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祖傳M60戰車準備大升級 到底怎麼改最適合台灣呢?【Dino Brothers Studio】[CC字幕]

แชร์
ฝัง
  • เผยแพร่เมื่อ 3 เม.ย. 2023
  • 【Dino Brothers Studio】
    蝦皮賣場
    shope.ee/2L5xZ8B9C4
    Instagram
    dino_brothers_s...
    Facebook
    / dinobrothersstudio
    Dino Brothers Studio Discord
    / discord
    Line
    line.me/ti/g/wt8L4OKzaX
    #解放軍 #國軍 #火箭彈 #dbs #武統 #打台灣 #戰車 #空軍 #陸戰 #tank #台海 #國共內戰 #飛彈 #遠程火箭彈 #載台 #砲兵 #部隊 #烏克蘭局勢 #導彈 #北約 #波蘭 #德國 #布萊德雷 #步兵戰車 #步兵 #重砲 #軍援 #拜登 #美國 #俄國 #烏克蘭 #俄羅斯 #俄烏戰爭 #烏俄戰爭 #烏俄 #無人機 #裝甲部隊 #裝甲車 #主戰車 #裝甲 #穿甲彈 #防禦 #機動性 #火力 #bmp #反戰車 #反戰 #防禦系統 #機砲 #裝甲兵 #t72tank #t72 #熱成像儀 #熱成像 #掩體 #指揮官 #砲手 #測距儀 #雷射測距儀
  • เกม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 1.1K

  • @DinoBrothersStudio
    @DinoBrothersStudio  ปีที่แล้ว +133

    資料勘誤
    根據國防部最新的資料 引擎換裝AVDS-1790-2CAU 馬力保持相同的750匹

    • @wyattjan7263
      @wyattjan7263 ปีที่แล้ว +26

      所以這樣的改裝叫升級嗎?只不過保持堪用,算了!😢反正陸軍人命不值錢😮‍💨😔

    • @jill13143344
      @jill13143344 ปีที่แล้ว +26

      呵呵~~保持750匹,這樣還能加裝甲嗎,這樣還想換更重的120炮嗎,這樣還能加裝新的設備嗎
      標題可能要改了,「國軍祖傳M60戰車準備修回原廠狀態」要把戰車修回1980年那時的樣子

    • @ychu4167
      @ychu4167 ปีที่แล้ว +10

      @@wyattjan7263 改進後勤跟妥善率的問題,國防沒打算在M60上投注太多資源意味著未來會增購M1汰換掉CM11與未升級M60的可能性增加,但政策經常是人走政息,可能部長一換甚麼都不一樣了...

    • @mikenekofans
      @mikenekofans ปีที่แล้ว +6

      都一樣爛了 不值得一提

    • @wyattjan7263
      @wyattjan7263 ปีที่แล้ว +7

      如果不打算升級?那就加上自動裝彈機,直接改成「遙控無人戰車」算了😮‍💨

  • @user-em8rg2be2s
    @user-em8rg2be2s ปีที่แล้ว +270

    當年下基地影響深刻:
    1. 一個連14輛M60,在駐地本來就只有13輛能動。
    2. 離開駐地,下了火車剩下11輛。
    3. 普測完剩7輛。
    4. 訓練完剩4輛,其中一輛還是在我後頭跑戰術時引擎發爐。
    5. 跑完鑑測剩2輛。
    6. 最後上靶台打夜間射擊,完美的剩下最後一輛,另一輛掛在了上靶台的斜坡前😢😂
    所以個人淺見,M60最應該升級的是⋯⋯別升級了,趕快送博物館,省下經費搞點20毫米無人炮塔的甲車、能丟炸彈的無人機,或者多弄幾顆反坦克導彈都比較實際!

    • @user-ux3sn1wv7v
      @user-ux3sn1wv7v ปีที่แล้ว +7

      淺見就不要嘴砲了

    • @TheORZing1
      @TheORZing1 ปีที่แล้ว

      真的。

    • @aceyang957
      @aceyang957 ปีที่แล้ว +108

      ​@@user-ux3sn1wv7v閣下有什麼高見?!人家打的有板有眼的,你就直接叫他閉嘴,你才該閉嘴吧!

    • @betb08113
      @betb08113 ปีที่แล้ว +12

      還好我們連上的車下完基地還有12輛能跑能打,一輛本來就準備要送兵整的,另一輛是煞車一直有問題

    • @user-pl2km5yb8c
      @user-pl2km5yb8c ปีที่แล้ว +55

      @@user-ux3sn1wv7v 別人講的是自己體驗的經驗,你嘴砲能講什麼高見? 可憐啊D智能沒論述能力

  • @rangerdh
    @rangerdh ปีที่แล้ว +224

    除了軍事上硬體的升級外,我們年輕人更重要的是要多跟長輩溝通心防的部分。像我爸在政治傾向上是偏藍,而且常常很多他的朋友會傳很多內容農場的消息給他,我都會去找事實查核慢慢提升老爸對假訊息的防禦力,甚至傳DBS的影片給他看(上次火山佈雷系統的影片就是一個例子)。
    所以總結來說, 要溝通跟改變周邊人的想法不容易,但我們台灣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內部要團結一致對抗外敵, 讓我們一起努力提醒長輩們別再糾結在藍綠,而是要看清楚現實,尤其CCP最擅長分化敵人跟擴大敵人內部的分歧了。(要小心最極端的藍跟綠政治人物, 他們絕對有被滲透的可能,台大教授明居正老師提醒過)

    • @ronald922
      @ronald922 ปีที่แล้ว

      1949年遷移的外省人根在中國,50~60年代出生的台灣人會受到文化影響。
      80~90年代出生的已經是第三代已經紮根台灣和中國交流減少,也沒有回鄉祭祖需要。

    • @grzybekpl2991
      @grzybekpl2991 ปีที่แล้ว +29

      不過說實在的
      真的願意站上前線的,對國家才有價值
      那種老一輩,不具有戰鬥效益
      開戰時只要他們不做共匪
      其實就很足夠了
      不然開戰時優先剷除內奸
      是不變道理

    • @hongsuu926
      @hongsuu926 ปีที่แล้ว +7

      非常同意!!
      團結才能救台灣!!

    • @hongsuu926
      @hongsuu926 ปีที่แล้ว

      ​@@grzybekpl2991
      短視又沒過腦!

    • @jamesyu8857
      @jamesyu8857 ปีที่แล้ว +11

      一半一半,我說真的不要花太多時間在老人.因為辛苦的付出,不是換來家庭的分裂,就是無視.他們那一代的價值觀和環境都和我們差太多.我也能部分了解它們的想法,而且他們已經變成一種信仰很難改變.像我媽在美國都會和和中國人對戰,說台灣是個國家.但回台灣後,又變成韓粉???對她而言她只相信她想相信的部分.講再多也沒用. 但我們要多教育年輕和下一代是真的,他們還在成長,能接受新資訊.也很容易被欺騙,這才是我們要注意的

  • @jimmy630law
    @jimmy630law ปีที่แล้ว +47

    李奧納多的120mm L45是高膛壓,不是低膛壓。還有,楔型裝甲模組是空心的,抗化學能彈還行,抗動能彈就算了。
    還有,目前各120mm都是高膛壓+低後座力,包括半人馬120mm,所以任何北約標準砲彈都可發射。

    • @fth6665
      @fth6665 ปีที่แล้ว

      這個Sabra Mk3 th-cam.com/video/yzC-2cTCiLY/w-d-xo.html 視頻沒說到 (視頻裏的都是Mk1、Mk2) 的樣子!
      還有一新聞:2020年底當時,烏克蘭曾跟巴西國防部商討想幫巴西陸軍的M60A3作升改!

  • @pinghsueh5198
    @pinghsueh5198 ปีที่แล้ว +30

    版主有些訊息可能需要再深入研究
    1.現役戰車妥善率不佳,有很大一塊是因為國軍維修能量不足,專業軍士官留營意願不高,想留的留不下來,該汰除的怕退伍等於失業,這些畸形現象造成的,別人軍改越改越強,台灣軍改是把軍人通通改成穿軍服的公務員.
    2.台灣武器升級或新購,最大的問題就是軍改後的採購制度,成也中科院,敗也中科院,中科院也要賺錢養自己,所以透過中科院的升級預算,中科院都要先打一次折,把它自己的行政費用扣下來,明明只是發包單位,研發靠廠商,但費用被中科院七折八扣下來,多少錢做多少事,長此以往下來,自製軍品或是軍民合作項目沒有比外購便宜不說,功能不如原裝品也就不稀奇了.
    3.國X國造是很好的理想,但現實是台灣的市場規模太小,外銷在現實中很難達成,如果自製緩不濟急,成本又高於外購,堅持國X國造最終很可能是惡化國軍戰力的兇手之一.

