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差一點也都要都用簡體字!簡體字的幕後推手,其實是蔣介石?|志祺七七

แชร์
ฝัง
  • เผยแพร่เมื่อ 12 มิ.ย. 2024
  • 🌟 English subtitle (auto-translated) is available.
    本集節目與「圖文不符上課囉x初日醫學」合作播出
    ❝ 外食族也成輕鬆實踐的純飲食減肥法 ❞
    志祺七七 × 宋晏仁醫師 ❰外食減重學❱
    帶你根據體質・吃對美食・無痛瘦身✨
    外食減重學線上課程|早鳥優惠 5 折起❗️
    輸入「77COFIT」再折 $200💰
    激省 $2750👉🏻pse.is/5gh25d
    #外食減重學 #不必挨餓節食_也能輕鬆瘦身
    --
    👬 如有業務需求,請至官網瀏覽「服務方案與說明」:bit.ly/2ZCQ5Jh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bit.ly/77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bit.ly/2ZpclGS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IG : / 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bit.ly/shasha77_fb
    🔥 加入志祺七七團隊: bit.ly/3pi8zrE
    【 志祺七七 Podcast 】
    🎧 Apple Podcast:apple.co/3sQ7jyH
    🎧 Spotify:spoti.fi/3Nu4jzH
    🎧 KKBOX:bit.ly/3sSRJlL
    🎧 TH-cam Podcast 頻道:bit.ly/3PAd6Ca
    #國文 #中共
    各節重點:
    00:00 開頭
    01:21 【小資族減重課】廣告段落
    02:12 簡體字自古以來就有?
    03:11 簡體字最早的推手,是國民黨?
    04:50 台灣也差點要用簡化字!
    06:01 漢字簡化,簡化了什麼?
    07:15 漢字拼音化?
    08:33 殘體字?簡體字?簡化字?
    10:04 我們的觀點
    11:35 提問
    11:48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偶陣雨
    |腳本:偶陣雨
    |編輯:關節
    |剪輯後製:絲繡
    |剪輯助理:ㄚ瑜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文化統戰?「這族群」流行簡體字!網曝1關鍵:容易被洗腦 - 三立新聞網:is.gd/5BiI8v
    → 寫作門檻低,變現方法多──「小紅書」宛如網紅孵化器,年輕人紛紛寫「簡體字」迎合市場? - 換日線:is.gd/jZ5y2u
    → 混淆的概念--“繁體字”、“正體字”、“簡體字”、“簡化字”之辨析 - BYVoid:is.gd/Un9eba
    → 漢字簡化的整理工作--從五四運動思潮談起 - 稽古齋@Vocus:is.gd/d3NRSS
    → 簡體字破壞中華文化?最早的「漢字簡化」其實是國民黨提出來的 - 換日線:is.gd/cNXDvp
    → 當代最偉大的字體改革,還是一場文化屠城?簡體字簡化邏輯與造字分析 - Leo@Medium:is.gd/MgbpCN
    → 【你會的簡體字不一定來自中國】你以為只有現代人才懶得寫字嗎?一窺台灣簡體字的 3 種來源 - 雲遊華語@Vocus:is.gd/8zHgN0
    → 国务院批转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废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和纠正社会用字混乱现象请示的通知:is.gd/9VJWvl
    → 1950 年代臺灣的漢字簡化問題:is.gd/aZvF7E
    【 延伸閱讀 】
    → 從中共文字改革歷史看簡化字 - 亓婷婷:is.gd/LLYzdk
    → 为什么港澳台坚持用繁体字,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反而用简体字? - 一起看地圖@知乎:is.gd/sP26xU
    → 何處惹塵埃:繁體字與簡體字歷史上向來並存,政治上卻爭執不休? - 換日線:is.gd/w9CcXS
    → 繁體字真的是比簡體字「正統」嗎?──海外華語教師第一手觀察 - 換日線:is.gd/CCrZt8
    → 吳思鍾觀點:繁體?簡體?建議兩岸領導人先從「文字統一」談起 - 新新聞:is.gd/APsjwI
    → 「五四運動」未竟之功:簡體字才是進步的中文文字,但許多台灣人搞不清楚狀況 - 沈政男@TNL關鍵評論:is.gd/hhbaiZ
    ※ 影片中部分影像素材來自 Shutterstock、Envato與 Midjourney 。
    \每週7天,每天7點,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 如有業務需求需要聯繫,請洽:hi77@simpleinfo.cc
    🔴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 6K

  • @shasha77
    @shasha77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14

    ❝ 外食族也成輕鬆實踐的純飲食減肥法 ❞
    志祺七七 × 宋晏仁醫師 ❰外食減重學❱
    帶你根據體質・吃對美食・無痛瘦身✨
    外食減重學線上課程|早鳥優惠 5 折起❗
    輸入「77COFIT」再折 $200💰
    激省 $2750👉🏻pse.is/5gh25d

    • @FlyiangBoy
      @FlyiangBoy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7

      還是老話,針對標題的部分,官方用詞是「簡化字」,簡體字是「民間俗稱」。請用「簡化字」一詞較正式。官方的「簡化字、正體字」、民間俗稱的「簡體字、繁體字」這些詞彙都是有個別定義的,詳情請去翻閱兩岸各自的「官方文件」。

    • @kakashiar
      @kakashiar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6

      您忽略了蘇聯的推動,蘇聯希望漢字拉丁化,更好是採用俄國斯拉夫西里爾的文字。所謂國民政府推行簡化字,一大部分是寄生在國民黨中的共產黨人推行的,例如瞿秋白、吳玉章等。國民黨派去蘇聯海參威參加漢字拉丁化的「中國新文字第一次代表大會」,就是國民黨中的共產黨人瞿秋白和吳玉章。中共對內就說是中共党人,當遇到台灣人就著重宣傳這兩人是國民黨人,並且老愛宣傳國民黨先推動的。事實上國民黨推動的時候,就是受蘇聯扶持的共產黨人的影響

    • @andys9423
      @andys9423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8

      對簡體字沒意見,但支持簡體字的不要再拿「是古代X 朝就有的字」當理由好嗎,很瞎。古中國稀奇古怪的字太多了,看過拓印字帖就知道;但語言的演進是有先後順序的,經過人類一代代創造、改良、汰除、整理後去蕪存菁,漸漸行成通認且有系統邏輯的文字。所以, 當然是越近代越標準,也就是台灣現行正體字系統最標準,中國簡體則是人為,強制破壞了這個體系,拿什麼古代有、簡化是流行只是鬼扯蛋🙄

    • @23e
      @23e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因該也可以考慮用日本的漢字😂

    • @FlyiangBoy
      @FlyiangBoy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3e 有這麼一個東西的關鍵字串「UNICODE U4E00 PDF」其中有中國大陸國家標準碼GB18030繁體字、香港粵語白話字、臺灣正體字、日本漢字、韓國漢字、越南喃字的對照表,我以臺灣的「常用字」(臺灣社會常用字排名前六千個漢字)來比對,比對的結果,我個人認為「臺灣正體字」,在形音義這三個面向,整體的「符合度」最高。

  • @user-yi8hx5vw7z
    @user-yi8hx5vw7z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350

    我覺得比較可怕的是
    之前看到有國小的小朋友說
    希望台灣趕快被統一,寫繁體字好麻煩
    很多小朋友在不知道這些歷史跟政治的情況下,因為覺得寫簡體字比較輕鬆而說出這樣希望統一的話
    真的還蠻駭人。

    • @user-tv7et6fh7o
      @user-tv7et6fh7o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3

      我是覺得希望目前可不可以規定筆劃多的字先改為簡體字,比如說像是目前先定個筆畫超過多少個字就要改我是覺得不要全面打翻用簡體字

    • @Nemo-my5jr
      @Nemo-my5jr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11

      @@user-tv7et6fh7o應該沒必要 現在需要寫字的機會也越來越少了 那保留文化比較值得

    • @user-andrew37092
      @user-andrew37092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80

      打字都用注音 用簡體根本沒必要

    • @user-tp1ps9hk8x
      @user-tp1ps9hk8x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31

      小朋友看抖音吃魔芋爽,就成了這副模樣😢

    • @gskdbxrs5773
      @gskdbxrs5773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76

      這不可怕,小孩子不接觸政治才正常

  • @evazhang6502
    @evazhang6502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98

    自己是教外國人中文的老師,以我的觀察下,我認為學生普遍希望學簡字(因為寫起來比較快)但在漢字課的時候,許多人發現繁體字比較能幫助注意和學習(尤其是有些相同的結構可以反覆運用)我自己也覺得教繁體字的時候,講解起來比較方便~
    但現在海外的中文市場都是用簡字為主,所以上課的時候我會先給他們看繁體字,然後簡化後的樣子,幫助他們理解

    • @user-it6jj6nb4p
      @user-it6jj6nb4p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7

      那你教他们注音还是拼音

    • @user-xh2xl2kf1b
      @user-xh2xl2kf1b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4

      @@user-it6jj6nb4p 想也知道要看情況,拼音幫助學習,如果是為了來台灣住應該就會教注音

    • @user-ms7bi1tj1m
      @user-ms7bi1tj1m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5

      國外有一個在瑞士教國文的老師是我們國文老師的同學,他說注音才是國文的根本,用國文學國文才能理解更多,不只是說出來,更要理解字本身帶出來的意思。所以你會看到一個台大中文系的博士在瑞士教ㄅㄆㄇㄈ🤣🤣
      Ps:他也是教繁體

    • @cosecant2338
      @cosecant2338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6

      之前有一个研究是故意写模糊不清的单词,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辨认然后记忆,这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单词,因为注意力会更加集中,我觉得繁体应该是一个原理 ,但我私以为简体还是更适合学习,包括拼音也更加适合推广。有人怼我就是你对,尊重。

    • @joeyvrf
      @joeyvrf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5

      偷懶還是一樣要認識兩千幅畫才能懂中文 更別說簡化沒啥規則在 那不如保留細節跟傳統漢人文化
      至於拼音.... 總覺得這是搞的外國人永遠說中文都會怪腔怪調的元兇.... 中文比起其他語言 單一個字裡的音節分開得更徹底

  • @ericsun3674
    @ericsun367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4

    首先赞一下这个视频,非常客观纯粹的讲文字,讲文化,让听的人很舒服。本人觉得繁体字真的很漂亮,让人喜欢,但是如果工作当中电子文档没有那么普及,而需要手写的场景更多,那我不能写简体字的情况下,我会吐槽繁体字把我的工作效率拉低最起码30%。所以还是使用场景决定了价值意义。我很开心两个版本都留存于世,让人各取所需。当然,最好还是不要讲政治,只讲文化传承就够了。

    • @jiang5598
      @jiang5598 11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2

      简体字对扫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更容易一眼识别。繁体字有些字就差一两笔太像了,不注意容易看错。

  • @ERIC-vc3uh
    @ERIC-vc3uh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974

    我是大馬人,我以前也是用簡體字, 可是後來我覺得繁體更加美,所以才改用繁體,繁體真的很有文化和美感

    • @fate9310
      @fate9310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19

      但是写字还是习惯简体。
      而且身边都是简体,所以习惯了。
      我觉得都没有错,但是很讨厌台湾一些人觉得用简体就是中国人的想法😅

    • @A-Long6666
      @A-Long6666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7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畢竟我們真的會這麼認為 使用簡體字的人大多為中國人
      不過經過一番查詢我們發現
      使用繁體字的人群僅有臺灣 香港 澳門 以及少數的華人族群
      其中臺灣人佔據絕大多數 並使用微軟注音輸入
      簡體字也不是不好 純粹是文化的不同 導致使用的字體不同罷了

    • @kakashiar
      @kakashiar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5

      使用简体字的人根本就是全盘接受中共的简化结果,根本不是什么文化使然。还有反正大马也就是马来西亚全国来说真正的通行文字是英文及马来文,简体字人不用来这里带风向

    • @thebread5972
      @thebread5972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1

      ​@@kakashiar 不至于吧 新加坡写中文也都是用简体的

    • @user-pg4cs7qt4o
      @user-pg4cs7qt4o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5

