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怎么了?

แชร์
ฝัง
  • เผยแพร่เมื่อ 6 ก.พ. 2025
  • 会员专属档里:
    1. 有很多针对会员制作的深度视频,因为受众明确,所以讲得更深度。这些视频制作也很用心,有几期限时公开过,都是播放量数一数二高的。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这七集专题,讲述如何掌控自己命运: • 掌控命运专题
    2. 一些访谈的完整未剪辑版本。一般嘉宾访谈之后我会尽早把完整版发到会员专属,剪辑完再公开发表。一般剪辑排期需要几个月,剪辑后的内容是完整版的1/3-1/2。如果你对一个公开版的内容感兴趣,完整版里会有更多营养。
    3. 还有一些专属内容,比如关于如何打两份工攒四份钱。嘉宾并不想公开发表,但是又很有分享价值。就通过会员内容来有门槛地分享。
    点Join按钮获通过这个链接加入课代表的会员:
    / @kedaibiao
    我还和鸭哥(yage.ai)一起做Maven的课程,课程地址在这里:maven.com/kedaibiao/genai
    会员加群方式请看会员专属的community post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 880

  • @kedaibiao
    @kedaibiao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66

    针对一些评论的阐述
    1. “我们的经济和日本、美国不能直接比较” --全篇都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有拿日本和美国做比较。说日本和美国的情况,是用来对问题严重程度做一个 benchmark
    2. 经济问题不能用一本书来概括 -- 当然,篇幅有限。但是我只拿着这本书讲,不代表我只看这本书(如果不知道的观众,我是康奈尔经济学博士毕业)。综合我看过的书和研究,我认为土地问题是在这个阶段下最重要的(长期是人口)。
    3. “还有很多其他因素”--没错,我在视频里也提到了,包括出口、产能过剩、国有民营二元经济(和导致的财政货币政策失灵)、人口断崖下跌、政策预期带来的投资减少、消费下降等等。还没提到的包括税收、社保、过度补贴、资本市场失灵、产权保护失灵等等等等等的问题。again,我认为土地问题是这些问题中最重要的
    4. 产能过剩还导致一个问题,就是全行业陷入低价竞争。通缩是一个远比通胀难解决的问题。包括就业。最近 manner 事件、电商,都是例子。
    5. “有 abc 的新希望”--研究问题要定量,大家可以看一下那些新希望的体量,和土地问题的体量,大多是杯水车薪。原因很简单,行业的钱是一点一点赚来的,之后参与者各分各一部分,政府主要有税收收入。而土地的钱是一笔收掉未来三十年的投资,规模自然很难同日而语。

    • @rivers1289
      @rivers1289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中国经济的命题范围太广了 七分钟的视频 内容略显单薄 或许可以把命题范围缩小点 比如仅仅局限于房地产行业 不过 课代表直面争议的姿态 很值得学习

    • @waldenlaker
      @waldenlaker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rivers1289你让他锐评下美国经济的问题,他是断然不敢的。😂😂😂

    • @kedaibiao
      @kedaibiao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0

      @@waldenlaker 若衰退来临,我们如何准备?
      th-cam.com/video/lEbofD9fmGo/w-d-xo.html

    • @xgardenia9391
      @xgardenia9391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Kularitz 美国狗迟早有你好果子吃🤣🤣👉👉🤡🤡

    • @xgardenia9391
      @xgardenia9391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有几个问题:
      1、首先,你是不是学经济的,或者有没有学经济的人帮你审核过这篇稿子?
      2、你拿这本书里说的”土地收入“比例来作为证据,有没有考虑过这本书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
      3、你的摘录写的是”土地财政收入相当于地方公共预算的89%“,结果你说的是”地方政府80多的收入都是来自于土地财政“,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政府收入跟公共预算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你在这里偷换概念到底是你自己蠢还是觉得看视频的人都蠢?
      3、”地方政府的债务占了GDP的40%多,房地产企业的债务占75%“,债务是如何计算进GDP的姑且不讨论,以2022年GDP为例,地方政府债务31.6364万亿,GDP120.47万亿,比例约为26.26%,GDP组成里,第一和第二产业占比46.6%,房地产所属第三产业总体占比53.4%,你一个房地产就占75%,等于是中国除房地产意外的行业基本没赚多少钱呗?这种数据你还能大言不惭的说出来给大家听,真就把看视频的都当成傻子。
      4、”教培“”脱口秀“,首先,教培行业并没有消失,兴趣班这种并没有受到影响,身边很多朋友的孩子都在参加,这点毋庸置疑,而针对课外辅导,政策解读也并不是禁止,而是加强监管。至脱口秀,首先,不作死就不会死,其次,行业并没有消失,只是没人看,所以赚不到钱,就不要哭爹喊娘了。
      5、”公路是资产“,说出这话可见你的认知多么浅薄,中国有句至理名言,”要致富,先修路“,中国从来都没有把公路当作资产,公路是创造财富所必须的工具!
      ”我衷心的希望我的分析都是错的“,你分析了个锤子,把这本书当作圣经,我看明白了,你不过是这本书的投资方请来背书带货的小丑罢了。

  • @kedaibiao
    @kedaibiao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95

    感谢大家的关心,我也在纠结是否应该上传到B站。因为账号做成现在这样确实不容易,我也不想被封。这期视频我已经尽量专注于经济原理了,但封号的风险仍然存在。
    不过,我又想了一下,与审查相比,更有害的可能是自我审查。账号被封,固然是风险;但若因担心封号而不敢发声,长远来看,这可能是更大的风险。因此,我决定这期视频还是要发到B站。

    • @zheli-x5c
      @zheli-x5c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9

      没啥必要啊。想看的在这就看了。

    • @sl-cr9tx
      @sl-cr9tx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7

      我的天千万别发。。当局就是想让你自我审查,你现在这么刚的顶回去,肯定会给自己惹麻烦的!!

    • @jennierubyjane2374
      @jennierubyjane2374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8

      别发吧,硬刚从来都没法解决这种问题,毕竟那是一个在高速公路上倒车的地方

    • @flyflyflyfly7757
      @flyflyflyfly7757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9

      你这不是有风险,我感觉就是发了稳封

    • @gartlandjohanning6519
      @gartlandjohanning6519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Fa

  • @simoonn3
    @simoonn3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19

    宏观经济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历史上没有一个人能连续预测对两次经济崩溃的原因(换言之,预测对一次的人只是单纯的随机事件)。
    把中国和日本三十年做类比其实不是新鲜的视角,而反而已经是大部分人的“共识”了。但是两者之间其实有很大的差别,这个视频只是笼统地讲了一个模糊的感觉,缺失很多信息。
    一篇贝莱尔资产的备忘录里提到的几点非常有借鉴意义:
    1. 日本泡沫巅峰时,股市整体市盈率为70(不是某个企业,而是股市整体),也就是说全部股民愿意为了相较于债券风险更大的企业股票支付只相当于1%左右收益的价格。相比之下,中国目前的股市市盈率只有11左右,处于全世界最便宜的股市之一。假设将日本1990年的股市估值调整到中国目前的水平,并以30年后的日经指数为终点,那么接下来的30年,沪深300仍然可以获得450%的总回报,也就是年化7%左右。
    2. 中国此时的经济阶段和日本有很大的区别。日本彼时的人均GDP是2.54万美元,超过美国同期的2.39万美元。而当1995年,“失落”了5年后,日本的人均GDP涨到了4.42万美元,高出美国54%。日本的经济在1970-1995这25年间超高速增长,人均GDP从只有美国的40%狂飙到美国的150%。反观中国,目前整体GDP、人均GDP分别只有美国的65%、16%左右。可支配收入、城镇化率等指标也都存在不小差异。中国的远期成长空间和潜力都跟日本当年完全不同。
    3. “即使是美国曾经也多次被比作日本。事实上,每当市场经历重大危机,日本的失败案例就会拿出来比对,并预言末日将至。在2000年科网泡沫爆破和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都有各种媒体和研究针对美国大肆渲染这个老套的故事情节。“
    4. 另外还有一点我的看法,泡沫破裂的前提是市场的癫狂以及信用的透支,也就是说,大量没有能力还钱的人借了大量的钱去投机,而最终因为无法还钱导致了破产。而中国民众的存款是连年攀升的,甚至在疫情后加速积累,在2022年达到了18万亿人民币。因此,钱没有消失,反而越积越多,所以问题不是投机,而是信心。而存下来的钱不会永远待在银行里,总要有途径流通出来。这和日本当年的情况也有极大的差别。
    5. 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确实让人担心,而40%于GDP的数据也有可能是低估的水平。但是另一个数据是中国政府整体的债务大概在70-90%之间,而相比下,日本的水平是252%,美国127%,新加坡168%,法国113%。中国的水平并不是最高的梯队,但本人对此数据无从判断安全与否,只做分享。
    因此,中国目前的状况和1990年的日本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在结果出来之前,没有人有能力看到答案(即使是那些大喊看见未来的人),但要尽可能的看到更多的信息和更全局的视角,否则很容易被恐慌或是癫狂支配。
    无意辩论,只做分享。

    • @kedaibiao
      @kedaibiao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8

      很好的讨论!

