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N LIN 謝謝您的評論,我尊重您的意見但還是無法被說服。 如同我之前評論所提到的,獨立思考是一個過程.而演講者在此次所提到的開放感官,是獨立思考的最初一步,也就是認知問題的階段而已。既然講者以別落入不思考的鄉愿陷阱為題,主題就應含括完整的思考過程而不是僅著重於覺察問題。 我不反對講者表達的打開感官才能看見事物本質,但如果只以身體感知和過程的重要性不亞於結果為主要演說內容,不妨就以傾聽內心的聲音、過程的美好風景為題即可。或許是講者的舞台表演背景,很明顯的在講台上更沉浸於表演,即便自嘲被當作諧星。然而今天是TED的場合,我希望看到的是講者挑戰在18分鐘內給予觀眾一場結構簡單完整並啟發人心的演說。
最后一段让我感动到了,因为我曾经就是个只敢小声说话,不会发问的女生
不愧是學藝術的,感覺他的演講要頗具抽象思維的觀眾才容易欣賞,腦袋偏向邏輯思維的人較為跟不上,從後者眼光來看,他試圖闡述的點是分散的,即便分開來看都有閃光點(比如他揭示名言乃自己編造那段非常有震撼力),但彼此關連卻若有似無,沒有很好地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導出結論。比如,標題是「別陷入不思考的鄉愿陷阱」,這裡其實已經包含兩大主題:不思考、鄉愿。但這其實又是兩回事----很多人思考過還是因為人情或種種原因做出鄉愿行為。因此為了將這主題講完整,理論上應該是多剖析人們為什麼不思考然後鄉愿,以及應對方式。可內容裡關於鄉愿的僅僅只有前面幾分鐘(講到舒適圈為止),然後就跳到別的了。其次,中間那句「害怕思考痛苦的過程,更害怕思考出的結果」,原本令我眼睛一亮,以為接下來有更讓人醍醐灌頂的見解,比如順著編造名人語句那裡往下展開「人因不自信又有迷信權威的弱點」來補充加強這個觀點之類,沒想到他卻用了不太有關連的倒立來舉例,我恐怕無法被說服,為什麼(藝術表演上)身體倒立的過程旁人看起來很美,我(思考判斷時)就該忍受痛苦的腦袋思考過程?後面的封閉感官和打開感官的故事,倒真是1000位觀眾有1000個解讀了,我的解讀是人若能排除腦袋中充斥的雜音、偏見、恐懼等,相對保持在一個「靜」的狀態,以及在心境及思維上反璞歸真,比較容易察覺到事物的真相或接受新事物,而免於落入「聰明反被聰明誤」的陷阱。這個點雖然挺好,但和「不懂思考」或「拒絕思考」關係還是不太大,和「鄉愿」更是差得十萬八千里。總得來說,這演講在我感覺文不對題,論點各自散落彼此關連薄弱,每一論點又缺乏深入論述及「貼切」舉例,只有在公眾演講手法上值得學習,總體感覺有些失望。
乡愿的人外表看似谦和但实质上对 好坏,对错,是非 漠不关心。 这种人是冷漠的,而冷漠之人有个特点 他们对外在关闭自己的感官系统,对自己每天都在经历的事没有基本的觉察。 连小事都觉察不到的人,他们怎么可能能够体察别人,知道别人的想法呢? 是什么造成了感官上的缺失呢?演讲者给出答案,是因为我们从小教育上的缺失,是因为从小的教育就教导我们考高分就好,遵循老师教的就是最好的。所以我们丧失了深度思考的能力,一个人如果不去思考就不知道世界上其实有很多条路可以走,就不知道看事情的角度可以是多元的,也就不会有判断是非的能力。他所保有的价值观永远就是当初老师教的那一套, 面对任何事永远都只有一套解决方案,面对A问题就给出B答案, 面对C问题就给出D答案。 这种程序化的思考并不是人类,而是机器,而机器就是最冷漠的东西,因为他眼中只有答案而没有世界。要避免成为一个冷漠的人首先要先打开自己的感官系统,并且学会独立思考,让知识让你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进而更了解别人,使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柔软。
朱澍荞 說得真好,謝謝您。
開口問出你心底深處的疑惑,然後想辦法解決它,這個過程,就會促使你去思考。
所以,永遠不要放棄問「為什麼」?