    • @user-ds4vq2no3t
      @user-ds4vq2no3t ปีที่แล้ว +1

      很有共鳴,不過覺青是不會想要去面對事實的😂

    • @jack168100
      @jack168100 ปีที่แล้ว +1

      中科真的是養老人的一個地方

    • @seanwu9955
      @seanwu9955 ปีที่แล้ว +1

      國軍的後勤補給維修我想跟俄羅斯沒什麼兩樣😂

    • @user-fg9zm2jv4p
      @user-fg9zm2jv4p ปีที่แล้ว

      這分析太有感了

    • @user-uj7sz5xp4w
      @user-uj7sz5xp4w ปีที่แล้ว +3

      國產國造沒有問題 有問題的是公營的中科院和聯勤兵工廠,台灣軍火市場不算小,就算不外銷也能自給自足,高科技軍火還是要靠美國,低科技的地雷,炮彈,短程重型反坦克火箭,大量生產降低成本總好比浪費公帑買戰車和養將軍來的便宜。

  • @user-nb7ri5tg1w
    @user-nb7ri5tg1w ปีที่แล้ว +12

    0:21可以看到第2車脫靶.這種距離能脫靶也想灘頭殲敵!!0:26的兩台也是脫靶挖地瓜!!要提升的是士兵跟士官及軍官的素質,以前沒有炮口式的覘視歸正儀的時候,都是用黑線用電火布在炮口貼十字,在從砲塔內取出發火機用望遠鏡膛視歸正,相同的歸正前必須先用G型搖砲,盡量把砲塔液壓油內的空氣排除,然後找一定點停止後,射手將M105D管狀鏡,主要瞄準鏡星光夜視鏡及膛視菱鏡的十字絲全部歸同一點,以前射手脫靶回去是禁足四週的,只要有上靶就榮譽假兩天,中5-5榮譽假三天.摧靶的至少都還有擦邊🤣🤣🤣🤣!!以前很少有脫靶的事!!!

  • @chiapin1018
    @chiapin1018 ปีที่แล้ว +18

    我覺得台灣戰車升級的討論,有一項重中之中的問題,就是通訊指揮系統的改進部分,台灣現役的裝甲部隊,目前面臨最大的問題不在戰車本身的火力、裝甲、機動.....而是裝甲人員實戰受訓的部分。在沒有實戰經驗的前提下,假設今天裝甲部隊躲過對方遠射式武器的炸射,裝甲車已經部屬在灘岸掩體後,等待對方搶灘部隊進入火控系統能夠捕捉到的射擊範圍,此時如果我是共軍指揮官仍然會使用觀測工具持續監控防守方的火力防守區域,使用艦砲再次火力驅散對方防守部隊集群,此時若沒有良好的指揮通訊系統,對防守方而言肯定是一個大災難,首先各砲車只能各自判斷攻擊目標,無法發揮火力面打擊,再者射擊後要運動到下一個射擊炮位,沒有良好的訓練經驗根本無法通過車長自行判斷作戰,若發生在夜間可能一砲未發就被對方運動到近距離,就是後退至迷途的狀況進入非作戰區域。

    • @user-dt5nb5sh9v
      @user-dt5nb5sh9v ปีที่แล้ว +1

      同意。不過對方搶灘時,我方裝甲部隊應該不會也不需要部屬在灘岸掩體後。

    • @user-vx4nq8wq5m
      @user-vx4nq8wq5m ปีที่แล้ว +5

      沒錯,光國軍自己聯兵營下的各連能不能保持有效通訊都是問題,還在用美軍舊式大臺無線電你說話別人不能回還要等,而這種東西只有一連一臺,單兵通訊完全沒有

    • @user-vx4nq8wq5m
      @user-vx4nq8wq5m ปีที่แล้ว +2

      @星克 確實,國軍陸軍裝備腦袋都還在越戰時期

    • @user-cg6ot5lh5o
      @user-cg6ot5lh5o ปีที่แล้ว

      @星克 是啊,能省則省(惱

  • @user-ls3bv6rg6u
    @user-ls3bv6rg6u ปีที่แล้ว +8

    每次看這些巴頓阿公車在移動時彷彿可以聽到扭力桿在哀號,不管哪種升級方案砲塔一定要減重...

  • @MOVIESUSER123000
    @MOVIESUSER123000 ปีที่แล้ว +22

    複合裝甲對於現代戰爭主戰坦克防護非常重要:
    使用鈦鎢合金製作蜂巢形狀強化框架結構,𥚃面填充第三世代陶瓷基體複合材料,前後加裝玻璃纖材料,空隙位置灌注環氧樹脂,最外以及最底兩層使用特種鋼製裝甲
    這樣無論敵軍使用APFSDS,HEATFS 還是ATGM,綜合防禦效能都非常好
    外面加掛多層重型爆炸反應裝甲,絕對可以更進一步提升車組成員整體生命安全保護能力
    參考借鑒以色列的楔型安裝附加裝甲套件,更大傾斜角度使得等效厚度提升,使得來襲敵軍武器彈藥,亦都更加容易偏轉跳彈,空心裝藥聚能破甲彈頭錯過最佳爆炸高度,無法發揮最大破壞效果,這點非常重要
    基礎鋼製裝甲內部加裝Kevlar防彈纖維襯層,防止爆炸破片以及裝甲崩裂傷害車組成員,並且提供一定程度防火保護

    • @ccjz-re5cu
      @ccjz-re5cu ปีที่แล้ว

      都不用参考直接拿以色列的马嘉赫翻案来用都可以反正是一样的车

    • @fth6665
      @fth6665 ปีที่แล้ว

      @@ccjz-re5cu 马嘉赫 (Magach)?應該是說這Sabra Mk3 th-cam.com/video/yzC-2cTCiLY/w-d-xo.html 比較對吧!
      哪有新的升改不用!反用舊的升改這種道理?

    • @ccjz-re5cu
      @ccjz-re5cu ปีที่แล้ว

      @@fth6665 这款也叫马嘉赫吧,反正本质上都是m60的改进型号,底盘潜力大概是59或者t54这个水平,要和t72为基准的69对标已经很吃力了,不过单纯打滩头阻击把脑袋搞硬一点换个更好的射控欺负两栖车还是够的,有钱的话换个传动让倒车快一点方便跑路,不过必要性也不大滩头阻击要是失败的话以后的事情就不用想了,人事已尽天命难违。

    • @fth6665
      @fth6665 ปีที่แล้ว +1

      @@ccjz-re5cu 切記!不用再回覆我了 (無論你真不懂 ! 假不懂 ? 我都拒回、也懶得回 !)。
      你自己不懂得 Google 個清楚!可不表示別人也定跟你一樣:不懂得 Google 個清楚。

    • @MOVIESUSER123000
      @MOVIESUSER123000 ปีที่แล้ว +1

      @@ccjz-re5cu
      薩布拉 MK 3 (Sabra III) 這個升級改裝套件似乎更好,基本上是 馬戈其 7C (Magach 7C) 深度強化版本,正面對抗俄國T-72B3M / T-80BVM / T-90M 或者 中國大陸 ZBD-05 / ZTQ-15 / ZTZ-96B沒有問題👍🏼

  • @morriswong1707
    @morriswong1707 ปีที่แล้ว +6

    裡面電腦全部換新 , 裝填彈全部改為全自動 , 有空調 , M60的砲塔 , 加上雲豹八輪裝甲車的車身 , 或CM-31六輪裝甲車的車身 , 鋼板加厚 , 拼裝在一起 , 湊合著用 .

  • @liu-ld9tl
    @liu-ld9tl ปีที่แล้ว +24

    我2017外島當兵時,服役的裝甲單位用的就是M60A3TTS,常常在週保養時做動力測試,也有幸爬進去砲塔看,也有幸可摸到真的105戰車砲彈

    • @sqrone1
      @sqrone1 ปีที่แล้ว +1

      以下视频是99A坦克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关于未来坦克发展情况的公开演讲
      th-cam.com/video/JxIDe6yMDSQ/w-d-xo.html

    • @m00058
      @m00058 ปีที่แล้ว +5

      我只有摸過155跟240 155大概百來顆上肩搬運隧道穿梭 240大概幾十顆 彈車辦運 20年前彈藥庫的

    • @allenhong431
      @allenhong431 ปีที่แล้ว

      我2005在花蓮戰車營服役,M60駕駛,砲彈三不五時就搬來搬去搬到都煩了!隔年還下基地演訓實彈射擊親身體驗現場震撼,現在想起來滿滿回憶

  • @georgehwang1164
    @georgehwang1164 8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自己研發自己搞才能搞出名堂: 引擎拆掉, 換成渦輪引擎發電機, 把 M60 砲,鐵殼與傳動再利用; 直接在上面鑽/焊/鎖上新技術, 點石成金:
    * 改成全自駕( 使用 Nvidia 最新版本軟硬體 autopilot 自駕系統改良, 放在駕駛員空間) + 遙控; 人不在車內, 少掉非常多東西與重量, 增加非常多空間, 增強自動化上彈備彈系統設計,
    * 強化通訊, 上自研數據鏈; 低軌衛星數據鏈;
    * 四周掛/鎖上抗炸環景夜間視覺功能模組, 及各項自駕模組;
    * option 昇降潛望桅杆: 上全頻光電頭, 電戰天線, 備份通訊天線, 可能的話上太赫茲 透視雷達模組, 看穿牆壁, 土堆, 草堆, 樹叢 ....!
    * 改成遙控武器站: 遙控機槍, 40mm 榴彈發射器 6 聯 * 2, 掛海妖通用發射管(19 管70mm) * 2, 發射 無人機, 無人巡飛彈, 火箭彈, 微飛彈;
    * 增加我國自研製鶯歌陶瓷牌複合裝甲; 一片片一層層 hinged掛在外殼裝甲外面鏗鏗鏮鏮, 隨時可替換更新, 甚至垂掛一圈圈不鏽鋼鏈條 !
    * 使用天劍技術, 自研360 度外掛型主動防禦系統模組 ( 環車 32 枚包括砲塔上方放一圈16枚 微飛彈射程500m), 可將抱彈無人機幹掉, 將來襲砲彈, 火箭彈, 飛彈統統幹掉;
    * 砲塔外, 加掛/鎖上四片 256 cells GaN AESA 雷達模組, 偵蒐/ 追蹤/ 火控; 主動防禦;
    * 引擎 改成 漢翔自研 或 R&R turbogenerator 1200kw, 使用 4 顆 200kw axial flux 馬達四輪驅動,

