ขนาดวิดีโอ: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แสดงแผงควบคุมโปรแกรมเล่น
เล่นอัตโนมัติ
เล่นใหม่
我覺得你說得很好,畢竟我也不是物理專長的,也很謝謝你願意出來幫忙幫大家把物理觀念搞清楚,說實在,如果我懂物理、會打球、又會教學什麼都會,那只能說我可能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天才!? 但可惜我不是,我打的並沒有很好,就像你說的,我的對牆技巧真的不好,是靠經驗打上來的,我也不是科班出生,所以該練習的我當然也得回去好好練習一下,如果我的影片能帶出更多的物理學專家來解釋一下到底該怎麼接球,我當然覺得是件好事,所以可以也很希望你可以在影片下留言一下這篇影片的網址,我可以置頂讓更多人知道排球的一些原理或者更多的想法。當然我也可以花好幾年的時間把物理學好在來發文發片,但我並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如果有人願意跳出來糾正,我是認真感謝的,因為我問過身邊很多物理學專長的人,但都沒有給我一個很好的解釋,畢竟我確實在等這樣的人跳出來講解,其實我也可以選擇默不作聲當個乖乖打我的球的人,也想過講這些東西可能誤人子弟,但最後我還是決定發出這些影片,反正我猜講不對的地方肯定會有人跳出來幫我開這槍,本來是覺得應該沒什麼人會看我的影片吧,所以我就沒差,現在知道有人會看,會有人指責跟糾正,我真的打從心底萬分感謝,也謝謝你願意帶著客觀的情緒來分享觀念跟知識,至於未來是否繼續發片,我還是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當然如果有哪邊講錯了,也歡迎你繼續幫我監督跟指點,謝謝你
我並沒有覺得你是一個打球不好的人,有很多實戰的片段都是很精彩的救球(影片後面也有講)我主要的點還是在於你的敘述上或者說對一認知上吧問題,你打球的方式只看片段的話還是沒什麼問題的,我反反覆覆看你的影片大概也超過20次以上,也有發現你不是故意要造成誤導,只是從自己經驗做出的總結(只是有些地方有誤解造成總結怪怪的),很多部分也說得很對,像是EP4裡面有一句話"腳永遠是拿來追球的,不是每一球都要用腳"其實非常的正確,簡直是世紀名言我也有打算會繼續看你的EP4作影片出來,教學相長,我覺得你影片的節奏跟口條都非常好,也歡迎你也可以做"你看我看你的影片"看我有沒有地方講錯(不過可能有點亂?)其實我也沒想到你真的能看到,那個心情應該跟你挺類似的,後面那段腳本其實沒寫,剪影片的時候才突然加上去的(我只是想抱怨而已),還是很感謝你願意做排球教學影片,也很感謝你願意在這邊留言跟我討論,而且還那麼有禮貌,我都哭了,畢竟大家都是喜歡打球的,也希望你能繼續製作影片啦!
關於腳的部分我有不同的意見腳用來追球絕對沒錯但並不是說腳靜止的狀態,就沒有用到腳腳提供的是下肢穩定,力量傳遞到核心再傳到手上的動力鏈即使是在跑動或側躺的狀態,腳的瞬間出力都能提供核心與上肢力量至於會不會用,能不能體會,就要看個人的協調性了
@@realknight1077 基本認同,但劇透下部內容了啦
好像小孩
文組影片大談物理是這樣的,出事了開始打小作文笑死,想過這些錯誤的東西發出來會誤人子弟最後還發出來,這到底什麼邏輯,還一直在等那個人出來,把自己當始祖尤米爾喔
我覺得紅中自由人教的更像是抵銷旋轉會讓球碰到手臂的面會亂反彈的問題像是有時候球被一傳接在原地很旋時,這時候在球的下方原地用低手很容易不是照著想傳的路徑做修正球或是在對方搓小球時
就像是球用手拋一個朝向自己的旋球,碰到地板會朝自己彈過來,如果在空間感跟球感有一點感覺的就可以用紅中自由人的方法來抵銷球旋轉的力度,使球更不太會過網或是往後彈
