ขนาดวิดีโอ: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แสดงแผงควบคุมโปรแกรมเล่น
เล่นอัตโนมัติ
เล่นใหม่
北京土著, 我很喜欢上海,尤其是吃的。不知为什么我自小就喜欢吃甜口的饭菜,吃了上海菜后觉得终于找到了组织。 上海人精致时尚,北京人大气直爽。上海人特别会精打细算,但算的是怎么双赢利益最大化,不是单方面占尽便宜,平日里行事做派斯斯文文。北京人骨子里人文气息重,天生自带松弛感,无论年纪大小都带着一股子驾驭于名利之上的超脱感。北京人和上海人又都是矛盾的。咋一看,上海是物质的,世俗的,讲究的是衣食住行一点一滴的精致,一分一毫的精打细算。细观察,它又是非常文艺的,精神层面丰富的,出过很多著名作家文人。北京似乎是更注重精神世界的,政治人文历史,胡同里的大爷出口成章,还有都特别独到的见解,却比较羞于把钱的话题摆在明面儿上细谈。可它又是几百年来名利集大成之地,北京人总是嘴上看不起追名逐利,眼睛又时常关注着谁追到了名得到了利。
精辟👍
哈哈哈哈哈,第一个大爷逗死我了
夜郎自大
特别没礼貌
典型的北京人混不吝气质
@@红色的浩克 你的误解, 这种老头在北京跟本没朋友, 自觉牛B哄哄, 看什么都不顺眼.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大爷玩死你,哈哈哈哈哈哈哈
传统北京,国际上海。我喜欢跟北京人聊天,跟上海人谈生意。
我上海人也有好多北京朋友,哈哈哈哈😂北京大爺嘮嗑特帶勁,喜歡喜歡,無事聊三分
你这采访看的我饭都吃不下去,太逗了了,笑喷了好几次🤣
哈哈哈哈
二三千……几天啊?二三千……几天啊❓哈哈哈😂
最后一个差头师傅太逗了 比KTV加班都晚 哈哈哈
猫咪太可爱了!!!
北京好喵
北漂二十年了,十年前第一次去上海,晚上坐地铁去外滩吧,一出地铁直接震撼了,好家伙,这夜景,这高楼大厦也太繁华了。
上海人素質高,我最美好的年齡在上海生活十幾年,生活過的城市就是愛上海
上海是最喜欢计较的城市
毛线,好多人开车抢道,根北京一个德行。
@@carson4982上海是最讲究人际边界的国内城市
素质这个词很宽泛。别轻易用
@@carson4982 就是你占不到便宜了是吧?
第一次看见您的视频,很好,点赞。我是真正的上海人。生活在加拿大三十年了,可以说国际视野。我有战友,同学,朋友和亲戚是北京人,应该说比较了解北京人。这里就不说了。谢谢您的视频。
不说了,意思是一言难尽吗?
应该说比较了解上海人这里就不说了😂
“两三天”在北京是 一个范围代词 不是2-3天,就是“a few days” 的意思。大爷可能是想问具体几天
上海话两三天也是个大概数。
@@kosuke2427 他的意思是“需要玩几天才能玩透,否则一两天3000,还是不够”,北方人平时说话懒,不爱解释
笑死,中文和中文沟通用a few days来连接😂😊
來自新加坡的朋友兩人一直,二三天,几天?二三天!几天,我口中的鮮血差一丢丟就吐出來了
@@weizhang2834没听说过
(8:36)哈嘍 可愛的小貓咪 ~🥰
您的两段视频都看了。感觉您这不是要做北京上海友谊的桥梁和纽带,您这是要成为两地友谊的悬梁和绷带啊。哈哈哈哈。我不是这两个地方的人,但是感觉您聊天对象的选择有些问题。选的北京人都是年纪比较大的人,他们经历的事情更多,看待事情和世界已经可以云淡风轻了,所以讲很多好话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但是选的上海的人大部分都是年轻人,被生活的铁拳教训得还不如年纪大的人那么多,所以讲话也更加随性一些。尤其是看看上海那个在北京呆了十几年回上海又呆了八年的妈妈,她讲话就平和中庸很多。我相信如果您多选择一些上海的上了年纪的人,或者多选择一些工体的年轻人,最后出来的效果应该会是两个视频差不多。
第一段,同感。
我也是土生北京, 觉得北京比上海好(而且好得不是一星半点)。
哈哈哈you make my Day. 放信鸽。。。给鸽友。。。
来,采访我,北京人,20年前户口被转到上海了,上海生活起来比北京舒服多了。哈哈哈。。
在北京呆半年就知道,对陌生人或者长辈都要说您,平辈熟悉的就叫名字,对后辈可以不说,但也一般不说你,也是直接叫名字。
北京的劣质文化,全国没一个地方认的
哟喉 开始拍视频了么 优秀优秀
去盐城啊
上海小籠包好吃!
