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年輕人都在瘋 MBTI 心理測驗?胃酸人的人格特質揭秘的一集😱 | 韓國人為什麼 | 胃酸人
ฝัง
- เผยแพร่เมื่อ 7 ก.พ. 2025
- 我的正咩朋友 Grace 的《優勢思維》線上課程,
蓋洛普天賦分析,找到你的職場精準定位!
從職場定位、天賦解析到優勢鍛鍊行動計畫,課程結合一對一諮詢的技巧,要將「自我教練的方法」教給你,協助你主導自己的職涯可能性!
🔥 2023/5/4~2023/5/31 期間購買《優勢思維》線上課程
輸入折扣碼「waysunman」,用最優惠價 $4280 購入,再含蓋洛普 Top 5 測驗(市價約 $658),現省 $1900(課程原價 $5600)
🔥課程專屬連結:betweengos.pro...
🔥 完成購買後,BetweenGos 團隊將在 1 週內將蓋洛普 Top 5 測驗兌換序號寄送到你的信箱,越早購買越早探索優勢!
📍「優勢思維」:是一種專注發揮天賦,並有意識地切換使用在各領域的思考模式。
📍「職場定位」:課程將一步步拆解「價值觀」、「職能」、「天賦」,帶你看見自己的清晰定位和市場價值,讓你重新握有職涯發展主導權。
如果現在的你,不確定接下來要在什麼領域深耕,又或是想要更發揮自己的優勢,這堂課都非常適合你!
--
自我探索的渴望是人類的特質,自古大家都使用各式各樣嘗認來認識自己。
MBTI 測驗近幾年風靡於韓國社會,是不是也是類似脈絡的現象呢?
歡迎來聽聽我的分享和分析吧!
#韓國企業 #韓國文化 #韓國社會
--
✔️想學更多韓文?
「髒話韓文」韓國深度文化:www.jella.tw/n...
「入門韓文」韓文發音+旅遊會話:jella.tw/nativ...
「進階韓文」語感生活韓文:jella.tw/nativ...
「高階韓文」專業知性韓文:jella.tw/nativ...
--
✔️看更多胃酸人影片
韓國企業系列:yt1.piee.pw/3baj3x
韓國人為什麼?yt1.piee.pw/3efutk
韓國排行榜:pse.is/3u4fmb
韓國鬼故事:pse.is/3sarkx
人生飯館:yt1.piee.pw/3b6d8h
想學韓文嗎?yt1.piee.pw/3cw43r
韓國冷知識:yt1.piee.pw/3c5p89
聊語言文化:yt1.piee.pw/3bcjk7
週末要幹嘛:yt1.piee.pw/3cdryy
胃酸人挑戰:yt1.piee.pw/3cqcp2
胃酸人看電影:yt1.piee.pw/3arzwg
--
✔️Follow一下胃酸人
胃酸人YT: / @waysunman
胃酸人FB: / waysunman
我覺得這是現代人最奇妙的悖謬之一 (尤其是年輕人):多數人覺得自己是獨一無二、無法被標籤化的,同時又樂於用星座、心理測驗來將自己分類 🤔🤔
我的看法是,人類似乎本來就是一種同時渴望獨特性和認同感的生物,所以有這樣的社會現象挺正常的,應該也不會只普遍存在於現在年輕人身上,你覺得呢?