真的很喜歡蔡柏璋 不管是演講還是書還是表演還是只是臉書的發文~~
不思的讚美給了我們感性的美 細思的批評也給了我們理性的帥氣
我一直以來不太會表達我腦袋出什麼問題,但蔡導竟然完全命中!
永遠不要停止發問。感謝分享😊
他演講口齒清晰,聲音好有魅力喔! 讓人想繼續聽下去,希望可以來我們學校演講!!!!!!!
谷歌大神太強了,現代的為什麼是用key的.以前學知識要買厚厚的一本百科全書來看.不懂時再間為什麼.一切起於好奇心.當科技進步到知識無價時.思考就變成一種樂趣一種過程的探索。
聽演講好享受~
講得真棒,很有趣!
谢谢你
繼續好奇發問
很認同
發問~為什麼我們不問~為什麼~為什麼冷漠~能改變嗎~能獨立思考嗎~有答案嗎~有那種環境(如北韓~如ISIS恐怖組織...)~有這種自由嗎(不論身心靈)~會被接納問題嗎~會造成問題嗎~會被攻訐嗎~會退到原點嗎
吸引人的標題,但是演說者表演大過實際內容,是TED裡面少數讓我覺得沒有獲得啟發的演說。又或者是說18分鐘的時間限制不夠讓演說者完整鋪陳?
演說者試圖指出獨立思考的重要性,卻以身體感知舉例說明,身體的本能反應和感知關乎獨立思考嗎?這只是獨立思考的第一步吧?過程應該是 1.認知問題 2.思考 3.衡量 4.選擇 5.執行。而演說者在思考過程,再度使用倒立作為例子帶過(倒立的過程是最吸引人的,難道就可以套用到獨立思考的過程上嗎?我們可以說獨立思考的過程是美的,是吸引人的嗎?)並沒有觸及到真正的問題核心。
在脈絡不甚清晰的演講中最後加上Never stop asking, 脫離舒適圈, 突破, 超越自我等口號也就能夠贏得觀眾的掌聲了吧?
個人意見
+variablemwl 不錯喔~有在思考
+variablemwl 他要表達的是不要封閉要放開心去體會,重要的是過程不是迅速的結果
人生而為人擁有的權利不要因外在環境而忘記,感官就是思考的過程沒有感官你只是空氣不存在
他說到人的本能是不要忘記你自己生為人獨立的個體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葉白白 思考是有分別的,沒看懂就批評就不是正確又不帶偏見的思考。
批評要言之有物不是用自己冠上去的東西沒講到又提的不夠影片本身的觀點而去批評
因為只著重在字義所以只看到表面,這是自身的實力不夠不是演講者的實力不夠。
批評最重要是真的理解但不認同否則你的論點不堪一擊,只是淺薄不正確思考。
所謂不正確是你提出的假設,身體本能反應不確定你有沒有看仔細他說的是感官跟天生能力
他說的是本能感官你沒有感官就只是空氣,身體本能當然是獨立思考
你提的過程也很籠統只是名詞動詞任何人都懂的道理,重要的是背後的意義不是去打臉人,沒有重點。
獨立思考當然吸引人因為做為你自己最初的本質跟變化
美不美的問題獨立思考是你最重要的根本美不美是主觀定義的。
CHUN LIN
謝謝您的評論,我尊重您的意見但還是無法被說服。
如同我之前評論所提到的,獨立思考是一個過程.而演講者在此次所提到的開放感官,是獨立思考的最初一步,也就是認知問題的階段而已。既然講者以別落入不思考的鄉愿陷阱為題,主題就應含括完整的思考過程而不是僅著重於覺察問題。
我不反對講者表達的打開感官才能看見事物本質,但如果只以身體感知和過程的重要性不亞於結果為主要演說內容,不妨就以傾聽內心的聲音、過程的美好風景為題即可。或許是講者的舞台表演背景,很明顯的在講台上更沉浸於表演,即便自嘲被當作諧星。然而今天是TED的場合,我希望看到的是講者挑戰在18分鐘內給予觀眾一場結構簡單完整並啟發人心的演說。
+variablemwl
我跟你有相同的看法,我也認為脈絡不夠完整連貫,收尾顯然因為時間到而顯得太急:
我沒有辦法從 "用感官認知世界" 連結回到 "獨立思考" 當中,難道獨立思考就只能用感官嗎?
我也沒辦法從 "每個人從小就都會發聲" 這件事情連結到 "Never stop asking" ,嬰兒哭叫那麼大聲,難道他們是在作獨立思考或是想問事情?有思考的人難道就一定要叫得比較大聲?還是比較大聲的人就有在思考?
