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ind me of one of my art classes, we once had a class project making a booklet, everyone created a page about a certain topic, when we were having a class discussion, everyone wanted to be on the first page. And we came up an idea.. “why not making every page as the first page?! Why we have to follow the number rule!? Let’s break the rule!” so at the end we had a booklet with every single page marked as “page 1”
好多人討論嘅時候都係覺得地球圍住自己轉,覺得自己認識嘅rule就係所謂約定俗成 咁英文呢?英文唔係one teen two teen, 係eleven twelve, 法文一開始係16進制,到後面甚至又乘又加。德文三位數係百位個位十位咁表達(一百二十三德文係100+3+20) 請問邊度有所謂約定俗成?約定俗成應該係講緊baker‘s dozen呢D情況,而唔係數數字呢D咁fundamental嘅野
係,約定俗成呢個解釋好似都無咩解釋到。我個人認為我地會知道一二之後到三係因為'learning is to generalize',係有限數目既例子(姑且叫呢d例子learning sample) generalize一條rule出來,而generalize 既假設就係learning sample generalize到既rule係apply落其他唔係learning sample 既情況之下,咁就可以rule out 到頭先你講點解10之後可能係每次加二咁條既情況。調返轉問,假如上述generalization 既假設係錯,咁人類學習知識永遠無用,因為其他情況下原來之前generalize到既rule已經唔apply。
所以有啲數學家唔鐘意用Mathematical Induction😂因為個結論只係適用於 ”for all natural numbers” ( 有啲case係 for all integers ),但當 n 就係infinity嘅時候,個結論有可能會唔再適用🤔我學過嘅例子係De Morgan’s Law (A₁∪A₂∪A₃)’=A₁’∩A₂’∩A₃’ 😛有興趣可以搵下點解用M.I. 黎prove De Morgan’s Law 嘅 infinite case 會有啲問題😆
@@hongeykong語文就係based on約定俗成,語言非完美溝通,但係你明我寫既字(當你唔明果6個字),我明你既問題,甚至我明你既問題質疑緊既野係咩,係呢個對話入面語言已經發揮到非常好既效果。如果唔base on 語言係約定俗成既前切,我可以話你講緊火星話,而對於唔識廣東話既人黎講的確係事實,如果唔識廣東話,可以試下逐個字查字典,但係個別詞語既意義分歧唔能夠推斷語文不能完美解釋所有事。
我個人認為我地會知道一二之後到三係因為'learning is to generalize',係有限數目既例子(姑且叫呢d例子learning sample) generalize一條rule出來,而generalize 既假設就係learning sample generalize到既rule係apply落其他唔係learning sample 既情況之下,咁就可以rule out 到頭先你講點解10之後可能係每次加二咁條既情況。調返轉問,假如上述generalization 既假設係錯,咁人類學習知識永遠無用,因為其他情況下原來之前generalize到既rule已經唔apply。
與其話語言做唔到Follow a rule,倒不如話我地常用既語言唔係用黎令人follow a rule,而係表達心情同溝通為主. 人常用既語言中,唔需要咁準確,eg 美國發行十萬億國債,跟本唔會有人想知十萬億後面既零頭,所以唔係follow唔到,係冇需要 另外,如果要好客觀咁描述規則既話,人類係有發明過,不過唔係用黎同人溝通…係同電腦溝通既程式語言..
以前仲讀緊PolyU嘅時候讀過一個哲學CAR Subject收尾一個Chapter最後幾堂係講Wittgenstein
真係好撚癲, 真係改變咗我諗嘢嘅步驟, 不過當初啲內容係講佢提出private language同收scepticism皮嗰部份
其實片中提及嘅例子應該有啲人細個嘅時候(包括我自己)都有疑惑過
點解英文數1-100入面唯獨係11, 12 要係eleven, twelve, 但跟著21係twenty one, 22係twenty two, 31, 32, 41, 42都係 __ one, __ two
然後13-19會係__teen , 33-39, 43-49唔係, 後來大個之後更加知道有更極端嘅例子就係法文數字
即係個問題係個rule入面容許喱堆有連貫性嘅items具有一個唔intuitive嘅pattern學起上嚟係好wtf嘅
真係乜都靠意會嘅時候, 咁係咪即係話語言嘅Rule本身同邏輯關係薄弱呢
呢個係我當時嘅諗法囉, 因為理論上鹽叔個例子入面唔識數數字個kai子理論上喺運算上都係冇問題架喎
雖然佢寫出嚟嗰個數字未必同普世價值之下嘅數字係一樣都好但喺佢自己嘅understanding入面可以係同我哋表示緊同一樣意思
之不過溝通起上嚟就會想一巴車死佢啫
1 - 12 係12進制GE產物? 直至使用10進制後先開 thirteen?