是的,更接近那樣的情況會使用
希望那些誤會的人能看到這部影片,不要去球場上亂"卸力"
講得不錯,希望多一點人能像這樣用正確的物理來參與討論,讓台灣排球訓練更科學化,不要都只能聽學長姐講的似是而非的概念來學
如果問學長為什麼要這樣?他可能會回說阿以前學長就這樣講還是要知道原因,不然就只是練球機器人
痾但凡你打過排球就知道跑過頭再回去接球真的只是對小白來說比較好的一傳到位姿勢,你不可能手擺好放在那邊球過來就嗆斯阿
同意影片作者講的內容,而看大家都用動能在講,其實我認為卸力也可以結合動量來理解,假設在一維的情況下一顆初速V1的球撞到初速V2的球(V1>V2,且V1與V2方向皆向右),且球質量M1
跟我的理解幾乎一模一樣了!!!我其他留言有提到,只是怕突然冒出動量守恆這個詞大家不太能理解,裡面的被球力量擊退產生速度,才能化解衝擊就是根據動量守恆描寫的另外"比起後退製造旋轉,不如調整手臂平面",也是我很想講的一件事,給你評論100分
可是 3:50 的示範也不太對吧你的球是直上直下的狀態,那本來就不需要向後阿他的原意思比較像跟球相反方向去抵銷吧那跟你最後示範的好像沒什麼差別,只是一個是主動去抵銷,一個是被動抵銷當然,抵銷旋轉就有點誇張,當打排球是打桌球喔
球是直上直下的狀態我依然做了一個向後的動作是要證明向後的動作帶來的只有旋轉,並非會給予"向後的動能"來達到抵銷衝力的目的有無抵銷衝擊差別就在於被動與主動主動移動:我們造成位移的力量來自我們自身,不會起到卸力作用被動移動:我們被造成位移,力量來自球給我們造成的衝擊力可以參考動量守恆MV=MV我們有無被球推動擁有速度會直接影響球反彈的速度
@@godsofongtain 阿沒事 我懂了
@@godsofongtain只有旋轉是因為你給予球的力只有磨擦力,而不是給予相同方向的力放軟😂,如果力沒辦法抵銷,那足球就不存在停球技巧,羽球也沒辦法用球拍停球雖然手的材質不軟,但關節是有彈性的,接扣球的時候,手繃緊接球跟手放軟被球往後打,球彈起來的高度也不一樣吧。一般來說接強扣的時候手也會輕微的縮一下,避免球直接噴到對面或,這比較像正常會使用的卸力所以要說沒有主動卸力嗎…我覺得卸力這個技巧大部分還是存在主動的
這邊的主被動是物理上的討論吧你說的主被動是人對球的吧,當然是人主動作出能讓球擊退自己的動作沒錯啊然後我們討論下羽球停拍,是利用拍子先達到跟羽球相近的速度,讓相對速度很低再慢慢減速,透過增加接觸時間的手段吸收衝力,應該可以用牛頓運動公式去理解這件事,不可能是要說扣球的時候有辦法向羽球停球一樣吧當然手部還是存在放軟跟繃緊也是不同的,只是因為紅中先生在討論的是用移動的方法,我只是想對比都是移動的情況中兩者的不同,並非否認"接觸時間""材質"或有無用力等等造成的"以上,基本上你說的也沒錯,只是以觀測的角度不同造成不同的敘事角度下面也有一則留言在探討接觸時間,可以看一下
但既然手可以,當然移動也可以只是成效不一定好應該很多人都有過接發球時,發現球落在很後面,邊後退移動邊接球,接起來後發現怎麼都接不遠?這個跟移動卸力有種異曲同工的關係我會提到羽球是因為,跟他所提到的移動卸力,本質上都是提供跟球相同方向的速度以抵銷球力。只是羽球完全停球要等於拍子速度要等於羽球落下的速度,但排球要彈起來,所以不用給到跟球完全一樣的速度。抱歉了,我只是想表達影片中提供跟球完全垂直的力應該不太符合原本影片想講的移動卸力的力學方式,因為移動卸力應該是提供跟球相同方向的力還是建議不管接什麼球,接球的瞬間雙腳還是固定住比較好
所以讓球不旋轉是因為給了一個切向加速度所以把旋轉抵消了吧
沒錯,可以這樣理解
先說我的物理沒有很好,但我想問個問題,如果先不考慮球的旋轉,接球時人往後退是不是可以增加手和球接觸的時間,這樣可以比喻成把球打在床墊上(人有往後退)和把球打在地上(人站在原地),結果是球打在床墊上(人有往後退)反彈的高度比較矮。這樣可以表示人往後推接球有用嗎?