  • @barbarian72
    @barbarian72 ปีที่แล้ว +8

    依照台灣的國際關係來看,除了美國以外的他國方案都不用想,國防部新的規劃是買原廠的引擎做更新,馬力不變但是新製程的引擎來更新一定數量的M60
    我覺得與其升級M60,不如加強各灘岸守備旅與M60的協同作戰,將M60當做步兵炮來使用,畢竟我們是守勢作戰,守備旅基本就是釘子釘在指定防禦點,機動力不是首要考量,多買單兵反甲飛彈,真遇到少量96、99式就讓單兵反甲去處理,其餘共軍戰甲車由M60處理,遇到敵軍主力就讓打擊旅主攻,守備旅協防
    要改的東西太多了,只能希望時間站在台灣這邊

    • @ychu4167
      @ychu4167 ปีที่แล้ว +2

      營級實彈訓練場地太少,現況連供聯兵營訓練都不夠,根本輪不到灘岸守備單位進訓。

    • @barbarian72
      @barbarian72 ปีที่แล้ว +1

      @@ychu4167 是阿,所以不知道哪天才改的到這塊

    • @user-fs1vy5ms8u
      @user-fs1vy5ms8u ปีที่แล้ว +1

      直接買大量自殺反坦克反人員無人機......自主獵殺10浬內搶灘的對手。
      這應該是很成熟的技術了。
      養坦克太花錢囉。

    • @barbarian72
      @barbarian72 ปีที่แล้ว

      @@user-fs1vy5ms8u 無人機只是輔助,使用上其實有不少限制,無人機很成熟,但AI並不成熟,這是兩回事,千萬不要混為一談

  • @funyichuang9599
    @funyichuang9599 ปีที่แล้ว +6

    不管是加裝甲還是加馬力,發動機懸吊履帶這些部件機構就可能都要調整,所以M60之後的定位跟使用方式,會影響改裝的程度

  • @Allen-Feng
    @Allen-Feng ปีที่แล้ว +5

    這是我很感興趣的話題,M60的升級應該以划算、實際、嚴格控制預算為目標來執行;戰術目標的選擇則以登陸艦艇、主戰車、登陸戰甲車、空降部隊這樣的優先順序來考慮。預算分配建議以30%火力、30%防護力、25%機動力、15%車內環境與電力升級來分配。改良火力方面,強力建議只保修而不更新現有的105MM火炮與射控,但設法在砲塔兩側配備多枚台版彈簧刀與操控裝置。這是簡單但性價比極高的武器,現在中科院展出的台版彈簧刀(巡飛彈)射程可以達到15公里,超越敵方登陸部隊的直接火力範圍,又可以頂攻,對付登陸艦艇與主戰車兩相宜。不要小看彈簧刀的穿甲威力,40槍榴彈的裝藥量是45公克的R D X炸藥,就可以打穿三吋(7.5CM)厚的鋼板。九九式戰車的頂部裝甲有沒有三吋厚都有問題,更不用說台版彈簧刀的裝藥量可以更大,未來也可以升級為多功能引信,選擇用金屬噴流對付裝甲,或者高爆對付登陸艦;甚至可以開發出配備模型飛機噴射引擎的高速版本。M60的組員在戰車內部相對安全的環境下操控台版彈簧刀,能直接打掉登陸艦艇最好;萬一有部分九九式戰車登陸,也未必活得過一群蝗蟲般的「巡飛彈」。至於其他二線戰車與登陸戰甲車,就算在巡飛彈用盡後,現有的105戰車砲穿甲力也已經足夠。當然一旦近戰就不免也會挨打,所以就需要30%預算用在防護力升級上。如果能獲得烏克蘭的「匕首」(Nozh)反應裝甲是最好的,與一般反應裝甲向入射物正面對幹不同,它是以橫向爆炸將不論是鋼針或是爆炸金屬流的入射物切成數段。此法可將來襲彈頭穿深減少90%,在俄烏戰爭中,一輛配備了匕首反應裝甲的烏克蘭老爺T-64BM挨了俄軍的一枚9M114反裝甲飛彈(穿深500-600釐米),一枚9K111反裝甲飛彈(穿深400-600釐米),加上一枚RPG-7(穿深400釐米),仍然全身而退。M-60A3如能配備這種反應裝甲,外面加上一層雲豹甲車使用的陶瓷防護層以防止彈片或小口徑武器誘發反應裝甲,應該可以應付解放軍的125釐米主砲以及絕大多數反裝甲飛彈。中科院也應該積極研發這類反應裝甲。至於主動防護系統則太花錢,不應考慮。25%的機動力預算主要用於恢復引擎與傳動系統可靠率,回到全新狀態,而不要求升級。這方面國防部現在的做法是相當正確的,換個與原來750馬力相同輸出的引擎,這樣就不必升級傳動軸、履帶與其他傳動裝置,新的引擎還比較省油。剩下的15%加裝冷氣、過濾系統、無線網路與APU (輔助動力),使得主引擎不啟動時組員還能繼續使用車上設備,或為民用無人機充電。以上的升級裝備都是台灣能產製的,改良後的M60如果利用地形地物掩護,用在海岸防禦時,將是登陸部隊的夢靨。用在要地防禦時,如能作好步戰協同,對付空降部隊應該是綽綽有餘。就算是擺在號稱易攻難守的淡水河口,其多種火力輸出也完全可以在河的兩岸涵蓋整個河口。過了十年,當台灣主戰車完全更新為M1級別後,還能作為步兵戰車繼續發揮餘溫。

  • @user-oz9qh8bu5e
    @user-oz9qh8bu5e ปีที่แล้ว +4

    戰車講求的是,火力/,防護/機動力
    現代單兵反坦克威力強大,
    M60A3如何調整,防護力跟本不過關
    還不如省下錢,多購裝甲運兵車,及提高單兵反戰車裝備,更實在

  • @wei1474
    @wei1474 ปีที่แล้ว +7

    沒辦法1:1替換艾布蘭老實說很正常,畢竟最初的戰車搭配就是用少量M48加上大量M41,波灣戰爭後突然有撿便宜的機會,才大量引進M60A3TTS做為主力MBT車款,因此除非能夠撿到便宜M1A2,要不然肯定是得升級延壽M60,然後用輪砲替換部分車況差者

  • @user-di6yo3hp9l
    @user-di6yo3hp9l ปีที่แล้ว +50

    火雞國很親中,應該很難,個人覺得李奧納多是比較適合的方案,又或我們可以接受義大利準備退役的公羊戰車,義大利準備買豹二替換公羊了。個人覺得公羊戰車很適合台灣😂,不過買不到,希望DBS能夠做一集公羊戰車

    • @fsadf9339
      @fsadf9339 ปีที่แล้ว +5

      後勤會哭😂

    • @BSRM1978
      @BSRM1978 ปีที่แล้ว

      土耳其親中?土耳其曾公開支持彊獨恐怖份子,你對國際時事是不是不太了解.

    • @Lord-Gondor-0509
      @Lord-Gondor-0509 ปีที่แล้ว +4

      @@fsadf9339前線部隊:後勤??乾我屁事👀

    • @fsadf9339
      @fsadf9339 ปีที่แล้ว

      @@Lord-Gondor-0509 後勤:…

    • @AKA-cr3kq
      @AKA-cr3kq ปีที่แล้ว +2

      後勤的靈壓逐漸消失

  • @avboy2002
    @avboy2002 ปีที่แล้ว +4

    我1999t陸軍542旅裝甲戰車連義務士官退伍,當年我就是這車長有開過這古董戰車(M60A3),還記得當年在裝甲學校教官就告訴我們這種戰車在美國是拿來填海造碉堡!所以簡單說根本不用升級,整個汰換掉才是正解,期待M1A2T戰車!

  • @mmmlll3525
    @mmmlll3525 ปีที่แล้ว +2

    对于M60的使用经验以及升级经验,以色列说第一没有哪个国家说第二,而且常年不断的根据实际的作战经验对M60进行了改进,最近还对土耳其在叙利亚军事行动的经验,在2017年进行了最新的升级FIRAT-M60T,台军应该根据自己实际的情况进行升级,以俄乌战争为例,长达一年多的时间,大部分的坦克损毁并不是坦克造成的,更多的时候,坦克的使用,是作为班组进攻时候用作伴随进攻的掩护火力,从以色列的最近改进中也可以看出,M60加装了更多的辅助火力,比如在以色列国防军的Magach7C,车顶出现了三挺机枪,在土耳其的SabraMK3改进型还加装了60迫击炮,这都是趋势,闭门造车最是致命,俄乌战争并不是人民发动的,但是俄罗斯乌克兰普通人民却是承担了最大伤害,希望两岸永无战争

  • @user-mw5ll1es2f
    @user-mw5ll1es2f ปีที่แล้ว +6

    曾經的愛車之一,如果可以 應該還是 強化國軍妥善率比較重要,武器再精良 不能動就是沒用的武器,可以體會前面的前輩 下基地時 一台接著一台有問題

  • @yorkchen9828
    @yorkchen9828 ปีที่แล้ว +9

    M60A3目前國內的方案已是最好的選擇..只是打登陸戰守方..若日後國家正常化有可能送出國維和或參戰..到時再來考慮合適的裝備..

