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好不好,跑步就能知道?跑步沒有4種異常,心臟可能還算健康

แชร์
ฝัง
  • เผยแพร่เมื่อ 20 เม.ย. 2024
  • #跑步 #心脏病 #健康
    心臟好不好,跑步就能知道?跑步沒有4種異常,心臟可能還算健康。
    小張對於自己的身體健康一直很有要求,熱愛運動的他每天早上都會在樓下的小區進行跑步健身,不過小張在跑完步之後,都會出現心跳加快、氣喘籲籲等情況,在小張看來,這些都是劇烈運動之後會出現的正常情況。
    但此前和朋友一起運動的時候,朋友卻表示,這些跑步後的表現,很有可能預示著他的心臟並不健康。小張無法理解,為什麽正常的運動後表現,會和心臟健康有所關聯呢?
    一、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現:跑步或者久坐,都會改變心臟形狀。
    美國哈佛醫學院的研究團隊,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曾經發表過一項研究,他們認為在人類進化的過程當中,人類的心臟也在耐力方面得到了優化。
    而心臟健康究竟可以優化到什麽樣的程度,主要便取決於--每個人的運動量。
    有些研究者表示,人類和大部分的哺乳動物相比,具有獨特的身體活動模式和耐力能力,而該研究團隊就是想要研究耐力能力對心血管系統,會造成哪些不同的變化,於是他們便挑選了受試者,並對他們進行超聲波造影研究。
    最終通過觀察,這個研究團隊發現不用運動習慣的人,他們的左心室壁厚度、心室容積和心輸出量有很大的差別,經常進行跑步的人,他們的心室更大、更長並且心室壁更薄,這些特征有助於長時間泵入大量血液。
    而這種區別,主要是因為因為高強度活動,導致動脈血壓在短時間內飆升,因此,左心室較大心室壁較薄的結構對於人是有益的,它能夠確保有足夠的血液流,向大腦以維持意識。
    所以研究人員也認為,為了身體健康也為了更好的降低心血管風險,經常進行跑步等耐力運動,是很有必要的。
    二、心臟健不健康,跑跑就知道?沒有這四種異常,心臟才算健康。
    在跑步過程中,每個人都會因為身體機能的不同,而產生不一樣的生理表現,所以有人說,適當的跑步可以很好的檢驗出一個人的心臟健康程度,沒有以下這四種表現,你的心臟可能才是「好心臟」。
    1.胸悶。
    在跑步之後,在短時間內出現呼吸急促、心跳加速其實都是正常情況,但是如果在跑步之後,出現了明顯的胸悶,那麽就不太正常了。
    這是因為此時的胸悶,有可能是由於心肌缺血而導致的,甚至在臨床上還有患者出現了,胸悶持續數分鐘無法緩解、胸口劇烈疼痛,然後便出現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案例。
    因此如果你在跑步過程當中,突然感覺到胸痛,或者胸部出現明顯壓力,胸悶、伴隨著惡心嘔吐等情況,那麽就一定要立刻停止鍛煉,如果再持續幾分鐘後還無法緩解的話,就要撥打急救電話。
    2.腳部腫脹難以緩解。
    跑完步腳踝受到的壓力,因此,腳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腫脹感,但如果腳部腫脹感難以緩解,甚至在跑步停止後數小時後仍然持續,那麽就需要考慮是否是由於心力衰竭而導致的了。
    而心力衰竭,是心臟無法有效泵血的一種慢性疾病,當心臟瓣膜無法正常關閉時,離心臟最遠的腳步,就容易出現腫脹感,因此在跑步之後,我們不能忽略腳部感受,如果在充分的熱身和拉伸之後,腳部腫脹感仍然明顯,就應該盡快進行檢查。
    3.臀部、腿部肌肉抽筋。
    在跑步過程當中,如果出現了臀部或者腿部肌肉抽筋,我們也必須要引起重視,很多人認為,抽筋是因為缺鈣而導致的,但其實也有可能是主動脈堵塞等原因而導致的,和心血管疾病甚至密不可分。
    因此,如果在我們劇烈運動,或者跑步的時候出現了明顯的抽筋感,我們就必須要立刻停止鍛煉,一方面需要判斷它是否與脫水、電解質失衡相關,另一方面也要排查,它是否與心臟病變有關。
