ขนาดวิดีโอ: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แสดงแผงควบคุมโปรแกรมเล่น
เล่นอัตโนมัติ
เล่นใหม่
這些影像,非常珍貴,大部份從未看過,多謝老朋友
這些珍貴的影像確實能喚起許多先輩回憶,特別是那些從未見過的片段,更是彌足珍貴。能夠分享這些回憶,真的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感慨又感動!一晃眼明年已七張!
我也65歲了😂。
老朋您好!珍貴的香港歷史影像,大角咀移山填海,建設深水埗,當年的大工程,對日後的九龍市區,影响深遠,值得一看再看。 1960年之前,街上常見富人出殯的列隊巡街,後來逐漸少見,2000年後,在大埔及荃灣各見過一次。 感謝老朋友給我們香港舊歷史的分享,讓大家溫故知新。
我1960年代在 油麻地 上海街 也見過 類似的出殯 場面, 當年我母親 不給我看 拉我走。
大角咀和深水埗的移山填海工程確實是香港歷史上的重要篇章。改變了地貌還為九龍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珍貴影片👍👍
感謝分享!🙏🙏🙏🙏💪💪💪💪
謝謝你的支持和分享。
Those days are really a hard times to survive, our ancestors suffered all the hardships to give us a better life. No thanks and ways can repay their sacrifices.
當年剛剛出世BB 已經104歲
那真是令人驚嘆!能夠見證一個世紀的變遷,這位長者一定有許多珍貴的回憶和故事。可是能活到104歲的人極少呢!
片內的人均已不存世上。😲☹😔
片中的所有人都已經去世,讓人感到一種時光流逝的感慨。提醒我們珍惜當下的每一刻。
我把老朋友的 視頻 除了點讚外 也和香港, 移民了海外 迫親戚朋友們 分享。
仲心多謝你的推荐分享!讓大家見到香港過去的美好時光,也能讓遠在海外你的親戚朋友們感受到家鄉的溫暖和熟悉的氛圍,無言感激!
👍👏🙏
謝謝你的分享。
五十年代我還是小孩子,家住砵蘭街朗豪坊現址,每日都見到出殯遊街經過 🤔🤔
那充滿回憶的時光。50年代的砵蘭街出殯遊街的場景,是現今末見的傳統習俗,我家住廟街,也常見到出殯遊街的場景。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60年代避風塘己改變。晩上。唱歌。有食物。不同形色。
往日避風塘真係好熱鬧,特別係晚上。當時避風塘不單止係漁船避風嘅地方,仲係一個充滿活力嘅社區。晚上就燈火通明,有各式各樣嘅食艇,提供海鮮、粥粉、糖水等美食,氣氛好熱鬧。但填了海一切巳是過去。
👏🏻
謝謝你的支持和分享
👏👏👏👍👍👍🥰
謝謝你的支持
1:32. 好似星球大戰!
渔舟唱晚、有點悲涼感覺、
「渔舟唱晚」這首曲子確實帶有一種淡淡的哀愁和懷舊的情感。讓人不禁想起過去的美好時光和那些已經逝去的歲月。
前人喪禮是仵作工抬棺出殯,有錢人8人,16人抬棺甚至32人抬棺。我小時,何x富商喪母,好像8人抬棺出殯。
那年代的喪禮確實有很多講究,有錢人家來說,抬棺人數的多寡也反映了家族的財力和地位。謝謝你的支持和分享。
現跑馬地馬房改建為會所!
是的,我找到資料是,跑馬地的馬房在1987年遷往沙田後,原址改建為香港賽馬會的會所。到了2020年會所進行了擴建,並命名為「The Hilltop in the Valley」。
早兩星期前,新聞報道 這個由 馬廐 改建的 馬會會所,很快會被拆卸,重建為豪宅或高級服務式居住單位,改建不須向政府申請改劃土地用途和不用城規會審核通過。
出殯要扮動物真係第一次見
是很特別的習俗!出殯儀式扮成動物可能是某種象徵性的表現,或是與當地的傳統和信仰有關。
真不明死人為何要攪這麼滑稽的表演,那是是悲傷?還是高興?
不同文化對於葬禮有不同的理解和表達方式。這些滑稽的表演可能是為了緩解悲傷,或是笑喪,讓家人和朋友在這個時刻能夠有一輕鬆的時刻。
60年代。都看到。富人豐光大弉。98年代三市唐人街都有。
98年代三市唐人街都也有,真令人費解啦!謝謝你的支持。
@@老朋友-z3d 係。都見過。好新鮮。傳統華人風光大弉 。富有人家。紀念先人。豐工徫業。
這些影像,非常珍貴,大部份從未看過,多謝老朋友
這些珍貴的影像確實能喚起許多先輩回憶,特別是那些從未見過的片段,更是彌足珍貴。能夠分享這些回憶,真的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感慨又感動!一晃眼明年已七張!
