂嶺隧這天也是下雨天~你的建議非常好~進入隧道我們將腳踏車停在外面~用走的雖然燈光暗卻是蝙蝠所愛~慢慢走不會破壞裡面的建設花費時間不多卻是另一種感受

  • @vagogo1976
    @vagogo1976 2 ปีที่แล้ว +3

    的確.騎車真的感受不到此地的美,此路徑也不長,沒必要為自行車造成更多限制

  • @阮惠美-f1l
    @阮惠美-f1l 2 ปีที่แล้ว +2

    我認同Tony老師的想法三貂嶺自行車道更名為歷史人文散步步道!之前我去過遊客與自行車在黑暗的空間裡面真的有時候會有點危險,如果只開放行人步行應該可以容納更多人來體驗這個人文歷史古績。

  • @邱聯華
    @邱聯華 2 ปีที่แล้ว +3

    贊成tony,改為人行步道

  • @盛鴻方
    @盛鴻方 2 ปีที่แล้ว +4

    老師~ 西口那不是淹水~ 是設計師故意做成的一個鏡面水潭,永遠保持一個約1cm 高的水面,為的是呈現圓拱狀的塴康口景色,是網美的景點

    • @tonyhuang38
      @tonyhuang38  2 ปีที่แล้ว +4

      下雨天就淹水了,鞋子都踩濕了,水鏡也被滴水破了 ...😂

  • @蘇兩舜-h7c
    @蘇兩舜-h7c 2 ปีที่แล้ว +4

    非常同意Tony 的建議,同時希望新北市政府提出改善方案
    1. 如何讓遊客不弄濕襪子?
    2. 隧道內如果掉東西如何撿回? 隧道內下層會成為垃圾場(已經發現很多塑膠品)

    • @tonyhuang38
      @tonyhuang38  2 ปีที่แล้ว +3

      我拍照的時候也很擔心萬一手機掉下去, 在鐵條縫隙下就撿不起來了.

    • @markchiang3449
      @markchiang3449 2 ปีที่แล้ว +3

      @@tonyhuang38
      通常會讓自己有這樣顧慮時
      表示是可能發生的
      建議掛手機繩

  • @howlove049
    @howlove049 2 ปีที่แล้ว

    老師的建議很棒!
    人文步道 慢慢走慢慢欣賞 看得更仔細!

  • @林明麗-s4t
    @林明麗-s4t ปีที่แล้ว

    另外有導覽真的很重要希望將來繼續有人導覽解說

  • @karenhuang1891
    @karenhuang1891 2 ปีที่แล้ว +1

    上週四從牡丹方向也選擇散步體驗 隧道內騎車真的不ok . Tony的建議非常認同 樂見其成
    因為試營運從台北出發趕不上第一梯次 非得等到第二梯次1點半報到,怕老街的下午茶又喝得太晚而捨棄,直接搭火車回台北

  • @jjameslin8951
    @jjameslin8951 2 ปีที่แล้ว +3

    昨天才去雙溪 - 牡丹不知道有三貂嶺隧道 ...過幾天再去一次

  • @yachunlai5613
    @yachunlai5613 2 ปีที่แล้ว

    下雨天還願意出門的人,太厲害了.......哈哈哈....不過看起來真的很適合散步.....

  • @Carol-0624
    @Carol-0624 ปีที่แล้ว

    這條隧道比較適合用走的,慢慢散步感受隧道風情!

  • @palalapalala1999
    @palalapalala1999 2 ปีที่แล้ว

    很精緻幽微的步道
    確實比較適合慢走

  • @江淑娟-k9r
    @江淑娟-k9r ปีที่แล้ว

    謝謝老師

  • @duncan0804
    @duncan0804 2 ปีที่แล้ว +3

    我現在也都常常這樣
    轉個念頭……
    不及格就變100分了

  • @kaokao8981
    @kaokao8981 2 ปีที่แล้ว +4

    我是覺得照明有待改善,至於要不要禁行自行車,如果要串聯猴雙自行車道,開放騎乘三貂嶺隧道會是比較好的選擇,畢竟102線道坡度落差滿大的,或許可以考慮分時段通行自行車或步行,但我覺得首要改善的是環境光的亮度。

    • @fenhuang1100
      @fenhuang1100 2 ปีที่แล้ว

      覺得照明設計剛好耶!!

