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閩南語)的文字化由《荔鏡記(陳三五娘)》開始已有450多年了,好像已走入死巷、相對的英語文也在大約同時,經QE1(伊女皇一世)提倡英國《文藝復興》,開始用當地的方言創造英文,現在英語文已是世界通用的標準語文。因此我們台灣的語文教育要到「方框外來思考(think out of the (squire) box)」了,尤其臺語漢字可繼續清末的拼式化運動,但不是只拼音而已,要以漢字「形聲字」造字原理「部、音化」,即用「部首+注音」來拼臺語的「單字」,如「臺灣=ㄉㄞ土ˊ水ㄨㄢˊ」,大眾都一目了然是(從水音ㄨㄢˊ,灣也)、類「從水彎聲」形聲字,不會像現在學校的「台語文字」大眾都無法了解。
人類有約7000箇語言,其中有51箇文字,不到1%。台語雖有很多文字系統,包括漢字、音標、漢羅及其分支有幾十箇,但沒有一箇共用的文字!問題很多,但注要的是沒有一箇「能單獨」書寫台語的文字。台語(閩南語)的文字化由《荔鏡記(陳三五娘)》開始已有450多年了,好像已走入死巷,其中問題之一是這些提倡者的「觀念」,像此文中的「符號」問題,認為一箇符號只有一種讀音。台語文字不進、也帶的台語走向滅絕之路,文中「音標」與「文字」不分! 「注音」的「符號」是清末章太炎等要用來作為漢字的「字母」即「文字」也!後來趙元任發現「同音異義」「氾濫」,寫一文《施氏食獅史》全文從頭【ㄕ】到尾,無法閱讀!這證明注音字母無法取代漢字;這不只是符號的問題,什麼音標符號都一樣,但有些台語文字學者卻認為叫「白話字」就可以用來寫台語了。 相對的英語文也在大約同時,經QE1(伊女皇一世)提倡英國《文藝復興》,開始用當地的方言創造英文,不到40年就有莎翁的名話劇,現在英語文已是世界通用的標準語文。因此我們台灣的語文教育要到「方框外來思考(think out of the (squire) box)」了。 尤其臺語漢字可繼續清末的拼式化運動,但不是只拼音而已,要以漢字「形聲字」造字原理用「部首+注音」來拼臺語的「單字」,如「臺灣=ㄉㄞ土ˊ水ㄨㄢˊ」,大眾都一目了然大眾都一目了然(從水音ㄨㄢˊ,灣也、類「從水彎聲」形聲字 ) ,這種可叫「形音漢(拼)字」 ,不會像現在(學校!)的「台語漢字」大眾都無法了解。 台語文字要用大眾都學過的「注音」加「部首」來拼成臺語「單字」,像英文的單字一樣,一單字一箇(或少的)意義,才是嚴謹的文字系統(像英文、中文⋯)。教育部的幾百、幾千⋯萬漢字,能夠用嗎?
其实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华语母语,尤其是跟我一样普通话母语的人,觉得南亚人(印度尼泊尔)bp dt gk不分,其实是他们ptk基本都是发不送气清音。也就是有bdg的英语母语者跟他们交流没问题但我曾经会有「印度人的发音相当奇怪」的感受
是啊!我遇過很多學習者因為他的母語中沒有送氣與否的差異(或說並不影響語義),所以就覺得「看書」和「幹書」一樣、「怕死了」和「爸死了」一樣,這都需要華語老師來好好說明送氣與否的差異。
另外,學習者把華語的不送氣清音念成濁音也很常見(很多是受到漢語拼音的影響),雖然不至於影響語義,但是終究發音不太一樣,比如說把「爸爸」念成濁音的[ba]、「哥哥」念成濁音的[ge]。
非常感謝您留言和我們分享哦!