我不否認演講的確很好看,而且某些地方有些啟發,這或許是演講者想帶給聽講者的東西,但每一個重點或故事之間的連結卻顯得有些薄弱,這個演說結構讓我有一種一直被打斷的感覺。
以色列父母要求孩子每天到學校都要想問題問老師。回家父母會關心孩子問了什麼。目的是讓孩子能獨立思考。台灣的教育是讓我們讀高分,父母的教育是小孩子有耳沒嘴。台灣理所當然的接受教育,思想僵化。
三個人搭熱氣球,這三個人分別是科學家,企業家和歷史學家。升空時發現浮力不夠,決定要把其中一個人丟下熱氣球。你會選哪一個人呢?
一堆大人議論紛紛,各持己見。在旁邊的一個小朋友說出他的答案[把最胖的那一個丟下去]。惹來大家的哄堂大笑。跳脫思考框架。
不是每個以色列的父母都這麼關心小孩 也不是台灣的父母都只關心考高分 父母思想教育的有耳沒嘴大部分是上一代的思想了
沒有絕對 只有相對
我看到了改變
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
一界小民 即使不能齊家 至少也能修身吧
從自己做起
我們會看到希望
那為什麼一直不改呢?
看到,底下好多討論,覺得很有趣。就讓我試著帶入以下這麼幾句話好了。
{
我思故我在。
我存在,我醒著,我自以為醒著,懷疑我可能沒有醒著。
我看著我,我在觀眾角度看著我,我覺察到我在觀察我。
我發現問題,我質疑問題本身,我發現我在質疑。
}
//一層跳脫到外層還能再次跳脫到外外層,如此循環//
獨立思考的訓練,可以說得上是在這種不同的層次認知到自己的存在,而不停反身思考,因此而不受控制不受催眠,不從眾不被導向。而這一切的基石→就是讓自己退回原點,並且在過程中提醒自己"再"退回原點。
以上是我觀看完這則TED後加上自己的吸收與轉化所得到的。
他演講的內容多嗎?...
恩...確實沒有很全面,但是我得到的多嗎?...
恩...隨著我不停的思考與提醒,越掘越多。
當討論本身演講內容,而認知內容不夠,其實兩個層面來說:有在獨立思考;但推知的結果又偏於表象→因為覺得內容不夠完整。但是這實屬個人收穫與觀感問題,是論述不完的。因為答案混雜主觀與客觀角度。
他丟的是一個引子,相信在場的聽眾中有不少在演講後,都會陷入思考。而非散場時的清爽,感覺收穫甚豐之類~
有點懂你的意思, 不過我這裡做一個比喻
"想要弄平彎掉的木板, 不要去反折彎掉的木板, 而是用重物壓平它".
當一個木板彎掉了, 讓它變平的方法有 2 種 :
1. 把木板往反方向折, 邊折邊檢查直到木板看起來有變平, 沒有折超過.
2. 把木板放在平地上用很重的磚塊壓住, 雖然要等待很長一段時間, 但它自然最後會變平, 不必擔心造成各種意想不到的變形.
第 1 種方法, 它是使用各種 "手段", "技巧" 來修正彎曲, 這種方法很容易造成木板變形 (思考依據選擇的混亂) 的副作用. 很多社會規範, 禮節, 習俗, 倫理, 宗教 等等都是用這種方法來 "弄平彎掉的木板".
如果一個人的思想是建立在蒐集到的 各種名言, 各種人生哲理, 轉換負面念頭成正向念頭, 自我鼓勵, 自我告誡警惕, 同理心的思考邏輯, 這樣做確實很快能達到效果, 但是木板有可能會會變形的副作用.
可以參考 "心理防衛機制" :
zh.wikipedia.org/zh-tw/%E5%BF%83%E7%90%86%E9%98%B2%E5%8D%AB%E6%9C%BA%E5%88%B6
第 2 種方法, 是純理性. 純理性 (平的地板) 而且強健的理性 (很重的磚塊) 很難做到, 連我都很難作到, 一個人實在是要相當理性才做的到純理性.
當我的行為發生偏頗, 我只用純理性修正, 雖然比起 "反折木板" 還要 "費力", 但是我認為這樣才是最接近事實 (地板是全平的) 而且最理性的作法, 不會有板變形的副作用.
