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你不自覺的被稀缺性影響判斷?竟然可以用在親子教養上?乖的孩子跟調皮的孩子哪個較聰明?提升孩子智商有兩招?什麼是ADHD?|黃瑽寧(feat. 陳品皓、陳木榮)

แชร์
ฝัง
  • เผยแพร่เมื่อ 1 ก.พ. 2025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 16

  • @lnpmeifei
    @lnpmeifei 2 ปีที่แล้ว +7

    其實我的孩子一直到國中才確診ADHD。在小學階段,雖然有很多很多的狀況讓我們帶著孩子求診,得到的結果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因為情況輕微,找外面的心理諮商所便可!當然我們在這方面不熟悉的情況之下,聽到輕微兩個字,就沒有放在心上;到了國中時期,情況越來越糟糕,才介入了用藥的治療,但是國小最棒黃金時期的行為治療已經過了!
    其實國內提供兒童有常規性的健康檢查,非常希望相關身心方面的檢查,也能納入常規性的檢查當中,以期待需要幫忙的孩子們能夠更早地接受到這一方面的照顧!

  • @LisaChen-i4x
    @LisaChen-i4x 2 ปีที่แล้ว +8

    感謝製作這麼有知識性的節目

  • @mituremi
    @mituremi 2 ปีที่แล้ว +7

    這個節目好有趣~
    如果有成人型注意力不集中的主題就好了

  • @latinpigchen7913
    @latinpigchen7913 ปีที่แล้ว

    真的認同品皓醫師說的小時候 "自我自尊" 形成的影響,我們家中兄弟姊妹年齡差距大,所以小時候是由不同人照顧教養,後來各自成年之後都發現自己對事物的反應態度、對自己本身是不是有自信...天差地遠,自尊心和自信心真的影響很大!其實各自智商都差不多...但是,面對事物...需要考慮的方面與下決心時,就出現完全不同的態度了,同樣父母、同樣是普通智商的孩子,卻表現出...讓其他人第一眼 "感覺" 他是 "出色的人"或 "退縮的人" 的特質。

  • @eeyorelin9201
    @eeyorelin9201 2 ปีที่แล้ว +2

    三位專家的分享都喜歡
    超讚❤

  • @charmdebbie
    @charmdebbie ปีที่แล้ว

    三位專家都很棒!

  • @歐淑英-s3f
    @歐淑英-s3f 2 ปีที่แล้ว +2

    3位都講得很好

  • @cheng7317
    @cheng7317 ปีที่แล้ว

    很喜歡黃醫師的節目,學習了很多

  • @信希-q4n
    @信希-q4n ปีที่แล้ว

    主持人說得太生動可愛呢!

  • @kueichenglee7583
    @kueichenglee7583 ปีที่แล้ว

    太可愛了

  • @HuangMD
    @HuangMD  2 ปีที่แล้ว +1

    00:00 節目開始
    00:48 湯姆歷險記介紹
    02:36 黃醫師觀點─稀有性原理
    09:38 柚子醫師陳木榮─頑皮VS乖乖牌誰聰明?
    16:25 陳品皓臨床心理師─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22:50 誰是故事王

  • @yunfanli4383
    @yunfanli4383 2 ปีที่แล้ว +5

    应该是反过来吧,聪明的小孩会满足父母和社会的期望。

    • @er25634
      @er25634 2 ปีที่แล้ว

      為什麼要滿足他人的期望?

    • @yunfanli4383
      @yunfanli4383 2 ปีที่แล้ว

      @@er25634 生物就是要适应环境啊。智人能够占领地球就是因为极其适应环境。不适应(文化)环境是不是傻。

  • @kueichenglee7583
    @kueichenglee7583 ปีที่แล้ว

    哈哈哈
    22:30

  • @fanglin6702
    @fanglin6702 2 ปีที่แล้ว

    飢餓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