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不記事嗎?幼兒時期的心理創傷對精神層面有多大的影響?楊醫生揭示兒童階段和成人階段的關係。 | 直播精彩選段

แชร์
ฝัง
  • เผยแพร่เมื่อ 2 ส.ค. 2021
  • 你是否還記得小時候不愉快的經歷?哪怕是被老師罰一次站, 被同學欺負一下,被家長打一頓,被誰羞辱或者驚嚇?這些長年累月的精神創傷都可能引發 創傷應激後綜合症。楊醫生與您分享幼年記憶對人的影響。
    #心理創傷#創傷應激後綜合症#童年記憶
    【景端醫話】
    捐款: www.paypal.com/donate?hosted_...
    諮詢:www.yanginstitute.com
    🍀 謝謝您收看我們的節目,歡迎您在我們的評論區發表您的意見, 請不要忘記訂閱我們的頻道,點擊小鈴鐺🔔,我們下次節目再見。
    🎏往期精彩節目指路:
    🍔人體保健系列🍟
    th-cam.com/users/playlist?list...
    😷防疫系列😷
    th-cam.com/users/playlist?list...
    😣抑鬱症系列😣
    th-cam.com/users/playlist?list...
    t.me/jdyhgfqz 景端醫話官方群組
    歡迎楊醫生的粉絲和觀眾朋友們加入“景端醫話官方群組”大家庭。我們在這裡暢所欲言,討論和分享有關健康保健醫學話題的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傳播分享這個群組。
    端倪世界,守護健康。景端醫話揭秘古今中外的醫學智慧,探索人類健康的真諦。健康是四維的: 形體的健康襯托美麗,營養的滋潤煥發青春,能量的平衡和氣寧神,心靈的覺悟再造幸福。楊景端醫生曾任英國牛津大學訪問研究員,美國杰斐遜大學臨床精神病學教授,杰斐遜大學醫院整合醫學中心中醫和針灸項目主任,現任美國精神病學會高級會員,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整合醫學中心教授,美國臨床針灸學院院長,新澤西,賓西伐利亞,和紐約州執照醫生,和美國楊氏整合醫學中心創始人和醫學主任。楊醫生出身於中醫世家,學貫中西,在精神,心理,行為和養生方面尤有心得,著有英文版:"面向東方:現代人健康美容的古老秘訣" (HarperCollins,2016) 和"臨床針灸與古代中醫學" ( Oxford Press,2017) 。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 43

  • @weihongpeters1066
    @weihongpeters1066 2 ปีที่แล้ว +6

    唉!老师说的对,其实我们做父母也是家族影响,孩子可以任性但我们做了父母后就不能任性,哪怕后来夫妻感情破裂也不要影响到孩子,这就是为人父母后的不能任性。

  • @roseate.roseate
    @roseate.roseate 2 ปีที่แล้ว +9

    我還記得兩歲的事情,
    因為當下不清楚原因,
    只能留到成長後一直發現有一些特殊反應,才知道去處理。
    但還好造物主的慈悲,
    一切都是是能療癒善解的。🙏

  • @user-vq8yf4sm7o
    @user-vq8yf4sm7o 2 ปีที่แล้ว +3

    很贊同一個觀念,一個幸福的童年可以導致一個幸福的人生

  • @sn8745
    @sn8745 2 ปีที่แล้ว +7

    人的记忆可追溯到三岁左右,但在三岁前的经历(尽管你已无法记忆)已经铸定了你日后的性格!

  • @liaokarl8777
    @liaokarl8777 2 ปีที่แล้ว +8

    最近看到楊醫師的視頻 學到很多東西 聽您說話很舒服

  • @lisawei6758
    @lisawei6758 2 ปีที่แล้ว +6

    我竟然第一个留言!谢谢杨医生,我一直在看您的视频

  • @user-hx6bx7ye8p
    @user-hx6bx7ye8p 2 ปีที่แล้ว +6

    認同了
    國中時,腳踏車被丟到雨棚上,是國小的同班賴同學幫忙嗆聲,,才順利畢業,時過30年後,也會惡夢一場,若我得絕症時,這些當初參與的人,他們的(家)會被無名毀滅,毒誓必報,,直到有兒女後,更是教育他們要樂群,有任何霸凌事,不可姑息,立即處理。

  • @user-yl9yj5lq1l
    @user-yl9yj5lq1l 2 ปีที่แล้ว +2

    杨医生👨‍⚕️谈到了情感、精神与生理疾病的关系非常感谢🙏👍👍👍

  • @jackystirlingite1885
    @jackystirlingite1885 2 ปีที่แล้ว +3

    我看过一些心理学著作如《少有人走的路》等书籍,杨医师说的很对👍👍👍

  • @yl282
    @yl282 2 ปีที่แล้ว +4

    谢谢杨医生。

  • @user-vq8yf4sm7o
    @user-vq8yf4sm7o 2 ปีที่แล้ว +3

    很多成人不可理解的思想和行為都可以追溯到幼兒時期的創傷根源!