這類短片的形式好好, 可以完了, 先思想, 再聽下集, 再加深了解。加上在 yt 聽, 不易聽得耐。
加油, 謝謝你們的堅持。
岔開少少,地產商原來一早參透了,好多樓宇都無4樓、13樓、14樓,無人指出有「錯」,亦無法例禁止,所以香港有幢大廈,明明得嗰三十幾層,但係有88樓🤣🤣🤣
我覺得語言作為一個工具,講究嘅係約定俗成
即係 即使有無限條rules 係apply 到,為咗方便溝通,我哋都agree 一齊用邊條rule 去行
我都同意係約定俗成,即係語言 ge rule 係之後先歸納出黎,而唔係有rule 先有語言運用,所以容易有exceptions (例如英文 past tense irregular verbs 算唔算?)
首先有rule ge 例子係 programming languages
@@mellem4717 irregular verb 以前係regular
(例如give gave, drink drank係有規律),之後後來D人約定俗成到唔記得咗原來係有rule,於是整咗新嘅rule(例如加ed)
正正係鹽叔講嘅蘋果講一萬次突然變咗橙
約定俗成嘅過程係點?你學習語言嘅時候,都係靠例子去摸索背後嗰rule;但係如條片所講,有限嘅例子可以滿足到無限條rules,我哋究竟係點樣摸索到嗰條所謂「大家agree」、「約定俗成」嘅rule?嗰問題唔係依然喺到咩?
@@ALEXLI0 我估係drink 變drank 既rule 有時會出事,例如如果blink 變左blank會撞左其他字,所有有個新rule 就係+ed。上述係我估既姐,但係通常一開始定既rule都唔完美,所以就會整左堆exception 出黎。其實語言好難用rules黎規限,我會覺得英文轉tense全部都要記,有條rule只係幫我地容易d記住某部分。
@@ALEXLI0 少少題外話想問,印象中英文irregular果d verb好多都多德文都係irregular (例如德文ge essen (eat), sitzen(sit), gehen(go), etc.), 係咪英文德文分家之前已經發生左rule change?
回想起以前幼稚園時候數數目 數到十位百位是沒問題的 但1000開始之後就是2000、3000、4000⋯⋯
Remind me of one of my art classes, we once had a class project making a booklet, everyone created a page about a certain topic, when we were having a class discussion, everyone wanted to be on the first page. And we came up an idea.. “why not making every page as the first page?! Why we have to follow the number rule!? Let’s break the rule!” so at the end we had a booklet with every single page marked as “page 1”
終於等到呢個系列🥰🥰
語言彷彿有rules ,但實際上好多exceptions 🙄
用語言嚟做例子真係好合適易明。
會明白鹽叔所講嘅嘢。規則表達係有所限制,太陽都可以聽日由西邊升起。但其實數數字我認為就唔係太好嘅例子。數字去到某數值到今日都可以無人定義點稱呼。正如當初未有負數/或無理數時,無人可以解釋到,正因為未去到大家要去面對。但1-10後必然是11的,正因為大家面對嘅都係呢個背景/接受了同一定義。當然你話數完10後係12無問題,咁你就要接受自己去左另一個定義嘅世界。或者覺得數11嗰個先係同同自己世界唔同嘅人。我諗語言有個作用係方便溝通,10之後11、10之後12都無問題,定義好就得。但有時見到啲人問點解1+1要等於3。有啲似為反對規則而放棄了邏輯。希望強調返數學係邏輯嘅展現,如果羅輯關係無被破壞,可以保持完善,我諗無數學家會介意由day one就將2呢個符號改成3字。
9:18 成件事好青年荼毒室
我覺得係規律,所謂規則就係當你遇到a,就做出b呢個反應。以數數字為例,當我地既規律就係每次加一,逢十進一位。而其他進制就只係將十換成其他數宇,但規律係一樣
超中意你地個節目,見到咁多人睇就安心了❤️❤️❤️❤️❤️❤️❤️
1. 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同人溝通,有時都會發現同樣的詞語不同人有不同理解。我們其實只是生活在一個可以同人溝通的幻覺之中,比如我們同小粉紅談民主自由的時候,根本雞同鴨講,不同人其實有不同的規則,大家各自堅持自己的規則的時候就會這樣。
2.語言係會不斷進化的。有時你同另一個人對話,提到一個你不認識的詞語的時候,你會問那是什麼意思。然後你跟第三個人對話時提到這個詞語的時候,你會將你學到的意思告訴他。在傳播這個詞語的定義時,詞語的意思可能會被扭曲,就像傳話遊戲一樣。結果就是語言根本沒有固定的意思。比如gay以前的意思是快樂,現在是指同性戀。