不好吃
听完前两句,我鸡皮疙瘩掉一地,我擦的累。
在北京是先交朋友后谈生意,在上海是先谈生意后交朋友。
作为一个四代的老北京人想说,不要说上海人怎么样,北京人怎么样啥啥的~ 这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区哪儿都有好的,有坏的。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遇到一些素质低的不能以偏概全,不能用他们代表一个城市。就像朋友在欧洲留学,外国有对中国人非常友善的百姓,也有歧视亚裔的~~
只是娱乐。你也太较真了
确实是,上海也有热情的老阿姨,也有冷陌的上海人
话虽这么说环境影响总有主流概率问题。不然刻板印象怎么来的。
确实都有 但是又比例问题
中国人口中的歧視實際上是一种各地普遍存在的排斥外来人的習慣。
信鸽写信交流,笑不活了,哈哈哈哈
我最早接觸到北京人是在文革初期北京紅卫兵到上海煽動造反聽他們在街頭慷慨激昂宣傳毛泽东思想,那時就覺得北京話好聽有人情有文化於是就模仿北京口音也帶領一片小夥伴出去宣傳。我這個年歲的上海人没有人说普通話,個人覺得普通話很可笑死板不是活人的語言,因为平時都是從收音機聽到的語言。文革前經常收聽侯寶林郭啓儒馬三立的相声也是因为北京話特有的韻味,至今也經常聽相声京戲,现代兩個相声歷史上的標誌人物姜昆郭德綱的短子都非常熟悉,曲藝尤其愛听小彩舞駱玉笙的京韵大鼓。
第一位大爷,裤子不错
从小生长在江南,在上海工作并住过7年,大陆最爱的城市就是上海。吃穿住行,人际交往每一样都胜过北京。北京就是一个偌大的农村。交通堵死,到处都是灰灰的砖墙,还很干。
9:58 烟嗓 应该去唱歌
有趣😊😊😊
两个小姐姐都好可爱呀
呀你👵b
第一位大爷是不是早上得关机重启😂
他的意思是“需要玩几天才能玩透,否则一两天3000,还是不够”,北方人平时说话懒,不爱解释
阿污卵
戆卵
好視评,好前程。
培训还能玩,真羡慕
作为北方人 我喜欢北京 文化底蕴不说 人都特敞亮 不用算计
哈哈哈哈哈哈这北京姐妹太逗了!!
在全世界各个国家里,都是能遇到不同的好人和坏人。所以就没有什么北京人和上海人的比较了! 😇😇😇
各有各的好
胡同里的北京大爷太有特色了,一看就是北京大哥大爷。 哈哈
上海人现在真的把所在区都分那么清?这个节目里新静安老静安的说法一直提到,30年前我小时候生活中大家好像没有这么强的地域观念。
30年前房子也没这么贵
大家主要对闸北区并入静安区不满意😆
北京现在也要反东复崇,反西复宣:)
是上只角人的执着
@@jessie9263 😂我就是闸北的,自己都觉得说是静安区的很不好意思。闸北给人感觉是在内环内接地气的生活区,而静安是高大上的代言词。我小的时候是南市区,贫民区的印象,然后并到黄浦区去了,黄浦区也是一个特别商业化特富贵感十足的区。不知道为什么,本人还是喜欢烟火气息浓郁的小民文化。
第一个爷叔咯浆糊捣了深咯😂😂😂
老一辈都习惯说东南西北我爹指路都是这样 哈哈哈
作为北京人,喜欢俩个城市。不过上海好像没有历史感,北京的古迹太多了,有历史感。
所以北京人的思想也是很古老
@@zackwang9314 想啥呢?你不了解北京。中央政府的头头脑脑都在北京,北京人不敢做“出格”的事。出格的事大部分都是红几代做的。山高皇帝远的地方贪腐和高考作弊的都多。也可以随便创新啊。
@@zackwang9314上海洋奴比例高也是事实
上海比北京干净
我对上海最大的印象就是等级森严。。。非得分老上海人,新上海人,外地人。。上海人里还要分郊区人、市区人。。市区里面几个区还有鄙视链。。。麻。。不如北京洒脱。。接触过上海老头,真的是特别特别计较🙄非常小气,别说比不过北方人了,还没有我们福建人大方。
王嘉爾不是香港人嗎?