    • @ygo1136
      @ygo1136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4

      层主感觉是经济学大佬,我的观点跟他差不多:不可否认房地产是中国产业重要的一环,也不否认房地产在后疫情时代出了问题。但通过一本书就得出中国之后30年都像日本这样就有点草率了。比如说中国以后会不会转型、技术革新等等呢?我连我自己30年之后会变成什么样都不知道,更何况一个国家。
      我挺喜欢课代表关于职场/AI/DS的内容的,如果课代表是通过自己思考看了一本书就得出中国30年之后都会像日本一样,那么我只是单纯地表达不同意up的观点。但如果是收了某些境外机构的资金而得出这样的结论的话,我劝up悬崖勒马。
      我也不是想给up扣个什么帽子,只是单纯在TH-cam上看到太多宣传中国经济崩溃的频道了……

    • @kedaibiao
      @kedaibiao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0

      @@ygo1136 这是我自发的内容,没有任何人找我发这种内容。这种诛心的猜测非常危险,因为它可以完全无视内容,从动机上直接掀翻视频的所有内容,而且我无法自证。

    • @ygo1136
      @ygo1136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7

      @@kedaibiao 好的,感谢回复。我相信你,也没有要求你自证(也明白无法证明自己没做过的事情)也为我刚才的猜测道歉。简单来说,我比较同意短期内会有你视频说的问题,但长期来讲不好说,仅此而已。

    • @waldenlaker
      @waldenlaker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7

      @@kedaibiao 但是你这种唱衰中国经济的举动,特别是在这个时间点,被怀疑非常合理。要洗脱嫌疑,同意的力度锐评下美国经济的问题就好了。

  • @LovingHeart2077
    @LovingHeart2077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15

    课代表听一句劝:尊重他人命运 放弃助人情节😊

    • @flyflyflyfly7757
      @flyflyflyfly7757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1

    • @yesencn
      @yesencn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

      以投资为目的的买房必须放弃,但如果是自住,可以买。另外,避开中心城市吧,中国的基础建设已经可以保障在普通城市也得到一样的生活水准了,没必要扎堆到高房价城市。中国未来工业也会摊开到各地,不会只集中在大城市或沿海,这就会保障在普通城市也会有充足的就业,甚至创业机会。

    • @yaldacn4153
      @yaldacn4153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9

      「尊重他人命运 放弃助人情节」只适用于人与人的某种保守型准则,是一种有优越感倾向的处事哲学。
      这是个知识类的频道,传播知识交流思想,主观能动的去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如果狭隘的认为这是助人情节,那流媒体是不是只剩下奶头乐了??

    • @ashleysun-mh5tf
      @ashleysun-mh5tf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赞同​@@yaldacn4153

    • @丁俊杰-g3x
      @丁俊杰-g3x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那你也尊重下课代表命运呗,“...当他们来找你的时候,没人来帮你”

  • @YamiYam-k7s
    @YamiYam-k7s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71

    这期千万不要往B站上发,绝对是得不偿失

    • @eddie_yuanshen
      @eddie_yuanshen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0

      我感觉发了号就没了,全网封禁不是闹着玩的。

    • @YamiYam-k7s
      @YamiYam-k7s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eddie_yuanshen 那亏大了,B站专属充电会员

    • @WHV2019
      @WHV2019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4

      核心哥需要的不是你的分析,而是需要中國人民全體哄著他、摜著他,因爲他是中國真正的紅二世啊,哈哈哈,紅色血脈要千秋萬世😊,直到永遠 😊

    • @hicortana3765
      @hicortana3765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7

      没懂欸,这本书不就是已经在国内出版了吗?为啥外网这么风声鹤唳。

    • @SmilingCat-b8o
      @SmilingCat-b8o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hicortana3765 都是嫉妒你们中国太自由了,故意抹黑你们中国

  • @eddie_yuanshen
    @eddie_yuanshen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44

    课代表这个视频我感觉就不要发b站了吧,感觉主题比较敏感,感谢分享

    • @leo-en6ic
      @leo-en6ic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

      支持,这一发B站基本上号就没了

    • @hicortana3765
      @hicortana3765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

      正好在你的留言下问问,这本书不是已经在国内出版了吗?这么紧张是不是最近外网又在搞什么绿色恐怖了。

    • @ryujoe6112
      @ryujoe6112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hicortana3765 您是带着自己想要听的答案来提问的 没必要。。。 一切都好 也祝一切会更好lol

    • @hicortana3765
      @hicortana3765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ryujoe6112 是这样吗?那我跟你说,你误会了。好了,请说说看你的观点吧。

    • @IIIllllIllll
      @IIIllllIllll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hicortana3765 出來洗地的,清醒人一看就知,多費點口舌,還得被追緝。這就是偉大的祖國。

  • @kevinwangglobal
    @kevinwangglobal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7

    现在国内的情况确实有点复杂,单单从经济视角看现在的方针政策恐怕已经不够了,周边军事形势和国际经济形势都剧烈的影响着国内的施政导向。土地财政的问题国内的高层智库已经讨论了很久了,黄奇帆的几次演讲也都说明了高层应该已经有了全面的深入的认识,甚至应该已经有了几套方案。真正的挑战在于,面对当前形势,为了今后至少30年的时间跨度和包括台海南海在内的整个东亚的政治格局,如何综合军事,政治,外交和经济政策去规划一个整体布局,而且这个布局还要足够灵活以应对随时在变化的国际局势。如果只是一个土地财政问题,恐怕不难解决,难就难在怎么以一套组合拳,连续的解决好几个问题,并争取经可能少的付出代价。而这,已经远远超出了经济政策的scope

    • @luhannahul
      @luhannahul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6

      而且还挂在一个人ego上 未来三十年肯定也会换帅 这一系列的变化里都缺乏韧性 只是刚性的东西 一个不慎就会输。

    • @dachuiwang287
      @dachuiwang287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不复杂。简而言之就是被中国经济被玩si了。

    • @yuanjeremy3107
      @yuanjeremy3107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国内就是被你这样的大棋党给祸害的,问题是你下棋老百姓是要付出代价的,凭什么你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给,就要老百姓替你付出代价?你下棋下输了老百姓背锅,下赢了也捞不着一点好处还要感恩戴德,你以为你是谁啊?

    • @cloudwithwind574
      @cloudwithwind574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地缘政治真的不是最可怕的,只要国内经济环境好,根本不用担心,如果老美打出台湾牌,那基本就代表老美已经无力回天了,因为台湾牌是老美的最后一张牌!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国内当前经济问题(冰火两重天),大企业和国企业很强势,中小企业很难甚至很多生存都困难!
      1、居民存款还在不断加大说明大家不敢消费,造成通缩现象!
      2、央行放水完全没有放下去,M2增加了100万亿,结果都在空转,要么是大企业低息贷去套利,但处境难一点的中小企业很难拿到贷款,结果就是很多中小企业撑不下去倒闭!
      3、房地产不景气,这个产业链很庞大,一时间很难缓和,最好的结果也就是稳住,不太可能会再出现房地产的热行情了!
      4、老美各种制裁和脱钩断链,让低端制造业的企业陷入困境,以及很多工人失业!
      5、奸商为了利益不惜做空自己的国家!大量的上市企业大股东套现转移资产,而且最逗的是竟然没有任何政策进行阻止(这才是让我觉得最可怕的,会让我觉得上面很多人的利益是捆绑在一起的)!

  • @AbdulAlhazred-l2l
    @AbdulAlhazred-l2l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0

    “我们国家”?这是你的国家么?堂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名义上“当家做主”61年,毛泽东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但直到今天没有土地所有权 没有选举 连宪法第35条载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一条文从不兑现。

    • @china46989
      @china46989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别把自己看得那么清高,我已经看穿中国社会3个等级的人。高层卑鄙无耻,中层自私懦弱,底层愚蠢盲目。
      这三个阶层的人有一个共同点:狡猾撒谎成性。

    • @numbbreak
      @numbbreak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这期挺有料的, 可惜, 得翻墙出来看,在墙内 是看不到真相的,但在墙外说得好,也没啥用

    • @andyxu3221
      @andyxu3221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妹妹 都2024 你就不能说一下 中国人存款取不出,工资拖欠,铁链生八孩,唐山大烧烤吗😅 什么言论自由这些都说烂了,下次你就多说些近年来的事😮

    • @china46989
      @china46989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andyxu3221 中国人生活轻松惬意,1万月薪就能过上好日子,虽然大部分人月薪只有2-4千但天朝上国的称号并非浪得虚名。

    • @andyxu3221
      @andyxu3221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china469891万就能过上好日子?😂 妹妹 你太能装! 上海北京 一个月够用吗? 你去三线城市 一个月1万 这种工资,你得多少年才能买上房? 还好日子😂 😂😂😂😂

