ขนาดวิดีโอ: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แสดงแผงควบคุมโปรแกรมเล่น
เล่นอัตโนมัติ
เล่นใหม่
希望有業者開發活動洗碗車,機器洗會比人力更節能快速,辦活動就開一台出來,也是環保商機。不過人力洗碗真的很溫馨有趣,洗碗工們好可愛,感謝大家的付出。
謝謝公視的報導
「每個廟會市集都能這樣做嗎?答案是肯定的,只是『要不要做』而已」推爆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環保很重要
建議自己用過的碗自己洗
好帥喔,支持。
大型活動可以改變一下餐食。一張再生紙包個漢堡、三明治、握便當。就是一張再生紙+一張再生擦手紙。
韓國人 直接用菜葉包飯 一起吃掉感覺也不錯的點子
可以找各大洗碗機的廠商贊助,他們也可以推廣產品
中元節可實施,好樣
一切都是付出代價後的反思,請繼續推廣。
應該全臺都如此做
特地從台北去洗碗可真環保呢?不知道是用瞬移還是飛過去的,一定不是坐消耗能源的交通工具!
跟大家說 餐具自備 吃完自己帶走 回家自己洗 沒帶的 可以租 但要付費
在家裡做環保資源回收可寄什麼東西我都會做比較髒比較危險而已啊
狂欸
拜託不要再燒王船了 好不容易節省1萬個免洗餐具說要愛護環境 到頭來卻要燒王船?
😂
可望循序漸進
每年都在賠錢喔我是苦中作樂 不想做就是不爽啊 每年都賠錢 冬不是你陪的都是我在培的啊
看完其實有點失望,覺得節目內容的節奏鬆散,而且深度不夠,只有主辦單位的訪談跟活動畫面,很像加長版新聞。另外,我很想知道那些數量龐大的不鏽鋼碗及餐具是「租借的」,還是主辦單位為了活動而添置的?如果是特別為了活動添置的,那麼那些「環保餐具」在活動結束後是否仍然有被「持續使用」呢?製造一個不鏽鋼碗所要耗費的資源跟成本絕對比紙容器要高出許多,如果後續沒有被好好的使用,那也不過是一批消耗更多環境資源的「待廢棄」物品而已。
其實這的確是加長版新聞(每週一晚上會在公視的電視台播,而且內容其實就是網站新聞稿)我覺得第一個這可能跟製作成本人力、時間等有關,基本上他們每部片都是一、二位採訪記者(通常其中一位兼撰稿)和攝影記者(包含拍攝與剪輯)另外再一位旁白而已(這部算是難得人手比較多的),通常製作時間可能不會太長,整個製作方式還是比較接近傳統新聞報導類型,而且影片時間又有一定長度限制,勢必無法談太多深入的部分。另外就是受眾取向,報導多少還是會講求內容平易近人(較深入的東西可能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所以這類型的報導用意比較偏向簡單淺白的討論一個議題,啟發民眾對議題的關注,進而使其往更深入的部分探究。每個議題的深度其實是無限的,永遠有更深一層的討論,新聞台畢竟不是研究機構,討論的領域通常會講求多元廣泛而非單一深入。當然其實我也認同你的說法,新聞報導有時提的東西確實太過淺薄,這或許跟傳統新聞台運作的模式有關,以及撰稿記者對於內容深度的追求與時間成本兩者之間的拿捏,這是傳統新聞台需要改善的問題,但做為一個新聞台公視能做到目前這樣,我覺得已經算不錯了。其實這部片的拍攝、剪輯和配樂已經比他們其它部來的用心許多,內容的深度我覺得用來配飯還蠻適合(不會嚴肅到吞不下飯)
