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 印度佛教史08 揭曉三世法體的答案 有部的理論真的與佛陀的教義相違背嗎 器世間與出世間之間的區別

แชร์
ฝัง
  • เผยแพร่เมื่อ 15 มิ.ย. 2023
  • 【加入會員按鈕】 / @dsl105
    播放列表:说佛教专题 该列表包含本频道所有公开的影片
    • 52 佛陀的故事2 佛陀從小文武雙全 精通各...
    播放列表:佛陀的故事 印剧《佛陀》解析
    • 64 佛陀的故事14 悉達多出家學道
    播放列表:印度佛教史 主要讲解印度佛教史上各部派之间观点与思想上的异同,中国佛教史会在本系列影片结束后创作
    • 90 印度佛教史01 史前文明與佛教的誕生 ...
    播放列表:互动与分享 与观众朋友们的互动与分享以及问答
    • 93 互動分享01 打坐錯誤和正確的方法 什...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 134

  • @JoJoYau0206
    @JoJoYau0206 ปีที่แล้ว +10

    開始明白你說的法體是什麼了.因為有輪迴觀念,外道相信有靈魂存在,而佛教是無我的,有靈魂就等同有一個我的延續,因此佛教在不同時代,對這種論述也有不同,但必定是以無我為原則.佛教主張的不是個體的靈魂在輪迴,而是業力在輪迴,部派之爭就是有沒有{中有}之爭.
    我一直以為是說真如本體,原來是說{中有},阿賴識,{中陰}的問題.

    • @dsl105
      @dsl105  ปีที่แล้ว +3

      关键在于实相是什么,宗教的教理是什么反倒是其次,只不过,实相很难获得。

    • @JoJoYau0206
      @JoJoYau0206 ปีที่แล้ว

      @@dsl105 就如回憶也是個概念,沒有實體一樣,你總不能一個量度去形容。

    • @dsl105
      @dsl105  ปีที่แล้ว +3

      如果你的脑中有了一个想制造机器人的概念,然后,你依着你的概念造出了N个机器人。虽然那些机器人外观和质量都不大相同。但那些机器人都是依你的概念而生。
      再则,你认为造什么业,能有什么果,那是规则,那是你认为合理的规则,所以,关于因果业报的规则,你也就是有了一个概念。有部的观点,大致就是这样

    • @JoJoYau0206
      @JoJoYau0206 ปีที่แล้ว

      @@dsl105 你這種說法,令我想起你說過藝者,大自然規則不也是一種法則嗎?

    • @dsl105
      @dsl105  ปีที่แล้ว +1

      当某一种智慧生命创造出了一种事物的时候,那种事物本身就会附带一些法则,比如,当人类造出汽车之后,汽车就会拥有一些物理法则,比如车速快,撞上时的力量就大。
      但也会有一些法则可能不是附带的,而是被创造的,比如,某些动物交配完之后,母的会把公的吃掉。
      人类和动物的母爱是不是一种法则呢,如果可以被视为一种法则,那么这种法则是不是被创造的呢,还是说,他是自然而然的存在,但很明显,如果不存在母爱,物种也就无法继续。

  • @taiwaneman
    @taiwaneman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和解脫道並無直接關係....."看了5集 頭昏腦脹 最後聽到這一句 真無語啊 =.=

  • @rebeccahuang2053
    @rebeccahuang2053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好厲害!!!

  • @user-co4zj4nb2g
    @user-co4zj4nb2g ปีที่แล้ว +7

    🙏

  • @cocobj8116
    @cocobj8116 9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

  • @a19551128
    @a19551128 ปีที่แล้ว +2

    感恩分享

  • @goodx2123
    @goodx2123 ปีที่แล้ว +4

    謝謝!

  • @goodx2123
    @goodx2123 ปีที่แล้ว +2

    感謝🙏 並期待新的影片

  • @leescott7667
    @leescott7667 ปีที่แล้ว +12

    有接觸過程式的朋友應該很容易類比, 法體 = Class , 萬物=Object , 以蓋房子來比喻, Class = 設計圖, Object = 房子

    • @dsl105
      @dsl105  ปีที่แล้ว

      很棒的比喻

    • @skypluskuo
      @skypluskuo ปีที่แล้ว

      喔,難怪我聽起來怎麼那麼像物件導向

  • @shao-weilu2283
    @shao-weilu2283 ปีที่แล้ว +5

    我寫程式實體化了一個物件,但是程式出了bug我也不見得會修...所以造物主也不見得是全知全能的...

    • @user-wx7fi5ro6j
      @user-wx7fi5ro6j ปีที่แล้ว

      另外一個種想法,你所認知的Bug,是真的Bug嗎?