  • @Matt-jg8cf
    @Matt-jg8cf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8

    相比up主,我还是持有一个乐观的态度
    1. 因为谈到了长期经济增长,核心的要素自然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也就是技术的进步。对于中国目前来说,技术进步存在很大的空间。中国人均GDP才1万2美金,离发达国家距离还很大,也就是说中国的产业结构还有升级的空间和潜力。对于日本来说,日本当年的人均GDP一度超过美国,处于全世界产业的前沿。因此,日本的经济增长来自于发明新的技术和产业,相比于中国只需要学会发达国家已有的技术而言难度要大很多。
    2. 但是有增长空间,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持续增长。持续的经济增长依赖于一个好的体制。中国的体制固然有诸多问题,和西方发达国家体制有很大不同,但不可否认是一个能为经济增长提供土壤的体制。中国的营商环境一直在全球排名不是很高(法律不健全,市场不完备,各种地方保护主义),个体之间无法形成自由竞争的环境。但中国的体制有其自身的特点,被称为 “块块经济”,也就是地方政府因为GDP的考核指标,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发展经济、招商引资,形成城市和城市之间的竞争。这一体制为过去30年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很好的土壤。
    3. Up主谈到了土地财政,指出这一飞轮是过去增长的动力,现在停止了从而反噬经济发展。这一点我非常同意。但是我想说土地财政所支撑的以基建、房地产投资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才成为主流。在从改革开放到2008年之间,中国经济一直靠出口外需拉动。在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当时的出口骤降,中国经济体量也越来越大,无法仅仅通过出口来带动经济增长。于是乎,在四万亿政策之后,大家发现了投资这个法宝。也就有了过去十几年,以土地财政推动的投资主导的经济发展。
    4. 现在似乎又到了一个节点,出口、基建房地产投资都无法继续支撑中国现在的体量下的高速增长了。我们该怎么办?没有人能知道答案。我们或许要依赖消费。但消费的问题根源在于收入分配,这个改变起来有很大困难。预测经济走势是一个非常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我还是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因为我相信中国经济过去跨过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总有新的“法宝”被发现并且被推广至全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财政等等)。我不知道下一个法宝是什么,但或许他会出现,带动中国经济产业升级,成为未来十多年的“飞轮”,直到再一次出现危机。
    5. 因此,我认为其根本还是在于体制。这个体制是否还能激励政府、企业、居民继续走发展经济的道路。只要这个体制存在,总有人冒出来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那这个体制有被动摇吗?我个人认为现在还没有。虽然过去几年,我们看到了对民营经济的打压,看到了各种倒退的现象。但经济增长对政府,对中国百姓依旧是最重要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过去一两年经济下行后,诸多政策转向。中国政府还是一个积极型的政府。他的目标函数还是正向的。Up主提到“打击教培”,是中国政府想迫切解决人口问题的尝试。“房地产的暴雷”也是中国政府看到其系统性金融风险从而自己亲手戳破了这个泡沫。虽然效果不尽如人意,但尝试trial and error是非常重要的。

    • @waldenlaker
      @waldenlaker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Kularitz好一条恨国蛆,每条中肯评论都要来咬一下。这就是我们课代表的粉丝吗?

    • @kedaibiao
      @kedaibiao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谢谢你的 constructive 讨论!

    • @kkkk9701
      @kkkk9701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Kularitz 你可以讨论观点, 说这些废话有意思吗

    • @别骗人
      @别骗人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Kularitz 到底要不要言论自由

    • @别骗人
      @别骗人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Kularitz 炒股不行就走其他路呀,如果这世界只要炒股就行,还发展科技做什么。亚马逊股价已经上天了,国内有人教你怎么买美股的,你去赚就行了。

  • @JosephW-kd9yg
    @JosephW-kd9yg 6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

    如果中國經濟都這麼差了,美國歐洲為什麼還執念要加大對中國經濟圍堵的力度?可能不是up主所想像的,而是中國經濟從土地依存轉向更高附加價值的產業,如手機、汽車、甚至晶片和AI,就是這樣已動到西方世界剩餘不多的蛋糕。也是因為這樣讓原來得好處的百姓覺得日子過得沒以前好,其實是產業轉型了。

    • @adam-q6e1k
      @adam-q6e1k 6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有点道理

    • @吾乃汝父-o8j
      @吾乃汝父-o8j 6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因為站在別人的對立面啊

    • @Lilii6840
      @Lilii6840 6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这你都不明白 你是傻还是装傻.中国经济世界前三你说呢

    • @mm8693
      @mm8693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吾乃汝父-o8j 因为高利润行业常年在欧美日手中,中国想分一杯羹,而且以中国的体量,上来就要挖掉一大块,别人就没得吃,肯定会上来围殴中国。所以目前的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对内要树立信心,拉动内需,对外要一一瓦解欧美围堵联盟,个个击破,找到中国与欧美特别是欧洲的经济平衡点,跟美国是要打持久战的,但欧洲的意识形态大旗随风飘扬,难。

    • @christin-n6q
      @christin-n6q 23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你是唯一清醒的,大多数人全是被西方自由主义洗脑了,洗脑!西方的专利

  • @yunfei1982
    @yunfei1982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9

    “与审查相比,更有害的是自我审查。因担心封号而不敢发声,是更大的风险”,佩服并理解和支持课代表的这个观点。反观那些劝课代表不要发B站的评论,你们的视频都是白看了吗?,只能说课代表任重而道远。

    • @吾乃汝父-o8j
      @吾乃汝父-o8j 6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最後有發嗎?

    • @偉呃呃
      @偉呃呃 6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没有

  • @black33510
    @black33510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8

    当人们把公务员和国企看作是最好的工作后,经济就彻底完蛋了

    • @Gooold518
      @Gooold518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当人们把公务员和国企看作是最好工作",这其实就代表除了这些公家饭其它行业都很难做,甚至做不下去。再结合参考现在对民企的查税,以及平常对民企和个体户的各种为难,这其实就是变相的对创新和变革进行惩罚,所以才导致人人都去吃公家饭,几十年如一日的稳定,这样的体制下,怎么可能会有类似科技进步呢?没有进步,没有科技,光靠人力肯定是经济彻底完蛋。

    • @ArtemisHealing
      @ArtemisHealing 6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公务员这种工作创造不了价值,对社会发展无益。

    • @富贵SAMA
      @富贵SAMA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央企现在都开始裁员了啊😢

  • @mdyuki1016
    @mdyuki1016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5

    人口下降导致土地经济没法持续,全球脱钩导致外贸下降。 信心不足是结果

    • @udama9326
      @udama9326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人口增长率在经济发展到一个阶段是和对经济增长的预期正相关的,人们不是不能生孩子,是不愿意生孩子

    • @traxxas888
      @traxxas888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

      我也赞同信心可以虚构。最大的问题还是人口和健康问题。可能需要一些改变,减少躺平的,抑郁的人群。
      经济行不行,外部环境和内在机制都要看。
      经济不好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欧美对我们中国的围堵。但是围堵和制裁也意味着欧美的政客害怕中国崛起,如果都已经能够预期中国会像日本一样失落30年,那么这些政客们根本就不需要害怕,也不需要制裁中国。
      我们的内在机制如果能从本质上把人口问题解决,其实还真不害怕围堵。而且对人口问题的关注不应该在数量,而应该关注健康和教育。例如,越来越多的抑郁的人群,躺平的人群,三高的人群,也是拖累经济的重大因素。 也许在这个年代我们应该做的和鲁迅相反,先医治身体,再医治心灵。但是能否医治好,和教育有关系,教育又和体制有关系。

    • @ruievolve
      @ruievolve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人口可以虚构

    • @projectcountersign5791
      @projectcountersign5791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这两年新出生人口普遍被认为有水分

    • @leafmystery
      @leafmystery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有没有一种可能,年轻人选择不生,也是信心缺失的表现?

  • @zds2324
    @zds2324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6

    最好的结果是类似日本失去三十年,但是日本是在人均GDP 达到世界第一才开始失去三十年,整个社会福利保证运行都已经极度完善,现在还能维持在顶级发达国家行列, 而中国真的和日本当年差太多了,外部内部环境比日本差太多,而且最重要的是信心,获取只有一件事情可以让情况有所好转,可是发生的概率又极低。

    • @lotusblue4523
      @lotusblue4523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同行收入做过比较,三十年前我们是日本同行的零头,现在我们和他们差不多,甚至比高于他们。他们三十年收入几乎没变过。考虑到物价因素,觉得他们的生活质量应该下降了,至少没有任何提高。信心的确很重要!

    • @yhwang366
      @yhwang366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你没考虑日本物价也很高。现在虽然gdp还是比中国高,但是普通工薪族的生活水平可能还不如国内三线以上城市。而且成长空间蛮低的

    • @嗨哈皮
      @嗨哈皮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时代都不一样,日本那个时候

    • @嗨哈皮
      @嗨哈皮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时代都不一样,日本那个时候,日本垮苏联垮,养肥美国,间接推动全球化达到顶峰,日本也把自己的经济转海外去了,全世界都有发财的机会。现在全是极端右翼贸易保护,都在逆全球化,后面必然是区域报团,你能预测经济发展吗?