上面的例子如果看不懂, 那舉簡單的例子, 當我感覺要養成賴床的習慣時, 有 2 種方法可以避免這個事情 :
1. 多設定 3 個鬧鐘, 或音量調超大, 或把鬧鐘放到距離床邊很遠的距離.
2. 用 "純" 理性思考, 直接做出起床的決定. 沒有理由, 不用解釋.
第 1 種方法是 "他律", 我的意志沒辦法自由的決定我的行為, 而必須仰賴其它各種手段, 這時候我的 "意志" 是 "不自由" 的.
第 2 種方法是 "自律", 而且我當下的 "意志" 是 "自由" 的.
(這邊講的自由跟言論自由或自由人權一點關係都沒有).
2 種方法都能達到目的, 但意義完全不一樣.
8:42是周玉蔻嗎?
回歸原點,記得自己是一個動物
老師的聲音真好聽耶(顯是為文不對題)
後面嬰兒的例子,有點感動
避免批評最好的方法就是什麼話都不要說,什麼事都不要做,什麼樣的人都不要成為. (聽得出來是反話嗎XD)
-蔡柏璋
很有趣的演說,喜歡亞里私多德那一段, 和打開感官才能看清事情本質
可是如果感官瞬间被关掉了呢? 就好像你被某一件事情,你懂了,清晰了。可是,突然,又被某一件事情拉扯,又变回以前的那个状态。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也尝试回到那里... 努力的尝试再尝试
幹嘛幹嘛的,或甚麼甚麼之類的
這樣的形容聽了好幾次
還有一堆啊叭叭叭叭🙄
內容有點跟主題不符,不過說話方式不會讓你覺得無聊,主題是重要的且值得去深思。有一點很是認同,就是很多人是鄉愿不去或不想去思考的,因為怕思考出來的結果跟自己正在做的行為有所出入,為了怕被別人批評,所以習慣不思考。
無現金
貪優惠
貪方便
聯手機
大陷阱
上毒隱
自送死
敬請做一期
1.一起「反無現金」
2.「反銀行」
3.一起「反社會評級」
啊叭叭叭嗶叭叭叭叭
請問如何能參與演講???
或如何能成為TEDx的志工?
有點不知道在講什麼....
因为没有一个中心观点,所以会觉得不知道在讲什么,但是每点内容都还有用
沒重點
重視速成不重視過程
主题不清晰。tedx和ted的差距还是太大了。
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郭韋-x6u 覺得他說的沒錯 不清晰
「鄉愿在民主時代是最受歡迎的人物,但是大多數人並不認得這個名字。」〈政治的風情〉:th-cam.com/video/T9Nn-3anbVg/w-d-xo.html
他講的九彎十八拐,一推人聽不懂zzz
別落入不思考的鄉愿陷阱:蔡柏璋
何これ
これは独立に考えての方法
讲的什么啊。有点主题没有啊,还打开感官……灌心灵鸡汤啊
为什么你会觉得他是在灌心灵鸡汤,为什么你会觉得没有主题,是你没有听懂还是你单纯的就想找存在感,打开感官,虽然有些晦涩难懂,但是尝试去理解之后你才会知道其中的精妙之处。所以古人说“三思而后行”你想想,你说这句话你思考过吗?你考虑过你说过的话可能带来的后果吗?你思考过你说这句话有什么意义呢?你肯定没有,要不然定然不会说出如此鲁莽和失礼的语言,同时有些愚昧,能上TED的人都是挺厉害的人的,所以你思考过吗?
Ho Michiyo
菩薩示現,讓我了解、有這樣的觀點存在;關於他的演講,我是拿來警惕的;講者的負面思考還是很濃烈!憤世忌俗、丟出來的共振、還是憤世忌俗。
好險亞里斯多德沒講過那句話!當時瞬間降低亞里斯多德的地位。
塵盡光生 你的批叛性也很強,你可以寬容地多理解這演講。
沒有感覺他負面,他的重點就是要我們多思考,我也覺得一件事情有很多面向可以讓我們思考,但要注意思考的過程我們要帶領自己往哪個方向?正向還是負向甚為重要!
我也常常覺得孔子很機車
不會吧!現在大學生對於文字的理解有這麼遲鈍?
內容沒架構。
文不对题🌚🌚
B在中國內地是髒話老師
二
沒啥內容 浪費我十九分鐘
很有趣的演說,喜歡亞里私多德那一段, 和打開感官才能看清事情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