3.既然不同人對同一個詞的定義不同,那麼掌握話語權的人就會控制整個社會一個詞的意思是什麼。比如什麼叫愛國:批評政府的不足vs愛黨。
-人係知自己唔知之前係唔會知自己唔知d咩, 仲要就算知左都未必真係知左
-科學精神係一切都可以被推翻, 科學理論只係於被推翻前係成立
-你永遠唔知你心目中既某顏色同其他人心目中既某顏色係咪一樣
-2500既聽日六點可以係3000可以係4300可以係0600可以係1800
-上面呢堆九唔搭八既野, 可能只係藍色的窗簾
有限的rule應該都可以無限自我重覆咁樣去做出一個無限的概念,以數數字做例子,可以分開個位數字的rule,同埋一個進位的rule。
至於點解要follow呢條rule,係因為大家覺得咁樣的數字最方便大家溝通,容易在日常生活應用,你可以唔跟呢條rule,但係唔跟帶來的唔方便/問題就要你自己bear返,你都可以自己新定一d你覺得更好的rule,睇下有冇人因為認同而跟隨你。我諗人類上的第一條rule都係咁樣形成。
我師父都有用接近嘅方法去解釋教我哋功夫, 佢話好多人學功夫係不斷學唔同招式(等同要教數一二三四。。。),學 咩情況用咩招呢啲,其實係錯,所謂招式套路其實只不過係用來『練功』,要去明白個道理先至真正係學到套功夫
我覺得語言表達既唔係rule,而係概念. 例如紅色 其實係某一種色既概念, 每個人睇到既紅色其實係唔一樣, 但係因為明白同一個概念而了解咩叫紅色
我估係因為Conditioning!人的機制係最接近的東西就會視為有聯繫,並以最多提及的規矩為首要規矩。
心理學朋友路過~
我覺得並唔係跟從規矩嘅問題 而只係人類為左某啲原因賦予一啲野(例如圖形/讀音)某種意義去表達(一個數目/一件物件/一個動作 etc)
例如數字 1 2 3 4 5
你可以叫 一 二 三 四 五
我可以叫 溫 吐 飛 科 快
佢又可以叫 義痴 呢 生 雍 哥
到我地溝通必需要表達個數字嘅意義比其他人知嘅時候 我地就自然會因為溝通唔到而建立一套共同嘅語言繼而流存落去
中文叫 一 二 三 四 五
英文叫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日文叫 いち に さん よん ご
我覺得又係一個有雞先定有蛋先既問題
語言既目的用黎溝通,因為要讓同一件事成功表達到「相同意義」所以先需要所謂「規則」
但我唔認為語言本來就存在規則,
正如一個BB學講野之前根本冇學過「規則」先
你可以話父母係用同一套規則去教佢,所以教既時候已經有套規則係入面
但如果不停向前追溯到第一個講野既人類,我唔認為佢會係先定立規則再發明語言
所以係有語言先再設立一d共識既「規則」去容易溝通,但呢種規則係無意識下或有條件下創造,原因係因為語言係用黎溝通,要對同一樣事物share同一種「意義」
謎底終於解開
我覺得"規則"本身是一個人多就會贏嘅遊戲,只要宣傳或力量到位就可以隨意改變,例如:一班人之中,有一個人舉高左手,冇人理佢的話,"舉高左手"就不能是規則,而是"破壞規則",所以舉高左手嘅人會受到"無視"/"疏遠",但如果有第二個人舉高左手,咁就會同第一個舉高左手嘅人配對到,令舉高左手成為呢兩個人嘅規則,但呢兩個人都會被其他人"無視"/"疏遠",如此類推,反之亦然;就會令"舉高左手"呢樣野變成一個群體嘅"通行密碼",所以,想融入就要"學會舉高左手"(例如潮語每一段時間都會改變或增加,emoji嘅意義),而只呢一堆動作、發音用一個"?"放住,而呢個"?"咁啱個發音叫"規則"(或者由一個好勁好有威望嘅人作出來),而數字本身都係一堆發音,表達嘅只係"某東西變多"嘅概念,用一個發音去標記"變多發生的幅度",所以"二"呢個理解可以係"多一個同類項"或"一個同類項的兩倍",神奇的是,無論你如何理解"二"呢個發音嘅概念,只要能夠"過關"(無論是-6定係真係知道)就沒有人會"無視"/"疏遠"你,直至出現被"無視"/"疏遠",例如外國用"two"呢個發音,而你又喺外國,你只能用"two"而唔可以用"二",而數字嘅"次序"都係,如果有一個文明,控制左香港,佢地數數字係用">:{"代表一個蘋果,兩個蘋果要用"):(",">:}"代表一個橙,兩個橙要用":))",那怕係無規律又奇怪,人為左"學習"都要為了記住而衍生易記嘅方法:唔鐘意蘋果所以最尾會"{",鐘意橙所以最尾會"}",但事實係咪咁其實唔重要,只要不會受到"無視"/"疏遠"即可。
寫得長左啲,希望我寫得清楚。
可能唔對題,希望唔好介意
實際上,唔同嘅語言條rule都唔同。你講得好啱,我地只係有有限嘅例子去介紹或者講解嗰d rules。但係語言同其他嘢唔同嘅地方係,人類學習語言係可以無意識嘅,可以透過觀察唔同人類點樣用呢一個語言嚟到去學習。Noam Chomsky提出嘅universal grammar假設每個人個腦都有一個功能去理解同解讀語言,從而去知道唔同文字、結構嘅用法。所以好多嘢唔使講到好明,人成長嘅時候就自然會吸收到,有溝通能力。只不過之後可以加以訓練,令到呢個能力更加強。但係實際上,人類嘅學習都有一個Critical period,過咗之後學習能力就會下降,亦即係我哋去解讀呢一啲嘅規則嘅能力就會弱左。
其實呢個topic正正講緊, 我地平時日常生活諗野, 思考唔同問題既時候, 我地大腦入面既思考方式係點樣歸納出答案, 如果搵到一套人類思考方式既公式, 咁會唔會閱讀卷其實變成同數學卷一樣, 有固定ans?