    • @wyattjan7263
      @wyattjan7263 ปีที่แล้ว +1

      沒有大馬力的引擎,後面如何換上新砲塔和加厚裝甲? 連反應裝甲都沒辦法裝,這種裝備😮‍💨😔

    • @nori1527
      @nori1527 ปีที่แล้ว +1

      確實
      不需要升級,不對稱作戰的構思來說,可以掩護人員發射反裝甲武器就可以了,66,AT4,紅隼,外加反標槍,刺針飛彈,中共戰車吃不消的,“升級M60不就是讓費錢”,看看俄羅斯的戰車就知道了怎樣升級都敵不過一發空投無人機或一發反裝甲飛彈,在平原上都撿不到便宜了,何況是在台海地形,把升級的錢拿去買反坦克單兵武器還更好,中共登陸艇能送多少裝甲車上岸才是重點,上岸肯定是城市戰or叢林戰,能登陸點就這幾個海灘,金山,海湖,翡翠灣、福隆、頭城、壯圍、羅東、宜蘭、布袋、台南、林園、加祿堂,再扣掉幾個有港口的海灘!台灣不需要戰車守海灘,只需要城市聯防配合機動運兵車,雲豹,守位重要據點

  • @user-mr5vh9by6c
    @user-mr5vh9by6c ปีที่แล้ว +1

    增加動力、稍微增加防禦,剩下的可以加觀瞄、光電、預警系統,火力甚至可以只用機砲、反坦克飛彈,做支援用途

  • @tsaijoe9835
    @tsaijoe9835 ปีที่แล้ว

    太專業了!

  • @kogado091006
    @kogado091006 ปีที่แล้ว +3

    升動力跟射控就是要把它當成像戰車的裝甲車來用了,火力跟防護不變的話它能對抗的對像跟雲豹差不到那裡去
    要不然就是考驗中科院有沒有本事把各車整合無人機跟伴行步兵行進訊息通聯,把各車串成一個體系或許還能玩出點花樣

    • @eagleharmony8216
      @eagleharmony8216 ปีที่แล้ว

      開發增程彈藥,提昇瞄準性能,搭配數據鏈當砲兵用?

  • @rayxie8213
    @rayxie8213 ปีที่แล้ว +5

    説的對⋯彈藥和射控方面的提升,對於戰時是最重要的,尤其是面對共軍老是想以量取勝的戰術,國軍在有限的資源下,質的提升更甚重要

    • @asp33ftuo
      @asp33ftuo ปีที่แล้ว +1

      以量取勝?要不要看看人家除了量之外質也是進步很多
      我們要面對的除了要正視內部問題也要承認自身不足而加強

    • @mikenekofans
      @mikenekofans ปีที่แล้ว

      質的提升也只是給解放軍當靶子久一點而已 塔綠班別癡人說夢要反攻大陸了wwwwwwwwww

    • @Terry_Hu
      @Terry_Hu ปีที่แล้ว

      观念不要总是停留在三十年前,会吃亏的。😂

    • @rayxie8213
      @rayxie8213 ปีที่แล้ว +1

      @@asp33ftuo 我看到的是「美式武器」在烏俄戰爭中優越的表現,另「俄中式」或説「山寨俄式」的中式武器,只聞「中共式大外宣」的自吹自擂,還真沒看到有什麼⋯⋯我們台灣自身的問題,在台灣不用擔心被掩蓋,台灣人更不會被政府洗腦

    • @user-yj1zy2bz8n
      @user-yj1zy2bz8n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台湾还不配和大陆谈武器质量😅

  • @22462273
    @22462273 ปีที่แล้ว +1

    其實新的動力包真的只是必須要有的基礎,比起裝甲我個人認為在提升火控與觀瞄後,應該先把數位資訊整合C4I的部分先補起來...畢竟車體性能限制就在那,但是要能提升聯合作戰效能由機動更好的雲豹或是觀瞄設備更加的艾布蘭乃至無人機等導引合作發揮老式戰車的餘熱,是否比升級裝甲套件更能提升車組的生存能力?
    能夠扛打與索性依靠熟悉地形與情報達成不被打,少被打是不是更好些?

  • @a5412898078
    @a5412898078 ปีที่แล้ว

    要升級啊,很簡單啊,首先,考量到這型戰車防禦力以及跟不上時代,所以要將炮塔以及車身從新製造,要採用防禦能力更好的查布漢裝甲來製作;再來考量到105mm戰車炮已經過時,所以要換成常見120mm戰車砲以提升火力;M60A3戰車的射控系統也很落後,所以要在安裝新式的射控系統讓射擊精準度可以得到提升;而由於車體內部要配合主砲彈藥改變以及安裝新型的射控系統,所以我們需要把車內空間全部設計一遍;再來,考量到炮塔以及主炮更換後,戰車車身的整體重量加重,所以我們需要換裝更加強大的引擎、更好的懸吊、以及更堅固的底盤,讓改良過的M60戰車操控能力大幅提升。
    就這樣,所有能力都媲美第三代戰車的新式M60戰車誕生了.........好像哪邊怪怪的

  • @user-dt9tn9rw9s
    @user-dt9tn9rw9s ปีที่แล้ว +4

    國家戰真的很老了!!!真的也該升級了❤❤❤

  • @huart1893
    @huart1893 ปีที่แล้ว +192

    不要再為難老爺車了,大升級根本不就符成本,就小升級維持妥善率等著換新車吧。

    • @activepro5758
      @activepro5758 ปีที่แล้ว +39

      那你就是不知道國軍有多少巴頓,更換要時間老爺車等不了當然只能直接升級

    • @user-ie2vs9vw4j
      @user-ie2vs9vw4j ปีที่แล้ว +29

      問題在於裝備使用急迫性,在全部更新愛布蘭前沒更新的話很容易變成被動挨打

    • @sqrone1
      @sqrone1 ปีที่แล้ว

      以下视频是99A坦克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关于未来坦克发展情况的公开演讲
      th-cam.com/video/JxIDe6yMDSQ/w-d-xo.html

    • @weitungshih
      @weitungshih ปีที่แล้ว +4

      @@user-ie2vs9vw4j 換了也是只有挨打的份浪費納稅人的錢而已

    • @user-ie2vs9vw4j
      @user-ie2vs9vw4j ปีที่แล้ว +20

      @@weitungshih 增加機動性和防禦降低砲台高度怎麼會浪費

  • @kimicheng2801
    @kimicheng2801 ปีที่แล้ว

    雷神的感覺可行性比較大 最後一個聽感很好 但政治複雜性自己認為有點難~ 但還是覺得很厲害 滿滿好料的資訊 感謝

  • @keithau8159
    @keithau8159 ปีที่แล้ว +1

    加油努力,盡力而為吧.

  • @user-xw3sx4by4g
    @user-xw3sx4by4g ปีที่แล้ว +4

    M60T很不錯,我記得就是太貴,可以買M1,才不可能改M60T,自己搞就換引擎和動力套件,加複合裝甲和自己搞個焊接砲塔,其實也不用急著升M60A3,等M1A2T全數成軍後,有了使用心得,可能怎麼改M60又會有新的看法

    • @wyattjan7263
      @wyattjan7263 ปีที่แล้ว +1

      等到最後人家上岸了,就只能用俺們子弟兵的命去拼😮‍💨

    • @user-xw3sx4by4g
      @user-xw3sx4by4g ปีที่แล้ว +1

      @@wyattjan7263 這裡只純聊兵器,不說以外的東西

    • @nanjiang1953
      @nanjiang1953 ปีที่แล้ว

      台湾根本就不需要坦克。根据美国友邦的建议,人手一支AK-47跟共匪打巷战,战至最后一个台湾人才是正解。

  • @jayakn6829
    @jayakn6829 ปีที่แล้ว +12

    如果真的對海軍陸戰隊好那:能不能先跟美國買他們庫存的M1A1. 然候使用美國海軍陸戰隊2018年時候使用的方案來改進。這樣子有及戰力也可以符合台灣海軍陸戰隊的後勤跟使用。A 1的戰車防護力跟砲改都不用改本來就比60A3好。

    • @sqrone1
      @sqrone1 ปีที่แล้ว +1

      以下视频是99A坦克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关于未来坦克发展情况的公开演讲
      th-cam.com/video/JxIDe6yMDSQ/w-d-xo.html

    • @jayakn6829
      @jayakn6829 ปีที่แล้ว

      @@sqrone1 99式理論上是比得上A 2。
      我說的是:台灣海軍陸戰隊可以使用a1.
      美國海軍陸戰隊在2018年的時候有寫一個改進方案。這個改進方案非常符合台灣的海軍陸戰隊。2019年的時候這個方案在美國海軍陸戰隊成立。這個方案大幅度把A1的戰力、防護力提升到A2(第二型)。而且也加裝了主動防護系統。
      一不過美國海軍陸戰隊因為不是很急迫,所以打算在15年內陸續改裝。可是台灣很急迫可以把它拿來改用,但是要先問過美國。。
      優點是及戰力(不需要等排隊、建造、測試)也可以替換60A3)。退下來的60A3可以拿來部屬在其他方面。ㄥ