    4.呼吸急促且劇烈。
    在運動跑步之後,呼吸當然會在短時間內出現急促、劇烈的現象,但如果說,你的運動量並沒有加大,呼吸的急促感卻遠勝從前,那麽我們就要警惕,呼吸短促是否和潛在的心臟病、心力衰竭等問題有關。
    尤其是在活動期間,突然出現喘不過氣的現象,那就一定要立刻停止就醫。
    如果心臟瓣膜和泵血能力出現問題,就可能會影響心臟左側的液體積聚,從而讓人體會產生類似支氣管哮喘的喘息,而一旦瓣膜得到修復,液體就不再在肺部積聚,病人呼吸就更容易了。
    由於鍛煉可以增強心臟,所以要檢查這種癥狀,這樣它就不會幹擾你進行良好鍛煉的能力。
    三、正確跑步助力心臟健康,這些事千萬不要做!
    跑步對於心臟健康,有著非常不錯的助益效果,但是跑步方法同樣十分重要,只有健康的跑步方式,才能讓我們的身體機能得到充分的鍛煉,因此在進行跑步鍛煉的同時,以下誤區我們盡量要避免。
    1.剛跑完就洗澡。
    跑完步之後洗個澡,可能是很多人喜歡的放松方式,因為在大汗淋漓之後的熱水澡,會讓大部分人覺得清爽,但其實這是錯誤的做法,很有可能會導致人體出現頭暈、眼花甚至休克等癥狀。
    尤其是對於一些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來說,這種做法會大大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意外。
    這主要是由於,在跑步時身體代謝旺盛,人體的熱量產出增加,心率加快再加上汗液不斷蒸發,皮膚血管也會不停的擴張,即使是在運動結束之後,這種情況仍然會維持一段時間。
    這就意味著,皮膚還需要不斷地向外散發熱氣,血管也會呈現擴張狀態,血液流量沒有減少,血壓降低,如果我們立刻洗澡就可能會刺激皮膚血管進一步的擴張,血液循環無法到達重要器官,血壓也就會變得更低了。
    2.跑前不熱身,跑完立刻停下。
    人在不運動的時候,身體機能處於冷卻狀態,因此,在進行跑步等運動之前,一定要先瘦身,否則很容易出現運動損傷。
    要知道,人體運動主要是靠神經肌肉和骨關節實現的,提前熱身可以讓身體較為快速的,達到運動所需的狀態,最大限度地避免抽筋、肌肉拉傷的形成,與此同時,熱身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可以極大的降低跑步後的肌肉酸痛,和機體損傷。
    其實不止跑步前需要熱身,跑步結束後,我們也需要拉伸。
    這是因為在跑步時,全身肌肉都會處於適度緊張狀態,骨骼肌和毛細血管也會進行收縮,將血液輸送到心臟,而運動狀態下的人體血液流速回流快,如果突然停止,骨骼肌失去了節律性的收縮,可能會導致流回心臟的血液驟然減少,大腦也無法得到充足的供血。
    在這種情況下,人體就很容易出現眼前發黑,甚至暈倒等癥狀。
    3.跑步時戴口罩。
    因為此前的特殊時期,戴口罩已經成為了很多人都習慣,但是在跑步的時候,戴口罩是很危險的(尤其是對小孩來說,小孩跑步不要戴口罩)。
    人在跑步的時候,對於氧氣的需求增加,但口罩會影響氧氣攝入,影響心肺功能,很多時候心肺功能受損是不可逆的,因此在跑步時不建議戴口罩,而且一定要量力而行,一旦感覺到了心臟出現了明顯的不適感,就要立刻停下休息。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 5

  • @ccchs1
    @ccchs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熱身很重要

  • @ccchs1
    @ccchs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跑完立刻洗澡,不會有問題

  • @yongkc9223
    @yongkc9223 22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适量的运动量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