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噸高階核廢料仍在核電廠內無處可去,但核廢真的廢?難道不能再利用?

แชร์
ฝัง
  • เผยแพร่เมื่อ 31 พ.ค. 2024
  • 5R覺醒2.0,總獎金超過9萬元,快來討「拍」吧►lihi1.com/Xr933
    影片篇幅限制,未能容納關於核能的所有研究與觀點,我們在這邊補充一些相關研究,歡迎參考:
    *加速器驅動次臨界系統(Accelerator driven sub-critical reactor)研究,本技術希望透過人工方式讓核廢料在處理場內核分裂成原子序低、放射性弱的產物,解決核廢料問題。
    ndltd.ncl.edu.tw/cgi-bin/gs32...
    *乾式貯存場會將燃料棒分散貯存降低衰變熱產生,並且計算有效中子增值因數(effective multiplication factor),來確保燃料不會產生連鎖反應
    www.kns.org/files/pre_paper/3...
    00:00 核二廠退役
    00:36 《5R覺醒2.0》廣告段落
    01:01 核二廠的現狀?
    02:11 核廢料的分類?
    02:45 高階核廢料現在在哪?
    04:16 高階核廢料該去哪裡?
    05:09 為何高階核廢料需貯放許久?
    07:00 高階核廢料儲存會不會有危險?
    08:24 乾式儲存場的輻射危險嗎?
    09:53 最終處置場該設在哪裡?
    11:06 核廢料可以被循環使用嗎?
    // 延伸閱讀 //
    核廢料放我家?高階核廢料的危險性與處理方式
    pansci.asia/archives/337801
    核物理學家看核能議題:理性判斷、不要盲目──《林清凉回憶錄》
    pansci.asia/archives/349408
    契忍可夫輻射|科學史上的今天:10/23
    pansci.asia/archives/128286
    // 參考資料 //
    www-pub.iaea.org/MTCD/publica...
    holtecinternational.com/news/...
    www.iaea.org/sites/default/fi...
    www.nrc.gov/waste/spent-fuel-...
    infcis.iaea.org/NFCIS/Facilities
    www.taipower.com.tw/tc/page.a...
    www.world-nuclear-news.org/Ar...
    // 製作團隊 //
    主持:泛科知識 #鄭國威知識長
    企劃:謝富丞
    腳本:謝富丞
    剪輯:蘇庭緯
    特別感謝
    國立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 葉宗洸教授
    核能研究所退休研究員 黃毓皓博士
    核能研究所工程組 楊慶威組長
    協助影片審訂
    想和我們有更多互動嗎?加入會員 ► lihi1.com/BWeoe
  • วิทยาศาสตร์และเทคโนโลยี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 2.4K

  • @xuanyu2860
    @xuanyu2860 ปีที่แล้ว +110

    依舊是如此迅速的出片速度,辛苦了!還有補充資料 ,感謝團隊

  • @user-di5kf4ch6u
    @user-di5kf4ch6u ปีที่แล้ว +35

    其實前幾年美國就有公布可以將核廢料再次處理應用的技術 但成本高到離譜 所以現階段大多數國家都還是以封存為主

    • @jjter6793
      @jjter6793 ปีที่แล้ว +11

      說個可怕的事實,精煉高階核廢料的同時也會產生大量低階核廢料,這也是很頭痛的難點!
      算一算封存過程中反而還比較省事且汙染相較較少。

    • @user-pk3lo4kn2k
      @user-pk3lo4kn2k ปีที่แล้ว

      美国的钍基核电站就是使用当前的核废料再利用,美国的技术最领先,但是没有继续试验下去,有传言当前的核电站的核电站产生钚,是制造核弹的原料,钍基核电站运行后产生的核废料没有钚,为了维持强大的核威力美国不想研制钍基核电站,中国为了在内陆地区建造不需要水的核电站,正在积极研究钍基核电站,已经在甘肃武威进行实验性反应堆发电了。

    • @bellea79892
      @bellea79892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根本連處理都不需要 封存就好了根本不會影響到人,封存幾百年也沒差,像是古代細菌埋地凍土下上萬至億年會礙著人嗎?不會

  • @scottzhe
    @scottzhe ปีที่แล้ว +24

    若能夠有D的選項,那當然是目前最好的選項,不管是對於國內發電的穩定性或是處理高階核廢料的問題,都能夠有合理且適用的方案可以解決困境。

  • @ChiChi-cn5je
    @ChiChi-cn5je ปีที่แล้ว +29

    太棒了 這種高知識的影片應該讓更多台灣人看到,太多資訊不對等導致大家對於核能發電以及核廢料的議題都沒辦法用最客觀的想法去思考

    • @user-hk3jk9dq4l
      @user-hk3jk9dq4l ปีที่แล้ว

      th-cam.com/video/EAJVQg8yGD0/w-d-xo.html&ab_channel=關鍵時刻 台塑在研究小型核電站!? 供百萬人用電、沒核廢料問題「夢幻技術」已成真!?【關鍵時刻】20220705-4

  • @choosin
    @choosin ปีที่แล้ว +44

    1. 能循環用到無害是最理想的,但就跟期待核融合一樣現階段緩不濟急,降低溫室效應的急迫性太高了。
    2. 雖然說擺我家這種話聽起來很白癡,但我認為如果真的認為可控可管,放置在可看可維護的地方比藏在大老遠好得多,甚至可以設置個原子能公園隨時監測,平常還可以參觀教育。
    埋藏深處還是要可控可管,台灣看起來不是很像有這種地方的國家;送出國就是成本問題。
    無論哪種原則還是要可以監控可以維護,畢竟擺在遠方如果不管,太晚發現往往更難處理。

    • @chih-hsintsai959
      @chih-hsintsai959 ปีที่แล้ว

      高階核廢料[最終處置]之後,就不會監控也不會管理了。因為不可能監控幾萬年。所以全世界都是規畫深埋,封土之後不會監控也無須管理,地面上馬上回復一般使用。

    • @s9154001
      @s9154001 ปีที่แล้ว

      第四代反應爐 已經可以處裡 核廢料 且 已經在驗證階段

    • @chelunhsu8698
      @chelunhsu8698 ปีที่แล้ว +6

      第一點我完全同意
      第二點我補充一下,因為我發現很多民眾不清楚,支持使用核電的國民黨,核一二廠所在的新北市,從朱立倫到侯友宜市長卻始終不配合興建儲存設備,這兩天法院才判決請新北市政府儘快核准興建,已經纏訟十年了
      很多政策,不是中央不做,是反對黨刻意反對,我有憑有據就事論事,法院判決台電勝訴理由就是新北市政府提不出具體合理的反對意見

    • @ER1775
      @ER1775 ปีที่แล้ว

      所以何必核電廠

    • @choosin
      @choosin ปีที่แล้ว +4

      @@ER1775 不管你還要不要用,現存5000噸已產生的高階核廢料還是得處理阿 13:30

  • @ShiipChan
    @ShiipChan ปีที่แล้ว +278

    既然還有輻射就表示還有沒用完的能量,只是它無法被現階段的人類科技所運用,期望未來有一天能再次利用它。

    • @MorriganPendragon7117
      @MorriganPendragon7117 ปีที่แล้ว +54

      現在不能利用你是聽誰講的?自我國有核電廠以來,核燃料棒都是使用重水反應爐加以重新濃縮製造為核反應爐/核武可使用核原料,臺灣無法回收加以利用,是因為美國將中山科學研究院中的重水反應爐,用水泥灌漿廢爐,導致臺灣無法製造/回收核燃料棒,導致現在我們得花錢送去美國/法國,才能將核燃料重製。

    • @ShiipChan
      @ShiipChan ปีที่แล้ว +126

      @@MorriganPendragon7117 您若去掉第一句話,我會覺得感謝您的分享讓我長知識了。
      我沒有聽誰講的,就是我的知識範圍讓我這樣以為,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剛好這方面您比我多懂一些也不用這樣酸人吧。

    • @cuptea859
      @cuptea859 ปีที่แล้ว

      @@MorriganPendragon7117
      美國賣你反應爐是給你發電用,
      結果非要違反合約拿去造核彈,
      沒有連著核一核二一起埋掉已經很仁慈了。

    • @user-ev3ls4qo5d
      @user-ev3ls4qo5d ปีที่แล้ว

      @@MorriganPendragon7117 也是當初有個賣國賊,跑到美國去告密,不然台灣現在根本不用怕大陸

    • @a2160558
      @a2160558 ปีที่แล้ว +19

      剛查了一下, 好像是因為當初重水反應爐造成嚴重汙染且廢料無法處理才交由美國處理...

  • @bright-chiu
    @bright-chiu ปีที่แล้ว +135

    當初有進到核二的圍阻體裡參觀,還有參觀用過燃料池,其實真的沒想像中的那麼危險,即使從燃料池旁往下看也很安全,但問題是核廢料的去處現在被卡住,如果用過燃料池沒客滿其實可以延役,捨棄穩定無排放的核電後,使用不易儲存且依然排放二氧化碳的燃氣電廠,一旦庫存拉緊報就危險了,加上面臨未來的淨零碳排的規範也都是壓力,希望未來的決策者可以站在更高的高度做通盤檢討,取得一個最好的能源配比平衡。

    • @user-uy2wm6yq2s
      @user-uy2wm6yq2s ปีที่แล้ว +9

      問題是已經爆滿很久了,甚至為了延役還把存放密度都增加了!

    • @springrollwang4441
      @springrollwang4441 ปีที่แล้ว +31

      黨要你覺的危險,你就該覺的危險。不然他就弄到真的危險

    • @user-ti1jv3kh4j
      @user-ti1jv3kh4j ปีที่แล้ว

      詐騙集團,核電不用去搞風光發電,一堆黑道在亂搞,你不要核,一度電12元,國民能接受嗎?
      就算不用核,想要搞光電也請好好搞,結果變成民進黨的黨營事業,教獸,你講的話,瘋狂打臉自己的嘴
      垃圾中的垃圾

    • @jackychang4768
      @jackychang4768 ปีที่แล้ว

      @Chink 你住台灣嗎?中央政府無法命令地方政府發給使用執照,所以新北市政府卡住使用執照,新北核廢貯存場就無法啟用。

    • @wlnhu1861
      @wlnhu1861 ปีที่แล้ว +8

      @Chink 來 你出來選 我一定投你 政見就是我一定強制蓋核廢料儲存基地

  • @STAMZHANG11
    @STAMZHANG11 ปีที่แล้ว +191

    在普遍民智未開,無法冷靜了解核廢料特性的民眾仍佔多數的情況下,出口國外處理算是比較合理的選擇,但仍希望新世代電廠能盡快上線商轉,才能完美的解決廢料問題

    • @Chi-na-mogu
      @Chi-na-mogu ปีที่แล้ว

      国际合约已经禁止出口核废料到落后国家,不要闹了!核废料只能台湾自己解决

    • @M1975TNT
      @M1975TNT ปีที่แล้ว +9

      😂😂😂出口國外處理算是比較合理的選擇😂😂😂
      😂😂😂普遍民智未開😂😂😂 
      你認真?😂😂😂有沒有想過就算真的有國家願意接手 他的收費會是佛心價?