我也65歲了😂。
老朋您好!
珍貴的香港歷史影像,大角咀移山填海,建設深水埗,當年的大工程,對日後的九龍市區,影响深遠,值得一看再看。
1960年之前,街上常見富人出殯的列隊巡街,後來逐漸少見,2000年後,在大埔及荃灣各見過一次。
感謝老朋友給我們香港舊歷史的分享,讓大家溫故知新。
我1960年代在 油麻地 上海街 也見過 類似的出殯 場面, 當年我母親 不給我看 拉我走。
大角咀和深水埗的移山填海工程確實是香港歷史上的重要篇章。改變了地貌還為九龍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珍貴影片👍👍
感謝分享!🙏🙏🙏🙏💪💪💪💪
謝謝你的支持和分享。
Those days are really a hard times to survive, our ancestors suffered all the hardships to give us a better life. No thanks and ways can repay their sacrifices.
當年剛剛出世BB 已經104歲
那真是令人驚嘆!能夠見證一個世紀的變遷,這位長者一定有許多珍貴的回憶和故事。可是能活到104歲的人極少呢!
片內的人均已不存世上。😲☹😔
片中的所有人都已經去世,讓人感到一種時光流逝的感慨。提醒我們珍惜當下的每一刻。
我把老朋友的 視頻 除了點讚外 也和香港, 移民了海外 迫親戚朋友們 分享。
仲心多謝你的推荐分享!讓大家見到香港過去的美好時光,也能讓遠在海外你的親戚朋友們感受到家鄉的溫暖和熟悉的氛圍,無言感激!
👍👏🙏
謝謝你的分享。
五十年代我還是小孩子,家住砵蘭街朗豪坊現址,每日都見到出殯遊街經過 🤔🤔
那充滿回憶的時光。50年代的砵蘭街出殯遊街的場景,是現今末見的傳統習俗,我家住廟街,也常見到出殯遊街的場景。
閒雲潭影日悠悠
物換星移幾度秋
60年代避風塘己改變。晩上。唱歌。有食物。不同形色。
往日避風塘真係好熱鬧,特別係晚上。當時避風塘不單止係漁船避風嘅地方,仲係一個充滿活力嘅社區。晚上就燈火通明,有各式各樣嘅食艇,提供海鮮、粥粉、糖水等美食,氣氛好熱鬧。但填了海一切巳是過去。
👏🏻
謝謝你的支持和分享
👏👏👏👍👍👍🥰
謝謝你的支持
1:32. 好似星球大戰!
渔舟唱晚、有點悲涼感覺、
「渔舟唱晚」這首曲子確實帶有一種淡淡的哀愁和懷舊的情感。讓人不禁想起過去的美好時光和那些已經逝去的歲月。
前人喪禮是仵作工抬棺出殯,有錢人8人,16人抬棺甚至32人抬棺。我小時,何x富商喪母,好像8人抬棺出殯。
那年代的喪禮確實有很多講究,有錢人家來說,抬棺人數的多寡也反映了家族的財力和地位。謝謝你的支持和分享。
現跑馬地馬房改建為會所!
是的,我找到資料是,跑馬地的馬房在1987年遷往沙田後,原址改建為香港賽馬會的會所。到了2020年會所進行了擴建,並命名為「The Hilltop in the Valley」。
早兩星期前,新聞報道 這個由 馬廐 改建的 馬會會所,很快會被拆卸,重建為豪宅或高級服務式居住單位,改建不須向政府申請改劃土地用途和不用城規會審核通過。
出殯要扮動物真係第一次見
是很特別的習俗!出殯儀式扮成動物可能是某種象徵性的表現,或是與當地的傳統和信仰有關。
真不明死人為何要攪這麼滑稽的表演,那是是悲傷?還是高興?
不同文化對於葬禮有不同的理解和表達方式。這些滑稽的表演可能是為了緩解悲傷,或是笑喪,讓家人和朋友在這個時刻能夠有一輕鬆的時刻。
60年代。都看到。富人豐光大弉。98年代三市唐人街都有。
98年代三市唐人街都也有,真令人費解啦!謝謝你的支持。
@@老朋友-z3d 係。都見過。好新鮮。傳統華人風光大弉 。富有人家。紀念先人。豐工徫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