      我们大陆人写书法也是简体字,但是写文件还是用简体字,必经简体字也很美观而且省时

  • @LeviY.C.C.
    @LeviY.C.C.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52

    2:47 「龙」這個寫法不是草書楷化。
    如果你去一些書法字典app查的話,你只會看到一兩個人這樣寫(其中還有現代人的不算)
    這在學術上一般會認為是誤用(古代人還是會寫錯字的…),當然有一些簡字是草書楷化,但是就不是龍,你們貼出來的範例也很明顯長不一樣…
    認真希望澄清一下,國文系書法生看到忍不住😗

    • @xTaiwanPingLord
      @xTaiwanPingLord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1

    • @easonswag5021
      @easonswag5021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9

      我看文獻應該是用"尨"簡化的,我對簡字很有興趣XD但是又不想用中共造的簡字,所以幾乎每個簡字都去查了幾乎每個簡字來源,這個字應該是在內記載的龍部的字;不過印刷的"龙"應該是在民初裡面才第一次出現

    • @LeviY.C.C.
      @LeviY.C.C.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6

      @@easonswag5021 沒錯,所以算是一個誤引,影片上的資訊有誤。

    • @nicolehuang1709
      @nicolehuang1709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 @ALVIN-mv1he
      @ALVIN-mv1he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0

      @@easonswag5021龍字的右側寫成尨在行書裡是非常常見的俗寫,不如說是從一半的行草體中再減而來

  • @chinhongyu5967
    @chinhongyu5967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9

    我支持簡化字,但反對用同音而意義完全不同的字取代原來的文字,例如:麵改成面。下麵成下面。這到底吃的是麵還是下面。

    • @Gong1013
      @Gong1013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是啊 简体字在简化过程中过于仓促,政治性比较强,应该两岸学者共同决定怎么简化,怎么取舍,毕竟文字这东西太重要了,不能凑合

    • @dps2933
      @dps2933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吃面=吃脸?

    • @9826HZg
      @9826HZg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我赞同。类似的还有内脏和脏东西,皇后和后面,酒曲和歌曲,开关,惊吓这些,跟原来的意思差远了

    • @user-un2ll5kl8v
      @user-un2ll5kl8v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Gong1013 你好天真,还两岸学者共同决定呢。。。你没看近几年姓蔡的上台搞了一堆骚操作,轻松就让两岸对立起来?195x年,台湾还嚷嚷着要反攻大陆妖魔化大陆,跟我们根本就没有来往了。再说了,蒋介石当年不是不想,是根本就压不住下面的人进行反对,他没办法在台湾推行下去。

    • @jasonmai4771
      @jasonmai4771 13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1

      有些字确实改同音不适合,因为汉字是表意文字。。。

  • @semolx920
    @semolx920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0

    雖然簡體字學習與書寫容易,但還是繁體字看起來比較優美及富含一個文字原有的內涵,我覺得兩者是可以同時保留併用的,並不需要將哪套系統完全取消!

    • @user-mo2xs6lo1g
      @user-mo2xs6lo1g 15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大陸官方以及教學都是簡體字,但是繁體字一般人不會寫,只有需要用到的人會寫,例如寫春聯,或練書法的人都是用繁體字,而像我們這種不會寫又喜歡用的人都是輸入簡體,輸入法自動轉換成繁體字,一般聊天也是用這種轉換法

    • @nelson12362
      @nelson12362 2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所以應該依功能使用,需要書寫的時候用簡體,有藝術目的的用繁體

  • @user-fh1ec8jx8w
    @user-fh1ec8jx8w 25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9

    我香港人,一定要堅持正宗字,因為電子化,大概意思是打出來,無必要用簡體字,用書法角度看,正體字漂亮多精彩,偷懒後果沒有中國文化。壹灣就有絕對優勢。美麗寶島,留下中華文化,宗教自由。我伍拾八歲。個人意見。

    • @yongzhu8454
      @yongzhu8454 8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如果所有中国人都抱残守缺,拒绝与时俱进,那么现在大家用的不是简体字也不是繁体字,而是甲骨文。

    • @huangwenzhan
      @huangwenzhan 4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1

      年近六旬依然睇唔化

    • @sjwong-qd9ux
      @sjwong-qd9ux 2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huangwenzhan 书法角度去看,绝对是是繁体字更漂亮而且显得有文化,我广东深圳的,个人认为,台湾把中华文化保存的最好,觉得更能代表中华文化,才是正统的中华文化,现今大陆的中华文化已经四不像了😂,搞笑的是现在很多台湾人不认为自己是中华的后代😂😂

    • @user-fq9if1vp4p
      @user-fq9if1vp4p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我尊重每個人對簡繁字體的看法, 懶字寫成簡體版尚且可歸咎於打字時輸入錯誤, 但八與捌相差甚遠, 既然你使用伍和拾, 可見是特意使用大寫數字, 為何八字又不用呢? 希望你能貫徹自己的信念、言行一致, 而非流於表面丶說說而已, 希望你日後可堅持信念丶無愧於心。😊

  • @user-mo7gd5fi5c
    @user-mo7gd5fi5c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43

    我覺得最主要還是使用習慣的問題吧,長時間用繁體字的人就對繁體字比較有感覺,因而較容易否定簡體字,而反之,從小就學簡體字的人也會覺得繁體字麻煩,簡體字比較好用,但我個人還是支持繁體字,簡體字看了就覺得不順眼。

    • @user-andrew37092
      @user-andrew37092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消滅簡體人人有責 就跟消滅中共一樣

    • @winniethexiofficial
      @winniethexiofficial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4

      我個人是比較喜歡簡體字,不過這些都無所謂我現在都用草書

    • @user-tr4iw3zf8f
      @user-tr4iw3zf8f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大陆选择简体字是为了扫盲,普及知识,便于书写,大陆简繁之争,到现在还在持续。很庆幸港台保留了繁体字书写,没让繁体字断了传承。

    • @Lik30409
      @Lik30409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3

      😂說到好不好用,這個年代大多是打字輸入,可能能認得出來,但真要寫出來就不知道能寫多少了

    • @user-tr4iw3zf8f
      @user-tr4iw3zf8f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8

      @@Lik30409 确实如此,提笔忘字,写出来之后越看越不像,

  • @oobnn9147
    @oobnn9147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重點是 簡化字在本意上實屬立意良善,但有些簡化字單純為簡而簡,其中些許簡化字真的使書寫與學習中文更加容易,但也有一部分使原本的中文字失去了它的結構,如同大部分文字有類似前後墜的概念,中文字亦是,簡化過後的某些字在你要倒反回其源時會顯得窒礙難行,這點對深入學習其內涵會有巨大的障礙,所以才會覺得簡化字並不適合所有時代,在一定的時代背景下它或許減少了許多的文盲,但是當文盲問題不再是一個主要被關注的重點時,繁體字是否該重回原先的主要地位才該是討論的主軸。

  • @leejun8955
    @leejun8955 22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2

    在汶萊、新加坡學中文都是簡體字 我來台灣之後學中文就愛上繁體了

  • @shucingjhuang2287
    @shucingjhuang2287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85

    如果一個人很清楚自己使用繁體或簡體出發點或考量是什麼,不管使用哪一個,其實文字就是承載和交流思想的工具❤,理解使用者的脈絡會是互相交流關鍵
    (工作和日常需要繁簡、注音拼音雙軌使用者路過)

    • @user-wz9oc5jg4x
      @user-wz9oc5jg4x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5

      最正确的一集

    • @user-lf5bx2iy8b
      @user-lf5bx2iy8b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5

      看来还是有正常人的❤

    • @zmjin7172
      @zmjin7172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他们全部留长辫子都可以,但他们真没必要延伸到统战等话题。

    • @JeusAlprime108
      @JeusAlprime108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

      最讨厌那些看到使用简体字就开始来搭话抬杠吵残体字的台人,哪怕与话题无关,他们也会针对使用简体字这点,一上来就无nao开骂粉红还是爬墙之类的内容,毫不考虑除了大陆以外,使用简体字的总人口是他们的十倍的情况。

    • @JohnsonZhang-ft3dm
      @JohnsonZhang-ft3dm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6

      看到一群台灣人用抖音小紅書,學大陸網路用語跟流行語,還拿到熱門流行語的排行
      但又一邊自豪只用繁體,搞起了文化優越感,就覺得有夠可悲😅

  • @cfxb000
    @cfxb000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95

    字體的簡化是主流趨勢沒有任何問題的,簡體的問題在於合併字,好幾個字被併為一個字了,雖然用詞語還是能夠做區分,但沒有了漢字本身的歷史結構了

    • @solitonz
      @solitonz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0

      是的,我觉得有一些偏旁简化一下,没什么大问题。比如,訁-> 讠。但是,合并的那几十个字,就很成问题。比如,看到有人居然会以为诗经里的谷风,会与稻穀有关,就实在让人崩溃了。我认识一个朋友,姓种(持中切,虫音)从小就要跟每个人解释,我姓种(虫),不姓種(主勇切)。后来他自己也放弃了,干脆就跟别人说我姓种(主勇切)。还有我上小学的时候,要记“叶公好龙”读“射”。后来,干脆所有的姓叶(射)的人,都变成姓叶(葉)了。现在字典里面,叶已经没有“射”这个音了

    • @h906230
      @h906230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5

      @@solitonz積非成是最佳寫照

    • @wgreentea
      @wgreentea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0

      ​@@solitonz同感!我最受不了就是看簡體的文史書籍,尤其是文言文和詩詞歌賦,繁體時很多字詞都已經要註釋幫忙了,一簡體簡直是災難,連詞都看不懂,也無法上下文連結,簡直是遇到火星文。最後只能整句、整段靠谷歌搜尋原文出來....那倒不如一開始就找繁體資料更省事。😅

    • @ktt0000a
      @ktt0000a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说实话繁简完全可以互相当作异体字看待,各自都是一个字的不同写法而已。说实话不论是大陆还是台湾,「字只能有一种写法」本身我觉得就有些极端,比如日本也使用简化字,可你去看日本人的姓氏还是能发现不少繁体姓,某些出版社出版的特定的书也会使用繁体。至少我觉得像这样允许字体的多样性存在,具体使用什么字体放手让出版社或教育团体自行定义才是一个比较健康的态度。比如一些传统文化含义比较浓厚的文学著作可以用繁体,理工科类偏实学的书籍可以用简体等等。
      而且说实话很多异体字原本都是以错别字的形式诞生,写的人多了变成异体字的。比如原本是两个不同的字被写成一种字,原本是一种字的因为错别字而发展出好几种异体字等等,所以也没必要把汉字看的过于神圣。
      再拿日本姓氏举例,「斎藤」「齋藤」「斉藤」「齊藤」在日本都念「さいとう(saitou)」,而中文翻译这个姓氏时选择了中文里对「斉藤」这个姓的念法,读作「qi teng(齐藤)」。可如果严格按照汉字去定义上面四种种姓氏的前两个应该念作「zhai teng(斋藤)」,没错就是聊斋志异的「斋」,而后两种其实是以前两种姓氏的错别字的形式诞生的。(严格来说第4种是第2种的错别字,而第1,3种是它们的简体)

    • @Mikage_Izayoi
      @Mikage_Izayoi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9

      @@ktt0000a 臺灣確實將簡化字稱為異體字,而臺灣常用的簡化字不完全跟中國簡體字一樣,像「關」在簡體字是「关」,臺灣簡化字是「関」,而根據中華民國教育部異體字字典裡附的文獻,「関」原本就是「關」的異體,但「 关」原本卻是「笑」的異體,直到被當中共簡體字才有關上的意思。會講中共簡體字是因為中華民國推簡體字時是寫作外「门」內「关」,還保留了門。
      這真的不是只有一種寫法的問題了,是簡化過頭。

  • @frankyang8376
    @frankyang8376 12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3

    简体字肯定有优势,写起来很快,习惯就好了!但是繁体字大陆其实一直都没有废除,在书法和艺术、历史领域一直还都在使用,但是为了普及教育,简体字肯定是主流了!最后,繁体字真的很美!