    • @sqrone1
      @sqrone1 ปีที่แล้ว +1

      @@jayakn6829 我的回答,只是说明大陆的科学家也在努力中,积极检讨改进自己的现有装备,也在研究未来装甲车的发展方向,并没有停滞,现在的两栖装甲车也在未来必然会有最新升级。

    • @jayakn6829
      @jayakn6829 ปีที่แล้ว

      @@sqrone1 戰車再怎麼防禦也架不住單兵反坦克武器,同時襲擊。因為那都是人操作的機動性,恐怕比坦克的機動性強。

    • @jayakn6829
      @jayakn6829 ปีที่แล้ว

      @@sqrone1 其實我的回答也只是告訴你雙方各種武器都有在研究。只有一代比一代強,沒有一代比弱。
      P S:我也給你點讚了

  • @a7721523
    @a7721523 ปีที่แล้ว +2

    要改裝升級之前要先看看車體狀況能不能夠升級,台灣這批M60A3是1995年從駐韓美軍退下來的,當初台灣希望能夠取得的是駐歐美軍的車輛,原因跟理由不太了解。但是在台灣服役之前,這批M60A3已經在美軍服役過,加上將近30年在台灣的使用,要先看看結構狀態是否適合升級。這跟當年M41D的案子一樣,要挑狀況好的車輛升級。
    2:48,基本上如果不是中國的主力戰車上場,兩棲裝甲車輛用105mm主砲還是很夠用的,而且換成120mm主砲代表整個車內的裝彈架都要重新修改,實際上運用可能會有一些不順手,但不代表完全不可行
    5:38,Sabra源自於以色列的Magach 7,1998年推出,至今已經有在對庫德族作戰中使用的經驗,當然也有戰損。這邊要提到的是如果要外加反應裝甲之類的外掛被動防禦裝備或是火炮,扭力桿要更換的可能性是很高的,原有的扭力桿在換裝新的裝甲跟火炮之後可能承受壓力的效果不夠,需要另外更新,例如同樣是M113家族,M106自走迫擊砲車的扭力桿就跟一般型M113不同,要承擔搭載迫擊砲的額外重量跟使用火炮時的衝擊。
    7:11,Leonardo本來曾經想推銷M-346高教機給台灣,但是後來國內決定自行生產下一代的高教機,因此最後M-346沒有能夠在台灣服役。
    總的來說要更新M60A3不會是一個小工程,加大的重量或是新的佈局都需要時間去修改跟改變現有的教範,特別是M60A3的M85機槍可靠性不佳,原本用戶視為改裝時優先汰換的部分。同時也要注意到改裝後的M60A3要如何因應新的作戰角色,善用本身的優點而避開自身的缺點,一如以色列也知道巴頓系列車身較高,但是就是可以運用車高有的優勢來作戰。這些強化工作本身不代表可以讓M60A3完全脫胎換骨,遇到一些威脅性真的很強烈的敵方單位還是有可能會遭到擊毀,但是戰爭難免死傷,軍方能做且該做的,就是讓車組成員對自己的裝備有更多的信心。

  • @user-si3ry5qh4k
    @user-si3ry5qh4k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分享!希望國軍看到

  • @saianin
    @saianin ปีที่แล้ว +6

    戰場感知能力也是現在很重要的指數

    • @eagleharmony8216
      @eagleharmony8216 ปีที่แล้ว

      但是機動力要跟得上

    • @mikenekofans
      @mikenekofans ปีที่แล้ว +1

      塔綠班還在刺槍術打無人機wwwwwwwwww

    • @Terry_Hu
      @Terry_Hu ปีที่แล้ว

      坦克不搭配无人机侦查就是靶子。。

    • @davey526
      @davey526 ปีที่แล้ว +2

      @@mikenekofans 你意思是國軍都是塔綠班

    • @user-cg6ot5lh5o
      @user-cg6ot5lh5o ปีที่แล้ว +3

      @@mikenekofans 你的意思是刺槍可以打下飛機?你的腦迴路我還是第一次見😅

  • @ychu4167
    @ychu4167 ปีที่แล้ว +4

    影片內容有誤,國軍M60A3引擎替換案,最終由原製造商重開產線生產一批同系列的引擎,馬力並未如先前媒體報導有提升至1000匹,依舊為750匹,原有的變速箱、傳動套件均能沿用。

    • @ReviveHF
      @ReviveHF ปีที่แล้ว +1

      只能說國軍太窮了

    • @mikenekofans
      @mikenekofans ปีที่แล้ว

      @@ReviveHF 現在就是塔綠班執政才搞得國軍這麼窮

    • @Helmet-Amiya-Donky
      @Helmet-Amiya-Donky ปีที่แล้ว +1

      @@ReviveHF 說窮也還好,畢竟要調軍費也是能做到超過以色列的數額。

    • @ychu4167
      @ychu4167 ปีที่แล้ว

      ​@@Helmet-Amiya-Donky 以色列防衛態勢與台灣差異不小,主要著重在陸空兵力建置,與台灣著重在海空兵力不同,且以色列軍隊員額數也小於國軍,預算也都高於我們(美援還未計入),總體來台灣國防預算一直都是嚴重不足的狀態。

    • @aprilhu6677
      @aprilhu6677 27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民進黨的錢沾8400比陸軍的巴頓升級更重要

  • @allenpitt5906
    @allenpitt5906 ปีที่แล้ว +1

    火力,防护,机动性,最重要的还有信息化

  • @chaopeilung6550
    @chaopeilung6550 ปีที่แล้ว +2

    30多年前全砲指部的M52自走砲終於獲准繳回報銷。
    真的撐不下去了,引擎老舊的程度從基層到軍團的保修廠都束手無策,有些砲連在下基測時還只能5砲4砲參加實彈射擊,在公路上無故起火,都是因為引擎故障。

  • @user-ru5qr4vf8e
    @user-ru5qr4vf8e ปีที่แล้ว +8

    我比較希望廠商有提升底盤承重能力的方案,現在主要無法增加防禦的難點在懸吊系統撐不住,要換裝更大馬力的引擎倒是事小

    • @HChungYu
      @HChungYu ปีที่แล้ว

      其實同底盤的M88一直在美軍服役/留用,台灣為了M1A2T引入了14輛M88A2,原本把A2動力/底盤升級包直接拿來用是最簡單的,但是又卡到M109A6/A7類似的問題,老美已經在生產M88A3了,為了避免政治責任,選擇重開生產線做舊引擎,就成為了“多做多錯,不做沒錯”的官僚標準答案了.....

  • @kashubillytsui4085
    @kashubillytsui4085 ปีที่แล้ว +3

    我覺得最少想辦法嘗試將CM11/12上的射控移植過去吧!(嚴格來講這些是M1改過來的)

  • @kg84ydkk
    @kg84ydkk ปีที่แล้ว +2

    我們海島國家與烏克蘭的坦克大戰有很大不同,換裝120 mm主砲 和如何研發讓105 mm砲彈發揮極致功效,也是我們必須努力的方向

    • @wyattjan7263
      @wyattjan7263 ปีที่แล้ว +1

      引擎都不升級,連裝甲都沒辦法升級😮‍💨

  • @tkajtsai1586
    @tkajtsai1586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Good points !

  • @user-xh3yi1cx9s
    @user-xh3yi1cx9s ปีที่แล้ว +3

    沒有戰車產線就是這樣!有怕沒人買,沒有零件沒辦法自己做

  • @eimybty
    @eimybty ปีที่แล้ว +3

    同意機動最迫切,不會動的戰車就只是靶,先讓戰車在第一波攻擊前能離開基地平安抵達掩蔽位置,裝甲跟火力都再說。
    至於裝甲,印象中雲豹的外掛裝甲好像是國內廠商自製? 但我不確定那個適不適合M60,然而影片推薦的土耳其方案,以我國的外交處境...(苦笑
    最後火力,如果很不幸的主砲沒錢換裝,而中國能把主力戰車運上岸,那也不用派M60去硬扛,還有AH-64、拖式、標槍等專門獵殺坦克的武器,以及M1阿

  • @ae121262498
    @ae121262498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認同~自己升級加外購,雙管齊下,並無沖突~可以開放讓國內民間來修改~~國內維修改裝技術,也是很強的

  • @dynasty25102
    @dynasty25102 ปีที่แล้ว +1

    將來的坦克都會配有主動防禦系統,傳統反坦克飛彈的效力可能受影響,這時主砲威力大的M1系列是台灣陸軍最好的選擇!