  • @mm8693
    @mm8693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中共应该认识到,稳定前行的经济发展才是这些年中共还能一直执政的根本原因。实话实说,中国在2000-2010年的经济发展非常快,而美国2008年爆发次贷危机,号称世界最大民主国家的印度经济发展极其缓慢,被当时的中国远远甩在后面,导致很多人在疑惑究竟是民主政治还是一党专政能够给民众带来更好的生活,而不是一边倒地支持民主政治。
    但如果中国经济不断下行,而且是持续多年,失业率居高不下,而政府每天还只讲意识形态,那中共执政的根基就会大为动摇。中共还是努力发展经济吧,以前内需拉动不了,还能在外贸上平衡一下,如今在欧美的合力打压下,外贸也不断受挫,内忧外患,国民自信下挫,就会使内需更加疲软。中国一夜之间灭掉一个教培行业,疫情三年不解封,事所罕见,所以当中国国民的存款率很高却不敢花,资本市场钱很充裕却不敢投,政府不自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
    中共就别在政治洗脑上动太多脑筋,没用,越在意识形态上使劲,民众就越恐惧,越担心回到文革,请中共政府把劲都用在发展经济打通对外新通道上吧。经过五六年,这个坎如果能过去,中国未来就会顺利很多。

  • @jamesgu1352
    @jamesgu1352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9

    大丈夫敢于直言 但要记的保护好自己。

  • @tongzx534
    @tongzx534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6

    看过这本书,可以感觉出来课代表已经尽量脱敏了只谈经济,书里和政治相关的内容还有很多

    • @杰奇
      @杰奇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其实这本书的作者是对中国经济很乐观的人,他在书的最后也有讲到。

    • @Charioteer71
      @Charioteer71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术业有专攻。这本书里的政治观念的基础是政治学界五十年前的理论。中国的经济学研究,闹笑话的部分大多都是在理论中试图建立起政治和经济之间的影响关系桥梁,但他们没有一个做到的,如林毅夫之流……

    • @MasonGardner-tl6gl
      @MasonGardner-tl6gl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杰奇 世界是属于乐观者的!跌入低谷反弹的机会更大😀

    • @shli3360
      @shli3360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杰奇 表面立场肯定要是积极的,不然就不能发表 ,但是有判断力独立思考的人可以看出问题

  • @moly_y549
    @moly_y549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5

    你说的都没问题,但是这个东西现在不可讨论。什么都不知道也许还能让“信心”撑的久一点…建议别发b站

    • @hicortana3765
      @hicortana3765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朋友,好奇,这本书不是在大陆出本了吗?为啥现在不能讨论?

    • @stevec4185
      @stevec4185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hicortana3765 问啥啊。你自己把他说的复述发b站呗,发了给个链接

    • @hicortana3765
      @hicortana3765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stevec4185 不知道就说,没啥不好意思。
      你这不就大陆政府“打压”的那批人吗,道理讲不出来,还没事煽动老百姓上街。
      没事,内网有国家机器治你,外网有见多识广的网民治你。加油!

    • @projectcountersign5791
      @projectcountersign5791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hicortana3765 书可以,书的解答不行

    • @MasonGardner-tl6gl
      @MasonGardner-tl6gl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hicortana3765 国家人口达到14亿,任何的常规经济坏消息在自媒体 添油加醋下都会吸引人误导大众做出可怕行为。

  • @Remi-he6hl
    @Remi-he6hl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9

    体制差异决定了中国不会像日本和美国经济危机时的状况,更可能的是升级版前苏联

    • @Flymetothemoon0.0
      @Flymetothemoon0.0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正解

    • @aldendigging
      @aldendigging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中国的内部问题是财政税基问题,外部问题是市场问题。这两个问题如何修复,何时修复才是大家应该关注的问题,经济危机这种问题,在这么一个集权政府的大手面前,完全不是问题。老是有西方用自由市场的思维去理解中国经济,就是狗屁。

    • @reystudio4317
      @reystudio4317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aldendigging 你在放什么屁,集权政府无非是采取各种强制消费,征税,病急乱投医,自由市场才是自然规律

    • @陶麗
      @陶麗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不可能😂!蘇聯有石油。

  • @elbertxuhaowang1781
    @elbertxuhaowang1781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5

    虽然希望视频说的是错的,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基本同意经济即将不振的看法~ 视频让我更坚定了的看法

    • @ruievolve
      @ruievolve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6

      不是即将不振,是已经不振几年了,烂尾楼P2P毕业即失业这些新闻上都有,你觉得日子还好过,只是失业的不是你,送外卖的不是你,买到烂尾楼跳楼的不是你。但是雪崩时不会放过每一个人。

    • @cloudwithwind574
      @cloudwithwind574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居民存款还在不断加大说明大家不敢消费,造成通缩现象!
      2、央行放水完全没有放下去,M2增加了100万亿,结果都在空转,要么是大企业低息贷去套利,但处境难一点的中小企业很难拿到贷款,结果就是很多中小企业撑不下去倒闭!
      3、房地产不景气,这个产业链很庞大,一时间很难缓和,最好的结果也就是稳住,不太可能会再出现房地产的热行情了!
      4、老美各种制裁和脱钩断链,让低端制造业的企业陷入困境,以及很多工人失业!
      5、奸商为了利益不惜做空自己的国家!大量的上市企业大股东套现转移资产,而且最逗的是竟然没有任何政策进行阻止(这才是让我觉得最可怕的,会让我觉得上面很多人的利益是捆绑在一起的)!

  • @bigwadefan
    @bigwadefan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9

    我一直觉得ccp一直是按照运营公司的思路去管理国家,所以犯的很多错误和大厂也很像,比如说为了“富强”选取GDP作为topline metric而且还没有guardrail😂

    • @williamaustin1949
      @williamaustin1949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

      有啊,科学发展观就是解决这个问题。你没看到问题的关键。

    • @cradlemonsterp9309
      @cradlemonsterp9309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2

      区别是客户没有别的品牌选择而且你随时可以对客户掏枪。

    • @Stella-se1lg
      @Stella-se1lg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国进民退😮

    • @jiezhang4714
      @jiezhang4714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9

      权力只对来源负责,根本问题难道不是只能由执政党来决定各种kpi(gdp)而没有任何纠错机制(其它权力制衡机制)。

    • @ruievolve
      @ruievolve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5

      不,是按照家族企業的經營路線。任何威脅到家族利益的因素都被消失。任何利於家族利益的因素大力提倡,哪怕這些利益是跟普通人的利益背道而馳。

  • @char1ssa-vx2hw
    @char1ssa-vx2hw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6

    谁提醒课代表调光的😀,画面质感比之前好太多了。

    • @yimingzhang6768
      @yimingzhang6768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真的假的?我还想吐槽这脸红的跟灯笼一样,饱和度太高了。

    • @char1ssa-vx2hw
      @char1ssa-vx2hw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yimingzhang6768 以前看到课代表的脸总感觉课代表随时会嘎,现在好太多了。

    • @weihoaqin
      @weihoaqin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char1ssa-vx2hw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太真实了,我也感觉原来色调好怪,现在自然多了

  • @jacktsds
    @jacktsds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6

    哇 課代表真的很敢講 >

    • @jangmingjonas1611
      @jangmingjonas1611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本来我们中国人就聪明,有些东西在墙内必须讲出来让大家醒悟

    • @jacktsds
      @jacktsds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jangmingjonas1611 我懂的 我很多大陸朋友 哈曾經在華為工作過 都是身在江湖阿

  • @frostyplanet
    @frostyplanet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如果把国家的经济当成孤立事件来看, 这属于老调重弹了. 日本失落三十年离不开美日关系。如果以全世界的经济联系来看, 对不同国家来说历史不一定能照搬硬套

  • @kajushu6198
    @kajushu6198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什么时机(黄金价格)是把现金全部兑换成黄金的好时机?

  • @chinsec
    @chinsec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中共和日本美国的体质是完全不同的。中国的社会体量也不是日美可以比的。货币的作用只是用来分配资源。只要产出的资源够 债务 存款 其实只是一个数字。能理解吧? 中共有其他政权难以想象的宏观控制能力。但是有没有能够合理运用这个能力的掌舵者就不好说了。

  • @moewai7989
    @moewai7989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0

    什么数据让你产生了会像“日本三十年”的错觉

    • @别骗人
      @别骗人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日本人自己说的,你这都不知道还活个什么劲

    • @projectcountersign5791
      @projectcountersign5791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求生欲

    • @cuishlemo4973
      @cuishlemo4973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9

      是自己臆想出来的呗,日本三十年,触发条件:1.有庞大的海外债市,2.是美国的半殖民地,3.用辜学理论。看看这三个哪个符合,尤其是某些经济学家在香港经济论坛推崇“辜学理论”,先不说中国是不是会触发日本三十年,从说法上就自相矛盾,一边推崇“辜学”,一边又说马上就是日本三十年的下场,就好比一边给人喂毒药,一边说这人快死了,这不废话么。

    • @别骗人
      @别骗人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cuishlemo4973 香港深圳所有的口号,所有的说法只为一件事,就是私有化,他们对国有企业垂涎欲滴。

    • @poacher6066
      @poacher6066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cuishlemo4973条件是死的

  • @telmonatsume6081
    @telmonatsume6081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加油Up主! 很棒的节目!!!