@@brightenou8246 首先,「我們的島」是新聞性節目,但是就內容而言卻沒有做出與一般新聞的區隔性(在我看來是用新聞內容套上節目節奏)。如果真的如你所說,這個節目是比較接近傳統新聞的製作類型,那可以討論的是,「我們為什麼需要加長版新聞」?每天三小時的新聞時間,難道不夠嗎?另外,依照一則新聞3分鐘左右的時間就可以把這集節目的內容播報完畢,我們為什麼要花20分鐘來閱讀這一則資訊?或者,當這則資訊做成節目而非新聞,能吸引到更多人觀看嗎?再來是關於「議題深度」的部分。你說的我也認同,但是我所說的節目深度不夠,是指「單純就不用一次性餐具這個行為,連續舉了三個活動的例子,並且沒有其他的觀點或者不同的聲音」,我想這樣並沒有「多元廣泛」的在討論環境議題,甚至有點扁平化思考,認為「只要不用一次性餐具就是對環境有益的」(後段說明)。況且,不論內容是多艱深的議題,都可以用比較平易近人且白話的方式讓大家了解,媒體不就是作為一個「資訊轉譯及傳播者」的角色嗎?(而且我提的問題本身應該也並不是很難理解)另外還有「資訊不完全,有可能導致錯誤觀念產生」的問題(單純針對這則節目內容來討論)。多數海洋廢棄物以及垃圾問題,是來自於人們「丟」習慣:隨手亂丟、不做好回收分類。「只用一次但是有確實做好分類回收的紙容器」跟『只用一次的不鏽鋼碗、保溫瓶等等的「環保」餐具』相比之下,哪一個會帶給地球更沉重的負擔呢?這是我最初提問的原因。因為眼見太多「以環保為名」,不斷地生產及購買可以被重複利用、卻常常只被用了幾次就堆在角落裡的「環保」餐具,或者「將可回收再製的物品改製成只能送焚化爐燃燒的一般廢棄物」。這些都是來自於對環境議題的了解不夠全面,因而產生「塑膠及一次性餐具就是環境公敵」這樣的迷思,有時候是無助於環境改善甚至可能浪費更多地球資源的。我了解台灣媒體目前的困境,公視也的確在這樣艱困的大環境之下,仍舊願意堅持報導這些「收視率通常不高」的議題,也做出了很多優質的節目。但是作為一個公共媒體,我們應該對它抱有更大的期待(也因為抱有期待,所以我才會留下這些評論)。
不銹鋼碗主要是由台灣咾咕嶼協會和琉球觀光發展協會共同提供,大部分是三年前上一科迎王祭就購置了,迎王祭結束後,台灣咾咕嶼協會也催生了咕咕碗-小琉球島上餐具租借制度,碗就在島上流通,琉球觀光發展協會也把部分的碗提供給學校及會員使用,其實只要島上舉辦各式大型活動,或是各協會舉辦社區、公部門環境教育活動,也會用到,在疫情期間,也有店家借用作為外送食物的裝盛。這次迎王祭,除了從各處收回這些舊碗之外,因為疫情考量,不開放遊客自行取餐,有新購一些有蓋的餐具,並將部分無蓋的碗,提供給廟宇轎班使用,至於新購的餐具,也將比照前次方式,將部分提供給學校、社區使用。根據協會估計,不含轎班,四天下來,減少了一萬多個免洗餐具。而咕咕碗等減塑行動,主要考量到之前已有做過相關報導,所以這次並未納入,而是將觀點鎖定大型活動如何減少垃圾的行動。很遺憾讓您覺得這是很鬆散的報導。到底要端出正襟危坐的法國大餐,還是,穿著拖鞋就可以輕鬆下嚥的清粥小菜,的確常常需要拿捏。這次的報導本意是希望讓觀眾輕鬆看到:”看,有人這樣做。這是可以做到的。”我也不諱言,我們的確沒有「能力」每次都出大菜。「能力」包括記者素養、因為經費限制所容許的製作時間等等。您說到一個重點:因為眼見太多「以環保為名」,不斷地生產及購買可以被重複利用、卻常常只被用了幾次就堆在角落裡的「環保」餐具。以上,我也非常同意。我也很不喜歡股東會、周年慶、摸彩就送環保杯等等,是以環保之名而多出來的浪費。
阿是不會花錢用洗碗機喔人力不用錢..不蓋焚化爐...一堆毛
這種節目就沒什麼人看,沒人要面對 也沒人在意。早餐紙碗紙盒加塑膠袋,是一天元氣的開始。
2倍速觀看還可以感到很多空白,內容可以不要這麼水嗎?公視觀點呢? 汙水問題一句"下次就得解決麻煩"就帶過,有沒有這麼懶?深入報導&分析呢?
您的意思是想知道:下次怎麼尋找更強健的水管,以及,更細的濾網來過濾小米嗎?主辦單位的確下次有這個挑戰啊!至於2020年華山那次,主辦單位有把污水處理好才排到汙水管進入汙水下水道。不知您還想知道更多那些細節?
