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禪系列動畫(三) 認物為己

แชร์
ฝัง
  • เผยแพร่เมื่อ 17 ต.ค. 2024
  • #放鬆 #chan #專注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 22

  • @rogerhuang2885
    @rogerhuang2885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南無阿彌陀佛🙏

  • @徐拿鐵
    @徐拿鐵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感恩法師及製作團隊的用心
    阿彌陀佛🙏🙏

  • @洪安安-n4q
    @洪安安-n4q 9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隨喜讚歎!感恩法布施,功德無量,末學受益良多。至誠感謝法師🙏阿彌陀佛

  • @alice-yg6hi
    @alice-yg6hi ปีที่แล้ว +1

    感恩團隊。希望能多製作類似影片

  • @陳雪馨
    @陳雪馨 2 ปีที่แล้ว +1

    阿彌陀佛

  • @陳彥誠-j8f
    @陳彥誠-j8f ปีที่แล้ว +3

    很有思考性,感恩,南無阿彌陀佛🙏

  • @pure_faith-23
    @pure_faith-23 2 ปีที่แล้ว +15

    影片的逐字稿,有需要的人可以參考,但主要還是要以影片的內容為主。有錯歡迎告加,感恩。
    生活禪系列動畫(三) 認物為己
    白先生:前幾天啊,我忙了一整天,上了捷運,本想好好放鬆,安定一下,後來我的斜對面,坐了一位女孩子,拿著手機看韓劇,更誇張的是,她沒戴耳機,我一下子要拉到身體的放鬆,一下子又被吵雜的聲音拉走,結果弄得我更累。
    藍先生:這經驗我也有,這時要禪修真不容易呀。
    白先生:過程中我還發現不僅方法和聲音拉來拉去,腦中一下子想她怎麼沒有公德心,一下子再提起放鬆,沒多久又想該不該開口告訴她把聲音轉小一點。然後我看到其他人也在看她,心裡便想妳看大家都覺得妳吵到別人了,於是我竟想用念力告訴她,奇怪這麼多人看著妳,妳不會不好意思嗎?但完全沒用。
    眾人:哈哈,這會有用才怪。
    白先生:結果是她非常專注的看韓劇,而想用禪修的我,整個過程中內心反而七上八下。
    綠先生:我以前也碰過,這時我就會想到師父講的「練習不受外境影響」,也是「用放鬆」就會感覺到方法跟外境的干擾在比力量,好像有個天平,一邊是外境的聲音,一邊是放鬆的感覺,就好像兩邊在比力量。
    紅小姐:我好像也跟大家差不多,過程中內心反而是浮動不定的,像這樣的狀況,到底要怎麼禪修呢?有機會我們應該可以去請教法師。
    法師:似乎方法跟外境之間的拉扯,在生活中經常碰到,我們之前講霓虹扇時,提到「以動為身、認物為己」,把心產生的各種現象認為是自己,消失了卻還一直抓著不放,用大家的例子來觀察,(2:34)我們在身心環境的各種現象上跳來跳去的,這一連串的過程,每一個單獨現象,裡面都有非常多的念頭群,變化消失的非常快,但我們一直覺得沒有消失,即使是剛剛你在描述那一件事時,會不會覺得就是捷運上的那個女生,播韓劇吵到你。
    白先生:講的時候是這樣沒錯,可是法師一這樣問,我就發覺「自己把記憶中的影像當成對方。」
    法師:(3:13)當心裡浮現她怎麼這麼沒有功德心,這一串念頭,都是你的心浮現的想法,但卻把想法當成我,把想法裡的她當成實際的她,就形成了「她干擾我」,這就像左手打右手一樣,其實都是自己的念頭,另外在當時你會覺得是她在看韓劇,然後是我被干擾,我要放鬆,我要舒服,我想請她關小聲等等,這些念頭都是心感知的對象,凡是對象的都叫做物,有沒有發現這些都是心在運作的現象,然後慣性的把這些身心的現象當成我。
    因此,我們如果沒有釐清什麼是「真正的自己」,那麼努力調整的都是「物」,便很容易會落入,「認物為己」的狀況。
    藍先生:聽法師這樣講,聲音、放鬆還有想法都是「物」,這些是不是都不要,那平常要怎麼禪修。
    法師:禪修時,放鬆是暫時的著力點,但卻不是要排斥外境,追求放鬆、住於放鬆,許多人因為喜歡放鬆時,舒服寧靜的感覺,不自覺便住於放鬆中,其實放鬆也只是暫時的現象,就算是感覺很安定,那也是暫時且會變化的現象,剛練習禪修的人,確實很需要放鬆,但如果想在禪修上面持續精進,卻想住在會變化的「放鬆、安定」上,這不是很奇怪嗎?
    藍先生:嗯,若沒有人提點,確實沒發現。
    法師:那麼問問大家什麼是自己?
    法師:還記得《楞嚴經》裡講到的妙明真心嗎?而這個妙明真心是「不即現象、不離現象」,不是說在所有現象之外,有個妙明真心。