这个兄弟 应该去德云德云社 拓展自己的业务
哈哈哈,真逗
喜欢你这个频道❤
几天?几天?几天?几天?几天?几天?几天?几天?几天?几天?几天?
喜歡上海,喜歡北京貓貓
刀郎的歌哈哈哈
前面有个姚记炒肝6
22年纽约上海人打卡。
北京人的还行,就是不怎么样
第一个大爷对上海人有底触情绪,很明显大蒜与咖啡势不两立。
底层心理扭曲才这样,
@@biaoma9877 這話中肯
第一个大爷。。笑晕过去
上海户口不是随母亲吗?
北京上海互相看的还不错,去东北问问就可能大不一样了
东北人好像崇拜上海多一点
疫情期间辽宁幸亏全程录像蔬菜运输,要不然被上海诬陷运过去不新鲜好好的蔬菜四处扔跳进黄河洗不清了😅
哈哈哈哈 这话怎么讲?
是这个视频里面看着不错,真实情况刚好相反。
北京人活的比较大气自我,对身边的人和事不太在乎,所以你问北京人对上海人的印象很难得到精致的回答。
自我,的确,大气,呵呵。
北京比较土倒是真的,我南京的,呵呵😄
“上海是我的故乡,我是无锡人” 。。。。。
北京人实在大气,上海人斤斤计较的多。
北京人假客气,上海更国际范,有边界感,像国外
問身份證號碼有甚麼特殊意義嗎?
人上人的象征,对于这两城市,其他城市都是乡下人
以前有个上海朋友找我们几个同学去他家吃火锅,我们还带了一些吃的喝的去她家。结果吃完饭要走的时候,她跟我们说一个人给我30就行了。我,??? 她说的还好像是看在我们是朋友的份儿上,就30就行了。 我认识的几个北京朋友,出去吃饭就基本都是我付我付
哈哈,我妈九十年代去上海进修,一开始上海人觉得我妈是外地人都不搭理,后来发现我妈每周末都打的在城里到处玩,显然比他们日子宽裕,就经常蹭我妈的车去商场,说是一起出去,结果都挤在后排,付钱就一溜烟都先下车了,这时候就不主动AA了😂
上海人有很多苏北人
上海原屬於江蘇。
怎么都那么逗呢!哈哈哈… 感觉你随时会被揍哈哈哈哈
小时候不说“您”, 家里人真打。。。 现在说“你” 都觉得烫嘴
不喜欢上海也不喜欢北京,大城市比较喜欢南京。
无锡菜,好吃的,毫无违和感
哈哈 无锡肉骨头 碰瓷上海
無錫紐骨頭太……甜……了,用糖漿包裹的豬大腔骨
為什麼要問整天吃大蒜的人咖啡好不好喝?
上海产咖啡吗?是产的星巴克吗?
@@ablybb931 西方也不产咖啡。喝咖啡和产地无关。吃大蒜头的,内心自卑。“為什麼要問整天吃大蒜的人咖啡好不好喝?”,这个问题本身是中性的。
are you周立波?
@@sdhr1000 但实际上不对,京沪都吃大蒜,很少喝咖啡。
@@yemozhou9789 请看清我的话(“為什麼要問整天吃大蒜的人咖啡好不好喝?”,这个问题本身是中性的。)。 另外,上海人肯定不是整天吃大蒜的。
8:46那不是光头强吗?