  • @user-lj4eo5uv9h
    @user-lj4eo5uv9h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文字就是傳播的媒介和載體,活出一個衷心所願的幸福人生,遠比使用什麼文字更重要。

  • @user-uh7fr7yf1p
    @user-uh7fr7yf1p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74

    雖然繁簡都看得懂,但在打字和書寫時仍然不會使用簡體字
    繁體的筆劃處處有著繁華文化的蘊含,比起簡體字的相對空虛感有更好的使用體驗

    • @raylin649
      @raylin649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5

      而且個人認為繁體字反而比簡體字還要更有邏輯性(可能是很多簡體字都缺少了原本繁體字的特質

    • @Nemo-my5jr
      @Nemo-my5jr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2

      @@raylin649文字的演化一直都有邏輯 簡體字就等於是在砍自家的文化

    • @user-ri2lh3nz4r
      @user-ri2lh3nz4r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6

      那不如写甲骨文,更有你所谓的文化蕴含😅

    • @Nemo-my5jr
      @Nemo-my5jr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user-ri2lh3nz4r 可能這被你們國家省略了 我們是會教中文文字的演進的 有讀過你就會知道繁體還真的有繼承最初甲骨文的精髓 簡體則把你們常常掛在嘴邊中華文化給砍到一點也不剩

    • @user-tv8ne3gf7y
      @user-tv8ne3gf7y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4

      @@user-ri2lh3nz4r你這典型的滑坡謬誤。人家認為這套簡化字不合理,不代表之前的演進不合理。

  • @user-yt4kx1yh9k
    @user-yt4kx1yh9k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54

    從小就堅持只寫繁體字,不過小時候只是認為這是一種勤奮的象徵,用來塑造自己很認真的形象。另一方面也是國中前都沒接觸過簡體字,習慣了不想改。
    把使用繁體字當國族認同是大學以後才有的概念,以前沒想那麼多。

    • @ReDragon808BluEagle
      @ReDragon808BluEagle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9

      中国人不理解,如果是国族认同,台湾国不应该废除中文吗?学学韩国和越南,保留中国古文字算什么回事?

    • @cola_con_hielo
      @cola_con_hielo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7

      ​@@ReDragon808BluEagle日本人也用中國古文字,有什麼問題嗎😅

    • @user-ij2di7sv2l
      @user-ij2di7sv2l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那麼愛國怎麼不是簡改,影片裡都說查到的資料是整鍋端走才造就現在(沒有引戰的意思,理性🙏)

    • @Politecat8787
      @Politecat8787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8

      @@ReDragon808BluEagle中華民國就是中國啊😂😂😂👉👉👉🧱🧱🧱🇨🇳🇨🇳🇨🇳🤡🤡🤡

    • @user-dp5gw4uu8k
      @user-dp5gw4uu8k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正體字~~

  • @shadow0849
    @shadow0849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簡體字本來就是草寫改的,書寫上必然會有優勢,但繁體字在美觀閱讀上絕對比較優秀,閱繁書簡其實是不錯的選擇,就如同英文也有草寫,依使用場景不同來區分

  • @grexrr1434
    @grexrr1434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在信息时代几乎不用笔的情况下,如果是为了修生养性而写字我选择繁体。即使是很久没有动笔也能写出来很漂亮的手抄。但是不得不说从设计和符号的角度简体字非常成功,不仅增加了学习和沟通的效率,在结合语境的情况下简体字使用者也可以顺利看得懂繁体。

    • @user-uo2ng5vn1u
      @user-uo2ng5vn1u 28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習慣成自然,每個人都會對自己慣用的文字產生情感,然而人類之所以會發明文字,目的是為了要傳承知識,讓後代的子孫可以累積知識,世代相傳,基於這種本質,文字的價值不應該純粹只是是基於慣用的情感,而是要考慮到文化的延續性,後代的子孫必須要能夠看得懂祖先的文字,這樣的文化才有可能綿延不斷,不至於被外族所消滅。

  • @Handballball
    @Handballball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74

    我認為還需要區分出手寫和打字的區別
    如果使用簡體字在手寫上可以比較方便迅速,我自己也會使用。
    但是現在已經是一個打字比手寫還多的時代那在台灣目前的教育體制底下學習注音輸入法還選擇使用簡體字就是另外一個需要被討論的範疇吧?

    • @user-yf9kk2cc9s
      @user-yf9kk2cc9s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打字比写字还要多的时候,你一直打字用繁体,万一用简体写东西的时候,我保证你会提笔忘字,然后用手机打出来然后照着写😅

    • @evansleyvi5932
      @evansleyvi5932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都能看懂,但是看繁体文章明显比看简体的麻烦

    • @user-zarnana
      @user-zarnana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不会@@evansleyvi5932

    • @DazaiYuki
      @DazaiYuki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日常速记用简体,书法、打字、阅读用正体 (除了像素游戏真的不适合繁体)
      文字一直在演变没什么不行的,各有各的优势

    • @user-uc5hx7hx6i
      @user-uc5hx7hx6i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臺灣教育體制還選擇簡體?”,“台湾教育体制还选择简体?”,哪个对眼友善一点🤣

  • @lingjia-kk6ls
    @lingjia-kk6ls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2

    漢字拼音化只是當時的一個可行性討論沒有所謂的“計畫”。另外,現在常用的簡體字幾乎都能在古籍中找到,所以簡體字運動實際上是對前人的漢字簡化做的一次集中匯總使用而已,實際創造出來的簡體字只有個位數。

    • @SKY-lu6xl
      @SKY-lu6xl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去中国化如火如荼的台湾竟然有脸说大陆破坏中华文化,歹湾郎真的很可笑

    • @shixiongzhi
      @shixiongzhi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上次学到的一个比较冷的知识,就是即使直觉觉得是新造字的元素周期表(例如钴等)、以及化学分子(例如醇、酮等)很多都是以前随意造出来的“一次性汉字”的重复使用

    • @user-cb9es9mm8o
      @user-cb9es9mm8o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曾经有过二次简化字,使用了不长时间,发现很多东西事物表达不清楚,又废除了😂

    • @user-vk5wp5jt6o
      @user-vk5wp5jt6o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现在中国用的简体字里,都是中共决定的部分,没有任何一个简体字是在古代决定成为正体字的。「漢」這個字在漢朝決定寫作「漢」。「漢」這個字在唐朝決定寫作「漢」。「漢」這個字在宋朝決定寫作「漢」。「漢」這個字在明朝決定寫作「漢」。「漢」這個字在中華民國決定寫作「漢」。「漢」這個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決定寫作「汉」。

    • @SKY-lu6xl
      @SKY-lu6xl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user-vk5wp5jt6o“正体字”是为何物 ? 闻所未闻! 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属、楷体……中国文字一直都在变化发展着,从未有过什么“正体字”,台湾佬也不是是哪根筋不对,对殖民者一副媚颜奴骨,自称祖国是日本,还发明创造个“正体字”来意淫自嗨,你有资格吗你,你们台湾佬哪里配得上一个正字?

  • @koyielin
    @koyielin 5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自然形成的筆劃才是簡體字,故意編輯規定的就是專制,我小時候寫“簡,草(上面部首),豐(丰),臺(台)”等等自然寫法,被山東藉老兵變老師打到手掌屁股黑青,講台語被罰5元,這是很多人不可思議的事,就發生在台灣,危機跟意識只差一條線,永遠分不開政治,以前叫影片,現在變“視頻”,久了你就跟他一樣了,干,幹傻傻分不清,洗個幾年就變“我們都是聾的傳人,流著黃河的血,祖墳只需蓋一座”。

  • @gojigennooto0516
    @gojigennooto0516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39

    作為日籍華人表示同時掌握簡體字繁體字和日文漢字是基本生存技能,並沒有哪個更高貴哪個更低級的區別。

    • @shixiongzhi
      @shixiongzhi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1

      不过日本汉字其实也是简化版本的,属于是新字体(1923年颁布)

    • @gojigennooto0516
      @gojigennooto0516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tansiyitan 為什麼要用甲骨文?

    • @iziriri
      @iziriri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2

      我觉得无嗨所谓简体繁体都能写的出来都能认识,但从书法美学上说简体确实比不上繁体

    • @gojigennooto0516
      @gojigennooto0516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7

      @@shixiongzhi 是的,日文汉字有三种:和繁体字相同的,和简体字一样的,还有日文独有的,大部分是简化后的,有的比简体字还要笔画少。

    • @lee-xi8mb
      @lee-xi8mb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文字當然有劣之分。簡體字與傳統典籍脫節,為何要浪費時間學繁簡二體而非直接正體?更可惡的是中共濫印古籍,不究版本亦校對不精,錯漏百出,非傳播傳統文化而為市利而已。絕對同意主播:中共旨在破壞傳統文化。不然何來文革中摧毀古跡,除四舊之類?絕大多數大陸人認為使用簡體字天經地義,試卷若用正體則判為錯別字。其根源只有一個:中共是蘇俄走狗,是漢奸組織。因此抹去傳統文化更方便洗腦,讓人們忘所從來,更無禮義廉恥。大陸遂成禽獸之邦。

  • @Melchior-do5ib
    @Melchior-do5ib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28

    作为一个从小学习简体字但也喜欢繁体字的人,我个人觉得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不同的字体,甚至在不同情况下也可以。比如,我在编写一些有关民国时期的文章时,倾向于将一些字改为繁体字;或者将一些古文或成语当作引语或标题时,我会用繁体字来表达一种复古的感觉。但又由于我只能认得繁体字而不大会写,所以也只能借助电子设备来转字体了。。(除此之外,我觉得繁体字有一种因纷繁复杂而导致的与众不同的感觉,比如繁体字的“龍”“鳯”似乎有种“霸气”之感,如果生活在一个都用简体字的地方可能感觉更明显),所以我觉得无论简繁,只要自己用得自信就可以了。

    • @alexc3309
      @alexc3309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6

      这两个就是不同赛道。
      简体,只是为了交流方便,偏实用,文化内涵较少。(当然,很多简体字取材于古代书法的草书,不是瞎改的)
      繁体,笔画确实多,但保留了中华传统,但不利于降低文盲率,不利于知识传播。

    • @user-us3lw9px8i
      @user-us3lw9px8i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文盲还有心情关系什么字义吗?

