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培訓轉職失敗心得 | 都看到成功的案例 但失敗的案例也很多

แชร์
ฝัง
  • เผยแพร่เมื่อ 31 มี.ค. 2023
  • 很多都只看到成功的案例 但失敗的案例更多 只是沒人關心
    導致一種現象只要轉進軟工就會一帆風順的假象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 44

  • @magic556679
    @magic556679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5

    我也是前端班畢業,前端工作了兩年多快三年,影片提到關於天份這個東西,我覺得寫程式跟天份沒有半點關係,人家解題速度快,可能人家大學或是高中就有接觸程式了,那是人家比你早一步去練習,也是要花時間的,另外你說邏輯,這也跟人家以往的經驗有關係,不管是什麼都是要透過大量練習的,沒有人一開始就是高手,你沒看到人家背後付出什麼,可以去看一本書叫做刻意練習,裡面有一句話叫做比天賦更重要的是刻意練習,對的方法練習才會有幫,加油!

    • @code-not-cold
      @code-not-cold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

      我亦無他,惟手熟爾 。寫程式就是不斷的熟練 熟練 再熟練

    • @Kixoo
      @Kixoo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6

      身為在校期間跟同學切戳c++的我可以很明確跟你說,一樣上兩節課我還在搞懂這東西,同學已經在畫星星,說跟天分沒關係,只是碼農自我安慰的話而已

    • @tttnnn9
      @tttnnn9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有天份的人=易於對程式容易理解的人)應該還是相對少數,C++即使是在學生時期上課的時候還是充滿挫敗感,更別說出社會後的人去學了

    • @ta-chunhsu7247
      @ta-chunhsu7247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跟天份絕對有很多關係,就如同數學一樣

    • @antifeminismNazi
      @antifeminismNazi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只同意一半,有邏輯天份的人在程式語言撰寫這塊上比沒有天份的人省效率很多,至少付出的時間精神不會比什麼都不懂的人多,同樣時間同樣努力,有天份還是就比別人快,刻意練習固然重要,但某些職業的確有天份特質做起來會比較順手順心

  • @Ryan-gf1sz
    @Ryan-gf1sz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5

    作為一個本科生,我其實不太認同寫程式需要天份,但有件事確實是個問題,那就是熱情
    熱情確實是一種天份
    如果你不能接受一直除錯的生活那還是早點脫離的好

    • @code-not-cold
      @code-not-cold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沒錯 天份是那種金字塔最上方要創造一門新語言的大神 才要天賦,作為金字塔下面多數的工程師,其實只要熟練,惟手熟爾

    • @Ryan-gf1sz
      @Ryan-gf1sz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code-not-cold 哈哈,我還真研究過怎麼寫語言,先不說複雜的,四則運算的程式應該大家或多或少都寫過,差不多就是那個再更複雜一點
      有興趣的話我目前會建議可以研究看看怎麼自造scheme語言
      現代語言有太多不必要的特性,學習的話還是從沒什麼花樣的東西開始

  • @RARARA-xf3sx
    @RARARA-xf3sx ปีที่แล้ว +15

    辛苦了,自己也正在轉職的路上,每天心情都很差
    對所學興趣缺缺,但我的興趣也餵不飽我
    幾乎每天都會陷入「我為什麼會選錯科系」的自責迴圈,在那裡繞幾圈之後,繼續埋頭苦讀
    這樣的心理狀況好嗎?我不知道,唯一知道的只是我活該,只能繼續前進

    • @code-not-cold
      @code-not-cold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5

      往前看 不往後看了

  • @a12962
    @a12962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6

    跟天份有點關係的 我本科系畢業 更能確定這件事 數學跟邏輯 不是說勤奮就一定可以補足的 曾經工程數學老師說過 我只是教你把原本大腦的解題能力 釋放的方法

    • @code-not-cold
      @code-not-cold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我只是教你把原本大腦的解題能力 釋放的方法" 好神的一句話。這句話是對的~
      有個概念一時想不到,下次補充

  • @tonyyan2195
    @tonyyan2195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6

    聽一聽感覺很熟悉,結果發現ptt上我看過一模一樣的文章w
    直接查"前端培訓轉職失敗心得"就可以查的到

  • @71935NO9
    @71935NO9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謝謝分享

  • @wuoldcatwufan
    @wuoldcatwufan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我在業界待了有25年(大學主修圖書館學,畢業後寫了25年的程式)。最近這幾年這種轉職仔非常多,大多是懷抱「發大財」的夢想來的。基礎一點也無,以為上了兩個月的培訓班之後就可以上陣寫程式。殊不知基礎這種東西是需要時間去淬鍊的,所以我們公司現在看到轉職的履歷幾乎是直接「略過」。程度不好就算了,寫出來的作品千篇一律,稍微問一下就倒在那邊喘。實在很不像話。

