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法人永續循環經濟發展協進會
社團法人永續循環經濟發展協進會
  • 94
  • 5 099
【WATER 沒了】 EP16 救災經驗引發靈感 創淨科技開啟消毒新篇章
你相信只要加水通電,不須添加化學藥劑,就可以將水轉化成高活性氧消毒水嗎?
過去幾年新冠疫情肆虐,酒精、次氯酸水成為家家戶戶必備的防疫用品,然而要兼顧安全及抑菌,使得選購消毒劑成為一門學問。而創淨科技推出的黑鑽電極技術,讓「隨時動手做出安全的消毒水」成為可能,獲得WHO的肯定!
本集請聽創淨公司總經理陳建宏娓娓道來,開發此技術的心路歷程,以及它的廣泛應用吧~
มุมมอง: 18

วีดีโอ

【WATER 沒了】 EP15 兼顧效率與安全 水質管理智慧化
มุมมอง 53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人類生活不能一日無水,從每天的飲用、清潔、養殖與灌溉都依賴它!不過你知道嗎?表面看來乾淨的水源可能隱藏著危機,許多污染物(如氟化物、氰化物等)是肉眼無法察覺的,卻可能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在這個科技進步的時代,水質管理也進入了智慧新時代! 利用AI、物聯網感測器,水質監測更精確、更即時,一有異常數據,馬上警報通知,讓水質問題「未發生就防患未然」! 本集邀請富鈞水資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鄭詠紜,分享在大缺工世代,AI如何幫助人類聰明管水?!
【WATER 沒了】 EP14 大禹治水的現代智慧 AI與物聯網助力都市防洪
มุมมอง 15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極端天氣加劇,全球各地洪水肆虐,都市防汛面臨新挑戰!傳統的堤防與分洪系統,無法單獨應對瞬間強降雨。現代「智慧防汛」,利用AI和物聯網技術將預測範圍延伸至數小時,讓都市防洪更精準! 安研科技與桓達科技攜手創新,開發了都市淹水感測器、精準預測模型,監測河道、低窪區,及早發出預警,為縣市政府及救災單位提供及時決策依據。 本集邀請安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黃思瑋與桓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鄭兆凱,告訴我們現代科技如何運用AI技術,讓提前3-6小時預防洪患成為可能。
【WATER 沒了】 EP13 從自然中找尋解答 讓城市變身吸水海綿
มุมมอง 32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台灣的年雨量高達900億噸,但真正能留住的只有兩成,缺水和水患成為我們每天面臨的挑戰! 然而,隨著極端氣候日益頻繁,創新的生態設計正在改變這一切-「JW海綿城市工法」。這項技術不僅能將道路變成吸水海綿,更有效抵禦洪水、改善空氣,讓城市和大自然共存共榮。 本集邀請品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瑞文,他將深入解析何謂「海綿城市」,以及這項創新工法如何讓城市減少水患、抵抗乾旱,並帶來多元的環境永續效益。
【WATER 沒了】 EP12 自來水非自來 台水公司深耕50年穩定家戶供水
มุมมอง 22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3月22日是「世界水資源日」,全球缺水問題愈發嚴峻,估計2050年會有近24億人受到影響。在台灣,我們打開水龍頭就能享受源源不絕的乾淨自來水,這一切依賴台水公司的努力。 從取水口至淨水場,歷經混凝、沉澱、過濾、消毒等繁複的淨水過程,每滴水都經過重重關卡,才得以供應到你我家中! 每天安全無虞的自來水,都是台水50年來的心血結晶。本集邀請台灣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丁來,分享台水公司如何用心守護你我的每日用水
【WATER 沒了】 EP11 「泡湯」療癒身心靈 溫泉資源開發利用與永續發展
มุมมอง 39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台灣擁有豐富多樣的溫泉,從冷泉、熱泉到海底溫泉,都是大地賜予的珍貴寶物,像是北投的硫磺泉、烏來的碳酸泉、以及綠島海底的朝日溫泉,每一種泉質都帶來不同的享受,成為秋冬不可錯過的旅行首選! 溫泉是寶貴的有限資源,我們在享受的同時,也要共同守護!自2003年制定《溫泉法》以來,政府已積極推動溫泉資源的保育及可持續發展。泡湯不僅放鬆身心,更成為與大自然共存的一部分,讓我們一起守護台灣的溫泉美景。 有限的溫泉資源,如何滿足觀光休閒兼療養身心靈的需求,同時兼顧地熱能源開發利用?本集跟著嘉南藥理大學環境工程及科學系專 副教授陳文福的腳步,一起踏上這段暖心的溫泉之旅吧!