第一个大爷没太听懂你说两三天还是两三千所以一直问你,最后一个开出租的应该是郊区的听口音
我是台灣人 我也喜歡上海,反倒是北京 毫無質量可言。
😂第一个金链子大爷是一老炮吧😂跟他说:“嘛呢大爷!您好叫好伐!”😂
听见上海口音,直起鸡皮疙瘩。
然而上海人表示外滩基本不去..
这大爷要去黄浦江,还以为丫要跳呢。。
歡迎來台灣看看!!
原来G僧东的16号线形象已经戆出圈了……
一听就不是北京的, 您您的听着特别扭😂
金毛兒妹子口音像南方的,估計祖籍不是湖廣就是江浙。閘北就是全鋼😂
上海人不行的排外特別嚴重,如果你是外國人那另外說
上海人内部还比来比去的是不是哪个区的,自以为是
奇怪? 怎麼訪問的都是大媽、大叔,年輕一代的北京人呢? 北京太大,大叔、大媽接觸的外地人太少。 這期的訪談視頻有點失望😢
。。。他说“上海人都没有感情”。。。哈哈哈哈
都是錢💰💰,沒有錢確實不行,但也不能只有錢。
如果没有央妈,北京是不是一个西安?
上海不靠扶持能有今天的成绩?
@@xrfu1060 再不行也不需要央妈,对吧?别说得上海把外围长江三角洲的血都吸干似的。给人笑话。
@@xrfu1060 我爸爸如果在世的话就是90岁了,他小时候虽然说不上大鱼大肉,但顿顿是有肉的,我妈88岁了,小时候基本就是吃零食,她最爱巧克力,上海的产值曾经占全国的80%,你说上海要靠扶持?谁靠谁这不是明摆着的嘛。
@@mmh03117 民国时期最牛逼的城市是沈阳 不管比较哪个方面。
310104的哥们儿。哈哈哈哈哈哈 闸北人静安人是不是在上海的才听得懂。哈哈哈哈
静安人,闸北人,哈哈哈哈
感觉北京人基本没有给上海或者上海人点倒赞的 -- 有点惊讶
心里想也不能随便说😅
北京计程车都得是北京户口?这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上次去北京打计程车可把我额心坏了,那肥头大脸留着平头的司机还没等我刚开车门还没等我坐上去就(一只脚还在外边)就开车了,差点害我整个摔出去。聊了会儿那厮说自己是河南人,我也没问清楚他是新移民到北京的还是说自己祖籍是河南那边的。
您(发音nin)不是(ning)
上海人前鼻音后鼻音分不清楚的。
不是“宁”, 是您。
寧在上海話中是人的意思,你是儂
上海人给我印象是非常糟糕的尤其是老年人,并非地域攻击,或许我人缘不好吧
上海人说普通话的感觉让人很尖酸
徐根宝说话的感觉就是这样
北京爷才是爷
北京人比较爷们儿
那第一个投降
能别骂北京吗,爷们儿不是好词儿
笑瑟特吾了呀
北京的 京 发音很北京
4‘50,那个出租车司机凭什么白给你车票?原本就是你想贪便宜,想多报销,说的好像人家司机不对一样的。再说,你是报销(白拿钱),而他给你多少发票就要上交多少税,他为什么要倒贴钱?
