ขนาดวิดีโอ: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แสดงแผงควบคุมโปรแกรมเล่น
เล่นอัตโนมัติ
เล่นใหม่
支持取消線上預約制
沒錯 +1
還有,星期一休息,這真的很官僚。
@@周談路 蝙蝠釘子戶們也要休息...哈.
預約 是為了蝙蝠。沒有蝙蝠 就沒有友善生態。
首先謝謝Tony大再為公義發聲!有關牽車走隧道這部分做個小補充:台灣主流單車有一種是公路車,許多車友有上卡會穿卡鞋,若穿著卡鞋走這樣的長的隧道以及2.4cm的間隙是不可行的(穿卡鞋不好走,鞋底也極易卡住慎損壞),因此即便要改成用牽的,路面也需要改善。也就是說,若這自行車道的路面有合乎體育署補助最在乎的無障礙規範,其實任何單車都可以安全通行;但採用鋼筋路面的2.4cm間隙別說公路車卡鞋,一般輪椅在車道上轉彎就很容易會卡住,因此這個自行車道工程有嚴重疏失,若新北進行改善等於承認有疏失,所以才一直拿蝙蝠來做為掩飾的藉口。
完全正確,會利用三貂嶺隧道騎單車經過有眾多長途的公路車友,幾乎都是穿卡鞋,這種鋼筋路面無疑是殺手。
其實市府一直迴避的三個問題:一、全預約、周一公休,合乎自行車道經費目的嗎?二、超過兩公里鋼筋路面的2.4公分間隙,合乎無障礙規範嗎?三、一開始沒有生態調查,未經專家審核,工程完工後才改名生態友善隧道,這樣的事後生態,是政府該推廣的保育作為嗎?退一萬步來說,若一開始體育署就知道這自行車道完工後會有上述三個問題,會同意給予近六千萬的補助嗎?為何會有以上這些問題,是跟這自行車道經費目的以及體育署補助目標有關,請想深入了解的網友參考這影片(也就是Tony兄影片中提到的其中一支):《評論》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通行之安全性檢討報告》,推諉卸責毫無誠意th-cam.com/video/ans5e4MJtK8/w-d-xo.html
謝謝. 我就看到這支影片, 有感而發, 才拍這支影片. 只是我是非車友, 思維不一樣, 目前要求新北市政府再花錢改善, 是岳飛打張飛, 很難奏效. 但如果能一起夠先爭取"取消線上預約", 就能先突破, 到下一階段再爭取週六或週日, 專供車友使用. 一旦使用之後, 未來自然能夠根據更多人的使用經驗, 要求新北市政府逐年逐次的改善缺失. 這只是我個人意見.
是的, 要改善的問題真的很多. 但以目前現況 (岳飛打張飛), 以我的思維, 就是讓新北市政府不多花一毛錢, 不承認錯誤的前提下, 先開放全面自由造訪, 週六日提供一天專供自行車車友專用, 未來再一步步爭取改善路面。目前的管制, 事實上就是為了把把問題"封閉"起來, 所以先結合車友/非車友的力量, 先突破第一關, 再求一步步的改善。
掛牛頭賣羊肉,贊助者還只能自認倒楣。我的主張還是一樣:新北市政府,你們如果要弄成「步道」,就把「自行車道補助經費」吐出來歸還國庫啦!
感謝Tony老師提出超有價值的議題。這條隧道我去過一次,除了自行車友善外,對行人也不友善,偶有自行車以及四輪的輪椅車的車頭燈太亮、太強,很遠就刺到行人眼睛,在黑暗中遇到尖銳的光線,眼睛根本就張不開,會造成雙方的危險。我在出口端,駐點服務那裏跟志工+穿制服的小姐建議,志工態度正常,制服小姐就很保留了。希望經過您的議題能夠順利圓滿。再次謝謝,祝福您!
自行車前燈確實是個問題,照射的角度太高...基本上要水平向下致少45度
不用在意蝙蝠,建議隧道內的燈全部打亮,燈火通明,就不會有黑暗突然的尖銳光線出現,不管是行人或單車族,都是安全的。
@@貓龍-c2i 大概現在主打的是生態隧道,所以不能打擾釘子戶,不然又會換成生態保育團體抗議...呵.
事實上單車進入隧道,在入口保全都會要求開燈,而且又是刻意降低照度的環境,沒車燈根本看不清路況。 車友也是很兩難。
@@貓龍-c2i 這個本來就是蝙蝠棲地,阿你進到人家棲地裡又吵又鬧,看看開放以來蝙蝠數量減少了多少,本就生態不友善還硬要掛生態友善牌子,笑死
我也讚成Tony的理論.與建議,希望後續有良性的改善,祈待那天能自由造訪,祈盼中!
因為看了Tony的這支片,我真的連帶去把Eddie四十多分鐘的片全看完,也把相關的一篇 獨立評論在今年一月的黃柏森投書也看了...去年我自己只去過一次,現場導覽人員說有板橋來的超愛這隧道,一個月就來了12次😅😅😅我是只會去一次,不會再去第二次。看完眾家的意見,大致可歸納出:1.隧道設計硬體不良,不利自行車友騎行。2.政府錯誤欲蓋彌彰,企圖以生態隧道掩蓋自行車道的原始用途。我雖然是不會再去,但我覺得最簡單最省錢的方法是取消預約制,但定時或定日人車分流。行人和自行車不應同時都在隧道裡,且本身隧道硬體設計就有明顯嚴重缺陷,要是不想花錢打掉重做,為了滿足其“設計”的美感原意,那就規定這段隧道只能下車牽行,不能上車騎行。對於自行車友來說這段隧道是建構北台路網重要且安全的一段,就算是下車牽行,也足夠滿足其需求。而定時單雙整點限定只有人或車通行,以免人車混雜,這隧道路面不夠寬,下車牽行更佔路幅;台灣人進去就是專找亮點,停留擺拍打卡,是不會快速通行,只會原地排隊擋路。比起預約制來說,隨時到訪等整點放行,行人和車友就等一等,等的時間就鄰近商家逛一逛😊
很好的建議。因為影片時間的關係, 我沒有講到這麼細。而Eddie講過的設計問題, 我也沒再重複引述,只做這麼卑微的訴求,而先不求改善路面,是因為我看到Eddie提到檢討報告內容, 多說無益, 岳飛打不到張飛, 只能先謀求解決車友及非車友共同關心的問題, 再求突破.
@@tonyhuang38 Tony你在片中說的Eddie 的片是兩週前18分鐘的那支吧?我剛剛才看完..我昨天看的是半年前45分鐘那支。
@@진창굉 影片中有列出了兩支影片的封面,一支影片時間比較長,一支影片時間比較短。
@@tonyhuang38所以Eddie半年前的45分長片,兩週前18分的短片看了,Tony的兩支三貂嶺隧道片也看了,獨立評論黃柏森的投書長文也看了,三貂嶺隧道也實地去走了一遍,那就非常認真的了解了來龍去脈😂😂😂
這建議不錯👍
感謝Tony老師🥰🥰🥰
可嘆阻斷淡水河,大漢溪,基隆河系單車網與雙溪河濱海路網的聯結;鋼筋路特殊設計,自始是錯誤
自由造訪,人車同行,被新北市政府認為不安全,這就是隧道設計有問題。例如許多河濱自行車道,在某一側都設有較窄的行人專用道,但實際上跑步與散步者往往沒有分流的概念,常常在自行車道上活動,但長久以來,也並沒有發生危害安全的事情,如果一般自行車道可以做到人車同流,那麼「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自然也應該要做到。更何況,附近的其他自行車隧道,例如:福隆舊草嶺隧道---------------等等多個隧道也都是人車同行,新北市政府也不認為有安全疑慮。由此顯而易見之所以「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人車同行被視為危險,其實就是原始設計有很大的缺陷。
正解。
笑了 沒有分流覺得可以也只有自行車 難道行人不閃 自行車會從頭跟到尾?