    • @STAMZHANG11
      @STAMZHANG11 ปีที่แล้ว +17

      你要別人幫忙處理燙手山芋了,還指望人家給你佛心價?做夢嗎

    • @kangcc912
      @kangcc912 ปีที่แล้ว +6

      光是連 "出口" 這件事情都要解釋半天,例如 廢棄礦場再利用等等。
      何況是解釋 次世代技術、高階核廢料玻璃化等等。
      除非有類似全球暖化的大演講與社會響應,
      不然現在可能還在爭論,人類活動是否是會造成全球溫室效應。
      還有核電取代天然氣、煤炭發電,能夠真正有效的減少全球碳排放,所以被國際能源歸類到綠能。

    • @LaoLinInTaiwan
      @LaoLinInTaiwan ปีที่แล้ว +10

      在普遍民智未開>>>哇,真的很敢講,我國民眾普遍受的是義務教育,開不了民智!?.想必要受特殊教育才開智慧吧
      立場不同不等於是笨蛋,我個人是支持所謂"安全核廢料"埋大安森林公園,順便壓制一下周邊房價

  • @Maverick_1964
    @Maverick_1964 ปีที่แล้ว +113

    台灣的核能議題 某種程度上政治大於科學了

    • @s9154001
      @s9154001 ปีที่แล้ว

      就是政客利用無知騙票的工具

    • @woeitzae
      @woeitzae ปีที่แล้ว +24

      某種程度約佔99.9%😂

    • @kicoyang
      @kicoyang ปีที่แล้ว +13

      网上很多拥核立场和反核立场,正方为了拉拢支持的力量,反方为了加深支持正方的焦虑,无不用特定资料、特定数字、用极端例子或是错误类比来影响认同族群
      在议题讨论文下的留言区,甚至只要出现某些关键字,很可能就会出现上下文都不看,就直接攻击留言者
      或是留言者想探讨某个议题,攻讦者就虚构另外一个留言者没讲过的话来当成留言者的想法来攻击
      现在这种议题很缺乏理性讨论空间

    • @LaoLinInTaiwan
      @LaoLinInTaiwan ปีที่แล้ว +4

      核能跟核廢料處理是科學問題,但是核廢料儲存在哪裡,是百分之百的政治問題。

    • @mojidoza11
      @mojidoza11 ปีที่แล้ว +2

      所有人類的事, 都是政治好嗎

  • @ABABBAB
    @ABABBAB ปีที่แล้ว +236

    個人覺得以台灣人的反對程度花錢交給其他國家處理才是,最可行的辦法還有就是希望核融合早日完成商轉讓人類用上更乾淨高效的能源

    • @user-ig8ou3xx7l
      @user-ig8ou3xx7l ปีที่แล้ว +1

      完全只會讓貪得無厭的人更加浪費而已,是過往的發電過度寵壞人類吧!

    • @mimicqneb
      @mimicqneb ปีที่แล้ว +39

      可以處理核廢之一的法國,大概可以將高階核廢取出10%再用成燃料,其他玻璃化,然後最重要的是“全部廢料再送回來“😂😂😂因為全世界沒人想要,自己國家自己處理,難道你會想收法國的核廢嗎?😂😂😂

    • @chenenjoytheluxury2668
      @chenenjoytheluxury2668 ปีที่แล้ว +38

      當初要送出去處理結果被反核擋下來了

    • @user-rx4ry6lx3c
      @user-rx4ry6lx3c ปีที่แล้ว +18

      要是花錢能處理還需要傷腦筋嗎? 現在哪一國要收別國核廢了講來聽聽

    • @akira9788
      @akira9788 ปีที่แล้ว +25

      @@chenenjoytheluxury2668 說來聽聽看,送去哪一國?不會送回來?

  • @Romrvf
    @Romrvf ปีที่แล้ว +3

    放射廢料比起其他化學或工業廢料,多了一個優勢,它會隨時間衰減,對人類威脅也隨時間降低。而因為人類使用天然鈾,造成了許多半衰期短,生物效應危險的同位素,它們的總毒性只要花約一千年至兩千年的時間,便會降低至天然鈾毒性以下的水平。也就是說,我們將它置於生物圈之外,只要照顧它過了最多兩千年,以毒性而言,一切又恢復到似乎未曾用過天然鈾一樣(甚至更低),講20萬年太誇張了

  • @yong-junlian9557
    @yong-junlian9557 ปีที่แล้ว

    你作的這一個視頻對大家有幫助。推!

  • @user-mw5vd8pk5e
    @user-mw5vd8pk5e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

    我覺的若可以利用黑潮發電
    是很天然的發電
    電也有可能多到賣給別人
    只是技術方面很多要克服
    找出最低成本最高效應

  • @s401051227
    @s401051227 ปีที่แล้ว +18

    核廢料處置方法
    A:成本極高 很安全
    B:成本低 但因設置在地表仍有安全疑慮
    C:成本高 安全 但受國際局勢影響
    D:成本極高 安全 但不一定有結果 畢竟到現在還是花式燒開水 要找到既又有效率又安全無污染的方法或是用核融合反應的技術都沒這麼簡單
    還有一個鈾增殖加工 可以用某種反應方式讓鈾-238轉換成鈽-239 進而再加工進入反應爐發電 但因為技術含量過高且危險 而且被發現會產生國際問題
    因為鈽-239是製造核武的原料 這相當於一種提純的作法
    再不然廢燃料棒中多是鈾-238(貧鈾) 可以再加工製造成各類型穿甲彈 裝甲或是其他產品
    蘇式做法 把不管高階低階核廢料聚在一起 然後用一枚氫彈把所有物質都蒸發
    只能說目前核能不管是安全性跟效能還有環保都是人類電力來源最優解 雖說不是完美的且還有核廢料處理的問題 但只能希望核融合技術能有突破
    讓所有人有真正乾淨的能源使用 畢竟人類文明科技跟能量息息相關 只有獲得更多的能量人類文明才能再進步

    • @centscents
      @centscents ปีที่แล้ว +2

      同意,其實跟物種多樣性一樣,多樣性可以保持物種的平衡跟生存能力。
      同樣的,能源多樣性是一個比較優化的方式。核能跟其他綠能或石化能源一樣,
      都有他們的優缺點。 核廢料的處理技術在進步,同樣的其他能源的技術也在進步。 在可見的未來30~50年之内,核能跟綠能的技術應該會比較快速的發展。
      像台灣這樣用政治搞能源的做法,講難聽一點,就是在養蟑螂。 對實際能源需求沒有太大的用處。

    • @twn10
      @twn10 ปีที่แล้ว

      地球上的放射性礦物提煉濃縮出來成為鈾原料,還是地球的一部分,又不是外太空掉下來的東西。

  • @ALBEVA
    @ALBEVA ปีที่แล้ว +4

    核能發電的原理就是利用半衰期輻射發電,說某種核電可以沒有輻射,這邏輯根本錯誤
    因為輻射不是人類可控(請參考量子物理),所以有沒有可能發電到沒有輻射這句話,也根本違反了熱力學(你不可能在中低輻射量情況下提取能源發電)....
    所以不論如何,都一定多少要走到"高階核廢料"處置這一環節,想說人類哪天有什麼技術可以打破這一環節,這根本拿漫畫當事實的想法

  • @israelii2
    @israelii2 ปีที่แล้ว +28

    比爾蓋茲的四代核電機組,就是運用這些核廢料進行發電的!研發成功之後,這些核廢都能變廢為寶!😊😊

    • @jjter6793
      @jjter6793 ปีที่แล้ว

      但事實上困擾存放場的並不是高階核廢料,而是被汙染過的防護用具、金屬,那些產物可能是高階核廢料的數百甚至是千倍以上,試想連空氣、海水都能汙染甚至北半球出事、南半球都能偵測到大量輻射,那麼即使是封存廢料過程中也不斷的再受到汙染,看不見、被忽視的核廢料更有多少要處理呢?

    • @Nazi-symbolism
      @Nazi-symbolism ปีที่แล้ว

      然後勒…科技總是要在困難中找到創新並突破😂又一個活在過去封閉的低智商

    • @s9154001
      @s9154001 ปีที่แล้ว +3

      @@jjter6793
      你自己身體也有輻射 香蕉也有輻射
      你要不要消滅自己
      任何只談毒性 不談劑量 就是在耍流氓

    • @kangcc912
      @kangcc912 ปีที่แล้ว

      印象中之前有看到相關的後續新聞,
      遺憾的,目前週波反應器雖然能提高原本核燃料的利用率。
      但增加的利用率並沒有預期中高,好聽些就是未來仍有很大潛力。

    • @TwWin99
      @TwWin99 ปีที่แล้ว

      目前看起來只是延長核廢料的可利用時間, 最終還是會產生高階核廢料...

  • @jackychang4768
    @jackychang4768 ปีที่แล้ว +7

    曾在網路上看到某些天馬行空的故事,只能笑說創意無限。有啥「核廢料100%可以全數轉化製成燃料電池,該技術在國際上行之有年」,還有「高階核廢料全數再濃縮製成燃料棒,此後無須浪費地皮存放核廢料」,我就好奇怎麼發明人到現在還沒得諾貝爾獎。或者將核廢料製成髒彈,聲稱不需特殊貯存空間,這也很有意思。
    核能燃料棒的「回收再利用率」只有10%,剩餘90%高階核廢料仍須找地方存放。而這耗費鉅資回收再製的10%MOX燃料,由於會改變核反應爐的工作特性,核電廠必須通過設計或調整才能使用這種燃料。MOX燃料再次發電後,仍然屬於高階核廢料,還是要找地方存放,不管怎麼濃縮,高階核廢料體積不會改變。

    • @mimicqneb
      @mimicqneb ปีที่แล้ว +3

      我賭未來100年這些高階核廢會原封不動,放在原來地方,一樣沒人想處理😂😂😂,當然這些核廢一樣要花錢照顧😂😂😂

    • @user-oj4zt7ob1p
      @user-oj4zt7ob1p ปีที่แล้ว

      行之有年是沒有,但有生之年應該是看得到,是有相關理論、技術,但商轉盈利的問題則是還沒完成

  • @binladan911
    @binladan911 ปีที่แล้ว +22

    很客觀的分析核電廠,不過在台灣,核能是政治問題

    • @springrollwang4441
      @springrollwang4441 ปีที่แล้ว +1

      供電穩定則是信仰問題

    • @Test-nc2es
      @Test-nc2es ปีที่แล้ว +1

      請支持用愛發電 😌

    • @springrollwang4441
      @springrollwang4441 ปีที่แล้ว

      王美花勾小指頭保證不缺電,而不是用人頭保證。

    • @Test-nc2es
      @Test-nc2es ปีที่แล้ว

      就跟 不純砍頭 是一樣的 😌

  • @hyaonlee5845
    @hyaonlee5845 ปีที่แล้ว +17

    某政黨前陣子常拿核電來做政策宣傳
    結果他們執政的縣市還是不願意啟用核廢料儲存場

    • @user-wxRymyjz
      @user-wxRymyjz ปีที่แล้ว

      因為某政黨的阻擋,結果中火照常開
      因為某政黨的阻擋,結果核電不能用
      因為某A地區的反對,結果某B地區不能蓋核電

    • @7ytMo
      @7ytMo ปีที่แล้ว

      新北猴

    • @80f73
      @80f73 ปีที่แล้ว

      地方與中央本來就有差,你總不可能一切都照總部的想法去做吧

    • @hyaonlee5845
      @hyaonlee5845 ปีที่แล้ว +8

      對啊 我覺得這個是他們要面對的問題
      不斷強調核電很安全絕對問題
      然後一個廢料儲存場就問題一大堆
      不給你用就是不給
      不能嘴巴上支持 實際上消極抵制吧
      票拿了就跑 當支持者白癡嗎還是
      執政的縣市還這麼多
      都沒有任何一個適合而且願意嗎?

  • @user-vi1nr3zj1d
    @user-vi1nr3zj1d ปีที่แล้ว +2

    乾儲的問題在於年限大概4-50年
    時間到了就得拆掉外層水泥和內部鋼殼,每座乾儲桶拆除後約會產生200噸的核廢料
    而拆除更換所需要更換的成本,台電不講的喔
    所以還要再增加難以處理的核廢料??
    對了,據說能極大使用核燃料棒的Fast-neutron reactor是基本可以宣布失敗
    目前只剩中國和俄羅斯在玩
    而俄羅斯機記得曾在2017年說要正式商轉
    但時至今日,除了2019年曾小篇幅說要機組更代從新嘗試,之後到今天都沒任何訊息

  • @gibbspan7381
    @gibbspan7381 ปีที่แล้ว +25

    鈾238其實在正常核反應中就會吸收中子,再兩次beta衰變變成同樣能核裂變的Pu239,反而是介質會吸收中子,導致中子損失;所以為了產Pu的核電廠不能使用一般水(輕水)當介質

    • @Guixu_cosmos
      @Guixu_cosmos ปีที่แล้ว +2

      那是早期的重水式反應爐吧 鈾235濃度達10~15% 這樣才能產生鈽239。
      鈾235濃度太低釋放的中子少了,鈾238蛻變成鈽239的量也會減少。

    • @gibbspan7381
      @gibbspan7381 ปีที่แล้ว +2

      @@Guixu_cosmos 重水核反應爐設計夠好的甚至可以用濃縮前的鈾做燃料,因為產生新的Pu239與鈾235有相同特性,會成為新的燃料;另外產Pu的核電廠可以用很多不同的材料來減速中子,像是前蘇聯的車諾比核電廠就是使用石墨

    • @Guixu_cosmos
      @Guixu_cosmos ปีที่แล้ว +2

      @@gibbspan7381 核燃料棒之間會插入石墨棒來控制 而反應爐內液體是用重水。
      鈽元素半衰期比鈾235還短 他的輻射強度比鈾235更強,所以會導致核污染程度也相對比較高。
      所以重水式反應爐逐漸退出商用。

    • @chenenjoytheluxury2668
      @chenenjoytheluxury2668 ปีที่แล้ว +1

      石墨不是減速劑而是中子反射用的介質,用來增加系統反應截面的

    • @user-ve7kn1re5u
      @user-ve7kn1re5u ปีที่แล้ว

      @@Guixu_cosmos 重水是管制品,不能商轉純粹是美國爸爸不肯而已,並不是因為乏燃料污染高,相反的重水式反應爐可以使用的燃料棒種類比較多,產生的廢料還比較少,停機又不想輕水式那麼麻煩,缺點就是回到美國爸爸身上,人家美國爸爸不肯核武擴散

  • @HeiMiBR
    @HeiMiBR ปีที่แล้ว +5

    高階核廢料的處理問題:
    1. 人造建築物現階段沒有萬年不壞的技術。以萬年為單位,極大可能僅過幾百幾千年就後續無人修繕管理。目前技術沒有在這種情況下撐過幾萬年的能耐。
    2. 這麼長的時間,極有可能幾萬年以後的人使用的是不同的語言和圖示系統,難保不會有後世的人誤闖。
    3. 以台灣而言,板塊活動頻繁。二十萬年的時間,以前臺北市都從海底升降好幾次了,哪來安全的「地底儲藏地」?