你没报销过吧,给公司花钱买的有些东西开不出来发票,公司财务让拿其他发票抵扣,不一定是白拿钱。这些事儿公司也知道,毕竟公司不是傻子。你说司机不给正常,也对,不过大部分北方司机不太在乎这个。这也就是为什么说有些人算的太精确了,有些人比较大大咧咧。
没有歧视,但在北京访问的都是社会底层,没法代表整体北京人对上海人的看法。
上海玩两天不得上万
赞
这个採訪年輕人说的上海話已經變異,首先標題好叫好伐就很可笑,正确的字应该是好好交好伐,意思叫對方好好地说话或者認真地做事。
来宁波采访下呗,宁波上海渊源深
江浙沪一家亲,上海话的60%都是宁波话,宁波人在上海可是势力强大哟
北京土著, 我很喜欢上海,尤其是吃的。不知为什么我自小就喜欢吃甜口的饭菜,吃了上海菜后觉得终于找到了组织。 上海人精致时尚,北京人大气直爽。上海人特别会精打细算,但算的是怎么双赢利益最大化,不是单方面占尽便宜,平日里行事做派斯斯文文。北京人骨子里人文气息重,天生自带松弛感,无论年纪大小都带着一股子驾驭于名利之上的超脱感。北京人和上海人又都是矛盾的。咋一看,上海是物质的,世俗的,讲究的是衣食住行一点一滴的精致,一分一毫的精打细算。细观察,它又是非常文艺的,精神层面丰富的,出过很多著名作家文人。北京似乎是更注重精神世界的,政治人文历史,胡同里的大爷出口成章,还有都特别独到的见解,却比较羞于把钱的话题摆在明面儿上细谈。可它又是几百年来名利集大成之地,北京人总是嘴上看不起追名逐利,眼睛又时常关注着谁追到了名得到了利。
精辟👍
哈哈哈哈哈,第一个大爷逗死我了
夜郎自大
特别没礼貌
典型的北京人混不吝气质
@@红色的浩克 你的误解, 这种老头在北京跟本没朋友, 自觉牛B哄哄, 看什么都不顺眼.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大爷玩死你,哈哈哈哈哈哈哈
传统北京,国际上海。我喜欢跟北京人聊天,跟上海人谈生意。
我上海人也有好多北京朋友,哈哈哈哈😂北京大爺嘮嗑特帶勁,喜歡喜歡,無事聊三分
你这采访看的我饭都吃不下去,太逗了了,笑喷了好几次🤣
哈哈哈哈
二三千……几天啊?二三千……几天啊❓哈哈哈😂
最后一个差头师傅太逗了 比KTV加班都晚 哈哈哈
猫咪太可爱了!!!
北京好喵
北漂二十年了,十年前第一次去上海,晚上坐地铁去外滩吧,一出地铁直接震撼了,好家伙,这夜景,这高楼大厦也太繁华了。
上海人素質高,我最美好的年齡在上海生活十幾年,生活過的城市就是愛上海
上海是最喜欢计较的城市
毛线,好多人开车抢道,根北京一个德行。
@@carson4982上海是最讲究人际边界的国内城市
素质这个词很宽泛。别轻易用
@@carson4982 就是你占不到便宜了是吧?
第一次看见您的视频,很好,点赞。我是真正的上海人。生活在加拿大三十年了,可以说国际视野。我有战友,同学,朋友和亲戚是北京人,应该说比较了解北京人。这里就不说了。谢谢您的视频。
不说了,意思是一言难尽吗?
应该说比较了解上海人这里就不说了😂
“两三天”在北京是 一个范围代词 不是2-3天,就是“a few days” 的意思。大爷可能是想问具体几天
上海话两三天也是个大概数。
@@kosuke2427 他的意思是“需要玩几天才能玩透,否则一两天3000,还是不够”,北方人平时说话懒,不爱解释
笑死,中文和中文沟通用a few days来连接😂😊
來自新加坡的朋友
兩人一直,二三天,几天?二三天!几天,我口中的鮮血差一丢丟就吐出來了
@@weizhang2834没听说过
(8:36)哈嘍 可愛的小貓咪 ~🥰
您的两段视频都看了。感觉您这不是要做北京上海友谊的桥梁和纽带,您这是要成为两地友谊的悬梁和绷带啊。哈哈哈哈。
我不是这两个地方的人,但是感觉您聊天对象的选择有些问题。选的北京人都是年纪比较大的人,他们经历的事情更多,看待事情和世界已经可以云淡风轻了,所以讲很多好话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但是选的上海的人大部分都是年轻人,被生活的铁拳教训得还不如年纪大的人那么多,所以讲话也更加随性一些。尤其是看看上海那个在北京呆了十几年回上海又呆了八年的妈妈,她讲话就平和中庸很多。我相信如果您多选择一些上海的上了年纪的人,或者多选择一些工体的年轻人,最后出来的效果应该会是两个视频差不多。
第一段,同感。
我也是土生北京, 觉得北京比上海好(而且好得不是一星半点)。
哈哈哈you make my Day. 放信鸽。。。给鸽友。。。
来,采访我,北京人,20年前户口被转到上海了,上海生活起来比北京舒服多了。哈哈哈。。
在北京呆半年就知道,对陌生人或者长辈都要说您,平辈熟悉的就叫名字,对后辈可以不说,但也一般不说你,也是直接叫名字。
北京的劣质文化,全国没一个地方认的
哟喉 开始拍视频了么 优秀优秀
去盐城啊
上海小籠包好吃!
