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nus Dei (Samuel Barber) - Taipei Chamber Singers / Conductor: Heng-Yi PAO
ฝัง
- เผยแพร่เมื่อ 9 ก.พ. 2025
- America in Sight《發現‧亞美利堅-鮑恆毅與台北室內合唱團》
2022.08.31,National Concert Hall 國家音樂廳
Conductor 指揮 / Heng-Yi PAO 鮑恆毅
Performance 演唱 / Taipei Chamber Singers 台北室內合唱團
Organ 管風琴 / Hsiao-Yi YU 余曉怡
Agnus Dei 羔羊經
曲 / Samuel Barber 山謬‧巴伯
1938 年,受指揮家托斯卡尼尼委託(Arturo Toscanini, 1867-1957),山 謬・巴伯(Samuel Barber, 1910-1981)將《第一號絃樂四重奏》(String Quartet in B Minor, Op.11, 1936)第二樂章〈甚慢板〉(Molto Adagio),改編為〈給絃樂的慢板〉(Adagio for Strings, Op.11),這部反映戰間期即將結束、二次大戰風雨欲來的哀慟作品,竟成為美國音樂的空前大勝利,不僅是全球最受歡迎的美國音樂之一,巴伯在三十年後更進一步加入 拉丁彌撒經文,將作品 11 作二次改編,成為給管風琴及混聲合唱團的〈羔羊經〉(Agnus Dei, 1967), 作為其彌撒曲的一部分。
與〈給絃樂的慢板〉多愁善感(mélancolie)的浪漫風格相比,改以人聲演唱的〈羔羊經〉,在音符上 與前作僅有極少數更動,音樂上卻呈現出文藝復興音樂的仿古光澤,令人聯想帕勒斯特利納(G. P. da Palestrina, 1525-1594)與嘉布里埃利(G. Gabrieli, 1554/57-1612)。緩慢展開的旋律,時 而在四個聲部中蜿蜒前行,襯托其下的和聲彷彿無限延伸,不過分厚重,卻著實化身樂曲中最深刻的靈魂,在管風琴奠基下更顯虔誠,表達人類對造物主最謙卑的祈求:憐憫、寬恕與和平。
〈羔羊經〉一如其孿生兄弟〈給絃樂的慢板〉、《第一號絃樂四重奏》第二樂章,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合唱作品之一;對歌者唱功嚴苛的考驗,也是眾合唱 團挑戰巔峰的試金石,即便是彌撒曲中一個篇章,如今卻只有〈羔羊經〉廣為流傳,其他篇章似乎早 已被後世所遺忘。
Agnus Dei, qui tollis peccata mundi:
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
miserere nobis.
求祢垂憐我們。
Agnus Dei, qui tollis peccata mundi:
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
miserere nobis.
求祢垂憐我們。
Agnus Dei, qui tollis peccata mundi:
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
dona nobis pacem.
求祢賜給我們平安。
www.tcschoir.org.tw
FB / Taipei Chamber Singers 台北室內合唱團
/ taipeichambersing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