    • @Xenomorph-jd8st
      @Xenomorph-jd8st ปีที่แล้ว

      而且自己享受核能幾十年,卻要子孫幫忙顧核廢料二十萬年,擁核人士還真好意思。
      此外,現今的電價根本沒有把顧核廢料二十萬年的花費算進去,所謂的核能低成本只是把部份費用轉嫁給子孫,而塑造出來的假象罷了。

    • @tamamywife
      @tamamywife ปีที่แล้ว +1

      @@Xenomorph-jd8st 而且自己享受火力幾十年,卻要子孫幫忙不知道多久的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反核人士還真好意思。

    • @Xenomorph-jd8st
      @Xenomorph-jd8st ปีที่แล้ว +1

      @@tamamywife 全球暖化的主因並不是火力發電,並且你這麼說有改變「子孫須出錢、出力幫你顧核廢料」之事實嗎?
      明明是你享受的,讓子孫幫你出錢、出力,你好意思?

    • @lintc928g
      @lintc928g ปีที่แล้ว

      最終處置是放在岩洞內,肖維岩洞有三萬多年前的史前壁畫,並且乏燃料三百年後的輻射強度,比起天然鈾並沒有高多少倍

    • @lintc928g
      @lintc928g ปีที่แล้ว

      @@Xenomorph-jd8st 燒一噸煤會產生兩噸多的二氧化碳喔,全球暖化就是複製恐龍時代的高溫氣候,因此才需要每年都開氣候峰會討論減碳,核燃料最終處置場設在岩洞內,子孫不用出錢、出力照顧喔~~

  • @fong822
    @fong822 ปีที่แล้ว +10

    丟給黃土條處理吧,他講的都很簡單

  • @user-ww8cn4rx3t
    @user-ww8cn4rx3t ปีที่แล้ว +6

    真實的問題在於大家都想享受但又不想負責任 ,才會衍生出那麼多問題與爭議。

  • @lawrencelin6619
    @lawrencelin6619 ปีที่แล้ว +4

    化廢為寶 才是最高明的作法!
    解決一個大問題 還帶來更大的效益

  • @user-cx6rg6mr7d
    @user-cx6rg6mr7d ปีที่แล้ว +56

    期待下一期介紹製造太陽能板時,產生的劇毒化學廢液廢泥的處理何時商轉,毒性多久消失,現在儲存在哪裡?

    • @user-cx6rg6mr7d
      @user-cx6rg6mr7d ปีที่แล้ว +1

      不會是到處亂藏吧?
      空拍|台灣污染地圖:你全家都髒 廢棄物全台亂倒,早被吃下肚?|天下雜誌
      現在才2GW的太陽能板
      就已經蓋到濕地埤塘沼澤生態棲地水庫,先人的墳地
      與原住民的傳統領域(知本溼地)
      未來20GW的太陽能版還要再侵犯與破壞多少環境?
      未來十倍的再生能源廢料要怎麼處理?
      20年後將有60萬片廢棄太陽能板,將成一大問題
      你知道現在的再生能源廢料沒有回收制度嗎?
      你知道我們現在每年能處理多少再生能源廢料嗎?
      真是有遠見負責任的再生能源啊!
      我至少沒有看過核廢料到處趴趴走躲貓貓
      製作太陽能板的過程中,必須進行晶圓切割,會產生有毒的廢砂漿。,過去廢砂漿無法妥善回收利用,當時,台灣太陽能廠每個月至少將3000噸的廢砂漿亂傾倒,業者私下透露,傾倒地點包括桃園大園、苗栗、彰化、雲林虎尾、高雄、屏東、台東。
      過去非發傾倒的廢渣,仍須處理,否則廢砂漿中的有毒物質乙二醇和聚乙二醇如果流入土壤或水源,就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這可是永久劇毒呀,
      你要去污染地光腳走走嗎?
      乏燃料被包裹著根本碰不到,人們頂多碰到外面的包裝,沒事,荷蘭澤蘭博物館. #COVRA 分館還是文物與低階核廢料共展的!到底有啥好怕?
      高階乏燃料則儲存在該博物館的另外一棟建築物裡
      綠能有害!太陽能板有毒廢料 僅1成再利用
      回收業者表示,清洗設備貴又耗時,廢砂漿真正有合法處理的不到1成,那剩下的9成到哪去?
      回收業者表示,過去15年,大概90%廢砂漿都沒有處理。
      從事廢砂漿回收20年的業者補充,知道廢砂漿能提煉出碳化矽、
      二氧化矽原料後,很多業者願意收購,但能處理的人還是很少,
      只能將這些廢砂漿囤積在廠房。太陽能並非零污染,
      不做好控管,綠色能源也只是包著糖衣的毒藥。
      真綠能?台灣每個月太陽能廠至少產生3、4千噸的廢料
      這個量跟26公頃的四十年核廢料比?

    • @user-cx6rg6mr7d
      @user-cx6rg6mr7d ปีที่แล้ว +1

      15萬噸廢棄太陽能板 20年後變環保新難題
      台中太陽能板廢液
      抓到了!損壞太陽能板 不肖包商丟棄大城兩年不管
      2018-11-08 14:55聯合報 記者林敬家╱即時報導 •
      彰化縣大城鄉美豐村魚寮溪旁土地日前被民眾發現堆積大量太陽能板,
      彰化縣環保局與縣調站人員今天到場稽查,
      發現一家太陽能板統包商將兩年前梅姬颱風吹壞的太陽能板堆置在該處,
      長時間未清除,環保局將依廢棄物清理法規定開罰6000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檢方也介入偵辦中
      台中市梧棲區頂寮里八德路空地
      台一線大埤鄉豐田村段旁的一處出租倉庫被堆滿4000桶廢溶液,有些已腐蝕,
      惡臭令人頭暈,環保局會同警方採證追查,滿屋的廢液至少轉包4次,最終端的業者租了倉庫放滿落跑。
      環保局廢棄物管理科長吳其臻指出,七成是太陽板製程的「切削液」廢液及樹脂,
      從油桶上的批號追查,涉及亂丟的清除者轉包又轉包,至少30幾家。
      環保局表示,倉庫屋主喊冤被騙,客戶佯稱是要暫置珍貴原料,日後要運到美國煉油。
      五月間環保局會同環保署中區稽查大隊、保七警察採證,從1000多個批號抽絲剝繭,
      找到源頭是來自3家公司,主要是太陽能板工廠,他們委託3家合法處理廠,但處理廠又轉包。
      吳其臻指出,此廢液的處理費行情1公噸3萬元,此處就多達1000公噸,不肖業者為省成本只找倉庫堆置,
      也曾發生在桃園、苗栗、台中、彰化。
      縣議員蔡東富表示,這些油桶廢棄物103年就已堆放迄今,廢液亂流聞了噁心頭痛,
      呼籲檢方一罪一罰對付惡質合法、非法廠商,否則會有更多假核銷、真亂丟的事件發生。
      又是偷倒毒泥!太陽能大廠達能非法處理千噸有害物
      桃園市、太陽能矽晶圓製造廠的股票上市公司達能
      2018年彰化驚現太陽能板廢棄風景 他氣炸狂飆 網友全怒了
      15 萬噸廢棄太陽能板,20 年後變環保新難題
      太陽能板製造廠的氫氟酸沒有毒?
      “ 目前,成亞每個月約處理400噸矽泥、製成矽錠,但台灣每月約有1000噸固體矽泥產生,仍有六成無處去。成亞正規劃擴廠、增加產能。的確,追求太陽能發電的同時,廢棄物也得一併解決。”
      女員工遭「氫氟酸」噴濺 右大腿腐蝕喪命│奪命│工案│意外│外籍女員工│TVBS新聞網
      發佈時間:2019/08/29 19:40
      遭化骨水噴濺奪命!這起可怕工安意外,發生在苗栗竹南的光電公司,一名外籍女員工,工作時被化學液體「輕氟酸」噴濺到下半身,第一時間他還清醒,但送醫搶救後傷重不治;理化老師說輕氟酸屬於弱酸,腐蝕性沒有強酸強,但會滲透皮膚跟人體的鈣離子結合,所以才稱為化骨水,勞檢處表示如果查出公司違反職安法,負責人就得承擔刑責。
      那個變壓器用的六氟化硫沒有毒?
      三氯化矽的廢液沒有毒?
      彰化風機漏油致魚塭大量死亡 縣府開罰要業者盡速清理 | 公視新聞網 PNN