感覺上呢個諗法同前期既david hume相似,不過係擺左落語言到講。
初頭睇題目,以為講2進制,10進制果d... haha
anyway, 呢條片都有趣,thanks for sharing
根本沒有規則, 只有共識
我們共通的語言, 而及對整個世界的認知, 都是集體意識
整個世界的人認為是這樣數數字, 你我他也自然是這樣跟隨
所謂規則, 都是後來的人附設的
共識本身已經係一種規矩
咁啲人係點get到嗰「共識」?你講嘅共識同片入面講嘅規則似乎係同一樣嘢,只不過轉咗字眼
「整個世界的人認為是這樣數數字」咁點解佢哋會如此認為?點解佢哋都get到同一種數數字嘅方法?
嗰問題都好似依然係到
@@pseudothinker3461 我理解嘅共識就係指大家默認咗某種事實, 然後跟據呢個事實再定立一啲規限, 好似漢字咁, 一開始有人畫隻大象, 其他人見到腦裏面就會出現大象, 咁大家就默認呢個係"象"字, 係後期至有人定立漢字結構同造字六法,
我地對世界嘅認知最初都係共識, 所以大家都認為太陽圍住地球轉, 因為大家都同時見到太陽一邊升起, 另一邊落山, 冇人會反駁. 直到真係有人觀察太空至發現其實係地球圍住太陽轉, 咁大家對個世界睇法又唔同咗, 但事實又有幾多人真係跳出地球係睇個地球點轉呢?
所以我個結論係個世界係冇規則, 因為規則應該係用客觀事實係定義我地嘅認知, 而人類好多時只係靠主觀意識去定義呢個世界
@@koalalian …好似你呢個說法同樓上講既規則無咩分別
@@koalalian 根據你嘅講法,返返去數數字嘅例子,數數字嘅規則係根據邊啲大家默認嘅事實而定立出嚟?
物理學最終目的就係搵一條萬用嘅公式
天文系地動說張軌跡圖就係簡單嘅圓形
可能簡單嘅野就係最自然最完美嘅rule
我覺得係因為大多數人都跟緊條rule,所以學嘅都會覺得佢跟啱條rule,其實都會見倒好多人唔知條rule係咩,因為rule本身係人定義出黎,都係有限嘅規則去確立,但係當大多人都跟緊條rule嘅時候,就要少數服從多數,如果唔係就會生存唔倒,而事實上都證明唔係,我地會見倒好多冇follow個rule嘅人生存倒,所以係冇話啱唔啱rule,係睇你想跟邊條rule,你鐘意都可以自己確立一條rule然後去follow。
件事真係好荼毒室
多謝你哋🙇🏻♂️辛苦晒喇💪🏻😘
正啊
希望可以整集係咁傾講維根斯坦🙏🏻
我覺係多數認同就會變rule, 當大部分人認同123456789咁數, rule就成立, 反之大部分人認同13579咁數, 數單數rule就成立, 再到群體數量方面, 就會變化出某村rule, 某城rule, 某國家rule.....
7:50
好多人討論嘅時候都係覺得地球圍住自己轉,覺得自己認識嘅rule就係所謂約定俗成
咁英文呢?英文唔係one teen two teen, 係eleven twelve, 法文一開始係16進制,到後面甚至又乘又加。德文三位數係百位個位十位咁表達(一百二十三德文係100+3+20)
請問邊度有所謂約定俗成?約定俗成應該係講緊baker‘s dozen呢D情況,而唔係數數字呢D咁fundamental嘅野
係,約定俗成呢個解釋好似都無咩解釋到。我個人認為我地會知道一二之後到三係因為'learning is to generalize',係有限數目既例子(姑且叫呢d例子learning sample) generalize一條rule出來,而generalize 既假設就係learning sample generalize到既rule係apply落其他唔係learning sample 既情況之下,咁就可以rule out 到頭先你講點解10之後可能係每次加二咁條既情況。調返轉問,假如上述generalization 既假設係錯,咁人類學習知識永遠無用,因為其他情況下原來之前generalize到既rule已經唔apply。
我一路睇呢條片,都係諗起英文數字一樣唔跟規矩。10係ten,20係twenty,30係thirty。21係twenty one,31係thirty one,咁點解11係eleven而唔係ten one?