  • @barrylovela
    @barrylovela ปีที่แล้ว +6

    是通信啊,長官完全無視

    • @Noobshooter-K
      @Noobshooter-K ปีที่แล้ว +1

      還有偵查、打擊能力

  • @TheJackDK
    @TheJackDK ปีที่แล้ว +7

    感覺以短期效益來說,把錢投資在適合巷戰的改成輕型坦克與單兵反坦克武器加強或是添購無人機上CP值真的比較高

    • @user-uk4et5iz9t
      @user-uk4et5iz9t ปีที่แล้ว

      没什么意义,你们还真想打巷战啊。好好了解一下中国军人单兵作战装备。俄乌战争用的很多大陆企业版无人机。好好想想解放军用什么无人机。

    • @TheJackDK
      @TheJackDK ปีที่แล้ว

      對啦,你家維尼最棒了,世界第一征服宇宙

  • @burakkudesu
    @burakkudesu ปีที่แล้ว +2

    M60最好就是跟BMPT一樣改奘成步兵支援車,反正裝甲肯定是檔不住現代反坦克炮,那不如就把砲塔拆掉改裝成無人砲塔多上幾座機砲榴彈砲跟反坦克炮上去,這在搶灘戰上效用比一般坦克砲強太多了。

  • @chen931209131
    @chen931209131 ปีที่แล้ว +1

    請問 以後能做一集 潛艦國造的內容嗎? 謝謝

  • @leechen463
    @leechen463 ปีที่แล้ว +8

    升級價格比二手m1a1貴

  • @yuio823
    @yuio823 ปีที่แล้ว +11

    我覺得以報廢品的名義去買美軍陸戰隊退役下來的M1A1,裝甲防護力升到M1A2T的水準,並預留加裝主動式防禦系統的餘豁 用帶透明防彈護盾車長機槍取代遙控武器站,其他設備如果零件沒有停產就繼續沿用M1A1的設備, 這才是既省錢又能有效提高戰力的方案

    • @214yeh
      @214yeh ปีที่แล้ว +2

      報廢名義?覺得可能嗎?另外最貴就是升級方案,美軍自己升級跟車輛性能重建,一輛就要五百~八百萬美金,這是美軍自己升級的價格歐。

    • @user-ie2vs9vw4j
      @user-ie2vs9vw4j ปีที่แล้ว +12

      @@214yeh 問題售台版本是沒有貧釉裝甲的,所以就算要買也是要等他們把貧釉裝甲拆下,更何況烏克蘭也急需,現實不是遊戲想要買什麼什麼就會馬上好馬上到

    • @mikenekofans
      @mikenekofans ปีที่แล้ว +5

      @@user-ie2vs9vw4j 不是台美關係最好嗎 笑死wwwww

    • @yuio823
      @yuio823 ปีที่แล้ว +7

      @@214yeh 紀德艦就是用報廢品名義買的,還有M1系列坦克最貴的設備就是射控系統,如果不升級射控系統可以省下一大筆錢

    • @wyattjan7263
      @wyattjan7263 ปีที่แล้ว +2

      人家美軍賣嗎?人家舊的M1全都會被回爐再做成新車賣,像現在俺們買那100多輛全都是舊M1回爐再升級的,你等於是要美軍賣你M1A2的原料,可能嗎?😂🤣

  • @ll19922008
    @ll19922008 6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不更換現有engine ,把MGU-H加配現有ENGINE反而更實在,效果不夠的每氣缸加配輕葉片(3D打印聚酯扇葉)的機械增壓

  • @cfw026
    @cfw026 ปีที่แล้ว +2

    跟自衛隊換74式
    地形適應性機動性更好
    反正裝甲都是裝飾用的
    還不怕斷供砲彈

  • @user-qy1qq9gb6c
    @user-qy1qq9gb6c ปีที่แล้ว +3

    這種要送去博物館展覽的戰車還要替他升級啊😂😂😂😂😂😂

  • @user-ot8cg5ue3d
    @user-ot8cg5ue3d ปีที่แล้ว +3

    基本上,那些高官們認為要是戰事打到了陸軍,那就沒什麼好打了!(失敗主義)所以把絕大部份的預算都給了海空軍,而陸軍也坐實了乞丐兵的稱號(連餐費也不一樣會不會涉嫌歧視,我們是人耶!)
    這種觀念在軍中已經多年了,但時代在改變,再合理正確的思路也會隨著時間而被淘汰,再加上烏克蘭頂住了這一戰!重海空輕陸戰的戰略思考可以出殯了!再加上台灣60歲以下成年男子70%都是陸軍退伍,七折八扣的,沒被動員卻能持槍作戰的至少還有三百萬,這些民兵在投入作戰時也不想當砲灰啊!如果你們的M60.M48不要的話,留給我們好嗎?運彈藥我們有三噸半,坦克質量有問題我有認識的修車場,不勞你廢心!別花錢升級了,你們多研發點無人機跟新技術吧!

    • @Terry_Hu
      @Terry_Hu ปีที่แล้ว

      这应该是军事常识,如果台湾失去海军和空军优势,陆战能赢吗。你们没有战略纵深,没有源源不断的武器供应。

    • @billbook10414
      @billbook10414 ปีที่แล้ว

      沒有海空軍,台灣就會變孤島,這才是重點,況且現行上美軍最可行應援就是情報共享 電子作戰,這些都是海空軍為主力,陸軍主要是快速應變 應援海空軍 ,另外我國陸軍本身就不差,陸航戰力可是很強,AH-64E AH-1W 光這2種就有80架,要知道地面部隊只要充足連戰能力,99式戰車 還是其他地面部隊都是無法阻擋他們火力

    • @user-ot8cg5ue3d
      @user-ot8cg5ue3d ปีที่แล้ว

      @@billbook10414 由於台灣陸地沒有縱深!防線後方十公里就是城區,人口密集!且陸軍現役兵力不過十數萬,延據點舖開根本沒有兵力構建第二第三道防線,當戰事一啟,預備役兵力肯定不會在台灣成軍,太危險了!應該是台灣各點集合再轉送關島或石垣島集結成軍,並接受新式武器訓練!這時台灣只剩現役部隊,所以還是要靠民兵來組建預備防線!有預備防線,前線士兵才能正常發揮!別把人都當成戰爭機器,保衛家園的意志在血肉橫飛的絞肉機前很容易崩潰,第二防線多少也給了現役部隊更多的勇氣!所以請把不要的M60M48留給我們這些老兵好嗎?

  • @basic4990
    @basic4990 ปีที่แล้ว

    个人认为,站在国军的角度,首先要做的是对每一辆车的状况做出客观的评估。国军现役的战车大多是冷战时代入役,这些战车至今已经属于超期服役状态,很多车的机械装置特别是动力、传动和悬挂组件磨损严重,而且各个部队各个车辆的具体损耗状况都不一样。说句比较现实的话,即使有无限的资金和时间,把这些状态各异的老战车全部翻修至能用于战役级别的机动作战的状态也是不现实的,其中一些车辆已经没有翻修,甚至没有作为零件捐献者的价值,这都是可接受的。但是国军指挥系统必须掌握每一辆车的真实状况,清楚每支战车部队的真实作战能力,才能在可能爆发的战争中做出符合这些部队的实际作战能力的指挥部署,而不是对着脱离实际情况的编制表向根本不存在的部队发布不可能得到执行的命令。在评估的基础上,国军需要搞到充足的零配件来翻新尽可能多的坦克,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M48和M60系列停产已久,很多零配件都已不再生产,现有零件处于用一个少一个的状态,甚至生产这些零件的厂商已经关停和转行,当年的生产设备和工艺已经废弃,因此完成翻修工作除了购买库存零件或者复产一些易损耗零件之外必须认真的考虑使用现在市场上能买到的或者用现有设备生产的替代零件,这个替代工作需要在成本和性能之间做出合理取舍,这并不容易。在此基础上,如果还有剩余的购买能力,那么这些老战车最需要更新的是感知能力,从近期的几场战争看来,甲脆炮弱的战车未必没有作战和生存能力,但眼瞎耳聋的战车往往百无一用只能白给人刷战绩。高度自动化的猎歼火控系统需要火炮、火控计算机和观瞄设施联动并且本身要占用炮塔内空间,价格也非常昂贵,升级这些老战车从成本上不划算,但是现代化的通信系统和感知系统(例如更好的观瞄测距设备以及带有观瞄功能的遥控武器站以及更好用的激光警告器)从成本上来说不算很贵,安装不困难,完全可以考虑。其次是ERA,这个东西价格不贵重量不大安装不难,可以极大地增强坦克对于各种HEAT弹药的防护能力。至于什么换新炮甚至是新炮塔,我认为这对于现在的国军过于奢侈,不管是从时间还是资金的角度来说。如果有这钱,还不如多买点105轮式炮战车更划算。

  • @User-2j0k0g2f5u
    @User-2j0k0g2f5u 8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對,訊息交換,射得準,防護力高關鍵要點,火力基本不是問題

  • @Dorian_body_builder
    @Dorian_body_builder ปีที่แล้ว +5

    我覺得比起升級這類車,不如考慮除役巴頓然後把雲豹大量量產並裝上一個無後座力砲模塊更適合吧

    • @user-pz7vr2dq9w
      @user-pz7vr2dq9w ปีที่แล้ว

      反正都是一砲死!不如換雲豹105炮機動高,載人用對坦克火箭彈,成員六名,我不信6發99還不會炸。

    • @Dorian_body_builder
      @Dorian_body_builder ปีที่แล้ว +1

      @@user-pz7vr2dq9w 真的 反正防禦力都是渣 不如搞有發展性的裝備 打戰雷你不太害怕沒防禦力沒激動的老烏龜但你一定怕裸奔一根砲的輕裝甲車

    • @user-pz7vr2dq9w
      @user-pz7vr2dq9w ปีที่แล้ว

      @@Dorian_body_builder 光是看運兵車開過來就要注意車子外,還要注意六名重裝兵的紅隼,或者是反坦克兵器,再者99~96上岸基數太低,根本來送頭的。