用音律學的角度歸納的話是沒什麼問題,但其實仔細聽的話,美式的發音很多時候所謂的有聲子音如b也會幾乎念成不送氣的清音如ㄅ,特別是念得比較快的口語,你不會聽到他們一直唸完整的濁音,這樣太累了。也就是念得比較快的口語中,bee中的b念成「ㄅ」是沒有問題的,反而是後面長母音比較重要,除非語速非常快在念rap,單純念成中文的「必」就會顯得太死板了。完整濁音的念法,通常在句首,或者強調某個字、或語速比較慢,或講話比較字正腔圓時會採用,這時候如果不會唸成濁音,就會顯得不自然,死板。語言實際上是有相當彈性的,不是一板一眼或一定要保持字正腔圓的,這是音律學面對到實際應用上的困難。當然,對於一直無法掌握濁音的學生來說,有這歸納套系統還是能有所幫助。還有一點是,用中文來解釋清濁音,會牽扯口音的問題,台灣地區的口音的ㄅ確實是偏清音,但大陸有些地區的ㄅ其實是有點濁的,這時候用中文來跟對方解釋可能會越描越黑。
謝謝您留言回饋和補充🙏
講解得很好,謝謝老師!
另外請教“送氣的濁音”的發音方式,
是把送氣清音(ㄆㄊㄎ)唸得震動混濁呢?
還是把不送氣濁音(bdg)唸出送氣音呢?
謝謝您的留言和支持肯定。
「送氣濁音」(或稱「濁送氣音」)可以用來表示一些限定濁塞音,比如[dʰ],不過有些語言學家認為這種「送氣濁音」和「送氣清音」的發音原理有些不同,不是單純把不送氣濁音送氣或是把送氣清音濁化,因此又被稱為「呼吸音、氣音、咕噥音」(breathy voice、murmured voice、whispery voice、soughing、susurratio),標音符號也用[ʱ],比如印度語言中的[zʱ]。發出這種送氣濁音時,它的聲帶像是濁音一樣振動,不過有更多的氣流通過。
原來…大開眼界~ 但我的想法是… 先學會基本溝通後 再來加強這些細節會不會容易些?
非常同意!其實最後還是那句老話「因材施教」,哈哈。
感謝你的分享,在讀聲韻學的時候不太能理解為何聲帶不振動就是清音,聲帶振動就是濁音(課本寫的)
在我的理解裡,但凡發出聲音都需要靠聲帶振動的
所以,發清音的時候並不是聲帶不振動,只是振動較小、較不明顯嗎?
這樣說也沒錯。
其實語音上說的清、濁(有聲、無聲)以及送氣、不送氣都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拿送氣和不送氣來說,後者指的只是氣流較少,只有跟隨氣流而沒有除阻氣流的過程。
謝謝您的解釋呢, 歐老師......
不客氣,謝謝您支持!
台語(閩南語)的文字化由《荔鏡記(陳三五娘)》開始已有450多年了,好像已走入死巷、相對的英語文也在大約同時,經QE1(伊女皇一世)提倡英國《文藝復興》,開始用當地的方言創造英文,現在英語文已是世界通用的標準語文。因此我們台灣的語文教育要到「方框外來思考(think out of the (squire) box)」了,尤其臺語漢字可繼續清末的拼式化運動,但不是只拼音而已,要以漢字「形聲字」造字原理「部、音化」,即用「部首+注音」來拼臺語的「單字」,如「臺灣=ㄉㄞ土ˊ水ㄨㄢˊ」,大眾都一目了然是(從水音ㄨㄢˊ,灣也)、類「從水彎聲」形聲字,不會像現在學校的「台語文字」大眾都無法了解。
謝謝您的留言。
目前,在臺灣的臺語(閩南語)所使用的拼音其實和華語有點類似,也是多套系統並存,像是臺灣閩南語音標系統(TLPA)、教會羅馬字(POJ)、臺語通用拼音等,這些拼音系統和華語的多套拼音系統一樣,都是用羅馬字母來標註發音而已,而非英文。另外,也如您所說,臺語學者也致力於臺語的用字研究,像是追本字、找訓讀字及用俗字等,不過我本人不是臺語研究專家,之後有機會我們再找學者做一集臺語的語音及用字研究哦!