打在床墊上會反彈比較低是因為床墊吸收了衝擊力,但你往後退是給球一個力矩,兩個是不同的系統,影片中有說明喔!
那如果後退的方向和球行進的方向平行勒,手給球的力直接通過質心,這樣就不會給球力矩了吧!(如果有哪裡說錯再麻煩跟我說謝謝)
應該說手後退的方向和球的行徑方向平行
首先增加接觸時間是有用的,但是床墊跟手造成不同反彈是因為材質的因素雖然材質能夠緩衝也是因為產生形變(就是被打凹進去啦)也可以看做位移所以棉被天生就會卸力技巧(被球打產生位移)我們後退產生向後的速度,事實上確實能夠藉由增加接觸時間也確實能夠增加手臂因材質吸收的衝力但也因為手臂材質的問題,吸收衝力的效果非常差,畢竟我們不是棉被,我們接完球手(骨頭)如果凹進去的話大概不會彈回來(我們皮膚當然還是會凹進去的)再來討論增加接觸時間可能性,假設球用60km/h往我飛過來,如果我能在觸球瞬間達到60km/h的速度往後,我能這輩子都不被球追上,因為我跟球之間相對的速度=0了,接下來也可以透過慢慢減速60.59.58.57....來增加接觸時間人體在接球時能擁有的速度相較於球速太少了,所以才沒有人這樣做,尤其是面對球速快的時候,幾乎都要來不及碰到球了,更不可能有往後加速的時間結論:後退增加接觸時間當然有用,材質吸收力量的效果非常非常非常差,且在球速快需要卸力的情況,我們能產生往後的速度相較球速太少了。所以幾乎沒用
@@godsofongtain感謝你那麼詳細的解釋
才剛看完他的影片XD
坐等第四部
目標是10月前
哇哦,原来他的原理是错的啊,看他的影片感觉他说很好,原来只是我被误导了吗🤠我没对过墙练习接球过,我很好奇接球是是不是用脚把整个上半身推起(手臂不动),还是上半身的手臂要甩动
他確實有取多描述上不對的地方,我認為是因為他口條滿好的,讓人覺得很有說服力吧~理想的情況是依靠腿部或身體的力量去推送球,而手臂盡量不動僅維持面擊球手不甩動目的在於留下手可以調整的空間應對更多狀況這個問題在下一期應該會重點被提到
(先叠盾,排球小白,求指教)红中提倡向人体后退从而减少对球的反作用力以此卸力,小昱提倡吸收被球击中的力并被击退才能够算是卸力。1. 哪个才是真正的”卸力“?我认为两个都是,我认为只要球不被人体施加过多的反作用力,无论是被击退或是先主动后退都是有助于减少反作用力,完成卸力的。对于他们的想法有什么不同?我认为红中的想法更安全但依赖球感和空间感,比如说需要站在击球点前面再往后退本身就需要熟练度和球感。小昱的想法更可控但依赖对身体的掌控,比如说被击中后倒地怎么尽量保护自己不受伤,要怎么控制手臂和身体才可以吸收冲击力。2. 小昱主张只要站到位,就不需要用到红中的后退击球卸力技巧,但不管站的多到位,对面来球速度快的情况下终究还是需要卸力的,所以综上所述,我认为只要是可以减少反作用力就可以使用,无论是向后退减少反作用力或者吸收冲击力减少反作用力。Ex. 此外小昱用一个示范说明向后退不能给予向后的动能,只能让球形成逆旋,对此我认同。但是小昱为了证明向后退不能给予向后的动能所示范的情景并不适用于反驳”人体主动后退可以卸力“的行为,因为示范的情景中,球自上往下,没有向前或后的力,自然无法显示出主动后退可以抵消球的冲力从而减少反作用力,完成”卸力“这个行为。
1.如果我們單從物理角度出發當然兩種都可以造成卸力的效果,往後退透過增加接觸時間確實也可以減緩球反彈的力量,只是礙於排球實際上狀況以及場地空間大小,首先需要卸力基等於來的球力量大速度快,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要抵達球的前方,在進行後退加速,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讓你後退到能夠產生足夠的速度,如果有時間到球前面再後退,那顆球本來速度與力量就不需要用卸力處理,以及我們往後的動作能產生的速度與球擁有的速度差值過大,就算盡全力向後能抵銷的力量也太小了,可以總結就是:難度大,效果差,使用時機幾乎不存在至於怎麼做才能讓手臂或身體被球擊退,我也沒有很具體的操作方式,但概念上是:在觸球瞬間不要像一般接球完全抵抗球的衝擊,透果某些肌肉放鬆留出一定的空間給球擊退我們,我也覺得這樣敘述很抽象,就我的經驗很時候都是角度的功能與大於卸力,透過角度卸不掉力頂多非很高,都把這麼難接的球擋住了,不可能舉球員還要抱怨球太高吧,也要相信舉球不會因為球高就失誤2.