自己是獨一無二,別人可以分類。
別人可以分類的原因,是可以自圓其說,為什麼對方和我處不來,我討厭對方等等。
這種心理測驗,應該是為了給測試對象,更了解自己,從結果去看,自己哪裡是沒發現的特質,或是某些特質自己是不是要加強。
就「我怕自己不夠與眾不同」
覺得這沒什麼吧
只要你跟他人有共同點
就已經是一種標籤化了
例如身為人類
必須要遵守人類社會的道德基本價值觀
人類本來就是一個追求歸屬感同時又追求獨特性的生物
@@elinyang 所有人都应该也会愿意去求知的,只是思维能力的程度决定他在什么程度得到满足。这种心理测验方法上是用统计方式去分类人,他在思考难度上是有足够的复杂度让人觉得他经过了思考的过程然后联系出的关联性之类的。有的人就会满足,没什么奇怪的。
除此之外,我覺得年輕人社會歷練低,個性比較接近自己原版的人格特質。但老年人多數比較圓融,處理事情已經不只是單純照直覺了。此時心理測驗可能就沒有理性分析準確了
我想起一個笑話 ,我朋友編周刊 ,結果需要寫本週星座該注意的事情,他就亂掰,結果竟然很多人回應很準 哈哈😂
最近看了很多MBTI的資料
個人認為MBTI對自我覺察和理解他人非常有幫助,非常推薦大家去試試看
但關於MBTI 我個人想分享一些非常重要的觀念><
Yt的雪力
Bilibili 的骨哥說、狐狸刷刷
都是能好好了解MBTI的切入點
講得很好。坊間太多把MBTI包裝成心測,加上許多人太輕易的將此當做標籤,反而把一門可以用於認識、開發自己的心理量表給淺薄、娛樂化了。
我有在追YT的雪力頻道,常看到有些人因此抨擊諸如「MBTI就是當代的星座學」,看了覺得很遺憾。(當然也不是要攻擊星座學,但這一門學問現在的知識仍很難驗證)
而且MBTI蠻多字眼是翻譯得有點不夠準確的部分,譬如“直覺”,許多人聯想到的會是“對事情發展去做猜測”的那個直覺,結果會理解成“直覺強的人一定猜東西運氣很好”,可是仔細一想就能發現運氣這東西居然是能夠歸類到一個人格裡面,就根本不合理嘛
所以希望有興趣深入了解MBTI的朋友們會更全面地去進行了解,可以嘗試看看翻譯成中文之前的那個版本(英文的),這樣會比較能夠確切地理解到MBTI究竟是在研究些什麼方面的東西
你不需要靠这些去摆脱你朋友给你带来的困惑或者你自己感受的伤害。性格测试甚至说心理学作为整体都是个根基非常不稳的学科,如果你可以原谅或者放下的一些人和事的理由源头不稳定,会有信仰崩塌的时候,你会更难受的。
@@ZackyVillain 謝謝你的回覆>
@@ZackyVillain 我認為與其說我在靠這個擺脫傷害
不如說我們在嘗試利用這種工具幫助我們互相了解
MBTI是用來幫助自己認識自己,被過度使用於職場甚至變成trend都是一件很莫名的事。不管是16種還是34種分類都只是輔助,不要太往裡面鑽也不用全盤否定~
真的好佩服胃酸人可以用不是自己母語的語言講這麼深的東西喔😊韓國是信MBTI 台灣是星座 這些我都沒有相信😂有人跟我說:欸你是…座喔 我是…座 這樣我跟你很合得來/合不來欸 我的回答會是:….喔…四喔~ 心理測驗雖然不信但還是會因為有趣而測驗一下😂
我5年在英國求學時,其中的一個類似發現自己潛能的課程(?)就強烈建議我們去測試,目的是為了幫助我們更了解自己,當時還要付三十多英鎊才可以有更詳細的報告。
當時測驗的結果不是什麼INFP/ENTJ,而是直接用名稱分你為執政官/調停者等,用這些特質來協助與建議你未來可以尋找什麼工作,或可以考慮走什麼方向的產業等等,幾年後忽然發現韓國流行起來,再作一次測驗才發現原來就是當年那個奇怪的測驗,而我始終如一的還是INFJ (Advocate 提倡者)。
之前偶然看到某個韓粽只用I or E來判斷來賓外向不外向,忽然覺得有點可惜,也是有很靠近E的內向者,跟其實是裝出來的外向者呀!有意思的測驗建議大家可以去測看看 但不用太沈迷
了解別人的mbti 可以在分類解釋中了解各種人的思考模式,因為縱使你知道對方是一個怎樣的人其實你也不會了解他某些行為是基於什麼的思考模式,但有了mbti 就可以更好地分析別人這樣做或想法是基於他思想的方向不同從而會能更好地諒解對方,用mbti 客觀判斷這人的行為,而不用靠自己主觀的判斷。我覺得會確實令人與人相處得更好。例如一個外向的人通常不會理解內向的人怎麼會不願聚會,會將這種人標籤成不合群或產生誤解。但當有了MBTI,當你知道對方是I而不是E,會更能理解對的行為是出於個別性格的不同而已,合群與否已不重要,因為你的快樂並不代表他的快樂。