  • @RIcYanng
    @RIcYanng 9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工程師確實有天才,或是相對有天份的人存在的,這其實每個行業都有,所以不是什麼工程師行業獨有,如果我們不是有天份的人,那麼我們只能靠努力去達成,雖然可能在職場上碰到這些天才我們還是輸的一蹋塗地,但是不代表我們就不能做這行
    我們不需要跟天才比,跟你自己比,所謂的跟別人比,就是人比人氣死人

  • @user-yv7hk7tg2f
    @user-yv7hk7tg2f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学程序入门与否的确是看天分,不过精进是后面不断地学习,跟天分就没太大的关系了
    而且这个学习还不是埋头敲代码写业务。是你要自己反思学习高手思路的那种学习,一直写代码属于重复劳动

    • @code-not-cold
      @code-not-cold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有意識的了解這些原理 然後透過手作 去印證自己理解是不是對的
      學習-印證 學習-印證 的來回交互過程

  • @junsu200ok
    @junsu200ok 14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要找到矽谷等級的工作才需要天分啦
    學一學要在台灣找個3萬多的工作很簡單
    工作中有人帶或是自學力很強的話就能繼續活下去

  • @sunnycat777
    @sunnycat777 8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我也是轉職仔
    但如果讓我放下電腦沒東西做我會很焦慮😂

  • @stealthwanna6374
    @stealthwanna6374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不知道這種靠培訓成功轉職的比率大約有多少?關於天份,個人認為可能思考方式影響較大,文科整個學習過程並未強調理性思考,更多時候再培養人文思考,這些思考方式的差異當然會造成一些學習以及成果上的差異,還好這些都是可以改變的,只要自己想要改變。

    • @code-not-cold
      @code-not-cold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最離奇的是 vue 的創造者, 尤大 以前竟然是學藝術的

  • @ohyiahoya3937
    @ohyiahoya3937 8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培訓課程是成本15萬的那個嗎?

  • @zycakuo
    @zycakuo 8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5

    天底下沒有學不會的東西,但遇到對的老師是很重要的,遇不到就做自己能力所及的事就好,寫 code除非是超厲害的,不然是最容易被AI取代的,勸你別去學,要做心理諮詢售後服務維修類的,跟創意藝術相關的,這是機器人永遠無法取代的

    • @code-not-cold
      @code-not-cold  8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工作是資本世界的幻象 可以試著想為何人要去"工作"
      短期看是取代 長期看是解放
      AI幫人類解放重複的工作 人類將會"不需要為工作而工作 人類都會自然成為"藝術家" 將精力花在生命的創造"

    • @salinia
      @salinia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客服算是一種諮詢吧,已經有一部分被取代了,藝術的部分現在買 store assets 的人也減少不少,很多人都選擇付費 ai 繪圖生成,我自己 side project 上面的插圖也是,這些都是現在進行式,碼農現在有 ai 只是讓 junior 更容易追上 senior,還沒有看到被取代的現象

  • @banana0409
    @banana0409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一個轉職班30位同學,能順利找到第一份工作的大概就就剩70%,三年後還在業界的大概剩30%吧

    • @code-not-cold
      @code-not-cold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資工本科的 也有轉離軟體業的。 甚至有的建築設計師(搜:王采元) 竟然是台大物理轉行過來的。 只能說把自己做好,成為那個生存者

  • @notalone2009
    @notalone2009 8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5

    個人覺得轉職的障礙之一就是年齡

    • @salinia
      @salinia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8

      我是電機系學士做設備做到四十轉職,一開始是RPA,半年內轉到另一個部門做全端,而且是公司主動找我去面試的

    • @user-km6zu7xt2g
      @user-km6zu7xt2g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2

      如果你還在在意年紀,那永遠都沒有事情能做好

    • @user-oo2fw7er6s
      @user-oo2fw7er6s 27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salinia 可以分享更詳細嗎

  • @hsinyunchang163
    @hsinyunchang163 9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您後來去到什麼產業了呢?
    轉職這條路真的很顛簸 +1

    • @code-not-cold
      @code-not-cold  9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新人第一份工作 覺得重點是活下去 不要出局 拿到入場門票, 至於什麼領域覺得倒不是首要考量

    • @yuwanvr
      @yuwanvr 9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這個影片內容跟PTT softjob版一篇一樣(不用抱電腦覺得如釋負重這段我就確定了)
      標題打轉職失敗應該就有

  • @ai-full
    @ai-full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有時只是沒遇到對的老師吧

    • @code-not-cold
      @code-not-cold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同意 找到適合自己的教材 真的學得很快
      反而會覺得 時間反而耗在在找教材的時光
      (有時不是你不會 而是沒有遇到適合自己的引導)

  • @user-km7rj5fn6o
    @user-km7rj5fn6o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性別女生的話很好錄取,男生就難了要很強

    • @code-not-cold
      @code-not-cold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以為只有業務行業女生吃香(而且男女業績差距很大),原來工程師也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