    • @YouPCisdead
      @YouPCisdead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0

      即使是在中国大陆,写春节对联的时候,许多人都倾向于繁体,因为好看。😁

    • @gengchun959
      @gengchun959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alexc3309 精辟

    • @wanggangwanggang
      @wanggangwanggang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这种歧视偏见节目少看,处处都透露自我感觉良好用词,关键自己几斤几两都不清楚,不,关键对大多数人没有影响,爱说什么随便吧,啊哈哈哈

  • @julianhou1027
    @julianhou1027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我觉得,即便台湾真地推行了简体字,也会和大陆的简体字版本不大相同(假设是用片中蒋proposed的稿)。这样的话就会有三个版本--大陆版本简体字(包括马新文等),台湾版本简体字,港澳繁体字--中文书写系统反而更复杂。不能说会让华人交流变得多不便利,毕竟大陆引进那么多港澳台(以及Dub)的戏和动画,多少潜移默化会让大陆人在阅读上习惯书写系统,且繁体字使用者对简体字也非陌生,但国际交流却更不会倾向使用中文了(也许外国人会觉得,毕竟你们连语言都叫做不一样的名字了,你们互相可能看不太懂,而且三个版本太复杂了)。所以现在这个状态刚刚好,大部分华人享受着简体字的便利,小部分华人维护着中华文字的正根,外国人学中文看兴趣顶多二选一(有了基础学第二个也不是难事)。

  • @1l6suj7
    @1l6suj7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其实文字平常只是作为交流的工具,就文字演化史来看趋势就是从复杂到简单,不可能越变越复杂,尽管简单的文字不那么达意

  • @pingle0821
    @pingle0821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47

    做為一個懶得寫字的人
    寫繁體字算是我少數的堅持
    我覺得這是觀感問題
    雖然我是做服務業並不常寫字打字
    但我覺得在工作中用簡體字會顯得自己不夠尊重
    會用簡體字的人通常也不是只簡化字體
    常常連句型也簡化掉
    感覺特別像屁孩

    • @fate9310
      @fate9310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1

      你这说法在说用简体的东南亚华人都很屁?😂

    • @pingle0821
      @pingle0821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57

      我當然是說主要用字是繁體字的台灣人
      有什麼好挑撥離間的

    • @andys9423
      @andys9423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6

      對簡體字沒意見,但支持簡體字的不要再拿「是古代X 朝就有的字」當理由好嗎,很瞎。古中國稀奇古怪的字太多了,看過拓印字帖就知道;但語言的演進是有先後順序的,經過人類一代代創造、改良、汰除、整理後去蕪存菁,漸漸行成通認且有系統邏輯的文字。所以, 當然是越近代越標準,也就是台灣現行正體字系統最標準,中國簡體則是人為,強制破壞了這個體系,拿什麼古代有、簡化是流行只是鬼扯蛋🙄🙄🙄

    • @user-gi6cb1ti5c
      @user-gi6cb1ti5c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对不起原来我是屁孩

    • @user-pt4su3cv5c
      @user-pt4su3cv5c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簡繁混著用才好, 有些繁體字其實也沒美到哪去,筆劃還那麼多 像 會

  • @wulongson
    @wulongson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50

    講句實話
    文字政治化的風氣雖然不多,但不代表沒有
    身爲一個馬來西亞人與新加坡一樣都使用簡體字
    但我在上網時爲了自我保護,會使用繁體字
    有時在網上忘了改繁體,下面留言就會出現冷嘲熱諷
    什麽“殘體字”,“中國字”,“懶人用的文字”
    心裏多少有點不悅與受傷
    我喜歡台灣文化卻因爲用簡體被酸
    因此希望大家理性客觀在網路發言,別因此照成一些人的心結

    • @EnjoyVa2FL
      @EnjoyVa2FL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

      Quote "Wulongson from Malaysia" unquote at the end of your post 就好啦!

    • @fate9310
      @fate9310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50

      我不会因为这样就不用简体。
      我就觉得他们自己敏感罢了。
      如果真的和台湾人聊天可能才转繁体字。
      其实看到简体使用者,第一反应是骂的话是不是也印证了那些骂的人和小粉红一样?

    • @user-qd9yv8rt5h
      @user-qd9yv8rt5h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8

      这是台湾人的问题,不是你的

    • @thebread5972
      @thebread5972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9

      确实会有人会因为简体来呛 明明评论没什么问题 偏偏有人因为字体来抬杠
      不过这种人不用理 都是玻璃心 我私下跟港台网友交流的时候都是按自己习惯的来 反正能沟通就行 没差啦

    • @mujuan.
      @mujuan.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6

      如果再被罵得話只要說蔡英文總統也用過就ok了

  • @bruce0750
    @bruce0750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可以兩個都可以用。在需要高速度手寫的時候就用簡體:
    就好像在英文世界里那樣,有時候你會說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有時候會簡說USA. 或者像醫生手寫時那樣,無論多麼複雜的東西,都簡化成幾劃就算了。
    在不需要高速度手寫的時候,就用繁體。

  • @xinghe2700
    @xinghe270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我是大陸人,自小就會認 / 寫繁體字,但一直都是簡繁混用。
    直到近年來我則是完全寫、打繁體字了,並不是覺得簡體字就低級,而是覺得我身爲一個中國人,應該讓自己的傳統文字在我身上保留下去。這裏就不要噴我爲什麼不去寫甲骨文了,因爲目前繁體字是最經得起時間考驗,在書寫、傳播上正好做到平衡的漢字體。
    對簡體字我沒有反對態度,但我也真的不太喜歡簡體字中的合併同音字這點,真的或多或少有時會產生歧義和疑惑。
    而且如果政府高層有恢復繁體字的提議的話我是完全舉雙手贊承的,在如今這個互聯網信息時代,打繁體字真的不像寫繁體字那樣的「麻煩」了。如果要說繁體字會影響掃盲,那我看臺灣也還好,兩千三百萬人當下也沒有出現什麼文盲現象。當然我知道恢復繁體字是不太可能發生的,畢竟由繁入簡易,由簡入繁難。
    我在電腦和手機上打字用的輸入法是倉頡輸入法,在打漢字時也會感覺漢字真的是種奇妙的文字,各個部件可以拼湊成一個字的感覺很奇妙。但又和西方文字那種由字母拼成的單詞感覺不同。
    最後我還是希望不求中國大陸能恢復繁體字,但可以將繁體字學習列入選修科目裏,讓感興趣的學生可以自行選擇。或者能讓現在的年輕學生做到識繁書簡,因爲我是真的見過有些零零後看不太懂繁體字的,這讓我感到很驚訝。

  • @user-ju5dt2ib1r
    @user-ju5dt2ib1r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77

    先拋開政治部分
    對於一個一開始就使用繁體字的人
    簡體字真的不好看
    在潛意識裡會覺得是一種對字結構的破壞

    • @user-ep1py3jt2t
      @user-ep1py3jt2t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6

      你以繁體字為角度出發本身就是政治掛帥了
      所謂的字不是只有你眼中的繁體字算字
      異體字算不算字?戰國時代秦以外六國的文字算不算字?
      現代越南文戰後才被創建,長得跟拉丁字母可差多了,西方人有因此嫌越南文醜嗎?

    • @Sherlock_Holmes.
      @Sherlock_Holmes.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

      部編國文有一個叫繁體俗字,或稱俗體字,甚至還有變體字。以前聯考時代寫俗體字要扣分,現在寫俗體字不扣分,一堆人寫台湾而少寫臺灣,其實只是簡化及簡便書寫而已。
      簡化其實在各語言都存在,漢字的歷史發展都有經過繁化和簡化的演化,說要對原字結構破壞,其實現代漢字早就經過演化而破壞,在文字上其實有達到文字的功能即可。
      至於潛意識只是個人喜惡而已。
      畢竟普羅大眾是使用中文字傳遞訊息又不是用國學。
      與其討論使用正體字或是俗體字,一堆人錯用字這才是真的有問題。
      應該->因該、故意->固意、既然->竟然、戳破->搓破、彩券->彩卷、在再不分...等等,這才是對國文的破壞。

    • @reg94or
      @reg94or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user-ep1py3jt2t 「異體字算不算字?戰國時代秦以外六國的文字算不算字?」以上都是逐漸自然產生的,以我這個繁體字常用者來看,都還是能夠望文生義,同時結構也十分端正,與由少數人拍一拍腦門強行推行的簡體字可差地遠囉

    • @georgefunx
      @georgefunx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很多人不知道,繁體字就是宋體字,是宋代印刷極為發達下所催生的字體。宋版書由於年代太久,導致很多人不知道宋版書裡的字長什麼樣子,所以都不知道繁體字的來源就是宋代。

    • @user-ju5dt2ib1r
      @user-ju5dt2ib1r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user-ep1py3jt2t 根本不是政治掛帥 我是美學掛 我覺得日文美 阿拉伯文也美 啊泰文和韓文較不討我喜歡 當然我不否認如果他們以自己的文字出發 也可能覺得繁體字醜

  • @kaze953
    @kaze953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88

    語言會逐漸簡化是因為過去人類多用書寫傳承,但現代科技進步,多數人日常生活其實用打字的比手寫還要多,為了快速書寫而簡化的誘因逐漸消失,保留文化意涵和文字字源反而更形重要。而且保有具有意義的字根或部首反而更有助於學習和辨識文字含意。

    • @Bwucey
      @Bwucey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what is bloke yappin ​@@kuri7154

    • @weiguan4518
      @weiguan4518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台灣確實保留了 “黨”這個字的文化內涵, 一個比一個黑。。。

    • @arina3177
      @arina3177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繁体字确实美,但是字体大才美,字体小都糊成一团了。

    • @weiguan4518
      @weiguan4518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所以只適合書法,匾額。 就是台蛙自己的logo因為糊成一坨二用簡體字,比如台蛙的一些路標,台灣啤酒logo等@@arina3177

    • @weizhang6523
      @weizhang6523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那你用甲骨文去呗?真是有病的逻辑,神经病般的自我陶醉。

  • @piercehsia9766
    @piercehsia9766 4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中華民國政府於1936年公布《第一批簡體字表》,是漢字簡化運動的首次官方嘗試。但次年因時任考試院院長的戴季陶反對而作罷。

  • @Augustus_Han
    @Augustus_Han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70

    文字存在的目的都是為了讓人們之間能夠正常溝通,不管是繁體字還是簡體字,只要能夠使人順利溝通交流,都是好的

    • @user-jj6ls6cq8k
      @user-jj6ls6cq8k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4

      兄台 你才是人間清醒啊。但是現狀確實凡事都要扯上政治,客觀一點就要被說是同路人,只要保持沉默嘍

    • @Augustus_Han
      @Augustus_Han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8

      @@user-jj6ls6cq8k 感謝你認同我的理念,文字簡化本來就是每個國家的必經之路,簡體字的誕生也是為了解決文盲的問題,讓更多的人能夠看得懂文字、正常交流,出發點是良善的,像我們現在學的英文,也是經過簡化過的,難道我們要稱呼它為「殘體英文」嗎?應該不是吧!!
      因此我認為,只要能夠讓人順利溝通交流的,都是好的文字。

    • @legacy9984
      @legacy9984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

      改简体字也是当时文盲太多,让学习成本低一点,更多的人就可以学会文字和人交流了

    • @lemon-UFO-sx1eq
      @lemon-UFO-sx1eq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语言的本质是这样的,强调文字语言正统的,无一不是为了强调藏在语言里的政治意义或文化意义。

    • @laolee2386
      @laolee2386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赞同!喜欢繁体字没有什么,但我知道很多人因为不喜欢中国因此经常喷简体,纂体笑了

  • @catalleystar
    @catalleystar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59

    大陸人,簡繁都用 。
    就書寫體驗上我肯定還是用簡體字,筆劃少能寫的快些。
    但在閲讀體驗上我覺得繁體字要好很多,給我的感覺正好卡在了“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剛剛好、很舒服,有種特殊的美。
    也可能我個人習慣導致的😜

    • @VincentTsCW
      @VincentTsCW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穠纖合度

    • @user-xg3jf2uc6x
      @user-xg3jf2uc6x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關於"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
      我也有這種感覺,以為純粹是自小學繁體字,單純習慣的緣故。
      看到你從簡體字出發,也有類似感受,
      讓我對字體本身的文化意義,情感表達,更加好奇了!
      好比唐詩宋詞甚至蘇東坡的赤壁賦等,
      繁體字似乎更容易讓我帶入作者的心境,
      字字斟酌的歷程。

    • @cherishyards1483
      @cherishyards1483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user-xg3jf2uc6x 那还不够,你用方言唱出来,效果更好,我们老师就教过我们,古诗是唱出来的,所以是“诗歌”,而且那时用的官话不是现在这种北京话,所以只有用方言才更符合诗句抒情的节奏

    • @user-xg3jf2uc6x
      @user-xg3jf2uc6x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境界太高了! 哈哈
      如同要美國人用古英語演莎士比亞歌劇
      以視覺為媒介上去感受、聯想,滿足矣。
      @@cherishyards1483

    • @lemon-UFO-sx1eq
      @lemon-UFO-sx1eq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cherishyards1483 古今发音变化都不知道发生多少次了,硬要力求古人古意,你得去另外去学习当时的古音古调,和现在任何一种方言都有很大区别,所以很多诗歌的韵脚现在念出来都压不上了。

  • @LimitasiLeonson
    @LimitasiLeonson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简单:选选用,掺掺用
    就 *覌* 察哪个能打出來的字体,見到 *覚* 得好看并不太密密麻麻的就揪出來用
    *聴* 起來的确怪怪的啦,也就是个人选择性的字体計较而已