    • @Dorian_body_builder
      @Dorian_body_builder ปีที่แล้ว +1

      @@user-pz7vr2dq9w 主要是因為我覺得就算升級後的巴頓也無法升任主力坦克這個定位,那不如把他們拆了變成岸防砲或者廢鐵,然後投資在更有意義的東西上

    • @Dorian_body_builder
      @Dorian_body_builder ปีที่แล้ว

      @@mikenekofans who

  • @jony2450
    @jony2450 ปีที่แล้ว +3

    當初陸軍戰車戰力是已經由AH-64彌補了,所以M60 已經到年限就退吧,換上105的雲豹取代會更好,別忘了消失性商源這塊

    • @Helmet-Amiya-Donky
      @Helmet-Amiya-Donky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沒有 國軍還是需要一定數量的主戰,光靠AH-64和105雲豹不現實,不然美軍也不用服役M1了。

  • @lvingfeng
    @lvingfeng ปีที่แล้ว

    外挂裝甲增加防禦力,主炮換上萊茵金屬的120滑膛炮。使用美軍最新火控觀瞄系統,如果能加上主動防禦系統就太好了。

  • @qqaiq
    @qqaiq ปีที่แล้ว

    改裝是正確的 ,最好炮塔換一下現代的方方角角,這種戰車還是可以對任何水陸登陸裝甲以及機降輕裝甲產生威嚇,而且作業維持費也不會比M1A2高,可是很符合軍費不高的台灣。

  • @user-yj4vc9jn8n
    @user-yj4vc9jn8n ปีที่แล้ว +4

    我覺得給M60一定程度的升級就可以了 給預備役用來訓練用 戰時也可開出來反擊

  • @pupuliao
    @pupuliao ปีที่แล้ว +6

    引擎已經確定不升級了,國軍買了一批 全新 同規格的新引擎,指簡化了 保養時間

    • @ap93k
      @ap93k ปีที่แล้ว

      有換新就好 :D

    • @oops7878
      @oops7878 ปีที่แล้ว

      沒錯,確定是提升引擎妥善度而已升級未來還要看看

    • @mikenekofans
      @mikenekofans ปีที่แล้ว

      浪費錢買二戰二手貨 還不如提升偏鄉教育跟改善少子化

    • @pupuliao
      @pupuliao ปีที่แล้ว

      @@mikenekofans 又一個不懂得只會這種嘴砲,m60是冷戰時期的坦克,還是很多國家的現役裝備

    • @mikenekofans
      @mikenekofans ปีที่แล้ว

      @@pupuliao 哪幾國講啊 笑死

  • @user-wq7vf6xx8p
    @user-wq7vf6xx8p ปีที่แล้ว

    感覺配備一組標槍刺針無人機摩托化步兵協同妥善率高的m60作戰比較划算

  • @joviho7899
    @joviho7899 ปีที่แล้ว

    這當防禦性武器 很好用。

  • @user-mh6gh6cz8g
    @user-mh6gh6cz8g ปีที่แล้ว +3

    繼續購買M1淘汰老戰車,一輛M1換4輛M60 / M48,不足數量以雲豹炮車加掛複合裝甲替代。並且購買大量豐田皮卡當載具,裝配機炮或飛彈,廉價好用耐消耗,只是沒什麼油水回扣。😂

  • @arcusdong2979
    @arcusdong2979 ปีที่แล้ว +4

    跟澳洲核潛艇一樣,美爹不能先解封賣一些庫存的M1A1嗎?再怎麼老舊也都比M60新阿~😥

    • @user-oc1zf6rc4f
      @user-oc1zf6rc4f ปีที่แล้ว +1

      我覺得會到很緊急的時候才會發生

    • @mikenekofans
      @mikenekofans ปีที่แล้ว +1

      為什麼? 台灣有這麼重要到老美願意給嗎? 笑死

    • @davey526
      @davey526 ปีที่แล้ว +1

      @@mikenekofans 那已經買到了M1A2算不算,笑死

    • @mikenekofans
      @mikenekofans ปีที่แล้ว

      @@davey526 國軍弟兄開過了嗎? 笑死

    • @davey526
      @davey526 ปีที่แล้ว +2

      @@mikenekofans 還真的開過了,已經在美國受訓了

  • @user-nb7ri5tg1w
    @user-nb7ri5tg1w ปีที่แล้ว +2

    M60A3TTS可以由兵整採買M1A1射控系統在台灣自行升級就好.玩過CM-11再玩M60A3TTS有一種錯覺,M60A3TTS不是新車嗎?一進到砲塔除了砲塔比較寬敞外,整個控制裝置感覺好像倒退到石器時代.

  • @x-tactics4240
    @x-tactics4240 ปีที่แล้ว

    今天凌晨五點,才剛遇到cm11跟cm22 ,夜間機動,DBS就上片討論巴頓系列

  • @argosax41028
    @argosax41028 ปีที่แล้ว +3

    目前升級是針對最迫切的部分,感覺也只是撐到M1A2T服役和砲貓量產,到時讓巴頓家族通通退役,再增購第二批M1A2T,讓200~300台M1A2T和300~400左右砲貓來取代目前千台的巴頓家族

    • @xavier353
      @xavier353 ปีที่แล้ว

      砲貓是什麼

    • @user-vj2uu6pn4o
      @user-vj2uu6pn4o ปีที่แล้ว +2

      @@xavier353 雲豹,火砲版

    • @cookingcat1
      @cookingcat1 ปีที่แล้ว +1

      @@xavier353 105砲的雲豹吧

    • @xavier353
      @xavier353 ปีที่แล้ว

      @@user-vj2uu6pn4o 感謝

    • @xavier353
      @xavier353 ปีที่แล้ว

      @@cookingcat1 感謝

  • @ER1775
    @ER1775 ปีที่แล้ว +1

    換成120滑膛砲,遠距瞄準鏡,夜視瞄準鏡,不要期待外裝甲,因為引擎不給力

  • @taiwanfocus4385
    @taiwanfocus4385 ปีที่แล้ว

    台灣有3/5是山區,二千三百萬人口大多擠在剩下的2/5。可以說台灣不是山區就是城鎮,兩者都不像空曠的平原或沙漠一樣適合坦克大戰硬碰硬的對幹(台灣唯一空曠的地方大概就是稻田,也不適合坦克。)坦克打巷戰,前進路線選擇有限,建築物又多,適合守軍隱藏,很容易遭到伏擊。如果M60用於伏擊或夾擊,則105mm的主砲是可以貫穿對岸主戰車的側面或後面。機動力和射控的升級是必須的,防護力升級難並且貴,但因我是守方,可靠掩蔽藏拙。另外關於M60車身高也不是一無是處,"hull down" 是戰車防守的一種戰術,就是把戰車藏於斜坡後方,此時須壓低砲的射角,不然只能打天空。低車身的戰車因砲塔與砲身距離很小往往無法把砲的射角壓得夠低。

  • @OLILANPA
    @OLILANPA ปีที่แล้ว +2

    義大利那個版本看起來好帥

  • @user-zg8es3hg7m
    @user-zg8es3hg7m 17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如果可以,建議使用台積電到瑞典投資,換取瑞典技轉CV90-120、CV90-105mm戰車,同時還可以兼有CV90-35mm高平兩用砲車,讓台灣的履帶式裝甲車直接鳥槍換砲。
    另外,瑞典的弓箭手155mm/L52自走榴彈砲車,雙方可以一起研發匿蹤智慧型超音速反艦、巡弋飛彈,或是5代機,同時台灣也可以跟上瑞典研製新型巡防艦的機會,兩國一起研發4500噸滿載並擁有4面盾300公里偵搜距離且有32管垂發的巡防艦

  • @leow7665
    @leow7665 ปีที่แล้ว

    這些升級包都跟直接買m1沒差多少錢,最務實的方法真的就是先解決車子動不了的問題,會搞到動不了除了料的問題還有維保體系的根本問題要處理,不然M1進來也是一樣。

  • @oeda65
    @oeda65 ปีที่แล้ว

    MPF出場後…未來M60/48H的缺,再增購M1A2及加入MPF量產計劃會比較符合台灣戰場環境

  • @oosakamadoka
    @oosakamadoka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如果能將炮塔魔改成梅卡瓦的更帥。除了換裝馬力大的引擎外再加上以色列Trophy Active Protection System Intercepts 2 Anti Tank missiles,更新120主炮及射控系統其實也可以。

  • @0918704
    @0918704 ปีที่แล้ว +1

    不會有1000匹的升級, 只是750匹原案妥善維持引擎新造, 因為不用換其他配套動力總成, 要是升到千匹, 扭力桿等也得更著換, 這些當年用美軍剩餘物資報價買進來的最後一代巴頓, 要是這樣大動刀, 搞不好比原車造價還貴, 但是無論是750還是1000匹個人都不認可, 應是要想辦法去談技轉某些新代戰車製造, 不該浪費資源在M60A3上 除非為了自製某些系統總成開發技術練兵用,
    還有M1A2起碼買到200台, 台的主戰車至多450-500台也夠了, 而不是當年60A3+M48等近千台

    • @x7162k2
      @x7162k2 ปีที่แล้ว

      沒錯應該是原馬力,機械牽一髮動全身。提高馬力其他機構都要升級,不管傳動、控制、煞車、散熱、潤滑等等都會大改經費哪裡來不太可能升級馬力。因為這樣經費會提高很多不如買新車,新引擎應該會是使用易維護CP質高的新引擎。

  • @danielt.6129
    @danielt.6129 ปีที่แล้ว +1

    巴頓戰車的升級除了考慮性能效益之外,服役壽期能撐多久,是否值得投入,必須是中長期的評估。
    目前國際上M60系列的升級案,似乎都不便宜,全面換裝新的M1A2T又是經費預算而不可及,那是否考慮以目前烏克蘭模式,是否直接引進美國海軍陸戰隊退下的M1A1翻修車,是不是一勞永逸的方案?
    M1A1雖然在戰場資訊管理系統不及M1A2,至少在火力,防護力與機動力上,沒有太大差異,如果美方放行,應該是一個選項!