  • @userx001
    @userx001 ปีที่แล้ว +1

    物件導向中的Class

  • @user-nm8hj7ec7v
    @user-nm8hj7ec7v ปีที่แล้ว +3

    其实我越听就越觉得有部的法体等同于唯识的阿赖耶识。就好比声音的法体是波,波不可能凭空产生,它必定要有一个来源,但它也必须依据因缘(不同频段的波或接受器)才能被人类识别出来。

  • @user-uj9bb5gb1z
    @user-uj9bb5gb1z ปีที่แล้ว +2

    我把你的視頻鏈接 轉發到 推特了,希望能幫你 「勾引」一些朋友來觀看 嘿嘿

  • @user-ie6ci5wk9v
    @user-ie6ci5wk9v ปีที่แล้ว +2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這是武則天的開經濟,我們不是上上智的人,唯求往生西方求得無生法忍自會明白ㄧ切,在此多說好像瞎子摸象。😂🎉

  • @Dante-nh2fw
    @Dante-nh2fw ปีที่แล้ว +1

    不著重在於宇宙世間萬物(入世)的真相,是因為你還在這自我意識幻化的夢境會將所有意念偽實相化並且沒完沒了,就像人類如果永遠執著在探索宇宙的邊際就永遠沒有邊際,因為這是由意識心所產生

  • @chengyangooi4694
    @chengyangooi4694 ปีที่แล้ว

    其实,当你了解我们整个生命都在五蕴(色、受、想、行、识)的运作范围。然后,观察体悟到色、受、想、行、识不可能独立存在都是互相影响下起作用,了解明色二法其实只是相对存在的假名、概念。当下,你就体悟你的生命实相乃是色空不二。也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即是空、空即是受;… 乃至识即使空、空即是识。一下子,你就豁然开朗,知道人生遭遇一切都是有它呈现的因缘,你是不能改变你识别到的发生。你唯一能做的接受,是清楚揣测你想要发生的结果,然后,通过相对被识别存在的五蕴回应那个发生。如果,你识别你的五蕴在正觉下操作叫正念,如果,五蕴在错误觉知下操作这叫迷失、轮回。

  • @susa1373
    @susa1373 ปีที่แล้ว

    8:14 教的基本教義相【沖突】的--------衝突
    正體字是原本的字,衝=負「重」而「行」,所以勢不可當,表示其力之巨大,但簡化字卻強制將「沖」(--沖水)、「衝」(--衝撞)兩字合併成一個「冲」(沖俗體字,「沖水」成了「冲冰」了!「冫」是冰的簡文。),在用電腦將簡化字回轉成正體字時,電腦沒有這麼聰明,能知道轉回「沖」或「衝」,除非配上人工智能的辭庫幫助檢查。所以,播主還是需要對正體字字幕再審搞修正一次。

  • @wayway4592
    @wayway4592 ปีที่แล้ว

    有部的認識是一種補足,不屬於求道,但是屬於求德。

  • @Iluvkiki526
    @Iluvkiki526 ปีที่แล้ว

    其实有部有分(旧)有部跟(新)有部。个人意见,有部就是搞到佛法分裂的祖师爷😅😅。今天听你这样说,有部的概念法是出事间法(究竟法),这真的很奇特,跟阿毘达磨不一样。😅大开眼界。真的谢谢你的付出

    • @dsl105
      @dsl105  ปีที่แล้ว +1

      有部没有分裂佛教😅

    • @Iluvkiki526
      @Iluvkiki526 ปีที่แล้ว

      ​​​​@@dsl105​​​我的个人意见是有部的理念是婆罗门灵魂思想混合佛法的开头,例子中阴思想,法体恒存思想。导致有后续的龙树理论,阿赖也识理论,这些等等。
      有部的思想是启发不同系统,而且也导致北传法师错误的说上座部佛法是我空法不空。在我眼里是严重的分裂。

    • @dsl105
      @dsl105  ปีที่แล้ว

      @@Iluvkiki526 您只是看到有部的言论而已,其实在当时,有记录在案的就有十八部,它们各自有自已的观点,很多部派的思想比起有部来,看起来要分裂的多。
      比如很多部派主张的补特伽罗有。比起有部的观点,更要和佛陀无我思想唱反调

    • @Iluvkiki526
      @Iluvkiki526 ปีที่แล้ว

      ​​​​​@@dsl105,有我论这思想最早来自犊子部,而这派系如果我没记错就是来自上座部(旧)说一切有部里的分裂其中一脉,异部宗轮论里是这样记载。如果我记错请纠正我😅。
      以上只是我个人意见,有部是启发大乘佛教的功臣,而导致佛教正式出现2个不同系统。

  • @tonyhill6236
    @tonyhill6236 6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z😅很的很棒呢

  • @lowjinloong3689
    @lowjinloong3689 ปีที่แล้ว

    劉德華❤❤❤

  • @jhihlongjheng5860
    @jhihlongjheng5860 ปีที่แล้ว

    傳説釋迦牟尼曾言:「見月忽指,登岸捨筏」、「我説法如掌上葉,我法如樹上葉」、「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經論之談末節已。