  • @diskycn
    @diskycn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9

    有些道理但依然逃不脱经济分析自说自划的老路。

  • @dayang4712
    @dayang4712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2

    只谈到房地产困局,有没有考虑产业转型破局呢?美国大萧条和日本失去三十年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有没有分析清楚呢?

    • @egos5864
      @egos5864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

      还剩什么产业,世界工厂没有,人口红利没有,新能源车会饱和,且出口受制,ai 被墙。核心问题是巨大杠杆,宏观调控可以让大杠杆平缓落地银行不破产,破产就大萧条,平缓落地就30年。我感觉说的很中肯,下行30年也许太悲观,但是20年的下滑还是有的。

    • @别骗人
      @别骗人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8

      @@egos5864 德国车卖了80年也没饱和,倒是让丰田车跳出来每年卖1500万辆,丰田从1500万掉到去年的1100万,日本失去的30年变成了40年,这么说不如说日本只是昙花一现,是历史意外。
      ai被墙,可是国外AI在偷偷调用中国AI模型。有人会说印度人口红利么,中国人都接受教育。经济下滑也不是中国主动造成的,贸易战,生化战,病毒战,金融战,各地挑起热战,是他们破坏了全球市场,可是中国不怕,中国聪明人在非洲东南美西亚有40亿穷人市场找发展。

    • @cloudwithwind574
      @cloudwithwind574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晕,都转型几年了,还转型?
      我们现在不就是全产业链么,高中低端全都有!
      这些年不都一直在进军中高端产业么,造船、汽车、绿能、一带一路的大基建和投资!
      现在的问题,我认为主要是以下几点:
      1、居民存款还在不断加大说明大家不敢消费,造成通缩现象!
      2、央行放水完全没有放下去,M2增加了100万亿,结果都在空转,要么是大企业低息贷去套利,但处境难一点的中小企业很难拿到贷款,结果就是很多中小企业撑不下去倒闭!
      3、房地产不景气,这个产业链很庞大,一时间很难缓和,最好的结果也就是稳住,不太可能会再出现房地产的热行情了!
      4、老美各种制裁和脱钩断链,让低端制造业的企业陷入困境,以及很多工人失业!
      5、奸商为了利益不惜做空自己的国家!大量的上市企业大股东套现转移资产,而且最逗的是竟然没有任何政策进行阻止(这才是让我觉得最可怕的,会让我觉得上面很多人的利益是捆绑在一起的)!

    • @吾乃汝父-o8j
      @吾乃汝父-o8j 6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德國車賣80年沒飽和是因為全世界的人都在追求 請問中國電動車除了便宜有什麼特點是其他國家求而不得的嗎?​@@别骗人

    • @陶泡泡
      @陶泡泡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cloudwithwind574最后一个猜测不用说啦,哈哈😂

  • @dztiger6822
    @dztiger6822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马上就崩溃了。。。。。。。

  • @陈品方-o7t
    @陈品方-o7t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对外部没有一丁点的分析啊,所谓的产能过剩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以北约为首的去中国化,连衣服出口都难

  • @shawnl7274
    @shawnl7274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Respect,佩服你的勇气

  • @psyhydeluo5833
    @psyhydeluo5833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这个频道的受众是 改良派?

    • @SidLee-q5m
      @SidLee-q5m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6

      更多的像走资,哪好去哪,其实无可厚非,只要过好自己日子也行。最关键的是,身在异国忧国忧民。我相信当你身处任何一方其中的时候,能设身处地看到很多不足。但是新中国的发展靠的应该不是靠国外的嘴皮子,似乎所有人都觉得钱学森的故事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我们也没有现在的张汝京那么厉害,所以就可以没有家国情怀。似乎就是现在的印度精英阶层现状,拼命努力,拼命学习,然后移民美国加拿大等等地方,印度之烂似乎跟自己毫无关系。中国1977年才恢复高考,47年时间,已然沧海桑田。所有的发展都不是一路向上,短时间内,或者某个事件,使得其有涨有跌,就像各位手中的Tesla,NVDA股票,你为什么不看涨跌长线持有?无外乎两个字:信心。盛极必衰是所有事务的规律,最重要是信心罢了。与所有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一句话共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杨云-p5b
      @杨云-p5b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SidLee-q5m +1肯定会软着陆的。中的情况较复杂,其反应已很灵敏,明显是在朝好的方向奋进和落地。中不是西、不是日、不是俄,规律也只是为良好变革提供的资源。改革中有问题、有错误很正常,关键是要站好角色、站对角度去思考、去长期做些实事。不同的时空、不同的客观环境,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要望而却步,中还是能做出好规律来的。中的经济增长早就放缓、早就在部署风控,深改、科创、控胀这些动作一直在做。优秀的小伙子们不要太着急啊,一起团结起来做的事哦~

  • @erjiwang2520
    @erjiwang2520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特别认可!

  • @DaHuo-xd9zg
    @DaHuo-xd9zg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个人认为,产业结构才是最主要的问题,利用产业去变现才是一个有规模的国家进入发达经济体的必要因素,而不是土地和房地产。 相反,土地和房地产只是产业变现过程中的衍生品。 其实说回来,中国或是任何一个地区,要想形成你所说的一个土地政府投资的飞轮的话,也是需要有产业支撑的, 中国就是依靠之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稳定的经济政策来吸引大量外资实现的, 通过这个步骤吸引到的资本来完成你所说的土地飞轮, 前提是产业发展。 现阶段中国是处于一个产业升级的过渡阶段, 虽然有大项目以及科研成果已经开始进入市场, 但是距离变现还有一段路要走。你所谓的日本失落的30年,其实是其他国家想学都学不来的, 你如果真的对于日本经济有了解, 就不会用这个例子来对比现在的经济状况。

  • @kwuncalvin7714
    @kwuncalvin7714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衷心希望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

  • @dachuiwang287
    @dachuiwang287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发了下对未来局势不看好情况下心理消极怎么办,竟然有国男跳出来说什么“女生就是容易有消极情绪被自己的想法困住陷入内耗”。经济差的客观被大部分人当作“个人的认知区别”“瞎想”,还被当作打拳的突破点。这个国家的韧性会很强。

    • @OliverL-2307
      @OliverL-2307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oh my gosh 这都能扯到性别 这群人是什么很诡异的认知啊😅

    • @OliverL-2307
      @OliverL-2307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等这群人失业了之后就爽了😅😅😅

    • @dachuiwang287
      @dachuiwang287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OliverL-2307 失业也这样。永远向下转移矛盾,嘴见发泄下自己爽了。经济好坏在所不问,只要有下层被剥削的对象就OK~

    • @别骗人
      @别骗人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你所以为的经济环境差,只是你个人的穷困,在这一点上我们男人认为你软弱不肯付诸于提升自身,喜欢自怨自艾或怪罪他人是完全正确的.。

    • @dachuiwang287
      @dachuiwang287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别骗人 经济环境差,你这种卖菊的见畜还是能赚钱的啊。卖个三五十年卖松了经济也就好了🤣 也没人看不起你🤣🤣🤣

  • @vitozhang379
    @vitozhang379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

    不够系统,只说了个别点,水平还不太够?

    • @Hong-2092
      @Hong-2092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推广书

  • @kawali3327
    @kawali3327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5

    课代表这里的分析是一种静态的局部模型,这种分析框架是存在一定问题的,兰小欢提出的是在土地财政的模式下存在的问题,但是并不意味着不能切换;前两年政策过左,但是中国在2023年底也可以迅速转化政策方向,向经济打激素。第二,中国有的优势,很多日本没有,比如:新能源技术,日本投了大量的钱在氢能,拿了很多专利技术,但是中美等大国切换赛道,让日本的氢能投资胎死腹中,中国切换到光伏等,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实现了突破。第三,经济发展是有周期性的。目前是面临困境的,但是经济发展方面也还是存在很多产业突破的情况。第四,大家看到经济增速没有那么高了,很大一部分原因中国现在投资的方向基本是高新技术产业,大量的钱投进去,其突破也是需要时间的。

    • @kawali3327
      @kawali3327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Kularitz 没错啊,从2月份你们一直喊要死的时候我就大规模买入,现在赚了70%了呢,很不好意思,气到你了吗

    • @kawali3327
      @kawali3327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Kularitz 那肯定继续买啊,行业头部随便买,分红高,股价涨,别瞎几把什么都买

  • @数根朽木
    @数根朽木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00:34话说课代表应该有不少投资美股的渠道吧?没有考虑过多配置一些美股的资产吗

    • @钱宁-t5b
      @钱宁-t5b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你觉得人家定居美国那么久会没有吗?