【WATER 沒了】 EP10 一滴超純水 牽動半導體業生命線
มุมมอง 74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你知道晶片製造中的每一滴水,都需要使用乾淨程度為自來水1000倍的「超純水」嗎? 生活中看似平凡的水,對高科技半導體業來說,卻是不可或缺的核心資源。隨著技術進步,晶片尺寸越來越小, 何微小雜質都可能導致生產不良,因此,晶圓的清洗需要「超純水」來確保最優質的性能與穩定性。 本集邀請國立台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范振軒博士,深入探討超純水的製程挑戰與應用。他也將分享如何透過再生水技術,降低半導體產業對水資源的依賴,並在面臨氣候變遷的挑戰中,實現永續發展。
【WATER 沒了】 EP9 缺水危機的一帖良藥 科技造水解產業之渴
มุมมอง 1014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面對來勢洶洶的氣候危機,若遇上久旱不雨的情況,科技造水將是生命存活的關鍵救命水。 公共污水處理廠的生活廢污水做為再生水源,供水源穩定且不受乾旱季影響,是目前積極推動的科技造水策略之一。 台灣目前已推動16個再生水計畫,每天能提供超過62萬噸水,相當於200萬人的用水量。更令人驚嘆的是,這些再生水甚至比自來水還要乾淨! 本集邀請艾奕康工程顧問公司(AECOM)執行總監陳立儒,分享科技造水如何幫助科技業,讓產線在乾旱時也不會停擺的秘密。
【WATER 沒了】 EP8 轉危為機 看見廢水處理新未來
มุมมอง 1114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2013年上映的紀錄片《看見台灣》,讓我們能以不同的高度探索台灣的美麗,卻也發現這片土地的遍體鱗傷。透過鏡頭,讓世人看見高雄後勁溪染成紅色的怵目景象,而罪魁禍首正是未經妥善處理的事業廢水。 事實上,不只日月光污染後勁溪事件,台灣非法排放工業廢水事件層出不窮,對環境生態與人體健康產生嚴重威脅。 本集邀請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環境科技及智慧系統研究中心的執行長周珊珊,想要告訴你的,不僅是事業廢水應該被妥善處理,還有藏在廢水中的潛在寶藏。
【WATER 沒了】 EP5 藏水於農化解缺水危機 科技管理穩定台灣糧食自給率
มุมมอง 714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台灣素有水果王國的稱號,自古以農立國,因具有研發與栽培技術的農業實力,一年四季生產各種美味的農產品,除提供國內市場,也外銷到全世界。 攤開數據,農業用水佔總用水量7成,因此每逢旱季,常被貼上用水大戶的標籤,實際上,農地卻是巨大的隱形水庫,「餘水」蓄存於土壤,長期下來還能補注地下水,維持水循環生態效益。 本集邀請淡江大學水資源及環境工程學系助理教授王聖瑋,帶領我們打破「農業是用水大戶」的迷思,看見農業用水哪來何處去。
【WATER 沒了】 EP7 城市的良心 污水整治讓城市更宜居
มุมมอง 1014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許多人對下水道系統的第一印象,往往源自電影中,或許是警匪在其中追逐,或許是主角划船的場景。然而,這般縱橫交錯、龐大複雜的下水道系統,在現代化城市建設中卻扮演重要角色。 從家庭生活污水到工商業生產之廢水,若未經妥善處理,即排放到水溝,再流到河川,不但會影響市民周遭環境衛生,也會污染河川水質,進而破壞河川生態。 污水下水道深埋地底、鮮為人知,卻是國家或都市進步指標之一,可稱為一個城市的「靜脈」或城市的「良心」。本集邀請台北市政府工務局衛生下水道工程處處長程培嘉,帶領我們更了解這「偉大的隱藏者」。
【WATER 沒了】 EP6 海鮮之外 那些你「海」不知道的事
มุมมอง 2914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四面環海的台灣,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其擁有豐饒的海洋資源,無論是大啖海鮮的鮮美甘甜,還是在小琉球與海龜浪漫共游,台灣人民的生活幾乎和大海脫離不了關係。 然而漁業和觀光活動,讓海洋承受極大壓力,面臨漁業資源枯竭、污染開發、海岸線消失等諸多威脅,海洋保育刻不容緩。 海,好嗎? 海洋所經歷的困境,最終也是我們人類要面對的。本集邀請國立成功大學水工試驗所海岸環境資源組副研究員兼副組長陳平,與我們分享那些你「海」不知道的事。
【WATER 沒了】 EP5 藏水於農化解缺水危機 科技管理穩定台灣糧食自給率
มุมมอง 1614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台灣素有水果王國的稱號,自古以農立國,因具有研發與栽培技術的農業實力,一年四季生產各種美味的農產品,除提供國內市場,也外銷到全世界。 攤開數據,農業用水佔總用水量7成,因此每逢旱季,常被貼上用水大戶的標籤,實際上,農地卻是巨大的隱形水庫,「餘水」蓄存於土壤,長期下來還能補注地下水,維持水循環生態效益。 本集邀請淡江大學水資源及環境工程學系助理教授王聖瑋,帶領我們打破「農業是用水大戶」的迷思,看見農業用水哪來何處去。
【WATER 沒了】EP4 看不見的巨大水庫:揭密地下水的珍貴與困境
มุมมอง 2114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地下水是地球上重要的淡水資源之一,具有水量穩定及水質良好的特性。當碰上枯水期,長久不下雨,地面水首當其衝,而受降雨量影響相對較小的地下水,便是乾旱時的救命之水。 地下水不僅提供台灣目前33%的用水量,更可以作為緊急備援水源,我們的生活如此依賴地下水,我們卻鮮少關注它。 原來北部也曾經歷地層下陷?抽地下水,地層就一定會下陷嗎? 本集邀請精靈工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宇文,帶領我們了解課本之外的地下水。