  • @angsengchuan4861
    @angsengchuan4861 ปีที่แล้ว +2

    感恩!祝愿,你早日开明心性「法体」阿弥陀佛
    宇宙与人生真相「法体不二」
    我们看电视,打开屏幕被电视所吸引,不知道电视的屏幕存在。它所有的影相都要靠屏幕显现,沒有屏幕它怎么「显现法」?可是我们看电视忽略了,没有想到屏幕。我们在个世间疏忽的什么?没有想到「本体」,「自性」,「真如」,「实相」,沒有想到这个东西,这叫迷。「迷了自性寃狂去轮回」。
    「真如自性」它真的存在.,「它」永恆存在,「它」是真的。「相亅是假的,刹那在变化,「真如自性」是真的,永恆存在,它不是「现相」「不可念取,不可相观,不可智得」「无相」。这椿事情佛说的很清楚,唯證方知。怎么證?借假修真!放下无明「假相」,金刚 经云:「凡所有相皆虛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生不生不灭真如心亅你就證得了,你就见到了。释迦摩尼表演给我们看!会么!

    • @angsengchuan4861
      @angsengchuan4861 ปีที่แล้ว

      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正法名如来
      妙法莲华经「普門品」
      观世音菩萨应以何身得度者丶即现何身而为说法。
      (千百亿化身于此娑婆世界有三阿僧祗百千名号,愚夫悉闻,各说我名,而不解我如来异名。)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换言之:释迦牟尼佛即是耶和华上帝,耶和华帝即是真主阿拉。弥勒菩萨即是耶稣基督,耶稣基督即是先知穆罕默德,即是全球人类。至高无上,唯一绝对的真理道尽矣!

    • @angsengchuan4861
      @angsengchuan4861 ปีที่แล้ว

      你即如来!如來即你!
      大德你我都在涅槃中!
      涅者不生槃者不灭(不二)
      如来不二
      「无上正等正觉」,「第一谛佛法」正是说明真如佛性的内容与涵义,以及人生宇宙的真相。「佛性原本就有,不是后天修成。佛性人人皆有,可是人人皆不觉知」。佛性肉眼看得见,佛性原本就有,佛性未必禅定中才得见,「佛性是诸相非相,诸色非色」,(金刚经):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此「如来即是指👉佛性也」!真如与佛性即是人生宇宙的真相与真理!
      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善哉!
      阿门!

  • @Pizer666
    @Pizer666 6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意思是不是有一個恆常不變的規律?

  • @hotlq2530
    @hotlq2530 ปีที่แล้ว

    可以确定的是:1、人的一生就是在藏识海中不停循环,遍历整合再遍历再整合。而器世界只是人遍历经历的刹那间才因缘聚合而成,所以器世界无本性即无法体是正确的。2、所有事物在刹那间由藏识种来,又归藏识种而去,本身就是由一种变多种的过程。这些藏识种显然是三世一体之种,不随轮转而生灭,所以是永恒不变的。无论称为藏识种为何物,当然是永恒不变的。这也是所谓法体不灭的说法。3、所有有情众生既然是我的藏识种因缘所生,当然同出于我的自性,只是因小我无明而生分别,但并不妨碍我即宇宙说法的合理性,所以佛说众生无边誓言愿度。因为你只是你的自性所化之一,只要也只有回归自性才能看清这一点。
    当你修成慈悲果,你就是观音,当然观音本就是你的自性;当你修成能舍果,你当然就是大势至。所以说本性本俱足三世诸佛是非常确切的说法,只是不能直接对无明之人言说而已。

  • @justinli79
    @justinli79 ปีที่แล้ว +1

    先赞一下,可以说有三世法体,但我不认为它是恒存,还是依赖于因果刹那生灭的

    • @dsl105
      @dsl105  ปีที่แล้ว +1

      是的,其实所谓的恒存,也只是相对来说,或许,那些创造者也不会是恒存的。

    • @ali88144
      @ali88144 ปีที่แล้ว

      有三世法體就是有生滅的時間相~那還是不脫有為法的範疇!!!

  • @MsHintermann
    @MsHintermann ปีที่แล้ว +1

    可以理解佛不回答過多與離苦無關的宇宙問題,正如您在影片中所述世界無量無邊,宇宙問題豈有回答的盡頭,縱使能夠全部回答,是否又是過度著相而無法出離世間?
    另外,請教一個看完影片的小疑問。如果三世實體恆存,那我能否向那未來世已成佛的本我祈求?

    • @dsl105
      @dsl105  ปีที่แล้ว

      您的这个问题,与影片中所说的法体,是两种概念。三世恒存是指在出世间的层面,有一个人的法体存在,也就是有一个人的概念存在。

    • @user-wx7fi5ro6j
      @user-wx7fi5ro6j ปีที่แล้ว

      你所謂的祈求為何物? 跟一種概念祈求?