    • @数根朽木
      @数根朽木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钱宁-t5b 0:33我个人只是根据这一句话给与的评论。

    • @bobbygia1198
      @bobbygia1198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树先生还想看你的解说😢

    • @BryanWang-t2i
      @BryanWang-t2i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钱宁-t5b 哥们你理解能力有点差

  • @leqiaop1840
    @leqiaop1840 6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中国最大的宏观经济政策就是从外贸出口为主转向内循环为主,10年前 2014年就开始了。本来这个过程迟早会发生,但因为不是中国主动开启(美国开启贸易战自救),与美脱钩毫无疑问是外部因素,外加上疫情和俄乌战争。我一直在欧洲生活很多年,对比下,中国经济表现算好的了,前景也更光明。

  • @超张-y9n
    @超张-y9n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感谢TH-cam 让我正眼看时间

  • @Apokalypse917
    @Apokalypse917 6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必须支持

  • @yuanli1159
    @yuanli1159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refer to Solo growth Model, real growth = Function (K; A; Labor)

  • @manfredl733
    @manfredl733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我覺得分析得很有道理。不過我之前在一家上市公司工作時,其實很不看好我們自己的股票。因爲作爲內部員工我可以看到很多問題,一些問題是結構性的,可以說是硬傷。但是這家公司的股票還是漲上去了。感覺行業專家很多時候對一些事情的判斷會因爲過於瞭解這件事情本身的細節而在與其他事情比較時發生偏見。

    • @别骗人
      @别骗人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有些地方涨股票是受美股影响被割韭菜。

    • @manfredl733
      @manfredl733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别骗人 股票價值只是反饋公司運營情況的一個窗口。實際上這家公司的營收一直都很不錯。我後來一山看着一山高,到了所謂「大廠」工作,發現組織健康度確實好很多,但是利潤率孰高孰低,這個就難說了。

    • @hilolp123
      @hilolp123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因为这世界很多企业都有问题啊,没有完美企业!!

  • @蔡徐坤-x2u
    @蔡徐坤-x2u 6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尊重他人和国家命运,明知道前面是坑,但巨大的惯性和利益绑定和路径依赖已经让这辆火车停不下来,注定会发生灾难和悲剧。这是无法避免的。
    然后在灾的难基础上才能混乱、反思、清醒、改革和新生。

  • @duanyann
    @duanyann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5

    自媒体时代得以让所有人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无知者无畏,什么都敢说。影响一个国家经济的因素至少有好几大方面,资本的流转,地缘政治,生产力的变化都是要首先考虑的,土地财政只是这些因素的合力产生的一大表象,离根源差着老远,结果这位博主单单拿个现象出来倒果为因,是个纯粹的外行。请这位博主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努力,而不是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得少为足。与大家共勉吧

    • @dantifer
      @dantifer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已经取关了,呵呵。这样的博主,还是赶紧移民美国,享受一下资本主义的铁拳吧

    • @chengchen7111
      @chengchen7111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dantifer
      你要是仔細讀過經濟學
      你會發現中國才是最資本主義的國家,你以為的資本家就是共產黨啊🫠
      先讓一部分的人富起來,然後再帶動幫助落後的人?
      可人是自私的,就問你賺了錢會分給窮人嗎?
      共產黨高官讓自己富的不行,再把自己子女送到國外,然後有回頭幫助窮人嗎?
      習近平的女兒還在美國呢

    • @christin-n6q
      @christin-n6q 23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中国十年新能源大计,13-23年,国家投入是39万亿,平均每年近4万亿,参考国务院相关白皮书,我们是零碳能源的世界霸主,装机总量40亿千瓦的发电量,58%是零碳的绿电,其中光能快20%了,差不多7亿千瓦,超过美国总量,特高压世界第一,光伏+电池+电车,我们终有未来世界的能源产业闭环。房地产是表层的,能源才是经济的根本。这就是中国经济不可能崩溃的基础。

  • @user-guyi
    @user-guyi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在日本快十年了,日本的失落是因为在高端产业持续押注错误,而且完善的福利反而可能对经济是一种拖累吧。我选择乐观一点,相信高端产业的突破,多回国多消费。

    • @徐飞13145
      @徐飞1314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现在经济发展不是第一,现在是保皇位是第一

    • @徐飞13145
      @徐飞1314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还不明白吗

    • @christin-n6q
      @christin-n6q 23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中国十年新能源大计,参考国务院相关白皮书,我们是零碳能源的世界霸主,装机总量40亿千瓦的发电量,58%是零碳的绿电,光能快20%了,差不多7亿千瓦,超过美国总量,特高压世界第一,光伏+电池+电车,我们终有未来世界的能源产业闭环。这就是中国经济不可能崩溃的基础。

  • @shawtony5098
    @shawtony5098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

    课代表推荐的书还是保守了啊哈哈,其实有两本大部头看完基本就是半个专家了,一本是周雪光的组织学,一本是许成刚老师科尔奈的社会主义体制。

  • @linkpassion8224
    @linkpassion8224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会员通道关闭了吗,我怎么没找到会员订阅

  • @YahooMia99
    @YahooMia99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以下是不同的方式来表达“一个包子翻了一个国家的运势”:
    1. 一个包子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命运。
    2. 一颗包子扭转了国家的局势。
    3. 一个包子带来了国家的转折点。
    4. 一个包子决定了国家的未来。
    5. 一个包子颠覆了国家的命运。
    6. 一个包子引发了国家的变革。
    7. 一个包子改写了国家的历史。
    8. 一个包子影响了国家的走向。
    9. 一个包子改变了国家的命运之轮。
    10. 一个包子改变了整个国家的局面。
    11. 一个包子改变了国家的命运之流。
    12. 一个包子颠覆了国家的未来。
    13. 一个包子改变了国家的方向。
    14. 一个包子带来了国家的命运转机。
    15. 一个包子改写了国家的历史篇章。
    16. 一个包子影响了国家的命运。
    17. 一个包子引领了国家的变迁。
    18. 一个包子改变了国家的命运线。
    19. 一个包子改变了国家的历史进程。
    20. 一个包子改变了国家的未来轨迹。
    21. 一个包子引发了国家的重大变革。
    22. 一个包子改写了国家的命运。
    23. 一个包子改变了国家的历史方向。
    24. 一个包子带来了国家的命运变迁。
    25. 一个包子引发了国家的历史巨变。
    26. 一个包子改变了国家的历史命运。
    27. 一个包子引发了国家的命运变动。
    28. 一个包子改变了国家的历史走向。
    29. 一个包子引发了国家的未来变革。
    30. 一个包子改变了国家的历史篇章。
    31. 一个包子影响了国家的历史进程。
    32. 一个包子改变了国家的未来路径。
    33. 一个包子引发了国家的重大事件。
    34. 一个包子改写了国家的未来。
    35. 一个包子改变了国家的历史轨迹。
    36. 一个包子引发了国家的重大转折。
    37. 一个包子改变了国家的历史命运。
    38. 一个包子带来了国家的命运转变。
    39. 一个包子改写了国家的未来走向。
    40. 一个包子影响了国家的未来发展。
    41. 一个包子改变了国家的历史发展。
    42. 一个包子引发了国家的命运之变。
    43. 一个包子改变了国家的未来方向。
    44. 一个包子引发了国家的历史巨变。
    45. 一个包子带来了国家的命运变化。
    46. 一个包子影响了国家的未来命运。
    47. 一个包子改变了国家的历史局面。
    48. 一个包子引发了国家的命运改变。
    49. 一个包子改变了国家的未来轨迹。
    50. 一个包子带来了国家的历史变动。
    51. 一个包子影响了国家的未来发展。
    52. 一个包子改变了国家的历史进程。
    53. 一个包子带来了国家的未来变化。
    54. 一个包子引发了国家的重大变动。
    55. 一个包子改变了国家的历史走向。
    56. 一个包子带来了国家的命运转机。
    57. 一个包子引发了国家的未来变迁。
    58. 一个包子改变了国家的历史篇章。
    59. 一个包子带来了国家的重大转折。
    60. 一个包子影响了国家的未来走向。
    61. 一个包子改变了国家的历史发展。
    62. 一个包子引发了国家的命运之变。
    63. 一个包子带来了国家的历史转机。
    64. 一个包子改变了国家的未来方向。
    65. 一个包子引发了国家的重大事件。
    66. 一个包子改变了国家的历史轨迹。
    67. 一个包子带来了国家的未来变化。
    68. 一个包子影响了国家的历史进程。
    69. 一个包子改变了国家的未来命运。
    70. 一个包子引发了国家的历史巨变。
    71. 一个包子带来了国家的命运变化。
    72. 一个包子改变了国家的历史局面。
    73. 一个包子引发了国家的未来变革。
    74. 一个包子影响了国家的历史发展。
    75. 一个包子改变了国家的历史命运。
    76. 一个包子带来了国家的未来转机。
    77. 一个包子引发了国家的重大转折。
    78. 一个包子改变了国家的历史篇章。
    79. 一个包子影响了国家的未来轨迹。
    80. 一个包子带来了国家的命运变动。
    81. 一个包子改变了国家的历史方向。
    82. 一个包子引发了国家的重大变动。
    83. 一个包子带来了国家的历史变迁。
    84. 一个包子改变了国家的未来发展。
    85. 一个包子引发了国家的命运转机。
    86. 一个包子影响了国家的未来发展。
    87. 一个包子带来了国家的命运之变。
    88. 一个包子改变了国家的历史命运。
    89. 一个包子引发了国家的未来转折。
    90. 一个包子影响了国家的历史进程。
    91. 一个包子带来了国家的未来变迁。
    92. 一个包子改变了国家的命运变化。
    93. 一个包子引发了国家的重大变革。
    94. 一个包子影响了国家的历史发展。
    95. 一个包子带来了国家的历史转折。
    96. 一个包子改变了国家的未来方向。
    97. 一个包子引发了国家的命运转变。
    98. 一个包子影响了国家的历史轨迹。
    99. 一个包子带来了国家的重大变动。
    100. 一个包子改变了国家的命运走向。

  • @giselleelliott6001
    @giselleelliott6001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书名?