【WATER 沒了】 EP3 恢復「河之呼吸」 打造生態永續的親水環境
มุมมอง 5914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雖然大家對河川的兒時記憶不完全相同,但對於這首兒歌大多耳熟能詳。若你的兒時河川有幸是容易親近、水流清淨與生態豐富的樣貌,相信搭配這首歌一定能勾起童年時光中最美麗的回憶。 然而隨著都市擴張,人類不計後果地從河川奪取資源,得到經濟成長與富足生活的同時,卻也加速了河川功能與資源的耗竭,同樣為河川的使用者,傍水而生的水生物卻無法為自己發聲,河川遭受污 汙染與破壞,也讓人類跟河川的距離越來越遠。 本集邀請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副教授張智華,以幽默口吻,帶領我們了解河川保育的重要性。
【WATER 沒了】 EP2 水庫水情亮紅燈 清淤延壽蓄水保衛戰
มุมมอง 3514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WATER 沒了】 EP2 水庫水情亮紅燈 清淤延壽蓄水保衛戰
【WATER 沒了】 EP1 多元供水建設開源引流 台灣水利永續發展
มุมมอง 5514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WATER 沒了】 EP1 多元供水建設開源引流 台灣水利永續發展
全球太陽能廢板大危機、產生黃金商機在台灣?回收高端技術自主研發將從台灣走向世界 【台灣企業的循環經濟心法分享第五輯】
มุมมอง 137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全球太陽能廢板大危機、產生黃金商機在台灣?回收高端技術自主研發將從台灣走向世界 【台灣企業的循環經濟心法分享第五輯】
產品全球搶著要、世界第一自主研發技術生產在台灣?輪胎再生靜脈產業走向國際成為台灣之光 【台灣企業的循環經濟心法分享第四輯】
มุมมอง 101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產品全球搶著要、世界第一自主研發技術生產在台灣?輪胎再生靜脈產業走向國際成為台灣之光 【台灣企業的循環經濟心法分享第四輯】
廚餘變黃金100%全利用不是神話?全國第一座廚餘生質能廖總心歷路程分享【台灣企業的循環經濟心法分享第三輯】
มุมมอง 86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廚餘變黃金100%全利用不是神話?全國第一座廚餘生質能廖總心歷路程分享【台灣企業的循環經濟心法分享第三輯】
創業因為荒野人一句話?循環包裝到底是啥?全民創業聽聽青年企業家怎麼說?【台灣企業的循環經濟心法分享第二輯】
มุมมอง 97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創業因為荒野人一句話?循環包裝到底是啥?全民創業聽聽青年企業家怎麼說?【台灣企業的循環經濟心法分享第二輯】
海洋塑膠濃湯吃下肚?碳關稅來襲、包裝減碳怎麼做? 環境荷爾蒙雷區不要踩!【台灣企業的循環經濟心法分享第一輯】
มุมมอง 37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海洋塑膠濃湯吃下肚?碳關稅來襲、包裝減碳怎麼做? 環境荷爾蒙雷區不要踩!【台灣企業的循環經濟心法分享第一輯】
「2024循環經濟商業模式研討會」我國公共污水處理廠淨零碳排推動:廠區用電量趨勢評析
มุมมอง 49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024循環經濟商業模式研討會」我國公共污水處理廠淨零碳排推動:廠區用電量趨勢評析
「2024循環經濟商業模式研討會」 複合型塑膠玩具永續循環系統
มุมมอง 29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024循環經濟商業模式研討會」 複合型塑膠玩具永續循環系統
「2024循環經濟商業模式研討會」 塑造永續商業模式:永續材質圖書館
มุมมอง 18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024循環經濟商業模式研討會」 塑造永續商業模式:永續材質圖書館
「2024循環經濟商業模式研討會」 評估不同熱源對脫硫廢水熱蒸發回收之操作成本與碳排放量影響
มุมมอง 20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024循環經濟商業模式研討會」 評估不同熱源對脫硫廢水熱蒸發回收之操作成本與碳排放量影響
「2024循環經濟商業模式研討會」國際儲能案場運作年限屆期退場處置現況研析 Trim
มุมมอง 13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024循環經濟商業模式研討會」國際儲能案場運作年限屆期退場處置現況研析 Trim
「2024循環經濟商業模式研討會」 我國托盤到托盤循環經濟模式與環境效益分析
มุมมอง 72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024循環經濟商業模式研討會」 我國托盤到托盤循環經濟模式與環境效益分析
「2024循環經濟商業模式研討會」 由推動木質資材再利用促參計畫淺談木質家具回收利用機制
มุมมอง 19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024循環經濟商業模式研討會」 由推動木質資材再利用促參計畫淺談木質家具回收利用機制
「2024循環經濟商業模式研討會」海廢再生聯盟建立海廢循環新價值
มุมมอง 17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024循環經濟商業模式研討會」海廢再生聯盟建立海廢循環新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