    • @ali88144
      @ali88144 ปีที่แล้ว

      你本是佛~何所求、何所得?

  • @chengyangooi4694
    @chengyangooi4694 ปีที่แล้ว

    其实,法体就像海。你想想海浪(生灭)的出现是不是有海。但,我们是通过海浪(生灭)来了解海。如果,水面十分平静很透彻,也许我们根本不知道海的存在。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知道海浪的现象,但我们没不知道没有海浪的海,我们能见到什么。

  • @woodwood8577
    @woodwood8577 ปีที่แล้ว +1

    听得云里雾里。博主讨论的问题好像是佛祖拒绝回答的几个问题之一

  • @user-zd4vx8uu5o
    @user-zd4vx8uu5o ปีที่แล้ว +3

    其實因為古代沒有科學,所以有很多東西需要爭論,現在很多問題都解開了,是該回到原始佛教的時候。

    • @a0980303646
      @a0980303646 ปีที่แล้ว

      以現代科學來理解佛法,更好理解!
      雖未見性,但已經接近了?!

    • @hotlq2530
      @hotlq2530 ปีที่แล้ว

      显然你还没搞清楚:科学属器世界,是有成住坏空的,而自性佛法是永恒不变的,不存在争论,只有无明遮蔽而已。

  • @raidenyoutube5494
    @raidenyoutube5494 ปีที่แล้ว

    我比較想知道 如何證明本我是生生世世 或是 本我是不生不滅 恆常的存在性。 過去佛或聖人留下一段理論建構 過去 現在 未來 三世法體 ,如果本我不存在生生世世不生不滅的特質。 那三世法體的意義就只有在現在世人們認同與否的概念,對本我是無意義,佛 老子 過去都存在,但佛教導世人本我的存在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 @hotlq2530
      @hotlq2530 ปีที่แล้ว +1

      你不修当然无法证得,只要你修当然就能证得。佛法是门实证的学问,但你先得修才行啊

    • @raidenyoutube5494
      @raidenyoutube5494 ปีที่แล้ว

      @@hotlq2530 沒證得 不代表沒有修 你得先證得我沒有修才能用你的論點 套沒修沒證得,請問證得後是這樣的概念?這樣的狀態?

  • @cctmbpw2
    @cctmbpw2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释迦牟尼佛偈曰:
    幻化无因亦无生,皆即自然见如是,诸法无非自化生,幻化无生无所畏。复告摩诃迦叶,吾有清净法眼,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正法,付嘱与汝,无令断绝。听吾偈曰: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法体:法之本体,实相无相,涅槃妙心,大无边际,小无内外,非因缘生,无依他生,本来如是,有如太清(虚空)超越时空,横跨三世,能生万法,不为己有(有如虚空,包容万相,).如何识得,见其面目?方法不少,在此简舉,与众分享,冷暖痛癢,有生有灭,乃至意识,亦復如是,生灭不息,反观法体,了知生灭,生灭灭己,寂灭现前,如如不动,不随生灭!
    禅定:何谓禅定?禅亦不生!定亦不乱!外不攀缘,六尘诸法,内不妄想,法体如如,随缘无住,自在无碍,(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又云三心(过去现在未来)不可得!请问诸位太清(虚空)有过去虚空现在虚空未来虚空吗?有增减得失动静来去生灭吗?自性法体,亦復如是!🙏

  • @globuseric8998
    @globuseric8998 ปีที่แล้ว

    一分三十三秒處概念理念去理解法體讓我想到JFK的A man may die, nations rise and fall but an idea lives on.

  • @aunng4812
    @aunng4812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48 所以有部有必要借佛陀之口说出自己的理论 有部所提出第一个依据 结果看到5:50 佛陀意思是那么人就是没有本我 也就是没有法体。我蒙了 。这样佛陀就没有说过什么三世法体的依据。这样我们是该相信佛陀的教导 还是论师的观念?我执念比较深重 还是相信佛陀的教导。 诸法因缘生 诸法因缘灭。还讲了那么多集浪费我的时间。最后看你要相信佛陀 还是 论师 ?th-cam.com/video/kx4187RxEx8/w-d-xo.html