    綠先生:法師的意思是這個妙明真心才是自己嗎?如果是這樣,那太深奧抽象了,怎麼修行啊?法師能不能講具體些。
    法師:這個「真正的自己」,至少要俱備兩個條件,(6:08)第一具有「見聞覺知」的功能,總地來說,就是具有靈明的能力,而只要是沒有見聞覺知的功能,便不是我,第二這個「我」,不應該有時候有,有時候沒有,應該是恆常、不動、空寂的,所以神會禪師曾說,「見聞覺知而常空寂」,有些禪師用「 靈明空寂」的說法,來講真正的自己。
    綠先生:見聞覺知可以理解,但空寂不動體驗不到。
    法師:那可以「先練習把錯誤認知放下」,(6:57)例如:我們把相片、影片還有鏡子中的影像認為是我,把記憶中的影像也認為是我,但其實這些都不是我,這些都是物,因為都沒有見聞覺知的功能。
    (7:16)把身體的動作、感覺認為是我,把放鬆、想法、心態,還有修行時產生的安定狀態,認為是我,但其實這些都不是我,因為這些都會變化,是無常的、暫時的生滅現象,這些也都是物,「楞嚴經」裡這麼說,云何汝今,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從始洎終,念念生滅。遺失真性,顛倒行事。性心失真,認物為己。輪迴是中,自取流轉。
    綠小姐:所以歸納一下法師講的,先不要把沒有見聞覺知,會生滅變化的現象,誤認為自己是這樣嗎?
    法師:可以這麼說,而用方法,以及產生的各種感受、覺受等等,雖然都知道但練習著不停留,或不住於任何一個現象上,不取任何現象,也不捨任何現象。
    藍先生:法師可以再進一步說明,怎麼跟默照或話頭結合嗎?
    法師:(8:46)雖然還沒體驗到見聞覺知而常空寂的真心,但是沒有心的參與,所有現象就顯現不出來。我們用現象是心「感知」的,或是心「明」的來觀察,大分類來看,只有真心不動,其他被感知的,都是會生滅變化的動相,(9:14)首先身體會動,感覺會變化,想法會改變,這些都是動的,先練習著體驗這些身心的變化,在霓虹扇中,我們講到虛空山河都在心裡,心就像是一面大鏡子,像在捷運裡,有人站著、有人聊天、有人走動,聽到各種聲音此起彼落,這些都是動的,是你的心感知的,不把它切割成心外的現象,同時練習著「好的不喜歡,壞的不討厭」,(9:59)另外從一般人的經驗來看,捷運的空間、座椅是不動的,走出捷運、虛空、房屋、高山是不動的,但從真心的角度來看,這些也是動相,會成住壞空,會生滅變化。一樣是練習不把它切割成心外的現象,當確認所有現象全都是心「明」的,就會想弄清楚具有見聞覺知又空寂不動的心,究竟是什麼?那修行的方向就會從追求或排斥現象,轉為探究心的本質。
    藍先生:這樣聽來,一方面能讓我們建立「平等看待所有現象」,另一方面可以跟話頭相接,參究本來面目。
    法師:沒錯可以這樣,(11:02)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些生滅的動相,當我們執取時,把小四大組合而成的會動的身心,認為是我時,我相就出現了,小四大以外會動的人,就變成其他人,人相就出現了,以這個身體為參考點,參考點的上下前後左右,就形成空間相,參考點的移動就有了時間順序,就成為時間相。
    禪修就是練習放下萬緣,進而不住於任何現象,逆向操作。放下對小身體的執取,當身體的負擔漸漸消失後,心的覺知會擴大到環境,或者是恢復的更全面,這時候可能會有內外統一的經驗,此時也可能會執取統一心為我,那就變成大我,接著再放掉大我,也就是心整體的感知,但裡面沒有我。
    所以六祖講,「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為自縛。」洞山良价禪師則說,「心不附物,是真修行。」
    紅小姐:這讓我想到禪七中,師父講的,「放捨諸相,休息萬事」的意思。
    藍小姐:謝謝法師為大家開示,「認物為己」的觀念,至少可以先釐清哪些是會生滅變化的現象。
    紅小姐:所以平常生活中,雖然一樣用方法,同時練習「好的不喜歡,壞的不討厭」,這樣既不離開外境,放下內心對現象的貪愛或厭惡,進而不住在現象上,那麼境本身就不會有所影響了。
    法師:(13:19)是的,而一般人對待感覺的態度,是會想要把壞的感覺,轉成好的感覺,會想要把波動的情緒,轉為平靜。剛開始學佛或禪修的人,往往會以此為目的,然而,禪,是要在森羅萬象的現象中看到,「見聞覺知而空寂不動的心」而不是改變現象,把波動轉為平靜,把不好的感覺轉為好的感覺,要「轉化的是認知的錯誤。」
    等一下我要去開會,今天先跟大家分享到這裡。
    眾人:謝謝法師百忙之中抽空為我們開示,阿彌陀佛。
    法師:阿彌陀佛
    放捨諸相就是不孰著任何現象,實際上就是無住心。 心不住於心理現象、不住於身體現象、不住於環境現象。 所有心内、心外的一切現象,都是有的, 但不要去執著它,不要去在乎它, 便是放捨諸相。 不住於任何一種現象, 就是「默」; 知道所有的現象都是正在發生中,那就是「照」。 《聖嚴法師教默照禪》