用另一個方向想可唔可以呢? 就係set 2條rule:
1. 但凡無提及都可以應用
2. 唔可以數數字嘅時候唔可以超過或少於1
咁嘅話就可以規定到亦達成無限可能性啦
以上嘅想法係基於法律嘅運用, 如果有少少法律知識都會知道, 法律嘅篇寫通常都係只係話"唔可以...", 只要無提及, 而且係規劃以內都可以做。
當然會有個別情況, 而呢啲個別情況就會係加注上特別注明。 (當然啦, 每次"釋法"就係加上新嘅特別例子)
這個是屬於定義先後的問題,並不是規律的問題
如果題問方無列出所有的(無限)規定,解答方就無辦法跟據(無限)規定去保證答案符合條件,
唔好比無限搞混亂左,無限的條件唔代表不能滿足,再多既規則只要不矛盾,佢只係一個乘數而已,
反而答題之前已經決定條件,還是答題之後才追加條件,
先係令人覺得模稜兩可
依家數數目已經假定左十進制同下一個數字係上一個加一,但係如果用羅馬數字表達,4係5-1,6係5+1
我想講鹽叔講呢類由淺入深既topics超勁!好想瘋狂上鹽叔堂🤣
appreciate your honesty in the end lol, philosophy is everywhere!
簡而言之大抵是道家的「道可道,非常道」,但凡經過表達(不限語言抑或其他方的闡述),就必然不能完滿地指出「道」之所謂。
如果由IT set command嘅例子去教部電腦數數目,就set 10進制永遠都+1 其他嘅rules就reject, 以一個 “absolute rule” 嘅形式去進行 咁先可以準確做到
當然,set rules嘅時候已經係用緊一個大rule🙈
這個將錯就錯很好哦😂👍🏽
唔知有冇人咁覺得,鹽叔講野個節奏好左舒服左,成條片冇咩邊句係好快咁一輪嘴爆晒出黎,唔知佢係follow邊條rule呢?
佢平時講嘢都係極快
但係佢同一般人唔同
佢係腦快口快
一般人係口快腦慢吐字一舊舊懶音
其實係咪講緊人類歸納法既思維模式,不過都解釋唔到乜嘢係rule,始終未來可能性真係無限,rule只係根據以往經驗歸納出黎去嘗試predict未來可能發生既嘢。
我教個女數數字時佢都成日問我點解咁排列、我都無諗過點解、只係話順次序咁就記得到😂 原來可以有咁多考慮真係無乜深思過
蘋果以前係報紙,而家係指歷史⋯⋯
屌!終於回收伏筆!!!
講起呢個話題即刻諗起Peano’s Axiom,仲諗起有啲黐線佬就係因為呢個問題而用咗三百幾頁紙prove 1+1=2😖😖作為唔識數學嘅物理佬即刻PTSD發作😂😂
Principle of Mathematics (Prove of 1+1=2) , reference for anyone interested
想問吓: 我哋訂立規則(或者用某個語言去描述某一事物)目的係咪要該規則要應用係所有事物? 如果呢個根本唔係定立規則既目的,點解要討論「規則」應用/應用唔到所有事物?
針對數數目部分,以前讀書學嘅mathematical induction唔知解唔解釋到嗰條rule?
見有啲人留言用n+1嘅方法係用咗second order logic,但係second order logic 係incomplete。片中佢係嘗試用first order logic帶出個問題。
哲學係咪忽略左人有/ deduction or generalization嘅能力?從1數到10個例子入面,人唯一有嘅information係n to n+1,如果忽然用additional information去話n>10,數法變n+2我覺得有啲講唔通
問題係+1之後個數係一個咩數?
用鹽叔入面個例子10+1可以係12
因為係呢個人心中10之後就係12
並唔係10+2
喺一啲簡單例子覺得唔make sense 係正常
因為我哋已經習慣咗follow "that" rule
正如鹽叔所問點解要follow 一條簡單嘅而唔喺複雜 rule
當個問題延伸到去一啲比較有爭議性嘅議題
你就會發現原來好多人都係鍾意add an additional rule
例如法律,永遠唔會有一條法律涵蓋到所有情況
總會有人嘗試搵出漏洞
仲有啲留言都舉咗例子
例如法文嘅數字亦都唔喺簡單進制
@@jeromeauyeung622
如果我好formally define:
n = 1,2,…infinity
數數目嘅規則係當你而家數到n,下個就係n+1。
咁唔係已經好generalize咁表達到一條規則而無需要搵特定例子?
至於10+1= 12,就好似問點解1+1=2。係咪只要証明都1+1=2就可以解決左generalization嘅問題?但我覺得好難用”心目中”嘅答案黎去做辯護,因為呢個係個萬能嘅答案。。而1+1係咪2呢個係客觀嘅觀察。。
@@brianlhc6412 1+1唔洗,因為你嘅例子入面已經包括咗1-10嘅數列,但當例子以外嘅數列,其實可以任你發揮,鹽叔都有講,1-10之後可以係12,14,16亦可以係13,16,19,因為呢條rules 並否定呢個例子。
或者咁講其實討論1+1係咪=2其實無意思,因為每個人對數列嘅定義都可以唔同,數列有冇“2”呢個符號都係個問題,如果無2呢個符號,咁就唔會存在1+1=2
有次有兩個幾歲嘅小朋友傾計傾傾吓嗌交,有一個話另一個‘’跛眼‘’(原因不在討論範圍),大人們當然都知嗰位小朋友想話另外一個“盲眼”,但小朋友可能覺得殘廢嘅手同腳同殘廢嘅眼都一樣可以用“跛”去形容,當時啲大人笑笑就算,亦無當呢個係哲學問題去同個小朋友解釋“跛”同“盲”嘅definition。
世上好多事情都係人類習慣,假設有個弱智唔識順序數數目字都係哲學問題?