@@kate55-v7c 那就該把後續的內容加入影片中,別讓這次的影片如此空洞無內容
資源回收裡面奇奇怪怪東友 到時候罰錢是皇你們的不是花我的
一個頭大你個頭小啊 到時候資源回收罰錢是防你們的不適合我的
希望有業者開發活動洗碗車,機器洗會比人力更節能快速,辦活動就開一台出來,也是環保商機。
不過人力洗碗真的很溫馨有趣,洗碗工們好可愛,感謝大家的付出。
謝謝公視的報導
「每個廟會市集都能這樣做嗎?答案是肯定的,只是『要不要做』而已」推爆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環保很重要
建議自己用過的碗自己洗
好帥喔,支持。
大型活動可以改變一下餐食。一張再生紙包個漢堡、三明治、握便當。就是一張再生紙+一張再生擦手紙。
韓國人 直接用菜葉包飯 一起吃掉
感覺也不錯的點子
可以找各大洗碗機的廠商贊助,他們也可以推廣產品
中元節可實施,好樣
一切都是付出代價後的反思,請繼續推廣。
應該全臺都如此做
特地從台北去洗碗可真環保呢?不知道是用瞬移還是飛過去的,一定不是坐消耗能源的交通工具!
跟大家說 餐具自備 吃完自己帶走 回家自己洗 沒帶的 可以租 但要付費
在家裡做環保資源回收可寄什麼東西我都會做比較髒比較危險而已啊
狂欸
拜託不要再燒王船了 好不容易節省1萬個免洗餐具說要愛護環境 到頭來卻要燒王船?
😂
可望循序漸進
每年都在賠錢喔我是苦中作樂 不想做就是不爽啊 每年都賠錢 冬不是你陪的都是我在培的啊
看完其實有點失望,覺得節目內容的節奏鬆散,而且深度不夠,只有主辦單位的訪談跟活動畫面,很像加長版新聞。另外,我很想知道那些數量龐大的不鏽鋼碗及餐具是「租借的」,還是主辦單位為了活動而添置的?如果是特別為了活動添置的,那麼那些「環保餐具」在活動結束後是否仍然有被「持續使用」呢?製造一個不鏽鋼碗所要耗費的資源跟成本絕對比紙容器要高出許多,如果後續沒有被好好的使用,那也不過是一批消耗更多環境資源的「待廢棄」物品而已。
其實這的確是加長版新聞(每週一晚上會在公視的電視台播,而且內容其實就是網站新聞稿)
我覺得第一個這可能跟製作成本人力、時間等有關,基本上他們每部片都是一、二位採訪記者(通常其中一位兼撰稿)和攝影記者(包含拍攝與剪輯)另外再一位旁白而已(這部算是難得人手比較多的),通常製作時間可能不會太長,整個製作方式還是比較接近傳統新聞報導類型,而且影片時間又有一定長度限制,勢必無法談太多深入的部分。
另外就是受眾取向,報導多少還是會講求內容平易近人(較深入的東西可能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所以這類型的報導用意比較偏向簡單淺白的討論一個議題,啟發民眾對議題的關注,進而使其往更深入的部分探究。
每個議題的深度其實是無限的,永遠有更深一層的討論,新聞台畢竟不是研究機構,討論的領域通常會講求多元廣泛而非單一深入。當然其實我也認同你的說法,新聞報導有時提的東西確實太過淺薄,這或許跟傳統新聞台運作的模式有關,以及撰稿記者對於內容深度的追求與時間成本兩者之間的拿捏,這是傳統新聞台需要改善的問題,但做為一個新聞台公視能做到目前這樣,我覺得已經算不錯了。
其實這部片的拍攝、剪輯和配樂已經比他們其它部來的用心許多,內容的深度我覺得用來配飯還蠻適合(不會嚴肅到吞不下飯)
@@brightenou8246
首先,「我們的島」是新聞性節目,但是就內容而言卻沒有做出與一般新聞的區隔性(在我看來是用新聞內容套上節目節奏)。如果真的如你所說,這個節目是比較接近傳統新聞的製作類型,那可以討論的是,「我們為什麼需要加長版新聞」?每天三小時的新聞時間,難道不夠嗎?另外,依照一則新聞3分鐘左右的時間就可以把這集節目的內容播報完畢,我們為什麼要花20分鐘來閱讀這一則資訊?或者,當這則資訊做成節目而非新聞,能吸引到更多人觀看嗎?