    • @user-cx6rg6mr7d
      @user-cx6rg6mr7d ปีที่แล้ว +1

      ~~~~~~~~~~~~~~~~~~~~~~~~~~~~~~~~~
      2018環保署:明年起推動廢棄太陽能板回收(會不會太有遠見太負責了點?)
      費率的部分,陳崇憲表示,目前國際價格大約是每瓩800~1100元之間,所以能源局先預收取每瓩1000元。等到環保署的光電回收費率委員會成立後,能源局會以委員會公告的金額為準。
      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公會理事長郭軒甫則認為,回收計費應以重量計算,才能鼓勵使用業者使用更高效能、更輕的新模組。此外,對於經濟部打算在「同意備案」時收費,他主張從源頭(製造廠、進口商)出貨的時候收費,才能避免重複收費、多繳或少繳的糾紛。
      郭軒甫解釋,製造業繳交的費用最後也會轉價到設置者(系統商),付錢的一樣是系統商。光電業者認同要預繳廢棄回收費,只是希望流程能更合理,並確保廢棄光電板都進到回收體系。
      ===================================================
      關鍵是
      國內要何時才能做到100%回收機制?
      還有成本是誰出?
      現在是每塊廢板廠商只出一千元
      掩埋場所與周邊居民的協調都由政府負擔(目前環保署的提案)?
      還有為何在廢料沒有立法處理之前就使用再生能源?
      德國最先進的商轉回收場目前每年只能處理1300噸
      2022年希望可以處理4000噸
      95%回收率的每年只能處理50000片
      但是德國每年產生的太陽能廢料有多少?
      每年增加的廢料處理量追得上廢料產生的速度嗎?
      研究建議太陽能板不要回收,因為無法回收純度夠高的材料
      "Last November, Japan’s Environment Ministry issued a stark warning: the amount of solar panel waste Japan produces every year will rise from 10,000 to 800,000 tons by 2040, and the nation has no plan for safely disposing of it.""A recent report found that it would take 19 years for Toshiba Environmental Solutions to finish recycling all of the solar waste Japan produced by 2020. By 2034, the annual waste production will be 70 - 80 times larger than that of 2020."
      光日本東芝要花十九年才能處理完從過去到2020年底的太陽能廢料但是2020年當年的太陽能廢料量就可能是過去每年廢料量的70~80倍
      German Pilot Solar Panel Recycling Plant A SuccessAugust 17, 2018""The industrial pilot facility has the potential to process up to 50,000 solar panels per year (around 1,000 tonnes of modules) according to a report recently published by CORDIS. It says the process used results in a minimum yield of 95% of materials reclaimed.""
      Europe’s First Dedicated Solar Panel Recycling Plant OpensJune 27, 2018"1st commercial solar wasteIt’s expected the facility will recover 1,300 tonnes of material in its first year and up to 4,000 tonnes by 2022."
      有人知道我們現在的鋪設的陽版數目嗎?(不算之前亂丟的廢版)
      =================
      最後他們承認可再生能源對環境有害
      普林斯頓大學和彭博社的新研究證實,可再生能源需要的土地是天然氣和核電站的 300 - 400 倍
      邁克爾·謝倫伯格
      在過去的幾年裡,我一直反對--聲稱再生能源對環境有益--這個觀點。 2019 年,我發表了《為什麼再生能源不能拯救地球》,這是 Quillette 年度閱讀量最高的文章,並發表了同名的 TEDx 演講,如今已獲得 250 萬次觀看。去年,在 Apocalypse Never 中,我指出風能和太陽能項目需要比核能或天然氣發電廠多 300 到 400 倍的土地,100% 的可再生能源需要將用於能源的土地從今天的 0.5% 增加到 25% 到50%。
      不用說,可再生能源行業及其推動者不喜歡我寫的東西,並試圖取消我。去年,一群激進科學家譴責我在事實上是錯誤的,並要求我接受 Facebook 審查。他們利用垃圾科學聲稱太陽能需要的土地僅是核電站和天然氣發電廠的 3.6 倍,而風能僅是核電站和天然氣發電廠的 5.8 倍。作為回應,Facebook 審查了我並剝奪了我對他們的判決提出上訴的權利。
      但現在普林斯頓大學和彭博新聞社的研究人員承認我是對的,而我的批評者是錯的。他們剛剛發表的研究表明,風電場需要的土地是核電站的 370 倍,而從核能轉向可再生能源,正如拜登的氣候計劃所做的那樣,將對美國的自然環境產生毀滅性的影響。
      “一個 200 兆瓦的風電場,”布隆伯格指出,“可能需要將渦輪機分佈在 19 平方英里(49 平方公里)的範圍內。一個具有相同發電能力的天然氣發電廠可以安裝在一個城市街區中。”
      每個人都同意我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太陽能電池板和風力渦輪機的發電量。以促進可再生能源為使命的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聲稱,加州 74% 的電力可能來自太陽能電池板。普林斯頓大學估計,到 2050 年,11% 的電力可能來自海上風電項目。
      但是,在僅 23% 的電力來自太陽能電池板之後,加利福尼亞正遭受停電和因過度依賴依賴天氣的能源而導致的價格飆升的困擾。想像一下三倍的太陽能產量會做什麼。
      而且美國極不可能將添加任何接近該數量的海上風。今天,總共只有七台海上風力渦輪機。用它們產生 11% 的電力需要建造 20,000 個。鑑於環保主義者、漁民和當地居民的普遍反對,這種情況不太可能發生。
      美國。根據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人員的說法,在高可再生能源的未來,輸電線路的數量需要增加兩倍。但是新的輸電線路成功地遭到了草根環保主義者的反對,他們擔心白鶴和其他瀕危物種。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以可再生能源為主的德國。
      彭博社指出,“2011 年,前總統巴拉克·奧巴馬 (Barack Obama) 成立了輸電快速反應小組,以加快五個西方輸電線路項目的審批。目前只有一處正在建設中。三個仍然面臨許可延遲。第五個被取消了。”
      彭博指出,從環境角度來看,更好的選擇是建造大量核電站,並使用碳捕獲和封存。 “如果美國希望到 2050 年使用最少的土地實現無碳經濟,它將需要更少地依賴風能和太陽能,而是建造數百座核電站和天然氣工廠,配備系統以在二氧化碳逸出之前捕獲二氧化碳氣氛。 ”
      布隆伯格正確地指出,“拜登的計劃不需要完全依賴風能和太陽能。核能需要的空間要小得多,而且是零排放的。”但以目前的形式,拜登的計劃將導致從現在到 2030 年間美國一半的核電站損失,這將幾乎抹去普林斯頓研究人員所說的海上風能產生的幾乎所有電力。
      儘管環境進步和世界領先的環境科學家一再呼籲,但國會民主黨拒絕了通過向核電站提供國會太陽能和風能補貼的一小部分來適度平衡競爭環境的提議。
      要求 100% 可再生能源的國會反核民主黨得到了新聞媒體進步人士的大力支持。紐約時報專欄作家聲稱:“與化石燃料不同--化石燃料隨著我們從地下開采出更多的化石燃料而變得更加昂貴,因為提取日益減少的資源需要越來越多的工作--可再生能源基於隨著我們生產的增加而變得更便宜的技術。” Farhad Manjoo 上週。
      但幾個世紀以來,化石燃料變得更便宜,而不是更貴。事實上,過去十年能源領域最大的故事是水力壓裂產生的天然氣成本下降,這也是美國經濟不景氣的主要原因。其碳排放量減少的幅度超過歷史上任何其他國家。多年來,研究人員計算出水力壓裂革命導緻美國增加了 1000 億美元。經濟每年以較低的能源價格的形式出現。
      每個認真的技術學生都知道,能源生產成本的下降是推動經濟增長的最大因素之一。需要更少的人來生產能量,這使我們可以做不同的事情。
      與此同時,廉價的中國太陽能時代似乎已經結束。今天的太陽能行業正處於危機之中,有證據表明中國新疆省正在使用強迫勞動來製造太陽能電池板,美國在那裡。美國國務院表示,中國政府正在對維吾爾族穆斯林少數民族進行種族滅絕,迫使其中超過 100 萬人進入集中營。
      每一個大規模部署可再生能源的地方都會使電力更加昂貴。加州的電價上漲幅度是美國其他地區的 7 倍。自 2011 年以來,德國的電價上漲了 50%,因為它部署了可再生能源,如今已成為歐洲最高的電價。法國的電力支出約為德國的一半,而碳排放量僅為德國的十分之一。
      原因是雖然太陽能電池板和風力渦輪機的生產成本較低,但將它們併入電網需要越來越多的土地、勞動力、輸電線路和存儲,這些都有助於推高成本,而這些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對消費者和政策制定者。依賴天氣的可再生能源,如工業太陽能和風能項目,將其高成本外部化給了公眾。
      如果您是《紐約時報》等地方的多面技術專欄作家,則可以依靠他人的意見,無需深入挖掘,甚至無需尋求不同的觀點。在 Manjoo 的案例中,他似乎甚至沒有意識到中國降低太陽能電池板價格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通過強迫勞動。
      這太糟糕了,不僅對 Manjoo 來說,而且對所有想要保護美國自然環境、消費者免受電價飆升和文明免受停電的人來說也是如此。可再生能源的倡導者可以妖魔化我們這些指出顯而易見的事情,但最終物理學、經濟學和自然自身的限制將限制依賴天氣的能源的擴張。
      綠能黑暗面 - TH-cam

    • @b0910234751
      @b0910234751 ปีที่แล้ว +13

      光電利益龐大

    • @user-rk7td6bv4t
      @user-rk7td6bv4t ปีที่แล้ว

      @@user-cx6rg6mr7d 這可以轉貼嘛?

  • @SUPER8zzz
    @SUPER8zzz ปีที่แล้ว +7

    最理想的當然是D,但目前還是需要B與C並行最恰當

  • @Guixu_cosmos
    @Guixu_cosmos ปีที่แล้ว +18

    我記得以前就看到說核能源棒廢棄後還要拿去提煉鈽239,還有鈷60... 把一些放射性元素提煉出來,再做使用。
    鈷60做為醫學上使用
    怎麼還會堆那麼多有沒運用呢?
    不過現在日韓台都有在考慮擁核,所以核廢棄燃料棒應該會有再利用的空間的。
    還有還有人造衛星也會用到鈽239當發電來源

    • @user-qf4lk4hz4n
      @user-qf4lk4hz4n ปีที่แล้ว +4

      日韓在2022年都開始重新增加使用核能,主要是技術都有轉變,如果那些人還拿三十年前的技術問題來反對,那就必須付出資訊落差帶來的代價,與其重啟核四,不如考慮建設核五。

    • @SakuraSakura8596
      @SakuraSakura8596 ปีที่แล้ว +3

      @@user-qf4lk4hz4n 可是核四已經是目前商轉最新的機種了⋯⋯ 現在蓋核五也還是一樣的技術啊⋯⋯

    • @Tesutino
      @Tesutino ปีที่แล้ว +3

      @@SakuraSakura8596 重點是核四是4不像啊
      建議你先去看看它有多荒唐

    • @wichlin
      @wichlin ปีที่แล้ว

      在提煉的過程中,是不是會產生比原來更多的低階核廢料?
      真有完美的解決方案,辦過說明會就解決了,還須要爭論這麼久?

    • @hogan0804
      @hogan0804 ปีที่แล้ว +7

      @@Tesutino 多荒唐 該不會是看媽媽反核大聯盟的文章吧zz

  • @TuckJason
    @TuckJason ปีที่แล้ว +13

    無論使用第四代反應器或者甚至效率更高的ADS,最後都一定會有剩下的廢料需要最終處置,所以最終處置是勢在必行的,只是大小差異。

    • @user-uo7ch2lf3z
      @user-uo7ch2lf3z ปีที่แล้ว +3

      理論上釷反應堆會耗用絕大部分高階核廢料,剩下的很可能是有用的核廢料如Pu-238、Mo-99

    • @TW-YenLin
      @TW-YenLin ปีที่แล้ว +1

      Mo-99是還有額外用途的,可以轉變成核醫檢查使用的Tc-99m
      許多談到核廢料問題,但醫療上核醫也是產生不少核廢料就是了XD

    • @TuckJason
      @TuckJason ปีที่แล้ว

      使用釷的反應器,會產生較少超鈾元素是沒錯。不過還是會有很多長半衰期放射性核種會產生。另外,釷反應器因為天然釷不是可裂元素,所以還是需要鈾來啟動,還是會產生一定數量的超鈾元素。當要利用核分裂消耗用過核燃料時,一定還會繼續產生高階放射性廢棄物。除了我上面說的ADS,是利用加速器產生中子。然而,ADS也沒辦法100%耗盡超鈾元素,這是物理原理使然,一定有一部分的超鈾元素會吸收中子而不產生分裂。

    • @TuckJason
      @TuckJason ปีที่แล้ว +2

      @@TW-YenLin 醫療上的核廢料大部分都屬於中低階,是不需要最終處置的,最多只要存放數百年即可。

    • @haydentasi7476
      @haydentasi7476 ปีที่แล้ว

      ​@@TuckJason 存放數百年是沒錯。
      當人口增長,就會變成能夠存放數百年的可選擇儲存地也越來越少

  • @bryanx2384
    @bryanx2384 ปีที่แล้ว +3

    核電廠剛出來人們就預期以後再利用,到現在還是一樣沒進步。為什麼因為無利可圖所以沒人投資。所謂的永久儲存還有一個問題,目前還沒有一個人造建築可以撐這麼久,以後固定維修重建費用也是一大筆錢。

  • @dan800137
    @dan800137 ปีที่แล้ว

    支持持續使用最新的核能技術,積極投入研究下一代或下二代核廢再生技術.

  • @calibuzio
    @calibuzio ปีที่แล้ว +5

    泛科學的影片品質遠高於一般水準,讚

  • @Toranoline
    @Toranoline ปีที่แล้ว +4

    分階段進行,一般台灣人會想到最終解決辦法,但忘了事情是一步一步走的,先裝起來才是目前可做的唯一辦法,裝水里怕翻倒,封起來就好,想好怎麼封怎麼拆才是上策,都已經知道這些化學特性了,找到利用的方法就是終點,個人偏好小型化後裝起來當煮蒸氣當暖氣使用

  • @Arufa_zone
    @Arufa_zone ปีที่แล้ว +6

    存放更深的地底,莫霍計劃重啟,錢和挖地技術全球國家一起出

  • @jip537296
    @jip537296 ปีที่แล้ว +1

    如果像台灣剛好地處板塊交界處
    直接投放在板塊交界處,每次地震都直接讓版塊把核廢料往板塊深處擠壓深埋
    這樣的做法可行嗎???

  • @ccbill2852
    @ccbill2852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Excellent sharing, many thanks

  • @johnsonwang965
    @johnsonwang965 ปีที่แล้ว +8

    支持持續使用最新的核能技術, 並撥補固定的收益 積極投入研究下一代或下二代核廢再生技術.