  • @susa1373
    @susa1373 ปีที่แล้ว

    6:42 【即便】是再過一千年一萬年也會存-------不是【即便】,是【即使】,或【就算、哪怕是、縱使、縱然】
    西元二千年大陸開始推廣電腦和網路應用,卻沒有推廣打筆劃的輸入法(相關人士有意推廣漢拼作中文輸入--雖然文字改革失敗但至少在中文輸入撈回點面子),搞到人人記語音忘字形,提起筆忘記如何寫字(字形筆劃忘掉啦),甚至後來,認形退化,把【即使】看成【即便】。「即便」另有其義,是「馬上--就」,首見三國志,根本不是假設性意義的「就算」(這纔是白話文,即使是文言)。不要再【便】下去了。
    一個辭中錯字用多了,會劣幣驅逐良幣,以訛傳訛。放棄音碼漢拼,改用依順形模式的中文特性,打筆劃,不要模仿西文打音符(漢字同音字多,用音是無法解決識別問題的,否則當年文字改革漢拼早就成功取代漢字而正式升格成爲「拉丁化中文」了)。看了這麼多輸入法,結論還是輸入法始祖的倉頡最理想。
    倉頡是臺灣朱邦復於黃帝紀元四六七七年(西元一九七九)發明中文電腦時所附的。
    倉頡基本精神:
    1.注重字形特徵--按鍵輸入字根(基本筆劃部件)(尤表現在視覺最敏感的字形外廓)字根以字形特徵分組配鍵、取碼不破壞字形特徵。
    2.視覺敏感部位--字形區塊外廓(取首尾字根)
    3.這是倉頡在所有千多種中文輸入法中出類拔萃之處,祗有約一百字根(基本筆劃部件),免除不斷增設部件作字根以致達三百個以上,超出記憶能力破壞實用性。
    相對於其他千多種輸入法,倉頡有以下最不同的特色優點:
    0.中文輸入法始祖--黃帝紀元四六七七年(西元一九七九)倉頡法伴隨中文電腦出世後,便一直向「全收中華歷史所有漢字」目標邁進並完善,眼光遠大,非他法所能與之相比。
    1.收編史有全漢字--目標在漢字歷史以來全部十萬多漢字(含日韓越仿漢字)。Windows11依unicode最新版收字九萬多。
    2.追求一字唯一碼--六代無重碼(唯一碼)/五代重碼最低,免如漢拼注音等音碼要翻頁找選(注音除有漢字基本筆劃外還依口形歸類排序,漢拼全依歐美字母的亂序根本不依音也不依形地亂排成跟中文毫無關係的無序)。
    3.中文排序作內碼--朱邦復發明中文電腦時,即以倉頡碼作爲系統之中文內碼,不像今日美國架構的電腦,還要爲每個中文字另編內碼,且內碼又是美國所掌控的統一碼unicode。依統一碼排出的中文完全沒有序可言。假如中文要增減一個新造字便要向美國unicode組織申請,還得接受日韓越南的審核。
    4.取碼客觀空間序--免除筆順人爲習慣干擾。
    5.有切區塊這層級--動態組件使漢字有對應西文「音節」層級,文字結構上完全平起平坐。於是,能以最少一百多字根表達全部十萬多漢字。其他上千種他法把一漢字看作整體字,不祗失去結構觀,操作難,還使字根數增加到至少三百個,遠比不上倉頡。
    6.有尾碼包含省略--方便光學閱讀。
    7.全球支援且免費--全球各語言之系統及裝置都備有或支援,所有系統內建,不受軟體商升版要脅。
    8.考慮周全六功能--中文資訊處理所需的六大功能:字碼、字序、字形、字辨、字音、字義。
    9.字根最少一一四--在千多種各式中文輸入法中,唯倉頡一一四字根最少(人對單事件元素項記憶上限),依字形特徵分爲廿四組,以廿四字碼(中文字母)代表,加二輔助鍵,廿六碼共分配到廿六文字鍵。其他法至少三百字根,超越記憶能力。
    10.免除四系電腦病--音碼(漢拼/注音)違背中文性,助記語音忘字形,產生四系電腦病:盯屏傷目禁止盲打、同音錯字認形退化(「即使」變「即便」=即刻大便)、忘亡方言衹剩京音、漢拼洋符寄人籬下。
    11.幫記字形助學字--能助記字形,所以有助於小兒老外學中文。
    12.維中華文漢字能力--使用正確字纔能保語文並宏揚軟實力的文化。
    13.具唯一致命缺點--發明人放棄專利,無利可圖因免費,無人花錢去推廣,推廣不易在此因。
    c.cari.com.my/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008424
    《現在普遍的中華文漢字打字和英文打字的比較》

  • @Krues
    @Krues ปีที่แล้ว

    我們都還處於量子的中間態

  • @fgh3kl3l7g5.s..---ilj.0w---.
    @fgh3kl3l7g5.s..---ilj.0w---. ปีที่แล้ว

    法体应该就是俗称的灵魂,灵魂就是无明迷心,不是那个本心或本性。

  • @user-hv7uc4sd6q
    @user-hv7uc4sd6q ปีที่แล้ว +2

    針對議題而言,我還是看不懂這些討論或互辯的立場究竟為何,既然知道已經是概念,不論存在多久 都不是永恆不滅,也都不究竟得離苦呀?
    且 若 尚未得到究竟解脫,就等於 智慧不足的情況下,還思考與討論這些邊見? 這不就是分別執著嗎? @@?
    如果品嘗到了佛陀法教真正的實義,就應當知道即便是宗教也不過是一場夢,為何還需要扮演領導者似的.. 嘗試用不究竟的義理來解釋一切呢 ??