不好吃
听完前两句,我鸡皮疙瘩掉一地,我擦的累。
在北京是先交朋友后谈生意,在上海是先谈生意后交朋友。
作为一个四代的老北京人想说,不要说上海人怎么样,北京人怎么样啥啥的~ 这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区哪儿都有好的,有坏的。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遇到一些素质低的不能以偏概全,不能用他们代表一个城市。就像朋友在欧洲留学,外国有对中国人非常友善的百姓,也有歧视亚裔的~~
只是娱乐。你也太较真了
确实是,上海也有热情的老阿姨,也有冷陌的上海人
话虽这么说环境影响总有主流概率问题。不然刻板印象怎么来的。
确实都有 但是又比例问题
中国人口中的歧視實際上是一种各地普遍存在的排斥外来人的習慣。
信鸽写信交流,笑不活了,哈哈哈哈
我最早接觸到北京人是在文革初期北京紅卫兵到上海煽動造反聽他們在街頭慷慨激昂宣傳毛泽东思想,那時就覺得北京話好聽有人情有文化於是就模仿北京口音也帶領一片小夥伴出去宣傳。我這個年歲的上海人没有人说普通話,個人覺得普通話很可笑死板不是活人的語言,因为平時都是從收音機聽到的語言。文革前經常收聽侯寶林郭啓儒馬三立的相声也是因为北京話特有的韻味,至今也經常聽相声京戲,现代兩個相声歷史上的標誌人物姜昆郭德綱的短子都非常熟悉,曲藝尤其愛听小彩舞駱玉笙的京韵大鼓。
第一位大爷,裤子不错
从小生长在江南,在上海工作并住过7年,大陆最爱的城市就是上海。吃穿住行,人际交往每一样都胜过北京。北京就是一个偌大的农村。交通堵死,到处都是灰灰的砖墙,还很干。
9:58 烟嗓 应该去唱歌
有趣😊😊😊
两个小姐姐都好可爱呀
呀你👵b
第一位大爷是不是早上得关机重启😂
他的意思是“需要玩几天才能玩透,否则一两天3000,还是不够”,北方人平时说话懒,不爱解释
阿污卵
戆卵
好視评,好前程。
培训还能玩,真羡慕
作为北方人 我喜欢北京 文化底蕴不说 人都特敞亮 不用算计
哈哈哈哈哈哈这北京姐妹太逗了!!
在全世界各个国家里,都是能遇到不同的好人和坏人。所以就没有什么北京人和上海人的比较了! 😇😇😇
各有各的好
胡同里的北京大爷太有特色了,一看就是北京大哥大爷。 哈哈
上海人现在真的把所在区都分那么清?这个节目里新静安老静安的说法一直提到,30年前我小时候生活中大家好像没有这么强的地域观念。
30年前房子也没这么贵
大家主要对闸北区并入静安区不满意😆
北京现在也要反东复崇,反西复宣:)
是上只角人的执着
@@jessie9263 😂我就是闸北的,自己都觉得说是静安区的很不好意思。闸北给人感觉是在内环内接地气的生活区,而静安是高大上的代言词。我小的时候是南市区,贫民区的印象,然后并到黄浦区去了,黄浦区也是一个特别商业化特富贵感十足的区。不知道为什么,本人还是喜欢烟火气息浓郁的小民文化。
第一个爷叔咯浆糊捣了深咯😂😂😂
老一辈都习惯说东南西北我爹指路都是这样 哈哈哈
作为北京人,喜欢俩个城市。不过上海好像没有历史感,北京的古迹太多了,有历史感。
所以北京人的思想也是很古老
@@zackwang9314 想啥呢?你不了解北京。中央政府的头头脑脑都在北京,北京人不敢做“出格”的事。出格的事大部分都是红几代做的。山高皇帝远的地方贪腐和高考作弊的都多。也可以随便创新啊。
@@zackwang9314上海洋奴比例高也是事实
上海比北京干净
我对上海最大的印象就是等级森严。。。非得分老上海人,新上海人,外地人。。上海人里还要分郊区人、市区人。。市区里面几个区还有鄙视链。。。麻。。不如北京洒脱。。接触过上海老头,真的是特别特别计较🙄非常小气,别说比不过北方人了,还没有我们福建人大方。
王嘉爾不是香港人嗎?