    • @danielt.6129
      @danielt.6129 ปีที่แล้ว

      是否有必要維持原有的戰車部隊規模,在不對稱作戰的思維之下,戰車在台海的防禦戰所扮演的角色,也是需要好好思考一下!
      戰車更新換代是必然的,讓新一代的台灣年輕人操作著沒有信心的裝備,如何能招募新血加入國軍?
      考慮實際情況,或許應該降低戰車的比例,提高機動反裝甲火力(例如各種遠近程的反裝甲飛彈火箭等等),戰車仍然必須更新換代,規模縮減,減少採購經費支出,或許是我們應該努力的方向!

  • @user-zr2uw6ob6h
    @user-zr2uw6ob6h ปีที่แล้ว +1

    土爾奇的真的好酷😂😂😂

  • @SOJL
    @SOJL ปีที่แล้ว

    改成無人裝置~裝滿炸藥做自爆戰車!!
    沒辦法無人也行,當對方搶灘的時候,油門卡死裝滿燃油跟噴火油槍一路噴一路衝,衝到灘岸自爆當障礙

  • @mrlib111222
    @mrlib111222 6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砲塔太高 台灣M60坦克 主要是灘岸防守 把地挖深一點 半埋於地下 只露出砲塔(露出部分要加裝反應裝甲) 戰前就要在各個戰略要地 挖設戰車坑 就可以有效防守灘岸 至於一些空降的輕裝甲 空降兵 (最好是在空中就解決掉)就由快速機動的雲豹甲車 配上拖式 標槍飛彈去解決

  • @barrycha2117
    @barrycha2117 ปีที่แล้ว

    中科院跟軍備局正在共同開發台版神箭砲彈,聽說可由無人機導引攻擊,優於神箭可變軌進行接近自由落體角度攻擊,只是不知美國背後協助支援我們多少資源,才能快點開發出好測試生產服役。

  • @taorente7438
    @taorente7438 ปีที่แล้ว +1

    坦克將逐漸被無人駕駛的「AI陸地電動車戰鬥載具系統」替代,其車上載有火砲、機槍、反裝甲及防空飛彈、全方位主動防禦系統;因為車上無人,省下原本乘員的空間及防核生化空調設施,可配置伴隨作戰的微型偵查無人機及攻擊無人機,和更多的飛彈和彈藥。「AI戰鬥載具系統」裝置了多重傳感器,由在後方安全地區的小組人員遠距遙控操作,並且戰鬥載具系統間可以互相聯網,由AI協助指揮,互相支援共同作戰。「AI戰鬥載具系統」在公路時速超過100公里、在野戰地形越野時速能達70公里,使能做迅速閃躲敵砲火及伏擊,因為無人,設計不需考慮對內部成員的撞擊傷害,故能執行強行穿越任何地形障礙及在河川水下和海岸沿岸海床下行駛突進。因為使用電池電力作驅動,不像傳統燃油機引擎會發出巨大的引擎聲音,使其在夜間能靜悄悄抵近敵陣地執行突襲,這一切都要仰賴新科技晶片及AI技術,只有強大晶片科技能力的國家才玩得起、做得出這一類新時代AI陸地戰鬥載具。美國已開發出來,作持續嚴正改良中。這就是為何美國說M1A2 SEP v4 (M1A3)將是最後一代的坦克。

  • @ichimonjiguy
    @ichimonjiguy ปีที่แล้ว

    土耳其方案是要換炮塔嗎?這樣改動就很大了。我覺得既然已經決定首先換發動機和變速箱,那麽接下來應該在現有炮塔上加裝ERA和格柵。

  • @julianwang
    @julianwang ปีที่แล้ว +1

    不是沒錢只是重要性被更重要的武器搶預算,阿帕契+海馬斯+反裝甲飛彈都到位才開始動M60
    無人機攜帶地獄火可以掩護M60不足之處,這是不用花大錢購買高價有人戰鬥直升機,還能降低傷亡
    或者開發無人反登陸戰車,以火力與機動力優先,放棄裝甲能力反正不會傷亡,這樣還能縮小降低受彈面積
    甚至不須旋轉砲塔直接以正面對對敵人戰車,只裝正面裝甲防禦以最少戰鬥重量與面積反裝甲
    或者以旋轉飛彈塔搭載4-8枚地獄火,負責正面以外的攻擊火力

    • @nanjiang1953
      @nanjiang1953 ปีที่แล้ว

      根据美国友邦友台议员的建议,台湾人手一支AK47跟共匪拼了打巷战才是正解。

  • @zjp841114
    @zjp841114 ปีที่แล้ว

    直接改120砲,升級砲控在加裝反應裝甲

  • @user-fo3uq5gw6p
    @user-fo3uq5gw6p ปีที่แล้ว

    我比較傾向採購全新坦克和把舊坦克改裝成防空坦克,舊坦克引擎更新、坦克砲塔換成防空機砲砲塔、裝上大口徑機槍、防空雷達、防空飛彈、反坦克飛彈、多功能鏡頭,變成多功能野戰防空坦克。

  • @user-lp2hi3sq6p
    @user-lp2hi3sq6p 6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砲塔可以不更新但是105主砲要換成120主砲,因為共軍兩棲登陸坦克和空降坦克裝上複合式裝甲,台灣105主砲很難一次性打穿。

  • @Brownie42945
    @Brownie42945 ปีที่แล้ว +1

    陸軍目前只有要採購400套原裝引擎而已,沒有要換變速箱加960HP的新引擎,射控系統升級也只有提出而已也還沒執行,M60老車就是老車了,加上未來雲豹砲甲臺灣根本用不到那麼大量的戰車,400套引擎加上封存舊車殺肉用,巴頓系列只保留約400輛,升級射控換新引擎等M1慢步換裝,是陸軍最省錢最合理的方案!

  • @user-mo5dh3mb2w
    @user-mo5dh3mb2w ปีที่แล้ว

    主力還是要用在海空及無人機研發上 要先做到拒敵於千里之外

  • @m10871087
    @m10871087 ปีที่แล้ว

    太多案進行中真的是沒錢了,時間已經不容許再拖延,下下策就只選擇100~200台車況好的作升級壓力也小一點。剩下的就將就用

  • @ReviveHF
    @ReviveHF ปีที่แล้ว +2

    以現在兩岸的狀態和俄烏戰爭的局勢而言,國軍陸續買M1坦克的機會是非常低,因為羅馬尼亞、波蘭和烏克蘭急需任何款式的M1坦克投入作戰。所以,國軍升級祖傳M60是勢在必得,勇虎和M60在國軍裡的首要任務是為步兵提供直線火力支援(類似對岸的15式和美國的MPF輕坦),因此土耳其最新的Roketsan方案是最合適的國軍的需求的,因為全新設計的砲塔能降低車重符合台灣的地形同時又能保留105mm線膛炮載彈量多和彈藥品種多元優勢,然後專門對付主戰坦克的任務就交給M1A2T,但是缺點是這種要換砲塔的方案要花更多錢。土耳其的另一個是M60SLEP(M60AMBT),好處是省錢但是重量沒有降低。
    還有一個方案是全部淘汰勇虎和M60,然後自己開發屬於台灣的輕坦但是這個方案是最不省錢的。
    總之,無論是那種方案,無人機配合作戰和C4ISR功能是一定要有的。

    • @fth6665
      @fth6665 ปีที่แล้ว +1

      土耳其最新的Roketsan方案!不就是視頻封面的MZK 105mm炮塔。
      「M60SLEP………重量沒有降低。」你這意思就有問題了?!
      減輕重量的話!裝甲防護就「不增強反還變脆弱」了。

    • @ReviveHF
      @ReviveHF ปีที่แล้ว

      @@fth6665 沒錯

  • @user-mp8pr8kn2h
    @user-mp8pr8kn2h ปีที่แล้ว +1

    M60A3终极巴顿外形蛮漂亮的

  • @sean53337
    @sean53337 ปีที่แล้ว +1

    假如雲豹105砲車服役,那有沒有可能用雲豹105砲車換掉巴頓?

  • @andrewwong8805
    @andrewwong8805 ปีที่แล้ว

    Great! Died with in one min and upgraded but died with in two mins.

  • @kuang54426
    @kuang54426 ปีที่แล้ว

    適應台灣地形..提升攻擊精度....提高彈頭破壞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