    • @witness2776
      @witness2776 ปีที่แล้ว

      上面有一位網友說,過去心不可得,,
      下面有我個人留言,也許看一下,也許有一些線索,,

  • @wenyuanzhang9716
    @wenyuanzhang9716 ปีที่แล้ว

    我的理解是,有部认为每个人当下的这个肉身是临时的,但人这个项目是固定的。你这个人肉身死掉以后接下来不见得还能变成人,但别的众生满足了“人”这个项目的框架条件,它就变成人。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

    • @dsl105
      @dsl105  ปีที่แล้ว

      对,灰常对。

  • @user-te9cy4ph4e
    @user-te9cy4ph4e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法體是否為般若為大圓鏡智為如來藏之異名耶

    • @dsl105
      @dsl105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不是,后面的节目有详细说到的。

  • @tvdiyhu7738
    @tvdiyhu7738 ปีที่แล้ว

    从起点看,只有现世这一个法体。从终点看,只有过去这一个法体。从中间的任何一点看,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恒存。混沌未开之时,没有法体,实体,也不存在过去,现在,未来任何一体。混沌未开又何来混沌。

    • @tvdiyhu7738
      @tvdiyhu7738 ปีที่แล้ว

      @@matlowtvnanawl4961 确实,理解了是一回事,能清晰的表达出来,着实困难,能表达出来被每一个人,乃至宇宙万物所理解,难上加难。

  • @LittleSucker66
    @LittleSucker66 ปีที่แล้ว

    一直對三世法體的概念無甚認識, 只感覺好像是一些超乎常人可以認知很深很深的概念, 直至DSL提到老子和劉德華的例子後, 小弟(失禮)覺得很容易理解也有點驚訝這話題竟然被爭論這麼久的歷史...
    借用影片6:30 開始的解釋, 人之所以被認定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法體, 因為現在的人可以透過閱讀道德經了解老子的概念、本質, 而老子是過去存在世上的人所以過去的法體也存在, 而只要老子所講道德經等概念繼續流傳到後世, 老子就算得上有三世法體這屬性(流傳不需要指名是“道德經(名稱)”或“老子(名稱)”, 因為這些名稱只是名相, 入面所載的概念才是本質、法體),
    如果到這裡為止我的理解沒有錯誤的話, 那其實連“人有沒有三世法體”這問題"人"本身也有一點多餘...可以想像一下, 如果一個人有11隻手指, 或者3隻眼睛, 那你認不認同他是屬於一個“人類”? 現實也有發生過不少這類案例, 而大部份有異於常人特徵的事主都被當成人類看待, 即是說界定為人類本質、法體並不在於他的不同長相、屬性, 而是說本質、法體應該是一種更深層、無形無相的東西,
    而如果深入去找出不同個體人類所共有, 最根本的一個共同性、本質, 我會把那個共同性描述為“意識”, 而意識不是人類的專利, 貓貓狗狗其他有情眾生、甚或者可能連植物、礦物也有意識只是暫時人類手段未能夠有效觀測他們的意識反應, 所以個人認為如果明白了這些, 問“有沒有三世法體” 應該會比問 “人有沒有三世法體” 更合理, 因為“人”只是一個暫時性, 對某類形相的名稱描述(例子: 如果你有同學叫劉德華, 那你說劉德華時就不一定是說明星劉德華, 所以不論“劉德華”或者“人類”這些代名詞都不會是本質、法體本身),
    通俗一點說, 問有沒有三世法體就是探討世上是不是永恆存在著一樣所有東西都共有的本質, 有錯請包涵指教🙏

    • @dsl105
      @dsl105  ปีที่แล้ว

      呵,,您可能在觀看視頻的時候,漏看了一些重要的部份,其實所謂的法體,它是概念。就好比。你的頭腦之中有了一個小船的概念,那麼您就可以依著這個概念,去做一千隻小船。至於那小船做的有漂亮的,有難看的,那都是小船,而每一隻小船的法體,就是您頭腦中的概念。也就是小船的法體
      正因為法體並非實物,所以它能越三世而存在。對於造物者頭腦當中人的法體而言,是劉德華還是老子,或者是一個三隻眼十一根手指的人,沒什麼區別的,那些都是人,只不過是有些人的質責有些不同而已。
      再比如說,您是一家汽車廠的設計師,您有了一個汽車的法體之後,也就是汽車的概念,工廠然後就按著您的汽車的法體造車,但並不保證造出來的車都是一個樣的。您有了一個車的概念,車有大車小車各種車。各種類型的車,就像是不同品種的狗狗。