實際情況應該是兩者並用的,也是會使用手主動往後降地衝擊,再透過被擊退再次卸力(但兩者的卸力比例就很難衡量了),但是不會用身體去執行後退的事原因如第一點,主要反駁的概念是要用身體後退(主動),以及先跑到球前再後退的模式EX.當時為簡化說明,移除了角度且忽略摩擦力造成的問題,導致我的示範只證明了往上的力量不能被卸掉,沒有討論到如有水平方向的力時的狀態,也是因為向後的方式不太會存在真實狀態中,所以當時就沒有再繼續討論水平力被吸收的問題,這邊只是想要證明理想情況下後退這件事不會是拿來提供向後動能的,雖然這個示範與說明確實有瑕疵但看完前面兩點應該可以了解為什麼沒在此處做更多分析,因為與實際狀況不符(絕對不是因為懶惰...?)
作為足球運動員,足球裡面也有很多接球的動作。我個人認為用吸收被球擊中的力並被擊退這個概念比較契合真正實戰。
哈囉 小玉 講的很好
哈囉 家楷 我是小昱哦!
第一個畫面的球叫什麼
是MIKASA的皮球,應該是V300W的吧?有點忘了
我學會了
讚讚
好好練球就這樣
訓練對也不一定有用啦,你也打超爛
我覺得你說得很好,畢竟我也不是物理專長的,也很謝謝你願意出來幫忙幫大家把物理觀念搞清楚,說實在,如果我懂物理、會打球、又會教學什麼都會,那只能說我可能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天才!? 但可惜我不是,我打的並沒有很好,就像你說的,我的對牆技巧真的不好,是靠經驗打上來的,我也不是科班出生,所以該練習的我當然也得回去好好練習一下,如果我的影片能帶出更多的物理學專家來解釋一下到底該怎麼接球,我當然覺得是件好事,所以可以也很希望你可以在影片下留言一下這篇影片的網址,我可以置頂讓更多人知道排球的一些原理或者更多的想法。
當然我也可以花好幾年的時間把物理學好在來發文發片,但我並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如果有人願意跳出來糾正,我是認真感謝的,因為我問過身邊很多物理學專長的人,但都沒有給我一個很好的解釋,畢竟我確實在等這樣的人跳出來講解,其實我也可以選擇默不作聲當個乖乖打我的球的人,也想過講這些東西可能誤人子弟,但最後我還是決定發出這些影片,反正我猜講不對的地方肯定會有人跳出來幫我開這槍,本來是覺得應該沒什麼人會看我的影片吧,所以我就沒差,現在知道有人會看,會有人指責跟糾正,我真的打從心底萬分感謝,也謝謝你願意帶著客觀的情緒來分享觀念跟知識,至於未來是否繼續發片,我還是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當然如果有哪邊講錯了,也歡迎你繼續幫我監督跟指點,謝謝你
我並沒有覺得你是一個打球不好的人,有很多實戰的片段都是很精彩的救球(影片後面也有講)
我主要的點還是在於你的敘述上或者說對一認知上吧問題,你打球的方式只看片段的話還是沒什麼問題的,我反反覆覆看你的影片大概也超過20次以上,也有發現你不是故意要造成誤導,只是從自己經驗做出的總結(只是有些地方有誤解造成總結怪怪的),很多部分也說得很對,像是EP4裡面有一句話"腳永遠是拿來追球的,不是每一球都要用腳"其實非常的正確,簡直是世紀名言
我也有打算會繼續看你的EP4作影片出來,教學相長,我覺得你影片的節奏跟口條都非常好,也歡迎你也可以做"你看我看你的影片"看我有沒有地方講錯(不過可能有點亂?)