車道本來是可以比現在還寬的,只是因為奇葩的設計,車道的兩邊內縮造成衝突更大,牽車所佔的路面空間也會比騎乘在更寬一些。而行人和自行車都還有一個佔路面的行為,就是併行,一般的河濱自行車道就常有人併行邊聊天邊散步(跑步),也有不少自行車友併行邊騎邊聊天,這對路幅本來就不寬的車道通行會造成很大的影響,應該要也宣導不要併行。然後牽車也會衍生出其他的問題,現在不少車友都會穿卡鞋,卡鞋其實是不好行走的,再加上縫隙那麼大的鋼筋路面,更有可能在上面行走時卡住,而這一條本來就只是個10分鐘左右就通過的通道,前後可能還有數十公里的騎乘,有卡鞋騎乘起來還是比較輕鬆的。若再把蝙蝠的影響問題考慮進去的話,騎乘時輪胎和鋼筋路面可能會產生一些聲音,但是牽行的話,後輪的棘輪聲音可能更響,聲音頻率也更高,而正常踩踏騎乘不滑行的情況下,棘輪是沒有聲音的。
還有高度 都快摸到蝙蝠 了。
我是覺得改為步道,但不限制自行車不得進入,用牽行方式通過。新北市政府改了一條不能騎的自行車道,死不認錯調整,最是惡劣。
個人更主張取消預約👍然後採取單數整點騎行,雙數徒步的方式作為區分。
我是車友,隧道真的太長了,我真心無法有耐性步行走完(大多數行人也是選擇折返),我寧願預約並騎車的方式通過!但還是感謝 Tony 發聲
同意,許多帶孩子的根本沒辦法「走」完全程啊! 勢必要用自行車騎才行
中肯👍
推推 贊成
個人也蠻同意您的看法~ 我也贊同片中建議的取消預約制並於週末只限定自行車騎乘,禁止行人,但我認為平日不需限制自行車只能下車牽行,應視狀況而定,若行人較多時,主動改為牽行,跟任何時候在人行道上或馬路上自行車禮讓的原則一致。此外,我認為還必須優先改善整體行車的安全為要!⋯畢竟整體而言,這條本來就是以自行車為目的規劃的隧道⋯⋯
平日確實遊客不多, 所以新北市政府曾經一度在平日取消線上預約制, 改成自由造訪 (好像是去年3/28起) . 但只實施幾個月吧. 又改回全面預約制, 可見若沒有搭配"隧道內只能牽引自行車", 恐怕新北市政府是不會同意的。
預約制度是非常糟糕的限制做法,牽車走隧道的形式,應該現況不做額外工程的最佳方式,但市政府的態度真的讓人不敢恭維,不認錯也不改善,堅持己見又傲慢。我也很喜歡這條隧道,但是由於預約制度,我只去過一次之後,就不再造訪了。
+1
預算專款專用!經費核撥問題重重!!
國家預算制度是法律規定,民間餐廳賣什麼麵是民事約定!!適法性不同!!
不說這本來就該是自行車車道的事實,所有問題源頭在於其差勁的設計,這種設計團隊為了拿來報獎獲得名聲和私利而設計的公共建設跟本沒考慮使用者,最後反造成了騎車和步行者的對立,考量現況我也是主張解除預約制改人車分流,從時間上分流或道路設計上分流都好,同時要讓照明改善,甚至改成對夜行生物較友善的紅光照明都好過於什麼都不做,至於路面改善我覺得短期內不敢奢望,而現有路面改成牽引通過,對於穿卡鞋的車友是一種漫長的折磨,Tony 畢竟不是單車使用者,可能不瞭解這種磨難
是的, 我確實不知道穿卡鞋遇到的問題, 我也認為短期內路面改善不太可能 (岳飛打張飛) , 所以我不做此訴求, 因為車友Eddie已經訴求的很清楚了, 如果會改, 新北市政府早就改了.
@@tonyhuang38 路面設計我不懂,但時間分流不難,例如每週一、三、五、日行人通行,二、四、六單車通行,其實這樣就能簡單分流了
跟我想的一樣😊
@@iamdaviddog我是想過按日或按時分流...但按日分的話,那不管人或車就不能天天隨時都可去,要先看日子。整點輪流放行的話,就算晚到等一梯還是可以過。
三貂嶺遂道的問題並不在於牛肉羊肉口味(族群立場)的不同,而是新北市政府一開始想利用舊草嶺遂道的前例,吸引單車族來打響名氣,結果單車族來了不只發現是一場騙局,還搞得一堆人掛彩,一項工程讓使用者受傷了,這是疏失不存在任何推卸的空間。正如牛肉麵老闆想拉攏回教族群來消費,卻自以為是的端出一碗拿手的豬肉麵,受騙穆斯林不只誤食了豬肉,而且食材處理過程有問題還害得人拉了肚子,他們能夠不生氣嗎? 而老闆卻因為人氣旺了也得獎了,不只一句道歉與檢討改進都沒有,還理直氣壯的說我的麵就是好吃,吃不慣的就別來,這樣的態度對嗎? 一開始的欺騙、事後的處理態度、還有對消費者的不尊重,這樣子對嗎? 的確,三貂嶺遂道最終只能以"步道"而非"自行車道"的方向來定位,排擠一開始設定的使用族群,少數雖然常常要配合多數是民主,但多數也要尊重少數,而不是壓者少數打,這才是民主真正的精神,不是嗎? 話說得重但並非針對您個人,而是不負責任的相關單位,您用心製作影片是值得鼓勵與掌聲的,請持繼加油,謝謝。
我完全認同你的說法, 就是新北市政府設計錯誤, 所以只能強調"羊肉麵" 很好吃, 吸引非車友 (不堅持吃牛肉麵的人) 的支持, 並以蝙蝠為藉口, 強高這是兼顧生態的設計. 其實只有隧道燈光與蝙蝠有關, 路面設計,一點關係都沒有, 而高架的路面設計, 甚至更容易騷擾到蝙蝠。我做的建議, 是在"岳飛打不到張飛"的前題主, 退而求其次的訴求. 因為該有的訴求, 實車友早就已經表達的很清楚且理由充份了。
新北市的做法,把Tony老師解決掉,問題就解決了!
為了世界和平 台灣穩定 ,人間蒸發。哈哈哈
底氣十足, 又何懼乎! 我只是看了Eddie的影片有感, 所以也製作了這集影片.
@@mywayinTube🤔 台灣(人間蒸發)還不至於 吧!
@@曉秀王 是不至於啦,狗吠火車 比較可能。
@@tonyhuang38他應該是說笑啦!
自行車跟行人原本就是衝突的族群,從河濱自行車道就能深深體會行人與自行車彼此間的不尊重,如果這不是一條通勤或日常休閒運動用的步道,政府應該明確地做出取捨,改成平常只許行人通行,自行車禁止進入,並如同Tony老師說的一樣,固定時間開放自行車專用,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想我會更願意用兩種角色到訪,享受不一樣的體驗,而不是走也走得不安心,騎也騎的不暢快
自行車跟行人(你我騎單車,但也都有成為行人的時候)並不一定就是衝突的族群,是環境或設計甚至政策造成衝突與對立,可以透過良好的設計與溝通把衝突解決或降到最低~
託尼先生你好 再次給你按萬個讚 講解太好了 改善的建議我非常的讚同 工程設計錯誤 都會拿個擋箭牌來做為掩飾事實 這是政府的一慣行為 不足為奇
非常讚同
謝謝Tony哥為車友的發言, 這碗羊肉麵還真的讓人不方便...
之前騎小小折疊車carryme到訪,結果管理人員不給進入,原因是8吋的輪胎跟特殊地面接觸會發出聲音,干擾蝙蝠棲息;叫我下次換大一點輪胎的單車再來,有點無言!
對!我也遇過然後在辛苦牽行了一大段路之後,管理員的電動車開著大燈直接我在面前呼嘯而過…
就是騎在鋼筋上面,然後ㄧ不小心東西掉下去就很難撿起來了,就是ㄧ個表面維護生態,其實是行走或騎單車要小心東西掉下去,撿不到,估計幾年後底下會像許許願池ㄧ樣,佈滿各種小物😂😂
路面遲早要改善的, 只是短期很難 (推諉卸責, 毫無誠意) , 所以這部份我乾脆就不談了, 因為車友Eddie已經陳述的很清楚了, 但是岳飛打張飛, 打不到張飛, 張飛完全不肯檢討自己, 還回應的理直氣壯.
取消線上預約但要即時總量管制以避免空氣與噪音污染
Tony哥,辛苦了。
潮濕區域舖鋼筋步道(間隙大卡車輪、物品掉落難撿回、生鏽、易滑倒),另一邊出入口積水鞋溼更滑,設計好看但實用性....
好建議照准
看新北市府肯不肯聽建言?但一修正不就意謂當初設計不良,拉不下臉啊。恐怕要等到2026年換新北市長才有機會,希望到時有意參選新北市長的人,就這問題表態要不要改怎麼改,讓關心此議題的新北市民,作為投票取向的參考。
好的建議
認同
Tony 的建議我也支持
8月4日一人健走到猴硐安全上也有問題,很多遊客不遵守並排行走,造成後面難跨越,真是沒有水準,洞內應該要有廣播警示、平面告示、監視器系統,我只有星期日休假不會騎車,草嶺隧道希望全面通行設計行人專用道😊
早期的火車隧道是單向的 (崎頂子母隧道是少見雙向通行的隧道), 隧道不夠寬, 舊草嶺隧道要設計行人專用道, 那就是要縮減自行車車道, 根本不可能 (雙向都有人車行走, 等於是狹窄隧道內分成四線道) , 所以才有假日禁止行人的管制措施.
@@tonyhuang38了解!請問我打算雙十節草嶺隧道健走,是否可以開放步行?
之前調查報告沒有破壞生態,但卻以生態步道為核心來施工,超無言。期待這條自行車道很久了,之前明明都定調自行車道,結果,可惜
從來都沒有以生態步道為核心來施工, 就只是設計師在耍帥仿效國外, 又仿得只有87%像.