美國職場上用的叫做Big Five,我25年前進公司的時候就被測過。我研究MBTI有十年了,以前還在Personality Cafe網站做moderator。15到25歲時測的比較準,是inborn trait。成年人會將inborn trait調適去配合職場配偶及孩子的個性,每個項目的底線開始模糊,測驗的結果不較不準。但是七十以上測驗的結果又與teen和young adult時的結果相符。
榮格是充滿爭議的人物,且非常過時,現代有更多專業科學化的心理測驗,不會問你四海皆準的問題,不是偽科學。許多並不會把題目外流,也有統計學上的信效度資料,且都比較好,並且可以看出你有沒有真實回答。
亞洲國家坊間流傳的多數只能歸類為趣味測驗,不是專業工具。且就算專業測驗,應當作參考工具之一,不能當作唯一標準。
MBTI是當下人格特質;測試過了2年後 結果不一樣(忘記有做過)
因經歷、感悟不同會有改變;主要是參考用
不是當下,而是核心。測不准是因為這個是很多MBTI系統最弱的一環,很多測驗的問題跟很多其他心理測驗不同,問得太表面太直白,有很多問題根本就是沒有經歷過根本答不出來,也因為問得太表面就很多容易導致答題者自我催眠還是直接對自己撒謊,準度偏差就自然變得很嚴重。俺本身十多歲時候一直到現在有過3種不同的結果,最後得出來的也是已經對自己有一定的認識,熟知自己的處事態度,且對自己非常誠實才測得出來。在俺來看,這也是MBTI系統最惱火的地方。做心理測驗就是為了更了解自己,但MBTI系統在你沒對自己有一定清楚的認識,根本就無法幫到你了解自己。
Mbti不是測當下 是測本性偏好(甚至不是測能力)
根據榮格八維延伸出來的
榮格的原書心理類型就有說到人格類型「不會」改變
就像你討厭吃苦瓜但經過教導不能挑食你可能能吃得下苦瓜 但你不喜歡就是不喜歡
如一個Se(外傾感覺)主導的estp也可以藉由後天而在讀書上非常自律 但他本質還是一個喜歡自由的人
如果mbti測出來改變了那可能代表
1你使用的測驗不夠正確
網路上最熱門的16 personalities 官網「不是」MBTI官網
16 personalities 測驗包含行為後天能改變的內容
他跟榮格八維沒什麼關係 你可以看成是大五人格的二次創作
背後的理論基礎都不一樣了,自然不能用MBTI的理論去解釋
&MBTI的測驗要付錢 網路上免費的除非是盜版不然照理來說都不是官方的那個
2做測驗的時候沒有真正理解題意
一個真正的MBTI測驗需要專員在旁邊幫忙解釋題目意思
結束之後還會幫你核對測出來的是否有誤
熱情會越來越低,越來越沒自己的想法
總體來說,我覺得MBTI能在韓國這麼流行的原因是因為韓國人比較喜歡把人分類,從以前的血型到現在的MBTI,其實都是韓國文化那種追求「合群」和「差別」的產物。
撇開公司的需求,以前流行的就是星座。人類對於未知的事情都會很好奇。比方說自己,比方說別人。就總想用一個簡單的邏輯來把人分類。比方說處女座潔癖龜毛、金牛固執、天蠍愛恨分明,之類的。而在21世紀的新工具就是MBTI。
喔喔喔,我很喜歡今天的內容,後面的分析倒是還好,但是很喜歡前面討論人的多面性,不同年紀關注的面向,先找到自己,再慢慢退去標籤的成長性,謝謝胃酸人的分享
我覺得胃酸人分析說人原本在互動中了解自己,但現代社會的環境已經變化,所以改用各式分析來取代這點,很有道理
我想你的頻道應該很多是被你的戰略思維相關特質吸引來的,所以也喜歡看你展現這些特質的影片吧XD
這集的金句必須裱匡~!
「比起過去的我,或是現在的我,我認為,我心目中嚮往的我,而且我正在朝那個方向努力的樣子,才是真正的我。」
沒錯!
十幾年前求職的時候,當時好像是流行DISC人格特質測驗,結果是把人分類為各種動物,我是貓頭鷹。
在首頁被推薦胃酸人的頻道,覺得胃酸人說話有種讓人放鬆平靜的感覺
我認為韓國人測MBTI的趨勢跟我們常常用星座分析人的性格很像(但前者可能更為科學一點),
因為喜歡韓國文化,所以韓國有什麼風靡的測試都會做看看,
但我覺得MBTI蠻有趣的,因為每次都能從最後結果更了解自己一點,
通常也會有些建議告訴我們可以怎麼面對這些性格,
當然,一個東西過度的使用都不是好事,如何正確使用這些測試才是我覺得大家使用上必須注意的.
p.s.因為有蠻多(跟風?或是明明就知道自己狀況但又喜歡故意測一些測驗賣慘的人),
例如會測一些什麼憂鬱或極端人格之類的測試,但說實在實際跟那些人相處又知道他們狀態沒有這麼糟糕,
只是不知道為什麼他們通常很喜歡找些負面指數的東西來測XD這樣走火入魔不好😶🌫
台灣也有專門的課程,滿多從事人力資源工作者學習此課程,主要還是了解這16種人格適合哪種類型的工作!