这个兄弟 应该去德云德云社 拓展自己的业务
哈哈哈,真逗
喜欢你这个频道❤
几天?几天?几天?几天?几天?几天?几天?几天?几天?几天?几天?
喜歡上海,喜歡北京貓貓
刀郎的歌哈哈哈
前面有个姚记炒肝6
22年纽约上海人打卡。
北京人的还行,就是不怎么样
第一个大爷对上海人有底触情绪,很明显大蒜与咖啡势不两立。
底层心理扭曲才这样,
@@biaoma9877 這話中肯
第一个大爷。。笑晕过去
上海户口不是随母亲吗?
北京上海互相看的还不错,去东北问问就可能大不一样了
东北人好像崇拜上海多一点
疫情期间辽宁幸亏全程录像蔬菜运输,要不然被上海诬陷运过去不新鲜好好的蔬菜四处扔跳进黄河洗不清了😅
哈哈哈哈 这话怎么讲?
是这个视频里面看着不错,真实情况刚好相反。
北京人活的比较大气自我,对身边的人和事不太在乎,所以你问北京人对上海人的印象很难得到精致的回答。
自我,的确,大气,呵呵。
北京比较土倒是真的,我南京的,呵呵😄
“上海是我的故乡,我是无锡人” 。。。。。
北京人实在大气,上海人斤斤计较的多。
北京人假客气,上海更国际范,有边界感,像国外
問身份證號碼有甚麼特殊意義嗎?
人上人的象征,对于这两城市,其他城市都是乡下人
以前有个上海朋友找我们几个同学去他家吃火锅,我们还带了一些吃的喝的去她家。结果吃完饭要走的时候,她跟我们说一个人给我30就行了。我,??? 她说的还好像是看在我们是朋友的份儿上,就30就行了。 我认识的几个北京朋友,出去吃饭就基本都是我付我付
哈哈,我妈九十年代去上海进修,一开始上海人觉得我妈是外地人都不搭理,后来发现我妈每周末都打的在城里到处玩,显然比他们日子宽裕,就经常蹭我妈的车去商场,说是一起出去,结果都挤在后排,付钱就一溜烟都先下车了,这时候就不主动AA了😂
上海人有很多苏北人
上海原屬於江蘇。
怎么都那么逗呢!哈哈哈… 感觉你随时会被揍哈哈哈哈
小时候不说“您”, 家里人真打。。。 现在说“你” 都觉得烫嘴
不喜欢上海也不喜欢北京,大城市比较喜欢南京。
无锡菜,好吃的,毫无违和感
哈哈 无锡肉骨头 碰瓷上海
無錫紐骨頭太……甜……了,用糖漿包裹的豬大腔骨
為什麼要問整天吃大蒜的人咖啡好不好喝?
上海产咖啡吗?是产的星巴克吗?
@@ablybb931 西方也不产咖啡。喝咖啡和产地无关。吃大蒜头的,内心自卑。“為什麼要問整天吃大蒜的人咖啡好不好喝?”,这个问题本身是中性的。
are you周立波?
@@sdhr1000 但实际上不对,京沪都吃大蒜,很少喝咖啡。
@@yemozhou9789 请看清我的话(“為什麼要問整天吃大蒜的人咖啡好不好喝?”,这个问题本身是中性的。)。 另外,上海人肯定不是整天吃大蒜的。
8:46那不是光头强吗?