其實我也沒想到你真的能看到,那個心情應該跟你挺類似的,後面那段腳本其實沒寫,剪影片的時候才突然加上去的(我只是想抱怨而已),還是很感謝你願意做排球教學影片,也很感謝你願意在這邊留言跟我討論,而且還那麼有禮貌,我都哭了,畢竟大家都是喜歡打球的,也希望你能繼續製作影片啦!
關於腳的部分我有不同的意見
腳用來追球絕對沒錯
但並不是說腳靜止的狀態,就沒有用到腳
腳提供的是下肢穩定,力量傳遞到核心再傳到手上的動力鏈
即使是在跑動或側躺的狀態,腳的瞬間出力都能提供核心與上肢力量
至於會不會用,能不能體會,就要看個人的協調性了
@@realknight1077 基本認同,但劇透下部內容了啦
好像小孩
文組影片大談物理是這樣的,出事了開始打小作文笑死,想過這些錯誤的東西發出來會誤人子弟最後還發出來,這到底什麼邏輯,還一直在等那個人出來,把自己當始祖尤米爾喔
我覺得紅中自由人教的更像是抵銷旋轉會讓球碰到手臂的面會亂反彈的問題
像是有時候球被一傳接在原地很旋時,這時候在球的下方原地用低手很容易不是照著想傳的路徑做修正球
或是在對方搓小球時
就像是球用手拋一個朝向自己的旋球,碰到地板會朝自己彈過來,如果在空間感跟球感有一點感覺的就可以用紅中自由人的方法來抵銷球旋轉的力度,使球更不太會過網或是往後彈
是的,更接近那樣的情況會使用
希望那些誤會的人能看到這部影片,不要去球場上亂"卸力"
講得不錯,希望多一點人能像這樣用正確的物理來參與討論,讓台灣排球訓練更科學化,不要都只能聽學長姐講的似是而非的概念來學
如果問學長為什麼要這樣?他可能會回說阿以前學長就這樣講
還是要知道原因,不然就只是練球機器人
痾但凡你打過排球就知道跑過頭再回去接球真的只是對小白來說比較好的一傳到位姿勢,你不可能手擺好放在那邊球過來就嗆斯阿
同意影片作者講的內容,而看大家都用動能在講,其實我認為卸力也可以結合動量來理解,假設在一維的情況下一顆初速V1的球撞到初速V2的球(V1>V2,且V1與V2方向皆向右),且球質量M1
跟我的理解幾乎一模一樣了!!!
我其他留言有提到,只是怕突然冒出動量守恆這個詞大家不太能理解,裡面的被球力量擊退產生速度,才能化解衝擊就是根據動量守恆描寫的
另外
"比起後退製造旋轉,不如調整手臂平面",也是我很想講的一件事,給你評論100分
可是 3:50 的示範也不太對吧
你的球是直上直下的狀態,那本來就不需要向後阿
他的原意思比較像跟球相反方向去抵銷吧
那跟你最後示範的好像沒什麼差別,只是一個是主動去抵銷,一個是被動抵銷
當然,抵銷旋轉就有點誇張,當打排球是打桌球喔
球是直上直下的狀態我依然做了一個向後的動作是要證明向後的動作帶來的只有旋轉,並非會給予"向後的動能"來達到抵銷衝力的目的
有無抵銷衝擊差別就在於被動與主動
主動移動:我們造成位移的力量來自我們自身,不會起到卸力作用
被動移動:我們被造成位移,力量來自球給我們造成的衝擊力
可以參考動量守恆MV=MV
我們有無被球推動擁有速度會直接影響球反彈的速度
@@godsofongtain 阿沒事 我懂了
@@godsofongtain
只有旋轉是因為你給予球的力只有磨擦力,而不是給予相同方向的力放軟😂,如果力沒辦法抵銷,那足球就不存在停球技巧,羽球也沒辦法用球拍停球
雖然手的材質不軟,但關節是有彈性的,接扣球的時候,手繃緊接球跟手放軟被球往後打,球彈起來的高度也不一樣吧。
一般來說接強扣的時候手也會輕微的縮一下,避免球直接噴到對面或,這比較像正常會使用的卸力
所以要說沒有主動卸力嗎…我覺得卸力這個技巧大部分還是存在主動的
這邊的主被動是物理上的討論吧
你說的主被動是人對球的吧,當然是人主動作出能讓球擊退自己的動作沒錯啊