請問這跟星座、紫薇斗數那些把人劃分的說法哪些不同?
問幾個問題後就被分類上「只能做什麼工作」,也是很奇怪的一個迷信。
@@堅定立場 MBTI有心理學基礎(榮格八維),星座是目前沒辦法驗證的玄學,差距就在這裡
实际上在心理学界中mbti是已经被弃用了的。big five是更好的替代品。理由是mbti是一种定量测试,而人外在性格会随环境和遇到的人和事发生转变。人格是有多张“面具”组成。而在不同条件下被试者甚至可以呈现相反的mbti特质。这就是其不准的地方。而big five是定性量表,其测量的是人格倾向。虽然会较mbti更模糊,但恰好测出了人格中比较稳定的部分。因此有更多的社会和研究价值l
哇!以Grace 分享的蓋洛普的分析,胃酸人和我的特質傾向好像。我一生求學、就業都是依據如此。
我也是雙魚座的 哈哈哈~怪不得我蠻喜歡胃酸人的思維包容性和客觀, 很多都很深刻 不膚淺也不強烈具排他性等等的
你娘卡好人分十二種人😲
這一集的胃酸雞湯很受用👍🏻
胃酸人可能本質是Ti dominant (introverted thinking dominant)。表達方式(對外)很像Ne(extroverted intuition),看似健談及多方面。
同感!!这是我的分析:
19:17 需要知道背后原因在判断是否应该执行 (Ti)
20:52 开阔思维 (Ne)
20:56 深度分析 (典型ENTP特质之一)
22:28 客观分系 (Ti-Fe)
22:36 喜欢被问为什么 (典型ENTP特质之一, Ne - Fe 更深入的分享得到的资讯)
25:10 喜欢提问题来更深入的了解其他人 (典型ENTP对世界建立认知的方式)
Ne Ti 特质较为明显 (会排列与前几位)
Ne 对应的组合是 Si
Ti 对应的组合是 Fe
Si 稍微比较没有那么明显所以列为最后
以此判断胃酸人MBTI cognitive functions 有 Ne Ti Fe Si
Ne Ti Fe Si 对应 MBTI 里的 ENTP
我只能說,現代最新的心理學潮流已經開始摒棄把人分類的概念,轉而傾向使用「向度」,DSM改版是一個例子。而人格分類的優點在於,好學、好施測、易懂,很適合做人資的用來假裝很懂心理學,反正一般人聽不懂,只會覺得很厲害。但遇到我們做心理學研究,每天都在啃文獻的人,只能呵呵。我們所謂的「心理測驗」反而難學、難施測、難懂,畢竟真的要有鑑別度,不可能那麼簡單。就像面試工作,面試官問你「你是個會努力工作的人嗎」,這種問題根本沒鑑別度
之前在上課的時候,討論到關於使用人工智慧系統進行面試,系統將會量化你的情緒及特質比分,本覺得此方式可以去除面試官的情緒或偏見,但後來發現這樣的面試方式跟心理測驗差不多。
面試者是否能夠誠實作答或者清楚瞭解自己下,才可以真實反映出人的個性。
也可以回應到如何真正在人資雇用人才時,需要透過什麼方式來得知人才適用性。
最後我認為人們透過心理測驗的問題,除了想要瞭解自己外,可以從中得到一些個性上合理的解釋,加上定義自己目前的狀態是如何。不過在瞭解自己的過程中,如果將心理測驗或星座作為行動指引就有點本末倒置了。
胃酸人為什麼要冷靜的分析問題?我覺得是因為冷靜的分析問題不帶入自己的喜好,這樣也才能夠讓觀眾自己去公正的思考這個議題,而不是被媒體影響,我覺得胃酸人也可以去聽黃暐瀚(雖然他是政治領域)講台灣議題,應該也會覺得蠻好聽的,就是覺得他分析之深,但他也是讓聽眾獨立思考。我也覺得胃酸人是分析型,之前看到有一集講韓國破產,金融的,我覺得胃酸人真的很扯,教韓文的,怎麼講這麼專業,看就知道花很多時間搞懂。
MBTI是有国际公司在批MBTI讲师
这些讲师讲解MBTI都会说一句:MBTI不可以用来录用人才的标准,因为MBTI是流动性的,并不像星座是固定,是会随着历练和情况改变
李泳智在蹦蹦地球娱乐室节目里被询问是什么MBTI的时候,她就说自己是有两种MBTI,赚钱的时候和不在赚钱的时候(我忘记是哪两个)
MBTI是拿来了解自我性格的心理测验,而且大部分自己做的测试准确性是蛮低的,毕竟人会美化自己,这是一个需要旁观者(讲师)观察才可以得出准确性较高的心理测验