  • @healthtourguide
    @healthtourguide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课代表觉得这个情况会分别怎样影响到各个阶层呢?

  • @taozhang9641
    @taozhang9641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个人建议,这个话题太大,讲一些具体的产业、投资建议还能好一点。不然流于表面,和那种在中国唱衰美国拿流量,在美国唱衰中国拿流量的没有辨识度了。
    我不怎么研究经济,但我知道中国遇到很多次金融危机了,从1950+年一直唱衰到2024。中国这么大的产业资本大国,有很强的动员能力,来应对产业的调动进行利润再分配,从工农业剪刀差到给光伏企业贷款来抵抗制裁,现在也有限制资金的恐慌性出逃,来防止经济恐慌性外逃。退一万步,我也不认为,中国农业有国有政府控制,会出现像是美国大萧条那种,资本家倒掉牛奶,人民没有温饱的情况。这个类比,就感觉有点暴力直接,吸引眼球。
    相对于房地产泡沫,我到感觉,中美摩擦的加剧、疫情的防控措施,造成的海外资本流向东南亚其他国家,产业发展放缓,是更多系统性、长期性的问题。

  • @xinlv2386
    @xinlv2386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中国现在处在经济迷茫和突破的阶段。 走地端制造业 ,百姓收入上不来 , 走高端又有欧美在上边挡着 ,就业岗位也是问题 。 如果高端 高附加值的产品得不到突破, 这个困境不好解决。未来可见我们得走出去,去国外市场,但这应该是血一般的厮杀。 要面对 对方得企业与政府等多方面得交锋。

  • @MingX-w5u
    @MingX-w5u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什么时候买房比较好

  • @letsgoelon8217
    @letsgoelon8217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其实很多地方房价已经跌到15年了

  • @藤溨
    @藤溨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这本书刚出的时候就买了,基本没读过

  • @拳拳到露
    @拳拳到露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

    我點讚了,只是鼓勵你,我是肯定聽不懂的,而我也不是大陸人。總歸隔壁鄰居差倒楣的可能波及,還是希望大陸那邊多加油吧。

    • @kaisheklin
      @kaisheklin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谢谢 这个视频底下的评论是油管为数不多都是正常评论的地方😊

  • @ericwang5397
    @ericwang5397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6

    这期逻辑站不住脚。我自己在日本学习工作了10年以上,回国也有几年了,给我的感觉是将来比日本还是要好很多的

    • @yhwang366
      @yhwang366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是的也只有我们这种在日本长期生活过的人才刚看到日本真实的情况。外界对日本的滤镜真是太多了。日本现在基本上全面加速落后了。

  • @primbo1212
    @primbo1212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感觉有很大的一块产业是国内外资产品的全面国产化。以新能源车为例,现在BBA普遍已经被打到50万以内了。产业破局确实是一个突破口。不过也确实同意你,产业转移相比土地财政确实份额太小了。看什么时候形成合力破局吧。

    • @primbo1212
      @primbo1212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另外一个观察,国内感觉中产阶层还是很乐观。民企老板们好像很唱衰

    • @junluo4479
      @junluo4479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primbo1212新的一轮周期到来,大势推着前进,没啥大局观战略部署的民营企业在这个时候肯定难受了。没法把蛋糕做大。早期靠着人人上按揭容易赚钱吃下去没有危机意识。一旦社融开始衰退最先淘汰的就是这些思维固化的产业。

  • @Mil417oo
    @Mil417oo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6

    今年应届生(甚至之前实习一直是做城投债的^^)感受太明显了,数据的一片向好和身边的一片哀嚎完全形成鲜明对

  • @TianduoZhai
    @TianduoZhai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我有两个问题。我不是经济学专业,但是学过中国经济三驾马车是投资出口和消费。土地财政只是投资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国经济的全部?这个视频只分析了土地财政就做出了中国经济衰退的结论是否论述不够充分?
    第二个问题是,没太明白为什么类比于日本失去30年

    • @TianduoZhai
      @TianduoZhai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Kularitz咋了,有啥问题

  • @tuantuanlyu2953
    @tuantuanlyu2953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这其实是地租经济。地价越来越涨超过了民众能承接的范畴的时候,击鼓传花就玩不下去了。 如果不掰正这点,那么高昂的房价就形成了先有资,或者外资对后进,后发展人群的无情剥削,而这一点是绝对背离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的,这才是更会毁坏国家根基的东西。而现在调转车头,是有很大的风险,同时也是扭转危机必须要付出的。

  • @hanghu8487
    @hanghu8487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希望中国经济越来越好

  • @chendavid9582
    @chendavid9582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房子跌了不能买,是不是预期会持续跌30年?感觉有点不太可能。

  • @jiachenchristianxu965
    @jiachenchristianxu965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我想問作者一個問題,你想變帥嗎?

    • @kedaibiao
      @kedaibiao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不想

    • @jiachenchristianxu965
      @jiachenchristianxu965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kedaibiao 行吧 我覺得你在形象上還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的,就當我沒說。

    • @kedaibiao
      @kedaibiao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谢谢!我确实不够注意形象,不过现在确实也不太需要注意形象。在这上面投入更多精力老婆会不开心

  • @zhidongsun3836
    @zhidongsun3836 24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前进还是后退这样大方向的判断只要进行基本的信息收集一般都可以得出,何况课代表还提供方法论和benchmark。屁股决定脑袋实在是难以摆脱的人性弱点。

  • @june2294
    @june2294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课代表觉得需要卖中国房产吗

  • @batonpass2303
    @batonpass2303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根本就是预期。目前的问题是再也不会有经济高速发展的预期,行业大规模转型也举步维艰,没有下一根支柱引导发展。是否失去三十年或者是否萧条决定的是经济,但真正的后果远不止于此。

  • @june2294
    @june2294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谢谢课代表的分享。 感兴趣课代表怎么看待当下美国经济,高利率,招工难,现在我们应该报以什么样的心态?

  • @chrisharris9038
    @chrisharris9038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特别好

  • @朱红程
    @朱红程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国内经济 只能说跟政治关系很大 其他的都靠边😢

  • @unnamed2047
    @unnamed2047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请问博主有没有研究过现代货币理论,如果国家使用现代货币理论里的一些原理救市会不会更早停止下行?

    • @kedaibiao
      @kedaibiao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这是我说的二元经济问题,做过,但是无法传导到民营经济,导致过冷过热同时存在

    • @todaytomorrow1352
      @todaytomorrow1352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想一想前苏,联。自己规定货币跟美元汇率一比一,获得了天量的所谓GDP,最后泡沫还是破灭,货币贬去90%,GDP也贬去90%。

  • @tim0808chen
    @tim0808chen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中國人才輩出啊!👍👍👍👍👍。成也“ 党 ”,敗也“ 党 ”。

  • @zxurate1857
    @zxurate1857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和日本比有点太高看自己了,国际环境和人均水平与日本同时期都差的太远了

  • @haborchance6462
    @haborchance6462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恕我直言,你的标题有点过大,首先,当前世界经济模式很多都无法用以前经济学解释了,其次,一本书的观点和总结根本就不可能解释整个国家的经济模式,尤其是这种巨额体量的,最后,中国和日本的区别就是中国还有最后的牌可以打,少了一条关键宪法的约束,不用我说你也懂,如果想吃霸王餐不想付账,要么靠债务信用,要么靠拳头,这些都是学的美国人,没什么奇怪的吧,把代价转移去其他国家显然是最优解

    • @kedaibiao
      @kedaibiao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谢谢评论,请问你心中更好的标题是什么呢?