    • @LittleSucker66
      @LittleSucker66 ปีที่แล้ว

      @@dsl105 謝DSL指教🙏, 但如果法體的定義是你所說的“概念”, 那我就更不明白, 用你所提汽車法體作例子, 那如果有一輪汽車可以在海上航行(就像兩棲海陸坦克那種), 那究竟海陸坦克的法體是汽車的概念, 還是船的概念? 還是汽車加上船的概念? 如果判斷為車還是船的界線不能被有效區分出來, 那說法體是一種“概念”基本上也沒有什麼意義, 因為根本區分不了概念與非概念之間的差別, 也分區不了概念A和概念B之間的差別
      另外如果照你對三世法體的解讀, 從宇宙大爆炸開始“汽車加船”這概念已經存在, 那為什麼到了大概二戰期間水陸兩棲汽車才被構思和研發出來? 甚至對從未聽聞過水陸兩棲汽車的人來說, 水陸兩棲汽車的概念是真的存在於他個人角度的過去嗎?
      11:59 你據大毗婆沙論說, “類異是諸法從過去到未來是種類有變化, 而法體沒有變化, 比如把各種金屬器物經過融化之後再做成別的器物時, 形狀雖然變化了但顏色沒有改變, 人的法體在過去世可以生成一個叫老子的人, 在未來世可以生成一個叫劉德華的人, 姓名性別等屬性各有不同, 但人的法體並沒有改變”
      我對以上這段的理解是, 法體是概念沒錯, 而它是一樣隨形式變化後依然不變的屬性, 而照我對世上自己觀測能力以內的東西作描述, 它們所共有不變的那個“概念”, 就是意識, 如果你說 “意識”不是法體, 即“意識”非隨形式變化後依然不變的屬性, 那請問法體是不是一樣人類能夠意識、理解得了的概念?

    • @dsl105
      @dsl105  ปีที่แล้ว

      @@LittleSucker66 汽车也好船也好,只是一个名相,如果有人发明了一种可以水陆两用的汽车+船的东西,那你大可以给这种概念起个名叫:汽船,或别的。所以不必执着名相
      把各种金属化了再做成别的,这是类异。你把一个或多个汽船的零件拆下来再做成另一种或另一个汽船,不就得了么。
      意识是人的心法中一种事物,如果你说是人的心法,那只是器世界里的一种事物。如果是出世间层面某种智慧生命的心法,那么,他的心法也就是他的意识,或许可以被等同与某一种法体

    • @LittleSucker66
      @LittleSucker66 ปีที่แล้ว

      @@dsl105 哦~ 那我大概明白了為什麼你第一個回應會不同意意識等於法體, 看了你後來的回應我猜你對意識的定義應該是唯識八識入面第6識"人心理活動的綜合"? 那我想表達的意識和第6識的確不是完全一致的東西, 謝謝

    • @user-ju7ng3yo1y
      @user-ju7ng3yo1y ปีที่แล้ว

      法体的“法”字在这里是助词,但在佛教,是对上座或年长僧人的尊称如“法体金安”等,在这视频里作者没有作详尽的释义,是为至憾而误吃瓜我辈以为“我乃法体”与大戒比丘身份同品也。

  • @Iluvkiki526
    @Iluvkiki526 ปีที่แล้ว

    声音的法体是波长,那么声音有生灭,波也是有生灭。何来恒存?
    如果法体是概念/理念,这就是概念法了,有生灭无实体,也是无我的。。。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概念法,是有的但是这些都是无我。

  • @sup2
    @sup2 ปีที่แล้ว +1

    基本上就是一種一元泛神本體論
    道家的道正正是相似的概念,萬物皆從道流出,所以可從萬物中間接觀察到道,這裏的萬物就是器世界的中事物,而道就是三世恒存的本體。

    • @sup2
      @sup2 ปีที่แล้ว

      @@matlowtvnanawl4961 最主要原始佛教駁斥的泛神論對像是梵我觀,梵我觀最大的特點是以泛神意識為本體的主張,所以和"無我"論的衝突最大,反過說道OR三世法體,頂多是主張有一個恒存的萬物基础,在原始佛教的觀念中頂多是對這類存在歸為無記,所以留下了一個空白給部派去發展。

  • @user-md3of6vv8k
    @user-md3of6vv8k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神識可以解釋為靈魂嗎?
    佛教是否不相信世界是由造物主創造?

    • @dsl105
      @dsl105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佛陀反对有造物主,造物主在大梵类似于上帝,他主宰宇宙间的一切。但佛教里也有天人或天神。

    • @dsl105
      @dsl105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神识,灵魂,我觉得只不过是称呼不同,关键在于定义。这个话题很复杂,以后在节目里再详谈吧

  • @chanchintsung
    @chanchintsung ปีที่แล้ว

    狗狗的自性橘子的自性聽起來很像是他們的DNA, 而這些DNA也是環境因緣合和, 真有其自性嗎?