同意 站在行人的立場 是條很舒適的步行隧道
在等八點半的新片看完才能睡😅
#856讚謝謝Tony帥哥的解說,為了20-70隻的小動物,而影響到我們人類的福祉😇,自行車和行人一起在黑暗的隧道內2公里,真的有點擔心,我自己是不會去那黑暗的地方,而且還要受預約登記的限制,我是沒有興趣的🤣。
預約制其實管制的不嚴,對於守規定的人,不公平,根本就要取消。
現在的問題就在於:隧道究竟怎麼定位它的功用.要生態就別讓車子進入,用牽的進入是要幹嘛呢?若是要成為自行車車道,那就放棄保育的措施。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否則時間久了以後,早晚會出問題。而且因為原本打造這隧道,目的是為了促進地方觀光,所以必需兼顧觀光,但以保育的角度來看,每日的遊客人數還太多,車子進去對蝙蝠的滋擾是很嚴重的。這樣下去遲早就跟當年北濱公路旁的蝙蝠洞一樣,最後蝙蝠都跑光了!個人的想法,這就只是一座隧道,沒有很大也沒有很長,所以遊客進入後,幾乎算是集中的,就是在車道上,沒有其他地方能分散,所以干擾一定會很大~對蝙蝠而言,同時這就只是一條狹窄的隧道,即使要派管理人員現場來維護秩序,也沒有空間。這個隧道的性質,還是偏向風景區,所以會來這隧道的多半還是遊客,而非主要以來做生態之旅的人,就像會去福山植物園的人,基本心態上就和去太平山完全不一樣。但這隧道可以做到這樣嚴格嗎?所以還是改成自行車隧道比較適合。
原本就是要興建一條自行車隧道,因為設計錯誤又不願意修改,就轉型成為生態友善隧道,而且還理直氣壯,不願做改善,這就是山友一直耿耿於懷的原因。
容我幫Tony大回答有關這隧道定位問題,這是有明確的先期研究。根據工務局102年的「雙溪區三貂里與瑞芳區碩仁里間之舊有三貂嶺至牡丹鐵路隧道作為一般道路使用可行性研究報告」,與107年的「瑞芳、雙溪區舊有三貂嶺隧道至牡丹鐵路隧道自行車建置初步評估及測量作業」初步評估報告,是建議將隧道功能定位為自行車道,並不是建議發展為生態隧道或生態步道。一個一開始沒有生態調查,未經專家審核,工程完工後才改名生態友善隧道,這樣的事後生態,不是政府該推廣的保育作為;生態在此只是被拿來消費,所以相關單位應被譴責,也應該被調查。
應該趕走的是蝙蝠,而不是行人,也不是自行車。大家都把這條隧道當休閒娛樂角度看待。但單純以生態環保與交通方面來看,步行與自行車這兩種最環保的方式從台北移動到宜蘭,這條隧道是不可或缺且無可替代的一部分。Tony老師的牛肉麵比喻很生動,但其實對希望能用腳踏車來往台北與宜蘭間的人們,這條隧道是目前唯一解,比較像我們點了餐廳菜單裡唯一一道素食蔬菜拉麵,結果老闆說我覺得加了豬油蔥比較香,就擅自加了,朋友們的確吃的香噴噴,但我念個佛號我吃素啊。
Tony 讚!!!
第二任啦~沒在怕的
我認為不會取消預約,因為為了安全,管控人數,頂多提升預約人數
取消預約/增加照明/重新設計鋪面,方便行人與單車通行
看了留言發現很多網友喧賓奪主。這條本來就是設計呈給自行車通行,憑什麼現在因為設計和施工缺失,反而變成禁行自行車?應該是新北市政府要提出改善計畫讓自行車可以順利通行才對網友們為了自己步行的利益去禁止自行車,無疑是乞丐趕廟公搞清楚要對此負責的是新北市政府,抗議的對象和訴求要正確啊!
是的, 政府不能將錯就錯, 錯的變對的, 而說對的是錯的.
讚啦 老師
支持Tony老師的建議,取消線上預約
非常同意,已經分享散佈
人工隧道當然是為人設計的😊
沒錯 不適合騎因為有人亂騎造成危險 還是用走的比較能體驗隧道的感覺
對 草嶺隧道 已改成假日 只准單車通行 禁止行人。
我看到預約就沒想過要去,每次從牡丹車站出來看到告示牌,想了想還要預約就沒有然後了,天氣等各種情況都是說變就變的,隧道有什麼好預約的,人多就慢慢過不是嗎?也許是擔心人太多自行車無法通行,但是你不也限速10了嗎?10這個速度其實也是塞車的速度吧?
新北市政府姿態很高的 自行車這種小眾市場他們才懶的理你 修復延宕多時的觀音坑溪橋 新月橋 不都是如此
但至少新北市政府不敢否認, 當初的計畫是要建自行車道, 現在只好強說是兼顧生態, 所以才設計成這個樣子, 以掩飾設計錯誤.
它從頭到尾就是以自行車道來設計,完工以後才被發現設計不良。難道禁止騎乘自行車是正確的做法嗎?
既然岳飛永遠打不到張飛, 至少爭取"取消預約制, 牽車走隧道", 這樣總比"很難預約, 就算預約到也只能騎10km/小時, 在隧道內又會被行人嫌" 來的好. 如果新北市政府良心發現, 或許每週六日選一天只允許自行車行走.
既然錯誤已形成,難道要削足適履?與其勉強牽車走,何不空手漫步遊?
一個公共設施不能發揮原本的功能,而公家機關一方面將錯就錯,一方面死不認錯,如何能說服人?我自己不是自行車友,但也無法接受這種說法。
@@tonyhuang38 親身體驗…講真~平日沒預約也放我進去了…只是不能接受的是入口管理說不能騎自行車要用牽的,結果自己騎電動車、按著喇叭飆到另一頭是怎回事
中肯
😊😊😊呃...真的要等後天看有沒有上週五跟明天週一的外拍片了😅
你好像很喜歡分析我的行為, 我沒出門, 就無法拍出好影片嗎?
@@tonyhuang38 呵 還是不少人熱切期待Tony出外拍片啦
@@진창굉 但應該不用無聊的猜測我下一支影片會是哪一天出去拍片,而留言的言下之意,似乎是說今天推出的影片沒意思,只好等下一支外拍片了。
@@tonyhuang38 不會沒意思,只是要比較燒腦認真想一想....去年開講日治還是日據、台灣光復、中華牛馬之爭、台灣韓國對日本為什麼不一樣,大家參與異常踴躍呀
建議改為自由造訪,酌收門票,以價制量,我估計以台灣人不願花錢的個性,遊客絕對大幅減少,花蓮山月吊橋剛開始也是要預約,被罵了之後改為自由前往,假日遊客其實也沒有很多,政府太高估台灣的觀光客數量了😂😂
若酌收門票清潔費, 我是可以接受的. 但還是應該改善燈光及路面, 以提高騎乘的安全.
感謝tony很用心的建議。而非只是一昧的批評。新北的公家機關人員,只想維持現況,都不願意嘗試改變,這樣怎麼會進步。
新北市政府很官僚,例子多的是。什麼長官,什麼下屬。
TONY 大的想法意見是好,就算此時不能被接受,但有所行動就能看見希望!好久沒去十分瀑布了。那裡,我認為才是台灣觀光發展與土地法規最大的笑話……(就那個私人……),不知解決了沒,政府沒魄力沒決心,只想拖……
路面積水以為美 本末倒置
😮其實這樣聽來覺得..我們其實都可以有很多選擇,並不一定要糾結在那,那條奇葩隧道不友善、不好騎甚至是對動物界生態友善..那就把隧道還給生態環境,我們身為最高等智慧的人(動物)自然有其它更好的選項選擇,不一定死要糾纏下去況且..三貂嶺火車站聯外道路也是極度不友善,所以就是想去,看看被罰的案例,自然也不會跟荷包過意不去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轉個念換個方向,彩虹或許就在你眼前
如果政府蓋了一個田徑場,跑道用錯材料,跑步時會滑倒,大家就換個念頭,田徑場禁止跑步,只能用步行的方式,就可以解決問題了。而且跑步的聲音太吵,會干擾到田徑場旁樹上的麻雀。
以下開放自行車友大軍進入戰場
Tony🎉🎉🎉
自行車道就自行車道,取消預約,增強照明和行人單車分道才是正辦吧。
取消預約是第一步. 蝙蝠走了, 就增強照明, 然後改善路面. 人車分道是不可能 (因為隧道狹窄, 設計不良, 兩邊排水溝又浪費寶貴空間), 別忘了, 人車分道, 人道及車道又要再分道, 不然就都變成單行單了 (除非規定只能猴硐進, 牡丹出, 那又要引起爭論了).