@@GoforTCSL 臺語與強勢的國語用同樣的方塊漢字,到現在是越來越沒有前途;除非台灣不用「國」語為主要語言,台語只有把漢字拼式化,這是繼續清末的漢字改革運動,以注音「字母」再「加拼部首」成「單字」;像英文,單字音節不拘、代表一箇特別的、單一(或少數)的意義,來書寫該語言,這才是一箇嚴謹的文字系統。有意我們可詳談。
小編跟臺語實在不熟 😭 您可以跟「台灣語文學會」聯繫看看,或是各地也有類似的台語文化協會。
@@mjyan3599 我們5月的影片就是對外臺語(閩南語)教學喔,歡迎參考指教:
th-cam.com/video/bFM7kqSTUcY/w-d-xo.html
@@mjyan3599 請問你説的臺語指的是台灣當地在非國語化之前的方言嗎?
請問, 有的學生老把看書唸成幹書, 要怎麼糾音?
這可能和學生的母語背景有關,如同影片裡所說,如果學生的母語系統沒有送不送氣的差別,甚至少有送氣音,就很可能把「看(kan)書」的k念成不送氣音。或許可以先讓學生把手放在嘴前,念念[k’]和[k],讓手感覺到氣流噴出,又或是有的老師喜歡用衛生紙放在嘴巴前,讓學生「看到」氣流噴出,學生能夠辨別送氣與否的差異後,再提醒學生華語裡的送氣與否是兩個不同的音哦!提供給您參考。
是不是因為北港是台語發音,台北是中文發音呢?
謝謝您的回覆。
一來,「北港」的「北」如果用台語發音,後面接的韻母不是-ei,而應該是-a的元音;二來,台語裡確實有濁音的[b](如「肉」),不過「北港」是pak-káng,這個「北」仍是清音不送氣的[p],所以發音和華語的[p]聲母是一樣的。
因此,從韻母、聲母來看,應該都不是因為「北港」的台語發音而造成兩種拼法,請您參考,歡迎再討論喔!
@@GoforTCSL 謝謝老師 詳細的回覆。
人類有約7000箇語言,其中有51箇文字,不到1%。台語雖有很多文字系統,包括漢字、音標、漢羅及其分支有幾十箇,但沒有一箇共用的文字!問題很多,但注要的是沒有一箇「能單獨」書寫台語的文字。台語(閩南語)的文字化由《荔鏡記(陳三五娘)》開始已有450多年了,好像已走入死巷,其中問題之一是這些提倡者的「觀念」,像此文中的「符號」問題,認為一箇符號只有一種讀音。台語文字不進、也帶的台語走向滅絕之路,文中「音標」與「文字」不分!
「注音」的「符號」是清末章太炎等要用來作為漢字的「字母」即「文字」也!後來趙元任發現「同音異義」「氾濫」,寫一文《施氏食獅史》全文從頭【ㄕ】到尾,無法閱讀!這證明注音字母無法取代漢字;這不只是符號的問題,什麼音標符號都一樣,但有些台語文字學者卻認為叫「白話字」就可以用來寫台語了。
相對的英語文也在大約同時,經QE1(伊女皇一世)提倡英國《文藝復興》,開始用當地的方言創造英文,不到40年就有莎翁的名話劇,現在英語文已是世界通用的標準語文。因此我們台灣的語文教育要到「方框外來思考(think out of the (squire) box)」了。
尤其臺語漢字可繼續清末的拼式化運動,但不是只拼音而已,要以漢字「形聲字」造字原理用「部首+注音」來拼臺語的「單字」,如「臺灣=ㄉㄞ土ˊ水ㄨㄢˊ」,大眾都一目了然大眾都一目了然(從水音ㄨㄢˊ,灣也、類「從水彎聲」形聲字 ) ,這種可叫「形音漢(拼)字」 ,不會像現在(學校!)的「台語漢字」大眾都無法了解。
台語文字要用大眾都學過的「注音」加「部首」來拼成臺語「單字」,像英文的單字一樣,一單字一箇(或少的)意義,才是嚴謹的文字系統(像英文、中文⋯)。教育部的幾百、幾千⋯萬漢字,能夠用嗎?
謝謝分享!不過這個議題不是我們的專業,以後有機會我們再好好研究一下。