  • @imprezafrank
    @imprezafrank ปีที่แล้ว +6

    用過的核燃料棒放在電廠冷卻還要20年...
    後續高階核廢料還沒地方可以儲存..
    有擁核人士聲稱核廢料可以有永久乾式儲藏方式
    但是
    在台灣並沒有這樣的理想儲存地點

  • @kangcc912
    @kangcc912 ปีที่แล้ว +2

    鏡子可不可以用來回收高階廢料的放射能量?
    除了超鈾元素再使用外,
    切忍可夫的藍光輻射現象,是不是可以用鏡子蒐集使用?
    如果將泡在水中的高階廢料用鏡子包圍起來,
    藍光會不會在其中不斷增強?
    如果我們換成一種光速更低的介質,
    會不會更有效地將,核反應產生質子、電子的動能轉換成光能?

    • @user-on5lt8fs8v
      @user-on5lt8fs8v ปีที่แล้ว +1

      可以搜尋"臨界反應",我不是專業的但你說的我認為會造成恐怖的劇烈效應

    • @kangcc912
      @kangcc912 ปีที่แล้ว

      @@user-on5lt8fs8v
      我猜你說的臨界反應是指臨界質量反應,
      大致上就是足夠質量下,
      衰變放出的中子可以使反應連續進行。
      和我提到的切忍可夫的藍光輻射不太一樣,
      這個藍光現象則是發生在,
      一個粒子如電子、中子,在某一介質中速度超越光速時,會出現類似音爆的光震盪現象。
      要注意,這裡的超越光速並不是指真空光速,而是光在某一介質下的速度。
      所以是可能被其他粒子速度超越的。
      如果是指臨界事故的話,也不正確。
      因為這類事故,是中子產生的太多來不及吸收減少,導致失控。
      而我所提到的蒐集藍光用於發電,
      則是光子、光能,並非中子。
      是希望利用高階核廢料剩餘的放射性,回收作為能源使用。
      (更白話些,就是既然有足夠的能量去破壞人體,表示這是一種可以被吸收、使用的能源,那又為何不去蒐集利用。)

    • @user-on5lt8fs8v
      @user-on5lt8fs8v ปีที่แล้ว +1

      @@kangcc912 不是。大致上就是把粒子跟伽馬射線困起來,產生的劇烈連鎖裂變,就是核爆的過程

    • @kangcc912
      @kangcc912 ปีที่แล้ว

      ​@@user-on5lt8fs8v
      雖然名詞不太一致,
      不過你的描述其實就是指臨界質量呢。
      伽馬射線,可以視為自由中子射線。
      是鈾原子衰變時常見的放射線。
      "困起來"這個用詞比較沒那麼標準,
      更準確一些,是臨界直徑。
      超過這個距離後,
      就很難利用粒子照射伽馬射線,
      衰變產生更多伽馬射線。
      這個連鎖反應了,因為距離夠遠,伽馬射線除了打中粒子,更多四處散發掉了。
      核爆的操作過程,
      就是先準備兩團合計達臨界質量的裂變材料,其中一團需要達到次臨界質量,以球形為佳。
      擊發時,利用炸藥將另一團裂變材料,
      打向次臨界質量的主團。
      此時整團會達到、超過臨界質量,
      產生鏈鎖反應以及高溫高壓,然後爆炸。
      順帶一提,
      α射線 氦原子核射線
      β射線 自由(游離)電子射線
      γ射線 伽馬射線 自由(游離)中子射線
      所以不必擔心鏡子反射伽馬射線,
      它會直接穿透過去的。

  • @jason90580
    @jason90580 ปีที่แล้ว +1

    最理想當然是D,在D成功前就放在乾式方便監控就好啊

  • @isaswa1602
    @isaswa1602 ปีที่แล้ว +70

    希望下一期可以討論火電的廢氣該如何處理

    • @user-tw6qn5dz4g
      @user-tw6qn5dz4g ปีที่แล้ว +30

      「全球空氣淡化」和「人體肺淨化」已經處理好了

    • @PanScitw
      @PanScitw  ปีที่แล้ว +39

      空汙跟碳排也是我們關注的議題,一定會做的!

    • @user-hn7dv4cp2p
      @user-hn7dv4cp2p ปีที่แล้ว

      用更高的溫度再燒一次🤔

    • @springrollwang4441
      @springrollwang4441 ปีที่แล้ว +3

      排二氧化碳造成氣候變遷,可以讓永凍層適合人生存,有什麼不好。

    • @chiyeeeeeh
      @chiyeeeeeh ปีที่แล้ว +4

      @@springrollwang4441 台灣南部平原、臺北盆地、宜蘭變成一片汪洋比較好是吧呵呵

  • @f27766855
    @f27766855 ปีที่แล้ว +13

    我不反對核能,但如果沒辦法找到有效處理高階核廢料的方法那台灣就不適合用核能,
    台灣的高階核廢料都是放在冷卻池裡冷卻,而且目前都已經超過冷卻池的容量上限,
    有人會說外國會收,但歐美國家目前也不接受其他國家的高階核廢料進口。
    很多擁核的人都只提核能發電安全性,卻沒考慮到這些高階核廢料要放哪。

    • @user-wxRymyjz
      @user-wxRymyjz ปีที่แล้ว +1

      這只能說是必要之惡
      火力發電有空汙和地球暖化問題
      水力發電沒有適合的地點和淤積問題
      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需要大量土地,並且有不穩定的問題
      算來算去只能靠核電了

  • @Leiblucalrd
    @Leiblucalrd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有個問題請問,無人海島能深挖嗎? 如果可以,那應該抗議的也就變少了拔~

  • @mclin1057
    @mclin1057 ปีที่แล้ว

    這真是個很棒的科普頻道,感謝泛科學頻道。
    處理核發料的問題,最積極性的做法,當然是開發建設,將原來不可使用的核廢料再次利用到無輻射為止。但是如果為了政治目的,而為反核而反核,則大大地阻礙了核能的科研發展,更不要講,用其他方式來取代核電發電,使得國家與國民付出更多的經濟和環境成本。

    • @mclin1057
      @mclin1057 ปีที่แล้ว

      @@66fsalo98 就是要研發,把核廢料再利用直到無輻射就可以不必儲存佔空間。如果完全廢核那麼連研究的機會也沒有了。

    • @chenenjoytheluxury2668
      @chenenjoytheluxury2668 ปีที่แล้ว

      @@66fsalo98 結果法院直接判新北失敗,一提到要除役文組的動作就特別快,現在又有地方放了

  • @a0919206802
    @a0919206802 ปีที่แล้ว +7

    問題就是第四代反應爐與所謂的核融合商轉的時間點是個大問號,既然要相信未來的科技能再利用高階核廢料,也能相信未來的挖掘技術可以輕鬆取得永久封存中的高階核廢料吧

    • @lintc928g
      @lintc928g ปีที่แล้ว +2

      塞黏土的岩洞用挖土機就可以挖開

    • @user-uq1wq2mz2q
      @user-uq1wq2mz2q ปีที่แล้ว +1

      第四代核电站,现在在中国大陆已经盖了一座了,在山东威海,也是目前全世界唯一的一座。(和前三代的水冷反应堆不一样的是,它是气冷的)。
      但是,核聚变站,还遥遥无期。。。

  • @doggiewu
    @doggiewu ปีที่แล้ว +32

    台灣人太容易被煽動恐懼, 就算是理性討論的成果也很難被實現

    • @mikezhang7669
      @mikezhang7669 ปีที่แล้ว

      无知才会愚蠢

    • @user-zd2rh9wj3z
      @user-zd2rh9wj3z ปีที่แล้ว +3

      核電不是不好
      只是台灣太小
      無法承受萬一
      況且台灣位處於地震帶上
      況且核四又蓋在斷層上
      如此.
      我們有絕對必要使用一個讓我們成天擔心受怕 的能源嘛?
      如果有個萬一.
      你我核食吃到飽
      也趁了中國利用核災留島不留人的如意算盤

    • @TendonFFF
      @TendonFFF ปีที่แล้ว +15

      @@user-zd2rh9wj3z 這就是被煽動的恐懼

    • @linbyron4781
      @linbyron4781 ปีที่แล้ว +1

      不要用核能 那就只能調高電價了喔
      然後民生物品、外食跟著一起漲
      大部分企業獲利銳減
      出口不利、利潤下降
      各項國家福利支出也下降

    • @s9154001
      @s9154001 ปีที่แล้ว +3

      @@user-zd2rh9wj3z 這不就是塔綠斑的劇本嗎?
      斷層帶也是瞎掰的 根本沒有真正查明
      核四本來就有 耐震
      這麼大的地震 台北會先倒光 核四廠 還比台北安全

  • @godlychen
    @godlychen ปีที่แล้ว

    其實就是等待D選項時先用B選項, 等D選項出來了, 直接轉D選項.
    畢竟D選項比核融合快得多, 而且就算到時候核融合反應爐出來了, 還是要有 "啟動" 與 "備援" 用的電力呀!

  • @pccu86241613
    @pccu86241613 ปีที่แล้ว +2

    台電擁核派所謂的那一點核後端處理基金,就算在地點在台灣能找沒有人爭議的
    ,也蓋不出一個像芬蘭那樣的安克羅那樣的場地,而且還得花費維護數萬年的費用,
    送到國外幾乎也是不可能,所以台灣想利用核能發電,只能奢望出現新的核能技術。

    • @mimicqneb
      @mimicqneb ปีที่แล้ว

      現在狀況是不管擁核還是反核,沒有人想扯上核廢處理這塊,能閃就閃,下屆總統候選人應該表態怎麼處理這問題,否則很可能被呼弄帶過😂😂😂

    • @pccu86241613
      @pccu86241613 ปีที่แล้ว

      @@mimicqneb 反核派不願承擔核廢處理問題所以反核,擁核派像黃土條那種人說得好像只要在你家放一小瓶就根本不是個事,誰聽起來比較像無理取鬧?

  • @k25060205
    @k25060205 ปีที่แล้ว +6

    我選E,鄰近中國的無駐軍的小島上建造貯存廠,到時對岸要就拿回去吧~
    那邊的小島早期有駐紮國軍,後面裁撤了,本身地質又屬於大陸棚,去金門一年多沒遇過地震

    • @lintc928g
      @lintc928g ปีที่แล้ว

      烏坵是低放的最終場址之一,但地方不辦公投決定

  • @wilsonchang4307
    @wilsonchang4307 ปีที่แล้ว +30

    第一選擇是D 減少廢物本身才是最根本的作法 但看台灣人害怕的程度 再有核電廠應該是不太可能了
    所以我覺得可以賣給有第四代核電廠的國家 這樣至少還能補貼一些(雖然應該不會到我們的口袋)
    還有我很期待環保又沒有廢物的核融合 希望能早日研發成功

    • @user-uy2wm6yq2s
      @user-uy2wm6yq2s ปีที่แล้ว +4

      只要開發出可以有效處理核廢料的科技,基本上反核的人即使還是會有一些以安全角度反對,但是反對的人會大幅減少吧。

    • @bi-hoo
      @bi-hoo ปีที่แล้ว +4

      沒人會花錢買核廢料的啦! 花大錢能送走核廢料已經可以偷笑了 。

    • @user-kx8ib6ck1q
      @user-kx8ib6ck1q ปีที่แล้ว

      核廢料至少還算安定,怕的是電廠遇到扛不住的天災,導致燃料等東西亂噴,像核二蓋在活火山腳下,真爆發除了跑以外根本沒輒

    • @chenzzz5413
      @chenzzz5413 ปีที่แล้ว +1

      ​@@bi-hoo 北韓其實有跟台灣買過,當時台電還簽了約,不過被擋下來了😂

    • @80f73
      @80f73 ปีที่แล้ว

      ​@@chenzzz5413 其實俄羅斯應該也能,再不濟就法國吧

  • @user-uh2vh5ip1u
    @user-uh2vh5ip1u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一邊規劃封存計畫 一邊嘗試參與研發第四代核廢料再利用的 同時在花一些錢 分批分期讓國外的處置場幫忙收納少量。
    在第四代有發展成功前的高階核廢料放進封存計畫中的處置場,而一旦第四代發展成更則可以再次提取核廢料啟用來發電。
    分批分期讓國外幫忙收納則是可以確保不會像核一那樣直接塞爆 而仍能保持核電廠在一定程度內持續發電延長退役時間。

  • @leo0972199
    @leo0972199 ปีที่แล้ว

    若是第四代反應爐啟用哪我們目前的燃料棒能全部妥善的放進去嗎?
    再來放進去之後能持續多久的能源供應呢?