@@tonyhuang38 原火車隧道寬度應該都一樣 (相較五堵隧道)? 那這裡的鋼筋鋪面和"挑高" 不改建還真無解了。隧道改自行車道都有這麼多成功前例,不知為何會自找麻煩搞這,哎 …
應該要分流而不是分道😊
佩服你的正義勇氣~但新北市政府不能接受小小百姓善意表達,東北角原本就屬於較潮濕的地方,鋼鐵長期處在這環境內不會生銹嗎⋯⋯工程設計根本就有問題,生態保育~試問東北角海洋生態漁船,潛水近礁捕魚,獵魚甚至夜間電魚,魚類枯竭~新北市政府有在意嗎?
有道理
當初申請是自行車道,補助也是這個名目啊,後面還可以改名目喔! 因為木已成舟,生米煮成熟飯,所以新北市府無要無緊,你奈我何?認為要將補助取回,名不符實啊,新北市府才會積極去解決問題。
體育署都不說話了,車友還能怎麼樣?
tony的建议很好,也不复杂,我相信很多人都这样建议。台北工务局的人肯定也能想到这种解决办法,但为什么不去做呢?这就是权力的傲慢。
17:41⋯試問一下⋯3貂嶺隧道⋯跟這3個陽光☀️甜姐兒⋯有啥關係⋯中間那個還酥胸外露🥛香四溢⋯🤷
封面設計是個人創意的問題
舊草嶺隧道為何要規定開關門時間🤔🤔🤔
控管中心的公務員也要下班休息啊. 我夜間不開放覺得還算合理啦 (各博物館不也如此) . 畢竟夜間從福隆車站騎到隧道口, 還是有會有點危險.
三也磅空那三個隧道.景色漂亮.偏僻也沒人氣..怎麼沒人說要照顧蝙蝠呢? 再說要照顧蝙蝠.附近多的是廢棄礦坑.哪來還等這座鐵路隧道的"生態". 要那些相關單位道歉是不可能的.主管單位會被究責. 等到未來某一天鋼筋生鏽了.等到有人因為鋼筋出了大問題後(雖 然真的已經有人受傷了). 再新開個改善工程標.重新再來吧!
然後蝙蝠愈來愈少 超瞎,半少時牽車,比直接騎候牡公路摔車好多了
有解,如同Tony 說的有𠆤案例,在美國華盛頓特區通往五角大廈的隧道上面有個牌子unmount your bike ,就是下車遷行,合情合理,根本不需要管制
是的。不過車友還是抱怨路面的鐵條很難牽車,而且不適合自行車的鞋子,這問題就比較難解了。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改為人行步道。以一位騎腳踏車者的心態,你要他牽著走半小時,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公共場合,所有人都會主張行使自由權益,為了達到互不侵犯,最終大眾會達成彼此妥協的點。
依造興建目的及經費來源, 最簡單的方法應該是禁止行人通行. 不能以錯為對.
當初的設定,本就不是為了自行車而設的.....,因為太暗了!危險!!是因為騎自行車的人很多,所以才考量事後讓自行車騎行....的吧!我是建議啦!!如果真要這樣爭,不如另闢道路讓自行車的車友騎行,而原隧道,改預約導覽制,讓觀光客可以慢步行走~
當初興建的目的就是自行車道,是設計出了問題。你可以去看看Eddie拍的兩支影片,有很完整的說明。
@@tonyhuang38 如果當初設計有問題,為何不在事後修改呢???堅持不完善的規劃,只是成笑話了!隧道其實可改為雙向道,一邊車走,一邊人走,不就可以了!抱歉,我是佛/墨家的教徒,講和平.平等...圓滿~或許跟儒家的不同,但是您說的也沒錯....只希望能改善的更完善及圓滿!!!阿彌陀佛🙏
一開始是叫自行車道哦....後來有爭議才改名生態...致於為何不像草嶺隧道一樣設燈具,,可能是為了釘子戶們吧....
@@abingchen1504 其實不設燈具,造成視線昏暗...是可以改的,就是自行車前面裝車燈,就像日據時期的單車,車頭有一個燈,這樣就能照明了光線不會造成對向的人刺眼,而且還能保持照明,算不錯的選擇!
@@abingchen1504 為何不像草嶺隧道一樣設燈具? 因為設計師耍帥, 刻意設計這樣的燈光, 想要讓鋼筋鋪面隱形, 要讓進入的人專注於欣賞有歷史的隧道.
重點還是市場需求說了算...
不就這個我也要、那個我也要,最後花一堆錢弄出一個不三不四步道。但是現在不可能認錯,一定要想個理由圓過去,公務員不就都這樣!
「有理行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tony說的真有道理,無理的當然會站不住腳!再者;蝙蝠有比台灣國寶櫻花鈎吻鮭來得珍貴嗎?比照辦理?
非保育類 要查一下 台大教授
不小心說破了政府官愛便宜行事。
老師說得很中肯.大工程吵雜聲扁蝴早就飛走去找五星級更好洞穴了.高經費完成的建設.給百姓享用才正確.
我覺得新北市府不會接受Tony的看法,因為什麼都不做最輕鬆,我認為市府還是會用蝙蝠、生態為主題拒絕Tony。
多做多錯 少做少錯 不做不錯。
至少我有努力過。
Tony老師您好! 您是否有考慮入閣, 為國家服務呢? 謝謝您~
我入山比較適合.
阿伯今天很嗆喔(我開玩笑的阿伯別在意) XDDDD
我覺得我語氣很溫和啦。
@@tonyhuang38 所以我說我是開玩笑的啦~阿伯別在意黑 wwww
那些蝙幅也和台灣彌猴一樣是保育動物嗎 ? 或者大家一起去幫助隧道內的蝙幅回歸自然山林 , 新北市政府就不能再拿來當藉口了...
鋼筋路面 for 生態?好好笑
✌️
其實根本不用這麼麻煩,一半規劃為自行車道,行人視情況可以使用但要注意來車,而自行車以禮讓行人為優先人車分道一人一半
人車分道一人一半, 那就必須只限一端進, 一端出. 可能嗎? 否則人車分道一人一半, 車道人道又必須再分一半. 空間夠嗎? 又得限定不能超車.... ...
聽完反而覺得餐廳沒錯
th-cam.com/video/CD7L7Kc4BDk/w-d-xo.html
通常做官的,錢賺到了,就不管你死活了,除非真的有出問題了,才會大小聲,真是一個笑話
TOny年輕很像李連杰哈😅😅
既然牛肉麵變成羊肉麵,那就再補個生牛肉過乾癮,真是TMD的好建議!
這條自行車道的問題就跟新北大橋一樣設計感十足,但完工啟用才發現不實用然後車友提出異議,卻硬凹因為有蝙蝠所以是“生態廊道”,那就是“睜眼說瞎話”,因為當初計畫書就是“自行車道”且那個預約制就是“脫褲子放屁”
以生態之名作為欺瞞廣大民眾,聲稱限制人數、限制騎乘,請新北市政府回歸原本補助興建自行車道的初衷,還給車友一條自行車道。
如果把這自行車道當成藝術品來看(畢竟是得獎作品)這樣就沒有問題!藝術品就是擺在那邊碰不得!不能摸只能看!就是擺在山裡的公共藝術品來看待。用藝術品的角度來看新北市政府就沒有問題!
不是得獎就沒有爭議, 如果當初你宣佈要建一件"藝術品"好看的自行車道, 只能走, 不能騎自行車, 當然沒問題. 偏偏新北市政府高調宣傳要建自行車道, 打造青春山海線, 還申請體育署補助, 就使用目的, 就是設計錯了, .....建議你看看Eddie拍的那兩支影片.
@@tonyhuang38 我了解,那是新北市政府當初說大話做行銷太高調所致,只要新北市政府拿出道德勇氣再次公開更正只把這隧道當藝術品,只能走不能騎車,勇於承認當初說大話就行!知恥近乎勇!至於後續引發的政治輿論問題,當然新北市政府要去承擔!一直不認錯!後面要付出的代價只會多不會少!
@@oreochen9641 新北市政府就是不願意對車友說一聲道歉或表達歉意,明明就是設計出一條不適合騎自行車的自行車道,卻堅持是可以騎自行車,卻又限制一大堆,以免被看破手腳。全台灣有哪一條自行車道限速時速10公里呢?
很多人對‘’獎‘’有迷思。現在很多的獎是只要繳一個報名費用就會有。所以不用迷思‘’獎‘’,不行用就是不行用。不能騎車就不能騎車,只能走路就說只能走路。 如果真的是因為生態就乾脆留給蝙蝠。
@@oreochen9641晚啦!
車友不可能願意牽車40分鐘
那當然,每個人的看法不一,我只是在”岳飛打不到張飛”的前提下,莫可奈何的提出這樣的建議。
釘子戶---😄😄😄
我絕對不會去騎那條隧道,那種鐵條路太傷輪胎了,除非騎礫石車,否則有拋錨的可能性。
支持取消線上預約制
沒錯 +1
還有,星期一休息,這真的很官僚。
@@周談路 蝙蝠釘子戶們也要休息...哈.