    • @user-Anderson-Hong
      @user-Anderson-Hong 2 ปีที่แล้ว

      建議隧道內強制牽行自行車,不可騎乘(步道中間加裝分隔柱,增加騎乘困難,防小人違規),出隧道才可以騎乘。接下來散步的人ㄧ多,就可以達到Tony的目的了。

  • @mrchocolatevision
    @mrchocolatevision ปีที่แล้ว

    Tony 的建議 甚為合理 頗贊同

  • @bakuakn
    @bakuakn ปีที่แล้ว

    東尼兄真是愛開車。對於搭乘公輸的人,介紹欠缺完整。

    • @tonyhuang38
      @tonyhuang38  ปีที่แล้ว

      我的每支影片都有附Google地圖, Google地圖上都有標示公車站牌及候車時間, 我個人認為, 提供釣竿就夠了, 旅行有些功課是要自己應該要做的.

  • @林子弘-q3v
    @林子弘-q3v 2 ปีที่แล้ว +5

    自行車道規格建造的步道?
    其實這類的舊建物再利用也算是不錯的方法,只是當初公告的規劃,到最後卻變成另外一種可能可以用較低價達成的方案,這樣的結果還是會讓人難以接受,畢竟稅金出去的是建造自行車道的錢,但結果卻是景觀步道,這結果,唉~~~!

  • @tiongkitan6202
    @tiongkitan6202 2 ปีที่แล้ว +5

    遊山玩水的地方居然還要預約. 既要顧生態,又要顧遺跡,又要顧運動休閒,還要顧地方的商家....

  • @jodych8318
    @jodych8318 2 ปีที่แล้ว

    假日騎過舊山線九號隧道,電動車、三輪車、自行車、ubike萬車鑽動(大多都是外面店家租借),超車、逆向(只差沒按喇叭),就覺得這邊就算開放自行車,還是很安全,主要還是人數的控管@@

  • @sedrasmith1000
    @sedrasmith1000 2 ปีที่แล้ว +1

    我有一點不同的想法與意見, 如果是當作散步步道, 每日還是要限制一定的人數進入, 人數可以比試營運時略微增加, 一條步道還是要有一定的品質存在, 不要一到假日猶如菜市場, 又或者正式營運時可以一三五日只開放徒步走, 二四六只能開放自行車的方式, 不管怎樣人數還是要控制, 我覺得比較好

  • @Tommy861130
    @Tommy861130 2 ปีที่แล้ว

    一語道破,感同身受。我想如果屆時一堆腳踏車騎過洞口那片平靜止水,要嘛一堆漣漪,要嘛水乾掉,大家想拍那美麗的倒影本不可能。之前難得預約去也很懷疑為何不直接正式營運

  • @kaddyshen4312
    @kaddyshen4312 2 ปีที่แล้ว +1

    整年潮濕

  • @張崑-k5o
    @張崑-k5o 2 ปีที่แล้ว +3

    EMU3000型列車現台鐵稱為「自強(3000)」或「新自強號」。

  • @毛利老哥
    @毛利老哥 2 ปีที่แล้ว +3

    三瓜子隧道北口的淹水好像是故意設計成這樣的,引述新北市觀光旅遊網,略以「...設計師利用水池設計讓洞口從黑到亮,與三貂嶺翠綠山色相印成讓人驚艷的鏡面反射倒影...」;不過我覺得這個淹水的高度蠻高的,走過去鞋子都濕了,另外會有一堆遊客在隧道口拍照,還把自行車橫擺在中間,以上這兩點讓我覺得很不OK!