  • @annecylevieux8965
    @annecylevieux8965 2 ปีที่แล้ว +8

    免疫系統失調的主要原因吧!?很多人都不知道為什麼會生病,其實都有原因。

  • @9nldl590
    @9nldl590 2 ปีที่แล้ว +3

    楊醫師您好,很希望能聽您關於這主題更完整的介紹
    尤其在家庭中有一個自我中心又大男子主義的一家之主
    身邊的人很需要專業見解去嘗試提醒T.T

  • @alva13589
    @alva13589 2 ปีที่แล้ว +1

    感謝😊

  • @stellazhang699
    @stellazhang699 2 ปีที่แล้ว

    杨博士您好,非常喜欢您的频道,对您渊博的医学知识很敬佩。我想说说我的病情,我是女性今年60岁,从小就入睡困难,5岁-16岁,一般晚上9点躺下,11、12点后才能睡着,18岁后因入睡困难开始间断服镇静剂,25岁后几乎每天都要服药,否则一夜不眠,平时早上7点起床,近40年来服用的药物逐渐升级,利眠宁、安定、舒乐安定、氯硝安定,由于长期用镇静剂,中性粒细胞只有3000,我去年服过退黑素,第一天4mg效果很好,第二天服药6小时后才入睡,第三天服药后整夜未眠。平时白天比夜间更容易睡着,晚上10点以后非常清醒,困的头痛但绝对睡不着,似乎昼夜节律是反的,我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变故,压力也不大,我哥也有失眠症但没我严重。我现在澳大利亚,找睡眠专家就诊,也没有说出什么。我是原发性失眠吗?是结构问题还是功能性问题?非常痛苦,想请杨博士帮我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谢谢您🙏

  • @queensylvia2154
    @queensylvia2154 2 ปีที่แล้ว +6

    任何記憶,都可修復。有時候,有人會突然失去記憶,那是神界拔除記憶。不同區域的人,有不同的記憶修復認知。例如,歐美父母離婚,小孩不在意。亞洲的小孩很多就走不出來而憂鬱。

    • @amo8495
      @amo8495 2 ปีที่แล้ว +1

      很多人覺得歐美父母離異,小孩不在意
      什麼叫不在意??
      沒有具體表現,就叫不在意嗎
      並沒有
      每個孩子個性、表達方式、教育思維,都沒有相同
      表示出方式,也各有不同。
      只要父母不合,小孩一定有影響
      只是看父母如何作為
      把影響程度降低
      家族影響家庭
      家庭影響人為
      人為影響社會
      誰都有責任
      父母打罵教育
      何謂:過與不過,中間的拿揑
      什麼叫愛的教育
      該愛即愛,該罰即罰
      該唸即唸,該教即教
      而不是一昧寵溺

  • @tiya0xh
    @tiya0xh 2 ปีที่แล้ว +2

    现在在医院里,因为焦虑抑郁症入院,7年了。童年阴影,ACEs, 家庭因素,classical conditioning, 或许还有遗传性抑郁症的可能,爸妈都有抑郁症。

    • @mifikiwi6001
      @mifikiwi6001 2 ปีที่แล้ว +3

      要在太阳下运动

  • @user-bx3ig4tg6u
    @user-bx3ig4tg6u 2 ปีที่แล้ว

    杨老师说得对有些事,对人的一生影响很大,儿童和成人之间有一个纽带,只是看不见但又确实存在.造成人一生中对待人和事起很大作用.不知是好还是坏,只能是凭天尤命了,往哪儿发展未知

  • @guoyanshi8390
    @guoyanshi8390 2 ปีที่แล้ว +1

    是的!我生在抗战期间.至今听到飞机的轟鸣声那怕只是相似响度的声音都很不喜欢马上离开按住耳朵👂.-_·

  • @user-ix2sk3mf2u
    @user-ix2sk3mf2u ปีที่แล้ว

    是的,身体记得所有事情,所以那些自残过的人很不幸,那些不幸的记忆会被他们深深刻在他们身体里。所以虐待身体只会让病情恶化,让自己陷的更深。

  • @meiw8358
    @meiw8358 2 ปีที่แล้ว +1

    Doctor Yang, will you please talk about narcissistic, I am in a marriage with a narcissistic abuser, what should I do?