預約 是為了蝙蝠。沒有蝙蝠 就沒有友善生態。
首先謝謝Tony大再為公義發聲!
有關牽車走隧道這部分做個小補充:台灣主流單車有一種是公路車,許多車友有上卡會穿卡鞋,若穿著卡鞋走這樣的長的隧道以及2.4cm的間隙是不可行的(穿卡鞋不好走,鞋底也極易卡住慎損壞),因此即便要改成用牽的,路面也需要改善。
也就是說,若這自行車道的路面有合乎體育署補助最在乎的無障礙規範,其實任何單車都可以安全通行;但採用鋼筋路面的2.4cm間隙別說公路車卡鞋,一般輪椅在車道上轉彎就很容易會卡住,因此這個自行車道工程有嚴重疏失,若新北進行改善等於承認有疏失,所以才一直拿蝙蝠來做為掩飾的藉口。
完全正確,會利用三貂嶺隧道騎單車經過有眾多長途的公路車友,幾乎都是穿卡鞋,這種鋼筋路面無疑是殺手。
其實市府一直迴避的三個問題:
一、全預約、周一公休,合乎自行車道經費目的嗎?
二、超過兩公里鋼筋路面的2.4公分間隙,合乎無障礙規範嗎?
三、一開始沒有生態調查,未經專家審核,工程完工後才改名生態友善隧道,這樣的事後生態,是政府該推廣的保育作為嗎?
退一萬步來說,若一開始體育署就知道這自行車道完工後會有上述三個問題,會同意給予近六千萬的補助嗎?
為何會有以上這些問題,是跟這自行車道經費目的以及體育署補助目標有關,請想深入了解的網友參考這影片(也就是Tony兄影片中提到的其中一支):
《評論》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通行之安全性檢討報告》,推諉卸責毫無誠意
th-cam.com/video/ans5e4MJtK8/w-d-xo.html
謝謝. 我就看到這支影片, 有感而發, 才拍這支影片. 只是我是非車友, 思維不一樣, 目前要求新北市政府再花錢改善, 是岳飛打張飛, 很難奏效. 但如果能一起夠先爭取"取消線上預約", 就能先突破, 到下一階段再爭取週六或週日, 專供車友使用. 一旦使用之後, 未來自然能夠根據更多人的使用經驗, 要求新北市政府逐年逐次的改善缺失. 這只是我個人意見.
是的, 要改善的問題真的很多. 但以目前現況 (岳飛打張飛), 以我的思維, 就是讓新北市政府不多花一毛錢, 不承認錯誤的前提下, 先開放全面自由造訪, 週六日提供一天專供自行車車友專用, 未來再一步步爭取改善路面。目前的管制, 事實上就是為了把把問題"封閉"起來, 所以先結合車友/非車友的力量, 先突破第一關, 再求一步步的改善。
掛牛頭賣羊肉,贊助者還只能自認倒楣。
我的主張還是一樣:新北市政府,你們如果要弄成「步道」,就把「自行車道補助經費」吐出來歸還國庫啦!
感謝Tony老師提出超有價值的議題。
這條隧道我去過一次,除了自行車友善外,對行人也不友善,偶有自行車以及四輪的輪椅車的車頭燈太亮、太強,很遠就刺到行人眼睛,在黑暗中遇到尖銳的光線,眼睛根本就張不開,會造成雙方的危險。
我在出口端,駐點服務那裏跟志工+穿制服的小姐建議,志工態度正常,制服小姐就很保留了。
希望經過您的議題能夠順利圓滿。
再次謝謝,祝福您!
自行車前燈確實是個問題,照射的角度太高...基本上要水平向下致少45度
不用在意蝙蝠,建議隧道內的燈全部打亮,燈火通明,就不會有黑暗突然的尖銳光線出現,不管是行人或單車族,都是安全的。
@@貓龍-c2i 大概現在主打的是生態隧道,所以不能打擾釘子戶,不然又會換成生態保育團體抗議...呵.
事實上單車進入隧道,在入口保全都會要求開燈,而且又是刻意降低照度的環境,沒車燈根本看不清路況。 車友也是很兩難。
@@貓龍-c2i 這個本來就是蝙蝠棲地,阿你進到人家棲地裡又吵又鬧,看看開放以來蝙蝠數量減少了多少,本就生態不友善還硬要掛生態友善牌子,笑死
我也讚成Tony的理論.與建議,希望後續有良性的改善,祈待那天能自由造訪,祈盼中!
因為看了Tony的這支片,我真的連帶去把Eddie四十多分鐘的片全看完,也把相關的一篇 獨立評論在今年一月的黃柏森投書也看了...去年我自己只去過一次,現場導覽人員說有板橋來的超愛這隧道,一個月就來了12次😅😅😅我是只會去一次,不會再去第二次。
看完眾家的意見,大致可歸納出:
1.隧道設計硬體不良,不利自行車友騎行。
2.政府錯誤欲蓋彌彰,企圖以生態隧道掩蓋自行車道的原始用途。
我雖然是不會再去,但我覺得最簡單最省錢的方法是取消預約制,但定時或定日人車分流。行人和自行車不應同時都在隧道裡,且本身隧道硬體設計就有明顯嚴重缺陷,要是不想花錢打掉重做,為了滿足其“設計”的美感原意,那就規定這段隧道只能下車牽行,不能上車騎行。
對於自行車友來說這段隧道是建構北台路網重要且安全的一段,就算是下車牽行,也足夠滿足其需求。
而定時單雙整點限定只有人或車通行,以免人車混雜,這隧道路面不夠寬,下車牽行更佔路幅;台灣人進去就是專找亮點,停留擺拍打卡,是不會快速通行,只會原地排隊擋路。
比起預約制來說,隨時到訪等整點放行,行人和車友就等一等,等的時間就鄰近商家逛一逛😊
很好的建議。因為影片時間的關係, 我沒有講到這麼細。而Eddie講過的設計問題, 我也沒再重複引述,只做這麼卑微的訴求,而先不求改善路面,是因為我看到Eddie提到檢討報告內容, 多說無益, 岳飛打不到張飛, 只能先謀求解決車友及非車友共同關心的問題, 再求突破.
@@tonyhuang38
Tony你在片中說的Eddie 的片是兩週前18分鐘的那支吧?我剛剛才看完..我昨天看的是半年前45分鐘那支。
@@진창굉 影片中有列出了兩支影片的封面,一支影片時間比較長,一支影片時間比較短。
@@tonyhuang38
所以Eddie半年前的45分長片,兩週前18分的短片看了,Tony的兩支三貂嶺隧道片也看了,獨立評論黃柏森的投書長文也看了,三貂嶺隧道也實地去走了一遍,那就非常認真的了解了來龍去脈😂😂😂
這建議不錯👍
感謝Tony老師🥰🥰🥰
可嘆
阻斷淡水河,大漢溪,基隆河系單車網與雙溪河濱海路網的聯結;鋼筋路特殊設計,自始是錯誤
自由造訪,人車同行,被新北市政府認為不安全,這就是隧道設計有問題。
例如許多河濱自行車道,在某一側都設有較窄的行人專用道,但實際上跑步與散步者往往沒有分流的概念,常常在自行車道上活動,但長久以來,也並沒有發生危害安全的事情,如果一般自行車道可以做到人車同流,那麼「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自然也應該要做到。
更何況,附近的其他自行車隧道,例如:福隆舊草嶺隧道---------------等等多個隧道也都是人車同行,新北市政府也不認為有安全疑慮。
由此顯而易見之所以「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人車同行被視為危險,其實就是原始設計有很大的缺陷。
正解。
笑了 沒有分流覺得可以也只有自行車 難道行人不閃 自行車會從頭跟到尾?
車道本來是可以比現在還寬的,只是因為奇葩的設計,車道的兩邊內縮造成衝突更大,牽車所佔的路面空間也會比騎乘在更寬一些。而行人和自行車都還有一個佔路面的行為,就是併行,一般的河濱自行車道就常有人併行邊聊天邊散步(跑步),也有不少自行車友併行邊騎邊聊天,這對路幅本來就不寬的車道通行會造成很大的影響,應該要也宣導不要併行。
然後牽車也會衍生出其他的問題,現在不少車友都會穿卡鞋,卡鞋其實是不好行走的,再加上縫隙那麼大的鋼筋路面,更有可能在上面行走時卡住,而這一條本來就只是個10分鐘左右就通過的通道,前後可能還有數十公里的騎乘,有卡鞋騎乘起來還是比較輕鬆的。
若再把蝙蝠的影響問題考慮進去的話,騎乘時輪胎和鋼筋路面可能會產生一些聲音,但是牽行的話,後輪的棘輪聲音可能更響,聲音頻率也更高,而正常踩踏騎乘不滑行的情況下,棘輪是沒有聲音的。
還有高度 都快摸到蝙蝠 了。
我是覺得改為步道,但不限制自行車不得進入,用牽行方式通過。新北市政府改了一條不能騎的自行車道,死不認錯調整,最是惡劣。
個人更主張取消預約👍然後採取單數整點騎行,雙數徒步的方式作為區分。
我是車友,隧道真的太長了,我真心無法有耐性步行走完(大多數行人也是選擇折返),我寧願預約並騎車的方式通過!