    • @mimicqneb
      @mimicqneb ปีที่แล้ว +1

      新的燃料棒可以發電,用過的燃料棒也可以放進去😂😂😂,只是電廠變垃圾場😂😂😂

    • @chenenjoytheluxury2668
      @chenenjoytheluxury2668 ปีที่แล้ว

      都要再處理後才能繼續用,台灣目前只能委外處理

    • @y720love
      @y720love ปีที่แล้ว

      不要談核4了,說了都是淚。
      這個洗了多少錢去了

  • @HKKCUST
    @HKKCUST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核廢料處置是核能發電的主要成本之一,它會讓適合人類生活的空間愈來愈小,這是擁核人士最不想讓大家瞭解的一點。

    • @yankev0u
      @yankev0u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核廢料需要多少空間?您有比較所有能源的空間的數據嗎?

    • @HKKCUST
      @HKKCUST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yankev0u 趕緊說服自己的市長站出來宣佈當地可以接受核廢料,做得到給你拍拍手...

    • @yankev0u
      @yankev0u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HKKCUST 50年內, 台灣能源進口被封鎖. 沒有核能, 台灣被中國強行和平統一.不再有核廢料問題.

    • @HKKCUST
      @HKKCUST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yankev0u 核廢料只佔幾十公頃而已嘛,萬年生人勿近,快點說服你們的縣市首長站出來宣佈願意接受核廢料,成功的話給你拍拍手...

    • @yankev0u
      @yankev0u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HKKCUST 自 20 世紀 50 年代以來,美國商業反應堆已產生約 90,000 公噸乏燃料。如果所有這些都能夠堆疊在一起,那麼它可以放置在深度不到 10 碼的單個足球場上。(來源:美國政府核能部)

  • @iio5459
    @iio5459 ปีที่แล้ว +3

    個人認為核能很重要,但台灣不適合發展核能
    除了地震以及沒地方可以存放核廢料
    核能發電的占比也不高
    重點是也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政府願意接收核廢料
    雖然污染性不高
    但就是會讓人民感到恐懼
    而且台灣不是只有能發展核能
    台灣的環境以及地理條件很適合發展各項綠電
    但還須克服技術未成熟的問題
    就依目前的情形來看
    可能維持現狀繼續研究綠電會比較好
    (但火力問題真的很難解決)

    • @user-wxRymyjz
      @user-wxRymyjz ปีที่แล้ว +2

      細數發電方式,穩定的有火力(燃煤)、水力、地熱
      調度的有火力(燃氣)、風電、太陽能
      燃煤有空汙碳排問題
      水力台灣的河川適合地點太少,也有淤積問題
      地熱以前做過效率太差放棄,目前重新實驗中
      天然氣就貴,儲藏量太少、爆炸危險性高
      風電穩定度太差、太陽能需要大片的土地
      兩個都也需儲能設施,目前毫無進度
      所以很可悲是,台灣適合的只有核能
      地方政府不想接收核廢料,就跟不想蓋焚化爐一樣
      需要一個不鳥支持度的縣市長硬幹才有機會
      至於大力發展綠電...發電成本會貴好幾倍
      穩定度的問題還沒解決,用電缺口的問題已經到了
      今年已經夜間降水壓供給了,電壓大概凶多吉少

    • @iio5459
      @iio5459 ปีที่แล้ว +1

      @@user-wxRymyjz
      認同你的觀點
      但是台灣的限制就是只能多方面去發展供電
      不能只偏重一種方式
      太陽能的部分其實解決的方法有幾種
      第一個是增加它儲能的功率
      第二是增加他的發電效率
      兩者都還是需要研究的
      土地的部分真的比較難解,但是其實台灣有很多荒地(把會影響到生態的除去還是有很多)所以其實是可行的
      水力的話可能目前要往潮汐能發展
      東部沿岸是蠻適合的
      但跟地熱都需研究
      風能的話較大的問題是只能在秋冬發電
      但在這兩季是蠻穩定的
      不過對於夏季用電的幫助可能不太大
      說真的台灣的用電真的很難解ㄚ
      只能多方面的去處理

    • @user-wxRymyjz
      @user-wxRymyjz ปีที่แล้ว

      @@iio5459
      印象中以前說GOGORO好像把汰舊電池要拿來做儲能之用
      但好像沒有看到實際使用?
      另外變電站因為電磁波被當嫌惡設施
      儲電站不知道會不會被當地居民抗議...

  • @a7721523
    @a7721523 10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1:56~2:02,這邊的12年拆除作業是一個估算值,實際的拆解工作會視拆除過程中進行的除汙工作以及拆除之後可能發現到的一些問題而導致拆除工程延宕,加速核後端基金的消耗跟工程款超支
    2:17,蘭嶼的低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桶在過去就有破損鏽蝕的情況,因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汙染,且部分已經粉末化,在後來處理的時候造成極大的困擾
    9:09~9:15,乾式貯存桶並不是永久有效的,它還是會因為鹽分跟環境因素而有使用壽限,並且腐蝕跟裂開的風險,相較於裡面燃料棒的半衰期,乾式貯存桶的壽限幾乎微不足道,所以需要最終貯存場.而一些講說沒有最終儲存場就用乾式儲存一直儲存下去,這樣就不需要最終儲存場的說法,那是完全不負責任的
    10:33~11:06,這個其實是北歐國家跟台灣最大的不同,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古地質穩定,地震頻率跟強度都較弱.而台灣是板塊擠壓出來的島嶼,地震跟斷層以及海底火山活動頻繁,這會讓核電廠跟最終儲存場都難以避免地震的影響,如果再考慮到台灣的人口密集度,這個問題就會更為嚴重,事實上至今台電連對最終貯存場的地質探勘都有困難,任何地方知道可能被選為核廢料的最終貯存場,當地民眾幾乎一定會阻止探勘
    對於核電我真正認為最好最負責的方式,就是設法把核廢料對環境的汙染危害盡可能減至最低,這有待核工業界的努力.但是在這之前,地狹人稠而且地震頻繁的台灣,應該深思在台灣是否真的適合興建新的核電廠,以及是否有能力興建最終儲存場

    • @PanScitw
      @PanScitw  10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1

      感謝回饋

  • @user-md4gu6yb1y
    @user-md4gu6yb1y ปีที่แล้ว

    現階段B,但也要為未來的D做準備,畢竟只有科技更進步,才能真的解決問題 (這也是最難去預測完成的時間,但一旦成功了,前面的電車難題就徹底解決)

  • @SY-gt2qp
    @SY-gt2qp ปีที่แล้ว +11

    我也想知道火力發電的癈煤灰埋到哪去了?要不要做一集?

    • @kingofsalmon3307
      @kingofsalmon3307 ปีที่แล้ว

      你是在說爐渣嗎😂

    • @user-wxRymyjz
      @user-wxRymyjz ปีที่แล้ว +4

      @@kingofsalmon3307 台南新竹挖一下?

    • @kingofsalmon3307
      @kingofsalmon3307 ปีที่แล้ว +1

      @@user-wxRymyjz 我是小老百姓,不想被開槍

    • @springrollwang4441
      @springrollwang4441 ปีที่แล้ว

      台南阿,大家都知道爐渣埋台南。

  • @Watermelon-sd9mn
    @Watermelon-sd9mn ปีที่แล้ว +30

    D 能夠利用完現在的核燃料棒才是債不留子孫的最好方法,蓋成永久儲存場保存那些燃料棒20萬年,且不如大力發展第四代讓他們完全的被釋放👍

    • @chih-hsintsai959
      @chih-hsintsai959 ปีที่แล้ว +5

      就算有未來技術也還是會有高階核廢料需要深埋。不論是哪種新式反應爐,只要是核裂變(fission),就會有核裂變產物(fission products)一定是高階核廢料。不管哪種反應爐,【用過核燃料=高階核廢料】。

    • @s9154001
      @s9154001 ปีที่แล้ว +9

      @@chih-hsintsai959 你是不是對第四代反應爐有誤解
      第四代可以不產生高階核廢料 而且原料可以是用以前的核廢料

    • @user-dz2gx5ys3u
      @user-dz2gx5ys3u ปีที่แล้ว +3

      @@s9154001 哪個第四代反應爐商轉了呢?

    • @s9154001
      @s9154001 ปีที่แล้ว +6

      @@user-dz2gx5ys3u 都在驗證階段
      商轉只是時間問題

    • @kailiao6341
      @kailiao6341 ปีที่แล้ว +5

      @@s9154001 四代還是有核廢,只是從幾十萬年變成幾百年,還不是一樣會找不到地方丟

  • @user-vq4kp6hj5g
    @user-vq4kp6hj5g ปีที่แล้ว

    很棒的影片👍🏻

  • @Taipeiepisode
    @Taipeiepisode ปีที่แล้ว

    將來是否可利用SpinLaunch拋擲到外太空呢?

  • @auzzaue
    @auzzaue ปีที่แล้ว +18

    有關核廢料的問題其實我們也能夠參考看看法國的處理方案 像是使用MOX反應爐和參照法國La Hague核燃料處理廠的方案應該就是最簡單的

    • @lawrencelin6619
      @lawrencelin6619 ปีที่แล้ว +4

      本來就不會是什麼問題 只要政治力不干預

    • @jack0910397213
      @jack0910397213 ปีที่แล้ว +15

      難,難不再於核電
      難在於台灣人各種要電卻不要負起產電責任
      不管風火水核哪一種,就千萬不要蓋在我家旁邊

    • @Chi-na-mogu
      @Chi-na-mogu ปีที่แล้ว +8

      法國的處理廠已經倒閉

    • @user-qf1zs2qb5z
      @user-qf1zs2qb5z ปีที่แล้ว +6

      @@Chi-na-mogu 台灣的很多人不知道為什麼要便宜又乾淨的核電?.......然後無法處裡的核廢料他們都不管~不然以為台灣土地遼闊 不是處在地震帶???

    • @user-qf1zs2qb5z
      @user-qf1zs2qb5z ปีที่แล้ว

      @@lawrencelin6619 希望我和你不是生活在同一個島嶼.......台灣不要核電的原因: 一 地震帶 二 核廢料無法處理(土地狹小) 三 面臨中共武力威脅 核電廠是一個爆炸後 讓你無法生存的地方~..........我在1996 已經幫你們在戰場等待過, 以後就是你家的事情!!!......因為下次如果我還拿得動武器...第一槍不是解放軍了!

  • @cw2090
    @cw2090 ปีที่แล้ว +3

    應該去統計蓋這些廢料設施,維運不要算百年幾十年就好,所花的費用,跟電廠除役後廠地拆除的成本,再來說核電便不便宜。
    不要每次爭論再生能源跟核電優劣,說綠電更不環保的人,談綠能就翻爛你祖先18代的墳墓,和預先連你曾孫都罵進去,什麼廢棄回收,生產污染都要進去,講核電就隨便帶過,然後最後補上一句“反正有核電芬蘭法國代表政府掛保證”,要花幾百年經費處理一字不提,先前看過太多這種筆戰了。目前就知道,台電五年前蓋好的乾式儲槽,花350億,目前還是個大型垃圾。

  • @James-001
    @James-001 ปีที่แล้ว

    D/B吧!
    (眼下還有溫室效應和碳稅問題也是一樣要盡快解決)

  • @aa11223344bb
    @aa11223344bb ปีที่แล้ว

    可以的話當然選4
    不過什麼時候第4代反應爐可以正式啟用還是未知數吧?!

  • @bigstone1243
    @bigstone1243 ปีที่แล้ว +100

    理性且務實的科學討論及研究相關辦法是現在台灣最缺少的聲音😢其實核能發電的確是目前全世界公認最不易破壞環境的發電方式,只是許多人還是對核能有誤解😅

    • @old_engineer
      @old_engineer ปีที่แล้ว +9

      是,不能誤解
      請問我們台灣能承受幾次的核泄漏
      請問我們台灣要在哪裡放核廢料
      請問我們台灣隨時都有921等級以上地震的可能性,請問若發生地層錯位/斷裂,該怎麼處理
      並且台灣四面環海,若洩漏對全世界的污染影響會有多大
      請問台灣若都用火力發電對世界的影響會比那些大國多嗎?
      那些大國若不廢除那些污染發電方式,我們台灣乾淨有個屁用?
      是,核能對大多數國家是最不容易污染的發電方式,但對台灣這種好發地震的小島來說,就是個不定時炸彈,我們台灣承受不了任何一次的洩漏危害,當然很多人對核能有誤解,但這不是在台灣興建這種有可能出問題的建築的理由
      並且反對核四並不是反對核能,而是反對它興建的位置讓輻射洩漏的可能性增加太多

    • @y.t._tsao
      @y.t._tsao ปีที่แล้ว +12

      @@old_engineer 如果你住在台中,每天吸廢氣
      再來跟我說乾淨有個屁用

    • @old_engineer
      @old_engineer ปีที่แล้ว +5

      @@y.t._tsao 你要不能住人的廢土還是只是空氣糟

    • @old_engineer
      @old_engineer ปีที่แล้ว +3

      @@y.t._tsao 還有拜託一下,我們高雄才是真的一堆廢氣好嗎...