    • @bonnieyjlee
      @bonnieyjlee 2 ปีที่แล้ว +2

      感謝您提供逐字稿,隨喜讚歎,阿隬陀佛!

  • @simsoochiang1608
    @simsoochiang1608 3 ปีที่แล้ว +1

    🙏🙏🙏

  • @陳文寬-f9o
    @陳文寬-f9o 5 ปีที่แล้ว +19

    感恩法鼓山團隊製作這些動畫,很清楚具體地闡明甚深佛法,讓末學受益良多!阿彌陀佛!

  • @王昭月-o4g
    @王昭月-o4g 3 ปีที่แล้ว +1

    受益良多感恩!阿彌陀佛!

  • @davealian9484
    @davealian9484 2 ปีที่แล้ว +1

    感恩🙏🙏🙏🤗

  • @楊麗鳳-k3n
    @楊麗鳳-k3n 2 ปีที่แล้ว +1

    把自己功德回向給我兒子女兒同修

  • @shengdongzhao3664
    @shengdongzhao3664 4 ปีที่แล้ว +3

    感恩,这些动画做得真好

  • @cakerice1478
    @cakerice1478 3 ปีที่แล้ว +1

    其實可以直接跟她說,叫她戴耳機或轉靜音

  • @洪安安-n4q
    @洪安安-n4q 2 ปีที่แล้ว +2

    感恩!隨喜讚歎!阿彌陀佛🙏

  • @曾紜倢
    @曾紜倢 2 ปีที่แล้ว +1

    感恩,頂禮製作團隊的各法師

  • @楊麗鳳-k3n
    @楊麗鳳-k3n 2 ปีที่แล้ว +1

    打坐或練經先懺悔感饒少一點

  • @jianlim5081
    @jianlim5081 4 ปีที่แล้ว +1

    感恩🙏
    阿弥陀佛

  • @果承
    @果承 4 ปีที่แล้ว +1

    心不附物 是真修行

  • @ns63090
    @ns63090 4 ปีที่แล้ว +2

    止。動。自如。

  • @葉秋容-r7j
    @葉秋容-r7j 4 ปีที่แล้ว +1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