但還是感謝 Tony 發聲
同意,許多帶孩子的根本沒辦法「走」完全程啊! 勢必要用自行車騎才行
中肯👍
推推 贊成
個人也蠻同意您的看法~ 我也贊同片中建議的取消預約制並於週末只限定自行車騎乘,禁止行人,但我認為平日不需限制自行車只能下車牽行,應視狀況而定,若行人較多時,主動改為牽行,跟任何時候在人行道上或馬路上自行車禮讓的原則一致。此外,我認為還必須優先改善整體行車的安全為要!⋯畢竟整體而言,這條本來就是以自行車為目的規劃的隧道⋯⋯
平日確實遊客不多, 所以新北市政府曾經一度在平日取消線上預約制, 改成自由造訪 (好像是去年3/28起) . 但只實施幾個月吧. 又改回全面預約制, 可見若沒有搭配"隧道內只能牽引自行車", 恐怕新北市政府是不會同意的。
預約制度是非常糟糕的限制做法,牽車走隧道的形式,應該現況不做額外工程的最佳方式,但市政府的態度真的讓人不敢恭維,不認錯也不改善,堅持己見又傲慢。我也很喜歡這條隧道,但是由於預約制度,我只去過一次之後,就不再造訪了。
+1
預算專款專用!經費核撥問題重重!!
國家預算制度是法律規定,民間餐廳賣什麼麵是民事約定!!適法性不同!!
不說這本來就該是自行車車道的事實,所有問題源頭在於其差勁的設計,這種設計團隊為了拿來報獎獲得名聲和私利而設計的公共建設跟本沒考慮使用者,最後反造成了騎車和步行者的對立,考量現況我也是主張解除預約制改人車分流,從時間上分流或道路設計上分流都好,同時要讓照明改善,甚至改成對夜行生物較友善的紅光照明都好過於什麼都不做,至於路面改善我覺得短期內不敢奢望,而現有路面改成牽引通過,對於穿卡鞋的車友是一種漫長的折磨,Tony 畢竟不是單車使用者,可能不瞭解這種磨難
是的, 我確實不知道穿卡鞋遇到的問題, 我也認為短期內路面改善不太可能 (岳飛打張飛) , 所以我不做此訴求, 因為車友Eddie已經訴求的很清楚了, 如果會改, 新北市政府早就改了.
@@tonyhuang38 路面設計我不懂,但時間分流不難,例如每週一、三、五、日行人通行,二、四、六單車通行,其實這樣就能簡單分流了
跟我想的一樣😊
@@iamdaviddog
我是想過按日或按時分流...但按日分的話,那不管人或車就不能天天隨時都可去,要先看日子。整點輪流放行的話,就算晚到等一梯還是可以過。
三貂嶺遂道的問題並不在於牛肉羊肉口味(族群立場)的不同,而是新北市政府一開始想利用舊草嶺遂道的前例,吸引單車族來打響名氣,結果單車族來了不只發現是一場騙局,還搞得一堆人掛彩,一項工程讓使用者受傷了,這是疏失不存在任何推卸的空間。正如牛肉麵老闆想拉攏回教族群來消費,卻自以為是的端出一碗拿手的豬肉麵,受騙穆斯林不只誤食了豬肉,而且食材處理過程有問題還害得人拉了肚子,他們能夠不生氣嗎? 而老闆卻因為人氣旺了也得獎了,不只一句道歉與檢討改進都沒有,還理直氣壯的說我的麵就是好吃,吃不慣的就別來,這樣的態度對嗎? 一開始的欺騙、事後的處理態度、還有對消費者的不尊重,這樣子對嗎? 的確,三貂嶺遂道最終只能以"步道"而非"自行車道"的方向來定位,排擠一開始設定的使用族群,少數雖然常常要配合多數是民主,但多數也要尊重少數,而不是壓者少數打,這才是民主真正的精神,不是嗎? 話說得重但並非針對您個人,而是不負責任的相關單位,您用心製作影片是值得鼓勵與掌聲的,請持繼加油,謝謝。
我完全認同你的說法, 就是新北市政府設計錯誤, 所以只能強調"羊肉麵" 很好吃, 吸引非車友 (不堅持吃牛肉麵的人) 的支持, 並以蝙蝠為藉口, 強高這是兼顧生態的設計. 其實只有隧道燈光與蝙蝠有關, 路面設計,一點關係都沒有, 而高架的路面設計, 甚至更容易騷擾到蝙蝠。我做的建議, 是在"岳飛打不到張飛"的前題主, 退而求其次的訴求. 因為該有的訴求, 實車友早就已經表達的很清楚且理由充份了。
新北市的做法,把Tony老師解決掉,問題就解決了!
為了世界和平 台灣穩定 ,人間蒸發。哈哈哈
底氣十足, 又何懼乎! 我只是看了Eddie的影片有感, 所以也製作了這集影片.
@@mywayinTube🤔 台灣(人間蒸發)還不至於 吧!
@@曉秀王 是不至於啦,狗吠火車 比較可能。
@@tonyhuang38他應該是說笑啦!
自行車跟行人原本就是衝突的族群,從河濱自行車道就能深深體會行人與自行車彼此間的不尊重,如果這不是一條通勤或日常休閒運動用的步道,政府應該明確地做出取捨,改成平常只許行人通行,自行車禁止進入,並如同Tony老師說的一樣,固定時間開放自行車專用,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想我會更願意用兩種角色到訪,享受不一樣的體驗,而不是走也走得不安心,騎也騎的不暢快
自行車跟行人(你我騎單車,但也都有成為行人的時候)並不一定就是衝突的族群,是環境或設計甚至政策造成衝突與對立,可以透過良好的設計與溝通把衝突解決或降到最低~
託尼先生你好 再次給你按萬個讚 講解太好了 改善的建議我非常的讚同 工程設計錯誤 都會拿個擋箭牌來做為掩飾事實 這是政府的一慣行為 不足為奇
非常讚同
謝謝Tony哥為車友的發言, 這碗羊肉麵還真的讓人不方便...
之前騎小小折疊車carryme到訪,結果管理人員不給進入,原因是8吋的輪胎跟特殊地面接觸會發出聲音,干擾蝙蝠棲息;叫我下次換大一點輪胎的單車再來,有點無言!
對!我也遇過然後在辛苦牽行了一大段路之後,管理員的電動車開著大燈直接我在面前呼嘯而過…
就是騎在鋼筋上面,然後ㄧ不小心東西掉下去就很難撿起來了,就是ㄧ個表面維護生態,其實是行走或騎單車要小心東西掉下去,撿不到,估計幾年後底下會像許許願池ㄧ樣,佈滿各種小物😂😂
路面遲早要改善的, 只是短期很難 (推諉卸責, 毫無誠意) , 所以這部份我乾脆就不談了, 因為車友Eddie已經陳述的很清楚了, 但是岳飛打張飛, 打不到張飛, 張飛完全不肯檢討自己, 還回應的理直氣壯.
取消線上預約但要即時總量管制以避免空氣與噪音污染
Tony哥,辛苦了。
潮濕區域舖鋼筋步道(間隙大卡車輪、物品掉落難撿回、生鏽、易滑倒),另一邊出入口積水鞋溼更滑,設計好看但實用性....
好建議照准
看新北市府肯不肯聽建言?但一修正不就意謂當初設計不良,拉不下臉啊。恐怕要等到2026年換新北市長才有機會,希望到時有意參選新北市長的人,就這問題表態要不要改怎麼改,讓關心此議題的新北市民,作為投票取向的參考。
好的建議
認同
Tony 的建議我也支持
8月4日一人健走到猴硐安全上也有問題,很多遊客不遵守並排行走,造成後面難跨越,真是沒有水準,洞內應該要有廣播警示、平面告示、監視器系統,我只有星期日休假不會騎車,草嶺隧道希望全面通行設計行人專用道😊
早期的火車隧道是單向的 (崎頂子母隧道是少見雙向通行的隧道), 隧道不夠寬, 舊草嶺隧道要設計行人專用道, 那就是要縮減自行車車道, 根本不可能 (雙向都有人車行走, 等於是狹窄隧道內分成四線道) , 所以才有假日禁止行人的管制措施.
@@tonyhuang38了解!請問我打算雙十節草嶺隧道健走,是否可以開放步行?
之前調查報告沒有破壞生態,但卻以生態步道為核心來施工,超無言。
期待這條自行車道很久了,之前明明都定調自行車道,結果,可惜
從來都沒有以生態步道為核心來施工, 就只是設計師在耍帥仿效國外, 又仿得只有87%像.