    • @tonyhuang38
      @tonyhuang38  2 ปีที่แล้ว +4

      設計成水池立意良好, 但下大雨時, 鏡池路面變水池, 行人沒穿雨鞋, 就鞋濕腳底冰涼了...

  • @dltu-ix9mg
    @dltu-ix9mg ปีที่แล้ว

    設計師可能沒有騎腳踏車的習慣
    才會用鋼條鋪設路面,又在入口做個路面水鏡
    容易打滑危險
    真的
    我認為重新用別的材質鋪設路面
    才是最安全的方式
    否則總有一天會出事的

  • @鄭麗娜-x2r
    @鄭麗娜-x2r ปีที่แล้ว

    好建議~👍

  • @ahokia
    @ahokia 2 ปีที่แล้ว +1

    直接鋪軌道 觀光小火車應該更好 當然燈光要加強一些 否則跟參觀墓坑一樣 太陰森了

  • @建中趙-d8t
    @建中趙-d8t 2 ปีที่แล้ว +1

    可惜天空不作美!雨中散步也是一種情趣。

  • @bmebme2500
    @bmebme2500 2 ปีที่แล้ว +1

    佩服 tony 兄 可以說服女生跟你一起走..... 剛訂了您2021出的那本書 代表我多年使用您的資料爬郊山的致敬 雖然版稅沒多少錢 書商有給您版稅吧

    • @tonyhuang38
      @tonyhuang38  2 ปีที่แล้ว +2

      謝謝. 我老婆有陪我走哦, 只是各看風景, 各有步行的節奏, 不知不覺就變一個人的旅行.

    • @bmebme2500
      @bmebme2500 2 ปีที่แล้ว

      @@tonyhuang38 唉 以前還能說服十歲的兒子陪我爬 十五歲根本叫不動

  • @fenhuang1100
    @fenhuang1100 2 ปีที่แล้ว

    我也是11月中前往的天氣很好,選擇用徒步從牡丹往三貂嶺至猴硐,真棒👍。
    #借景自然「時空暗線 | Dark Line 」
    設計著的用心,保留了山澗自然的水滴流入山洞水道內,水自然流動讓生態平衡。
    也刻意將抬高的步道,在入口處些微下降,跟自然借景,倒影入水簾,真美!!
    「時空暗線 | Dark Line 」的整體設計,是由景觀設計師吳忠勳率領的達觀規劃設計,以及法國的Michele & Miquel景觀建築事務所共同操刀。

    • @tonyhuang38
      @tonyhuang38  2 ปีที่แล้ว +2

      如果不是當初政府宣傳要建一條自行車道, 這樣的步道設計, 我已給100分了.

    • @fenhuang1100
      @fenhuang1100 2 ปีที่แล้ว

      是啊!““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真心建議用徒步從牡丹往三貂嶺至猴洞真美)它因環境腹地狹小,及週邊三貂嶺及牡丹小鎮腹地也小,若人流量過大,環境難以消化,因顧及環境生態及小鎮居民的日常生活,覺得還是需要管制流量,讓生態環境得以永續的傳承下來,給下一代人。

  • @cocowuma
    @cocowuma 2 ปีที่แล้ว

    讚~

  • @LukeLu74656
    @LukeLu74656 2 ปีที่แล้ว +4

    隧道長,可能需要限制進入人數和禁音要求,不然人數多加上彼此邊走邊聊,隧道內部的回音雜聲可能會很不舒服。隧道出口前後大眾交通工具的接駁也需要考慮。

  • @藍祥文-u1n
    @藍祥文-u1n 2 ปีที่แล้ว +5

    對的 就用與開放遊客觀光散步 不要開放腳踏車行走

  • @jsb67365
    @jsb67365 2 ปีที่แล้ว +1

    用車輪掛雨傘是什麼招,這麼新潮!