    • @user-un2ll5kl8v
      @user-un2ll5kl8v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我觉得信息过量的时代背景下,版面或纸张上面的东西越少我就越舒服,从这个角度看,撇除我是大陆人的原因,我都依然不想用繁体字--密密麻麻的,看得累死人了啊。但如果你说书法或者其他古典艺术品的形式的话,那当然是繁体字了。

  • @yijietour633
    @yijietour63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繁體字的構成不只是文化還是歷史的痕跡和天地之間的聯繫

  • @turner9324
    @turner9324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55

    一直說簡化字可以讓書寫快一點,但在簡化過頭的情況下,反而增加看錯的機率,比如農/衣、巷/仓,還有,食旁、言旁、水字旁,在簡化以後,一般書寫時都變得相似,比如認識/认识、飯館/饭馆,另外一些用簡單字取替的,造成如人名/公司名/書名,沒有上文下理你完全不能分辨,如面取代麵,那『面譜』是指什麼?是可以煮麵的食譜、還是傳統戲曲畫臉的面譜?
    事實上繁體字一點也不繁,因為漢字就是這樣子演變的,千多年前出土的古物上文字我們也能看出,現時正體中文字千多年來變化很少,亦印證古代智慧已去蕪存菁,而簡化字是人為的,只經數十人『演化』,大量且毫無邏輯,修改下的產物。
    港、台使用正體中文,小朋友由小學開始十多年學習中文都沒困難,可證根本沒有太深奧、學不會這情況。 有些字,如東,木字有個日(或田),初學者很快掌握,反而簡化後中間變得怪,东,初學中文反而沒有木日的來得易記。

    • @user-iv6xh5ib2n
      @user-iv6xh5ib2n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2

      通商寬衣😂

    • @turner9324
      @turner9324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user-iv6xh5ib2n 精甚

    • @user-bl7pe7oq6m
      @user-bl7pe7oq6m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传统戏曲画脸的中国大陆叫脸谱。至于煮面的食谱,中国大陆没有专门说法,就叫某某面的食谱吧。

    • @peipeihung
      @peipeihung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4

      就像繁體字系統裡面有干/乾/幹
      但簡體字全都簡化成干
      所以看到干女兒這三個字的時候,沒有上下文可能會變成很可怕的意思...

    • @user-bl7pe7oq6m
      @user-bl7pe7oq6m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这倒不会,你说的这三个字,大陆人比较喜欢用搞而不会用干,基本不会产生这种歧义。​@@peipeihung

  • @zaoge3197
    @zaoge3197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06

    從以前到現在一直堅持寫繁體字 我可以很驕傲地說我所有的筆記、考卷、甚至日記都沒有半個簡體字 人生堅持最久的事情 還在堅持中❤

    • @23e
      @23e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你有在寫日記表示你的字因該很漂亮😻

    • @ysc_toan
      @ysc_toan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0

      @@23e應

    • @user-ib6gt4ux1k
      @user-ib6gt4ux1k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5

      ​@@23e不要在刷這梗了 很老

    • @junhuiluo277
      @junhuiluo277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2

      我不知道台湾人能骄傲什么,用繁体字,又减少古代文学教育,啥都说好,不要这么精分好吗?且不说文字只是载体,文化才是内涵。说白了就是为了和中国区分开来啊,大大方方的说还能赢得点尊重XD。

    • @23e
      @23e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user-ib6gt4ux1k 👍✨

  • @dannongwu
    @dannongwu 5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古人是識繁寫簡,寫簡是寫行書或草書。簡體字是草書楷化,是人工設計的,和古人自然寫簡,帶連筆,有本質的區別

  • @scarwind8067
    @scarwind8067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不同層面的人所主張都可能差異,
    文學派歷史派會喜歡繁體中文,
    抄寫派速寫派會喜歡簡體中文,
    只有一種狀況你要選擇,
    等哪一方被世界人討厭的,
    哪一定要去學不被討厭的。

  • @gojigennooto0516
    @gojigennooto0516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26

    一些台灣人不承認自己是華人,卻要批判別人用簡體字破壞了繁體字和正統中華文化的美。語言只是交流工具,至於別人用簡體還是繁體或是日文漢字,都是人家的自由,不要什麼事都硬往政治上靠

    • @natcc6474
      @natcc6474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8

      為啥要承認呢? 那日本也是用中國的字啊! 那! 日本也是華人喔! 全世界只要是用這些字體,全部都是華人嗎? 就好比用英文好了! 全世界有一半的國家都使用英文,難道他們就是美國人或是英國人嗎? 不要亂搞邏輯好嗎?

    • @natcc6474
      @natcc6474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你們中國人自己搞成這樣,搞到大家都討厭了,誰都不想要承認自己是華人啊! 多丟臉啊! 噁心啦!

    • @natcc6474
      @natcc6474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然而現在就是中共想要侵略台灣,難道這些不是政治??? 不要攪亂這些問題,你自己去問問"明居正教授"啦! 我看你準備被噴得要死! 現在中共就是想要台灣人使用簡體,好讓台灣人服從中共的旨意! 難道這不是政治嗎? 中共想要利用文化來改變台灣,難道你不知道嗎? 對! 你也是中國人之一啦! 想要統一台灣的啦!

    • @gojigennooto0516
      @gojigennooto0516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8

      @@natcc6474 那日文漢字里的很多漢字比簡體字好簡化,你們怎麼不去罵?是不是要說日文漢字簡化得更漂亮?真的是,深受意識形態的毒的人和一群小粉紅沒有什麼區別,還好意思說自己是生於長於民主國家?

    • @cjlin8987
      @cjlin8987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華人,就是個詭異的民族主義下產物。沒有華人,只有台人,日人,中人,印人等等

  • @user-zg8hg1zf3t
    @user-zg8hg1zf3t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07

    有些簡體字其實是日本在使用的,像是「対」、「関」
    我是做筆記時才會寫一點簡體字,不然筆記還沒抄完,老師不知道講到哪裡去了

    • @user-so3hi9nv9y
      @user-so3hi9nv9y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關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版是关

    • @user-so3hi9nv9y
      @user-so3hi9nv9y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對是又寸

    • @user-rd4cq2jd6p
      @user-rd4cq2jd6p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4

      這些也不是和製漢字,和製漢字是日本自己造的,比如:凪、辻等

    • @yasu0321
      @yasu0321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我會寫注音😂堅決不寫簡體字

    • @user-ke7vj5gv3l
      @user-ke7vj5gv3l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國小的時候學校老師都是寫日本漢字,長大以後才發現怎麼我們的簡體字長的不一樣

  • @jhaurju
    @jhaurju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要看得懂繁體字 , 印刷及出版品都用繁體 , 但是個人書寫筆記或交流 , 對於真的是太複雜筆畫多的字, 可以用簡體字

  • @TopDogGorou
    @TopDogGorou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身為宋體的字形製作 (業餘) 人士我有試製作繁體和簡體的文字。我只是在字形的角度出發,簡體文字是在字重方面是比較難製作得美,尤其是「言」、「金」、「食」、「糸」邊旁很多是歪在一邊

  • @s51007john
    @s51007john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05

    寫字用簡體就算了,偷懶、快速、方便什麼原因隨便
    但不寫字的情況下還使用簡體字,甚至把輸入法都弄成簡體輸入法的台灣人,我實在想不到為什麼要這樣做

    • @fefewill354
      @fefewill354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6

      筆畫比較少的話,寫起來會方便,看起來也會方便。就好像以前大家都用「臺灣」,但後來很多人改成寫「台灣」,打字也用「台灣」。明明打字「台灣」跟「臺灣」一樣快,但大家也沒有很堅持用「臺灣」,這集影片標題也是「台灣」。

    • @doubletso9641
      @doubletso9641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8

      @@fefewill354 公文或是一些正式的文件我還會很堅持打"臺灣",但平常就都用"台灣"就好了,有人可能會說"台"是簡化字不是簡體字,但對我來說就只是方便而已,大家都看得懂就好了。

    • @fefewill354
      @fefewill354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1

      @@doubletso9641 所以說,就算是打字,打出「台灣」跟「臺灣」都一樣快速一樣方便的時候,大家平常還是會比較喜歡筆畫簡單的「台」。同樣理由應該也可以解釋一些打字喜歡用簡體輸入法的人,不就喜歡用筆畫少的字而已。不管是哪國簡化的漢字還是古代就有的異體字,只要筆畫簡單就會有人喜歡用了。正式文件是另一回事。

    • @avriltsaii
      @avriltsaii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我是看大陆抖音和大陆朋友交谈 会用上 而且自学罗马拼音后 简体繁体能随意切换 直接回不去 (绝对和政治立场无关)

    • @ErrorFour
      @ErrorFour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因為編碼的關係,偶爾需要切換簡繁

  • @KwokPlus2
    @KwokPlus2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52

    香港人: 考試作文時用簡體字, 因為快. 日常中繁體字堅持用, 因為美

    • @user-ei3cp5nx9f
      @user-ei3cp5nx9f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

      批卷老師看不懂就當你錯了。😢

    • @vault34overseer
      @vault34overseer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5

      香港人:考試都唔撚會用簡體字

    • @sltr0239
      @sltr0239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我記得國考時,好像盡量不要用簡體

    • @cookieedabest
      @cookieedabest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4

      請唔好代所有香港人講😅

    • @user-xg5xh4kk3j
      @user-xg5xh4kk3j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vault34overseer你寫得少梗係唔使

  • @jonathanwang6005
    @jonathanwang600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各有吸引力,我是大陆人,用简体字,但是在看很多大陆文化类综艺节目介绍关于汉字起源的时候,繁体字会更好的诠释我们文字的演化过程和其包含的意义,这一点我觉得繁体字很有魅力,感觉就是历史,我个人觉得两者都要学,书写简单还得是简体字,但是学书法或者想更好了解民族文化的要会写繁体字,那是根

    • @MSR-di1fn
      @MSR-di1fn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你現在還寫字啊? 辦公室不用電腦啊?手裡沒手機啊?
      你寫字寫給誰? 用鉛筆?原子筆?鋼筆?毛筆?

    • @user-zq3ew3fj7s
      @user-zq3ew3fj7s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MSR-di1fn????? 你是机器人吗 完全不用写字

    • @MSR-di1fn
      @MSR-di1fn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user-zq3ew3fj7s
      寫啊,絕不像馬列子孫天天講少寫幾筆劃多快多便利。

  • @888fatfatfat
    @888fatfatfat 27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1

    一個國家的識字率,最重要全民免費強制教育,並非在簡體字/繁體字,在香港由小到大都是學習及運用繁體字,在香港是用廣東話學中文,是沒有任何併音系統的,也沒有影響我們學習中文.
    簡體字可能讓非中文為母語的人較容易學,但如果以中文為主的國家應以先學習繁體字,因為在古代也非人人寫行書,看他們的日常書文,典籍那是寫行書的,都是繁體字.
    還有就如穀物跟谷物,穀跟谷完全是兩個不同意思的字.

    • @hanchan4713
      @hanchan4713 11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香港考試局是承認簡體字的.大把學生為速度用簡體因為不用特別學.

    • @888fatfatfat
      @888fatfatfat 10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hanchan4713
      簡體字要學回繁體字就難很多,可能識睇唔識寫. 還有簡體字其實因過簡,有時也會引起混亂,有些學生繁簡混合,或寫錯簡體字.

    • @hanchan4713
      @hanchan4713 10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888fatfatfat 通常用简体字考试都是有心计的.会预习同早作考究.