再來是關於「議題深度」的部分。你說的我也認同,但是我所說的節目深度不夠,是指「單純就不用一次性餐具這個行為,連續舉了三個活動的例子,並且沒有其他的觀點或者不同的聲音」,我想這樣並沒有「多元廣泛」的在討論環境議題,甚至有點扁平化思考,認為「只要不用一次性餐具就是對環境有益的」(後段說明)。況且,不論內容是多艱深的議題,都可以用比較平易近人且白話的方式讓大家了解,媒體不就是作為一個「資訊轉譯及傳播者」的角色嗎?(而且我提的問題本身應該也並不是很難理解)
另外還有「資訊不完全,有可能導致錯誤觀念產生」的問題(單純針對這則節目內容來討論)。多數海洋廢棄物以及垃圾問題,是來自於人們「丟」習慣:隨手亂丟、不做好回收分類。「只用一次但是有確實做好分類回收的紙容器」跟『只用一次的不鏽鋼碗、保溫瓶等等的「環保」餐具』相比之下,哪一個會帶給地球更沉重的負擔呢?這是我最初提問的原因。因為眼見太多「以環保為名」,不斷地生產及購買可以被重複利用、卻常常只被用了幾次就堆在角落裡的「環保」餐具,或者「將可回收再製的物品改製成只能送焚化爐燃燒的一般廢棄物」。這些都是來自於對環境議題的了解不夠全面,因而產生「塑膠及一次性餐具就是環境公敵」這樣的迷思,有時候是無助於環境改善甚至可能浪費更多地球資源的。
我了解台灣媒體目前的困境,公視也的確在這樣艱困的大環境之下,仍舊願意堅持報導這些「收視率通常不高」的議題,也做出了很多優質的節目。但是作為一個公共媒體,我們應該對它抱有更大的期待(也因為抱有期待,所以我才會留下這些評論)。
不銹鋼碗主要是由台灣咾咕嶼協會和琉球觀光發展協會共同提供,大部分是三年前上一科迎王祭就購置了,迎王祭結束後,台灣咾咕嶼協會也催生了咕咕碗-小琉球島上餐具租借制度,碗就在島上流通,琉球觀光發展協會也把部分的碗提供給學校及會員使用,其實只要島上舉辦各式大型活動,或是各協會舉辦社區、公部門環境教育活動,也會用到,在疫情期間,也有店家借用作為外送食物的裝盛。
這次迎王祭,除了從各處收回這些舊碗之外,因為疫情考量,不開放遊客自行取餐,有新購一些有蓋的餐具,並將部分無蓋的碗,提供給廟宇轎班使用,至於新購的餐具,也將比照前次方式,將部分提供給學校、社區使用。根據協會估計,不含轎班,四天下來,減少了一萬多個免洗餐具。
而咕咕碗等減塑行動,主要考量到之前已有做過相關報導,所以這次並未納入,而是將觀點鎖定大型活動如何減少垃圾的行動。
很遺憾讓您覺得這是很鬆散的報導。到底要端出正襟危坐的法國大餐,還是,
穿著拖鞋就可以輕鬆下嚥的清粥小菜,的確常常需要拿捏。這次的報導本意是希望讓觀眾輕鬆看到:”看,有人這樣做。這是可以做到的。”我也不諱言,我們的確沒有「能力」每次都出大菜。「能力」包括記者素養、因為經費限制所容許的製作時間等等。
您說到一個重點:因為眼見太多「以環保為名」,不斷地生產及購買可以被重複利用、卻常常只被用了幾次就堆在角落裡的「環保」餐具。以上,我也非常同意。我也很不喜歡股東會、周年慶、摸彩就送環保杯等等,是以環保之名而多出來的浪費。
阿是不會花錢用洗碗機喔
人力不用錢..不蓋焚化爐...一堆毛
這種節目就沒什麼人看,沒人要面對 也沒人在意。早餐紙碗紙盒加塑膠袋,是一天元氣的開始。
2倍速觀看還可以感到很多空白,內容可以不要這麼水嗎?
公視觀點呢? 汙水問題一句"下次就得解決麻煩"就帶過,有沒有這麼懶?
深入報導&分析呢?
您的意思是想知道:下次怎麼尋找更強健的水管,以及,更細的濾網來過濾小米嗎?主辦單位的確下次有這個挑戰啊!至於2020年華山那次,主辦單位有把污水處理好才排到汙水管進入汙水下水道。不知您還想知道更多那些細節?
@@kate55-v7c 那就該把後續的內容加入影片中,別讓這次的影片如此空洞無內容
資源回收裡面奇奇怪怪東友 到時候罰錢是皇你們的不是花我的
一個頭大你個頭小啊 到時候資源回收罰錢是防你們的不適合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