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經濟】建築的循環經濟:蓋房子以前,先想好怎麼拆 (我們的島 1158集 2022-05-30)

แชร์
ฝัง
  • เผยแพร่เมื่อ 29 ต.ค. 2024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 32

  • @Luxury_vagabond
    @Luxury_vagabond 2 ปีที่แล้ว +3

    很讚的報導,希望這類環保住宅能廣建。

  • @alastairstair
    @alastairstair 2 ปีที่แล้ว +4

    感覺循環建築的概念還要打破愛面子的高牆。都覺得拆了再建一定要什麼很特別很突破
    那就變成再利用時會遇上很多困難與浪費,但其實很多建築外部樣式不做太多改變
    內部裝潢再去跟隨應用機能作改變就可以用了。這樣明明就能減少很多浪費
    畢竟弄個"好看的外表"往往都是量體材料用最多的部份。

  • @小輔-y3l
    @小輔-y3l 2 ปีที่แล้ว +6

    推環保住宅~但不要跟鞋子的環保材質依樣會碎掉就好XD
    光是預售屋裡面的裝潢就有人撿來用了~那沒有人撿的就都丟了...超浪費

  • @a86713680
    @a86713680 2 ปีที่แล้ว +2

    這理念我挺喜歡的

  • @wen-shin5452
    @wen-shin5452 2 ปีที่แล้ว

    好用心!好有智慧!

  • @巫嘉偉
    @巫嘉偉 2 ปีที่แล้ว +1

    很先進的觀念

  • @vanhelen1028
    @vanhelen1028 2 ปีที่แล้ว

    很棒的題材

  • @williamfame4261
    @williamfame4261 2 ปีที่แล้ว +1

    聽起來將來有更環保的設計或建材,在現有建築基礎上也容易更換?

  • @林玟斌
    @林玟斌 2 ปีที่แล้ว +6

    我敢用貨櫃屋搭房子在合法的地,但是法規不鬆綁啊

    • @MrAbeljia
      @MrAbeljia 2 ปีที่แล้ว +6

      這樣會讓建設公司和放貸銀行不開心

    • @陳柏宇-o2j
      @陳柏宇-o2j 2 ปีที่แล้ว +1

      說個笑話,貨櫃屋很環保

  • @KK-.-
    @KK-.- 2 ปีที่แล้ว +4

    08:21 說真的海滿美的,好像來到歐洲。不知道社區有沒有做#細分類
    格局是否符合台灣氣候
    11:51 一個城市土地平面空間有限,但也不是無限人口,如何在立體空間保有定額利用率,才是城市空間有限利用最高可能。
    依台北市為例,立體空間利用率不高 老舊建物 又低 又在精華地段。只想炒作
    04:24 回收議題,包含 本節目提出 太陽能回收 目前技術還沒有達到完美回收, 還有廚餘回收系統

    • @morrish.6784
      @morrish.6784 2 ปีที่แล้ว +1

      中水回收就挺適合台灣氣候的,歐洲反而可能會因為冬天太冷,需要額外的設計來處理中水。另外如果他都做中水系統了,這就表示他中水和下水的管道是分開的,這在社區規模上來說是個挺複雜的工程。如果他都願意花這個錢了,在垃圾分類,這個更容易被看到的主題上,應該也不會太馬虎啦。

    • @zerotozero7491
      @zerotozero7491 2 ปีที่แล้ว

      污水處理也進入循環,會不會水多了起來!

    • @morrish.6784
      @morrish.6784 2 ปีที่แล้ว +1

      @@zerotozero7491 永續的理念中,系統中對水的處理是第一要務,因為有水才有生命(至少地球上是如此啦)。
      單以現況來說,淡水資源逐漸缺乏,再將任何淡水排入大海前,能被利用愈多次愈好。水多起來對現況是好事。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面對氣候變遷,極端的天氣來說,乾旱讓土壤乾透後就不容易吸水(像盆栽乾透後,澆水不容易澆透),因此大雨來臨時就更容易造成洪水。有水就能同時解決兩個問題。
      就長遠來說,水多代表植物的數量可以增加,植物是食物鏈中的生產者,這代表所有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的生物數量都可以增加,也就是系統中的產能增加;植物增加也代表系統中的光合作用增加。從碳的角度來說,植物能將二氧化碳變成有機質,簡單來說,製造土壤。土壤能吸水,也就是更多水、更多生物、更多土壤這個正向循環。那在哪天你覺得固的碳太多時,也能簡單的用火把這些碳釋放回大氣中。