    • @mifikiwi6001
      @mifikiwi6001 2 ปีที่แล้ว

      Leave n see consultation

  • @user-gn8ew9om9i
    @user-gn8ew9om9i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儿时受到伤害之后又辍学老是回忆过去后悔自己的行为!讨厌自己的懦弱,自卑,和敏感!成天回忆和后悔!自卑学历低,自卑自己人际交往差太痛苦了怎样获得重生找回自信

  • @user-xd7fu9dp1f
    @user-xd7fu9dp1f 2 ปีที่แล้ว +7

    実際上、我不知道如何面対我的母親。
    我在大学時支持哭到要死的母親離婚、為了消失的父親不在也能保護母親、為了她安心生活和我的私立大学的学費、最終我被母親被迫売春。接的客人数不過来、不比南韓女優受虐待少。接客接到下体出血。
    最近又被母親無視。
    我在被迫売春後得了抑郁、自殺未遂多次。自殺未遂後也被母親無視。
    但我不想死、不甘心阿!!
    我眞的宁可被不認識的人害死。
    我死後不会変鬼、不想再見父母们。但求下輩子不再遇到这様的父母。
    我以前的感想時期待過和母親的関係改善。但我錯了。
    我眞的不想死、就像中島美嘉的歌「僕は死のうと思ったのは(我想過一了白了)」。
    但為何眞心被母親这样対待?不明白。
    我接受了10年的治療、時好時壊。但眞的不敢要孩子、我怕我会対不起他。

    • @lili792
      @lili792 2 ปีที่แล้ว +18

      妳真的太不容易了, 但是妳的經歷和傷痕沒有辦法抹去, 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只能解決妳的生命。
      妳之所以不甘心來自於妳太在乎妳母親, 或許在妳的潛意識裡覺得父母離婚是妳間接造成的, 所以妳要負起責任彌補這個錯, 妳從小孩的身份拉高到變成頂替父親配偶的身份, 但其實這個身份妳負荷不了因為在妳心裡有一塊小孩的部份需要愛和信賴卻沒有被滿足, 於是妳更希望能向母親討到愛和重視, 可是畢竟妳不是母親的配偶, 所以妳覺得犧牲和奉獻沒有回報而不平衡不甘心。 其實妳與母親都在心理上缺失了一塊, 她沒有配偶而妳沒有父母, 她沒有能力意識到妳的傷害, 希望妳不要把所有的期待和寄託放在妳母親一個人身上, 也祈願妳從治療中慢慢走出來平靜的過生活, 深深的祝福妳! 🙏

    • @user-si6kx4oc2q
      @user-si6kx4oc2q 2 ปีที่แล้ว +5

      妳真的太不容易了,也辛苦了。我曾經遇到一些和你同樣狀況的人,我看到耶穌超自然的醫治了他們,為妳禱告,有一天妳也可以和耶穌相遇,為妳贖回時間。

    • @user-xd7fu9dp1f
      @user-xd7fu9dp1f 2 ปีที่แล้ว +1

      @@user-si6kx4oc2q 眞的謝謝您我正好準備去付近的教会!也希望希望耶稣保佑您!!

    • @user-fm6qe9ht6e
      @user-fm6qe9ht6e 2 ปีที่แล้ว

      感謝神!神會幫助妳找回全新生命的!也分享給妳,可以搜尋看看晚安寶貝-時空之主為你贖回時間!這篇對我有很大的安慰和幫助喔!為妳禱告❤️

    • @user-xd7fu9dp1f
      @user-xd7fu9dp1f 2 ปีที่แล้ว +1

      @@user-fm6qe9ht6e 我準備平穏後和教区連絡(^.^)好的、您推薦的我一定看❤️✨謝謝像天使👼一様的您✨

  • @tracychen2493
    @tracychen2493 2 ปีที่แล้ว

    🙏🙏🙏

  • @tracychen2493
    @tracychen2493 2 ปีที่แล้ว

    👍👍👍

  • @peter05093
    @peter05093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我從小到大受盡父親虐打和國小國中被霸淩
    國二那年還差點沒命
    我真的很想快點終結這一切,不想在玩這個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