  • @Js.candycane
    @Js.candycane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9

    我是馬來西亞人,我們這邊都是簡體字教學,但我也很喜歡繁體字,手寫的時候寫簡體因為習慣了,打字繁體,但同時也討厭繁中網友那種用繁中而得來的莫名優越感。主要在網上繁體字的原因是因為用簡體字的時候被太多人嘴過說是中國人/ 殘體字,煩死 🙄

    • @bettysyulin7860
      @bettysyulin7860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辛苦你了

    • @amitythai6115
      @amitythai6115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辛苦你了,同感,我们大陆人觉得繁,简都是我们中国人的文化,从来不会说哪一种不好

    • @yannpoco
      @yannpoco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都是台灣網軍在嘴

    • @Zoe-ss6vr
      @Zoe-ss6vr 29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yannpoco 他们有意识形态kpi

  • @gordengan
    @gordengan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11

    这里提个概念,大陆对文字的政策应该是:简繁共存,简体为用。在大陆繁体字并没有所谓的被“消灭”或者“不能”用,简体字可以理解为繁体字之外的第二个选择,是官方推荐使用的文字。繁体字整个系统依旧是被完整保留,只是现在一般的通识教育不会去学习繁体字罢了。如果大学是历史学专业的,古文字(繁体字)的学习就是必修课了。

    • @uphies4890
      @uphies4890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4

      大陸大部分場合下簡體字是規範用字,但繁體字還是可以用的,沒有被強制禁止,但凡對歷史文化要求高的行業繁體字就是必需的了。

    • @ErikGustman-pu1rw
      @ErikGustman-pu1rw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1

      @@uphies4890 对啊,而且现在输入法还有繁体的,并不是禁止繁体,但说实话,我还是觉得简体好点,因为繁体字太复杂了,上学的时候学文言文,那叫一个痛苦

    • @RachelHo-yu2oc
      @RachelHo-yu2oc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6

      但是我看大陸抖音還有那種大陸人看繁體字猜是什麼字的,很多都看不懂繁體字。反而台灣才是繁簡共存的狀態,台灣人普遍看的懂簡體字。

    • @uphies4890
      @uphies4890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

      @@RachelHo-yu2oc 可能是較年輕一代吧,我認為如果有上下文繁體字會很好認沒有障礙,如果單獨列出來可能比較難,這個現象比較偏心理學了。

    • @Sora_Yang
      @Sora_Yang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纯扯淡。考试能用繁体吗 直接打0分

  • @user-cq3ys7sg8f
    @user-cq3ys7sg8f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繁体字在大陆并没有彻底废除哦,新华字典都会在简体后面加上繁体字,所以大陆人看常用的繁体字基本无碍,就是写起来有点困难

  • @giamco1482
    @giamco1482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我兩種都用,就是對象有選擇性,比如在中國的平台或和用簡體的人交流時為了方便對方閲讀才用簡體,除此以外都用繁體中文

  • @jennypai3763
    @jennypai3763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0

    我支持繁體字是因為我喜歡學語言和語言學,因為繁體字可以看得出字的演變。但不可否認在繁體字的字典裡一樣有簡字,就像你說的,古人也有用簡字。我學簡體字是因為現在大多數國家在學中文時都用簡體字和拼音,所以有點不得不學的感覺。我覺得不管每個人使用繁體字或簡體字的原因是甚麼,還是兩種都學會比較好。不過正式場合還是繁體字比較適合。
    Edit: 我認為如果繁體字、簡字、簡體字都蠻接近的就沒關係, 例如雞鷄、鳮,或日文漢字的鶏。但是如果是像麵和面、後和后、體和体,我就很難接受。

  • @sltr0239
    @sltr0239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75

    文字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種工具而已
    例如我在課堂上註記筆記重點的時候,也很常使用簡體字來輔助紀錄,畢竟較快、簡潔而且看得懂

    • @taoking520
      @taoking520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感觉不如文言文

    • @seisyouzyomaouyamihime
      @seisyouzyomaouyamihime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字乃藝也 漢字一家親 不要搞文字分裂(例:殘體字、日文殘體、韓文、二殘字)

  • @easehsieh1823
    @easehsieh1823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當未來愈來愈少人寫字的時候,筆劃多寡已經不是重點,能夠快速而清楚的分辨文字的涵義,才是溝通的效率關鍵

    • @seisyouzyomaouyamihime
      @seisyouzyomaouyamihime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漢字一家親 不要搞文字分裂(例:殘體字、日文殘體、韓文、二殘字)

  • @zao3166
    @zao3166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请注意,官方的正式说法是【简化字】,因为不是所有字都改变了,只是一部分,占全部汉字的很小的比例。佔常用漢字的70%
    所以它不成為獨立的存在,就是它不是一個物種,只是部分肢體有所不同。
    所以叫“简化字” 或“殘體字”是對的。

  • @BigShark612
    @BigShark612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53

    我要習慣堅持繁體的毛病,不管黑板上老師寫的簡體,或是已經快要擦掉了,仍然堅持寫繁體,除了聯絡簿,快寫完才能快放學😂

    • @yananxin
      @yananxin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 @bluenao720
    @bluenao720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59

    我有很多中國朋友是喜歡繁體字的,他們發現繁體字更美更有意涵。我若寫字時,會使用書寫時的簡體字,而且大部份是台灣習慣用的,跟中國的無關。簡化的確是文字的演變趨勢,但中國的簡體字有好多字不是古人流傳下來的寫法,而是他們變出來的,裡頭已經失掉中國造字原則,失掉這個文字的意義。另外,我也不覺得繁體字是識字率低的原因,教法才是。台灣一直用繁體字,識字率也沒有低啊!

    • @PSExa0119
      @PSExa0119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4

      其實台灣識字率高我覺得很大的原因是注音的發明
      注音可以很大的改善漢字的學習難度
      想想小時候字不會寫的時候 能用注音就會比較沒有壓力
      可以先學會讀和用 再來學怎麼寫這樣
      注音真的是一個挺聰明的發明

    • @zzz-vf8rp
      @zzz-vf8rp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繁体字写书法比较好看,一般书写还是简体字

    • @xudapao
      @xudapao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哥们儿,你能不能收收味啊?不知道的还以为繁体字是台湾人发明的呢。给你骄傲成这样,中国国情就是这样啊,十几亿人要为了摆脱文盲,用简体字就用了呗

    • @xudapao
      @xudapao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2

      差不多得了,不知道的还以为繁体字是台湾人发明的呢

    • @DaDa-nm8eq
      @DaDa-nm8eq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

      憂鬱的臺灣烏龜🐢

  • @kazuya1944
    @kazuya1944 9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台灣也能考慮用注音來拼文字
    既有台灣特有文化,也能減少學習文字的時間
    當然首先可能要把注音的寫法做改變

  • @user-jh3pf7tk5e
    @user-jh3pf7tk5e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簡體字和繁體字我覺得最大差別是,繁體字能把一件事表達到很細緻,如果用簡體字表達就難達到那個程度和效果,用字模式也會影響人的態度和一種精神,最好的代表就是半導體....精密、細緻、難搞、麻煩、不退縮...我們從小就強迫學習適應繁體字的麻煩、多變、難搞的龐大繁字和多種文法,所以半導體我們南波萬了.....!

  • @user-et1mo8dv3t
    @user-et1mo8dv3t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1

    任何事情只要被加入情緒,事件本身就會被模糊化,其實語言學就是自然現象而已,複雜最終就會簡化,而不需簡化的會繼續保留下來。

    • @ivanyeo3889
      @ivanyeo3889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6

      太多事情都被政治化,无论是文字,产品…
      我是马来西亚人,从小学习简体,同时也学会了繁体(其实记不清哪里学来的😂)
      我觉得简体字就是方便,但是繁体字很优美,打字有时用简体,偶尔用繁体~ 看得懂就好😊

    • @samxxu
      @samxxu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很多人总是攻击简体字丑,殊不知练习过草书才能领略简体字的韵味

    • @maxcv1609
      @maxcv1609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ivanyeo3889 不会写繁体字。但是就是看得懂。

    • @seisyouzyomaouyamihime
      @seisyouzyomaouyamihime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漢字一家親 不要搞文字分裂(例:殘體字、日文殘體、韓文、二殘字)

  • @Ametrine86
    @Ametrine86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62

    我是馬來西亞人,從小學習簡體,但是越大約發現正體中文的優美和文化底蘊。比如說"愛"這個字,簡體中文少了心,少了心又如何愛呢?還有"聽",耳為王,十目一心,意思是聽的時候耳朵為主,閉嘴聆聽。十目指不聽片面之詞,要看不同的面向,一心就很明顯了,就是要專心。簡體的听,口和斤。聽了為反駁(口),斤斤計較

    • @gifow
      @gifow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6

      哈哈哈哈,我也认同繁体字更优美,但你也要认同简体字更便捷更高效。中共只是选择了效率而已,这是为了快速发展而不得不做出取舍,当然,大陆书法界还是以繁体字为主,毕竟好看而且更有文化底蕴!繁体字绝不会消失!

    • @user-fw2gc9dd6f
      @user-fw2gc9dd6f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文字第一作用是方便知识文化普及传播,简体古代叫俗体,始于魏晋,大量用于民间和书法作品,爱繁体中国也有非常完善的书法教学课程体系,可以学习

    • @user-hq3ht2hp6x
      @user-hq3ht2hp6x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2

      简化后护(護)用手,爱有友,灶(竈)生火,显(顯)明明,龟(龜)有甲,笔(筆)有毛,宝(寶)有玉,众(眾)有人,网(網)像形,灭(滅)无需水,呼吁(呼籲)有口,号(號)非虎啸,体(體)为人也是为本,战(戰)为占有不宜单人,昼(晝)乃日出一尺高,虫(蟲)不是越来越多是越少越好,而佛仍为佛,神还为神,信还为信,仁还为仁,善还为善,美还为美,福还为福,喜还为喜。只不过台(臺)无吉,湾(灣)无言!

    • @user-hq3ht2hp6x
      @user-hq3ht2hp6x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6

      @@ZY_302 你对比一下秦朝小篆和台湾的繁体,你会发现更加夸张,现在的繁体字基本已经完全看不出来秦朝小篆的意思了。
      所以建议台湾恢复小篆,证明自己是中华正统。
      最后,我得告诉你,用关字代替奠字,用又字代替雚字,这些都是草书写法,古代一个字有很多种写法,简体字只不过是选择了最简单的那个。新造的汉字非常少,基本都是非常合理,比如灰尘(塵),从尖字借来了小字,保留了上下结构,意思更加明确了,原本应该是描述鹿奔跑扬起的灰尘,复杂难写,晦涩难懂。

    • @joeyvrf
      @joeyvrf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user-hq3ht2hp6x 楷書或隸書 你們玩你們的中華扮家家酒 我祖宗自稱漢人 我是漢人
      清末的中華還有點意思 直到這些中華主義者輸光了一切

  • @hailey6673
    @hailey6673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只要官方、考試、正式文書都還是需要用繁體字,倒是不用太擔心~我偷懶時反而是寫英文,但在正式文件或公司報告就自動整篇的繁體,還深怕有錯字!對我而言,就是文字切換!至於美感上真得是繁體較強,書法寫久了更能體會,慶幸我是習慣用繁體字的人!

  • @emilysiu102
    @emilysiu10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主持人講述得很清楚,謝謝,我是一個九十老翁,抗日戰爭期間,在國內唸的小學,當時同學間就很流行用簡筆字.年長後也學會用很多草書,當中共宣佈簡體字表時,我就發現經許多專家多年研究出來的簡體字'很大部份就是我們小學生用的懶字及從草書檢出來的.這裏跟大家講一個不是故事的真事,多年前大陸-位頗有名的書法家到臺灣看望-位名女演員(忘其名),當場表演書法,寫畢便揚揚得意的高舉起來,原來是斗大的"影後"兩字.

  • @phillip4822
    @phillip4822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1

    🤔🤔其實從漫長的歷史角度而言,文字作為文化的載體,本來就在不斷改變。不同年代有不同的通俗用語和潮流文化。500年前和1000年前的文字和習慣用語差別就很大。文字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交流和溝通,所以我覺得由繁體字就轉為簡體字,並不是什麼不可理喻的東西。
    一直強調繁體字是繼承傳統的話,為什麼不用古文?而還是在用白話文呢? 白話文取代古文,本來也是為了方便人們交流減少歧義。當時推行白話文運動的那些學者也被很多人批評說,白話文失去了古文的美。如果要用文化傳承來鼓吹簡體字不好的話,我覺得沒有考慮到文化和語言會隨時間而演化吧。

    • @lVHVl
      @lVHVl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

      是的,我也觉得语言和文字就是信息的载体而已。

    • @doge_it_self
      @doge_it_self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我個人不喜歡簡體字只是因為醜,如果簡化的合理,就像樓主說的,又何嘗不是一種文字的演化

    • @momona1202
      @momona1202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5

      大多数的简体字都可以从古代中找出来,古人其实很智慧哒,他们也知道每天写字的话全是繁体字很难写。于是才有行书,草书的产生。简体字也因此而产生。古人便就一直在用简体字。所以就是谁想用哪种字体的问题。也有人会说,啊,那繁体更能表达本意哦,更加优美。emmm,我不否认繁体字可以更好的表达原意,但是能一个一个把每一个字的原意说出来的,这个字怎么产生的说出来呢?