然後我們討論下羽球停拍,是利用拍子先達到跟羽球相近的速度,讓相對速度很低再慢慢減速,透過增加接觸時間的手段吸收衝力,應該可以用牛頓運動公式去理解這件事,不可能是要說扣球的時候有辦法向羽球停球一樣吧
當然手部還是存在放軟跟繃緊也是不同的,只是因為紅中先生在討論的是用移動的方法,我只是想對比都是移動的情況中兩者的不同,並非否認"接觸時間""材質"或有無用力等等造成的"
以上,基本上你說的也沒錯,只是以觀測的角度不同造成不同的敘事角度
下面也有一則留言在探討接觸時間,可以看一下
但既然手可以,當然移動也可以
只是成效不一定好
應該很多人都有過接發球時,發現球落在很後面,邊後退移動邊接球,接起來後發現怎麼都接不遠?這個跟移動卸力有種異曲同工的關係
我會提到羽球是因為,跟他所提到的移動卸力,本質上都是提供跟球相同方向的速度以抵銷球力。只是羽球完全停球要等於拍子速度要等於羽球落下的速度,但排球要彈起來,所以不用給到跟球完全一樣的速度。
抱歉了,我只是想表達影片中提供跟球完全垂直的力應該不太符合原本影片想講的移動卸力的力學方式,因為移動卸力應該是提供跟球相同方向的力
還是建議不管接什麼球,接球的瞬間雙腳還是固定住比較好
所以讓球不旋轉是因為給了一個切向加速度所以把旋轉抵消了吧
沒錯,可以這樣理解
先說我的物理沒有很好,但我想問個問題,如果先不考慮球的旋轉,接球時人往後退是不是可以增加手和球接觸的時間,這樣可以比喻成把球打在床墊上(人有往後退)和把球打在地上(人站在原地),結果是球打在床墊上(人有往後退)反彈的高度比較矮。這樣可以表示人往後推接球有用嗎?
打在床墊上會反彈比較低是因為床墊吸收了衝擊力,但你往後退是給球一個力矩,兩個是不同的系統,影片中有說明喔!
那如果後退的方向和球行進的方向平行勒,手給球的力直接通過質心,這樣就不會給球力矩了吧!(如果有哪裡說錯再麻煩跟我說謝謝)
應該說手後退的方向和球的行徑方向平行
首先增加接觸時間是有用的,但是床墊跟手造成不同反彈是因為材質的因素
雖然材質能夠緩衝也是因為產生形變(就是被打凹進去啦)也可以看做位移
所以棉被天生就會卸力技巧(被球打產生位移)
我們後退產生向後的速度,事實上確實能夠藉由增加接觸時間也確實能夠增加手臂因材質吸收的衝力
但也因為手臂材質的問題,吸收衝力的效果非常差,畢竟我們不是棉被,我們接完球手(骨頭)如果凹進去的話大概不會彈回來(我們皮膚當然還是會凹進去的)
再來討論增加接觸時間可能性,假設球用60km/h往我飛過來,如果我能在觸球瞬間達到60km/h的速度往後,我能這輩子都不被球追上,因為我跟球之間相對的速度=0了,接下來也可以透過慢慢減速60.59.58.57....來增加接觸時間
人體在接球時能擁有的速度相較於球速太少了,所以才沒有人這樣做,尤其是面對球速快的時候,幾乎都要來不及碰到球了,更不可能有往後加速的時間
結論:後退增加接觸時間當然有用,材質吸收力量的效果非常非常非常差,且在球速快需要卸力的情況,我們能產生往後的速度相較球速太少了。所以幾乎沒用
@@godsofongtain感謝你那麼詳細的解釋
才剛看完他的影片XD
坐等第四部
目標是10月前
哇哦,原来他的原理是错的啊,看他的影片感觉他说很好,原来只是我被误导了吗🤠
我没对过墙练习接球过,我很好奇接球是是不是用脚把整个上半身推起(手臂不动),还是上半身的手臂要甩动
他確實有取多描述上不對的地方,我認為是因為他口條滿好的,讓人覺得很有說服力吧~
理想的情況是依靠腿部或身體的力量去推送球,而手臂盡量不動僅維持面擊球
手不甩動目的在於留下手可以調整的空間應對更多狀況
這個問題在下一期應該會重點被提到