  • @hencchen
    @hencchen 2 ปีที่แล้ว +1

    這樣的建築方式肯定成本超高,只有可能推廣但是不可能普及
    而且蓋的越多,後面的建築成本會越高,因為資源只會越來越少

    • @morrish.6784
      @morrish.6784 2 ปีที่แล้ว +9

      如果往源頭去看,礦業的資源也是愈來愈少,開採原料成本是一直在提高,就算用不能回收的方式蓋,建築成本也會愈來愈高。
      反過來說,回收一次之後成本就會大幅降低,像是鉛回收就比開採便宜了一半以上。再者是垃圾掩埋的成本也是愈來愈高,回收則是完全沒有這個問題。
      建商對成本壓低肯定是充滿興致,拆除工程對降低垃圾處理成本肯定也是;所有建材資訊詳細清楚對水電的施工、政府的監管都是優勢,甚至對消防等安全相關問題也是;就算民眾真的沒有興致了解自己住的房子,各種相關行業都有理由讓這種建築方式普及。
      最後對民眾來說,買房的其中一個重點就是未來要賣好不好賣,如果建築附帶詳細的資訊就是很大的優勢;對老屋來說,確保材料能回收利用就能大幅壓低拆除或裝修的成本,也就能提升交易的意願。

  • @程偉-d4j
    @程偉-d4j ปีที่แล้ว

    要先擺脫炒房價,才有機會實現!...真實材料的回收價值....

  • @zhang7749
    @zhang7749 2 ปีที่แล้ว

    建材那部分有點難懂 不過很支持這樣的議題! 推廣更多人知道!

  • @fatalite0212hugo
    @fatalite0212hugo 2 ปีที่แล้ว

    沒錯!!!!!!!!!!

  • @JianHongChen
    @JianHongChen 2 ปีที่แล้ว +1

    鐵件塗紅丹防鏽嗎? 不怕重金屬污染環境?

    • @巫嘉偉
      @巫嘉偉 2 ปีที่แล้ว +1

      紅丹漆在歐美早禁止使用了

    • @JianHongChen
      @JianHongChen 2 ปีที่แล้ว

      @@巫嘉偉 臺灣一堆人用... th-cam.com/video/K_eIBqJG9sE/w-d-xo.html

  • @CWT1222
    @CWT1222 2 ปีที่แล้ว +7

    先解決台灣人以房保本的概念再來談永續吧,反正這個世代是不可能了,至少還要50年房產的概念才會扭轉

    • @a83ru83
      @a83ru83 2 ปีที่แล้ว +3

      兩者不衝突啊,可以各自努力

    • @CWT1222
      @CWT1222 2 ปีที่แล้ว +1

      光看設計結構就是以方便拆卸為主,這種美學我相信對房價很不友善,而且這一定是蓋在郊區,更沒價值可言,連出租可能都困難

  • @BDmania888
    @BDmania888 2 ปีที่แล้ว +4

    循環建材再利用 盡對是件好事 但日後就會很多工廠 關門

    • @morrish.6784
      @morrish.6784 2 ปีที่แล้ว +7

      任何不能永續的行業或事物,都只是一個過程。他們遲早得關門,礦產資源不是無限,回收的效率勢必會漸漸優於開採。沒有道理工廠為了效率而生,但要因為保留工廠而放棄更有效率的方法。

    • @MrAbeljia
      @MrAbeljia 2 ปีที่แล้ว +3

      那這些不知創新的工廠,本就應該被市場經濟淘汰。

  • @陳府謜-e5z
    @陳府謜-e5z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我有PO上fb在外面我每年都在買東西喔我有PO上fb閃電每個人都在弄銀行我們再弄銀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