    • @lemon-UFO-sx1eq
      @lemon-UFO-sx1eq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说得对,沟通更重要,语言文字终究都是工具,像我在大学时候学的书法课,老师教的都是从小篆隶书这些东西开始教,论正统还能比这些还要正统吗?

    • @-NSAPD-
      @-NSAPD- 8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历史就是一直在循环,等再过个100年说不定简体字就是国际社会对于汉字的主流认知了

  • @nan874
    @nan874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24

    偷懶的時候還是會寫一兩個簡體字😂
    但是閱讀的時候還是習慣繁體字,話說現在時常都是打字了,要擔心的應該是還寫不寫的出字,好多字我現在都要查一下怎麼寫😂😂😂

    • @user-xg3jf2uc6x
      @user-xg3jf2uc6x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我偷懶就直接寫注音XD

    • @cangjinge1209
      @cangjinge1209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我从小学的简体字,因为长时间不手写,很多也忘了怎么写了,但是打拼音可以出来,不用查字典

    • @ivanloewy5052
      @ivanloewy5052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啊?原来台湾人会写简体字吗😂你们是都学过吗

    • @916leofoo
      @916leofoo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450会恨死你。。。😂

    • @yananxin
      @yananxin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对于大多数大陆人来说大多数繁体字都可以辨别。我个人更喜欢写简体字,反而喜欢看繁体字

  • @archi1682
    @archi1682 8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1

    古人用的是甲骨文,而圖片當中不是簡體字,是繁體字的撩草,簡體字是1920年錢玄同推行1956年通過

    • @whymetvtv
      @whymetvtv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建議台灣人,重啟甲骨文

  • @user-jf2wy2sq3v
    @user-jf2wy2sq3v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古人創字都有字形字音字意,簡體字就是把它簡化,變成(愛無心/親不見/廠無物),完全失掉字意了,再看看用簡體字寫書法能看嗎?

  • @user-gp5fe9ug7w
    @user-gp5fe9ug7w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7

    国内很多拼音输入法都带简繁切换,国内并没有完全停用繁体字,学书法的人也会学繁体,两种字体都有保留的

  • @itsamyau
    @itsamyau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8

    強行簡化時讓造字邏輯不統一
    其實讓中文更難學
    要記的結構反而變多
    例如︰
    碟蝶牒諜葉,都是指薄薄一片的東西,但中間出了個叛徒-->叶
    读说让谍记,既然要把言簡化,為甚麼有這個字「𮙋」,本來只要記「言」,現在還要多記一個

    • @12vvvvll
      @12vvvvll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相反,叶形象代表了枝条上的叶片,是简体造字的精华

    • @user-db2sy4nk7f
      @user-db2sy4nk7f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隸變的時候一樣把同部首拆分了
      火灬 水氵氺 肉⺼ 手扌 心忄㣺

    • @user-db2sy4nk7f
      @user-db2sy4nk7f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12vvvvll那是江浙地區(印象)的口音取的「形聲字」
      本來的“繁體”叶是通協的,例如叶韻

    • @1i1Yeh
      @1i1Yeh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2vvvvll最垃圾得就是這個字 你他媽非洲土著畫圖是吧
      姓葉的都哭了 夠醜 夠沒文化

  • @duck711118
    @duck711118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在不影響意義區別的情況下(建議這些例字不應合併:里面斗丑干后系姜谷余舍),我個人並不反對用簡化字,尤其是古書文獻上就有的,如參考《宋元以來俗字譜》

  • @robosun2689
    @robosun2689 9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大陆繁体字能看懂是因为语义+习惯(部分大学学科需要必修繁体字)。
    所以有些比较少见的字单独是认不出来的
    但是连在一起形成一句话是完全没问题,能识别每一个字。
    原因很简单,我们说话本质上是一模一样的。

  • @user-gr1sm6pd5n
    @user-gr1sm6pd5n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96

    每次看台灣和中國網友吵架 就因為簡體和繁體…做為一個大馬人,兩邊都看的懂😂

    • @tasty5716
      @tasty5716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9

      我覺得只要會中文,基本上都看得懂

    • @user-yf5kz7lo7y
      @user-yf5kz7lo7y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台湾人骂我们用残体字和支言支语,中国人只是说繁体字看不懂,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

    • @Maltose1993
      @Maltose1993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tasty5716😂我也觉得 然后发现出了广东广西福建 别的地方真没有两个都看得懂

    • @user-ep1py3jt2t
      @user-ep1py3jt2t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8

      辛苦大馬人了,每次留言不特別講明就要被一些沒素質的臺灣人噴,我們也對那些偏激的人深感丟臉

    • @sdarkao9297
      @sdarkao9297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5

      精確的來說應該是大馬華人,不管繁簡體字都看得懂✅

  • @D.Wapher
    @D.Wapher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趕時間/寫筆記蠻常會用簡體/俗體/和製漢字,書寫速度確實是有差,但我也相信使用文字或對文字的看法與背後立場、認同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 @xuzhang810
    @xuzhang810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说得非常有道理,给你点赞!

    • @Tube-bh5ud
      @Tube-bh5ud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哈哈這台有的節目感覺討厭中共比較多欸

  • @user-uo2ng5vn1u
    @user-uo2ng5vn1u 18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簡化字」越多,「通假字」就越多
     習慣成自然,每個人都會對自己慣用的文字產生情感,然而人類之所以會發明文字,目的是為了要傳承知識,讓後代的子孫可以累積知識,世代相傳。基於這種本質,文字的價值不應該只是建立於慣用的情感,而是要考慮到文化的延續性,後代的子孫必須要能夠看得懂祖先的文字,這樣的文化才有可能綿延不斷,不至於被外族所消滅。
     古代雖然也有簡體字,但那是屬於俗體,並不會運用到正統的著作、典籍、史料這種具有傳承性質的場合,也就是因為要區別坊間的簡體字,每個朝代才會把這種正規的字體稱為「正體字」,儘管有的朝代也會修改、創造出新的文字,但總體來說並不會去改變「正體字」的結構與定義,也會與俗體字嚴謹的區分開來使用。
     「正體字」最早的定義應該是從秦朝統一文字開始的,當時的「小篆」被修訂為全國的字體標準,後來再發展出來的「隸書」也是以小篆的結構為主體,只是讓筆畫更簡潔書寫而已,到了「楷書」也是與「隸書」的架構完全相同,並沒有脫離「小篆」的原始架構,所以「篆、隸、楷」的架構可以說幾乎是大致相同,這就是傳統的「正體字」所包涵的定義。
     然而現在大陸的「簡化字」是把古人所使用的「俗體字」取代正規的文字,然後運用到具有傳承性質的場合,這就跟古人的用法不一樣了,所以不可以認為這與古代的簡體字是同樣的性質。
     我們若仔細去統計現在簡化字的總數,其實簡化的字數就只有三千多個常用字而已,如果簡化政策真的很好,那為何不繼續把所有幾十萬字的「傳統字」都一一改為「簡化字」呢?其實理由也很簡單,就是文字越是簡化,「異體合併」的字就會越多,結果「通用字」取代了原本不同意義的文字,造成難以分辨原始的字義,也會混淆了文字的本義。
     傳統的「通假字」之所以會形成,就是在秦朝統一中文的時候,「簡化、通用」了許多「異體字」,所以先秦時代的典籍之中才會出現所謂的「通假字」,因為這是採用「小篆」之後的文字重新謄寫過的,這可以透過「傳統正體字」來比對各種不同典籍裡的用法,就可以判斷出原始被取代的是哪個字義,然而如果改用「簡化字」去重新撰寫古籍,那麼就會完全遺失了辨別「通假字」的線索,即使不是看到通假字,其他文字也難以辨識。
     秦朝用「小篆」取代「大篆(籀書)」,並且廢除了其他異體字,目的就是為了把當時七國紛亂的文字合併成統一的文字,這樣才能有利於推行政令,統治廣大的國土。經過了這種文字統一的改革之後,中國古代才會從群雄割據的時代,進入到大一統的新時代,後世的每個朝代才會有一種相同文化的認同感,整個國土才有可能長達兩千多年都維持統一的型態。
     試想如果當時秦朝只是統一了天下,卻沒有統一文字,那麼現在的中國仍然還會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嗎?因為沒有一種共同的文字,就會缺少文化上的融合力,恐怕也是會像歐洲的歷史那樣,早就形成了許多不同民族的國家了吧!但所幸的是當時中國的文字已經達成了統一,這種文字傳承的歷史也延續了兩千多年,後世的朝代才有可能融合成如今完整的中國文化。這不僅要有秦始皇的統一文字,也要有後世朝代的遵行與奉守,這可以說是歷史之功,而非一時的人力所能辦到。
     任何統治者若想要順利的治理天下,就必須首先尊崇中國的文字,只要使用了這種相同的文字,就等於是認同於中國的文化,這也是古代每個朝代交替之時,後繼者想要承襲所謂「正統皇權」的必要條件,尤其是那些由外族所建立的王朝更是如此,他們本身就必須比漢人更加重視漢字的價值,才有可能會獲得漢人的認同。
     從「小篆」統一文字開始,儘管後世的字體有所改變,也不會偏離原始的結構,沒有哪個朝代會去大幅刪改文字,這是統治者對文字的敬畏,歷朝歷代都是奉行不悖。歷史上也曾經出現過強盛一時的朝代,但每個朝代總是會有衰敗的一天,如果倚仗一時的國力昌盛,就恣意去改變歷史悠久的文字,也許在國力鼎盛之時還看不出問題,但等到百年之後國力漸衰之時,固有的文字難以恢復,文化產生了斷層,可能也會像其他文明古國一樣,整個中華文明因此而從歷史的舞台上消失。
     世界上有很多民族都是依靠宗教的力量來凝聚人心,他們的文字從來就不曾像宗教一樣的統治過他們,然而漢字從古至今一直是凝聚中華民族的最大力量,漢字的影響並不亞於宗教的因素,這在世界歷史上應該是絕無僅有的現象。但是如果現在的文字政策反而是破壞了這種傳承的性質,造成文化的分歧、民族的分裂,那實在就是得不償失了。
     一個國家最珍貴的文化資產,就是傳承已久的固有文字,身為中華民族的後代,我們應該珍惜這些資產,勝過於其他冠冕堂皇的目的。

  • @Kiramokona
    @Kiramokona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5

    快速手寫時為了方便會用上幾個簡體,但大多數還是繁體字,從小用習慣了。
    繁體字很美,古人造字文化很棒,這是覺得很自豪的地方。
    我對自己人就用繁體字,對使用簡體字的人使用簡體字,對我來說友善的溝通才是最重要的。

    • @user-sq3yj7ln7h
      @user-sq3yj7ln7h 3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中国也是在学习上用简体,在写书法上全是繁体,中国并没有丢了繁体字。

  • @user-ei3cp5nx9f
    @user-ei3cp5nx9f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51

    簡化要遵從中文字自然演化成的六書造字結構規則而成,難寫的地方隨意改成「乂」或「又」之類就很離譜。

    • @user-mu6zv1hc9w
      @user-mu6zv1hc9w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草书楷化的锅,不過現在都用軟件打字了,換一個輸入方法就好了

    • @limyuhang2421
      @limyuhang2421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7

      鸡和雞吗?