    • @haborchance6462
      @haborchance6462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kedaibiao “我们的钱袋子怎么不鼓了”或者“为什么消费降级了”

    • @任我行-z2v
      @任我行-z2v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这个评论把管主没讲到的点都讲到了,这里的评论区确实很理性,油管清流了属于是

    • @kedaibiao
      @kedaibiao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消费降级和收入下降,有其他的原因,比起土地财政,信贷、市场、收入结构的成因更大。

    • @haborchance6462
      @haborchance6462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kedaibiao 当然有其他原因,但这种标题的视角更贴近于您作为普通人角色,至于中国经济这么大的主题,您不是高层官员,信息量首先就差很多,视角自然也无法全面,还非常容易出现理解偏差,这种以个人视角传播的经济感受传导给另外一个类似的普通人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和认同感,但整个情况可能在另一个视角并不一样,所谓真话,有很大可能虽真但不正(正确),还是保守点好

  • @xinli6525
    @xinli6525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5

    也出一期讲讲美国经济呗

  • @jieli6723
    @jieli6723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额,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仅仅要看这个国家的本身,更要看国际环境。到了中国和美国这样体量的,其实看的是2者对国际社会的资源分配权。其它的都是在此基础上谈经济逻辑。

  • @ashleyh4183
    @ashleyh4183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和楼主观点非常一致!目前担心国内家里资产贬值。想问楼主有什么建议呢?

    • @吾乃汝父-o8j
      @吾乃汝父-o8j 6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往外投資䁖 不然就是買黃金

  • @jacksoncheng9241
    @jacksoncheng9241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我看过这本书,只能算是科普作用吧

  • @cmd72
    @cmd72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9

    这个视频有点人云亦云。孤立的谈论中国经济毫无意义。关于房地产与财政收入的问题,的确存在而且确实比较令人头疼。 但同时中国在绿色经济包括电动车及其长期建立的产业供应链的韧性还很强健。另外,美、日、欧的问题一点不比中国少。请问,美国的财政收入与其庞大的赤字及国债相比如何呐?这个问题真的比中国的房地产问题更容易处理吗? 现在是一个比韧劲的时候。 有时候对包括课代表之流的网红的观点之肤浅及认识的浅薄有一些着急。

    • @z.j4639
      @z.j4639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中美现在就是比谁先爆掉。说实话,只对比上海和纽约普通老百姓幸存面貌,我对美国反而没一点信心。根据我的观察,这么高的通胀和生活成本压力下60-70%的人都在挣扎。

    • @dantifer
      @dantifer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z.j4639 最近油管老给我推外国人来中国旅游的视频,一堆的人都在盛赞中国,也许只有中国人才觉得自己的国家还很落后,马上濒临崩溃吧

  • @好人-h8h
    @好人-h8h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两头在外的经济模式,碰上内需不振,外部脱钩,如果还没有优势产业的突围,那真找不到什么好的路子了。

  • @worldhello1170
    @worldhello1170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我觉得还是那句话,人多力量大,出生率最重要

  • @zhenghongjiang5862
    @zhenghongjiang5862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可惜你們課代表只能隱晦的講,能救一個是一個了(佛心),還沒算 AI 對於未來世界的改變,內外的差別會更大

    • @别骗人
      @别骗人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两个点,AI耗电量巨大,这就锁死了只有中美俄能做。
      其次AI只有进入应用,才能产生价值,找出模型漏洞,上海无人港口 AI早10年就用上了,可不是AI炒股能比拟的,股票要是那么好用,中国制造也不会让敌国如此畏惧,遑论还修桥补路做什么,炒股就完了。

  • @sudden8947
    @sudden8947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我是从22年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的,后来开始读近几十年的历史,发现有些事情还是离不开历史。

    • @yuandaohe8708
      @yuandaohe8708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展开说说?

    • @helloworld20249
      @helloworld20249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有句话说的是,你了解多久的历史,就能看到多久的未来

  • @cola-nf1it
    @cola-nf1it 6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中国到了债务要重组的时期,相信中国能较快走出困境。

  • @rollinchen6535
    @rollinchen6535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发展阶段可能和韩国类似?

  • @faketrump3605
    @faketrump3605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put out some measureable predication, and we'll see in 5 years.

  • @TEsssse-cd2zt
    @TEsssse-cd2zt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估计你并不是金融或者经济学专业的?感谢分享

    • @kedaibiao
      @kedaibiao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我是 Cornell Economics PhD 毕业

    • @TEsssse-cd2zt
      @TEsssse-cd2zt 6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kedaibiao 失敬,其实你罗列证据都已经被市场反复解读了。我个人觉得目前阶段土地财政并不是核心问题,而是大量债务的问题。中国的土地是可以基于租金有个均衡价格的。黄奇帆也提到过,都很有前瞻性,这点是学术型研究人才欠缺的。中国如果在美国降息周期开始跟随,估计应该会有机会。

  • @xuyizhen00
    @xuyizhen00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我觉得你的想法太悲观了,土地财政的弊端也不是什么新说法。首先,日本也有很多大陆没有的问题,比如有美军驻扎,财政和货币政策都不独立,而且自然资源匮乏,制造业不全面等。其次,日本当年也是有受到贸易打压的,不然美国就不会有把日裔关集中营的事了,而世界很大,如今南方国家也不是当年,市场还是很大的。最后,关于土地财政,完全可以开发新的政府收入模式,比如地税房产税,虽然不会像以前那样钱大风刮来一样,但是也能是稳定收入,而且脱离唯gdp论政绩的恶性循环,以后地方债务不会像以前那样无节制扩张,再者人民币不是国际货币,地方债务是内部问题,不受利率影响,其实慢慢处理就行了。
    作为广东人,见过太多不事生产的阿婆阿公年年拿上万分红、动不动村里卖地家里入账上百万的,我切身体会明白你说的土地财政的问题。但是我不觉得这是什么毁灭性的事情,顶多就是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产业模式。当年暴富的阿婆阿公们也没少投资后代教育,我们这代人的科学人文素养也不是前人可比的,我对于年轻一代在新型产业里拥有一席之地的竞争力这件事还是有信心的。

    • @olivier4583
      @olivier4583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这么看重自主性的话,请问是要和美国掀桌子干一场?如果不敢干的话,那有没有自主性都无关紧要了。

  • @linh349
    @linh349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和日本比 真是太乐观了

  • @MyTinyfish
    @MyTinyfish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螳臂当车,没有必要

  • @Crushgrace
    @Crushgrace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日本是一个民主法治国家腐败和权力控制得非常好。中国则完全不同即便相同问题最后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如果中国现在放开言论和信息管控,政府再大力投资教育育儿补贴等,严格执行劳动法。有了相对的自由和福利老百姓紧绷的神经就能缓解。经济低迷期大家也能随遇而安。

    • @别骗人
      @别骗人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日本公务员两个通道,一个是财阀通道,一卷定终身,你没资格参与考试。一个是韭菜通道,一辈子最多做个组长
      至于日本腐败严不严重,财阀子女一个政策,把项目给自己家人,就是亿兆财富累世不替,会收你送的两个咸鸭蛋?你以为你是谁啊。

  • @peiranlu
    @peiranlu 6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置身事外是唯一一本把土地讲明白的书

    • @周笑卓
      @周笑卓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置身事内

  • @ZeraZ-r3u
    @ZeraZ-r3u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我不太赞同关于中国经济预测的那part。投资环境的好坏都是相对的,中国即便有些因素不如以前,但compete的从来不是过去,而是其他国家。当整个世界投资环境都恶化,那个相对不那么差的仍有优势。商人追求资本效益,总是会投资,不在中国,也是其他国家,墨西哥,巴西,非洲,印度,这些国家政策稳定难道比中国好吗?!国家比较优势都是相对的,是相对于其他国家,而不是比较过去。中国投资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地缘政治环境变化,人力成本提高,内卷等都是恶化中国经商环境和比较优势的。

  • @yukan-i4c
    @yukan-i4c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阿b有时候吞评论,来这边畅所欲言下,我感觉事在人为,祖国人思想问题存在很多共性的保守或者说闭塞,比如大部分人接受不了失败,投资消费意愿十分保守,有些时候感觉思想就像是长时间被关在笼子里的鸟,不愿意去深入了解跳出认知范围的知识,只是重复的用已有知识去解释一切。在社会舆论方面,人的欲望很多时候是被死死遏制住的,所谓的弘扬正能量只会与大部分人性产生偏差,从而让每个人都像是在带着面具,公务员,企业都是如此,上的了台面的好事有一些,但阴沟里的坏事更是没法看,当然不是只有一个国家或体制有这种问题,只不过我觉得只堵不疏绝不是治理经济的手段。至少在我周围看来,90后这一代的中产阶级对经济是几乎完全没有信心的,除非再发生一次范式转移,不然很难有突破口

  • @张超-o2z
    @张超-o2z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和课代表岁数相仿,如此年轻能对一个大问题有深刻的见解并有序地表达,只有叹服二字!

  • @iSgsEthan
    @iSgsEthan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7

    这个观点简直就是胡说八道。有种十年内不要删视频。 然后给全世界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