第一个大爷没太听懂你说两三天还是两三千所以一直问你,最后一个开出租的应该是郊区的听口音
我是台灣人 我也喜歡上海,反倒是北京 毫無質量可言。
😂第一个金链子大爷是一老炮吧😂跟他说:“嘛呢大爷!您好叫好伐!”😂
听见上海口音,直起鸡皮疙瘩。
然而上海人表示外滩基本不去..
这大爷要去黄浦江,还以为丫要跳呢。。
歡迎來台灣看看!!
原来G僧东的16号线形象已经戆出圈了……
一听就不是北京的, 您您的听着特别扭😂
金毛兒妹子口音像南方的,估計祖籍不是湖廣就是江浙。
閘北就是全鋼😂
上海人不行的排外特別嚴重,如果你是外國人那另外說
上海人内部还比来比去的是不是哪个区的,自以为是
奇怪? 怎麼訪問的都是大媽、大叔,年輕一代的北京人呢? 北京太大,大叔、大媽接觸的外地人太少。 這期的訪談視頻有點失望😢
。。。他说“上海人都没有感情”。。。哈哈哈哈
都是錢💰💰,沒有錢確實不行,但也不能只有錢。
如果没有央妈,北京是不是一个西安?
上海不靠扶持能有今天的成绩?
@@xrfu1060 再不行也不需要央妈,对吧?
别说得上海把外围长江三角洲的血都吸干似的。给人笑话。
@@xrfu1060 我爸爸如果在世的话就是90岁了,他小时候虽然说不上大鱼大肉,但顿顿是有肉的,我妈88岁了,小时候基本就是吃零食,她最爱巧克力,上海的产值曾经占全国的80%,你说上海要靠扶持?谁靠谁这不是明摆着的嘛。
@@mmh03117 民国时期最牛逼的城市是沈阳 不管比较哪个方面。
310104的哥们儿。哈哈哈哈哈哈 闸北人静安人是不是在上海的才听得懂。哈哈哈哈
静安人,闸北人,哈哈哈哈
感觉北京人基本没有给上海或者上海人点倒赞的 -- 有点惊讶
心里想也不能随便说😅
北京计程车都得是北京户口?这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上次去北京打计程车可把我额心坏了,那肥头大脸留着平头的司机还没等我刚开车门还没等我坐上去就(一只脚还在外边)就开车了,差点害我整个摔出去。聊了会儿那厮说自己是河南人,我也没问清楚他是新移民到北京的还是说自己祖籍是河南那边的。
您(发音nin)不是(ning)
上海人前鼻音后鼻音分不清楚的。
不是“宁”, 是您。
寧在上海話中是人的意思,你是儂
上海人给我印象是非常糟糕的尤其是老年人,并非地域攻击,或许我人缘不好吧
上海人说普通话的感觉让人很尖酸
徐根宝说话的感觉就是这样
北京爷才是爷
北京人比较爷们儿
那第一个投降
能别骂北京吗,爷们儿不是好词儿
笑瑟特吾了呀
北京的 京 发音很北京
4‘50,那个出租车司机凭什么白给你车票?原本就是你想贪便宜,想多报销,说的好像人家司机不对一样的。再说,你是报销(白拿钱),而他给你多少发票就要上交多少税,他为什么要倒贴钱?
你没报销过吧,给公司花钱买的有些东西开不出来发票,公司财务让拿其他发票抵扣,不一定是白拿钱。
这些事儿公司也知道,毕竟公司不是傻子。
你说司机不给正常,也对,不过大部分北方司机不太在乎这个。
这也就是为什么说有些人算的太精确了,有些人比较大大咧咧。
没有歧视,但在北京访问的都是社会底层,没法代表整体北京人对上海人的看法。
上海玩两天不得上万
赞
这个採訪年輕人说的上海話已經變異,首先標題好叫好伐就很可笑,正确的字应该是好好交好伐,意思叫對方好好地说话或者認真地做事。
来宁波采访下呗,宁波上海渊源深
江浙沪一家亲,上海话的60%都是宁波话,宁波人在上海可是势力强大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