這集髮型看起來不錯👍
心理與行為分析相關專業路過...MBTI在心理分析領域其實效度相當低...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你今天做一次跟明天做一次,MBTI跳出來結果可能不一樣!?─在社會科學領域這種情況基本上不太可能允許發生...再加上問題中又有太多容易猜想與自行作答弊病...那就更別說拿來後續解釋
而MMPI相對下是比較精準的,因為它鎖定在某個心理判定領域,再加上它題目夠多以及還自帶有效度校正...所以相對之下信度會比較高...但一樣還是會有相關的老問題:自行作答弊病、認知猜想...等,所以也是僅供參考
蓋洛普...沒深入了解過,期待有沒有其他心理分析專業大神補充了
測驗結果不穩定是信度低,不是效度低。
胃酸人分析得真好❤
人格特質會改變
DSIC我剛出社會是無尾熊
做會計人事變成貓頭鷹
自己自營時就是孔雀
所以只是聊天社交的話題~
哇啊啊啊!终于讲MBTI了,我最近面试有些企业也要求做MBTI或相关类似的性格心理测试
今天的影片好有趣喔!我有興趣的議題。謝謝胃酸人總是願意嘗試各式各樣,讓我可以透過你的眼耳鼻喉舌身意了解不同的事物。
連續聽到不同人訪問Grace欸~ 而且是完全不同屬性的頻道 😄真奇妙。。。從頻道影片來看,胃酸人像雙魚座的部份應該是對於自我形象有不切實際的想像,哈哈哈))) (會不會被打) 感覺胃酸人應該有較多的風元素(水瓶、雙子、天秤) ……占星學裡,人是由不同的星座比例組成的,不是只有一個星座,但要解釋得那麼複雜的話,就失去娛樂性了😌不都這樣嗎,大家只想要懶人包,只想聊聊天。
前段的google趨勢前五名的介紹好好笑XD
老師真的超有智慧~~~
王老師 換髮型了,帥帥的 好看👍🤩
我天蠍座👋(通常大家都說好可怕很會記恨的星座)🤣🤣🤣,我心裡就想,朝原本想做事情去做🚶♀️
Mbti 不能拿來做公司錄取參考,測驗的目的是用來分類各種人格在自然狀態下的取向,也就是說,在沒有壓力或其他因素的情況下,人格自在呈現的樣子。主要是用來更佳了解自己,各種類型沒有好壞之分。
現實職場完全不適用這種情況,因為這個測驗的設計本來就不是為了用來篩選員工,測驗結果太容易被刻意創造了。
說的好,我可能也是小綠綠,平常就很少看美食節目,所以我雖然是胃酸人的鐵粉,但是每次看到胃酸人的美食影片我都直接跳過,拍謝啦~😅😅😅
以前去一個很大的企業面試的時候有做過MBTI的測驗,據說只是讓面試官對你的思考方式有些基本了解,不過那個大概不是錄取標準,因為我最後還是被錄取了。
哈哈哈 都是在誇獎胃酸人.看完也想做蓋洛普了… 不過我覺得這測驗描述的胃酸人很準耶!還有如果這個測驗都以正面做解讀、可以幫助自我發掘、肯定自我、那我覺得很棒。
可以試試人類圖 挺準的 MBTI其實滿看情緒跟認知狀態 只要這兩樣改變了 事實上還是會改變的
MBTI 非常准确是因为经过答题过程筛选出来的结果,(如果你不认同该结果只能说明你不了解自己,在答题过程中非常暧昧不清)。总比盲目相信星座的好很多吧,时常看到很多人说我是什么什么(巨蟹)星座的所以我很什么什么(专一)例子而已。我都觉得奇怪,说成好像只有12种人似的
我覺得老師好像變瘦了🤣還是剪頭髮的關係😍
這一集裡的胃酸人
好帥~~
感覺耳目一新
補充一下 12:52 中文叫「月暈效應」
在不同時間測,結果都是ESFJ
我也認同這種測驗的優點是可以拉近彼此的距離
比如當我得知朴寶劍和惠利也是ESFJ時,就會有親切感
不過這確實參考看看就好,胃酸人說的「我希望我成為什麼樣的人,而我也努力的朝那個目標前進,那才是真正的我」是很好的註解👍🏾
我在面試的時候也有做MBTI。但是用這個東西來判斷是否能勝任工作,我覺得太Over。
MBTI的結果是會隨著當下的環境和情緒而改變的,有測出過好幾個不同的個性。
但是請朋友幫我做這個感覺好好玩,純粹好奇我對自己的看法和別人的看法有什麼不一樣。😊
工作是能力。而這個是心理測驗。不是能力測驗。所以公司亂用工具,也真是奇葩。
而且我覺得特質,跟能力分數高低,是不一定可以對比。
比如
外向,通常愛社交,但社交能力一定比內向的好?