答案係n+1, 中學教左太耐唔記得?
所以呢個就係一個方法 而唔係用linguistic demonstration 👍🏾
如果唔用語言但用數學黎dem個rule會唔會好d,例如n+1=∞?
6:00 果度就係回應左n+1 rule貌似解釋左數字上既推算,但你同時無法確定「n」、「+」、「1」係唔係必然每次係同一樣野。
好似係?
數學上有定義
最後...佢又Break左個rules
我脑洞大开了一下,可以类似计算机语言一样把所有的数变成0和1。但余下的步骤想证明什么我不知道。可以配合进制的规则定了条似有似无的规则。
揾數學家解十進制俾佢聽。
維根斯坦俾我嘅印象就係成日將所有嘢拆拆拆拆拆拆拆拆拆拆,拆到支離破碎,然後話根本砌唔到。
唔明點解關十進制事,或者點解十進制就可以解決到維根斯坦個問題。5,6,8,9,10,12,14…或者5,6,7,8,9,10,11咁樣數,兩個都係喺十進制底下數緊數字,關十進制咩事。
@@lihkg_mom 講吓笑姐,所以咪揾數學家,數學個世界觀難以用語言方式表達。
MI 問題 講到甘複習, 可數性係數學問題。而數數序係語言上描述, 語言描述本身就有限制, 好難嚴謹說明規則。
語言所限,所以法律條文再冗長都解答唔到所有行為和無法apply落所有情況。
最後就人大釋法壓落嚟。
法文數數係個好貼切嘅例子 XD
while True:
a +=1
print(a)
…
其實係咪都關problem of induction 事?
apple 以前係指水果in general 後來變了蘋果
咁樣講落去會係質疑語言系統?定係連邏輯法則都無可幸免?
噉所以鹽叔對西多士唔落花生醬嘅想像,都係畀有限嘅例子侷限咗xd
留言區咁多高質發言好癲
個標題點解唔加 - 震驚!一定要看到最後!
鹽叔烏烏下,搞到我都rulerule下
有啲位唔係好明,唔知有冇get錯。所以其中一個問題係:語言本身既規則能唔能夠用語言表達出黎?用數數字嗰個例子,個問題似乎唔係關於我地只能夠用有限既例子dem到條rule比佢睇點正確數數字,因為假設有條好清晰、冇得拗既rule,咁已經分到佢係啱定錯,我地既demonstration只係喺條rule底下所成立既無限既例子裡面sample出有限既例子比佢睇。所以個問題似乎係,我地可唔可以用語言講到條rule出黎?
語言缺憾令到多好時唔可以好PERCISE去DESCRIBE一D事物概念,所以有數學邏輯依個工具去做
依樣野某程度上就係講緊SCIENCE 咩係SCIENTIFIC DESCRIPTION
而從而有所謂公理
但事實上科學上所謂公理好多時只適用於依個地球/依個宇宙 WHCIH IS NOT ALL不過適用情境係大到一個不可數情況
所以當LANGUAGE缺失人自然會創造新工具去達成依個目標
而受眾智能差異當然係有影響 考試或者各類評估其實就係依個目的
我第一個反應就係用MATHS的方法去表示,
K2=K1+1 , for K1,2,3...n (K1 to Kn=any integer)
但諗諗下, 好似連 K2=K1+1 呢條RULE, 都會有以上討論的問題 😂
@@MeOKMeO 好harsh喎 ching
所以有啲數學家唔鐘意用Mathematical Induction😂因為個結論只係適用於 ”for all natural numbers” ( 有啲case係 for all integers ),但當 n 就係infinity嘅時候,個結論有可能會唔再適用🤔我學過嘅例子係De Morgan’s Law (A₁∪A₂∪A₃)’=A₁’∩A₂’∩A₃’ 😛有興趣可以搵下點解用M.I. 黎prove De Morgan’s Law 嘅 infinite case 會有啲問題😆
@@capt.eddyhim9254 對啊,一般來說,數學歸納法是證到n,即有限。數學家會按要證明的內容,選擇合適的工具,說明證明結果的限制。
最尾係彩蛋 😂
錯重點 鹽叔好鐘意著呢件衫
佛說-一而二,二而三,三而無窮
我接受語言既rule有好多exception, 好難精準咁define所有野, 我假切語言只能表達現實中99%既事情, 但我唔接受數數字既rule語言解釋唔曬, 語言唔係完美, 唔等於所有用語言表達既野都唔完美, 如果解番數數字, 我講明條rule: 個位永遠都係1234567890咁數, 無論其他位係咩都係咁, 如果我set左無一例外呢個條件就可以打破用例子歸納既困局, 所以唔可以以語言既不完美topple數學既基礎
咩叫個位?