    • @lalonies7166
      @lalonies7166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5

      @@limyuhang2421 台灣乾妹妹,中國干妹妹

    • @wilttu4345
      @wilttu4345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5

      @@limyuhang2421 趙(赵)、劉(刘)、漢(汉)

    • @LeviY.C.C.
      @LeviY.C.C.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3

      ⁠​⁠​⁠@@user-mu6zv1hc9w並不完全是草書楷化哦,多數還是直接同音共用,所以在文字解讀的邏輯上會很大的失去脈絡。中文系學生科普一下。
      真正想推行草書拿來當全國使用的是于右任,也就是所謂的「標準草書」

  • @brainhuman7609
    @brainhuman7609 3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其實古代文字傳送困難,少筆劃字早已存在,古代稱為「異體字」,是錯字的一種,但是千年來廣為流傳。由於一字多異,其實不一定方便,除非其中待別易認者。
    日本的「漢字」亦是異體字,
    且名字非常清楚沿自漢國。
    但由於其地理,獨立自成一套。
    正史有秦始皇統一文字,就是由於異體字有各種不好。

  • @jellymelodywithbtob
    @jellymelodywithbtob 28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身為一個新加坡人 從小學的都是簡體 寫的也是簡體 但之後開始追台灣劇啦 聽歌啦什麼的 從中學會看繁體 也慢慢開始覺得繁體真的很美 每一筆畫都有含義 每個字都有故事 簡體呢就太簡陋
    但新加坡還是在用簡體 和朋友聊天也都需要打簡體 因為可惜的是不是每個都看得懂繁體 現在連香港也慢慢地換簡體的感覺 真的覺得台灣好像會是唯一在堅持繁體的國家了 真的很可惜 所以希望台灣的現代年輕人還會堅持這文化 繼續使用這美麗的字體

  • @tokifung
    @tokifung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53

    香港人🙋🏾
    1.小時候唸書寫簡體字會被扣分,現在的學校怎樣教就不知道了
    2.除了懶惰,想不到為什麼要用簡體字
    3.因為有些字合併了,例如姓肖還是蕭搞不清楚有點可憐
    4.常常看到繁體字使用者後后不分也很可悲

    • @user-zy3sh8fi2z
      @user-zy3sh8fi2z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8

      可怕的是,蕭和肖是兩個都有人用的不同姓氏,而且蕭算是罕用字,壓根沒有簡化的必要。

    • @dingcat
      @dingcat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蕭简化为萧,和肖是两字啊@@user-zy3sh8fi2z

    • @TsuyoshiKK
      @TsuyoshiKK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DSEy用簡體字不會被認為係錯字。

    • @chunqingxia3114
      @chunqingxia3114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2

      肖、萧,简体字并没有合并。有这种误会纯粹是因为“蕭邦“在中国内地作人名翻译时使用”肖“而非”萧”(蕭的简化字)。这种情况就像 Italy 在台湾译作“義大利”而大陆和香港使用“意大利”。难道你会认为“意”是“義”的简化字?!

    • @miaomillion179
      @miaomillion179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因为人口基数大,去文盲运动,选用更加容易入门的文字。日文曾经也是用繁体字。

  • @nayutaimoto
    @nayutaimoto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4

    身爲馬來西亞人,我是兩種都會用啦。客觀的觀點來看的話,早期馬來西亞華人有部分是還在使用繁體字的,像我自己家的太公(外公的父親)就是寫繁體字的,但後來逐漸采用簡體字的原因,我覺得有很大一部分是基於教育的問題,除了中文外我們還必須得學習另外兩到三種主要語言,加上當時的環境普遍華人都不識字,若不采用簡體字,考慮到小孩子的學習能力,教學上會變得非常的困難,我想這也許是身爲台灣人從小只專注於一種語言所無法體會的困境,所以有時候我看到台灣人拿統戰來批評我們馬來西亞人的時候都有點無奈。至於大陸的話我就不曉得了,文革的卻蠻可恨的。

    • @SKY-lu6xl
      @SKY-lu6xl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你难道不知道台湾今时今日还在搞文革吗? 去中国化难道不可恨?

    • @lilo9357
      @lilo9357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有點好奇學繁體真的會比學簡體難嗎?
      因為香港人也是要在學校學中英文加上普通話😅也很少聽說小朋友學習能力承受不了

    • @karllai6367
      @karllai6367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當日推簡體字的目的就是因為繁體難學難認難寫難記 所以才推簡體來希望可以減低文盲率 但過去那麼多年的數據告訴我們根本沒用 繁體這種由圖案演化成的文字比單純符號式的簡體學習起上來數據上告訴我們是比較有成效的

    • @user-iz8oq7qz2e
      @user-iz8oq7qz2e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简化字方案在1956年提出,文革跟这个没有关系。 简体字学习书写与传播都更有效率,所以这是利好的。

    • @user-iz8oq7qz2e
      @user-iz8oq7qz2e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台湾岛民是长期接受台当局妖魔化宣传洗脑,看到简体字就想到中共统战

  • @minghaiweng9753
    @minghaiweng9753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我只有一個問題 我們可以過完年再討論減肥嗎

  • @enghongchua4148
    @enghongchua4148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繁體字和簡體字我都有使用,有時我也會研究日本漢字 韓國漢字 越南漢字,可以看到各種不同風格的漢字不好嗎?

  • @highping100
    @highping100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5

    現代人的罩門終究是閱讀理解/速度,所以我覺得使用簡體、繁體,只有在被罰寫,或是作文這種大量書寫時才會有差。

    • @user-rd4cq2jd6p
      @user-rd4cq2jd6p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5

      罰寫真相了XD

    • @23e
      @23e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我覺🉐因該沒差

    • @avriltsaii
      @avriltsaii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23e應該

    • @seisyouzyomaouyamihime
      @seisyouzyomaouyamihime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漢字一家親 不要搞文字分裂(例:殘體字、日文殘體、韓文、二殘字)

  • @brianshih3841
    @brianshih3841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

    基本上如果不用另外學,又需要大量寫字的情況下,多數人都會選簡字(中式或日式),就因為筆劃少,舉阿拉伯數字跟壹貳參肆伍,誰願意寫國字來算數學?

  • @user-jt7ob5xs9r
    @user-jt7ob5xs9r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沒必要說誰好誰壞,喜歡用什麼就用什麼

  • @nickchi6696
    @nickchi6696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兩樣都學,簡,便利同大眾人溝通;繁,中華文化承傳,對人工智能,AI 發展,更加有意思及有用。

  • @Pink-nemesis
    @Pink-nemesis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61

    我比較傾向於保留文化的那邊,繁體字只有差不多3千萬人使用 也算是個少數字體了吧😂

    • @U529HK
      @U529HK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1

      繁體還有港澳,不過開始被和諧了....

    • @user-bl6jy7ey9v
      @user-bl6jy7ey9v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0

      三千万放在全球来说人口不少了,只不过大陆人实在是太多了

    • @fate9310
      @fate9310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user-bl6jy7ey9v不只大陆用,东南亚的华人大多也是用简体。

    • @greenjobs2153
      @greenjobs2153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6

      大陆也并不是完全不用繁体字,一些书籍,还有平时写毛笔字、写对联也会用繁体字。

    • @doubletso9641
      @doubletso9641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greenjobs2153 認真覺得書法還是繁體字好看一些 但平時手寫真的簡體字比較方便

  • @wanchitang4269
    @wanchitang4269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3

    在hk 讀書 之後轉學去了大陸 學校不讓用繁體 從0開始學簡體
    我個人的看法是:用我要交流的對象的字體。
    因為他們不單單只是可能看不懂,而且很多時候看到最熟悉的字體才會讀進心裡面去。
    對我來說 有些字/情況繁體很美 有些字/情況簡體更能表達出來如:
    繁體字:愛 聽 飛
    简体字:“为什么?”(相比 「為什麼」我個人覺得簡體字的更balanced )

    • @gifow
      @gifow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应该是不同学校不同规定,我几个港澳的朋友,他们小孩过大陆上学都用繁体字,并没有不允许使用的情况。

    • @flydargon6847
      @flydargon6847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小時候是寫 為甚麼 ,但現在大家連打字都懶😂😂😂

    • @llih0074
      @llih0074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大陸好像明確規定,考試寫繁體不會扣分,甚至有大神高考用文言文寫作文。特別是廣東/福建的學校可以隨意寫繁體簡體

    • @AwardQueue
      @AwardQueue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第一次听说大陆不让用繁体。鬼扯

    • @Yucio-ot5eq
      @Yucio-ot5eq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llih0074可能是老师不让用吧,怕小孩写不完卷子😂

  • @BenLiu678
    @BenLiu678 25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我以前也不喜歡簡體字,總覺得失去了中國文字的靈魂,但是後來瞭解到,原來簡體字是因為在民初時候,為了要讓大量不識字的民眾能夠快速的識字寫字而制定出來的,後來就對簡體字沒有反感了。簡體或是繁體正體其實都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這些文字在訴說些什麼? 傳達些什麼? 我想那才是真正重要的!

  • @peppermintc457
    @peppermintc457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5

    跟志祺推薦一本上個禮拜才剛翻、但我覺得很酷的書《中文打字機》,就是外國的漢學者在討論「漢字」這件事。書中開篇也曾提過上世紀不少西方語言學家會批評不同於西方的拼音字,中文字是阻礙國人進步的要素之一(因為過於複雜難學,導致普及化困難),更常用「要造出中文打字機是多麼地不切實際」來嘲諷中文的複雜。
    書中也確實提到上世紀有學者提議過乾脆廢除漢字,換成拼音字會比較容易推廣給國民。第二章讀到外國學者為了有效率進行中文書的活字印刷,如何解構與解析漢字,也比較能體會他們眼中的漢字到底多複雜。因為從小就學習並使用繁體中文字,閱讀時都有滿滿的驚訝感,因為過去從來沒想過到原來漢字有這麼多討論。
    不過我還是支持使用繁體字,因為沒有換成簡體字的必要了。

    • @JohnsonZhang-ft3dm
      @JohnsonZhang-ft3dm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反正外國人看字筆劃多不好認識或是出於跟中國人往來為主,還是學簡體的多啦

  • @user-lcf
    @user-lcf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

    B!有的時候真的會偷懶寫簡體(真的很少用,會用的簡體大概只有兩三個字),但是因為會使用注音及繁體字的人口已經越來越少了,大部分時候我還是會堅持使用繁體,我不希望在未來繁體成為消失的文字

  • @aw888492
    @aw888492 25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我是持平的, 繁體簡體各有好處. 我可以看簡體, 卻不太懂書寫. 當有人說簡體是"殘體"時, 我就說繁體是"煩體". 我認為那才公道.
    多年前到大陸, 發現那裡甚麼書都有, 我甚至找到愛斯基摩人那些非常簡陋的畫印刷成書, 5毛錢一本, 我感到大陸對文化的保存很有誠意, 於是我就瘋狂的買簡體書. 那是甚麼體並不重要, 從它而得到的知識和交流才重要. 英文和古英文我也會看, 沒有誰高誰低的, 只有用得是否適當.

  • @jhsu8787
    @jhsu878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繁體字才能表現中華文化的造字原則(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假借),而簡體字我實在看不出個所以然;我也很自豪的說,我一直都是寫繁體字

  • @user-wo4xh9bw4k
    @user-wo4xh9bw4k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9

    正體字還是要學,但是我們可以再書寫上多加「草書簡化字體」(像英文一樣),我覺得也是很ok ,而且草書版的正體字,由我們臺灣人自己擬定,就不會有統戰問題、也滿足大多懶惰的臺灣人😂

    • @kiki7503
      @kiki7503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台湾自己造汉字,是很难普及开的。

  • @james0327
    @james0327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7

    字和語言都是無辜的工具,用這些字和語言背後的群體腦袋認同的價值才重要。

  • @starocean111
    @starocean111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國語日報社社長洪炎秋先生的著作「老人老話」裡有一篇文章,講這段台灣準備要推行簡體字的討論,講得很詳細。佐證志祺七七所言甚是。

    • @oracle8478
      @oracle8478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有提到莫德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