    • @Eli83114
      @Eli83114 ปีที่แล้ว +2

      ​@@old_engineer 台積電最近要搞的小型核能反應爐了解一下,台積電已經偷操政府的能源政策很多次了,不覺得可悲嗎?民間企業要自己搞穩定能源?這在哪個國家可以看到?
      然後這個夏天絕對會一直跳電、然後限電。
      可以都廢核沒問題,但請準備好配套措施阿!乾式儲存槽不給蓋?請問怎麼廢核?臺灣正如你所說不適合像北歐那樣永久深埋,畢竟有地震。

  • @liiowmuzzim1251
    @liiowmuzzim1251 ปีที่แล้ว +63

    自己的髒東西自己處理,如果台灣最後選擇委託國外存置,那就有點可悲了。(就像又不要核電、又不願意用高價綠電、又不想吸火電的廢氣一樣好笑;或是天天喊缺水,卻天天繼續浪費那個像免費一樣便宜的自來水)

    • @ABABBAB
      @ABABBAB ปีที่แล้ว +17

      我不認為委託國外處理是可悲的事畢竟是最簡單的解決方案

    • @ohlarsh
      @ohlarsh ปีที่แล้ว

      某國政治正確上會拒絕台灣以國家簽署任何合約,合約內會註明儲存站如有無法預期的災損可退回各國儲存的核廢料。

    • @liiowmuzzim1251
      @liiowmuzzim1251 ปีที่แล้ว +6

      ​@@ABABBAB 尊重你的意見,只是對我個人來說,這代表台灣人沒有足夠的智力去解決核廢料的問題。(你如果看到我重複回覆,那是因為我的留言被系統吃掉了)

    • @ABABBAB
      @ABABBAB ปีที่แล้ว +16

      @@liiowmuzzim1251 我這麼說吧在台灣會看科學類影片文章的我們,是很理性的我們知道在乾式貯存場旁邊喝咖啡野餐的,都不會有事然而我們這些理性有科學新知的人是少數,我們不得不像那些相對不理性的人妥協,因為台灣很小幾乎沒有無人區

    • @liiowmuzzim1251
      @liiowmuzzim1251 ปีที่แล้ว +13

      @@ABABBAB 對,總之不管放哪裡,就算委託放國外好了,總是個解決方式。像現在這樣一直眼不見為淨放在燃料池裡就說明台灣人連妥協都不會,畢竟最簡單的妥協就是委託外國存置,連這都辦不到😂,遑論其他負責任的處理方式。

  • @ConjureElemental
    @ConjureElemental ปีที่แล้ว +1

    我蠻想瞭解有個據說的傳聞,快中子反應爐,日美法貌似是有。分別是文殊、費米和鳳凰爐。這東西可以促發除了鈾235以外的其他重元素裂變,變相讓核燃料越用越多。
    這些重型元素感覺上像是儲存了超新星爆發的能量,而衰變類似電池自放電一般。
    所以核裂變應該是還沒到盡頭,不是它不好用而是我們人類還不知道怎麼好好的用它。把它看作電池,就是它被上鎖,某些該解鎖的技能我們還沒掌握。(聽起來像廢話)

    • @lintc928g
      @lintc928g ปีที่แล้ว

      對岸霞浦有興建示範爐,預定今年運轉

  • @lsw1997
    @lsw1997 ปีที่แล้ว

    請問台灣的5000噸高階核廢料,用封存方式,所需的地需要多大呢?畢竟若只要少少的面積就可以應付100年的發電,那也是值得考慮的方式。

    • @riuhung2327
      @riuhung2327 ปีที่แล้ว +1

      眾所皆知,臺灣有高階核廢與低階核廢:
      高階核廢約4900多噸,總共兩萬兩千多束燃料棒,而實際體積約三萬三千多立方公尺,相當於0.08平方公里面積(=91公尺x91公尺)x4公尺高的空間,不熟悉這是多大?籃球場是28公尺x15公尺,而大安森林公園是0.26平方公里

  • @GanshinSuperPlayer
    @GanshinSuperPlayer ปีที่แล้ว +10

    真的覺得這種議題,沒有讀理工的就不要上來回復了,整個國家被一堆文組綁架,連理性討論都做不到。

    • @mimicqneb
      @mimicqneb ปีที่แล้ว

      民主代表了需要對話與溝通達成共識,而核廢處理是眾人之事,而處理眾人之事就是政治,所以處理核廢當仍是政治問題,民主社會處理政治問題沒有經過溝通何來共識?最終落得原封不動,以後處理😂😂😂,以後不知道是幾百年以後就是了🤣🤣🤣

    • @GanshinSuperPlayer
      @GanshinSuperPlayer ปีที่แล้ว

      @@mimicqneb
      稅收也是眾人之事,怎麼國家從來沒有問過我要不要繳稅?? 不是所有事都劃成眾人之事,就可以用民主解決的,希特勒也是投票產生的!!

    • @zhangdwens3694
      @zhangdwens3694 ปีที่แล้ว

      @@GanshinSuperPlayer 你都享受完福利了想說不繳稅?你確定你真的有讀過書?

    • @GanshinSuperPlayer
      @GanshinSuperPlayer ปีที่แล้ว

      @@zhangdwens3694 麻煩請看一下上下文意,我是用稅收來強調不是所有事情都應該訴諸民意,而是專業之事專業解決,請不要看到一句話就亂噴。

  • @chih-hsintsai959
    @chih-hsintsai959 ปีที่แล้ว +6

    (A)全世界的共識是【高階核廢:深地質處置;低階核廢:近地表處置】。(B)全世界的共識是【無法永遠維護地面核廢設施】。(C)國際法【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廢物管理安全聯合公約】明講乏燃料應該放自己國家(歐盟禁止會員國拿去國外處置)。(D)全世界的共識是【為了世代正義,要在這世代就地質處置,不該等未來技術】。

  • @kkk-et1nx
    @kkk-et1nx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太平洋或是南海小島是不錯的考慮,如果能夠挖得夠深的話,等待新技術可利用再取出~

  • @hiroshirin
    @hiroshirin ปีที่แล้ว

    D比較好
    我覺得不管要用什麼能源發電重點就是要「便宜、穩定、安全、低汙染」,只要能符合上述條件的發電方式我都接受

  • @snailchen6093
    @snailchen6093 ปีที่แล้ว +5

    E: 有個搞火箭的專家努力把發射價錢壓低的同時,順便把核廢料射到太陽ˊˇˋ

    • @lizard6881
      @lizard6881 ปีที่แล้ว +1

      阿 你有想過馬投顧的火箭也有發射失敗的時候嗎?

    • @FZRider1023
      @FZRider1023 ปีที่แล้ว

      反核派:「你有問過太陽的感受嗎?我覺得這樣很不負責任!」

  • @BirdFu
    @BirdFu ปีที่แล้ว +8

    這個頻道怎麼這麼優秀🎉

  • @cygnussr125
    @cygnussr125 ปีที่แล้ว +1

    個人傾向第四代發展,若能夠再利用,也是一種循環環保

  • @onehour3849
    @onehour3849 ปีที่แล้ว

    核原料從哪裡生產出來的? 從哪裡精鍊的?
    不能發展出分散的技術,回到它產出的地點嗎?

  • @tabriswu
    @tabriswu ปีที่แล้ว +3

    別國如果願意收當然好, 花錢了事, 花的錢再算到用電的人身上就好. 但我比較悲觀, 我認為自己的廢料自己挖地方存放, 然後所有的花費都要算到電費上.

  • @KennyFu
    @KennyFu ปีที่แล้ว +3

    台灣既沒有風險最低的地底存放位置,更沒有縣市願意設置長久性地面乾式儲存場。
    花錢跨國處理要考慮納入發電成本才符合真實,另外也要有國家願意幫忙存放。
    而第四代反應爐還在夢裡。
    看起來台灣目前實在沒有任何資格談核能發電。
    除非能委托馬斯克把核廢料發射到外太空宇宙深處。

    • @user-pe4pw1jq7h
      @user-pe4pw1jq7h ปีที่แล้ว +6

      請認真看完這個影片 核廢料真的沒那麼可怕

    • @user-et6kg1hq3c
      @user-et6kg1hq3c ปีที่แล้ว +2

      @@user-pe4pw1jq7h 但以現實面來說,我們無法說服百姓或者是地方官接受乾式儲存場

    • @user-pe4pw1jq7h
      @user-pe4pw1jq7h ปีที่แล้ว +2

      因為愚知

    • @c1867324
      @c1867324 ปีที่แล้ว

      @@user-pe4pw1jq7h 確實無知的人太多了 連基地台都能抗議就別高估某些人的智商了

  • @user-fb5sp4cu4k
    @user-fb5sp4cu4k ปีที่แล้ว +1

    好奇問一下,反應爐裡使用完的高階核廢料和軍事上所使用的貧鈾材料是同一種東西嗎?

    • @chenenjoytheluxury2668
      @chenenjoytheluxury2668 ปีที่แล้ว

      是可以做成貧鈾彈,但現在應該直接拿天然礦來做會比較省錢吧(幾年前的知識了,不確定現在如何)

    • @PanScitw
      @PanScitw  ปีที่แล้ว

      所謂貧鈾彈,用的不是其放射性,而是單純使用「鈾」金屬高密度的特性,因為不須濃縮,且通常來自鈾礦濃縮後的尾料,所以稱「貧鈾」(而且味精濃縮的天然鈾礦放射性低很多)。考量到放射性與政治等問題,目前全世界都禁止直接將核廢料再製成貧鈾彈和核彈

  • @ryan724
    @ryan724 ปีที่แล้ว

    不是規劃40年,是當初國際發的執照最長就是40年,有可能最後一兩年用很安全,過一個月突然就危險了嗎?核電廠有會因為老舊不能用的零件不能換嗎?

  • @user-xx6pt7js1c
    @user-xx6pt7js1c ปีที่แล้ว +5

    泛科學可不可以做一集關於法國的核廢料回收技術

    • @FAR99999
      @FAR99999 ปีที่แล้ว +2

      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19549
      傳說中「96%可回收」的核燃料,在法國的實際轉換率是10%

    • @namia8509
      @namia8509 ปีที่แล้ว

      其實是個笑話~

  • @user-oc9mn5ml7v
    @user-oc9mn5ml7v ปีที่แล้ว +6

    提到核四,
    我通常會帶出另一個問題,
    你知道有些縣市沒有焚化爐嗎,
    台東焚化爐被里民抗議直到最近才啟用
    安不安全是一回事,
    能讓當地居民同意才有後續討論的空間

    • @mimicqneb
      @mimicqneb ปีที่แล้ว +1

      焚化爐當然也是政治問題😂😂😂

    • @user-xy5vr1wl2m
      @user-xy5vr1wl2m ปีที่แล้ว

      難怪廢棄物最後都直接偷埋

    • @chengz6605
      @chengz6605 ปีที่แล้ว

      讓當地居民同意本身就是假議題。 只要有政治立場在, 就不會有大家同意這種事。

    • @gi5512323
      @gi5512323 ปีที่แล้ว

      南投垃圾山表示XD

    • @user-oc9mn5ml7v
      @user-oc9mn5ml7v ปีที่แล้ว

      蓋了五年的廚餘場現在說要重新招標,
      我相信有人一樣會說這是政治問題,
      台東一直就沒有政黨輪替過

  • @user-ri9vq2pd8s
    @user-ri9vq2pd8s ปีที่แล้ว +2

    還真的被攻殼預言中了:美日將擁有核廢料處理技術
    不過耗時多久&能否商轉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在新式反應爐問世前,核廢料儲存依舊是問題
    (個人覺得不用封存,乾式儲存即可)

  • @teohlai5082
    @teohlai5082 ปีที่แล้ว +17

    劉德華的愛也只有一萬年,看來核廢料才真的是永恆😂

    • @mimicqneb
      @mimicqneb ปีที่แล้ว +1

      當然,絕對比人類活得長喔😂😂😂

    • @vargant100
      @vargant100 ปีที่แล้ว +2

      其實太陽能和風機目前也是永恆,畢竟複合材料幾乎無法處理......不過你擔心永恆幹嘛,你的後代能不能活到下世紀都還不知道呢?現在的極端氣候列車看起來已經停不下來了......