咩叫永遠?
咩叫都係?
@@hongeykong語文就係based on約定俗成,語言非完美溝通,但係你明我寫既字(當你唔明果6個字),我明你既問題,甚至我明你既問題質疑緊既野係咩,係呢個對話入面語言已經發揮到非常好既效果。如果唔base on 語言係約定俗成既前切,我可以話你講緊火星話,而對於唔識廣東話既人黎講的確係事實,如果唔識廣東話,可以試下逐個字查字典,但係個別詞語既意義分歧唔能夠推斷語文不能完美解釋所有事。
我以為自己明你講咩係咪真係明你講咩? 你以為我明其實我又係咪明? 點解一定要語言不同先會引致歧義? 咩係內膽? 咩叫擺上面?
你甚麼時候有了語言是概念而數學不是概念的錯覺?
一對伴侶一生一世只係佢地未分手已經死左
我個人認為我地會知道一二之後到三係因為'learning is to generalize',係有限數目既例子(姑且叫呢d例子learning sample) generalize一條rule出來,而generalize 既假設就係learning sample generalize到既rule係apply落其他唔係learning sample 既情況之下,咁就可以rule out 到頭先你講點解10之後可能係每次加二咁條既情況。調返轉問,假如上述generalization 既假設係錯,咁人類學習知識永遠無用,因為其他情況下原來之前generalize到既rule已經唔apply。
你諗下英文啦 eleven 同twelve呢 你個論證已經冇用
與其話語言做唔到Follow a rule,倒不如話我地常用既語言唔係用黎令人follow a rule,而係表達心情同溝通為主. 人常用既語言中,唔需要咁準確,eg 美國發行十萬億國債,跟本唔會有人想知十萬億後面既零頭,所以唔係follow唔到,係冇需要
另外,如果要好客觀咁描述規則既話,人類係有發明過,不過唔係用黎同人溝通…係同電腦溝通既程式語言..
咁你用語言嚟表達心情同溝通嘅時候,都要雙方知道嗰套語言嘅用法,亦即係套語言嘅rule先溝通到㗎嘛。
我理解係條片唔係講「語言做唔到follow a rule」,而係 用語言本身就係rule following,但係rule following係一件好弔詭嘅事 - 大家都似乎能夠從有限嘅例子摸索到條rule然後按照條rule嚟溝通,但係有限嘅例子明明可以滿足到無限條rule,我哋點樣摸索到嗰一條共同follow緊嘅rule?
語言上既rule會唔會只係建基於約定俗成,我地以為我地明白中文呢個語言,但會唔會係自己既錯覺,例如成個香港都講緊動態清零,個個都好似好明,但要解釋又唔識解釋.....其實會唔會係我地以為個個都rule following,但其實唔係,同一句說話唔同人有唔同演譯.
我既結論係語言係溝通同表達感情既工具,rule following只係能夠令對方大致明白,因為大家有共用既名詞,形容詞同句子結構.
但唔可以好準確到表達自己實際既意思/程度.
@@lalamo5269 你嘅意思係咪其實每個人都從個別嘅例子模索到唔同嘅rules,但係rules之間嘅差異係日常對話中唔明顯唔重要,好神奇地大家都咁啱大約溝通到?
就好似A同B都有喺對話入面用「橙」呢個字嚟溝通,但係A對橙嘅理解係「橙」指橙,而B對「橙」嘅理解係「橙」係頭一萬次使用指橙,之後就指蘋果。但佢哋都somehow暫時溝通到?
@@pseudothinker3461 Yes! 所以用程式語言同我地日常既語言做比較,突出我地語言上既rule唔係一個嚴謹既rule
所以係呢個基礎上大家表面上好似好明,但實際上唔可以百分百表達到出黎,只係可以由有限既例子大約講到個rule係咩。
儒家:以有限去定義無限者,窮
名家:儒先生?請問如何定義"有限"及"無限"?
另外:春秋時名家的討論起點其實好有哲學及有趣,不過好像被歪曲去成為詭辯家的材料,而被視為九流之外
唔係莊子咩?😂「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ivypscheung71 謝謝,是我記錯了,雖然孔子说的“未知生,焉知死?"也有接近含意。
那麼請問第三集的哲學觀念主題是什麼?
What u talk about sounds like is related to the incompleteness theorem
用0.75速放竟然好正常
最尾果段都唔知真定假,有冇可能係帶出新嘅哲學議題嘅彩蛋
作者已死
我地係從經驗學習語言,而非規則?