  • @Ming-ux4fl
    @Ming-ux4fl 2 ปีที่แล้ว +5

    三貂嶺隧道寬度好像比草嶺還窄,那真的不太合適開放騎乘,尤其正式開放初期人一堆,沒注意會影響古蹟

  • @liaoichi
    @liaoichi 2 ปีที่แล้ว

    畫面一開始的瑞芳-牡丹自行車地圖,看到就很心酸。從瑞芳居然不能騎Ubike 2.0過猴硐,騎過去還要被收一筆移車費。(Ubike 1.0沒這個問題,但只有設站到猴硐,三貂嶺沒有1.0的站點)

  • @agnes-7541
    @agnes-7541 2 ปีที่แล้ว

    看完 我也覺得 適合步行,不知道為何 我覺得下雨 更有人文氣息也,請問附近有咖啡店嗎??文青氣息的那種,那整倘旅行 就更完美了。

    • @tonyhuang38
      @tonyhuang38  2 ปีที่แล้ว +1

      走過三貂嶺隧道, 牡丹老街有咖啡屋, 參考看看:
      th-cam.com/video/69Og1x2DUzI/w-d-xo.html

  • @ChengRong10535
    @ChengRong10535 2 ปีที่แล้ว

    此隧道是生態友善隧道,裡頭有完整的生態系統,所以才限時間又限人數,是避免驚擾隧道中的生物。
    當然啦,不開發是最好,既然人類好玩,就以最低傷害的手法運作。

  • @chen6890
    @chen6890 2 ปีที่แล้ว +2

    請問Tony老師是直接三貂嶺火車站下嗎?
    直接去報到處?看您的影片似乎是開車過去。如果一個人走 安全嗎?🙏

    • @tonyhuang38
      @tonyhuang38  2 ปีที่แล้ว +1

      直接開車過去的. 三貂嶺車站假日很多遊客下車, 不算偏僻.

    • @chen6890
      @chen6890 2 ปีที่แล้ว

      @@tonyhuang38 感謝您🙏🏻

  • @鄭俊龍-p8l
    @鄭俊龍-p8l 2 ปีที่แล้ว +3

    風雨古人來,三貂嶺隧道

  • @Tom-xf6wb
    @Tom-xf6wb ปีที่แล้ว

    高速公路整天出車禍,也乾脆改成行人徒步步道最安全,所以建議新北市政府,為了維護生態保育以及使用人的安全,直接把隧道全部封起來,將一切還給大自然,這樣就沒有什麼及格不及格問題,反正都說少一條自行車步道無所謂,那少一條行人步道也沒差啊

  • @海豹-b5n
    @海豹-b5n 2 ปีที่แล้ว +2

    生態隧道可以改步行,另一個隧道可以騎單車~

  • @游偉仁
    @游偉仁 2 ปีที่แล้ว +3

    Tony説的一針見血,環境上跟本就是為徒步而設計,不長的隧道為何界定為自行車道?想不透當初的用意為何?

    • @tonyhuang38
      @tonyhuang38  2 ปีที่แล้ว +4

      我認為, 可能一開始是想要規劃自行車道, 但在設計階段時, 發現隧道內生態豐富, 所以設計規劃想要兼顧生態保護, 所以在隧道兩側各留半公尺的環境空間, 然後又因為隧道內有蝙蝠棲息, 所以燈光不敢明亮, 以免干擾蝙蝠. 結果就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了. 舊三貂嶺隧道原本是單向單軌通行的火車隧道, 寬度有限, 再做內縮, 自行車道就很難雙向通行了... 從舊草嶺隧道的經驗即知. 舊草嶺隧道平日是可以步行隧道內, 但假日就禁止人行, 只准單車進入, 因為隧道寬度有限, 自行車很多, 人車爭道太過危險. 舊草嶺隧道尚且如此, 更何況舊三貂嶺自行車道寬度之縮減, 又燈光幽幽, 做為自行車道已經很辛苦了, 更何況還要兼顧人行. 問題難解, 所以只好一直"試營運".