    • @dsl105
      @dsl105  ปีที่แล้ว +1

      DNA属于色,也就是物质,它是器世界中的色,无自性。三世法体不是色,是出世间的概念。这概念通过DNA体现它的相和规则

    • @chanchintsung
      @chanchintsung ปีที่แล้ว

      @@dsl105 謝謝您的解釋。

  • @ngwei3200
    @ngwei3200 ปีที่แล้ว

    其實您說的《佛陀說》3個字,已經錯誤了。博主您知道,所有佛經都不是釋迦寫的佛經嗎?
    您看的佛經內容裡面的佛陀對話內容也是虛構的,都是第三者的二次創作故事內容。並非來自,釋迦的教導。
    如果宇宙因緣而起,為什麼宇宙有法則? 原子也是有法則? 明顯因緣而起是錯誤觀念。

  • @chia-weichang6246
    @chia-weichang6246 ปีที่แล้ว +2

    過去心不可得
    現在心不可得
    未來心不可得
    那剩下什麼?

    • @Jay-si6ym
      @Jay-si6ym ปีที่แล้ว +1

      剩下「不可得」😂

    • @witness2776
      @witness2776 ปีที่แล้ว

      你覺知到你的生命過去是一位童年,它消失了,你覺知到你的生命現在是一位青年,它消失了,你覺知的你的末來是一位老年,它消失,你進入中陰,你覺知到你的生命是中陰,中陰也消失了,你又覺知到你的生命又從童年又開始了,,
      當你說,過去心,現在心,和未來心都不可得的時候,你一定是有覺知到那三件事,一定是有一位目擊者目擊到那三件事,因此你才能夠說出那三件事,因此有一樣東西一直,一直,一直都在,一直都是純淨,新鮮,年輕,無法變老,一直都在覺知每一件事情,而那一樣東西是什麼,,
      那就是你,你就是真理本身,而所有的一切都發生在真理的上面,而真理的三大要素是永恆,無限,和唯一,或者不要說這三大要素,說其他的三大要素,狂喜,光明,和滿足,或者也不要說這些,說說看自古以來那些所謂覺醒的人對你是如何稱呼的,一,心,道,梵,光,自性,佛性,神性,真如,實相,清淨心,菩提心,如來心,智慧心,一真法界,本來面目,狂喜淨土,哈利路亞,神的國度,宇宙意識,等等又等等,,
      或者也不要稱呼那些名稱,因為那些名稱無論如何稱呼,現在的和尚,居士,學者,專家,博主等等,也已經不知道那些稱呼是在指那一個東西,而雖然稱呼有很多個,但是真理只有一個,因此所有那些稱呼都是在指同一個東西,但是是在指那一個東西,,
      就是指覺知的這一個東西,佛這個字就是覺這個字,如果没有覺,那麼無論一切存在或不存在,一切都是零,而這一個覺知還有其他的名稱,清醒,觀照,意識,覺性,注意,謹慎,或小心,表面的名稱不同,内在的意思一樣,那麼這樣就抓到重點了,,
      佛陀說,保持清醒,清醒是生命唯一的道路,跟隨的意思是,跟隨你的覺知,你的純潔,自由,和自性,無論你自己是怎樣的,接受你自己,成為你自己的明燈,照亮你自己的生命,,
      所以有人如果想要全然的回到自己,回到自性本身,回到真理本身,不想要繼續經歷輪迴,也就是不想要繼續經歷出生與死亡,快樂與痛苦,愛人與被愛,殘人與被殘忍,等等又等等的時候,,
      那麼方法就是保持清醒,清醒就是意味著有覺知,所以保持清醒就是保持覺知,保持有明,保持明心,保持正念,也就是保持觀照,那麼這樣就是生生世世以來第一次真正開始在往自性,佛性,或真理移動,,
      而如果在網路上輸入,保持觀照,或者,觀照三部曲,或者,奧秘之書,直接找覺醒的人所說的分享,那麼就可以瞭解保持觀照的時候要怎麼觀照,要觀照什麼,而瞭解不表示做與不做,但是瞭解總比不瞭解好上千萬倍,,

    • @aunng4812
      @aunng4812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 @chia-weichang6246
      @chia-weichang6246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剩下佛性。

    • @aunng4812
      @aunng4812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chia-weichang6246 那什么是佛性,又出自何处?

  • @rjgong88
    @rjgong88 ปีที่แล้ว

    我是刘德华,你为啥用我照片?

  • @clarkliu4767
    @clarkliu4767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完错

  • @ap3964
    @ap3964 ปีที่แล้ว

    宗教还讲啥哲学,信就行了。现在不都一个和尚一本经哦

  • @a0980303646
    @a0980303646 ปีที่แล้ว

    器世界指的是物質世界,出世間指的是更高維度的世界,可以函蓋器世界的任何時空!

    • @hotlq2530
      @hotlq2530 ปีที่แล้ว

      正相反,出世间指的是0维空间。无即万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