同意 站在行人的立場 是條很舒適的步行隧道
在等八點半的新片看完才能睡😅
#856讚
謝謝Tony帥哥的解說,
為了20-70隻的小動物,而影響到我們人類的福祉😇,自行車和行人一起在黑暗的隧道內2公里,真的有點擔心,我自己是不會去那黑暗的地方,而且還要受預約登記的限制,我是沒有興趣的🤣。
預約制其實管制的不嚴,對於守規定的人,不公平,根本就要取消。
現在的問題就在於:隧道究竟怎麼定位它的功用.
要生態就別讓車子進入,用牽的進入是要幹嘛呢?若是要成為自行車車道,那就放棄保育的措施。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否則時間久了以後,早晚會出問題。而且因為原本打造這隧道,目的是為了促進地方觀光,所以必需兼顧觀光,但以保育的角度來看,每日的遊客人數還太多,車子進去對蝙蝠的滋擾是很嚴重的。這樣下去遲早就跟當年北濱公路旁的蝙蝠洞一樣,最後蝙蝠都跑光了!
個人的想法,這就只是一座隧道,沒有很大也沒有很長,所以遊客進入後,幾乎算是集中的,就是在車道上,沒有其他地方能分散,所以干擾一定會很大~對蝙蝠而言,同時這就只是一條狹窄的隧道,即使要派管理人員現場來維護秩序,也沒有空間。這個隧道的性質,還是偏向風景區,所以會來這隧道的多半還是遊客,而非主要以來做生態之旅的人,就像會去福山植物園的人,基本心態上就和去太平山完全不一樣。但這隧道可以做到這樣嚴格嗎?所以還是改成自行車隧道比較適合。
原本就是要興建一條自行車隧道,因為設計錯誤又不願意修改,就轉型成為生態友善隧道,而且還理直氣壯,不願做改善,這就是山友一直耿耿於懷的原因。
容我幫Tony大回答有關這隧道定位問題,這是有明確的先期研究。
根據工務局102年的「雙溪區三貂里與瑞芳區碩仁里間之舊有三貂嶺至牡丹鐵路隧道作為一般道路使用可行性研究報告」,與107年的「瑞芳、雙溪區舊有三貂嶺隧道至牡丹鐵路隧道自行車建置初步評估及測量作業」初步評估報告,是建議將隧道功能定位為自行車道,並不是建議發展為生態隧道或生態步道。
一個一開始沒有生態調查,未經專家審核,工程完工後才改名生態友善隧道,這樣的事後生態,不是政府該推廣的保育作為;生態在此只是被拿來消費,所以相關單位應被譴責,也應該被調查。
應該趕走的是蝙蝠,而不是行人,也不是自行車。
大家都把這條隧道當休閒娛樂角度看待。
但單純以生態環保與交通方面來看,步行與自行車這兩種最環保的方式從台北移動到宜蘭,這條隧道是不可或缺且無可替代的一部分。
Tony老師的牛肉麵比喻很生動,但其實對希望能用腳踏車來往台北與宜蘭間的人們,這條隧道是目前唯一解,比較像我們點了餐廳菜單裡唯一一道素食蔬菜拉麵,結果老闆說我覺得加了豬油蔥比較香,就擅自加了,朋友們的確吃的香噴噴,但我念個佛號我吃素啊。
Tony 讚!!!
第二任啦~沒在怕的
我認為不會取消預約,因為為了安全,管控人數,頂多提升預約人數
取消預約/增加照明/重新設計鋪面,方便行人與單車通行
看了留言發現很多網友喧賓奪主。
這條本來就是設計呈給自行車通行,憑什麼現在因為設計和施工缺失,反而變成禁行自行車?
應該是新北市政府要提出改善計畫讓自行車可以順利通行才對
網友們為了自己步行的利益去禁止自行車,無疑是乞丐趕廟公
搞清楚要對此負責的是新北市政府,抗議的對象和訴求要正確啊!
是的, 政府不能將錯就錯, 錯的變對的, 而說對的是錯的.
讚啦 老師
支持Tony老師的建議,取消線上預約
非常同意,已經分享散佈
人工隧道當然是為人設計的😊
沒錯 不適合騎因為有人亂騎造成危險 還是用走的比較能體驗隧道的感覺
對 草嶺隧道 已改成假日 只准單車通行 禁止行人。
我看到預約就沒想過要去,
每次從牡丹車站出來看到告示牌,
想了想還要預約就沒有然後了,
天氣等各種情況都是說變就變的,
隧道有什麼好預約的,
人多就慢慢過不是嗎?
也許是擔心人太多自行車無法通行,
但是你不也限速10了嗎?
10這個速度其實也是塞車的速度吧?
新北市政府姿態很高的 自行車這種小眾市場他們才懶的理你 修復延宕多時的觀音坑溪橋 新月橋 不都是如此
但至少新北市政府不敢否認, 當初的計畫是要建自行車道, 現在只好強說是兼顧生態, 所以才設計成這個樣子, 以掩飾設計錯誤.
它從頭到尾就是以自行車道來設計,完工以後才被發現設計不良。難道禁止騎乘自行車是正確的做法嗎?
既然岳飛永遠打不到張飛, 至少爭取"取消預約制, 牽車走隧道", 這樣總比"很難預約, 就算預約到也只能騎10km/小時, 在隧道內又會被行人嫌" 來的好. 如果新北市政府良心發現, 或許每週六日選一天只允許自行車行走.
既然錯誤已形成,難道要削足適履?與其勉強牽車走,何不空手漫步遊?
一個公共設施不能發揮原本的功能,而公家機關一方面將錯就錯,一方面死不認錯,如何能說服人?我自己不是自行車友,但也無法接受這種說法。
@@tonyhuang38 親身體驗…講真~平日沒預約也放我進去了…
只是不能接受的是入口管理說不能騎自行車要用牽的,結果自己騎電動車、按著喇叭飆到另一頭是怎回事
中肯
😊😊😊
呃...真的要等後天看有沒有上週五跟明天週一的外拍片了😅
你好像很喜歡分析我的行為, 我沒出門, 就無法拍出好影片嗎?
@@tonyhuang38
呵 還是不少人熱切期待Tony出外拍片啦
@@진창굉 但應該不用無聊的猜測我下一支影片會是哪一天出去拍片,而留言的言下之意,似乎是說今天推出的影片沒意思,只好等下一支外拍片了。
@@tonyhuang38
不會沒意思,只是要比較燒腦認真想一想....去年開講日治還是日據、台灣光復、中華牛馬之爭、台灣韓國對日本為什麼不一樣,大家參與異常踴躍呀
建議改為自由造訪,酌收門票,以價制量,我估計以台灣人不願花錢的個性,遊客絕對大幅減少,花蓮山月吊橋剛開始也是要預約,被罵了之後改為自由前往,假日遊客其實也沒有很多,政府太高估台灣的觀光客數量了😂😂
若酌收門票清潔費, 我是可以接受的. 但還是應該改善燈光及路面, 以提高騎乘的安全.
感謝tony很用心的建議。而非只是一昧的批評。新北的公家機關人員,只想維持現況,都不願意嘗試改變,這樣怎麼會進步。
新北市政府很官僚,例子多的是。什麼長官,什麼下屬。
TONY 大的想法意見是好,就算此時不能被接受,但有所行動就能看見希望!
好久沒去十分瀑布了。那裡,我認為才是台灣觀光發展與土地法規最大的笑話……(就那個私人……),不知解決了沒,政府沒魄力沒決心,只想拖……
路面積水以為美 本末倒置
😮其實這樣聽來覺得..我們其實都可以有很多選擇,並不一定要糾結在那,那條奇葩隧道不友善、不好騎甚至是對動物界生態友善..那就把隧道還給生態環境,我們身為最高等智慧的人(動物)自然有其它更好的選項選擇,不一定死要糾纏下去
況且..三貂嶺火車站聯外道路也是極度不友善,所以就是想去,看看被罰的案例,自然也不會跟荷包過意不去
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轉個念換個方向,彩虹或許就在你眼前
如果政府蓋了一個田徑場,跑道用錯材料,跑步時會滑倒,大家就換個念頭,田徑場禁止跑步,只能用步行的方式,就可以解決問題了。而且跑步的聲音太吵,會干擾到田徑場旁樹上的麻雀。
以下開放自行車友大軍進入戰場
Tony🎉🎉🎉
自行車道就自行車道,取消預約,增強照明和行人單車分道才是正辦吧。
取消預約是第一步. 蝙蝠走了, 就增強照明, 然後改善路面. 人車分道是不可能 (因為隧道狹窄, 設計不良, 兩邊排水溝又浪費寶貴空間), 別忘了, 人車分道, 人道及車道又要再分道, 不然就都變成單行單了 (除非規定只能猴硐進, 牡丹出, 那又要引起爭論了).
@@tonyhuang38 原火車隧道寬度應該都一樣 (相較五堵隧道)?