(先叠盾,排球小白,求指教)
红中提倡向人体后退从而减少对球的反作用力以此卸力,小昱提倡吸收被球击中的力并被击退才能够算是卸力。
1. 哪个才是真正的”卸力“?我认为两个都是,我认为只要球不被人体施加过多的反作用力,无论是被击退或是先主动后退都是有助于减少反作用力,完成卸力的。对于他们的想法有什么不同?我认为红中的想法更安全但依赖球感和空间感,比如说需要站在击球点前面再往后退本身就需要熟练度和球感。小昱的想法更可控但依赖对身体的掌控,比如说被击中后倒地怎么尽量保护自己不受伤,要怎么控制手臂和身体才可以吸收冲击力。
2. 小昱主张只要站到位,就不需要用到红中的后退击球卸力技巧,但不管站的多到位,对面来球速度快的情况下终究还是需要卸力的,所以综上所述,我认为只要是可以减少反作用力就可以使用,无论是向后退减少反作用力或者吸收冲击力减少反作用力。
Ex. 此外小昱用一个示范说明向后退不能给予向后的动能,只能让球形成逆旋,对此我认同。但是小昱为了证明向后退不能给予向后的动能所示范的情景并不适用于反驳”人体主动后退可以卸力“的行为,因为示范的情景中,球自上往下,没有向前或后的力,自然无法显示出主动后退可以抵消球的冲力从而减少反作用力,完成”卸力“这个行为。
1.如果我們單從物理角度出發當然兩種都可以造成卸力的效果,往後退透過增加接觸時間確實也可以減緩球反彈的力量,只是礙於排球實際上狀況以及場地空間大小,首先需要卸力基等於來的球力量大速度快,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要抵達球的前方,在進行後退加速,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讓你後退到能夠產生足夠的速度,如果有時間到球前面再後退,那顆球本來速度與力量就不需要用卸力處理,以及我們往後的動作能產生的速度與球擁有的速度差值過大,就算盡全力向後能抵銷的力量也太小了,可以總結就是:難度大,效果差,使用時機幾乎不存在
至於怎麼做才能讓手臂或身體被球擊退,我也沒有很具體的操作方式,但概念上是:在觸球瞬間不要像一般接球完全抵抗球的衝擊,透果某些肌肉放鬆留出一定的空間給球擊退我們,我也覺得這樣敘述很抽象,就我的經驗很時候都是角度的功能與大於卸力,透過角度卸不掉力頂多非很高,都把這麼難接的球擋住了,不可能舉球員還要抱怨球太高吧,也要相信舉球不會因為球高就失誤
2.實際情況應該是兩者並用的,也是會使用手主動往後降地衝擊,再透過被擊退再次卸力(但兩者的卸力比例就很難衡量了),但是不會用身體去執行後退的事原因如第一點,主要反駁的概念是要用身體後退(主動),以及先跑到球前再後退的模式
EX.當時為簡化說明,移除了角度且忽略摩擦力造成的問題,導致我的示範只證明了往上的力量不能被卸掉,沒有討論到如有水平方向的力時的狀態,也是因為向後的方式不太會存在真實狀態中,所以當時就沒有再繼續討論水平力被吸收的問題,這邊只是想要證明理想情況下後退這件事不會是拿來提供向後動能的,雖然這個示範與說明確實有瑕疵但看完前面兩點應該可以了解為什麼沒在此處做更多分析,因為與實際狀況不符(絕對不是因為懶惰...?)
作為足球運動員,足球裡面也有很多接球的動作。我個人認為用吸收被球擊中的力並被擊退這個概念比較契合真正實戰。
哈囉 小玉 講的很好
哈囉 家楷 我是小昱哦!
第一個畫面的球叫什麼
是MIKASA的皮球,應該是V300W的吧?有點忘了
我學會了
讚讚
好好練球就這樣
訓練對也不一定有用啦,你也打超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