    • @mimicqneb
      @mimicqneb ปีที่แล้ว +1

      還好複材沒有輻射問題,不然可能也要封存20萬年了🤣🤣🤣

    • @s9154001
      @s9154001 ปีที่แล้ว +3

      @@mimicqneb
      你知道風扇的葉片有多大嗎
      太陽能在農田上種電 農地就不能在種了
      台灣糧食自給率不到40% 打仗時是要吃土嗎?
      核四廠每年要用掉80噸的核燃料,只要2支標準貨櫃就可以運載
      一隻風電機就超過了

  • @FDT-rh3wj
    @FDT-rh3wj ปีที่แล้ว +10

    其實人類發明過不少產品
    最後的解決方式並不是真正解決
    而是"不要再使用"
    我同意核能帶來過相當大的貢獻
    但是能合理解決問題以前
    我認為不應該繼續增加

    • @s9154001
      @s9154001 ปีที่แล้ว +2

      人類就是最大的汙染源
      消滅人類就是對自然的最大恩惠

    • @user-js3re7zc4y
      @user-js3re7zc4y ปีที่แล้ว +2

      @@s9154001 我也這麼覺得,所以你先請

    • @user-vm1vx9fq5i
      @user-vm1vx9fq5i ปีที่แล้ว +2

      合理解決
      什麼叫合理解決? 合理這兩個字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解讀?
      現在的核廢料沒有被合理解決?
      核廢料的處理方式已經是所有發電廢棄物中對生物圈影響最小的發電方式了
      但是就有很多人覺得...放在那邊不算處理

    • @FDT-rh3wj
      @FDT-rh3wj ปีที่แล้ว +3

      @@user-vm1vx9fq5i 擱置問題等於解決問題嗎

    • @user-vm1vx9fq5i
      @user-vm1vx9fq5i ปีที่แล้ว +2

      @@FDT-rh3wj 或許對你來說不等於解決了
      那你就想想吧..各種發電廢棄物有什麼被解決了?
      太陽能板被解決了嗎?
      風力發電機的葉片被解決了嗎?
      二氧化碳被解決了嗎?
      哪一個不適就擱置在那裏?
      還是如此龐大的數量大家就能視而不見?
      除了核廢料..所有的發電廢棄物完全不受管制
      埋在哪裡你都不知道

  • @user-pm9zv5lc3t
    @user-pm9zv5lc3t ปีที่แล้ว

    臺灣現階段可否進行 核能 的開發與研究呢?
    原能會的網站 看不出來

  • @weichungwang467
    @weichungwang467 ปีที่แล้ว

    我記得n年前看過同樣類似的議題,結尾給人一句很值得省思的話。
    究竟是迫於無奈?還是期待未來還有變數?
    現階段發電效率數一數二的好,核電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要高效率又不要承擔高效率所帶來的副作用,這是使了什麼妖術?全球暖化的風險/急迫性是否遠高於核電爆炸的風險/急迫性?我們常常拿先進十大工業國來當借鏡,在現階段發電部份,是否能有參巧之處?
    說白了,不管什麼選項,都是債留子孫。但這個債,能不能付少一點罷了~

  • @theeyetheworld
    @theeyetheworld ปีที่แล้ว +8

    我們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投資,來找到一個更好的方法來處理這些核廢料。同時,我們也需要更多的人關注這個問題,讓政府和企業能夠更加重視這個問題

    • @MorriganPendragon7117
      @MorriganPendragon7117 ปีที่แล้ว

      早就有回收再製手段,就是使用重水反應爐,是美國將臺灣的重水反應爐灌漿廢爐,導致臺灣無法將使用過的核燃料,再製成核電廠可使用的核燃料。必須運送到美國/法國,才能再製成核燃料。

    • @amaranthliann
      @amaranthliann ปีที่แล้ว +1

      處理方式已經很成熟有完整流程了,是國內某些部門/長官?故意卡著不讓它們被處理

  • @smandyscom
    @smandyscom ปีที่แล้ว +7

    感謝團隊陳述核廢處理技術現況
    (留言區是怎麼回事,主題是核廢,就要拉火力、水、太陽能等等三小離題的東西進來亂吵,非得要選邊站是吧,不離題是就事論事的基本)

  • @top78954123
    @top78954123 ปีที่แล้ว

    照理來說應該是B 自己用的自己解決
    不過最後可能只能用C來解決 而台電確實也有找過北韓要埋 後來就不了了知了
    然後 我們才要來考慮 D用新的核電技術 個人比較看好核融合

  • @wizozc49571
    @wizozc49571 ปีที่แล้ว

    所以D的可行性在哪? 就跟核聚變發電一樣,講了20年最近實驗室才達成淨發電,再等30年都不一定能商用。至於核廢新北市不願意收請問哪個縣市首長會願意收?

  • @yi8188
    @yi8188 ปีที่แล้ว +5

    第四代核反應爐研發還在初期階段,真研發出來,搞不好核融合商轉技術也不遠了。
    核分裂發電終究是跟火力發電一樣,是有極大缺陷的,即便是第四代反應爐,依然有放射性核廢料燃料棒的問題,雖然是從數萬年半衰期降為數百年。
    個人還是期待核融合技術商轉,才會擁核。

    • @s9154001
      @s9154001 ปีที่แล้ว

      不要第四代 一直抱這核廢料要幹嘛 ?
      可能到你走了 核融合都還沒商轉

    • @yi8188
      @yi8188 ปีที่แล้ว

      @@s9154001 你要不要看一下你在說什麼?

    • @s9154001
      @s9154001 ปีที่แล้ว +1

      @@yi8188
      你要不要先了解現在核能發展
      說實話也不行
      那就不要出來自討沒趣

    • @yi8188
      @yi8188 ปีที่แล้ว

      @@s9154001 你要不要先理解,如果核分裂發電如你的幻想那麼安全可靠,為何它現在佔全球發電量不足10%?
      難道這個地球上的科學家都比你笨?

    • @user-qy8wv9fq5z
      @user-qy8wv9fq5z ปีที่แล้ว +1

      痾 第四代反應器的研發已經不是在初期階段了,早在20年前就開始研究了,現在已經進入商轉前的試驗階段,甚至對岸已經商轉了一座第四代反應器-石島灣核電站

  • @e04man
    @e04man ปีที่แล้ว +10

    濃縮做核彈或者做髒彈應該是對台灣而言CP值最高的選項

    • @loveartanis
      @loveartanis ปีที่แล้ว +1

      不可能😭

    • @peterhihi4488
      @peterhihi4488 ปีที่แล้ว

      美國不讓我們做,像核一的廢料依然在美國的遠端監控下

    • @xiaoteam575
      @xiaoteam575 ปีที่แล้ว

      笑死 你以为蛙蛙的核弹怎么没的? 土共这么穷都能做出来

    • @user-gv9vs6oh4m
      @user-gv9vs6oh4m ปีที่แล้ว

      以前有研發核彈 被賣國賊告密到美國 直接被美國禁止

    • @e04man
      @e04man ปีที่แล้ว +1

      @@loveartanis 核彈要濃縮...躲過美國監管的難度確實比較高...但是做髒彈就好閃很多了

  • @Hetyr99
    @Hetyr99 ปีที่แล้ว

    如果有第4代核能發電 可以廢物利用那當然最好 如果要選最終儲存點要地質穩定又遠離人煙
    或許可以建在太平島 一來沒有居民 二來放置高階核廢料也沒人敢打 國軍就不用駐守 一兼二顧

  • @user-uz3we8mb8d
    @user-uz3we8mb8d ปีที่แล้ว

    D啊... 把燃料棒榨乾~~~變成接近鉛( 無輻射 )的狀態,這樣也不會有再提煉製做核武器的疑慮...

  • @Dylan-sd3np
    @Dylan-sd3np ปีที่แล้ว +5

    這集真棒,拿出了數據說明核肥料封存沒問題,反而火力發電的空污處理方式是用肺過濾
    可以集中跟無法集中的垃圾這麼好選,反核的真的可以思考一下

    • @user-qf1zs2qb5z
      @user-qf1zs2qb5z ปีที่แล้ว +2

      你知道你的知識停留在火力發電用“煤礦”嗎?😂😂😂😂😂😂

    • @Dylan-sd3np
      @Dylan-sd3np ปีที่แล้ว +3

      你要不要看燃煤現在佔幾%,我在講燃煤的空污,你跟我說我的知識停留在火力用煤礦?

    • @Xenomorph-jd8st
      @Xenomorph-jd8st ปีที่แล้ว +1

      @@Dylan-sd3np 核廢料封存沒問題?放哪?

    • @ips4585
      @ips4585 ปีที่แล้ว +2

      @@Xenomorph-jd8st
      你是說科學的問題 還是 反核人智商不足 的問題?
      排除 反核人智商不足 的問題 哪裡不能放?

    • @Xenomorph-jd8st
      @Xenomorph-jd8st ปีที่แล้ว +5

      @@ips4585 哪裡不能放?二十萬年內地質不穩定的地方不能放,所以板塊交接的台灣哪裡能放,你說。

  • @huangrichard8466
    @huangrichard8466 ปีที่แล้ว +6

    人類這短短200年內,科技突飛猛進,然而卻有些人深信『 解決核“廢料”要25萬年......』

    • @mimicqneb
      @mimicqneb ปีที่แล้ว

      那天等您突飛猛進,解決核廢不用25年,我絕對支持頒10個諾貝爾獎給您😂😂😂

    • @huangrichard8466
      @huangrichard8466 ปีที่แล้ว

      @@mimicqneb 您間隔不到25小時,就可以想出這段廢話,更是該獲得滿滿價值獎.

    • @batolgrim4766
      @batolgrim4766 ปีที่แล้ว

      確實不用25萬年那麼久,人的記憶根本沒那麼久,歷史也不會去記錄什麼工廠傾倒的汙染物,問題馬上就解決了

    • @huangrichard8466
      @huangrichard8466 ปีที่แล้ว

      要是跟古代人解釋地是圓的, 是個球繞著太陽轉. 比房子大的金屬大鳥,可以載550人以時速900公里飛行. 大概就是這種感覺吧~

    • @zhangdwens3694
      @zhangdwens3694 ปีที่แล้ว

      物理學都卡關多久了還在想解決啊…知道你現在用的理論幾乎早在100年前就有了嗎

  • @Hao-yp7mg
    @Hao-yp7mg ปีที่แล้ว

    規劃永久的地面乾式貯存設施,來監控與維護

  • @HIM0034
    @HIM0034 ปีที่แล้ว

    我覺得 可以以光電的模型上 使用核廢料
    光電用的是光子 帶來的高能分子撞擊物質 發電的嗎
    我們能不能做一些很厚的太陽能板 接住 游離輻射 用這種方式輔助發電呢 這個概念有沒有人在研究

    • @PanScitw
      @PanScitw  ปีที่แล้ว

      歡迎參考這兩集
      th-cam.com/video/N0G5HClsIfs/w-d-xo.html
      th-cam.com/video/qru0X91U4qQ/w-d-xo.html

  • @alicchen0715
    @alicchen0715 ปีที่แล้ว +5

    這種專業的問題根本就不應該是一般民眾來決定的,有心人士只要抓住吸引眼球的議題就可以完全無視各種科學數據,我們現在就在付出這樣的代價

    • @LaoLinInTaiwan
      @LaoLinInTaiwan ปีที่แล้ว

      核廢料選址不需要專業,單純政治判斷而已,若核廢料處置百分百安全,那就遵循使用者負擔,存放在人口密集都會區或是高度用電的科學園區才是公平正義。
      如果不是百分之百安全,那說這麼多還是幹話,把不能保證百分百安全的玩意兒塞到誰倒楣者的家鄉土地這件事跟科學數據無關。就是妥妥的政治決定。
      還有,工程技術問題沒有在百分之百保證的啦,除非他碩博士畢業證書雞腿換的。台灣揣著明白裝糊塗的‘’科學中立者‘’多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