那這裡的鋼筋鋪面和"挑高" 不改建還真無解了。
隧道改自行車道都有這麼多成功前例,不知為何會自找麻煩搞這,哎 …
應該要分流而不是分道😊
佩服你的正義勇氣~但新北市政府不能接受小小百姓善意表達,東北角原本就屬於較潮濕的地方,鋼鐵長期處在這環境內不會生銹嗎⋯⋯工程設計根本就有問題,
生態保育~試問東北角海洋生態漁船,潛水近礁捕魚,獵魚甚至夜間電魚,魚類枯竭~新北市政府有在意嗎?
有道理
當初申請是自行車道,補助也是這個名目啊,後面還可以改名目喔!
因為木已成舟,生米煮成熟飯,所以新北市府無要無緊,你奈我何?
認為要將補助取回,名不符實啊,新北市府才會積極去解決問題。
體育署都不說話了,車友還能怎麼樣?
tony的建议很好,也不复杂,我相信很多人都这样建议。台北工务局的人肯定也能想到这种解决办法,但为什么不去做呢?这就是权力的傲慢。
17:41⋯試問一下⋯3貂嶺隧道⋯跟這3個陽光☀️甜姐兒⋯有啥關係⋯中間那個還酥胸外露🥛香四溢⋯🤷
封面設計是個人創意的問題
舊草嶺隧道為何要規定開關門時間🤔🤔🤔
控管中心的公務員也要下班休息啊. 我夜間不開放覺得還算合理啦 (各博物館不也如此) . 畢竟夜間從福隆車站騎到隧道口, 還是有會有點危險.
三也磅空那三個隧道.景色漂亮.偏僻也沒人氣..怎麼沒人說要照顧蝙蝠呢?
再說要照顧蝙蝠.附近多的是廢棄礦坑.哪來還等這座鐵路隧道的"生態".
要那些相關單位道歉是不可能的.主管單位會被究責. 等到未來某一天鋼筋生鏽了.等到有人因為鋼筋出了大問題後(雖 然真的已經有人受傷了). 再新開個改善工程標.重新再來吧!
掛牛頭賣羊肉,贊助者還只能自認倒楣。
我的主張還是一樣:新北市政府,你們如果要弄成「步道」,就把「自行車道補助經費」吐出來歸還國庫啦!
然後蝙蝠愈來愈少 超瞎,半少時牽車,比直接騎候牡公路摔車好多了
有解,如同Tony 說的有𠆤案例,在美國華盛頓特區通往五角大廈的隧道上面有個牌子unmount your bike ,就是下車遷行,合情合理,根本不需要管制
是的。不過車友還是抱怨路面的鐵條很難牽車,而且不適合自行車的鞋子,這問題就比較難解了。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改為人行步道。以一位騎腳踏車者的心態,你要他牽著走半小時,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公共場合,所有人都會主張行使自由權益,為了達到互不侵犯,最終大眾會達成彼此妥協的點。
依造興建目的及經費來源, 最簡單的方法應該是禁止行人通行. 不能以錯為對.
當初的設定,本就不是為了自行車而設的.....,因為太暗了!危險!!
是因為騎自行車的人很多,所以才考量事後讓自行車騎行....的吧!
我是建議啦!!
如果真要這樣爭,不如另闢道路讓自行車的車友騎行,而原隧道,改預約導覽制,讓觀光客可以慢步行走~
當初興建的目的就是自行車道,是設計出了問題。你可以去看看Eddie拍的兩支影片,有很完整的說明。
@@tonyhuang38
如果當初設計有問題,為何不在事後修改呢???
堅持不完善的規劃,只是成笑話了!
隧道其實可改為雙向道,一邊車走,一邊人走,不就可以了!
抱歉,我是佛/墨家的教徒,講和平.平等...圓滿~
或許跟儒家的不同,但是您說的也沒錯....
只希望能改善的更完善及圓滿!!!
阿彌陀佛🙏
一開始是叫自行車道哦....後來有爭議才改名生態...致於為何不像草嶺隧道一樣設燈具,,可能是為了釘子戶們吧....
@@abingchen1504
其實不設燈具,造成視線昏暗...
是可以改的,就是自行車前面裝車燈,就像日據時期的單車,車頭有一個燈,這樣就能照明了
光線不會造成對向的人刺眼,而且還能保持照明,算不錯的選擇!
@@abingchen1504 為何不像草嶺隧道一樣設燈具? 因為設計師耍帥, 刻意設計這樣的燈光, 想要讓鋼筋鋪面隱形, 要讓進入的人專注於欣賞有歷史的隧道.
重點還是市場需求說了算...
不就這個我也要、那個我也要,最後花一堆錢弄出一個不三不四步道。
但是現在不可能認錯,一定要想個理由圓過去,公務員不就都這樣!
「有理行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tony說的真有道理,無理的當然會站不住腳!
再者;蝙蝠有比台灣國寶櫻花鈎吻鮭來得珍貴嗎?比照辦理?
非保育類 要查一下 台大教授
不小心說破了政府官愛便宜行事。
老師說得很中肯.大工程吵雜聲扁蝴早就飛走去找五星級更好洞穴了.高經費完成的建設.給百姓享用才正確.
我覺得新北市府不會接受Tony的看法,因為什麼都不做最輕鬆,我認為市府還是會用蝙蝠、生態為主題拒絕Tony。
多做多錯 少做少錯 不做不錯。
至少我有努力過。
Tony老師您好! 您是否有考慮入閣, 為國家服務呢? 謝謝您~
我入山比較適合.
阿伯今天很嗆喔(我開玩笑的阿伯別在意) XDDDD
我覺得我語氣很溫和啦。
@@tonyhuang38 所以我說我是開玩笑的啦~阿伯別在意黑 wwww
那些蝙幅也和台灣彌猴一樣是保育動物嗎 ? 或者大家一起去幫助隧道內的蝙幅回歸自然山林 , 新北市政府就不能再拿來當藉口了...
鋼筋路面 for 生態?好好笑
✌️
其實根本不用這麼麻煩,一半規劃為自行車道,行人視情況可以使用但要注意來車,
而自行車以禮讓行人為優先
人車分道一人一半
人車分道一人一半, 那就必須只限一端進, 一端出. 可能嗎? 否則人車分道一人一半, 車道人道又必須再分一半. 空間夠嗎? 又得限定不能超車.... ...
聽完反而覺得餐廳沒錯
th-cam.com/video/CD7L7Kc4BDk/w-d-xo.html
通常做官的,錢賺到了,就不管你死活了,除非真的有出問題了,才會大小聲,真是一個笑話
TOny年輕很像李連杰哈😅😅
既然牛肉麵變成羊肉麵,那就再補個生牛肉過乾癮,真是TMD的好建議!
這條自行車道的問題就跟新北大橋一樣
設計感十足,但完工啟用才發現不實用
然後車友提出異議,卻硬凹因為有蝙蝠所以是“生態廊道”,那就是“睜眼說瞎話”,因為當初計畫書就是“自行車道”
且那個預約制就是“脫褲子放屁”
以生態之名作為欺瞞廣大民眾,聲稱限制人數、限制騎乘,請新北市政府回歸原本補助興建自行車道的初衷,還給車友一條自行車道。
如果把這自行車道當成藝術品來看(畢竟是得獎作品)這樣就沒有問題!藝術品就是擺在那邊碰不得!不能摸只能看!就是擺在山裡的公共藝術品來看待。用藝術品的角度來看新北市政府就沒有問題!
不是得獎就沒有爭議, 如果當初你宣佈要建一件"藝術品"好看的自行車道, 只能走, 不能騎自行車, 當然沒問題. 偏偏新北市政府高調宣傳要建自行車道, 打造青春山海線, 還申請體育署補助, 就使用目的, 就是設計錯了, .....建議你看看Eddie拍的那兩支影片.
@@tonyhuang38 我了解,那是新北市政府當初說大話做行銷太高調所致,只要新北市政府拿出道德勇氣再次公開更正只把這隧道當藝術品,只能走不能騎車,勇於承認當初說大話就行!知恥近乎勇!至於後續引發的政治輿論問題,當然新北市政府要去承擔!一直不認錯!後面要付出的代價只會多不會少!
@@oreochen9641 新北市政府就是不願意對車友說一聲道歉或表達歉意,明明就是設計出一條不適合騎自行車的自行車道,卻堅持是可以騎自行車,卻又限制一大堆,以免被看破手腳。全台灣有哪一條自行車道限速時速10公里呢?
很多人對‘’獎‘’有迷思。現在很多的獎是只要繳一個報名費用就會有。所以不用迷思‘’獎‘’,不行用就是不行用。不能騎車就不能騎車,只能走路就說只能走路。 如果真的是因為生態就乾脆留給蝙蝠。
@@oreochen9641晚啦!
車友不可能願意牽車40分鐘
那當然,每個人的看法不一,我只是在”岳飛打不到張飛”的前提下,莫可奈何的提出這樣的建議。
釘子戶---😄😄😄
我絕對不會去騎那條隧道,那種鐵條路太傷輪胎了,除非騎礫石車,否則有拋錨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