    • @liaoichi
      @liaoichi 2 ปีที่แล้ว +1

      最誇張的是還因此把猴硐與瑞芳的Ubike 分成兩個區,從瑞芳騎Ubike 2.0到猴硐(約5公里)還要多收移車費。

  • @jjameslin8951
    @jjameslin8951 2 ปีที่แล้ว

    我昨天去了...讚

  • @HengJyun
    @HengJyun 2 ปีที่แล้ว +1

    山區臨河潮濕,舖鋼筋步道生鏽/溼滑/間隙大物品掉到河和隧道裡撿不回來,隧道裡積水穿非防水鞋易進水溼掉,燈光太過昏暗騎和走都很危險的

    • @HengJyun
      @HengJyun 2 ปีที่แล้ว +1

      木棧道也是易腐朽,雨天濕滑(本人滑倒過)

  • @施永恆-n6p
    @施永恆-n6p 9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

  • @蔓玲羅
    @蔓玲羅 2 ปีที่แล้ว +3

    這個是Tony老師上次預約前來,卻停電不能進去的地方嗎?我以為只可以騎腳踏車不能步行進入哩。

    • @tonyhuang38
      @tonyhuang38  2 ปีที่แล้ว +3

      是的. 我看到大部份的遊客都是走路, 可能是下雨天吧.

  • @紀孟宏-m1r
    @紀孟宏-m1r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一年後改名了[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一樣不及格,那些鋼筋不只自行車會容易事故,輪椅更容易出事,持輔助手仗或助行器者一樣無法安全行進。
    而且預算是出自中央體育署。

  • @mimirlin1918
    @mimirlin1918 2 ปีที่แล้ว +1

    您忽略普遍大眾觀光客的耐性與視野深度,這條會開發動機也是為了促進遊客流動,還有老實說文人的口袋多數都很淺,視野夠深但口袋淺,不會是商家目標XD,只能用走的就達不到串聯猴硐與牡丹的休閒運動,多數會用開車跑,台人多數沒有耐性走完全程的。可以建議禁止騎車但不能禁止單車進入牽車,或是建議全程牽車走,如此而已。
    所以名稱改為「徒步、單車休閒步道」,主打徒步不禁止單車。這條是瑞芳串聯牡丹,將來希望能夠繼續開展延伸至平溪、青桐至台北市景美動物園的單車休閒路線呢。

    • @tonyhuang38
      @tonyhuang38  2 ปีที่แล้ว +1

      同意, 我的原意也是禁止隧道內騎乘自行車, 牽自行車通行當然OK, 自行車騎士牽車過隧道後就可以繼續騎乘。若禁止自行車道入隧道, 則自行車騎士就得辛苦騎102公路或猴牡路翻山越嶺了.

    • @mimirlin1918
      @mimirlin1918 2 ปีที่แล้ว +1

      @@tonyhuang38 另外一點是熱度,之前還有看到旅行社遊覽車載客來,熱度能幾年呢,嘗鮮之後明年就會少很多,大致維持假日人潮才有吧。所以個人覺得明年嘗鮮熱潮減弱就可以解除管制了。

  • @MontyGumby
    @MontyGumby 2 ปีที่แล้ว

    為什麽有些地方要入山登記呀?是為了山友的安全?

    • @tonyhuang38
      @tonyhuang38  2 ปีที่แล้ว

      為了國家安全或環境保護。

  • @chengjer
    @chengjer 2 ปีที่แล้ว

    星期天27日去探訪,不用預約也可以進出,沒有管控人員,不像是試營運狀況.

  • @iamdaviddog
    @iamdaviddog ปีที่แล้ว

    我不贊成全面改徒步,這樣會扼殺自行車的人力旅行的另一種漫遊模式,我支持人車分流用日子分開就好,一三五日走人,二四六走車,這樣也不用擔心相衝突,反而是路面設計不佳的問題會造成自行車或鞋子止滑效果不好的遊客受傷的隱憂,市政府必須面對,而不是一直靠改名稱改用途的方式迴避

  • @nk9064
    @nk9064 2 ปีที่แล้ว +1

    何時も 温かい台灣の映像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台灣は他国だけど..🇯🇵と遠く無いので..
    漢字は同じだけど 発音かな???
    台灣国の発音は綺麗ですね。
    抑揚が美しい...🇯🇵語には無い美しさ..
    台灣の人達は知っているのかな???