會做,愛做,跟做的好沒有一定關係。
對 隔段時間測又不一樣
MBTI官方說得很清楚:「拿它來選才不道德」,我也聽過不少人資,明明沒有受過專業訓練就這樣亂用的。
如果就以人格特質的測驗我覺得我個人是蠻準的
很標準的INFP
但如果要用在企業選才上我覺得就不是那麼適合
畢竟任何性格不能代表適不適合去做某些工作
例如劉在錫也是I的人格,屬於比較內向,但劉大神也做到了全韓國位階最高的綜藝主持人
所以用在工作分類上個人倒真的認為不是那麼適合
不管星座或各式各樣的心理測驗來分析人格,都只能當作參考,不代表人的個性是能這樣界定的,人有很多面向。況且每個人的人生歷練不同也會造就不同的性格及想法。這些測驗可以當作社交聊天拉近彼此的距離,但切勿當成就一定是怎樣的人格。
請益 胃酸人 ,可不可以做一集
為什麼韓國人這麼排斥親上加親,歷史習俗禁忌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例如:
韓劇常常上演(肥皂劇很常演)
(A家庭)哥哥跟(B家庭)姐姐結婚
湊巧(A家庭)弟弟與(B家庭)妹妹相識也要結婚,每次都演的青天霹靂,好像非常嚴重大逆不道的事情。
實在滿頭問號?!,韓國親上加親的禁忌,如果放在台灣會類似什麼樣的嚴重禁忌?
網路都找不太到相關討論資訊
希望韓國最帥的胃酸能做一集
謝謝胃酸
想知道!我也是滿頭問號?!
100分認同胃酸人的觀點👍🏻👍🏻
胃酸人分析的很精闢.
學習的部分我跟胃酸人完全一樣😂直接叫我做我會覺得為什麼要這樣做
欸沒錯 貓咪影片我連點都不會點開 產業探究一看到通知馬上看
很同意胃酸人的话,MBTI也好,星座也好,都是聊天时候的谈资~人们进行真正的交际,才可以更了解彼此,而非先入为主给别人先贴一个标签~
MBTI測出來的結果會變耶,我5年前和1年前的結果不一樣~
11:05 xD 對我自己來說 用星座特性來解釋 可以讓我在一段摩擦中比較釋懷 很多人會往壞的方向用 "原來是OOO星座 難怪會這樣 真討厭" 我比較希望是 "原來是OOO星座 好吧 難怪她會這樣想 下次應該是另一種方式解釋" 之類的 但其實也不見得真的有下次xD 但就讓自己比較能過得去 不要耿耿於懷 我是希望能藉由這個方法 減少不喜歡某個人的行為
像在這集 得知胃酸人是雙魚座 那如果某天我看到胃酸人在生氣的樣子 我也不會被嚇到 ;D
It will be very interesting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of view regarding filial piety in Korea vs Chinese culture with some real examples
我20多年前有測過。 不過前兩年又再測。 我發現長大後的自己更真實,更像原本的自己。 也找到疑惑🤔處,變得不疑惑。 infj
看了幾部胃酸人的影片,發現解析的議題都很清楚,也會客觀提出研究數據來說明
希望更多人可以來看看,不然這觀看數太不值得了
台灣在講星座也是常常被貼標籤還有戀愛星座配對~🤣
蓋洛普測驗我覺得算是比較正向的測驗
我自己覺得他用於工作對我幫助很大
可以快速找到使用自己與使用他人的方法
有時候會覺得怎麼跟某某同事就是工作起來不順暢
或下屬不管講幾次怎麼還是教不會
其實可能是開啟方法不對 XD
他也不會說過度分析內在性格比較抽象的情感
講的像是從小到大學到的看到的累積起來的外在因素內化成自己的特質
我自己是搭配一本書看的, 打開34個天賦的禮物
裡面每種特質都會搭配一個真人例子 讀起來滿輕鬆(雖然我是把他當工具書)
也有說明像是哪些人適合用什麼方式相處等等內容
書中提到比較正向的觀點是:
不是要拚死拚活加強自己的弱項
而是好好掌握自己的強項並利用他讓自身發揚起來~
看了收穫良多~~
Google trend 那邊人口只有700萬的香港也一直排很前,可是香港人表示沒感到這邊的人迷mbti 😂
剪了頭髮很清爽
+1😊
+1好看
我是学心理学的所以很早就关注了性格测试,也对MBTI感兴趣。其实性格测试作为职场人才筛选环节是从2009年后开始流行的。主要是帮助大公司全球经济危机后更加有效率的筛选人才。但是这个热度在工作竞争没那么高的时候就下去了,在英国我能明显感到性格测试的热度已经没了。我觉得韩国比较擅长的就是把这个东西商业化和流行化。包括让明星做mbti 测试,这样粉丝就会也跟着做以及娱乐节目等让这个流行起来。从而创造一些商机
為了想要被稱讚,我也想要做看看蓋洛普了 哈哈哈
我個人覺得MBTI很有參考價值。MBTI還能查到很多名人的人格類型,加personality type就能查到。還能查到各國人格比例,國名+personality type就能查到。我認為比星座更有參考性,畢竟是靠每個人性格去測出來的。世界首富前十名剛好都是某幾種人格類型的人。但MBTI真的也可以作弊😆
常覺得疑惑的事,做了心裡測驗是為了什麼?