好簡單啫。只要設一條最初嘅rule,再加多條「必須遵守最初條rule」嘅rule就解決到問題。
例如:最初嘅rule是123456789,之後嘅數數目方式必需按一開始嘅方式去數,咁就唔會出現之後系12、14、16嘅情況,亦無需列更多嘅例子去解釋。
一般來講,我哋教人數數目會話:123456789(最初嘅規則),然後follow這規則去數接下來的數。所以結論係規則之外仲有一條規則需要follow。
但係你呢個方法都好難講清楚第一條 rule係咩,如果每個人對123456789既rule既睇法唔一樣,
我又點樣叫人follow the first rule 呢?
@@Patrickyy18 想問可以點唔同呢?
你有冇玩過啲數學遊戲,要你系幾組有規律的數字,按照前面嘅規律估跟住嘅數字。如果你解唔到,一係就係你本身個人邏輯唔夠,一係個rule set 得唔嚴謹。
@@koko-de6mu 法國人:點解一定係加一加一?
@@koko-de6mu 嚴謹
事務律師,第598集辭職
居住香港島上環
嚴格和藍素素之子
榮智軒之繼父
馬壯、李志成好友
與馮嫣霞互有好感,於第241集成為其男友,後結婚
參見嚴家及VIP組
@@ALEXLI0 呢個好似同follow the rule無關係?
閣下可以睇下法文數字文法,完全會爆頭
教車師傅:1212
哈哈 所以就有體罰
9:16
唔係喎 要用邊個方法數咁你都係推測緊D野姐 咁個情況要你點數咪點數lo
但係創造語言係用d文字聲音去象徵一D事物 同推測係冇咩關係喎
我唔係好明點解兩件事會放埋一齊講
你既推測唔一定等同我既推測, 你既文字聲音象徵唔一定等同我既文字聲音象徵
就算頭一千次都係match, 唔代表第一千零一次係match
唔知你明唔明上面呢堆九唔搭八既野既意思?
.
.
你可能覺得明, 但又未必明; 我諗住你明, 但可能你理解到既野又唔係我想表達既野
@@hongeykong 師兄你講得好啱 我地本身就冇能力直接係個腦度拎舊概念出黎share同比較
文字都係作"題水"既作用 並冇打包send個概念出去既功能 之後我地只係睇條友行為match唔match
所以段片話我地點用有限既文字 去寫無限概念/規則 係根本冇發生過的 所以係九唔搭八的
舉一反三嘅盲點,有種未學行先學走嘅感覺
所以黎明D歌係咪玩黎語言哲學?
叫哲學家學下mathematical induction
Wittgenstein 同Kripke 唔識 Mi🤣🤣🤣🤣
呢個幾好笑
我覺得其中一個原因可能同權威有關,點解會認定一、二之後會數到三,大部分人都係因為學校係咁樣教,我地就咁樣學;即使同一個例子可以適用多個規則,點解會認定A規則而唔係B規則,可能只係因為有老師同你講A規則先啱,所以就會忽略/放棄B規則;所以我地跟從嘅未必係規則,只係權威,權威確立咗一堆規則之後我地就去跟從,並且因為有權威係度,你個人提出其他規則冇話唔可以,但係冇其他人聽你講,而當一個規則只有你一個人使用嘅時候,依個規則只係形同虛設。最簡單就係1984嘅例子,點解會認定一、二之後會數到三,而唔可以係四,因為權威係咁講,而你只可以咁做,並且提出其他規則就係犯罪,當討論空間縮窄,想像空間都會慢慢縮窄,窄到某一個時候你就唔會想像到,原來一、二之後可以跳去四。
陰陽
聽落係哲學人先會有既問題 LOL 邏輯上哩個難題係成立 但一般人唔會專登拐彎設想出一個額外的情況 ?
Rule following 會唔會根本係以生物演化嘅角度先可以回答嘅問題?「凡不可說的,必需保持沉默。」會唔會就係咁嘅意思?
唔理解, 數數目的永續rule點解唔係 set 死永遠 n +1 就攪掂? 咁做的話數到幾大都一定係前一個數+1, 咪唔會存在所講的問題, 根本冇需要舉例子去教人數數目
因為教緊人+ 呢個概念. 佢地唔知咩叫 +
聽完好似否定左一樣野,推落去就否定第二樣,接住否定無限樣咁😂
鹽叔世一
可唔可以用Mathematical induction??
M.I. 只係prove緊 k 同 k+1😂意思姐係你講得出k,k+1都會啱,所以其實M.I 只能夠prove “for all natural numbers” 但當n 係無限嘅時候,係比任何一個講得出嘅natural number都更大嘅時候,M.I. 個結論係有機會錯嘅,有興趣可以搵下點解 de Morgan’s Law 嘅infinite case用 M.I. 黎prove 係有啲問題嘅😛😛
@@capt.eddyhim9254 無限只係不可窮盡概念 實質唔一定存在, 證明k之前, 先要證實k=1係正確
@@renlee010 same here,我都覺得係咁,無限係概念,唔可以混爲一談,咁講M.I.有冇其他問題?同埋如果有,可唔可以throw exceptional case去解決?
三家姐都唔見咗,無咗第三集一啲都唔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