    • @sam122807
      @sam122807 2 ปีที่แล้ว

      請查詢台語漢字學陳世明

  • @slzh6529
    @slzh6529 2 ปีที่แล้ว

    隧道如只限步行過于单调, 不如改善灯光、安全设施

  • @maylin566790
    @maylin566790 2 ปีที่แล้ว

    我也覺得比較適合行人走
    自行車道光線太昏暗了

  • @sorashiu210
    @sorashiu210 2 ปีที่แล้ว +1

    兩邊護欄真的很低....雖然我沒去過~但是我贊成阿伯說的~用走的其實可以放進更多遊客~1人收個10元維護費不是很好嗎??(個人也贊同使用者付費)

  • @林明麗-s4t
    @林明麗-s4t ปีที่แล้ว

    尤其是有去過的人更可以給予最好的建議 以前有關道路的問題 話務人員會虛心接受並詢問需不需要相關人員回覆處理結果
    服務一級棒
    我們最怕的就是我們的建議石沉大海所以大家如果想為這條隧道盡力打電話新北市1999唉並請相關人員回覆這樣才能盡快讓這條路線符合大家的需要

  • @jackiejackielin1714
    @jackiejackielin1714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又是一個本末倒置的說辭,這個工程本來就是規劃為自行車道,用以串起整個新北大環狀自行車道更加安全的初衷,結果因為設計不良導致不適合騎車,卻不去思索如何改善可以適合自行車通行,反而要廢掉原本功能而屈就成人行步道?真是讓人難以理解的思維….!

  • @愛世界阿華愛世界
    @愛世界阿華愛世界 ปีที่แล้ว

    看了t o ny哥才知道原來台灣很多地方可以玩

  • @陳枻燐
    @陳枻燐 2 ปีที่แล้ว +1

    👍👍👍👍❤️❤️❤️❤️

  • @mei570527
    @mei570527 2 ปีที่แล้ว +3

    這條當初設計是串連用的「自行車道」,但好像又沒有那麼多的自行車會來,結果就變成(兩難)😂😅

    • @mumu5145
      @mumu5145 2 ปีที่แล้ว +2

      不是不去.而是沒有自行車會喜歡騎在會滑的鋼筋上.

    • @mimirlin1918
      @mimirlin1918 2 ปีที่แล้ว +1

      還有時間限制預約,對於隨興的單車休閒當然不方便!

  • @ucw5456
    @ucw5456 2 ปีที่แล้ว +2

    三貂嶺自行車道是一個大笑話 斜坡至洞口入口雙向會車就感覺相當狹小 很容易相撞 如果騎公路車 車胎不但容易打滑 換個方向停放車 車胎甚至有可能會卡進鋼條與鋼條之間
    3:15是故意設計成那樣的 讓水面可以呈現鏡面倒影 感覺也是莫名其妙 騎車在上面更容易打滑 真的很懷疑當初設計成這樣是哪根筋不對 對於車友根本不友善
    這個隧道罵聲連連 不能騎車的自行車隧道 後來才改成三貂嶺生態隧道 去過一次就不會想再去 寧可去爬三貂嶺的三層瀑布步道

  • @da-tunglu6600
    @da-tunglu6600 2 ปีที่แล้ว

    請教tony,從台北去是猴峒,還是三貂嶺站下車?因為從地圖上看三貂嶺站比較近。

    • @tonyhuang38
      @tonyhuang38  2 ปีที่แล้ว +1

      從台北去, 火車會先到猴硐站, 再到三貂嶺站. 猴硐有YouBike可以直接騎到隧道. 三貂嶺車站要步行約25分鐘, 才能抵達隧道口, 參考一下影片下方的文字欄附的Google地圖.

    • @da-tunglu6600
      @da-tunglu6600 2 ปีที่แล้ว

      感謝回覆,瞭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