為了改進自己缺點?還是用測驗結果合理化自己缺點?
我也是小綠綠粉絲🤣 蓋洛普前兩項是學習和搜集
人類...是思想最複雜的動物.想法隨著情緒.環境.隨時改變著.而要用簡單的心理測驗.要分開無數種人.也太困難.
應該也只是潮流吧.如果能分成數百種.可能還有點可信度.
超理性的胃酸人 我喜歡
俺本人十多年前就已經接觸過,當時這系統沒幾個人知道,俺也後來幾乎不記得有玩過這回事,直至幾年前重新接觸了才發現當年那個原來就是MBTI。個人經驗來說,這系統很有用,但要測得準確卻不是容易的事,畢竟問的問題一般都很表面很直白,簡單來說就有點在你家門前亮槍還直接叫囂說要打槍你一樣,答題時很容易設下心防且被一堆社會因素影響左右。這就導致很多年紀還小,社會經驗不足的人測出完全不准的結果。在俺來看,這就是MBTI最明顯且最頭疼的弱項。對自己的處事態度和對自己誠實是測出跟自己真正相符的結果的必要條件,所以一般情況來看,除非對系統本身有很深的了解,能夠幾乎完全靠觀察就能看出對方是哪類,不然真的不適合在年紀比較小的人身上用,要他們答題也就更不用說了。
再來,MBTI雖然有科學的基礎和成分,但由於系統建立的過程本身沒有經過嚴謹的科學方式測試(搞這個很麻煩,尤其是這種對人而不是對物的研究),所以也真的是說不上是科學。再說,只要是分類法的東西基本上都很容易引起誤解。很多對MBTI認識很淺的人常常就會覺得MBTI跟血型還是星座一樣(占星學其實比大眾了解的深奧得多,常常說的那些刻板印象的東西根本可能連入門都算不上),覺得全世界人就分這麼些類別,且同一個類別的人的思想,處事態度,行事作風等等完全一樣,實際上卻是就算是同一類別的人,因為各自的環境和人生經歷不同,為人處世也看起來也可以差得很遠,甚至起碼從表面看來,就可能感覺是完全不同類別的人。總而言之,看起來就好像是分16類人然後沒了,但實際情況卻複雜很多。
最後,MBTI的類別雖說跟所有的分類法一樣,都會告訴你,你是個怎樣的人,但系統建立的初衷也是為了讓人更好的認識自己,進而針對自己的優缺點去改善自己,而並非把人分門別類然後把人框死。每個類別都有其個性特質,而這些特質也有很多會跟其他類別重疊,而確定了自己是這個類別卻沒有某些這個類別的個性特質的例子到處都是。要用這個系統會改善自己還是框死自己,要否衝破類別的框架,其實最後還是看測試者本人。
補充:其他的測驗方式有啥樣的,俺不清楚,但MBTI拿來被企業這麼用,就只會導致一堆求職者撒謊而已,畢竟MBTI問得這麼直白本來就很好騙。只想了解自己的時候這麼玩能騙自己,被企業這麼要求的時候自然也能夠去騙企業。別人不說,就說俺自己好了。俺是INFP,在MBTI類別中算是其中一個最軟最 ‘不上進’ 的類別之一,也估計是一堆企業機不待見的類別。要是求職要求寫下自己的MBTI類別,老實寫的話,有幾個企業會要?俺能不騙麼?再者,直白一點說,企業這麼弄也無疑是在搞歧視,畢竟純粹從類別上來看,有哪個企業不想招ExxJ型的?
很愛分析mbti的應該是intp吧,intp在同溫層很開心,因為大家有類似的行為模式。
我贊成胃酸人對測驗的想法
+1
我公司也有這種測驗不過沒多到16種
招人也是會叫我們先給人做測驗
主管會看分數決定要不要面試
我覺得在普遍一點就可以造假了以後會不準
像學生會騙來徵長期,結果進來暑期打工而已⋯
胃酸人有機會也可以試試《人類圖》的分析 😁
至少比星座好 這是依據你的選擇得出來的結果 不是一出生就給你的標籤
MBTI就是個工具,端看你如何運用。有人拿來了解自己優缺點,有人拿來找另一半,有人因為巴納姆效應跟風貼標籤,就像刀子一樣,有人拿來切菜,有人拿來殺人,MBTI本身沒有絕對的好與壞,端看使用者的目的和方法。
MBTI連文在寅都做了,結果是ISTP鑑賞家,感覺還滿相符的......
胃酸人很喜歡心靈交流欸~喜歡被問為什麼哈哈哈😂😂
我覺得蠻有趣的一點是,胃酸人的確有ENTP的特質。
包括E人中最I、還有對任何論點都抱持著懷疑的態度。
帶新人的時候主管給我看這個表格
大概是要我看他的特質如何帶他
看完之後
這啥!不太像啊…
19:17 需要知道背后原因在判断是否应该执行 (Ti)
20:52 开阔思维 (Ne)
20:56 深度分析 (典型ENTP特质之一)
22:28 客观分系 (Ti-Fe)
22:36 喜欢被问为什么 (典型ENTP特质之一, Ne - Fe 更深入的分享得到的资讯)
25:10 喜欢提问题来更深入的了解其他人 (典型ENTP对世界建立认知的方式)
Ne Ti 特质较为明显 (会排列与前几位)
Ne 对应的组合是 Si
Ti 对应的组合是 Fe
Si 稍微比较没有那么明显所以列为最后
以此判断胃酸人MBTI cognitive functions 有 Ne Ti Fe Si
Ne Ti Fe Si 对应 MBTI 里的 ENTP
刚刚有看见胃酸人的评论解答看了和台湾妹那集还蛮意外和开心分析正确!!好意外!!
很喜歡胃酸人的分析!
可惜最後在講蓋洛普的時候,就做了跟前面分析一樣的事😭
我覺得就如同前面說的,現在做出來的測驗只是反映出我此刻的狀態和樣貌,這也是過去我做了許多不同的事情累積、調整、成長出來的樣子。
所以去做任何嘗試來了解自己不是問題,只是不要當成唯一定義自己、或是限制自己的藉口😉
我請一些朋友做這測驗,但發現有一部份人的答案並不是真正的他,那答案是他想成為的、或他以為的自己。
這是很有可能發生的假答案,因為測驗題目問題都是由自己內心主觀的決定,而不是客觀的事實。
這就像有人會想更了解自己來做這測驗,但是你大部分時候都不是很了解自己時,你怎麼做這測驗?
這答案會變成「你希望的自己
後面那段完全被前面那段打臉
你說得對。MBTI在美國也很流行!
在MBTI流行前的4-5年前有接觸過,當時只是看看這個東西是否真的那麼準。
幾年後韓國突然間紅起來,很多人一直都很執著這個東西...
個人的看法與你幾乎一樣,各式各樣的人怎麼能就以這些“標籤”來判斷對方就是那樣的人呢...
原來輔塹這麼久是為了最後這段
선생님 멋져요
抖陰一響,父母白養😊
22:38 胃酸人突然被打开了小开关太可爱了! 🤣🤣🤣
Gallup strengths finder? Came across that quite many years ago...the test generates a personalized report for individual
记得在韩国留学时 好像是2011年 在课堂上 教授拿来一堆测验题 让我们测试 是教授在心理研究所工作的老婆拜托我们做的 那是第一次接触MBTI
胃酸人介紹後,台灣的搜尋排名應該會突飛猛進
😂
台灣人迷信星座、日本人迷信血型🤣🤣
我也是雙魚座(揮手(歪樓了)哈哈哈哈❤
👋揮手~
用MBTI來判斷要不要錄取一個人,如果回答者真的有誠實回答也就算了,
總覺得聰明的人應該都知道要隱惡揚善吧!雖然性格沒有對與錯,但正常人都知道多數人都比較欣賞積極有規律開朗善於交際的人
這種可以自己控制結果的回答真的沒有意義了.....都能做假
我也覺得MBTI跟台灣人瘋星座有點像,還蠻有趣的
只是MBTI也許真的會隨著生活經驗而改變(?)
和星座像是因為娛樂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